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科益智仁芽前用什么玉米芽后除草剂哪种好

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红球姜+$head_words:\\ 花芽分化+$head_words:\\ 休眠机理+$head_words:\\ 植物内源激素+$head_words:\\ 碳水化合物","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红球姜花芽分化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红球姜花芽分化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红球姜花芽分化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L)Smith),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多年生植物,由于其具有鲜红色的苞片,整个花序艳丽似球果,极具观赏性,而且观赏时间长,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新型热带鲜切花.该实验在大田和控温日光生长室条件下,采用石蜡切片法、扫描电镜以及立体解剖镜观察了红球姜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采用HPLC法分析了红球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规律;用苯酚显色法和碘—碘化钾显色法研究了红球姜地下根、茎部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根部淀粉的组织细胞分布;采用高温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研究了其对休眠红球姜萌芽的影响.
摘要: 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L)Smith),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多年生植物,由于其具有鲜红色的苞片,整个花序艳丽似球果,极具观赏性,而且观赏时间长,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新型热带鲜切花.该实验在大田和控温日光生长室条件下,采用石蜡切片法、扫描电镜以及立体解剖镜观察了红球姜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采用HPLC法分析了红球姜...&&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益智仁的化学成分研究--《暨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益智仁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益智仁为姜科山姜属(Alpinia)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中医认为其有温脾止泻、摄唾涎、固精缩尿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该植物具有强心、抗氧化、抗炎、抗癌、神经保护等作用。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我们对益智仁的化学成分展开了系统研究。
利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方法,从益智仁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4个化合物,运用UV、IR、MS、1D-及2D-NMR等谱学和理化的方法鉴定了其中22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为:(5S,7R,10R)-5-hydroxy-noreudesma-2-dien-3,11-dione (AOM-1),(10R)-13-noreudesma-4,6-dien-3,11-dione(AOM-2),(5S,8R,10R)-2-oxoeudesma-1,7(11)-dien-12,8-olide (AOM-3),7-epi-teuc-renone (AOM-4), oxyphyllenone A (AOM-5), oxyphyllenone B (AOM-6),oxyphyllanene F (AOM-7),(11S)-nootkatone-11,12-diol (AOM-8), nootkatone(AOM-9), eremophila-1(10),11(12)-diene-2,9-dione (AOM-10), β-nootkatol(AOM-11), oxyphyllendiol A (AOM-12), oxyphyllendiol B (AOM-13), oxyphylloneG (AOM-14),4S-isoprophy-6-methyl-1-tetralone (AOM-15),香草酸(AOM-16),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AOM-17),益智酮甲(AOM-18),杨芽黄素(AOM-19),良姜素(AOM-20), β-谷甾醇(AOM-21),胡萝卜苷(AOM-22)。其中,AOM-1~AOM-3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AOM-7、8、10、15~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28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敬明,刘双秀,贺巍,杨卫红,吴忠,夏平光,陈飞龙;[J];中药材;2000年10期
罗秀珍,余竞光,徐丽珍,李克明,潭沛,冯锦东;[J];药学学报;2000年03期
桂蜀华;蒋东旭;袁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08期
张起凤,罗仕德,王惠英,范多青;[J];中草药;1997年03期
王昕;秦民坚;吴刚;束盼;;[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红;[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安宁;[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红,纪明慧,宋小平;[J];保鲜与加工;2002年02期
安宁;杨世林;徐丽珍;邹忠梅;;[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年05期
张敬来,陈丹云,刘小玉,赵巧民,苗体方,刘绣华,朱蕾;[J];化学研究;2001年02期
罗辉,张建和,莫丽儿;[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7年03期
冯淑香,刘耀明,董俊兴;[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05期
