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孤儿女主角穿的皮夹克什么牌子的皮夹克好

雷锋(全文)
作者:师永刚,刘琼雄
&&&&2003年,由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新浪与国内17家强势传统媒体共同推出的大型公众调查“20世纪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中,雷锋以23138票排名第七,位于鲁迅(57259票)、金庸(42462票)、钱钟书(30912票)、巴金(25337票)、老舍(25220)、钱学森(24126票)、张国荣(23371票)之后。关于文化偶像雷锋的评语是这样写的:“雷锋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人,他堪称是共产主义新型人格的代表,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形象的一个缩影。他所承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在新时期的发展。”
&&&&红色孤儿
&&&&雷锋,这位没上过战场却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士兵,出生在湖南省的望城县。望城位于荆楚腹地,自隋唐时期起辖属长沙,距离长沙市区18公里。
&&&&颇为巧合的是,雷锋的家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刘少奇的故乡都非常近;望城距离毛泽东的故居韶山冲不过百多公里,而毛泽东更曾于1917年和1923年中多次在望城境内进行革命调查;望城距离刘少奇的故居宁乡花明楼镇更是只有60、70公里。而中国近代史上的另一个著名人物曾国藩就埋葬在望城县的坪塘镇。
&&&&雷锋出生的年份,公元1940年,正是中国整个国家都进入了抵抗日本侵略战争的最艰难时期。
&&&&这一年,随着日本军队的深入,中国北方大部分国土沦陷,长沙以及附近地区,俨然已是中国抵抗日本的战争前线。在之前的1938年武汉、广州相继被日本军队攻陷之后,位于两城之间的长沙,就成为了日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最大障碍。从1939年至1944年,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在长沙进行了共四次甚至为世界瞩目的残酷的战争,史称“长沙会战”。
&&&&1940年,长沙还经历了一场特大旱灾。
&&&&原名为雷正兴的雷锋,就在战争中间的日,出生在长沙西北部的望城县安庆乡(现在的名字改为了“雷锋镇”)简家塘村一户普通的贫穷农民家里。
&&&&再添加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虽然是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儿子,在这个天灾加上战乱的年代,却并不意味着给雷家带来了喜气。1940年为农历庚辰年,父母于是给儿子取乳名叫“庚伢子”。“伢子”是湖南对男孩子的称呼。
&&&&在雷锋成为全中国的学习榜样之后,他的家庭背景都被相关部门详细地收集整理出来。按照新中国通常的说法,雷锋的出身根正苗红,他出生于彻底的无产阶级家庭。在雷锋的档案资料里,可以看到,虽然经历战火动乱、社会变迁,但这些当年的当事人的姓名都非常的清晰地记录了下来,包括雷锋的外祖父,雷锋的叔婶等家族成员,甚至抱养雷锋母亲的佣人,以及雷锋父亲曾经打工的商号。所以,雷锋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活生生的一个有着苦难家史的人。
&&&&根据雷锋的叔祖母雷张氏的回忆,雷锋的父亲雷明亮生于1907年,他在1926年秋天曾参加过由毛泽东发起的湖南农民运动,参加了农民协会,担任过自卫队长。
&&&&有一个官方提供的数字可以说明当时的农民运动的影响力:在1927年1月,湖南省内出现了农村大革命的高潮,农民协会会员就从40万人激增到200万人。可见雷锋的父亲就是在这批较早觉醒的农民当中。
&&&&虽然是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但雷明亮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在大革命失败后,雷明亮到长沙市区的仁和福油盐号做工时,在运货途中曾被乱兵打成内伤,无钱医治,经常吐血便血,后来被老板解雇,回到家中种田。后来伤势稍好又曾到长沙利生油盐号做工,不久伤病发作再被辞退,继续回家成为地主唐四滚子的佃农。
&&&&雷锋的母亲张元满,是望城县霞凝港一个穷铁匠张春华的女儿,出生后不久就送到长沙的一家育婴堂,被育婴堂佣人杨一娭抱养到6岁,后来无力抚养就送到雷家成为童养媳,成年后与雷明亮完婚。她通晓织布、做衣、绣花。
&&&&在雷锋5岁时,父亲因为伤病持续未医去世;6岁时,哥哥在工厂当童工,劳累过度患了“童子痨”(肺结核)被解雇,沿途乞讨回家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不久,弟弟也夭折在母亲的怀抱中;7岁时,母亲因不堪地主的凌辱,悬梁自尽。雷锋成为孤儿。
&&&&雷锋纪念馆里的幼年雷锋与母亲的雕像。
&&&&解放后,土地革命开始,政府分给了雷锋3.6亩地,还有他住的地主的佃户庄屋也分给了他,以及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床、蚊帐、锅、箱子等。小雷锋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家。尚未成年的他与六叔婶住在一起。他的地开始由堂叔代种,后来由生产互助组代耕。1955年夏天,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雷锋主动把土改时分得的二亩四分田全部入了社。
&&&&:雷玖爱,雷锋的婶母,在雷锋一家遭受旧社会迫害的见证人之一。这是目前能找到的与雷锋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照片了。
&&&&:雷锋故居。这里原为当地最大的地主唐四滚子的庄屋,雷锋祖父雷新庭三兄弟佃种了唐家的田时就住在这里。庄屋原有房屋12间,约80平方米,为四合院工的土砖茅房。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路从塘边出进。日,雷锋出生在这里,解放后就分给了这个孤儿两间半屋,直到1956年11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1958年,房子因年久失修,雷锋已不在家,被他的堂叔全部拆了。后来由他堂叔雷明光正好在雷锋家的原地基上恢复了三间房子。1968年,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建成后,为配合纪念馆的展览,体现雷锋家乡的特色,就把这个雷锋苦难家史的历史见证保留了下来。整个房子现在能看到的只剩下了三间茅草屋,分别为堂屋、正房、厨房。堂屋正处挂着雷锋少年时的一张照片,黄土墙面有着雨水冲刷的痕迹,地面布满了绿色的苔藓。正房的窗格下摆放着雷锋当年的书桌。正房内摆着家中惟一的床,6尺长、4尺宽的床挤着雷锋一家四口人,挂着破败的纱帐。正房的房梁上还悬挂着一根吊绳,雷锋母亲不堪地主少爷蹂躏而在此悬梁而死。此外,雷锋的父亲、哥哥、弟弟也先后死在这间房屋。雷锋挑水用的水桶、水缸及吃饭的椅子都保存在厨房内,基本保持着原样。当时,雷锋一家人常在昏暗的墙角吃饭,为了能看清楚,因而将饭桌挪到了炉灶附近。如今雷锋故居周边变化已经很大了,周围都盖起了别墅,下图为雷锋故居近照。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获得解放。雷锋参加了儿童团,像许多革命电影里那些小孩子一样也是扛着红缨枪,在村子里站岗放哨,斗争地主。根据后来的追忆,雷锋还曾经当过儿童团长。1950年春天,“土改”开始了,小雷锋在这次运动中参加了他人生中最早的诉苦会,悲愤地痛诉了他的苦难家史。
&&&&有正史记载了雷锋小时候接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部队的故事:“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1950年,乡里成立了农民协会,进行了土地改革,雷锋积极参加了这场运动,当了儿童团长,站岗,放哨.巡逻,防止敌人破坏,他还学会了说快板,搞宣传。”这幅洋溢着早期革命浪漫主义格调的宣传画上,雷峰姿容勃发,显着那种年代典型的乐观**,尽管这不可能是一位只有十多岁小孩子的表情与情怀。
&&&&共和国的第一代少先队员
&&&&高等小学毕业前的雷锋。
&&&&1950年夏,在雷锋快满10岁的时候,安庆乡政府决定免费送孤儿雷锋去读小学。
&&&&雷锋上小学时一共换了5个学校,因为当时小学很少而且基础很差。有的学校只开办小学一、二年级,有的只开办三、四年级,就这样为了读完小学六年级,雷锋共换了5次学校,其中有的学校是更名,有的是合并。雷锋就读的第一所学校是回龙塘小学,还是乡长彭德茂亲自带他去的。
&&&&李扬益是雷锋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他小学一至三年级的班主任。他记得雷锋第一个来到学校后,即主动向他要求学习“毛主席万岁”这5个字的写法,在他的印象中,雷锋在1951年抗美援朝的捐献活动中,还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2角钱。
&&&&根据材料,后来雷锋转到上车庙小学就读,然后,很短的时间就又转到了向家冲小学。在这个学校里,雷锋开始参加学校里最重要集体活动——腰鼓队。起初学校因为他个头太矮,怕影响队列的整齐,并没有选拔到他,雷锋很着急,就跟老师主动要求,后来他终于成为腰鼓队里最活跃积极分子。每次校外活动,人们看到,个子矮矮的雷锋背着一面皮鼓,却昂首阔步地挺有精神地走在队列中。
&&&&左到右彭德茂原是安庆乡的农会主任,是看着雷锋长大的见证人,是他送雷锋读书的;钟殿生是安庆乡荷叶坝小学的教导主任,他曾是雷锋的老师。
&&&&1954年,雷锋考上了清水塘完小五年级。那时的望城,方圆几十里只有一所完全小学,像雷锋这种考上高小的人,就相当于乡中的“知识分子”了。雷锋家住黄花塘附近的简家塘,离清水塘学校足有10里。每天起早摸黑,来回要步行20多里的路程。放学回到家里,烧饭、洗衣等家务都要自己动手。
&&&&由于童年经常挨饿,小小年纪雷锋就得了胃病,营养不良,身高体重都不及同龄人的标准,这样的身体状况以后一直伴随着他,并差点影响他的前程。
