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里能找到找收购蜜桔树的?有200棵左右,结果有4年左右,每年都是全民大丰收攻略,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梦想树——    千里之外有一棵树在为您成长    并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梦想树公益论坛 ”  即日起,复新志愿者团队生态果园公益项目推出“果树认养”活动。    果树认养活动火热进行中。QQ群:    认养费用  200元/棵/年    付费方式  提前一次性付清, 可以只认养一年, 也可以一次性认养多年        认养收获  认养果树上当年结的果子归认养人,认养人可以到果园采摘,也可以委托志愿者把部分果子邮寄给认养人或认养人指定的家人、朋友等,或将果树销售收入捐助做公益。在年末,我们将会为每位认养人邮寄一本印有该项目的精美挂历以作纪念。    果园现状  果园占地30余亩,有砖木结构房屋一栋,含工具间、储藏室,住房等,另有猪圈、沼气池等生态循环设施。现在椪柑树350多棵,正值盛产期,梨树(金秋梨)700余棵,有200余株刚刚挂果,其余皆为去年栽种。    特色:  1、示范意义——帮助果农走出收入困境  详细见附件:《援助果农项目》    2、助学意义——为山里的孩子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我们可以让当地学生为认养人的果树提供种植管理等服务,包括给果树施肥,松土,打农药,摘果子等劳动。通过学生的劳动,我们将从认养交纳的认养费取出一部分为劳务费。即:每工作1小时3元。若学生每周工作1小时。即每学年44周可获得:44*1*3=132元/年。    这么做的意义在于,让贫困生利用闲余时间可以赚取生活费,认识乡土,学到农技知识。回家之后可以教给父母。同时为了将来的农村生活垫定基础。(据网络报导,7成返乡民工不会务农,他们不是没有读过书,而是书上没有教他们怎么务农)更重要的是从小养成自助天助,靠劳动致富的观念。按这边的消费情况,这些钱刚好够孩子吃早餐。    3、希望之树——认养这棵树的时候您也种下了希望  无论你是为亲人、为朋友、为恋人,或者仅仅是为了管理那棵树的小孩子,那树上要结出的果子认养了果树,都种下了希望,结下了善缘。我们会按你的希望,给这棵希望之树挂上牌子,如:“爱心树”、“梦想树”、“希望树”、“爱情树”、“童心树”、“夫妻树”、“友谊树”、“家庭树”等,  千里之外有一棵树在为您成长,它的成长承载希望,也带着山区孩子走近梦想。    4、按认养人要求种树,定期提供进展资料  我们可以按认养人的要求种树,如,是否使用农药,用农家肥种还是化肥种等,当然我们也会告诉认养人各种做法的结果,并提出建议。我们会定期的将果园的情况向外公布,至少每月一次,包括劳动照片(抽样,不是所有果树的照片都传上去)、学生劳动统计、果树整体情况,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工作等,认养人可以随时提出意见,并协商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1、如何认养  答:我们会为每一棵果树拍上照片,并且编上号码,你可以根据照片选择你要认养的果树。你也可以到果园来现场认养,而且我们随时欢迎你来监督,或参与劳动。    2、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像其他助学机构一样直接把钱发给学生?  答:我们之前也在做助学,像其他机构一样,调查到贫困学生的资料后,为他们募捐,得到助学款后就直接发给他们。长久以来,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许多学生并不懂得感恩,甚至觉得因为他贫穷,所以得到帮助是应该的。就连一些家长也是这么认为。  我们觉得这样做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所以,想作一下这样一种尝试,让他们知道,贫困不是他们要求别人资助的资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    3、让学生干这样的劳动行吗?会不会累着他们,影响他们学习?  答:这个问题我们经过慎重的考虑。  首先,这里的孩子,只要上学了的在家或多或少都干活,特别是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基本上已经算是家里的劳动力了。而且我们承包的这个果园是小学的,承包之前,果园里的活大部分都是小学组织学生在劳动课的时候干的。而且相对于一些重活如担粪等,我们是不会让他们干的,他们干的都是一些细活如:拔草\套袋\捉虫等。  其次,本身一棵果树就没多少活可干,之所以让他们干,目的是要让他们认知乡土,培养自助者天助的观念,至于干多干少,干得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    4、你们这不是在利用学生给你们干活,而钱由你们赚么?  