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起,北京幼儿园汛期预警方案新增的预警的种类是什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 »»矫梅燕检查指导北京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矫梅燕检查指导北京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6月8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一行到北京市气象局检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慰问气象干部职工,并召开会议。强调北京作为首都是出不得事的城市,气象部门责任重大,要充分依靠现有的最新科技成果、专家团队和业务组织基础,做好今年的汛期气象服务。局领导全体和相关处室、直属单位一把手参加会议。
矫梅燕听取了汛期工作整体准备情况、《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立法进展以及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应用进展等方面的汇报。她充分肯定了市气象局汛前在业务、技术、服务和预报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做的扎实准备,要求不断丰富完善“三维三进”的预报服务理念,更好地适应北京市政府对汛期气象服务的高要求。
矫梅燕指出,要抓住机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政府和社会宣传并使其理解气象预报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在做好决策服务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公众气象服务,气象服务产品制作要从专业视角向服务视角转变,要站在用户角度,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使产品能够更好地被用户使用。要推动影响预报业务向精细化发展,组织开展一些气象灾害的观测试验,研究确定更精细的致灾阈值。要主动将应急广播纳入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并研究如何将分区预警和预警信息发布相结合。在气象灾害防治条例审议、修改完善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丰富“治”的内涵,把气象防灾减灾的理念融入其中。
矫梅燕指出,提高预报服务能力的关键在核心技术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市气象局在科技支撑业务方面的发展思路很清晰,近年来在资料应用方面逐渐向更加精细化深入,更加适应精细化预报服务业务发展的需求。她赞同市气象局集中力量于短时临近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要求采取开放合作的形式,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持续改进发展区域数值模式,扎实提升模式业务应用成效。她希望北京加强与上海、广东气象部门的交流研讨,针对各自不同的模式应用研发着眼点,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推动全国精细化格点预报发展。
矫梅燕强调,在“互联网+”模式快速发展,社会力量、私人企业日益活跃的当下,公共气象服务方式也将出现变革性的发展。市气象局要加强面向首都的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战略研究,思考在组织体系、政策保障等方面如何适应公共服务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大趋势,更好地发挥气象部门的职能作用。【马航卫星集中贴】马航MH370原始卫星数据公布【5月28日更新】-航天及新概念武器-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matrix2388
关键词:卫星,搜救,测控,搜索救援,测控计划,
【马航卫星集中贴】马航MH370原始卫星数据公布【5月28日更新】
本帖最后由 matrix2388 于
23:28 编辑
及时消息:
5月27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公布了马航失联客机的原始数据,文件长达47页,记录了MH370的数据通信日志。报告基本认定,MH370在最后的电子信号脉冲弧附近耗尽了燃油。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27日报道,马来西亚民航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部门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合作,向公众提供了海事卫星组织记录的数据通信日志以及相关的注释。
此前,国际专家就是利用这些数据通信日志,以及相关的雷达数据和对发动机性能的计算,得出MH370“终结于印度洋”的结论。
马来西亚民航局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曾在20日发表联合声明说,将公布马航客机的数据通信日志等有用信息,并帮助机上人员家属和公众解读相关数据。
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搭载包括154名中国乘客在内的227名乘客及12名机组人员,从吉隆坡飞往北京。起飞后不久,客机在吉隆坡航空管制区与越南胡志明市航空管制区交界处同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络。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27日报道称,澳大利亚航空事故调查人员说,通过分析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一个卫星之间最后传输的电子脉冲信号发现,这架失踪的飞机当时可能由于燃料耗尽而正在下降。
调查人员仍相信,MH370航班坠入了南印度洋一个偏远区域,也就是在其最后传输脉冲信号时所在地点的大约25海里范围之内。但初步水下搜寻以及对漂浮残骸旷日持久的空中和海面搜索都未能找到失踪飞机的任何踪迹。
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表示,他们在分析卫星数据后,对飞机下降时间进行了计算,并加上了正负5海里的误差,从而得出了有关飞机可能所在位置的结论。该部门已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系列报告中阐述了相关结论。就在调查结论发布之际,相关部门正准备通过下周的公开竞标来让私人承包商进行该飞机的搜寻工作。
MH370与卫星的最后一次“握手”与此前每小时一次的定期信号传输并不一致。运输安全局称,这可能是因为飞机燃油耗尽时,电子系统会进行重置。这证实了《华尔街日报》此前的报道。
该机构称,对不同飞行路线和飞机时速情况下燃油消耗的建模计算结果支持一个结论,即MH370在最后的电子信号脉冲弧附近耗尽了燃油。
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还首次表示,搜寻区域与穿过印度洋东南部的唯一空中航线(M641航线)相交。该航线是由科科斯岛到珀斯的,中间有四个经停点。
报道称,科科斯岛至珀斯的空中航线与搜寻区域有重叠可能是个巧合,调查人员仍不确定飞机最后几个小时的航行路线。空中航线是被预先设定在飞机电脑中的,可以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飞行,因此飞机也可能是在机组人员均失去意识的情况下坠落的。
澳大利亚军舰“海洋之盾”号将于5月28日停止搜寻MH370航班。“海洋之盾”号的撤出意味着中国的“竺可桢”号测量船将独自留在搜寻海域,进行绘制海底地图的前期工作。要对距珀斯西北约1000英里(约合1610公里)的上述区域绘制地图,将需要多达三个月的时间。
……………………………………………………………………………………………………………………………………………………………………………………………………………………………………………………………………………
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网站消息:中方有关部门分析发现,该疑似漂浮物呈马蹄形,中方已向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通报,但目前尚不能确定与失联客机有关。
疑似物件距澳方公布疑似物位置南偏西120公里左右。
/508df9aec9e2a/image//532d648dca9dd_480_383.jpg
/508df9aec9e2a/image//532d_440_447.jpg
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对卫星数据研判,18日12点左右获取的高分一号卫星图像中,南印度洋海域(南纬44度57分,东经90度13分)观测到疑似漂浮物,长约22米宽约13米,距澳大利亚公布疑似物位置南偏西120公里左右。
国际海事组织Inmarsat卫星向MH370共发了六次“握手”信息
上午马方代表团称,最后一次收到飞机引擎健康信息后,卫星又向MH370发了六次握手信息,最后一次是8日的8点11分,天线角度40°,但并未收到关于飞机引擎健康状况的信息。&握手信息&指卫星向飞机发射信号尝试收到关于引擎的健康信息。
………………………………………………………………………………………………………………………………………………………………………………………………………………………………………………………………………………
北京时间14:00,中国空军派出的两架伊尔-76运输机起抵珀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未来计划从这里出发参与南印度洋马航失联客机的搜寻工作。
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上校21日午间表示,21日8时许从海南三亚凤凰机场起飞的中国空军2架伊尔-76飞机和1架运-8飞机,于当日12时28分全部飞抵马来西亚梳邦空军基地。
/508df9aec9e2a/image//532d373ff141c_480_360.jpg
3月21日,中国“雪龙”号经过食物补给和油料补给后,于当地时间21日晚6点半驶离澳大利亚珀斯弗里曼特港口,即将参与马航搜救.科考队刘顺林领队告诉新华社记者,雪龙号将会在3至4日抵达澳大利亚之前所圈定的可疑物品漂浮的海域。
/508df9aec9e2a/image//532c38b391d95_480_320.jpg
中国舰船赶赴疑似残骸海域搜寻
中国搜救方案调整优化,海军998、171、886赶赴疑似客机残骸海域;海巡01、南海救101继续按原定搜寻方案进行,并逐渐向发现疑似残骸海域靠近。北上孟加拉湾编队中的海巡31、南海救115逐渐向南部搜寻区前进。
………………………………………………………………………………………………………………………………………………………………………………………………………………………………………………………………………………
澳大利亚发布疑似碎片卫星图
1、相关海域出现两个非常大的碎片,有可能来自失联航班;2、位置与南线搜索航道高度吻合;3、澳大利亚正调动军用卫星和雷达进行确认;4、凌晨1:50到达事故海域,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军队力量,很快就能看到相关碎片的具体情况;5、水文环境太差,没有目测画面。
/508df9aec9e2a/image//532a92cec.jpg
CNN报道,曾经共同领导2009年法航447航班搜寻的大卫-加洛表示,如果澳大利亚发现的碎片是马航失联客机的,那么最有可能是飞机尾部。澳大利亚方面此前称,最大的碎片有24米长。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20日报道,正在澳大利亚相关海域搜寻疑似与失联马航客机有关物体的美国海军机组人员称,雷达显示疑似海域水面下有“大规模”物体。
在参与马航失联客机搜寻工作的美军P-8“海神”巡逻机上随机采访的美国广播公司记者20日说,P-8雷达发现“体积较大”的物体。
CNN报道,消息人士称,马来西亚海军将前往澳大利亚发现疑似碎片的海域,包括6艘舰艇和3艘直升机。
北京时间下午2:06分消息,美军将在一小时之后抵达。美军对远处的金属物体辨识能力极强。明确的消息将在一小时左右发出。
/508df9aec9e2a/image//532a6a00c3ea6_480_307.png
中国方面,由于信息不全面,无法确认碎片是否是飞机残骸,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决定,目前中国前方搜救方案不变,赶往之前南北两个搜寻区。目前离得最近的是雪龙船,开过去要两天左右时间。
澳大利亚海事局称,将向中国通报相关信息,询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前往该区域进行寻找。海事局官员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澳大利亚周边确实经常会发现一些类似的碎片,有飞机,更多是船,但很少会有大型碎片出现在这样一个与失联客机航道高度拟合的区域里。发现的碎片大约24米长,但从卫星上看不到具体样子。澳大利亚海事局官员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澳方已动用了飞机和商船等所有资源,在相关水域搜寻。但搜索区域水文环境和天气非常糟糕,确认很困难。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澳方是在珀斯西南方向2300公里水域,根据卫星画面发现可疑物体的。澳已派出4架P-3C猎户座飞机前往巡查,其中一架预计当地时间14点抵达。
事发海域水深3千米 乘客生还可能不大
/508df9aec9e2a/image//532a6f6d1da96_480_355.png
…………………………………………………………………………………………………………………………………………………………………………………………………………………………………………………………
& &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3月1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通电话,就马航失联客机搜救工作进一步沟通协调。
  李克强指出,目前搜救仍是首要任务,中方有十余艘专业舰船正在相关海域开展工作,并要求过往中国籍商船进行搜寻,我们调动了多架飞机和21颗卫星参与搜寻。我们还向25国通报了有关情况,请其协助搜寻。
  李克强强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继续尽最大努力搜救。希望马方进一步及时、准确、全面向中方提供掌握的更加详细数据信息;搜寻和调查要同步进行;马政府和马航要履行好相关职责,做好中国乘客亲属的安抚工作。
  纳吉布介绍了当前搜救工作的最新形势和马方下步考虑,表示将继续全力搜救,直到找到这架飞机。
  (原标题:李克强同马总理通话:目前搜救仍是首要任务)
http://mil..cn//.html
关于台湾学生今日发现的疑似马航飞机影像,DigitalGlobe官方Twitter已经在北京时间下午一点左右声明:”初步分析结果不是MH370,而很可能是飞行中的一架飞机(in mid flight)“。另外Tomnod是DigitalGlobe所属的众包平台,并不是一家独立公司。
