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头上的香疤抹油是什么意思

以前和尚头上为什么要点香疤呢?为什么要9点呢?_百度知道
以前和尚头上为什么要点香疤呢?为什么要9点呢?
和尚头上的是戒疤 是和尚受戒时用艾火烧上去的,戒疤越多,受的戒越多,相对而言资格也比较深。戒疤最少1个,最多9个。 烧戒疤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元代,当时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后来居然悄悄地流传开来,并且世代传袭下来。这当然是一种残害身体的陋习,是汉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汉地佛教文化圈的一点特色,简单地说,就是佛教发展到后期,“大众信仰”比极少数思想家(佛学家)所构成的“精英文化”拥有强大得多的能量。发明烧香疤(俗称“烫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个佛学家,但他的这个小发明,流传之广和深远却是慧能以后任何著名高僧的学说所不能比拟的。 另说 和尚的光头上,用香火烧灼出几个疤痕,这叫烧戒。凡愿遁入空门者,剃度之后,便是烧戒,烧戒结束,即为正式的佛门弟子。奇怪的是,佛教发源地印度的和尚从不烧戒,他们进佛门时免受这皮肉之苦。 原来,中国和尚烧戒始于南朝梁代的梁武帝,梁武帝是个狂热的佛教徒,他曾三次舍身佛寺当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庙赎回。当时,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当和尚。但又怕他们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黔刑(在脸面刺字的一种刑法)为范本,在头上烧上戒疤以便随时识别,加以捕获,此即中国佛教徒烧戒的开始。后来,烧戒被认为是入佛门苦修的开始,逐渐适用于所有的和尚,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但是,我们决不可认为各国的佛教徒都如此,同是信佛,有些东西差别甚大。如日本和尚可娶妻生子;中国和尚多看几眼女香客,也被认为是犯戒条,甚至于逐出山门,不入轮回。 古代戒疤也是区分是不是真正的和尚的标志,只剃个光头冒充和尚一看头上没有戒疤就会露馅了。 解放后这项习俗被政府废止了,不过中国还是有某些寺庙遵守这项仪规,为新来的比丘受戒时为他们烧戒疤。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只剃个光头冒充和尚一看头上没有戒疤就会露馅了,后来居然悄悄地流传开来和尚头上的是戒疤 是和尚受戒时用艾火烧上去的,同是信佛,但他的这个小发明。凡愿遁入空门者,剃度之后;中国和尚多看几眼女香客,佛教发源地印度的和尚从不烧戒,据说起源于元代,逐渐适用于所有的和尚。后来。 原来。但是。当时,作为终身之誓,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他们进佛门时免受这皮肉之苦。奇怪的是,不入轮回。 古代戒疤也是区分是不是真正的和尚的标志,是汉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产。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但又怕他们逃出寺院,当时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受的戒越多,中国和尚烧戒始于南朝梁代的梁武帝,加以捕获,我们决不可认为各国的佛教徒都如此。这当然是一种残害身体的陋习,重新犯罪。发明烧香疤(俗称“烫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个佛学家,并且世代传袭下来,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大众信仰”比极少数思想家(佛学家)所构成的“精英文化”拥有强大得多的能量,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这叫烧戒,此即中国佛教徒烧戒的开始。如日本和尚可娶妻生子,为新来的比丘受戒时为他们烧戒疤,他曾三次舍身佛寺当和尚,相对而言资格也比较深,简单地说,便是烧戒,戒疤越多。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汉地佛教文化圈的一点特色。戒疤最少1个,用香火烧灼出几个疤痕,最多9个,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庙赎回,即为正式的佛门弟子,烧戒被认为是入佛门苦修的开始,就是佛教发展到后期,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他大赦天下死囚,也被认为是犯戒条,在头上烧上戒疤以便随时识别,令其信佛当和尚,流传之广和深远却是慧能以后任何著名高僧的学说所不能比拟的,就以黔刑(在脸面刺字的一种刑法)为范本,有些东西差别甚大。 另说 和尚的光头上。 解放后这项习俗被政府废止了,他传戒时,梁武帝是个狂热的佛教徒,烧戒结束,甚至于逐出山门,不过中国还是有某些寺庙遵守这项仪规。 烧戒疤的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
其他3条回答
烧香疤不一定是9个。烧香疤确为中国独有,是“舍身”之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呵呵 就是等级
修炼的级别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和尚头上的6个点、9个点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和尚头上的6个点、9个点是什么意思
这可能与《梵网经菩萨戒本》燃身供养之说有关:&quot,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其他民族僧人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六祖禅师以外。然而这第十个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然後在接下来的一,十个疤的[上帝级和尚]不超过五个、清真观或龙发堂等重要寺庙的住持,称之为&quot,会参加一个简单的小测验,庙里的老和尚会用线香帮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这个习俗形成普遍的制度。刚剃渡的小和尚在经过几个月的新生训练后、六个疤和尚的戒疤就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唐朝已有炼顶以艾燃顶的习俗,例如看锁码频道不再流口水或是默写金刚经时不再要左顾右盼,如果表现良好;而像少林寺,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当时异族统治者想借以识别真假,比如说:除汉族外。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清心&quot,据说是在元代,除了达摩祖师,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众里面去。不光是头上有、两年内:手臂;。就是等级的表示。补充;乐福&quot,身有也可以有,则可能是有八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测验及格後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戒疤 表示脱离凡尘俗世断绝一切念头 专心修佛潜心修道之类的 
六根清净,九九归一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和尚头上的戒巴表示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和尚头上的戒巴表示什么意思?
戒疤有二重意义:一、是用以表伸至高无上的供养;二、为了消除业障。至于燃烧的位置,则不局限于头顶,身、臂、指都是可以的。依据为以下几条经文:《梵网经》四十八轻戒之第十六条说:“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说:“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又《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有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身、烧臂供养诸佛。”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或系为断除我执。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夜、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过去有燃头也是自愿.所留下的伤痕.现在的僧人基本没有.戒巴原是为燃头供佛戒巴的个数没有级别的意思,照亮地狱,有少许人有也是自己燃的(早在1991年佛教协会已经明令禁止了)
其他3条回答
称为戒疤,唐代时、菩萨;出家菩萨戒之戒疤则燃于头顶,戒坛中称‘火烧菩萨头’,此为求受清净戒体而于身上遗留之燃烧痕迹,沙门志德住持天禧寺时,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戒疤】 修行菩萨道者为求受净戒,则谓烧香于顶之起源,印度亦无,僧侣甚受国家。烧戒疤本非佛制,以香燃烧身体之某部分以供养诸佛。佛教传至中国,故朝廷敕令僧众于受戒时应燃烧戒疤以为识别。另据谈玄‘中国和尚受戒烧香疤考证’一文所载、社会重视,相传系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以为终身之誓,为防止俗人假冒僧众,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在家菩萨戒之戒疤燃于手臂
参考资料:
佛学大词典
3、6、9受戒了,那是过去的,现在国家不提倡了
歇后语:明摆着!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尚头上的虱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