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房屋优缺点墙柱设计内容有哪些

发表评论需要登录
已有0条评论
免费装修报价
四份精准报价PK,挤干水分
已有149238位业主申请免费设计
装修效果图
问答涂料市场产品大致分为:  内墙涂料,用于室内墙面装饰。  外墙涂料…问答一、活隔断所谓活隔断.就是将室内空间在竖向加以分割,把单一机能的空…问答您好,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强化地板,比较常见的问答您好!1、波轮式洗衣机
洗衣特点:微电脑控制洗衣及甩干功能、省时…问答纯毛毛毯
混毛毛毯问答1、有害气体2、微生物3、尘埃问答市场上常见的木质装饰材料种类 现在市场上常可见到的木质装饰材料主要…
百科效果图建筑结构习题:砌体结构试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 砌体结构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1、砌体抗震性能是好是差?因为( D )
A、砌体抗震性能是好,因砌体自重大
B、砌体灰缝多,延性差,有利于地震产生的变形,因此抗震性能很好
C、砌体转角处,因刚度发生变化,故抗震性能好
D、砌体自重大,强度低,灰缝多,延性差,抗震性能很差
2、砌体承受弯、剪、拉作用时,主要依靠( A )
A、砌体间砂浆的粘结力 B、砌体本身的强度
C、砌体尺寸的大小 D、砌体的形状是方形或长方形
3、砌体抗压强度( A )
A、随块材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B、随块材厚度的加大而降低;
C、随砂浆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
D、用水泥砂浆砌筑比用相同强度的混合砂浆砌筑时高
4、标准砖的尺寸为( A )
A、240&115&53mm    B、240&100&70mm
  C、240&150&53mm    D、300&215&60mm
5、砖砌体可否作为受拉构件使用,( B )
A、砖砌体体积不大可作为受拉构件使用; 
B、砖砌体为脆性材料,承压较好,只能承受很小的拉力故一般不作受拉构件使用;
C、砖砌体承受拉力很好一般作受拉构件使用;
D、砖砌体可受弯、受剪、受拉,且强于受压,故可作为受拉构件使用。
6、计算砂浆和块体间的粘结强度时( B )
A、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均考虑 B、仅考虑水平灰缝
C、仅考虑垂直灰缝 D、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均不考虑
7、砖的强度等级确定是根据( C )
A、抗压强度      B、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
C、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   D、抗剪强度及抗折强度 
8、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 B )
A、块体的尺寸应大,灰缝的厚度应小;
B、块体和砂浆的强度高,砌体强度高;
C、块体形状应歪曲不平,砂浆应稀; 
D、铺砂浆时,转角应铺满,其余地方可有可无;
9、提高砖砌体轴心抗压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 D )
A、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 B、加大砖的尺寸
C、提高施工质量 D、提高砖的强度等级
10、砌体结构自重大是其缺点之一,为此应 ( C )
A、减小截面尺寸 B、采用空斗墙或空心砖砌体
C、发展轻质高强材料 D、采用多孔砖及轻砂浆
11、砖砌体的抗压强度与砂浆的抗压强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C D )
A、砖的抗压强度恒大于砖砌体的抗压强度
B、砂浆的抗压强度恒大于砖砌体的抗压强度
C、砌体的抗压强度随砂浆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D、砌体的抗压强度随块体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12、烧结普通砖由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实心或孔洞率不大于规定值且外形尺寸符合规定的砖,分( A B C D )。
A、烧结粘土砖 B、烧结页岩砖 C、烧结煤矸石砖
D、烧结粉煤灰砖 E、烧结普通砖
13、配筋砌体结构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 A B C D E)结构的统称。
A、网状配筋砌体柱 B、水平配筋砌体墙
C、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 D、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
E、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
14、砌体结构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 A B C )结构的统称。
A、砖砌体 B、砌块砌体 C、石砌体 D、配筋砌体
15、砌块砌体,包括( A B C D )
A、混凝土 B、轻骨料混凝土砌块 C、无筋砌体
D、配筋砌体 E、石砌体
16、砖砌体,包括( A B C D E )
