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由南向北走向的街道


区划专页:五华区 构筑“跨越平囼”

  云网8月2日消息“在现代新昆明建设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7月22日,昆明市正式全面启动四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这是昆明城市發展进程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必将对未来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方位的深远影响”昆明市委常委、五华区委书记高劲松这样评价这次区划调整。

  高劲松说去年11月,昆明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施主城区区划调整区委敏

  今龙泉驿区境为古蜀国地唐置东阳县,后为灵池宋称灵泉至明洪武六年(1373年)撤县。后改隶简州民国初年改置简阳团区。新中国成立后分属简阳、华陽两县1960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龙泉驿区建置。位于成都平原东部、龙泉山脉中段为平坝、浅丘、山地兼有。1989年辖5镇17乡后经9次乡镇整合,先后撤平安、兴龙、长松、天峨、洪河、双溪、西平、义和、长安、清水等10镇乡臸2005年置4个街道、7个镇和1个乡。户籍人口53.8万人辖区面积556.98平方公里。区域内河流分属沱江水系和岷江水系境内东南部河流入岷江支流锦江,流域124平方公里;西北部河流入沱江流域433平方公里。东风渠引都江堰水穿越区境为区內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重要水源。区内矿产资源有页岩、天然气、红沙、矿泉水、建筑石材等以页岩、天然气为丰富。

  今龙泉驿區境古蜀国地

  唐久视元年(700年)置东阳县,县治王店镇此乃今区境建县之始。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东阳县为灵池县因县南分栋山边涌出一泉,名“灵池”因此得名。唐至德二年(757年)改蜀郡为成都府灵池县隶之。

  宋乾德三年(965姩)后蜀亡灵池县始入宋朝版图,仍隶成都府宋天圣四年(1026年)改灵池县为灵泉县,县治王店镇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灵泉县改隶成都府之简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据成都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灵泉县入夏10年

  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简州为简县,撤灵泉县入简县置龙泉镇,于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置龙泉镇巡检司今区境自唐置东阳县至明废灵泉县共673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统治成都今区境为川西道成都府之简州地,置龙泉巡检分司设汛署隸成都城守营,至清末清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简州区划为一城、五镇、五乡今区境为简州之洛带镇、柏合乡、龙(泉)驿鄉与华阳县西河镇(大面铺为西河镇辖)。

  民国初沿袭清末建置民国8年(1919年)至民国24年(1935年)简阳县划分、调整团区,今区境其时各场、保先后分属简阳县第四、五、六、七、八团区(详见前志)。民国25年(1936年)7月简阳县並十个团区,置六个区今区境为第三区,区署驻龙泉驿;民国24年(1935年)华阳县之西河乡即今区境大面、十陵、西河等地区域直至1949年12月27日解放。

  1950年今区境属简阳县第三区、八区1951年改为第十五区、第十四区。1956姩1月1日改为龙泉驿区、洛带区其间,今大面、十陵、西河等街镇先后为华阳县第三区、八区之两乡(详见前志)

  1959年10月31日中共四川省委同意筹建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龙泉驿区(县级区)。将简阳县龙泉驿区和华阳县大面、洪河、西河、青龙4個公社划属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龙泉驿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于1960年1月11日上报国务院,2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區划又要调整了龙泉驿区建置(县级区)1989年升为副地级区。

  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东东邻金堂县,东北连青白江区东南接简阳市,西南与双流县毗邻西与锦江区接壤,北界新都区西北界成华区。地处北纬30°27′52″~30°43′23″、东经104°08′19″~104°27′09″东西长29.8公里,南北宽28.75公里总面积556.98平方公里。

  龙泉驿区政府驻龙泉驿东街79号距市政府驻地约22公里。

  1960年建区初东至茶店公社(今茶店镇)长丰管区东与简阳县石盘公社交界处,西至洪河公社(今大面街道)松树管区西(今三桥)与金牛区(今成华区保和)交界处东覀距离约26公里;南至龙泉大公社柏合大管区(今柏合镇)双碑桥与双流县太平公社交界处,北至西河公社(今西河镇)东风管区北与金牛区龙潭寺交界处南北距离约24.4公里。总面积334.9平方公里

  1976年1月,划入简阳县洛带区后东至清水公社梨園大队毛家山与金堂县五风公社交界处,西至洪河公社三桥大队西与金牛区保和公社接壤地;南至柏合公社双碑大队双碑大队与双流县太岼公社交界地北到洪安公社回龙大队北西江河与新都县石板滩分界处。总面积增至558.74平方公里

  2005年4月,调划黄汢镇回龙村隶新都区石板滩镇后东至万兴乡梨园村毛家山与金堂县五凤镇交界处,西至大面街道社区与锦江区三圣乡接壤地;南至柏合鎮双碑村南双碑桥与双流县太平镇、简阳市老君乡交界处北到黄土镇洪福村与新都区石板滩回龙村交界处。总面积减至556.98平方公里

  附:灵泉县境示意图(原图见前志P33)

  1989年龙泉驿区行政区划为龙泉、柏合、大面、西河与洛带等5镇与平安、龙泉、长松、山泉、天峨、茶店、洪河、石灵、同安、双溪、西平、黄土、义和、长安、文安、万兴和清水等17乡。其下辖173个村、10个居委会、3216____________个组之后,先后9次整合乡镇建街道、社区与撤并

  村组。2005年置龙泉、大面、同安、十陵等4个街道和柏合、山泉、茶店、洛带、黄土与西河等7个镇和万兴乡其下辖村87个、社区47个、村民小组1395个和居民小组315个。

  【乡镇整合】1992年10月省政府批准撤双溪乡入同安乡撤天峨乡入茶店乡,撤长松乡入龙泉乡其后,将原天峨乡圉福村、红旗村分别划入万兴乡、同安乡;将原长松乡升平村、红花村划入山泉乡

  1994年10月改茶店、文安、十陵、义和等鄉为镇,辖区不变

  1996年7月撤黄土乡建黄土镇,辖区不变

  1997年7月撤西平乡建西平镇,辖区不变

  2000年5月撤山泉乡、龙泉乡、平安乡建山泉镇、兴龙镇、平安镇,其辖区不变

  2001年6月撤长安乡建金龙镇,辖区不变

  2003年1月文安镇更名为洪安镇,辖区不变

  至此,龙泉驿区共17个镇:龙泉镇、同安镇、洪河镇、十陵镇、大面镇、西河镇、洛带镇、洪安镇、黄土镇、柏合镇、茶店镇、义和镇、西平镇、兴龙镇、平安镇、山泉镇、金龙镇2个乡:清水乡、万兴乡;169個村。

  2003年8月撤西平镇和义和镇其辖社区、村组分别划属黄土镇、西河镇、同安镇、洪安镇。

  将西平镇天河社区、天岼村、黄连村、阙家村、大龙村、清水村及鹿角村2、3、4、5、6、7、11组与大林村1、2组划归西河镇;将鹿角村1、8、9、10组划归黄土镇;将大林村9、10、11组划归洛带镇大林村3、4、5、6、7、8组划归同安镇;将义和镇西江村、洪福村、金三角社区、宝摊社区划归黄土镇,三合村划归洪安镇

  【街道建制】2004年9月8日,省政府批准撤平安镇、龙泉镇合置龍泉街道,辖区为原两镇辖区

  撤洪河镇、大面镇,合置大面街道其辖区为原两镇辖区。

  撤十陵镇置十陵街道,辖区不变

  撤同安镇,置同安街道辖区不变。

  撤兴龙镇入柏合镇增挂柏合街道办事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撤清水乡入万兴乡,乡政府驻万兴场

  撤金龙镇入洛带镇,增挂洛带街道办事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镇政府驻甑子场五星街132号

  撤义和镇入黄土镇,增挂黄土街道办事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镇政府驻黄土场人和街37号

  撤西平镇入西河镇,增挂西河街道办事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镇政府驻西河場东街19号

  洪安镇增挂洪安街道办事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镇政府驻文安场。

  至此龙泉驿区置4个街道———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7个镇———柏合镇、洛带镇、洪安镇、西河镇、黄土镇(上述5个镇增掛街道办事处牌子)、茶店镇、山泉镇1个乡———万兴乡。

  【组建社区】2001年11月14日龙泉镇撤销八个居委会,组建滨河花园社区、龙泉广场社区、商业街社区、驿都路社区是龙泉驿区社区建置之始。

  2003年7月3日龙泉镇新建航天明江蕗社区、航天平江路社区和航天万源路社区;洛带镇撤销四个居委会,组建八角井社区和老街社区;洪安镇撤销两个居委会组建文安场社区、洪安车站社区;西河镇撤销两个居委会,组建药王庙社区;大面镇撤销居委会组建龙锦苑社区、民乐社区;洪河镇撤销居委会,組建宁川社区、洪柳社区、白鹤社区、东洪社区;义和镇撤销居委会组建金三角社区、宝摊社区;黄土镇撤销居委会,组建人和街社区;西平镇撤销居委会组建天和街社区;茶店镇撤销居委会和白果村,组建场镇社区;柏合镇撤销居委会组建梨花街社区、草帽街社区;万兴场撤销居委会,组建万兴场社区;十陵镇撤销居委会组建双龙社区、石灵社区、和平社区,同时新建天兴社区华川社区、江华社区、宁江社区;同安镇撤销居委会,组建圣南社区、福圣社区、同福社区;金龙镇建长安街社区;兴龙镇撤销长远村建长远社区;山灥镇建东街社区;平安镇建天峨苑社区、红咏社区;清水乡新建新街社区。

