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蜂把蜂蜜盖子打不开全咬开了

        今年干旱,土地都干裂了    番茄都干死了    辣椒都干在杆上了          很多玉米还没结果就干死了,刚开天花就干死了        有的高粱也是还没出天花就干死了              这是死透了的玉米    这些高粱还好些,不过至少减产一半以上,去年高粱3到4元一斤,农民损失很大。
  @林廊清影
17:15:00  君子兰开花了        -----------------------------  @高度自治 97楼
09:47:00  这是对红,又叫并蒂莲,不是君子兰  -----------------------------  长得很像君子兰,我还以为是君子兰呢  百度了一下,的确不是,但也不是“并蒂莲”,“并蒂莲”莲花,应该叫“并蒂花”,别名:孤挺花、百枝莲、朱顶红、对红,科属:石蒜科孤挺花属
  并蒂莲是莲花的一种
  赞楼主,能文能武!加油!
  落伍者来报道,小林木鸡鸡,瓜子壳爱搞基
  @托纳托雷 105楼
12:26:00  落伍者来报道,小林木鸡鸡,瓜子壳爱搞基  -----------------------------  MJJ
  楼主是个多面手啊。  佩服。
  楼主,想跟你学养蜂,怎么样才能得到第一箱蜂?我去你那里帮手吧,教我怎么养蜂。很羡慕这样的农村生活,其实我老家也是农村的,现在外面多年,感觉累了,心疲了,向往简单的,生活压力小的农村生活,父母们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往城市里面去了,我自己也是向往农村的,虽然生活不是问题,但是还是得找些事情做,就算是爱好也好。
  羡慕你有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你现在的生活才叫生活哦,好喜欢,只可惜我做不到哈,我想问你的小蜜们会发生踩踏事故吗?
  关注中
  楼主很安逸,乡村乡居两不误
  哎,羡慕这种生活,但是又没勇气逃离城市。现在想,当初不结婚就好了,一个人说到哪里就去哪里,可是有了家庭,老婆孩子,就没办法那么自由了。
  楼主加油,发几张植物或者是盘景的PP呀
  楼主是个“全才”,且动手能力很强~~同样打算回归农村,所以看到此贴子感觉很亲切,同时也很佩服楼主~~话说今年我们家乡也是干旱严重,唉,苦了靠天吃饭的父母们~~楼主不要弃贴,期待更新。
  楼主,混的不错 啊,羡慕家在山里的,我只能在农村自己家里种花养鱼,很想进山隐居,楼主做的那些事情和爱好,和我完全一样,我也喜欢农村,不喜欢城市,目前回农村住了。。。。
  真心羡慕佩服楼主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我家也有一箱中蜂,我爸在桃树林里收来的,由于什么都不会,就一直放那养着,连蜜都没割,看了楼主贴子后学到不少呢。
  这么好的帖这么好的青年才俊姐姐我一定要顶~~  玉树临风 风流倜傥 英俊潇洒 才高八斗 貌似潘安 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 人送绰号玉面小飞龙的楼猪 你娶到媳妇了要上来报喜下哈^_^
  楼主动手能力挺强的嘛!我在老家都只有看到别个做,我就纯欣赏,哈哈
  哎,在农村,断电断网是常事,可这次断网时间断得有点长啊,损失了好多单,帖子也没更新了,从21号到今天29号足足一个多星期没网,只好干干农活,走走亲戚。
  @鸡飞狗跳楼
12:57:00  楼主,想跟你学养蜂,怎么样才能得到第一箱蜂?我去你那里帮手吧,教我怎么养蜂。很羡慕这样的农村生活,其实我老家也是农村的,现在外面多年,感觉累了,心疲了,向往简单的,生活压力小的农村生活,父母们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往城市里面去了,我自己也是向往农村的,虽然生活不是问题,但是还是得找些事情做,就算是爱好也好。  -----------------------------  养蜂其实很简单,最关键的是要有兴趣,第一箱蜂可以诱捕野生的中蜂。看这群就是前几天我邻居在岩石下发现的,让我帮他一起过箱拍的照片。听说蜂群就是在我家菜园子旁别人的土边的岩石下。        
  @一抹浅笑123AS 109楼
