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3在线观看桃树湾观看后的过程简记

《寻找最美古村镇——走进金刚》文艺作品大赛散文类获奖作品公示
《寻找最美古村镇——走进金刚》
文艺作品大赛散文类获奖作品公示
《寻找最美古村镇——走进金刚》文艺作品大赛自2014年6月启动以来,共收到了市内外散文来稿68件。经组织专家评选,现初步确定了一等奖作品1件,二等奖作品2件,三等奖作品3件,优胜奖作品12件,现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如发现确有抄袭、侵权情况,将取消该作品的获奖资格。反映问题请说明有关具体情况并提供查证线索。
公示时间:2014年10月27日-31日
受理单位:浏阳市文联
受理方式:1、在“浏阳文联”新浪博客(网址)本公示之后跟帖;2、发电子邮件至:。
一等奖(1件)
六栋堂:隐藏时光深处的红楼
徐春林(修水)
隐藏于时光深处的古民居是静幽的。
受被文学界誉为湘军三才女之一的彭晓玲邀请,在一个气候宜人的秋天我去了浏阳市的金刚镇。
在江南地带,我所行走过的地方。浏阳市金刚镇的古民居建筑留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它就像是岁月深处的青苔,一闭目之间,总觉得拖拽着明明灭灭的故事。
那日上午,天空是蓝色的。没有白云,没有雨。我在一栋老式的宅院的脚地上站着。这是一栋叫“六栋堂”的古式豪华宅院。门庭顶端堆砌着几块石头,是古人用来辟邪的一种方式。科学发达的今天,在金刚镇依然传承了这一风俗。
“六栋堂”横卧山下。建筑是旧的,实实在在的旧。就连修补过的新,都给人一种旧的气息。站在古民居前看天气,天气也是旧的。昔日的热闹情景已经不再,堂内空荡得让悲怜。我突然想起了唐朝诗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长乐坊安国寺红楼,睿宗在藩时舞榭。”旧时的红楼给人几多欢喜几多愁?清朝诗人洪有诗云:“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读来是何等的凄凉。
你看那棵古老的连理枝,连树叶都旧了,这大概是那对有情人等待的时间太久的缘故。据说,在河的对面有一位女子爱上了“六栋堂”的一位官人。女子家宁守清贫,害怕富家某日惹来祸害。“六栋堂”家族更是瞧不起门不对户,拒绝女子嫁进家门。两人为情跳入河内殉情。数年后,在河的两岸长出了两株樟树。树木交叉生长,之后合为一体。被当地人们传说成“红楼树”。相爱者,会到“红楼树”前许愿。爱情定会终成眷属。
传说中红楼里的爱情已经久远。木朽凋敝,灵魂依旧滞留在那里,经年累月,久久不散。虽是凄凉,我是无比的陶醉。
透过一扇老窗的花格,我看见了“六栋堂”里的繁华。想想,这么大一栋宅子不是普通人家能修建得起的。在古时家宅是人们最重要的财产,大规模的宅院是有钱人彰显身份的方式,越有钱的人庭院越深。
“龙门世第,鹿洞家声”。这是挂在门前的一副对联,横批就是“六栋堂”。这是啥意思呢?来到这里的人首先被这一副对联拒之门外。一番猜测之后,又诚意向随行人取经,听其详细解说下回。随同的人说,“龙门世第”的大意是说“六栋堂”为皇家后裔斥资所建。而“鹿洞家声”是标示着自家门第。这其中还有个故事,说是因为李家与朱家有着密切关系,还是从江西迁来的缘故。南宋朱熹曾讲学于江西白鹿洞书院,以后朱氏子孙以“鹿洞”标示自家门第。
大概从这8个字,我们可以看到“六栋堂”主人的身份显赫。很快在当地人那里寻找到了答案,据说,“六栋堂”的主人姓李,是唐忠武西平王李晟之后。是从江西迁到湖南来的,至于是什么原因迁来这里,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六栋堂”的得名大概与建筑有关,我是这样猜测的。而事实上也与建筑的风格密切相关。走进大门涌入眼帘的是六栋房子。此单元与彼单元以厅相连,直通最后一栋,一栋比一栋高;打开厅与厅之间的隔断门,六个大厅一览无余,近百米的进深,108根木柱整齐排列两边,形成一个幽深的空间,不由得让人发出“庭院深深”的感慨。
走进去,攀上大望,能看到更加壮阔的起伏与曲折:黄泥墙体,黑色梁柱,漆黑的瓦片。古时对建筑十分讲究,“六栋堂”从外往内,楼宇一栋高过一栋。这里是预示着家族兴盛,步步高升。
关于“六栋堂”的来历,湖南日报有详细记载,故事读起来新鲜有味。说是清顺治年间,李姓的第九派时郁公生有9个儿子,二儿子李锦理财有道,富甲一方。其“道”就是收田租,说是一年可收“千把担租子”。之后又转做花炮生意,浏阳是花炮的发源地,这门生意自然是赚钱。先后在汉口、厦门等地设立爆庄,财富积累陡增。古代的地主富人的特点是,宽大的宅院,良田万顷。李锦也不例外,并没有把钱存放钱庄,而是建房买田。他说:“吾族人逾千,贫富难均,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建房九栋,为日后逆境之子孙遮风避雨;置田三百,与无食者果腹。功德自在,吾辈无忧矣。”遂安排兄弟们按“九栋十八厅”的格局打地基建房。
李锦留我的印象并非智者。都说商人是狡猾的,这点在李锦身上没有得到体现。这样看来,他算是个做蠢生意的人。他与土豪没有区分,没有一颗善良的心。皇家后代,多半缺少仁慈。这是家族欲望燃烧制造而成的瓷,再多的财富都是雾霾。财富在某种程度下只是一种精神,当精神缺乏到失去主张时,财富就变成了万恶不赦的罪过。
之前恰巧遇到了一个“清廉”的朝代。李锦所建的“九栋十八厅”就变成了“六栋偏房”。居心叵测之人眼红这样的望族,想方设法要将李家推向水火之中。正当大兴土木之时,有人向官府举报,说李家私建皇宫。确实,顺治入关后,对官员的住房作了严格的等级规定。到了乾隆年间,颁布了《钦定大清会典》,对体制内各种生活都进行了规范,其中当然包括住宅。譬如说,门前的台阶,六、七品官员的不能高于二级,以此类推,但最高不能超过八级。超过八就是九了,九是数字之极,除了皇帝谁也不能用。李家被人告状,一个原因可能出在那个“九”字上。不过,乾隆年间,广东的罗家、江西的王家,都建有九栋十八厅,不过两家有高官在朝。是皇帝特许,还是规制松弛?另一个可能是,顺治年间,才入主中原的清廷怕汉人谋反,何况附近的湘潭就发生过何腾蛟抗清的事!于是,朝廷特派钦差前来调查。李氏停建、周旋,总算“了难”。这一停就是几十年,直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才重新开建,避开“九”字,只建六栋正房,再在左边建三栋“偏房”,并取名“六栋堂”。
“六栋堂”建成之后,李家更加兴旺。到了乾隆初年,李家对六栋堂再次扩建,不仅在两旁增建了厢房,而且在建筑群里增加了戏台、操坪、鱼池、水井、花园、走马巷、跑马场、拴马院等,在墙头和支柱的月照上刻了“李晟受封”等故事图案,在主厅堂挂上了“文魁”等四块大匾。据说,六栋堂全盛时,占地二百余亩,仅厢房就有500多间,一应公共设施俱全。
在岁月的层层叠增中,房屋的主人历史同行在书的扉页。天雨早已将人世的兴衰冲刷得无踪无影,这些与世共争的豪华住宅变成了凡人民居。如今看来,李家在金刚镇所建的“六栋堂”又何不是一个临时客栈,它让村庄里的人感受了繁华。而我,没有感到半点痛惜。凡事都是时代造就的,都是命运造就的,都是人的智慧造就的。是是非非都埋在土壤里,留存下来的神奇往往都拱托在白云上。我对“六栋堂”的认知,却完全避开了这一切。我只会担心自己的一声叹息会不会惊扰到那安静的门窗。
古民居是有关居住的史诗,是用木砖瓦表达出来的生命,是乡野间勒铭以记的一个标志。一部民居源流史就是一部人的安居史、风俗史、社会生态群落史。
现在很多人认为,农村没有高楼就低于城市,没有大厦就不会繁华。在多种形式的逼迫下,乡村百姓总是带着偏执的情绪,带着远离贫瘠土地的简单想法,与荒凉的大地对抗。最后伤残的还是自己,怨恨的却是无辜的土地。到金刚镇之后,你会明白任何的物欲其实只是过眼云烟,古民居是对都市生活的警策。都市生活,就像一种肆无忌惮的愚蠢时时挤压着我们。唯独只有土地,毁灭是一种诞生。
古建筑学家黑川纪章说:“建筑是一本历史书,我们在城市中漫步,阅读它的历史。把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就觉得没有读头,这座城市就索然无味。”在金刚镇政府吃午饭时,听镇干部说,镇政府一直在保护“六栋堂”,还说把“六栋堂”列为景区。我听后大喜。
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便是保护了人类文明的脉络。我想这一切都成就了“六栋堂”的情怀,时光的一半是恩赐,而另一半是降服。金刚镇像“六栋堂”这样以“官”“富”为名的建筑有很多,这些建筑大多被湘军才女彭晓玲写在书本里了。于金刚镇而言,这是何等的宝贵。
我以为,“六栋堂”是时光的眼睛,哪怕它岁月凌乱不堪,沦为大地的内部,但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光彩照人。
二等奖(2件)
最喜神奇是金刚
范亚湘(长沙)
由于工作关系,近几年,我差不多跑遍了长沙周边的乡镇。这些乡镇的名字都很讲究,有些甚至美妙得令人惊艳。它们或因境内山水、风物掌故而名,如莲花、大屯营;亦有因人获名的,如开慧。但像浏阳金刚镇这样,因千年古刹石霜寺内所塑金刚神像得名的,却仅此一个。
如此的名字和来历,给金刚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从东北方向逶迤而来的九岭山脉横贯金刚西南,形成了高低起伏的丘陵地貌。创建于唐僖宗(873-888年)时期的石霜寺就坐落在山岚深浓的霜华山腰,规模宏阔的庙宇盖得古香古色,明柱素洁,气韵充溢。前有清疏秀朗的浏翠峰,后有状若凤凰展翅的凤翔峰。狮子峰居其左,象王峰居其右,有如狮象拱卫门庭。《中国佛教》云:“有楚圆,住石霜崇胜寺行化,其下有慧南、方会,开黄龙、杨歧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佛教禅宗五家七宗,有两宗发源于石霜寺。
&祥云缭绕的霜华山凝结着九岭山脉的雄秀险幽之灵气,是一个佳景荟萃、变幻莫测的奇妙胜地,更是一片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人间乐土。夏日的午后,坐在石霜寺后院那棵千年古枫树下,微风习习,鸟语蝉鸣,不觉禅意飘逸,心绪遄飞,仿佛整个人挣脱了时空的束缚,除却了浮尘的饰掩,如同浸淫在不染尘俗的幻境,尽享那飘忽在山水间的清雅情怀,释然,陶然。
元末明初的连绵战乱导致湖广人口剧减。这一时期,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并允许插标占地,自主择居,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局面。因与江西毗邻,金刚便成了这次东部文明向西部迁移的桥头堡,一些不想走得更远的殷实人家留在了金刚稼穑耕垦,位于星星村的六栋堂和丹桂村的桃树湾大屋两处明清古民居就是最好的例证。