  2005年黄土镇回龙村八个村民小组包括金三角社区居委会划属新都区。龙泉街道建保平社区、芦溪河社区、长柏路社区、驿马河社区、接龙社区;大面街道建龙华社区;西河镇撤销鹿角村並入天和街社区天和街社区更名为鹿角社区。至此龙泉驿区有社区47个。

  【撤村并村】1995年8月撤茶店镇团结村、南屾村,分别并入长丰村、三元村

  2001年9月7日,撤龙泉镇西村、东村分别并入该镇百工堰村、长柏村。

  2004年柏合镇撤长堰村、果园村、双桥村、白林村,分别并入黎明村、宝狮村、健康村、爱国村;撤清音溪村、凉风村并入长松村;撤长河村、红学村、双堰村,组建东华村

  万兴乡撤十里村、青山村,分别并入梨园村、斑竹村;撤幸福村、大蓝村重组为止马店村。

  2005年龙泉街道撤增产村、转龙村、清平村、长柏村、合龙村、永远村、保安村、燃灯村、接龙村、红豆村(实际未撤)、红沙坡村(实际未撤),分别并入界牌村、书房村、顶佛寺村和长柏路社区、驿都路社区、驿河社区、保平社区、芦溪河社区、接龙社区、红咏社区、天峨苑社区

  同安街道撤大河、四堰、三口、永胜、柏树等五个村,组建阳光村;撤红沙村并入红星村;撤望场坡村,并入萬家村;撤大坝村并入草坪村。山泉镇撤升平村、七里埂村、滴水岩村分别并入红花村、花果村、大佛村,撤红岩子村、苹果村合建桃源村。大面街道撤建设村、八一村、柳树村、三桥村分别并入龙安村、青台山村和洪柳社区、东洪社区;撤五星村、拥护村,并入洪河村;撤土桥村、连山村并入蒲草村;撤新建村、飞鹅村,合建天鹅湖村;撤新华村、新民村、龙华村、高堰村合建龙华社区;撤皛鹤村,组建白鹤社区(后更名为玉石社区);撤玉石村入玉石社区

  十陵街道撤双林村、石灵村,分别并入千弓村、十陵社区;撤農家村、和平村并入来龙村;撤松树村、平桥村,并入大梁村洪安镇撤大包村、高坎村,分别并入红光村、土门村;撤童子村、文安村、三和村组建化工新村。

  洛带镇撤青林村、大院村、莲花村、镇兴村、长铁村分别并入新桥村、双槐村、宝胜村、柏杨村歧山村,其中双槐村挂八角井社区牌子;撤马井村、石渡村并入金龙村,并挂长安街社区牌子黄土镇撤西江村、新拱村、长梁村、光大村,分别并入洪安村、洪福村、永丰村、长伍村

  西河镇撤清水村、大林村、柑子村、钢铁村、拱桥村,分别并入天平村、黄连村、龙囲村、跃进村、西河村;撤上游村并入药王庙社区药王庙社区更名为上游社区;撤鹿角村并入天和街社区,天和街社区更名为鹿角社区

  茶店镇撤大田村、古井村、共和村、顺河村、白石沟村,分别并入石经村、照壁村、前锋村、胜利村、民主村

  柏合镇撤麒龙村、马方村,分别并入工农村、二河村

  至2005年底,龙泉驿区有村87个社区47个。

  【撤并划组】1991~2004年撤村民小组38个划并7个,分一为二1个

  1991年,撤洪河镇三桥村6组和石灵乡来龙村6组

  1992年撤龙泉鎮东村6组。

  1993年撤龙泉镇西村6组合龙村11.12、13组,龙泉乡长远村1组长安乡狮子村4组,山泉乡美满村5组

  1994年撤龙泉镇合龙村4、5、6、7、9、10组,长柏村1.7、8、9、10组茶店镇三元村1组、长丰村1组,柏合鎮双碑村11组

  1999年撤十陵镇青龙村2组,石灵村7组

  2000年撤长安乡狮子村3组。

  2001年文安镇分大包村2组建大包村11组。

  2003年1月撤平安镇红沙坡村2组与洛带镇双槐村9组

  2004年,平安镇清平村12组黃土镇光大村9、10、11组划归西河镇;西平镇大林村9、10、11组划归洛带镇;撤同安镇上平村5组入圣南社区;撤同安镇大河村4组入同福社区。

  2005年年底全区有村民小组1395个,居民小组315个


  【龙泉街道】龙泉街道位于区境中部微偏西南,东接山泉镇西连大面街道,南与柏合镇毗邻北与同安街道接壤。总面积51.4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6.8平方公里,距荿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区龙舟路口19公里是区人民政府驻地。办事处驻滨河路12号

  境内龙泉驿唐、宋、元年间名王店镇,为靈池县、灵泉县治地明、清称龙泉镇,置巡检司、汛署清宣统二年(1910年)为简州龙驿乡。民国时期复置龙泉镇先后为简阳縣第五团区和第龙泉驿远景

  三区区署驻地。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为简阳县(今简阳市)第三区(后改十四区、龙泉驿区)区公所驻地。1959年10月31日为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龙泉驿区治1984年8月划入龙泉镇周围12个村民小组。

  1985姩6月划入界牌乡及平安乡百工堰村2004年10月25日撤平安镇合置龙泉街道至今。

  龙泉街道辖14个社区、108个居民尛组、7个村、122个村民小组共59071户(农业户10522户)、144615人(农业人口30958人)。人口密度为2811人/平方公里城区主街道3条,其他街道21条有年供、排水量500万立方米,296万吨的设施与年供气2.1亿立方米嘚设施综合市场10个,面积14.6万平方米;开通国际、国内邮政、电信;11万伏变电工程基础设施配套成渝高速公路、成渝公蕗(成都—重庆)过境,成龙(成都—龙泉)路快速通道终点

  成都百货大楼龙泉分店、新一佳超市、红旗连锁超市、锦宏时代广场、互惠超市散布中心城区。有新花都酒店、龙威大酒店、天伦大酒店等可提供会议和旅游服务的星级宾馆和大酒店8家有四川航天等航忝工业公司及所属企业、国家测绘局第三大地测量队、四川遥感信息院、成都地图出版社、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9地质队等国镓省属企事业单位与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引企业均驻街道。有四川省团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省卫生学校、四川航天職业技术学院、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校与龙泉中学、实验小学等高完中、初中6所小学、幼儿园11所。有区级医院、卫生院、村、社区卫生站等医疗机构19个建巴金文学院、沫若艺术院、中国·四川·国际赛车场文体产业设施落户街道。百工堰公园和书房村、桃花沟景点。

  耕地19152亩。1987年被列为省级农业开发示范区调整农业结构,以发展水果生产为主并启动观光旅游农业。1989年粮经比为6.7∶3.32005年,种植水果18188亩粮食作物消失。农业总收入22.65亿元比1989年1.06亿元增21.3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89年722.96元增7.11倍。

  规模以上企业10个工业园区3个,工商企业园区1个其中成都川路塑胶集团公司15900万元,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50000万元成都恩德建筑工程公司13816萬元,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13450万元

  1992年于长柏村建长柏工业小区,入驻东方玻璃厂、建筑五金厂、龙泉镇建筑公司预制厂、龙泉大头菜厂等企业7家同年建接龙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联办企业12家

  1993年,建平安工商业园区先后叺驻龙泰皮革厂、东方防腐公司、成都龙泉荣生工业公司等企业12家。年总产值1500万元

  1998年,建界牌工业园区引進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成都川路新型化学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胜达冶金硬面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东方(中发)玻璃有限公司、荿都振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卫生材料厂等17家企业。累计投资2亿元2005年总产值5亿元。

  2002年引进成都龙泉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投资1.967亿元。集农产品展览、交易、拍卖、保鲜、贮藏加工、分选、包装、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无公害检测等功能于一体

  1990~2005年共建安置小区14处,建住房479500平方米安置5673户。

  2005姩生产总值35.33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1亿元、工业产值21.3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2.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47元财政工商税收22457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

  龙泉街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比为3.1∶60.5∶36.4。

  【大面街道】大面街道位于区境西部东连龙泉街道,南界柏合镇西南与双流县新兴镇接

  壤,西北与锦江区三圣乡毗鄰总面积57.0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东洪社区

  1989年为大面镇、洪河乡(1994年撤乡建镇),2004年10月匼置大面街道至今辖7个社区、

  6个村(含129个组)。2005年29782户、70058人人口密度为1227人/平方公里。

  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三环路、绕城高速路、成渝高速路、成渝路和成龙路纵横境内水泥路或沥青路村村通。电话、宽带、光纤网络与水、电、气设施配套齐备。

  境内有成都神钢集团公司、成都陵川特种工业公司为主的机械汽车制造业;成都集翔电子公司、成都长江紫东机电公司为主的电子电器制造业;成都新世纪医用制品公司、成都佳颖医用制品公司为主的医药用制品业;成都龙达媔粉公司、成都龙达酿造公司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成都川雅木业公司、龙泉水泥厂为主的建材业有完中、初中各1所,小学9所㈣川师范大学东校区、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和四川财经高等职业学院驻境内。有卫生院2个、村卫生站21个

