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新能源行业 怎么赚钱汽车技术于汽车技术哪一门更赚钱

大专学新能源汽车技术于汽车技术哪一门更赚钱_百度知道
大专学新能源汽车技术于汽车技术哪一门更赚钱
实点吧,好好看看汽车的发展,目前近几年国内还是主要以汽车为主,毕竟也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当然你可以先学完汽车之后再学习一下新能源汽车,至于新能源好几年后的事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能源吧,外快多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4 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和车型? - 鸟瞰文学网
2014 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和车型?
2014 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和车型?
08:12:01作者:匿名来源:未知
2014 年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车型、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家的视野,这一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车型和技术?为什么?
2014 年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车型、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家的视野,这一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车型和技术?为什么?还有一则是被万向收购的菲斯科 这家公司之前万向和李泽楷竞争很激烈。2015年应该会惊艳亮相。菲斯科在美国是可以和特斯拉相抗衡的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谢 @刘尧 邀。上面jinseng已经回答很全面了。个人观点,首先要关注的还应该是tesla,因为tesla是汽车中的APPLE,已经形成气候,有了生态圈。更重要的是telsa只有电动汽车。一家能够做好而且必须做好的公司。比亚迪 唐特斯拉。
外形酷好看,像跑车1. 第一个实现量产的燃料电池汽车,现代ix 35 Fuel Cell。该车搭载了一台输出功率100 kW的燃料电池堆,同时配以功率24 kW的储能电池模块,电机最大扭矩达到300 Nm@1000 rpm,最高车速160 kph,0-100 kph的加速时间为12.5 s。燃料电池发动机置于前舱,驱动形式为前驱。后排座位及行李厢下放置两个70 Mpa的高压氢罐,总容积为144 L,可储存5.64 kg氢气。加氢时间约为3 分钟。在燃料消耗量方面,现代公布的综合工况下氢气消耗量为0.9512 kg/100 km,续驶里程达到594 km。在测试方面,ix 35 FCV的低温测试在瑞典北极圈内完成(最低冷启动温度未公布),高温测试在美国Death Valley完成(环境温度超过50 ℃)。除了它的技术,在推广方面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比如目前该车正在加州以租赁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租赁价格:在签订3年租赁合约的情况下,车主需要先负担一笔2999美金的费用,而三年的期间内每个月再付499美金的燃料与维护费用,这费用包括了不限制用量的氢燃料补充与后续维修保养服务,并包含维修期间的代步车费用。2. 2014年底,丰田Mirai开始在日本本土上市。该车和之前丰田在各大车展上展出的丰田FCV概念车基本保持了一致的外形。它搭载一台114 kW的燃料电池堆,体积功率密度超过了3.1 kW/L,电机的输出功率113 kW,最大扭矩为335 Nm。在结构上,与ix35 FCV明显不同的是,Mirai燃料电池模块放在了底盘下方,只有PCU和电机置于前舱。后排座位下放置一个氢罐,行李厢下放置一个氢罐和储能电池。氢罐采用的是日本东丽公司的碳纤维材料,最大压力也为70 Mpa。加氢时间3-5分钟。JC08工况下,续驶里程达到700 km。在测试方面,Mirai的低温测试在Yellowknife完成(冷启动温度低于-30 ℃),高温测试在Death Valley完成。最令人惊喜的是Mirai的售价,日本本土售价为7,236,000
日元(约合人民币37.4万元),享受政府补贴后为5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9万元)。按丰田的说法,到2015年,他们的FCV成本将达到2008年时FCHV-adv(是丰田推出的一款燃料电池SUV)的5%,这是一个惊人的成绩。至于为什么成本下降幅度这么大,除了燃料电池堆成本的下降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基础好,很多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都可以被借鉴到燃料电池车上。3. 2014年,上汽集团办了一个“新能源汽车万里行”活动,示范车辆中包括了上汽集团生产的荣威E50纯电动汽车,荣威550 plug-in混合动力轿车和荣威750燃料电池轿车。其中的荣威750 氢电版是目前中国最接近量产的燃料电池车。它的电机输出功率100 kW,峰值扭矩220 Nm。