钱亚琴,刘汉清,庄炜;[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刘红,郭祀远;[J];食品工业科技;2005年03期
张明发,沈雅琴;[J];陕西中医;1996年07期
李彩君,陈佃,何瑞;[J];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04期
王正君;张金辉;潘康成;;[J];畜禽业;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锋磊;倪竹南;;[A];浙江省2005年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胡昌江;黄勤挽;李兴迎;李兴华;杨宗锟;谢秀琼;彭克成;;[A];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祖发;[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关水;[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张宏芳;[D];西北大学;2007年
刘红;[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安宁;[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彩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林蕊;[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刘新桥;[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吴艳萍;[D];青岛大学;2003年
石桂芳;[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胡玉兰;[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邓惠玲;[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吕玮;[D];天津大学;2006年
胡晶红;[D];山东大学;2007年
杨毅;[D];贵阳中医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怀恩,闻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年02期
吴斌,吴立军;[J];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02期
李巍,李铣,李占林,张鹏,许婧,汪毅;[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沈健,张虎翼,徐波,潘竟先;[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年02期
孔令义,闵知大;[J];药学学报;1996年07期
赵志礼,董辉,秦民坚,梅其春,徐珞珊,徐国钧,李斌;[J];中草药;1998年09期
乔春峰,王峥涛,董辉,徐珞珊,郝小江;[J];中草药;2000年06期
赵志礼,王峥涛,董辉,徐珞珊,林秀富;[J];中草药;2001年02期
朱自平;陈光娟;张明发;沈雅琴;;[J];中药材;1991年10期
林敬明,刘双秀,贺巍,杨卫红,吴忠,夏平光,陈飞龙;[J];中药材;200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红;[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草药;2005年12期
史大永;韩丽君;孙杰;袁兆慧;杨永春;石建功;范晓;;[J];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11期
赵琪;刘娟;王福男;刘桂范;王桂芝;张琨;;[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11期
赵云;阮金兰;王金辉;丛悦;宋爽;;[J];中药材;2010年05期
武新亮;赵敏;邹连春;王亚男;王大成;李玉山;邓旭明;;[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2期
匡海学;张宁;陆志博;;[J];中医药信息;1985年03期
黄灶华;洪筱坤;;[J];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院;1996年Z1期
赵晓亚,孙汉董,吴继洲;[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08期
薛培凤,梁鸿,王邠,赵玉英;[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2005年02期
张承忠,宋龙,李冲,魏玉辉,陶保全;[J];中草药;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琛;周光雄;叶文才;;[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赵芬;张贵杰;徐嵩;于鹏飞;庾石山;;[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刘俊宏;柏健;杜丹;庾石山;;[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植飞;孔令义;彭司勋;;[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曹家庆;赵余庆;;[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王倩;邹坤;;[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桑志高;李冬利;陶美华;涂国全;章卫民;;[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铁军;门田重利;Arjun H BANSKOTA;;[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刘春力;段营辉;戴毅;姚新生;;[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李菲;李创军;杨敬芝;张东明;;[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宋盼来;[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丁乡;[N];医药经济报;2001年
陆善旦;[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农训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李兆显;[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安徽亳州药市
张昌文;[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5年