……………………………………………………………………………………………………………………………………………………………………………………………………………………………………………………………………………………
/644db11e181e00f8//rdn_c6b.png
据马来官方提供的信息,在08:11最后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有联络的是马航客机上配备的国际海事卫星天线。联络的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位于东经64.5°上、为印度洋地区提供服务的的Inmarsat-3 F1号。由于国际海事卫星的设计技术原理,可以获知船舶和飞机上安装的终端天线,对准卫星的发射角度,从而可以大致反推计算获知终端与卫星的距离。MH370航班最后在8点11分与卫星通联的天线角度是40度,以卫星定点的位置计算,得到了飞机当时大致可能所在的圆弧段。在这道弧线上,飞机的燃油最远能飞到哈萨克斯坦,也包括了中国、泰国、印尼和澳大利亚圣诞岛等。
/644db11e181e00f8//rdn_ca7.jpg
/644db11e181e00f8//rdn_cfdb.png
据央视报道,马来西亚政府于15日下午在吉隆坡举行发布会,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出席。
马方总理在发布会上表示,有关于偏离航向的说法,目前不能完全证明,但他认为军方再马来半岛西北方检测到的飞机就是MH370。现在有种很大可能性,飞机的应答系统被人为关闭了。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一直延伸到泰国以及印度尼西亚到南印度洋这两个走廊地带很可能是飞机前往的方向。
……………………………………………………………………………………………………………………………………………………………………………………………………………………………………………………
3月13日,应中国要求,联合国将启动数十枚地球侦测卫星,以卫星空照图协助搜寻失联的马航MH370班机。太空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网站指出,中国气象局周二要求启动“太空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基于宪章精神,15个太空机构或国家太空单位同意,为应付紧急情况或救灾,可传送飞越该地区的卫星空照图。
PS:131L介绍《太空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
针对中国高分一号卫星发现的三处疑似点,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已指示“海巡31”轮协调搜救力量前往搜寻。图为3月13日中方力量搜救分布示意图、高分一号发现的疑似点之一。
中国卫星在位置(北纬6.7°,东经105.63°)发现疑似漂移物
越南媒体披露失联飞机疑似飞行示意图
…………………………………………………………………………………………………………………………………………………………………………………………………………………………
/data/attachment/forum//221241ohqcy82rp2ninp55.jpg.thumb.jpg
3月12日,目前美国的商业卫星已经将搜索重心转向马六甲海峡水域。
/data/attachment/forum//215859jwxtjbtav86jb62t.jpg.thumb.jpg
…………………………………………………………………………………………………………………………………………………………………………………………………………………………
DigitalGlobe 3月9日的卫星影像,在6060图区疑似发现飞机残骸。
/data/attachment/forum//203544zkx24x4nvyjjzjyj.jpg.thumb.jpg
n.com/docs/DOC-1103537?hpt=hp_t1
……………………………………………………………………………………………………………………………………………………………………………………………………………………………………………………………………
在高分一号卫星3月9日上午11点左右获取的图像中,位于(105.63oE,6.7oN)为中心方圆20公里的区域,观测到3处疑似漂浮物体,尺寸分别约13米*18米、14米*19米、24米*22米(见图1-3)。
/jc//UDDT29.png
图1 疑似漂浮物体1(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供图)
/jc//UDDT29.png
图2 疑似漂浮物体2(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供图)
/jc//UDDT29.png
图3疑似漂浮物体3(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供图)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是高分一号对地观测系统的运营单位。
4L提供部分卫星影像专业图片限时下载。
……………………………………………………………………………………………………………………………………………………………………………………………………………………………………
/2da5d5ae84e6e5fe//rdn_531d74ef16340.jpg
中国“以我为主”搜救图
/world/special/malaixiyakejishilian/content-4/detail_/.shtml
/68c463ef1eb891b6//rdn_531d009e71bba.png
示意图:中国部分救援力量
中国军网北京3月10日电(邢小兵、记者王瑶) 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系,中心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配合地面搜救人员开展对失联航班的搜索救援行动。
针对此次马航客机失联时间长、搜寻面积大的实际,该部迅速启动卫星测控应急预案,对在轨运行卫星测控计划进行调整。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等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其中,部分卫星还停止了原有工作计划,清空星上原有指令,全力投入搜救任务,以加强对失联区域的气象监控、通信、目标搜索等行动的支持。同时,加强对北斗导航卫星的状态监控,以确保随时为地面救援行动提供可靠的导航、通信支持。
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事件发生以来,中心连续向各型号卫星准确注入应用指令数百条,确保了卫星按搜索救援需求提供持续、快捷、精确的云图、卫通等信息及数据服务。
卫星测控工作计划调控后,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资源优势,按卫星用户要求及时调整卫星测控计划,加大跟踪监视圈次。科技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时刻确保有数十名测控专家和技术人员昼夜奋战在测控机房,密切关注卫星动态,监视卫星工况及载荷工作性能,有力保障了救援行动的有效进行。
多国卫星为何搜不到马航客机 中国卫星还不够好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张亦驰 刘 扬
[导读] 马航客机失联之后,中国先后调动近10颗卫星为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援,美国等国卫星也拍摄了相关区域大量照片。
W.jpg【中国在轨卫星已达百颗 超越俄罗斯指日可待】【环球军事报道】马航客机失联之后,中国先后调动近10颗卫星为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援,美国等国卫星也拍摄了相关区域大量照片。这些卫星拍摄的相关海域的光学和雷达图像可直接用于搜寻失联客机,或者提供天气保障、通信导航等服务。不过,专家认为,只靠遥感卫星难度比较大,搜索失联客机,还必须多管齐下。多国卫星联动搜索报道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经启动了卫星测控应急预案,对在轨运行卫星测控计划进行调整,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等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其中,部分卫星还停止了原有工作计划,清空星上原有指令,全力投入搜救任务,以加强对失联区域的气象监控、通信、目标搜索等行动的支持。除了中国紧急调动相关卫星支援搜救以外,国外多颗卫星也聚焦相关海域。路透社称,一位美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已经广泛检查间谍卫星拍摄的影像,寻找飞机在空中爆炸的证据,但一无所获。该消息人士称,美国卫星完全覆盖该地区。另据美国宇航局(NASA)称,其所属的一颗卫星在3月9日拍摄了相关海域的一张250米精度的卫星图像。而DigitalGlobe公司也宣布,该公司的GeoEye1卫星于3月9日成功拍到了马航失联海域的最新影像。据称,GeoEye1卫星的分辨率是0.41米,定位精度达到5米以内,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卫星之一。越南人民军副参谋长武文俊表示,越南科工部已利用卫星搜索土珠岛周边海域。虽然,美国公开宣称投入观测的卫星并不太多,但实际投入的卫星数量则绝不仅于此。一名中国专家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可能投入了大量的卫星观测相关海域,比如美国的kh12光学卫星、“长曲棍球”侦察卫星、包括一主三子的海洋监视卫星、使用水色仪或合成孔径雷达的海洋卫星,此外,分辨率不高但覆盖面达180公里的陆地资源卫星也很有可能会投入使用。主要担负四大任务据专家介绍,上述卫星在协助搜救失踪、失联客机方面至少可以完成四大任务:影像判读、气象服务、寻找恐怖袭击证据、无线电信号收集。最直接的支援任务仍然是利用星载设备(包括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相机)拍摄的影像,通过判读寻找客机漂浮在海面的残骸。第二项任务主要用于天气保障,中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就主要用于对搜救活动进行天气保障。另外,气象卫星可通过星载设备发现较大规模的火灾,有助于发现失事飞机。卫星还能协助寻找飞机遭遇攻击或者爆炸的证据。例如,美国现役的导弹预警卫星——国防支援计划卫星(DSP)和天基红外系统(SBIRS),这些卫星主要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实现了全球实时覆盖。这类卫星原本为进行导弹预警而设计,对于红外源十分敏感。如果飞机发生爆炸、或者遭遇外部导弹攻击,该卫星能够进行探测。日,一架俄罗斯客机在黑海上空遭到乌克兰地空导弹误击后,美国通过DSP卫星获取的情报最先对外发布了信息。此次美方官员说未发现恐怖袭击证据,可能也是通过导弹预警卫星的情报判读的。另外,电子侦察卫星可以帮助搜集相关区域的电子信号,如果失事客机黑匣子未坠落到海中,电子情报卫星则可以协助进行定位。卫星还将为搜救提供通信、导航等常规服务。卫星搜寻要克服三难在搜索失联客机方面,卫星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首先,卫星要及时飞到任务区域上空。卫星必须按照自己的轨道飞行,一般的民用卫星携带燃料有限,而且主要用于维持轨道高度,如果进行大范围变轨,势必会极大影响卫星留轨时间(我国先后调动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但未必就是对其进行紧急变轨,而可能是进行了一定的姿态调整),所以通常只有等到卫星飞到目标区上空才能拍照。因此,卫星任务灵活性就比较差,也较难快速更新图像。例如,中国“高分一号”卫星的回归周期是4天,这意味着该卫星可在事发后最长4天内经过相关海域拍摄第一张照片,而如果更新照片,就需要再等4天。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的做法是充分共享。例如,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小时内,我国按照《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紧急启动了相应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向欧洲航天局、美国地质调查局、加拿大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等11个主要航天机构的20颗遥感卫星提出卫星数据观测申请,为中国提供灾区图片。第二点,卫星的分辨率要足够高,目标才可能呈现在卫星影像上。以中国分辨率最高的民用卫星“高分一号”为例,该卫星空间分辨率为2米,意味着长2米物体只能在影像上呈现出一个点,如果进行有效识别,则需要目标是分辨率的5-10倍。这样的分辨率能够发现、识别飞机较大的部件,例如机身、发动机、机翼等,但是对于舱门、座椅垫、救生衣、人员这样的漂浮物就无能为力。第三是要解决判读识别的问题。目前美国最好的间谍卫星分辨率已经达到0.1米,能够看到一顶漂浮的帽子,一些民用卫星分辨率也达到了0.4米左右。但是海上的漂浮物大多形状不一,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识别软件来识别这些目标,而且海上各种船只、漂浮物乃至海浪,都可能极大影响图像判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系统总师顾行发10日对媒体称,通过高分一号拍摄的图像“看到了很多船,但没有找到飞机。”由此看来,搜救工作,不能将宝押在卫星上,还要多管齐下。▲【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本报记者 刘 扬】
/military/1/154.shtml
高分一号在马航客机失联海域发现漂浮物 (1/3)
/tp/2011hd/images/lib.gif
/tp/2011hd/images/yt.gif
&← →&翻页
/tp/2011hd/images/bian1.gif
/simg/hd//d3fd35dabfec3.jpg近日,在获悉马航客机失去联系的消息后,国防科工局立即组织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对疑似失事海域进行观测。在高分一号卫星3月9日上午11点左右获取的图像中,位于(105.63oE,6.7oN)为中心方圆20公里的区域,观测到3处疑似漂浮物体,尺寸分别约13米×18米、14米×19米、24米×22米。据悉,国防科工局将根据事态发展,组织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综合利用卫星资源,优化成像区域,分析数据,持续为搜救马航失联客机服务。图为疑似漂浮物体。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供图
/tp/hd-12/319357.shtml
matrix2388
本帖最后由 matrix2388 于
20:43 编辑
日NASA陆地观测卫星Landsat8数据
百度云盘下载地址:/s/1qWHHC52
日中国卫星高分1号事发海域影像
高分1号3月9日捕获数据位置
GF1_PMS2_E106.4_N8.9
由于卫星图片尺寸巨大,部分为60公里乘以60公里,请慎重下载。
从CNN找到的搜索区域,看到之后能骂人吗?