15:58:00  羡慕你有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你现在的生活才叫生活哦,好喜欢,只可惜我做不到哈,我想问你的小蜜们会发生踩踏事故吗?  -----------------------------  小蜜虽然蜂多势众,但是它们依旧能次序井然,而且分工非常明确,不会有踩踏,但是空路中偶尔也有装机事件发生,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图。  
  @寻伊百度0 113楼
14:56:00  楼主加油,发几张植物或者是盘景的PP呀  -----------------------------  其实我也就这几张可以入目了,总共也没几盆,还需要继续培养,每年春天再上山多挖点回来。
  @田园清秋 114楼
20:34:00  楼主是个“全才”,且动手能力很强~~同样打算回归农村,所以看到此贴子感觉很亲切,同时也很佩服楼主~~话说今年我们家乡也是干旱严重,唉,苦了靠天吃饭的父母们~~楼主不要弃贴,期待更新。  -----------------------------  我会继续更新的,希望持续关注
  @秋风吹泪 115楼
21:23:00  楼主,混的不错 啊,羡慕家在山里的,我只能在农村自己家里种花养鱼,很想进山隐居,楼主做的那些事情和爱好,和我完全一样,我也喜欢农村,不喜欢城市,目前回农村住了。。。。  -----------------------------  是的,我也不喜欢与人交际,不喜欢喧嚣的地方。
  @蓦然间回首楼
22:37:00  真心羡慕佩服楼主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我家也有一箱中蜂,我爸在桃树林里收来的,由于什么都不会,就一直放那养着,连蜜都没割,看了楼主贴子后学到不少呢。  -----------------------------  你这个有框吗,如果没框,就算是土养,其实这样养也行,粗放管理,有蜜就割,无需过多人为干预。但要养好,方便管理,还是要框养,这样方便取蜜,不用像土养那样杀采用鸡取卵的方式取蜜,取蜜对蜂群影响小。
  @家在福山 117楼
11:13:00  这么好的帖这么好的青年才俊姐姐我一定要顶~~  玉树临风 风流倜傥 英俊潇洒 才高八斗 貌似潘安 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 人送绰号玉面小飞龙的楼猪 你娶到媳妇了要上来报喜下哈^_^  -----------------------------  哈哈,姐姐帮我介绍个吧
  再来看看最原始的手工打铁吧,我亲戚家搬家了,原来的一套打铁的工具没地方放了,让爸搬来自己用,四五十公里远的路程去年用车运回来的,我们也没什么工具可打,今年夏天亲戚才来帮我们做好火灶,做好之后就打了一根撬棍,我伯伯家修房子拆模用的。                
  小时候看到走村串巷的打铁人,到村子祠堂摆开架子,就可以开打了,那时奶奶经常去打锅铲,铁锄什么的。好多年没见过这工具了
          今年遇天旱,饮用水都快干断了,自来水管子里面没有水来了,只好上山去看看怎么回事。途经一个溶洞,里面很凉快,进去歇歇凉。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窝      蛐蛐也知道洞里面凉快,这里面这种蛐蛐特多。            我顶    我单手顶        仰望      小河沟山泉水里面生长的螃蟹        水小了很多,加上是沙地漏得凶,到进水的地方都没水了    刨开清理一下,水又流进来了    其实这里有三四根水管的,几户或者十几户人家共用一根水管,这是其中暴露在外的一根水管              不是的会关注一下岩壁上的树桩有没有上好的盆景桩材                正值中午,阳光透过树丛直射下来,对光拍了一张,效果不错。          满地的野果,我们这里叫酸枣果儿(儿化韵),果肉乳白色如鼻涕一样浓稠,味道酸酸甜甜的,我们家不远也一颗很大的酸枣树,到成熟季节,小时候,每当遇到吹风,就会约上一群小伙伴到树下等着新鲜的果儿从树上掉下来,风停后,经常满载而归拿回家慢慢品尝。                  这是岩豆,豆荚上满是毛,摘一个下来弄了我一手。    /p/m/.jpg  小河里面捉到的螃蟹  /p/m/.jpg  /p/m/.jpg  /p/m/.jpg  油炸螃蟹,又香又脆。
          上面几张图不显示,补上
      虽然今年夏季天旱,但是依然蜂多蜜足,准备换大一号的箱子养。往年同期蜜源是比较匮乏的,不知道今年是何故,不但不缺蜜,还有盈余,估计是某种蜜源植物遇天旱流蜜才多,但是我也不敢取蜜,怕天气再继续恶化下去,因为前段时间时间天气好已经取了两次蜜了,现在不取蜜了让它们多留些做储备,以防后患。        看上面白花花的这些就是成熟的封盖蜜,留给它们,到缺蜜的时候,工蜂就会咬开蜜盖采水稀释里面的成熟蜂蜜来食用,还有是拌花粉喂幼虫。            