用一组组木构架贯通起来的六栋堂,无疑是一部生动的建筑史。花鸟兽纹青砖,穿斗式框架,以及具有防震功能的全木结构,各自艺术、科学、厚重。步步高升的天井,落地木柱,精雕花砖,顺弄堂蔓延,简洁素雅。远远望去,桃树湾大屋檐瓦相连,外墙绵长,占地阔大。走进屋场,看到四进院,多厢房,中厅六柱,极其开阔。大屋的小院长廊,隔而不断,每走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却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六栋堂和桃树湾大屋两处古民居不仅是见证了历史的“年轮”,更蕴含了塑造金刚文化特色的丰富“基因”。一座精巧的古建筑,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是一部活生生地记载金刚人们悲伤、欢乐的文化史和生活史。可以这样说,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建筑特色来比,这两处古民居都不逊于山西最有名的古建筑乔家大院。岁月沧桑,尽管两处古民居如今已经落败,但透过那绮靡炫目的外在,仍能窥探出其家族当年的显赫,唯有人才是建筑的魂。
文明的迁徙不仅仅带来了金刚乃至长沙周边民居建筑的创新,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生活的飞跃。源于江西的弋阳腔传入长沙后,经“错用乡语”、“只沿土俗”和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从而在弋阳腔滚唱基础上衍变成具有浓郁湖湘特色的湘剧高腔。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位于金刚镇上的福主庙聚集了十几个戏班,打擂比唱兼唱有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种声腔的湘剧,福主庙也就自然而然地演绎成了湘剧的发源地之一。
伫立福主庙的戏台前,宛若看到了过去的繁华盛宴。“最喜今朝春酒熟,满目花开如绣。”与其说湘剧《琵琶记》里这句颇有名的唱词是那时人们的美好寄望,还不如说是当今金刚的真实写照。
我不止一次去过金刚,每次去,总能吃到金刚的反季蔬菜,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冬日,也是一桌诱人的葱绿。倘若是秋天,可以品尝金刚当地的葡萄和龙眼,甜甜脆脆,有些腻人。更能闻到仅有金刚才出产的营养丰富的彩色稻米饭香。金色的秋阳里,手捧一碗缤纷斑斓的彩色米饭,吃起来格外新奇,格外抖擞。
&最喜神奇是金刚。时光流走,却流不走我对金刚的向往。我想,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去金刚那片厚重的土地上游历、探寻。一定。
诗情画意连理枝
喻咏槐(浏阳)
它们是两棵生长了五百多年的樟树。
但它们一棵在小河南岸,一棵在小河北岸,却像一对分隔太久的恋人,迎着阳光和清风,还有雨雪和雷电,在多少年后的某一天,终于隔河相拥。&&&
那条清澈的小河,就在树下流过,缓缓地流,悄无声息的,好像生怕打扰了它们的亲近。
于是,人们将这两棵树叫做连理枝,也有人说,叫隔河相会。
连理枝生长在湘东浏阳金刚镇的船形村。远处是绵延的山峦、层层叠叠的梯田仄径,还有掩映在绿阴丛中的村落。千百年来,人间花落花开、几多悲欢离合,都如一阵一阵清风,从它们身边拂过。它们就那样紧紧地相连,风雨雷电打不散,列日酷暑烤不枯,一年四季枝繁叶茂。长相厮守,看不见人世纷繁。
当地一位老人告诉我,说是500多年前,船形村里曾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隔河而居,后来他们相知相恋,因为家庭阻挠,他们在小河的两岸各植一小樟,并用一根红绳将它们的枝条连接一起,以表永不分离的决心。久而久之,樟树的枝条就结为连理……
听过老人的叙说,凝视着如梦如幻的连理枝,我们不能不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那个讴歌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爱情、写出催人落泪的爱情悲剧《长恨歌》的白居易。
我想,白居易写这首诗时一定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那时他握笔的手在颤抖,他的眼前总是浮现杨贵妃吊死马嵬坡的惨状。透过如水的月光,他看见了杨贵妃流泪的脸,凄艳美丽。或许,他的眼前出现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池边有几枝菊花绽放,树上有一对鸟儿啾啾和鸣。唐明皇悠闲地吹着箫,杨贵妃柔情地观赏着水里的游鱼,他们穿着鹅黄色的长衫,赤着足,犹如画中的金童玉女。
也或许,他回头看见一张泛着红晕的脸庞,目光深情而美丽。是那位使他泪湿青衫的琵琶女。刹那间,仿佛天塌地陷,她紧紧抱住他,把头埋在他怀里放声大哭。他们紧紧相拥后互诉衷肠,从此天各一方……
但当他写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绝唱时,他绝对没有想到,他的诗句将会在中国江南的浏阳,在一个叫做金刚镇船形村的原野上得到印证:那里有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着真正意义上的连理枝!
也许这是一种巧合,或者是一种机缘。可惜白居易未能见到这里的连理枝,不然,真不知道他会写出几多感人的爱情诗篇来。
但是,船形村那位老人也没有告诉我,当年那一对恋人,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被棒打鸳鸯各自飞?
为了心中的爱情,人世间有多少终生难忘的相会?牛郎织女的鹊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楼台,柳毅与龙女的洞庭湖……还有白娘子与许仙,留下一座苍茫的断桥,留得后人长久猜详。
白娘子那种“爱在断桥边也无法了断,我心依然”的执着,嫦娥那种“让悲伤默默相拥无言,和眼泪一起沉淀”的专一,洞庭龙女那种“思往事辛酸阵阵,何日里重回故乡”的祈盼。都是对连理枝最恰当的诠释。
由于古代交通闭塞,加上战乱和饥荒,外出的男人不晓得有几多一去不回;由于门第,由于婚姻包办,有几多有情人被生生拆散。古往今来,我们的土地上洒下过多少相思泪,演绎过多少生离死别的惨剧。如今,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也没人能阻挡得住爱情和婚姻的自由,再也难以出现新的望夫崖、神女峰了。但是,没有了距离的阻隔,对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真还难以说得清。无论怎么说,在当今某些人把爱情和婚姻当成儿戏、当成娱乐的方式甚至当成获取利益的工具的时代,纯真的爱情,尤为珍贵。
连理枝,总是那么美丽而温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每当节假日,会有成群的青年人来到金刚古镇,也许就为着来观赏连理枝,他们将红丝线挂满枝头,许下爱情的愿景。也常有白发老人,不声不响地来看一看,摸一摸,希望做一个梦,沿着梦的弯弯小路回到青春岁月。
站在田野里远望,连理枝的两棵树仿佛是一棵树,像一团云,像一座山,更像是一个绿色的梦境,仿佛是在向世人昭示着什么。
让人动容,让人遐想。
写于2014年七巧节
三等奖(3件)
一座不断向前腾跃的乡村古镇
朱赫(浏阳)
一大早,我们便乘车出浏阳城往南,径往金刚镇驶去。车窗外映照着初夏金色的阳光,桃花开过了,油菜花开过了,沿路两旁的田野是满眼的葱绿。
一会,车子驶入金刚镇。金刚镇位于浏阳市南陲,东倚江西省萍乡市,南通醴陵市南桥镇,是西省三市交汇要地,因境内有千年古刹——石霜寺,寺内塑金刚神像而得名。这是一处热闹的小镇,商号遍布,人群熙熙攘攘,尤以不太宽阔的街道上,式样繁多的汽车穿梭来往,像一条条彩色的河在流动,显现出这个城镇的兴盛之气。
我们先后参观了六栋堂、桃树湾、福主庙、唐氐家庙等古文化旧址。六栋堂民居位于金刚镇星星村六栋堂组,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九栋十八厅,1706年改为正建六栋,为“六栋堂”。&桃树湾民居位于金刚镇丹桂村桃湾组,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是一处集木雕、砖雕、石刻等精美艺术于一体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福主庙位于金刚镇金市社区下街,是为祭典西周时期被奸人陷害致死的三位将军——孚灵侯唐文明、威灵侯葛文亮、侠灵侯周文通而建,每年农历7月20日,举行为期一周左右的福主庙会,两省三市的群众纷至沓来,既赶集又唱戏,热闹非凡。湘剧便是发源于此。湘剧是湖南省的地方大戏剧种,清光绪年间,这里便有清胜班,不少演员后来竟成为了我省湘剧名家。唐氐家庙也在金市社区下街,里面建有唐才常纪念馆,陈列着好些唐才常的照片与事迹。在此,我们领略到了金刚这座古村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以为,文化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有人类生活便有文化。人类是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出发,不断向高级阶段上升的。在人类文化从低级不断地向高级的文明阶段发展的总历史背景中,人们的审美世界,也由人类初始文化中有用、有益的东西即是美的东西的狭隘视界中走出来,拓展到今天几乎囊括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整个大自然界中,变得无限广阔、无限丰富,并日趋精致与完美,这正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光辉成果。从金刚镇的古文化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与走向,即我们华夏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天人合一”、“&政通人和”、“协和万邦”&的和谐理念。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重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
下午,我们去拜谒了佛教禅宗祖庭石霜寺。石霜寺又名崇胜禅林,位于金刚镇石霜村霜华山上。唐文宗时道吾山高僧宗智传衣钵于庆诸,后庆诸至霜华山潜心研究,慕名追随者近千人。僖宗敕赐紫衣,庆诸坚辞不受。僖宗乃降旨创建寺院,命宰相裴休监造,赐号崇胜禅林。走进寺院,心里便油然升起一种庄严与肃穆。我在想,佛教也好,道教也好,民间信仰也好,其实都是引导人心向善,弘扬真、善、美。那声声木鱼、阵阵梵音中,不知送走了多少善男信女虔诚的面孔。禅者浩然,给人世间平添了一份慈悲与平和,人们的心灵便拥有了一份空灵与明净,千回百转中也就多了几分欣幸与愉悦。其实,佛学的中心理念,也是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佛家说的“西天极乐世界”,&说的就是人与天和,“天”&即是自然,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达到物我同一,昭示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这便是人类的理想世界。今天,我们说建设一个美丽家园,不正是追求自然与生命的和谐,达到一种和谐、幸福的生活么!
