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天气预报15天查询新区道路查询

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3年4月14日在缙云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缙云县人民政府县长 & 武 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从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到这次会议,已经整整五年了。这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本届政府初期,我们经受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和宏观经济形势疲软的考验。2001年后,我们又克服了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的负面影响。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全县人民在中共缙云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顽强拼搏,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完成了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着力探索缙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认真总结缙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调查分析缙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确立了“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修编和完善了缙云县城镇体系规划、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好溪和永安溪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以工业园区、仙都新区、仙都风景区、生态示范区“四区”建设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县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较快的发展时期。2000—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7%,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33.5%。实践证明,“三大战略”是完全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
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相关政策,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按照“两彻底”原则,开展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完成改制企业91.5%。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完善县、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财政支付中心。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结束了县财政统包统揽公费医疗的历史。建立并成功运作国资、城市开发、大通、城防、旅游开发公司,担负市政、交通、水利、旅游等基础设施筹资建设任务。五大国有公司共筹资9.7亿多元,完成各类投资8.3亿元,特别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共计投入4.5亿元。通过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定不移地把调整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农业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不断创新经营方式,积极牵手农民进入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业方面,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抓好轧钢、灯管等行业的整顿和规范,逐步使缝纫机、工刃具、灯管等成为我县工业的主要行业。特别是近三年来,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和重点乡镇、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产方面,加快仙都风景旅游资源开发,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黄帝祠宇、仙都度假村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每年一届的仙都旅游文化节,拓展了旅游市场,提高了仙都知名度。积极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通过结构调整,提高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始终不渝地把优化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按照世贸组织要求,全面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先后停止执行121个政府规范性文件,重新制订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旅游三产、外向型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府规范性文件。深入开展“作风转变年”和“调查研究年”活动,清理历年积事,为基层、群众解决了一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推行政务、财务、村务、厂务公开,完成了第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便民服务体系,实行全程代理制和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口子收费制度。大力提倡诚实守信,开展“信用缙云”建设。近三年来,全县引进县外企业48家,引进资金2.68亿元,一些外流企业纷纷回缙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对内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对外增强了缙云的吸引力。
过去的五年,是全县人民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五年,是我县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五年。现在,我们已由温饱逐步向小康过渡,城乡各地显现了一派蓬勃发展的生机,具体表现在:
经济发展完成了阶段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7.2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8.1亿元,年均增长10.3%。财政总收入从1997年的1.0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8亿元,年均增长25.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0.47亿元增加到1.46亿元,年均增长25.6%。全社会出口收购总额从1997年的2.5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6亿元,自营出口从1997年的859万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3511万美元。二产、三产占比进一步上升,一产份额逐步下降,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经济体制实现了初步转轨。除通讯、电力、烟草等国家控制性行业外,全县经营性国有资产基本退出竞争性领域并转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投资,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土地、矿产、水电等资源配置逐步走向市场,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市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国有、集体企业劳动关系改革基本完成,职工身份演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主体。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形成。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1997年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成效最明显的时期,也是我县城乡变化最大的时期。2002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94亿元,比1997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39.6%。特别是近三年来,新增县城城市道路9.2公里、城市绿地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41平方公里扩展到4.60平方公里,人口从4.40万增加到5.12万,城市化水平从31%提高到33.8%。行政中心、广电会议中心、客运中心、法院大楼、县医院门诊大楼、缙云中学、博物馆、殡仪馆、火车站广场、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市政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城镇的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偏远乡镇机关的办公条件不断改善。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壶镇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城防一期二期工程、金丽温高速公路、五壶公路、平黄公路改造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生态示范区、生态公益林、“绿色长廊”等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电网、县乡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特别是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制约得到了较大的改变。