    今年天旱,玉米减产,我背了一背篓加一口袋也不觉得有多重。    高粱也是减产了,看很多都倒了。    穿双拖鞋就上山背包谷        由于天气热,只能在下午凉快了才上山,才背了三趟月亮就出来了,一个来回半小时背一趟。    
  一下午就背回来这点  
                  上山砍松,修剪好树形,挖掉几边的大根,长好了以后再来挖去种,做松树盆景。          这是三角枫,也是做盆景的好树材,可惜桩太大,我一个人没法挖,就算挖出来了也没法搬回去,只好选小的挖。            这棵不错,可以做微型悬崖式盆景        拿回来再配个石头,真是妙趣横生                      上面这些是最终要的效果      由于天气热,须根少,现在还不能露根太多,只能全部埋土里面,成活之后慢慢用水冲掉上面的土,逐渐拆去四周围土的东西,进一步冲水露根,还原上面最佳栽种效果。
            外婆家院子边的铁扫帚正开花,小蜜们采得正欢
  久旱之后8月份终于开始下雨了,雨后出去逛了一圈回来,随拍                搬走的人家留下的残垣断壁,搬到下边公路边去了          高压电线杆,不过已经改道停用了      王大爷家的大肥猪,猪圈烂了,只好任其在外游荡
  今年干旱得厉害,菜价都涨得厉害,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吃过早饭,开车和小合伙们一起去看苗寨七夕节,刚去的时候只有没几个人,后来慢慢的多了起来。其实楼主本人也是苗族,我的祖父(爷爷的爸爸)辈的一个兄弟就在住这上边(不要高官禄 也要在大山住),这上边是一个大家族,我们那下边也是一个大家族,跳舞的人里面就有我的弟妹们,打牛皮鼓吹芦笙的是我的长辈。  我们这辈年轻人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知道得很少。因为从小到大一直是生活在汉族人生活的地方,受的是正规教育,没有民族教育,现在们这里少数民族地区有开设名族课了,学苗语,学舞蹈芦笙,中小学都有。我爸高中毕业,也不会讲苗语,我妈没文化,能讲能听懂苗语,可小时候在我们学语的时候没有交我们,希望现在多看一点来弥补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缺失。                    苗族女孩服饰也许大家看得很多了,看看苗族小伙朴素的长衫吧。          这是我们家族里面的大鼓,前几年家族中每家都出几百元钱去买了一头牛来杀,用牛皮做的鼓面,苗家办丧事就要用到这种鼓配合芦笙,芦笙和鼓点要不断的祭奠几天几夜,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几年我大伯我爷爷死之时让我候芦笙,需要用纸钱手持三支燃烧的香跪在死者前面等一吊芦笙吹完,期间还要和吹奏者一起向死者作揖,一吊芦笙至少要十几分钟,多的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吹完,结尾的时候还要拿着香纸起来和吹芦笙的人一起围着鼓转几圈,跪的时间长了,站起来时腿脚都是麻的,要好半天才能缓过来,候芦笙绝对是一件苦差事,一场葬礼办下来,脚杆走路都要打颤颤,要是儿孙少的人家,那会更惨,因为儿孙多的可以轮换的上,比如爷爷死了,儿子可以替父亲候芦笙,兄弟也可以相互替。每当我跪得腿麻膝盖受不了的时候,我心理就会暗暗生恨,为什么我们苗家礼节要这样迂腐,人都死了还要让活人受罪,难道非要这样才能表达对死者的种种哀思吗?虽然狠,但还是以死者为大,又不得不去照做。    这就是芦笙,节日吹奏的是喜庆的调子。                    路边卖苗族服饰的地摊和卖水的      本镇的老年秧歌队也来助兴            个个都是老当益壮啊,跳起舞来精神抖擞的                            节目开始前放烟花助兴,因为这是民办的节目,烟花都是别人送的。    阳光强烈,大家都打伞观看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芦笙舞  /p/m/.jpg  现代舞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独唱  /p/m/.jpg  /p/m/.jpg  跳花灯  /p/m/.jpg  /p/m/.jpg  回家了  /p/m/.jpg  /p/m/.jpg  俺家就在这大山之下的一条省道公路旁,由于这上面公路曲折,路况不好,从这里走路和开车,半小时后基本上是同时到家。  最后发现几个精彩的节目没有拍照,只录了两个视频,一并放上来  /player.php/sid/XNTk1NDU2OTYw/v.swf  /player.php/sid/XNTk1NDczODEy/v.swf