为了建设起一个和谐、幸福的美丽家园,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拼搏、奋斗。在唐氏家庙中的唐才常纪念馆里,我们感受到了他那种勇于社会变革的大无畏的精神。镇政府的同志还告诉我们,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正是当年萍浏醴起义的爆发地,万民举起萍浏醴起义的义旗,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满清,创立民国的辛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滥觞发轫的不朽功绩。也正是在这块土地上,无数的革命先辈舞着大刀长矛,怒吼着参与了举世瞩目的秋收起义,以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今天,有着革命传统的金刚人,又在这块土地上为创建一个有着社会主义价值的新型的金刚不懈地奋斗着,金刚镇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镇政府的同志高兴地告诉我们,光就去年而言,企业进行了产业整合提升,庆泰烟花和明义烟花分别成功整合为两家烟花产业集团,龙头地位进一步彰显。飞鹰公司在全市花炮同行中率先完成转型升级,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星源工艺礼品厂和三格医疗器械厂,开创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也为全镇花炮产业的多元转型树立了标杆……接着,镇政府的同志又为我们列举了一连串闪光的数字:去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3.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完成财政税收5722万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1万元,国有土地出让收入134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189元,同比增长13.9%。我遂想,这一串数字,不正是一串金刚人向前奋进留下的坚实的脚印吗!确切地说,它应是金刚人的积极的生命活动的真实纪录,它显示了人们生活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表达了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自豪感,把人们所希望、所渴求的美好世界展现了出来。
文化促进了经济,经济又促进了文化,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这是一种价值观,金刚镇党委和政府是很懂得这价值观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我们知道,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长期任务,有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传承至今,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做人处的品德与思想,成为我们前进中的力量,我以为这正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也正是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天的参观学习,的确让我收获了不少。傍晚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刚镇。汽车又沿着公路行驶,驶出好远,我却仍把脸贴在车窗玻璃上不住地向后眺望,再见了,金刚!我忘不了这淳朴的民风和古朴深厚的文化氛围融汇的新型乡镇,我真想停下来,再一次漫无目的的走向葱绿的田野,看蓝天白云,在乡村泥土的芳香中沉醉,在一栋栋温的民居中,追寻返古的静谧,去感受当代村民的热情与梦想,在那一条条各式汽车奔走的彩色河流中,去观看一个乡村古镇向前飞速地腾跃。
入世出尘惟问心
赵海燕(长沙)
信仰,是人类独有的精神财富。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的一种,成为许多人生命中的明灯。它是一种强调让人内省正视内心的信仰,千百年来,佛法渡的不是“命”,而是“心”。在中国,山不在高,也不在名,然有“寺”则灵。霜华山,就因为深山中藏着一座石霜寺,整座小山也灵动起来。
从湖南省浏阳市市区出发,向南行70里,就是霜华山,又名石霜山。山脚下,一条小溪从山上蜿蜒而来。霜华山的得名,源于古人美好的形象思维——水流溅于山石上,宛如石上喷散开的霜花。沿着小径溯溪而上,几度峰回路转,正疑无路,忽然豁然洞开。群山环绕中,一块平坦开阔的盆地,宛如世外桃源。眼前盆地上,黄墙红瓦的石霜寺掩映在葱茏林木中。
问起石霜寺的年龄,竟已有1100余年——它始建于唐据僖宗年间(874-888)。唐朝是一个尊重宗教的年代,法道盛行。人们在自由的空气里努力寻找灵魂的归依。石霜寺最早由沙门庆诸住持。在传说中,人们美丽地想象庆诸是被山下叮咚的溪流吸引,从而入山建寺。
虽然石霜寺如今不如许多名刹闻名,但其初建时规格之高,以世俗的目光来看,绝对是无尚荣光。石霜寺是唐僖宗李儇亲下御旨,由宰相裴休监建的国家一级工程。唐僖宗赐香火田300石,鼎盛时期,石霜寺管辖寺院48处,房屋5048间,寺僧达800之众。寺中所供大佛称为“浏阳大佛”,旧有“殿高九十尺,佛高七十尺”之名。&皇上钦点的工程自然是名登朝廷,声动公卿。唐僖宗的第三个儿子李震,即普闻禅师,也大老远跑来石霜寺出家取法号“龙湖”。
但寺院的价值不在于皇亲国戚,也不在于良田广厦,而在于它的慈云法雨,传承绵绵。名僧辈出中,功劳最大的一笔,我认为可能来自楚圆。
石霜楚圆(986-1039),是宋代禅宗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禅师,可惜关于他的禅法思想慧果,却没有专著,在宋代禅宗或宋代佛教史上只是简略带过。但他对禅法的领悟,不用看他本人的事迹,看他的两位高徒就足够。一是方会,临济宗杨歧派创始人;二为慧南,临济宗黄龙派创始人。
杨岐方会(992-1049)是掌管税务出身,本可能沾染铜臭的人,却投入楚圆门下求佛若渴。为了急切修得正果,有次方会在雨中截住楚圆,毫不客气地扭住他说:“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不说打你去。”杨歧派是大气的,主张自悟,“一切法皆是佛法”,坚持惠能禅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杨岐一语,呵佛叱祖”,可见他不求执着语言,只在意直透心源,悟彻本心。
黄龙慧南则曾经过多重考验才入得以向楚圆行弟子之礼。黄龙派主张“真如缘起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真如”派生的,“极小同大”,“极大同小”。这个观念与现代的全息理论也颇有相通之处。
楚圆得此二弟子,石霜寺遂成为杨黄两派的共同祖庭。杨黄二派相继传入日本。日本国明庵荣西和俊艿来此学法,回国创立了日本佛教中的临济宗、中严宗两派系。因此,至今有不少日本佛教徒多次前往石霜寺祖庭寻根朝礼。在中国和日本禅宗史上,石霜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它现在的名声并不算显赫,始终如一位老僧不问红尘只顾低眉修行。在一间厢房里,供奉着达摩、慧能、楚圆等禅宗高僧塑像。个个慈眉善目,似欲向人传授佛法。
这里依山而建,入庙后一直拾级而上。楚圆当年也曾登上高处矗于栏前,顺着他的目光,可见前陈浏翠峰如九龙戏珠,后倚凤翔峰若凤凰展翅,狮子峰踞于左,象王峰盘于右,雨雾晴岚气象万千中,古寺坐拥风水宝地。千年风雨之后,寺中残存着的古木匾漆面脱落,斑斑驳驳都是佛唱的记忆。当年的高僧皆已涅得道,后山的幼柏今已参天合围。
霜华山以石霜寺最为瞩目,但山的灵气自然浸润到了周边。霜华山所在的金刚镇里,还有六栋堂、福主庙、桃树湾等古迹也吸引着外人来一探风采。其中六栋堂为清顺治年间乡绅李锦所建,“置田三百”,“建房九栋”,为防违制引祸患,对外称“六栋堂”。古建筑存留有限,陈旧残缺的雕梁画栋,精雕花砖边,有天井的屋檐在雨天会垂下水晶帘滴答作响。
山上的人安守暮鼓晨钟,山下的人为着生计多一份折腾,但这份折腾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有广厦欢颜,为子孙遮风蔽雨,本是平凡世俗大众的普通心愿。山上的高僧也从世俗中来,并非真脱离红尘疾苦,悟佛参禅为的还是助世俗之人消烦解忧。入庙拜佛问签者,求的是人间事;宝殿高僧念佛声起,祈的是红尘民生福。
无论抬首入世,还是低眉出尘,均只是一种生命形态的选择,最终都需要心灵的安定。世俗的耕读民众,和山上的僧众,木鱼声与读书声应答,互持信念,各守安宁,这就是人间最和谐的画卷。
何伶俐(浏阳)
金刚是我故乡,我是喝文昌阁的水长大的。
在我的印象中的金刚有三件与众不同的东西,首先是“炮竹盘哩”。上个世纪后几十年中(包括六、七、八十年代),“炮竹盘哩”是每家每户的必备物品,尤其是女孩,家里有几个女孩,就有几个“炮竹盘哩”,每天放学回家,煤油灯下,孩子们并不是跳房子、铁环、做作业,而是坐在桌子前,将“炮竹盘哩”放在双腿上,随着带引的翻来翻去,原来是一只只散散的鞭炮,就变成了一挂挂长长的鞭炮,尽管孩子们盼望着星期六、星期天,但他们也要完成当天的任务,才有短暂的休息。“炮竹盘哩”虽给家庭带来收入,可它也“剥夺”孩子们多少玩耍的时间。
到如今,“炮竹盘哩”早就不见了踪影,代替“炮竹盘哩”的是结鞭炮的机器,随着效率的提高,就让结鞭炮的劳动从此远离了孩子,结鞭炮时,有硝尘和紧口药尘,孩子们结鞭炮时,多多少少会把它吸进肺里,“炮竹盘哩”远离了孩子们,除了孩子们有了玩的时间外,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在金刚,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一种或几种的炮竹、烟花生产机器,它们还是家里的主要资金来源,随着炮竹、烟花的机器生产,金刚人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远离了危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第二是马车(说是马车,其实大多是驴在拉车,当地人都叫板车),金刚人多田少,因此每条道路都不是很宽,再加上道路在房子与房子之间左拐右拐,因此,板车自然最好的运输工具。送煤、拉爆竹筒子等都离不开它,“吁”、“过来”、“驾”,这些赶车的语言,可以说是填满我小时候耳鼓。小时候希望自己前面的人走快一点,我们也会大声地说:“驾”,前面的人自然也就会回过头来骂我们。
如今马车被小车所代替。尽管在上个世纪,人们对小车的认识往往与“官”联系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车不再是“罕见之物”,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记得很久以前,好友开车来我家玩,车子停在门口,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们如见“罕见之物”,自然总是围在车子的周围,调皮的小朋友总喜欢在车身上画一画,好友走时,我透过她的眼睛,知道她很心痛,但她嘴里还是说:“没事。”如今这“罕见之物”已进入平常百姓家,小朋友熟悉小车就像熟悉自己的手一样,难怪他们早就对小车失去了好奇心,自然也就看不到小朋友们的涂鸦了。
第三东西就是房子。记得在娘家做女的时候,金刚也有少数几个红砖房子,但大多数的还是上辈人留下来的老房子,低矮、潮湿,加上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人们的居住条件是相当差。
如今,富裕起来的金刚人已完成第三代的房子了,(第一代是土砖房,第二代是一般的红砖房,第三代是功能齐全的洋房)虽然其它地方也有洋房,但数目之多,样式之齐全,你只有到了金刚才知道,你看了这里的,就不需要再看其它地方的,我娘家附近的邻居,有人是欧式风格的洋房,也有雕梁画栋的中式风格的洋房,不论是哪一种洋房,从建筑风格到室内装修都不比城市里的房子逊色,再加上洋房的四周绿色花草和树木,城市里的房子,天然的氧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确实很惬意。
当然反应家乡变化的并不就是这“三样”,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以及有公共服务中心、有长效管理机制、有乡村文化设施的新标准,这些都在有序地进行中。
从“棋牌室”变成“农家书屋”;从“看电视”变成“用电脑”;从“唠家常”变成“跳广场舞”,我们可以看到家乡人观念的改变,有了这些,我坚信:家乡人的幸福生活指数,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优胜奖(12件)
