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城市设计 i.总体城市设计 当前我国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划存在的问题

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发表于&&0条回复&&80次阅读&&&&&&&&
摘要:据悉,美国建筑师协会当地时间1月13日公布了2013年建筑、室内设计及城市设计的获奖名单。&&&&区域及城市设计奖共有八个获奖项目。&&1.伯纳姆区域中央车站总体规划,华盛顿,ShalomBaranesAssociates,PCHOK&&&伯纳姆车站位于华盛顿最具历史的中央车站周边,有三百万英尺的多功用建筑面积,是创新与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典范。连接伯纳姆的地标建筑并且垂直融入多层车站扩建中,该规划结合街道网格、公共广场、车站大厅和线性绿化带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社区。伯纳姆区域在最大限度提高其与多模式交通枢纽的联系的同时也改造了城市结构。&&2.CoalHarbour会议区,温哥华,加拿大,LMN+MCM/DA&&&该地区耗资8.83亿加元,连接起全新扩建的温哥华与公共区域,是该城市“面向世界的大门”。该城市设计整合了多种建筑和自然景观,如海洋生态系统、运输方式、商业活动和公共集会等,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生态产业。大型娱乐活动和城市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港口的建筑地貌与生活系统相连接,同时保留港口生态环境,创造了一个可再生的全新区域。&&3.五大湖——百年愿景,北美五大湖地区,SOM&&&五大湖地区规划是由SOM城市设计团队无偿提供的设计方案,旨在全面推广五大湖及劳伦斯河流域百年历史。该规划包括正在进行中的各种区域性研究和跨流域跨国界的城市、工业、农业设施。自2009年以来,SOM已经招募了来自35个组织的科学家、政治家、环保人士、企业和公共政策方面的众多专家。该规划由五大湖及劳伦斯流域73个城市的是指倡议为指导性框架。&&4.南湖新区乡村总体规划,嘉兴市南湖区,中国,SOM&&&&&&南湖新区力图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段达到农业发展目标和解决环境问题。该设计合并了土地和城市设施以创建一个紧凑的村庄,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在1100公顷的土地上有超过700个农场。传统区域特点在复杂的水道管网的协同下得到了重新诠释,创建了一个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农村环境,改善当地水质。总之,该区域及其相邻的农田乡村路一个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为中国各地其他农村到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典范。&&5.美国911国家纪念馆,纽约,Handel建筑师事务所&&&美国911国家纪念馆位于纽约世贸中心遗址,是一片苍翠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广场,更凸显了双子塔遗址的空荡。两个深深凹进的空洞四周环绕瀑布和刻有遇难者名单的青铜板。该纪念广场在密集的曼哈顿下城的城市结构中创造了一块“无”的空间,从物理和情感上都深深地融入了城市的生活中。&&6.Parkmerced远景规划,旧金山,SOM&&&Parkmerced远景规划是一项先锋性的社区振兴计划,全面继承了环境可持续性和社区宜居性的原则。该计划将建设一个可步行的多功能社区,从根本上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提供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创建大型的实用开放空间,在基础设施方面实用高速发展的绿色技术以减少能源与水的实用等。该计划将有利于Parkmerced的现有居民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并减少该城市与沿海地区的住房短缺问题。&&7.洛克街Pocket房屋(RSPH),小石城,阿肯色大学社区设计中心&&&RSPH住房项目是小石城重建计划振兴Pettaway社区的一部分。作为一个20世纪充满活力的电车社区,Pettaway已经日渐没落。Pocket房屋通过积聚4至16所住宅并共用室外公共资源和基础建筑,是理想的高质量经济适用房模式。Pocket房屋为独户家庭到中等家庭等提供了不同大小的户型与选择。&&8.Superkilen,哥本哈根,丹麦,BIG-BjarkeIngels集团&&&该城市公园近一英里长,位于丹麦市种族最多元化面临最多挑战的社区。该项目所有现代公园典型设施,如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户外休憩场所,商店街和游戏区。Superkilen被分为三个区域:红色功能区、黑色市场区和绿色公园区。该公园被认为是城市最佳实践的展示,该公园的所有展示品都从60多个国家的居民家中收集而来。&&&2013年AIA区域与城市设计荣誉奖评审团包括:MarkShapiro,AIA,评审团主席;EllenDunham-Jones,AIA;WilliamA.Gilchrist,FAIA;ToniL.Griffin,AIA;ThomasE.Luebke,FAIA。&来源:e-urbandesign
筑龙建筑设计20万粉丝共同关注,建筑师的网上家园,追踪全球最新行业资讯、享受业内海量项目案例、分享设计大师经典作品。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筑龙建筑设计或zhulongjz,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每日为您推荐建筑行业最新、最热、最好玩的资讯!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志同道合的盆友,快来
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第一时间分享建筑行业的新鲜资讯!与百万建筑人共同关注行业动态、政策法规!