&&&&不久,清水塘完小和荷叶坝完小合并了,雷锋就成为了荷叶坝完小的学生,他在这里一直读到高等小学毕业。在当时,读完小学六年级,就获得高等小学的学历。
&&&&当年在清水塘完小和荷叶坝完小担任教师、校长的张仲明回忆,在1954年8月,团委在荷叶塘小学试点建立少年先锋队,表现突出的雷锋成为了当地的第一个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脖子里戴上了红灿灿的红领巾,这让雷锋在其他的同学当中显得非常特别,因为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很多儿童不知道红领巾是什么东西。
&&&&1953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名称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并于1954年6月l日正式公布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雷锋就是在1954年加入少先队的,因此,他也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代改名为“少年先锋队”的少先队员之一。
&&&&2-41955年,“六一”儿童节,雷锋参加少先队队日活动,任大鼓手。他个子小,背着大鼓走10多里路,实在吃力。辅导员多次派人帮他背鼓,他都不肯。这是雷锋(前排左一)和老师同学在长沙烈士公园过少先队日的合影。
&&&&在上小学时,雷锋有一个外号叫“浮头鱼”,这得名于雷锋开朗、活泼的性格。学校里的跳舞、学普通话、演讲比赛、打球、上台献花、政治学习等各种活动都能见到雷锋的身影,因为学校里只要有活动就少不了雷锋,同学们于是形象地用当地一种“浮头鱼”来称呼他。
&&&&雷锋是学校的文艺活动分子。这也许跟他从小跟着六叔祖走街串巷唱过皮影戏,而有了音乐和表演的天赋。在雷锋读过的几所学校里,他一直都是文艺骨干,几乎每次演出雷锋都要登台表演。
&&&&有一次雷锋就读的荷叶坝小学和推山完小举行文艺联欢,两校的学生互相赛歌,各不相让,气氛十分热烈,并要求双方再出一个节目。由于没有准备,老师都比较着急。雷锋于是拉着文娱委员凌小俐主动要求表演《小锯子》。
&&&&在当时刚刚解放,男女同学的同台表演都会引起一些善意的玩笑,但雷锋并不在意这些。果然,当这两个都是学校里倍受关注的人物一起上台后,立刻就引起大家的注意。“小锯子,亮光光,咯嚓咯嚓亮光光;你来我往忙又忙……”这是一段赞美劳动的歌,在脚踏风琴的伴奏下,全场的人都被着迷了。
&&&&还有一次,雷锋还反串过女生担任哑剧《小渔夫》的女主角。由于是反映抗日战争的,雷锋太入戏了,以至于把扮演日本兵的同学用竹篙痛打了一顿,还追到舞台下面。
&&&&雷锋喜欢动手制作一些东西,例如他就学过如何在木头上刻章,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他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研制矿石收音机攻关小组,这也是他主动要求参加的,本来雷锋担负了文艺节目的排演任务,学校就没有安排他研制收音机。因为研制收音机需要经费,雷锋知道后,就很积极地到处借钱,后来他成为捐款最多的一名;在没有图纸资料和零配件的情况下,他又和伙伴一块步行60多里路,赶到长沙市参观学习。最后这个收音机成为小学在“七一”时向党的生日的献礼,由雷锋捧上大礼堂的舞台,这被小学生们当成是一个可以直接听到毛主席声音的一个“伟大”成果。
&&&&在雷锋成为全国的学习对象后,他在小学时候的一些好人好事也被挖掘出来,真假莫辩,不过动机都是纯正的,因为中国人认为一个好人是在他小时候就已经有体现的。这些雷锋小时侯的好人好事有诸如:在学校门前的荷叶坝上有条又长又窄的石板桥,每逢刮风下雨,桥下水大流急,有些同学不敢过,每当这时,雷锋都主动到石板桥边接送同学,年幼的同学他总是一个一个背过桥去;雷锋有次在上学路上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山坡上摸索着砍柴,突然脚踩空了,摔倒在地,雷锋急忙上前扶起这位没儿没女的孤独老人,从此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人砍柴、担水、说说话。
&&&&但小学时期的雷锋也并不是那么的完美,他的学习成绩就不是名列前茅。1990年出版的一本名叫《雷锋新论》的书,作者经过考证认为:雷锋上学比较晚,错过了某方面智力开发的黄金年代,这造成雷锋在校学习时十分吃力,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如他的小学最高分数只得过90分,还未有过百分的记录,并不是班里学习成绩最拔尖的。教过雷锋的老师也回忆说,那时雷锋学习很用功,而有的学生不如雷锋用功但学习成绩有时确比雷锋成绩好。
&&&&不过,雷锋在读小学时,就已经得到过望城县委的奖励,这应该是他一生中获得无数奖励中极为珍贵的一次。当时国家提出要在5年或者7年内基本扫除全国文盲,要求农村文盲至少要学会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合作社名、工具名等200到300个字。1955年下半年,安庆乡也组织夜校,开展文化“扫盲”活动。雷锋于是主动请求来教语文。为了教会那些大字不识的老乡,上过学的雷锋想出了一些招数,例如把农村的俗语编成顺口溜,什么“李一婶插秧,一天二亩”,“钟二叔打谷子,一担二百斤”诸如此类,这样的效果非常明显。由于他的教学成绩,雷锋被评为望城的“模范群教”,成为他得到的第一次县级奖励。这个奖状书是雷锋在小时候就很优秀的实证之一。
&&&&年7月,雷锋(前排右5)在荷叶坝小学毕业时与老师同学们的合影。
&&&&日,是雷锋所在的荷叶坝完全小学第一届第一班高小学生毕业的日子。全班47个同学,绝大部分都想升学,考取望城一中。
&&&&当时的中国农村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大变革时期,以农业为本,农业合作社刚刚成立,国家号召具有高等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直接下到农村去,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雷锋所在的安庆乡政府也是希望能有一批高小毕业的有文化的人参加农业生产,因为当时乡里5个生产队的范围内,只有一个人能够读报纸,据乡长彭德茂说,“还是个富农的儿子,找一个记工员和队会计都十分困难。”当地的省报《新湖南报》也正在头版发表“向冯健同志学习”的文章,冯健是个要求先进的女青年,在高小后回到农村养猪,被评为省里的养猪模范。她的事迹引起了雷锋的注意。
&&&&雷锋的小学同学、当时的学生会主席潘春华对雷锋要求下乡那段经历记忆深刻:在毕业典礼上安排了几个同学发言,本来没有安排发言的雷锋突然跑上讲台,抢过话筒,激动地讲出一番话,他在全体毕业生面前做出了一个决定:下乡去做一个新式农民。雷锋说,他心甘情愿地回乡,不但因为他本是农民的儿子,更是为了报答新中国使他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有了上学的机会,他不考初中也不进城当工人,而是要做一个新时代农民,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家乡……第二天,雷锋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少先队主办的黑板报上,几乎占满了整个版面。
&&&&后来,在雷锋那一届的毕业生中,有30多名同学考取了望城一中。本来完全有能力也考上中学的雷锋,则回到了简家塘村,当上了一名记工员。
&&&&这一年,1956年的政治气候,在看似平静的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到这一年年底,中国的农村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当时有部纪录片中这样描述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每片平原,每座高原,每个旧日的穷乡僻壤,现在都欢腾起来了,千条川万条河汇向大海,五万万农民迈着大步奔向社会主义社会,幸福生活的种子已经深深的埋在全中国的无边无际的大地上。”
&&&&当年的《人民画报》上隆重刊登了女拖拉机手王梅芬的故事。两年前,张庆村16岁的王梅芬高小毕业,家境贫寒的她不得不在家里种地,后来成为优秀的女性拖拉机手。而湖南也有冯健这样下乡养猪的模范人物。在国家的宣传下,农村成为有志青年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初踏社会的雷锋成为当时千千万万中要求先进的年轻人之中的一个。
&&&&为荷叶坝小学近景。1967年,荷叶坝完全小学更名为“雷锋学校”。荷叶坝完全小学门口倾斜着一棵树,是孩子们嬉闹的活动中心,而当时的雷锋也喜欢坐在这棵树上。八字槽门挂着“荷叶坝完全小学”匾,正厅的墙上挂着雷锋的格言。当年的10盏宫灯已不在,房梁上只留有当初的灯环。天井种着南天竹、罗汉松,过去却是种了紫荆花,雷锋喜欢在茂盛的紫荆花下读书。荷叶坝完全小学的一楼专门设有雷锋展室,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展室。展室陈列的实物只有3件,分别为雷锋用过的红领巾、队鼓、所在班赠给学校的幕布。雷锋教室在二楼的左边房,第一排的座子上摆着“雷锋座位”的小牌子。据说当年雷锋的个子比较矮,就坐在第一排。教室内的一角摆放着一尊雷锋半身像,高1.1米。雷锋右手捧着一本《毛泽东选集》,意思是: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中。目前,教室内的桌椅、地板都是原貌,只是黑板的位置前后挪动了。1997年,荷叶坝完全小学旧址进行了修改,将整个房屋升高了30厘米。此后,没有再进行过修改。学校现在的校训是“学雷锋、做雷锋传人。”
&&&&雷锋主动要求下乡,成为一名知识农民,这个行为使他成为当地一个倍受注目的人。从此他一直都是望城这个小县里思想积极、领先政治潮流的年轻人。出身贫苦的雷锋对革命工作一腔热情,做事积极主动,始终在同辈人中保持先进性,性格又机灵可爱,时刻准备着,这些条件使得他获得了许多同龄人都没有的、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1956年7月至9月间,雷锋在生产队当了近3个月秋征助理员,搞征收公粮工作。在那个人才紧俏的年代,雷锋很快就被当初送他去读书的彭德茂乡长调到乡政府做了一名全天候的通讯员。通讯员的工作就是送信、传话、接待客人、泡茶、抹桌子、打扫卫生……而当地农民找乡长之前,也都需要通过雷锋传达。
&&&&但是,雷锋在乡政府呆的时间也不长,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雷锋的命运有了一次重大的转变。