  哎,又漏图了,好像一个帖子超过50张图就不能显示了                  芦笙舞    现代舞            独唱      跳花灯      回家了      俺家就在这大山之下的一条省道公路旁,由于这上面公路曲折,路况不好,从这里走路和开车,半小时后基本上是同时到家。  最后发现几个精彩的节目没有拍照,只录了两个视频,一并放上来  /player.php/sid/XNTk1NDU2OTYw/v.swf  /player.php/sid/XNTk1NDczODEy/v.swf
            我三伯伯家养的山羊,每年都要杀一只来过年,今年现在山羊价格毛羊是30元一斤,羊肉店熟羊肉120元一斤,价格不菲啊,多养山羊也能致富,以前我家最多的时候养了十来只,可惜那时价格很低,最后全部一起才卖了8千元左右。
  小黑羊本来是一对的,还有一只被亲戚拿500元强买去了
  割高粱,这是本地糯高粱,专供酒厂酿酒用的,去年3到4元一斤,今年天旱,减产了不少,不知道价格能不能突破4元一斤。  边割边选好的起来做种              
  自己煮的皮蛋瘦肉红枣枸杞豇豆粥,皮蛋两枚,瘦肉丁小碗,枸杞大枣小碗,大米一碗,豇豆小碗(豇豆忘记拍了),先放米、豇豆、枸杞和大枣,中间时候放瘦肉盐和猪油,快好了放皮蛋。  我家喜欢吃比较干的稀饭,太稀的吃了几泡尿就去了,等水熬干了才好                  捞一碗泡蒜泡葱拌饭吃。
            我幺叔家风高粱的洋机器,我家还是用的木质那种
  下了几场雨之后,可以开始种菜了,全是农家肥种的,现在种的菜能吃到每年清明前后,有白菜,萝卜,大蒜,葱,青菜等              
              小蜜生存很不易,不但要辛勤劳作,还要时刻防范外来入侵,胡蜂和蟾蜍都爱吃蜜蜂,一个是白天来,一个是晚上来,昼夜不停的残害着我的小蜜,白天我经常要到蜂箱前去打胡蜂,晚上要检查蜂箱前有没有糖蛾和蟾蜍,糖蛾是偷蜜吃的,蟾蜍是吃蜜蜂的,遇到蟾蜍,可以不用杀生,把它夹起来仍远一点不让它爬回来就行了,这些都好对付,小蜜最难对付的还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无法摆脱人类的控制,每年都要被人类掠夺走很多的蜂蜜。
                  我地土名叫海椒花,学名叫冬珊瑚。开小白花,结果由青变红,挂果期长,果实里面的种子和辣椒种子一样的形态和颜色。一年四季都在开花结果,叶子绿色,长青,这东西很贱生,房前屋后到处都可以繁殖。  今年这么干旱都没干死它,足以见它生命力有多强。
            我家的猫狗能和谐相处,还能经常见他们一起玩耍嬉闹,老狗是好几年的了,记得我07年去上大学的时候,她还小,放假回来开始她不认识我,见我就像见生人一样狂叫,和她相处了一段时间,第二年再次回来,她居然还能认识我,见到我不再狂叫了
  农家自制豆花过程,豆子是今年的新豆子      先用机器磨豆浆            我负责生火        看看机器的内部构造,是用两块砂轮做的磨,最大限度还原了石磨豆花的制作方法,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转速高了容易产生高温影响磨出来的豆浆的质量        生火的过程我要还负责宰猪草煮猪草    豆浆煮开了,用纱布过滤掉豆渣,豆渣用来喂猪。        过滤完后把锅清理干净再把豆浆倒回来煮开          煮豆浆的过程我去拔了几颗葱做油辣椒      用蒜泥,西红柿做调料      把辣椒煎到微黄最好      过滤后的豆渣用来喂猪    加入西红柿        过滤后的豆浆再次煮开了,可以加卤水点豆腐了,先用水和豆浆稀释,再慢慢的加入锅里面          这时候不能要大火了,只要保持温度就可以,不然会把豆花冲坏,不易凝固成团        开始成形了      舀掉多余的水
  @寻伊百度0 128楼
19:25:00  小时候看到走村串巷的打铁人,到村子祠堂摆开架子,就可以开打了,那时奶奶经常去打锅铲,铁锄什么的。好多年没见过这工具了  -----------------------------  这么多铁质的工具还能走街串巷?