来源n.com//us/malaysia-airlines-plane-crowdsourcing-search/index.html?hpt=ias_t3
来源n.com/interactive/2014/03/world/malaysia-flight-map/index.html?hpt=hp_t1
matrix2388
本帖最后由 matrix2388 于
13:13 编辑
中国13日搜寻海域图
/508df9aec9e2a/image//5321ad7fcc974_460_320.jpg
/508df9aec9e2a/image//c02_437_308.jpg
搜寻失联航班MH370的工作已经持续6天,仍无进展,法新社推特北京时间13日23时13分发布了搜索范围扩大前后的对比图,黄色实线为最初搜索区域,红色虚线为10日后扩展区。目前已确认的搜索区最西端已扩展到安达曼海,最东端为中国卫星拍摄的疑似漂浮物体位置。
matrix2388
马航客机上配备的、最后发出信号的,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的通讯服务,具体在这起事件中牵扯的地球同步卫星是位于东经64.5°上,为印度洋地区提供服务的的Inmarsat-3 F1号。
/644db11e181e00f8//ori_e3c.jpeg
/644db11e181e00f8//ori_5324343adc2fb.jpeg
由于国际海事卫星的设计技术原理,可以获知船舶和飞机上安装的终端天线,对准卫星的发射角度,从而可以大致反推计算获知终端与卫星的距离。
/644db11e181e00f8//ori_f2.jpeg
也就是说,根据设在英国伦敦的国际海事卫星技术中心提供的数据,MH370航班最后在8点11分与卫星通联的天线角度是40度,以卫星定点的位置计算,得到了飞机大致下落可能所在的弧形。
/644db11e181e00f8//re_ee5.jpg
在这道弧线上,飞机的燃油最远能飞到哈萨克斯坦,也包括了中国、泰国等。但实际上,想穿越一大堆大陆国家(比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驻扎大量美军的阿富汗)的防空网络是不可能的。从失联飞机的航线来看,驾驶者也是力图从海上飞行。
/644db11e181e00f8//ori_e3.jpeg
也就是说,这道弧线在赤道以南的位置才是现实的位置。这其中有印尼,而且就地处印尼首都雅加达附近。
/644db11e181e00f8//ori_ad.jpeg
但是,如果这有一架飞机降落或者坠毁到了雅加达附近,不可能在一周后还未被发现。再说,印尼官方会掩盖马来航班的消息么?
/644db11e181e00f8//ori_ff7.jpeg
再往南,只剩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岛——圣诞岛,而且,这是大中华区以外,少数以华人为主的地区之一。这个小岛还不属于印尼,它属于澳大利亚。
该岛面积为135平方公里,人口仅有1493人。在民族构成上,华人占70%;20%为欧裔;10%为马来人。
/644db11e181e00f8//ori_ebe.jpeg
日英国人威廉·迈纳斯船长在圣诞节发现该岛,并命名为圣诞岛,并于1888年正式并入英国,1946年起成为英属新加坡的属地。
1957年,澳大利亚在新加坡自治前,要求英国将圣诞岛主权移交澳大利亚,而澳大利亚交给新加坡政府290万英镑作为补偿。
日,依据《1958年圣诞岛法令》,圣诞岛正式移交澳大利亚管理,成为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
磷酸盐矿开采是圣诞岛的经济支柱。另外,旅游业也正成为日益重要的产业,该岛约70%的面积都是国家公园,拥有独特的动植物资源,能看到全球仅此可见的圣诞岛红蟹大迁徙。良好的潜水、捕鱼设施也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光。
圣诞岛上有一个机场,跑道长度2200米,满足波音777应急降落的要求,并且有民航航班,固定执飞该处的航空公司有维珍澳洲航空(帕斯、科科斯群岛)、旅游季节的包机则有马来西亚航空(吉隆坡,注意注意)、胜安航空(新加坡)。
/644db11e181e00f8//ori_5.jpeg
但是,还是那句话,MH370降落到了这里,又未被发现的是不可能的。当然,被官方机构掩盖起来还是有可能的。
/644db11e181e00f8//ori_e6b.jpeg
另外,在圣诞岛以西1000公里,另有一个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科科斯(基林)珊瑚群礁,这里也有一个跑道长2400米的机场,人口更是少至只有600多人,也是选项之一。
/644db11e181e00f8//ori_ce.jpeg
再往南,这条弧线上就是茫茫的印度洋了,在飞机8个小时燃油所能抵达的范围内再也没有岛屿。
/644db11e181e00f8//ori_78.jpeg
这就是马航飞机最新的下落地图,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有真的一路向西,而是再度折返飞到了印尼以南的大洋上?
