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共享单车如何计时怎么计时的

向左还是向右?老司机带你全面体验共享单车--百度百家
向左还是向右?老司机带你全面体验共享单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多人对于共享单车非常感兴趣,但是却缺乏了解,上来询问如何使用的人不在少数,这也体现了共享单车潜在的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本站决定围绕共享单车做出一个详尽的调查和体验。
【【【火热的共享单车】】】
第一次听说共享单车这个概念是在大学校园里,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小黄车”是学校或者是政府推出的服务,直到2016年下半年ofo和摩拜单车(mobike)开始在城市中大规模出现,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这又是一个以共享经济为中心的创业项目。
并且短短几个月,ofo单车和摩拜单车已经风靡了北上广等多个大城市,并且其他更小规模的共享单车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火热程度堪比互联网上一个风口——网约车。可惜笔者位于武汉,上学时也错过了“小黄车”在校园内的风靡期,所以之前并没能有幸体验。不过好在摩拜和ofo都已经在不久之前正式进军武汉城市圈,加上之前的市政自行车服务,现在武汉市民们已经有了三种单车出行方式。
在笔者试用和调查期间,很多人对于共享单车非常感兴趣,但是却缺乏了解,上来询问如何使用的人不在少数,这也体现了共享单车潜在的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本站决定围绕共享单车做出一个详尽的调查和体验。
【【【用户怎么看?】】】
在本文落笔之前,本站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3elife)展开了一次对于共享单车的有奖调查,为的是搞清楚用户们对于这项新生事物究竟有哪些疑问和看法,以便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体验分析。
从留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对于共享单车其实是抱着欢迎态度的,只是对于现阶段的人民素质抱有极大的怀疑,认为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共享单车的前景十分不错。
另外一个群体则是更加关心骑车体验的问题,出于城市道路缺少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容易引发事故和骑乘体验不足等原因,这类人群仍然对共享单车保持观望态度。
所以在接下来的体验和讨论中,我们将会主要围绕着骑车体验和安全两方面进行。
【【【价格、押金介绍】】】
ofo、摩拜和市政自行车都需要在手机端下载相应的App才能使用,虽然市政自行车也可以去相应的办事处办理租车卡,但是本文主要讨论移动互联网端的使用,所以仅讨论手机端的体验。
服务开通方面三家大同小异,都是通过手机号注册,并且需要实名认证,注册完成后需要支付押金才能使用自行车,根据单车成本不一样押金也有多有少,ofo单车押金99元,摩拜单车押金299元,市政自行车押金为200元。
骑行费用方面,ofo单车每小时价格为1元钱,摩拜单车为半小时1元;市政自行车1小时以内免费,1~2小时1块钱,2~3小时收费3块,3~4小时收费6块,4小时以后每小时增加3元,并且必须在24小时之内归还到停车桩,对于时间也有限制,每天租车时间为6:00到22:00,并且21:30以后只能还车不能租车。
【【【没用过的看这里:租车流程简介】】】
介于很多人还没有使用过共享单车,所以先介绍一下几种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
摩拜是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进行开锁,找到停在路边的摩拜单车之后用App扫码即可,连接过程虽然平均要等待十几秒,但是不需要自己动手。连接成功后车上的电子锁会自动打开。