我珍藏的古民居——六栋堂
我喜欢去旅游,喜欢一些或时尚,或古朴的东西。费勇主编曾在《行走——去远方发现自己》一书中写到:“你看到的,是有限的,但你看不到的,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带着谦卑的心上路,要带着空的觉知活在世间。”我曾去过很多古民居,喜欢它们的古朴典雅和各具特色。在中国古民居建筑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东围龙屋、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等。古民居是一种民族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人类的沧桑与历史的变幻,留下的精髓与神韵,给人情感上回归与心灵的慰藉。
因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浏阳人,更深爱着浏阳这片沃土。在我心中珍藏着一栋古民居——六栋堂。请跟我一起走进金刚星星村的六栋堂,它将带着你的眼睛和心灵去旅行。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古朴风雅,更让我们的内心豁然开朗,平静淡然。六栋堂经历了风吹雨打,战胜了洪魔肆虐,躲避了战争与灾难,顽强地保存至今,让人感叹万分,肃然起敬。
六栋堂位于浏阳市金刚镇老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已有340多年的历史。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相传顺治年间,江西一李姓人氏迁至湖南浏阳南乡柘溪(现金刚镇)插草为标,生息繁衍。至第九派郁公,生有九子,家族人丁兴旺,难怪六栋堂内有个“枝繁叶茂”的牌匾。李家二儿子李锦很会经商,家道中兴,富甲一方,他虑及后人。“吾族人逾千,贫富难均,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吾今将家财拿出,建房九栋,为日后逆境子孙遮风避雨。”没想到在当时“九”为至尊,只有皇家才可用,为此差点惹了大祸,后多方调停,拆了三栋,遂为“六栋堂”,这便是六栋堂的由来。&&
来到六栋堂,我们从门口向内探望,有天井、落地木柱、精雕花砖,顺弄堂蔓延,简洁素雅,好一派江南风韵。花鸟兽纹青砖、穿斗式框架以及具有防震功能的全木结构,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有一种自然的厚重感。六栋堂从外到内共有七个单元楼,整个大屋进深超过70米。沿着房屋进深的方向,整齐地立着落地木柱,直径约20厘米。而各木柱之间用薄木板钉成的穿枋贯通,形成一组组的木构架。光这些落地木柱就有108根,直接承受着房屋的重量。用一组组木构架贯通起来的六栋堂,在古建筑中被称为“穿斗式框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即使遭遇地震,只要木构架的整体不塌陷,房屋建筑也不会倒塌。各楼院之间都有宽敞的天井,全部以青光石和花岗岩石铺砌而成。南方雨水多,拨开久雨沉淀在天井中的泥层,依稀可以看到用鹅卵石盘成的麒麟、狮像等吉祥物图像。天井两旁是茶厅,待客闲聊的地方。正当我们惊讶这精美的石子路时,天井周围的沟渠暗处铺砌的青砖更令人称奇,花鸟兽纹图案依然清晰,可以想见当时建筑的考究。六栋堂从外至内,地势是一栋比一栋略高,取“步步高升”之意。
关于六栋堂还有相关的一些陈年往事。据村长介绍,解放以后六栋堂是分给李氏家族后人居住,当时这座大院里住了400多人,光小孩就有七、八十个,那可能是六栋堂人气最旺的时候。后来,村上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就建在这里。六栋堂现在属于星星村,星星村是由六栋村与坑溪村合并而成,但是合并之后的名字选择了“星星”,可能是因为曾经的星星大队太有名了。1956年,当时的社长李性永将星星农业合作社建成全县最大的高级农业社,并于1958年在六栋堂建立千人食堂,在院里支起大锅,拉下楼间门板当饭桌,有附近15个村的村民都涌进六栋堂吃喝。当年时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还曾到星星高级社视察,李性永被认为善于搞农业技术创新,由此也获得了“全国劳模”的称号,得到了国家领袖的接见,国家奖给李性永一头苏联牛,大家看到以后,种田的热情高涨。“大跃进”时期,浮夸成风,李性永竟想出了水上育秧的主意,于是将那些绘有彩画的楼间板全部取了下来。六栋堂是因为当时住的人太多无法安置而幸免被拆,否则也将变成一片荒地。
六栋堂曾目睹了人世的起起落落,经历了光阴的明明暗暗,懂得了生命的死死生生,洞穿了浮世的来来去去。它不悲不怨,不惊不喜,静静地伫立着,在心的梵音里看着生死的轮回。可以说它能够幸存下来是星星村人的福气,更是现代金刚人的福气。六栋堂不愧是一块福地!作为后人无不感叹商家李锦当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他的长远目光和仁者情怀不得不令人佩服。住在这样的古民居里,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天时地利人和,这才是享受生活,这才是如诗如画的生活,这才是充实纯朴的生活。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人怎能不心旷神怡?怎能不长寿呢?我感觉六栋堂是沾了石霜寺的灵气,还有堂内建筑者留下的麒麟、狮像所带来的霸气,让金刚人才气逼人,才华横溢。据说古代就出了不少状元和探花。现代金刚出了不少优秀学者、企业家等各个领域的人才,金刚成为浏阳南区的一个聚宝盆。
您看六栋堂,这深深庭院俨然一个艺术的世界,不仅带给您一次古民居的旅行,简直是引领我们在探索一个“古民居的宝库”。六栋堂作为古民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一种旅游资源,作为历史遗产和建筑艺术,总是透露着古老神秘的地域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如不加强保护,则有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现如今经过民间捐资修复后的六栋堂“修旧如旧”,已经恢复昔日辉煌,六栋堂已经属于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金刚镇政府和当地村民为了古民居的保护,正在进行适度的开发,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也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
六栋堂像一首古朴而又清新隽永的小诗,时刻在我的心中吟唱;它像天地之间的一篇情深意长的,收藏在鞭炮发源地金刚的里;它像一段经典佛经,在千年古刹石霜寺传诵;更像一幅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意间遗落下来的历史画卷,是一个令现代人流连的世外桃源。朋友们,闲暇之余,我们不妨约着亲朋好友来这里走走,或用相机留下时光的变幻;或持笔描述零星思绪;有时迎着朝阳,有时披着晚霞,品味着诸多快乐。
金刚山美、水美、人更美!愿六栋堂古民居在千年古刹石霜寺的庇护下,在人类现代文明不断前进的步伐中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洪佑良(浏阳)
六栋堂位于浏阳金刚镇老街,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640多年历史。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至今仍保存尚好。相传顺治年间,江西一李姓人氏迁至湖南浏阳南乡柘溪(现金刚镇)插草为标,生息繁衍,至第九派郁公,生有九子。二儿子李锦理财有道,家道中兴,富甲一方,其目光长远,忧虑后人。“吾族人逾千,贫富难均,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建房九栋,为日后逆境子孙遮风避雨。”然而,在当时“九”为至尊,只有皇家才可用,为此差点惹了大祸,后多方调停,拆了三栋,遂为六栋堂。
六栋堂栋与栋之间相连,中间建有天井采光、排水,且一栋比一栋略高,意寓步步高升。两侧有厢房、横屋等,一百零八根木柱支撑其间,均采用榫铆相连,结构坚固。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具有很强的抗震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其六栋相连,单独成栋的建筑风格实属奇迹。
风雨沧桑,岁月流逝,六栋堂的立柱虽然屹立,月照上的浮雕虽然残存,但斑驳的裂痕和尘封的匾额像深入往事的线索,让我触摸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这里曾人声鼎沸,杯觥交错,是金榜题名还是洞房花烛?这里曾人行匆忙,面带愁容,是触了龙颜犯了忌讳,或许是遭遇变故商场失意?这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栋古老的建筑穿过历时长长的隧道,依然屹立。
我在一块月照前停下来,仔细地琢磨是块月照雕着一棵青松,那粗壮的树干傲然挺立,几根裸露的根像老人青筋凸起的手,牢牢地攥紧大地,枝干极力地散开着,覆盖着一大片土地。整棵树刻满生机和活力,即使年代久远,但仍然透着苍凉的美感,也使人感受到这栋房屋厚重的历史。李锦在得意时心怀忧患,虑及全族,花巨资兴建六栋堂,是为日后逆境子孙着想,直到现在仍有很多李性人氏聚居在此,相互帮助友爱和睦蔚然成风。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得不令人佩服。一个姓氏,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忧患意误、大局意识也是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强大的内在动力。这些破损的立柱、残存的月照,激发我们对这栋古老建筑从文化意义上的好奇和追问,或许我们已无法清楚在知道它的细节,可从这些历史的碎片中,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这个姓氏这个家族以和为贵的严谨家风和敢于担当的道德取向
忘不了石霜寺那个主持
烟雨秦楼(长沙)
对旅行社来说,大凡有点名气的寺庙都是吸引游客的招牌。而对于游客来说,寺庙更多的是一种成全。至于僧人或尼姑,总觉得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因为都是同样的着装,同样的信仰,同样的人生态度。至于道行深浅,却不是我们这些俗世游客一两小时就能看出端宜的。
到过很多寺庙,皆因行色匆匆,烙印不甚深刻。唯石霜寺总于记忆中久久萦回,且历久弥新。
石霜寺位于湖南省浏阳市金刚镇石庄村霜华山上,创建于唐僖宗时期沙门庆诸之手。庙宇坐北朝南,依山坡分台阶而建,面积三千六百平方米。前有浏翠峰,晴岚雨雾,春华秋月,气象万千;后有凤翔峰,状若凤凰展翅,活灵活现;狮子峰居其左,象王峰居其右,有如狮象拱卫门庭,郑重其事。中国禅宗五家七宗,有两宗发源于石霜寺。据说鼎盛时期,曾管辖寺院四十八处,房屋五千零四十八间,寺僧达八百之众。但历史的发展,并不以寺庙的规模为规模。如今的石霜寺,浓缩精华,退出繁盛,静立于浏阳市金刚老镇,静默于每一个朝夕春秋,俨然一方精巧的古砚,只待主人研磨出深远的历史原浆;亦如一幅精致的名画,等待知音谦恭地收藏。
但是,对石霜寺印象深刻并不在于他有渊远流长的历史,因为每一座古老的名寺其历史的厚重都是相似的;也不在于曾经的繁华与今天的寂寥有着强烈的反差,尽管对此我的确深有感触。
念念不忘石霜寺,只因为与他有过四个多小时的亲密接触。一段不到十小时的旅行,却把一半的时间交给了一座寺院,于寺院来说算不上什么,但于游客来说当属奢侈的付出了。因此,我有足够的时间细品镌于五彩大理石上的“禅宗祖庭”,并遥想唐僖宗当初赐号时石霜寺乃至整个金刚镇的荣耀;有足够的时间驻足天王殿,看殿左那棵传说由唐代庆诸和尚始建石霜寺时栽下的“左柏”,如今直入云天,高达三十米,其旺盛的生命力带给我强烈的震撼。也有足够的时间立于大雄宝殿前廊,细读《重修大殿记》石碑,感动着人们对于历史对于祖先遗物的珍爱。更有足够的时间肃立于卧佛殿,瞻仰卧佛永恒的淡定永恒的慈祥,并于淡定与慈祥中,获得从未有过的安宁……
念念不忘石霜寺,也因为在石霜寺从容不迫与众僧共享过一顿斋菜。吃斋菜不是第一次,本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与僧人同堂共进却是第一次,他们温婉的微笑像初春暖暖的阳光,消融了僧俗之间的隔膜。尽管满桌素菜,但“鱼”、“肉”、“鸡蛋”一应俱全,想来是为了顾念红尘来客的食欲。僧人是不需要这种形式的,吃饭于他们也是一场功课,不高谈阔论,不左顾右盼,对食物同样满怀谦恭。因了他们在现场,近百人用餐的“食堂”安静得犹如世外桃源。这给予我一种全新的体验,复杂而微妙,既有对生命淡淡的感伤,亦有对人生强烈的希冀。感伤于就算僧服道袍加身,粗茶淡饭素菜裹腹,以静修避世,生命都将殊途同归;希冀于人生寂静的寂静着,热闹的热闹着,繁华的繁华着,一切皆妥贴,一切如所愿。
