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演讲视频全集将会在哪台演讲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2014新生开学典礼演讲!精彩!
今天站在这里,不需要太多头衔,我只想简单地告诉同学们:从前我和你们一样,是师大的学生。今天我还在给本科生上课,是师大的老师。站在这里,我只有一个身份,我们都是北师大的人。所以,欢迎同学们,欢迎我的小学弟和小学妹们!
今天是个好日子,阳历9月9号,寓意一个长长久久的约定。阴历8月16,“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是一年中,天空最为圆满光明的日子。上午总书记刚刚来过我们学校,就在英东学术会堂,我还记得他说的那段话:一个人一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一批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如果一个民族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好老师,就是这个民族的希望!
30多年前,我进入北师大。到了1984年的秋天,教师节创立的时候,大家都说,老师应该是受尊敬的人。今天习总书记也在说:怎么能够让一些人愿意终身执教呢?在这30年间,我送走过自己的很多位老师,他们中的多数,不约而同地,在垂垂老已的时候,跟我说过一个心愿:希望我最后能够倒在讲台上,这一辈子就算是圆满了。我们知道,军人最大的光荣就是战死沙场。人总会选择一种最为隆重最为辉煌的方式,来完成生命最后的纪念。讲台,就是老师最盛大的仪式。
今天的师大,虽然已经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但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树人,重教兴邦”,启功先生写的才是我们的校训。今天上午,习总书记又专门说了一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人要有学问,才能做别人的老师;而一个人要有道德,才能够做别人的楷模。我们今天的社会,恰恰是一个需要楷模的社会。对于人格、道德的需要,甚至比知识的需要更加强烈。因为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从网上、从多种渠道都能学到自己的知识。可是这些交流的工具、社交的媒体并不见得就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德的判断。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上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明辨是非,这也是《四书》里《大学》的开端。如果你带着一种清晰的是非判断从这所母校毕业,如果这种判断可以贯穿你的一生,那将比你拿到的任何文凭都更加宝贵。“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阐明发明的意思,是一个动词。第二个“明”字是一个形容词,形容人性中本该拥有的光明美好的道德。所以,大学最基本的宗旨,在于鼓励和阐明人性之中本该拥有的那种光明美好的道德。
同学们,前两天我在军训的操场上看到你们,那样整齐的队列,各种项目的表演,今天,你们意气风发回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大学跟中学,多么的不同?在中学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会替你做很多判断,包括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一个人作息时间可能都有人管着你。但是到了大学,我想,人是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判断是非,并且跟随自己的价值观去完善自己的行为。人是观念的动物,有什么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很多人都说,今天这个社会多残酷,很多的决定权都不在自己的手里。我想跟大家说,起码生命的起点做个什么人,什么叫对什么叫错,这个权利就在你的手里。我们从小太容易被一些事情混淆了。小的时候,你们大概都听说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就紧张地去上各种课外的辅导班,去找各种补习的家教。但今天想想,让你跪在起跑线上,听见发令枪,“蹭”就撺出去的跑法,这是跑什么呢?这是跑百米。而人生呢?人生是场马拉松。你真的能用跑百米的方式去跑一场马拉松吗?也许你们的小学、中学各科老师都说:大家加油,在起跑线上再加油。但是我站在这里迎接你们,要告诉大家:跨进大学了,让我们的心从容一点,学习上你可以去努力,但我不希望你们为跑而跑,没有方向紧绷着弦,从起跑线跑到现在,大家都18、19了,再以跑百米的速度去跑人生的马拉松,你跑得了42公里吗?
所以,这个时代有很多口号,不一定就是一个真正成立的命题。我们要静下心来去想想,你能为自己的生命承诺什么,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家长都会跟你说:你只要学习好你就是这家的功臣。大人省吃俭用地给你挣出了学费,就为了送你去上各种的补习班,甚至去上贵族学校,送你去住宿。但是我也想说,中国人过去是最讲究家教与门风的。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爷爷奶奶,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家庭中有一些底线,孩子不诚实是不允许的,不孝顺是不允许的,对自己不承诺责任,不担当是不允许的。那么,这个家不一定是知识水准最高的地方,但是它家道正直,为人坦荡,有一种忠善之心,有一种朴素的欢乐,这一切都不是一个贵族的住宿学校能够给你们的。
如果一个人耳濡目染在家里知道了,什么是有所不为,走出门去,这个孩子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如果你连洗碗都不会,奶奶还在厨房忙着,你自己已经把饭吃完,把脏碗扔给她了。那么你学习再好,也是差一点功课的。所以,上了大学,先不着急你的专业课,不着急百米冲刺,我们要补点东西,补什么呢?关于常识。人一生可以没有高精尖的知识,但是人生不可缺少常识。中国人本来就是懂常识的。西方人在向天空神灵致敬的时候,中国人在二十四节气的更迭中生活。中国的农民向土地学习,敬畏天地,遵守时序。只有这样,老天才给你饭吃。这份敬畏之心,是现在城里的孩子没有的。我们会说:有农药,有塑料大棚,一切科技都有。然而,科技是让我们变得狂妄的理由吗?
