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普通话命题说话转变家乡话在那个里面吗

银牌申友 Lv12
TA的帖子:
发表于 09:00:13
查看: 20868
& && & 作为新一代上海人,虽说家里都讲上海话,可是面对小丫头时,大家不自觉的都说普通话,以前婆婆说我,老是对孩子说普通话。其实不经意间她自己也是的呢。现在我家孩子是听懂我们说的上海话,可是她自己绝对不说,你说的一句话,如果她想要和你确认一下这个事情,里面有的话是要重复的,她也会准确的翻译成普通话来问。SO,我家BB不会说上海话,你家的呢?
铜牌申友 Lv10
我记得我小孩也不说上海话,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小学是一定要讲普通话!到了高中回家基本多说上海话了!做父母的有时候也要和小孩用上海话交流也不至于身为上海人连上海话也不会讲!
踊跃献申 Lv7
我儿子会讲上海沪。
走马观申 Lv3
也是听得懂上海话,但是说国语
初识大申 Lv2
当然说上海话咯
铁牌申友 Lv8
基本都是普通话,也听得懂些上海话。
上学的时候都是以普通话为主。。
常驻大申 Lv6
我觉得:普通话,上海话和英语都要会才行。
银牌申友 Lv12
我觉得:普通话,上海话和英语都要会才行。
想法是好的,做起来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英语只会个别单词在适当的时候蹦几个出来。
有时你说,她能领悟到语意
银牌申友 Lv12
不说上海话就打。在家还给老子说什么普通话。
咩。好可怕。哈哈。
可是电视里和书上都是普通话啊。
老公让我用上海话读书。我感觉压力好大
大申过客 Lv1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注册申友 Lv5
说好普通话先吧,其他,能听就听,能讲就讲,不讲上海话也无所谓,沟通是看沟通能力的,不是靠语言,还有什么上海话很优先的思想,放弃吧,人也是看能力,不是看你说什么语言的。
大申铁杆 Lv9
顺其自然吧,我觉得只要能达到“听懂”这个最低要求就行了,没有必要刻意地追求什么的。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我觉的你真有这个精力,不如教教孩子英语呢。会说上海话,最大的收益就是你不会被陌生人当作外地人罢了,或许以后在服务业就业有点优势吧,其它真的想不到了。话说等你孩子长大了,只会上海话不会普通话的人估计很少很少的。英语好,学习、就业的优势就很大了,对人生很有帮助的。
忠实申迷 Lv11
不会说,我老公教她说,她说的还没我好听,老蹩脚的
我们老家的小孩现在都是讲普通话的,以后我看普通话要普及全国才行,这样也就没有这么明显的地域差别了,而且 也不用费事学地方话了。
大申铁杆 Lv9
如果我家贝贝对我说普通话,我会对她说:啊?你说什么我听不懂,你说上海话,然后她就会想想,重新说上海话
但有时候她会对我说:“嗯~~~~妈妈,这个上海话我说不来
但是基本上在家正常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上海话交流的比较多
大申铁杆 Lv9
不说上海话就打。在家还给老子说什么普通话。
哈哈哈,这个可以的,值得借鉴的办法
踊跃献申 Lv7
咩。好可怕。哈哈。
可是电视里和书上都是普通话啊。
老公让我用上海话读书。我感觉压力好大 ...
没那么难吧,我小时候从幼儿园开始就讲普通话,碰到同学不用普通话都开不了口了,可是回家从来不说的。我和老公的想法一样,小孩子必须会说上海话。
银牌申友 Lv12
没那么难吧,我小时候从幼儿园开始就讲普通话,碰到同学不用普通话都开不了口了,可是回家从来不说的。我 ...
