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上午或者下午有没有到非繁城品到许昌9路的车,求解答?

许昌市区9路、10路、16路、17路公交线路有调整_网易新闻
许昌市区9路、10路、16路、17路公交线路有调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9路、10路、16路、17路公交线路有调整)
4月26日,记者从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处获悉,因市区五一路与帝豪路交叉口市政施工,9路、10路、16路、17路公交线路有调整。9路公交车发往许昌学院医学院方向,绕行许继大道,取消帝豪路解放路口、帝豪游园、市三高和市建设路小学站点;发往北站方向,按原线路行驶。10路公交车双向绕行许继大道和向阳路,取消西关新村和市三高站点。16路和17路公交车双向绕行向阳路和华佗路,取消帝豪路解放路口、帝豪游园和西关新村站点。(许昌晨报记者 张汉杰 通讯员 高鹏飞 杨晓雅)
本文来源:许昌晨报
责任编辑:张小龙_HN02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许昌治淮回顾 张向阳
许昌治淮回顾张向阳 “治淮” ,对多数青年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但 对淮河流域人民来讲, 则是建国后党和国家为把沿淮地区人民尽 快从洪涝灾害中解救出来, 优先实施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 当年, 我先后以许昌专区治淮指挥部施工员、技术员的身份参与了治 淮,参加了颍河第三、第四、第五期疏浚工程, “三战”泥河洼 施工, 汝河、 清河、 枯河的河道治理等治淮工程, 经历了 “75? 8” 特大洪水,今回首往事,走访故人,将当年所见所闻整理记述于 后。 淮河之于许昌 淮河,古称淮水。 “江、河、淮、济为四渎” ,淮水乃古四渎 之一。据《辞源》引《水经注》三十一淮水载: “淮河源出河南 桐柏山,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流经淮阴涟山入海。 宋绍熙五年黄河夺淮,淮河自洪泽湖以下,主流合于运河,经高 邮湖江都县入长江。 ”全国第三大河流淮河,竟然长期没有自己 的入海通道。山洪、内涝、盐碱,长年给沿岸人民造成沉重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百废待兴。在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 划期间,国家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就优先安排投入了大量 人力、物力、财力,对淮河进行流域性治理。通过 8 年治淮,完 成了一大批治淮骨干工程, 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对淮河流域人民 的危害。 为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创造了条件。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原辖商水、西华、扶沟、郾城、临颍、舞阳、 许昌、长葛、郏县、禹县、襄县、鄢陵、叶县、宝丰、鲁山、临 汝等县及许昌、漯河两市,计 18 个县市。全区河流均属淮河流 域,沙颍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沙河、颍河、汝河、澧河、汾河、 枯河、清河、清流河、双洎河等河流,均发源于伏牛山区及浅 山丘陵区,从山区到平原过渡地带较短。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698 毫米,且年际间降雨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的 65.6%又多集中在 汛期的 6-9 月份。一旦遭遇暴雨,山洪猛涨,洪水峰高量大,直 泄平原。平原河道年久失修,堤防残缺不全,宣泄不畅,洪涝灾 害频繁发生。历史上经常出现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 局面。 “水、旱、蝗、汤(军阀汤恩伯) ”为中原“四害” 。据史 料记载, 建国前的 500 年间, 许昌地区大旱灾 31 年, 大涝 28 年。 特别是 1938 年 6 月 9 日,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命令军 队在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南岸炸开黄河大堤。19 日,黄河水沿 贾鲁河过彭店、张桥,淹扶沟、西华,穿颍奔淮,顺流而下,淹 及豫东及苏、皖 44 个县,淹死 89.3 万人,391 万灾民外逃,骇 人听闻的“黄泛区”由此而名。