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文体广电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43%。创建文明县城常抓常新,城镇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基本形成。市级卫生县城、省“双拥模范县”复评通过验收。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和“双整治”等活动。国家级科技先进县和省级科技进步县先后通过验收。中小学校布局逐步合理,教育“两基”向高水平高质量目标迈进,高中段教育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少生快富新家庭计划全面推进。统计、档案、方志、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台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严打整治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农民年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2462元增加到2002年的293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97年的9.57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9.0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7年7.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3亿元。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每百人8部增加到2002年的16.8部,移动电话普及率从每百人2部增加到17部。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文化、保险、休闲旅游费用逐年增加,电脑、汽车等逐步进入家庭。随着全县住房制度改革的到位,解困房、经济适用房的投入使用和仙都花园、山水花苑等住宅小区的建设,城镇居民住房开始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扶贫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扶贫工作责任制不断强化,“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全面完成。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经常性开展,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工作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优抚对象的补助和受灾群众的救济工作有效落实,扶贫帮困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在过去五年里,我们始终把开拓、务实、高效、廉洁作为政府工作的准则,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以转变职能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了县政府机构改革,对政府各部门重新进行“三定”,政府组成部门从24个调整为21个,全县公务员编制从1486人压缩到1193人。开展了“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行政效率,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领导干部审计监督制度,完成了全省试点的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和2000—2001年县财政预决算审计。政府工作进一步公开透明,政府决策进一步民主化、科学化。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努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依法惩处了一批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
各位代表:
综观过去五年工作,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中共缙云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缙云建设、为缙云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纵向比较经济发展虽然较快,但与发达县市的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用地、资金等要素的制约仍然较大;各项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新的经济体制尚未真正完善,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束缚仍然存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跨越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还不适应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需要;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民增收缓慢;城市化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大桥南路等改造项目未能及时上马;虽然我们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但由于投入不足,至今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搭起了框架,但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新的提高,但偏远山区、老区的小部分群众至今还没有根本上摆脱贫困;政府部门的少数工作人员观念落后,工作扯皮拖沓,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奢侈浪费行为以及其他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裹足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面对上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修正。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的建议
各位代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已经描绘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缙云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确定了我县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我们已经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迈上了新的征程。未来五年,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旅游生态化为重点,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谋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逐步使缙云成为丽水市的经济强县、文化名城、旅游胜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具体而言: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到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年均增长1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80美元;财政总收入6亿元,年均增长14.3%;自营出口总额超1亿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质量明显提高。
——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到200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万人,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8%,现代化风景旅游小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各城镇、集镇、中心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科技对经济贡献率明显增强,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等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生态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07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800元,年均增长5.3%,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民主法制不断加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治县方针得到深入贯彻,法律监督机制日趋完善,全社会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我市率先发展、率先加快发展、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今后五年,要全面实施“一二三四”工程,即“一十亿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六要素’配套项目建设”工程,“二十亿城市建设”工程,“三十亿城乡交通、电力、水利、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四十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工程。全面实施“亿千”工程,即培育一批超亿元产值,千万元税收企业。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县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城市功能基本完善,县域特色经济优势基本形成,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跨越式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强,努力实现全市率先发展县和全省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宏伟目标。
1、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把“工业强县”战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改变工业低、散、粗现状,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布局。强化规划,结合城市化高档次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开发的详细规划;有序建设,新碧园区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10到20平方公里的开发任务,壶镇、五东园区开发要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努力提高园区企业的入园率、开工率、投产率;建立园区开发新机制,千方百计降低企业入园成本,加快形成企业集群。