结束骑行之后在路边寻找合适的路段停靠就行,不需要在规定地点停车,手动关上车锁之后会自动停止计费,就整个租车流程来说,摩拜的过程是最为简单方便的。
ofo的方式和摩拜大同小异,都是路边随开随走,到了目的地上锁即可离开,开锁过程方面,武汉现在投入使用的ofo小黄车都是机械锁形,所以需要输入车牌号然后获取开锁密码,获得开锁密码之后开始计时。结束行程需要在App上点击“结束行程”之后再手动关闭车锁。
市政自行车的限制虽多,但是限制也只在停车点方面,取车过程也并不是太复杂,在App内地图上可以看到周边的停车站,选取自己所在的停车站,就能点击编号取用相应的自行车。
或者说如果你是个路痴并不能看懂地图的话,也可以扫描身边停车桩上的二维码进入选车界面。还车不需要归还到原处,只需要推入任意停车站点的桩位就行。
【【【用车流程、功能原理、安全性讨论】】】
摩拜单车用车流程体验
虽然过程看上去非常类似,但是用车流程的体验其实高下立判。mobike内置了GPS芯片,所以用户可以在App中看到附近摩拜单车的具体位置然后直接前往取车,扫到单车上的二维码之后手机会和单车中的芯片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mobike就会自动开锁了,停车的时候也只需要关上锁就什么都不用管了,mobike会自动切断连接然后停止计费。
所以实际上mobike的锁内部是集成了芯片和电池的,扫码后自动开锁、上锁后自动结束计费都需要密码锁和手机间建立网络关联。为了给这个自动密码锁供电,摩拜为mobike加装了发电花鼓,用户踩单车的过程也是为电子密码锁供电的过程。
ofo单车用车流程体验
因为ofo单车有没有内置任何电池和芯片,所以App只能显示用户周边有几辆车,如果只有很少几辆,而且又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的话,那可是相当难找。那么App又是如何显示用户周边有几辆车的呢?其实ofo单车的定位是依靠用户的手机进行的,最后一个用户在哪里停车,App就会上传当时用户所在的位置,也就是ofo单车停车的地点了。
不过正因为缺少mobike那样的电子结构,ofo小黄车虽然成本低,可是安全问题相当严峻。ofo小黄车的机械锁密码是固定的,一辆车号对应一个密码,ofo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共享单车流动性强,很少有机会会骑到同一辆车。但是最近出现的很多密码共享群就打破了这种平衡,在所有群友共享的密码库中,你总能搜索到自己面前这辆车的编号和密码。所以现在ofo单车被盗的情况是非常多的。
ofo不提供具体定位原因也在于此,当最后一个用户离开之后,如果有人将这辆车偷偷拿走或者是挪动了,那么最后一个用户留下的定位就没用了。如果在地图上标记停车位置,反而可能会给后面用户找车的过程提供更多麻烦。
不过这些问题都有望被解决,ofo的新一代车型马上就要投入使用,搭载了和mobike类似的电子密码锁,供电通过电池,使用寿命超过两年。
市政自行车用车流程体验
市政自行车的取车停车就受制于停车站点的位置了,但是如果确定骑行起点和目的地附近都有停车站点的话,那么市政自行车也是非常方便的。只是这样一来,如果要达到和共享单车类似的使用体验,就需要建造大量的停车桩了,毕竟共享单车路边到处都是。
市政方面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笔者家附近一段1千多米的路两边就分布着足足四个停车站点,让人不得不感慨有钱真是任性啊。不过即使一千米距离内有四个站点,其使用率依然比不上共享单车,因为即使是多了一百米,很多人都会放弃使用,即使市政自行车只需要从从桩里拉出来、推进去,也比不上共享单车直接骑走,骑完直接停路边来的方便。
【【【单车骑行体验:ofo最好,摩拜正在追赶】】】
骑行体验显然是使用体验中最重要的一环,三辆单车放在面前,第一次选择很多人会选择摩拜,因为它好看。可是如果是多次使用后再选择,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ofo,因为摩拜单车的骑行体验确实不敢恭维。
摩拜单车使用了无车链、实心车胎和固定式车座的一体式设计,并且还使用了发电花鼓。这些设计确实带来了更好看的外观和更方便的取车过程,但是因为发电花鼓阻尼高 ,所以骑行费力,固定座椅也是高个子们的噩梦,一体性轮胎难以减轻颠簸,总结下来就两个字——难骑。
