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梅花康疹症状图片疱疹

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 >
焦点内容:[41人顶][14人顶][0人顶][0人顶][0人顶][1139人顶][1人顶][163人顶][1690人顶][1006人顶]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会喜欢看:皮肤起梅花样疱疹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11:07:42|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今天发现在大腿周围起了一些红点,不痛不痒,出汗时发红,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去医院确诊为梅花疱疹,医生说没事,慢慢就会好的。我想知道怎么能好的快一些?
相关疾病: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8699收到了:
你的情况考虑玫瑰糠疹的可能性最大,玫瑰康疹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没有传染性也没有有效预防办法,一般4到8周痊愈,个别者可达半年甚至更久。想好的快一些你可以口服抗病毒颗粒,口服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外用奥能或者艾洛松,有条件者可以去当地医院皮肤科同时进行紫外线光疗。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皮肤性病科医生
皮肤性病科医生
皮肤性病科医生带状疱疹治疗的几种特效方法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疾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老百姓叫做蛇窜疮,蜘蛛疮。人类是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长期潜伏在脊神经和颅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中,当机体受到刺激时,如创伤、疲劳、病后体弱、恶性肿瘤,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发病。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的支配区域。首先出现潮红斑,然后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疱,疱液清净,伴有轻重不一的神经痛。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很少超过中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春秋两季明显。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病程多为2--3周,年老体弱的3--4周,水泡结痂脱落而愈,遗留短暂淡红斑或者色素沉着。少数病人遗留神经痛,病程长短不一。
&&&西医多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为治疗原则;应用病毒唑、阿昔洛韦、干扰素、B族维生素、待因片、曲马多、布洛芬等;中医则内服外用、针灸拔罐;疗效上明显优于西医。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中医有特效。
& 一、自拟方五蚣黄白冰片散治疗带状疱疹:
&&&老家行医时同学妻子毕氏前来门诊找我,说是左胸连着腰和肋巴疼痛,感觉就像针扎火燎般的疼,触碰加重;以为是闪腰岔气了,吃了几天三七片和止痛药没有太大效果,故来此让我看看。我让其宽衣解带,仔细观察了一番,皮肤完好无损,只是用手触摸时说痛而已。问其活动时加重疼痛不?她说动不动一个样。于是心里有了底,推断她可能是带状疱疹,中医所说的干性疱疹,西医所云的顿挫型疱疹。劝其服药打针或者输液,她推脱说上班没有时间。于是将就人情开了常用方子外用:五倍子30克、蜈蚣2条、雄黄10克、白矾10克、冰片5克,研面,香油调涂,一日数次。数日后毕氏满面春风而来,告之已愈。
这首方子现在我还在应用,不但治疗疱疹,大凡痈疖疮疡阳性的俱可用之。本方治愈了不少带状疱疹,水疱多的一般用生理盐水调涂,水泡少的一般用香油调涂,同时水疱较多的要把白矾换了枯矾,收敛效果明显。细心的同道们多能看出这个方子主体就是二味拔毒散,当年我从医学杂志上抄下了此方治疗此病,效佳;又看到报道说蜈蚣治疗此病奇效,便加了进来。再加上自己常用的五倍子和冰片,就组成了五蚣黄白冰片散,具有清火解毒敛疮止痛的功效。如:袁氏,女,53岁,农村人,家境比较贫困,患带状疱疹久拖未治,自己在家中用蒲公英外敷,用清水清洗,以至于感染。病情加重,疼痛难忍而来求之。查:左乳房上,胸胁和腰上布满成带状分布的水疱,大小不一,疱液发黄浑浊,间有一些小溃疡,其上罩着浅黄色脓,患处皮肤红而略肿。问其说头晕,口干心又烦,大便干燥难解。一派肝火升腾,毒邪淤滞之象。劝其输液治疗细菌合并的感染,其面露难色。于是给她开了五蚣黄白冰片散,嘱咐其回家用生理盐水调涂,一日多次。每次换药之前先用碘伏清创。在家光着上身就行。又给他开了些头孢片和去痛片辅助治疗。大概过了月余,其子告述已经好了。
