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上手训练鸟喙上有裂痕怎么可以救治

用消毒药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的病原A型流感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加热55℃;根据研究显示,多数的禽流感病毒在56度以上高温烹;鹦鹉疾病防治大全;沙门氏菌症;沙门氏杆菌如何传染?;老鼠是传染病菌的媒介,家禽及鸽子可能为不显性的带;(2)沙门氏杆菌会不会感染人?会;(3)人感染此菌有什么症状?;呕吐,下痢,疲倦,脱水,发烧,头痛,及其它症状;(4)患鸟有那些症
用消毒药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的病原A型流感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加热55℃1小时、60℃10分钟可被消灭,对大多数防腐消毒药敏感,病毒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在4℃可保存数周,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之久。.
根据研究显示,多数的禽流感病毒在56度以上高温烹煮就很容易死亡,所以绝对不要食用未经烹煮的肉类,吃火锅时也要避免以生的蛋清沾食火锅料,以维护个人健康安全。
鹦鹉疾病防治大全
沙门氏菌症
沙门氏杆菌如何传染?
老鼠是传染病菌的媒介,家禽及鸽子可能为不显性的带原者。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与已感染此菌的鸟接触,都可能得病。除了水平传染之外,也会经卵垂直感染。侥幸孵化出的幼鸟,可能成为散布病菌的带原者。在卫生状况差的环境下,幼鸟可能因败血症而暴毙。!
(2)沙门氏杆菌会不会感染人?会
(3)人感染此菌有什么症状?
呕吐,下痢,疲倦,脱水,发烧,头痛,及其它症状。
(4)患鸟有那些症状?
从中度的肠炎到急性死亡。厌食,精神抑郁,嗉囊停滞,下痢,多渴多尿,关节炎,呼吸困难,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偶尔发生。此外,依禽种的不同,也有较典型的病症。如灰鹦容易有关节炎,肉芽肿皮肤炎,蜂窝织炎,腱鞘炎等慢性病变。吸蜜鹦鹉及企鹅则有较高的死亡率。鹦鹉,全丝雀及火鸡易有眼睛症状。厚嘴鹦鹉易得败血症。红燕鸥,麻雀易有心肌病及呼吸困难。鸽子易出现斜颈的神经症状,及关节炎。
(5)治疗方法为何?
除了以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病之外,保持环境卫生更是杜绝此病漫延的重要工作。
(1)什么是结核病?
鸟类的结核病症状和哺乳动物不同,主要的症状出现于消化系统。病原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的短杆菌Mycobacteriumavium,偶尔也有检出M.bovis和M.tuberculosis。该病原共有七种血清型。除了鸟之外,猪,天竺鼠,兔子和人类也可能感染。鹦鹉中以亚马逊,派翁尼斯鹦鹉及虎皮鹦鹉是较常见被感染的对象。
(2)人类会不会感染?会。
(3)人类感染此病会出现什么症状?
人类若感染此病,只要没有其它免疫抑制的疾病,多半不难治疗。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包含:体重减轻,呼吸道症状,淋巴腺病等。
(4)该病的传染方法为何?
病原对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在土壤中可存活七年之久,以消毒剂清理鸟舍并无法有效的清除该菌。受到患鸟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及饮水,是主要散布此病的途径。该菌侵入患鸟后,可能被肝脏,脾脏及骨髓的单核球吞噬,但未被杀死。最后会形成中间坏死的肉芽肿结节。第一次的菌血症通常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若细菌从肝脏散布开,形成第二次的菌血症时,肺脏,肾脏,性腺及肠壁都会受侵害。
(5)患鸟有那些临床症状?
患鸟可能食欲良好,但体重却渐渐减轻。精神抑郁,慢性下痢,羽色差。肝脏肿大,肠壁变厚,且内部充满液体。有时眼睛周围及皮下组织可发现结节。偶有因骨髓感染而出现跛行的症状。
(6)治疗方法为何?
因为该病为人畜共通传染病,所以患鸟强烈被建议安乐死。然而对于价值极高的鸟,或者在畜主的坚持下,可用以下治疗人类结核病的口服药物治疗。
Ethambutol15-20mg/kgbid,Isoniazid15mg/kgbid,Rifampicin15-20mg/kgbid。后两药可能导致肝毒性,或者引起呕吐等胃肠道副作用。
(1)什么是鹦鹉病?