该车实际为一台plug-in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模式可行使30 km,理论最大续驶里程为400 km。(本图片来源:太平洋汽车网)(本图片来源:太平洋汽车网)4.特斯拉Model S吸引了太多的关注度,其实特殊拉的超级充电站技术同样值得关注。截至日,国内处在运营中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在50家左右。Tesla超级充电器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充电技术,它为 Model S 充电的速度远快于大多数充电站。仅需 20 分钟就可以充满一半电量,40分钟可充至80%电量,且电费全免。图中的车我估计有人认识,但是我要告诉你,你肯定猜错了,因为这两辆车根本不是一个品牌的……图中的车我估计有人认识,但是我要告诉你,你肯定猜错了,因为这两辆车根本不是一个品牌的……好吧,其实市场上能买到的也差不多等于是同一个品牌……这辆车在2014年异军突起,买出至少5k,可能有6k或者7k或者更多也不一定……据传还有近万订单等待交付中。这车是双人座,某型号采用的是双侧换电结构,可以一块电池就上路,双电池里程高达260km。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该车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可获取补贴,补贴后价格4-5w。注意了,这是一辆可以上路,有工信部认可,需要驾照的真正的汽车。说它干啥呢,是因为近万销量么?不是,所谓关注,应该看未来~~2015年是中国政府设定的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前全国需推广30万辆新能源汽车(目标其实是50万啦,但只有30万有人认领),但截止今年9月份,推广了不到4万辆。这意味着,在2015年将进入一个新能源汽车推广高峰。那么这30万辆车生产好生产,在哪儿消化呢?特种车、商务车、客车就不提了,数量肯定是有限的。公务车、出租、租赁一样受规模限制,不可能疯狂膨胀,只有一个出路:民用乘用车。而这些年来,电动汽车并不受普通老百姓亲睐,原因只有一个:贵。推广几十万辆,肯定不能靠特斯拉这种富豪玩具了,而老百姓买车考虑的就实在多了:实惠是第一选择。相比汽油车,无论比亚迪这类国产电动汽车、混动汽车,还是进口的宝马奔驰之类,价格哪怕补贴都高高在上,节能难敌投入大……而图片中的小车不同,轻巧灵便不说,价格也很合适,4-5万的价格,百公里几元钱,这诱惑绝对不小。就在月初,国家刚刚放开了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准入。意味着类似时风、宝雅、陆地方舟这样以前上不了台面的厂商很可能针对低价市场推出杀手级产品。所以,我推测在明年,类似开篇图片的小车,会成为一类主流车型,第一款全面普及的电动汽车,第一款国民车,将从这类车型中诞生。2015年,新能源汽车最让人关注的不是超前的技术,不是酷炫的车型,而是普及。谢邀,jinsheng大牛已经回答得非常好了,我只能补充一点儿:比亚迪电动大巴销售火爆,一度因电池产能不足而无法交车;北汽新将启动乘用车标准电池包可更换车型;国内各大整车厂开始自主研发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监控系统;随着吉利和科力远合资动力电池,国内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实际起步,对电池包监控准确度要求更高。1、丰田Mirai发布。丰田宣布量产燃料电池车,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来说是一个重磅消息,标志着燃料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向市场推广了。2、现代Tucson FCV燃料电池堆荣获“沃德十佳”发动机。这意味着燃料电池车已经到了堪用阶段,因为Ward‘s world的评奖标准是:在售车型售价不得超过54000美元。现代Tucson FCV的最大功率为100kw/5000rpm、扭矩为221Nm/1000rpm,续航426km。3、奥迪R18 etron Quattro击败丰田混动赛车TS040,夺得三连冠,丰田TS040虽然屈居第三,但是以近千马力的超大功率、最快单圈速度艳惊全场。值得注意的是勒芒大赛的前3名全部是混动赛车,保时捷重返勒芒赛场所用的参赛车辆也是混动赛车。4、F1大赛修改竞赛规则,弃用2.4v8自然吸气引擎,改用1.6 v6涡轮增压引擎,启用了除ERS-K动能回收装置之外的第二套能量回收装置——ERS-H,ERS-K电机功率从60kw增至120kw。这意味着世界三大汽车赛事中的两大赛事都大量采用混动技术。而汽车赛事采用的新技术自然会成为全球汽车技术领域的风向标,大量赛车技术将会移植到民用领域。5、采埃孚新推出的8AT、9AT已经内置了第二代混动模块,预计豪车领域将全面实现混动化。舍弗勒的混动模块也大量应用在本田i-DCD这样的轻型混合动力车上。以变速箱厂家为主导的插电混动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如大众高尔夫GTE、高尔夫A3 etron、奥迪A6 Hybrid、宝马5系/7系混动、路虎极光混动等等。此外还有前后轮混合驱动的宝马i8、Volvo XC90都在2014年正式发布、上市,预计还有更多的欧洲厂家使用前后轮混合驱动,比如奥迪Q5 Hybrid。6、本田i-MMD改变了之前燃油增程车在发动机效率最高的时候只驱动电机发电而不是直接驱动的串联混动模式,采用了发动机直连模式,大大提高了燃油增程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实用性,燃效超过了丰田凯美瑞混动。