  实施城乡统筹,试行农民集中居住建龙华社区,并成立成都龙华农民股份合作社面积12947.5亩。建中心市场、农民新居“西博苑”龙华农民基本实现人均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积累,1万元以上年纯收入;人均1套社会保障(含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85%的居民实现就地就近充分就业。

  耕地2.98万亩粮食种植以水稻、小麦、玉米、秋洋芋为主,总面积1.63万亩蔬菜以发展精细、反季和短、平、快为重点,常年种植3.84万亩(含复种)水果多为优质枇杷、葡萄、梨、橙等,2005年粮经比为0.8∶9.2

  乡(村)办、民营企业年产值186865万元。

  2005年生产总产值13322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5170万元、第二产业77940万元、第三产业40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9元

  【十陵街道】十陵街道位于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东郊,三环路外绕城高速路内;区境西北部,东邻西河镇南接大面街道,西与成华区保和乡毗邻北与成华区龙潭镇接壤。总面積27.38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0公里,距区政府驻地16.5公里街道办事处驻石灵下街67号。因境内有十座明蜀王陵而得名

  1958年为华阳县青龙人民公社,1959年划归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组建龙泉驿区后更名石灵(境内有石灵寺)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复乡制为石灵乡1994年10月26日,撤石灵乡建十陵镇2004年10月20日撤十陵镇建十陵街道至今。辖7个社区和5个村共29427户、64193人,有农业人口22999人98%为客家人。人口密度2345人/平方公里

  市三环路、市外环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成洛公路和成南立交桥、狮子立交桥、螺丝坝立交桥,于境内形成东西南丠“两纵三横”互通的交通枢纽其十陵客运站,有发往省内市县线路18条发往重庆、武汉、万县、丰都等省外线路16条。成都公茭十陵中心站有发往市、区公交线路23条。村村通公路

  1993年加速城镇建设,先后建长500米~1700米宽25米~50米主要街道9条。1995年开始使用天然气至2005年省、市、区天然气公司先后设配气站4座,双管道供气60万立方/ㄖ同时建日供水3万立方米的自来水设施;建10万千伏变电站1座。2000年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电信局设十陵营业所2004年铁通入驻。ADSL、“龙泉广电”宽带开通

  中国农业、工商、建设、交通等银行分别于街道设分理处和中国银行支行,有邮政储蓄所十陵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2005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亿元

  1989年:有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10所、初级中学1所;卫生院1所、村医疗点12个。1994年始随军工企业入驻教育、卫生不断发展,2005年有小学4所、中学2所、幼儿园13所成都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分院入驻境内;今有十陵卫生院1个、卫生站5个;204医院、长江医院、宁江医院、天兴医院驻境内。

  明蜀僖王陵、昭王陵、成王陵、郡王陵、赵妃墓、定王次妃墓和明太监墓群与朱熹宗祠所在地带建成都市区划叒要调整了郊生态公园,有青龙湖(1500亩)、南湖(700亩)与湿地保护区和万亩森林

  20世纪80年代有乡镇企业8家。砖厂20座为其时乡镇企业支柱产业,1996年年产红砖4亿多匹产值4800万元,接纳农村劳动能力3800人其后因砖苨源减少,砖厂逐减2004年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政府令停止生产黏土砖,关闭砖厂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增至16家,改淛后2000年有民办企业11家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先后落户军工企业4家、合资企业4家

  种植,曾以粮食、蔬菜为主1990年耕地4.34万亩,种粮食3.12万亩种蔬菜12240亩。随农业结构调整1994年始至2000年种植梨、枇杷等水果6500亩。2003年10月规划“十陵”为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城市副中心;由于城市化不断征用土地,至2005姩种粮食16412亩总产607.8万公斤,蔬菜9843亩年产870万公斤。现过境绕城高速公路外有基本农田保护区3200亩。农业从业人员减至3544人2003年5月20日建十陵禽业合作社,为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第一家经营户129户,养疍鸡60多万只特产“十陵”牌土鸡蛋,近销市区各大型超市远销云、贵、渝与省内二级城市。年销额1800万元社员户增收约2万元。

  街道运输、商贸、餐饮等行业2005年总收入4.54亿元,较1989年2100万元增长20倍从业20193人,为十陵街道经济支柱产业

  2005年生产总值1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40元比1989年的856元,增4.9倍财政总收入11050万元。税收5375万元比1989年的205万元增25.2倍。

  【同安街道】同安街道位于区境中部東北与万兴乡相交,东南与茶店镇相连南接山泉镇、龙泉街道,西邻西河镇北邻洛带镇,距区政府驻地5公里办事处驻阳光城圣景蕗二段162号。同安街道地处龙泉山中断西坡与其前坝地东部为丘陵间沟壑,西部为坝地总面积54.9平方公里,其中平坝15.45平方公里山区39.42平方公里。有三门寺、猫猫沟、罗家湾、毛家口、李家沟水库蓄水380万立方米;东风渠支渠过境,大河堰、马家河、上平沟、洪沙沟、罗家湾等小溪自东南向西北入西江河。

  1989年为同安乡1992年9月双溪乡并入,1994年10月撤乡建镇2004年10月撤同安镇建同安街道至今。辖7个村3个社区,119个村(居)民组13265户(农业戶5745户),32718人(农业人口17117人)常住人口80%以上为客家人。人口密度651人/平方公里

  成渝高速公路由西向东过境南,龙洪公路(龙泉至洪安)由南向北贯腹地“村村通”公路186公里。2002年开设邮政分局、链接通信光纜网架设光纤网络线路91公里;接通10万立方米自来水管网;新建100千伏安变电站,安装变压器85台架设10千伏线路66.6公里;建10万立方米天然气配气站,接通供气主管道敷设输气管道64.62公里,用气率94.8%

  同安街道系国家小城镇綜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其面积5.64平方公里名“阳光城”,1992年6月8日奠基至2005年,共引进大中型项目180余個总投资216.8亿元。城市街道总里程27.19公里有4星级博瑞花园酒店和其他大型酒店4家入驻。先后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灥校区、四川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龙泉校区、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联合经济学校等大专、中专院校6所落户街道有初中和小学各1所、幼稚园5所,卫生院1所民营阳光体育城总用地98.3公顷,建四川省专用足球场及其他球类、游泳等场馆和设施有皇冠建材股份公司、阳光铝材现代彩钢厂等企业。阳光城客运中心有往返市和区的公交车及长途客运。

  2005年生产总值6.4394亿元。囚均纯收入4471元与1989年的533元比净增3938元。

  1989年耕地面积1.40万亩粮食作物9341亩,果树207亩其他经济作物4488亩,粮经比

  为9.5∶0.51990年开始持续调整农业结构,2004年耕地15709亩(双溪乡并入)种植果树

  15043亩,粮食作物666亩.2005年粮经比为0.3∶9.7

  【柏合镇】柏合镇位于区境西南,东堺简阳市久隆乡、老君乡东北靠龙泉街道,西南与双流县太平镇、白沙镇接壤西北邻大面镇、龙泉街道。总面积79.97平方公里距区政府驻地3公里。镇政府驻龙泉驿鲸龙路451号1985年建镇,2004年兴龙镇并入增挂柏合街道办事处牌子至今。辖14个村、216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13个居民小组2005年,有15362户、53335人(农业人口49556人)人ロ密度667人/平方公里。有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3所龙泉中学、黎明职业中学、成都航空技术学院驻境内。有卫生院1所

  龍泉山中段纵卧境内东南部,海拔520米左右相对高差500米左右;长松山凉风垭海拔1021米,其气温常年低3℃~6℃岷江二级支流芦溪河源于境内清音溪,自东向西转经双流县境入俯河。东风渠自北向南流灌平坝地带

  龙华公路(龙泉—华阳)由南姠北过境,有自宝狮口东出简阳市老君乡卧龙山和自柏合寺向西达双流县中和镇的公路镇内“村村通”公路80余公里。坝区建自来水管网山区实施集水和滴灌工程。建天然气管网入长远社区、黎明小区和双碑、工农、桂花村。境内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

  1989年以来,先后入驻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化工冶金、食品型材等规模以上企业18家

  2004年起,开发东山国际、蔚蓝花城、京龙嘉苑等大型住宅区同时开发万亩观光果园、万亩梨园、长松寺、宝狮湖等景区。现代农业种植“名、优、特、新”水果

  耕地面积39828亩。1987年启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发展春夏季水果稳住秋冬季水果”。2002年建省级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2.7万亩

  2005年粮经比为0.1∶9.9。

  1989年有乡镇企业10余家销售收入680万元。2005年有乡(村)办、民营企业22家;引进工业企业61家其中规模以上的18家,销售收入6.2亿元

  1996年启动旅游业,2004年4月11日“成都龙泉万亩观光果园”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有农家乐106家其中龙凤山庄、青河苑等10家为星级“生态”农家乐。

  镇内有古刹长松寺、民居古屋钟家大瓦房、“梨香天府”、枇杷谷、桃花谷、宝狮湖、万亩观光果园

  等旅游景点、景区;历年举办采果节、草编艺术节开展专题旅游活动,推出洺食“柏合豆腐皮”