与现在的mobike相比,ofo就好很多了,只相当于在传统自行车上加了一个机械式密码锁,所以虽然ofo单车造价便宜,但是骑行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当一堆摩拜单车和ofo单车停在一起的时候,ofo单车都是大家的首选车型。
不过ofo前面会解决安全性问题,摩拜就不会解决难骑的问题了么?下一代mobike lite已经投入了试用,使用了更简单的结构,取消了发电花鼓,使用了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不仅成本下降,骑行体验也有很大提升。
而市政自行车虽然结构和传统自行车并无区别,但是笨重的体积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骑行体验,总体来说还是和摩拜单车比较类似。
不过需要吐槽的还是武汉道路对于自行车的“满满恶意”,在很多地段都没有自行车专用道,即使有也成为了停车场,或者是坑坑洼洼布满障碍物。这些都给城市骑行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能够轻松愉快骑车的地段屈指可数,所以现阶段人们更愿意在校园、公园和绿道等地点骑行。
【【【体验总结:各取所需】】】
再试用完三种城市单车之后不如来做出一个总结,如果用户希望解决每天上下班的到达地铁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那么摩拜单车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出门之后就能在手机上找到最近的车然后前往取用,停车也省时省力。而且因为距离短,所以骑行体验不好的缺点也变的能接受了,毕竟上下班期间时间才是金钱。
而ofo就不是那么适合“最后一公里”了,因为缺少定位所以并不是那么好找,不过如果你出门就看见路边有ofo单车,那当我没说,肯定选ofo啊!而如果在地铁站和家附近都有市政自行车停车站点,一小时内免费的市政自行车显然是我们这些坐地铁的穷人们最佳的选择。
但是如果要长时间骑车,比如骑车去东湖绿道散散心,那么随停随走的ofo单车不管是从方便程度还是骑行体验上都是最好的,即使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找车也是划算的。而选择mobike的唯一原因可能就是要用它来拍照了。
不过要注意,ofo和摩拜单车都是车不等人的,上锁离开之后即认为此次骑行结束,其他用户随时可能将之前你骑的车骑走,所以可千万别把共享单车当作自己的车一样使用。
【【【行业未来展望:市场潜力巨大】】】
可以看到三种城市自行车通勤方式其实是各有千秋的,那么现在红红火火的共享单车行业未来究竟对不对得起现在扔进去的这些钱呢?很多人认为是非常困难的。
现在很多人并不看好共享单车
拿摩拜单车来说,一辆mobike的成本高达3000元人民币,而单单在上海一座城市就投放了超过十万辆,光自行车成本就高达3亿元人民币,这样看来摩拜刚刚完成的D轮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股权融资简直不够看,而且摩拜单车并不是一次性投入,每天都会有各种单车被毁坏、私占和故障发生,后期需要持续地投入,按一辆车每天被用10次来看,一辆mobike需要无故障工作一年才能收回成本,这对于天天在外面风吹雨打的自行车来说似乎并不容易。投入多,收入少是其被看衰的主要原因。
所以现在摩拜单车也开始向ofo靠拢,推出了简化版mobike lite。因为按上面假设的使用率,一辆ofo单车20天就能收回成本,并且单价低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的价格也低,却能提供不相上下的体验。
共享单车市场潜力远不止于此
但是很多人都陷入了简单的成本计算里,共享单车的盈利点远远不止于这些一块钱的租车费,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租车的押金需要多少?就把ofo的押金按100元算,如果能够获得100万用户,那么ofo的账上就会多上1亿元,这么多钱放在手上,资本运作一下会有多少收入?
或者不用作资本运作,用来生产更多的共享单车,用更多的车抢占更多的市场,然后再收取更多押金,再抢占更大的市场,周而复始,最后形成一个重资产巨无霸。京东不就是亏了那么多年,但是市值却扶摇直上么?