7、Tesla Model s的低价入市引爆了纯电车的热潮,但随着Model D的发布,由于没有多少技术亮点,消费者的热情已经渐渐消退。8、比亚迪秦以性能为卖点,出人意料地触发了国人的购买热情。至于省不省油,充电方便不方便,并不是国人考虑的问题,沪牌、购车指标才是刚性需求。不过,哪怕是个“噱头”,也吸引了国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于奔驰比亚迪腾势、荣威550 Plug-in、北汽的EV200不过是这股新能源大潮中泛起的几朵小小浪花。一篇文章看懂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其当前水平_资讯频道_中国电动车网
一篇文章看懂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其当前水平
来源:第一电动网&&&&nbsp&&浏览2613次&&nbsp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都有哪些?中国和国外的厂商在关键技术上发展到何种水平了?
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8万辆,发展态势喜人。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笔者结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新能源汽车分类
在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弱混、强混”与“串联、并联”不同分类方法令非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其实这些名称是从不同角度给出的解释、并不矛盾。
1.1消费者角度
消费者角度通常按照混合度进行划分,可分为起停、弱混、中混、强混、插电和纯电动,节油效果和成本增等指标加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无此功能或较弱、“+”个数越多表示效果越好,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节油效果改善、成本增加也较多。
1.2技术角度
技术角度由简到繁分为纯电动、串联混合动力、并联混合动力及混联混合动力,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P0表示BSG(Belt starter generator,带传动启停装置)系统,P1代表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启动机和发一体化装置)系统、电机处于发动机和离合器之间,P2中电机处于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P3表示电机处于变速器输出端或布置于后轴,P03表示P0和P3的组合。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结构在国内外乘用或商用车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相对来说P2在欧洲比较流行,行星排结构在日系和美系车辆中占主导地位,P03等组合结构在四驱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欧蓝德和标致3008均已实现量产。新能源车型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性、节油效果和成本增加,例如由通用、克莱斯勒和宝马联合开发的三行星排双模系统,尽管节油效果较好,但由于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近十年间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2、新能源汽车模块规划
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总体上讲,整个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三级模块体系、如图2所示,一级模块主要是指执行系统,包括充电设备、电动附件、储能系统、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驱动电机和齿轮箱。二级模块分为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执行部分包括充电设备的地面充电机、集电器和车载充电机,储能系统的单体、电箱和PACK,发动机部分的气体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发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离合器中的干式和湿式,驱动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齿轮箱部分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包括AMT、AT和DCT等)、行星排和减速齿轮;二级模块的控制系统包括BMS、ECU、GCU、CCU、MCU、TCU和VCU,分别表示管理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电机、离合器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器。三级模块体系中,包括电池单体的功率型和能量型,永磁和异步电机的水冷和风冷形式,控制系统的三级模块主要包括硬件、底层和应用层软件。