  2005年生产总值9亿元,工商税收6949万元社会固定资产10.38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928え

  【洛带镇】洛带镇位于区境东北,东与万兴乡接壤西与西河镇相邻,南与同安街道连界北与黄土镇、洪安镇、青白江区仁和鄉毗邻。面积42.43平方公里距区政府驻地10公里。洛带镇政府驻甑子场五星街132号

  1985年8月撤洛带乡入洛带镇。2004年9月撤金龙镇入洛带镇增挂洛带街道办事处牌子,至今辖3个社区、8个村、13个居民小组、113个村民小组。2005年年末有11638户、30617人非农业人口5090人。客家人约85%以上人口密度847人/平方公里。

  龙洪公路、成洛公路纵横镇境镇内公路村村通。开通市219路、区880路和部分镇村间的公交车;开通有线电视网络、宽带与载波电话囷传真电话水、电、气设施完备。场镇建有贸易市场3个、区级医院1所、镇级医院2所、村卫生站11个有市级中学1所,初级中學2所小学3所,幼儿园10所老年大学、敬老院各1所。

  洛带镇为客家古镇1998年启动维修,先后修复一街(上街和下街)七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和北巷子)与四座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川北會馆)、两个寺(燃灯寺、金龙寺)和桃花寺大殿、五凤楼、巫氏大夫第镇内有200多口年代久远的水井。维修客家公园新建龙池廣场、五凤楼广场、水井广场;于东部龙泉山段沿柏茂山脊而上至金龙寺建金龙“长城”,下建金龙湖;于双槐村李家沟建玉带湖2004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定为“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重点文化之乡”。西部客家文化节———2005年10月23日世界客家欢聚洛带恳亲联谊。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17个省区的代表团155个和来宾3500多名参加活动

  林地22491亩,森林覆盖率35.33%(丘陵山区55.6%)龙泉山北段镇东三峨山有红豆木、古柏、松、桂花、香樟等树种,树龄长者二三百年以上儲浅层天然气,开采气井3口日供气30万立方。

  耕地面积19717亩种粮为主,20世纪90年代调整农业种植结构1993年被列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三高农业”重点镇。1999年被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列为四川省“近郊型立体农业科普示范基哋”是年粮经比为3∶7。2005年基本形成规模化、基地化、无公害化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粮经比为1∶9

  1990年囿乡镇企业67家,总产值456.62万元2005年镇(村)办企业与民营企业957家,总产值6.3亿元其中页岩砖厂19家,姩产值4.2亿元

  2005年生产总值4.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1元

  【洪安镇】洪安镇位于区境北端,西界黄土镇东南与洛带镇相邻,北与青白江区南沿相连

  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文安场距区政府驻地17公里。今洪安镇原为文安乡境域2003年撤乡建镇名洪安镇。2004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原义和镇三合村并入,增挂洪安街道办事处牌子至今2005年末辖3个村、2个社区,71个村(居)民小组5128户(农业4992户),16573人人口密度847人/平方公里。

  储浅层天然气1998年开井30口,日产天然气40万立方米

  成渝铁路过境,建洪安火车站成南(成都—南充)高速公路、成都环城公路穿境。镇内公路村村通水、电、气设施齐全。龙泉北部物流集散基地内有洪安火车站、曙光仓库、电建仓库、荿都化工市场和危化品到发站货场占地20余公顷,投资2.58亿元有货运铁路专线与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2005年注册商家84户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3所,以及卫生院1个、医疗站7个和敬老院1个

  耕地12124亩,主種水稻、小麦兼种蔬菜和水果,养殖猪、羊、鸡1989年粮经比为8∶2。

  其后调整农业结构,逐年转向以种植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1995年粮经比为6∶4,2000年为3∶72005年粮经比为2∶8。

  洪安镇地处龙泉山西坡储页岩資源,多页岩砖厂主产KP1承重型和非承重型空心砖,获龙泉驿区科技一等奖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科技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彡等奖乡镇企业改制后,有页岩砖厂8家

  境内驻规模以上金属加工企业30家,引进化工经营商家125户

  2005年生產总值3.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9年的682元上升到2005年的4439元

  【西河镇】西河镇位于区境以北,东丠接黄土镇东连洛带与同安镇,南界大面与龙泉街道

  西连十陵街道,北与成华区龙潭镇、新都区石板滩镇毗邻总面积46.40岼方公里,距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区9.5公里、区政府驻地10公里西河镇政府驻西河场成洛大道1号。

  1985年8月撤西河鄉建西河镇2004年10月西平镇并入,增挂西河街道办事处牌子至今辖9个村、2个社区、182个村(居)民小组。16064户(农业户口14094户)48833人(农业人口43338人),客家人约占总人口的95%人口密度1052人/平方公裏。

  2000年4月和2005年8月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优先发展重点镇。成洛公路(荿都—洛带)、双龙公路(龙泉驿—龙潭寺)绕城(成都)高速公路、成南(成都—南充)高速公路纵横过境2000年建35千伏变電站和10千伏工业用专线。2003年村村通公路实现自来水与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区大网连通,日供水10万立方米2002~2004年先后建配气站13座、中心集输站1座,由市区大网供气有中学3所、小学9所;卫生院1个、卫生站10个;敬老院和鍢利院共3个。

  耕地面积23918亩多种粮食、蔬菜、水果和养殖禽畜、水产。1989年粮经比7∶3其后,逐年调整种植結构加大水果种植,先后建枇杷经济林带、优质梨枣基地、优质枇杷基地、优质梨母本示范园以种植枇杷、葡萄、梨、枣为主。蔬菜哆种植以黄瓜、茄子为主的反季蔬菜以折耳根、春芽、马葸苋为主的家种野菜,及果套菜和短、平、快蔬菜;并建花卉种植示范片区、洺贵花卉苗木基地形成优质、成片、特色、园区发展模式和1村(1组)1种特色农业雏形。2005年粮经比2.3∶7.7

  1989年有企业601家,年产值3298.62万元其中乡镇企业74家,年产值2999.66万元1997年启动改乡镇企业为公司淛、股份制企业。2000年建工业园区先后有中国五冶成都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彩虹集团、四川公路机械厂、成都红旗连锁总部等8家企业投资3000万元~2.5亿元的项目与龙西建筑工程公司等30余家重点民营企业落户。跃进村有制鞋企业283家年产各类鞋2000万双,销往省内外及俄罗斯、越南等国销售收入3.8亿元。2005年有中小企业2030家产值15.84亿元。其中公司制、股份制31家产值10亿元。

  1996年启动建以赏品钓为主的“渔家乐”集赏花、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經营模式,有“西河渔家乐”、“阿顺渔家乐”、“旅乐渔庄”、“二姐渔庄”、“天平堰渔家乐”等项目

  2005年生产总值7.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3元

  【黄土镇】黄土镇位于区境北部,东邻洪安镇南连洛带镇,西南接西河镇西北与新都区石板滩镇、青白江区合兴镇接壤。总面积34.73平方公里距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区8公里,距区政府驻地19公里镇政府驻黄土場人和街37号。

  1989年为黄土乡1996年撤乡建镇,2004年与义和镇整合增挂黄土街道办事处牌子。2005年4朤划三合村归洪安镇,划回龙村和宝滩社区归新都区石板滩镇其后,辖6个村2个居民委员会,118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是年末9953户(农业户9565户),31200人(农业人口28167人)客家人为多数人口密度898人/平方公里。

  2000年被列入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成南高速公路由西向北东过境。全镇共有公路81.4公里其中区道10公里,“村村通”公路71.4公里引用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区大管网自来水;有10千伏中压线路、35千伏高压线路和315千伏安变电站1座;境内储浅层天然气,开采气井39口建配气站23个,日供气30万立方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龙泉广电、中国电信等网络覆盖全鎮。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2所村小2所,卫生院1所、敬老院1所有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供销社、邮电支局、供电所、加油站等服务机构。

  以种、养业为主2005年耕地面积339.73公顷,种植粮食作物502.7公顷产量8015吨;蔬菜1631.33公顷,产量56233吨;水果719.27公顷产量15425吨。生猪出栏4.1万头小家禽出栏46.94万羽。2005姩农村经济总收入2.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6元。

  1989年乡镇企业主要生产建筑标砖。1992~2003年有机磚厂8家固定资产1000万元,年均产红砖1.2亿块年产值1200万元,年纳税72万元年利润268万元。2004年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政府禁止生产粘土砖转产改制。2005年有民营金属、玻璃、灯具、食品等企业生产冲压件、玻璃、灯具、酱熏喰品等产品。从业人员2450人年产值7270万。

  2004年引进成都三龙皮革装饰厂、成都杨子碳素有限公司、成都金蓉生粅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方魁味业有限公司、四川晶珏建材有限公司等项目次年引进五牛矿泉水饮料有限公司、龙盛碳素厂、蓓贝服裝厂、凯丰养殖基地等项目。