是年,长葛县付桥村船民冀喜成 曾建造 35 吨位的木帆船,顺双洎河沿黄泛区顺流而下,航行于 苏州、无锡、上海等地。此船也是双洎河、贾鲁河上吨位最大的 木帆船。在中原大地上,汪洋一片的“黄泛区” ,持续了 8 年。 许昌地区受灾最重的是扶沟、西华,其次是鄢陵。仅鄢陵就有 152 个村庄被淹,7.6 万间房屋倒塌,7938 人被淹死,26242 人 流离失所,逃亡在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当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 济亟待恢复、 国家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 国家毅然作出了要 “根 治淮河”的决策。1950 年 10 月 14 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 淮河的决定》 ,制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目的”的治淮方针, 从此开创了人民治淮的新纪元。1951 年 5 月 9 日,毛泽东主席 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迅速在沿淮地区掀起了 轰轰烈烈的大规模治淮热潮。 我与治淮的缘分 1951 年,我就读于郏县堂街中学(原民治中学)秋二班。当时 学校春秋两季招生,因常有政府机关、部队、治淮等部门到学校 动员学生参军、参干,使全班学生降至不足 20 人。当年堂街中 学更名为郏县中学分校,遂将秋季招收的 2 个班和春季招收的 3 个班的学生并入郏县中学本部学习。 1952 年 7 月全国第一次中招统考统招,许昌专区将全区各 县应届初中毕业生,包括春季班尚差半年毕业的学生,提前 10 天集中到许昌复习功课,准备参加中招统考。郏县中学参加统考 的考生住在许昌县河街灵沟河火神庙的学校里。而听报告、开大 会都是在人民路今第八中学校园里。当时许昌高中、许昌师范和 许昌短师班都在这个大院里上课。次年,许昌高中和许昌高师陆 续搬入北关新校区,只留短师班继续在这里学习。 到许昌参加统一招生的有陕西、甘肃、山西、察哈尔等省的 学校。许昌本地参加统一招生的学校有:许昌高中、许昌高师、 漯河高中、许昌短师班、专区人民医院护理班等。考试的主考场 设在许昌高中和许昌高师校园里。 郏县中学的考场在许昌高师附 小,今古槐街小学。据我所知当年的考试结果,郏县参加全国第 一次中招统考的考生无一人落榜。 当时我报考的志愿是:陕西林校、西安筑路机械学校、甘肃 农校。不知何故,我却被察哈尔省会计专科学校录取。当时全国 正在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各地都在 打“老虎” 。当时财会人员是重点审查打击对象,我决心不干会 计工作,所以到校后不久我便提出休学申请。回来后正好赶上许 昌专区治淮指挥部招收施工员,1952 年 12 月由郏县堂街区政府 推荐,我一举考中,从此开始了我的治淮生涯。 许昌治淮机构及其沿革 1949 年 2 月许昌行政区专员公署成立后, 月在专署内设立 5 建设科, 水利建设为其主要业务工作之一, 建设科科长何林。 1951 年 7 月,建设科内成立水利推进社,驻许昌市五郎庙,负责人张 绍义,配干部 5 人。 根据政务院 1950 年 10 月 14 日发布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 定》精神,1950 年 11 月 8 日成立许昌专区治淮指挥部,主任马 秀山,政委齐文俭,工程师梁代槐。从各单位抽调干部 110 人, 设立 7 个处室,同时在全区 18 个县市中的鄢陵、许昌、扶沟、 郾城、西华、商水、舞阳、襄县、临颍 9 县中建立治淮总队部, 总队部下设科。 治淮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水利技术工作。 建国后国 家在人才奇缺的情况下,为加强治淮工程的技术力量,从中南军 政委员会水利部调来工程师 3 人, 他们是梁代槐、 朱有容、 林旭; 从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和省治淮总指挥部调来 7 人、山东工学院 8 人、山东大学 1 人、南京大学 4 人、苏州工专 7 人、郑州高工 6 人、其它院校 5 人,共调来专业技术干部和高等院校毕业生 41 人。 又委托河南大学代培 40 人, 指挥部自己培养施工人员 40 人, 我是其中一员。这样治淮专业干部达到 121 人。 1952 年底,专区治淮指挥部干部增至 250 人,指挥部主任 马金铭、政委纪登奎。下设办公室,驻清虚街;政治处,驻北大 街;财务处,驻北大街;工程处,驻东大街,工程处下设施工队; 卫生处驻北大街,卫生处下设防疫队。施工期间防疫队在工地设 立工地医院,救治施工伤病员。从 1955 年开始利用工休时间, 在土城街(今七一路公疗医院门诊部)设立“淮河医院”为社会服 务。 1954 年撤销许昌、鄢陵、扶沟 3 个县治淮总队部,其余 6 个县治淮总队的干部,全部由专区治淮指挥部统一管理使用,专 区治淮指挥部干部增至 1100 人。