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哪里能买到查令十字街84号 mobi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精彩内容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是由薛晓路编剧执导,吴秀波、汤唯主演的爱情故事片。影片为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电影讲述了澳门少女以赌场为家,遇上洛杉矶房产经纪人,千百次错过,终换来一见钟情的故事。该片于日正式上映。电影上映以来4天票房过4亿,连续3天拿下单天亿元票房,创造爱情片新纪录。
  前不久《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在中国上映,不少人都在朋友圈里纷纷晒票表示支持。收视率据说不错,而这距第一部的上映已过去了整整三年!这三年,“汤女神”嫁为人妇,演技随阅历而更胜一筹,“吴大叔”还是风采依然不减当年成熟味道。至于广告植入、剧情牵强等暂且不说,这里只是想和大家分享影片中的一个情节!也是贯穿全剧的主线――《查令十字街84号》
  《北西二》剧照
  查令十字街84号为何物?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知道,它是一本书,也是一家书店。同时它是又是部电影,是关于一位女士和一位先生的故事。首先容我为大家来说说这本书吧!
  《查令十字街84号》/英文名:《84, Charing Cross Road》
  这本书的背景是上世纪中期,作者海伦&汉芙来自纽约。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刊登在美国书评杂志上的一则收购旧书的广告。而广告的刊登者则是一家二手书店的老板――法兰克&杜尔,一位优雅博学的英国绅士。这家书店名叫Marks & Co(马克)的书店,位于伦敦。当时她正为寻找几本英国作家的书而发愁,于是从日开始,她和马克书店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鸿雁友情,直到1969年法兰克去世后的几个月,在书店即将拆迁时她才有机会来到伦敦这家书店。
  二十年因书结识的友情清淡如水却弥足珍贵,汉芙的热情坦诚和法兰克的含蓄隽永跃然纸上,相映成趣。当她把二十年里和马克书店所有的来往信件以及她在伦敦一个月的游记寄给美国《读者文摘》发表后,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它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
  Marks & Co. (马克书店)
  在此之后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其中于1986年上映的同名电影《查令十街84号》被奉为经典。主角由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店长)和朱迪&丹克(饰演女作家)这两位英国老戏骨扮演。
  影片中有着爱尔兰血统的安东尼&霍普金斯则完全不同于他后来在《沉默的羔羊》中的暴戾和凶残,把一个严谨、儒雅、一丝不苟的英国绅士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饰演海琳的安妮&班克罗夫特则把一个潦倒的女作家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她的敏感、善良、精神至上,还有她那20多年未能与挚友谋面的遗憾无一不令人感动。电影也在1987年的时候获得了当年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再现了战后伦敦古朴的建筑风格,并复原了已不存在的查令十街84号的马克书店。
  ▲影片中的马克书店
  《84, Charing Cross Road》的出版使海伦&汉芙走出了事业低谷, 并在不久之后圆了她访问伦敦的心愿, 却无法挽救经历过半个多世纪风雨的 Marks & Co. 书店, 后者与书店老板一样未能等到汉芙的来访, 于 1970 年底结束了营业。
  自那以后, 在84 Charing Cross Road这个地址上相继出现过唱片行和餐厅、酒吧、麦当劳, 离书越来越远。
  最后就连84 Charing Cross Road这个门牌本身也被商家改成了 24 Cambridge Circus。如今,在这家店的墙上只有一面铜牌在不断提醒着前来朝圣的人们这里曾经的故事!
  84 CHARING CROSS ROAD
  THE BOOKSELLERS
  MARKS & CO.
  WERE ON THIS SITE WHICH
  BECAME WORLD RENOWN
  THROUGH THE BOOK BY
  HELENE HANFF
  “查令十字街84号,
  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旧址,
  因为海莲.汉芙的书而闻名天下”。
  ▲上世纪60年代前的查令十字街(这里曾是伦敦各色书店的聚集地)
  ▲如今的查令十字街
  若是有机会,不妨来到英国这条叫做查令十字街的地方,就像《北西2》的最后一幕,汤唯折返查令十字街84号,遇到了吴秀波,顷刻间的释然与温暖伴随着轻幽的旋律让你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美好。在年代久远的欧洲建筑中或许能找到比爱情更珍贵的东西!最后,用作者汉芙对读者的寄语作为结束吧!