根据功能和控制的相似性,三级模块体系的部分模块可组成纯电动(含增程式)、插电并联混动和插电混联混动三种平台架构,例如纯电动(含增程式)由充电设备、电动附件、储能系统、驱动电机和齿轮箱组成。各平台模块的通用性较强,采用平台和模块的开发方法,可共享核心部件资源,提升新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缩短周期、降低研发及采购成本
3、新能源三大核心技术
在三级模块体系和平台架构中,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有着重要影响。
VCU是实现整车控制决策的核心电子控制单元,一般仅新能源汽车配备、传统燃油车无需该装置。VCU通过采集油门踏板、挡位、刹车踏板等信号来判断驾驶员的驾驶意图;通过监测车辆状态(车速、温度等)信息,由VCU判断处理后,向动力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发送车辆的运行状态控制指令,同时控制车载附件电力系统的工作模式;VCU具有整车系统故障诊断保护与存储功能。
图3为VCU的结构组成,共包括外壳、硬件电路、底层软件和应用层软件,硬件电路、底层软件和应用层软件是VCU的关键核心技术。
VCU硬件采用标准化核心模块电路( 32位主处理器、电源、存储器、CAN )和VCU专用电路(传感器采集等)设计;其中标准化核心模块电路可移植应用在MCU和BMS,平台化硬件将具有非常好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随着汽车级处理器技术的发展,VCU从基于16位向32位处理器芯片逐步过渡,32位已成为业界的主流产品。
底层软件以AUTOSAR汽车软件开放式系统架构为标准,达到电子控制单元(ECU)开发共平台的发展目标,支持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控制系统;模块化软件组件以软件复用为目标,以有效提高软件质量、缩短软件开发周期。
应用层软件按照V型开发流程、基于模型开发完成,有利于团队协作和平台拓展;采用快速原型工具和模型在环(MIL)工具对软件模型进行验证,加快开发速度;策略文档和软件模型均采用专用版本工具进行管理,增强可追溯性;驾驶员转矩解析、换挡规律、模式切换、转矩分配和故障诊断策略等是应用层的关键技术,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表2为世界主流VCU供应商的技术参数,代表着VCU的发展动态。
MCU是新能源汽车特有的核心功率电子单元,通过接收VCU的车辆行驶控制指令,控制电动机输出指定的扭矩和转速,驱动车辆行驶。实现把动力电池的直流电能转换为所需的高压交流电、并驱动电机本体输出机械能。同时,MCU具有电机系统故障诊断保护和存储功能。
MCU由外壳及冷却系统、功率电子单元、控制电路、底层软件和控制算法软件组成,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MCU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平台化设计理念(核心模块与VCU同平台),功率驱动部分采用多重诊断保护功能电路设计,功率回路部分采用汽车级IGBT模块并联技术、定制母线电容和集成母排设计;结构部分采用高防护等级、集成一体化液冷设计。
与VCU类似,MCU底层软件以AUTOSAR开放式系统架构为标准,达到ECU开发共同平台的发展目标,模块化软件组件以软件复用为目标。
应用层软件按照功能设计一般可分为四个模块:状态控制、矢量算法、需求转矩计算和诊断模块。其中,矢量算法模块分为MTPA控制和弱磁控制。
MCU关键技术方案包括:基于32位高性能双核主处理器;汽车级并联IGBT技术,定制薄膜母线电容及集成化功率回路设计,基于AutoSAR架构平台软件及先进SVPWM PMSM控制算法;高防护等级壳体及集成一体化水冷散热设计。
表3为世界主流 MCU硬件供应商的技术参数,代表着MCU的发展动态。
3.3电池包和BMS
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它主要通过金属材质的壳体包络构成电池包主体。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电芯的集成,通过热管理设计与仿真优化电池包热管理性能,电器部件及线束实现了控制系统对电池的安全保护及连接路径;通过BMS实现对电芯的管理,以及与整车的通讯及信息交换。
电池包组成如图5所示,包括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箱体和BMS。BMS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BMS是电池包最关键的零部件,与VCU类似,核心部分由硬件电路、底层软件和应用层软件组成。但BMS硬件由主板(BCU)和从板(BMU)两部分组成,从版安装于模组内部,用于检测单体电压、电流和均衡控制;主板安装位置比较灵活,用于继电器控制、荷电状态值(SOC)估计和电气伤害保护等。
BMU硬件部分完成电池单体电压和温度测量,并通过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通道与BCU 模块进行指令及数据的双向传输。BCU 可选用基于汽车功能安全架构的32 位微处理器完成总电压采集、绝缘检测、继电器驱动及状态监测等功能。
底层软件架构符合AUTOSAR标准,模块化开发容易实现扩展和移植,提高开发效率。