A、烧结普通砖 B、烧结多孔砖 C、蒸压灰砂砖
D、蒸压粉煤灰砖 E、无筋和配筋砌体。
17、在进行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轴向力的偏心距( B )。
A、应由荷载的标准值产生于构件截面的内力计算求得;
B、应由荷载的设计值产生于构件截面的内力计算求得;
C、大小不受限制;
D、应不宜超过0.7y。
18、以下( D )情况,可不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A、支承柱或墙的基础面 B、支承梁或屋架的砌体墙
C、支承梁或屋架的砌体柱 D、窗间墙下面的砌体墙
19、当梁在砌体上的实际支承长度a大于计算支承长度a0时,梁端砌体局部受压计算中应取( A )
A、a0 B、a C、1/2(a+a0) D、a 或a0
20、在下列因素中( D )出现时,不宜采用网状配筋来提高受压承载力。
A、砌体材料强度等级砖低于MU10,砂浆低于M5;
B、作用力偏心方向尺寸小于370mm;
C、作用力偏心距超出核心范围;
D、构件高厚比&&16。
21、关于组合砖砌体的说法( A C D )正确。
A、当轴向力偏心距超出核心范围时,宜采用组合砖砌体;
B、组合砖砌体的砂浆面层的厚度越厚越好;
C、组合砖砌体的砂浆面层应采用水泥砂浆;
D、组合砖砌体的受力筋均须锚固于基底、顶部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内。
21、砌体强度设计值以下( C D E )情况下需进行调整。
A、采用混合砂浆砌筑的各类砌体; B、跨度大于9m的房屋;
C、无筋砌体构件截面积小于0.3m2; D、 配筋砌体构件截面积小于0.2m2;
E、跨度不小于9m的梁下烧结普通砖砌体。
23、某承重墙体的高厚比稍有不满足要求时,最有效的措施为 ( B )
A、减小上部荷载 B、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
C、保持洞口宽度不变,减小洞口高度 D、提高块材的强度等级
24、若某混合结构房屋,拟设计为刚性方案,但刚度不足.应采用最有效的措施是( D ) 。
A、增加原刚性横墙的厚度 B、增加砂浆的强度等级
C、减小上部荷载 D、减小刚性横墙间距
25、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的三种方案是按( C )划分的。
A、屋盖或楼盖的刚度 B、横墙的间矩
C、屋盖或楼盖的刚度及横墙的间距 D、都不是
26、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外纵墙内力计算与( C )相同。
A、横向连续梁 B、横向简支梁 C、竖向连续梁 D、竖向简支梁
27、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公式为&=H0/hr&&1&2[&],其中hr采用( D )。
A、壁柱的厚度 B、壁柱和墙厚的平均值
C、墙的厚度 D、带壁柱墙的折算厚度
28、砌体结构中,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与( B )无关。
A、稳定性 B、承载力大小 C、开洞及洞口大小 D、是否承重墙
29、受压砌体的计算长度与( B )有关。
A、楼屋盖的类别 B、采用的砂浆和块体的强度
C、相邻横墙的距离 D、房屋的层数
30、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多层刚性方案房屋纵墙内力计算与( D )相同。
A、横向连续梁 B、横向简支梁 C、竖向连续梁 D、竖向简支梁
31、刚性横墙应符合( A B C D)要求的。
A、横墙上洞口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横墙截面积的50%;
B、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
C、单层房屋横墙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
D、多层房屋横墙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2。
32、房屋总高24m的刚性方案多层砌体房屋,应满足以下( A C D )时,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A、外墙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全截面的2/3;
B、外墙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全截面的1/2;
C、基本风压为0.5KN/m2,且层高不大于4m;
D、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
E、 屋面自重不大于0.8KN/m2;
33、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按公式Mr=0.8Gr(L2-Xo)计算,其中Gr是挑梁的抗倾覆荷载,它是挑梁尾端上部45&扩散角范围内的砌体与楼面永久荷载( C )
A、设计值之和 B、设计值之和的50%
C、标准值之和 D、标准值之和的1.2倍
34、砖砌平拱过梁的跨度不宜超过( D )
A、3m B、2m C、1.8m D、1.2m
35、某简支托梁和其上部的砌体组合承重墙梁用以支承托梁墙体及其上的荷重时,托梁高度hb应满足 ( B )
A、&Lo / 8 B、&Lo /10 C、&Lo /12 D、&Lo /15
