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种vn3轮式装甲车车?

总说装甲| 轮式装甲车未来还有用吗?_凤凰军事
总说装甲| 轮式装甲车未来还有用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驻南苏丹维和部队的轮式装甲车被袭击不断引发网友的关注,在网友们的众多评论中,有一种&轮式装甲车&已经过时的观点,真的可以这样么?本期《总说装甲》从装甲车辆就从轮式装甲车自身
中国维和部队用的轮式装甲车(资料图)中国驻南苏丹维和部队的轮式装甲车被袭击不断引发网友的关注,在网友们的众多评论中,有一种&轮式装甲车&已经过时的观点,真的可以这样么?本期《总说装甲》从装甲车辆就从轮式装甲车自身的技术特点聊一聊这个问题。在装甲车辆家族中,受到争议最大的是轮式装甲车,这种装甲车因为防护能力是装甲车辆家族中最弱的,所以一直有观点认为不应发展轮式装甲车。首先,从轮式装甲车诞生的那天起,它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履带式装甲车在冷战期间逐渐暴露出公路通过性差、经济性低等缺点,欧洲各国为了保持一定数量的装甲力量,又不想花费太多的成本,所以才有了在轮式车辆底盘上装一个铁罩子的想法。最初的轮式装甲车就是直接在越野车底盘或者卡车底盘上加一个外壳,所以我们看到早期的6&6轮式装甲车的布局一般前轮与中轮的距离比较大,中轮距离后轮比较近的原因,它本身就是一个卡车的底盘。然而这种6&6装甲车在后来使用当中发现一个致命问题,为了在车尾腾出大量成员空间,发动机一般前置,然后通过一根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轮,一旦载员舱里没有了乘员、车辆重心靠前的时候,仅靠两个前轮的动力想要将车辆从泥泞的水网道路中开出来十分困难,如果一些6轮车辆的两个前轮没有动力,则车辆干脆就开不出来了。基于这个现实需要,一些国家在80年代研制6&6轮式步兵战车时,就对底盘进行了重新设计、改进了传动装置,使车辆前、中、后轮距离相当,这样再陷在泥里的时候,六个车轮受重平衡、一齐使劲,很容易将车辆开出来。在当时,这个设计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一些车辆工业基础并不发达的国家,直接引进国外比较成熟的4&4越野车的底盘,将原来的后轮变中轮,再加一对车轮,中间用传动轴连接,就成了新的6&6装甲车。在轮式装甲车刚刚登上战争舞台的年代,世界各国普遍装备的还是第二代坦克,虽然现在随着防护手段的不断升级,反坦克导弹已经不再那么好用,但在当时确实是先进反坦克技术的代表。当时坦克的时速普遍在60千米/小时左右,重量一般在50吨上下,这样的技术条件,确实需要一个重量轻、跑得快的装甲车辆。于是,轮式装甲车在设计之初,普遍将速度指标定在70千米/小时以上,重量一般控制在15吨左右。由于单位功率降低,只要能独立生产坦克的国家,一般都能设计并制造出轮式装甲车。由于当时国际上还没有今天这样先进的火控技术,动对动射击还是神话,所有装甲车辆设计者们将装甲车的防护设计倾向于防御枪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防御枪弹好理解,装甲板厚一点就行了。而对于反坦克导弹的防护手段,则成为了装甲车辆防护领域的重点。当时很多国家把能够抵挡&陶&式导弹攻击作为衡量本国装甲车辆防护能力的标杆,对于这种亚音速飞行、电视观瞄跟踪的反坦克导弹而言,轮式装甲车不能硬碰硬地去硬顶,而是及时释放烟幕弹、发挥机动优势快速驾离原地,规避来袭导弹。在轮式装甲车发展过程中,也曾走过一段曲折的弯路。由于轮式装甲车由于本身装甲薄弱,并不适合作为地面突击装备,欧洲一些国家直接拆除了轮式装甲车上的重型武器,而且当6&6轮式布局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以后,轮式装甲车表现出机动性能出色、噪音比履带式装甲车低等特点,被或重新设计成侦察车。为了缩小轮式装甲车的体积、降低外廓尺寸,不仅拆除了车顶的重武器,就连刚刚成熟起来的6&6轮式布局也被改成了4&4轮式布局。于是,在这种&掩耳盗铃&般的指导思想作用下,各国的4&4轮式装甲车先后被研制出来,它们大多是将原来的6&6直接拆掉尾部一对车轮和相应的传动轴,那些好不容易把民用越野车底盘加了一对车轮的国家白费力了,这下又改回来了。