&运用雄黄制剂治疗带状疱疹由来已久,其复合方很多,大多疗效可靠。像这个雄黄蜈蚣酒精液:(雄黄10克、蜈蚣2条、75%酒精100毫升,浸泡后涂擦患处),雄黄利多卡因酒精液:(雄黄10克、75%酒精50毫升,2%-4%利多卡因1支,浸泡后涂擦患处,止痛相当迅速,适用特别疼痛的患者。原方是普鲁卡因,因其是要求试敏药,故改用利多卡因)这两个方子配制简单而效果也尤为明显。例刘,30岁,带状疱疹起于右侧脖子上,下颌上,疼痛难忍,我用雄黄利多卡因酒精液,一次痛止,数十次而安。应用雄黄和蜈蚣应该注意它们的过敏反应,有几本医学杂志报道过,用之前最好问问病人有没有过敏史,应该防患于未然。否则出了医疗事故很麻烦,甚至于倾家荡产。
&&&二、瓜蒌红花汤治疗带状疱疹;
&这首方子是我自学习四川名医余国俊中医的理法方药以后开始应用的,余推荐说此方可以作为带状疱疹治疗的专病专方,无论是肝经实火还是肝经湿热,此方均效。而且应用此方治疗后很少遗留神经痛这个后遗症。
&&&案一、杨、男、61岁。左侧腰背疼痛,起水疱3天,头痛,咽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干硬,小便短赤。查:小水泡澄清群集,呈带状斜向分布。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病属肝经实火,毒邪滞留。处方:全瓜蒌100克、红花15克、生甘草10克,5剂后复诊,无新发水疱,痛减,便畅,每日轻泻一二次。减全瓜蒌为60克,继续服7剂而愈。
&案二、李,女,49岁,天津杨柳青人。医院确诊为带状疱疹并且治疗了7天,疱疹明显减少,但疼痛增加。纳少,大便干,小便短少。查:面白神疲,右手臂,右胸,右腰斜向呈带状分布皮损,其上有簇集小水泡,不融合,皮肤暗红。我无意间碰了一下病人的皮肤,病人妈呀一声,叫嚷着痛死我了,可见疼痛一般。这是我遇见的最严重的一例,也是治疗时间最长的一例。病人舌苔黄舌质红,脉沉弦而略数。也诊为肝火升腾,毒邪淤滞。处方:瓜蒌仁50克、瓜蒌壳20克、红花10克、生甘草10克。7剂后复诊,疱疹消失殆尽,唯痛不减,新增口干苦,夜寐差,舌苔少,舌质红,脉弦细数。这是肝经遗毒,肝络凝瘀,上方加犀角地黄汤:加水牛角丝30克、白芍50克、甘草15克、当归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白蒺藜15克。此方基本上就是余老师的原方剂量。服7剂后,皮肤基本上恢复正常,仅留色素沉着,唯患处灼热刺痛难忍,诊为肝肾虚而毒邪瘀,处方:全瓜蒌50克、红花10克、白芍30克、生甘草10克、元胡15克、川楝子15克、麦冬30克、北沙参20克、生地30克、全蝎6克,连服7剂,疼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至15剂而愈。可见神经痛多么难疗。
&&&瓜蒌红花汤出自程国彭《医学心悟》之瓜蒌散,一般单独应用即有明显效果,瓜蒌的剂量可以灵活掌握加减,瓜蒌有轻泻的功用,如果病人便稀体虚应该用全瓜蒌而不单用瓜蒌仁,以减少不良反应。另外郭永来老师介绍的瓜蒌红花汤加板蓝根系中西思想的统一,疗效也应该非常明显。
&三、梅花针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这个方法学习的很早,但很久都不敢应用。我走的是中西医结合的路子,一些西医的学术思想根深蒂固,就怕刺破水疱再拔罐子引发感染。因为治疗带状疱疹如果感染治疗比较棘手,病程延长,病痛增加。
&&&搞医的都知道,干这行不易,今天学习明天考试,麻烦得很。我去牡丹江学习考试时认识了张永昌医生,相谈甚欢,在交流经验时,他就谈到了治疗带状疱疹的梅花针拔罐疗法,不管是带状疱疹,还是单纯疱疹,甚至是性病私处的疱疹,都可以说是特效。治疗原则就是先用梅花针叩刺患处水疱,然后用火罐拔上,5-10分钟取下火罐,大多一次就可治愈。而且毫无后遗症神经痛的困扰。发生在面部,颈部,阴部的,患处面积小,就用真空罐抽吸,同样有效。没有遇见感染的病例。如果没有痊愈,隔个三五天再治疗一次便可。我自从听了他的演说之后开始着手应用此方法,效果真的是不一样。
孙,男,40岁,患带状疱疹5天余,直接用上述方法治疗一次就痛减疱消,第4天又治疗一次,渐渐痊愈。后来有验证了一例,效果确实比想象的好。
&&&四、拔火罐配合外敷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
&&&这方法也是从医疗杂志上学习来的,简便易行,疗效突出。是梅花针拔罐疗法的异类。方法是患侧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然后用梅花针或者三棱针叩刺患侧皮肤水疱,拔火罐10分钟取下。再用生理盐水调云南白药成稀膏,外涂患处,包扎固定,如果一次不愈,隔三五天再治疗一次,一般也是愈后无遗留神经痛。此方法和上方法基本上相似,故病例减。