培植重点行业,着手建设特色行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县家用缝纫机、带锯床、环形灯管等产品在全国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创建全国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高度重视培育其它优势行业,积极引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深入研究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目标、实施途径和政策措施,制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年度实施方案,一年一年抓下去,通过五年努力,力争有一批企业达到“亿千”工程建设要求,有一部分骨干企业跻身省“五个一批”企业行列。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小企业群体发展。认真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孵化中心和创业投资中心。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规范行业竞争。重视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加大企业技改扶持力度。协调银企关系,拓展融资渠道。着力解决小企业用地、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千方百计降低创业门槛,提供创业平台。大力吸引在外务工、经商、办厂等具有一定实力的人士回乡创办实业。
2、努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面对新形势,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化、市场化的理念发展农业。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培育、扶持、壮大缙云麻鸭、高山蔬菜、黄花菜、蚕桑、茶叶、水果等主导产业,加快形成平原、半山区、山区农业产业区域发展格局。以创建种业大县为目标,进一步做好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重点扶持一批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鼓励企业自主进行本县农产品加工、包装,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
提高农产品品质。重视生态农业发展,深入实施品牌化和标准化战略,加快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标准制订和品牌申报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力争有更多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和省绿色农产品认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深入实施“下山脱贫”工程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快扶贫小区建设,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业从业人员。继续开展扶贫挂钩,坚持和完善县领导、部门联系乡镇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偏远山区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山区贫困人口。
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抓好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技110等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有重点地加快集镇和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
3、加快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旅游经济发展新突破。
大力推进仙都风景旅游资源开发,每年排出一批项目投入建设,通过五年的大投入大开发,使仙都成为旅游热线。从有利于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出发,进一步完善仙都风景旅游管理体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资源保护和有序开发的关系。体现县城市区与景区的结合、景区开发与景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编制仙都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大洋山森林公园和其他景点的规划,切实做好旅游开发项目的整体包装,避免低水平开发。加快推进景区规划区内村庄搬迁改造、五壶公路和平黄公路改线、景区内防洪、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建设开发的投融资机制问题,充分发挥景区内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打破景区开发资金制约。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战略,加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内外资、全社会、多方位参与仙都风景旅游开发的格局。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努力拓展旅游市场。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大力促进与旅游业相配套的商贸、休闲、宾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4、以现代风景旅游小城市建设为载体,推进城市要素集聚。
进一步优化产业要素空间布局。以330国道和五壶公路为两大发展轴,着力构建融五云、新建、新碧、东渡为一体的缙云中心经济区,以壶镇为中心的缙云东经济区,以舒洪为龙头的缙云南经济区。根据“两轴三区”的发展布局,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出发,搞好县域经济布局以及交通、水利、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根据城市化进程需要,适时进行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
努力实现再造新城目标。抓好仙都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新区的文化、医疗、学校、菜场等与居民生产生活配套的网点布局,不断完善新区城市功能,基本完成仙都新区开发建设。按照旧城控制性规划,分步加快进行旧城改造。做好七里区片规划,为下一个五年县城西进作准备。按照城乡一体、共享共建的思路,提高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以县城、壶镇、新碧、舒洪为中心,做好对外通道、过境公路和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进一步增强县城和中心城镇的要素集聚功能。
上马建设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遵循思路出规划、规划出项目、项目带资金的工作原则,分轻重缓急,完成台缙高速公路、壶新一级公路、新碧货运站、220千伏和新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强前期工作,争取上马好溪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好溪、永安溪流域综合开发;力争五(五里牌)塔(永嘉塔下)改线工程早日上马,带动原盘溪大洋区片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配合做好方溪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抓好政策保障和组织协调,科学制定政府投资计划,建立和完善基本建设资本金制度,合理配置政府财政性建设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增强我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
(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深入实施“开放兴县”战略,立足县情实际,把对外开放的重点确定在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上,努力使我县成为浙西南山区承接发达地区经济辐射的主阵地和桥头堡。
1、加快接轨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北承沪杭金、东接甬台温、突破点线面、融入长三角”的思路,加快接轨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抓住“长三角”经济圈经济资源整合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升级的历史机遇,互补优势、互融发展,承接产业辐射和转移。制订政策,落实措施,充分利用上海的经济、技术、资源,实现我县优势产业的率先对接。认真落实好“山海协作”工程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吸引挂钩县市和其他发达地区投资。我县与金(华)台(州)温(州)地域相连、文化相通、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相互联系十分密切,必须充分利用三地产业、信息、市场、资金、技术优势,加强全方位合作。
2、以开放促改革,以招商促发展。
把招商引资作为实施“开放兴县”战略的载体,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率先跨越式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把招商引资作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最主要工作,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健全招商引资政策,扩大招商引资领域。农业、工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风景旅游资源开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都要对外放开招商引资。进一步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努力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支持新建基础设施项目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融资建设。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支柱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壮大股份有限公司群体,推出一批上市备选公司,积极培育上市企业。继续走多元化外贸发展路子,完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出口创汇大户和一批外贸优势产品,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