&&&&由于县委机关的一名通讯员参军去了,需要增补一名来顶替他的工作。当时的县委组织部干事黄菊芳就到各个乡去物色人员,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1956年8月,黄菊芳来到雷锋工作的安庆乡政府。在等待彭德茂乡长的时间里,她发现旁边一张桌子边的几个青年正在造秋征花名册,气氛很活跃。笑容可掬、机灵的雷锋引起了黄菊芳的注意。于是两人聊了起来。在谈到家庭的情况时,雷锋的笑容消失了,显得非常伤心。雷锋告诉黄菊芳,他为自己的苦难家史写过一本小册子,可以给她看。
&&&&那是一本用红纸折的共8页的夹页子,长约6寸,宽约3寸多,封面上用毛笔中楷直书“苦难的家史,我的理想”作为目录。“苦难的家史”写的是万恶的旧社会怎样夺去了他家四条人命,以及他所受到的苦难;“我的理想”部分则写自己在解放后得到毛主席、共产党给他的关怀,孤儿过上了好日子,免费上了学,立志要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学习,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工作,以报答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恩情。
&&&&这个册子打动了黄菊芳。第二天一大早雷锋又来找她,表达了自己很想早点参加革命工作的愿望,请求黄菊芳为他做推荐。黄菊芳回到县委后,就找书记张兴玉汇报了雷锋这个小伙子的情况,她决定如果雷锋不合适的话,还可以介绍他到县印刷厂去当工人。张兴玉决定试用这个被极力举荐的小伙子。
&&&&几天后,雷锋就身着蓝衣青裤,穿了一双力士鞋,挑着一个小木箱和一床破旧被子,到县里去报到了。
&&&&公务员雷锋
&&&&雷锋的公务员经历,对他日后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在县委机关大院内,能接触到领导又能接触到老百姓,使他的视野比一般的同龄人要更见过识广,他拥有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例如他比一般的年轻人更早接触到《毛泽东选集》;他还可以在县委书记的介绍下,与见过毛主席的劳动模范冯健姐姐建立比较好的关系;他甚至在18岁的时候成为当地第一个拖拉机手,这是一个让当时所有年轻人都羡慕的工作。而因为年纪小,县委机关安排他从事的都是打扫卫生和跑腿等琐碎的工作,使雷锋慢慢懂得了“螺丝钉”的道理,认真去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并做出成绩来。
&&&&2-15在望城县县委机关工作时期的雷锋。那时雷锋的名字还叫雷正兴。
&&&&雷锋是在日,调到县机关当公务员的。
&&&&望城县委机关在高塘岭,在一片荒山上,没有高楼,没有公路,也没有像样的工厂,树木也没长起来。当时经常在县委机关的人只有三十几人,来了一个新同事,大家很快就都知道了。其时的宣传部干事李仲凡回忆道:“雷锋个子不高,一脸孩子气,很引人注目。他由乡下来到县城,而且进了县委机关,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场面,陌生、新鲜也很好奇,他到每个房子的门口都望望,把电话机、油印机、交通班的几部单车等很少见过的东西仔细看了个够,不时跟大家问问……很快就跟大家都搞熟了。”
&&&&16岁的孤儿雷锋在成为公务员之后,把单位简直当成家一样。当时,县委办公室只分配他负责打扫县委书记张兴玉的办公室以及会议室的卫生以及打开水。可是雷锋连同其他办公室和会议室的卫生和打开水,全包了不算,还坚持天天打扫办公楼楼上楼下走廊的卫生。
&&&&后来雷锋的工作增加了,除了上面的打扫环境的工作外,还负责机关门卫工作,床铺就在招待所的传达室内。见到同事也总是笑脸相迎,对谁都非常热情,机关里的人都很喜欢他。当时的同事钟光仁回忆,雷锋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挺逗人喜爱的”。
&&&&他总是闲不住,手不停脚不停地忙个不完,眼里处处都是活。当人们让他少干点活的时候,雷锋总是说,“干这些小事累不着,我现在干的这些活比起在地主家干的,那不是少很多?现在我是为自己干事,就应该多干点。”在雷锋的热情如火山般地爆发出来,县委机关这样一个工作空间,让雷锋看到了更广阔的为革命奋斗的前景。
&&&&县委的领导班子晚上开会,有时开到深夜。雷锋总是坐在隔壁房里看书,陪到深夜。直到散了会,他就把会议室收拾干净,把门窗关好,才肯去休息。
&&&&雷锋在县委机关,做得最多的是交通员,具体工作就是送信、传达文件。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望城县,除了长沙至宁乡的石砂子公路穿过,其他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路了,贯通区、乡之间的惟有羊肠小道,交通工具除了县里机关屈指可数的两辆自行车外,就全靠人腿来完成。那时县、区、乡之间的上传下达,主要靠县委交通班的人步行传递。可见工作的辛苦程度。
&&&&从日开始,中国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直接使用货币发放工资,这次工资改革建立的工资体系一直持续到现在。按照当时新的工资标准,国家主席的工资为579.5元,机关普通勤杂工则可以领到23元。16岁的雷锋一开始工作拿的工资就是23元(后来拿到28元),与其他同龄人、农民相比,收入算是不错的。
&&&&雷锋来到县委机关工作还不到3个月,就在日加入了共青团。当时,望城县机关在开办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雷锋很好学,恳求插入初中班学习。白天紧张工作,晚上潜心读书。雷锋对课文中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很感兴趣,这是一篇歌颂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的文章,雷锋甚至能够全文背出,还和同学一起讨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雷锋是如此有动力去学习,有时因工作需要随领导下乡,雷锋就坚持出差前“领课”,回来就“补课”。直到他完成了初中学业。
&&&&小公务员雷锋此时最向往的是成为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他眼里是无上光荣、无比崇敬的。当时的县委农村部干部李炳生回忆,雷锋见到他刚成为一名党员,非常羡慕,于是就经常跟他请教要成为党员需要哪些条件?雷锋后来就被推荐去看了胡乔木所著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根据后来整理关于雷锋的材料,可以看到,雷锋几乎跟县委机关的每一个党员都询问过怎样成为党员的事情,可见他对入党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
&&&&李炳生说雷锋很爱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同时也喜欢看英雄故事、文学名著。例如《怎样做一个共青团员》、《毛泽东选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把一切献给党》等等。值得一说的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选集》发行不多,不像后来那么普及,一个县也就只有那么一两套,而且通常只在县委书记那里。雷锋因为跟着县委书记张兴玉做通讯员,得天独厚,比较早地接触到了《毛泽东选集》,并且很认真地读过,这让他在政治领悟上比起一些普通干部还要早一些。例如比雷锋大5岁、当时的宣传部干事李仲凡就是比雷锋还要迟看到《毛泽东选集》。
&&&&1957年4月,“整风”运动开始,有群众针对县委书记张兴玉到县委大院游行。雷锋就在门边或窗户当护卫,晚上则和衣睡在书记房间外面的房子里,忠心耿耿,爱恨分明,每晚还到县委院内巡逻几次。
&&&&思想单纯的雷锋,还是一个爱花的人。望城的农民喜欢种“红花草”(学名紫云英)肥田,每到阳春三月,红花草盛开,如火如霞,这时雷锋就喜欢到田野里观赏这种美景。他还采摘一些回来养在盛水的小玻璃瓶里。雷锋在望城县委机关认识的学习模范冯健回忆,她去北京开会的时候,雷锋还特意采来一束红花草送给她。
&&&&冯健和雷锋以姐弟相称。作为干姐姐的冯健还发现雷锋其实是个很爱漂亮的小伙子,他梳着整齐的发型,每当走到能照见人影的玻璃窗前、清水池边,都要拉拉衣襟,整整头发,掸掸尘土,做出一幅精神百倍的样子。雷锋还有淘气的一面,他背着县委书记的行李走路时,很喜欢用手做持枪状,瞄着树,瞄着小鸟,夜晚就瞄着星星月亮,并且口中还“啪啪”作声,模拟枪响。
&&&&2-16雷锋(前排右一)在望城县当公务员时,与县委书记张兴玉(前排右二)等一起合影。雷锋把里面的白色衬衣的领子翻出来在夹克的外面,口袋里别着钢笔。这样的衣着在当时都算时髦。
&&&&2-月20日的雷锋,穿着上面写着“锻炼”两个字的有领T恤。
&&&&1957年,从治理黄河的三门峡工程到北京的密云水库,全中国各地包括农村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10月25日,望城也做出了治理沩水的决定。沩水河是湘江的一条支流,贯穿望城县全境,河道曲折,堤长险多,水灾频仍,都说“沩水河有鬼,落雨就涨水。”已成为当地的俗语。为了治理沩水,望城成立了专门指挥部,集中干部民工近两万人同时上堤。
&&&&开始,县委考虑到雷锋年纪尚小,留在机关比较合适。但雷锋一连几次递交申请书,要求参加这一场改造大自然的斗争。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指挥部于是安排他去做赵阳城总指挥的通讯员。
&&&&在堤上做通讯员,递送文件没有自行车,只能靠走路。绕来绕去,大半天时间加起来得走七八十里路,十分辛苦。湖南地区的冬季天气阴冷,遇上雨天,道路泥泞容易摔倒,衣服更是经常湿透。就是这样艰苦,雷锋还要利用在堤上穿行送信的时间,主动地去检查工程质量,纠正了一些影响大堤安全的失误,以致被指挥部表扬为“编外质检员”,晚上雷锋还常常主动要求留在指挥部守夜。
&&&&雷锋活泼的性格,给工地带来一些欢快气息。他爱唱歌,有人逗他唱,他张口就来,成为人群的活跃分子,解除劳动者的疲劳。他当时唱过的一首工地歌至今还收进了2003年1月出版的《雷锋全集》中:“垅中清水似汪洋,英雄排渍日夜忙;稻田绿遍水排尽,活活气死老龙王。”不过是否是雷锋即兴创作的作品,却无法确证了。
&&&&053治沩工程结束后,雷锋还被评为模范,并奖给了一件印有“治沩模范”几个大字的秋衣。雷锋一直保存着,直到他去世。