  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太多太多……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旅行作家 ,自由撰稿人,搜狐旅游专栏
环球旅行作家、绿色生活家
旅游名博,搜狐金牌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旅游达人热门文章最新文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查令十字街
我的图书馆
查令十字街
对于全世界书迷来说,查令十字街永远有不可替代的地标意义,因为那里曾经书店林立,也因为查令十字街84号,曾发生过一个因书结缘的美丽故事:在一位美国女作家与一位英国书店老板之间。令人叹息的是,曾经的书业街辉煌今已不再,全球实体书店的衰退,也在这里,上演了。
盛夏里的奥运游客,对政治和经济的伦敦,可能会熟视无睹,甚至忘记它还是英格兰和联合王国的首都,因为它已是全世界的首都。然而,只要放缓脚步,松下紧张的心绪,就没谁注意不到它古老又持久的文化传统,也在不动声色地表白:文学的伦敦,更是爱书人的天堂;爱书人在伦敦,又怎能错过查令十字街?
查令十字街是个适合怀旧的地方,尤其对于初来乍到,落脚未稳就匆忙赶去,四处探寻那个早就不存在的84号旧书店的人们。——十三年前,从巴黎乘大巴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达伦敦的第一个晚上,我就是带着一张地图,一路打听着寻找传说中的84号,哪里有什么书店的踪迹?更加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个世界各地访书人向往的麦加式书店“圣地”,放眼可见的店面,充其量也不过二十来间,疏落散布在南北走向大街靠东的一面。
也许是一天阴雨逼人,再加上夜色已深,路过行人不多,店里流连的访书者更屈指可数。待我携着信手翻出来的一册兰姆姊弟合传,告别48号老店Quinto中唯一的店员,出门抬眼望到近旁色情书店半明半暗的霓虹灯,感觉还是颇有点惆怅的:查令十字街竟然如此萧条了。
查令十字街书店业发端于维多利亚女王盛期。在上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最多曾聚集六十余家专营二手书和珍罕古籍的书店。其中资格最老、供货最多、声名最响的福也尔,在1934年访学伦敦的朱自清笔下,留有这样的记录:
“最大的一家要算福也尔,在路西;新旧大楼隔着一道小街相对着,共占七号门牌,都是四层,旧大楼还带着地下室——可并不是地窨子。店里按着书的性质分二十五部;地下室里满是旧文学书。这爿店二十八年前本是一家小铺子,只用了一个店员;现在店员差不多到了二百人,藏书到了二百万种,伦敦的《晨报》称为‘世界最大的新旧书店’。两边店门口也摆着书摊儿,可是比别家的大。”
如今,福也尔有五层大楼,还是查令十字街、甚至是全世界旧书店的老大,但旧书销售已非主业,——光音像制品和医用教学器具,就足足占满了两个楼面。1903年由福也尔两兄弟初创的老店,现在更与一家百货公司无异。相形之下,其他铺面逼仄、货源有限、经营手法老派的旧书店,在最近二三十年房租的压力下,搬离的搬离,歇业的歇业。有几家出名而有特色的,侥幸给福也尔兼并到大楼里去,但再也没有独立的店面。原先三分之二的旧书店,大多已经不复存在。
房租腾贵、好书减少和网络竞争加剧,是旧书业凋敝的主要原因,但直接导致查令十字街衰败的,还有其他几个外人不易注意到的因素。
在经济持续衰退的年头,主要仰仗藏书家惠顾的珍罕古籍书店,越来越难碰上出手阔绰的买家,囤积居奇的故技不复管用。地段特殊,工价昂贵,使得查令十字街旧书普遍定价在六七英镑左右,稍微有点版本价值的,价格就不会少于十五英镑;相对于往往只卖一英镑的网络书店旧书,显然难讨喜欢便宜的读者欢心。
施乐会(Oxfam)书店廉价销售的冲击。2002年3月伦敦书展期间,我偶然路过施乐会慈善商店,碰巧买到王尔德同时代编辑家弗兰克·哈里斯的艳情回忆录,一千多页的平装本,厚得跟个砖头似的,要价也才一英镑。我那时还不知道,这家兴起于牛津的全球性的慈善组织,在英国本土所开的750多家店,全部都有二手书出售,其中单纯经营旧书销售的书店有110家,每年售出旧书超过1100万册,是瓦特斯通和布莱克威尔之外,英国第三大图书销售商,也是欧洲最大的旧书销售连锁店。因为是慈善机构,享受二折商业税优惠,店长之外其他的雇员,全是无酬自愿者,使得施乐会书店可以把旧书一律定价为1.99英镑。施乐会的优势,不光胜过一般旧书店,甚至网络书店也很难占到上风,查令十字街又哪里可能成为竞争对手?很多人去查令十字街淘书前,都愿先到施乐会旧书店碰碰运气。