另在漯河设立专区治淮指挥部 修防科,专门负责沙河的岁修防汛工作。 1954 年 12 月, 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 组建以周子斌为书记, 由 9 名成员组成的“中共许昌专区治淮指挥部委员会” 。此后, 每个治淮工地都会留下周子斌的身影,他指挥得当,虚心好问, 被技术人员尊为“红色专家” 。 1955 年,专区治淮指挥部由分散办公改为统一搬到土城街 (现七一路原地委办公处)新建办公房集中办公。指挥部主任马金 铭,政委赵天锡,干部总数为 900 人。 指挥部是为治淮而设立的临时机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分 住于市区清虚街、北大街、东大街等几处民房里。人员大都是春 秋两季参加工地施工。在机关住通铺(床连床),下乡睡地铺。出 差时背起行李就走,把不用的物件锁在一个储藏室里,生活比较 艰苦。1954 年,省治淮总指挥部批准建住房,地址就选在南城 墙外一块麦地里(今七一路原市委院)。当时那里有一条 6-8 米宽 的土路,给医疗队选的住地在路北一块菜地里,今市公疗医院。 对面的原市公安局处当时是合作化后新成立的铁业合作社, 后为 许昌内燃机厂,以东只有几家住户。 许昌火车站正对大同街口, 大同街是许昌市最繁华的街道之 一,时称“洋街” 。许扶公路自三里桥改道半截河后,土城街开 始繁忙起来,汽车一过,尘土飞扬,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土成 街”了。 房屋设计是由指挥部技术员唐世林负责,两排工字型办公 室、四排单身宿舍均为红瓦平房。施工队选的是当时许昌最大的 建筑企业──许昌市建筑合作社,在东大街路南,后为许昌市建 筑公司。1955 年 5 月建房工程基本竣工,指挥部陆续搬入,我 也住进了三人一间的新房。给医疗队建造的四排平房也相继竣 工,医疗队搬入新房后,遂挂牌成立“淮河医院” ,开始对社会 开展医疗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1956 年,全国第一次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在此之前,除从 中南局调来的 3 名工程师为解放前原有的职称外, 其余解放前和 解放后毕业的所有大学生统称为技术员,非大学毕业的称施工 员。 1956 年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时,全国技术职称分为 1-16 级。 6-9 级为工程师,9-13 级为技术员,14-16 级为助理技术员。9 级 为交叉级,可定为工程师,亦可定为技术员。 此次晋升专业技术职称,采取组织上审定的形式,既不要个 人申请,又不以评委评定。最后公布晋升结果为:梁代槐 6 级, 范学海 7 级,周光斌、刘廷芝为 8 级工程师,其余建国后毕业的 本科生定为交叉级 9 级的均为技术员,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都晋 升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我由施工员晋升为助理技术员,相当 于今助理工程师。至此,许昌专区一个专业齐全,结构合理,能 独立承担水利、道路、桥梁、民建等土木建筑工程勘察、设计、 施工的专业技术队伍已经形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师梁代 槐,从许昌治淮伊始,直到终年,他都是这支技术队伍的领军人 物。他敬业爱党,技术精湛。1958 年襄城县正在县城西关汝河 上修建拦河大坝,梁代槐工程师得知后,甘冒右倾风险,立即向 地委汇报,向有关部门建言。最后他陪同地委副书记马金铭、省 水利厅工程师陈耀增一同到襄城说服当地官员,立即将工程停 建, 从而解除了可能对襄县全城及下游广大群众造成重大灾难的 隐患。 后来,主持 1956 年职称晋升工作的许昌专区副专员、治淮 指挥部党委书记周子斌在调到周口地区工作后发现, 周口和其他 地区在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时把建国后本科生定为 9 级的大部分 批为工程师,遂将这一情况写信转告给许昌水利局局长李树桂。 虽然职称晋升已不能更改,但在后来生活困难时期,给知识分子 发放特需证时,对于交叉级 9 级技术员也都按工程师标准发给。 这也许是领导对那些遗憾的弥补吧! 1956 年 2 月,6 个县总队撤销,其干部全部集中到专区指挥 部统一管理使用。1957 年 1 月,经省委批准许昌专区治淮指挥 部改为省治淮指挥部第三施工总队,直属省水利厅领导,干部总 数为 700 人。 1957 年 5 月,根据中央精简机构的精神,省委决定,从省 治淮指挥部第三施工总队调出干部 380 人。其中调往新乡专区 94 人,洛阳专区 83 人,南阳专区 80 人,许昌专区各县 123 人。 将设在漯河市的修防科划归许昌专署水利局领导,干部 30 人。 1957 年 6 月,颍河疏浚工程结束后,我从临颍杜曲回到机 关。每周二、五下午学习是常规学习,主要是学文件、念报纸。 