鹦鹉病又被称为饲鸟病。病原为披衣菌Chlamydiapsittaci。包含家禽,牛马羊狗猫天竺鼠等家畜,野鸟,宠物鸟,及人类在内的动物,都可能感染鹦鹉病,为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
(2)人若感染会出现那些临床症状?
人类感染披衣菌的潜伏期约为4-20日,临床症状包含失去食欲,发烧,呕吐,头痛,多发性关节炎,咳嗽,淋巴腺病,胸口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中可能有半数的患者演变为肺炎,同时肝脏受损。对于怀孕妇女,艾滋病患及年龄45岁以上者,病症更为严重。
(3)鸟如何感染此病?
感染鹦鹉病的鸟类,其口鼻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中,都可能带有病原。披衣菌在自然环境中,可存活数个月以上。
(4)患鸟有那些临床症状?
因患者的免疫力及披衣菌感染部位不同而异,轻则无明显病症,重则死亡。完全无症状的患鸟,或者已转为慢性病的患鸟,仍会不断排毒,免疫力下降时则又会发病。急性病症:较常发生于年轻鸟,临床症状包括:(a)肝脏,胃肠道症状:食欲减弱,绿色或灰色下痢便,黄绿色尿酸,呕吐。(b)呼吸道症状:桨液或脓样眼口鼻分泌物,呼吸困难,结膜炎,鼻窦炎。(c)其它如羽毛膨松,体重减轻及精神抑郁等非特异性症状。慢性病症:肌肉无力,羽毛状况差,偶有轻度的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或者癫痫,后
肢麻痹等神经症状。
流行性感冒
(1)什么是鸟类流行性感冒?
这是一种由RNA病毒导致的疾病,可分为ABC三种型。其中BC二型只会感染人,而A型则可感染鸟类、人、马、猪等其它动物。此病毒会不断的改变,演变出数百种不同的亚型。
(2)流行性感冒如何传染?
一般认为水鸟是散布A型流行性感冒的最大带原者,然而侨床患梅⒉ =逵苫寄竦慕崮ぃ粑婪置谖锛胺啾闵⒉疾《尽J欠窕峤槁汛荆壳叭晕从卸邸
(3)人会不会得到此病?会
(4)人若感染流行性感冒,会出现那些临床症状?
患者会出现如感冒般症状,如发烧,头痛,肌肉疼痛,喉咙痛,咳嗽,恶心,上吐下泻等急性病症。严重时会变成肺炎。
(5)人会不会将感冒病毒传染给鸟?也会。
(6)患鸟可能出现那些临床症状?
依照感染病毒株的不同,环境状况与年龄的不同,鸟儿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一般来说,患鸟会精神抑郁、厌食、咳嗽、打喷嚏、鼻窦炎、产蛋量减少,甚至突然死亡。除了感染呼吸道之外,患鸟的肝,脾及脑都可能受损。此外,鹦鹉较容易出现斜颈,失去平衡等神经症状。
(7)有什么治疗方法?
没有,只能给予支持疗法,或治疗细菌或霉菌的继发性感染。
(8)如何预防鸟受感染?
避免让宠物鸟与野外禽类接触,注意环境消毒。新进鸟类必须隔离观察。
(1)什么是新城病?鸟如何感染此病?
该病为病毒性疾病,病原为paramyxovirus-1,几乎各种鸟类都会感染此病毒。临床症状依病毒血清型不,感染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病毒随着粪便排泄出来,经由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此病。病毒随着血液循环散播到全身,形成病毒血症。
(2)有什么临床症状?
鼻窦炎,结膜炎等呼吸道症状,绿色水样下痢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会发生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羽毛松散,以及头,翅下垂,斜颈,麻痹等神经症状。死亡率约有22-55%。
(3)如何治疗?
目前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家禽有疫苗可接种,但并不适用于鹦鹉及其它宠物鸟。
(1)什么是隐孢子虫?
它是一种极微小,无法以肉眼辨视的单细胞寄生虫,分类上属于球虫目。寄生在消化道或呼吸道的上皮细胞
(2)那些动物会受到感染?
许多脊椎动物都可能受隐孢子虫的感染,包含人类在内,其它如禽鸟、家畜、狗猫、,天竺鼠、鱼、爬虫类等动物都可能感染。
(3)人如何感感染此病?可能出现那些临床症状?