史美强;[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孙清廉;[N];健康报;2008年
丁乡;[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罗贤圣;[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杰;[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袁叶飞;[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孙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秦文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周鸿立;[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乌力吉特古斯;[D];内蒙古大学;2008年
陆娟;[D];吉林大学;2009年
邹连春;[D];吉林大学;2009年
陈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刘新桥;[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治元;[D];安徽大学;2010年
包磊;[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江蓓;[D];暨南大学;2012年
蓝晓聪;[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何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咸丽娜;[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龚雪龙;[D];苏州大学;2010年
李远彬;[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立平;[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苗艳丽;[D];山东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耐荫蔬菜——蘘荷--《蔬菜》1993年02期
耐荫蔬菜——蘘荷
【摘要】:正 蘘荷又名阳藿,我县农家多有种植,在植物分类上属姜科,与生姜同科属。耐荫蔽,忌日光直射。系多年生草本,叶从根状茎生出,叶片互生,披针形。夏季抽出穗状花序,花被淡黄色,花下有鳞片状苞片,其根芽发育成的蕾在开花前可供食用,根状茎可供药用,性温味辛,功能温中理气,祛风止痛,止咳平喘,可主治感冒咳嗽、气管炎、哮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勤修;刘表喜;王玉兰;;[J];今日种业;1981年06期
谷雅卿;;[J];现代农业;1981年10期
李有竹;刘亮;;[J];生命世界;1983年01期
沈夏淦;;[J];生命世界;1984年03期
陈耀东;;[J];生命世界;1984年05期
辛培刚,杨兰芝,华方兰;[J];落叶果树;1985年01期
吕悦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高曦;;[J];耕作与栽培;1986年04期
裴喜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周衍权;;[J];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育农;李晓林;;[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Ⅰ果树)[C];1989年
黄建荣;;[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陈克贵;吴洁;孟宪章;岳春芳;;[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彭立新;王明启;;[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迪利夏提;哈穆拉提;;[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杨柏云;罗丽萍;蔡奇英;谢克强;管毕财;;[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叶万辉;赵南先;曹洪麟;黄忠良;;[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傅德志;;[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傅德志;;[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朱根发;陈明莉;;[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华南农业大学
刘厚诚;[N];广东科技报;2000年
肖风雷;[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0年
金铁祥;[N];科学时报;2000年
马运福;[N];中药报;2000年
菱兰;[N];中国工商报;2001年
;[N];中国特产报;2001年
武英伟;[N];中国特产报;2001年
祝丽香;[N];中国特产报;2001年
李清华;[N];广东科技报;2001年
李志坚;[N];湖北科技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黎维平;[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曹玉芳;[D];西北大学;2004年
李刚;[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冯缨;[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曹庸;[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杜晓东;[D];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
张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刘世彪;[D];西北大学;2005年
张椿雨;[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彭晓英;[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晔林;[D];中南林学院;2001年
张国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李方;[D];浙江大学;2004年
王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何术;[D];中南林学院;2004年