当时 《人民日报》 发表了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的一篇 “新人口论” , 我印象最深。 《人民日报》八版,文章占了两整版,我一口气把 它读完。文章在指出了中国人口问题之后,介绍了马尔撒斯人口 论的基本理论,并提出中国解决人口问题要实行计划生育。对此 我感触颇深。读小学时课本上有: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幅员 辽阔,人口众多。有五十六个民族,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同胞。 ” “国土像个海棠叶,二十八行省,外加蒙、藏两地方。 ”治淮时 人口已逾七亿。我到汉口出差,住在治淮招待所所在的里弄里。 正赶上学生放暑假,白天大人上班,满街满地全是小孩,简直连 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使我感受到中国人口问题。当时读到马寅初 的文章后,我感同身受,深表赞成。后来马寅初“新人口论”被 定为反动的马尔撒斯人口论的翻版而被打倒。现如今,随着世界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非 典”“甲流” 、 ,各种疾病全球流行,时刻在警示着地球村上的人 们。 1957 年 6 月,省水利厅将第三施工总队改为省水利厅工程 局第三河道施工总队。1957 年 12 月 30 日,根据上级指示,将 省水利工程局第三河道施工总队整建制并入许昌专署水利局, 治 淮任务由许昌专署水利局统一负责。至此,历时 8 年的“许昌治 淮”告一段落,许昌专区开始步入正常的水利建设之中。治淮防 疫队和淮河医院,人、财、物整建制并入许昌专区人民医院。 解放后,地委机关一直在南平定街原灞陵中学旧校园里办 公。房舍陈旧,面积小,远不符合地委机关的需要。1957 年底, 原许昌治淮指挥部整建制并入许昌专署水利局后, 许昌地委机关 与许昌专署水利局的办公地址进行了对换,这样,许昌地委机关 搬入了土城街的新平房,水利局则搬到了南平定街。 许昌专区治淮工程 根据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和“蓄泄兼筹,以达根 治目的”的治淮方针,1950 年 10 月 21 日河南省召开第一次治 淮工作会议,制订了“河南省治淮工程规划” 。11 月许昌专区治 淮指挥部成立,主任马秀山,政委齐文俭,工程师梁代槐。指挥 部根据《河南省治淮工程规划》精神,坚持“统一规划,全面治 理”的原则,按照治淮工程规划部署,决定在河道上游有条件的 山谷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在下游合适的平原洼地,蓄水错峰, 调剂洪水;在弯曲河段,裁弯取直,疏浚河道,宣泄洪水;在沿 河整修险工,培堤护岸,保证堤防安全。 (一)山谷水库工程 1.石漫滩水库工程 在舞阳县武功南二郎山和大罗山之间筑坝修建石漫滩水库。 1951 年 2 月 23 日成立石漫滩水库工程指挥所,许昌专员公署专 员马秀山兼指挥所主任,宋显民、郑宜良分别任第一副主任、副 主任。4 月 1 日水库正式开工,为赶工期,工地昼夜施工。土石 方工程由舞阳、叶县、西平等县民工 43819 人参加施工。隧洞工 程由上海泛华工程公司承包。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230 平方公里, 大坝高 22 米,总库容 0.62 亿立方米。这是建国后国家在洪河支 流滚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水库,当时号称“中国第一坝” ,舞钢市 石漫滩景区原坝头曾立有标志牌。据《许昌水利志》载,石漫滩 水库共完成土石方工程 1175.56 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工程 2985 立方米,完成投资 322.14 万元。隧洞闸门所用紫铜系 军用物资,后报经朱德总司令亲批支用。7 月 8 日水库建成,召 开石漫滩水库工程竣工典礼。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河南省委书 记嵇文甫参加竣工典礼。 1956 年石漫滩水库扩建工程开工,大坝加高到 25 米,库容 增至 9180 万立方米。建水电站一座,安装发电机组两台,发电 量 480 万千瓦。 2.白沙水库工程 为尽快解决颍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问题, 国家决定在颍河上 游登丰、 禹县交界处, 白沙镇北 300 米处筑坝修建白沙水库。 1951 年 3 月 1 日由河南省治淮总指挥部领导,许昌、郑州两专署组织 施工的白沙水库工程指挥部成立。主任李辉(许昌专署副专员), 副主任魏维良、周子斌、何家濂、张登波(郑州专署副专员)。4 月 12 日,白沙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参加施工的有禹县、许昌、 襄县、叶县、郏县、鲁山、宝丰、临汝等 8 县民工 129758 人, 劳改犯工 2200 人,郑州搬运工 3374 人,共计 135332 人参加施 工。