读书大家习惯了普通话,用方言读真的很困难。哈哈。
铁牌申友 Lv8
不会吧,上海人都不说上海话,有些外地人在上海工作长了,我问他们教孩子什么话,是普通话么,他们急了,说,我们才不教普通话呢,我教的是上海话。呵呵,还真把自己当上海人了,就是买不起房子了。
铁牌申友 Lv8
给我和我老婆,我女儿说普通话,给我老爸说家乡话,和外公外婆说山东话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Inc.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我的家乡话
来源:  17:43:20 【】 
  我的家乡话是白话。白话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我就白话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谈谈。
  普通中的一些词语,我们白话要表达这些词语的意思,用的是我们白话的词汇。比如说,普通话所说的“太阳”,我们说“月头”;普通话中的“下雨”,我们说“落雨”;普通话说“自行车”,我们说“单车”; 普通话说“小人书”,我们说“公仔书”; 普通话说“螳螂”,我们说“马螂杠”,像这样的词在白话中是有很多的,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出来了。
  还有,普通话中的许多双音节词,在我们白话里却是单音节词。例如,普通话中的“被子”,我们说“被”;“桌子”,我们说“桌”;“眉毛”,我们说“眉”;“没有”,我们说“无”或“有”;“漂亮”,我们说“靓”。白话中这样的词也有不少,我就不再多说了。
  现在我再说说我们白话的一些词语跟普通话在语素结合的次序上恰好颠倒的情况。比如,普通话中的“喜欢”,我们说“欢喜”;“要紧”,我们说“紧要”,“夜宵”,我们说“宵夜”;普通话中的“客人”,我们说“人客”。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在我们白话和普通话中都有,但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例如,在白话和普通话中都有“肥”这个词,普通话一般指动物肥,而不说人“肥”,但在我们白话里,人和动物都是说“肥”。又如,普通话中的“脚”,是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而白话说“脚”,既可单指踝关以下的部分,又可把臂部以下,踝关节以上的“腿”跟“脚”合起来称“脚”
  我以上说的就是白话跟普通话词汇的差异。1&&
文章责编:haoyan723&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4:27:38)?&&( 14:24:48)?&&( 14:22:45)?&&( 17:29:01)?&&( 16:03:20)?&&( 16:01:04)?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先教宝宝说普通话还是家乡话?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孩子学说话时,究竟是先教方言还是普通话,这个问题,恐怕困扰着初为父母的很多人。  确实,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是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错过了以后学会更困难。  有专家提议先学普通话,认为这有助于孩子说普通话不带方言的影响。  但笔者认为应因人而异。如果有计划让孩子以后从事播音员等需要运用普通话的职业,那么越快学普通话越好。  如果没这个打算,那么就先学方言吧。  1、方言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多元的语言文化会让世界更精彩,语言不单是交流的语言,也保存着很多文化基因的密码。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格律诗和词的创作中,经常要用到平仄,但用普通话是很难准确区分的,而用粤语或潮州话就很容易辨别入声。  2. 方言也是亲情的纽带。祖父祖母辈的人的普通话都不是很好,而让爷爷奶奶学习普通话比让孩子学习方言明显要困难得多。  3、方言学习受语境影响很大。现在珠江三角洲的外来人基本学不成白话,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试用白话交流的机会。  4、方言可以拓展我们的词汇和句式。普通话实际上也是一直在吸收方言的营养,有些意思必须用方言才能准确表达。  5、方言增加体验不同世界的可能性。比如地方戏剧,那是一种非常美的艺术,不懂方言根本体验不到。  不过,不管先学哪种,笔者还是建议,在孩子两岁以前,跟孩子说话只说一种语言,两岁之后就可以再另加一种语言,这样就能避免让孩子混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普通话与家乡话
我的家乡是江苏省丹阳市,一个很小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很简单,可这里的方言并不简单,一度被列为最难懂的方言前五,按理说作为一个丹阳人应该会说丹阳话,但我不会,只能听懂。说起来也是我的父母不重视,我从小就没有受到家乡话的熏陶,所以现在不管到哪,我都说普通话。
我一直觉得,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事实证明,这只在我家和北京有用。上了大学后,和舍友们从天南海北聚到一个宿舍,他们都说着各自的家乡话。老四的南通方言最难懂,和日语差不多,所以他打电话的时候丝毫不担心我们在一旁,反正我们听不懂。老大的无锡方言紧随其后,而且他们对一些东西的称呼和我们是颠倒的,比如说,我们称作包子的,他们叫馒头,我们叫馒头的,他们叫包子。相比之下,老二的连云港话要好懂太多了,除了一些很生僻的说法,大部分就是普通话的变调。我们宿舍四人之间的交流都用普通话,但他们和家人交流,都用家乡话,我还是用普通话。。。。
看到过一个说法:刚进大学时,说家乡话会遭人鄙视,会被人说成老土,而到了大三,大家都说起家乡话,这样显得亲近,不熟悉的人之间才说普通话。看完我就满脸黑线了,想想也对,当我和两个同学走在一起,他们是老乡,说家乡话,我就感觉我一说普通话的完全插不进去,就好像这中间有道看不见的墙。我的家人彼此之间也用家乡话交流,尤其是在我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完全不说普通话,所以我跟他们交流很少,不是我不想交流,只是我觉得在他们面前说普通话太过变扭。自然而然亲近感就不太多了,我的外公外婆有时候说普通话的,所以我跟他们交流比较多,自然也有一定的亲近感了。
人与人之间靠交流维持联系与感情,不管是友情,爱情,亲情,说出来才有意义,家乡话在一方面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让家人之间,老乡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家乡话与普通话之间的那道墙,或许就是文化隔阂,地域文化的隔阂。人有时候会有排他心理的,家乡话能聚集起一大帮人,也会不自觉的排挤出一部分人,这也无可厚非。
反正我是改不了了,我说普通话,但我不讨厌丹阳话,光听听也是有亲切感的。现在的我感觉不明显,或许当我离家久了,再回到丹阳时,听到熟悉的丹阳话,眼里会含着泪水的。家乡话是故乡的代表,亲人是故乡的一切。
& 尊重文化差异,不让这些传统文化消失,才是许多人该做的。
& 我爱我的家乡和亲人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从小让孩子学普通话还是让其自己说家乡话?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话测试说话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