但装甲车是运输工具,不是侦查工具。轮外廓尺寸和隐蔽性,还不如一辆吉普车。将轮式装甲车改为装甲侦查车的想法从根本上背离了轮式装甲车诞生的初衷,其结果必定是失败的。没过多久,更新式的轮式装甲车被改回了6&6布局。到了今天,轮式装甲车一般都采用了机动性和稳定性更好的8&8布局。至于当初被改为4&4布局的轮式装甲车,由于不能满足军方的使用需要,很多被当成民用车辆装备给警察部队使用,后来警方也觉得军用轮式装甲车的活力过于强了,在城市作战中容易误伤周围不明真相的群众,而且装甲也太厚,在一些治安比较好的国家,警查后来干脆采购更轻型、成本更低的民用级别4&4轮式装甲车,由军用轮式装甲车改回来的4&4轮式装甲车既不能满足军方需要,警方用着也太小题大作,于是逐渐淡出了军警装备市场。现在,市面上主要流行的轮式装甲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民用标准的4&4轮式装甲车,这种装甲车仅仅是在民用越野车底盘上加了能防住板砖和石块攻击的壳子,车辆一旦发生撞击和翻滚的时候,很难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装甲车。另一种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汲取了实战教训后,逐渐兴起的军用8&8轮式装甲车。在8&8轮式车的底盘上,又安装上了各种武器,口径最大的有上百毫米口径的加农炮,还有种类繁多的迫击炮、榴弹炮、机关炮等等,它们都是看上了8&8轮式装甲车底盘出色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以及宽阔的车内空间。在装甲车辆内部空间寸土寸金的今天,轮式车辆由于内部空间大,被寄予了未来地面装备发展的很多美好愿望。将8&8轮式装甲车改装成炮车、指挥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还改装成了油罐车、餐车、野战医院,凡是你能想象到的,8&8轮式装甲车都改到了。轮式装甲车本着其优越的机动性和使用功能,被坦克部队当作不可缺少的战场小伙伴。目前,轮式装甲车可坦克在战场上分工明确,坦克负责打架和抗揍,轮式装甲车负责提供给养和维修以及防空、警戒等任务。二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但是现在有一项技术已经不断地成为主流,这就是主动防护装置,而且目前,主动防护装置已经被世界各国坦克设计者公认为未来第四代坦克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早在2015年,德国技术部门在YOUTOBE上公开发表了一段主动防护装置防御枪弹试验的一段视频,防护效果显示良好。这段仅仅10秒钟的视频让我们看到了轮式装甲车的未来。我们可以有一个轮式装甲车主动防御系统三步走的假想:第一步,随着电容技术的进步,主动防护装置被安装在轮式装甲车上,可以成功抵挡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的袭击;第二步,主动防护装置通过改进安装布局,能够成功抵挡包括穿甲弹在内的一切反坦克火力的攻击;第三步,主动防护装置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工作、从车内自动装填等性能指标。当第三步实现的时候,装甲车辆依靠装甲厚度提高防护能力的时代将宣告结束;飞机将不再是坦克的天敌,而恰恰相反的是,伴随装甲部队的自行高炮将成为飞机的天敌。而且装甲车辆所使用的主动防护技术反应更快、弹幕射流更强、体积小、能耗低,很有可能会被用在直升机和舰船上。到那时,一切导弹和火炮将难以攻击装甲车辆,轮式车辆将充分发挥重量轻、跑得快、能运兵等独有特点,成为地面突击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吴雨洪 PN011]
责任编辑:吴雨洪 PN01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播放数:670120
播放数:292621
播放数:269660
播放数:5808920
灯谜猜猜猜,“元旦过生日”,打一城市名称?