近年来这种病愈来愈受到重视。它可能经由水源污染,或者接触受感染动物的排泄物而被传染。在美加地区,迁徙的雁鸭的排泄物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已有人因此病症死亡。病患会出现呕吐,慢性下痢,里急后重,消瘦、咳嗽等症状。隐孢子虫也会抑制免疫力,艾滋病患若感染此病,病症会更为严重
(4)患鸟会出现那些症状?
由于感染后小肠绒毛会萎缩,病鸟可能出现下痢,呕吐,体重减轻,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感染时,则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肾脏也可能被感染。 不见得所有被感染的鸟都会出现临床症状(与自体免疫力有关),慢性症的鸟会出现精神抑郁,或者食量正常却日渐消瘦等症状。病鸟的粪便还会持续造成其它鸟只感染。 繁殖母鸟若感染此原虫,胚胎的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
(5)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无论是人或鸟都一样,不要喝不洁的饮水,接触其它鸟只的排泄物后要洗干净手。
(6)隐孢子虫的治疗方法为何?
包含人类患者在内,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法。
梨形鞭毛虫
(1)什么是梨形鞭毛虫?
也是属鞭毛虫纲的梨形鞭毛虫,是一种外观呈梨形或椭圆形的单细胞寄生虫。无法以肉眼看见。
(2)梨形鞭毛虫是否会感染人?会
(3)人或鸟的感染途径为何?
在患鸟的嗉囊及十二指肠中,容易发现此原虫。根据统计显示,鸡尾,虎皮及爱情鸟较容易感染此原虫。锥尾,金刚,巴丹及亚马逊则较少得到。该病的病原为原虫giardialamblia,受污染的不洁饮水是导致人鸟得病的感染源。
(4)人类若感染此原虫,有那些症状
该虫寄生在人的十二指肠及小肠,有时也会寄生于回肠。孩童较易得到,可能出现慢性下痢的症状,并且会影响脂肪吸收,使得脂溶性维他命吸收不良。
(5)病鸟有那些临床症状?
体重减轻(可能减轻20-30%),过度理羽,羽毛及鸟喙油腻,啄羽,因过度敏感而易尖叫,粪便中出现未消化的整颗谷粒,慢性下痢,粪便量增多,粪便被粘液包裹,幼鸟可能死亡。因维他命E及硒的吸收不良,患鸟可能出现跛行或麻痹的症状。
(6)治疗方法为何?
每日口服二次Metronidazole25-30mg/kg。持续一到二周(该药对雀科可能有毒性)。口服吸收效果良好且药性安全,饮水量可能应服药而增加。如果患鸟出现跛行为麻痹的症状,还需每三到十四天肌肉注射一次维他命E/硒0.1ml/kg
如果确定所养的鹦鹉为一公一母,公母配对成功,感情很好,但就是传不出好消息,可能的问题究竟出在那儿?
(1)环境紧迫,例如经常遭受人为干扰;笼舍附近有狗、猫、鼠、蛇等猎食者出没;居住场所过于吵杂;都可能让恩爱的小两口不敢有更进一步的火花。
(2)巢箱的隐密性不够:有些生性胆小的鸟,对于巢箱的隐密性要求高,对于这些鸟来说,L型或较深的巢箱较能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对于比较容易攻击伴侣的繁殖鸟来说,两端皆具有开口的T型巢箱,能提供逃跑的紧急出口。
(3)有些鸟需要受到同种鸟繁殖期活动的刺激,才会诱发发情机制。单独一对关于笼舍内饲养,恐怕无法顺利交配产卵
(4)光照周期与营养:对于原本生活在热带区域的鸟来说,光照周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白昼明显增长,一般会刺激母鸟发情。突然增加食物的供给量,也可诱使鸟发情交配。
(5)营养不均衡:缺乏维他命A、D3、钙、钠、叶酸、锰等营养素,可能使产蛋率下降,影响受孕率。摄取过度的锌,食物遭霉菌毒素污染,都可能导致不孕。
(6)近亲繁殖被认为会影响受精率,胚胎也容易死亡。
(7)肥胖:亚马逊,金刚,粉红巴丹等鹦鹉,容易因为肥胖而导致交配或排卵失败。所以在非繁殖期,最好限制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取,并增加运动飞行的机会。
(8)药物副作用:常期服用药物,如四环素,会影响公鸟精虫活力。尼古丁(香烟)、有机磷(杀虫剂)或一些抗生素药物也会导致不孕。
(9)疾病:缺乏运动,过度肥胖和年纪太大的母鸟,容易发生卡蛋(蛋滞)的危险。子宫及输卵管感染、腹膜炎、肾脏病等病症,不仅会影响繁殖率,严重时,更有生命危险。许多繁殖障碍问题,能以内视镜检验先行过滤出。
挟蛋症,难产
(1)什么是挟蛋症(eggbinding),什么是难产(dystocia)?
