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从嘿客到顺丰家 是mac升级系统总是失败还是失败

顺丰嘿客10亿元烧出来3个大坑_网易财经
顺丰嘿客10亿元烧出来3个大坑
[摘要:“快递收发站+社区便利店+线下体验店”三位一体的定位呈现四不像,一年下来共烧掉30多亿。顺丰掌门人也深刻反思,“2014年是顺丰成立20多年以来创新变革最多的一年,虽然创新很多,但是在我看来,差不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原标题:[亦观察] No.604&顺丰前高管爆料:嘿客10亿元烧出来的3个大坑最近,跟一个顺丰前高管聊了聊顺丰嘿客的内幕,这个O2O大案例的确是一个大教训。嘿客是顺丰创始人王卫的一个大实验,有人算了一笔账,起码投资10个亿。前段时间,一篇名为《嘿客交了10亿学费,换来了四个教训》刷爆朋友圈,也在顺丰内部产生很大的压力,但就像老板王卫的风格一样,顺丰这次仍然没有回应。顺丰内部是如何看待顺丰嘿客之败?1、现在谈失败为时尚早,过去的店还叫嘿客,新开的改名顺丰家,据说是一个香港大风水师的建议,顺丰内部是不承认失败的,但的确是战略不清晰。2、顺丰嘿店大概有1.6万员工,3000多个店面,投资估计在30亿左右。3、最大的坑是用物流的方式做O2O。顺丰以巨大的勇气拥抱互联网,也经历了互联网转型,这些更值得传统企业借鉴。从内部角度来看,什么是顺丰嘿店的血泪经验?嘿客发展三部曲:快递、电商、便利店日,顺丰嘿客正式在全国开业;2015年,嘿客更名为顺丰家,整合顺丰优选、顺丰快递、便民服务等。事实上,嘿客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布局快递、探索电商和社区便利店。首先是布局快递。嘿客一般选址在高档小区附近,考虑到去居民楼、写字楼上门收发件成本过高,所以采取用户到门店寄件、门店取件返2元的模式,最大程度节省人工成本,而收发快递属于低频业务,用户每月平均使用2到3次,进店率低导致门店冷清,同时高档小区用户不会因省2元而到店取件,他们更希望获得上门收发件服务。第二是探索电商。2011年O2O概念尚未流行开来,2012年O2O线上线下结合被广泛接受,顺丰认为必须转型升级,于是上线顺丰优选探索电商模式,考虑到电商属于重模式,不能大面积覆盖。第三是社区便利店。从2014年开始,顺丰在3000家嘿客门店推行O2O,嘿客隶属于商业事业部,员工1.6万人,并引进大量零售业高管,店内摆放各种商品,采取现场销售取货的模式,即用户在移动端下单后可享受上门配送服务。社区便利店定位使嘿客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门店展品销售收入过少,即使加上主营快递业务收入,也不足以支撑门店的正常运营。事实上,展品销售与快递业务相冲突,最终嘿客“快递收发站+社区便利店+线下体验店”三位一体的定位呈现四不像,一年下来共烧掉30多亿。顺丰掌门人王卫也深刻反思,“2014年是顺丰成立20多年以来创新变革最多的一年,虽然创新很多,但是在我看来,差不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但是,顺丰高管是不承认嘿客失败的。有人问嘿客一个高管:嘿客最失败之处是什么?他直言嘿客没有失败,如果嘿客没有失败为何要修改战略?但嘿客的确处在一个巨大的尴尬中。今年5月,顺丰把所有与用户相关的业务整合起来,隶属于商业事业部的嘿客、其他事业部的海淘网和顺丰优选合并为商业事业群,并主打生鲜冷链的全新战略。嘿客改名为顺丰家,冷链运输是顺丰的既有优势,规定每家顺丰家生鲜产品占比达到40%。顺丰前高管爆料,3000家嘿客门店改名凸显顺丰未形成统一的方向。大坑1:用传统物流的方式做O2O顺丰成立23年,员工大概有40多万。在传统的物流领域,顺丰绝对是产品杀手。但是,在嘿客这个O2O产品上。顺丰体制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内部管理、汇报机制、岗位设置、KPI考核仍沿用过去模式。顺丰前高管爆料称,以管理为例,商业事业部负责人管理1万人,是王卫认可的老顺丰人,管理模式仍是从上至下,管理风格极其严格和细致,员工每天收到各种内部邮件,除了杜绝不良行为、流程规范化,而且积极落实责任制。比如,要求快递员必须在一小时内上门收件,否则追究责任,表现出色则获得高提成。不为外界所知的是,顺丰成立一家名为“顺丰科技”的独立互联网公司,重点向嘿客提供技术支持。令人无奈的是,嘿客项目推进需要跨公司跨部门沟通,有想法的同事想改进产品体验,需要经历复杂的流程,导致项目实施效率极低,与互联网公司高效的工作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等产品迭代上线后市场早已变天。过去顺丰的成功经验正成为现在转型的阻碍,比如,顺丰强调论资排辈,从整体顺丰体系来看,5年以下资历无法调动任何资源,大力发展嘿客必须刷脸,否则寸步难行。大坑2:只懂KPI,不懂用户顺丰前高管认为,顺丰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大多数不懂O2O玩法,导致无法聚焦核心业务,战略变来变去。