        继续舀水                水舀掉之后用碗放锅里面把豆花框起来,这样就不用扎豆花了,而豆花又不会散掉,吃起来嫩滑爽口。    豆花做好了,猪食也煮的差不多了          用菜刀将豆花切成小块          起锅了                    油辣椒里面放入葱,小葱拌豆腐,开吃了,看着都来口水,光吃豆花也能吃饱,剩下的豆花沥干怎么做菜都好。
                  不知道这花叫啥名字,小时候栽的,有和石蒜花一样的球形地下根茎,那时候我们叫它水仙花,后来发现不对。这花喜欢在下雨之后开放。
                      我家在露天靠墙随意堆放的木头都能长出木耳,我们这里喜欢生长木耳的树种是乌桕和构树。说起菌类,小时候经常被背篓去森林里面采蘑菇,那时候每年夏天都有好多蘑菇采,可惜这两年森林里面再也不长蘑菇了,不知咋回事。
  @寻伊百度0
19:25:00  小时候看到走村串巷的打铁人,到村子祠堂摆开架子,就可以开打了,那时奶奶经常去打锅铲,铁锄什么的。好多年没见过这工具了  -----------------------------  @林廊清影 150楼
16:56:00  这么多铁质的工具还能走街串巷?  -----------------------------  是呀,我们自己拿铁去叫他们打,
                  这种蜂叫德国黄胡蜂,捕食我的小蜜,由于个体小,将蜜蜂尸体分三次搬运走的。  德国黄胡蜂是肉食蜂种,属于胡蜂科,体长17毫米左右。头与胸宽略相等,两触角窝略隆起,有1梯形黄斑。两复眼间凹陷处黄色,额及颅顶黑色,颊黄色。触角黑色。唇基端部有2个齿状突起,黄色,中央存3个黑斑,前胸背板前缘隆起,两侧有三角形黄斑,其余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横带状,黑色。并胸腹节黑色。中胸侧板黑色,上部有1黄斑。后胸侧板黑色。翅基黄色。前、中足基节、转节及腿节基部大部黑色,腿节端部约1/3及胫、跗节第一节均黄色。后足基节黑色,外侧有1黄斑,转节及腿节基部约2/3黑色。腹部第一节背板中央有1菱形黑斑,两侧各有1小黑色。第2-6节基部黑色,端部为1黄色,中央有凹陷宽带。除第六节外,背板两侧各有1点状黑斑。第2-5腹板黑色;第六腹板黄色。
            我家的公牛,养得太肥了无法耕地了,牵出来就要顶人        喂的就是这种酒糟,牛吃了长肉快,酒糟是不要钱的,自己到酒厂去装车,自己出运费。
  前些天种的菜已经长出来了        萝卜菜长得最快  
  @蓦然间回首2012
22:37:00  真心羡慕佩服楼主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我家也有一箱中蜂,我爸在桃树林里收来的,由于什么都不会,就一直放那养着,连蜜都没割,看了楼主贴子后学到不少呢。  -----------------------------  @林廊清影 125楼
18:47:00  你这个有框吗,如果没框,就算是土养,其实这样养也行,粗放管理,有蜜就割,无需过多人为干预。但要养好,方便管理,还是要框养,这样方便取蜜,不用像土养那样杀采用鸡取卵的方式取蜜,取蜜对蜂群影响小。  -----------------------------  借了别人一个蜂箱,但是里面没有楼主那样的框,前几天让村里个老人帮取蜜,他直接把蜂房取出来,然后用手挤蜜,感觉这样对蜜蜂伤害很大,而且还会影响蜂蜜的口感,如果没有摇蜜蜂的机器。有没有好点的办法割蜜呢
                            今年天干,农作物减产,只好种点荞麦来补充一下,到时候开花了是雪白的一片,可以供我的小蜜采集,结的种子可以喂鸡喂猪。好多年不种这个东西了,在别人那里买了12斤种子,就撒了这么一块地,我弟弟犁的土,我撒种盖土,最后一个人把土盖完手都磨了几个水泡,天也快黑了。
      这个荞麦种是去年的新鲜种子,发芽率很高,抓一把种在花盆里面三四天就长出来了。
  我的妈呀
楼主太能干了
太棒了 现在社会 这样的男人比大熊猫还珍贵
            由于今年天干,旱灾严重。网上看新闻我市下拨抗旱救灾资金200万元,但是最终到我们村,我家只得了5斤已经开始长虫了的陈荞麦种,而且是村民们找村干部要才发的,没时间去领的农户就没有,据村干部说这是国家借给你们的,明年是要还的。我呸,真气人,就这个烂荞麦种发不发芽还是未知,种了还要还,真无语了。事实证明这个荞麦种是不发芽的,我们邻近的几个村也发了,听他们说种了一个星期也不见出土,我撒了一把在我家栽葱的盆里面,三四天过去了也不见发芽,刨开看,种子还是原样,拨开看里面的胚芽大部分都已经腐烂了。幸好我拿回来的荞麦还没种,不然就白费力了。  
  楼主 你多大了呀
