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优步出城收成都 返空费费吗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 感觉优惠明显少了
  【PConline 资讯】滴滴收购优步中国,从市场到消费者,似乎没有一个人叫好。&不论是滴滴还是优步,补贴都是推销手段,目的是吸引消费者&看过来&,然后成为用户。&有分析人士表示,平台一直在等待时机成熟,结束长久的&烧钱大战&。而滴滴、优步合并便是一个&时机&,因此补贴迟早会减少乃至取消。滴滴优步合并  在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之后各种疑问也随之而来。质疑二者涉嫌垄断的声音不断出现,垄断问题牵涉到定价权,目前二者合并后的市场份额大于90%。乘客纷纷质疑,合并后的网约车价格会不会提高、优惠会不会变少?网约车司机也同样怀疑,对司机端的奖励是否越来越少、条件越来越苛刻?优步的员工则开始考虑&何去何从&的问题,毕竟互联网巨头合并后,老二的团队往往会被边缘化。&  北京青年报记者的调查显示,目前滴滴、优步针对乘客的定价并没有变化,但是相应的优惠和针对司机的奖励补贴的确有所减少,而优步团队目前虽尚未有人离职,但竞争对手神州专车已经开出了诱人的挖人条件。&  乘客:没涨价为啥车费比以前高了?&  昨天网友&阿童木脑袋&在微博上晒出了&同样的路程,滴滴涨价全记录&的截图。该支付截图显示,7月27日及之前一笔订单&阿童木脑袋&仅支付2元,7月30日和8月2日支付5元,3日起他支付7.6元。同时,微博上还有许多乘客在讨论滴滴价格上涨的问题。&  北青报记者发现,事实上,在滴滴、优步合并的这些天,滴滴、优步的单价并未提高。目前,人民优步的收费标准为1.5元/公里+0.25元/分钟;滴滴的收费标准为1.8元/公里+0.5元/分钟。&  那么为什么乘客会感觉滴滴、优步的价格有所上涨呢?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是滴滴、优步针对乘客端的补贴有所减少。一名北京乘客反映,目前滴滴只有&打折券&的补贴,该打折券仅针对固定,且折扣力度为9.5折左右,可以说对打车的价格几乎没有影响;而优步此前经常推出&每天2单,每单减10元&,或在某个区域内上车/下车享受5折优惠等活动。他回忆,就在前不久,北京的区域几乎轮番搞此活动,力度很大,然而现在都没有了。&  另外,虽然不是在合并消息公布后,但滴滴和优步在近期的确调整过价格。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滴滴在多个城市大幅涨价,优步也在一些城市调整了价格标准。上月滴滴在北京悄然涨价,从去年9月的1.5元/公里+0.35元/分钟提价到1.8元/公里+0.5元/分钟。来自广州媒体的报道显示,滴滴在广州的价格标准由1.4元/公里+0.45元/分钟6月份涨到1.8元/公里+0.5元/分钟,最新的计费标准为2元/公里+0.55元/分钟,涨价30%以上。优步近期在北京的收费标准虽然没有提高,但据一名武汉的乘客表示,优步在武汉的收费标准从之前的1.5元/公里+0.2元/分钟近期涨到了1.8元/公里+0.3元/分钟;另据广州当地媒体报道,目前优步在广州的价格大约为1.1元/公里+0.55元/分钟,而在3月份时,广州优步的价格约为0.99元/公里。&  此外,滴滴和优步都有相应的&溢价系统&,在滴滴、优步降低对私家车的奖励后,乘客在打车时会遇到更高的溢价。也就是说,滴滴、优步的计费标准只是&正常状况&下的,一旦遇到打车难、等待时间久、路线不好等状况,滴滴、优步就会在上述的价格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倍率,这时的价格就不能按照标准的计价方式计算了,而要乘以一个系数,该系数最高甚至超过4。例如上月北京大雨时,优步就加价4.2倍,滴滴加价3倍以上,这样算下来,滴滴、优步的价格高于目前北京市的出租许多。一名滴滴的资深乘客向北青报记者表示,现在滴滴的动态溢价&特别频繁&,&反正我需要打车的时候基本没有不溢价的,1.5倍、2倍很常见。&他称,虽然滴滴会在开始行程之前估算价格,但是&溢价倍数&字样特别小,可能会被一些乘客所忽略。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滴滴、优步的在职司机相比最高峰时有所下降,乘客端出现溢价的情况并不少见。