/644db11e181e00f8//re_c1e.jpg
matrix2388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介绍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ation经营海事卫星,为船舶通信和定位等服务的国际合营股份公司。英文简称INMARSAT。
国际移动卫星组织最新的第一(F1)和第二(F2)卫星系列,被称为“I4”卫星,分别在6月和2005年11月发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卫星(F3),日从哈萨克斯坦航天中心发射。这是有史以​​来推出的最大的商业通信卫星。每个卫星上配备了一个全球波束,19个区域的点波束,200窄点波束。
每个国际海事卫星都有三种类型的覆盖范围。
全球波束覆盖
每个卫星上配备了一个单一的,除了从两极以外,覆盖了三分之一的地球表面的全球波束。整体而言,全球波束覆盖范围从纬度-82到+82度。
区域点波束覆盖
每个区域波束覆盖全球波束覆盖的区域的一小部分,但集合所有的区域波束也可提供与全球波束几乎相同的覆盖范围。区域波束允许用户终端(也称为移动地球站)使用更小的天线。区域波束于I-3卫星被引入。每个I-3卫星提供4至6个点波束,每个I-4卫星提供了19个地区的波束。
窄点波束覆盖
窄波束由三颗Inmarsat-4卫星所提供。窄波束大小不等,往往是几百公里的。窄波束远小于全球性或区域性的波束,因此提供更多的波束以覆盖全球。窄点波束允许更小的天线和更高的数据速率。它们构成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掌上电脑(GSPS)和宽苹服务(BGAN)的骨干。窄点波束于I-4卫星被引入。每个I-4卫星提供约200窄点波束。
matrix2388
澳大利亚发布疑似碎片卫星图
1、相关海域出现两个非常大的碎片,有可能来自失联航班;2、位置与南线搜索航道高度吻合;3、澳大利亚正调动军用卫星和雷达进行确认;4、凌晨1:50到达事故海域,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军队力量,很快就能看到相关碎片的具体情况;5、水文环境太差,没有目测画面。
CNN报道,曾经共同领导2009年法航447航班搜寻的大卫-加洛表示,如果澳大利亚发现的碎片是马航失联客机的,那么最有可能是飞机尾部。澳大利亚方面此前称,最大的碎片有24米长。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20日报道,正在澳大利亚相关海域搜寻疑似与失联马航客机有关物体的美国海军机组人员称,雷达显示疑似海域水面下有“大规模”物体。
在参与马航失联客机搜寻工作的美军P-8“海神”巡逻机上随机采访的美国广播公司记者20日说,P-8雷达发现“体积较大”的物体。
CNN报道,消息人士称,马来西亚海军将前往澳大利亚发现疑似碎片的海域,包括6艘舰艇和3艘直升机。
北京时间下午2:06分消息,美军将在一小时之后抵达。美军对远处的金属物体辨识能力极强。明确的消息将在一小时左右发出。
/508df9aec9e2a/image//532a6a00c3ea6_480_307.png
中国方面,由于信息不全面,无法确认碎片是否是飞机残骸,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决定,目前中国前方搜救方案不变,赶往之前南北两个搜寻区。目前离得最近的是雪龙船,开过去要两天左右时间。
澳大利亚海事局称,将向中国通报相关信息,询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前往该区域进行寻找。海事局官员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澳大利亚周边确实经常会发现一些类似的碎片,有飞机,更多是船,但很少会有大型碎片出现在这样一个与失联客机航道高度拟合的区域里。发现的碎片大约24米长,但从卫星上看不到具体样子。澳大利亚海事局官员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澳方已动用了飞机和商船等所有资源,在相关水域搜寻。但搜索区域水文环境和天气非常糟糕,确认很困难。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澳方是在珀斯西南方向2300公里水域,根据卫星画面发现可疑物体的。澳已派出4架P-3C猎户座飞机前往巡查,其中一架预计当地时间14点抵达。
事发海域水深3千米 乘客生还可能不大
matrix2388
国防部:中国10余颗军用卫星搜客机 3架运输机待命
本报北京3月19日电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19日晚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军队搜救马航失联飞机工作主要情况。
耿雁生说,马航飞机失联后,军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力开展搜救。一是科学决策。习主席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派遣海空力量参加救援。总部有关职能部门与国家外交、交通等部门密切协调,周密制订搜寻行动方案。二是快速反应。在南沙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军绵阳舰事发当日紧急调整航线,高速驶往疑似失联海域。随后在3小时内调派大型登陆舰,快速装载救生器材、水下探测设备、油水食品等物资,搭载专业救援力量前出搜救。海军3批6艘舰艇连续航行4703海里。空军派出2架7批次飞机,飞行41158公里。三是立体搜索。动用多种新型装备和专业救援力量,构建了水下、水面、空中和太空组成的立体搜救网络。其中,海上搜索海域4.6万平方公里,空中累计搜索7.3万平方公里,动用10余颗军用卫星进行搜寻,覆盖面积数百万平方公里。四是连续奋战。海空军部队先是在南海海域搜寻,尔后转至泰国湾集中搜索,目前又分赴新的区域继续搜救。不论是参加一线搜救的海空军官兵,还是后方从事支援保障工作的同志,都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不分昼夜,始终坚守岗位,认真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
耿雁生表示,下一步,军队将根据马方提供的最新信息和前阶段搜寻情况,继续保持足够的搜寻兵力,使用卫星、雷达等专业设备,扩大搜寻范围,加大搜救力度,并与包括马方在内的有关各方加强协调配合。海军舰艇已兵分两路,参加交通运输部明确的北区和南区海上搜救行动;同时,空军3架运输机已做好出动准备,下步视情转场相关国家机场参加搜救行动,目前正与外方积极协商。我军广大官兵始终牵挂着包括154名中国同胞在内的239名乘客的生命安危,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将全力以赴。
本报北京3月19日电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3月19日应询表示:马航飞机失联后,我军广大官兵与失联乘客家属感同身受,心系同胞安危,全力进行搜救。海空军部队第一时间赴相关海域开展搜寻工作。马方公布新的搜救线索后,我军又迅即调动雷达、卫星等专业设备对陆上有关区域进行排查,对获取的数据和原始记录资料进行详尽分析。截至目前,没有发现马航失联飞机在中国境内的任何迹象。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马方提供的最新信息,结合前阶段搜寻情况,加强研判,周密制订搜救方案,继续全力开展搜寻工作。
matrix2388
中国飞机在南印度洋发现白色方形漂浮物(图)
/3d179//rdn_532fba070c627.jpg
据搜寻任务的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上报道,机组人员发现的白色漂浮物位置在东经95.1113度,南纬42.5453度。从万米高空看,2块漂浮物面积较大,一些较小白色碎片散布在方圆数公里海面上。
matrix2388
/news/world/73da6-a486-45c5-9e73-affe4a4d8240.shtml
/world/special/malaixiyakejishilian/content-4/detail_/.shtml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董冠洋) 中国海警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10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当日中午,中国海警3411船在马航客机疑似失联海域附近发现两条较大面积油污带,目前已完成采样,并以最快速度送往权威部门进行技术鉴定,鉴定结果对确定客机最终位置具重要作用。
此次发现的两条油污带位于马方向中方建议的扩围搜索区域。9日11时30分,中国海警3411进入面积500平方公里的搜索海域。经过连夜搜索,海警3411船在原定区域中完成了260余平方公里的搜索。鉴于相关海域各国搜救力量增加,马来西亚方面建议海警3411船继续向南进发,并划定了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新区域执行搜索任务。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油污带中,一条位于原定搜索区域中心正南方向67公里处,东经103°24′,北纬6°一带,长20公里,宽200米。另一条油污带位于原定搜索区域中心东南方向119公里处,长13公里,宽1公里。
“目前已完成油污带取样工作”,中国海警指挥中心值班长张春儒透露,漂浮的油污带呈块状分布,大块达到70平方米左右,小块约7-8平方米。海警3411船已在油污带中间位置,放下舰载摩托艇以罐装瓶采集油污带样品。
不过,据透露,该海域海面遍布钻井平台,来往商船很多,钻井平台和商船漏油常见。因此,此番对油污性质的鉴定尤为重要。
据悉,此次鉴定的重要内容是油污是否为航空煤油。航空煤油比一般燃油轻许多,目前从表面直观上看,油污满足这一条件。另经简单测算,马航客机MH370于8日凌晨0:40分起飞,凌晨1:20与管控台失联,飞机备有支持8小时飞行的航油,减去飞行40分钟耗油,应剩航油55顿左右。初步估计,油污带与失联时的合理存油量吻合。
张春儒透露,最快的油污鉴定结果需要1天左右时间检出。(完)
matrix2388
越南前锋报北京时间19时05分,越南航海局长阮日透露,头顿航海港务刚刚通报,确认在当地有许多漂浮碎片。阮日说正调集力量确认是什么东西。此前经过L642航路上的一架飞机向香港方面报告“发现许多不明碎片”,位置约为北纬9度43分,东经107度25分。
/508df9aec9e2a/image//531d99cb94cfc_480_266.jpg
MD的KH-12和KH-13不调用一下?
matrix2388
不玩CS的T 发表于
MD的KH-12和KH-13不调用一下?
那是美国空军的,NASA调不动。
matrix2388 发表于
那是美国空军的,NASA调不动。
嗯,应该归NRO调遣吧?
NRO是使用单位,AF管运营吧?
我国紧急调动近10颗卫星保障失联客机搜救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紧急调动卫星为马航失联客机搜救提供保障
  中国军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系,中心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配合地面搜救人员开展对失联航班的搜索救援行动。
  针对此次马航客机失联时间长、搜寻面积大的实际,该部迅速启动卫星测控应急预案,对在轨运行卫星测控计划进行调整。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等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其中,部分卫星还停止了原有工作计划,清空星上原有指令,全力投入搜救任务,以加强对失联区域的气象监控、通信、目标搜索等行动的支持。同时,加强对北斗导航卫星的状态监控,以确保随时为地面救援行动提供可靠的导航、通信支持。
  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事件发生以来,中心连续向各型号卫星准确注入应用指令数百条,确保了卫星按搜索救援需求提供持续、快捷、精确的云图、卫通等信息及数据服务。
  卫星测控工作计划调控后,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资源优势,按卫星用户要求及时调整卫星测控计划,加大跟踪监视圈次。科技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时刻确保有数十名测控专家和技术人员昼夜奋战在测控机房,密切关注卫星动态,监视卫星工况及载荷工作性能,有力保障了救援行动的有效进行。(邢小兵、记者王瑶)
/world//c_.htm
应该搜搜印度洋。
大漠苍狼 发表于
应该搜搜印度洋。
这不是调动卫星,极轨遥感卫星,三颗就能做到一天内对全球任何一个地点覆盖一次的要求。应该是尖兵以及资源、海洋几个星座正好有过事发海域,高分一号是巧了……
所谓的调动应该是遥感中心和总装向有关部门移交了该地区卫片……反正都接收下来了,本来放着也是放着……
matrix2388 发表于
那是美国空军的,NASA调不动。
土鳖尖兵都上了,美帝就不能有点诚意-_-|||
另外skybox呢?这玩意炒这么热,而且分辨率不低。如果能提供一些关键信息那才是真的火了……
matrix2388
不玩CS的T 发表于
嗯,应该归NRO调遣吧?
NRO是使用单位,AF管运营吧?
是的。。。
matrix2388
楠宫萧vn 发表于
土鳖尖兵都上了,美帝就不能有点诚意-_-|||
另外skybox呢?这玩意炒这么热,而且分辨率不低。如果能提供 ...
SKYBOX这类是属于Skybox Imaging公司的,用的花钱把。
matrix2388
楠宫萧vn 发表于
这不是调动卫星,极轨遥感卫星,三颗就能做到一天内对全球任何一个地点覆盖一次的要求。应该是尖兵以及资 ...
北京那几个卫星运营的中心,基本上可以看做一个机构几个牌子,不过不同的团队运营不同的种类,权限也不一样。
matrix2388 发表于
SKYBOX这类是属于Skybox Imaging公司的,用的花钱把。
我是说Skybox为什么不趁机做广告?
matrix2388
楠宫萧vn 发表于
我是说Skybox为什么不趁机做广告?
发国难财的公司也许此时此刻正拿着一把照片讹马来西亚政府呢。
matrix2388 发表于
北京那几个卫星运营的中心,基本上可以看做一个机构几个牌子,不过不同的团队运营不同的种类,权限也不 ...
卫片放出来了,就是分辨率压缩的厉害……
matrix2388 发表于
发国难财的公司也许此时此刻正拿着一把照片讹马来西亚政府呢。
也难说,目前就一颗星,还是低轨……
天朝提供的卫片,
光学星看分辨率可能是资源或者海洋,不过轨道有些怪异;
雷达成像卫星价值不低,不过看质量可能还是资源系列……
matrix2388
楠宫萧vn 发表于
卫片放出来了,就是分辨率压缩的厉害……
这是中科院遥感所的公开照片吧?
matrix2388 发表于
这是中科院遥感所的公开照片吧?