而且互联网界一直都有一个名言:用户数量就是钱,今后共享单车行业诞生的寡头旗下用户上亿并不困难,每天几千万次登录,估计公司的门槛都要被广告商踏破了,广告的力量有多伟大?谷歌就是被广告业务养活的。
并且现在共享单车还属于烧钱抢占市场的阶段,一但最后像网约车那样诞生了滴滴这样的寡头,那么共享单车的涨价也会随之而来,如果单价上涨到2元,高峰期再涨一点,这些共享单车公司的收入会立刻翻几倍。
并且ofo去年年底也提出的一个计划也有希望做到真正的“共享”单车,即鼓励用户把自己闲置的自行车拿出来共享。因为ofo单车其实只是在普通单车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编号和密码锁,所以征集社会车辆是完全可行的,这样一来用在单车上的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总结:道德问题无解,但未来可期】】】
所以我们能看到,共享单车这种商业模式其实有非常多的盈利模式,并且市场规模远不止有些人形容的20亿这么小,随着了解、参与共享单车的用户越来越多,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经济价值,而且说不定还能推动自行车这个健康出行方式的发展。
不过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共享单车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道德问题上,但是这个问题在前面的讨论中很少提及。确实,蓄意破坏和私占单车这种行为现在已经成为了共享单车的大敌,并且共享单车高流动性的特性也使得难以追责。现阶段共享单车公司只能够通过道德来约束用户,即使将服务和用户的信用体系挂上钩,也只能限制真正用到单车的用户,其他人违规成本依然很低,对于现在人民的普遍素质来看,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毕竟单车这种“小件”,想要不被人惦记上还是挺困难的。
但是现阶段存在问题不代表我们就应该放弃这项事业了,共享单车描述的正是每个人都期待的生活:崇尚效率和运动,同时社会整体又具有极高的道德水准。如果共享单车在未来做大做强了,就真的是国之所幸了,所以你要是问笔者支不支持共享单车,那肯定是支持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论共享单车古今未来-历时40多年,你知道吗? - 简书
论共享单车古今未来-历时40多年,你知道吗?
一:现今单车及共享概念单车历史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进入到普通人的视野,也如井喷一般,出现在大街小巷中.依据统计,截至到16年底,在短短的时间里,分别有了摩拜,OFO,小篮,小鸣,骑呗,一岁单车,Hello单车,永安行,智享单车,优拜,等等等等公司进入到共享单车领域,并分别在中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进行角逐,一时间,神州大地,单车战争硝烟弥漫!
先来看看现阶段中国有多少单车品牌在进行厮杀.
可以看到,就简单的统计,现今市面上单车已经有10几家在进行角逐了,可能很多朋友会说了,不会吧,感觉共享单车就在今天才发现有,怎么就这么几天几月时间,就10几家在掐架了?中国人的速度这么快?其实,就共享单车而言,历时发展已经经历了40多年时间!大家是不是很吃惊,对的,现在鹤翔与大家分享一下共享单车的历史.
共享单车的概念历时悠久,可以追溯到1965年!并在国内,共享单车也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由政府主导,分城市统一管理第二阶段:由私人企业接入,以承包的模式进行第三阶段:就是现今的无桩单车的模式现今2016年,由于政府的倡导和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总对共享单车的支持,至此之后,各大共享单车公司纷纷被各大资本大力注资,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各种颜色的单车跑遍在了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
二:单车介绍
各个城市,现今单车市场,早已是大乱斗状态,现在鹤翔带大家去逐一介绍一下各种比较出名的单车和在他们各自的纬度上进行了解!2.1第一阶段的公共单车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提速,交通拥堵、环境保护和便利出行,早就成为中国城市政府头痛不已的问题。为减缓头痛症,政府想了许多办法,在国内,2007年8月北京开始运行,公共单车开始引入…
就截至到2016年,全国规模较大的有杭州、北京、西安、宁波、武汉、太原、南京等城市,以下为铺设了政府自行车的城市.
可以看到,政府铺设的公共自行车遍布全国,但是其中不少城市运营的非常糟糕,有的甚至成为摆设!具网络数据统计,全国有大约一百多个城市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盈亏平衡不超过10个城市!