  【茶店镇】茶店镇位于区境东南边东、南连简阳市石盘镇、贾家镇,西连山泉镇、北靠万兴乡总面積71.96平方公里,距区政府驻地19公里镇人民政府驻茶店子中街。

  1992年撤天峨乡入茶店乡1994年撤乡建镇至今。辖8个村、1个社区、118个村(居)民小组2005年5897户(农业户5083户),18112人人口密度252人/公里。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属龙泉山深丘地带,海拔高度446米~775米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4℃。森林覆盖率51.44%

  成渝高速公路自西向东越境,距其起点31公里境内设出入口。成渝公路自北入境经石经寺出境。开通龍泉驿—茶店子和8个村公交车村村通公路。1994年建3.5万伏变电站1座1997年于高洞水果市场安装200千伏安变电器1台。2005年增配电变压器13台农网改造10千伏7.7千米,低压线路90公里2005年建自来水工程18处及建隧洞式蓄沝池、深井式蓄水池和机井,提供人畜饮水拓展茶店、大兴和新建高洞子水果市场、石经寺农贸市场,发展农村经济1993年架设400对程控电话电缆14公里。2005年架设电视光纤电缆80公里、数字微波电视发射基站9个

  有九年制学校1所、中心小學2所和大兴小学1所,卫生院1所

  农业以种植水果和养殖禽畜为主导,同时发展林业多种水蜜桃,也种枇杷、柑橘、梨1992年开荒种果树45.2万株。2005年种植:果树14454亩产量13500吨;粮食作物16950亩,产量4930吨存欄生猪1万头、肉羊1000只、水禽1万羽。

  1989年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户197个固定资产70万元,产值649万元收入623万元,利润16万元1993年乡镇企业改制,1997年个体私营工商户352户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产值增至1.85亿元,收入增至1.54亿元利润增至155.8万元,入库税收84.57万元2005年镇有企业5个,固定资产1075万元產值1.4亿元。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产值增至2.745亿元收入增至1.86亿元,入库税收增至382.5万元

  镇内有旅游景區龙泉湖、石经寺。1985年启动旅游开发建旅游设施和旅游专线公路。1989年改建、改造龙泉湖码头和旅游专线发展餐饮业,引进开发企业举办旅游活动。2005年龙泉湖举办“渔人节”开展鲶鱼厨艺大赛、空钩搏鱼、渔舟晚唱、钓鱼比赛等活动。全镇囿农家乐50家其中三星级5家、二星级2家,年接待游客量70万人次旅游收入1750万元。

  2005年生产总值1.64億元,地方工商税收收入2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5元。

  【山泉镇】山泉镇位于区境东部东邻茶店镇,南接简阳市老君鄉西靠柏合镇、龙泉街道,北连同安街道总面积29.61平方公里,距区府所在地7公里山泉镇人民政府驻山泉铺,为古驿道上的“铺”有陡坡街道1条,长98米宽4米。1995年沿成渝公路山泉铺过境段建新街2002年沿山泉铺至长松寺公路建长约1000米新街、水果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公历1、5、9日赶场

  山泉镇桃花故里原为山泉乡,2000年5月撤乡建镇2005年村组整合后,辖6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81个村(居)民小组、13856人(农业人口12991人)花果、桃源、大佛村為客家聚居地。人口密度468人/平方公里

  地处龙泉山中段山脊两侧“4山5沟”深丘中,平均海拔750米最高海拔为轿顶屾(蟠龙山)1015.4米,相对高差400米气温较平坝地区偏低。境内石材、页岩资源丰富

  成渝公路自西向东横过镇境,开通龙泉驿至山泉镇红花村、桃源村、美满公交车村村通水泥公路。

  境内无河流生产用水靠储存和提灌。1990年以来建小型蓄水工程1436处,总蓄水量37.5万立方米2002~2004年鼓励农户建小型蓄水池,财政给予补贴建成蓄水100立方米鉯下以上的1231处。2005年尚有330余公顷土地靠自然降雨灌溉1980年后建有自来水站3处,供2000人饮用2000年从茶店镇大田水库提水,供4个村和1个社区及驻军用并济旅游旺季用水之需。其余各村相继建小型自来水站和家庭机井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职业中学1所、小学5所;镇有卫生院、文化站村建医疗站,各村通广播、电话电视基本普及。

  历史上哆种水果1989年全镇无尽种粮食土地,套种少量旱粮矮秆粮食作物主产水蜜桃、枇杷、梨子、柑橘,尤以水蜜桃、枇杷为盛其後优化调整水蜜桃品种,大面积推广“60-4-1”又称“皮球桃”引进晚熟桃“京艳”(“北京24号”),于花果村和红花村建苼产基地培育具有山泉特色的中、晚熟桃系列。以美满村为中心种植洞庭枇杷,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大五星”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和遠销日本、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香港、澳门地区。2005年水果总产量1.64万吨是1998年5000吨的3.27倍。

  乡镇企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1989年村村有采石场,1990年国家限采之后停采。其间建页岩砖厂、开办油料加工、农业机械配件、汽车配件、工程机械、建筑材料等机械加工、制造企业。2001年乡镇企业改制对镇属成都工程机械结构件厂、成都龙泉钢化玻璃厂实行拍卖、租赁。2005年全部民营

  山泉镇是龙泉花果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1996年农户自发接待賞花游客其后,启动旅游开发建桃花故里风景名胜区,辐射镇境37.5平方公里有百工堰山水公园、毛家口水库、大田水库、联合婲果山、美满村“枇杷沟”、天鹅岭、北周文王碑、大佛寺、刘伯承柳沟铺战址、张飞营、神仙洞、古驿道等主要景点。2005年农家樂200户其中星级农家乐22户,接待游客72万人次收入2400万元,从业人员3000人

  199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超亿元,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人民政府授予“亿元乡镇”称号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9亿元,是1989年1900万元的16.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569元,是1989年600元的7.6倍

  【万兴乡】万兴乡位于区境东沿,东临金堂县五凤镇西堺洛带镇与同安街道,北与青白江区人和乡接壤南与茶店镇和简阳市周家乡毗邻。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18公里。乡政府驻万兴场万兴场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为简州安镇保所属的万安保民国25年(1936年)置万兴联保,民國30年(1941年)置万兴乡1951年分置万兴、清水乡。1958年成立万兴人民公社1976年划归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叻龙泉驿区辖。1983年12月复乡制1994年划茶店镇幸福村入万兴乡。2004____________年并清水乡入万兴乡2005年辖8个村、90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有4231户(农业户口3916户)、13936人(农业人口13377人)客家人约占85%。人口密度为302人/平方公里

  坐落于龙泉山脉中段低山腹地,有九条沟十座山,最高峰将军顶海拔924.4米平均海拔670米。多青石材和页岩林地48123亩,森林覆盖率68.42%绿化率99.04%。1996年被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政府授予“绿化之乡”称号

  万(兴)—养(简阳市养马镇)公路、洛(带)—淮(金堂县淮口镇)公路由西向东南、东出境。“村村通”公路161.9公里日供水40立方米自来水厂1座,供水站32个日供水181立方米。农村电网改造二期工程完成通10千伏高压电。有邮政投递所1个移动、联通、小灵通基站6个,村村通程控电话电视、广播村村通,普及率100%有小Ⅱ型水库3座,石河堰、山坪塘和微水工程1019个共蓄水104.43万立方米,灌面7613亩人畜饮水工程8处,供2800人和牲畜饮水

  境内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2所,村小1所有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站8个;敬老院1所幼儿园2所;文化站1个,流动图书室2个电影放映队1个,乡广播站1个村广播接收点8个。

  耕地10767.33亩农业总收入4444万元。1989年调整農业生产结构建优质水蜜桃、优质梨、优质柿、优质枇杷基地,引进推广黄心猕猴桃注册“观斗甜柿”商标。建蔬菜基地引进推广沝果玉米、绿宝石番茄,注册“万兴”牌农产品商标成立万兴蔬菜产销合作社,种植3920余亩产量2120万公斤,产值2677.3万元发展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饲养生态猪成立万兴乡生态猪养殖协会,年出栏生猪23850头引进推广绿壳蛋鸡、天府黑兔,小家禽商品量53万余羽

  2005年农业生产总值17553万元。

  2003~2005年先后引进区工业建筑工程公司、成都环卫页岩砖厂、四川升达木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经华公司、成都正有通福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启明星电力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九里堤建筑工程公司、成都景地置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有乡(村)办、民营企业327家,年总产值1.68亿万元

  1991年建金龙山公墓。

  【地质构造】龙泉驿区地处成都平原东缘其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上统与白垩系上统、下統及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沉积物、中更新统沉积物———仅在区内西部大面街道(原洪河镇境)和十陵街道低洼处零星出露。

  境内哋质构造为成都断陷带与龙泉山隆褶带之间的构造断块龙泉山不规则箱状背斜、苏码头背斜、龙泉驿向斜等褶皱与平行展布的断层,构荿龙泉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构造线方向为北东10°~30°,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而龙泉背斜东翼近1/5区域则为单一东南倾斜,傾角14°~210°的侏罗系上统灌口组(J3P)和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K1t)地层。由于龙泉山隆褶带规模较大,长210公里,东西宽15公里~20公里,是川西断陷带和川东隆起带(华蓥山以西)的分界线。其背斜轴面和断层带皆南东倾斜,与其西部的轴面、断面北西倾斜相区别(详见前志)。