&&&&2-月,与望城县治沩工程工地领导的合影,雷锋在前排左一,他身上散发出的年轻稚嫩的气息,让他显得与其他人是多么的不同。
&&&&望城县境内图,在图上标出雷锋家乡、团山湖、沩水河等雷锋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以及长沙的位置。
&&&&治沩工程结束后的第二年,即1958年的春天,望城决定在围垦起来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国营农场,让荒芜沉睡的湖州地变成米粮仓。这个决定得到上级的支持,还分配了一台拖拉机指标,并批准成立拖拉机站。那时中国还没有生产出自己的拖拉机,主要靠进口,有了宝贵的指标,还得再筹钱购买。
&&&&县里财政紧张,团委就号召机关干部和团员捐款。雷锋把自己一年多的积蓄20元都捐了出来。当时的县委书记赵阳城还记得,雷锋曾对他说过想用这笔钱给自己买一床新被子的。
&&&&经过集体研究,鉴于雷锋对购买拖拉机所作的贡献以及他一贯的表现,望城县委决定选派他去团山湖国营农场学开拖拉机。
&&&&雷锋根本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跳了起来。本来县委还有计划再派雷锋的学习模范冯健也一块去学拖拉机的,两人于是一起握手相庆,欢喜雀跃。拖拉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是农业机械化的象征。而拖拉机手则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工种,甚至是神圣的职业。拖拉机手让雷锋的命运开始了另一个转折。
&&&&后来情况还是发生了变化,雷锋期待的与冯健“姐弟”俩一起去团山湖的愿望落空了,农业社需要冯健留下来,又过了不久,县委又决定保送冯健去大学读书。刚到团山湖的雷锋对此又高兴又羡慕,也曾向县委领导请求,希望能和冯健一起去上学,因为团山湖将要变**民公社,他不能再留在那里开拖拉机。不过,保送名额已经确定了,雷锋没有去成。
&&&&0531958年春,图为望城县共青团委发给雷锋捐款20元购买拖拉机的纪念证。雷锋是全县捐款最多的一位。
&&&&洞庭湖边的文艺青年
&&&&在美丽浪漫的团山湖,“下乡知青”雷锋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浪漫的时光。他学会了骑马,并骑着它跑在湖边去送信;他成为了县里第一个会开拖拉机的能手;他在县里的报纸上第一次发表了散文;他还开始写小说、诗歌,渴望成为一名记录**时代的文艺青年;而他也和一位农场的女同事发生了一段隐秘的恋情……这段充满了革命与浪漫的青春时期,在雷锋成名之后,也并不为众人所周知。
&&&&团山湖是洞庭湖的尾湖,湖面碧波万顷,纵横六七里,湖草丛生。据说有五尺深的肥料。
&&&&日,18岁的雷锋成了这里最早的一批职工。他来到这里的任务就是要把拖拉机学会。团山湖农场空气新鲜,风光秀丽,港汊纵横,水鸟自由地在水边觅食。下放到这里参加农场劳动共有300多人,个个都是**万丈。这些场景,正如一个从五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写的一句话那样:“那时候,人们的表情像黑白电影里那样,干净、简单,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当时的生活就是那样的,一想起来心里头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激动,这种气氛这么样一种感觉,至今都令我想往。”
&&&&刚建立的团山湖农场买了两匹马,一匹是大白马,另一匹是小黄马,用来拉犁种旱粮。当时场部在杲山庙里,马厩离庙门口不远,请了个老倌子负责饲养。雷锋是个见了什么都想学学的人,他对骑马发生了兴趣。开始,看马老倌不许他学,怕摔伤了他。有一天,雷锋便趁老倌不在时偷着骑了一次,结果狠狠地摔了一跤。老倌知道了就告到团支书那里去,雷锋就当面给老倌做检讨,说自己学骑马也是想着多学一门本事,就能为党和国家多做一份贡献。
&&&&不久农场的拖拉机到位了,两匹马也就“失业”了。农场的青年职工们好玩,都想学骑马。小黄马烈子性子烈,几个人上去都摔了下来。雷锋按捺不住,纵身上马,也是被摔倒在地。
&&&&不服气的雷锋,当众承诺一定要把骑马学会。事后,他好几次地去“磨”看马的老倌,求他教自己一些骑马的秘诀。
&&&&在老倌的教导下,雷锋知道了应该先和小黄马培养感情,于是雷锋每天带它去吃草饮水、帮它梳毛……最后他终于学会了骑马。每到下工了,雷锋就经常骑着小黄马在湖边散步。
&&&&雷锋依然利用骑马的技能“为人民服务”。当时团山湖农场共有五个工区,场部的信和通知都是靠人步行送达。自从雷锋学会骑马后,就把这项任务包揽了下来。那些骑马的日子,应该是雷锋最自在、最潇洒的时候吧。
&&&&就在同一时间段,雷锋也把驾驶拖拉机的技术学成了,他不负众望地成为望城县的第一个拖拉机手。这一天是日,当时在团山湖的职工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当时《治沩工地报》的编辑熊春祜还用颇有文学色彩的笔调记录了那一天的场景:
&&&&“那天,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嫩草上的露珠晶莹放亮,整个农场沐浴在金色的朝霞里,更显得生机勃勃。听说小雷今天试车,场里的工作人员都跑去看,连炊事员也去了,十多个人排成一线,像为他举行试车典礼似的。车上有两个座位,平时陈师傅坐正位,雷锋坐侧边。今天互换了位置,小雷坐正位上来了……只见他把右脚往下一踩,拖拉机便突突响了,接着把踏离合器的左脚慢慢抬起,车轮向前滚动,五铧犁后面出现五道弯弯的泥浪。他像第一次驾驭脱缰的野马,心有点慌,机身忽左忽右,后面的泥浪歪歪曲曲,雷锋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他定了定神,很快地把住方向盘,拖拉机终于按照他的意图平稳地前进了。”
&&&&“农场的同志都很高兴,场长李庆发叫伙房加了两个菜,祝贺小雷试车成功。雷锋别提有多高兴了,吃饭时还在回味试车的事,同志们给他敬菜,他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连身子也没动一下。大伙见他那副专心致志的样子,差点笑出声来。”
&&&&饭后雷锋即向熊春祜请教怎么写文章来记叙今天学会开拖拉机的事情。**万丈的他连夜赶写了出来。熊春祜就帮忙把文章送到县里的《望城报》。3月16日,雷锋写的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就发表出来了,这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雷锋摄于1957年
&&&&《我学会开拖拉机了》一文的发表,激发了雷锋的创作梦。在治沩工地中,爱看英雄题材小说的雷锋曾跟望城县委组织部的彭正元在一起散步时,一度认真地谈起过自己的“作家梦”,并表示他希望自己也能把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用文艺形式表现出来。
&&&&不久,雷锋又受高玉宝写书的启发,想写一部自己的家史。他甚至进行了初步构思,计划分10章,约写10万多字,并断断续续写出了两章。熊春枯是少数看过这些初稿的人,但他的记忆中这些书稿后来被遗失了。在《雷锋全集》里收录的《一个孤儿》的自传体小说,或许就是其中一些保存的片段。
&&&&雷锋去世后,从他留下的文字资料里,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纯粹的文艺青年。从小学期间他就已经是文艺骨干,能说会唱,喜欢看书,而他还很稀罕地在县报里发表了文章。具有高等小学学历的雷锋,在当时也是属于小知识分子了。他的文采到底如何,不妨看看他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茵茵》:
&&&&严寒的冬天,地上落了深雪,河里结了厚冰,刺骨的冷风阵阵吹来,似乎不许人再工作似的。
&&&&但那勤劳勇敢的18000多名钢铁战士,不怕千辛万苦地和冰雪战斗,人山人海,挑土筑堤。那挑战的喊声,加油的口号声,打夯的号子声,还有小学生们来慰问时的鼓声,混合一起,响彻云霄。人们为了根治沩水,修筑长堤,忘记了寒冷和疲劳,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生命。
&&&&茵茵就是这样的。提起这位年轻的女同志,人们都要感动得流下热泪。她是一个共产党员。她那结实的身体,勤劳的双手,还有那晒黑的脸儿,清秀的头发,活泼的眼睛,真使人敬慕。她穿着一件黄棉衣,脚上是草鞋。据说,黄棉衣是她哥哥从部队复员后送给她的,草鞋是她自己打的,打得很漂亮。
&&&&茵茵担任了治沩青年突击队的队长。那场暴雨之后,新堤突然决口了。茵茵领导青年突击队去完成堵口的任务。决口处有七八尺宽,水深过丈,流速很急,水上还漂着冰块,堵口任务十分艰巨。茵茵她们跳进冰冷的水里,打桩、投石、搭桥、挑土……水被堵在堤外,她们的衣服却都湿透了。回到工棚里,茵茵烧了一堆火,让大家围着取暖、烤衣服。茵茵忙前忙后的,没有顾得上烤火,只把衣服脱下来,搭在竹竿上想让风吹干。可是,第二天早起,她的衣服不仅没吹干,天冷反而结了冰,穿在身上还掉冰碴呢!茵茵不顾这些,穿上它又领着大家到培口工地去战斗,终于完成了党交给青年突击队的任务。
&&&&茵茵今年只有19岁,既聪明又勇敢,什么困难都不怕,什么活都能干。
&&&&堵口任务完成后,又一连下了3天雨,堤内堤外全是水,不能在湖内取土筑堤了。工地指挥部党委采取了措施:调来了10部抽水机,日夜不停地抽出湖内的积水。就在这时候,一个看管抽水机的同志病了,不能坚持工作了。怎么办呢?领导上想到了茵茵,她是个初中毕业生,还学过内燃机,对机械原理和构造是熟悉的。于是,领导上决定调她去管理一段抽水机。茵茵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茵茵高高兴兴来到抽水机站,一连工作几天都很顺利。一天夜晚,她看到工地上的电灯、煤气灯,以及用竹子做的火把,把新修的长堤照得通亮,民工们好像在夜花园里工作一样。灯光亮,民工干活就安全了,进度也快了。茵茵高兴得随着抽水机声唱起歌来。她歌唱劳动的愉快,歌唱幸福的生活,歌唱美好的将来。茵茵唱着唱着,抽水机突然出了毛病,一条胶管不喷水了。她冷静地想到:抽水机没停转,一定是水管出了毛病:如果把机器停下来,就会影响整个工地的工作。她决定下水修理,立即脱掉棉衣,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的水中,把堵在水管里的石块掏出来,坚持干了半个多钟头,水管终于又喷水了。
&&&&上了岸,茵茵冻得直打哆嗦。她穿上棉衣坐在机器旁,实在是疲倦了,瞌睡了。迷迷糊糊的。她手一动,不料被转动的皮带夹住了!她猛一惊醒,手夹在皮带里抽不出来。疼得她变了脸色,高呼:“救命!救命!”
