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加方乡至古零镇弄拉风景区有多少公里

记马山县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荣光
记马山县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荣光
带领乡亲致富的“领头羊”
www.   日 09:46:48 星期四  来源: 南宁日报
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山高、谷深、林茂、泉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却仅有58亩耕地。“当时只能靠种点小田过日子,”村民李华敏说,“一年收入也就千把元。”正因如此,3年前,李华敏响应一位老乡的号召,发展家乡的旅游业。如今,他每年不仅能有几千元的股份分红,每个月还有工资收入。李华敏的这位老乡名叫李荣光,是一名年近六十的共产党员实干家。
善思变,开辟出事业新天地
记者前去采访时,李荣光正准备带游客登山。“我一天要爬好几次。”李荣光边走楼梯边说,气息顺畅。之所以每天都要“登山”,一是为了向游客介绍景区,二是为了指导工地施工。
李荣光从小在弄拉屯长大。1979年,弄拉屯人均纯收入仅为85元。正如李华敏所说的,当年弄拉人除了在几亩贫瘠的山地上种玉米果腹,就是采伐山上林木及野生药材贱卖贴补家用。
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初,李荣光想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改善生活环境。“当时邓小平同志说,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就想为何不试着闯一下呢?”李荣光说。于是,他决定走出弄拉,“跟着‘大部队’下海去!”在外打拼多年,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后,李荣光在村党总支部的鼓励下,到古零村承包了700多亩耕地,用来种植龙眼、荔枝等经济作物;还在家乡采矿石,兴办矿粉厂。经过几年的打拼,他逐渐开辟出了自己的事业天地。如今,李荣光已拥有一个500多亩的果场,一个滑石矿粉厂,年收入在300万元以上。他实现了下海前的愿望——致富。
敢拼闯,走特色经济致富路
下海做生意时,收废旧、搞运输、种水果、采矿、开工厂,李荣光都干过。“我们在科技革新等许多方面都没有优势,跟别人拼很困难。”李荣光说。而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他发现,各地都有不少靠山而富的事例,“自然资源优势别人可没有!”李荣光敏锐地看到了家乡的商机。
就这样,在总结其他地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李荣光开始带领弄拉屯群众利用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走封山育林、发展山区特色经济的致富新路子。
“当时有很多群众不理解。”李华敏告诉记者,他们担心投资打水漂,可李荣光不想轻言放弃。于是,对个别群众,李荣光除进行耐心说服外,还带领他们外出实地参观考察别人靠山致富的做法。“我告诉乡亲们,即使投资不成功,但把家乡建设好了,对我们也有好处。”李荣光说。村民们最终都同意了李荣光的提议。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弄拉屯发展出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李荣光还将弄拉屯建设成为区级的石漠化治理典型。2007年,自治区批准成立弄拉自然保护区——李荣光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有胆略,瞄准生态旅游市场
在弄拉封山育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时,李荣光再一次表现出他的慧眼和胆略——瞄准生态旅游市场。
弄拉屯距马山县城23公里,距首府南宁市98公里,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2007年,李荣光自筹资金带领村民开辟了一条长达4.5公里连接上马二级公路的盘山砂石路,牵头以“农户+公司”模式,组织农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动员群众以耕地、山林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广西第一个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旅游专业合作社——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农民将地作为资本入股,每年可以分红,而家乡也被建设得更美好,这是双赢的。”李荣光说。随后,他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发动25户群众入社, 125名农民成为社员,承包耕地46亩、山林面积4434亩发展旅游经济,最终开创出了马山县农民以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的方式,参与发展旅游业的先河。
如今,弄拉屯群众收入显著增长,使弄拉走上了生态旅游致富之路,成为助农增收的典范。(见习记者 胡光磊)
责任编辑:谷雨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成为 “吃住行游购娱”生活基地
您好,欢迎来到南宁领跑国际旅行社!