隧洞工程由公私合营的中国建筑公司承建,土坝滞水墙工程 由中华联合工程公司承建。 1951 年 3 月 6 日,省治淮总指挥部主任吴芝圃率省直各部 门负责人来水库视察,解决施工中的问题。3 月 19 日,水利部 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来水库工地视察。5 月 9 日,邵力子 率中央治淮视察团, 将绣有毛主席亲笔题词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的锦旗授予河南省淮总。12 日,邵力子一行到白沙水库工地视 察。 1952 年 2 月 21 日,白沙水库输水道发生塌方事故,砸死鲁 山县民工 8 人,砸伤 8 人。指挥部认真处理善后事宜。施工员王 某某被批捕,工程师梁代槐受行政记大过处分一次,两年后处分 撤销。受伤民工杨某在专区人民医院疗养多年。 1952 年 4 月 17 日,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携苏联专家布可夫、 沙巴叶夫来水库工地视察。 1953 年 8 月 15 日,白沙水库工程完工,开始拦蓄洪水。共 完成土石方工程 929 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33000 立方米,完成投资 4294 万元。 1953 年 10 月 1 日设立“河南省治淮总指挥部白沙水库管理 处” ,水库正式投入运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985 平方公里,占 襄城县颍桥以上颍河流域面积 1971 平方公里的 50%,总库容至 2.95 亿立方米。 1954 年 10 月 1 日,白沙水库灌渠工程开工,设计灌溉面积 23 万亩。1955 年 4 月,组建“河南省禹县白沙灌溉管理局” ,负 责灌溉管理工作。 是年 11 月 5 日, 干渠工程竣工, 国家投资 360.14 万元。 (二)洼地滞洪工程 洼地滞洪,是在有条件的沿河平原洼地,修建闸坝、围堤拦 蓄洪水。当河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开闸向滞洪区内分洪。当 河道水位下降后,再从滞洪区内排洪泄水。通过调水错峰,减轻 河道压力,保证下游安全。 1.老王坡滞洪工程 漯河市南郾城与西平两县交界处, 有个有名的洼地叫四十五 里老王坡。1952 年 11 月 26 日,由许昌专区治淮指挥部领导的、 由信阳专区治淮指挥部参加的老王坡洼地滞洪工程开工。 工程包 括淤泥河、新沟河疏浚,修建东隔堤、淤泥河北堤、蓄洪区内村 庄围堤等。在桂李修进水闸,五沟营修退水闸。通过进退水闸, 调剂下游河道洪峰。参加施工的有郾城、舞阳、西平等县民工 30000 人。工程于 1953 年 8 月 30 日竣工,完成土方 97.9 万立方 米,完成投资 84 万元。 1953 年 8 月,老王坡滞洪工程已近尾声,进洪闸只剩一扇 闸门没有安好。此时的老王坡,一望无际的庄稼长势喜人。大西 瓜 1000 元钱(相当于今 1 角)7 斤。 月 5 日突降暴雨, 8 洪河决口, 水闸进水, 一下子把群众的庄稼给淹了。 群众出来围攻治淮干部, 又推又拉又骂。工程师梁代槐赶快回许昌向地委汇报情况。许昌 治淮指挥部政委纪登奎在听完汇报后说: “这是群众对你们的武 装批评,原因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不要紧,哪里跌倒哪里爬 起来,赶快回去做工作。 ”最后,由行署办公室主任张光汉带领 工作组,深入基层,帮群众收庄稼、做工作才使工程顺利完成。 2.泥河洼滞洪工程 沙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之一,由西至东流经鲁山、宝丰、叶 县、舞阳、郾城、西华、商水、漯河等县市。特别是漯河至周口 段,河床高、险工多,常常溃堤决口,洪水威胁着漯河市和京广 铁路的安全。郾城母猪圈就是个有名的险工之一,当地有“开了 母猪圈,淹那九州十八县”之说。1953 年 8 月 5 日,商水县柴 湾决口,洪水顺东南而下,借道汾河、泉河,淹及安徽阜阳共 18 个县。平地水深 1.5-2.5 米,水面宽 19 公里。商水县境内平地 行舟, 淹地 108 万亩。 决口次日, 许昌专区成立堵口抢险指挥部, 商水县县委书记戈峰任指挥长。8 月 10 日堵口开工,9 月 1 日基 本堵复。 为减轻洪水对京广铁路及下游河道堤防的危害, 国家决定在 沙河上游尚未建造控制性工程之前,在漯河西 25 公里处舞阳县 泥河洼,沙、澧河之间修建滞洪工程。 1954 年 5 月,我正在襄城县霍堰险工工地做砌石护岸施工, 接到指挥部专门派人送 来的一纸调令(当时没有电话),要我立即赶到漯河市一个旅社报 到,任务不详。当我匆匆赶到漯河后,先组织学习,然后才说是 要去舞阳县泥河洼修建滞洪工程。 因为此前郏县修建水库群众工 作没有做好,出现了群众闹事的情况,为接受郏县水库的教训, 本次舞阳泥河洼滞洪工程要等当地政府先做好群众工作后, 我们 再进场筹备施工。学习的第三天便接到指示,可以进场了。