建筑圈牛人的聚集地,等你加入!
:&400-900-8066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文本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文本
相关资料分类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区别?
刚刚工作,怒答一发。既有答案中有人把规划直接等同于总体规划,是简化了问题的。但这里的城市规划不能以规划学科为研究对象,否则与城市设计形成了包含关系。这里姑且认为城市规划是指法定规划。而城市设计是非法定规划中比较有代表性与普偏性的一种。首先,对象不同:城市设计的工作对象是城市空间(除了建筑内部空间之外的全部城市空间,有时还要包括公共建筑内部的部分通过性空间)。而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是城市的土地,看重土地上发生的活动(即用地性质)。其次,目的不同: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优化,是对理想空间形态的描绘,目的在于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空间结果,这个理想的结果包括适宜人的街道尺度、体贴好用的景观细节、统一的建筑风貌、连续的公园体系等等。总体城市设计可以对整个城市的景观结构、建筑的高度风格进行把控,而细部的城市设计强调景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重点关注空间营造的结果(偏形态)。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整体谋划,关注的是实施过程及其法律保障。从总规的确定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向东还是向西)、重大的基础设施落位(道路、市政),到详细规划对上一层次规划的重重落实,实际上是偏重实施的整个过程体系。其规定的内容都会有法律或政策的手段保障其实施。各自的优劣与互补的发展趋势:从发展的本源来看,城市设计应该是从人的感受出发的一门设计科学(过分强调鸟瞰图的现实趋势是有悖于城市设计主旨的)。而城市规划则更强调以上帝的视角进行理性的分析,重视数据与理论。传统的城市设计注重理想的空间图景的描绘,不注重具体的营造过程。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营造的过程,以及理想空间方案变成现实的源动力,甚至以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这就使得城市设计方案落地实施的概率大大增加。城市规划不仅描绘理想的土地使用状态,也提供落实的法律保障。但仅仅靠法律保障的不够的。严重的计划经济思维残余与落后的编制规范,再加上城市规划的政治工具属性,使得规划师精英意识下的规划成果的并不能很好地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导致了规划的部分失效。好在目前的趋势是很多规划关注对市场的调研与经济形势的分析,所以可靠性越来越强。还有很多其他学科同时影响着二者的发展,导致界限越来越模糊。所以最后分辨的方式很可能简单粗暴:是抽象还是具体。你看看成果图,有鸟瞰图的,看得见具体房子与城市空间的,就有城市设计的工作在里面,无论这是什么项目。反过来,没有落到具体的城市空间上,不能影响城市居民个体的直观感受的,可归类为规划范畴。欢迎来评论区里指出不足。
城市设计,之于各个既有的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未来将是这三家的必争之地。有没有可能涌现出一个新的一级学科,叫城市设计,从目前的趋势看,中央对城市设计的重视以,和强化城市设计创造的新产能,对发展具有正面意义,是极有可能的。——————写在前面要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区别,应该先大致的理清城市规划的中国发展与现状,以及城市设计的中国发展与现状。如果把话题放大到全世界,只怕三天三夜也写不完,所以我们还是聚焦中国城市化进程。一个圈子就是一个江湖,中国城市化进程就是个江湖,在房地产发展迅猛的时候,景观、规划、建筑三大家,家家都有饭吃,尤其是建筑,那毕业生的就业抢手啊,大家都赚的杯满钵满。而城市设计这个三个专业交错的领域,更多参与的是城市规划背景的从业群体。那时的景观从业者相对不够成熟,而建筑从业者更热衷于建筑项目,因为擅长、钱也多。然而好景不长,两张图说明一切。从2014年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放缓,三个人居建设领域的学科,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这个寒冬期漫长艰难。恰逢2015年底中央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这昭示着圈内的城市设计项目会陡增,而饥寒交迫的三个专业学科,都突然对城市设计产生了庞大兴趣。恰逢2015年底中央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这昭示着圈内的城市设计项目会陡增,而饥寒交迫的三个专业学科,都突然对城市设计产生了庞大兴趣。——————城市设计与三个一级学科(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同一个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对城市设计所属领域都有不同的理解。简单来说,三个专业都说城市设计是我们的东西。虽然,2011年的学科调整把城市设计放到建筑学下,但是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看,无疑,城市设计还是从属于城市规划项目类别的一个新增项。