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商以流量、价格为王,如果玩客云不走流量京东阿里电商的老路,海尔这家公司如何超越了新零售 海尔文化是什么

京东能超越阿里,成为电商界老大吗?-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阿里巴巴集团
3">等{{ uList.length }}人邀请你回答
京东能超越阿里,成为电商界老大吗?
京东集团在北京召开2017年开年大会,刘强东带着家属在年会上发表演讲,表示京东要在2021年前,超越阿里,成为中国第一大B2C平台。还说希望未来12年,希望整个集团能够进入全球500强TOP10。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 log.sign }}
可能对你的问题感兴趣
暂无相关用户
,才能邀请用户
,才能邀请用户
你已邀请15人,不可再邀请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误导性,也是对刘强东所说的话的错误解读。刘强东在开年大会上是这么说的,京东要在2021年前,超越阿里,成为中国第一大B2C平台。所以,刘强东是跟天猫、跟淘宝的b2c进行对比,而...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误导性,也是对刘强东所说的话的错误解读。刘强东在开年大会上是这么说的,京东要在2021年前,超越阿里,成为中国第一大B2C平台。所以,刘强东是跟天猫、跟淘宝的b2c进行对比,而不是整个阿里。刘强东心里也明白,想要超越整个阿里平台是不可能的,起码再2021年之前没办法实现。那么,如果单从B2C业务来说呢,京东有可能超越阿里吗?答案是可能的,京东可能超过天猫,也可能超过淘宝的B2C,但是京东却很难超过整个阿里。何谓B2C,即企业对个人买家,淘宝的B2C一般指天猫和淘宝的企业店铺,至于京东是不允许个人卖家入驻的。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超越指的是哪一个方面的超越呢?如果是GMV的话,水分非常大。GMV是指流水,并不是实际的成交量,计算公式为: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从公式就可以看出,GMV水分是非常大的,从GMV对比并不准确。京东想要超越阿里,成为国内第一大B2C平台,那么必然需要在物流、服务、价格等方面有自己突出的优势,才存在可能性。再来看下从这几个方面的对比情况:首先看物流天猫: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天猫超市部分省市可以次日达淘宝B2C:完全依赖第三方物流京东:自建仓储,可次日达或当日达,部分依赖第三方物流从物流来看,对比阿里,京东的物流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虽然目前京东配送不满99元需要加收5元配送费,但是在一个买份早餐都需要几块钱的时代,5元配送费已经非常实惠了。其次看下服务1、客服系统。天猫淘宝的客服系统是比较完善的,有人工服务,而且等待时间并不长。但是京东的客服系统相对差很大,每次找客户经常找不到人工客服,只能跟机器人对话,这点给京东差评。2、退货系统。从退货的方便性、简洁性来看,依然是阿里完胜京东。淘宝购买之后退款简洁明了,很容易操作。但是京东不一样,此前在京东退货,点击退货之后,找填单号的位置还费劲百度了下攻略,京东继续差评。3、付款。天猫、淘宝很少支持货到付款的,但是京东一般都支持,这点给京东好评。服务方面来看,天猫、淘宝要比京东好太多,但是这方面如果下定决定要改善的话,对于京东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如果京东可以考虑将机器人客服撤掉,多招些人工客服的话,还能赶上天猫、淘宝。价格方面1、天猫店铺对于价格的监控是比较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调整价格,不然很容易就被处罚扣分。但是京东不一样,很容易就改价,今天你可以卖199元,明天你就可以卖99元,后天涨到299元也没问题!所以,京东的价格不那么靠谱。2、京东表面看起来优惠多,活动多,但是有心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参与活动的满减商品,价格都是涨了一倍之后的,对比下来,淘宝天猫比京东便宜太多~3、大部分商品,京东的售价都高于天猫、淘宝的10%左右关于大家都厌恶的刷单做过电商的都知道,虽然天猫、淘宝刷单一直都存在,但是,实际上阿里是真的有在打击刷单的,卖家需要特别小心规避各种可能被阿里监控出来的刷单行为,才敢找人刷单,提心吊胆的。可是京东呢?京东刷单是最简单的,根本不会管,有时候京东小二还会鼓励京东运营去刷一下单,让数据好看点。最近两年B2C市场交易份额对比从年Q3 的B2C市场份额对比来看,天猫依然占据着高达50%以上的市场份额,京东想要抢占天猫的市场份额,难上加难。从短期来看,京东想要做B2C的第一,目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京东潜力尚在,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也没办法一棍子打死说不可能,毕竟世事难料,电商发展更是风云莫测~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京东想在2021年超越阿里成电商老大,这个问题不太准确,刘强东说的是在B2C领域超越阿里,而不是超越整个阿里。对此我想跟大家共同探讨下我对此事的看法。
第一,我想先科普下阿里巴巴旗下几个公司的业务:阿里巴巴主营B2B业务,就是企业对企业,以批...