在其他的城市当中,数据未知,但是可以从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在年来政府主导的自行车遍布全中国,但是有多少看官们了解自己身边有政府的公共自行车…2.1.1 阶段代表-杭州公共自行车
就2015年全年数据,杭州公共自行车的累计租用量达到1.5亿次,平均日利用率是每辆车3.75次。一辆公共自行车一天的使用量,最高能达到37次!杭州公共自行车成为国内盈利代表!在这里鹤翔带大家简单的看看杭州公共自行车的其实也是公共自行车基本的规则情况费用租金情况:
就费用上,可以看到公共单车的诱人之处,1小时免费!那么公共单车应该如何借取呢?租借车流程:将具有租车功能的IC卡放在有公共自行车的锁止器的刷卡区刷卡,此时,锁止器界面上的绿灯闪一下变常亮,听到蜂鸣器发出“嘀”响声,表示锁止器已打开,租车人应及时(30秒内)将车取出,则完成租车。租车刷卡时租车者的IC卡电子钱包区的200元金额,作为信用保证金从卡内扣除,存储在管理系统内。租车流程如下图所示
将所租的自行车推入锁止器,当绿灯闪亮时,及时将租车时的IC卡在锁止装置的刷卡区进行刷卡,当绿灯停止闪亮,听到蜂鸣器发出“嘀”响声,表示车辆已锁止,还车成功。同时还车刷卡时,系统已停止计时并完成计时收费结算。还车时还车人应确认车辆已被锁止。如未锁止(车辆仍可脱离锁止器时),应重新操作还车。因未检查,造成锁止器未锁止,所还自行车所产生的损失,由还车人承担。流程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就杭州而言,公共自行车的铺设面积广阔,同时依靠出售系统的方式,每年盈利超过2000万元,但是看官们是不是觉得杭州自行车很厉害,但是实际上,在全国的范围内,也就仅仅杭州等几个城市实现了政府主导单车的盈利,同时大家发现没有,杭州公共单车盈利,并不是在单车本生上获得什么盈利的,官网数据指的是依靠出售系统的方式上才可以实现盈利!那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呢?
由于政府主导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问题频出,导致了政府部门开始寻求突破和降低成本,与私人企业合作的产生,自行车进入到了第二阶段…2.2 第二阶段代表-永安行
2010年,永安行公司成立,并开始承接浙江,台州,苏州,上海,松江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并成功运营!公共自行车进入到了企业为主导,把控自行车生产到运营环节的阶段!截至到2016年,永安行在全国联合合作开通公共自行车超过100家!
同样的,永安行由于是承接各大政府的工程,在运营策略是也是与政府公共自行车类似方式租金费用如下:
租借车流程:支付宝,微信公众号,永安行APP扫码桩位的二维码进行租借!(实际体验与第一阶段公共自行车相同)还车流程:放回任意的空桩中!(实际体验与第一阶段公共自行车相同)
永安行从2010年开始布局,覆盖29个省市的210个城市,累计投资超过12亿,在线运营80万辆有桩共享单车,拥有线下会员1600万。但是可以看到,虽然永安行在全国各地都有铺设地点,但是依据数据统计,由于有桩模式单车的限制,每次铺设一个网点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以至于导致虽然在不同城市铺设,但是实际的单车投放量在每个城市平均投放量仅为3809台!,局限较大,由于有桩单车的高成本和高局限,人们开始探讨无桩的方式…
2.3 第三阶段共享单车,摩拜,OFO,小蓝,小鸣
就以现今阶段,16年开始,无桩式共享单车如井喷般爆发,各自的公司在仅仅1年不到的时间里进行了多次融资,在无桩共享单车领域中,较为出名的为摩拜,OFO,小篮,小鸣等
共享单车,应该挺多朋友都已经玩过和有所体验,在各自的体验上,鹤翔就不进行各自进行分析和说明了,现今鹤翔在各自的差异上与大家整体进行分享和个人意见的说明.
以上不同颜色为对应的单车与众不同之处,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就现今各个共享单车而言,除了OFO特殊外,其他的都是采用智能锁的方式进行,其实网上很多对OFO的负面评价策略,就如我之前内心想法相同!为什么OFO如此多的负面评价的,其实核心还在在OFO特别的固定密码机械锁!,我们来看看OFO的机械锁的弊端:
确实如此,在这里OFO太依赖人性了,我在一开的时候,也觉得OFO这样的模式玩法很快就会死掉,并且在这场大战中被摧毁,但是现在仔细想一下,就是因为使用机械锁所以OFO单车成本便宜阿,成本才200元!!!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样意味什么,我们可以简单对比一下,其他单车的成本价至少都是OFO的一倍(400元以上)! OFO在下一盘大旗!依据数据的统计,OFO每辆平均每天使用2~3次,假若每辆费用1元,那样可以知道OFO大约每辆单车每天可以收入2~3元,所有可以知道,OFO单车假若每台可以连续存活2~4个月!就可以帮助OFO进行盈利!对的,是可以盈利了!虽然在软件硬件上,感觉OFO Bug漏洞一堆,但是在大局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闭环的商业模式!