                有着美丽传说的彼岸花,曼珠沙华(梵语:Ma?;jusaka),又名红花石蒜,这段时间正在开放。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冥府三涂河边,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股魔力。可以让人回忆到自己的前世,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曼珠,一个是叶妖,沙华。 彼岸花花叶同根,却永不相见. 花妖和叶妖守护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见过面,因为花开的时候没有叶子,而叶子只在花榭时才出现。 花妖和叶妖疯狂的想念着彼此,并被痛苦折磨着,在一年的七月,曼珠沙华偷偷的违背了神的规定见了面 。那一年的七月,彼岸花大片大片,鲜红如血... 神怪罪了下来,把曼珠沙化打入轮回,并被永远诅咒,生生世世在人间遭受磨难,不能相遇。从此,彼岸花也叫曼珠沙华,是开放在天国的花... 它也是唯一开在黄泉路上的花... 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香就能想起自己的前世,然后发誓再也不分开,却在下次依旧跌入诅咒的轮回..... 彼岸花花开彼岸,通向幽冥之狱.... 破解诅咒的唯一方法是找到真正的曼珠沙华,而它就是两个人的眼泪结成的,并且,要其中一个人所有的血液染红的那朵曼珠沙华....... 结局,曼珠和沙华在这一世还是没能在一起.....有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盛放的彼岸花,那鲜红的花朵像一只只对天堂祈祷的手掌,那么虔诚热烈而又绝望的幸福。这像火一样的花儿充满了哀伤却又燃烧着爱情的忠贞。
  @小亲菜 161楼
21:14:00  我的妈呀
楼主太能干了
太棒了 现在社会 这样的男人比大熊猫还珍贵  -----------------------------  奔三了
  @蓦然间回首2012
22:37:00  真心羡慕佩服楼主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我家也有一箱中蜂,我爸在桃树林里收来的,由于什么都不会,就一直放那养着,连蜜都没割,看了楼主贴子后学到不少呢。  -----------------------------  @林廊清影
18:47:00  你这个有框吗,如果没框,就算是土养,其实这样养也行,粗放管理,有蜜就割,无需过多人为干预。但要养好,方便管理,还是要框养,这样方便取蜜,不用像土养那样杀采用鸡取卵的方式取蜜,取蜜对蜂群影响小。  -----------------------------  @蓦然间回首楼
20:53:00  借了别人一个蜂箱,但是里面没有楼主那样的框,前几天让村里个老人帮取蜜,他直接把蜂房取出来,然后用手挤蜜,感觉这样对蜜蜂伤害很大,而且还会影响蜂蜜的口感,如果没有摇蜜蜂的机器。有没有好点的办法割蜜呢  -----------------------------  没有框就只有这样的办法了,只要花粉和工蜂幼虫不挤出虫浆混里面就不会影响口感,割蜜的时候只割有蜜的部分就行,蜂巢内的蜂蜜花粉幼虫一般是按上中下三个区分开的,很好辨认,我上面已经说过了。因为割了上面部分的蜜,中间和下面的子区必定会一起掉下来,如果有精力和时间,可以用木棍穿起来放回蜂箱里面,争取把损失减到最小。
                上山采摘野生猕猴桃,在一个长满杂木的山坡发现了一株,果结得真多,除了硕果累累这个词我找不到别的形容词来形容了,我们只摘了一小部分就摘了一大袋子,后来下雨了就没摘了,多了也吃不完,其实我也不是很喜欢猕猴桃,只是享受摘的过程。                我家就在图上右上角被火烧过发黄那片森林的附近,海拔800多米,我拍照摘猕猴桃这个地方海拔1200多米,高度差很大。    这是山下的另一个村        上面三张图是被烧过的那片森林,前段时间拍的。
  摘了猕猴桃也不忘挖树桩,这种貌似是我在网上看到别人说的金弹子。    
  刚摘猕猴桃回来就碰到他们上山打猎,于是跟着一起去了,据说是去打山羊,牵了几条猎狗,拿了几张网。            一大群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多干松树          英姿煞爽的下司狗  下司狗因主产于贵州省麻江县下司镇而得名,在云贵高原苗岭山系的雷公山区内广为分布。下司狗毛色光亮、洁白如玉,头部粗大,相貌凶猛、眼圈、嘴、鼻、舌红润,双眼皮、胸部深圆,尾直而尾尖向上(鼠尾)。通晓人性,悟性好,忠实听话,颇受人们宠爱,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常被驯化为观赏犬。该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四肢强健,足底厚实,脚趾弯钩适中,趾间疏展,奔跑速度快,耐力和爆发力极强,天生就有很强的捕猎能力,是远近闻名的猎犬品种,被列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通过系统强化驯养,可成为"小警犬"。            初生牛犊不怕我,还走过来配合我拍照。                倒下的松树,根依然紧抓在土里面,顽强的生长着。                山坳里面的野花            