还有伦理。我们这里有农村的同学,如果你们出门见到村里的长辈,低头背单词不说话,你爸爸可能就拍你一巴掌,“怎么能没有礼貌呢?”这在大人的脸上是过不去的。所以守住天理和伦理,人的常识才不会错到哪里去。
我们小时候上幼儿园,都会知道:人要守秩序,排队不能加塞。不然,小朋友把你揪出来,大家都很歧视你。可是,长大以后,看到了很多反腐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贿赂行为?无非就是拿着钱到前面买个便宜,加个塞。再比如说幼儿园的小孩都有礼貌,见谁都打招呼。后来为什么不打招呼了?因为成年世界老不搭理他,他们逐渐就被冷遇了。所以,我在国外的时候,常常街上过来一个不认识的老外,会跟你打个招呼,而明明看到是一个同胞,却冷着脸就过去了。原来我们之间失掉了常识性的习惯。所以大家到这所学校来,我们就从头补点常识课,人本来应该有什么样的姿态,生命才是温暖的。这就是“明德”,在我们生命里恒常久远的道德。
今天在座的同学,分在不同的专业,其实所有的专业,更重要的是什么?中国人叫做“三不朽”,太上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言。无论是立功的武将,立言的文臣,他们都一定要有个前提,那就是立德为先。我们讲“立德树人”,一个人要是德行没有起来的话,其他的一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在开学前两天,我在南方传媒大厦里面讲课,我说:希望我们的传媒不要讨论这个民族价值共识以下的事情,好吗?我认为我们今天讨论了一些不应该那么大肆讨论的事情,讨论得过多,有时候是非也会因此混淆。
中国有句老话: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大家认为很无奈吗?可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换个角度想,如果你一个人如意的事有八九的话,那得有多少人因为你而不如意?因为世界的资源就那么多。这些天大家军训回来了,开始分宿舍了。宿舍不可能每个床都靠窗子,也不可能每个床都是下铺,床跟床之间一定有那么一点优劣的差别。但因为这点事,难道我们这辈子就吃了大亏了吗?
这些年,大学里面的暴力事件不断曝光,同学之间下个药,互相残杀,这还少吗?现在来说,北师大校园里,还没有出现过太多太大的事,我也希望大家一齐努力,将一种风清气正的东西建立起来。开学这几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女大学生在报道的途中上黑车,走失、遇害?一方面,我们呼吁社会的保护。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女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是不是不够强?中国有个观念叫“天人合一”。“人”字一撇一捺,从一个小孩开始,有正负,有黑白,有阴阳相生。一年一年长大,天人合一的“一”是世界的一个标准,是太阳跳出地平线的底下的一横,它也是方正的“正”后面,一只脚踩在地平线的那个标准。
所以中国人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当“人”遇见“一”的时候,那就是你长大了,一个人可以伸出手臂,筋骨强壮,立于大地,这叫长“大”了。当“大”再遇到“一”,你再提升心里的标准,就是这个“天”字。“天”就是人头,中国人信得天理,讲得天良。就是要知道,人世间有比我们的社会更恒久的法则,那就是苍天跟人心的价值默契,守住这个大是大非,人才不会因为贪小便宜,犯小糊涂而出了弥天的大错。所以上大学,先看看,我大没大到天人合一,懂了亘古不变的那点道理。只有懂了大的事情,人才不至于拘泥于小事。这就是,从大事着眼,从小事着手。人的眼界要大,动手能干的细节要小。