首先:这不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项目,我们做果园项目是打算在当地起一个示范作用,帮助受困中的果农。详细见附件:《援助果农项目》    项目所得收入除一部分作为果园继续生产的来源和志愿者劳动补助外,其他的将用于公益项目中,如帮助果农建立生态种植养殖系统,成立合作社等。  其次,你认养果树的费用绝大部分将付费给学生的劳动,产出的果子归你所有。    5、我怎么能知道这些钱能够发到学生手里?  答:学生的劳动时间及所得我们会作登记并让学生签名确认,每个月我们都会以表格的形式发布出来。如果你想及时了解,也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告诉我们你认养的树的编号,我们将及时告诉你。或者你可以直接和管理你的树的学生进行通信。    6、每周3元能解决什么?这么做有意义吗?  答:首先:3元可以供一个学生吃一周的早餐(馒头或包子),每天5角。  其次:这些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早餐很重要。我们在上课期间,常常碰到因不吃早餐闹肚子疼的学生。    7、我想让这些学生过得好一些,可以提高工价或直接寄钱给他吗?  答:可以提高工价,但建议不要太高,当地学生一周大约需要10元左右的费用,我们建议工价不要高于5元/小时,让学生家庭也负担一部分费用,这有助于他们家庭的发展,避免产生依赖思想。  如果你想寄钱给学生,我们不反对,为保证财务独立,我们不能代为转交。但我们可以代为联系,你直接打钱到学生或者其家庭的账号。    8、你们承包果园的初衷是什么?你们从这个活动中得到了什么?  答:详细见:《果农援助项目》    9、这个项目存在什么样的风险?你们如何规避?  存在,几乎所有项目都存在风险,这需要风险共担。  首先,园内的梨树基本上都是2-4年树龄,树还比较小,抗病、抗冻能力较弱,也会存在枯死现象。椪柑树是在政府推广下头一批种植的,树龄20年,有时会出现黄化病坏死现象,遇上类似08年初的雪凝灾害等也会造成果树的死亡。    其次,因为是让学生动手管理,在劳动过程中过能会造成操作失误,这也需要理解,容许失败。当然我们会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操作。  如果,果树坏死,我们会补种,如果受损,我们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总之,我们都会努力把果树种好,如果果树受损,我们同样受损失。    10、我怎么知道我的果树产了多少斤果子?  答:你可以通过询问你的管理员,也可以自己亲自到园内来采摘。      更新问题:    11、 你们的目标人群是?  答:我们的目标人群主要是热心网友,这类人比较关注贫困地区,愿意资助孩子。    12、 你们的目标人群所在区域是?如果太远了,吃果子就是个问题,对认养人来说就不太还算了。  答:首先我们不限定认养人区域,哪怕是在相隔万里,只要他愿意认养我们仍然欢迎,至于能否自己来吃果子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会给能够邮寄的地方寄一点果子表示心意,如果邮寄不了,也不能亲自来吃果子的朋友,很明显该认养人在养果树的时候已经是醉翁不在酒了,看重的是这个项目对孩子带来的好处。就目前来说我们已经有好几位认养人是这样的情况,都是冲着这种方式资助学生而认养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机构+果农公益项目  一、背景  果农方面  
我们所处的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山多,人均田少,工业奇缺,除种粮食外,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果树。全县现有果园面积8.78万亩,绝大部分为椪柑,约6万亩,其它为柚子和金秋梨。  仅就我们所在的大洞村来说,全村300多户,种植果树的近300户,几乎每家都有果园,椪柑种植面积近1000亩,梨树种植面积达200亩。  正是因为这样的产业结构产生了下面的问题  
自08年初南方雪凝灾害后,果树冻死较多,存活的树也大量减产。如我们所在的雍里乡大洞村,廖声鹏老师家原有果树110棵,冻死42棵,余下68棵,今年产量1000多斤,仅相当于受灾前的1/3。廖老师卖果子时平均价格为0.3元/斤,销售收入为300多元,比起之前投入的化肥、农药、人工,成本都没有收回来。宰略村卢帮强家原有80多棵果树,因为种植地势高,雪凝时全部冻死。卢帮强家不得已,只有在果园里栽上了杉树。廖老师也准备把果树砍掉,重新栽种杉树。但鉴于杉树需要20年才可以成林砍伐,目前尚在犹豫中,不知如何是好。  学生石金秀在读高三,父母在家务农,绝大部份收入都是用来供金秀上学,余下的收入作为生活必需的花销,往年靠我们资助学费,家里靠卖点椪柑,喂点鸡鸭,免强还能供她在学校的生活费,今年,椪柑卖不出去,果树也长虫了,也看无望,金秀的父亲只好把果树给砍了,重新种上杉树。而她家所在的龙江村,大部分人家的椪柑也砍掉种杉树了。  