五&&、传统方子治疗带状疱疹:
&&&很多医生都喜欢应用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当年我也不例外。一遇见带状疱疹,脑海里浮动的就是他们两个方子;肝火、湿热用龙胆泻肝汤,脾虚湿盛用胃苓汤;千年的传统根深蒂固。临床上根据症状加减得当,疗效也很明显。
案一:张娜,女,27岁,右侧腰部皮肤略红,上有小水疱,三五成群,互不融合,疱液清净,成条带状分布,自感觉灼热,隐隐疼痛。已经10天余,现在头晕,胸闷。纳少,便稀溏。查:面白神清,皮肤如上所述,舌苔白腻,体肥大,舌质淡,脉沉缓无力。证属脾虚湿盛,毒邪滞留。治宜健脾利湿,谦解毒邪。处方炒白术15克、苍术15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板蓝根30克、黄柏10克、苦参10克。7剂后复诊,症状大减,又去苦参加蒲公英30克。连服7剂而愈。嘱咐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善后。
&案二:赵,男,45岁。右侧腰部疼痛,有群集水疱,成带状分布,大小不一,大者如黄豆,小者如粟米。疱液清不浑浊。头痛,头晕,口干苦,大便硬。患病已经3天,在家吃药不效,故来求诊。查:面红神清,皮疹如上所述,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数有力,诊为肝经湿热,治宜清肝利湿,解毒止痛。处方:龙胆草10克、生栀子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车前草30克、泽泻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菊花10克、板蓝根3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连服7剂后复诊,水疱已经开始消退,唯疼痛加重,加五蚣黄白冰片散外用,又连服上方10剂而愈。
&&&六、血府琢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不占少数,尤以年老体弱为多。有的经历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有的绵绵作痛,阴雨天加重,有的疼痛剧烈无休止,夜间加重,搞的寝食难安,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治疗的方法很多,效果都还不错。我所常用的就是朱进忠老中医推荐的血府琢瘀汤,再加上止痉散和川楝子散,效果还说得过去。
&&&例:杨,女,63岁。患带状疱疹月余而愈,遗留神经痛,疼痛剧烈而无休止,一般夜间加重,像针扎般痛。查表情痛苦,面色发暗,皮肤正常,唯有色素沉着。舌苔薄,舌质暗,舌边有瘀斑,舌下静脉怒张,脉沉涩。诊为毒瘀肝络,不通则痛。治宜活血化瘀,解毒止痛。处方血府琢瘀汤加元胡15克、川楝子10克、白蒺藜10克、全蝎6克、蜈蚣2条,板蓝根15克,连服15剂而愈。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还是好诊断的,还是比较好治疗的,一旦诊断明确,就可辩证选方进行治疗。多年的经验,汤药疗效特别明显的还是瓜蒌红花汤,它可以作为带状疱疹的专病专方。以上介绍的多种方法都可以互相配合应用,以期增加疗效,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我们作为中医生,一定要博采广纳,心中积累多了,临症时才会灵活变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不脱离理论的基础上要走实践实用的路子,方能成为一位合格的中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带状疱疹的治疗 - 全科医疗专业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0887|回复: 62
带状疱疹的治疗
阅读权限2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6岁,已婚,本地人,房屋设计工程师。
主诉:发现如图皮损5天来诊。
现病史:患者10日下午洗澡时发现右侧腰部出现一簇小水泡,局部无、烧灼感,前来就医,考虑,给予阿昔洛韦片剂口服,阿昔洛韦软膏外用,昨天晚上回家在当地诊所就医,给予抗病毒药物静脉点滴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今日因疱疹范围扩大,未见明显好转前来我处就诊。发病来无发热、畏寒,无、腰部瘙痒感。
:体温正常,腰部水泡如图样分布。 呈簇集状沿肋间神经走向分布,未超过前后正中线,如图样分布。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病史。
诊断:带状疱疹
1.该患者为什么没有神经痛的症状?如何预防后遗神经痛?