为了完成KPI,比如展品销售目标,嘿客不得不与主营快递业务挂钩,比如考核某城市本月商品销售情况,嘿客通常会找顺丰速运城市负责人商讨捆绑销售商品,区域快递员被迫帮助嘿客推销商品,经常出现内部员工购买生活用品的情况。顺丰体制的原因导致嘿客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导向变成KPI导向,很多展品销量由内部贡献。尽管顺丰速运以快狠准闻名业内,但嘿客O2O体验非常差,成为一项明显的短板。认为,很多传统企业转型,都会采取最安全的方法,用过去的KPI来管理互联网业务。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项目,而是一个从0到1的二次创业。聚焦、找到爆品点至关重要,这些靠KPI是很难驱动的,要靠创始人的狗急跳墙精神。大坑3:人才短板,严重缺乏互联网基因过去顺丰物流出身的领导对互联网知之甚少,对电商没有概念,更别提最新的O2O,他们完全不懂新媒体营销,对O2O也是一知半解。其实,嘿客招了不少互联网人才,但是加盟后也待不长,因为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去年3月易迅卖身后,嘿客从易迅挖来一批人,高管年薪开出80万,并享受各种优质待遇,结果没过多久纷纷离职,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充分的决策权,必须遵守各项KPI考核。金错刀认为,对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而言,团队第一,产品第二。由于人才的缺乏,导致嘿店产品力极差,更重要的是,在线上+线下的流量运营上,严重缺乏行动策略。比如,O2O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找到高频消费点,嘿店几年时间,竟然没有找到一个高频消费点,还是靠快递拉动,快递是很低频的。嘿客转型启示:王卫变革之心旺盛虽然顺丰嘿客的转型之路并不通畅,但是,创始人王卫面对互联网转型的勇气值得借鉴。顺丰前高管称,王卫不断地企业内网发出变革的声音,要求遇到再大困难也要变革。王卫对变革的理解极深,他认为不是顺丰做得不够好,而是时代在不断改变,很多员工都感同身受。大家都知道,王卫从不见媒体,但是,顺丰每个季度都会举办一次王卫与员工面对面交流的活动,每次持续一个小时,王卫不回避员工任何尖锐问题,而且在企业内网做现场直播,可见王卫为了转型逼自己变得更接地气。从长远来看,王卫强悍的变革勇气和决断心理,是顺丰嘿客下一步成功的最大动力。下一个3年,顺丰嘿客能否成为O2O的爆品?发稿时有删减本文为金错刀授权网易财经《》专栏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易立场。作者为科技商业观察家,“微创新”提出者,《微革命》作者。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网易商业易信官号
在这读懂中国商业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网易商业易信公众号,更多资讯。
出品:网易财经中心商业频道
编辑:何泱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易意见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顺丰嘿客升级版出炉 “顺丰家”到底是什么来头?-中商商学院-中商情报网
顺丰嘿客升级版出炉 “顺丰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来源:中商情报网 责任编辑:zhanhanming
5月18日是顺丰“嘿客”的一周年庆典,结果顺丰送出的豪华生日礼物是——将“嘿客”品牌悄然放弃,将之改为“顺丰家”,首家开业的顺丰家在深圳开业。顺丰方面对外的口径是,这是“嘿客”的升级。
无图无真相,先随意感受一下:
升级后的“顺丰家”与“嘿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虎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首家“顺丰家”的店长以及顺丰市场中心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变动的地方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
1:形象升级,走向了更有亲和力的品牌风格;
2:社区服务升级,提供雨伞充电宝之类的租借服务;
3:相比商品目录做了比较详细的分类,分成了当季美食、全球直采、母婴海淘等区域;
4.产品目录增生鲜产品;
5.部分商品摆放实物作为展示,但是与嘿客一样不允许当场提货,只能送货上门;
6.到店提货折扣优惠停止,以前嘿客到底自提可有2元的优惠减免。
不久以前王卫曾表示“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那这次的“嘿客”变身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机?