08年桔子类水果总体销售情况不好已是众所周知,浙江一位大学生因为没钱交学费带上一万斤桔子去报名的事也流传一时。椪柑销售不好的情况在本地也存在,直到日,从江县仍有200万斤果子滞销。果子销售不出去,许多靠果子收入作为经济支柱的家庭陷入困境。虽然通过政府和多方努力,现在开始有外地客商到当地来收购果子,但是要求苛刻:光泽度不好的不要,长得不好看的不要,个头稍小的不要,包装不好的不要。即使各种规格都符合要求,价格却仍然很低。直径7CM的椪柑才卖0.3元/斤。往年这样的果子价格都在1元/斤左右。类似的人家还有很多,现在,果树成了村民心里的“鸡肋”:继续种植吧,市场难以预测,很可能再像今年这样投入不少,收入却不高,不种伐掉吧,又觉得很可惜,毕竟果树正处于盛产期,而且不知道改作什么项目好。    另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当地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少了打工收入,一些靠打工收入作为支柱的家庭也同样陷入困境。如我们的邻居廖声祥,之前他家就是靠他一个人打工供一儿一女读高中,如今,他之前所在的工厂倒闭,他也失业了,到处托朋友找工作,至今也没找着。没钱给孩子交学费,就先把家里的粮食卖了,至于以后吃什么再另想办法。    因为这些问题,接着而来的是许多刚刚脱离贫困线的家庭重新返贫,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辍学生不断增多,当地治安开始变坏,偷盗增多……。就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之一助学来说,今年向我们申请资助的学生明显增多,而绝大多数是家里椪柑销售不出去的和返乡农民工的子弟。  
  我们分析,之所以出现上面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当地产业过于单一,农民太过于依赖果树收入和打工,风险太高,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他们都会陷入困境。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调整产业结构,从单一的产业结构走向多元综合的产业结构。    复新志愿者团队方面  大洞复新志愿者团队,创建于2004年9月,创建之初,主要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志愿者在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洞小学推广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随着几代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现在的工作涉及:支教、助学、救灾、支农领域,涵盖整个从江县。获得过从江团县委颁发的“先进集体奖”,贵州团省委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尽管如此,作为纯民间草根组织,5 年来,志愿者在工作期间的吃饭费用和办公经费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了,一般情况下,5个志愿者一天的生活费一共才10元钱,可谓艰苦卓绝,而且因为组织没有注册没有合法身份,也不善于做筹款书,很难募到该费用,断粮的情况时有发生。行政经费一缩再缩,经费减少,能做的事就更少,随之形成恶性循环。许多草根组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靠外界捐助,收入极不稳定,就像靠输血生存一样,一旦停止供血就危在旦夕。  分析原因,主要是组织在还没有注册前还不能公开募款,单靠一些零散捐助难以稳定将项目持续开展,组织自身也没有自我造血功能的项目,针对当前公益组织注册难的现状,通过发展自身项目来实现自我造血当为首选。项目成功,组织就可以解决经费来源问题,从而能够稳定持久的继续开展项目,也为其他草根NGO提供了一条借鉴之路。        二、我们的总体目标  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风险高的问题。通过示范、培训、调研、合作等方式,帮助农民走出困境。我们在操作项目一个阶段后,能实现独立承担项目产生的人员生活费用及行政办公费用问题。  