嗯,微博转的图
matrix2388
楠宫萧vn 发表于
天朝提供的卫片,
光学星看分辨率可能是资源或者海洋,不过轨道有些怪异;
雷达成像卫星价值不低,不过看 ...
/1e7b890eb531e3fe//rdn_531dc.jpg
中科院遥地所发现马航客机失联地区三处油迹带(图)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为了搜寻3月8日凌晨失去联系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各国已动用各种可能的技术手段。据中国科学研究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今日晚间发布的消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在事发的3月8日上午就已开展应急响应,查询事件发生后的卫星接收任务,向国内外用户协调卫星数据,并提交了未来2-3日内的卫星紧急数据获取申请。
据其披露,科研人员利用日和3月10日卫星数据,在马航客机失联区域发现三处油迹带,并迅速将分析结果报送国家相关部门,为搜寻失联客机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1e7b890eb531e3fe//rdn_531dc.jpg
卫星数据显示客机失联海域油迹带(红色部分)。
/1e7b890eb531e3fe//rdn_531dc428d014b.jpg
/1e7b890eb531e3fe//rdn_531dc4295776e.jpg
matrix2388 发表于
中科院遥地所发现马航客机失联地区三处油迹带(图)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轨道怎么回事?不像极轨,倒像是大倾角轨道……难道是卫星机动变轨?
貌似多是气象卫星,不知道有几个光学侦察卫星,分辨率如何,失联的这几十个小时里,能有多少分钟是在白天飞临失事地点上空的
喝喝茶 发表于
貌似多是气象卫星,不知道有几个光学侦察卫星,分辨率如何,失联的这几十个小时里,能有多少分钟是在白天飞 ...
风云的极轨星目前只有一颗晨昏星有这分辨率,遥感中心的图不是海洋就是资源。雷达成像一定是资源……
matrix2388
楠宫萧vn 发表于
轨道怎么回事?不像极轨,倒像是大倾角轨道……难道是卫星机动变轨?
这个图是美国NASA提供给遥感所进行数据分析用的的陆地卫星landsat-8的影像图。
Landsat-8,是日至今唯一一颗还能正常工作的NASA-Landsat项目里的卫星,1-7号不是退役、发射失败就是坏了,日发射的Landsat-8在离地面705km的与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上工作,在2013年6月才正式投入运营,每16天覆盖一次全球,它有11个波段,主要通过OLI的9个波段和和TIRS的2个波段进行测量。
陆地成像仪结构图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陆地成像仪,鲍尔航天技术公司)陆地成像仪包括9个波段,空间分辨率为30米,其中包括一个15米的全色波段,成像宽幅为185x185km。
OLI包括了ETM+传感器所有的波段,为了避免大气吸收特征,OLI对波段进行了重新调整,比较大的调整是OLI Band5(0.845–0.885 μm),排除了0.825μm处水汽吸收特征;OLI全色波段Band8波段范围较窄,这种方式可以在全色图像上更好区分植被和无植被特征;
此外,还有两个新增的波段:蓝色波段 (band 1; 0.433–0.453 μm) 主要应用海岸带观测,短波红外波段(band 9; 1.360–1.390 μm) 包括水汽强吸收特征可用于云检测;近红外band5和短波红外band9与MODIS对应的波段接近。
TIRS(Thermal Infrared Sensor热红外传感器,NASA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主要设计用来收集地球两个热区地带的热量流失,目标是了解所观测地带水分消耗,观测重点区域是美国西部干旱地区。
matrix2388
Landsat陆地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地球资源技术卫星”计划最早始于1967年,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NASA)受早期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所提供的地球资源观测的鼓舞,开始在理论上进行地球资源技术卫星系列的可行性研究。日,第一颗陆地卫星(Landsat_1)成功发射,后来发射的这一系列卫星都带有陆地卫星(Landsat)的名称。到1999年,共成功发射了六颗陆地卫星,它们分别命名为陆地卫星1到陆地卫星5以及陆地卫星7,其中陆地卫星6的发射失败了。
  Landsat陆地卫星系列遥感影像数据覆盖范围为北纬83o到南纬83o之间的所有陆地区域,数据更新周期为16天(Landsat 1~3的周期为18天),空间分辨率为30米(RBV和MSS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为80米)。目前,中国区域内的Landsat陆地卫星系列遥感影像数据(见图1)可以通过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免费获得(http://landsat.)。
  Landsat 陆地卫星在波段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水、植物、土壤、岩石等不同地物在波段反射率敏感度上的差异,从而有效地扩充了遥感影像数据的应用范围。在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的一系列应用中,计算植被指数和针对Landsat ETM off影像的条带修复为最常用同时也是最为基础的两个应用。因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基于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提供了1)基于Landsat 数据的多种植被指数提取。2)对Landsat ETM SLC-off影像数据的条带修复。
   Landsat 遥感影像中国区示意图
  (1)数据基本特征:Landsat陆地卫星包含了五种类型的传感器,分别是反束光摄像机(RBV),多光谱扫描仪(MSS),专题成像仪(TM),增强专题成像仪(ETM)以及增强专题 成像仪+(ETM+),各传感器拍摄影像的基本特征如下:
Landsat陆地卫星传感器介绍
  (2)数据主要参数:Landsat陆地卫星携带的传感器,在南北向的扫描范围大约为179km,东西向的扫描范围大约为183km,数据输出格式是GeoTIFF,采取三次卷积的取样方式,地图投影为UTM-WGS84南极洲极地投影。数据分发前,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数据产品进行了系统的辐射矫正和地面控制点几何校正,并且通过DEM高程模型做了地形矫正。按照产品的处理级别,分为四类:原始数据产品(Level 0),辐射矫正产品(Level 1),系统几何矫正产品(Level 2),几何精矫正产品(Level 3),高程矫正产品(Level 4)。目前,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是L1T数据产品,用户通过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免费获得(http://landsat.)。
  (3)数据组织:Landsat陆地卫星数据覆盖中国区域需要561景影像,每一景Landsat卫星影像图像存贮为一个压缩文件。每个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由拍摄卫星的名称,拍摄地区行、列编号,拍摄时间,地面接收站位置来共同命名。例如,LT24IKR00文件名包含的信息如下:拍摄卫星是Landsat_5(TM传感器),拍摄地区位于124行/31列,拍摄时间是2009年的第223天,地面接收站编号IKR。
  目前,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用户通过美国NASA的EROS(Earth Resources Observation and Science Center, 美国地球资源观测中心)(http://glovis.usgs.gov/)免费下载这些数据。当然,拥有数据下载权限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网站的用户注册和所需数据的申请。
  Landsat陆地卫星系列提供了大量地球资源观测数据,为各种学科和领域的用户和研究人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遥感影像信息,对整个地球科学来说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用于自然资源保护,能源勘探、环境管理、自然灾害监测等多个研究领域,遥感影像数据特有的在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上的优势,使得我们能够开始在“生态系统基础”上来观察地球的组成,超越了当前所收集的大多数资源数据的边界。
  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目前提供的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的增值服务分为两个部分:植被指数的计算和Landsat 7 ETM SLC-off影像的条带修复。
  植被指数是一种利用卫星探测数据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来反映植被的存在、数量、质量、状态及时空分布特点,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用来诊断植被的一系列生物物理参量,如叶面积指数(LAI)、植被覆盖率、生物量、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吸收系数。
& &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中心研发了基于Landsat TM及ETM影像数据的多种植被指数提取工具,为用户免费提供常用的14种Landsat植被指数产品,包括比值植被指数(RVI),比值短波红外指数(RSI),差值植被指数(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转换型植被指数(TVI),重归一化插值植被指数(RDVI),增强型植被指数I和II(EVI&EVI2),大气阻抗植被指数(AR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修正土壤植被指数(MSAVI),土壤大气综合植被指数(SATVI),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
matrix2388
本帖最后由 matrix2388 于
19:40 编辑
楠宫萧vn 发表于
风云的极轨星目前只有一颗晨昏星有这分辨率,遥感中心的图不是海洋就是资源。雷达成像一定是资源……
下面3幅卫星影像图是中科院遥感所基于Landsat8卫星的543波段彩色合成图像和雷达图像。
matrix2388
本帖最后由 matrix2388 于
19:42 编辑
这里继续讲解一下,这次我国调用的海洋、风云、遥感、高分等卫星,卫星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置顶的资源帖里找。
我的猜测,中国国家航天局以及其下属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应该是这次战术级别卫星调动动作的操作中心:
我国的对地观测卫星如下,也就是这次搜救我们的卫星资源
遥感系列——综合遥感卫星系列,2006年至今,11颗,遥感1-11
风云气象卫星——国家卫星气象中心,4颗,FY2E、FY2D、FY3A、FY3B
海洋系列卫星——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海洋水色环境(海洋一号,HY-1)卫星、海洋动力环境(海洋二号,HY-2)卫星、海洋雷达(海洋三号,HY-3)卫星三个系列
高分和资源系列卫星——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高分一号、资源一号02C、资源三号卫星、环境1A1B卫星、资源02B卫星,其中资源和环境是对陆观测卫星
及专用军事卫星群
matrix2388
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接到有关方面提供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火灾遥感影像的通知后,在提取灾区历史归档数据的同时,紧急安排我国民用陆地观测卫星在灾区的成像任务,利用环境卫星大幅宽的特性,进行丛林火灾的普查;利用高分一号、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实践九号等高分辨率卫星实现重灾区目标的详查,对火灾进行持续动态跟踪监测于24小时内便获得了灾区的最新影像资料,并提供给澳方下载。截至21日上午,中心共生产、提取火灾前后数据8景,已通过FTP服务器提供给澳方。这是最近一次我国公开大规模调动卫星资源。