2.请给出具体处方,包括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常见病大家也都有各自的治疗方案,尤其在外用药物方便各有所长,期待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凡是给出正规处方的一律给予鲜花5朵奖励,发言精彩的给予专业积分奖励。
10.jpg (65.39 KB, 下载次数: 10)
15:52 上传
12.jpg (81.24 KB, 下载次数: 10)
15:52 上传
13.jpg (74.75 KB, 下载次数: 10)
15:52 上传
14.jpg (65.04 KB, 下载次数: 10)
15:52 上传
感谢你提供病例讨论!
结合病史和你发的图,应该已经控制了病情,一般要看病程(10天左右),有些人对不敏感,所以就感觉不到疼痛,建议现在你继续抗病毒治疗,可以继续用阿昔洛韦片剂口服,阿昔洛韦软膏外用。另外用些维生素b1和b6。并且给患者解释下(主要是病程),后期假如出现了疼痛患者轻微痒的话,可以对症治疗下,我一般不主张输液,呵呵当然输液可以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给病带来安慰!
谢谢老师讲解,学习了&
本帖最后由 赤豆 于
20:15 编辑
1.一部分老年人对疱疹引起的敏感性降低。
2.以前常规治疗250盐水+阿(更)昔洛韦针0.5,5%糖水+西咪替丁0.6-0.8静滴,外用阿昔洛韦软膏,口服龙胆泻肝丸,b1片,腺苷钴胺片等,有时配合肌注b1,b12针或甲钴铵针等。但起效较慢……
现在采用静滴250盐水+阿糖腺苷针0.2,100盐水+神经妥乐平针3ml*2支,(费用较常规贵了些)针刺疱疹拔罐,配合TDP烤电,炉甘石100ml加入聚肌胞针6-10支,摇匀涂患处,口服药物基本同上,明显缩短病程,止痛起效快。
据说激素早期使用能够有效预防疱疹引起的后遗症神经痛,未曾试用……
感谢指导,请问TDP神灯花了多上钱购买?阿糖腺苷针剂上午问了我们这边一家医药公司没货,晕菜。&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阅读权限50
看情况,患者不痛所以只要简单处理7天左右就能好了,也不需要输液,说实话输液也没什么大意义。临床虽不常见,年年都有碰到几例。
1、重楼解毒酊外用,5小时一次,外用涂抹
2、甲钴胺0.5,一天三次口服
3、阿昔洛韦0.8g,五小时一次口服
患者不痛不痒,不需要止痛治痒。没有不需要抗生素,
忌口:鱼肉,特别是肉
感谢指导,患者发病的第一天来我这就诊,开了5合阿昔洛韦片剂,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昨天他在老家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我怕过几天出现神经疼痛啊,最好先预防下用药,免得出现后遗神经痛。&
阅读权限20
大家常用的经验我就不多说了,我的经验治疗时要根据病情轻重,位置,患者年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像眼,三叉,面,舌咽神经支就要早期重视治疗,我一般采取输液,输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用大剂量的B6,VC。肋间,腰,臀,部的,就口服药物,或者肌注聚肌胞,干扰素。
感谢指导,请问大剂量的B6和VC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不选择VB1VB12呢?&
阅读权限100
治疗:1.阿昔洛韦0.2一日5次口服,5-----10天。
& && &2.可用布洛芬,消炎痛等药。
& && &3.局部可用阿昔洛韦膏涂抹,也可用中药外敷。
& && &4.中药辨证论治,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 && && && && && && &脾湿的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 && && && && && && &血瘀的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 && &5.后遗症疼痛的用梅花针扣加拔罐,也可用棉花灸。
感谢尹治水老师指导,请问外敷中药具体有那几味药物?外用的需要辩证吗?&
阅读权限100
回想拟感谢送花。外敷药不需辨证。常用的有,二味拔毒散,云南白药,六神丸,青黛,等。
感谢治疗,这些外用药物不容易附着在病变部位啊,需要使用其他促渗剂调扮吗?&