纵观现今的共享单车,不论是摩拜单车,小鸣单车,小篮单车,都是没有实现盈利,特别是在单车的成本上,造价昂贵,特别是摩拜,第一代单车整体成本居然达到了3000元!,这样的成本在烧钱大战上,很不具有优势,但是就在市场份额上,摩拜确实是最高的一个!在这样一个市场的环境下,很难确定谁比谁更具有优势,谁能笑到最后!,只能期待谁可以更好的布局,谁可以烧钱中支撑下去,据说明年大战会决出雌雄,看官们拭目以待
三:个人未来猜想其实就个人而言,现今的共享单车的模式,感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概念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现今的单车,更多像是一个财大气粗点的中介,把自己的单车业务搬到的互联网上,免费或低价出租给人们使用.那么问题回来的,假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单车,要怎么实现呢,要怎么连接个人闲置的单车资源呢?个人曾经有些猜想,觉得,要实现共享单车,其实就是一把锁的事情!研发出一把共享锁头,可以让所有人的单车变为共享!
以上为个人认为的共享模式,并且这模式可以整合线下的单车厂商,实现互利共赢,当然了,这个想法很好,个中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也是有不少的,但是万一实现了呢?哈哈,都还在路上,让这个想法飞一会吧!推荐一些对单车分析比较深入的软文,大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现今的共享单车.
经历斑驳,有产品的情怀兼具程序猿的严谨,当过产品经理,弄过项目管理,做过开发,懂些运营,搞过商...共享单车不能赚钱?只是你这么以为而已--百度百家
共享单车不能赚钱?只是你这么以为而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首先,单车出租本身是可以赚钱的。此外,炒作单车也是可以赚大钱的。
四季度以来,VC们投共享单车投得特别猛。综合摩拜、OfO、Bluegogo、小鸣、优拜等公司的融资额来看,以后手里没有两个亿,是不要再凑热闹去挤共享单车这个市场了,你玩不起!
与此同时,又总有那么些人,兜里钱不多,却老是要替那些腰缠万贯的投资人操心——什么“共享单车盈利遥遥无期”啦,什么“摩拜投资人哭晕在厕所”啦……虽然我也总是觉得囊中羞涩,可我从不眼红那些可以乱砸钱不眨眼的VC;何况,你们这些naive,凭什么说“共享单车没有盈利模式”呢?
粗看一番,对共享单车盈利的疑问,源于几个说不清楚的问题:
制造一辆单车成本几何?这个问题似乎不好回答。家乐福撤柜大甩卖时,你能用100多块钱买到一辆26寸自行车,只是品牌可能很不知名。而摩拜号称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Mobike单车出厂价至少3000元。换言之,不同的品质要求对应的成本不同。唯有一点可以肯定:规模越大,单一产品的成本可以压得更低。
保证单车正常使用又需要多少成本呢?这一问题也不好回答。眼下要在路边找个自行车修理铺已经很难了,淘宝上DIY的自行车修理工具倒是琳琅满目。此前也看到过关于摩拜单车北京运营情况的媒体报道,指“摩拜对外公布的单车损耗在10%左右”,“由于GPS、车锁、车座、太阳能板等成本不菲,平均一辆摩拜单车的仅维修一次就要花费四五百元,还不算维修师傅和运营人员的工资”。
维持共享单车的运营体系又需要多少本钱呢?这个问题就更麻烦了。前阵子Bluegogo的服务器就出了点状况,用户们打开APP,周围无一例外都是没有可用单车;后来群发了致歉短信,还每人赠送了几张免费骑行券——用户数量激增高并发这是好事情,可这也意味着运营成本的不断提升。
我想说的是:问题总要在发展中解决,但首先应该相信共享单车服务本身是可以赚钱的。就拿我自己来举个例子吧:
目前的共享单车服务,计价标准基本一致:0.5元/0.5小时;Mobike贵一点,1元/0.5小时。可对于如同我一般,主要利用共享单车来完成日常通勤最后一公里的用户而言,每次骑行是不可能占用车辆超过半小时的——
