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塔尔回族卖皮城关镇那里有卖声卡的地方

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地方新闻网→
                
现在的位置:→
大通城关镇陌胜社区妇女比针线 庆三八
发布时间:
大通城关镇陌胜社区举行妇女举行巧手比针线活动
图为参赛活动的作品
图为参赛活动的作品
&&&&&&&& &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4周年之际,大通县城关镇佰胜社区和城关镇政府为活跃辖区妇女的文化生活,体现广大妇女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增添节日色彩,联合举办以&新女性、新风尚、新业绩&为主题的2014年庆&三八&妇女节暨&建美丽大通,促民族团结&系列活动。活动首先以妇女姐妹们的刺绣作品拉开帷幕!大量绣花鞋、枕头、十字绣、门帘等手工刺绣作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尽显姐妹们的巧手!(摄影:陈廷红)
相关新闻↓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简介/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1957年前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驻地18千米。人口2.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39.8%,土族占13.9%。面积43.6平方千米。辖东门、下毛佰胜、上毛佰胜、好来、城关、西门、西关、龙曲、塔哇、贝寺、张家庄、大庄、阳坡庄、柳树庄、李家磨、上寺咀、下寺咀、铁家庄、林家台、20个村委会和城关1个居委会。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佰胜堡,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佰胜镇。1951年设城关镇,1952年改城关乡,1956年复设城关镇。1958年并入互助公社,1959年改城关公社。1984年改为城关镇。
概况 /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麓之南,湟水上游北川河流域。东部隔马鞍山与互助土族自治县相邻,西部以娘娘山与湟中、海晏县为界,南接西宁市,北隔达坂山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望。介于东经100°51′至101°56′,北纬36°43′至37°23′之间,海拔米,年均气温5.5度,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年内无霜期100—120天左右。县境东西最长95公里,南北最宽85公里,图形呈桑叶状,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全县辖9镇11乡,289个村委会、2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4.3万人,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7%,农业人口34.6万人,占总人口的78.1%。
经济产值/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近年来,大通县乘国家西部大开放的东风,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这一主题,牢牢把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个关键,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保持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势头。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42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1亿元,同比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53.92亿元,同比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7.38亿元,同比增长12.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598万元,同比增长17.6%,完成一般预算支出67311万元,同比增长29.3%。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8.71亿元,同比增长21.3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9329.92元,同比增长15.3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309.65元,同比增长16.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亿元,同比增长9.61%。
水资源/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县水资源丰富,水储量达6.82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约为3.32亿立方米,承担着省会西宁市60%的城市生活用水供给任务,总蓄水量为1.8亿立方米的省重点水利枢纽工程——黑泉水库坐落在境内。县境内河流均属北川河水系,主要支流有16条,以流量划分,年最小流量0.5万立方米/秒以上的河流有3条,0.1立方米/秒以上的河流有13条。年降水量450—800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北川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4.95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为1.73亿立方米。年实际用水量为1.44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量为2968.5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量为3003.8万立方米,农村节泉用水量为475.3万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量为5460万立方米,水利火力用水量为2447.2万立方米。