一个小和尚捧着一个很大很大的碗来问师傅:这么大一个碗能装多少东西啊?师傅说:那边有核桃,你试试。小和尚就捧着核桃往里放,放了十几个核桃,都冒尖了,说:师傅,就能放十二个核桃。师傅说:好,那边还有小米,你再试试。小和尚就捧一捧小米,“唰”,还能放。放着放着,小米也冒出来了。师傅说:你看看水缸,里面还有水呢,再试试。小和尚又往里洒水,惊讶地发现,原来还渗得进去水。所以,一个碗放了多少东西,才算真正放下了呢?大学的四年时光也是这样的。你先看看能做的大事是多少,大事是格局。人不能忽略了格局。你要是先放满一碗水,别说放十几个核桃,你往里扔一个核桃,撒一把米试试,水就全冒了,格局全乱了。所以,从大事抓起,小事都能挤缝、溜缝再进去。所以你要学好什么样的专业,今后是要去考研,还是要出国进修,直接去工作。你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确定什么样的方向,这都叫大事的格局。我希望这件事情,老师和家长,可以给你们建议,但不要决定权再交给别人了。学着为自己做主,真把这些事都想清了,你就明白一个词——局限。“局限”就是一个人先天格局太小,所以为其所限。
上大学是建大格局,养大气象的地方,这是让自己先大气,然后还要有种能耐,核桃装满以后,装小米,小米装满以后往里面灌水,看看能不能让自己的生命充实饱满到每一个小细节上,然后,你会得到一碗的生活。
再说一个碗里的故事。还有一个小和尚,捧了一碗糯米去问他师傅,师傅你说,这是多大价值?师傅说,这因人而异。这碗米,你要是交给家庭主妇,上锅蒸10分钟,给孩子吃了,一碗糯米饭价值一块钱。如果你给一个有脑子的小商小贩,他分四五个粽子叶把它包一包,那卖四五个粽子,值四五块钱。再给一个更有头脑的商人,在米里面放水,加酒曲,加热,酿造出来一小瓶酒,那就有可能值一二十块钱的价值。今天,我迎来的同学们也罢,小学弟小学妹也罢,你们人人手里都捧着一只空碗,往碗里装什么,这是大学四年里的事情,而这碗里的东西最后变成什么,是你走出校门,四年以后社会给你的考核。
“明德”就在于,不要因为眼前的小便宜,让人生吃了大亏。如何看待如意与不如意?应该说世界上不给你什么都是本分,给你什么都是情分。不给你,没什么可抱怨的,而一旦给了,你就要知道去感恩。我们都见过那种成天在抱怨的人。其实,抱怨甚至不需要理由,会变为一种习惯,这才是一种悲哀。比如说昨天大家都觉得,看到了最美的月亮。可是今天,又会觉得比昨天还圆。这一切里面,不都包含着遗憾的逻辑吗?所以,人要有美好的珍惜。如同苏东坡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好?你怎么知道,明年还有没有这样的明月呢?佛家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一时圆满之后,马上就凋零残损了。没有达到,人心就存有期待,抱着这么一点憧憬和感激。大家去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子,当一个人不那么狂妄的时候,感恩的理由就变得多起来了。当一个人越明辨是非的时候,有所不为,同时有所作为的能力会更强一些。一个人不再追求规模,而能够守住规则的时候,它的发展也更有序一点。孟夫子曾经说过,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中国人最大的智慧是知道好歹,明辨是非。这就是我跟大家想说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点,我想跟大家说的,学习为自己买单,做一个能承诺责任的人。这也是大学里的一项功课。很多人的不满,其实是对自己不满,因为没有能力为自己买单。很多人怨天尤人,不是外在世界对他不好,就是自己周围的人不好。其实我们想想,从小的这个生长环境,独生子女长起来也不容易,你们是不是见过,周围的小不点,开始学走路,不小心绊了跟头,奶奶姥姥冲上去就抱起来,不是跺地板,就是踢椅子腿,老在说,哎呀这个破椅子,这个坏地板,摔死我宝宝了,咱们打它。甚至你们小时候也被奶奶姥姥这么抱在怀里踢过椅子腿,其实这让一个小小孩在潜意识中就觉得,我如果受了苦,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什么东西再替我受过。也就是说我不是白摔的,这不是我不小心,而是椅子坏,地板坏。这种意识太久了以后,上小学数学考不好,回家一摔卷子,老妈你怎么给我检查的?上中学作文写不好,回家一摔本子,老爸为什么我就写不好,你怎么就没辅导好我?再往后,谈恋爱,我经常看见我学生们,好的时候,如胶似漆,不好的时候就眼泪汪汪地说,你怎么这样?我爸从来不这么对我。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爸爸。人要学习为自己买单。这是大学里必须要做的功课。甚至我可以说,到大学说这句话已经晚了。如果大学里再不改掉这个毛病,以后求职就业了,完成不好工作。你会去跟老板说,老板您看布置这任务的时候就不太清楚,再说我们这团队配合的都是什么人,这怎么可能完成呢?