“嘿客”为什么被革命了
“升级”应该是“嘿客”被叫停一个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了,其实整个店面都被改头换面,貌似理解成被抛弃了更加说得通一些。为什么一年前高举高打的“嘿客”被革命了?直观地看来,原因有下面两个:
一、非常不便利
“嘿客”的购物体验是这样的:1,进店看画册;2,在线下单支付;3,等待配送到家。这完全就是拿着个APP也可以在家完成的节奏。开线下店面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获取进店客流量,但是如果不熟悉网购的顾客就算经过嘿店还是什么都买不到,因为店里面根本就没有库存啊。
二、与顺丰优选品牌背离
嘿客以前有一个很奇葩的地方,为了方便不熟悉网购的人群所以主要通过公共账号进行购物,并且“嘿客”的电商会员体系与“顺丰优选”的会员体系是分别独立的。“嘿客”是黑色的门面,slogan是"e网打尽”,不了解的顾客完全不能将“嘿客”的品牌与顺丰联想在一起。而“顺丰家”则采用了与“顺丰优选”统一的视觉设计风格与颜色,并且招牌上就写着顺丰优选的网址,非常清晰地展示自己就是顺丰优选的线下店。
“嘿客”成立之初主要目的在于让利顾客自提货物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是这次升级中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顺丰家”把到店自提优惠2元的措施取消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真正原因或许只有顺丰高层自己才清楚,笔者觉得空间不足、派送员利益分配冲突、单个派件的边际成本降低等等都有可能是原因。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成立仅1年的“嘿客”事实上已经完全放弃了最初的诉求,这次的生日大礼标志着“嘿客”想革的命以及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使命并未达成。“顺丰家”与“顺丰优选”在会员体系以及品牌上的高度统一才更加符合王卫不想只赚跑腿钱的策略。相信用不了多久,已被打通账号体系的“嘿客”将被全部改头换面成为“顺丰家”。
“顺丰家”就是“顺丰优选”的线下服务店
据顺丰内部人士透露,在今年春节后顺丰集团内部设立了顺丰商业事业群,着力整合内部资源。虎嗅今天也特意访问了位于东城区的一间“嘿客”,店长告知“嘿客”与“顺丰优选”系统在本月得以打通,现在的“嘿客”也可以用顺丰优选的账号进行购物了。目前,线上的“顺丰优选”以及线下的“嘿客”、“顺丰家”都同属顺丰商业事业群管理,成为了更紧密的一家人。“顺丰家”目的就是为了成为“顺丰优选”的社区服务店,这样一来能带来两个好处:
营销渠道能得到扩大
售后服务能得到提升
“嘿客”当年开店在选址上面是有数据支撑的,店面选址会集中在快件收发较多的社区附近,这个基础上升级而来的“顺丰家”与剑指与生鲜电商的“顺丰优选”在战略上是相辅相成的。
把店面深入社区无疑是对生鲜电商的一个促进,社区便民服务以及快件收发都能很好的促进居家人士对于“顺丰优选”对于的品牌认知度,也可以加强售后服务。冷链再强配送到家也要有人收货,没人收货的时候“顺丰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生鲜环境有许多比较实际的问题可能还真需要线下店面去帮助解决。
食品与生鲜电商是场攻坚战
生鲜电商是门槛比较高的电商玩法,有着市场空间巨大、渗透率巨低的特点,顺丰选择食品生鲜作为切入点可以最大化地凸显出物流方面的优势,目前这个领域主要有下面几个参与者:
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网等垂直类电商
淘宝、京东生鲜等全品类电商
大型线下超市拓展的周边配送业务
目前的食品与生鲜电商渗透率不足1%,而且绝大多数流量是属于天猫、淘宝的。但是随着渗透率的加深、用户对品质与服务要求的提升,生鲜这种高频次消费品类是一定会被垂直类电商抢去非常大一块蛋糕的。生鲜电商难啃的地方在于链条太长,现在通行的原产地直购模式需要整合大量上游的供应资源以及冷链配送环节。中粮集团旗下的“我买网”以及“顺丰优选”无疑分别在各自一端占据了优势。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刘翔妻子演抗日神剧尺度大:裤裆藏雷让人摸(视频截图)
世界之大!相遇就是缘!在同一个办公室里面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
惊!长沙一男子同时交17个女友,生病时被包围探望。居然同时与17个......