忘不了石霜寺,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第一次以近如咫尺的距离聆听了一位年轻的主持温婉地重温石霜寺的过往。
尽管着千篇一律的道袍,尽管留千篇一律的光头,尽管表情是千篇一律的清淡。但是,这位名叫释照性的主持的帅气和才情依然穿过所有的千篇一律生生逼人。我知道用“逼人”来形容一位出家人很是不妥。可是,我总是如此自然又如此固执地不肯把他当作一个纯粹的出家人。同行的女伴更过分,甚至在饭桌上就已经迫不急待小声议论起来,饭后更是如蝴蝶般在他身边飞来飞去,争着与他合影。——显然,照性主持的年轻帅气和学识才情是引发女伴雌性激情的重要原因。我甚至疑心,她们已经忘记眼前这个男人是个出家之人,容不得如此骚扰。是的,他身上那种非凡的气度和对世事的非常通透,如果不是在九华山佛学院于佛学浸润多年,如果不是在几大寺院潜心修炼多年,以他的年龄是根本无法企及的。换句话说,不论我们接不接受他的身份,他的身份都是千真万确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此,我竟然会心生不甘。
2007年入石霜寺主持,时间飞逝,转眼经年。一个热血青年,古寺青灯,是什么让他留下来?是什么令他义无反顾地坚守?我犹豫了很久,终于有一天晚上,还是拨通了照性主持的电话。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高僧通电话,我很紧张。照性主持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亲切随和的口吻让我很快放松。说到坚守,他反复说福缘。我一时无法参透他的感受,却深知他的爱惜。说到石霜寺,他说,风水好,出了很多大师,充满了历史感和灵性,让他很有归属感。说到金刚镇,他喜欢这里山美水美人美,并为社会大环境与石霜寺小环境正走向高度和谐而感觉欣慰。说到将来,他希望能为挖掘古寺历史、传承先辈文化、促进金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而不遗余力。
挂了电话,石霜寺过去、现在、未来如一幅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于是,我满怀欢喜地期待下一次金刚镇石霜寺之旅行……
寻佛石霜寺
黎凛(浏阳)
浏阳南乡金刚镇有一古刹,名叫石霜寺。
寺院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古木参天,山形酷似莲花状,而石霜寺恰似飞落在莲台中央的一朵红色莲花。寺庙前半部分建在一块平地上,高大的寺门上刻着“古石霜寺”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下面有一幅对联:
“大千世界,不二法门”,给人一种万物同源、天人归一的禅机。寺门内有一宽敞庭院,钟楼、鼓楼雄踞两侧。后半部分则沿山而上,但见庙宇飞檐翘角,黄墙耸立,延绵不断,不知其大几何。据《石霜寺志》载:“石霜寺始建于唐代僖宗年间(公元874-879年),为浏阳佛门四大祖庭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禅宗丛林。寺有殿、室、楼、亭达五百处,下辖寺庙48座。法席之盛,食指万计,中有高人八百,香火田千多亩,有骑马关山门之说。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皆为金装,还有包拯、裴休塑像。”当年石霜寺之盛,也由此可见一斑。说真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气派的大雄宝殿和观世音大佛像。当我站在它们面前,站在这重楼杰阁、神龛佛像簇拥着、氤氲着的庄严肃穆里,就顿时感到自己的渺小。
中国的古代建筑,除了皇宫陵墓,最突出的成就怕是庙宇寺观了。皇宫陵墓固然是直接为封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但寺庙建筑中又何尝不可寻觅封建统治的缩影呢?宗教与哲学、与政治、与上层建筑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啊。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信佛佞佛者实在不少。据说,当年唐僖宗就曾命令自己的三皇子来石霜寺出家为僧。皇帝礼佛的目的,大多是玩弄“君权神授”的把戏,是为了在他们的紫龙袍上再增添一道佛的灵光,以便巩固其江山社稷。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有感于当时统治者普遍信佛佞佛的事实,曾作诗讽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芸芸众生而言,他们求佛的目的无非是求福、求寿、求财、求官、求安、求宁……很少有人是出于信仰的认同而去求佛的。于是,在中国礼佛、崇佛的大潮里,便带有一种强烈的政治、功利和世俗的色彩。而今,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国家政教分离,宗教信仰成为自由。于是,这一座座寺庙得以穿越千年孤寂的时空,一如庭前那一棵不老的古柏,沐浴过唐时的明月,洗礼过宋时的风雨,披着神性不灭的霞光,倔强地站立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得以重温我们的祖先登临神福地对佛顶礼膜拜的心情,看到他们眼中那不曾黯淡的希望之光与世俗的温情。
大雄宝殿里香烟袅袅,佛号缭绕,钟磬木鱼声声。正面是一尊观世音大佛像,佛高数丈,金光笼罩,称浏阳大佛。当我们用惊讶、景仰和祈福的目光仰望她,打量她的时候,菩萨也在慈眉善目地看着我们,眼睛里充满抚慰,充满慈祥,好像我们都是她的孩子。这时,佛的神秘色彩不见了,有的只是世俗的温馨。我正在琢磨大梁上对联“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法理,陪同的僧人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是在古代,有一个杀人犯被人追捕,仓皇之中逃入石霜寺大雄宝殿。可古刹的宁静和安详感染了他,菩萨悲天悯人的情怀使他忏悔,最终他放下屠刀,投案自首。这个故事的真伪已经无法考证,也实在无须考证。因为佛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她赐予每一个人以救赎自己的力量。
&有人说,在庙宇里敬畏神灵,在教堂里怀疑爱情。我不知这话是否全对,却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有一对看来像是在谈恋爱的年轻人本来还是愁容满面,却因为抽了一根婚姻上上签,高兴得当着佛祖的面热烈地拥抱。我不知道他们的爱情碰到了什么阻碍,也并不相信他们的人生会从此一帆风顺。但两个世俗中的人,为了爱和幸福,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苦难执著地抗争,表现出人性的美好和爱情的坚贞。我想,人世间这些善男信女、凡夫俗子,何以对神灵如此恭肃、虔诚。这里面不只有历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更多更深层的因素恐怕是文化心理方面的。无论是在文化屈从权势的旧时代,还是在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的新时代,宗教精神始终是一轮孤高的月亮,一轮在黑夜里孤独地看守人们心灵的月亮。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就像一盏灯,给孤独寂寞的落魄者以慰藉和温暖,给飞黄腾达的成功者以信心和奋勉。而这盏灯是佛为你点燃的。
&可是,佛到底在哪里呢?《银色女经》中有一个故事,说一新产妇因饥饿欲食子,银女心发慈悲,挥刀割下自己的双乳,给妇人吃食,救下婴儿性命,后来便功德圆满而成佛。尘世间也有类似的故事,说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苏东坡感到身心舒泰,便忍不住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佛印看了一下他,点头赞道:“像一尊佛。”
佛印随口问道:“你看我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像一堆粪。”东坡回家后,高兴地告诉苏小妹:“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
苏小妹不以为然地说:“哥哥,其实今天输的是你。佛印禅师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如粪。”
可见,真正的佛只在自己的心中。&
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只要把善念与悲悯装在心中,就与佛同在了。
游六栋堂记
唐学雷(浏阳)
大巴开进浏阳市金刚镇,从大路转入小道,前面横着一条小河,在靠近桥的民居边停了下来。桥那头是一条街,望不见尽头。时值端午节后,河岸边桃树、梨树、李树、柳树等各种树木,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民居是用红砖砌的,水泥挑梁,厅堂的内壁粉刷得雪白,前有大门,后有小门,屋后是水田,稻浪翻滚。屋内有厨房、杂屋等,有楼梯上二楼,楼上也有睡房、卫生间等。这一带居民都建这种房子,是典型的江南民居、耕读之家。
居民多坐在房前晒太阳,一下来了这么多游客,打乱了这里的平静,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注目相望,有的笑脸相迎。游客是一群文友、摄友,男男女女,年纪不一,大的有八九十岁,下了车,三三两两或坐下或站立。
趁着镇上的领导与省、市文联的领导喝茶交谈时,我与《浏阳河》杂志的主编,出得门来,步过桥去,原来不远处拐了个弯,前边路面顿时开阔前起来。
一大片古建筑令我眼前突然一亮,黛瓦、黄墙,衬橙色墙裙,门前一对麻石狮子,两棵青翠柏树。抬头一望,门额上书“六栋堂”三个大字,门联为:“龙门世第;鹿洞家声”,均为黑底烫金,两边各书“忠”、“信”大字。
这时已有不少人来到这里,三五成群,进进出出。原来有的一下车就直奔这里而来,早已捷足先登先睹为快了。六栋堂管委会的一位老者告诉我:“这里前有南川河,后有茶子山,典籍上有‘飞鹅下山’的美称呢!”
进入大门,迎面廊柱上书有一副对联:“九栋十八厅王者浩气佑苍生祖德永在;六堂千万代忠孝家风传信义英贤辈出”。下一对廊柱上,则张挂着两幅李氏先祖坐着的画像,均栩栩如生。
中轴线上,随着石础圆木廊柱的相对而出,铺着青砖的大厅、砌着麻石的天井依次向前延伸,两旁是走廊。廊柱之间的照壁、天花板,或镶嵌整块的板,或装饰花格板,均为木质结构。由于岁月浸漫,有些木块已经残缺,这次被全部修复,但新旧木质颜色深浅不一,看上去就有些斑驳。
据六栋堂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李氏族谱》上载有《江南民居六栋堂原貌图》,从图上看来,其建筑形制相当大,屋宇栋栋,连成一大片建筑群,“活水园”、“桂花园”、“观鱼亭”等园林点缀其中,堂屋前后设有戏台、操坪、鱼池、水塘、水井、走马巷、跑马场、拴马院等设施。
资料记载六栋堂建筑群占地面积200多亩,仅正厅堂屋建筑面积就有2000多平方米,还有两侧的厢房、横屋。堂屋为上下连接共六栋,砖木结构,墙以青砖、屋中全以木料所建,一百单八柱支撑其间,一栋高于一栋,寓意“连登科第”。每栋均有雕刻精细的中门间隔,阶基与六个天井用青光石或花岗岩铺砌。墙头和支柱中的月照上有“李晟受封”、“渭水访贤”、“太白写书”、“三星高照”、“金定下山”、“古城会”、“四明山”、“将相和”等古老雕塑、雕刻,前堂悬挂“文魁”、“进士”、“解元”、“贡元”四块大匾。
说起“六栋堂”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真实的故事。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血洗浏阳后,李晟的后人李庸弼由江西迁址浏阳南乡柘溪,至清顺治年间,后人李郁公生有九子,次子李锦富甲一方,安排每兄弟建房一栋,号称九栋十八厅。然而动土后被人举报,言李氏私造皇宫,上报至京,皇上派钦差前来巡查,李氏兄弟多方斡旋,方未加罪。为避嫌疑,遂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改为正建六栋,左再列三,故自称“六栋堂”。
李锦仗义疏财、乐善好施,且治家严谨,教育有方。他在《锦公遗训》中告诫李淇、李渭二孙:“当念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彼此同心同志,互相帮扶,勿以小节生嫌,勿以小忿忘大,克勤克俭,各自创业兴家,光前裕后,庶可以慰予心,略嘱数言,共属守之,毋忘!毋忘!”