“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会议行文看,1.并列于控规,2.侧重于管控,3.才是建筑的要求。想必在不久的将来,城乡规划法会再次修编,而城市设计必定会有一席法律地位,这也会明确城市设计的所属领域。——————城市设计的从业构成(1)城市规划师的实践国外的城市设计实践确实是早于国内,如SOM、AECOM、SASAKI等外企,尤以SOM见长。而国内三个专业的从业者,建筑业与风景园林行业在城市设计领域建树不多,更多的是本土的城市规划从业人员在一线与外企厮杀,久而久之国内部分的规划系统下的城市设计团队已经占据了一线位置,从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实践的可行性,尤其中大尺度的把控,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而反观最近建筑圈的人开始热衷谈论城市设计,大体也是由于行业寒冬和前面的中央对城市设计扶持的机遇。(2)建筑设计师的飞入这几天看到了一篇名为“一位建筑师对当前城市设计的批判”,作者是建筑圈的大佬张永和。标题上看,谈的城市设计,其实更多是针对城市问题,之所以起个标题叫城市设计,其实是旨在能进入城市设计领域有所建树,这个无可厚非,这样标题必定能引来建筑从业人员的共鸣,来实现从业领域的拓展。然,文我也略微仔细的读了一下,谈了蛮多观点。要么都是老生常谈老生常谈1(截图自公众号软文(截图自公众号软文)这样的思考——实在是没有建树,随手翻一个早年的som的城市设计方案,就已然做出应对,对于街道空间连续性的思考(下图来自[SOM][2008]武汉王家墩商务核心区设计规划方案)老生常谈2(截图自公众号软文)故事讲的很特别,但是观点并没有什么新的,且不说中央前段时间提出的开放街区,即便在很久很久以前,这在城市设计实践领域便已着手实践(下图来自[SOM][2008]武汉王家墩商务核心区设计规划方案)老生常谈3(截图自公众号软文(截图自公众号软文)且不说标题的错误,街道和道路本来就是两个意思,而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是道路。切割城市的道路也要看区域,看尺度,一味否定绝对不是正确的观点。而这样的思考,多少年前,城市设计的实践领域也早已出现。何况道路和人其实不是对立的(下图来自[SOM][2008]武汉王家墩商务核心区设计规划方案,比较城市设计前后的路网密度)老生常谈4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其实早就是规划圈城市设计玩剩的东西。很多在国内已经开始实施。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其实早就是规划圈城市设计玩剩的东西。很多在国内已经开始实施。无意贬低,只是光靠简单的现象描述,光靠建筑大师的光环,来切入城市设计领域,只怕容易飘空。(3)城市设计从业者素养虽然长久以来,大家都谈从业人员必须有多样性,但并不是说建筑师+规划师+风景园林师的混合组合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了解甚至精通三大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的实践城市设计。——————从城市规划看城市设计有答主抛出了庄宇老师对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差别的总结,我个人不能全盘接受。我认为是建筑学的思考方式。城市设计的尺度决定了城市设计的目的,所以以下这张表并不能相对准确的定义出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联,毕竟城市设计从总体城市层面到街道空间层面,存在太多的差异和关注点,如果是近人尺度的,或许会和庄老师的观点更接近些。当然这是我一家言,观点仅供参考。法律的确定无疑是最高准则。可以看到城市规划领域对应的两部法律,一部叫城市规划法(1990年),一部叫城乡规划法(2008年),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在08年城乡规划法制定的时候城市设计仍然未能编入其中,但是,在不久的将来,这部法律应该会进一步明确城市设计与城乡规划(城市规划)的关系。未来的城市设计只怕会成为一个新江湖,不管你是城市规划从业者、还是风景园林还是建筑学人士,想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跳开本身的学科视野,也不要妄想能一统江湖,吃老本的终将为淘汰。你也许是黄浦江最大的鱼,但未必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两个词都具有模糊的外延,所以不做具体定义很难讨论。例如,设计和规划可以是是动词,指过程;也可以是名词,指成果。并不认为二者是能够截然分开的。特别是中国的城市规划有建筑学传统,规划文件中一直就包含了大量的设计内容。西方国家的城市规划文件包含更多公共政策和法规安排,所以对他们而言,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比较显著。例如战略层面的规划:许多地区的战略规划要大多是文字策略,图纸上的点线面只是示意性的政策区安排;中国的城市总体规划有大量图纸,上面的点线面是具体的设施、空间化的设计安排,这些都是城市设计范畴。拿控制性详细规划来与其他规范性规划来比较也是类似的。在我个人的定义下,认为:1、作为动词,“城市设计”强调的是其技术属性,特别是专业工作者采用设计学方法的技术过程;“城市规划”强调的是制度属性,说的是特定经济法规体制下的对城市发展的干涉过程。2、作为名词,“XXX城市设计”是一个技术方案,其可执行能力由编制方决定;“XXX市XX规划”是通过了相应法定流程,具相应效力的的文件。事实上,在控规编制中,有许多“XX城市设计”通过法律程序成为了“XX规划”,技术上是一个东西,通过流程之后有了效力的区别。