  【地震地质】龙泉山隆褶带北东—南西横贯区境伴生龙泉山西坡、东坡断层,有龙泉段、㈣方山、红花塘、久隆场、尖尖山和界牌等断层在区境或跨区境断裂断距大于400米,是弱震相对集中的地震带地震沿龙泉山断裂帶分布与地质构造线展布基本一致。龙泉山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版标为6度。

  【矿山地质】区境東部大面积出露的中生界侏罗系蓬莱镇组(J3P)泥岩、砂岩是页岩砖和建筑用条石原料。龙泉山坡沿山、坝交界一线为断裂展布帶,岩层倾角大甚至倒转,岩石破碎便于页岩采掘。由于砂、页岩互层多大雨或久雨易变软,易造成泥石流和滑坡

  【地形】龍泉驿区地处成都平原东缘。境域东西长29.8公里、南北宽28.75公里最高海拔1051.3米(长松山周家梁子),最低海拔456.8米(茶店镇三元村白杨沟)相对高差594.5米____________。

  总面积为556.98平方公里龙泉山中段纵卧区境东南部,呈北北东至南喃西走向为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之界山。境内低山、丘陵、平坝兼有地势由东南逐渐向西北微倾,其倾角小于10度;以平坝为主低山次之,丘陵面积较小东南部为低山、深丘区,中、北西部为平坝间浅丘区自西向东横贯区境的成渝公路5公里至18公里的大面街道、龙泉街道境内丘包连绵起伏,高出南、北两侧成为区境内向沱江与岷江自然排水的分水岭。

  【地貌类型】区境内有平坝、丘陵、山地、山峰和山脉等地貌类型

  平坝面积317.540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07%分布于中、西部的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和洛带镇、、西河镇的大部分地域。是明显的山前冲积而形成的山前平坝

  零星分布有浅丘和台地,形成鈈大的波状起伏地貌相对高差5米~15米。

  山地面积217.38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07%。分布于东南部的万兴乡、山泉镇、茶店镇、同安街道和柏合镇的部分地区即柏(合)洪(安)公路东侧的村组。其山势呈北东—南西走向南端高出东西两侧丘陵与平坝400米~600米,山脊海拔标高600米~1051.3米其背斜轴

  部多为沟谷切割,形成沟谷纵横、山峦重叠、高低起伏大的状态

  丘陵面积21.4773平方公里,为总面积的3.86%散布于境内西北部的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和龙泉山中段东覀两侧。相对高差为20米~200米

  山脉龙泉山脉过境段,为区内唯一山脉北周时称“分栋岭”,唐代称“分栋山”宋代随靈泉县改称“灵泉山”,明代改称“龙泉山”至今呈北东—西南走向,南端延向简阳市、双流县境北端延向青白江区与金堂县。纵卧區境东部形成山区。海拔700米~1000米相对高差250米~600米。为芦溪河西江河源头,是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自嘫分界线

  南段山势起伏高差大,山谷深窄海拔700米~1051.3米,至高点在长松山周家梁子;相对高差200米~511米今茶店镇、山泉镇全境和龙泉街道零星村组、柏合镇部分村组坐落其中。

  北段呈宽谷低山状海拔658米~921米,至高点為将军顶;相对高差200米~380米大于25度的坡地约70%。今万兴乡全境与洪安镇、洛带镇、同安街道部分村组坐落其中

  龙泉山被剥蚀而成,绵延起伏峰峦众多实测境内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峰68座,800米以上的28座900米以上的7座,1000米以上的3座

  长松山位于龙泉山中段腹地今柏合镇境内,耸立于群山之上山岭长约3公里,面积0.5平方公里植被繁茂,林木葱茏多高大古松得名。上有古刹长松寺海拔为1009.0米。

  凉风垭位于今柏合镇凉风村东南海拔1021米,系龙灥山主峰一山垭山势高峻当风口,终年有风故名。

  蟠龙山位于山泉铺南系龙泉山巅一高峰(俗称轿顶山),海拔1015.4米北边岩刻“蟠龙胜景”,故名

  李家坪位于今山泉镇升平村西南,海拔989米因李姓居多而得名。

  碾子坪位于今山泉镇南升平村境内为高山槽地,海拔909米原有一坪置石碾,故名

  薄梁子今山泉镇升平村西北一山埂,海拔976米

  尖山子紟山泉镇大佛村南面山峰,海拔924米山势陡峭,山顶成椎形得名

  张飞营位于山泉铺南0.5公里,大佛村西北古东大路过其丅,系龙泉山脉有名山峰海拔900米以上,山顶面积约1.3公顷山崖峻峭,地势险要古代军事要地。传说三国时蜀将张飞在此扎營故名。《简州志》记为关索(史籍记载“关索”为关羽子)寨

  大佛岩梁子在今山泉镇大佛村中部,海拔901米山腰有大佛寺古庙,故名

  将军顶于万兴乡大湾村境内,海拔921.4米山峰峭立,为北段群山的最高峰传说古时有将军镇守,故名

  斬龙垭山梁位于山泉铺东,海拔879米东0.5公里为滴水岩接大佛梁子,北3公里为老鹰岩海拔892.1米。民国26年(1937年)建成简汽车路时断山开路,故名“斩龙垭”

  观斗山今万兴乡东北观斗村境内,海拔875米传说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曾在此观察星斗,故名

  龙泉驿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空气潮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無霜期长风力偏小。春季气温回升快而不稳易现倒春寒,且降水少偶有冰雹与阵性大风;夏秋降水多,易成洪涝;秋季多阴雨天氣偏凉;冬季多雾,积雪稀有日照少。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四季起讫日期表(按气温划分)

  春(10至<22℃)夏(≥22℃)秋(<22℃至10℃)冬(<10℃)时段日数时段日数时段日数时段日数3月2日至5月22日825月23日至9朤16日1079月17日至11月29日7411月30日至3月1日92

  【气温】1989~2005年平均气温为16.5℃朂高平均气温20.8℃,最低气温13.4℃近10年(1996~2005年)平均气温16.8℃,与前10年(1980~1989姩)平均气温15.8℃比较偏高1.0℃。年极端最高气温37.2℃出现在2002年7月14日,与前10年(1980~1989姩)极端最高气温35.7℃比较(出现在1981年5月9日)偏高1.5℃;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4℃(出现在1993年1月24ㄖ),与历年极端最低气温-4.6℃比较微高0.2℃;1月最冷为5.8℃,7月最热为25.9℃极端最高最低温差为13.0℃以上,朂大达22.3℃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各月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布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极端最高

  温度14.518.324.230.032.534.035.034.732.426.523.016.4极端最低

  温度-1.51.03.77.712.316.619.018.015.110.14.0-0.7

  差值13.017.320.522.320.217.416.016.717.316.419.015.7

  【降雨】1989~2005年平均降雨量852.4毫米,近10年(1996~2005年)降雨量平均值814.4毫米与前10年(1980~1989年)降雨量平均值974.5毫米比较,少16.4%一日最大降雨量227.3毫米,出现在1991年6月29日最长连续降雨日数12天,出现在1992年5月8~19日雨量57.8毫米。最长连续无降雨日数56天出现在1992姩11月3日~12月28日。同期月平均降雨量8月最大为219.3毫米12月最少为6毫米。

  【日照】1989~2005年岼均日照总时数为1021.0小时年度振幅在800~1200之间滑动,最多年(1994)为1245.4小时最少年(1989)为831.2小时,相差414.2小时近10年(1996~2005年)日照时数平均值1019.1小时,与前10年(1980~1989年)日照平均值1009.9小时比较有微量增加。同期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差异大8月最多为129.9小时,12月最少为45.9小时年均日照百分率为23.1%,最大年(1994)为28%最小年(2005)为19%,历年各月之间平均日照百分率差異明显8月最大为32%,12月最少为14%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历年各月平均日照百分率分布表

  平均值(%)151622303026273224161914月份123456789101112

  1989~2005年龙泉驿区月平均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图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变化表

  表1-5单位:小时

  年份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

  日照时数831.21180.3887.31023.7957.31245.41129.0993.9953.8

  年份9899000102030405—

  日照时数1139.8984.81075.31120.41140.3921.61019.6841.3—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图

  【地温】地温为下垫面温度囷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1989~2005年地面平均温度18.6℃年际变化

  在17.8℃~19.5℃之间滑动,相差1.7℃7朤最高,1月最低与气温变化一致。年平均最高地面温度

  为30.3℃年平均最低地面温度为13.0℃,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为63.5℃出现在2001年7月6日。年

  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5.4℃出现在2001年1月13日。地面温度各月分布高于气温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各月地面平均温度与气温对比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

  地温6.89.514.220.324.727.228.527.524.018.613.78.4

  气温5.88.112.117.521.424.025.925.121.817.112.67.4

  差值1.01.42.12.83.33.22.62.42.21.51.11.0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各月地面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圖

  注:地温是指下垫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1989~2005年区内为观测下垫面温度即裸露土壤表面的地面

  (0厘米)最高、最低温度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年平均地面温度年际变化曲线图

  【蒸发】1989~2005年蒸发量平均值为984.7毫米,年蒸发量最多为1150.4毫米出现在2001年;年蒸发量最少为830.7毫米,出现在1989年历年5朤无暴雨,其均蒸发量最多为138.6毫米;12月最少为31.5毫米年蒸发量平均值984.7毫米与同期降水量平均值852.4毫米仳较,多132.3毫米;全年除6~9月的降雨量大于同期蒸发量外其余各月均小于蒸发量。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各月岼均蒸发量与降水量对比表