该患者为什么没有神经痛的症状?如何预防后遗神经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没有神经痛原因:个体差异以及皮疹面积,部位等有关。如三叉神经部位,耳部,手或足部的就较为严重,对于预防后遗神经痛可在病变早期3--5内口服强的松,最初剂量为每日30--40毫克,隔日递减10--12天内撤尽。这是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的皮肤诊疗手册上的治疗方案。我给患者用过,效果确实好 。不过此患者不痛就没必要用了。& &&&具体处方:全身治疗:阿昔洛韦200毫克每日5次口服,连用7天 如果是严重者可以每公斤体重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一日2--3次&&止痛我多用消炎痛加西咪替丁 在加B1,B12。&&局部治疗:炉甘石洗剂 或者阿昔洛韦膏 有用抗生素软膏。另外有的或者要求输液,我会用丹参,红花静脉输液(用此方是因为受到中药瓜蒌红花甘草汤治疗带状疱疹的启发)。个人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家可以验证一下&&。& && && && && && && &
感谢参与讨论!
阅读权限20
1.全身治疗
(1)抗病毒药物:尽早应用伐昔洛韦(万乃洛韦),泛昔洛韦,这两种前体药比阿昔洛韦口服生物药效率高,小剂量产生的血液中药物浓度高,二者经口服所达到的血清中抗病毒活性浓度所需时间均比通过静脉点滴阿昔洛韦所需时间短,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有较强抗疱疹病毒作用,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干扰DNA合成,早期应用可减少新疹形成,抑制,制止病毒扩散,减少内脏损害发生,口服200mg,5次/d,连续1周,亦可用5mg/kg静脉滴注,3次/d,持续5~10天,用阿糖腺苷,可干扰疱疹病毒DNA早期合成;口服15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天,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聚肌胞因价格低廉也可选用。
(2)止痛药:可口服安痛定,氨基比林/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咖啡因(去痛片),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等,对严重后遗神经痛可给盐酸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睡前顿服12.5 mg,每2~5天递增12.5mg,三环抗抑郁药如多塞平(多虑平),丙米嗪等,严重者可作神经阻滞或椎旁神经封闭。
有报告,比较严重的神经痛亦可用神经阻滞疗法,即用硬膜外先注入1%利多卡因3~5ml,然后再注入吗啡复合液10~15ml(含吗啡1~5mg),1次/d,亦可用氦氖激光作局部病点照射。
(3)干扰素(IFNα,γ)和人重组干扰素α-2b,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酌情选用,它可直接抗病毒,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应答反应,人血丙种球蛋白(0.6~1mg/kg),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0.3~2ml,1次肌内注射),其他如转移因子,胸腺素(胸腺肽)等均可有助于缩短病程。
(4)皮质类固醇激素:病情严重可早期使用,以减轻神经节炎症后的纤维化,减少神经痛,一般泼尼松30~40mg/d,疗程7~14天,必须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
2.局部治疗
(1)复方锌铜溶液(Dalibou液)或3%硼酸溶液作局部湿敷,外用3%~5%阿昔洛韦霜,1%喷昔洛韦霜,干扰素α-2b涂布剂,0.5%酞丁安搽剂等。
(2)眼部可用3%阿昔洛韦眼药水,0.5%碘苷(疱疹净)液,干扰素α眼药水点眼,3~4次/d。
(3)物理疗法:可用紫外线局部照射,音频电疗法和氦氖激光照射消炎止痛,缩短病程。
(4)针刺疗法:见本书总论针刺疗法。
3.中医疗法(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1)辨证用药:
①肝胆实热型:法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泽泻10g,车前子15g,元胡10g,赤芍10g,生甘草10g,发于头面者加菊花;发生于上肢者加桑枝,片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血疱者加丹皮,白茅根;口干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干燥者加大黄;皮疹继发细菌者加双花,公英;年老体弱者加黄芪。
②脾湿肺热型:法宜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茯苓15g,生白术10g,陈皮10g,厚朴10g,大青叶15g,生薏米30g,泽泻10g,元胡10g,车前子15g,生甘草10g。