不请自来。城市设计在定义上有不明确性,学术界对其的认识和理论及研究多种多样。一般的共识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为研究形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吴良镛先生认为: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填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中间环节的真空,同时它为个体(群体)的建筑设计提供条件,有助于整体考虑设计问题,并启发构想。美国城市设计师巴奈特(J. Barnett)认为“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Design City without design buildings)。因此可以认为它是处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含园林建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对城市形体环境即三度空间进行设计,同时也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其包括内容可表现为:I:过程形态
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工程单项设计过程中,城市设计原则贯彻始终II:整体形态
四个主导学科之融合即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及环境设计、景观学。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都是控制引导并创造城市物质形态的学科,两者都是处理在城市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上的各种物质要素及其组合关系。只是规划偏于二度、用地形态,而设计偏重三度的空间形态。
关于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我国学者已经作了不少分析和比较。不过,
从学科角度看,目前讨论尚浮于描述性陈述,还未从历史渊源、历史进展及其学科作用演化等纵向维度上进行系统地阐释,尤其是未把它们置于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这样,必然使现代有的认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6点交图。。交完再补充orz)
城市设计是规划的愿景,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不知道诸位是不是上了考研题的当,一个题目有两个不同称谓的名词,他俩是不是就一定存在区别了?城市设计面向的是物质空间,特别是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主观设计而得出的一副“图景”,这种“图景”式的主观愿望渗透到了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做总规,几轴几线是空间,做经济分析、做产业布局,要落地也有空间;做人口增长、空间分异,也是空间。可以说,城市规划中凡是有空间落地的需求,有空间分配的考虑,就有愿望的“图景”,城市设计也就离不开。
将城市规划限定为法定规划,取城市规划狭义的概念,这种分析完全可以。但说“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是城市的土地,看重土地上发生的活动(即用地性质)”,就实在太“狭义”了。国土部门同样制定土地性质,且范畴超过城市土地,那国土部门也是规划部门?同样,您也认同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整体谋划,为何又说城市设计与它的目的不同呢?我不知道这个逻辑是什么。说了一个现实情况,当前做城市规划的从业人员很多做不了城市设计,只能做整个行业流程中的前期部分,说到底,城市规划要从图景转为现实,不理解空间是不行的。提到了城市设计的中place和site的区别,提到了场所精神。我这里简单展开来谈:place是指“我所 熟知的一个空间”,site是指一个地点,但“我并不熟知”。举个简单例子,农户家外面一里地有条河,当你仅仅从别人嘴里听到那边是条河,知道河的名字,大概宽度,你知道的只是一个site;而当你来到河边,甚至跳了进去游了游,知道河的温度,深浅,水质,鱼虾,你才知道了这条河属于你的“place”。城市设计的做法,就在于试图让人理解他所处的空间,能够被人使用、并熟知,也就是所谓的场所精神。但是城市规划也不是什么关注二维的东西,公共政策、社会学、经济学不是什么二维的东西。我很赞同 的观点。在城市规划的不长的历史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城市设计等同于城市规划。但是,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不断生长枝丫,其关注点与研究已经不止是空间,而是转向了人,转向了对人的空间使用的理解。至于说中美规划的差异中的效率问题,中国大城市的总规从规划修编起到超出规划年限都未能获得批准的事情比比皆是,就不要说其他方面低效能,甚至负效能的事了,路修的快,房子拆的急,不是城市规划的命题。中美两国国情制度差异很大,无法简单对比。与诸位探讨。