应用层软件是BMS的控制核心,包括电池保护、电气伤害保护、故障诊断管理、热管理、继电器控制、从板控制、均衡控制、SOC估计和通讯管理等模块,应用层软件架构如图6所示。
图6 应用层软件架构
表4为国内外主流 BMS供应商的技术参数,代表着BMS的发展动态。
充电设施不完善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重要因素,对特斯拉成功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解决方案、剖析充电系统组成。
4.1特斯拉充电方案分析
特斯拉超级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充电技术,它为MODEL S充电的速度远高于大多数充电站,表5为特斯拉电池和充电参数。
特斯拉具有5种充电方式,采用普通110/220V市电插座充电,30小时充满;集成的10kW充电器,10小时充满;集成的20kW充电器,5小时充满;一种快速充电器可以装在家庭墙壁或者停车场,充电时间可缩短为5小时; 45分钟能充80%的电量、且电费全免,这种快充装置仅在北美市场比较普遍。
特斯拉使用太阳能电池板遮阳棚的充电站,既可以抵消能源消耗又能够遮阳。与在加油站加油需要付费不同,经过适当配置的 MODEL S 可以在任何开放充电站免费充电。
特斯拉充电技术特点可总结如下两点:1)特斯拉充电站加入了太阳能充电技术,这一技术使充电站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电网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对电网的干扰,国内这一技术也能实现。 2)特斯拉充电时间短也不足为奇,特斯拉的充电机容量大90~120kWh,充电倍率0.8C,跟普通快充一样,并没有采用更大的充电倍率,所以不会影响电池寿命;20分钟充到40%,就能满足续航要求,主要原因是电池容量大。
4.2充电解决方案
图7充电系统组成
图7为一种可参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解决方案,充电系统组成:配电系统(高压配电柜、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和低压开关柜)、充电系统(充电柜和充电机终端)以及储能系统(储能电池与逆变器柜)。无功补偿装置解决充电系统对电网功率因数影响,充电柜内充电机一般都具备有源滤波功能、解决谐波电流和功率因数问题。储能电池和逆变器柜解决老旧配电系统无法满足充电站容量要求、并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在不充电时候进行储能,大容量充电且配电系统容量不足时释放所储能量进行充电。如果新建配电系统容量足够,储能电池和逆变器柜可以不选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充电系统提供清洁能源,尽量减少从电网取电。
从消费者和技术角度分别对新能源汽车结构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各种结构的优势,以及国内外各主机厂的应用情况。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模块组成和平台架构,详细介绍了三级模块体系中相关的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分析VCU、MCU和BMS的结构组成及关键技术,以及世界主流供应商的技术参数和发展动态。对特斯拉成功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解决方案。
<div class="zhaiyao"中国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国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阅读&XIANGGUAN
全部评论&PINGLUN
发表评论&PINGLUN
微信: ddcnetcn qq企业群:群1: 群2:2964039 群3: 电动汽车qq群:
客服QQ: 中国电动车网业务咨询:400-855-7708 服务热线:7 请与我们联系:Service@
中国电动车网版权所有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电动车网 中国电动汽车网 手机站 m.
备案号:浙B2-&#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析高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设置--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载积分:879
内容提示:浅析高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设置--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6:08:4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析高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设置--以广东工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赚钱门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