matrix2388
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大规模调用卫星的情况
光学侦察与监视卫星KH-12、装有可见光和红外遥感器,现役3颗,轨道高度248×992km,轨道倾角97.9°,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伊拉克地区重复观测。3颗卫星同时使用可实现立体成像。这些卫星可提供0.1m分辨率的图像,红外相机可实现夜间成像,对轰炸效果可进行更为精确的评估。卫星通过对其飞行轨迹东西两侧的成像,使7~10km的观测幅宽有较大扩展。
雷达成像侦察卫星Lacrosse、3颗,长曲棍球卫星,轨道高度680km,分辨率1m。不论夜晚还是云雾天气,甚至可穿过树木,进行全天候战损评估。这种卫星可识别地面部队和移动式地对空导弹系统。
8X卫星EIS、1颗,也称增强型成像系统(EIS)。与以前卫星最大的不同是轨道的变化,观测幅宽增加到150km×150km,重访周期大大缩短。
商业遥感卫星、2颗,主要使用了1颗伊科诺斯(Ikonos)卫星和1颗快鸟-2(Quick Bird)卫星,用于侦察和制图。
NASA的地球观测卫星EO-1,1颗,“地球观测-1”装有三台先进的陆地成像仪:先进的陆地成像仪、超谱成像仪和大气校正仪。先进的陆地成像仪共有10个波段,波长范围覆盖可见光、近红外与短波红外,其中有一个波段为全色波段,用于立体成图,多光谱波段空间分辨率为30m,全色波段为10m。超谱成像仪可以对220个谱段进行观测,空间分辨率为30m,超光谱成像仪每张图片可拍摄7.5km× 100km的陆地面积。
电子侦察卫星,12颗,包括猎户座(Orion)2颗,第四代水星(Mercury)2颗,军号(Trumpet)3颗以及5颗白云(NOSS)卫星。跟踪萨达姆的行踪,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是电子窃听,电子侦察卫星是长期值守的主要窃听平台之一。
导航定位卫星系统GPS,29颗,其中5颗为备用星。它们为精确武器和飞机提供精确制导和导航,为地面的单兵、单武器平台提供导航支持。
气象卫星,8颗,包括极轨卫星(国防气象支持计划(DMSP)卫星和NOAA卫星)2颗和民用静止轨道卫星戈斯(Goes)6颗。由于伊拉克地区的沙漠气候条件,如果没有气象卫星对战场气候,尤其是沙尘暴的准确预报,整个军事行动都将难以展开。
NASA试验气象卫星,2颗,NASA“水”(Aqua)卫星和“地”(Terra)卫星提供的数据,帮助美国军队预报了可能妨碍军事行动的沙尘暴。“水”卫星发射于2002年5月,其使命是对地球的海洋、大气、陆地、冰川流动、雪层和植被进行观测,这项任务为期6年。“地”卫星价值13亿美元,是第一颗以天为单位对全世界范围内地球上的大气、陆地、海洋、太阳辐射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观测的卫星。美国官方表示,伊拉克战争标志着这些卫星首次用于军事行动。军方表示这些气象卫星提供的信息对战争十分有用。
国防支援计划(DSP)预警卫星,5颗,DSP星座有4颗工作星和1颗备用星。对来袭洲际弹道导弹提供25~30分钟的预警时间,对潜射弹道导弹提供10~15分钟的预警时间,对面对面短程导弹提供数分钟的预警时间。美国的地面系统经改进后,可同时接收和处理多颗卫星的信息,在敌战术导弹发射几十秒内,将导弹发射时间、地点、袭击目标和到达目标的预计时间传送给战区司令部。爱国者反导导弹系统就是在DSP的支持下工作的。
军事星(MILSTAR),6颗,为美国战略力量、空间预警系统以及作战部队部署提供全球低数据率覆盖。“军事星”是一笔巨大而昂贵的军事资产,为各军兵种的军方用户提供了安全、抗干扰的卫星通信。例如,为了支持伊拉克战争开局的“斩首行动”,现有的“军事星”系统提供了足以处理4,200多个电话的通信能力。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9颗,TDRS到目前一共发展了两代,第一代共7颗卫星,已经发射完毕,第二代共3颗卫星,现已发射了2颗;提供通信服务。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6颗,4颗工作星,2颗备用星。国防通信卫星系统主要承担战略通信任务,主要为国防部各部门和作战部队之间提供高质量的保密通信和高速数据传输。
其它通信卫星系统如铱星,80,铱星座由66颗工作星和14颗备用星组成。星座共使用6个轨道平面,每个平面11颗星,均起电话网络节点的作用。14颗备用星处于随时可以替代任何失效卫星的轨道位置上。这样的星座确保全球每个地区在任何时候都有至少一颗卫星在覆盖。
理论上一共用了167颗卫星。
重点卫星有:
一、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通过可见光、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等手段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可提供伊拉克国家领导人驻留地点、重点军事设施布防情况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生化武器的部署情况,监视战区军事态势的发展。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伊方雷达、通信、遥测等系统的传输信号,从而探明伊方重要领导人物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位置,辨识伊方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并通过对所得情报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伊方军队的调动、部署乃至战略意图。在对伊战争中,侦察监视卫星提供的情报对于了解战场情况、确定打击目标、提高打击精确性和准确评估打击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成像侦察卫星
(1) KH-12侦察卫星
KH-12卫星是日开始发射的,至今已经发射了4颗。它能以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的方式成像,即其光学系统的相机采用了当今尖端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制成,可在计算机控制下随视场环境灵活地改变主透镜表面曲率,从而有效地补偿因大气造成的畸变影响,使分辨率达到0.1m。卫星上的红外相机可发现地面伪装物、飞机发动机和大烟囱等有热源的目标。卫星上的高级“水晶”测量系统(ICMS)可使数据以网格标记传输。卫星还装有雷达高度计和其他用于测量地形高度的传感器。3颗KH-12卫星运行在270~1000km的轨道上。KH-12燃料用完后可由航天飞机进行在轨加注,因而该星的机动变轨能力极强,具有无限制的轨道机动能力。KH-12卫星的设计寿命为8年。
KH-12卫星的光学系统在KH-11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红外谱段,能探测伪装和埋置结构目标,对地下核爆炸或其他地下设施进行监测,探知导弹和航天器的发射,分辨出目标区内哪些工厂开工,哪些工厂关闭等。由于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所以KH-12的分辨率达0.1m。星上装有一台潜望镜式的旋转透镜,能把图像反射到主镜上,因而卫星在大倾角的条件下也能成像。它还采取了防核效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攻击的保护措施,并增装了防碰撞探测器。
KH-12卫星具有4个特点:
◆ 采用大型CCD多光谱线阵器件和凝视成像技术,使卫星在取得高几何分辨率能力的同时还有多光谱成像能力,其先进的红外相机可提供更先进的夜间侦察能力。
◆ 采用计算机控制镜面曲率技术,因而当卫星在高轨道普查或在低轨道详查时,能快速改变镜头焦距,这样就能在低轨道具有优越的分辨率和在高轨道获得大的幅宽。
◆ 机动能力强,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
◆ 可进行电子侦察。在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的行动中,美国使用了3颗KH-12卫星,其中2颗分别运行在昼夜轨道平面和晨昏轨道平面,轨道倾角97度。另1颗KH-12运行在这两者之间,能克服目标光照射对成像侦察的影响。它们每日飞过目标区域上方两次,并能对飞行轨迹东西两侧区域进行斜视成像,使7~10km的观测幅宽有较大扩展。
(2)“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
“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军用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是美国21世纪初空间雷达成像侦察的主要工具。它不仅特别适于跟踪舰船的活动,监视机动式弹道导弹的动向,而且还能发现经伪装的武器装备,甚至能发现藏在地下数米深处的设施。
“长曲棍球”卫星的主体呈八棱体,长8m,直径约4m,一对太阳能电池板在轨道上展开后跨度为45.1m,可提供10kw以上的电力,这在当今卫星中是最大的。因为这种卫星要向地面发射微波能量,所以需要大量的能量。卫星设计寿命8年,运行倾角为57~68度,轨道高度为670~703km。
该星的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呈矩形,长14.4m,宽3.6m,由3个平面天线阵组成,每个天线阵含4个长度相等的子阵。雷达的几何分辨率为0.3~3m,所获图像数据通过大型抛物面可跟踪天线经“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传至白沙地面站,再经过国内通信卫星传到贝尔沃堡。它不仅适于跟踪舰船和装甲车辆的活动,监视机动或弹道导弹的动向,还能发现伪装的武器和识别假目标,甚至能穿透干燥的地表,发现藏在地下数米深处的设施。“长曲棍球”卫星还载有用于目标识别的光学遥感器,以供KH-12详细成像使用。日发射升空的第3颗“长曲棍球”卫星带有相控阵馈电系统,采用抛物面雷达天线,成像质量有所改善。该星与另一颗星配对工作,因而可以反复侦察地面目标。
据卫星跟踪专家指出,现在每日两次飞过伊拉克的“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有分别于1991年3月、1997年10月和2000年8月发射的3颗。
2. 电子侦察卫星
(1)“入侵者”卫星
“入侵者”卫星是美国第五代电子侦察卫星,也是最新一代超大型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日美国发射了一颗新型电子侦察卫星,卫星重4.5吨,天线直径100m。据分析,该卫星可能是“大酒瓶”卫星与“漩涡”卫星的组合体,兼具两者的功能。日又发射了第二颗这种卫星。《简氏航天指南》认为这两颗卫星是“入侵者”卫星。日发射的一颗信号情报卫星可能是第三颗“入侵者”卫星。
由于美国对该型号卫星采取保密措施,因此很难获得有关“入侵者”卫星的确切资料。据分析认为,“入侵者”卫星汇集了“大酒瓶”、“奥里昂”和“漩涡”等卫星的功能,是目前最先进的电子侦察卫星。
(2)“白云”卫星
“白云”卫星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的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用于对海上舰船和运动目标的雷达和通信信号进行跟踪和定位。“白云”卫星已经发展了两代,1990年以前发射的是第一代,以后的是第二代。第二代也称为“天基广域监视系统”。第—代卫星从日首次发射到日最后一次发射,其间一共发射了10组40颗卫星。第二代卫星截止到目前共发射了3组12颗。
“白云”卫星系统由4组16颗卫星组网工作。每组4颗卫星采取“一母三子”的形式,由一颗大型母卫星和3颗小型子卫星组成。每组卫星采用一箭四星方式发射,子卫星与母卫星的轨道相似,以几十千米的距离分布在母卫星周围,构成三角形,向母卫星传送数据。目前在轨工作的“白云”卫星系统由第二代卫星组成。3组第二代卫星的母卫星分别是KH-12和“长曲棍球”卫星。
第二代卫星系统采用KH-12和“长曲棍球”卫星作为母卫星,装载光学成像设备和雷达成像设备,分辨率高,并具备全天候、全天时监视能力。卫星组网,覆盖面积大,重访周期短,可在北纬63.4度至南纬63.4度之间的地带每天监视30多次。
3. 预警卫星
“国防支援计划”系统是美国现役的预警卫星系统,其任务主要是提供弹道导弹攻击预警,用于监视伊拉克的导弹发射。目前在轨的主要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
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卫星尺寸有所加大,卫星高9~9.9m(太阳电池阵展开后),红外望远镜从装有燃料和电子仪器的舱体伸出3.6m,而前两代卫星高度为6.6m。第三代卫星比第一、二代卫星重量分别增加1500kg和675kg。第三代卫星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卫星望远镜的红外焦平面设计为两部分,以保持红外探测器不被地基激光器致盲,而且卫星还有能力在检测到被攻击企图后,从拦截器的打击范围机动出去。