多数进入繁殖季节的宠物鸟大约每隔24到28小时产下一颗蛋,而蛋壳在输卵管中型成的时间约为24-25小时。任何无法顺利将整颗蛋(无论蛋的结构是否成熟)排出的情形就称为挟蛋症(卡蛋)。而难产则表示母鸟完全无法将蛋排出体外。
(2)鸟在产卵前有那些症状?
一般来说,鸟下蛋前,粪便量会增加,形状也会变得比平时粗2-3倍。但是其中不应该带有血渍。鸟儿在外观上可感觉下腹部膨大。产蛋时,可见翅膀频频微开下垂,尾羽抬高用力。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虎皮鹦鹉_图文23等内容。 
 免费:图文虎皮鹦鹉的一切!(96页2次稿)精心整理_农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95页精心整理共14课,虎皮鹦鹉的一切,供大家学习交流:养育,疾病,繁殖,分辨公母老幼,手...  虎皮鹦鹉常见10个品种图鉴带大图_畜牧兽医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目录: 1.原始种...由于本文图片皆来自于网络,如果无意 间触犯了您的权益 1.原始种:(Base Color...  免费:图文虎皮鹦鹉的一切!(109页4次稿)精心整理_畜牧兽医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109页精心整理共15课,虎皮鹦鹉的一切,供大家学习交流:养育,疾病,繁殖,分辨公母老幼...  意见反馈 下载客户端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文库| 搜...免费--原创:虎皮鹦鹉的详细饲养方法_畜牧兽医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免费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嘴勾曲, 强而有力, 喜欢咬啃木质, 故不能用竹笼, 要用金属丝笼。...虎皮鹦鹉养殖技巧 7页 免费
图文虎皮鹦鹉的一切! 69页 免费
虎皮鹦鹉的品种...  如何训练虎皮鹦鹉不咬人_解决方案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家里的虎皮鹦鹉突然变的很爱咬人,只要人靠过去就露出一副“你看起来很好吃”的兴奋样子,该怎么改掉它...  虎皮鹦鹉手养方法和训练说话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不少鸟友问我小型鹦鹉如何手养,如何教它们学说人 类语言。这里我将我多年饲养小型鹦鹉的经验写下 来...  会飞的虎皮鹦鹉_育儿知识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美丽的虎皮鹦鹉 一、基础知识 1、鹦鹉鹦鹉是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众多羽毛艳丽、爱叫的鸟。典型的 攀禽,对...  虎皮鹦鹉基础知识 第一课 关于[虎皮鹦鹉]基础知识 [重点] 一:虎皮鹦鹉的别称: 娇凤、彩凤、阿苏儿、鹦哥 二:虎皮鹦鹉属于澳洲体系小型鹦鹉 三:虎皮鹦鹉原产于...> 怎样饲养好虎皮鹦鹉
怎样饲养好虎皮鹦鹉
&  怎样饲养好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嘴勾曲,强而有力,喜欢咬啃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丝笼。单只玩赏,可按画眉笼的大小和式样做笼,但食水罐要结实,底应为铁片的封闭底。成对繁殖时,宜用较大的箱笼。
& & & & 成群饲养繁殖,则需有大的笼舍,最好用铁骨架和铅丝网建造,木质结构的要包上铁皮。同时要注意空间与鸟数量的关系,一般每立方米不要超过3对鸟。另外,雌雄也要按比例放入,雌鸟数量可稍多些,并安上足够的横栖木和巢箱。巢箱的做法就不说了,去百度查查,里面要垫木屑,鸟儿就会交配下蛋,希望你的鹦鹉能健康成长!!
