基层法治队伍建设农技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什么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其最主要依靠的是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我国农业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其最主要依靠的是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我国农业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能不能持续发展。所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该怎么样面对新背景下的挑战,提出对策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中国论文网 /1/view-5010593.htm  关键词:农技推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我国不断建设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必须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我国现行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在传统计划经济和管理体制下逐渐形成的。面对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曝露出来。   1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   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条块共管的农业推广体制。由于政府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认识还不正确,他们把农技站视为下属部门,这样双重管制导致上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失去了技术指导管理的作用。调查显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一半以上的时间用在处理行政事务性工作,只有小部分的精力用在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常规业务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方面;乡镇农技站被上级领导忽视。作为推广农业技术的主力,农技站站长实际上并不能拥有管理站内人、财、物、事权的基本职能,这就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技站有名无实,无人、无权、无钱干好农技推广这项本职工作。   1.2 农技推广经费缺乏   根据报道,“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而且真正用于农技推广项目的投资还不到农技推广经费总数的20%,特别是基层推广组织的事业经费更少。基层普遍面临经费不足的难题,没有专门的支出用于仪器设备的维护。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的脚步。   1.3 办公设备落后,影响工作效率   农技推广机构中的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都不够,而且很大一部分设备都是几十年前配备的,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为农机推广带来很大的阻力。2013年随着国家的重视力度加大,设备仪器方面也有一些改善,但是这也仅仅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现实困境。很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都反映设备仪器的不足是目前最大的障碍之一。目前,他们最希望解决的是设备不足的问题。   1.4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数量少、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推广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人才数量少、队伍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福利待遇低等问题层出不穷。显然这些都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某农业局局长介绍,该县1400个农户才有1个科技人员,而各乡镇农技推广站能胜任技术推广工作的只有70人。科技人员占得比例仅5%。而在所有的工作人员中,仅有2个人能承担农技推广工作,所占比例还不到3%。   2 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措施   2.1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机制创新   2.1.1创新人事管理机制   进行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   2.1.2改变农技推广中管理队伍   把一部分具有管理经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提升到领导岗位,形成“外行管理内行”的管理模式。   2.1.3完善考评制度   建立当地领导、上级主管部门、职工共同参与的“多中心”考核评价体系。   2.1.4要创新分配机制   打破平均主义,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工资机制,按业绩大小适当拉开档次。   2.2 加强县级农技推广的融资   2.2.1强化国家拨款的主渠道   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农机推广建设的支付占农业支出的比例逐渐增加,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2.2.2完善其他融资体制   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使之逐渐成为支持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资金来源。加大对县推广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   2.3 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2.3.1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尽量通过考试严格录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搞好对乡土人才的任职资格认定和聘用工作。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在职教育,组织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快他们的知识更新,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3.2提高农业科技   推广人员的待遇,消除其后顾之忧。   2.4 切实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根据正在实施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争取政府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在当地建立配套体系,包括农机推广站的建设和相关仪器设备的购买。同时明确上下级的职能,杜绝双重领导导致的管理混乱。配齐科技人员,完善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的业务衔接,开展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2.5 完善农机推广的机制与制度   2.5.1构建农技人员工作责任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   明确不同职位的农技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建立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将他们的工作成果数量化,以此以及实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2.5.2健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加强政府部门对第3部门的扶持、指导与管理。扶持第3部门不断完善和发展。使第3部门能够切实保障农技人员在工作中的权利受不被侵害,同时监督农机人员能够切实做到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农业增效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春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309-311.   [2] 邱小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8):32-35.   作者简介:王玲凤(1965-),女,本科,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_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