京东想在2021年超越阿里成电商老大,这个问题不太准确,刘强东说的是在B2C领域超越阿里,而不是超越整个阿里。对此我想跟大家共同探讨下我对此事的看法。
第一,我想先科普下阿里巴巴旗下几个公司的业务:阿里巴巴主营B2B业务,就是企业对企业,以批发为主!淘宝主营C2C业务,个人开店零售为主,但也经营B2C业务。天猫主营B2C业务,即企业对个人业务,就是商城店,主打品牌业务。3个网销体系互补。也就是刘强东说的2021年超越阿里成为中国第一B2C平台,是超越淘宝或天猫平台,并不是整个阿里平台。
第二,先来看一组数据吧,毕竟数据总能容易让人信服。2016年一次调查的B2C平台国际排名,淘宝第12名,天猫第36名,京东第73名,也是中国的一二三排名。从排名上看,在中国京东确实具备和天猫淘宝竞争的资格了,但是在国际排名上更能看出两者间的差距,尤其是这些巨头企业,在国际的竞争中,排名相差很大,就意味着实力差距巨大。刘强东一味强调京东过去的成就和进步,说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在C2C领域超越阿里,可阿里难道不会进步吗?阿里会在原地等他吗?除非阿里能够犯大错误,或者京东有新的创新,否则想在几年间超越阿里很难。
第三,刘强东一直把阿里当做对手,一直用各种方式和马云争斗。甚至京东不允许使用支付宝,只因为支付宝是马云的企业。而马云呐,在一些记着会的提问上,有记者问马云,说为什么京东不允许用支付宝,刘强东一直把你当做对手,你打算怎么做?马云只是笑笑,用武林做比喻说,当你一心想打败某个人的时候,如果那个人害怕了,会认真应对,而他从头到尾都很平淡,没有拿你当对手,这个时候胜负已分。这是什么气魄,刘强东的紧紧相逼又是什么气魄。并且对未来的看法,马云这十年来,一直再说要有眼光,做十年后的事,而事实也证明他这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对于未来,我更相信马云。所以刘强东的超越阿里梦,我认为是激励人心的手段罢了。想要打败阿里,难,太难。
这就是我的看法,刘强东如果用心去做B2C,可以沉的下心的话,也许有一天会超越阿里的B2C平台,但想在2021年就超越,不太可能。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京东商城是一个中国电商里面做的很不错的企业,可以说和阿里巴巴的规模差不多,京东商城对比阿里巴巴来说规模上还差很多,更需要的是继续扩大自己的经营。最近我们可以看到,京东集团在北京召开2017年开年大会,刘强东在大会上面说出豪言壮语,说要...
京东商城是一个中国电商里面做的很不错的企业,可以说和阿里巴巴的规模差不多,京东商城对比阿里巴巴来说规模上还差很多,更需要的是继续扩大自己的经营。最近我们可以看到,京东集团在北京召开2017年开年大会,刘强东在大会上面说出豪言壮语,说要在2021年超越阿里巴巴,未来还要进入世界前十强。
对于京东商城来说我觉得刘强东的话言过其实,京东商城在很大程度上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京东商城没有展开所以的营销,但是阿里巴巴却十分的全面,所以京东商城需要做的是继续发展自己的业务,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攀比,毕竟京东商城的模式局限性很大,根本不会造成对阿里巴巴的威胁。
马云的阿里巴巴业务扩展的十分迅猛,这在电商里面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阿里巴巴今年的一系列举措,已经在把目光向海外的一些地区扩展,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的阿里巴巴盈利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全面的向世界发展,这点是阿里巴巴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一个经营的亮点。
刘强东对于京东商城的展望是一个很好的理想,可以激励自己的员工努力工作,但是目标不要定太高,因为京东商城的实力根本不能和阿里巴巴进行抗衡,无论从领导层的睿智,还是下级工作人员的人才比率都相差很大,所以京东商城要做的是自己的经营方针制定好,做好自己的业务就可以了。
刘强东的话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话,只能说是一个口号罢了。我觉得京东商城要做好自己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对消费者负责任,把自己的一些本职工作完成,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目标。至于京东商城超越阿里巴巴,我觉得那是一个很遥远的梦想,刘强东还是好好的做自己的事情吧。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做一个逗逼之人!
这个还真的难以断言,因为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都是现在电商界的大佬,他们目前还是有比较强的用户针对性的。只是,如果他们俩家有一天要争起一块肉的话,就不知道谁会赢了。但是,我自己比较偏向马云的阿里...