对啦,马上看美图~
答对才能看美图哦~
不对,再猜猜呗~【军事】 140315几种特别的兔子装甲车辆_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43,022贴子:
【军事】 140315几种特别的兔子装甲车辆
美女与“勇士”镇楼WZ521轮式装甲车(装甲汽车)
中国引进了BTP-152装甲输送车之后,曾用自行改装了部分,用于西部公路,对付武装和训练的宗教极端。 这种只是在普通的汽车底盘上装配一个装甲外壳,就成为装甲汽车。而正规的军用装甲车其发动机和车轮等部件与装甲车体结为一体。所以两者相比,装甲汽车往往装甲薄弱,机动性也不及正规的军用轮式装甲车。这种装甲车只是起到了部分的临时替代作用。
64式轮式装甲运兵车
这款研制于1960年代的我军第一代轮式,在当时装甲兵司令部根据“以我为主,一切立足于国内”的精神下进行开发的。其作战区域主要是在长江以北地区、东北寒带、西北以及部分西南地区。作战用途为,向前沿与敌火力接触区域运送弹药、后勤补给以及人员输送等勤务
这款车的开发任务由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各协作厂进行车辆配件开发和测试。  研发工作于1960年晚些时候开始,由一汽生产的CA30系列,3轴6轮驱动军用越野底盘作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  再根据实际作战要求和环境,为了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将第1转向驱动桥与第2驱动桥的轴距缩短76.5MM,为了提高车辆的装甲防护性,采用无大梁结构,将驱动桥转向机构、发动机悬置机构全部安装在装甲板焊接的车体上。首先是通过1:1的泥木材质的模型上进行结构论证。其次在1961年底通过协作、北京汽车修理厂备件支援,生产出第一台全结构样车。1962年4月进行第一轮样车路试,路试距离超过2200公里,路是路况包括北方山区道路、泥泞河滩等简单道路。  尽管64式轮式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成绩。并根据一汽的产品结构调整,采用CA30A系列越野进行二次开发和论证,以及三次开发和改进并用进口和国产的高性能轮胎完成了对比测试。最终于1964年中旬经过了装甲兵军兵种的装备定型,正式命名为1964年时轮式装甲输送车(运兵车定义的过窄就不再使用)。在小批量生产并列装部队后,经过一次小的修改后还是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由于动力、传动、与CA系列越野卡车高度通用,为后勤维护节省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驾驶员的培训也更加简便。  其总体性能与苏式BTP-152系列轮式装甲输送车相当(此款车我军于50年代少量引进),但是更加符合我国路况特点。但是由于我军最高决策层认定,履带式辆更加符合当时的备战情况,因此还是最终下马,仅仅将部分64轮式装甲运输车改进为通信车少量装备。
但是这款车的研究开发和装备,让北方车辆研究所第一次有了从论证到研发到改进等完整的科研的流程,为日后轮式车辆的研发和装备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宝贵经验。之所以我军在当时对轮式的有着较高的要求,是因为在5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拉萨叛乱,和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由于糟糕的川藏线和青藏线的路况,影响了我军的弹药物资向前线补给,而我们的运输线有过长经常遭到拉萨叛乱分子的袭扰,导致大量物资消耗和人员伤亡。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日后我国对轮式运输车辆的性能和生产效能的关注,且在各种困难时期都在坚持修建对拉萨的公路和铁路,就是为日后能更好的控制这块边疆要地。
前世 今生 有个脑洞,...
这个地理位置怎么样?
太祖兔镇楼
度娘无情,吞我帖子!上...
缅甸政府军方面: 从图...
Lesson NO.1 史上第一架...
不用越狱,无需账号,海量应用免费装!这个APP蛮拼的!
留名    ------春困,夏累,秋乏,冬倦...我是特困生!