11时许,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海马冲街宏福景苑小区的一栋居民......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照铺天盖地而来!在快门此起彼落间,定格的是......
5月20日,就是传说中连老天都被感动的日子。小编连黄历都......
日,沪深两市将有12只新股上市申购。其中沪市......
本周二(即5月19日)为申购高峰日,当天将有12只新股......
电视剧《虎妈猫爸》剧照
虎妈猫爸第33......
费曼受伤后仍坚持录节目
今天,有媒体公布了一段吴......顺丰嘿客关闭 物流大佬王卫10亿O2O试验换来哪些教训? - 红商网
&&您所在的位置: >>
顺丰嘿客关闭 物流大佬王卫10亿O2O试验换来哪些教训?
  物流大佬王卫低调关闭风光一时的&顺丰嘿客&,对外宣称转型升级为&顺丰家&。尽管他不愿意宣布这一次的失败,但作为一次耗费了10亿元的O2O试验,从现实情况在外界看来已经是宣告落败,这一昂贵的试错对020的创业者有哪些值得借鉴呢?
  O2O的本质是消费升级,
  而不是线上线下简单相加
  仓储货运和落地配是物流业的两大节点。在落地配的表现形式上大抵有三类:快递加盟站、便利店代收代发以及自营配送站。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一下顺丰嘿客产生背后的逻辑。
  顺丰作为流通领域相对品质的代表,当然是希望自营站点,但自营站点的成本是很高的,于是我们就会想怎样在保证自营的同时冲抵站点开设的成本呢?那既然便利店可以做快递的代收代发,我们作为到家的最后100m,是不是可以考虑反向兼作便利店呢?
  问题是,我们兼作便利的话,受限于店面空间和不同的营运体系,配送站点是无法做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便利店的。不过,我们不是有顺丰优选么?可以把它作为品牌展示的线下店,这样就没有了SKU和便利店营运管理的问题了。于是,顺丰嘿客就变成了&快递收发站+社区便利店+线下体验店&的三位一体。
  按照目前最流行的说法,顺丰嘿客肯定是互联网+的标准样本,在试衣间远没有这么火的去年,顺丰嘿客的门店甚至也设置了【试衣间】,我不想知道在那里面试穿衣服是一种怎样的感受。顺丰当然是想通过加法的方式来放大用户价值,然后通过这种放大,把互联网普遍成功的流量模式复制到线下,想法是好的,线上与线下相互导流,从选单、支付、到货也形成了闭环,但问题是你考虑过用户的感受么?
  其一,作为快递收发站,顺丰的快递大多上门,前文也说了,做一个社区收发站,成本根本支撑不了;其二,作为社区便利店,我要袋盐,你只有图片。我买瓶酱油,你也只有图片,你下了单。统统只能回家等候。所以,便利店兼作收发可,反向收发站兼作便利难;其三,线下体验店更是有点空中楼阁,退一万步讲,我即便想在你的试衣间试衣服,体验一把,但你有那么多SKU供我选择么?