郑永强;[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陈慧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张晓冬;[D];扬州大学;2005年
杨辉;[D];新疆大学;2005年
余道平;[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的位置: &
姜科花卉的繁殖栽培
优质期刊推荐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饮食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作者:戈萌,谢天培,季红光
【关键词】& 代谢
&&& 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可由于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药效或副作用加强或减轻,甚至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和奇特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发现食物和植物药(Herb)同样可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治疗的失败[1,2]。植物药在多数西方国家被称为饮食补充剂或食品补充剂,在我国有多种植物药被列入保健食品或药食两用品。本文将植物药列入食物一并讨论。食物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结果,已成为合理饮食与用药的一些常识,如在服用钙补充剂时,忌食含草酸丰富的菠菜、茶和杏仁,因为草酸在小肠中与钙结合,产生无法吸收的不可溶物质,在阻碍钙的吸收的同时还可能形成结石。又如服用铁补充剂时,忌食过多动、植物油脂,因为油脂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影响三价铁离子转变为二价铁离子,不利于胃肠道对铁的吸收。食物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包括对胃排空时间、药物溶解性、药物吸收度、肝脏血流以及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等[2]。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食物对药物代谢酶影响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
&&& 食物-药物的代谢性相互作用出现于当摄入人体的食物改变(抑制或诱导)了体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导致通过这种酶进行代谢的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发生变化,从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引起毒性反应或导致药效降低[2,3]。在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过程中,肝脏起着重要作用。药物在肝内的分解与代谢一般分两个阶段:Ⅰ相反应,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将药物转化成相应产物;Ⅱ相反应,将药物或I相代谢产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糖苷酸、硫酸)结合形成更易排出的产物。Ⅰ相反应首先发生的氧化反应由肝内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催化进行。这组酶是以血红蛋白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s)为核心酶的复杂微粒体系统,CYPs参与了90%以上药物的代谢[4],在人体内的药物代谢中重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有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和CYP3A4等亚型。其中,约有超过50%的临床药物通过CYP3A4进行代谢[5]。酶的特异性有助于解释许多药物间以及食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表1列举了药物代谢中一些重要的P450酶亚型及其部分底物 表1& 药物代谢中重要的P450酶亚型及其部分底物[6,7] 如果某种外源性物质(如食物或药物)为某种酶的抑制剂或诱导剂,此外源性物质便可能影响通过这种酶代谢的所有药物(底物)在体内的清除。例如,服用的某物质可抑制睾丸酮在体内的清除,而睾丸酮特异性地通过CYP3A4代谢,那么,此物质同样也可能抑制其他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如环孢霉素和华法令等)的清除。目前,有关食物对特定药物代谢酶的影响的研究信息,主要来自部分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观察、动物体内实验、大鼠或人肝微粒体与待测物共同孵育的体外实验[8]、表达P450酶的人小肠上皮细胞Caco-2与待测物共同孵育的体外实验[9]、表达P450酶的仓鼠肺成纤维细胞与待测物共同孵育的体外实验[10]、人肝癌细胞HepG2与待测物共同孵育的体外实验等。
&&& 受食物因素影响的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有: 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 CYP3A4在许多药物的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药物包括咪达唑仑、环孢霉素和睾丸酮,以及大多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免疫调节剂、抗组胺类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HMG CoA 还原酶抑制剂和抗HIV药物等[6]。据估计,约有超过50%的临床药物通过CYP3A4进行代谢。与CYP3A4有关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最为常见,这与CYP3A4在肝脏和小肠壁的高表达量,CYP3A4有大量的特异性底物,且CYP3A4活性对于饮食成分的敏感程度高等密切相关。对CYP3A4活性有抑制作用的食物有西柚汁、杨桃、大豆、甘菊、人参、大蒜、红酒等[9,11-15],对CYP3A4活性有诱导作用的有乌龙茶等[10]。
&&& 细胞色素P450 1A2 (CYP1A2):&& CYP1A2在咖啡因、茶碱、对乙酰氨基酚、丙米嗪等许多药物的代谢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CYP1A2活性有抑制作用的食物有西柚、大豆、薄荷、甘菊、蒲公英和石榴[11,12],对CYP1A2活性有诱导作用的食物有含咖啡因的饮料、绿茶、红茶、芽甘蓝、卷心菜和花椰菜[10,16]。