战略规划为:通过自有示范项目,让农民参与式学习,等项目产生收益后从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给果农培训,帮助果农复制示范项目或者带他们到其他地方考查学习感兴趣的项目,之后提供部分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帮助果农开展项目,从而让果农走出困境。计划为:通过自有项目在一年内能够实现比传统经济模式收入提高至少50%。并让100户农民参与学习;通过该项目,解决参与活动志愿者的生活费,解决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产生的行政经费,在帮助果农的同时提升自身组织的能力。2年内实现50户农民建立自有项目,300户参与培训学习;3年内在整个雍里乡覆盖项目点。  简而言之,就是组织和果农一起开展项目,等项目成功后,果农学到了技术,组织获得了操作经验,而项目产生收益,一部份可以帮助机构解决经费来源问题,一部分可以帮助果农开展项目,以至于最后大家共同走出困境。如下图。       三、阶段目标  即第一年目标:建立可行性,可持续性,可复制性,适合当地情况发展项目,通过自有项目在一年内能够实现比传统经济模式收入提高至少50%。并让100户农民参与学习。通过该项目,解决参与活动志愿者的生活费,解决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产生的行政经费。在帮助果农的同时提升自身组织的能力。根据我们在当地的调研分析,出于确实能增加收入又符合市场需求,当地发展情况,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素养,思维习惯的考虑,确定了我们的项目:生态果园种植养植。  原因很简单:很多当地人有做生态种植养植的想法,大多数人家都有果园,也想在果园里养殖禽畜,只是缺少技术和资金。    四、我们的措施做法    
利用团队承包(承包期为5年,今年为第一年,签的合同)了一个占地30余亩的果园,在果园进行生态种植养殖尝试,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分担风险的目的。  现在果园内有椪柑树350多棵,全部挂果正值盛产期,2007年产量为40000多斤。2008年产量为6000多斤(年初雪凝,产量受影响,现在恢复得比较好,保守估计今年产量将有30000斤)。梨树(金秋梨)700余棵(树龄小),2008年大约有200多棵结果,产量为2000多斤。今年梨树基本全部开花,保守估计产量为5000斤左右。有砖木结构房屋一栋,含工具间、储藏室,住房等,另有牛圈、猪圈、沼气池等生态循环设施。    
我们初步的设想是在果园形成“沼气—果蔬—鸡鸭”的生态循环模式。  
首先、建立沼气池(果园原本就有,需简单修缮),利用沼气解决果园的用照明、用气问题,降低成本。沼气池产出的沼渣、沼液等废料可以给果树、蔬菜等施肥。  其次、在果园里间种苜蓿、黑麦草等一些牧草,这样,果园里散养鸡鸭鹅,发展养猪、养兔等,鸡鸭鹅在园内可以吃虫子,对果树的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能解决杂草丛生的问题,降低了养殖的成本,同时,产生的粪便直接还田,给果树、牧草等补充肥力,搞高产量。猪粪、兔粪和园内的杂草、树枝等又可以用来生产沼气。形成生态循环,多管齐下,这样,在果树出现大小年现象或者果子价格不好的年份,果农还可以依靠果园内别的项目进行补充,既降低风险,又提高了收入。  
在当地也有这样的实例,如学生宋彩凤家,去年在自家果园内养了100多只鸡,成活率达到了90%多,当年光是卖鸡的纯利润就达到了1000多元,果树因雪凝受灾,但她家的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影响。根据他家的经验,以往在家里散养鸡,村里人家的鸡鸭混杂,难免会被传染鸡瘟,这次在果园养殖,与其他人家的鸡鸭进行了隔离,反倒提高了成活率。  学生杨梅家在果园里养2头母猪,平均每天每头母猪喂4斤米糠和半斤粮食,加上果园里种的红薯,一些野菜。一年下来每头母猪产仔2胎,每胎至少8头,即2*2*8=32头猪仔。按照当时猪仔价,17元/斤。20斤的猪仔刚好卖,即:32*17*20=10880元。除去猪料(米糠、粮食,红薯、猪菜不计)钱2000元,养猪仔期间的营养费350元/胎。即:-(350*4)=7480元。再减去当时买母猪的价格:7480-(350*2)=6780元。即一年的纯利就有6780元。母猪还是自己的。  
但是他们的这种尝试带有偶然色彩,并没有更系统的、更科学的利用方案。我们希望能把这种偶然变成必然,将立体利用果园的方式推广出去,让当地的农户增加收入,提高抗风险能力。形成一种多方面、全方位利用果园的观念。    我们的推广方式  
目前我们已经和从江县农业局、畜牧局达成以下共识。我们来做前期的尝试,农业局、畜牧局提供技术指导,模式成功后,共同将这种模式在当地进行推广。  
1、在每个村选取一些积极、感兴趣的村民到我们的示范果园作参与式学习,然后在自己家的果园进行复制,政府给予一些相应的支持,比如建立沼气池、技术咨询等。  