还真没见过讲这种车的帖子 绝对会火的
TAB—77轮式装甲输送车该车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苏联的BTP-70轮式装甲输送车。实际上它是1984年引进罗马尼亚技术生产的8x8轮式装甲车,原型车正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BTP-70。BTP-70是在BTP-60基础上研制改进而成,1970年代末开始装备部队,1980年11月在莫斯科的阅兵式上首次公开露面。该车乘员3人,载员8人。战斗全重为13吨,远远大于BTP-70的11.5吨,接近BTP-80的13.6吨。该车前上方为一个大型全封闭枪塔,装有1挺14.5毫米大口径机枪,另有1挺并列机枪,口径为7.62毫米。该枪塔外观与BTP-70车明显不同,与罗马尼亚TAB-72车的枪塔相同。这种枪塔中大口径机枪的最大仰角范围要远远大于BTP-70车的—5°-+30°,有利于对空射击。该车的主要武器是14.5毫米大口径机枪,初速为945米/秒,射速500-600发/分,对地面目标最大有效射程为2千米,对低空飞行目标的最大有效射程为1千米。主要弹种有:穿甲燃烧弹,有效射程为1.5千米;曳光穿甲弹,在500米距离上能击穿32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板,在1000米距离上能击穿20毫米厚钢装甲板,这样的威力足以对付当时各国的装甲车。该车侧面各有4个步机枪射口,全体乘员都可以从自己的射口向外射击,火力密度大,具有对付多目标能力,所以其车载步兵可乘车战斗。不过该车后部没有射口,败退时射击不太方便。所以该车主要用于快速输送步兵,必要时也可伴随坦克作战。该车车载步兵进出的舱门设在两对车轮的中间,呈三角型,且门很小,车载步兵上下车很不方便。车辆在行驶中车载步兵几乎不能从该门上下车,这是该系列装甲车的一个重要缺陷。该车和BTP-70车一样,动力舱后置,装有两台133马力发动机,公路最大速度为85千米/小时,水上9千米/小时。装有三防装置、驾驶员红外观察设备和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WZ141空降坦克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超轻型装甲空降战车的大胆探索,在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空降装甲装备上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为21世纪初诞生的我国新一代超轻型空降战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70年代。面对”三北”方向入侵之敌集群坦克对我构成的巨大威胁,全军部队开展了”三打三防”(即打敌集群坦克、打敌飞机、打空降之敌,防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袭击)练兵运动。装甲兵是反坦克作战的主力军。我军装甲兵的高级将领们在考虑如何发挥我军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优势,在入侵之敌集群坦克的后方开辟新的战场,让敌首尾不能相顾、前后不能相接,大大减损敌集群坦克的优势。在借鉴国外空降机械化部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我军的空中”铁甲轻骑兵”的宏伟蓝图逐渐进入了我军装甲兵高级将领们的视野。  1975年4月11-23日,我军在南京召开了”装甲兵装备发展座谈会”,研究和讨论新形势下装甲兵装备的发展方针和科研方向问题。根据敌军以集群坦克为主对我国实施”闪击”式入侵的巨大威胁,会议认为,我军装甲兵应当重点发展体积小、重量轻、机动速度快的坦克,建立一支装备超轻型空降战车的空中”铁甲骑兵”部队,机动到敌坦克背后,以车载反坦克武器重点打击敌乘坐装甲车的机械化步兵,破坏其步坦协同,打乱其进攻节奏,减损其进攻锐势;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车载反坦克导弹等有效歼击敌坦克,直接削弱敌人的装甲攻势。1975年10月,中央军委装备发展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进一步讨论了研制超轻型空降战车的可行性问题,要求空降战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机动性好的特点,在作战中能够较好地满足以下作战需求:首先是具有良好的战场机动能力-能够在中等起伏以下地形上实施快速战场机动;具备克服水网稻田地和沼泽地等难行地段的能力,能够在复杂地形上实施机动作战。其次是该车应当具有良好的战略战役机动能力-战车要重量轻,能够直接装载于我军大量装备的解放牌卡车上,实施快速陆上机动:可直接装上运输飞机进行远距离快速战略空运,到达预定作战地域后直接进行空投,实施空降作战。