③气滞血瘀型:法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兼清余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鬼箭羽15g,元胡10g,川楝子10g,地龙10g,木香6g,陈皮10g,双花藤15g,正气尚盛者加川军破瘀;年老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扶正。
(2)外用治疗:红斑,小水疱时可用雄黄解毒散30g,化毒散3g混匀后与水调敷或用新鲜马齿苋或白菜帮捣烂后混合调敷,糜烂破溃时可用硼酸双黄连液(3%硼酸液2000m1加双黄连0.6g)清理,湿敷,水纱条贴敷,结痂时用化毒散膏,黄连膏,后遗神经痛时可用黑色拔膏棍或脱色拔膏棍加湿化贴。
(3)单方成药:急性期可用龙胆泻肝丸加板蓝根冲剂,亦可用除湿丸加舒肝丸;后遗神经痛时可用健脾舒肝丸加活血消炎丸。
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和局部对症治疗为主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共治疗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
【穴位激光照射】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下同)。
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11例,以治5次为限,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其总有效率为94.2%(痊愈率为69.8%)。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72例,平均疗效在95%以上。
【穴位注射】
主穴:曲池。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 毫升,每日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锌软膏。
(三)疗效评价
200例本病患者,经穴注射2~8次,全部痊愈。
阅读权限20
阅读权限20
中医系结合治疗:
1、阿昔洛韦片0.4&&tid;
2、维生素B1&&20mg&&tid;
3、甲钴胺片0.5mg& &tid;
4、者消炎痛、芬必得、醋氯芬酸等;或针灸围刺。
5、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或喷昔洛韦乳膏;
6、中药:初期:龙胆泻肝汤加减;疱疹消退后,后遗神经痛: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感谢参与讨论
阅读权限20
几点建议:1、病发右侧、左升右降、胃胆包心膀肺降,当降不降则为病,欲治其病寻六经(肺金主气、肺主皮毛是应该想到的,金克木而克于火,金虚常木火刑金表现为痛痒难忍)
& && && & 2、气虚邪恋不为痛(不仅肺气虚,还同时有心胆不足,气虚表象:66岁过半百、身有衣痕气必虚、还应该有其它气虚表现),正邪交争痛难忍(心胆气旺、木火刑金表现为痛痒难忍即后遗神经痛)
& && && & 3、治疗思路:扶正驱邪、内外兼治;培土生金、清心和胃降胆,五行调和病自安
& && && & 4、治疗方法:外用青黛膏;内以自拟方:黄芪15 党参10白术10茯苓12淮山10麦冬10天冬10陈皮6
半夏10生地10白芍12连翘9丹皮6生甘草6 先服5剂
感谢分享,请教老师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尖锐湿疣有什么外洗的药方?&
低分会员,加分鼓励。
阅读权限200
患者为典型的,治疗全身用药,带状疱疹属于病毒引起主要以抗病毒为主用药以阿昔洛韦片成人一次0.8克一日五次,七至十日为一疗程,配合以清热散结片一次六片一日三次,严重阿昔洛韦静脉滴注一日两次,聚肌胞肌肉注射隔日一次、预防神经痛后遗症,VB1加VB12肌肉注射一日一次七天一疗程,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局部外缘梅花针刺后,拔罐吸出於血、保持局部清洁防感染、涂阿昔洛韦乳膏
感谢老师指导,可否上传梅花针图片?&
阅读权限200
梅花针又名七星针一般医疗器械公司有售如果实在想看看图片明天上传一个给你看看
谢谢,我已经百度查看了。&
阅读权限100
想拟斑竹的疱疹贴快成了集所有治疗之大全了,贡献一个外用中药方:
雄黄10g 白矾10g 乳没各5g 冰片3g 生石灰水50ml 香油50g
用法:研细拌匀,外涂患处2-4次/日。
这个外用中药方非常熟悉,N年前我奶奶N年前也患过带状疱疹,记得里面有雄黄和冰片。生石灰水到哪去找啊?&
阅读权限50
大家常用的经验我就不多说了,说说我的经验,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治疗效果较明显,后遗症(主要是问题)会很轻或者不会疼,药物利巴韦林、用利巴韦林效果出奇的好,主要也是没阿昔洛韦注射液,大剂量维C(3g及以上),外用阿昔洛韦乳膏,鱼腥草泡开水口服。疼痛剧烈可口服活血止痛药物。
阅读权限120
想拟斑竹的疱疹贴快成了集所有治疗之大全了,贡献一个外用中药方:
雄黄10g 白矾10g 乳没各5g 冰片3g 生石 ...