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成为 “吃住行游购娱”生活基地
发表时间: 14:39来源:
浏览次数:
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位于马山至上林二级公路旁,西距马山县城10公里,东离古零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位于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核心区。全屯共有72户、290多人,总面积561亩,系马山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2013年被评为南宁市生态文明村。
&&&&2013年10月,南宁市委、市政府将小都百屯确定为综合示范村进行建设。马山县及时整合投入资金3256.32万元,对示范村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整个村屯的建设以&山水映农家,诗画小都百&为主题,以打造水车之乡为特色,结合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对屯里的26户危房进行改造,对4户因影响路网和整体布局的民居进行迁建,按白墙灰瓦的壮乡特色民居风格对86栋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建成后的民居,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外墙由水车、壮锦等富有壮族特色的符号装饰,窗框、窗套采用朱红色的涂料,结合&水车之乡&特色,雕刻成祥云流水、浪花飘卷的花纹,寓意着群众日子吉祥如意、幸福绵长。屋檐的各角做成凤凰的形状,象征村民向往美满生活以及和谐安康社会的信念。在产业发展方面,引进公司将全屯土地全部流转,建立130个农业果蔬大棚,种植蔬菜、木瓜、旱藕等农产品;扶持竹鼠养殖28户,成立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农家旅馆3栋。
&&&&如今,小都百屯已成为了&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时尚生活基地,其交通区位优势、基层组织优势、生产发展优势、收入增长优势、乡风文明优势和村容整洁的优势正不断显现。
广西旅游线路推荐
<span style="font-size:14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广西旅游指南
国内旅游攻略TOP10
广西旅游景点欣赏
24时旅游预订电话: 400- &#160;&#160;&#160;总部地址:南宁民族大道1号21时代城2005室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 广西南宁领跑国际旅行社限公司
经营许可证:L-GX-00496
国家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码:桂ICP备号
旅行社法人:石翎
旅游质监电话:
负责人:石中
邮箱: QQ: 传真:
本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害版权问题,请与我站联系,本站立即删除.若您未提任何异议,本站将视为允许刊登您的作品.     
     
           
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QQ:&编辑热线:&投稿邮箱:&
马山县小都白综合示范村年底建成
&&日 10:41&&字号:大 中 小
西山庄园鸟瞰(效果图)西山庄园酒店入口(效果图)乔老河岸景观(效果图)  本报记者 王秋香  &乔老河畔是吾家,君若闲事来喝茶。白墙灰瓦青石板,门前一株辣椒花。&2014年底,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白将呈现江南水乡的风貌。  日,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白综合示范村开工建设,作为南宁市第一批综合示范村建设村屯,项目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小都白综合示范村将打造成&水车之乡&,集休闲度假、美食、观光旅游多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并成为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吃住行、游娱购&的一站式时尚生活基地的重要节点。  发展乡村旅游 打造大石山区&水车之乡&  乔老村位于马山县古零镇,在今年开展的&清洁乡村&活动中,因开创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乔老模式&而闻名。在当地干部群众和村民的努力下,加上禀赋自然资源,乔老村近年来不断焕发新颜。  2013年10月,市委、市政府将乔老村小都白屯确定为综合示范村进行建设。小都白屯西距县城10公里,位于马山至上林二级公路旁,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弄拉生态自然保护区、灵阳寺等景点遍布。  马山县抓住机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将小都白屯综合示范村纳入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内,打造成为乡村旅游景点。  在村庄规划上,小都白屯综合示范村以重点保护原有自然风光为设计理念,建筑采用灰白主色调,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简洁大方的建筑风格。针对现有的25户危房进行改造,对现有的6户因影响路网和整体布局的民居进行迁建,对破旧的猪圈牛栏鸡舍推倒重建集中养殖区,对现有道路、供水、电气、排水、排污进行系统改造。  在旅游规划上,以&山水映农家,诗画小都白&为主题,以打造&水车之乡&为特色,结合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坚持&社区即景区、乡村即旅游&的发展理念,打造&吃住行、游娱购&的一站式时尚生活基地重要节点。对小都白屯的水系、植被进行改造,重点打造乔老河&一河两岸&景观带,对河两岸和山脚进行绿化、美化和彩化;在河岸设计亲水平台、休闲健康步栈道和环河、环山自行车道、景观亭等。  &届时,小都白屯综合示范村将成为马山县旅游线路上的&水车之乡&,与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其他特色乡村旅游交相辉映。&马山县委副书记覃元臻说道。  做好生态农业 发展特色产业助农致富  未来的乔老村小都白综合示范村,不仅仅是&美丽乡村&的典范,也不止步于小规模的乡村旅游,而是更注重结合当地特色,做好生态农业和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文章,发展生态农业,带富一方百姓。  据介绍,小都白屯将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无公害水果基地、竹鼠养殖示范基地。 目前,已引进广西西能投资集团,在小都白上游投入1亿元规划建设1000亩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及会议、旅游、休闲度假山庄。