这个还真的难以断言,因为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都是现在电商界的大佬,他们目前还是有比较强的用户针对性的。只是,如果他们俩家有一天要争起一块肉的话,就不知道谁会赢了。但是,我自己比较偏向马云的阿里集团。京东现在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货到付款的优势,和京东快、有保障的物流。但是如果有一天失去了这个优势,或者说这个优势不是那么管用了,那京东该立于什么境地?想要拼过阿里是很难的,依照目前来看,京东的其他地方基本都没有比过阿里,首先支付宝就是京东的强大对手。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刘强东的理念还是停留在B2C上,也就是“电商”的概念。而马云呢,他已经开始要做一些尝试,把电商和实体相结合的常识。这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甚至很有必要实现的。未来的消费者可能不再只是满足电商消费,他们可能需要一种实际的体验消费,这是电商无法满足的。可能过不了多久,电商的很多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到时候电商可能很大程度上只能是辅助手段。再看到京东的优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风险非常大。吸引客户的“货到付款”其实需要花费很大的财力去维护,所以说没有多少电商企业能够像京东这样把这个优势做起来,但在我看来这个优势是非常危险的。另外,不得不说的是,京东目前的客户账户安全做得还是不够好,至少被阿里甩了不止一条街。无论是现在各种方面的发展,还是领导人的眼界,我都觉得阿里未来绝对无可限量,更不是京东想超过就超过的,就算真的超过了,也不一定长久。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Try my best to be the best!
开篇先送刘强东一句话:弄得了电商,搞得了金融,娶得到奶茶妹,走向了人生巅峰~
不错,刘强东的能力确实很厉害,而且默默的就在往前冲。
从东哥的这些话来看,也确实表达了京东发展的迅速:2006年,行业第一是我们的60倍大,到了2012年依然比我们大...
开篇先送刘强东一句话:弄得了电商,搞得了金融,娶得到奶茶妹,走向了人生巅峰~
不错,刘强东的能力确实很厉害,而且默默的就在往前冲。
从东哥的这些话来看,也确实表达了京东发展的迅速:2006年,行业第一是我们的60倍大,到了2012年依然比我们大10倍以上。但到了去年2016年,在B2C领域,京东与第一名的差距已经不到两倍。
如果阿里不找寻突破方向的话,那么京东确实极有可能成为龙头老大。
从这些成功案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体化!不管是淘宝,还是京东,都有自己独特的支付方式,并且支付方式连带的就是更多的金融方面的软件,也就是说,你想要一个好的东西,那么你就要接受我的一整套“服务”。
而众所周知,京东的同样的产品要比淘宝贵,而这份贵则给了用户了更多的保障。在我周围的很多朋友都热衷于京东的美妆,电子类产品,虽然品牌货的保障支撑,但是京东却连续亏损了12年,不过亏完的背后却也树立了形象,而16年8月份也传来了好消息,第二季度盈利3.9亿~
最成功的原因还是刘强东带领的思想很好,数量和品质之间更注重品质,那么一个高品质的购物网站,久而久之就能够吸引众多顾客。而京东的自家快递也是让我很满意的一点,碰到啥急用的,一般第二天就能到货,虽然说快递的速度不能决定一切,但是因为发货慢失去民心的店铺也是大有存在的。
所以不管京东能否超越阿里,这样的良性竞争都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发展,而发展惠及的还是我们这些民众,所以阿里加油!京东加油!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微信公众号:有只骆驼(ssn),所...
我觉得京东想要超越阿里,难度实在太大了。我们说到阿里时总是单纯地联想到的是淘宝,但别忘了,淘宝说到底只是阿里帝国的一部分,阿里真正的核心,恐怕是支付宝。支付宝发展到现在有多恐怖,不用我解释了。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支付宝都已成...