生石灰水很好找,自己做啊,
阅读权限20
本帖最后由 杏林一草 于
10:54 编辑
我的治疗经验是:梅花针在疱疹处叩刺至皮肤出现少量渗出液,然后在其上面拔罐10分钟,拔罐后涂抹京外红药膏,药膏里面加少量的利多卡因,这样止痛效果好,叩刺拔罐隔日一次,涂药每日一次。同时服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B1B12营养神经药物,布洛芬,西咪替丁,龙胆泻肝丸。
阅读权限50
我对带状是这治疗的,先用棉花弄薄,点然,然后用甲钴胺针,聚肌胞针,甲青米瓜针,利多卡因针,阿昔洛韦各一支,做成喷剂,二天内喷完,
口服阿昔洛韦,甲青片,牛黄解毒片,大黄苏打片,
加布洛芬缓释胶囊,&&一般来说,五日可愈,
但想拟版主的这个病人范围太大,可以考虑输液用药,外用涂喷,以及免疫增强
阅读权限220
我的治疗经验是:梅花针在疱疹处叩刺至皮肤出现少量渗出液,然后在其上面拔罐10分钟,拔罐后涂抹京外红药膏 ...
有创意,知道在京万红软膏里面加上利多卡因,对于急诊外伤,手指流血不止的,排除血管神经性损伤,但又无需缝合的创面,您一般如何处理?
阅读权限220
我对带状是这治疗的,先用棉花弄薄,点然,然后用甲钴胺针,聚肌胞针,甲青米瓜针,利多卡因针,阿昔洛韦各 ...
韩医生的将抗病毒药物配制成喷剂局部外用,确实是高人一筹,外用和口服、静脉点滴抗病毒药物有做过比较吗?
那个喷剂的小瓶子在哪买的?
大家都是专家啊 学到怎么治疗 很好 以后遇到咨询的 可以试着用一下
阅读权限50
韩医生的将抗病毒药物配制成喷剂局部外用,确实是高人一筹,外用和口服、静脉点滴抗病毒药物有做过比较吗 ...
呵呵,网上买的
多少钱一个?这个空瓶非常适合自己配置喷剂使用,尤其在皮肤病外用药物方面,其次可以用于妇科方面。&
阅读权限20
本帖最后由 时光吹老少年 于
13:36 编辑
我对的治疗
1。有些人对不敏感,特别是老年人
2。局部治疗:
在病人疱疹处先用酒精常规消毒——用梅花针叩击直到有轻微出血——用火罐拔再上面.15分钟去罐——可见罐里有白色或者淡黄色的液体——用干棉球擦干患处——用云南白药粉和白酒调和檫再患处!(也可用用雄黄。蜈蚣。大黄配麻油调和涂抹)。一般一天涂抹一到两次即可!3天一般就可以解决问题!效果很不错,起效特别快!