        明显的喀斯特地貌,四周高,中间低,依然不积水,因为中间有一个落水洞。    猎狗们静静的等候猎人安好网然后再进山林寻找山羊        不知道是什么树,结的果子是红色的        放了猎狗就直接冲进山林了    中途追累了吃个梨          这里映山红到处都是    这个我一时忘了学名,本地人叫牛奶奶,因为结的果子很像牛的乳头。        我是穿皮鞋和他们一起钻山林    松树    青杠树桩      这是山顶的一颗松树,飘枝很漂亮,树脚到树顶都有枝条,我直接穿着皮鞋就爬上去了,上面的视野非常开阔                上面这几张都是站在松树顶拍的。        树林里面的老松果      不知名的花            现在是8月底,依然还有少量的嫩蕨菜芽          树林里面的蕨类植物    菌类,不知道是什么蘑菇      最终无功而返,山羊影子都没看到,只听到狗叫,只看到山羊脚印,中间追了一只野兔出来,我也没见到。        回来之后又有几个准备上山打野猪了,打野猪太吓人了,就没去了,上面的几个猎狗曾经都被野猪咬伤过。
  今天终于把所有图片都更新完了,没有时间差了,以后拍了再续。
        我们这里的耕地工具,犁头,我爸今天刚帮别人做好的        邻居家种的菜      我撒在花盆里面的荞麦又长高了。
  很喜欢看农村的这种自然田园贴,  感谢有为青年的分享  鼓掌 撒花 奉茶
  好爽,还有打猎的直播,可惜没有打到猎物,
  那个白狗 是贵州的下司犬 很有名的
  @细雨斜阳hk 173楼
14:46:00  很喜欢看农村的这种自然田园贴,  感谢有为青年的分享  鼓掌 撒花 奉茶  -----------------------------  像我这样东搞西搞的会被当地人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人,媳妇儿都娶不到的,“有为青年”这个词离我太远
  @寻伊百度0 174楼
18:55:00  好爽,还有打猎的直播,可惜没有打到猎物,  -----------------------------  能逮到猎物最好,逮不到也快乐,钓鱼不一定是为了吃鱼。
  @小亲菜 175楼
20:09:00  那个白狗 是贵州的下司犬 很有名的  -----------------------------  是的,但听他们说这不是纯种的
  这段时间一直有胡蜂骚扰我的小蜜,今天又看见几个来吃我小蜜的胡蜂,是可忍孰不可忍,有了剿灭它老巢的想法,你来吃我小蜜我就要吃你全家,听说油炸胡蜂蛹可是美味哦,我只吃过蜜蜂蛹,没吃过胡蜂蛹,打算尝尝鲜,于是,捉几只关在瓶子里面,用细线绑上卫生纸挂它腰上,这样目标大,飞行慢,可以跟踪到它老巢。    但是放飞后,并非如我所想,一路不挂这里就挂那里的。  解开树枝继续放飞        又挂树上了    再拉下来      三挂两不挂,胡蜂也快弄挂了,被弄得精疲力尽,飞不起来了,放手上也没力气挣扎了,也不蛰我了。          看这家伙,被我关起来了嘴里面叼的小蜜也不放下,真是人为财死,蜂为食亡啊              后来又捉了几只,统统宣告失败,有风,挂上纸条不利于飞行,不挂纸条飞得快,人又无法跟踪。最后放弃了这个方法,看它们的大体飞行方向直接上山去找。    别人家种的荞麦都长出来了,这可不是村里面发的那种,而是他家去年自留的种子,我种的也是去他家买的。        肤盐木还在开花,有一只小蜜正在采花蜜。          首先去看看这个悬崖上有没有蜂巢,因为前几年也有胡蜂在这岩石上筑巢      这个我们当地叫红籽儿(儿化韵),已近开始变红了,学名叫火棘,果子成熟了像火一样红,小时候经常摘来吃。              最后在一颗杉树上发现,蜂巢有足球这么大,杉树太高太细了,太危险了,放弃了,不去弄它们了,其实胡蜂不光是吃我的小蜜,还吃其他害虫,且饶他一命。
  @林廊清影 152楼
17:15:00              /p/m/.jpg......  -----------------------------  她叫韭兰,又因常在风雨前后开,又叫风雨兰。花儿开得真好!
  @蓦然间回首2012
22:37:00  真心羡慕佩服楼主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我家也有一箱中蜂,我爸在桃树林里收来的,由于什么都不会,就一直放那养着,连蜜都没割,看了楼主贴子后学到不少呢。  -----------------------------  @林廊清影
18:47:00  你这个有框吗,如果没框,就算是土养,其实这样养也行,粗放管理,有蜜就割,无需过多人为干预。但要养好,方便管理,还是要框养,这样方便取蜜,不用像土养那样杀采用鸡取卵的方式取蜜,取蜜对蜂群影响小。  -----------------------------  @蓦然间回首2012
20:53:00  借了别人一个蜂箱,但是里面没有楼主那样的框,前几天让村里个老人帮取蜜,他直接把蜂房取出来,然后用手挤蜜,感觉这样对蜜蜂伤害很大,而且还会影响蜂蜜的口感,如果没有摇蜜蜂的机器。有没有好点的办法割蜜呢  -----------------------------  @林廊清影 166楼
21:40:00  没有框就只有这样的办法了,只要花粉和工蜂幼虫不挤出虫浆混里面就不会影响口感,割蜜的时候只割有蜜的部分就行,蜂巢内的蜂蜜花粉幼虫一般是按上中下三个区分开的,很好辨认,我上面已经说过了。因为割了上面部分的蜜,中间和下面的子区必定会一起掉下来,如果有精力和时间,可以用木棍穿起来放回蜂箱里面,争取把损失减到最小。  -----------------------------  记下了,谢谢楼主指导哈!