  2014年,大家对O2O的普遍定义是&线上下单&线下体验&。时至今日,O2O已经不再是双线简单相加或者所谓的融合,而是以一种更有效率的组合方式或互动形式,去迎合用户对于效率和品质的追求,这也正是消费升级的核心目标。
  顺丰嘿客的三位一体并没有实现一个良好的互动,反而让用户觉得不知所云,商业逻辑背离了用户逻辑,再合理的推理也是无益。共3页&[1]&&&& 第1页第2页第3页搜索更多:
手机扫描上面二维码,随时在微信上关注红商网。我们的微信号:redshcom 或red-sh
红商社区热点
红商社区推荐
推荐商机信息
热门商机信息
 -  -  -  - 
权威商业媒体 零售淘金门户
Copyright (c) 2003- 浙ICP备号 红商网 版权所有【独家】顺丰嘿客升级为顺丰家
落地配们该哭还是笑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房煜
5月18日是顺丰嘿客的一周岁生日。很多人都很好奇顺丰该如何给顺丰嘿客过生日,又如何评价顺丰这一年的表现。顺丰的回应方式或许出乎所有人意料。5月18日深圳,顺丰嘿客的升级版或者被称为2.0版的嘿客&&顺丰家在深圳面世,目前还仅有一家门店,5月底将在上海开设第二家门店,后续拓展视试水情况而定。这非常符合王卫当初试水嘿客的心态,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互联网+是热词,但是大家在实践中都不约而同的把互联网+变成了&家&,不久前,京东也推出了京东到家,这被看做是京东战略级的应用。而顺丰则来了一个&顺丰家&。
和顺丰嘿客相比,&顺丰家&整体主色调亲切明亮,让人耳目一新,店内功能区分类更细化,购物功能更便捷。店内商品展示区分为当季美食专区,全球直采专区、母婴海淘专区、新鲜到家专区以及会员专区等。目前,全国线下社区店嘿客、顺丰家以及线上电商平台顺丰优选,正同步开展顺丰商业周年庆的精品促销活动。
换句话说,无论是顺丰家还是顺丰嘿客,都在和顺丰优选打通&合体&,成为一个线上线下一体的购物平台。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这样一次合体,顺丰商业也正式浮出水面。曾先后担任过顺丰航空CEO、顺丰优选CEO的李东起出任顺丰商业事业群的CEO,这样一来,顺丰的门店事业部和顺丰优选将同在一个组织架构体系内,这为两者的深度融合打下了组织结构的基础。
除之以外,顺丰家的升级意义,在于突出社区服务功能,即&为用户提供生活速递类,免费便民类及私人定制类等服务功能&,根据计划,这样的功能会逐渐增加至逾百项。这样一来,顺丰家的服务功能已经接近一般便利店服务功能的上限了。
这样一来,现在的顺丰从最初的物流商的定位,逐步拓展,经过电商的磨练,正走向物流、电商、服务三位一体的定位,在这一点上,推出了京东到家的京东与顺丰已经无二,只是双方的走棋的顺序不同而已。
当然,与当初大规模的铺嘿客店时相比,这一次顺丰又显得谨慎了许多,试水阶段目前有两家店的计划,不过,从做落地服务的角度,也许此时的规模并不是重要的。因为在商品销售阶段,店越多意味着网点越多渠道所覆盖的消费人群越广。但是基于社区的O2O服务,则关键在于提升用户体验,在初期做深做扎实,远比做广要重要。有过社区O2O经验的创业者都知道,社区O2O在做地推的时候,刚开始要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做,成熟了才能开始快速复制。
不过,短期内,顺丰家还威胁不到那些已经深度垂直的社区O2O们,毕竟社区服务的内容很多,顺丰还需要时间来选择突破口。真正要小心自己的饭碗的,或许是近年来风生水起的落地配公司们,所谓落地配公司,所谓落地配简单说就是普通快递公司的派件服务再加上开箱验货、试穿试送等服务的物流公司,其兴起的背景是顺丰和四通一达当把精力重点放在全国跑马圈地布局、做好跨省收派件的时候,无力针对客户的一些增值服务进行深耕细作,于是落地配公司应运而生,其本质就是做好最后一公里的生意,最近O2O的兴起,更是加大了对落地配公司的需求,最近家乐福、大润发电商飞牛网等开始加速布局电商,其在物流商依赖的同盟军便是落地配公司。