&  司机:滴滴、优步的奖励要没了?&  日前,西安的一些滴滴快车司机联手发声,称&滴滴从15单、16单、17单、18单奖49.12元,到20单奖励40元,30单奖励60元&&我们用自己的车、自己的油、自己的保险去为滴滴打工,到头来,滴滴奖励我们还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门槛。&据西安媒体报道,8月4日起,滴滴已经将所有私家车加盟司机的奖励下调了80%,预计近日将取消对私家车加盟司机的全部奖励。&  事实上,针对司机的奖励滴滴和优步一直在收紧。去年冬天,滴滴的补贴政策是:一天跑够10单奖励100元,20单奖励200元,且对前一日的交易单量有一定要求。今年年后,奖励一下子缩水,降为了一天满10单给予40元奖励,满20单奖励90元。目前,滴滴端为每天20单60元的奖励,平均每单只奖励3元。&  优步的奖励一直与滴滴对表,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优步在北京的奖励也从今年年初的跑够12单奖励60元、22单奖励120元下降到现在的12单奖励40元、22单奖励100元。一名曾经的优步车主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太累,没法干,跑够22单至少需要12个小时以上。而且优步的条件很苛刻,一般人都得14个小时以上。&他所提到的&条件苛刻&是指,除了单量,滴滴、优步也对成单率(指最终完成单数占派单数的百分比)和服务星级有所要求。据他介绍,优步的条件由当周成单率50%升至65%,服务星级由4.7星升至4.8星,&这真的需要一点运气&。&  此外,加盟平台的&新人奖&也在逐步下降。根据北京滴滴平台目前的新人奖励政策,新司机账号激活的3天内完成6单快车奖励58元;此前的政策是自账号激活一周内完成2单奖励50元,完成5单奖励100元。&  奖励的逐步取消造成了一些司机的流失。今年年初,曾有多篇报道指出滴滴、优步平台针对司机的补贴大幅下降,一些兼职的司机陆续退出该平台,再加上彼时政策对其身份的界定,当时也有部分专职司机在权衡利弊后离开该平台。这样的局面造成了前述乘客端溢价的提高。&  追访:滴滴司机两成多收入要被扣&  目前,滴滴、优步司机的收入主要由订单的提成收入、订单完成奖励和高峰时段的翻倍溢价三部分构成。&  滴滴快车司机大约只能提成订单费用(包括溢价)的74%,有约26%的费用要被平台、保险和劳务公司收取。其大致比例是,平台收取每笔订单费用包括分成部分的20%;此外,司机方面的保险为每单0.5元,所挂靠的劳务公司还要收取奖励和订单费用的1.17%。&  而人民优步司机&车费+高峰奖励&的20%会由平台自动扣除。一名司机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自己某周的收入明细单,其中显示,他当周跑车5小时左右,共收取车费137元、高峰奖励46元;在此基础上,优步平台扣除20%也就是36元的费用,再加上加成费32元,他最终拿到180元的收入。&  订单完成奖励是滴滴、优步司机在每天或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单量时,平台给予的奖励。如滴滴在周五的政策是:满12单奖励40元,22单奖励100元;优步周末的政策是:周六、周日两天跑够22单奖励60元,45单奖励190元。&  而高峰时段的翻倍溢价政策则每天都不相同。据一名优步司机介绍,目前优步在高峰时段的翻倍溢价是1.5至2倍左右,平峰时是1.1倍到1.3倍,有时甚至没有溢价。据他回忆,按照去年优步的高峰溢价政策,平峰时都有1.8倍,高峰时能达到5倍左右。而最近滴滴的高峰翻倍奖励则更低。来自滴滴的数据显示,在上周五早晚高峰时,最高仅有1.2倍的收入奖励,一名滴滴司机表示,这样的倍数仅是之前平峰时的倍数。&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在去年5月上线滴滴快车时曾承诺,该服务属于非营利性搭车服务,乘客的所有付费都归车主所有,软件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然而没过多久,平台就开始收取20%的提成。&  分析:垄断成真后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  分析人士表示,折扣明显取消并不令人意外,合并标志着这两个主宰中国新兴打车行业的巨头结束了竞争。