我觉得京东想要超越阿里,难度实在太大了。我们说到阿里时总是单纯地联想到的是淘宝,但别忘了,淘宝说到底只是阿里帝国的一部分,阿里真正的核心,恐怕是支付宝。支付宝发展到现在有多恐怖,不用我解释了。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支付宝都已成了了一种主流支付方式。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南京哪怕是一个卖串的小推车,也会提供支付宝付费方式。
这就是京东的劣势所在了,京东自己的京东支付,在支付宝面前形同虚设。电商平台与支付平台是捆绑的一种关系,支付平台普及性的差异巨大,且这份差距,京东恐无法追赶。
再者就是同样的电商市场,淘宝与京东各有千秋,但归根结底,淘宝更胜一筹。
京东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大件商品的规模化规范化销售,所以我们到现在已经产生了一种心理,买手机,买家电,上京东。而如果买点吃的喝的小东西,我们就上淘宝。但这并不代表在电器市场上淘宝真的比京东落后。事实上顾客对淘宝天猫的旗舰店的信任度也是极高的。而且淘宝的市场是零散化的,就像菜市场一样,一个个摊位入驻。而京东则类似沃尔玛,自营。你一家再大,抵不过人多。淘宝的零散化销售归总之后,销售额丝毫不逊于京东。
京东一向应以为傲的自营产品,保证正品也曾曝出翻新机丑闻。京东的进步空间就在于真正成为一个让消费者彻底放心的电商平台。而零散化销售的淘宝在正品方面是很难保证的。所以这是真正的京东对淘宝的优势所在。但纵是如此,我以为京东想要超越淘宝,实在太难。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退后,只为更好的向前
可能性不大,无论是平台影响力还是管理模式,京东都没有任何优势,别说到2021年这仅仅5年的时间,再有两个甚至三个5年,阿里依然会在电商领域保持老大的地位,虽然刘强东对物流行业表现出了不满,并且自诩京东物流是最为正规的,但是从发展态势来看...
可能性不大,无论是平台影响力还是管理模式,京东都没有任何优势,别说到2021年这仅仅5年的时间,再有两个甚至三个5年,阿里依然会在电商领域保持老大的地位,虽然刘强东对物流行业表现出了不满,并且自诩京东物流是最为正规的,但是从发展态势来看,这根本不会成为扭转战局的核心竞争力,况且马云对物流形态的布局已经井井有条的展开,而京东的物流也并不像刘强东所自诩的毫无破绽,这一点已经有实名快递员出面反驳了京东商城。
不过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电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从马云最近的动作来看,已经明显的表现出对线下商业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在不同的场合明确表态,电商发展已经遭遇瓶颈,尤其是大润发最近被曝出与几大电商平台洽谈收购事宜,也充分说明了未来的电商格局可能会发生巨变,一旦这样的臆测变为现实,京东商城或许会有一丝机会。
除去上述两点客观因素,京东还要面对苏宁和国美等几大电商大佬的围追堵截,别说超越阿里,即使苏宁也是其难以在短时间内相提并论的,刘强东就曾经说过,在自己的老家竟然遍布苏宁和国美的店面,这也是其对电商占据的客观表述,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商城的确不具备五年内超越阿里的可能性。
在电商行业维持现有发展态势的前提下,其行业老大的位置是不可撼动的,如果马云能够真正完成对线下商业生态的布局,就会逐步完成线下线上资源的全面整合,如此一来就会进一步拉大与京东商城的差距,所以说刘强东的这番表态,或许只是在内部会议上的美好心愿而已。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京东能超越阿里,成为电商界老大吗?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18人关注了此问题> 京东和阿里电商数据比较分析
京东和阿里电商数据比较分析
[文章摘要] 因为京东和阿里在电商的业务定位中是不同的模式,因此在数据上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局部数字的好坏,不代表企业最终的胜负,因为在电子商务领域能够坚持到今天,并可持续发展的,已经是赢者。
我们将就各自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的核心数据和理念提取,与大家分享。因为,京东和阿里在电商的业务定位中是不同的模式。因此,在数据上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局部数字的好坏,不代表企业最终的胜负。因为,在电子商务领域能够坚持到今天,并可持续发展的,已经是赢者。
1、从业务的规模来看
两家公司分别代表了了国内B2C市场的第一位,以及电商直营领域的第一。
2013年,京东年度成交总额GMV为1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71%;其中自营占比75%。净营收为693亿元,同比增68%。毛利率9.9%
阿里的2013年零售交易额为2480亿美元,约1.5万亿人民币。收入为491亿元,其中,351.67亿来自中国零售业务板块。
从交易规模来看,这两者占据了国内电商规模的7成以上。而天猫则更是一枝独秀,占据半壁江山。国内其它众多的电商企业也在以不同的定位或者差异化寻求自己的生存方式,或追赶,或在追赶中死去。
2、从收入模式来看