第三是具有较强的反坦克作战能力-能够使用车载武器有效歼灭敌中型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具有防机枪弹和炮弹破片的装甲防护能力。第四是能够形成一个系列车族-在基型底盘的基础上可以便利地发展出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轻型自行高射炮、牵引车、通信指挥车、侦察车和救护车等多种变型车,形成一个以空降战车为主体,各种支援保障装备齐全和配套的完整的空降装甲装备体系。同时会议认为,该车主要使用在”三北”地区方向,编配给该方向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作为中型坦克的补充;也可装备给步兵师、炮兵部队、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用作机动反坦克武器。根据会议决定,1976年1月8日,在装甲兵某研究所正式成立了装甲空降战车(战车的正式研制名称为”WZ141超轻型反坦克战车”)会战办公室,承担战车的设计、试制、总装和试验任务。WZ141履带式超轻型反坦克实验性战车(以下简称空降战车),从外形来看,显得十分清秀和别致,它是很容易识别的:底盘5对负重轮,车顶平滑流畅,车上安装有2门105毫米无坐力炮,火炮上安装有”红箭”73反坦克导弹。 
第一辆样车的2门105毫米无坐力炮分别外置在炮塔两侧,第二辆样车的2门105毫米无坐力炮均外置在炮塔右侧,每门火炮的上方各安装了1具”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架,车上携带有18发105毫米空心装药破甲弹和4枚导弹。火炮和导弹的仰角为+12度,俯角为-5度。第二辆样车取消了12.7毫米高射机枪,改为装1挺7.62毫米轻机枪(枪弹3000发)。
第二辆样车的车体内由前向后分别是驾驶室、动力传动室和战斗室。驾驶室在车体左前部,其前边固定有静液转向机构的液压油箱。传动装置在车体右前部,有综合传动箱和静液转向机构,液压泵在综合传动箱的后面,液压马达在综合传动箱的上面,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用油管相连。风冷发动机安装在车体中部。车体中部左侧为发动机燃油箱。战斗室位于车体后部,其上方是炮塔,2门105毫米无坐力炮外置在炮塔右侧,战斗室左右两侧设有安放和固定弹药的弹药架。
该车还采用了全铝合金装甲焊接结构,使整车重量很轻;还在炮塔两侧各设置了2具烟幕弹发射器,第二辆样车还安装了刚研制出来不久的带保密机的CWT-167型坦克电台等等。综合起来看,该车具有重量轻、陆上机动速度快(达80千米/小时,在当时国产装甲车辆中力拔头筹),是科技含量高、设计理念新、军事需求定位较准确的战车,为国产新型装甲装备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经验。更难能可贵的是,该车的研制为我国发展新一代装甲空降战车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当然,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水平制约,新技术含量过高,空降战车的不少指标未能达到要求。
如果火了呢赞助一张中国09轮式步战的图
司通科技为交易机构提供一站式MT4交易平台搭建方案,360度全方位服务!
放过轮胎,让我来!
WZ522轮式装甲运输车
WZ522轮式装甲运输车研制目的,主要适用于机械化部队人员输送,后勤物资补给。并且具有改型成为救护车、通信车、侦察车潜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车族。参照同期装备的,BTR60\70系列轮式的技战术要求。
在1970年2月份总司联合五机部以及部分配套研究机构,在北京召开“五新”车型研制任务落实会议,此次会议从新明确以轮式车辆开发为主的中心思想。并提出了几点研发原则:以轮式装甲运输为主,必须具有浮渡功能(最好具一定抗风浪两栖行驶能力),在使用(可以预研具有南方、沿海地区使用的改型车)。对于乘员人数要求可以装载16名武装士兵,及一至两基数的武器弹药补给(内部编号为522-1型)。还有一种乘员搭载数量为24名战斗士兵,而武器弹药补给基数可酌情降低。在经过简单的技术推演后,522系列人员输送车应该使用4轴8轮驱动底盘,大功率,以及要重新开发适合,1、2前两驱动转向桥的转向机和转向连杆等配套技术。  在当时我国也只是从某友好国家,引进了几台BTR-60系列4轴8轮驱动轮式。当时我国在轮式车辆的少之又少,也只有一汽的CA系列可以借鉴,但是对于4轴8轮车系几乎都是从没有接触过。对于WZ522的研发,存在着较大争议。一种倾向于使用目前现有的车桥技术,借鉴二汽的35D系列的汽车底,类似于技术牵引开发。另一种是干脆重新开发新的车辆底盘,不过要尽可能与现有配套零件兼容,类似于型号牵引开发。无论是哪种方案对于当时的我国车辆整体行业而言,都有些不切实际。最终在使用第一种方案研发的样车出来后,进行了包括北方寒带,南方等多种气候环境地形的测试,总测试里程超过2.5万公里。  