36、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只允许设置一个洞口,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 B )。
A、不同位置,且上下错开 B、相同位置,且上下对齐
C、墙角,且上下错开 D、根据建筑要求,且上下错开
37、在墙梁设计中洞口设置应满足( A C D )规定。
A、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
B、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不同位置,可上下错开;
C、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且上下对齐;
D、承重墙梁的洞距a1不应小于0.1LO;
E、承重墙梁墙体计算高度不应小于0.4LO;
38、如图中关于墙梁的说法( D E )正确。
A、墙梁是指hb高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其上7.5m高的墙组成的组合构件;
B、墙梁是指hb高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其上4.0m高的墙组成的组合构件;
C、墙梁是指hb高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其上3.5m高的墙组成的组合构件;
D、墙梁是指hb高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其上3.0m高的墙组成的组合构件;
E、墙梁为墙&&梁组合受力构件。
39、厚度&240mm的砖墙,当支承于其上的梁跨度大于或等于( C )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
A、8m B、7m C、6m D、5m
40、钢筋混凝土圈梁中纵向钢筋不宜小于( B )
A、4&8 B、4&10 C、4&12 D、2&P12
41、地基沉降过大,引起墙体裂缝出现,而裂缝一般最易发生在 ( C )
A、裂缝易发生在横墙上,因横墙短,刚度相对纵墙大;
B、裂缝易发生在转角处;
C、缝易发生在纵墙上,因纵墙长,刚度相对小;
D、房屋空间刚度突变之处,不易发生裂缝;
42、对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砌体所用砖石和砂浆应提出 ( B )要求。
A、最高强度等级 B、最低强度等级 C、没有任何
43、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可能在中部产生较大的沉降时以设置在 ( A )部位的圈梁对防止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最有效。
A、基础顶面 B、檐口 C、窗上口 D、设在楼盖处
44、圈梁包括在房屋的( ABCDE ),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A、檐口 B、窗顶 C、楼层 D、吊车梁顶 E、基础顶面标高处
45、以下关于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叙述( BCD )是正确的。
A、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00mm B、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10
C、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 D、箍筋间距不得大于300mm
E、圈梁宽度不宜小于2/3墙厚
46、以下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叙述(C D E)是正确的。
A、构造柱必须先浇柱,并按规定预留拉结钢筋;
B、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C、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240&180mm;
D、纵向钢筋宜采用4&12;
E、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二、判断题
1、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有个系数&P称稳定系数。 (错)
2、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当偏心距随未超过截面核心范围,但构件高厚比
&&16时不宜采用方格网状配筋砖砌体。(对 )
3、网状配筋砖砌体的钢筋网应设置在砌体的竖向灰缝中。 ( 错 )
4、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可按砂浆强度为零确定其砌体强度。(对)
5、由砌体建造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 对 )
6、空洞率小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目前多孔砖分为P型砖和M型砖。( 错 )
7、砌体构件截面尺寸A&0.3 m2时,其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a=0.8+A。(错)
8、各种砌体,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规范表中数值乘以调整系数0.85。(错 )
9、砖砌平拱过梁和挡土墙属于受弯构件。 ( 对 )
10、圆形水池和筒仓均属于偏心受拉构件。 ( 错 )