儿孙谨遵遗训,各有作为,尤以李渭成绩突出。清雍正九年(1731),他造福桑梓,在石坝河上捐建一座灌江桥,使醴陵与浏阳之间的古道通畅,惠及乡民及客商。此举受到当时的浏阳县令陈梦文撰文、乡民立碑予以高度褒扬。
我们去的当天,六栋堂仿佛一位古装村女,亭亭玉立,热情迎客,格外美丽。萍乡、上栗、长沙、浏阳、醴陵等市县的一百多位文艺界朋友来了,齐聚在&“枝繁叶茂”匾下正厅,济济一堂,举行“寻访最美古村镇——金刚之旅”文艺作品大赛暨第三届萍浏醴笔会启动式。领导们热情洋溢的致辞,朋友们相互交流的喜悦,都充盈弥漫在这座三百年古民居的空气中。
从这里出发,散落在金刚镇境内的湘剧发祥地三元福主庙、唐才常纪念馆唐氏宗祠、清代江南庄园式建筑典范桃树湾民居、隔河相会连理樟、唐代佛教禅宗祖庭石霜寺等古村镇景点,我们一行人都将一一去拜访。
前行的大车上,我想出了下面四句诗:
&&&&兴家创业添房产,
&&&&建制有违险获难。
&&&&信义耕读传世代,
&&&&民居六栋很江南。
在很江南的金刚镇,我看见了青山,看见了绿水,更看见了淡淡的乡愁,看见了传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乡村建筑与家道家风。
邓微(长沙)
去石霜寺是为了跟自己打赌。
女友是个知性女子,公司高管,注册会计师,麻将高手。有一天告诉我,她笃信佛学,工作之余除了打牌和锻炼,其他时间都在读经书。我的感觉,第一是“深藏不露”,第二是“惊讶不已”。这样一个天天与数字打交道的人,实实在在活在“事实”里的人,她的精神,竟能如此水月镜花心念浮动?玄乎!怪物!我不信。再说,经书都枯涩,能比二五八吸引她?
偶然的机会,她邀我去石霜寺,说去赴一场灵魂浴佛的约会。我想好啊,倒要看看她怎么佛学高深,我赌她图嘴巴快活说着玩的。
石霜寺因山而名。石霜山,位于浏阳城南金刚乡境内,山峻水秀,溪水和鸣,触石喷霜。“石上泉华喷猛霜,境奇因此辟禅房”(宋代,毕田)。史籍载:“法道盛时,石霜、道吾俱为选佛之场。”宰相裴休奉旨监建,“殿高九十尺,佛高七十尺”,曾经骑马关山门。御赐为“唐代国寺,仰食皇恩”,敕封“崇胜禅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有两宗发源于石霜寺:“有楚圆,住石霜崇胜寺行化,其下有慧南、方会,开黄龙、杨歧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中国佛教》)”
千年古刹的背后,真有偌大的力量在繁衍。庆诸时候的古柏和银杏还在,沐于晨钟暮鼓,看尽沧海桑田。正是玉兰花开的季节,荷花(广玉兰又叫荷花玉兰,笔者)枝头皎皎,与古柏和银杏对望而立。时空,就在这静谧与喧嚣中转换。檐黄树绿,花烈香幽。是一幅画,从远古走来,再走去。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林深。石霜寺的青灯,在唐僖宗的年代格外闪亮,皇帝的太子李震在此修行。僖宗钟受太子,想尽种种办法培养他,希望他将来能够好好继承帝业。然而,太子自幼就不吃荤腥,长大以后,无经世之意。中和初年(公元881年)九月十六日,被封为建王。885年,建王与父皇幸游蜀地,悄悄离队,远游他方,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知,他投奔到湖南霜华庆诸禅师。庆诸一见到他,就很诧异,说:“你乘愿力而来,才生在帝王之家,从红尘中脱身出来追随我,真是火中芙蓉啊!”于是剃度他出家,法名“普闻”。李震出家之事,详细记录在《盆溪李氏族谱》、《五灯会元》、《禅林僧宝传》等资料里。史书没有记载太子的生卒年份,封王应该在八九岁,出家就是十二三岁。小小年纪,为何如此做法?是父皇骄奢落败让他生怕,还是皇宫倾轧争斗使其心寒?不知是怎样的玄机,让如此锦衣玉食的小皇子心向林泉。女友说,六祖惠能慧根早植,二岁半能牵牛听经,看来佛性或许真的与生俱来也未知。
“太子桥”边,夏花葱郁,但新痕不掩旧迹,叶叶春归都从容。曾经某日,出家的太子普闻禅师参礼石霜寺庆诸:“天下宗旨盛大,岂妄为之邪?”石霜反问:“是实事邪?”普闻曰:“师意如何?”石霜道:“待案山点头,即向汝道。”普闻听之大悟。我等愚蛮俗人,不懂为何庆诸说“等到寺前的案山点头,我就告诉你”,普闻随即就开悟了。但那一风一景,印在岁月的画布中,时光流转,画痕依稀。
到底是可怜了那个李儇,12岁当上傀儡皇帝。风华正茂确是好玩的年龄,、赌鹅,骑射、剑槊、、音乐、围棋、赌博,游玩的营生他几乎无不精妙。打马球技艺更是高超,自己说如果设这项考试,朕只怕能中状元。李儇在位15年,遭遇宦官专权,黄巢起义,太子出家。几次出逃,在颠沛流离中离开人世,只活了短短27岁。
撰写此文时遍查史料,终于在《西方确指》里得到一个惊喜的答案。原来,僖宗长子李震,是觉明妙行菩萨化身!菩萨感恩阿弥陀佛授记,几次现身来到凡间宣说佛法,驱邪度人。明末清初时转世的吴城八友,就是菩萨曾经在南京鸡鸣山下的弟子。行文至此,有肃然之感,有欣然之叹。我等凡俗,听见菩萨现身,相不相信另说,总是说闻所未闻,肃然也;既是菩萨转世,也不可怜父亲失子,也不惋惜太子离家,欣然也。
大雄宝殿里恰逢一场祈福法会。梵音袅袅,眼眸澄澈,心境明净。世上最和煦的风,最温暖的情,最善良的心,原是都在这里的。烦扰去了,忧愁去了。恐惧和凶恶、喧嚣和纠结都远离。头上无量的光,笼罩着,温和而强大,现世与未在虚空融为一片,化了,散了。身体在太空里,自由自在,飘飘渺渺。我就是天空,天空就是我。化而为小溪,绕地球流淌,冲刷掉烦恼,冲刷掉尘灰。一个清亮、纯洁的我,大而光明。
住持是个三十多岁的帅男人,淡定从容。或许接待来人多的缘故,住持能轻易知道香客信士们想了解什么。看我朋友饶有兴趣吧,他不厌其烦地历数石霜寺的显赫,不在炫耀,是想让我们知道本寺于禅宗的地位:石霜寺是佛教祖庭,禅宗道场。从曹溪的六祖惠能,历南岳、、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义玄于石霜实在是影响深远的一祖。住持说义玄,自然格外多几句,尤其对其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要点赞一二。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心即是佛。我听得懵里懵懂。女友窃笑。
大概是觉得我今天跟她来是被勉强了。女友便说了个苏东坡的故事逗乐。其实,看风景享清幽听故事,我受用着呢。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苏东坡感到身心舒泰,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他一下,点头赞道:“像一樽佛。”佛印随口问:“你看我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说:“像一堆粪。”东坡回家后,高兴地告诉苏小妹:“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不以为然,说:“哥哥,今天输的其实是你。佛印禅师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如粪。”佛在心中坐,通体琉璃。
先祖殿里陈列着各祖有德禅师,庆诸为石霜开山祖。据说他当年的追随僧众达一千多人,其中近八百人一心参禅,长坐不卧,屹若株杌,称作“枯木禅”,名声远播。女友屏声静气恭敬虔诚,依次顶礼膜拜各禅师像。等她拜完,我笑她说“如如之体,内如木石”。女友大惊,以我于佛教的无知,却知有如此一说,实在不可思议!
我回个鬼眼,我来前是做了功课的,哼哼。于是拿那段著名的“公案”问她:老太太为什么把和尚赶走,还把茅庵烧掉呢?
和尚修了二十年,竟然没有识得人心道心,是假修行,不把他赶走,留着他干吗?
难道说有女人抱他,和尚动心才是对的?
有见闻觉知不等于有淫心喽。被父母拥抱,孩子不会产生淫心是吧?淫心不是从断除见闻觉知而去除,而是在于心正,在于性真。一个人被他人拥抱,却没有感觉,那不变成枯木顽石了吗?六祖惠能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坛经·机缘品第七》,笔者)”,而没说“断绝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佛性好比是镜子,淫欲好比镜子中的影像,一个人为了去除镜子中的影像,不要把镜子砸碎吧?
我还是不懂。
但相信女友真的读过经书的,真心学霸一枚啊!我赌输了。
在罗汉殿,出于好奇,抽了支签。住持亲自帮我解签,问求什么。我事先没想过,随口说妈妈正在病中,帮她问健康吧。签说“君家阴德合天意”,住持阅而大喜,说无恙,是上签。我也知道这签合什么都会是好,住持佛前之人,心心向善,拣抚慰我的话说也未知。但我还是由此心情大悦,感念住持悲悯。
出得山门,群山掩翠,飞泉吐雾。这一刻,无烦忧无杂想,身心无比轻松。如石上霜华,简单透亮。住持一句吉祥话让我多日的纠结云散,难怪有人愿意信佛,因为它慈善,因为它温暖。原来近佛其实不是那么玄妙和虚无的事,女友也不再神秘莫测。
桃树湾的时光
龙文辉(浏阳)
走进金刚——这个看上去不事张扬,却又充满着神奇魅力的小镇。神奇安在?浏阳四大祖庭之一,湖湘名寺,千年古刹石霜寺就坐落在这里,据说,把身心安放在这悠远梵界,最能方便人进入沉思与冥想。看袅袅轻烟,在古寺的空旷里萦绕,彰显出一种尘俗的背离;满院清风绿荫,仿佛淡忘了人世沧桑,白云苍狗。你说,能不神奇吗?