3、敢于突破发展难点,大胆进行体制创新。
今后五年,我县的改革工作要集中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继续壮大财政实力,逐步提高财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强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重点事业的保障力度。完善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机制,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起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建立比较完善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使用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资、大通、城防、城市开发、旅游开发、园区开发等各国有投资公司和土地收储中心的运作,更加有效地承担各项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和建设任务。
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新机制。坚持土地承包等农村基本政策长期稳定,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探索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逐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就学、养老保险等各方面待遇。借鉴成功经验,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落实各项制度,不断减轻农民负担。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加强城镇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依法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实行社会养老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资金的分帐管理,规范缴费制度。深入进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医疗机构的竞争机制和药品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进一步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深入探索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的有效途径,确保社保资金保值增值。今后五年,要逐步解决好城乡群众因病致贫问题,通过试点,实行城乡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列入农村低保的家庭免除子女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
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电力等带有垄断性质企业的改革。没有改革到位的企业,按照“两彻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至今尚未改制的少数几家企业要打好改制“攻坚战”。认真处理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稳定。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始终坚持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1、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我县具有13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南方黄帝文化的发源地。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积淀和黄帝文化的底蕴,发扬缙云人民开放的胸怀、敢闯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现代的观念,以及艰苦朴素、勤俭创业的优良传统,彰显“缙云精神”。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进一步把“双整治”、“双建设”活动引向深入,继续开展文明县城、文明乡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争创省级卫生县城。逐步推进村改居工作,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2、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鼓励企业多形式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大力引进科技成果,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加强网上技术市场建设。积极实施星火示范县和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项目,以小型机械、工刃具、灯管、电子、化工、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培养、扶持一批科技型示范企业。继续打响教育品牌,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支出。落实一批定点学校建设改造,基本完成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设和推广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就医难问题。进一步发展体育、统计、档案、方志、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台等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3、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多种方式吸引各类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缙籍在外人才资源。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开展企业各类人才的培养。切实加强各类形式的劳动技能培训,努力把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行政促进就业的思路,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
实现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必须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各项措施。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抓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加强生态示范区、生态公益林、“绿色长廊”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降低工业能耗,推广清洁生产,加强工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努力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经营公墓园林化、村级墓区生态化目标。进一步抓好土地整理,加大对农村土地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水环境尤其是好溪的治理,永葆青山绿水。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确保永续利用。坚持不懈抓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信用缙云”。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各位代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千头万绪,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的领导和工作水平。今后五年,我们要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驾驭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以转变职能为重点,深化县、乡镇两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努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实行政事分开,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按照国际惯例和世贸组织规则要求,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规范政府运作有关制度,不断修正和完善政府规范性文件。抓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工作,进一步健全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度,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审批等问题。
以民主政治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在中共缙云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高度重视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动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及各人民团体的建议意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政府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多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断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社区居民自治,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确保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力争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高。鼓励和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提高解决问题、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切实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切实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切实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认真落实政府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规范事权、财权和人事权,加强行政审批中心、财政支付中心、招投标中心和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和行政监察,强化审计监督,不断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严格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对那些虚功假作、欺下瞒上、扯皮拖沓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那些腐化堕落的腐败分子坚决予以查办,决不姑息迁就。