城市规划并非只局限于空间性的内容。虽然早年的城市规划教育往往脱胎于建筑学,发展到后期实际是变得相当注重社会科学了。不同于天朝大部分规划系的建筑背景,美国很多学校的规划系其实倒是设在公共政策学院下面的。本科的规划教育是地理背景,课程内容包括了诸多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乃至统计学的内容,对设计反而不是那么的强调。记得Peter Hall在《明日之城》中吐槽道:1955 年毕业的规划师趴在图板上,画着红红绿绿的用地示意图;1965 年毕业的借鉴系统论,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交通与用地模式;而 1975 年毕业的与各种社区团体彻夜畅谈,组织居民抵制外界的“入侵”,看似成为了“地方政治家”。《1945年后城市规划理论》一书提到,城乡规划在战后时期(以及更早)就主要被认为是一种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与设计行为,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在二战后早期,大多数的城镇规划从业者是”建筑师出身的规划师“。 在那个年代,城市规划是近似等于城市设计的。”布局“ 设计成为规划教育的重点,规划的学生涉及整体建筑群与城市空间的设计,注重景观质量和审美特征。在当时编制的许多城镇规划报告中,美学的中心地位得到不断重复。城镇规划师的主要工作是编制各种规划方案,将它们做得尽可能细致,尽可能清晰地定义场地具体功能。在战后时期,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城市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决策大部分基于直觉,或是有关城市形态和布局过于简单化的美学概念。天朝目前的大部分规划,个人感觉仍处于城市规划思想史的”理性规划“阶段,遵循调查-分析-规划的框架,或许还能加上最后一步”反馈“(暂时先不把”甲方“这个隐藏boss写出来了)。公众参与做得如何目前没有概念。两年前刚出国的时候,似乎正在强调这一方面的内容。美帝的规划师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大约是与当地居民不断地。。唠嗑。有次去一个小城市的规划部门,该规划师表示,她一周只上两天班,工作大部分内容就是给居民发建筑许可证,以及衡量一下每一家的篱笆高度有没有超标。豆瓣上的西闪评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时说:“ 统计学与城市规划一样,背后都活跃着权力的身影,都具备同样的俯瞰视角。在城市规划中,最没有发言权的最不值得描绘的就是被规划的人。在统计学中,最没有细节特征的也是人,他们在抽象化的过程中成为数字和代码。与俯瞰的视角相对的,简o雅各布斯像一个真正的步行者那样进入和观看城市。她观察城市的细节,并就那些最日常的事情提问:“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在热闹的人行道上玩,而不是封闭的院子?为什么旧金山市中心的联合广场从空中俯瞰显得特别单调,可实际上却魅力无穷?为什么一个自治的街区治安好过那些名家规划的高档社区?” 正是对这些细微之处的思考,让雅各布斯得出了颠覆性的结论:“城市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那些城市规划者企图用简单清晰的方式表达城市的基本结构,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城市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结构系统,理解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城市自己,而不是其他的客体。“只有充满活力、互相关联、错综复杂的用途才能给城市带来适宜的结构和形状。”我倒并不觉得美帝的规划有多高明,细致谨慎地考虑每一个个体的要求,必然要牺牲效率。一条高速公路议案50年没通过,一条地铁一期建了五年二期还要建五年,一个类似省级的交通规划搞四年,一个市上一轮的总规三十多年了还没更新。。我欣赏的是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以人为本,尽管这一点对于天朝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法律体系又不那么完善的国家,执行成本实在太高。今天正好看到一篇《命运交叉的城市》,摘录数句如下:哈佛大学的城市经济学家E. Glaeser在其著作《城市的胜利》中,反复论证了这一观点:“人才是城市中最根本,最具创造力的部分。”五光十色的城市图景,归根究底,还是由无数个体的命运在此汇聚交叉而成。在发生转折的十字路口,必然和偶然的力量谁占主导,也无非取决于自然禀赋到底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多大的意义。只有始终从人的需要出发进行改变,始终以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一座城市才能保持自己的伟大和荣耀,才能在历史长河的怒涛之中昂然屹立,迈向永恒。