人,都希望有自由,但谁都知道,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一个能够自律的人,是他有自尊的前提。一个有自尊的人,是他能自由的前提。一个行为无度的人是没有尊严的,他越是无度,越觉得他的自由受阻,因为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条十字马路,有一边绿灯畅通无阻的时候,那么另外的那条路必须是红灯的等待。正因为你为别人等待了,所以等到你这条路绿灯放行的时候,别人也愿意为你等待。这是规则。
现在咱们的共识是什么?黄灯提醒你快跑两步,因为红灯还没亮。所以这一让一抢,素质就出来了。就跟足球赛场是一样,你都已经吃了黄牌了,你还敢再去积累黄牌吗?如果是红牌就罚下了。所以先别想,我怎么向世界要绝对自由,那你就离红牌越来越近了。先想我怎么能自律,远离黄牌,那你今天的自由就越来越多了。在这个中间,一个起关键作用的密码,就是你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了。从小,别人都在为你负责,一个人得到了很多爱而欢喜,这是成长。但一个人因为能够给予别人爱,而感到欢心和尊严,这是成熟。今天上午,习主席说: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唤醒人的责任。责任有多大,人的世界才有多大。责任不是外人压在你肩上的沉甸甸的份量,是一种心里唤醒的自豪。有一个农村的小姑娘,十来岁,弟弟6、7岁,长得胖胖大大的,但是走不了路。小姑娘心想:父母都打工去了,自己要上学,把弟弟关在家里,行动不便,摔了怎么办?于是,她打水的时候,喂猪的时候,上学的时候,干什么都背着她弟弟。又瘦又小一个小姐姐,不离身地背着一个胖弟弟,别人就老问她:你背着这么重的一个负担,不觉得累吗?小姐姐只有一句回答:那是我弟弟。大家可以想一想,身上背一袋60斤的粮食或者一块60斤的石头,跟背着弟弟的感觉一样吗?背一块石头那是负担,背自己的弟弟,那是亲情。背一个负担,给你的是劳累和压迫;但背着弟弟,那是亲情是爱,让你获得一种尊严。你给得起,所以力量就大一点。在这个校园里,我不想跟大家说,你们就都过着无比轻松的四年校园生活吧。我想说,让这四年的生活,稍微有点重量吧。中学以前,大家没有多少机会去担当重量,如果大学再继续延续着这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你还上不上社会?我经常会有学生,本科毕业说:“老师我要考研。”研究生毕业:“老师,我要考博。”博士毕业问我:“老师我能不能跟你念博士后?”有时候我说:“我还真不觉得你是个做学问的材料,你要出去工作,能挺好。”“不,我觉得外头太险恶,我就是不想上社会,老想留在学校。”所以,我想跟我们14级的学生说,大学不是避风港。选择深造、学问,那条路照样很苦,但是走出去,也是天高地阔。我们得先在这四年本科生活中让自己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担得起责任的人,能建立尊严和行动力的人,其实这才是一个保底的标准,为自己买单。
第三个命题,我想说,在一所综合大学里,我们把爱的学习作为一门功课,做一个生命丰富,活色生香的人。我们这样一所百年老校,有这么多学科,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就会发现各种学科思维方式的奇妙。无论我们这座邱季端体育馆,还是我们不远的敬文讲堂,或者是我们的京师大学堂,我们还有教九楼教室,包括我们艺术楼的北国剧场,咱们学校里这种大讲堂,大剧场太多了。现在大家去我们那个北国剧场就可以看到,我们院里的音乐会、话剧包括北师大的大学生电影节每年要连续展映一个多月,还有我们的各种专场,那里是总在演出,包括敬文讲堂的各种大师的讲座……有很多人问过我,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有用无用。我想跟大家说,人的学习分为“有用”和“无用”这两种,“有用”的学习是论文凭,“无用”的学习其实恰恰会成全了人的成长。