11、当梁下设有长度大于&h0的钢筋混凝土垫梁时,垫梁属于刚性垫块。(错)
12、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偏心距是由荷载的标准值计算求得的。( 错 )
13、刚性和刚弹性砌体房屋,其横墙厚度应不小于120mm。 ( 错 )
14、对无山墙或伸缩缝处无横墙的砌体房屋,其静力计算应按刚弹性方案考虑。(错 )
15、因为平行房屋长向的墙称为纵墙,所以纵墙承重时房屋的空间刚度最好。(错 )
16、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是反映房屋在荷载作用下的空间作用,&值越大空间作用越小。(错 )
17、在砌体结构中刚度和承载能力均符合规定要求的横墙。又称横向稳定结构。(对)
18、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跨度不宜超过2m。 (错)
19、砖砌过梁的跨度不宜超过2m。 (错)
20、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Ln/3时(Ln为过梁的净跨),过梁上的墙体荷载应按墙体高度hW计算。 (错)
21、对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w&Ln/3时(Ln为过梁的净跨),过
梁上的墙体荷载不应按墙体高度hW计算。 (对)
22、过梁与上部砌体共同工作形成拱式或梁式机构。 (对)
23、地面以下砌体中在潮湿基土情况下,水泥砂浆的最低强度等级为C20。(错)
24、毛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 (对)
25、对于厚度为240 mm的砖墙,当大梁跨度&6m时,其支承处应设壁柱或其它加强措施。 (对)
26、梁跨度&4m时, 其支承面下的砖砌体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错)
27、承重独立砖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240mm。 (错)
28、钢筋混凝土圈梁中箍筋的直径应&4~6,间距应&300 mm。 (错)
29、钢筋砖圈梁的跨度不宜超过2 m。 (错)
30、檐口圈梁对防止地基产生的凹形沉降最有效。 (错)
31、圈梁在洞口处,尚可兼作过梁。 (对)
32、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 (对)
33、在砌体结构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后,砌体受到约束,抗震性能的到改善。 (对)
34、砌体房屋的伸缩缝间距与砌体的强度等级有关。 (错)
三、简答题
1、砌体材料中块材和砂浆哪些种类?它们的强度等级如何确定?
答:块材:1、砖类材料
(1)烧结普通砖(2)烧结多孔砖(3)非烧结硅酸盐砖
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MU10
强度等级: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
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MU5
1、水泥砂浆
2、混合砂浆
3、非水泥砂浆
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
2、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块材和砂浆的强度;
(2)块材的尺寸和形状;
(3)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
(4)砌筑质量。
3、砌体的抗压强度为什么比单块砖的抗压强度低?
答:砌体中的砖块在荷载尚不大时即已出现竖向裂缝,即砌体的抗压强度远小于砖的抗压强度。通过观察研究发现,轴心受压砌体在总体上虽然是均匀受压状态,但砖在砖体内侧不仅受压,同时受弯、受拉和受剪处于复杂的受力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砂浆铺砌不匀,有薄有厚。砖不能均匀的压在砂浆层上。
(2)砂浆层本身不均匀,砂子较多的部位收缩小,凝固后的砂浆层就会出现突起点。
(3)砖表面不平整,砖与砂浆层不能全面接触。因此砖在砌体中实际上是处于受弯、受剪和局部受压的受压状态。以上分析可知砌体中的块材处于压缩、弯曲、剪切、局部受压、横向拉伸等复杂受力状态,而块材的抗弯、抗剪、抗拉强度很低,所以砌体在远小于块材的抗压强度时就出现了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不断扩展,使砌体形成半砖小柱,最后丧失承载能力。
4、简述砌体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
答:从开始对砌体施加荷载到砌体发生破坏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始加载到个别砖出现裂缝,荷载不增加裂缝也不会继续发展,裂缝仅仅是单砖裂缝。
第二阶段&继续增加荷载,裂缝不断的扩展产生新的裂缝。若不继续加载,裂缝也会慢慢的发展。
第三阶段&荷载增加不多,裂缝会迅速加长加宽,被裂缝分成的半砖小柱会侧向突出,使砌体发生明显的横向变形而处于松散状态,最后终因被压碎或失稳而破坏。
5、构件的稳定系数&o承载能力影响系数&与那些因素有关?
答:构件的稳定系数&o--砂浆强度等级有关系数&和构件的高厚比&有关。
承载能力影响系数&&构件高厚比和&和轴向力偏心距e有关。
6、无筋砌体受压构件对偏心距e有何限制?当超过限制时,如何处理?