&&&&&&&&&&&&&&&&
&&&&&&&&&&
&&&&&&&&&&&&&&&&&&&&&&&&&&&&&&
&&&&&&&&&&&&&&&&
&&->->->->
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
&&& 围绕粮食大县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关问题,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的部分县农业局长在轮训班上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在本地区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做法和成效&&& 各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一是从体制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黑龙江省依安县把乡镇推广站人、财、物、事四权上收,统一划归县推广中心管理,在全县确定187名农民技术员,每年从村转移支付中解决1000元工资报酬。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黑龙江省青冈县采取群众“点菜”、部门“买单”等互动形式,培训农民10万人次。三是开展集成示范。吉林省辉南县建成1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辐射带动玉米种植面积10万亩。&&& 学员们普遍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在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大豆垄三栽培等技术到位率已达到100%。二是扩大了良种的覆盖面积。如吉林省辉南县等地良种率已达到100%。三是提高了粮食产量。黑龙江省宝清县耕地深松面积超过1/5,增产幅度达15%。吉林省榆树市近5年来推广各类农业实用技术面积累计4000万亩(次),总增产3.4亿公斤。&&& 二、主要问题&&& 一是机构职能未能有效发挥。黑龙江省兰西县农委主任安玉成反映,当地有的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围着中心转,本职没空干”,没有时间顾及业务工作。&&& 二是人员队伍素质不完全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需求。据吉林省伊通县农业局局长孙立忠介绍,该县1400个农户才有一个科技人员,而各乡镇农技推广站能胜任技术推广工作的只有70人。黑龙江省集贤县的一个乡镇农技推广站共有17个人,但其中只有2个人能承担农技推广工作。&&& 三是事业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有限。吉林省东辽县农业局局长霍向龙笑谈:有乡镇农技推广站站长给县农业局长打电话报告,“局长,咱们的房子要倒了!”“先支上,别砸着人!”局长说。&&& 四是农技推广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请农民参加培训得送礼”。黑龙江省集贤县农委主任杨福有和吉林省通化县农业局局长李鹏都介绍说,有时开个培训会,不给农民准备礼物或者误工费,农民就不来。辽宁省彰武县农村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温红认为,新技术推广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才能真正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 三、对策建议&&&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保障事业经费。大多数学员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坚持“人、财、物、事”四权统一,上收归县,并保障事业经费和办公经费。黑龙江省桦南县农委主任宋兆君建议,可从国家对产粮大县的奖补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中。&&& 二是强化推广队伍建设,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宋兆君建议,应当扩展和完善“院县共建”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把在读大学生引入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黑龙江省肇州县农委主任李方岐介绍说,该县已经向每个村派驻一名支农大学生作技术员,三年之后,大学生可以留村任职,也可以报考公务员或进入乡镇编制。学员们还建议,应创造条件,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能参加50个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利于增强新技术的本土性、适用性。&&& (研讨主持:黎霆;报告执笔:杨春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信息维护: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技术支持:农业部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霍营
邮编:102208
电话:86-10-师宗县农业信息网
师宗县农业局
&|&&|&&|&&|&&|&&|&&|&&|&&|&&|&&|&&|&&|&&|&&|&&|&&|&&|&&|&&|&&|&&|&&|&&|&&|&&|&&|&&|&&|&&|&&|&&|&&|&&|&&|&&|&
(12-05)&&(11-11)&&(10-22)&&(10-16)&&(10-10)&&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浅析雄壁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稿时间: 11:09:59】
【作 者:刘云美
【主 题 词:农业技术推广
【责任编辑:汪书美】
【稿件来源:雄壁镇农业中心】
【审核发布:赵定乔】
摘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力量,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对于逐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整体素质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分析了当前师宗县雄壁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对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近期以来,如何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增强农民获取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畅通先进技术向基层农村和广大农户转移的渠道,为发展高效、优质、安全农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显得非常重要和日益迫切。雄壁镇是一个产煤乡镇,农业发展受到各种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农民受利益的驱使,对农业发展不重视,加上镇政府工作重点在保煤炭生产安全上,本身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不够,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困难重重,这就要求农技推广人员要提高素质,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技推广的顺利进行,加快农业的发展,才是雄壁经济发展的长远道路,也是维护煤炭工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1 师宗县雄壁镇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雄壁镇位于师宗县西部,距县城20公理,324国道线从境内穿过,有着良好的交通优势。地理坐标北纬103°48′29.9″,东经24°52′14″,海拔高度2100米,俗有“乌金之乡”的美誉,全镇14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64个自然村,有12079户,48971人。全镇有国土面积2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万亩,其中水田1.9万亩,旱地6.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9万亩,总产量2214万公斤,人均有粮452公斤。大春种植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玉米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8万亩,马铃薯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小春以小麦、大麦、豌豆为主。由于全镇冬春季较干旱,所以小春的收成十分有限。   