&&&&恰好这时有两个民工经过,听到呼救声,急忙跑进抽水机站,只见一位女同志倒在机器旁,一只手给皮带夹断了;皮带还在转动,茵茵的血染红了机器。两位民工不懂机械,不知拉断电闸,却手忙脚乱地用扁担打抽水机,想打停它救人。
&&&&茵茵挣扎着,痛苦地说:“你们不要打机器,那是上万元钱买来的呀!”
&&&&两个民工问:“那可怎么办?”
&&&&茵茵坚强地说:“拉我!”
&&&&两个民工咬着牙,终于把茵茵还连着部分血肉的手臂拉了出来。这时,茵茵已经痛得失去了知觉。
&&&&同志们赶来,把她送进了县医院。经医生十多天的细心治疗,她的断手伤势慢慢好了一些。指挥部党委书记亲自去看她好几次,安慰她、鼓励她。同志们也都非常关心她、体贴她,给她送去鸡蛋、水果……
&&&&茵茵十分感激党和同志们对她的关怀和照顾。她忍着伤痛,在病床上给大家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同志们,每当你们来看望我、安慰我时,给了我多么大的力量啊!我感谢同志们的关怀,感谢党给予我的温暖和鼓励。为工作受了一点伤,这算不了什么,你们不要为我分心。筑堤围湖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为它负点伤是光荣的。现在我还没有牺牲,就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我还有一只手,我还能工作哩!还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点力量。现在我在病床上坚持学习,我要努力做个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战士。等伤好了以后,再和你们见面,再和你们共同劳动。”
&&&&一个月后,茵茵治好了伤,回到了新建的农场工作。领导上为了照顾她,让她回家休息两个月,可是,茵茵不肯休息,少了一只手不能于别的,她要求给农场饲养两头大黄牛。
&&&&她每天早起晚睡,精心饲养两头牛。一天傍晚,她牵着牛出去吃草回来,走到半路上,那头大黄牛突然停住脚步,随你怎么拉,它也不肯走。茵茵急了,眼看天要落雨,过路的人有的都脱下衣服盖在怕打湿的东西上。茵茵想:这只牛也是怕雨淋着吗?于是她脱下自己的上衣技在黄牛背上。天黑了,一阵大雨落了下来。这时,农场的小王跑来接茵茵。小王看见茵茵浑身给雨水打得透湿,黄牛背上却披着茵茵新做的蓝花衣裳,小王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立即脱下自己的上衣给茵茵穿上了。茵茵微笑着,牵着两头大黄牛在雨中慢慢地走着。小王在后面赶着那头不肯迈大步的牛。
&&&&回到场里,那头在路上不肯走的牛原来病了,倒在牛栏里。茵茵非常着急,急得她晚饭都忘了吃,跑到畜牧站叫来了兽医。兽医诊断后留下一些草药,说是不要紧。那天晚上,茵茵就守在病牛身边,抚摸它,侍候它,喂药给它吃。两天以后,大黄牛好了,茵茵也高兴得跳起来,虽然她熬红了眼睛。
&&&&茵茵除了喂好两头牛,在春耕大忙季节,还同大家一起——只用一只手扯草、拾粪、插秧、种玉米……她真能干呀!
&&&&她还用科学方法种了一块试验田呢!她有很大的决心和信心,争取粮食丰收。农场的人都非常喜欢茵茵,大家说:今年秋收后,我们要送茵茵上北京。
&&&&《茵茵》是雷锋所写过的最完整的小说。雷锋还写过几段零散的《小说短章》。几篇少数的小说创作中,只有《茵茵》有头有尾,而且是完全创作的,不是自述型的写作。这篇歌颂女主人公“茵茵”的小说,不知道从她身上是否可以发现雷锋在团山湖时期谈过一段感情的王佩玲的影子呢?看来这个也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关于雷锋的感情故事,后文将由另一章详叙。
&&&&另一首写于团山湖的《南来的燕子》,是雷锋的一首现代诗。雷锋借用与一只燕子的虚拟交流,生动地写出了他所劳动的团山湖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当时,这样的抒情手法很流行。
&&&&南来的燕子啊
&&&&(日)
&&&&南来的燕子啊!
&&&&新来的候鸟,
&&&&从北方飞到了南方,
&&&&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
&&&&闪着惊异的眼光。
&&&&我听清了呢哺的燕语,
&&&&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
&&&&今年改变了模样?”
&&&&南来的燕子啊!
&&&&让我告诉你吧:
&&&&团山湖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是由于党的巨大的力量,
&&&&才围垦成一个新的农场;
&&&&是他们——农场的工人们,
&&&&用勤劳的双手,
&&&&给团山湖换上了新装。
&&&&南来的燕子啊!
&&&&也许母燕曾向你说过旧时的惨像。
&&&&往日的团山湖——
&&&&湖草丛生,满目荒凉,
&&&&洪水一到,一片汪洋,
&&&&十年前有人三次收款,三饱私囊,
&&&&围垦团山湖只是一个梦想。
&&&&如今的团山湖啊——
&&&&良田万顷,满垄金黄,
&&&&微风吹过一片稻香。
&&&&新修的长堤像铁壁铜墙,
&&&&洪水已再不能称凶逞狂。
&&&&红旗插在社会主义的农场,
&&&&到处是谷满仓、鱼满舱,
&&&&祖国又添了一个“鱼米之乡”。
&&&&南来的燕子啊!
&&&&你可不用惊呆。
&&&&不是晴天里响起了春雷,
&&&&而是拖拉机在隆隆地开;
&&&&不是沟渠里的水能倒流,
&&&&而是抽水机在把积水排。
&&&&为什么草坪上格外喧腾?
&&&&那是饲养员在牧马放牛!
&&&&南来的燕子啊!
&&&&你是这样轻快地飞翔,
&&&&许是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蜿蜓的八曲河像一条白银管,
&&&&灌溉这片肥沃的土地,
&&&&团山湖与乌山对峙,
&&&&是天生成的一幅屏障。
&&&&这景象是诗情也是画意,
&&&&活跃在这诗画般怀抱里的工人,
&&&&更是些生龙活虎般的健将。
&&&&有的是双手拿惯了锄头,
&&&&有的是才放下笔杆才放下枪。
&&&&他们豪迈地这样说:
&&&&这是一所新的国营农场,
&&&&也是一所露天工厂,
&&&&还是一个培养红透专深人才的学堂。
&&&&南来的燕子啊!
&&&&你不用再寻旧时代的屋梁,
&&&&无论你飞到哪里,
&&&&再也找不着你从前住过的地方。
&&&&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地方,
&&&&今年变成了高大的厂房,
&&&&欢迎你到新的农场宿舍来拜访。
&&&&但得请你告诉我,
&&&&你可知道你所飞过的地方,
&&&&新建了多少这样的农场?
&&&&雷锋写《南来的燕子》手迹,用的是《治沩工程报》送给投稿积极分子的稿纸。可见雷锋当时对写作以及发表作品的热情。
&&&&1958年5月,在美国的煽动下,台湾局势紧张起来,接下来几个月,两岸之间不断有大事发生:炮击金门、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中国政府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所有的中国人都关注着台湾。此时正在团山湖农场的雷锋,也呼应祖国热点时事,挥笔写了一首名为《台湾》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宝岛台湾回归的良好愿望:
&&&&我不是个音乐家,我不会歌唱,
&&&&我也不是个作家,我更不会朗诵,
&&&&可是我的心正在燃烧,正在激荡!