直营模式的京东,目前主要收入来源直营商品收入,但来自POP平台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2013年达到25.3%。2013年京东的毛利率为9.9%。之前处于亏损状态,2013年实现break&even,净利润2.24亿元。净利率0.3%。
作为平台模式的阿里,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卖家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和从交易额中抽取的佣金。淘宝通过售卖展示广告、搜索关键词竞价等获得收入,天猫商城、聚划算和速卖通则从商家的成交额中抽取佣金和收取技术服务费,1688和国际站通过收取会员费和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获得收入。
2013年,阿里运营利润达211.18亿元,运营利润率约51.2%;净利润177.42亿元,净利润率达43.8%。可以看出,电商平台服务的利润率要远超过纯粹做商品的利润率。或许阿里更深谙互联网之道。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如流量、长尾等来创造价值。
3、从用户及交易数字来看
2013年,阿里活跃用户2.31亿。大约有113亿笔的交易在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零售平台”达成,平均每个买家购买了49笔,每一笔的成交额约136元。年度活跃的卖家超过800万家。
2013年,京东有4700万活跃用户,每个活跃用户平均购买6.8次。POP平台卖家2.9万家。
4、品类结构
从产品的sku来看,平台模式侧重长尾,而直营销售侧重相对标准化,单品销量。
京东2013年SKU数量为4000万个,主要来集中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子产品。占63.6%。这也是导致京东毛利率不高的原因。京东的毛利率为9.8%,低于亚马逊的27%和苏宁的15%。在这一轮上市后,相信京东必将对其现有的品类进行扩充,包括化妆品、服装、生鲜类的商品的比例应当会增加,以提高其商品的毛利率水平。
移动端是未来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每一个电商都非常重视在这个领域的发力。
2013年12月,共有1.45亿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端访问了淘宝、天猫和聚划算等平台。2013年手机交易额为2320亿人民币,占总销售额的19.7%,占平台总交易额的15%。
京东2013年,移动端商品交易占总成交的15%。
至少在这一场新的的战役中,双方站到了同样的起跑线上。更值得指出的是,京东与腾讯的合作,使得其拥有了国内移动端的主要入口资源,手Q和微信。这在未来的战役中,抢占了非常有利的先机。
6、物流供应链系统。
过去几年京东在自建物流商投入巨资,建立了较高的壁垒。截止2013年,京东在全国拥有7个一级物流中心;在36个城市有仓库;70%订单实现当日送达及次日达;43个城市提供211服务;256个城市实现次日达。
同样,阿里在这一领域,也积极布局,2013年,投入上亿资金,参与成立菜鸟网络。计划在5-8年内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由大型电商主导的“干线物流+区域配送中心+落地配”模式,或将将严重冲击传统的端到端配送网络模式,成为推动未来电商物流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带动仓储分拨和终端配送模式的发展。电商物流平台如向社会开放物流仓储,则有可能将物流中心转为利润中心,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7、运营数据来看
2013年,京东总体运营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0.3。其中:物流占比5.8%;市场费用占比2.3%;技术1.3%;管理0.9%。其中物流费用占比由11年的7%,下降到13年的5.8%,体现出物流体系效率的不断提升。但总体运营费用比例,仍有可以下降的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京东在技术方面投入的比例只占1.3%,这相较同类型的亚马逊7-9%的技术及内容费用率来说,略显不足。也许在本次募资结束后,技术方面的投入会有所增加。
从阿里的财报中看出,阿里巴巴2013年后三个季度的研发支出为40.47亿元。占总体销售的10%左右(因财报没有单列,估计用于云计算等方面技术收入较高)。也许这也是是体现企业性质不一样的一个侧面。
运营效率方面,2013年京东存货周转天数为32天,较其他直营电商效率高。应付账款天数为39天,低于其他主要电商。议价能力有待增强。
从国内主要电子商务公司上市可以看出,主要的电商公司基本走完了第一阶段的路程,即从草莽到羽翼逐渐丰满,在江湖有一席之地。
转载请保留:
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搜物2017年会 -->