&&& 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对CYP2E1活性有抑制作用的食物有槟榔、椰子和大蒜[17],乙醇是CYP2E1的底物,同时也可诱导肝脏的CYP2E1活性[18]。除了细胞色素P450 3A4、1A2和2E1以外,其他P450酶亚型(如1A1、2B1、2C9、2C19和2D6)的活性同样也受多种饮食成分的影响。表2列举了对这些P450酶亚型的活性起抑制或诱导作用的饮食因素(包括普通食物、保健食品、药食两用品种,及个别植物注:黄芩、贯叶金丝桃、紫锥菊根、独活、防风、羌活、白毛茛和小毛茛为植物药,其他均为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食两用品种。
&&& 在上述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的食物中,研究较多的主要有西柚、红葡萄酒、大蒜、大豆、花椰菜、绿茶和红茶等,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在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西柚中的一些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如6’,7’-双羟基佛手柑素(6’,7’-dihydroxybergamottin, DHB)、香柠檬亭(Bergamottin, BG) 和一些黄酮类物质如槲皮苷(Quercetin)、山茶酚(Kaempferol)、柚皮苷元(Naringenin)和柚皮苷(Naringin) 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显著抑制CYP3A4、1A1、1A2的活性[18],因此西柚可抑制许多经CYP3A4、1A1、1A2代谢的药物(如环孢霉素、咪达唑仑、对乙酰氨基酚等)在体内的清除。
&&& 红葡萄酒的蒸干物及其主要成分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及黄酮类物质在以睾丸酮为底物的大鼠和人肝微粒体的体外实验中,显示出对CYP3A4的抑制作用[15],然而体外实验结果并不一定总能准确反映体内的情况。在临床试验中,试验人群口服CYP3A4底物环孢霉素,同时饮用红葡萄酒,结果导致试验组体内的环孢霉素清除率较对照组上升了50%,环孢霉素的血药浓度显著降低,提示红葡萄酒在体内诱导CYP3A4活性。对于正在服用环孢霉素的器官移植病人,饮用红葡萄酒可导致环孢霉素无法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从而引起急性排斥反应。
&&& 大豆的提取物及其含有的黄豆苷原(Daidzein)、染料木黄酮(Genistein)成分在人肝微粒体的体外实验中显示对CYP3A4、CYP1A2的抑制作用[12]。
&&& 在大鼠体内实验中,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中的葡糖醛酮(Glucosinolate)成分,特别是其中的芸苔葡糖硫苷(Glucobrassicin)可诱导CYP1A1[16]。
&&& 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Ginsenoside Rd)和山茶酚(Kaempferol)在人肝微粒体的体外实验中可显著抑制CYP3A4活性[13]。
&&& 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物中富含油酸(Ole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在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实验中,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和亚油酸可抑制CYP2E1代谢活性[17]。
&&& 在表达P450酶的仓鼠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实验中,绿茶可降低2-乙酰氨基芴(2-acetylaminofluorene, AAF)的遗传毒性,2-乙酰氨基芴为CYP1A1和1A2的底物,提示绿茶对CYP1A1和1A2的诱导作用。在大鼠体内实验中,绿茶和红茶可诱导肝脏的CYP1A2代谢活性,其中起诱导作用的活性成分为咖啡因,而非茶多酚。在临床试验观察中,绿茶和乌龙茶可诱导CYP1A1活性[10]。已知多种致癌物质为CYP1A1和1A2的底物,如苯并(a)芘、7,12-二甲基苯并(a)蒽、黄曲霉素B1和2-乙酰氨基芴等,而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长期饮茶可有效抵抗饮食中的多种致癌物质对机体的致癌性,这与绿茶和红茶对CYP1A1和1A2代谢活性的诱导作用提高了致癌物质的代谢清除率密切相关。同样,饮茶也会影响其他CYP1A1和1A2底物的药物代谢清除率。
&&& 由此可见,食物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呋喃香豆素类(包括6’,7’-双羟基佛手柑素和香柠檬亭)和黄酮类(包括槲皮苷、山茶酚、柚皮苷元和柚皮甙)的物质可抑制CYP3A4、1A1、1A2的活性;咖啡因可诱导CYP1A1、1A2的活性;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和亚油酸)和蒜素可抑制CYP2E1活性;乙醇可诱导CYP2E1活性。含有上述物质的许多食物,都有可能影响P450酶的活性,并引起其相应底物(药物)的代谢改变。如含有呋喃香豆素类物质的食物有芒果,杨桃,芸香科的枳实、西柚和酸橙,豆科的补骨脂,伞形科的当归和白芷;含有黄酮类物质的食物有芒果、杨桃、草莓、大豆、芸香科的枳实和橙,豆科的补骨脂、黄芪、甘草、葛根和槐米,菊科的白术、大蓟、红花、菊花、野菊花和蒲公英,姜科的姜黄和生姜,五加科的人参和三七,唇形科的益母草;含有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槟榔、椰子和亚麻油;含有咖啡因的主要是绿茶、红茶和咖啡等饮料。以上所列举的有大部分为列入保健食品或药食两用品清单的品种,也都是人们日常饮食保健中常见的品种。含有影响上述P450酶活性的物质还有多种植物药,这里不再列举。
&&& 综上所述,饮食因素对于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复杂多样,某些食物可同时对多个P450酶亚型起抑制作用(如西柚汁、大豆、薄荷),某些食物可同时对多个P450酶亚型起诱导作用(如绿茶、芽甘蓝、卷心菜),某些食物在对某亚型起抑制作用的同时,又可对另一亚型起诱导作用(如绿茶)。因此了解并努力完善饮食因素对于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对于指导用药时的合理饮食,保证人们的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1& Sorensen JM. Herb-drug, food-drug, nutrient-drug, and drug-drug interactions: mechanisms involved and their medical implications.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93-308.