一个地方,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是一方山水和那里的风土民情,人文地理,而金刚,正是这样一个颇具独特韵味的江南小镇。走进这个小镇,你会发现,原非只有石霜寺一处名胜方便安放灵魂,还有许多独特的风景,比如六栋堂、桃树湾古民居,同样适合对话先人,驻足流连。它就那样安静地立在那儿,只等着你来发现,其展示的正是先人的召唤和引领。
从石霜寺的木鱼声声里回过神来,转而移步位金刚镇的丹桂村桃树湾,一声惊叹,眼前一座古建筑屹立于斯,兀自吹着往复变幻的风,做着古老幽深的梦。旧时刘姓家族的老宅院,显得古朴雄健,开阔大气。感觉先人建宅造院似乎都有着某种惊人的默契,一般都不尚粉饰,却又极具艺术的高雅与精美。屋内屋外,横梁立柱,照壁廊檐上均雕刻着盘龙、麒麟、狮象,花鸟等鸟兽图腾,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房屋布局严谨合理,处处填充着精巧的细节和美感,凝聚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纷呈。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考究,为典型的清代江南庄园式民居建筑,距今已历160多年历史。2000年8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将其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颇具盛名。
举足行走在先人用青砖、石板或花岗岩铺就的廊道上,头脑里便有种着了魔似的感觉,仿佛正在将古远与未来缓缓拼接。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着恍若置身于清代以来各个时期的某些片段。风从屋宇间穿过,心中充盈着一种跨越时空,直逼古远现今的力量和感动。刘家老屋,走过春秋寒暑,惯看秋月春风,历百年余风雨沧桑,虽已形貌古旧,容颜苍老,却丝毫掩盖不了先人的劳动创造与智慧魅力,以及骨子里漫溢出的内涵与张力。徜徉其间,就像在欣赏一部镌刻着中国古文化的生动画卷。
轻轻触摸桃树湾老屋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不难感知时光流转,斗转星移,透过这些炫目的繁华和精当,更不难感知一个时期的家族文化。
古韵悠悠桃树湾,一栋栋百年老屋,记载着一个个家族的百年兴衰,见证了一个地方的风云嬗变,许多尘封的故事历久弥新。听镇上负责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难看出,年轻一代金刚人已然将视角投向深邃的历史人文。目光聚焦处,仿佛有一种力量,可以跨越时空,泛化成意识,流布撒播,进而传承弘扬,无疑,正是这精神与文化的力量。
诚然,金刚镇暂时还没有周庄、乌镇那样的名气,但它的古朴、宁静、安详以及让人感动的沧桑,同样会将你带入一个的……
垂钓太子湖
何鸿儒(浏阳)
八月九日上午,趁着天不太热,我来到太子湖畔。按到“冬钓暖,夏钓凉”的原则,找了处阴凉点的地点,撒下饵料,垂下了钓竿。
接连二十多天的网上远程培训学习,今天终于全搞定了,带着不错的心情,来太子湖想钓上几尾鲜鱼。听人说,吃鱼能防止皱纹产生,延缓衰老。&遗憾的是,额头、眼角早已爬满了皱纹,现在吃再多的鱼也没用了,不过,想到能延缓衰老就相当满足了。
良久,没有鱼儿咬钩,湖面很平静,湛蓝湛蓝的。浮标随着涟漪轻微地晃动。天气时阴时晴,偶尔掠过一丝凉风,不觉得很热。才记起昨天立秋,从今天开始进入天高气爽,月明风清的时候,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意味着暑去凉来。“落一叶而知秋”,望望太子桥边的梧桐树和枫树,许久都没有叶子飘下。
太子湖原来根本就不叫湖,它就是一个水库,我们当地人都叫它都庄水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的。后来觉得名字太土,跟千年古刹“石霜寺”配应不上,才从“太子桥”衍申出一个“太子湖”,这么一改,知名度也就高了。我总觉得它不像一个湖,它毕竟太小了,听来感觉有点怪怪的,就像是,明明是中国人,偏要起个英文名字一样,听来很不是滋味。
“太子桥”倒是不假,它是一座独木桥,曾是石霜寺“外十八景”之一。至于太子是谁,已无从考证,小时候,听老人讲过,&明朝时有一位太子,厌倦了宫廷纷争,流落到浏阳,往石霜寺出家,经过此处度溪时用独木搭了一座桥,后人取名“太子桥”。清朝雍正时有个叫楚芝的僧人重修“太子桥”时,曾刻碑记载过,至今遗碑犹存。修水库时,原先的太子桥已淹没在水底了。今人所见的是后建石拱桥,延用了“太子桥”的名号,典型的“山寨”版。
再次凝视水面,浮标动了,终于有鱼咬钩了,浮标往前一冲一冲的。&我很兴奋,挥竿而起,钓到了,是一条约二寸长麻脑鱼。这种鱼很好钓,我们都叫它“麻狗脑”,很傻的一种鱼,它们匍匐在水底,一旦咬住食物便不再松口。做这样的鱼很悲哀,裹人口腹的危险太多了。做这样的人也许更悲哀,因为人世的诱惑比水底更多,如若太贪婪了,抓住口食不放,往往就被钓走了。
我不想再钓“麻狗脑”,我把浮标降了不少,并将它摔到了更远的湖面上,同时又抛了一把诱饵。静等大一点的鱼儿上钩。蓦地,我脑中闪出一个念头。我在抛出诱饵的同时,不是也引出了我的贪念么?我不是也想钓大鱼么?诱饵----大鱼。付出---收获。水底没有免费的诱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读高中时,胡国运校长讲过的一席话,至今还影响着我。我记不起他老人家的原话,&大意说,我们今后走上社会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饵,也许会很无奈的给别人抛出诱饵。他老人家告诫我们,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尤其是有求于你的人送的礼物。那就是诱饵,一旦上钩,就进了杯具。“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是光明正大的来的东西,迟早要付出代价的。&我不知道他老人家的话究竟对不对。但有一点可以相信。现实中确实充满了诱饵,也充满了抛诱饵的人。有人为了达目的,不择手段行贿、送礼。他们中有几人是心甘情愿的?&在目的达到后,便会想方设法捞会来,百倍、千倍的捞回来。这种人,经商就是奸商,做官便是贪官,后果都不会很好。我谨记老校长的话,选择了教师,自然没人给我抛饵,我没有当官的欲望,也就用不着去抛饵。&任教以来,我没给任何领导送抛过诱饵,没挂过任何职务,不奢望评优评先,云淡风轻的过着,少了很多烦恼,生活一直很平静。&有点“好玩好闲好清高,无党无派也自豪”的味道。自我感觉不错。
没有诱饵便钓不来鱼,这不,抛下饵不久,浮标就动了,这次是一直往水下窜,我知道,肯定不是“麻狗脑”了,果然钓上一条不少于半斤的鲤鱼。看来,贪饵的鱼很多,再甩几竿,又钓了几尾,看看能做一顿鱼汤了。我满足了,不能太贪心了。
我卷丝收竿,看着网中活蹦乱跳的鱼儿:“我的饵可不是好吃的,后悔了吧。”
张民局(浏阳)
&从浏阳城区出发悠哉游哉往南35公里,就可到达浏阳最南端的乡镇。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一一江西、湖南两省及萍乡、浏阳、醴陵三地交汇之处。这个地方有一个既阳刚十足又神秘不已的名字:金刚。这样一个地名曾让很多外乡人不明就里,这主要是难以想象一个浸透着三处不同地域风情的小巧乡镇,要具备如此的气魄?!
如果人家不是慕名而来,仅仅是从土著乡民口中得知此处有一处佛教圣地后,所有的疑惑都可在一瞬间得到化解。《金刚镇志》讲得比较简洁清楚:因境内有千年古刹唐石霜寺,寺内塑金刚神像而得名。这么些年,到石霜寺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或是探寻历史,或是文化研究,或是朝拜祖庭,或是烧香祈福,亦或是世俗地游览,游客们打着不同的旗号,纷至沓来。
&2014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九。下午。我混迹于一大群人中间,去金刚寻找最美古村镇,摇摇晃晃了好一阵之后,大巴车在石霜寺门口四平八稳地停了下来。
下车一摸行李包,发现没香烟了。只得步行返回找一家店子去买。此时的路边,粗糙的阳光正蜷缩在树枝上,一大把的蝉断断续续地发出闷燥的叫声。游手好闲地走了一阵,我发现一家农庄,走进去后,一切便心想事成。我打开新烟盒取出一支烟叼在嘴里,随手挪过来一把椅子坐下,正准备点火的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从里面走出来,边走边挽袖子,要不是他和颜悦色,我还以为他这架势是要跟谁去打架。我对着他笑笑,问他抽烟不?
我们就这样相识了。他姓詹。小伙子你是去庙里吧?他望着我说。我花了一分钟时间说明了来意。他笑了笑,说这里是个好地方。我慢条斯里地打听着老詹口中的石霜寺。他的妻子从里屋端出两杯茶来,递给我后,便抱着孙子饶有兴致地加入了我们的聊天。
老詹喝下一口茶,说,那座庙啊,我们在里住了十几年。他的话语很淡定,全然不顾及我听完这句话后惊讶的神情。在他们两夫妇的记忆里,解放后,很多村民都被安置住在石霜寺:“以前的石霜寺很大,山门都设在冲口”。村民们入住的时候,寺庙冷清得出奇,也破败得不成了样子。在很奇葩的历史年代,很多的古迹惨遭破坏,庙宇也一样都被拆,佛像不知去向。石霜寺“内八景”之一的祖师袈,在文革中,被附近妇女取去补了衣服。
受历史条件限制,村民们安静地在寺庙里住了下来。没有了暮鼓晨钟,没有了读经念佛,寺庙便失去了应有的庄严和价值。村民们身在佛门内,心在红尘中,娶妻生子,出工吃饭,斗争资产阶级闹革命,寺中喧哗不断,市井丛生。有些时候村民们自己都有些恍惚:这里到底是千年古刹还是普通民居。但总之,这里包含着生活所有,生存所有,这里,就是一个家。料想深夜来临时,厢房里的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彻心的清静,深入灵魂。在特殊的时光里,佛,离人们很远,但又是那么近,仿佛触手可及,随心可及。
后来,改革开放了。村民们陆续搬了出来,在曾经寺庙山门的附近,建起了新房。老詹就是其中的一家。住进新房后,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寺庙也一样,慢慢地从瓦缝里透进了正常的阳光。从石霜寺走出来的村民们,民风始终保持着很多年前的那种纯朴,他们说,寺庙的一切经常会出现在他们的回忆中,走进他们的梦乡里。多年后,寂静的山村,中断了很久的暮鼓晨钟又响了起来,萦绕在山林树木间。附近的人们,每天枕着梵音入睡,随着清晨的诵经声而醒,年年月月,安然生息。
老詹现在利用自己宽敞的房子,做成了一家农庄,专门为前来石霜寺的游客提供服务。农庄的招牌,就立在屋对面的显眼位置。老詹递了张名片给我,说下次你来,可以联系我,吃饭住宿都可以,价格地道。
我不懂佛。但从老詹家走出来的路上,我不断思考着一个问题:在荒唐的年代,庙将不庙,佛已不存,就像我们这个民族,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很多揪心的苦难,很多的东西也消逝了。今天,当地的村民们远离了曾经的伤痛,质朴而幸福地活着,那么,是什么东西在支撑这份质朴呢?
直到步入依然是庄严清静的千年古刹,在其墙壁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要看破,要放下,要自在,要随缘,要念佛。
我心中蓦然生发无限感慨:我佛慈悲!