答:偏心距增大,砌体的承载力明显的下降。从经济性和合理性角度看都不宜采用偏心距过大的构件。此外偏心距过大可能使截面受拉边出现过大的水平裂缝。《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轴向偏心距e不应超过0.6y(y为截面形心到应力较大一侧边缘的距离)若e超过0.6y则宜采用配筋砖砌体。
7、什么是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局部受压面积AL和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AO有关。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砌体原有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周围砌体对局部受压区的约束程度。当AO/AL不大时,随着压力的增大,砌体会由于纵向裂缝的发展而破坏。当AO/AL较大时,压力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砌体沿竖向突然发生劈裂破坏,这种破坏工程中应避免。当块材强度较低时,还会出现局部受压面积下砌体表面的压碎破坏。
8、怎样验算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梁端局部受压分哪几种情况?分别怎样验算?
答:砌体局部受压可分:
(1)砌体局部均匀受压;
(2)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
(3)垫块下砌体局部受压及垫梁下砌体局部受压。
砌体局部均匀受压 :
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
&PNO+NL&&&ALf
梁端下设垫块的砌体局部受压:
(1) 梁端下设置预制刚性垫块:NO+ NL&&&1ABf
(2)与梁端浇筑成整体的垫块
(3) 梁端下设置有垫梁的砌体局部受压
9、砌体局部压力作用下,承载力为什么会提高?
答: (1)由于位于局压面积下砌体的横向应变受到周围砌体的约束,使局部受压砌体处于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从而提高了砌体局部抗压强度;
(2)局部受压面上砌体的压应力迅速向周围砌体扩散传递,也是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的另一原因。
10、当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 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时,通常在梁端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垫块,以增大梁端砌体的局部受压面积,防止发生局部受压破坏。
11、简述配筋砌体的种类及应用?
答: 配筋砌体:
(1)配筋砖砌体:
1)网状配筋砖砌体2)组合砖砌体
(2)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砌体
1) 网状配筋砖砌体:可用作承受轴心压力或偏心压力(偏心距较小)的墙和柱。
2) 组合砖砌体;可用作承受偏心压力(偏心距较大)的墙和柱.在墙的转角和交接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也是一种组合砖砌体。
3)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砌体:欧美等国已采用配筋砌块砌体建造高层房屋,甚至在地震区建造多层或高层房屋,我国也正在推广配筋砌块砌体的设计和施工。
12、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何特点?
答:1、纵墙承重方案
1)纵墙是主要承重墙,室内空间较大,有利于在使用上灵活布置。
2)纵墙上承受的荷载较大,当纵墙上设置门窗洞口时,洞口宽度和位置受到限制。
3)横墙数量少,房屋的横向刚度一般较差。
4)与横墙承重方案比较,屋盖,楼盖构件所用材料较多而墙体材料用量较少。
2、横墙承重方案
1)横墙主要承重墙,纵墙起承担墙体自重和维护,隔断及与横墙连接成整体的作用。
2)由于横墙数量较多,又与纵墙相互拉结,房屋的横墙刚度较大,整体性好,对抵抗风力,地震作用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较纵墙承重方案有利。
3)屋(楼)盖结构布置简单,施工方便.与纵墙承重方案相比,楼面结构材料用量较多,墙体材料用量也较多。
3、纵横墙承重方案
1)适合与多层塔式住宅,所有的墙体承受楼板传来的荷载,且房屋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刚度均较大,有较强抗风能力。
2)在占地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内墙面积较少。
3)砌体应力分布较均匀,可以减少墙厚或者在相同的墙厚时,房屋做得较高,同时使得基底土层应力较小且均匀分布。
4、内框架承重方案
1)房屋开间大,平面布置较为灵活,容易满足使用要求,但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
2)四周采用砖墙承重,与全框架结构相比,可节省钢材和水泥。
3)房屋有砌体和钢筋混凝土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组成,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压缩变形,从而引起较大的附加内力,且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抗震能力较差,此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的制作方法不同,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1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有那几种?确定静力计算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答: 静力计算方案:(1)刚性方案(2)弹性方案(3)刚弹性方案
静力计算方案的依据:屋盖和楼盖刚度的类别,房屋的横墙间距的确定。
14、什么是墙,柱的高厚比?为什么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必须验算高厚比?