这次618大战的激烈争夺,让以女性用户为主的淘宝天猫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这让阿里不得不开始忌惮京东。要不是京东和天猫的6.18大战,派代小蜜都没意识到2017年已过去了半年。而一年中的两大网购节,一个是618,一个是双11,也已结束了一个。以往618大促是京东的独角戏,不料今年各大电商都想占一份,想当主角的京东被全面围剿!电商大促竞争越来越惨烈。而这些竞争的背后,却隐藏着与商家息息相关的秘密。商家与平台的利益之争毫无疑问,今年618最令人无奈的就是“二选一”事件。 618前夕,已经有众多品牌商被迫“二选一”站队的情况被爆出。天猫和京东的激烈博弈,已经从唇枪舌战,升级为明火交锋。 18号大促当天,各家都在忙着刷新销售额,竟然有品牌商宣布直接关店。裂帛公司创始人汤大风却在618当天发微博:申请关闭京东裂帛旗舰店。 仅过了一天,淘品牌女装电商七格格发布官方声明:退出京东平台。理由是不愿参加京东618大促。 对此,京东女装立马回应:表示对卖家“二选一”关店深表同情。同时表态,“好聚好散”。 而乐视也发声明,坚决反对各大电商促销活动。乐视声明中提到的两大第三方电商平台,被认为是指向目前促销正劲的天猫、京东两大平台。 但乐视发布第二篇声明:强调称与京东合作良好。派代小蜜发现,该补充声明并未提及天猫。 今年的618大促,派代小蜜感受到超乎寻常的热闹,天猫、京东相关的各种爆料、各种声明发个不停,特别是“二选一”的反转再反转,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各种不同品类的商家跳出来发声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利益之争?淘宝天猫的根本遭受动摇“二选一”游戏,根源是对竞争对手的恐惧。 历年情况来看,天猫与京东的对撕通常都集中在鞋服类目,一来这是在整个电商盘子里占有大份额的类目,二来,别忘了,这是天猫最有优势的类目。 知名电商人李成东分析了大战形势,可以让我们看看天猫京东两者在这场对弈中的各自的强弱能力。毫无疑问,3C数码、电脑等品类一直是京东的强项,而服饰、家居、汽车等品类则是天猫的长板。 而这两个领域对战最激烈,就证明市场格局在变化,玩家等级在变化。变化带来不安,不安带来恐惧。 来看看今年京东的618数据。 根据京东披露的数据,自6月1日起京东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15点,累计下单金额超过1100亿元;截至6月18日24时,下单金额达1199亿元。 <span style="color:#d2亿什么概念?1199亿几乎与2016年天猫“双11”的1207亿旗鼓相当。 让阿里感到不满的是,天猫双11交易额只算当天的,京东618交易额是连续18天的交易金额。如果,京东只算618当天的,那么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那京东和阿里两者真不在一个量级上吗? 2017财年,也就是去年3月到今年3月,阿里巴巴的GMV为3.8万亿,同比增长22% ,其中,天猫GMV为1.57万亿。 京东2016年(自然年)的GMV为6582亿,京东如果用阿里口径的同期则为GMV 1.01万亿(京东季报附注里有披露)。也就说,京东和天猫的年度GMV规模关系是1:1.5。 即使加上淘宝,整个阿里系中国GMV 3.78万亿,也只是京东的3.8倍。客观讲,虽然阿里绝对值差距还是很大,两者不是一个量级,但不可否认,京东的增速很快,而从17年天猫GMV同比增长28.8%看出,其增长有所减缓。 京东增速很快的确令阿里产生了焦虑。 今年马云在湖畔大学第一课中就发出了类似“阿里的竞争者迟早会死”的言语,真是颇耐人寻味,大致意思为:“望远镜里面看出去没有对手,有这样一家公司的领导力,模式,套路都不足以成为阿里体系的对手。 甚至有的时候看着对手觉着再走几步就倒下了。可是没想到,借着股市形势比较好的热潮,竟然上市,模式尽管不好,可是上市了可还是可以融很多钱,勉强多维持几年。 这个公司的存活得益于我们的不够重视。虽然他多活了几年,但是迟早会死。本来以为两年到下,没想到会活七年,但这个7年造成的混乱很大……”根据京东发布数据显示,6月1日至18日,在京东进行消费的用户中,这次首次出现女性用户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倍。 在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生鲜、母婴、生活旅行等品类上,女性用户占比远超男性。其中,生鲜新增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超60%。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就是消费升级。 全球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最近出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里提到,虽然中国消费者去实体超市的次数没有减弱,但每次买的东西变少了。 中国在2016年上半年,人们平均购物篮金额172.4毛下降到162.7毛,少花了十多块钱。 我们发现,中国老百姓慢慢变得不热衷囤货了,开始注重商品的质量。在这一波消费升级里,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和即时性的需求全面爆发。而京东恰恰在这一大趋势里,有较大的优势。 京东有大量的自营业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 入仓模式 &,品牌方的商品直接入库到京东,然后由京东统一配送,全国超过 85% 的自营订单可以实现当日或次日达配送。高度品控+自营物流,让消费者对到货时间与商品质量有较高的可预期性。 而在这一波行业大洗牌里,消费者开始了他们的重新选择,其中的主力军正是占70%的网购女性消费者(数据来源:中国网上超市购消费者行为专题研究报告2016)。 这让以女性用户为主的淘宝天猫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这让阿里不得不开始忌惮京东。 