&&& 2& Harris RZ, Jang GR, Tsunoda S. Dietary effects on drug metabolism and transport. Clin Pharmacokinet, ):.
&&& 3& Brazier NC, Levine MA. Drug-herb interaction among commonly used conventional medicines: a compendium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m J Ther, ):163-169.
&&& 4& Williams PA, Cosme J, Ward A,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cytochrome P450 2C9 with bound warfarin. Nature, 7):464-468.
&&& 5& Fujita K. Food-drug interactions via human cytochrome P450 3A (CYP3A). Drug Metabol Drug Interact, ):195-217.
&&& 6& Yuan R, Madani S, Wei XX, et al. Evalu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probe substrates commonly used b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o study in vitro drug interactions. Drug Metab Dispos, ):.
&&& 7& JW Harris, A Rahman, BR Kim, et al. Metabolism of taxol by human hepatic microsomes and liver slices: particip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3A4 and an unknown P450 enzyme. Cancer Research, ):.
&&& 8& Raucy JL, Lasker JM, et al. Acetaminophen activation by human liver cytochromes P450IIE1 and P450IA2. Arch Biochem Biophys, ):270-283.
&&& 9& Paine MF, Criss AB, Watkins PB. Two Major Grapefruit Juice Components Differ in Time to Onset of Intestinal CYP3A4 Inhibition. J Pharmacol Exp Ther, ):.
&&& 10& Edenharder R, Sager JW, Glatt H, et al. Protection by beverages, fruits, vegetables, herbs, and flavonoids against genotoxicity of 2-acetylaminofluorene and 2-amino-1-methyl-6-phenylimidazo [4,5-b] pyridine (PhIP) in metabolically competent V79 cells. Mutat Res, (1-2):57-72.
&&& 11& Hidaka M, Fujita K, Ogikubo T, et al. Potent inhibition by star fruit of human cytochrome P450 3A (CYP3A) activity. Drug Metab Dispos, ):581-583.
&&& 12& Anderson GD, Rosito G, Mohustsy MA, et al. Drug interaction potential of soy extract and Panax ginseng. J Clin Pharmacol, ):643-648.
&&& 13& Patel J, Buddha B, Dey S, et al. In vitro interaction of the HIV protease inhibitor ritonavir with herbal constituents: changes in P-gp and CYP3A4 activity. Am J Ther, ):262-277.
&&& 14& Piscitelli SC, Burstein AH, Welden N, et al. The effect of garlic supplements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saquinavir. Clin Infect Dis, ):234-238.
&&& 15& Piver B, Berthou F, Dreano Y, et al. Inhibition of CYP3A, CYP1A and CYP2E1 activities by resveratrol and other non volatile red wine components. Toxicol Lett, -3):83-91.
&&& 16& Gurley BJ, Gardner SF, Hubbard MA, et al. Cytochrome P450 phenotypic ratios for predicting herb-drug interactions in humans. Clin Pharmacol Ther, ):276-287.
&&& 17& Britto MR, McKean HE, Bruckner GG, et al. Polymorphisms in oxidative drug metabolism: relationship to food preference. Br J Clin Pharmacol, ):235-237.
&&& 18& Bailey DG, Kreeft JH, Munoz C, et al. Grapefruit juice-felodipine interaction: effect of naringin and 6’,7’-dihydroxybergamottin in humans. Clin Pharmacol Ther, ):248-256.
&&&&& 作者单位: 1 201203 上海,上海天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2 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编辑:齐& 永)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芽前除草剂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