  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种子,平时可喂谷子、黍子、稗子,可根据条件单一喂一种或一定比例(如6:3:1)混合,并经常喂些蔬菜,如大白菜、白菜(油菜)、胡萝卜丝等,砂粒和红黏土块也应经常喂给。育雏期补充鸡蛋小米,秋季粒料中要加1/10的苏子。食、水、菜隔日换1次,换前先把谷壳吹出去,将剩下的菜取出,再添新料。每周清一次笼底、砂粒和粘土罐。
  虎皮鹦鹉不喜欢水浴,天热可喷雾淋浴。为保持羽色光泽,不宜在阳光下直晒。夏季置凉爽处,冬季为了繁殖,需室内保温10摄氏度。室外过冬时,需有挡风设备,保留巢箱,以备夜间避寒,粒料中应加入1/10的苏子。
  一、物种特征
  虎皮鹦鹉头羽和背羽一般呈黄色且有黑色条纹,毛色和条纹犹如虎皮一般,所以称为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其羽毛颜色光艳,性情活泼且叫声清脆、易于驯养,在我国是大众鸟友最喜欢的鸟种之一。头部呈圆,喙部有钩曲,喙上方有蜡膜(多数虎皮鹦鹉的性别可通过蜡膜颜色来分辨)。虎皮鹦鹉腿部比较短,四趾,其中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易于其攀树、攀物。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鸟喙橄榄黄色,蜡膜蓝色;虹膜白色。母鸟的蜡膜为灰棕色,仅带有一点点浅蓝色,到了繁殖季则会变为深棕色。幼鸟体色较深,公母幼鸟的蜡膜都为粉红色,需要3到4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羽色。
  二、外形描述
  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平均寿命是7年。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成鸟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
  三、分布范围
  虎皮鹦鹉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新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虎皮鹦鹉原产大洋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也有少数分布。
  四、生活环境
  虎皮鹦鹉主要栖息于开阔的草原地区、干燥的马利植被区、穆拉加灌木丛和开阔的茂密林区、充满桉属和金合欢属植物的平原地区、农耕区;平时大多不会离开河岸或是水源太远。他们是群聚性的鸟种,平时大多聚集20只甚至数百只,曾经有聚集过25000只的记录;如果受到惊扰,则整群会飞起,在空中转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飞动,然后降落在安全距离附近的树上;它们是相当合群的鸟种,平时每只鸟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无阶级之分,偶尔会发生争吵;在破晓时分会先前往水源处饮水,然后才前往觅食,到了正午炎热的时候会寻找浓密树荫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较凉爽时再继续觅食,到了黄昏整群就会开始回巢休息过夜;白天喜欢在地面觅食,由于身体的羽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相当难以被察觉;它他们生性十分友善并不怕人,可以近距离接近观察;他们大多前往牛羊饮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处活动,通常整群会一起快速的饮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他们平常觅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以游牧的方式四处搜寻;在比较寒冷的季节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区,炎热的季节则会前往南澳。
  五、主要饮食
  野生虎皮鹦鹉一般以各种植物的种子、浆果及植物的嫩芽、嫩叶为食,到秋季飞到田间啄食谷物。
  六、生活习性
  喜集群,常结成20只数百只不等的一群外出觅食,有时甚至聚集2万或更多数量成群活动。虎皮鹦鹉在原生地可在多生态环境生存,如灌木丛、森林、草原、农场田园等。虎皮鹦鹉有类似于迁徙的行为,在澳大利亚,每年冬天(6月到9月)占据北方,到夏天(9月到1月)又聚集到南方。
  七、人工饲养
  虎皮鹦鹉人工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笼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虎皮鹦鹉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
  八、生长繁殖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虎皮鹦鹉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在南方饲养虎皮鹦鹉,四季都可繁殖,但是如果夏季温度过高,还是建议不要让亲鸟抱窝。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九、种群现状