&&&&它已长上了翅膀,到处的飞翔,
&&&&越过那起伏的高山峻岭,
&&&&飞过那碧波万里的海洋,
&&&&飞向那遥远的地方——
&&&&台湾,
&&&&自古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是我们最可爱的家乡,
&&&&那里有着无限的珍宝,
&&&&埋藏在那宽大的胸膛。
&&&&一片黑黝黝的森林呀,
&&&&可以盖上那千万座高大的楼房;
&&&&遍地耸立着粗壮的甘蔗,
&&&&制造出许多雪白的方糖;
&&&&那鲜嫩的乌龙茶叶,
&&&&驰名于国际市场;
&&&&那盛产菠萝和香蕉的园林啊!
&&&&吐露着扑鼻的清香;
&&&&那一年两熟的蓬莱米啊!
&&&&做起饭来焦黄喷香;
&&&&煤呀、铁呀更是不可计量……
&&&&台湾人民世世代代、子子孙孙,
&&&&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
&&&&这首诗并没有公开发表过。自1958年春天来到团山湖之后,雷锋一共创作了9首长长短短的诗歌。有描述团山湖收获季节的《南来的燕子啊》,有歌颂毛主席、讲述家史和政治学习的《歌颂领袖毛泽东》、《党救了我》、《啄木鸟》、《我的感想》、《以革命的名义》等,还有赞美劳动场景的《人定胜天》、《排渍忙》等。从雷锋的创作可以看出,雷锋一直保持着敏感,虽然他在湖南一隅的农村,却始终不曾落伍过。
&&&&雷锋又是学骑马,又是开拖拉机,又是写散文诗歌,还与农场女工发生一段感情……这段生活是多么的浪漫**,可是,这段时间又是那么的短暂,雷锋只在团山湖一共呆了8个月的时间。
&&&&在雷锋报名去鞍钢,走了一个多月后,因为要组建人民公社,团山湖农场被撤销,从此消失了。后人也就只能从少数几篇留存的雷锋文章中去想像当时的情景了。
&&&&1958年8月,中国开始掀起了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这个时候,雷锋刚从团山湖农场转到新成立的五星人民公社不久。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道路:选择报名应征鞍山钢铁厂的招工,去支持国家工业建设。为了表达自己的建设热情,他还专门改了一个新名字。11月,火车滚滚几千里,终于把雷锋带到了高歌猛进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前沿。本在农村下乡的雷锋没有投入到“人民公社”运动中,却来到了真正炼钢铁的地方。
&&&&日,望城县委书记张玉兴调到岳阳地委工作,特意把雷锋从团山湖农场叫回来与县委机关的同事们一起合影。这也是雷锋在望城县委机关的最后一张照片,他端坐在前排左二,他的白色衬衫衣领从里面翻出,明显地与其他人不同。
&&&&1958年秋天,望城县跟全国各地一样,也响应国家号召,掀起了一股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雷锋工作的国营团山湖农场被撤消,并入由乌山、友仁、白马三个乡联合成立的五星人民公社。雷锋也随调到五星人民公社当一名通讯员。公社机关设在绿树怀抱的乌山周家坝。
&&&&这一年,中国向世界宣布,她的全国钢铁产量将要达到1070万吨,以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
&&&&钢铁,成为当年最热的话题。全国钢铁工业总投资近一半用在鞍山钢铁厂(简称鞍钢),党中央从全国抽调500多名县以上干部到鞍山工作,上千名技术人员云集鞍钢。
&&&&10月下旬,鞍钢和湘钢(湖南当地的钢铁厂)都相继到雷锋家乡望城县来招收工人。
&&&&招工小组住在县招待所里。雷锋在县委机关时期的好朋友张希文,此时刚被下放到县招待所当服务员。他知道鞍山要招工人的消息后,就想找个伴一起去报名,他首先想到了好友雷锋,俩人一说就不谋而合。
&&&&张希文——后来他在雷锋建议下改名为张建文,还清晰记得当年报名前后以及雷锋改名字的细节:雷锋一听到招工的消息,高兴得几乎跳起来,毫不犹豫地表示他要报名去鞍钢,因为那里是国家的钢铁基地,可以大显身手。雷锋是孤儿,没有家庭的牵挂,而张建文还犹豫着是否是去湘钢。
&&&&两人走过团山湖新修的漂亮的大堤一起去报名。在走到三汊河口的时候,雷锋对张希文说,他现在的名字“雷正兴”是小时候叔公给起的,包含有家道兴旺的意思,但旧社会他连家都没有,更谈不上兴旺,他说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名字,一直想改掉它……
&&&&雷锋一开始想到的是“雷峰”这个名字,因为那几年他经常在乌山、金山等地生活和工作,觉得登山能登高望远,不会迷失方向。现在正好趁报名当工人的机会,把名字改过来。
&&&&不过雷锋又改变了主意,决意改为“雷锋”。因为,全国都在大跃进,全国人民都在大炼钢铁,而自己又要去做钢铁工人。张希文说,雷锋那个时期,嘴里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钢铁元帅已经升帐”,而且还带着唱戏的音调。雷锋对张希文解释“锋”字既表达了自己与钢铁结缘,又表达了自己要打冲锋、当先锋的心愿。雷锋接着又建议张希文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张建文”,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新文化的意思。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像雷锋的这种改名字的现象非常普遍。通过改名字来呼应政治运动、甚至表达政治忠心,在当时是一种潮流。把自己的姓名与国家政治大事结合起来,是那个年代的人对自己所在的时代深感荣幸与自豪的一种表达。例如,当时正是共和国集中精力建设祖国,取名为建设、建强的人就有很多,之后开始大跃进了,很多人的名字又改叫卫星、跃进、超英……而孤儿雷锋对自己新名字的解释,不但是顺应政治潮流,还可看出他那种以国为家、争作先进的强烈心态。
&&&&在出发去鞍钢之前,**万丈的雷锋和张建文一起去韶山瞻仰毛泽东主席故居。两人在离开时,还在毛泽东居住的屋前照了相。邮寄的地址是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但据张健文回忆,此后他们一直没有见到过这张照片。所以,雷锋的这次朝圣之旅也只好成为想像的场景。
&&&&2-6雷锋应召去鞍钢的临走之前,赠给原望城县县委书记张兴玉的妻子郑桂仙的照片。雷锋在望城时期的所有照片都是一位名叫戴杰的照相师傅照的,1952年戴杰和他的“丽杰照相馆”在从铜官镇搬到了县城,成为在望城县境内仅有的一家照相馆,照相馆里只有他一个照相师傅。很喜欢照相的雷锋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雷锋私家地图
&&&&:雷锋借了一辆摩托车,在天安门广场拍下了这张照片。
&&&&1958年11月中旬,从湖南长沙出发,经武汉、北京,最后到达辽宁鞍山,连续几天的火车之行,是雷锋生命中最远的一次旅程。喜爱照相的他为这次旅程留下了两张珍贵的照片。
&&&&雷锋是和望城的一批年轻人千里迢迢前往新单位“鞍钢”报到的。可以说,对于所有参加这次旅程的那些年轻人来说,这都是一次意气风发的旅行。因为在当时,东北是全中国最先进的地区,他们要去的目的地“鞍钢”则是全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方。
&&&&而他们即将走上的岗位:钢铁工人,正是新中国的年轻人最向往、最崇拜、最时髦的职业。
&&&&这一年,雷锋刚满18岁。也到了一个“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年纪。
&&&&与雷锋一起同行的女伴杨必华回忆,出发那天,雷锋穿的是半旧蓝布夹克衫,没有戴帽子,一头浓黑短发盖住了前额,像留了“刘海儿”似的,行李是一个半旧的蓝布行李包和一个沉甸甸的棕皮箱子。杨必华和雷锋早在团山湖的一次篮球比赛中就互相认识了,由于缺少能打球的女社员,小个子的雷锋被特别允许作为替补队员上场,与杨必华她们的中学女蓝队一起交过锋。
&&&&那天出发的日子应该是日,鞍钢招工小组在长沙火车站宣布了旅途注意事项和编组名单,把60多人编成了三个小组。来自县委机关的雷锋被指定为第三组组长,张建文、望城中学毕业生杨必华、易秀珍和农村姑娘张月棋等人都是雷锋这个组里的成员。雷锋负责分发自己小组成员的车票和旅途生活费、清点人数。
&&&&在路上,雷锋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当时最流行的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另一本则是《不朽的战士》,这是一本写雷锋家乡望城县的一位革命烈士郭亮的传记。在旅途中,他还给杨必华熟练地背诵了一段郭亮被害前写给妻子的遗书。杨必华发现,雷锋的箱子里还有一把“幸福牌”口琴。雷锋那时刚刚开始在学口琴,但关于雷锋玩乐器的材料并不多。但在五十年代能拥有一把口琴的人也不多,它应该还是一种奢侈玩具吧。
&&&&第二天上午8点多,火车到达武昌站。因为要换车,可以在武汉逗留七八个小时。在征得招工小组领导的同意后,大家各自结队去市区观光游览。雷锋就和杨必华、易秀珍等人去看武汉长江大桥。
&&&&杨必华回忆那天的情景:“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上武昌街头,径直朝长江大桥走去。清凉的江风吹拂着我们的面颊,辽阔的长江,雄伟的大桥,使我们目眩神驰,赞叹不已。雷锋站在江边仰望大桥,眼里闪着激动的光亮,他忽然说了句:‘原来全是钢铁呀!’……雷锋神情庄重地指着大桥说,下层铁路桥是钢铁造的,上层公路桥也是钢铁造的,‘这需要多少钢铁呀!’”雷锋为自己将制造钢铁而顿生豪情。
&&&&雷锋看到的武汉长江大桥,此时正好开通使用满1年。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成果,它使得中国人数千年盼望长江“天堑变通途”的梦想成为现实,因此成为当时国人引以为豪的、到武汉必游览的参观地点。