但是顺丰家的出现以及顺丰嘿客功能的明晰化,很可能导致在顺丰实体店所能触及的小区,落地配会逐步失去市场。若论配送的口碑和效率,国内恐怕公认顺丰是第一品牌,当顺丰在小区的入口有了&据点&以后,完全可以进一步延伸插手落地配的业务,当顺丰开口时,谁有能耐虎口拔牙,就看各家落地配的本事了。当然,顺丰有没有可能与落地配公司合作,将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再细分?这种可能性也存在。做个设想,以前和大商超合作的落地配公司,做的就是从商超到入户的生意,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些下单的商品也送到嘿客而不是到家,至少给了消费者这种选择的可能性。
社区001的创始人邵元元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经说过,说自己做的是轻物流,而顺丰嘿客做的太重,不看好。但是轻有轻的优势,重有重的优势,顺丰的优势在于顺丰商业出现以后,顺丰开始出现集团军作战的趋势。现在据说社区001也可以APP下单,但是顺丰则是在顺丰的线下门店上直接嫁接了已经在生鲜电商做出名堂的顺丰优选,这两者之间还有顺丰冷运的支持。说到底,大家比的还是如何能离顾客更近。顺丰的线下店一旦进入,就像个碉堡钉在那,这是和平时期,谁也不能真拿个手榴弹给他炸了。在社区O2O的战场上,升级后的顺丰线下店(顺丰嘿客和顺丰家)就好比那个著名的段子,你天天给女朋友送花,但是最后她却可能嫁给了做上门服务的顺丰小哥。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从嘿客到顺丰家 顺丰社区O2O能否自救
  在一片质疑声中,近日顺丰“嘿客”更名为“顺丰家”,但改名也救不了顺丰社区O2O的尴尬处境。今天要讲的内容也不是要吐槽顺丰的社区O2O,更谈不上为“最敬佩的人”的人提什么建议,只是简单帮顺丰梳理下社区O2O的方向,或顺丰高层看不看到无所谓,重要的是以顺丰为案例,让更多的行业人看看社区O2O的门店玩法存在什么问题。
  “嘿客”到“顺丰家”是为削发明志?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1月末,顺丰嘿客数量为2975家。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讲,线下3000家门店都该产生规模效应,要是这3000家换成零售店、水果店、小吃店的话,顺丰无疑已经成为某一市场的巨头了。
  可顺丰这些店却是展示店,从去年5月到11月,半年时间开了近3000家店,这种开店速度的前提是可不考虑盈利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规模。如今规模有了,但却见不到任何盈利的可能。从去年5月至今的一年时间当中,从未停止过对顺丰嘿客的质疑,从公关的角度来看,顺丰嘿客已在舆论上失势,沦为失败品了。
  在一片质疑声中的王卫似乎仍不死心,这两天又采取了进一步行动,将“嘿客”更名为“顺丰家”,门店VI全面换装,官方说是门店服务升级,将以“顺丰优选+顺丰家+顺丰金融+顺丰快递+便民服务”为一体,布局全渠道O2O社区大平台。
  “嘿客”更名,就跟有些孩子考试失败后削发明志表达下次好好考的意思差不多,改头换面的背后是换汤不换药,业务整合、服务升级这类东西都是说给媒体听的,就算不更名,不换装,这些业务该做还能做。顺丰社区O2O的问题不是出现在叫什么名字上,而是顺丰本身连方向都还没搞清楚。
  当初贸然布局社区门店吃了大亏,这次多少还是长了点经验教训,据说顺丰这次门店升级只选深圳和上海两地门店做试点,看试点情况再决定后续如何进行。在我看来,以目前的方式,顺丰家两地门店也就够了,在没弄清楚究竟该这么做社区O2O之前,其他门店升级也没有价值。
  顺丰到底还是要做卖货的?