  虎皮鹦鹉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价格便宜,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才会如此的普遍。
  十、颜色品系
  虎皮鹦鹉它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雄性鼻部呈淡蓝色,雌性呈肉白色。十分可爱。它们平均寿命7年。一般成长到3个月左右即可繁殖,大概分淡蓝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杂色等。虎皮鹦鹉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上区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基本属于这一类。体羽颜色斑纹近似原种,有蓝、黄、绿等色,上体布满黑色横纹斑。
2.淡色型虎皮鹦鹉可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也有一些没有)。
3.玉头型虎皮鹦鹉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均为淡蓝色;另一种头部为黄色,其它部位体羽均为绿色两个品系。
4.白化型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为红色,称为白红眼虎皮鹦鹉。还有一种体羽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块斑,称为云斑虎皮鹦鹉。
5.黄化型虎皮鹦鹉全身体羽为黄色,眼睛为红色,称为黄红眼虎皮鹦鹉。
  十一、雌雄分辨
  虎皮鹦鹉公母分辨虎皮幼鸟公母分辨方法:公鸟:蜡膜全部呈现桃红色母鸟:鼻孔周围呈现一圈的白色。
  虎皮中等年龄鸟公母分辨方法:公鸟:根据不同品种,蜡膜颜色为桃红色或蓝色,母鸟:鼻孔周围为蓝色外边是比较淡的蓝色虎皮成鸟公母分辨方法:公鸟:根据不同品种有的蜡膜是蓝色有的蜡膜是桃红色母鸟:根据不同品种有的蜡膜是白色有的蜡膜皱皱巴巴呈现茶褐色(那表示母鸟处于发情期)
  十二、驯养方法
  方法一:定期的接触训练,这种方法是需要耐心的。这个方法包括时常与你的虎皮鹦鹉讲话、用轻柔的语气使它们能够镇定下来。慢慢地将你的手放进笼内,直到鸟儿定住不乱跑为止。在前面几次不应该激动地将手伸进去抓它们或移到它们的面前。给他们一些时间去习惯你的手。当它停止害怕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将你的手指移近到它的腹部,像栖木一般,看看他们会不会站上来。在你的手指轻轻碰它的腹部时,记得要说&上来&。当你要让他们回去笼子及栖木上时,则应该说&下去&。当它在你的手上时,与他持续地保持说话。在你将它第一次拿出笼子时,不应该太急切。这些初期的训练,应该将训练的时间尽量短些。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你也可以慢慢地将时间给拉长,最后你就可以有一只相信你的虎皮鹦鹉朋友了!
  方法二:让它们有自己的时间在它们刚到家里的那几天,不要试着用手去碰触它们。给它们一些时间去习惯新环境跟新家,将笼子放在你常会在的地方。需要对它们付出许多的时间,试着去跟它们说话,且只有在换水或新鲜食物时才将手靠近笼子。尽量鸟儿们能够了解到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它们好,并且不是试着要伤害它们的。这种方法,要让它们愿意出来到你身边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你可以藉由摆在笼外的壳子或鸟点心引诱它们,引诱它们出来。或者是将这些贿赂品放在你的手上,在笼子内或外来引诱它。最后他会觉的相信你,并且成为你的朋友。
  方法三:重复地抓和放。将虎皮鹦鹉拿到另一间没有笼子的房间。重复地抓它跟释放它,虎皮鹦鹉很快就会了解到你不会伤害它。持续这个训练约个半到一个小时,然后将它带回它的笼子、并且与他说话一会儿。
  方法四:Melanie的激烈训练方法。这个方法一定要很小心地去做,当你手握一只虎皮时,要确定你的手没有握得太紧,否则可能会造成鸟儿窒息。而虽然有些虎皮因此方法被驯服了,可是仍有许多的虎皮对这方法没有好的反应,甚至会变得以后更难以取得它们的信任。
&将一只刚买来的虎皮用手抓好,要注意它会试着去咬你的手指。如果你没有开车的话,就一路握着它的身体回家。或者是每次握它握半个小时,第一天最少要五次,不要让它逃脱。如果有咬人的动作,就将它的嘴给抓住。这个方法可以使它们咬人时不会力气太大,并且也不会想要逃脱。
  十三、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十四、疾病防治
  虎皮鹦鹉身上的羽虱很多,必须注意消灭。虎皮鹦鹉还受吸血虫的危害。巢箱往往是产生吸血虫的大本营。每次孵窝完毕,要马上用开水烫一遍巢箱,再在箱内涂上对鸟无害的杀虫药BGP水溶液,保持清洁干燥,预防寄生虫。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所有&(C)&&&&&&&&粤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虎皮鹦鹉怎么上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