一年多来,优步和滴滴向司机提供高额补贴,有时高达车费的数倍,旨在用低价吸引用户。&  滴滴和优步一年多巨额补贴的背后是投资者一再的&烧钱&。公开资料显示,滴滴和快的在合并后进行了E、F两轮融资,共融得86.42亿元人民币,仅半年后就又发起新一轮的融资。目前滴滴正在进行G轮融资,除了得到苹果10亿美元的投资之外,还收到了其他金主超过60亿美元的投资。优步也是如此,优步在中国独立注册公司后同样进行了两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21亿美元。颇为有趣的是,两家出行巨头拥有至少4家共同投资方,包括老虎基金、高瓴资本、中国人寿和贝莱德。&  大量的融资用于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优步CEO卡拉尼克曾表示,优步在中国一年损失超过10亿美元。同时他还对滴滴的补贴进行了估算,他称,滴滴亏损负担过重,每周需要补贴7000万至8000万美元,这样下去一年就是大约40亿美元。其后,滴滴方面宣布这一数字不实且过高,但是据业内人士分析,滴滴一年的补贴费用至少是优步的2倍,也就是20亿美元左右。由于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后的公司占据了网约场上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不论是否构成垄断,这样庞大的市场份额都影响着滴滴和优步的定价权。&  在业内人士看来,涨价是必然趋势。&不论是滴滴还是优步,补贴都是推销手段,目的是吸引消费者&看过来&,然后成为用户。&有分析人士表示,平台一直在等待时机成熟,结束长久的&烧钱大战&。而滴滴、优步合并便是一个&时机&,因此补贴迟早会减少乃至取消。另有交通系统专家表示:&滴滴、优步为什么要补贴、烧钱?他砸100亿,会从消费者身上拿200亿元回来。一旦垄断成真,成本肯定最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动态:神州用&情怀+期权&招优步员工&  在滴滴、优步被合并后,神州专车发布一组主题为&Love U&的海报,老板陆正耀亲自上阵在朋友圈向优步&示爱&,公开招聘优步员工,并开出了&只要来,就给6个月工资外加期权&的诱人条件。&  事实上,在滴滴、优步宣布合并时,优步作为较&弱势&的一方,员工的何去何从便受到了不小的关注。从去年起,互联网巨头合并的趋势就已兴起,而种种案例也表明,行业内的老大、老二合并后,老二的领导和团队会被边缘化,甚至最终出局。&  目前,优步团队拥有800名员工,两家合并后,优步中国也用延期兑换期权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挽留。一名优步员工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优步作为一家跨国公司,文化与滴滴几乎完全不同,自己担心在合并后会不会快速融入到滴滴公司中去。与这位员工类似,这几日在优步的团队内部一直有一种较为悲观的情绪,一名优步的员工表示自己&很心痛&,还有的表示&不知是无奈还是伤感&。一篇名为&生而骄傲:uber的那些年轻人&的文章在优步团队中广为分享,其中写道&滴滴那么牛,但我不在乎啊,我是优步的死忠&。&  但一名优步员工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优步团队尚未有人离职,&大家还都在各忙各的,做手上正常的工作。&他表示,目前还处于一个过渡期,&这个阶段一般不会有人离职,毕竟还不知道将来到底是怎样的,如果确定下来之后感到不适合,可能才有人会想走吧。&相关阅读:升级还得等等!Win10一周年更新新版曝光微信支付账单出炉:你收到过多少红包?谨慎!这张微信截图能骗走你银行卡的钱!烧光50亿!王健林电商散伙:百度退出
软件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相关软件:
大小:1.93 MB
授权:免费
大小:62.51 MB
授权:免费滴滴收购优步中国 是否垄断惹争议
关键字: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滴滴宣布收购优步中国滴滴出行优步优步中国滴滴打车柳青程维
滴滴和优步真的在一起了!