各位代表:
展望未来,我们的前景无限美好。我们坚信,在中共缙云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三、扎扎实实做好2003年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今后五年各项目标和任务,首先要立足当前做好2003年工作。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200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以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大开放、大集聚促进大发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31.5 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0%以上,其中:一产增加值4.8亿元,增长3.0%,二产增加值14.7亿元,增长16.0%,三产增加值12.0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1亿元,增长10.3%(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亿元,增长10.0%;外贸自营出口4380万美元,增长24.8%;农民人均收入3115元,增长6.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以内。
今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扎实开展全县“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切实把“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到我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和发展一批农产品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营销队伍。抓好大洋高山蔬菜等农产品市场建设,建立3—5个优质高效安全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努力推进小康建设,重点抓好硬件投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完善扶贫挂钩制度。狠抓全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贯彻和落实,加快下双龙扶贫小区建设。加大对边远山区乡镇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举全县之力发展工业。深入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年”和“招商引资年”活动。全力构筑20平方公里的新碧工业园区,争取年内完成开发面积3—5平方公里。进一步做好壶镇、五东工业园区的规划整合和内聚提升工作。做好东方、舒洪等乡镇的工业小区规划建设。制订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施招商引资激励政策。认真实施好“山海协作”工程,切实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力争现有企业技改投入3亿元以上。继续扶持缝纫机、工刃具、灯管等三大特色行业,力争年内产值超16亿元产值规模。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企业增加外贸出口。
——努力实现旅游经济新突破。精心包装景区开发项目,加快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步伐。继续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战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抓好黄帝祠宇二期、望湖山庄和鼎湖大道建设,重视河阳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景点的规划和开发。加强旅游服务中心和旅行社建设,健全旅游促销网络。抓好旅游产品开发,放大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仙都新区重点抓好南区块道路管网、旭山路立交桥配套工程建设以及永宁路两沿开发。旧城改造重点抓好大桥南路拓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兰舒公路、城防三期等工程。加快启动台缙高速公路缙云段和双潭水厂建设工程。继续做好壶新一级公路、外堰到牛庭岭公路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继续抓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其它基础设施项目和其它城镇、集镇、中心村建设。
——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加大城镇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和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争创市级文明县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通讯设施进村入户工程。修编全县学校布局规划,抓好实验中学、紫薇小学、机关幼儿园、技工学校、工艺美校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切实措施,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不能接受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贫困不能就学或辍学。努力引进科技成果,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继续重视和加强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大信访”机制,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落实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责任追究制度,减少和避免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坚决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杜绝各类重大事故发生。切实抓好“双拥”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各位代表: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年。我们深知肩上担子之重,历史责任之大。我们懂得前进道路的坎坷,发展任务的艰巨。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一定要牢记党的宗旨,胸中装着百姓,努力使新一届政府成为奋发有为的政府、团结高效的政府、勤政廉政的政府、一心为民的政府,并以此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在新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奋发有为:清醒看待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在与困难和问题斗争中,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团结高效:维护县委的核心领导,贯彻县委决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全力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全力维护各大班子团结。加强部门沟通协作,确保政令畅通,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坚持实事求是,不搞虚功假作,反对形式主义。
——勤政廉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想大事、力求成效。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规范个人行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府公务员队伍。
——一心为民:心系百姓情,勤解百姓难,善谋百姓福,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努力解决好贫困人口生活、就业和再就业、医疗卫生、转制企业职工的工作生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坚持量力而行,区分轻重缓急,每年解决一批来自基层群众要求的实事。决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切实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进一步加强妇女和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通过我们的扎实工作,着力改善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
各位代表:
回顾昨天,我们百感交集,面对今天,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明天,我们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中共缙云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43.6万人民,努力实现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为缙云人民的幸福安康、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网站地图] [意见征集]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缙云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主办缙云县委县政府信息中心建设管理 浙江联信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缙云新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