&&&&看完大桥,然后又结伴去大商店里买东西。杨必华还记得那天她买了一把新牙刷送给雷锋,因为她发现雷锋的牙刷早已掉了毛了。雷锋感到不好意思,就也去买了一把新的塑料梳子送还给杨必华。
&&&&火车在北京转车。雷锋和同伴们有几个小时的逗留时间。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到哪里去游览?在火车上众人就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要去颐和园,有的要去看天坛……雷锋选择了去天安门广场。与雷锋形影不离的张健文是和雷锋一起去到天安门的同伴之一。
&&&&日后回到望城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退休的张建文回忆道:“雷锋在走到金水桥前时,问我,毛主席住在天安门城楼上吗?……雷锋在金水桥上坐了很长时间都不动,这引起了执勤的战士的注意,他严肃地走到雷锋跟前,告诉他金水桥上不准久呆,请他离开。雷锋很不情愿地站起来,转身又问这个战士,你见过毛主席吗?那个战士回答:‘我在这执勤快一年了,也没有见过毛主席。’雷锋继续问他,‘毛主席是不是住在天安门城楼上?’战士说,毛主席住在中南海,天天日理万机。要见毛主席,得要做出大成绩,是英雄、模范。”
&&&&这些话也许触动了雷锋。他跟其他来到天安门的人一样,先在天安门广场上照了一张手拿塑料编织提篮的全身相。拍完的时候,雷锋突然看见一个青年在广场上骑着摩托车照相,就跑过去借来又照了一张。这张照片显得很宝贵,因为那时很少见到能在天安门骑摩托拍照的。
&&&&后来雷锋曾把这张照片寄给了那位与他临别赠言“分别同学,相会英雄”的女友秦中华。几十年来,秦中华一直收藏着这张照片。而雷锋在临别留言中称他和秦中华两人之间的关系为“革命的朋友,伟大的友谊。”。互相赠送照片,互相赠言勉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整个中国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所影响下的一种革命友谊型的交往方式,如今这种人际关系早已在年轻人当中消失了。
&&&&在依依不舍地离开天安门的时候,雷锋还对张建文说他要以冯健姐姐为榜样,争取再来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一起照张相。这是雷锋的一次近距离感受共和国的心脏,近距离感受到毛泽东主席。以后人们从雷锋去世后的公开日记中可以发现,北京天安门和毛主席多次进入了雷锋的梦境中。
&&&&冯健当时是望城的知名先进人物。雷锋一直把她当作是自己的学习模范,是直接影响雷锋在小学毕业后主动要求下乡的人物。冯健高小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带头为社里养猪,18岁入党,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两次上北京见到了毛泽东主席,被当地号召向她学习,那时,雷锋刚刚小学毕业。雷锋对冯健能见到毛主席非常羡慕,说她是“最幸福的人”,经常找她询问见毛主席的情景,甚至包括毛主席穿着走路等等细节。冯健和雷锋第一次相见是在1956年。雷锋和冯健两人还曾经合影一张,这也是雷锋唯一一张与女同志单独合影的照片。冯健后被保送上湖南农学院读书,以后曾担任湖南省总工会副主席、省女职工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委员、省妇联常委、共青团中央委员等职务。这张照片是冯健当年送给雷锋的。两人以干姐弟相称,而雷锋后来在对部队的“忆苦思甜”报告中(1960年11月),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一度混淆地把冯健称作是自己的小学同班同学。
&&&&合影那张没见到。P188《雷锋照片纪事》
&&&&两张照片并排对比。2-112-18
&&&&这两张其实是雷锋在天安门留影的同一张照片。仔细看会发现两张照片有不同之处。一张雷锋的左手拿着塑料编篮,编篮上还印着几朵鲜花;而另一张雷锋的左手则是空的。手上空空的那张照片是在雷锋牺牲后,在中国的各大媒体正式发表过的,当时由于提篮上的鲜花图案被视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拿在共产主义模范战士雷锋的手上似乎不太合适,于是在发表的时候就把整个提篮都给“技术处理”掉了。
&&&&事实上,如果雷锋不是意外去世,他很有可能亲眼见到毛泽东主席。1962年6月上旬,雷锋所在沈阳军区政治部批准了让雷锋作为沈阳军区代表出席10月1日国庆观礼代表。遗憾的是,雷锋在8月15日因公殉职。
&&&&仅差45天,雷锋就可以见到他几次梦中见到的毛泽东主席。而他不仅没有见到毛主席,甚至连这个消息都还不知道。
&&&&“雷锋到鞍钢,从农村进入了工厂。鞍钢是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那不是手工业,而是大工业,这种环境对造就雷锋起了很大的作用。”——江泽民
&&&&钢铁工人雷锋
&&&&初到鞍钢时期的雷锋是一名推土机的驾驶员。关于雷锋的岗位分配,雷锋自己曾在报告会中回忆到:“鞍钢的人事科长找我谈话,说,‘你以前当过公务员,(来鞍钢后)你还给首长当公务员,跟着首长一起住洋房,坐小汽车,生活很好。’我不同意,说我不是来享受的,是来工作的。”这段话是根据雷锋日的录音整理。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鞍钢应该不至于这样对待雷锋。因为雷锋还并没有后来的众多荣誉。而一个县委机关的公务员在诺大的鞍钢眼里也是很普通的身份。雷锋拒绝的应该是鞍钢照顾他个子小,不让他去驾驶体型大的机械这件事情。
&&&&一份雷锋本人填写的“工人登记表”中,可以看到雷锋的入厂时间为:日。
&&&&雷锋终于来到了祖国的大东北。那个时候的东北,可以说就像是“共和国的长子”的一样,这个地区为全国各地的建设输送了大批粮食、原材料、机械设备和技术人材。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架战斗机、第一台机床都是东北生产的。当时东北的工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体系之完备,门类之齐全,发展水平之高,都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有钢铁、煤炭、造船、木材、机械、军工等等。
&&&&新中国的五六十年代,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和东北的这种社会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是东北的社会心理,或者说民众士气也是特别高涨,有憋足了劲要大干一场的势头。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座机械化、自动化大型轧钢厂,就是这里的第七号高炉炼出中国第一炉铁水,这里还生产出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1952年12月,鞍钢职工就曾向毛主席写信报喜,鞍钢炼钢厂创造了超过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每炉炼钢时间和炉底利用面积系数新纪录。而毛主席也给鞍钢复信表示祝贺,称赞“这不仅是你们的光荣,而且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件大事。”可见鞍钢在中国工业史上的重要位置。
&&&&五十年代的鞍钢。缺图
&&&&从1953年开始,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阶段,掀起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浪潮。烟囱林立,机器轰鸣,高楼大厦,是此时人们所梦想的“工业化”的象征。以苏联援助的156个大型项目为核心,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1958年国家提出要实现1070万吨钢产量,全国炼钢,一贯要求先进的雷锋自然也不甘落后。
&&&&雷锋被分配到了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这也是因为他之前在团山湖就已经会开拖拉机的缘故。当时车间有两种型号推土机,一种是较小的德特54推土机,一种是斯大林80重型推土机(即C-80号推土机),都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机器。雷锋不要领导照顾,非要开大车,说这样能多干活。但事实上因为个子太矮的关系,在斯大林80驾驶室里,雷锋坐着时看不见推土铲子,只能猫着腰站着开推土机。
&&&&刚上班的时候,师傅李长义见他个子小,也不看好他。后来在一次谈话中,才知道雷锋志气很大。是冲着1070万吨钢铁来的,开始对他刮目相看。1070万吨钢铁是中国为1958年确定的全国钢产量。好学的雷锋和师傅私下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师徒包教包学合同”。雷锋每班都早来晚走,勤勤恳恳,虚心求教,不过个把月就能单独驾车作业了。
&&&&为雷锋当年开过的C-80号推土机,在雷锋因公殉职后鞍钢将这台推土机命名为“雷锋号”,日被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收藏。1959年,爱好写作的雷锋曾写过一首歌颂翻车机的诗歌:我第一次走近翻车机的身旁/仿如空中霹雷响/吓得我倒退两步心惊慌/啊,原来是翻车机把一列煤车来个底朝上/只听那半空中唰唰响/满满的一列车煤呀!/翻倒得又净又光马达在轰鸣/翻车机好像个大蛟龙/上下不停地翻腾搅动。你的力量无尽无穷/你的任务是多么重大而光荣/你有时有点小毛病/我们工人的心啊/比失掉自己的双手、眼睛还痛翻车机呀翻车机!/我在你身旁工作是多么的骄傲/我愿意在你身旁尽忠效力/伸出你的友谊的手吧——翻车机/你我共同走向共产主义!