1.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配备状况   该镇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个,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站)。全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总编制为16人,在职人员有9人,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13人;中专学历有3人,中级职称的有6人,初级职称的有8人,技术工人2人;35岁级以下的12人,35岁以上的4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1人),全部为财政全额拨款。   1.2管理现状   2011年乡镇农业服务站机构改革后,以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   2雄壁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人员推广理念落后及技术服务手段落后   在推广理念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作用及其需求,缺乏以农民为中心的用户需求导向理念。一是农技人员与外界接触、沟通较少,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慢,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农业推广工作的要求与需要;二是农业推广技术设施差,技术服务手段落后,从而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一步发展。   2.2 硬件条件落后, 难以有效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我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缺乏工作专用交通工具、没有必备的农业仪器和检测手段,基本条件不具备,技术手段落后,技术人员遇到问题全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3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视不够   历年来,县乡两级政府对煤炭安全生产十分重视,对煤炭生产的投入巨大,这在客观上忽视了对农业的重视,对农业的投入资金也远远不足,从而使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条件低下;近几年,由于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促使煤炭企业职工工资大幅增长,当地农民为了眼前的利益,纷纷进入煤炭企业上班,造成了当地的青壮劳力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雄壁镇属于冷凉山区,寒冷干燥,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产量较低,农业投资较大;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新的农业科技和新的农业品种接受较慢,使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慢、普及范围不广。因此,从全镇的农业生产水平来看,雄壁的农业发展还很滞后,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全镇农业长足、持续、稳定的发展,这其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4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缺乏,很多农技推广项目无法实现或者是无法顺利开展,县、乡镇财政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于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中,农业科技项目投入渠道主要依靠省、市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投入。由于农业推广经费紧张,加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太少,根本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很多村级农技推广人员都外出打工,基本不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了,而乡镇农业中心对此也有心无力,农业中心没有经济收入,工资全靠财政,无法解决村级农技人员的待遇条件,这就造成乡镇和村级农技推广系统无法正常连接,很多农技推广工作就没办法进行。目前, 这种线断、网破、人散的推广组织体系, 使得农技推广工作多半是架在乡里, 空在村里, 落实不到农户手里。   2.5无试验示范基地   目前,我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没有办公经费,农业中心没有试验基地,而在推广过程中没有经费补助的农民又不愿意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搞试验示范,因此给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推广效果不理想。   2.6农民科技意识淡薄   由于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造成雄壁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的大多都是老人、妇女,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科技能力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农技推广处于尴尬的境地。农业种植的中期管理基本上缺失,造成了农业生产收入低,农民对农业的期望值下降。   2.7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民的沟通不足  由于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农业技术人员与他们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转变沟通方式,把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让广大农民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会;还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2.8激励机制不到位及工作条件差,难以调动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2.8.1激励机制不到位   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农业推广服务中心未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取而代之的是对乡镇政府的考核,业务指导也只停留在层面上,对乡镇农技人员技术职称的评定也只是注重成果和论文的数量,而没有考虑实际工作的成效等因素。同时因受聘用名额的限制,部分农技人员的工资和职称无法挂钩,某种程度上也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8.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条件差   近年来,雄壁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基本上没有推广经费,农业技术员除了工资外,没有其它补助。由于经费紧缺,难以引进先进、实用、高效的新技术,推广手段落后。由于缺乏重点农业科技项目,试验示范又列不上项目,农业技术人员年终无成果,严重影响个人的职称评聘,导致农技术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认为搞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没有前途,产生消极情绪,挫伤工作积极性。    3农业技术技推广工作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雄壁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的问题,为切实解决推广工作中各种不利因素和问题的存在,顺利开展乡镇农技推广的各项工作,我认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3.1 明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本思路   根据雄壁镇的自然条件和经济、人文条件,雄壁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狠抓几项影响全镇、有带动性的技术措施,每年认真推广应用1~2 项技术,让农民有逐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如粮食作物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优良新品种,除草,全苗,拌种,精量播种。重点是:秋耕冬管,春耕保墒,精量播种,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精选良种,防病治虫。