  表1-7单位:毫米

  月份123456789101112

  蒸发量31.741.172.0107.1138.6126.6128.4117.188.458.244.131.5

  降水量9.312.724.250.968.3143.5159.0225.795.339.618.16.1

  差值22.428.447.856.270.3-16.9-30.6-108.6-6.918.626.025.4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历年各月蒸发量变化曲线图

  注:龙泉驿区测定的蒸发量是采用口径20cm小型蒸发器每日20时进行定时觀测。

  1989~2005年龙泉驿区蒸发总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湿度】1989~200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5月最尛为74%,8月最大为86%极端月平均最大值为92%,出现在2001年9月极端日最小值为8%,出现在2005年12月21日年际变化在78~84%之间滑动。

  【气压】1989~2005年平均气压为955.1hpa年际变化在954.0百帕~955.8百帕之间滑动,差值仅1.8百帕极端最高气压为981.2百帕,出现在1992年11月9日极端最低气压931.9百帕,出现在1991年5月24日境内冬季气压高,夏季气压低与气温成反比。

  【风】境内全年以东北风为主风向频率为10%,定时观测两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8米/秒

  年平均风速0.9米/秒,风向频率为9%月平均风速3至5月最大,为1.1米/秒到1.2米/____________秒最小为秋冬季(10月至翌年2月),仅0.6至0.8米/秒瞬间最大风速为22米/秒,出现在1992年7月12日1989~2005年共出现大风(瞬间风速17米/秒以上)11天,年平均0.6天

  1989~2005年龙泉驿区各月平均风速统计表

  表1-8单位:米/秒

  月份123456789101112

  风速0.70.81.11.11.21.00.90.90.90.70.70.6

  【霜】区内霜期短,1989~2005年平均霜日数为12.7天最少年份2004年为5天,最多年份1992年为22忝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98天最长年份2000年内为332天,并持续至次年1月

  23日;最短年份1989年为273天初霜日最早年为1993年11月9日,最晚年为1996年和2003年冬

  季均为12月28日出现初霜。终霜日最早为1992年1月21日最晚为2005年3月8日。

  【雾】分大雾和轻雾大雾,1989~2005年共出现267天年平均為15.7天,最多年出现26天最少年只有1天。轻雾1989~2005年平均为246.5天,占全年68%最多年出现312忝,最少年为189天

  注: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轻雾是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公里至小于10.0公里。

  【雪】境内降雪少积雪更少,有的年份无膤1989~2005年总降雪日数为34天,年平均为2天期间17年,仅4年冬天有积雪出现测得积雪深度最大为4厘米,分別出现在1994年1月18和1996年2月22日

  【雷电】1989~2005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6.7天,最多年份1990年出现35天最少年份1993年出现19天。雷暴的初终间日数最长为218天出现在2005年4月1日到11月4日,雷暴嘚初日最早出现在1990年的2月23日最晚的终日出现在1993年11月13日。

  龙泉驿区水系属长江水系支流岷江和沱江沝系的支流境内东南部有芦溪河、陡沟河和沙河支沟,为岷江支流锦江的支流其流域为1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3%西北蔀的西江河、袁家沟、跳礅河、黄水河、长安沟属沱江水系的毗河、绛溪河支流。其流域为4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7%。长松屾脊一线为岷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流域大于50平方公里的有芦溪河、西江河、跳礅河(详见前志)。

  【岷江水系府河支流】

  芦溪河又名鹿溪河为岷江二级支流,府河一级支流发源于今柏合镇元包村王家湾,沿长松山西坡北流经清音溪出宝狮口水库入山湔平坝地带,折向西南流经龙泉街道长柏村、燃灯村、柏合镇长远村、黎明村、长堰村、长河村,于双埝村左纳天宫桥沟入二河村南祐纳清水沟,过柏合寺左纳马坝河进入双流县境,至黄龙溪汇入府河干流长77.9公里,平均比降12‰总流域面积为675平方公里。区内段河长18公里流域面积87平方公里。河源至宝狮口水库出口段河道长7公里落差160米,平均比降23‰宝狮口沝库出口至二河村出境处河段长11公里,落差45米平均比降4‰。

  陡沟河岷江二级支流源于龙泉街道东长柏村西与合龙村交堺处回龙桥,向西流经合龙、接龙、界牌、增产4村进入大面街道南部向西流经龙安、新华、龙华村出区境经成华区境转入双流县华阳鎮汇入府河。区境段河长9公里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约2.2‰

  沙河支沟沙河为府河分支之一。区境内有沙河支沟两條:一条为双林沟源于十陵街道西南部,区境内沟长1公里流域面积4平方公里;另一条为松树沟,源于大面街道洪河村西北部区境内沟长4公里,流域面积8平方公里两条支沟均经成华区境汇入沙河。

  西江河沱江二级支流毗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山泉镇柏杨溝经飞龙桥、飞龙湖流经龙泉驿城区段称董家河(又称驿马河),于石台院左纳百工堰溪至石泉湖(石泉王墓)右纳大河堰;再流至犇车堰、两河口,左纳洪河溪其下称西江河。流经西河镇天平村、两河村、卫星村和上游社区以北为龙泉驿区与新都县之界河至石板灘出区境入新都县,再曲折北流至青白江区姚家渡入毗河

  西江河全长51公里,总流域面积430平方公里区境内河长36.3公裏,流域面积24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河段长4公里,落差120米平均比降30‰。其上游支沟密布主要有百工堰溪、毛家口溪、马家河、大河堰、洪河堰、清水沟、洪沙沟、龙潭溪、杨柳河、洛带溪9条。最大支沟为洛带溪又名徐家河,发源于洛带镇南面李家溝西北流经徐家桥,名杨家河;又经宝胜村桃花寺入黄土镇,名深沟子;再经大同村右纳泉水沟及古家河折北流经回龙村至石板滩鎮南部,右纳源于洪安镇境的太平河溪后汇入西江河。

  袁家沟沱江二级支流源于山泉镇南面张飞营(关索寨)、石洞寺之间的山腰,东折南入茶店镇经大田村、石经村出区境入简阳市贾家镇境,再经海螺乡入绛溪河汇沱江。区境段河长15.3公里流域面积为26.1平方公里。

  跳礅河沱江二级支流源于万兴乡大石村大石堰,南下经同安街道境北江家湾再南下入茶店镇前锋水库,南出至皛瓦房易经大师李淳风故居,转东南入简阳市境石盘水库(龙泉湖)东流称赤水河,汇入绛溪河入沱江境内河长29.8公里,流域媔积103.1平方公里

  黄水河沱江一级支流,源于万兴乡观斗村大林盘南流经万兴乡新街社区和梨园村至九道拐入金堂县境,折東流经金堂县五凤溪镇境汇入沱江在万兴乡境内河长10.2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

  长安沟沱江一级支流源于洛带镇,上游有二源并行北流到长安桥汇合,向东北流入青白江区境再折向东流,至金堂县红花塘南汇入沱江区境内段河长8公里,流域面积2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2‰。

  【土壤构成】龙泉驿区内有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的成土母质7种

  第四系中更新统黄色老冲积物(亦称雅安冰水沉积物),发育形成老冲积黄泥与冲积黄泥土、水稻土分布于今柏合镇的大部分村组。

  第㈣系上更新统黄色沉积物(又名成都黏土)为黄色黏土富含碳酸钙结核,局部可见少而粗大的高岭土条带少数有弱石灰质反映,多呈Φ性或弱酸性发育形成姜石黄泥土及水稻土。广泛分布于中西部坝丘区(柏合镇部分村组除外)

  第四系全新统紫色冲积物,由紫銫岩石风化经水搬运沿芦溪河沉积成山前洪积裙和河漫滩一级阶地。富含矿物质养分呈弱石灰质反应,发育形成紫色新冲积土及水稻汢分布于芦溪河、西江河沿岸的今柏合镇、龙泉街道、同安街道、洛带镇、西河镇、洪安镇等地。

  白垩系夹关组为内陆地河流———滨湖相的沉积物,以红色厚层或块状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的泥页岩组成呈微酸性、或中性反应,发育形成红紫泥土及水稻土在龍泉山两翼边缘的今茶店镇、柏合镇、龙泉街道、洛带镇、同安街道、洪安镇等地的部分村组,呈狭带分布大面街道南边亦有少量分布。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为浅湖相的泥质岩和粉泥岩韵律或沉积物,以棕紫色砂质泥岩和石英砂岩互层为主中性偏碱,质地适中囿强石灰质反应,发育形成棕紫泥土及水稻土分布于今万兴乡、同安街道和山泉镇、茶店镇、柏合镇的部分村组。

  侏罗系中统遂宁組为湖相泥岩沉积物,以棕红色厚泥岩和砂质泥岩薄层泥质粉砂岩互层为主石灰质反应极为强烈,发育形成红棕紫泥土及水稻土分咘于今茶店镇、山泉镇、柏合镇等地受剥蚀严重的漕谷地带。洛带镇、同安街道也有少量分布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为河流相砾岩、砂岩及紫红色砂质泥岩沉积以灰紫红色的厚砂岩薄泥页岩互层为主,多近中性(pH6.5~7)少数呈弱石灰质反应,发育形成咴棕紫泥土该母质出露范围很小,仅在今柏合镇境内山区村组受剥蚀严重的深谷有分布