下午四点多(8月1日),滴滴官方就发布声明称滴滴收购Uber中国。具体方案是: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
两个欢喜冤家,竞争对手,在中国官方刚刚宣布网约车合法化的几天,就握手言欢了。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今日之后,希望两边团队能够真诚拥抱,跑步进入新时代,不断为用户为行业带来惊喜。”滴滴程维在宣布收购之后的内部信中这样写道。
(滴滴官方公告及内部信全文附于文末)。
截图来自滴滴公关的朋友圈。
否认再否认=谣言成真
从今天(8月1日)上午开始,国内外媒体同行们,就在确认滴滴收购Uber,以及辟谣中度过的。
最先对此事进行曝光的权威媒体是彭博社。
北京时间今天(8月1日)中午,彭博社发表文章称,滴滴要和Uber中国组成一家新公司,估值350亿美元。
半个小时之后,《华尔街日报》也发文称,滴滴将要买下Uber在中国所有业务。
随后,国内财经媒体也纷纷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滴滴和Uber合并在即。
这一波传言的起因是,一篇署名Uber全球CEO卡兰尼克的博客文章。这篇文章从昨天起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疯传,称Uber中国与滴滴正有意合并,并谈及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今天上午,滴滴副总裁陶然还回应称,博客是假的,并说:“此前已经澄清过关于滴滴、uber的市场传言,我们目前仍然是这一态度。对于今天网上流传的所谓TK的blog,我们和大家一样,不知道究竟怎么来历。”
然而,几个小时之后,此番回应就被打脸了。
事实上,滴滴要收购Uber的消息已经传了很久了,也不是双方相关负责人第一次出来澄清此事了。
早在7月21日,就有外媒报道称,Uber的投资者有意与滴滴签署合作协议,并在探讨Uber中国与滴滴之间的潜在交易的可能性。
随后滴滴和中国优步合并的消息一度刷爆朋友圈,但滴滴和中国优步官方都迅速否认这一消息。
滴滴战略负责人朱景士明确否认,并称该消息为谣言;
中国优步高级副总裁柳甄,也在其微信朋友圈中回应称合并消息纯属谣言,“我们很忙,无暇回复。”
滴滴出行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也向记者表示“完全不靠谱”。
没想到,遥遥领先的预言,在下午四点多被滴滴官方证实。
滴滴和Uber的合并会顺利吗?
Uber中国和滴滴的合并,似乎也不难理解。
这些年以来,滴滴发展势头迅猛,而中国市场对Uber来说就像吃螃蟹,好吃也难吃。
确实,对于Uber来说,中国市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Uber全球CEO卡兰尼克曾多次表达中国市场对Uber的重要程度,称中国市场的状况将直接关乎Uber的盈亏平衡。“卡兰尼克频繁到中国来,对Uber来说,目前只有两个市场,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市场。”此前,Uber中国一名已经离职的高管曾向财新记者如此描述卡兰尼克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但事实是,Uber中国至今未盈利,而且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根据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近日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第一季度专车市场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Uber、易到用车及神州专车则分别以7.8%、3.3%和2.9%位列二、三、四位。
以此看来,在滴滴与Uber的竞争中,滴滴以绝对优势胜出。此外,Uber还收到了易到用车以及神州专车等其他国内专车公司在市场份额上的挤压。
如果滴滴吃进Uber,那对一直不断烧钱的Uber投资人来说,确实是种解脱。
反垄断法是压在滴滴、Uber身上的“五指山”?
中国网约车平台的老大吃下了老二,会否涉嫌垄断?这是很多人听到这个新闻会有的疑问。
我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施行至今,对于行业龙头之间的收购兼并已经显示出巨大威力。
专业人士认为,如果滴滴和Uber合并,最有可能违反的就是反垄断法第三条第三款“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究竟什么是经营者集中?
很显然,滴滴和Uber合并符合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形,那么两者合并需要向国务院反垄断机构申报吗?
根据今年年初的数据,滴滴出行2015年的营收为62亿元人民币,其CEO在去年年中的致股东信中称,预计滴滴2015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可以达到120亿美元。
今年年初有消息称,滴滴2015年净收入为62亿元人民币。
以此看来,不算上Uber,仅滴滴一家的营收就早已达到进行反垄断审查的门槛。
那么,我国的反垄断执法部分真的会反对滴滴与Uber的合并吗?
之所以提出此疑问,是因为去年滴滴在收购快的的时候,就有人就反垄断事项提出质疑。
当时滴滴是占专车市场份额第一的大户,快的占市场份额第二。
可是,商务部并未对此笔交易进行反垄断调查。
滴滴方面当时对此的回应是,反垄断部门着眼的是整个出租车行业,无论是合并前的滴滴、快的,还是合并后的滴滴,对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张少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租车返空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