2、形成一定数量的群体后就可以考虑成立合作社,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饲料、销售等,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大洞村的蔬菜合作社就是现在的杨村长发起的,他在外打工时学会了种菜技术,回到村里后靠种菜达到了小康,后来在村里的引导下,村民积极参与,成立了合作社,政府给每位社员都修了沼气池,送农膜,送大棚,送菜种等。社员之前种粮,亩收入不到1000元,种蔬菜后,亩收入为5000多元。    市场可行性分析  
1、果子销售问题  当地果树种植历史由来已久,已经成为支柱产业,每年都有各地客商到这里来收购果子,除了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外,基本上不存在销售问题。  另外,我们现在通过网络平台搞果树认养活动,活动刚开始,反应还比较激烈,现在有部分网友已经认养了果树,实际等于果子已经提前销售出去了。还有一些人士也表示合作意向,愿意包销。  
2、鸡鸭鹅等的销售问题  就当地内需来说,当地没有专业的养殖场,只是靠当地农民少量家养的喂养土鸡、土鸭、土鹅,无法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只好从外地调进来填补需求。  
另外,目前我们已经和一些专做鸡鸭鹅买卖的经济人交流过,他们均表示销售没问题,愿意包销。  
3、政府支持问题  果树种植是从江县的一大特色产业,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近年来国家也加大农业帮扶政策。每养一头母猪,政府补助100元,并上保险。免费为农户提供建沼气需要的水泥、沙子、管道、沼气炉、沼气灯等。而且在从江县,农户贷款也相对容易,    解决问题方式  
1、劳动力问题  
1)志愿者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职志愿者作为主要劳力带领兼职志愿者参与劳动。   2)合作家庭参与  对于以上项目,我们已经和一些家里有果园并受过我们资助的学生的家长达成共识,在项目开展的时候,我们会请他们参与进来与我们一起劳动,我们除了在技术上给以指导外,还根据其表现给以相应的劳动报酬。项目初现成果之后,我们会鼓励他们仿效,并给予技术、资金等支持。  
3)学生参与勤工俭学  这个果园是学校的,在我们承包之前,果园内的活绝大多数是学生干的。我们之前也通过果园对学生推广生活教育。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继续让学生参与来做,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会请技术员作示范,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学生参加劳动之前还可以获得奖励。对于学生来说: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有了收入。解决早餐问题。比起那些靠外界无偿捐助进而产生依赖心理的同学来说,同样作为贫困山村的孩子,他们是靠自己努力劳动得到的收入,认识到自助者天助,勤劳致富的理念,更利于成长。详写附件《梦想树——千里之外有一棵树在为你成长》
2、技术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和从江县农业局、畜牧局达成共识,我们提供实验基地,他们让专人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并有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的一些学生为我们提供信息服务。  
3、资金问题  第一年,我们需要资金援助,当年果树鸡鸭等就会有产出,所得收入就可以作为下一年继续工作的资金。    五、项目预算  我们需要以下支持,并预算如下。  项目 资金情况 金额  杀虫灯 10台*350元 3500元  水管 元 1200元  雇工(参与家庭)费用: 30个工*50 1500元  锄头 10把*18 180元  链刀 10把*8 80元  水桶(大) 10个*25 250元  水桶(小) 20个*10 200元  喷雾器 3个*50 150元  农药多种,看虫病状况
500元  包装纸、包装袋
1000元  鸡苗 500只*3.5元 1750元  鸭苗 200只*4元 800元  猪苗
2头*400元 800元  饲料
1500元  疫苗
1000元  修缮费用
1000元  其它流动资金
2000元  小结