每天早晚都会使用共享单车,一番比较之后,保留了摩拜和Bluegogo两个APP。主要的行驶轨迹是从小区门口到地铁站,平均每次骑行时间不足3分钟,平均每次骑行消费0.7元左右。
倘若共享单车的造车成本降到300元/辆,这辆单车只需要每天朝七晚七服务10位如同我这样的用户,一个月就已经回本了。何况在通勤需求之外,还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服务别的骑行需求。
还有押金。以摩拜为例,假设一辆单车对应10名注册用户,此车便沉淀了2990元资金。注册用户越多,资金量越大。这笔钱最起码能吃利息,保守一点能拿去买能够刚兑的理财产品,激进一点能做的事则更多。当然,个人也测试过摩拜的押金退还流程,基本秒退——我并不打算把共享单车和资金池混为一谈,以上仅仅是举例猜想。
所以,只要单车成本能够得到控制,赚钱并不难,况且需求是切实存在的。这么说吧:我曾经买过一辆大行412,价格1500元左右,方便接驳“公司——地铁站——小区”之间那不短不长的距离。半年以后,它被偷走了——当初为什么没有共享单车呢?1500元,够我通勤骑行5年。摩拜们在深圳出现之后,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地铁里搬折叠自行车的乘客很少见了,地铁站门口的电单车拉客仔没那么集中了。换言之,最后一公里确实是一个大市场,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探索它的天花板会在哪里。
好吧,也许上面的这些分析太主观、太个人,欠缺说服力。没关系,接下来我继续告诉你——共享单车确实可以赚钱,甚至可以赚快钱。重点在于你要相信,同时,要敢投钱!
这是谁?中路股份。上个交易日(15日)里沪指再跌20余点,可它还是坚决的封死了涨停。
吃瓜群众又要骂了:你这是打摆子吗?扯这些跟共享单车有毛关系?那是你太不关心二级市场,中路股份以前的简称是什么?上海永久,就是那个自行车厂啊,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中国最牛品牌之一啊。它最近在干嘛?它掺了优拜一腿啊!它是共享单车新玩家优拜的投资方之一,也是优拜单车的生产厂商。11月中旬股价的那一波凌厉攻势你看到了吗?如果你能在共享单车大战正式启幕的10月间建仓,浮盈应该不小吧。
这是孤例吗?再看图——
通达信里随便截了几张图:上海凤凰,深中华A,信隆健康,三家A股上市公司,都是名正言顺的“自行车概念股”。我当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们跟眼下红遍北上广深的共享单车创业品牌都有什么瓜葛,但可以肯定的是临近年末二级市场的资金在积极的炒作这个大健康概念板块的分支。
用PE投资理念做二级市场,似乎是今年来的一种流行吧。私募股权市场迎来了共享单车的热潮,映射到二级市场,是大健康自行车概念的活跃——投资人就不能一手做天使造热点,一手去A股里低吸高抛几把赚快钱吗?对于那些年净利润只够买两套一线城市三居室的上市自行车厂而言,造几万辆共享单车改变不了它们自己,但却能改变资本市场的预期。利用“共享单车”赚快钱的法门恰在于此。
至于将来,我亦相信是美好的——NPD数据显示,2014年自行车总销售额占到全球运动市场的12.5%,当前我国骑行运动渗透率相较于欧美国家如荷兰(90%)、法国(78%)、美国(20%)等仍然较低,仅有7%。自行车一直局限于代步工具,其运动属性的商业价值尚未被充分开发。随着骑行生态的逐步完善,我国骑行运动市场的持续升级,骑行运动的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总之,我希望共享单车服务能赚到钱,因为我几乎每个工作日都需要它;我也热望VC、PE们对共享单车更疯狂一些,因为我也想到A股市场里去喝口汤。(作者微信订阅号:见习财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fo共享单车怎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