此外,已经引进广西乔老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规划建设成集果蔬种植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农家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如今,屯内已建成200个大棚,种植蔬菜78亩,种植木瓜、百香果、旱藕347亩,竹鼠养殖28户;全屯土地将全部流转,着力打造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水果基地、竹鼠养殖示范基地和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做好生态农业和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文章,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注重做好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文章,增强群众增收后劲,提升示范带动能力。&覃元臻说,&坚持统筹协调、持续发展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以加快农民人均农业产值增长速度为目标全力做好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业向休闲生态旅游农业方向发展。&  同时,做到村庄建设与旅游发展不脱钩,注重保护原有自然风光,加强小都白河两岸和山脚环境绿化、美化和彩化,在河岸设计亲水平台、休闲健康步栈道和环河、环山自行车道、景观亭等,做好示范村的风景提升工程,促进小都白旅游业发展,为群众带来更大收益。  民俗风情浓郁 成为环弄拉生态旅游区一站式景点  观&水车之乡&美景,体验生态农家采摘乐趣,住农家客栈,还能体验马山民俗文化&&未来的乔老村小都白,无疑是当下都市人进行生态休闲旅游的最佳去处。  一幅美好的乡村旅游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乔老河两岸以水车文化为主题的沿河自然景观、乡村田园风光,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百香果基地绿油油,吸引无数热爱大自然的城里人纷至沓来。  在这里,游客还能感受到具有小都白特色的水车文化,深挖水磨豆腐、米粉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各种民俗饮食文化,临行前可带上小都白自产自销的土特产品、手工艺品,与水车、水磨坊留影,小都白品牌的水磨豆腐、米粉、织布将备受欢迎。  当天,如果游客来到小都白游玩,觉得还不够尽兴,还可以沿环弄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的线路边走边看边玩。该旅游区以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范围涉及白山、古零、古寨、加方等4个乡镇,主要景区景点有:弄拉生态旅游景区,特色旅游名镇古零镇,以古零镇乔老河为中心的上马二级路&一河两岸&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金伦洞景区,灵阳寺景区,三潮水游乐园,以古零镇金伦洞前杨圩河为中心的&一河四湾&观光农业度假景区,古寨瑶族乡本立村往加方乡琴让、新联村方向经局仲村月亮山、莲花山景点至古零镇里民水库生态养生旅游观光带和县城姑娘江&一江两岸&民族风情体验休闲娱乐观光带等,绝对让游客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图片由马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王文英&
&作者:王秋香&&来源:南宁日报&&【打印】&&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新闻排行榜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17372',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17359',
container: s,
size: '960,90',
display: 'inlay-fix'&>&知旅发现
广西马山县:最穷山弄连成“黄金旅游圈”
&地种不了改搞旅游,我们这穷山沟也能成为&金窝窝&。&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弄拉屯旅游专业合作社社员李华敏说。自从前年从广东回家加入旅游合作社以来,李华敏不仅住上了三层半的楼房,和妻子在合作社打工及分红一年也有六七万元收入。
  李华敏所在的马山县属典型的大石山区,少地、缺水的自然生态让百姓生活十分贫穷。近两年来,当地转变扶贫思路,充分整合独特的地理、生态、农业、文化资源,积极创新机制引导农民创建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将一个个穷山弄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并形成&旅游圈&,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
  2008年底,在致富带头人李荣光的带领下,弄拉屯100多名村民成立了广西第一个旅游专业合作社,所有社员全部搬迁,统一建房居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量化入股参与开发经营合作社,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记者近日来到距离马山县城25公里的弄拉屯。一路上,以往的崎岖土石路已经变成了六七米宽的平整水泥路,屯口建有一个约10米高的大门,山脚建有一个石漠化治理展览馆,旅游服务中心正在装修之中,环绕弄场的石山上,柏树、椿树、榕树、竹子、枇杷等各种树木郁郁葱葱,配合四周萦绕在云雾中的山峰犹如人间仙境。
  虽然尚未完全开放,但弄拉已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仅今年十一就吸引游客3万多人次。据当地相关部门预计,到2015年弄拉旅游区全面开放后,年接待游客量将保持在20万人次以上,年营业收入也将达到2000万元以上。
  马山县委书记李兵介绍,马山不仅有着优美而独特的自然风光,民间民俗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获得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等称号,还是&中国黑山羊之乡&,绿色健康的黑山羊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旅游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
  在弄拉屯之外,马山县很多乡镇村屯也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生态和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旅游热点。
  在古寨瑶族乡本立村古朗屯,当地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金银花和竹子种植,并成立了山银花合作社,建厂生产金银花茶,迅速带动群众走上致富路。古寨乡还依托古朗屯举办金银花节,开展&唱、赏、采、品、种&金银花等活动,每年都吸引游客数万人,销售农特产品总额数十万元。古寨乡乡长蓝伟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打造&金银花公园&,并建设具有民族风情的瑶寨,让游客能有更加丰富的体验。
  乐平村水井屯拥有优美的峡谷等风光,一到周末就有很多驴友自驾前来观光、露营。优美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旅游开发企业的投资。
刘公岛是我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做的一次一日游之行。这......