17410元        预期收益  20000斤(产量应为30000斤左右,暂拟扣掉10000斤认养人带走或捐出,余下20000斤)*0.5元/斤=10000元  金秋梨:5000斤*0.5元=2500元  果树认养(见附件《梦想树——千里之外有一棵树在为你成长》)利润(暂按100棵计算):100棵*50元/棵=5000元  鸡:400只(第一年按80%成活算)*30元/只=12000元  鸭:160只(第一年按80%成活算)*30元/只=4800元  猪仔:30头(按当前价10元/斤)*10元/斤*20斤=6000元  蔬菜:辣椒3000斤(暂定为辣椒,我们已经播种)*1元/斤=3000元  合计:43300元  收益减去上面的投入、租金即:43300元-17410元-2000元/第一年=23890元。  第二年后,就可以省掉硬件设施投入,技术也相对成熟,可以相对加大养殖力度。提高收入也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    果园所得收益分配  
收益将用于志愿者的生活费、办公经费以及果园下一年度开展正常活动的经费,余下作为资助其他果农开展项目经费。具体根据果园收益决定。    项目特色:  1、 低成本生态肥料  果园内用肥问题我们计划使用农家肥,农家肥的来源为,小学和中学(共1000多个学生)的公厕,距果园约600-1000米,方便运输。另外还有养殖的禽畜,粪源充足。除少量运输费外,成本基本忽略不计。    2、特色养猪  我们资助的一位学生家里经常用草药喂猪,防止猪病,从不打针,10多年来他家喂的猪从未死过。家长同意将此方传授我们。    3、杀虫灯杀虫  利用杀虫灯杀虫,生态环保,降低农药使用量,使果子更加绿色,杀下来的虫也可以作为鸡鸭的饲料。    4、公益果园,助学果园,多方共赢。  果园生态种植养项目成功,将是多方共赢的局面。  机构:即解决了组织活动经费的来源问题,在一次投入的情况下持续产出,将项目长期延续下去。  果农:通过项目学到技术,得到资金支持。  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乡土,学到技术为将来农村生活垫定基础,也挣到了生活费。  项目资助方:实现了小投入高产出,援人与渔,以星火燎原之势将公益爱心传递。    项目特点  1、投资少,见效快  果树已经有产出,鸡鸭猪当年就能出栏,第一年就可以看出效果并回收部分资金。  2、受益面大,可复制性强,符合当下政策  仅从江县就有数万名群众依靠果园的收入,在当地示范,环境条件相同,可复制性强。符合国家发展农业政策,缓解就业压力。  3、环保、具有可持续性  我们的示范果园将采用有机生态种植养殖。    六、项目管理    张国良:25岁,市场营销经验4年,NGO行业工作2年。现为团队负责人。  潘少平:52岁,专业:市场营销与预测,退休私营企业主,管理经验30年。NGO行业工作1年。现负责生态果园项目。  陈显雯:38岁,专业:教育学,NGO行业工作12年。现负责支教项目  夏静:24岁,专业:新闻、法律双专业,NGO行业工作2年。现负责助学项目,兼出纳  张玲:22岁,专业:临床医学。NGO行业工作1年,现为负责果园养殖管理工作,兼会计。  技术支持:  从江县农业局、畜牧局、雍里乡农牧站、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    七、项目评估  目前我们正在给椪柑施春肥,梨树也剪枝结束。相对来说果树种植技术难度不高,养殖的难度要高一些。为此,雍里乡派了一名农牧技术人员,驻在村里,随时为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接下来,天气变化相对稳定之后我们开始展开养殖活动。为了让外界及时了解果园进展,我们将每半个月一次的通过网络形式发布项目最新情况。基金会可以随时到当地来了解情况,我们也可以随时提供项目进展信息。    关于我们  
大洞复新志愿者团队是由志愿者组建的非营利性草根NGO组织,前身为大洞复新小学,创建于2004年9月,创建之初,主要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志愿者在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洞小学推广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随着几代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现在的工作涉及:支教、助学、救灾、支农领域,涵盖整个从江县。    十二、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国良  电话:
  手机:  QQ:
(传奇神话)  Email:       
  关注中
  成立十年的优秀教育机构,专业代理全国多所著名院校成考、自考报名招生,专家在线精确辅导,急速取得09年7月、12月成考自考CHSI认证证书。为您取得成功提供强力资源.报名签合同 绝对的有保障! 可以做实地考察.值班QQ: (办假证者勿扰)
  赞一个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丰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