  楼主是个人才,鉴定完毕。
  坐等楼主来更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新鲜的东西
  @林廊清影
17:15:00    -----------------------------  @田园清秋 180楼
21:04:00  她叫韭兰,又因常在风雨前后开,又叫风雨兰。花儿开得真好!  -----------------------------  真是名符其实,风雨兰最喜欢在风雨后开花,记下了,感谢!
      前几天种的荞麦长出来了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今天早上起来雨停了,把村里发的荞麦种洒了吧,虽然明知道是陈荞麦种,不发芽的几率是99%,还是把它种了。    已经长虫了的荞麦种,不知道是几年的了      因为担心不发芽,这一小块土全撒了,共五斤,看看这个密度是很高的了。          把地里的高粱茬全部挖起来        对面的山浓雾环绕着山顶      全部挖完了,回家      途径石榴树下    忍不住摘一个下来    砸开还没成熟,吃了一口好酸,扔了    原来这一片都是水田,后来这些年天干,水小了,就都没做田了。    回到家,爸爸已经把早饭煮好,素萝卜菜,腊肉,蚕豆(放冰箱冰的,冰到现在味道还没变),葫芦汤。
  看看我家老猫好厉害,今天又咬到一只白头翁,以前经常见它咬到来吃我家鸡食的麻雀。      拍了一张就跑了,怕我抢它的,更怕它女儿抢它的。
  楼主这样才叫实实在在的在活着!  如果有个表妹或堂妹就好了,一定要介绍给这位聪明能干,又善良又有灵气的楼主!  如哪位妹妹能嫁给这位楼主,那真是有福气啊!
  楼主好样的,生活真爽
    留了半年多的头发才留了这么长,无奈迫于各种压力,前段时间还是去剪短了    感脚每次头发剪了都变丑了的有木有?    今天画一张卡通的照片哀吊我逝去的长发吧,我是不是又把我画得无比帅气了?哈哈    以后就用这张图片做头像了
    空心菜茄子    小南瓜,准确的说是南瓜的雌花    路边的胭脂花,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的“胭脂”的花也不过如此,反正我觉得不是很好看,以前我家院子边多得很,为了栽其他花,胭脂花我是见一颗拔一颗,因为胭脂花地下还有根茎,拔不干净还会再长出来的,另外,它的种子也可以繁殖,一时根本无法铲除干净。    
  @林廊清影  你是遵义哪个地方的,我是仁怀的,离开家好多年了,我是只能等到退休才来回去了。羡慕你,我的QQ,有空聊聊
  看着真好  
  @寻伊百度0
17:45:00  不错不错,帮你顶,你一直更新,我一直关注你。  你那是什么地方,水好山好  。  -----------------------------  @林廊清影 20楼
17:53:00  终于有回复了,这是贵州省仁怀市的一个小山村,继续更新中。  我家院子边的黄杨,小时候去人家坟面前拔回来的,当时只有几颗,慢慢繁殖到几十颗了,做风景树不错,慢慢把它培养成植物围栏。      -----------------------------  刚才我还问你是遵义哪儿的,没想到你是仁怀的,我的QQ,记得加我啊,我是一中毕业的,那要追述到2003年了。呵呵。你说去高山上还有殷桃,我记得我们哪个地方只有长岗比较高啊,果实也成熟得慢半个月。你是搞房屋设计的是不,
  @林廊清影 35楼
21:25:00              /p/m/.jpg......  -----------------------------  看样子你是二合那下边的了,呵呵,不知道陈小桃你认得不
  @老屋背 44楼
10:21:00  LZ小弟那边的河床看似也被挖沙采金船蹂躏过,不过貌似还没有搞得千仓百孔,庆幸。小弟的谋生模式可取,可以往小型工作室乃至公司方向慢慢走,网络拉近了距离,提供了便利,既可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亦可操作生意。  -----------------------------  赤水河就是美酒河,应该是禁止挖沙的吧。
  兄弟在网上在买点散茅台酒三,赚点小钱三。你有车,物流又发达,一斤散酒发物流也就1块到两块钱左右哦
  羡慕啊  既有工作有经济来源,又能过上田园生活  我也很喜欢养花养鸟养鸡。
  难得好帖  
  粉红色的雨后开放的叫风雨兰,我有好多品种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蜂蜜瓶盖打不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