  把展示店改成零售店也改变不了顺丰电商情节的战略错误。在多数人眼里,嘿客仅仅是展示店,如今“升级”之后的顺丰家,则更加开始强调零售职能。做来做去,最后顺丰还是想干卖货的活。
  从目前顺丰家有限的资料中,可以整理出3点:1.顺丰家的店内商品展示区分为当季美食专区、全球直采专区、母婴海淘专区、新鲜到家专区以及会员专区等,其中母婴海淘专区为用户提供的是由顺丰直运的正品包税商品;2“顺丰家”和“嘿客”都作为顺丰商业线下社区服务店,“顺丰家”是“嘿客”的服务升级版;3.“整合顺丰优选+顺丰家+顺丰金融+顺丰快递+便民服务”为一体,布局全渠道O2O社区大平台。
  第1点就不用多说了吧,电商职能已经非常直接了。第2点中,顺丰商家是顺丰嘿客与顺丰优选合并而来,嘿客是优选的服务站,优选(商场)是前者的网络平台,电商目的也非常明显。第3点中,包括了电商、金融、快递、便民四个方向,其中电商已经说过了,而快递是顺丰本业也没什么好说的,至于金融,顺丰什么根基都还没有,目前嘿客门店是为顾客提供ATM、VTM,这也叫社区金融吗?再说便民服务吧,其提供的则是衣服干洗、飞机票预订、话费充值、缴水电费等没有门槛的鸡肋项目。
  如此看来,顺丰家也好,嘿客也罢,其核心业务只能落在电商而已。而社区O2O并不只是电商这么单一,要是这样的话,顺丰耗费巨资搭建的门店体系完全失去了意义。拆解一下顺丰门店的服务职能,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顺丰O2O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问题不单单出现在做电商上,最主要的是王卫仍没有想清楚,门店究竟是用来干吗的。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实际上,顺丰门店的尴尬处境只是行业缩影,所有想以社区门店方式切入社区O2O的都遇到了模式问题。去年就有一家拿了投资与顺丰门店做类似业务的企业的在群里炫耀,如今也安静了。社区O2O真不是搞个店面就能做的,关键得清楚,这个店面究竟用来做什么,顺丰有资源、有资金,有足够的试错抵抗能力,其他人做的话,机会就只有一次。
  顺丰门店是要做平台入口?
  回过头来,我们继续说“社区电商”和“最后100米”的事。现在来看,王卫本想做业务覆盖更广的社区O2O,可结果却越来越集中到了社区电商业务,这与顺丰自身资源有关,顺丰主营快递和电商业务,所以社区门店自然也会围绕有优势的主营业务开展,这个方向没有错,但问题出在顺丰门店是要做社区O2O平台入口,还是自身电商业务的服务店。门店究竟是为谁服务的,为用户,还是为自己?
  如今的嘿客或是升级之后的顺丰家,实际上都是在为顺丰的电商业务服务,说白了顺丰门店是用来辅助顺丰电商而做的,这就意味着顺丰门店的属性天生排他,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电商、快递等服务都无法进入到顺丰门店之中;这也表示门店仅仅是顺丰的线下服务店,失去了做电商入口的潜力。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回出现在电商市场了,多了个门店的顺丰电商就能做过阿里、京东了吗?显然不能,电商是拼流量、拼品控、拼供应链等,通过线下门店能否带动线上电商?
  按道理来讲,顺丰优选主要做生鲜电商,铺线下门店是合理的,生鲜非常考验终端配送能力。现在的问题是顺丰优选的消费者有限,而顺丰门店布局太快,根本产生不了那么多订单来维持门店的盈亏平衡。生鲜电商处于萌芽期,而且竞争也非常激烈,就算顺丰多了一个门店,也未必能吸引消费者。当然,反过来看,要是线下门店能提升顺丰优选的服务能力,或许让顺丰电商更有优势,但现在肯定不是下定论的时候。
  现在顺丰的问题就是出现在对门店的定位不清楚,若以目前这种形式想发展整个社区O2O市场肯定不会成功,但要用来为顺丰电商业务提供服务还是值得进一步商榷,详细琢磨的。目的决定策略,因为王卫还没考虑清楚用社区门店用来做什么,所以嘿客才会发展到今天四不像的尴尬状况,或许王卫更重视的是先布局抢点。■
(责任编辑:HN025)
06/18 11:1106/12 16:0006/12 12:5406/12 05:3706/10 09:2306/10 09:0606/10 08:2406/10 08:22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升级失败开不了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