城市设计概念是个舶来品。要了解城市设计,需了解城市规划史,了解控规管制的原理和雅典宪章精神,它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失效,以及针对于此的马丘比丘宪章。推荐一本书,乔纳森巴纳德的[开放的都市设计程序]。以纽约60年代城市改造为例,介绍了规划传统管控手段的失效,以及他们的城市设计途径尝试。比如这些问题:为什么第五街在中央公园段最终长成了一样的立面?(design the city without design the buildings)当剧院区为保持剧院公共空间特点,提供容积率奖励过程中,开发商和规划师怎么斗智斗勇?在有历史保护建筑的高容积率地块,应当怎么处理容积率和保护的矛盾?之所以建议这本书,而不直接引用十年前urban design课上Richard Marshall的答案,就是喜欢书里的实践视角和鲜活的一个个案例。空间并不是城市设计的唯一考量,图纸并不是设计的终极成果。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正式将“城乡规划学”提升为一级学科,而城市设计在这次新的学科划分中没有划到规划学,而是划入到建筑学里面去了。在我看来,城市设计这样一个二级学科在规划学和建筑学中都应该存在,就像遗产保护内容在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中都存在一样。它们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基本含义不同城市规划是以空间要素为基准,以土地使用控制为手段,综合处理社会、经济、环境、民生等问题的一门学科。它包含内容很广泛,它与国土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海洋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其它规划在行政架构上是并列的关系。近些年全国多个城市都在搞多规合一,因为大家发现这些并列的规划往往并不统一,它们在编制的过程中互不通气,总是在互相打架,一旦涉及到操作实施,就会引起诸多冲突和矛盾。每年确定保护多少耕地,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边界,这要把国土规划制定的耕地保护目标反馈到城市发展规模上;每五年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和人口预测,影响到城市功能和人口分布,这要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方向和人口规模落实到用地布局上。其它领域的方方面面如果要反映到城市建设上,一定要通过城市规划这个出口,因为城市规划直接决定具体用地如何去使用。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景观设计之间的一种联系,它的作用是将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方式形象的反映到具体空间上。 二、实施途径不同城市规划具备法律效力。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会按照不同的方式去实施。比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会把对具体地块开发的要求具体化,并在土地出让和划拨中作为下一阶段设计和开发的强制性要求。城市设计通常不具备法律效力。在中国,城市设计跟国外的城市设计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的法定实施渠道只有两条,要么通过具有明确业主的城市建筑群和建筑综合体实施,要么依托城市规划经由政府批准实施。前一种的城市设计更偏向实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具体的建筑设计,后一种城市设计本身往往不具备同样的法律约束力,通常寄托于同一层次的规划,靠引导的方式去指导下一层面的具体设计。比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通常是把握三维空间和城市景观的一种手段,再将城市设计的成果反映到控规上,指导控规下设计条件。这些指导大多只是一种宏观上粗略的空间引导,具体体现在建筑体量、高度、色彩、风格、开敞空间等方面,并非都能够量化和具体化,所以实施自然无从谈起。三、从事的人员不同因为城市规划这个学科包含的广度,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是包含了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交通工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等方方面面的人。你可以不会画图,不懂得空间美学,不管是人口统计和预测,产业和经济发展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市政基础设施研究……只要是从事相关的工作,都叫做从事城市规划。而从事城市设计的人,多为建筑、景观、环艺等学科相关的人,通常来讲,人们更习惯把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叫做设计师。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城市规划是一个出口,是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反映到空间上的出口,这个出口连通的领域很广,城市设计是这个出口中作为抽象的城市规划和形象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一个桥梁。
尝试用德语名词解释一下。城市设计,英语是urban design,德语是Staedtebau。Staedte是 城市 的意思,bau是建设、建造的意思。所以城市设计主要倾向于城市建造,包括实体的设施建造和虚体的空间构成。城市规划,英语是urban planning,德语是Stadtplanung。planung是计划、规划的意思。所以是包含城市建造方面的,同时又包含了社会与经济内容的,更多地是统筹协调各个因素使之和谐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的。
其他人说的比较全了,我就说一句:城市规划没有深厚的设计基础,可以做。城市设计没有设计功底,做不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