我们 一行三十余人分乘两辆卡车,直达舞阳拐子王乡王寨村。汽车一 进村,男女老少都围过来看汽车,有的人伸手摸来摸去,汽车一 启动小孩子都是高声叫着追赶汽车。这里位居沙、澧两河之间, 交通不便,有人还从未见过汽车。据说当时这里最先进的交通工 具是自行车、架子车。我们去后当地群众说: “怪不得前一阵子 开了这会开那会,最后才揭牌说是修水库哩!”这里远离城市, 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成为敌特残余势力活动的地方之一。进场 初期,有时夜间还能看到敌特发射的信号弹。若非前期群众工作 做得扎实,说不定这里还会重蹈郏县水库的覆辙。 后来我到郑州出差,在治淮招待所,同屋住的省治淮测量队 刘技术员向我讲述了他在郏县水库测量时受惊的全过程。 国家为 了减轻洪水对沙、汝河的威胁,计划在郏县城东南孔湾一带汝河 上筑坝修建水库。在没有做任何群众工作的情况下,1953 年春 节过后,测量队、钻探队仓促进去,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钻机 轰鸣,测量队员拿着仪器和测量标志到处跑,群众摸不着头脑, 指着仪器问: “您这是修路哩?”测量队员为了保密也不敢多说, 只说: “啊。 ”又有群众问: “您是不是照宝的?”还是答: “啊。 ” “您这是修水库的?”又是“啊” 。这样就更增加了群众的疑虑: 要修水库,这个祖祖辈辈住的家不知要搬到什么地方去了。这种 情绪迅速在堂街、 王集、 长桥三个区部分村庄的群众中传播开来。 加上工作方法简单,更加激怒了当地群众。最先是王集区魏庄群 众起来,冲进测量队驻地,打测量队员。刘技术员为保护测量仪 器,夜里只穿一只鞋子,抱着经纬仪翻墙出来,跑到一个坟地里 蹲了一夜,天亮后又跑到王集区政府躲了起来。后来又发展到群 众见干部就打,见测量标志就拔,把正在刘家门钻探的钻机也给 砸了。当时正值 1953 年 3 月 5 日斯大林逝世不久,干部都带黑 纱。堂街一个理发员,臂带黑纱往郏县城去,路过魏庄时群众把 他当成干部拉住就打。 理发员说: “我是堂街剃头的!打我干啥?” 群众说: “谁叫你带黑纱。 ”事情波及三个区的十几个村庄,最后 由省政府出面发布布告,事态才平息。 泥河洼滞洪工程由许昌专区治淮指挥部组建的泥河洼工程 指挥所组织施工,1954 年 6 月 13 日工程开工。参加施工的有舞 阳、临颍、宝丰、襄县、叶县、郾城等县民工及许昌、漯河、周 口 3 市搬运工人计 78346 人,河南、安徽的两个劳改支队各 1 万 人,共有约 10 万人参加施工。主要工程包括蓄洪大堤、村庄围 堤、马湾进水闸、罗湾进水闸、纸房退水闸等工程。土石方工程 由各县民工和劳改犯工承建, 进退水闸分别由省治淮机械工程总 队和人民解放军水利二师承建。8 月 6 日突降暴雨,沙、澧河同 时漫堤决口,淹没工程,工程被迫停工。洪水过后,安徽、河南 两个劳改支队两万劳改犯工全部撤离。 1954 年 10 月泥河洼工程复工,12 月全区普降大雪,降雪持 续一个多月,沙河、澧河全线冰封,工程再次停工。 1955 年 4 月泥河洼滞洪工程再次复工,主要任务是修建进 退水闸工程。1955 年 11 月 25 日全面竣工,共完成土石方工程 411 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计 110.44 万立方米,总 投资 1101.7 万元。滞洪范围 100 平方公里,最高蓄水位 68 米, 最大蓄水量 2.36 亿立方米。淹没区内农田,国家保证“一水一 麦” ,即若滞洪区内秋季庄稼被水淹没,国家全部补偿损失,确 保农户夏秋两季收成。 至此,泥河洼滞洪工程全部完成。 “三战”泥河洼,曾两度 被迫停工。 第一次施工中, 安徽劳改支队住在大赵、 小赵两个村。 大赵村外住有 3 个大队约 4500 人,分别住在村外 3 处有围堤的 工棚内。平日生活规律有序,上工下工,红旗招展,敲锣打鼓, 列队而行。在劳改犯工中实行“三评九比” ,表现好者可减刑, 有的劳改犯工还画出图纸,对工程设计和施工献计献策。8 月 6 日沙河、澧河同时暴涨,相继漫堤决口,沙、澧两河之间一片汪 洋。为保证劳改犯工的安全,支队决定迅速向村中高地转移,一 时间数千名劳改犯工一个个头顶着自己的行李, 趟着齐腰深的大 水,一齐拥进了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此时劳改支队的武警都 携带武器枪支,全部集中在村中仅有的一座三层楼上。我们从没 有经历过这种场面。当问及劳改支队领导对策时,他们只是介绍 一些过去发生过的劳改暴动的情况,要我们作好充分准备,应对 可能发生的万一。我们工程科 6 个人,分别从 3 个住处集中到一 个院子里,大家彻夜未眠,一个个都手握铁锹、铁棒准备自卫。 夜幕降临,门前屋后全是劳改犯工。然而在月光下一切却是那样 宁静,除了青蛙的歌唱,就是劳改犯工移动的脚步声。时间一分 一秒过得真慢,漫长的夜晚总算熬了过去。天亮以后,支队干部 首先安排给劳改犯工做饭吃,饭后大水已稍退,劳改犯工陆续返 回住地。事后统计,安徽、河南两个劳改支队除 3 人因涉水淹死 外,其他无一人逃跑。 “二战”泥河洼,寒流袭击,大雪纷飞,积雪深度 50 厘米, 气温降到零下 17.8 度。工程再次停工。