盛桂元(长沙)
&情深意痴,眉青鬓齐,小桥流水相依,梦魂萦往昔。
&云浮月移,香凝翠集,红尘夙愿犹迟,曲连理枝。
&以前只是在书中和影视里熟知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之词,近日却有幸在浏阳金钢镇邂逅了真正的连理枝。
太阳似有若无,羞答答隐在云层,轻风徐徐,空气中散发着泥土与野草的淡淡清香,一株石榴绽放着火红的绸缎般的花瓣,让人侧目。行走在路上,思绪还在桃树湾那古朴而恢宏的院落中游走、徘,心中惊讶于那里的一砖一瓦,赞叹于那里的一梁一柱,沉醉于那里的一窗一门。一百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那里严谨细致的砖雕石刻与深浅苔藓相融,那里精美典雅的木雕彩绘与墙上的语录共存,合包的梁柱依旧傲然挺立,它们承载着斑驳而厚重的历史。
&猛然,前方一团浓浓的绿,也可说是一顶巨大的绿伞,把我游离的思绪拉了回来,只见一小桥边,一棵香樟,繁枝错节地向天空向四周伸张,一阵风吹过,树枝带着深深浅浅的绿叶,颤动着,起伏着,摇曳着,摩挲着,那含蓄的的声音像在细语倾诉,和着小河流水潺潺之音,在这乡间合奏一首美妙的轻音乐。粗大的树干似乎和见惯了的不同,走近了,却发现树干往下分了个叉,原来是两棵树隔河而长,然后合为一体了!我的心为之一颤,这就是传说中的连理枝么?就是那象征坚贞不屈情深意痴爱情的连理枝么?这与李白所写《连理枝》中“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的词句挂得上勾么?两树间的小河打了个回旋,没有停留就嬉笑而过,似乎是在笑我无知,笑我浅薄。是哦,这条潺潺小河最是知晓这个中的缠绵故事了。
有情人总向往甜蜜的爱情,憧憬着携手白头,期望能当比翼鸟,能作连理枝。话说这株连理枝还真是由一个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而来。相传一个财主的宝贝女儿与小河对岸的一个穷人家小伙子相爱了,可财主坚决不同意,说是门不当户不对,认为这穷小子压根就配不上自己的宝贝女儿,但两个年轻人情深意长,发誓要在一起,永不分离,财主拿女儿没办法,就出了个难题,说是要两个年轻人在小河两岸各种一棵树,如果两棵树能合长成一棵,就同意他俩在一起。这俩个年轻人就真的在小河两边各种下一棵香樟,然后有机会就在清晨或傍晚来到河边守护他们的爱情之树,俩人隔河相望,说不完的情话,诉不完的情衷。香樟渐渐长大,他们对自己的爱情也更加坚定不移。不料在一个傍晚,财主的女儿在河边被蛇所咬,身中剧毒,小伙子急的手足无措,泅河来救,用嘴吸毒,结果蛇毒太剧,俩人双双中毒而亡。第二天,人们惊讶地发现,长在两岸的香樟已经合为一棵了。再后来,人们在此修了一座桥,那些谈情说爱的年轻人,专门带来红绳系在树上,以期能和心爱的人结成连理。&
据说这连理枝由于树根被石头和水泥禁锢,加上流水不断的冲刷,曾经奄奄一息,后经各种努力,然后打了营养点滴才被救活,真是上苍也垂怜眷顾这连理情衷啊!&
&行走的下一站是往金刚镇上的石霜寺,我不由在想,是何原因使得那些僧人遁入空门?大概有的是参禅悟道,也有是因为爱情么?是因为终究结不成连理而看破红尘么?僧人们定不会回答,若然回答,也或许是一声“阿弥陀佛,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地诵起经来。果然如此?俗人于我认为,那世人皆羡的比翼鸟、连理枝比起青灯一盏木鱼一樽却更是难修。
洛穆竹(浏阳)
金刚镇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乡镇,金港镇有丰富的资源,粉石英、煤、金、石灰石储量位于全市前列,可以这么说金刚镇具有吸金大法,金刚镇本来也有几十家花炮企业,经济发达,金刚的百姓很富裕。
近几年,金刚的变化一天一个样,集镇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想,金刚的变化源于金刚的领导班子不懈的努力,源于金刚人的不懈努力。
由于历史原因,金刚的老集镇人口拥挤、房屋密布、道路狭窄,不便于继续开发。为此,镇政府在对老集镇进行绿化、亮化、硬化的同时,决定在集镇建成区的北部,新建一条连接新、老106国道的金刚大道,做好两厢开发,进一步拓展整个集镇的骨架。
金刚发展了,老百姓越来越自信了,这些是发展带来的变化,没有发展,就没有形象的更新,现在任何人一个人去金刚,都会为金刚的变化鼓掌。
我知道金刚有所石霜寺,因境内有千年古刹石霜寺和寺内塑金刚神像而得名。石霜寺年代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曾经有一青年说,我只希望借石霜寺一个夜晚,以此来安顿我浮躁的心,可见石霜寺承载了多少人的情感寄托。
有机会,我也拜访了石霜寺,在那个古老的建筑了里,我想到了许多。那千年古寺,到底隐藏了多少人生的奥秘。我苦苦思考。是不是在过去的时间里,太忙了,我不喜欢乱成了一锅粥,不喜欢忙的无章法。我从来是淡定自若,人生有淡定,才能够获取人生的意义。
从石霜寺回来后,我出了努力工作外,更是把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的生活中总是不缺乏电影和音乐,我确信我喜欢电影,那么忙中抽闲看了些畅销电影,以打发无意义却又不得不度过的人生。和家人在一起,和儿子在一起,喜欢那种安静和温暖,陪伴家人一起生活是种幸福,陪着儿子成长是我的义务和乐趣,让他的生命里有一个叫做父亲的人陪伴更是责任,我不祈求给予他多少财富,我只给予他某种力量和方向。我知道,人生有烦恼,有纠结,有愤怒,偶尔有虐心,但最终在我的控制之下,很多时候,我善于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很多事情,我们顺着他来的方向去梳理,比较省力。也有些事情,似乎无能为力,但是尽力而为,全力而为,结局是怎么样?你怎么能够控制。庆幸,一切还好。这些年,有人死去,有人老去,有人发财,有人升官,有人生病,更多的人还是老样子。不管怎么样,都值得珍惜,唯有当下,才是永恒。死去的无法复生,老去的将一去不复返,发财的或许财产会流失,升官的或许有一天有牢狱之灾或总有一天要退下来,生病的会好,也许也会死,但是太多数会好起来,更多的老样子,其实是幸福的大多数。
石霜寺给予我无尽的力量,静静走过,在阳光下,在音乐声中,在淡定中。
&&&&金刚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动一静,动是经济的发展,静是石霜寺的安静,正式由于这种动静结合,才让金刚这么富有魅力。
石霜寺奇闻轶事
刘世健(浏阳)
在106国道湖南浏阳市金刚路段,从金刚政府沿国道转北行五公里抵达石霜寺,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雅,目睹一座雄伟壮观,堂皇亮丽,文物古迹,千年古刹名寺,中国佛教基地石霜寺。这就是我们在寻坊最美村镇------金刚镇的一大亮点,也是金刚镇旅游经典的一大品牌。更不愧于“千年古刹,佛教基地。”&
不错,早在唐代先期就该寺和尚出度东洋,传佛授法,学得十八般武艺,因此成了日本佛教的祖师爷,上个世纪就有日本佛教来到中国石霜寺寻根访祖,这个寺庙的见证说明了中国佛教早已走出异国,而驰名中外。
据历史记载:中国金刚石霜寺始建于唐朝——唐僖宗御建,裴休大臣监建。建寺佛教元老:庆褚和尚(方丈?禅师)。追踪这座堂皇壮丽、雄伟壮观的古寺的来由,却有一段段催人奋进、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令人赞誉不已。
相传在唐代年间,一位和尚,佛艺不凡,巡游江南,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浏阳金刚石庄这个地方。走过员外后山而上,遇上一座祖坟,他竭步而坐在坟上,举目四望,山清水秀,植被密茂,鸟语花香,环境优雅,物华天宝,地杰人灵,此乃仙家之宝地。他迷津入神,不觉便在这坟墓上睡着了。
无独有偶,住在山脚下的陶员外,当晚却做了一个神奇的梦:“一条黄龙卧宿在祖坟上,”醒来不解其梦。次日清早赶到后山祖坟上看看,以明究竟!员外走到坟地,见一身着黄色袈裟和尚,貌似黄龙地躺在祖坟沟里睡着。遂将和尚叫醒,问他为何天寒露冻挨在这里?和尚施礼拜见主人说:“贫僧自出家以来,至今乃无安身之地。”员外闻之可怜,即道:“这倒好办,你要多少地盘,我划给你便了。”和尚说:“我只要身上袈裟这么大就行了。”员外听了便慷慨的答道:“这件小事微不足道,那就给袈裟大地了。”和尚说:“当真吗?”员外答道:“一言为定,决不食言。”和尚当即脱下袈裟,口“阿弥陀佛”,张开手势,像撒网似得挥手撒开,那整个山庄都被罩在袈裟之下。当地人顿时都吓破了胆,都误以为出了什么天大的事。待和尚把袈裟都收拢来,人们才知和尚的袈裟遮住了这个大庄。令大家赞称和尚法术不凡。可员外的不食诺言照办而感动了和尚。既然您慷慨化缘,我当领情。依我之见,可化为三个庄:一是石庄(今石霜寺),化缘建寺,二是抹庄(墨庄)照归员外之有,三是都庄(周庄)划给庶民,从此,这个石庄便成为三个庄流传至今。
&打从这以后,和尚奔赴各地化缘,筹措资金远不及造价所需,面对“杯水车薪”,和尚犯愁了,在这一筹莫展之际,有一天和尚出门,巧遇一位算命卜卦先生,和尚上前施礼请问先生能测字吗?先生答曰:“请报上一个字来。”和尚建寺心切,脱口而出一个“寺”字,先生答曰:“看来你本身只有寸土,要办事就是缺钱”。请问先生有何见解,并诚意的请算命先生进屋坐。先生遂于和尚进府攀谈,和尚就像竹筒倒豆子似得诉说真情,算命先生听着报以微笑,我祝贺你:“建寺将大事告成”。和尚告别走了。
不出三个月,皇上派御差来到石霜,传令和尚接旨。皇旨诏曰:“准建石霜寺,由唐僖宗皇御建,裴休大臣监建,皇封元老庆褚和尚为方丈禅师”。庆褚大喜,上助也,但他感悟不解奇缘,处境梦幻中,时过不久的一天,由裴休大臣率御军来到石霜寺,召见庆褚,和尚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测字先生就是裴休大臣,真是巧于天机,事合人意,皇上助也。得来全不费心的大喜好事。皇上和名师高艺,天工巧匠均已组合,遂尊旨奠基。
在这个建寺喜讯陶员外得知照尊诺言;即化缘三庄给了和尚,而自己则信和尚指点,退居澄潭江毛坪落根了,遵皇旨,和尚在石庄,大兴寺庙,开期传戒,僧俗云集,日益中兴,香火旺盛。据此,皇封御名为石霜寺。
后来,石霜寺的兴旺,和尚在每年春节期间,做斋巴巴一担派了小和尚随从送往毛坪陶家,以感员外恩泽,而陶家在和尚指点下,也就更加兴旺起来了。
这个传说在浏阳南区大瑶澄潭江乃至毗邻省内外流传盛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形金刚4免费观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