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要像对待信仰一样,有两种爱好,一是信任科学,二是爱好艺术。信任科学是为了让我们避免愚昧和无知,因为它们会带给我们惶恐。热爱艺术则是为了我们活得有趣,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扔在了生命的低谷,而真正拯救你的,还是你自己。我这里说的科学跟艺术都不是指大家的专业,而是一个有素养的公民,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学,在今天,食品不安全引起很多恐慌,做一个负责任的家庭主妇,首先应该是在超市看得懂说明书的人。有多少家庭主妇不会看说明书,又有多少人裹胁在这个庞大的信息阵里人云亦云呢?今天,喝绿豆汤,明天吃生茄子,大后天吃葱花蛋,再大后天流行甩水疗法。如果我们总是在跟着流行走,就把自己的密码给搞乱了,所以科学的态度是什么?是信任真理。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今天我们有很多夸人的词,说这个人多睿智,多成功,多美丽啊。我认为这一切都不如一个词好,就是“真实”。真实是一种坦荡的勇敢。没有资本的人是没法真实的,很多人也善良,但善良足以支撑你的真实吗?如果善良的人没有那么大的底气,有时候他会被一些残酷的规则妥协成虚伪的人。所以做一个强大的人才能相信真理。科学是使人信任真理的一种动力。
&&&&另一方面,我还想说,信任一点艺术,艺术让人能够活得更有意思。孔夫子要去南方之九夷,他的学生拦住他说:陋庐之何?那么简陋的地方,老师你干吗去啊?于是,孔夫子说了这么骄傲的一句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真君子去的地方,有简陋一说吗?各种信念和学问在真君子的生命里,他每到一处都活色生香,怎么可能简陋?我曾经追随王守仁先生的足迹,去过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驿。当年他被刘瑾陷害,削去京官的官职,三十五岁发配,三十七岁才走到那里。他称自己一生百死千难。他走了两年,中间要是被锦衣卫给追着,还不是投江就是失踪?身上别说书了,可能任何钱财、衣物都没有了。他管的人只有10个役卒,23匹马,而那个地方遍地毒蛇瘴气,语言不通。这样的一个胸怀大志的书生在那可怎么过呢?等我看到的是,他住的那个破破的山洞,什么都没有,却镌刻着一块匾额“扬名小洞天”,也就是说,他要在此处活得别有洞天。读书的地方当然没书了,只有在自己推演易传、易卦,所以那个小窝叫“玩易窝”。更难得的是,在高高的山冈之上,他寻到一个大洞,上面写着“龙岗书院”。他在这个地方,给他那些喂马的役卒讲学,讲什么呢?格物致知。致的乃是良知,人要修天地方无一匹之人,把修好的良心良知用来救这个世界,这才是知行。今天,我要告诉大家,做一个有爱的能力,学养丰厚的人,不是为了锦上添花,拿出来炫耀,更多的恰恰是为了雪中送炭。做老师,做家长的人,都祝福孩子们,一生顺利。但是谁都知道,每个孩子只要长大,必定有倒霉的时候。但是,人总要有一些别人拿不走的东西,官职别人拿得走,钱财别人拿得走……什么才是人这辈子拿不走的呢?有两种东西,第一是信念。第二是学问。
所以,我真心地希望,在北师大的这几年,不管是四年,七年,甚至是更久,大家能修炼出来一些别人拿不走的东西。那就是人对于善,对于正义的一种信念。;关于科学,关于艺术的常识学问和修养。人们都说相由心生。今天,从我这里一眼看下去,你们都非常漂亮。因为年轻,青春蓬勃,就没有丑的。但是,我也要告诉你们,
20岁以前的漂亮是自己带来的,爹妈给你的。20岁以后的美丽是一场浩大的修行。美丽是一种气场。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心不笃定,没有强大的信与爱,他的脸上怎么可能有柔和的光彩?所以,艺术的陶冶与涵养,对一个人来讲,是必要的。
我希望大家,关注一下北师大的网站,看一看北师大有多少你们不知道的讲座,多少你们不了解的交流。我刚才说的大学生电影节,这在我们艺术传媒学院,每年的春天大家都可以去那儿,你想想,那是连续看电影,而且有不同的剧组来跟你们沟通,是不是很有意思?我们还有一些培养方式你们可能也不知道,比如说艺术传媒学院有一个叫三校动漫班,教育部批下来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三校联合培养高端动漫人才,前三年一个学校待一年。比如说,在师大就是上所有人文素养的基础课;比如说在北电,上所有尖端的电影理论;比如说上传媒大学,基本都是上机的操作。第四年,大家做毕业作品。我觉得,这些才是一所综合大学应该有的气象。苏东坡,在黄州快哉亭给他的好朋友张偓佺写过一首词,他的下编说“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以为,苏东坡这十个字写出了中国人应该有的涵养,人生无非就是动静之间,如果静含“一点浩然气”,动如“千里快哉风”,这是何等豪迈的人生!怕就怕静得嘀嘀咕咕,动得犹犹豫豫。