二、通信卫星
军用通信卫星是承担战略通信和战术通信的主要手段,在作战指挥、情报传递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军用通信卫星,如“国防卫星通信系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和“军事星”系统等,可双向传送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实现对战区内所有作战手段的指挥与协调。美军的“斩首”行动就是利用通信卫星将地面人员侦察到的信息通知布什,并随即发出攻击命令。
1.“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采用超高频频段,可为美军所有军兵种提供全球通信,包括语音、数据、图形和图像等通信。“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的主管单位是美国国防通信局,第三代卫星的主承包商是洛·马公司,每颗第三代卫星的成本约为1.6亿美元。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一共发展了三代,现在第一代已退役。第一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又称为“初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在年间共发射了26颗卫星。第二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从1971年开始发射,到1989年一共发射了17颗卫星。美国在使用第二代卫星的同时,从1982年开始发射第三代:卫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3。美国国防部一共定购了14颗第三代卫星,将在2003年完成全部卫星部署。
第三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的标准星座由5颗工作卫星和至少3颗备份卫星组成,可提供全球范围的高数据率保密通信。“国防卫星通信系统”3卫星采用加固技术,具备一定的抗核辐射能力;采用多种扩频设备,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星上在超高频转发器之外还载有一个单信道特高频转发器,可以向战略核部队传送紧急指令,具备高度抗干扰能力。“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湾战争中暴露出战术通信能力差的缺点。
2.“军事星”
“军事星”是美国国防部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作为陆、海、空三军共用的战略和战术相结合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军事星”具有抗干扰性和保密性以及抗核爆炸等特点。作为为具有核威胁时期的生存能力而研制的“军事星”1,能在核攻击后自主地工作。在卫星及其搭载装置防间接核攻击的同时,地面设施也设计成能在核环境下使用。
“军事星”系统卫星数目为6颗,包括2颗第一代“军事星”(“军事星”1)和4颗第—二代“军事星”(“军事星”2)。“军事星”系统的主管单位是美国空军下设的联合军事星计划办公室,主承包商是洛马公司。“军事星”1卫星的成本为10亿美元,“军事星”2卫星的成本为8亿美元。两颗“军事星”1已于日和日发射入轨。4颗“军事星”2已有2颗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发射入轨。
“军事星”1采用双星组网方式,采用跳频技术、星上处理技术、点波束和捷变波束技术,可提供抗干扰保密通信。1992年开始研制的“军事星”2在“军事星”l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去掉了抗核电磁脉冲辐射的防护措施;在原来的192个低速率信道之外,又增加了32个中速率数据信道,使总通信容量提高了近百倍,造价却降低了20%。另外,“军事星”2的轨道机动能力也增强了。
3.“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是一种军民两用通信卫星,任务是转发地面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和中继从航天器发回地面的信息。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部署“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到90年代中期才完成系统配置,建成完全实用的系统。美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到目前一共发展了两代,第一代共7颗卫星,已经发射完毕,第二代共3颗卫星,现已发射了2颗,将在2003年完成部署。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主管单位是美国航宇局的空间通信办公室,第一代卫星的主承包商是TRW公司,第二代卫星的主承包商是休斯空间与通信公司。第一代卫星的前6颗(TDRS-A至TDRS-F)每颗成本为1亿美元,第7颗(TDRS-G)的成本为3亿美元。第二代卫星的成本约为1.6亿美元。
第一代卫星提供S频段和Ku频段中继服务,平均系统利用率达到99%。第二代卫星在S频段和Ku频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Ka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有很大提高。
三、导航定位卫星
导航定位卫星为地面、海上和空中的各种打击力量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导航定位卫星是布置在空间的导航台,可提供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定位,为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提供精确的空间、时间和信息保障。此次对伊战争,美军更广泛地应用了导航定位卫星,极大地提高了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的打击精度,并为战机飞行提供精确导航。此次对伊战争中,美、英军队使用的“战斧”巡航导弹都使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命中精度可达到10m以内。每一个士兵都携带有GPS装备。
美导航定位卫星现包括GPS-II和GPS-IIR,现在轨29颗(5颗备份卫星)。其中GPS-IIR是从1997年开始发射的第二代卫星,定位精度从16m提高到10m。
四、地球资源卫星
1.“伊克诺斯”
“伊克诺斯”卫星能从低轨道获取1m分辨率的黑白图像和4m分辨率的彩色图像。这些照片可用于测绘地图、公用设施管理、土地利用、道路规划、地形详查、野生植物管理、环境监测、矿物和油气勘探、新闻事件调查、救灾、农业估产和林业生产调查等,也可用于军事侦察、监视、测绘和战场环境探测。
空间成像公司是“伊克诺斯”卫星的经营者,该公司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下属公司。洛·马公司负责研制和生产“伊克诺斯”卫星。
“伊克诺斯”卫星采用与“铱”星相同的LM900小型卫星平台,卫星质量仅为1000kg。它的望远镜装备有一个悬臂式三轴姿态控制系统,能精确瞄准地面上的目标。望远镜的镜面研磨的精度极高,误差可以用原子来度量,因此可以从680km高的轨道上分辨出地面不大于1m的物体。“伊克诺斯”卫星的图像灰度可达2000级,远远高于其它遥感图像256级的灰度。由于其运行轨道(680km太阳同步轨道)比一般照相侦察卫星的轨道(200km左右低轨道)高,所以有更大的视场和更高的重访频率。
2.“陆地卫星”
“陆地卫星”是美国的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它利用多个星载遥感器来对陆地进行综合观测,获得的丰富信息不仅可用来支持研究污染、水利、农业、海洋、林业、地质和制图学,也能用于军事侦察、测绘和战场环境观测。
目前在轨运行的是“陆地卫星”7。“陆地卫星”7的全色(黑白)分辨率为15m,而多光谱遥感器多达11个波段(有30m米、60m和120m三种分辨率),能获取战场环境的综合信息。“陆地卫星”7能通过“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用交叉链路传输信息。它的数据流能利用GPS信息提供图像定位信息。“陆地卫星”7运行在705km的圆形太阳同步轨道上,能快速、系统地获取大范围战场环境信息。
3.“快鸟”卫星
“快鸟”商业遥感卫星能为用户提供高分辨率的地面数字图像,不仅可用于民用领域,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军事测绘。
1998年美国国防部的国家图像与测绘局同地球观测公司签订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多年合同,用来购买遥感图像产品。
“快鸟”卫星在提高时间分辨率、缩短重访周期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星体能在飞行中在前后左右30度范围内调整姿态指向,以扩大瞄准目标的范围。卫星一幅照片可覆盖22km×22km,视场可达360km。卫星运行在450km高、98度倾角的太阳同步轨道,飞越赤道的时间可变。其重访周期可为1天,也可视需要调整到4天。“快鸟”卫星采用推扫线性阵列遥感器,全色分辨率为61cm,多光谱分辨率为2.44 m;多光谱有红、绿、蓝、近红外四个波段;图像幅宽16.5 km;在没有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地面定位圆误差精度可达23 m。
五、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为战区的指挥系统提供近、中、远期气象预报。这些信息将与C4I系统中的其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其结果将对战役的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伊拉克地区如出现大的沙尘暴,有时能见度可能会下降到只有几米,这将严重干扰精确制导武器,影响直升机的作战性能,增加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甚至使军事行动无法执行。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将主要使用“国防气象卫星”提供气象服务。“国防气象卫星”能为军事用户和民用客户提供气象数据以及陆地、海洋和日-地物理数据。它获取的云图分布信息对卫星照相侦察很有用。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国防气象卫星”都为美军提供了气象信息保障。1998年6月,美国空军把“国防气象卫星”的控制权移交给美国商业部下属的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并撤销了操作“国防气象卫星”的第六空间操作中队。
“国防气象卫星”至少采用2颗卫星组网,运行在太阳同步的近圆轨道上。一颗卫星在清晨和傍晚提供信息,另一颗卫星在中午和半夜提供信息。卫星可以采用存储转发和实时传输两种方式传输数据。这种卫星能区分直径仅为610m的小片云彩。它除了具有可见光和红外探测器以外,还有微波成像仪,能探测不同高度大气的微波辐射和温度。星载电子频谱仪能测定极光对通信和雷达系统的影响。
“国防气象卫星”的战术用户接收终端有以下几类:快速部署图像终端、Mark Ⅳ系列可移动终端和AN/SMQ-11舰载接收终端。
孤独记忆守望者
农业卫星派上用场了
matrix2388
这次马航飞机失去联系,情况非常诡异,我国紧急调用了10多颗卫星协助搜救工作,这里我看做是为我海军和海洋局搜救力量提供天基支持,可以看做是一次准军事活动,公开调用的卫星里除了遥感属于军用卫星以外,海洋、风云、高分都是民用卫星,所以我谈一下民用卫星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上面摘录整理了一些伊拉克战争美国可以动用的卫星力量,里面有很多民用卫星,实际上在过去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实质上都是美国通过大量的卫星资源掌握了制天权,因此战争天平从一开始就倾向美国人,除了战争,这次马航飞机失联的事件,作为一个突发事件,利用天基卫星资源可以为搜救工作提供一个宏观的指导和重要的协助作用。