这么多年了,这是我们家第一次......
大通湿地生态区总面积大22万平方公里。是游人露营......
位于安徽凤台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为长淮第一硖。被......
茅仙洞风景区位于安徽凤台城南3公里处,三面环水,......
忘情谷位于八公山腹地与著名景点孙家园相邻,谷长......
1938年6月,日本侵略占领安徽的淮南后,设立了&淮......
¥[本网特惠]
¥[本网特惠]
¥[本网特惠]
¥[本网特惠]
¥[本网特惠]
¥[本网特惠]
&城知旅旅游网合作咨询热线:+86 10- 传真:+86 10-&电子邮件: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北里1号院鲁班大厦603室。邮编100024
京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号:594&&&&& 版权所有:北京城知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马山县古零镇小都白综合示范村周末引来游客
  1月6日,随着投入超过3000万元的马山县古零镇小都白综合示范村通过南宁市考评验收,小都白屯的290多名居民未来将依靠农业产业化、乡村休闲游等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的增收。“要金山银山,也要蓝天白云。”年过七旬的村民潘婆婆说,这一直是村里老一辈人家的梦想,这一梦想将随着小都白综合示范村的建成并开展运营而逐步实现。
  2013年10月,南宁市委、市政府将乔老村小都白屯确定为综合示范村进行建设。该示范村距县城10公里,东距古零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位于马山至上林二级公路旁,属于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该项目计划投资3256.32万元,项目规划总面积约561亩,涉及人口72户290多人。2014年小都白综合示范村建设项目主要为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深化改革、民主管理四大项内容,包括房屋、道路、公共场所、给排水、电气、公共设施、园林景观、种养殖业发展八大类建设项目。目前,综合示范村建设项目已通过县级验收,并于日举行了竣工仪式。
  马山乔老河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则位于古零镇乔老河沿线,涉及乔老村、羊山村、古零村和上级村4个行政村3646户农户,农业人口约1.3万人。示范区主要是依托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构建和综合示范村建设的有利契机,规划投入资金1.8亿元,以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起点,以生态蔬菜和特色水果规模化种植为龙头,将农业生产、自然风光、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按照运行组织化、创建设施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集中力量创建核心区3100亩、拓展区5000亩、辐射区10000亩。
  古零镇位于大明山下,地处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地段,辖区内拥有灵羊寺、金伦洞、弄拉自然保护区等著名景区,该镇的西山庄园、水景顺庄完成土地流转之后,以开发成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山庄。“小堵白、西山、水景将是我们进行生态乡村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游,实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零镇党委书记潘霞期望,现代农业和观光休闲游成为该镇经济的支柱产业,该镇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扶持好、服务好这些产业。
  走在乔老村的路上,路面清洁干净,乔老河的水清澈见底,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在河边垂钓,假若是晴天,前来观光摄影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乔老村村支书潘宏贤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钱,他告诉记者,去年马山县第八届文化旅游美食节,该村村民所种植养殖的土货几乎被游客抢购一空。“现在周末一天都能卖出1000多斤红薯,以前这些东西都没人要。”潘宏贤说,这是该村率先进行“清洁乡村”建设带来的经济收益,这也让他们对正在进行的生态乡村建设充满了动力和信心。
Nanni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桂ICP备号
地址:南宁市桂春路南一里1号&邮编:530028&网站技术支持电话:&&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15
建议使用Chrome、IE9.0浏览器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本网站浏览量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山县弄拉生态旅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