沙、澧河全线封冻,牛 拉四轮太平车在沙河冰面上来往穿行。停工后,民工撤离,干部 就地待命,在工地过的春节。住在高粱秆泥巴墙搭起的草棚内, 既进雪,又透风。生活所需全部由漯河供应,道路不通,最后由 推土机开道,拉着汽车去漯河才运来生活用品。 在泥河洼滞洪工程施工期间, 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 策。1953 年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但是关系国计民生 的粮食却形势日趋紧张,市面上非常紧俏。据《当代中国的粮食 工作》记载: “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如河南省洛 阳、许昌等地区,群众纷纷出售棉花、生猪抢购小麦。抢购粮食 之风,由局部地区蔓延到河南全省。“河南省南阳市各供应点经 ” 常聚集上千人排队争购。 ”上述情况曾多次在当时的政治学习中 传达学习过。国家为了粮食安全,根据陈云同志在全国粮食工作 会议上提出要采取“又征又配”的政策,中共中央、政务院分别 于 1953 年 10 月 16 日和 11 月 19 日,作出了实行粮食计划收购 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和“命令” 。从 1953 年 12 月开始,在全 国(西藏、台湾除外)贯彻粮食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政策。 经过“全党动手,全力以赴”的宣传贯彻,分了土地翻了身 的农民,敲锣打鼓进城交公粮卖余粮。当时许昌街道大都为砖渣 泥土路,雨过天晴,卖粮车辆从东城门、西城门鱼贯而入,顺南 大街向火车站粮库进发, 大街上泥泞一片, 西大街稍好, 东大街、 南大街车辙泥深 10-30 厘米。 实行统销后,粮食按人定量供应。按照不同劳动强度,制定 不同的供应标准。全国粮食供应分 9 级,机关干部为 4 级,每月 32 市斤(后降至 29 斤,生活困难时再节约 2 斤)。食用油每人每 月 1 市斤,后降为 0.5 市斤。1954 年实行全国流通粮票,干部下 乡吃饭,一律交 4 两粮票 1 角钱。1955 年又发行各省粮票,粮 票分粗粮票和细粮票,出省需兑换成全国粮票。粮票本为无价票 证,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也难免黑市流通,如今翻起珍藏的各式粮 票,不禁使人勾起对那些陈年往事的回忆。 泥河洼工程一期施工时,当时民工吃粮尚无定量,每人每月 合 100 斤,到第二期 10 月复工时,经特批超出 1 级吃粮食标准 60 斤,民工按 70 斤供应。劳改犯工按计划吃国库粮,供应南方 大米。劳改管教干部则是按规定吃地方粮,供应信阳大米。这就 形成了同一个工地,不同的供应标准和不同的粮食来源,劳改犯 工比民工和干部吃粮待遇好的特殊状况。 (三)河道疏浚工程 全区河道在京广线以东均流经平原洼地。河槽浅,弯道多, 淤积重,年久失修,排水不畅,经常溃堤决口,泛滥成灾。特别 是 1938 年国民党炸开花园口之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淮河流 域水系紊乱,每到汛期,更是洪水漫流,盐碱沼泽丛生。建国后 国家优先安排的就是河道疏浚工程。 1.颍河疏浚工程 颍河流经禹县、襄县、临颍、郾城、西华等县,在周口西汇 入沙河。颍河上段在许昌、临颍县境内堤防高,弯道多,险工多, 经常溃堤决口,淹及鄢陵、扶沟。1949 年颍河漫溢决口 23 处, 淹地 45 万亩。其中许昌县姚湾等地决口 3 处,殃及 80 余村。西 华县冯庄、黄土桥至临颍县瓦屋赵 60 余公里内,颍河堤内外汪 洋一片,时至 10 月积水仍未消退。颍河下段经黄河水多年泛滥 淤积、水系紊乱,宣泄不畅,洪水、内涝、盐碱灾害严重。需要 治理的河段战线长,任务重。国家采取“由下而上,分段治理, 逐年实施”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颍河第一期朱湾至孙嘴(周口沙、颍河交会处)段疏浚工程 1950 年 3 月 2 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持,许昌、淮阳两 专区参加的颍河疏浚工程指挥部成立。 淮阳地委书记张清淮任指 挥长,许昌县县长宋显民任副指挥长。动员许昌、鄢陵、临颍、 郾城、扶沟、西华、商水、淮阳、太康、沈丘、项城 11 个县和 解放军水利二师共计 18 万人参加施工。 施工河段全长 33.6 公里, 设计洪水流量 1125 立方米/秒。1950 年 3 月 10 日开工,7 月 10 日竣工。共完成土方 650 万立方米,开支工程粮小麦 350.6 万公 斤。 (2)颍河第二期合河口至朱湾段疏浚工程 1951 年 3 月 27 日开工, 由许昌、 临颍、 鄢陵 3 县民工 45000 人参加施工,疏浚河段长 11.7 公里,设计洪水流量 800 立方米/ 秒。5 月 30 日竣工,完成土方 128.2 万立方米,开支工程粮小麦 254.19 万公斤。 颍河第一期、第二期疏浚工程,征召的民工均为以工代赈义 务工。 只发粮食, 不发工资。 