我国自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至今, 我国已经建成了高低结合、大小结合的卫星群, 基本形成了连续稳定运行的民用卫星系统。我国先后自行研制、国际合作了鑫诺系列、中星系列、亚太系列通信卫星,已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如公众通信、专用通信、卫星电视等。同时为了适应载人航天任务的需要, 我国正在制定中继星发展计划, 以确保全天候地为载人航天提供通信支持。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按照功能分为3类: 风云气象卫星可以得到地球表面和云层图像, 以及地球大气三维空间温度、湿度等定量的数值气象资料; 资源卫星是我国地球资源遥感卫星, 主要用于收集有关土地利用、农作物估产和环境保护的信息;海洋卫星收集包括海面风场和海上风等海况的重要参数, 实现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我国导航卫星系统北斗一号和二号导航卫星系统, 可以为亚太地区提供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 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我国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已进入到建设的第二个阶段,预计在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 与俄罗斯在GLONASS 上和与欧盟在Galileo 上的国际合作也在进行之中。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加紧研制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的环境卫星星座, 以及通信、遥感、测绘、空间探测等多个系列的多颗小卫星。这些卫星的升空将形成科学实验、海洋遥感、空间探测、环境监测等多个现代小卫星系列。从现在起到2020 年我国民用航天器的发展重点是: 通信卫星系列, 建成新一代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数据存储/ 转发通信卫星、区域移动通信卫星等; 对地观测卫星系列,建成新一代气象卫星、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第二代海洋观测卫星、返回型与传输型的地理信息测绘卫星等; 导航定位卫星系列, 分2 期建成我国第二代导航定位系统, 为高动态用户提供快速、高精度的全球导航服务。
民用卫星军事应用的可行性
根据军事通信的特殊性, 军队在使用国内外民用卫星通信系统进行通信时应主要考虑如下关键技术问题:
1、安全加密技术。加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信息的非授权泄漏, 既可对传输信息加密,也可对存储信息加密。
2、抗干扰与抗截获技术。由于通信卫星位于空间, 对敌我双方来说是共视的, 因此卫星通信转发器易遭电子攻击。􀀁 接口与电磁兼容性技术。为了与其他军事通信手段互连成一体, 保障信息无缝传输, 接口技术至关重要。
3、闭合回路群与信道专用设置。部队应用民用卫星通信系统进行通信, 应把军队特殊用户设置并组成一个封闭群, 并在群内进行信道的专用设置。这是防止外界解密, 内部泄密的好方法。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包括ATM技术、无线组网技术、软件无线电等技术层出不穷, 上述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卫星、关口站、终端进行软硬件的改造得到解决, 这样就可以实现利用民用通信卫星完成军事目的的任务。
民用对地观测卫星
美国政府于1994 年允许其私营公司经营分辨率为米级的遥感卫星。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就曾利用来自Spot和landsat这2 种地球观测民用卫星的图像来制定空袭计划。同样在伊拉克战争前, 美军从卫星遥感图像公司购买了大量高清晰度伊拉克国土照片, 以获取目标的地理信息。台湾当局也于2001年从以色列租用了一颗名叫EROS-A1可拍摄2m分辨率全景图像的民用高分辨率卫星, 对大陆进行军事侦察。同时民用遥感卫星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使其具有倾斜摄影能力, 具备此能力后, 就可在其正下方一定距离范围内, 选取特别的目标区域进行重复摄影。此项功能用于军事上将有助于对运动部队的追踪, 获取目标的立体影像资料等。我国民用对地观测卫星目前主要是资源卫星系列, 高分一号系统, 传回了大量的遥感图片。遥感卫星的科学和商业应用对卫星图像的快速处理和交付没有特别的要求, 而这在军事应用中却是最重要的, 即图像数据交付时间要短, 经简单处理后, 就能满足战场的战术需求。所以, 使用民用对地观测卫星执行军事任务只能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一开始是为军事目的而建立的, 但很快在民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现有民用(C/A码) 和军用(P码)2种信号, 其中P码保密性强, 很难被干扰; 而C/A码不设加密, 所以使用C/A码的GPS 接收机很容易被干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民用GPS接收机为地面部队提供定位支持, 而伊军使用电子干扰机干扰了美军的民用GPS 信息; 但由于伊拉克无法拥有美军使用的P 码, 对P 码干扰效果不明显。所以我军在使用民用GPS 接收机时, 必须做好抗干扰工作, 例如可以利用天线系统确定干扰信号源的方位, 并关闭这一信号; 使用更加灵活的发射系统, 它可以从地面进行调控以抗干扰。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代双星定位系统是一种源定位方式, 容易暴露接收目标, 使得在军方的运用有所限制。它除了具有授时、简短数字报文等功能外, 只能提供低动态和静态定位服务。北斗二代在一代的基础上已经实现包括失事海域在内的地理覆盖,并且在技术上由于目前运行的GPS,北斗二代已经在海事、渔政、交通等领域开始大规模应用。
matrix2388
下面简单逐个介绍一下这次动用的我国卫星资源:
高分一号卫星(简称GF-1卫星)由国防科工局、财政部2011年批复立项,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为解决应用急需和替代进口而规划的首发卫星。卫星工程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六大系统组成。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分别承担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生产任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分别承担发射、测控任务;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承担地面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任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等承担应用系统的研制建设任务,开展示范应用。
/n16/n/n189163.files/n189164.gif
GF-1卫星具备应急条件下的遥感数据快速处理、存储和分发能力。
影像产品种类:可见光、多光谱,产品级别为0-2级标准影像产品;
•& &日处理原始数据能力:大于3.2TB;
•& &日生成2级产品能力:大于1.6TB;
•& &分发系统支持并发访问能力:并发查询用户数大于100个,并发下载用户数200个;
•& &产品时效性:常规模式下从开始数据处理到用户开始获取产品流程时间小于2个小时(不含接收传输时间);应急模式下从开始数据处理到用户开始获取产品流程时间小于45分钟(不含接收传输时间)
matrix2388
海洋卫星系列:
海洋一号(HY-1A)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试验型业务卫星。星上装载两台遥感器,一台是十波段的海洋水色扫描仪,另一台是四波段的CCD成像仪。
HY-1A卫星于北京时间日9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与FY-1D卫星由长征四号乙火箭一箭双星发射升空,在完成了7次变轨后,于日到达798公里的预定轨道,并于日按预定时间有效载荷开始进行对地观测。
观测要素和区域
观测要素:
  主要观测要素:海水光学特性,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悬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机物、污染物等
  兼顾观测要素 :海冰冰情、浅海地形、海流特征、海面上大气汽溶胶
观测区域:
  实时观测区:中国沿海区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海岸带区域等)
  延时观测区:全球(仅限于COCTS)
海洋一号(HY-1B)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HY-1A)的后续星,星上载有一台10波段的海洋水色扫描仪和一台4波段的海岸带成像仪。该卫星在HY-1A卫星基础上研制,其观测能力和探测精度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主要用于探测叶绿素、悬浮泥沙、可溶有机物及海洋表面温度等要素和进行海岸带动态变化监测。
观测要素和区域
  实时观测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海岸带区域等
  其它观测区:采用星上记录,过我国境内回放接收
  主要探测要素:叶绿素、悬浮泥沙、可溶有机物及海洋表面温度等
matrix2388
本帖最后由 matrix2388 于
02:01 编辑
/n/n/n46143.files/n46144.jpg
风云二号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共发射6颗,即风云二号A/B/C/D/E/F,两颗试验星(风云二号A/B),四颗业务星(风云二号C/D/E/F)。其中风云二号A星于日发射成功,风云二号B星于日发射成功,姿态均为自旋稳定,只有一个三通道扫描辐射计,设计寿命3年。从风云二号C星起,扫描辐射计由三个通道增加到五个通道,在性能上较风云二号A/B两星有较大的改进与提高。风云二号C星、D星、E星和F星已分别于日、日、日日发射。日8时56分,风云二号07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二号F星是风云二号 03批3颗卫星中的首发星,星载两个主要载荷: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扫描辐射计包括1个可见光和4个红外通道,可以实现非汛期每小时,汛期每半小时获取覆盖地球表面约1/3的全圆盘图像。同时,风云二号F星还具备更加灵活的、高时间分辨率的特定区域扫描能力,能够针对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进行重点观测,将在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空间环境监测器实现对太阳X射线、高能质子、高能电子和高能重粒子流量的多能段监测,用于开展空间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日11时许,中国成功发射第三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风云三号”装载的探测仪器有:10通道扫描辐射计、20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臭氧垂直探测仪、臭氧总量探测仪、太阳辐照度监测仪、4通道微波温度探测辐射计、5通道微波湿度计、微波成像仪、地球辐射探测仪和空间环境监测器。
目前FY1D 、FY2D、E、F、FY3A、B,六颗风云卫星在轨运行。
matrix2388
汶川地震促进了我国遥感卫星的应用,并促成了环境一号地震卫星系统的建立。在地震之后,我国使用WorldView、QuickBird、SPOT等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福卫二号、遥感一号等中低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遥感一号、COSMOS、TerraSAR-X等雷达遥感影像为灾区提供了大量的影像数据。其中遥感一号提供了336个场景的数据。
楠宫萧vn 发表于
土鳖尖兵都上了,美帝就不能有点诚意-_-|||
另外skybox呢?这玩意炒这么热,而且分辨率不低。如果能提供 ...
疑惑…MD藏着掖着干嘛…不是可以让这玩意火吗?
swsw321 发表于
疑惑…MD藏着掖着干嘛…不是可以让这玩意火吗?
Skybox是个刚创业的小公司……
要说藏着掖着,锁眼的图也没法藏啊,昨天刚刚轨道维持,闪电轨道不主动变轨要覆盖事发海域太难了……
咱们好好搞,这次把风头再拿下来。。。
真相已经不远了。中国搜救船继续努力。
查看完整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汛期预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