答: 墙,柱的高厚比:墙,柱的计算高度HO与墙厚或柱截面边长h的比值。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的目的:(1)保证构件的稳定性
(2)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刚度
(3)保证构件施工中的安全
15、简述带壁柱墙体高厚比的验算要点?
答: 1、带壁柱墙体高厚比的验算:
(1)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要点:当确定墙的计算高度HO时,S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
(2)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要点:当确定墙的计算高度HO时,S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
墙的允许高厚比〔&〕可以乘以提高系数&C
2、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要点: 1)当确定墙的计算高度HO时,S应取相邻壁柱间或想领构造柱间的距离。
2)当确定墙的计算高度HO时,一律按刚性方案考虑。
3)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带壁柱墙或带构造柱墙,当b/s&1/30时(b为圈梁宽度),圈梁可视作为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的墙的不动铰支点。
16、在砌体房屋墙,柱承载力验算时,选择哪些部位和截面能减少计算工作量又能保证安全可靠?
答:墙体承载力验算必须确定验算的截面。一般选择内力较大.截面尺寸较小的截面作为控制截面。从弯矩看:应取每层墙体的顶部截面;从轴力看:应取每层墙体的底部截面;从墙体截面面积看:应去窗门间墙处的截面。通常每层墙体的控制截面为1-1(位于墙体顶部梁或板底面,承受梁传来的支座反力,此截面弯矩最大,应按偏心受压验算,并验算梁底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和2-2截面位于墙底截面,其M=0,但轴向力最大,应按轴心受压验算承载力。
17、简述混合结构房屋中墙体和圈梁的作用、布置和构造要求?
答:圈梁的作用:
1、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 ;
2、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不利影响 ;
3、可兼做过梁。
圈梁的布置 :
1、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2、车间、仓库、食堂等空旷的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1)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2)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3、对软弱地基上的砌体承重结构房屋,圈梁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1)在多层房屋的基础和顶层处宜各设置一道,其他各层可隔层设置.
(2)圈梁应设置在外墙,内纵墙和主要内横墙上,并在平面内联成封闭系统.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构造
1、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2、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3、附加圈梁:
4、圈梁兼作过梁时, 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 用量另行增配。
18、沉降缝和伸缩缝的作用是什么?两者有何区别?
答:伸缩缝
设置伸缩缝的目的:防止温度变化,在墙体上产生拉应力,造成裂缝。
可用伸缩缝将房屋分成若于单元,使每单元的长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称此长度为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伸缩缝应设在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的地方。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
设置沉降缝的目的: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在墙体上产生拉应力,造成内力集中,房屋开裂。
沉降缝在适当部位将房屋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单元,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
19、通常过梁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 :过梁主要用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一般位于洞口的上方,用来承载洞口上面的荷载,并把它们传递给墙体,承重墙上面的过梁还承受楼板压力。过梁有砖砌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两大类。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砖砌平拱过梁、砖砌弧拱过梁)
(1)钢筋混凝土过梁 : 承载能力强,可用于较宽的洞口,一般和墙一样厚,高度要计算确定。两端伸进墙的长度要不小于240mm,对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中使用。
(2)平拱砖过梁 :将砖侧砌而成。灰缝上宽下窄,砖向两边倾斜成拱,两端下部深入墙内20-30mm,中部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50。优点是钢筋.水泥用量少,缺点是施工速度慢,跨度小,有集中荷载或半砖墙不宜使用。
(3)钢筋砖过梁: 在洞口顶部配置钢筋,形成加筋砖砌体,钢筋直径6mm,间距小于120mm,钢筋伸入两端墙体不小于240mm.此做法与外墙的砌筑方法相同,可以形成完整的清水砖墙效果,但是施工麻烦,跨度小于2m为佳。
预制过梁与柱 、圈梁有重叠时改为现浇。
20、如何确定过梁上的荷载?