可以预料的是,6.18仅仅是一个开始,3个月后的双十一,才会爆发最激烈的争夺战!而我们商家,该何去何从?商家大战备对于商家而言,考虑问题跟平台不一样。 平台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首先是传统品牌的软弱。传统品牌有着庞大的线下基础,为什么要如此忌惮大平台? 一是可能线下做得很差,想靠电商挽回自尊;二是电商负责人在集团没有话语权,不敢轻易让业绩受到影响;三是商家之间的不团结。 再看互联网头部商家,凭借自己在垂直领域的江湖地位,能抗住天猫京东的施压,但促销投入资源多少的“二选一”难以避免。 年中、年终的电商大促对品牌主而言,就是广告预算的集中分配与花销,在哪个平台打折、抵扣、返券……都只是形式,哪家平台尾货卖得好,才是成为权衡向哪家平台电商倾斜资源的重要依据。所以,表面看都是“二选一”,实际有的是被迫选,有的是主动选。 所以商家不想被平台所逼迫,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提升自己实力,提升交易额,这才是关键所在。 淘宝天猫流量迁移,内容化是阿里力推的一个方向,虽然阿里经常否认,但最近的一个官方小二的通知,证明了这个事实。那要么继续陪着阿里玩内容,要么重点考虑新渠道拓展。 例如拼多多,云集等。至于腾讯,虽然其占用的流量最大,但对流量的广告变现能力远弱于阿里,这也意味着腾讯的流量价格是相对便宜的。 总 结2017年都过去了一半,派代小蜜也见证了电商江湖云涌风起,马云谈新零售,京东讲分水岭,丁磊选中了电商新大陆…… 而未来的电商又会演变成什么样的新形态和新模式?商家在电商风云变幻中,能找到什么样的新出路和新机会?新的流量洼地在哪? 我们正处在时代核聚变的前夜,无论未来的竞争有多激烈,都值得我们期待,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好戏即将开场!监制:珺姐编辑:小神龙校对:小伶俐、周晓鱼*本文派代网小神龙原创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派代网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派代小蜜(ID:paidai2002)
【关于商道】派代商道定位为中小创业者的决策参考,内容集合电商业界评论、热点解读、高效资讯,聚焦创新创业、经营之道。 派代网微信订阅号——为中小电商创业者提供最鲜活、最干货的知识!电商大爷——全网电商精选内容,电商人必备APP,即刻扫码下载!
 阿里要倒闭了,京东要成为宇宙第一了
 天猫券商家和天猫各承担一半,京东券京东强制在商家后台操作,完全在没有和商家沟通的情况下上优惠券。就冲这一点永不支持京东,京东格局太小
 市场需要平衡,没毛病
 东哥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他那帮派送员兄弟捞油水啊,但是却忘记了这些油水是谁提供的,哈哈
 派代官方什么时候开始成京东的水军了?还是只是小编个人是?
我和我的小伙伴会去京东购买,身边的女性朋友几乎都是淘宝天猫购买,然而今年
我公司的女性员工都去京东购买了
虽然我们开着天猫店- - 也是醉了
不过一般都是去京东自营购买
 其实我也很好奇,这1199亿,整整搞了18天,到时有多少是刷的。
 作为一个电商人还那么容易被京东的营销忽悠确实不应该 ,电商人都懂京东的本质是什么的
自营产品品质好?同品牌同款和天猫 旗舰店一样反而价格更贵,之所以给大家所谓品质好的印象是因为京东进货一般进的是大牌或者是好牌子,而天猫淘宝大中小牌都有,大牌质量肯定比小牌质量好,当然最主要还是京东营销吹嘘的本事太厉害了 。京东物流?电商人都知道这个本质,其实就是仓库近,就近发货而已,很多没有仓库的小城市,甚至和是三通一达都比不了,毕竟人家网点多。物流这一块阿里菜鸟现在也在开始弄仓库,京东物流吹嘘时间也快到头了
 不明真相的路人尤其是女性很容易被忽悠,京东看中的就是这点,所以营销广告这块下的功夫真的很大,就连刘强东本人也没事就发微博朋友圈凑热度,作为一个企业家,不好好踏实做生意,天天没事刷微博刷热度,还真没见过
 有些视频直播就像是电视购物,昙花一现还可以。短视频还行,发出的信息是让消费者了解到产品,品牌,信念等等
 连续18天的下单金额和天猫的一天交易额对比,嗯很强大我们公司也差不多和京东一样规模啊,我们公司1000年下单金额肯定有1200亿。实在不行刷点就是了
 还记得15年的派代,干货满满啊
 天猫双11交易额只算当天的,呵呵
 这么多屌丝评论大佬们的世界,你们好懂啊
 京东存在挺好的,任何行业都不能垄断,一旦垄断,后果可想而知,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吃瓜群众要维持平衡,让京东阿里市场份额五五分最好,阿里独大了这几年都不知道姓什么了,过河拆桥玩的66的
 看类目的,JD和TMALL都有自己的领地。天猫的女装可以,JD的3C强势,不要混为一谈。(其中3C里天猫的小2很多仿佛在吃屎)JD的核心优势应该是正品和物流,是不是真的正品不考虑,消费者的概念里相对对JD信任度高一些,物流上JD自建物流领先了很长一段时间(未来有可能被菜鸟或者顺丰的什么模式给超越掉);基于物流的领先,JD又可以发育一些需要高时效的类目比如生鲜。总体来说.. 得人心者得天下。马云被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蒙蔽了双眼,未来日子怕是会持续不好过。
 京东刷单刷得太狠了,我们4个店铺每天刷10万
 李成东什么时候成了知名电商人士
 只说一点
阿里现在查刷单历史最严,京东刷单基本上没人被查
京东水分不知道有多大
 哈哈哈,还真是,刷的水分去掉数字估计会很惨,不过阿里刷的也不少吧~
 666,不查吗?