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车辆发动机新能的严重不足,车辆自重超过3.5吨,但是发动机还是采用CA30A系列的110马力动力系统,经常出现开锅,等故障。另一个最大的问题表现在,1、2驱动转向桥在前加力状态下,进行转向动作时,第一驱动转向桥,出现抱死等现象,前盘池磨损加剧甚至烧毁。在经历了无数次改进后,使用第一种16人载员方案,由北方车辆研究所、长春车辆研究院以及济南联合研发的522-1样车,被送到北京军史展览馆进行公开展出。由北方车辆研究所、江西朱砂冲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研究院试制的522-2样车完成了所有图纸效验,并推出标准的样车。很遗憾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整个522系列车系全部下马,各种技术图纸进行封存。虽然522项目的命运与早些时候的521项目(64式轮式装甲运输车)相同,但是都为我军日后研发的6*6、8*8轮式族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研发经验和。
图片来自:
国产ZZM88型履带式密钥加注车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研制79式中型坦克时,从国外引进了105毫米线膛、光点投射式简易(简称“三七”火控系统)、自动灭火抑爆系统以及VRC-8000电台等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坦克新技术,以快速提升我国坦克制造业的研发水平。其中,引进的VRC-8000电台是具有较强抗干扰通信能力的先进战术电台,装备部队后极大地提升了我部队的通信对抗能力。为配合该型电台的保密单元和跳频单元的保管和使用,装甲兵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与79式中型坦克同步研制了专用的履带式密钥加注车,使新型电台保密单元和跳频单元的保管和使用更加方便和快捷。ZZM88式履带式密钥加注车(以下简称加注车)是在63式装甲输送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通信保障车辆(属于63式装甲输送车的变型车)。从外观上看,该车基本保持了原车的总体结构,车首仍为楔形的装甲结构,车体两侧装甲板略向内收;车体的左前部为驾驶窗和车长窗,车长窗上装有一挺高射机枪,右前部为副驾驶员窗;车体中部为动力和传动系统等部件,车体右上方为进气口散热窗以及引射式排气口等;行走系统仍为4个单轮缘的负重轮,履带是双导齿的“人”字花履带板结构,仍为传统的扭杆独立悬挂系统。总之,该车的前部与63装别无二致,但后部却有些变化一原车低矮的载员室被加高和加宽,形成了一个高大的作业舱,这一特征倒是与有几分相似。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与装甲指挥车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是装甲指挥车天线林立,而加注车则只有一根天线;再就是装甲指挥车的指挥室四周布满了观察镜,而加注车除了加注室正面有2具展望镜外,其他方向都是直楞楞的装甲板。所以,该车在外形上与63式装甲车和81式装甲指挥车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的,不是太难辨认。79式坦克上安装的VRC-8000电台,是国内首款数字式坦克电台,它由收发信机(可进行小功率发信)、大功率发信机、保密单元、跳频单元、天线、电源等组成,其中,保密单元和跳频单元为即插即用的独立部件,平时保存在通信分队的保密室内,战时根据需要再加装到坦克电台上,使其具备保密和跳频通信的功能。为便于保密单元和跳频单元战时保管、运输和密钥加注,机关决定研制专用的密钥加注车,并提出了该车战术运用的几个基本要求:一是车内应当设有专用的保密箱(柜)等设施,能够安全地存放保密和跳频单元,并具有防盗和报警功能;二是密钥加注作业设施齐全完备,能够方便、快捷和安全地为保密单元进行密钥加注,为跳频单元进行跳频参数加注;三是配有快速充电设备,能够同时为两组充电电池(一组为密钥加注器和跳频参数加注器专用的充电电池,另-组为PRC-80型背负式电台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四是该车应当能够紧密伴随79坦克行动,其装甲防护能力应当不低于的防护水平。总之,该车应当成为装甲兵部队机动的密钥加注站和坚固结实的移动保险柜。
插一下不会流产吧图片来自:
您好,我是淘宝的客服人员,你的充气娃娃我们已经帮你修补好了,会在今天之前给你寄回去的,请注意查收.另外,请您不要那么残暴的蹂躏她好吗?她毕竟只是个娃娃,我们工作人员看到她的那一刻都哭了。
WZ141的补充基于第2辆样车车体改装的空降战车装上了新型炮塔,反坦克导弹置于炮塔两侧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l550轻型轮式装甲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