答:1.墙体自重
(1)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ln/3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w&ln/3时,应按高度为ln/3墙体的均布自重来采用;
(2)对混凝土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ln/2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w&ln/2时,应按高度为ln/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2.梁.板荷载
对砖和小型砌块砌体,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ln时(ln为过梁的净跨),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ln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
21、简述挑梁的受力特点?挑梁的验算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挑梁的三种破坏形态
1、倾覆破坏
2、挑梁下砌体被局部压坏
3、挑梁本身承载力不足而导致正截面破坏或斜截面破坏。
挑梁的验算内容:
1、挑梁的抗倾覆验算
2、挑梁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3、挑梁的承载力计算
四、计算题
1、经抽测某工地的砖强度为12.5MPa,砂浆的强度为4.6 MPa。计算其砌体抗压强度抗压平均值?
解:=12.5N/ 。=46 N/
&用表查 =0.78 =0.5
=a(1+0.07)
当 ﹥1时 =1
=0.078&(1+0.07&4.6)&(0.6+0.4&4.6)=8.90N/
14-2 某带壁柱窗间墙,截面如图14-63所示,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的计算高度为5.2m。计算当轴向压力作用在该墙截面重心(O点)、A点及B点时候的承载力,并对计算结果加以分析。
图14-63 习题14-2图
解: (1)计算壁柱截面几何特征及轴向偏心距
界面重心位置;
2)0点:e=0 f=1050mpa
14-6 采用装配式梁板式结构,如图14-16所示。大梁截面尺为200&500㎜,梁端伸入墙内240㎜,大梁间距为3.6m,一层墙厚为240㎜.均为双面粉刷。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墙。式确定各层砂浆等级,并验算承重墙的承载力。
(1) 计算单元的选择,在纵墙上取一开间作为计算单元,受荷范围为3.6m&2.85 m=10.26㎡如图所示。
(2)高后比验算:
确定方案为刚性方案,确定砂浆砂浆M5混合砂浆。
H=(3.6+0.8)=4.2m
S=3.6&2=7.2m
HO=0.4S+0.2H=3.72m
(3)荷载计算;
1)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单位:KN/㎡)
二毡三油绿豆沙 0.35
20㎜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50㎜厚泡沫混凝土 0.05&14=0.7
120㎜厚预应力空心板 2.2
20㎜板低抹灰 3.99
2)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20㎜水泥浆面层 0.4
120㎜厚预应力空心板 2.2
20㎜厚板低抹灰 0.34
3)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0.7
4)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
5)梁自重; (0.2&0.5&25+2&0.5&0.015&17)=2.76KN/M
6)墙自重; (0.36&19+0.02&20+0.02&17)=7.68) KN/M
(4) 静力计算方案和计算简图
屋盖及楼盖属装配式,最大衡墙间距S=18M&32M
故为刚性方案。外纵墙不考虑风荷载影响,故承载力验算不考虑竖向荷载其计算简图如下图
(5) 内力计算
由于外墙不一样厚,材料强度等级一样,因而选取荷载最大的低层I-I和II-II及二层III-III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
1)计算面积
A1=0.37&(3.6-1.5)=0.78㎡
A2=0.24&(3.6-1.5)=0.5㎡
2)计算屋楼面荷载设计值
由于屋面大梁传来的荷载设计值为
{[3.99&3.6&(2.85-0.24)+2.76&2.85]&&&1.35+0.7&3.6&(2.85-0.24)&1.4}=46.7KN
1.2&[2.97&3.6&(2.58-0.24)+2.76&2.85]+1.4&[2&3.6&(2.85&0.24)=69.23KN
对于女儿墙顶按540㎜计算
其荷载设计值为1.2&(3.6&0.54&7.68)=17.9KN
(4)楼面、屋面梁荷载产生的偏心距计算
由表14-5可知 f=1.5mpa 则梁端支撑有效长度ao为
(5) 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轴向力设计值;NⅠ-Ⅰ=(69.23&4+69.23&4+46.7)=600.54KN
弯矩设计值 MⅠ-Ⅰ=(69.23&0.112)=7.75KN&M
轴向力设计值;N2=(600.54+69.23+1.2&3.6&0.5&7.68)=686.36KN
弯矩设计值 M2=0
轴向力设计值;N3=(69.23&3+46.7+69.23&3)=462.08KN
弯矩设计值 M3=(69.23&0.064)=3.18KN&M
(6)截面承载力验算
2)梁端承载局部受压验算
AO=h(2h+b)=34780
Al=aob=182.57&200=36514
2、砖柱截面尺寸为370&490㎜。计算高度=6M.8m采用10烧结普通砖及M2.5混合砂浆砌筑。柱顶承受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0KN。(砖砌体自重标准值为19KN/ 。恒载分项系数=1.2)。求该柱底截面承载力是否足够?