 还有人说JD
的3C可以,怀疑你是否做过运营。自己去天猫看看3C是什么样的,自己去问问天猫3C配件里面的商家,是天猫好卖,还是京东好卖,不懂就别出来瞎说啊,再说京东现在是遍地开刷,天猫你遍地开刷试试。水分最多的现在是京东,天猫反倒现在除了商家自己建小鱼塘补补单,没有几家是敢在外面大量放单了。
 看了一下标题,内容还没准备看,我就想吐槽一番,京东凭什么围剿阿里?他哪里来的资格呀...就因为背后有腾讯给他撑腰吗?
 比较中肯,可以的,亲
 讲完了京东所谓品质和物流后,再来看看所谓刘强东人品好接地气?先不说作为一个企业家天天刷微博朋友圈凑热点这个,京东建幼儿园?单身公寓?有多少人能住进去,其实主要还是提供给京东本部上班的少数白领管理层才能够享受的,反而京东占比最大的基层员工包括快递员,想都别想了。人家阿里给管理层送低价房都没像刘强东这么到处宣扬,搞个单身公寓就生怕全世界不知道要到处宣扬。再者关于京东慈善?给本村部分老人每人一万就是慈善?给母校娟点钱就是慈善?给部分农民养鸡就是慈善?你知道阿里专门建的慈善基金每年捐款多少吗,你知道阿里搞农村淘宝带动了多少贫困村贫困县致富吗,两者的慈善贡献社会贡献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但是人家阿里也没天天那些吹嘘
 就算不爽阿里,但从来不在京东买东西,太丑太low了
 收入高的喜欢在京东买,收入低的喜欢在阿里比价买。
 呵呵,京东的数据有多少水分明眼人都知道,天猫现在打击刷单有多严大家都知道,可是京东打击刷单有多严。。。京东有打击刷单吗?呵呵,京东随便刷啊
 总结下评论,天猫卖家顶天猫,京东卖家顶京东,默默地 不说话
 淘宝刷抓的严啊 某东大家都懂的
 说出了真相?
 在京东买东西点着点着就回到首页了。接着就是自营
 难怪淘宝做不走了
 只想问一句,你有开天猫店吗?有天猫店的哪个不开个京东!
 京东刷的占大部分,卖的占小部分,怎么比啊?
 希望他们两家就这样一直耗着,谁都别想着垄断市场,寡头们都喜欢过河拆桥。。。
 服饰没办法入仓的,毕竟是很快过季的产品,这点京东就没办法,1199亿是下单金额,水分太大了,按照一半水分,那一天也就几十个亿,何况3c那么高客单价
 同款京东的确高,不看什么就看扣点,还有入仓物流费用,一样的成本,京东起码要高出5-10个点,这成本都加在买家头上。现在正常的话都3天就到了别的快递,最主要问题是京东入仓的类目不多,食品能入仓吗?服装呢?能入仓的基本上都是那种一年四季能卖的,标品之类的吧。这是最大的短板,自营比例都要快跌破50%了,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自营?
 标品感觉还是京东自营快,但是局限性太大了,毕竟3c之类的,购买频率太低了,光靠自营,类目铺不满,除非你全合作按照大品牌的,给你入仓供货,不然服装你不还是要靠小商家。那又跟天猫有什么区别?又不能入仓
 主要是马云太能吹了,盖住了别的光芒,感觉京东现在就是在增加曝光,给自己公司打名气,就跟乐视那时候一样,
 是李晨东发的吧,京东的专业水军!不过京东在微信里可以购买 的确不可小觑,但是京东的鞋服类应该贵很多,我们的代理卖家很高,比淘宝天猫高多了。
@你关注的人或派友
亲,先登录哦!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对方邮件地址:
您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网不走流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