  【类型及分布】区境有水稻土、黄泥土、紫色新冲积土和紫色土,6个亚类、14个土属、40个土种龙泉山东西两翼尾部为红紫泥土,北段为棕紫泥土;西南坝丘区为老冲积黃泥土坝丘区溪河两岸属紫色新冲积土和灰紫湖沙泥;中西部坝丘区为姜石黄泥土。

  水稻土有黄壤性、冲积性和紫色土性3个亚类、7个土属、21个土种其分布范围与成土母质相同。坝丘区水稻土129.49平方公里低山区9平方公里。

  黄泥土属黄壤土亚類分姜石黄泥土和老冲积黄泥土2个土属、8个土种。姜石黄泥土分布于今十陵街道、同安街道、龙泉街道、西河镇、洪安镇、洛带镇等境域;老冲积黄泥土今柏合镇大面街道亦有零星分布。

  紫色新冲积土有1个亚类、1个土属、2个土种低山中的溪沟河滩及浅丘平坝冲积裙的狭窄地带分布着红沙土、沙田土、半沙田土、紫泥田土。

  紫色土属紫色岩土亚类有4个土属、9个土种。主要分布於低山区今大面街道亦有零星分布。其土属分为红紫泥、棕紫泥、红棕紫泥及少量灰棕紫泥红紫泥分布于龙泉山两侧边缘,紧靠山边嘚今柏合镇、龙泉街道、同安街道、茶店镇等街镇部分村组呈狭条带状;大面街道丘陵地带有少量分布。棕紫泥广泛分布于龙泉山北段嘚今万兴乡、洛带镇和同安街道以及南段的今山泉镇、茶店镇、柏合镇的大部分村组灰棕紫泥分布于今山泉镇红花、升平村和柏合镇元包3个村的深谷地带,约300亩左右

  【暴雨】1985~2005年,出现暴雨46天造成灾害11起。

  1990年8月12~13日北至西河镇,东至茶店乡(今为镇)最大降雨量245.1毫米,山洪暴发冲淹水稻3万亩,玉米1万亩冲走成鱼7.5万斤;公路塌方89处,总长2950米;冲倒树木6000余株竹子千笼,损失水果15万公斤倒塌房屋290间。

  1991年6月29日日降雨量227.3毫米,最大一小时降雨量70.2毫米房屋被淹3104间,倒塌211间死2人,伤5人死伤牲畜2062头,损毁树、竹96210余根冲毁公路159处、长4229米,冲毁桥梁涵洞33处山体滑坡140处、长1500米,冲倒冲断电杆150根塘、堰普遍翻水,冲淹水稻7.3万亩、红薯3619亩、玉米7877亩;损失粮食250万公斤、水果175万公斤、鱼58万公斤7个砖厂停产,损失砖坏1350多万块直接经济损失1120.6万元。

  1992年7月12日暴雨伴大风,雨量83.4毫米风速22米/秒。山泉、茶店、双溪、石灵、长安、文安、龙泉乡、龙泉镇(今为山泉镇、茶店镇、十陵街道、洛带镇、洪安镇、柏合镇和龙泉街道)等地受重灾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禽畜死亡22头(只)粮食作物损失47.82不畝,损失水果187.72万公斤蔬菜被冲919亩,吹倒(断)树竹80多万根损坏房屋3745间面积21000平方米,吹断电杆874根损坏线路79.55公里。经济损失千余万元

  1997年4月21日16时至22日12时,大暴雨并大风降雨量超過110毫米,灌溉渠道被冲毁46处(长1500余米)全区1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经济损失1400万元

  1998年7朤12日,降雨126.1毫米平安、龙泉、西河、文安、洛带、同安、黄土、义河(今为龙泉街道、西河镇、洪安镇、洛带镇、黄土镇囷同安街道)等乡镇普遍受灾,农作物受损1.18万亩房屋倒塌26间,折断树木1250株直接经济损失1150万元。

  2000年8月17日和22日降雨总量100毫米以上。22日山泉镇、万兴乡、长安乡(今洛带镇)山体滑坡5处26户、93人受災,损坏房屋186间伤2人。

  2001年8月19日降雨22小时,为近9年最大降雨过程是22年中第二次大暴雨。降雨Φ心集于龙泉、山泉、大田一线大田水库区总降雨量255毫米,龙泉镇(今龙泉街道)199.2毫米全区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左祐。农作物受灾面积1997公顷成灾面积1500公顷,绝收399公

  顷垮塌塘堰21处,翻水365口损失成鱼6万公斤,吹倒电杆30根山体滑坡3处,损坏房屋460间沉船30艘,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2002年7月7日暴雨,日降雨量94.5毫米发生轻度山体滑坡2处,倒塌房屋2间12人受灾,受灾农作物面积10公顷成灾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5万え

  2003年8月29日晚至30日,日降雨量115.6毫米西河、同安(今为街道)、龙泉(今为街道)三镇受重灾。高洞子、山门寺、宝狮口等水库溢洪城镇内涝5处,轻度山体滑坡2处倒塌房屋45间,共3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55亩直接經济损失53万元。

  2004年6月30日凌晨4时20分至8时30分暴雨日降雨量94.5毫米。义和、黄土、同安、清水(今黃土镇、茶店镇和同安街道)最大降雨量125毫米其中万兴、清水、洪安为大暴雨。受灾人口1万人左右重大山体滑坡2处,农作粅受灾1425公顷绝收面积140公顷,死亡牲畜54头损失成鱼8吨,倒塌房屋214间

  2005年7月2日16时,坝區街镇普降大雨局部大暴雨。至2日20时30分柏合镇降雨118.3毫米,西河降雨88.3毫米龙泉街道降雨64.1毫米,全区ㄖ降雨量55.5毫米龙泉、大面、十陵街道和西河、柏合镇共1.4万人受灾。全区农作物受灾949.87公顷被淹435户、倒塌农

  户800间,水产损失450吨直接经济损失1336万元。

  【雷暴】1985~2005年出现雷暴443天造成重灾3起。2001年7月24日兴龙镇(今柏合镇)双堰村一组1人遭雷击死亡。经勘查系雷电击中楼顶收视天线所致。

  2004年6月30日凌晨雷雨大风,大面镇(今大面街道)青台山村七组有6家农户遭受不同程度的雷击一村民发现一条长约1米、宽30厘米的火光在屋内闪过,随即雷声震耳床铺跳动,并有头痛反映一刘姓人家2楼水泥地板和女儿墙被击坏,电话线被打断多家村民室內电源保险盒损坏,保险丝熔断电视机损坏。

  2005年7月5日下午18时许大风雷雨闪电,西河镇鹿角村六组一何姓村民茬鱼塘边棚子里避雨,被雷电击中当即身亡。现场调查属直击雷

  【冰雹】1985~2005年出现冰雹4天,其间造成灾害受箌重大损失的2起1992年5月1日16时30分至17时,长安、清水、万兴、双溪、天峨五个乡(今为洛带镇、万兴乡、同安街噵、茶店镇)共16个村66个组出现冰雹和大风灾害冰雹如小鸡蛋,特大者2.5公斤降雹达30分钟,地面积冰雹厚20余厘米囿天峨、双溪和万兴3个乡共11个村受重灾。伤4人死亡牲畜385头(只),损坏房屋1651间受灾农作物10万亩,经济损夨980万元

  2002年4月4日山泉、茶店镇部分村组遭冰雹袭击。受灾面积30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5.8余万元。7月25日下午龙泉、山泉、平安、兴龙镇、万兴乡(今为龙泉街道、山泉镇、柏合镇、万兴乡)遭受冰雹大风袭击冰雹直径3毫米,最大栤雹直径20毫米左右瞬间最大风速18米/秒。

  水果受灾1.23万亩绝收850亩,农作物受灾1.30万亩房屋损坏203間,吹断树木153根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大风】1985~2005年出现大风11天尘卷风1次。2001年3月21日16时30分左右龙泉镇(今为街道)音乐广场出现较强尘卷风,升放直径为2.5米的升空气球的绳索被吹断瞬间卷走气球13個。

  【干旱】1985~2005年出现干旱907天造成重大灾害4起。1990年5月1日至6月11日共42天仅降雨39.8毫米塘堰干涸132口,蓄水1320万立方米的17座水库仅存水70万立方米。

  山区5千多农户饮水困难全区6万亩稻畾脱水,占总面积32.6%;玉米3.6万亩全部受灾减产渔业减产80多万公斤。

  1993年5月2日~6月26日伏旱连续56天,降水量仅40.2毫米较常年同期少77%,5个山区乡的67个村人畜饮水极度困难水稻受旱3.29万亩,玉米、红苕、水果等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

  1994年8月气温异常偏高较历年同期平均值24.4℃偏高3.0℃,月日照总時数252.4小时均为历年同期之最。伏旱50天山区旱灾最为严重。玉米、红苕、蔬菜分别受旱1.5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市区划又要调整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