&&&&2-月18日,鞍钢化工总厂门型吊车组师徒留影纪念。后排左一为雷锋。这时的雷锋刚到鞍钢仅两个月的时间。
&&&&2-月23日,雷锋所在的北甲吊车组在鞍钢化工洗煤车间第二、三高产周连被评为红旗组时全组成员的合影,雷锋在后排右二。照片中的“”为“煤”当时的简化字。
&&&&1959年的春天,在雷锋通过技术考核,提前得到推土机手的“安全操作允许证”。不久洗煤车间办了个职工夜校,组织学习初中语文、数学和史地课,凡是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工人都要参加。夜校只有两名专职教员轮流教学,以至忙不过来。雷锋本来是个学员,可他在上了几堂课以后就变成了“兼职教员”,讲起语文课来了。一开始,由于雷锋是南方口音,大家听不懂他讲课,雷锋于是下功夫学习北方方言。春节期间,雷锋参加了厂工会组织的踩高跷秧歌队,装扮成个小姑娘,梳上假辫子,围上红头巾,穿上花衣服,踩上一尺多高的高跷扭起来满带劲的。
&&&&雷锋拿到“安全操作允许证”,可以离开师傅单独作业了。李长义师傅仍然和他同班作业,同班开车,他还说,他开了半辈子推土机,前后带过不少徒弟,数雷锋年纪小,可也数他学得最快、学得最好。推土机手冬天作业,最难的莫过于检修、清洗发动机。雷锋学会了检修就不让师傅动手了。他说,实践出真知,每次都争抢着钻到车盘底下,仰着身子打开检示器,再仔细清洗发动机。干完了从车盘底下爬出来,作业服都是被汗水浸个透。
&&&&2-25这张是雷锋当夜校兼职语文教师时在照相馆摄影棚小桥流水的背景前的留影,他脖子上围着五四青年式的围巾、手里拿着书卷、脚上穿的是黑色皮鞋,嘴唇红红的,一幅浪漫文化人的造型。这似乎可以说明当时的雷锋是一个除了在思想不落后、在衣着形象上也是颇潮流的新工人。当时的彩色照片还不多见,这是一张经过人工设想分色后的黑白照片。彩色摄影进入六十年代后才开始在中国普及。
&&&&2-26是黑白原图
&&&&1958年冬,银行储蓄员深入鞍钢动员工人积极参加储蓄。雷锋也积极参加。当时是每月存4元为一个户头,李长义就记得雷锋存了超过一个户头。“雷锋把生活安排的条条有序,月月有剩余。每月开工资前,都事先把钱计划好,先留出饭钱,一次电影钱,生活用品费用,剩下的全部存银行。他说自己生活上虽然不富裕,但每个人都存点钱,全国人民都这样做,就是一笔大的数额,投入到国家建设上去,作用可就大了。”
&&&&当时雷锋的工资按7级工算,每月才22元,加上领班津贴、保健等在内也就30元多点。雷锋在来鞍钢之前,在湖南工作的工资已经有每月32元钱了。从这个角度上说,雷锋也是放弃了原来的高工资跑到钢铁厂来的。
&&&&雷锋与湖南同去鞍钢的老乡们在鞍山合影留念。
&&&&在化工总厂洗煤车间时,雷锋上下班总是穿着一套工厂发的劳动服和大头鞋,业余时间也还是这种打扮,同事们都劝他去买件流行的皮夹克,雷锋刚开始不同意,后来在几个女老乡的再三鼓动下,雷锋就为自己去买了一整套新衣:一件棕黑色的天津公私合营华光皮件厂出品的“光荣花”牌皮夹克,定价44元人民币,一条深蓝色的料子裤,一双黑色皮鞋,还买了一瓶“友谊牌”雪花膏。在宿舍里,雷锋一穿上新衣服,立刻被赞不绝口,都说“现代化的工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但是,整整一个春天过去了,夏天也跟着来了。奇怪的是,却很少见雷锋穿他的新衣服。只穿过一次皮鞋和工友们去跳舞——雷锋在老乡的教导下也学会了跳舞,当时中苏两国关系很好,中国不少东西都学苏联,跳舞就是其中一样。
&&&&雷锋很少再穿皮夹克。有一次大家想起来雷锋的新皮夹克,问他为什么不穿了,开始雷锋推说是穿着不自然,不舒服,后来见瞒不过,就拿出了一封信。原来,雷锋来鞍钢之后,仍和他在望城县委的领导写信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赵阳城书记给他写过一封信,说希望他在伟大的工人阶级队伍中,更加自觉地接受挡的培养教育,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艰苦奋斗,永不忘本,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真正的工人……雷锋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刚刚从青年商店买回来新衣服不久,觉得内心很不安,觉得自己从农场刚到钢铁厂没几个月,还在学徒期间,工作还谈不上任何贡献,就讲究起穿戴起来,觉得有点忘本了,于是就不好意思再把新皮夹克穿出来了。
&&&&“大跃进”时,鞍钢的工作任务压力更大了。化工总厂也搞了“钢铁元帅升帐”,在煤场一侧修了一座反射炉,抽调各班工人参加炼钢。因为雷锋所在的推土机作业班人手少,任务重,就没有抽调他们。可雷锋却利用休班时间主动地参加了炼钢。工人都是昼夜三班倒,每班8小时,雷锋每天则要上两次班,一次来推煤,一次来炼钢。忙的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干劲却很足。工友都不理解,心疼地问他,图什么呢,又不给钱?雷锋回答说他不是为了钱……雷锋对待工作忘我的态度和言行,即使是在那个人人讲奉献的朴素的时代,也依然有人不能理解。
&&&&雷锋在化工总厂洗煤车间也不断地帮助同事,例如捐助老乡刘大兴20元给他家庭困难的母亲;捐助10元钱和8斤粮票给失窃的工人王大修;连夜背着发烧的邹本国去医院看病,并几次到医院探望;还为过不惯北方生活的女工张月棋做思想工作……在雷锋去世后,这些好事都被工厂的同事们挖掘整理出来。
&&&&2-月11日,雷锋所在北甲吊车组在鞍钢化工洗煤车间第五高产周再被评为红旗组时全组成员的合影,雷锋穿着新买的皮衣,站在后排左二。
&&&&雷锋开过的“斯大林80”推土机。雷锋在洗煤车间一共工作了9个月零5天。当时车间规定:推土机作业班每周评一次生产标兵,每月评4次,连续三个月就是季度先进生产者。雷锋在推土机班只干了三个季度,却是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那等于是几乎每周都要被评为生产标兵;雷锋还5次被评为车间红旗手以及职工夜校优秀兼职语文教员,出席了鞍钢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1959年夏天,鞍钢化工总厂决定在弓长岭矿山附近新建一座焦化厂,要动员一些人到那里参加基本建设,弓长岭是大山沟,条件很差。没有宿舍,只好暂时住在几间破旧的土屋里,食堂也是临时用苇席搭建,用水更困难,要跑二三里路去挑水——与鞍钢相比,差距太大了。
&&&&深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影响的雷锋却在动员会上,非常积极主动地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总厂批准了雷锋的请求。因为新的建筑工地上不仅需要推土机手,更需要他这样朝气蓬勃的青年骨干。
&&&&修建开始了,上山采石,他捡最大的挑,搬运木料,他挑最粗的扛。那是已经是寒冬季节,水泥搅拌不均就会影响工程质量。雷锋第一个光着脚丫跳下去,其他人受到感染也跟着跳到冰冷的水泥浆里搅拌起来;施工中石料不足了,离工地不远的小河里有石头,雷锋又先踏着冰渣、趟着水下河去捞,很快填补了工地石料的不足。
&&&&在弓长岭矿焦化厂雷锋一共工作了4个月零13天。雷锋如此热爱工作,以至一旦工作起来就不计时间。他在焦化厂的同事周玉凤就回忆说,每次交班,总要等他一二十分钟,甚至半个钟头才出车回来。尽管劳动超过了工时,可他还要仔细地把机车再检查一遍,把油添足,把检修用的工具一一清点,才不慌不忙地交班。周玉凤说雷锋交班的机车从没发生过毛病,没短少过零件。
&&&&日,焦化厂专列进几车皮建焦炉急需的高标号水泥。夜间十点多钟,天气突变,风雨将至,当时把厂调度员陈兴禄急得直打转转,正在宿舍(当时宿舍紧挨着调度室)看书的雷锋,见到陈兴禄着急的样子就主动问有什么事,陈兴禄就把进水泥的情况说了,这时黑云密布,已经下了豆粒大的雨点,在这紧急关头,雷锋马上将自己的被子拿出来去盖水泥,并动员全宿舍的职工抢救水泥。在雷锋的积极影响下,职工们有的拿出自己的雨衣、找些雨布、芦席、麻袋等物质,抬的抬、盖的盖,很快把水泥车维护好了,终于使7200多袋水泥避免了一次重大经济损失。
&&&&1959年正是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焦化厂与当时的辽阳县安平公社姑嫂城大队(现弓长岭区安平乡姑嫂城村)相邻,雷锋看到当地农民种地缺少粪肥,就利用业余时间,冒着天寒地冻,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到街上拣粪,往焦化厂附近的姑嫂城生产队送,粪堆一天天的见大,生产队发现后到处打听,最后了解到是焦化厂配煤工段工人雷锋送来的粪。后来姑嫂城生产队组织一伙农民代表拿着表扬信,敲锣打鼓给焦化厂送来,这时焦化厂领导才知道原来是雷锋作的好事。
&&&&雷锋在焦化厂短短的四个半月的时间里,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次,节约能手3次,红旗手2次。1959年还出席了共青团鞍山市委召开的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这些让他成为鞍钢的知名人物。
&&&&雷锋在鞍钢时期用过的工具和穿过的衣服。
&&&&日,雷锋在努力要求参军。他穿着皮夹克、皮鞋。这时候的他,是鞍钢的一个先进青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色皮夹克配什么裤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