电力/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海大通桥头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72.5万千瓦,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其它外来电源有龙羊峡电站、李家峡电站和尼那电站等其它电源。全县配电线路总长度为2894千米,其中35千伏线路11条、112千米,10千伏线路33条、960千米,低压线路1822千米。电网结构为,330千瓦电网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双环网结构,共有330千瓦主变6台,总变电容量144万千伏安。110千瓦电网基本上依靠330千瓦变电所向110千瓦电网供电,共有110千瓦主变4台,总变电容量168万千伏安。35千瓦电网共有35千瓦主变4台,总变电容量14.3万千伏安。10千瓦电网为西宁电网的中低配电网。
土地/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397万亩,耕地69.3万亩,林地230万亩,牧草地199.6万亩(天然草场194万亩,人工草场5.6万亩);建设用地20.86万亩,其中城镇工矿区10.3万亩,建制镇0.66万亩,农村居民点7.9万亩,独立工矿区1.3万亩,交通用地0.7万亩;水利设施用地0.96万亩;未利用地65.23万亩。
矿产/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矿产资源主要有原煤、石英石、石灰石、粘土、砂石、长石、莹石等各类矿产31种。原煤储量约1.4亿吨,现有青海煤业集团和县属桥头镇煤矿、白崖煤矿等四家煤矿依法开采,年开采量122万吨。石英石分布在岗冲、斜沟等乡,储量16亿吨,采矿企业9家,年开采量12万吨。石灰石分布在石山、桥头镇毛家沟等地区,储量0.5亿吨,采矿企业13家,年生产石灰20万吨。砂石经营企业43家,年产砂石150万方。全县县属矿业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
森林资源/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县境内主要有青海云彬、、、、、、等树种,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18.46万立方米,林地面积2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县城绿地覆盖率达19.14%,以察汗河、为主要风景区的正在开发建设中。2006年3月,被国家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交通/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公路里程达3622公里,公路密度1.17公里。县城桥头镇距省会西宁市仅35公里,距西宁飞机场不到50公里。线(即宁张公路)贯穿全境,宁大(西宁—大通)铁路和宁大(西宁—大通)高速公路直达县城,县乡公路连通全县20个乡镇和289个村,以“四纵三横”为骨架的公路主干网基本形成。全县乡镇、行政村班线客车通车率为100%和98%。2007年,共完成客运量432万人,客运周转量20756.02万人公里,与2006年同比分别增长1.2%、1.57%;共完成货运量501.58万吨,货运周转量23421.29万吨公里,与2006年同比货运量上升1.36%,货运周转量增长1.69%。
人力资源/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县总人口4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6万人,农村人口34.7万人。全县有劳动力2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2%,其中城镇劳动力5.4万人,农村劳动力19.2万人。在劳动力中性别比例为男性占52%,女性占48%。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岁至25岁的占劳动力总数的30%,26岁至45岁的占劳动力总数的40%,46岁以上人员占30%。全县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2万人,每年新增城镇失业人员3000人左右。目前全县领取《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共有5273人,其中未就业人员有320人,就业困难家庭有30户。
旅游景点/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境内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绚丽多彩,有名列的“桥头寻幽”和“朔山雄姿”,有形神兼备的娘娘山和苍茫辽阔的宝库峡,有“高原张家界”之称的察汗河和松涛万顷的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有青海五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的。
历史沿革/城关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先后生活过和正在生活的世居民族有羌人、匈奴、鲜卑、汉、藏、回、土、蒙古等,现在的民族成分有23个。几千年来,各兄弟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共同发展,相互融合,不断走向共同繁荣的今天。
从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的出土文物中,足以证明,四、五千年前,先民们已开始在这里过着狩猎和游牧生活,后又发展到定居耕稼,并逐渐有了简单的手工业。历史文献记载,青海一带远古时期是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相传是炎帝姜性的别种。戎人其活动范围很广,东起陇东,西迄黄河源头,南至川西一带,西北达新疆中部,他们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主。夏禹时(公元前21世纪初)的九州之一--雍州,即包括今陕西、宁夏、甘肃以及青海东部地区。