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技术;玉米:采用宽窄行定向种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粮豆间套种技术作技术。   3.2 政府应重视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是业务主管部门要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任务争项目,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切实抓好科技工作。制定量化的科技指标,并将其纳入目标管理,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坚持不懈地常抓下去。   二是镇党委、政府在向农业增加投入时,适当向农业技术推广倾斜,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逐渐按比例增加,以支持必要的技术试验和基本的推广设备费用及工作专用交通工具,也可以从上级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争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三是建立保障机制,落实基本待遇。建议上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待遇,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   四是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试验示范场所、推广和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积极争取农业项目,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每年要给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推广经费,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优质粮油、蔬菜、特色产业、沼气、优质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基地。   3.3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针对雄壁镇农业技推广工作现状,我们要积极创新,开辟新途径,首先要开办新的农业科技示范场地,对新的技术、品种进行科学的试验示范,让老百姓亲眼看到新技术新品种的优势所在,农技推广人员也可以从中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其次,农技推广人员要收集新的市场信息,掌握市场行情,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第三,明确分工合作,在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系统工作中为农民提供科学、细致的服务;第四,各方争取资金,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保护机制,确保农技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最后,协调有关部门,提高村级农技人员的工资补贴和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乡镇农业中心能够及时了解广大老百姓的困难和愿望,正确的制定全镇农业发展规划。   3.4全面提高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农业推广系统中的主题能动因素,其状况、素质、功能和趋向等待征、特性,均影响着农业推广系统的效率和功能,决定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农技人员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发挥各自的科技特长,开展科技承包,实行科技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采取多种方式,通过请进来和派出去的培训办法,保证所有科技人员在3~5 年内轮训一次。对于不能外出系统学习的农业技术员,每年可组织多次的短期培训,通过实施再教育工程,加深其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其工作技能,使农技人员尽快适应新技术发展环境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质量要求总的来说,一是有科学工作者的元素的科学态度,有勇于吃苦,现身农业的工作精神;二是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的经营和良好作风。总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   3.5加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民技术应用水平   今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重点强调了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坚持多措并举,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要加大骨干农民的培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当职业农民。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根据农民学习特点,提倡参与式的推广方式,开办农民田头学校,学中做,做中学,方便农民学习,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6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引导农民科技经营   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科技,所以,每一项新科技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农技推广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科技项目,县、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3.7加大农技推广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采纳积极性   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结合,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形象,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力度,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同时,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科技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民和农技部门的责权结合起来,形成双发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科技措施的积极性。   3.8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绩效考评制度   建立和健全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由县农业局、镇政府、农户三方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绩效考评机制。县农业局主要考核农业技术推广业绩,镇政府主要考核德能勤廉等综合情况,农户直评主要反映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满意度。农技人员的聘用、晋升、业务培训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加大对优秀农技人员的表彰和奖励力度。&              &&[参考文献][1] 师宗年鉴:2010乡镇专栏.[2] 杨直.加快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云南农业,-50. [3]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院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王兴伟.林街乡农技推广存在问题与对策[J].云南农业,2010,(11):53. [5]陈兴片,王强,周永兴.宝山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探[J].云南农业,2011,(2)56-57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号-1
&& 主办单位:师宗县农业局&& 联系电话:,传真:
&承办单位:师宗县农业局办公室&&& 电子邮箱: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层工作经历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