阅读方式的改变,也间接影响了人们因为价格因素而买旧书的习惯。本来,iPad,Kindle,还有索尼阅读器,前些年都主要是美国读者热衷的时髦玩意儿,近两年在英国也越来越成为年轻读者的选择。有了无形的电子书,去书店购买消闲性的图书的人更少起来。据统计,2010年的时候,英国电子书的销售总额只有1600万英镑;但到去年已经惊人地升至7000万(就连福也尔的电子书品种也达到了1000种)。纸质的小说类图书,新书销售逐年下降,同样影响到了旧书店的货源。
说来有点伤感,查令十字街作为书业晴雨表,它的萎缩显示了英国旧书业的困境,也间接反映了整体出版行业的万般无奈。但就英国而言,2011年的图书行情继续走低,销售额下降了2.5%;进入2012年后情形更加不好,前三个月实体图书的销售竟然比同期下降了11%,唯一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只是电子书销售比上一年翻了四倍,在整体销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有人说,近些年英国出版业创造力明显开始消退。今年以来,以3000万销量红遍全球的《格雷的五十道阴影》系列,虽然成功打破了哈里·波特系列创造的纪录,但却又是一个哭笑不得的现实:这可是赤裸裸的色情小说。毕竟人们知道,就是查令十字街有些店经营色情旧书,也只是悄悄在地下室兜售而已。
每回我到伦敦,一定不会错过莱瑟斯特广场(Leicester
Square)旁的大街查灵歌斯路(Charing Cross
Road;另有译名“查令十字路”、“查宁阁路”)与隔邻的小巷西索弄堂(Cecil
Court),因为那里聚集了一堆书店,尤其是贩卖二手书与珍本书的古旧书店和一些主题书店。由于查灵歌斯路是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而且过去确曾密密麻麻挤了一堆大小新旧书店,因此20世纪初成了书街的代名词。记得我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几次到此,放眼所及皆是书店,那时极具特色的书店如欧洲最大的女性书店“银月”(Silver
Moon Bookshop)、欧洲第一家犯罪(侦探)小说店“一级谋杀”(Murder One)、
知名的艺术书专卖店“茨威玛书店”(Zwemmer
Bookshop)都穿插其间;另外还可见大型连锁书店“迪伦”(Dillons)、“水石”(Waterstone’s)。我2009年再访时,这些书店全数不见了,虽说出现了一家美国品牌的连锁书店“博得”(Borders),但当时已处强弩之末,2011年夏天我又访,“博得”终究成了历史名词,现址变为平价百货公司。
这些年来,查灵歌斯路租金不断上扬,不少有意思的古旧书店和主题书店逐一消逝,这条路上固然还有一些以卖新书为主的大规模综合型书店“富瑶”(Foyle
s)、“布莱克威尔”(Blackwell’s),但只见零星两三家卖新书与折价书的小店,原本林立的古旧二手书店则仅剩挤在同一街区的Any
Amount of Books、Henry Pordes Books、Quinto Bookshop
& Francis Edwards,幸好还有这三家散发着古意的店面在查灵歌斯路上撑撑场面。
(台湾书人钟芳玲)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上世纪60年代前的查令十字街
更多内容请看Warsaw1948 · 相片集之《Charing
Cross Road before Centre Point》&
发表评论:
馆藏&14339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令十字街84号 mob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