时,北方的匈奴与湟中(今西宁古河湟一带统称为湟中地)的羌人联合,攻占,阻塞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遣骠骑将军率骑兵出陇西,攻祁连,击破匈奴右地,恢复了东西交通。汉王朝为了巩固这一新的战略地区,开拓河湟,列置河西四郡,又在今西宁城址修西平亭,设兵驻防。同时,在今大通长宁修了城堡,在附近开始了小规模屯垦,以补军需。宣帝神爵元年(),派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率兵来古湟中(今黄河上游、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实行"军事屯田",曾开通大通到张掖的通道,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增设长宁县,由西平郡管辖,后又归(从分置)管辖。
末年(前后),鲜卑从今辽宁省迁徙到、,逐渐经甘肃南部,进人青海湖环湖地区,兼并羌人等大片土地,建立了吐谷浑王国,管辖青海的广大区域,前后达350年之久。其间,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后,南北分裂,前凉、后凉曾先后控制过青海东部。十六国时,鲜卑族建立南凉王国(公元397一414年),曾以西平(今西宁,后迁都乐都)为首府。这时,大通地区归南凉管辖。南凉灭后,北魏、北周曾分别管辖过这一带地方。隋炀帝大业四至五年(公元608一609年)派裴矩经营西域,击败吐谷浑,可汗伏允率众逃入雪山(积石山南)。从此,自西平、临羌以西,且末(在今新疆)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皆为隋有,大通地区也回归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
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控制了整个河陇地区。大通地区由吐蕃统治,为时达200年之久。公元后,吐蕃势衰,西夏兴起,于公元1004年成立夏国,建都银州,逐渐占有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诸地。因宋朝致力于防御西夏威胁,厮啰在今西宁建首府青唐城,取代了吐蕃的统治,控制青海地区,达南城亦为厮啰管辖。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进入湟水流域,占青唐城,改名鄯州。 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收复达南城,改名大通城。
公元1127年灭北宋后,时期一百年内,金和西夏交替统治青海东部地区。十三世纪初,蒙古贵族兴起,先后灭西夏和金,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进而灭南宋(1279年),统一中国。设置西宁、贵德二州及吐蕃朵甘思等处。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设置吐慰使都元帅府。今大通(包括今门源县)在其管辖范围内。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力量进入青海地区。
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属陕西行省都指挥使司,继元制,封授土司。西宁卫共封十六家土司。当时大通地区有陈土司(子明),管辖十四个寨堡。土司府建在今长宁乡宋家庄。洪武十九年(1386年)长兴侯耿炳文率军队修筑西宁城。同时,从河州、凉州、南京等地移民徙户,在大通河一带,垦荒辟地,开沟修渠,引水灌田,种植粮食,蔬菜等,从此大通地区逐渐发展繁荣起来。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河套蒙古贵族吉囊及其后裔屡进西宁、大通、互助等地。明末,大通为蒙古贵族麦力干所据。清世祖顺治十年(1653年)麦力于在大通城大营宫室,使其长子南力木居之。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亲王联络郭莽(今大通广惠寺)、郭隆(今互助佑宁寺)等寺喇嘛叛清,攻西宁城和北川(今西宁郊区及大通外川)。次年,清政府调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统兵征讨,削平边患,廓清河湟。当时年羹尧曾派兵攻进两寺,"歼其众而焚其寺"。
雍正三年(1725年),为进一步加强清王朝集权统治,又增设军政设施,于设西宁府及西宁县的同时,设大通卫,并筑大通(今门源县城)、永安(今祁连县境)、白塔(今大通城关镇)三城,分兵驻守。大通城置总兵官,并左右游击,辖永安、白塔二营,属西宁府管辖。乾隆九年(1744年),经西宁道杨应大通卫守备官孙捷联名详请,卫署迁白塔。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卫为大通县。从此白塔城成为大通县治所在地。1957年10月大通县人民政府从城关镇迁至桥头镇。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通县,并于日在原行政区域内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至今。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8:17:09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当前位置:
为提高政府制定价格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家发改委《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大通县城关镇自来水厂的申请,大通县发展和改革局拟召开“调整大通县城关镇自来水厂供水价格听证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时间:日星期三上午10:00时整
二、地点:大通县城关镇人民政府会议室
三、听证会要点:对大通县发改局关于《大通县城关镇自来水厂供水价格调整初审意见》进行听证论证。
四、听证会参加人员:人大代表1名、政协委员1名、县政府办1名、政府法制办1名、县财政局1名、县消协负责人1名、城关镇政府职能部门3名、供水行业专家1名、消费者代表4名、经营者代表2名、新闻媒体记者1名。
省市县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
企业媒体网站
&CopyRight 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 青ICP备号
主办: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
技术支持: 技术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卡在主机的什么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