我特别想跟大家说,做一个行动的知识分子,不要仅仅在象牙塔里坐而论道。中国需要行动去改变。左思说:“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整个衣襟都站在千仞高岗上,迎着浩荡长风,洗个脚都要去活水长流,不能在死泥沟。这就是气象。一个人年轻时把气象养大一点,比学问更重要。这才是你们对抗一个世界规则,能够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大资本。一个气量很小的书呆子,很快就会被规则绑架。很多同学说,哎呀,我还是做现实主义者吧,做理想主义者会遍体鳞伤。我说:人早晚都会现实的。但是你知道吗?生来就抱定现实的这么一个人,他可能一走到社会上就认同了,完全地不要自己了。而一个理想主义者,在被现实修理得遍体鳞伤之后,他仍然有足够的理想和气象去改写现实的规则。
人跟现实是什么关系?我送走一拨一拨的毕业生,他们总说,社会很残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说:这个社会姑且看作是一泊混水吧,你不能选择它的温度,它不会因为青睐你而变成温情脉脉的温泉,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质地。假如你的眼前有三泊水,你准备三种不同的东西,一个生鸡蛋,一根生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扔进三口滚开的锅里,盖上盖子半小时。打开以后,你会看到三种不同的结果,生鸡蛋本来是柔软鲜亮,但是煮半小时,那就硬梆梆,里外都像石头一样,我们确实有一些人,被社会煎熬成了铁石心肠。别人撞倒了,首先想的:他讹我怎么办,这不能管了。别人来借钱:他要不还怎么,我不能理他。有多少人是因为胆怯而变得冷漠,过度地自我保护,而失去了同情的能力?第二口锅,胡萝卜原来还有型有款,但到最后,烂塌塌的成为了没形没状的胡萝卜泥,这就是被生活煮软和的。你们的父母当中都会有这种善良的老好人,什么事都哎呀,一切为孩子,我们这岁数还有自己什么梦想呢?在单位随大流,领导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完全失去自我了。那么,人在社会的煎熬里,能够有第三种姿态吗?你看看第三口,那把干茶叶,既没有鸡蛋胡萝卜那么重,也没有那么漂亮,但是在锅里煎熬之后,它的叶片反而会变得滋润了,舒展了,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一锅浓浓的香茶,这才是我们跟世界相遇的最好方式。
罗曼罗兰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可以说,中学以前甚至更小的时候,我们爱生活,信童话,是因为还没看见世界的残酷。现在,你们要看见世界的残酷了。上了大学,有了社交的圈子,包括今天各式各样的新闻,你都会觉得,现实那么不令人满意,你有理由指责它,有理由失望,有理由去骂,去哭,但是你还有新的阶段吗?如果看清了生活有多么残酷,你还能说因为有我在,别人对人性就会多点信任。因为有我在,我能让今天不好的社会哪怕好一点点。这才是不折不扣的英雄。所以一所大学,我们今天的相遇只是一个起点,大家捧着这个空碗进来,四年以后,我们让自己的生命变成什么样的质地。需要我们去体会,去充盈。在这四年里,大家可能会有难处,会有伤痛,可以在这里流眼泪,在校园网上发发牢骚,骂骂人,这些都叫“青春”。在老师,在比你们大的人的眼里,这是可以包容的荒唐、鲁莽、青涩和不成熟。我只是不愿意看见,和这个年龄不相称的冷漠。对人的漠不关心,对自我生命的放弃,对于世道的讪笑谩骂。这些让你过早苍老的冷漠,辜负了本可以活跃鲜亮的年华。
同学们,大学是你们还可以凭自己的心,任性澎湃的地方,但是大学也是你带走更多的资源,走向社会的那个街口。今天空着的这个碗,就意味着你,一切皆有可能。而四年以后,你会真正知道,这所百年名校以它什么样的资源成全了你们的一生。其实,母校真正能够给大家的,只是唤醒我们血液中的一些基因,而基因会让一生走得更远,走到这个社会上去做一个真正的英雄,而那个梦想是从今天开始奠定的。希望我今天看见的所有学弟学妹,当你们走出这所学校,走向这个世界的时候,在未来,都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祝福大家,谢谢大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丹2016新年演讲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