外用药也可用二味拔毒散(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效果肯定
3。全身用药:
GS& && && && && &&&500ML
阿昔洛韦& && &&&0.5G
地米& && && && && & 5MG&&
& &(大家会以为不可思议,我是看了爱爱医余老师在QQ里聊天的记录。我就给患者用了,5天痊愈,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静点& && &3-5天& &
用以上方时我并没有局部用药。5天痊愈。大家可以去验证
4。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NS250ml+克林霉素ivgtt
NS500ml+病毒唑& &ivgtt
vitB12& && &1mg& &&&im
&&聚肌胞注射液& & 2ml& &im
阿昔洛韦软膏& &&&外涂
双氯芬酸钠& &&&口服
龙胆泻肝片& &&&口服
西咪替丁胶囊&&口服
vitB1片& && && &&&口服
后遗症中药方
丁香9克,郁金9克,柴胡9克,枳壳9克,川芎9克,赤芍9克,板兰根30克,甘草9克(严重者可加用五灵脂,蒲黄,冰片少许共为未,装胶囊,一次3-5克,水送服。曾用此方治疗数例,效果也挺好
以上各种方法对带状疱疹效果都没的说,大家可以去验证
预防和减轻后遗症,早期使用中药口服,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惭愧,我不懂中医。&
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阅读权限20
此患者无,症状不明显个人差异有关。
病程常在2--3周左右能自愈,愈后不复发,但神经痛持续时间1--2个月甚至更长。
治疗以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继发和缩短病程为原则。
局部治疗外用阿昔洛韦我个人经常用聚肌胞外用效果不错。
1.阿昔洛韦80mg 3次/日西咪替丁0.23次/日也可以加聚肌胞2只肌注1次/日抗病毒治疗。
2.止痛消炎痛50mg3次/日
3.B12片3次/日,B122片3次/日营养神经对后遗症疼痛有一定疗效。
阅读权限20
无神经病,仍然考虑是个体差异。
这种症状轻的也不必输液。
外用我一般采用针刺局部水泡,然后拔罐。最后用王不留行、紫草粉调麻油外搽。可适当神灯照射。如果有的搞完立即缓解,当晚就能安稳入睡。
有神经还是常规营养神经的西药,再辩症用中药调理……
阅读权限20
大家常用的经验我就不多说了,我的经验治疗时要根据病情轻重,位置,患者年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像眼, ...
vitb6,vitc针都可以静滴,还可以营养神经,促进病毒代谢。但是vitb1,起同样的作用,用时要做皮试,和vitb12一样,还必须肌注,在临床上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嫌痛不是吗?& && && & 外用药除阿昔洛韦软膏,干扰素凝胶,我还用50g雄黄泡入100ml75%酒精里搅拌均匀,外涂,一天2次,效果也不错。
VB1VB12注射是相当的疼痛,患者不容易接受,后来就用甲钴胺取代之。&
阅读权限20
几点建议:1、病发右侧、左升右降、胃胆包心膀肺降,当降不降则为病,欲治其病寻六经(肺金主气、肺主皮毛 ...
可选用外用方:(清热解毒、祛湿收敛消疣、活血行气止痛为基本原则,根据病情灵活选用药物)明矾、白藓皮、黄芩、板蓝根各30克,蛇床子、川椒、地肤子各20克,上药用纱布包,加水煎至1500毫升,滤渣,坐浴。本方适用于女性尖锐湿疣或男性尖锐湿疣范围广泛者。滑石30克,甘草5克,枯矾粉12克。共研细末,在熏洗后把粉撒在疣体上,以保持干燥。 或:马齿苋60克,大青叶30克,明矾20克,丹皮20克,煎水先熏后洗,每日两次。薏苡仁、大青叶、板蓝根、牡蛎各30克,败酱草、夏枯草、赤芍各15克。水煎先熏后洗,每次15~20分钟,每日两次。(用于范围较局限者) 鸦胆子油点灼;木贼草膏点灼;
马齿苋、大青叶、薏苡仁、大青叶、板蓝根都有抗病毒作用是吧?蛇床子、地肤子都有止痒的作用?我看到很多皮肤病、妇科外阴炎外洗方剂里面都有这两味。&
感谢提供帮助,期待精彩继续!
阅读权限50
现在很多医生都自己配药了,包括我自己,药用喷雾器,药膏盒,网上都有,
看大家发言这么热闹,我来说一句疼痛时可以用卡马西平。但注意老年人卡马西平的耐受性。
--------------------
此消息发自
卡马西平的副作用不小啊。&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花疱疹需要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