解:已知砖砌体重力密度为19KN/ 。则柱底承载面自重设计值为:
1.2&(0.49&0.37&6.8&19)KN=28.1KN
柱底承受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为:
N=(100+28.1)=128.1KN
柱的高厚比 B= = =18.4﹥3
由 B=18.4 e/h=0 由表14-5查得=1.3 N/
由表14-14知=0.002 偏心距e=0
砖的截面面积A=(0.46&0.37)=0.18﹤0.3
由表14-13知 =0.7+A=0.88
验算承载力
N&+A =0.6&1.3&&0.88=3.55KN﹤128.1KN 不满足要求
3、 一承受轴向压力的砖柱,截面尺寸370&490mm采用10的砂砖及M5混合沙浆砌筑。荷载设计值柱顶产生的轴向力N=70KN。柱的计算高度H=3.5m.试验算该柱承载力?
解:柱底截面所承受轴心压力最大.对给截面进行验算由MU10石灰和M5混合砂浆查表14-5查f=15N/mm截面面积A=0.94-0.37=0.18&0.3mm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R=
由及 查表得影响系数
侧得柱的承载力 N
该柱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4、已知窗间墙。截面尺寸800 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切柱。墙上支承混凝土梁.梁端的支承长度240m。梁载面尺寸20050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反力为50KN,上部何在设计值产生的轴向力120KN,试
解。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查表14-4
求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
验算梁端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局部受力面积:
由表14-17知
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由于上部轴向压力设计值N作用在整个窗间墙上,故上部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为
梁端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梁端下砌体局部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
5、验算如图所示的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底层各墙的高后比。纵横承重墙,墙后为240m,采用M5沙浆墙高为4.6m。(下端支左取基础顶面)自承重隔断墙墙厚120m。采用M2.5沙浆。高3.6m
图14-41 例14-8图
解1、判断静力计算方案及求允许高后比房屋横墙最大间距S=16m,由表可判断为刚性方案由表14-22承重纵横墙砂浆强度等级为M5得[]=24非承重墙为M2.5。得[]=22
2.纵墙高后比验算
由表14-16得因S=16m2H=2乘4.6=9.2m
横墙高后比验算:
非承重墙高后比验算:
非承重墙修正系数 当
6、已知钢筋砖过梁净跨1.5m,采用烧结普通砖, M5混合砂浆砌筑,在窗口上皮600mm高度处作用板传来的荷载标准值(其中活荷载 )墙厚240mm,试设计该钢筋的过梁。
解:①荷载计算
1.梁板荷载:由于
故必须考虑板传来的荷载
荷载设计值为(1.2&6+1.4&4)=12.8
2.自重设计值(墙体采用双面粉刷白灰砂浆)
3.总荷载设计值
②内力计算
1.跨中最大弯矩
2.支座边剪力
③配筋计算
采用HPB235级钢筋
④承载力验算,砂浆强度等级M5 ,查表14-12
7、已知一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截面为490&620mm采用烧结普通砖及M5混砂浆.柱的计算高度m该柱承受轴向力设计值N=120kn,沿长边方向作用的弯矩设计值M=12.96KN/m ,试验算其承载力。
解:1.验算柱长边方向承载力
①计算偏心距
②承载力验算
由烧结普通砖和M5混合砂浆查表14-5,
截面面积取
查表得影响系数
柱承载力为
故该柱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2.验算柱短边方向轴心受压承载力
查表得影响系数
则柱的承载力: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合结构房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