一般一个乡的民工为一个伙食单位, 只给零用开支和往返费用。结余的粮食全部发给民工,带回家去 接济家人,深受灾区人民欢迎。历史上以工代赈都是赈灾的有效 手段之一。1952 年以后,逐渐实行定额管理,开始按方计资。 由施工员按时收方测量出每旬完成的工程数量, 再按单价算出工 程价款,由财务人员发放工资,建设银行负责在工地监督执行。 (3)颍河第三期合河口至扬门段疏浚工程 1953 年 3 月 23 日开工,由许昌、鄢陵、襄县、舞阳、郾城、 临颍、西华、商水、扶沟 9 县民工 119000 人参加施工。1953 年 5 月 10 日竣工。设计疏浚河段洪水流量 850 立方米/秒,共完成 土方 560 万立方米,实支经费 499.8 万元。 1953 年春节过后,我随施工测量队来到西华县参加颍河疏 浚施工。在完成施工测量、放样、工段划分等前期准备工作后, 我们一行 12 人被分配到西华县治淮总队部组建工程科。 4 月 11 日(农历三月初二)工程刚刚开工,中原大地发生大面 积霜冻灾害。麦苗枯黄,地上部分全部冻坏,有的人已经绝望, 把麦苗毁掉另种大秋作物。部分民工思想不安,连夜回家查看灾 情,一度影响施工。可后来霜打过后的麦苗又重新发芽,那年竟 然有个较好的收成。 1953 年 6 月,颍河施工刚结束,许昌治淮指挥部按照水利 部治淮委员会的指令, 组建一支测量队赴安徽省临泉县进行大地 测量,我随队远征。地形图是国家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必不可少 的基础资料, 原来使用的地形图都是日本投降时接收过来的的军 用地图。图也很精确,但很多村名、建筑名称音同字不同,用起 来很不方便,淮委决定对淮河流域进行一次全面地形测量。当时 河南境内已经测量完毕,为使安徽省赶在大汛前测完,调许昌一 支测量队支援安徽, 测量临泉县全境。 我们到皖后迅速投入工作, 早上从宿营地出发,日落西山才收工。当时正值盛夏,我们年轻 人都能坚持,但是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旧技术人员受不了,都抱 怨说: “哪见过伏天测地形,过去我们在黄河上搞测量都是坐滑 杆,测工把仪器架好,下来一看,坐上再走。 ”说归说干归干,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任务还是按时完成了。 (4)颍河第四期合河口至吴公渠改道口段疏浚工程 1956 年 3 月 8 日开工,由许昌、襄县、临颍、郾城、西华、 商水 6 县民工 75778 人参加施工,5 月 25 日竣工。共完成土方 852 万立方米,建桥 32 座,鲤鱼沟建闸 1 座,完成投资 910 万 元。 就在这个工程施工期间,全国各高校第一次扩招,我记得当 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 16 万,而应届高中毕业生只有 15 万多。 为了弥补招生缺口,选拔更多合格人才,经国务院批准,动员机 关在职干部考大学。1956 年 4 月,我在郾城颍河疏浚工程工地 施工,指挥部人事科的同志到工地找到我,说: “你平时爱学习, 愿不愿意考大学?”我说: “当然愿意。 ”他说: “国务院有个批 件, 要动员一部分在职干部考大学。 愿意的话就把工作交接一下, 提前两个月回许昌复习功课。 ”许昌治淮指挥部参加复习功课的 有 6 个人,高考体检时,查出我有肺结核,无缘参加高考。最后 只有郑玉春同志一人考取武汉水利学院。 这不仅是建国后第一次 动员在职干部考大学,而且也是仅有的一次。 (5)颍河第五期吴公渠改道口至繁城刘庄段疏浚工程 颍河姚湾、郭门口地段,河道弯曲,险工多。疏浚河段 30.25 公里中有 24 公里是裁弯取直,开挖新河道。由郾城、襄县、舞 阳、临颍、叶县 5 县 50000 人参加施工。设计洪水流量 500 立方 米/秒。1957 年 3 月 4 日开工,5 月 10 日竣工,完成土方 513 万 立方米,建桥 12 座,完成投资 586 万元。 河道疏浚工程均由河南省治淮总指挥部设计院设计。 此段工 程原设计为沿老河道疏浚。 在施工测量时, 测量队长唐海林发现, 原设计线路长,工程大,拆迁多,有一个村庄要整体搬迁,便大 胆提出改道方案,后经省治淮总指挥部批准。改道后节约直接工 程费 60 多万元,加上间接费、拆迁费等节约更多。因之,1957 年 8 月唐海林同志被水利部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发给许昌 专区治淮指挥部奖金 10 万元。最后,专区指挥部给 30 多名测量 队员每人发一件印有带 “奖” 字的背心, 其余均用作指挥部建房。 颍河在临颍县段内,堤防高,弯道多,险工多,一般堤高 3-4 米,姚湾、郭门口就是颍河上有名的险工。当地素有“开了 郭门口,淹到鄢陵和扶沟”的说法,此次颍河疏浚截弯取直,开 挖新河,绕开险工险段,彻底解决了颍河临颍段的隐患。 至此, 颍河自周口西沙河和颍河的交口处至临颍县繁城西刘 庄,全长 138.85 公里的河段,历时 6 年,分 5 个河段施工。经 疏浚培堤、主河改道、裁弯取直等一系列工程,对许昌专区洪涝 灾害最为严重的颍河进行了一次流域性治理, 基本上解除了洪涝 灾害对沿河人民的危害。 2.清河疏浚工程 (1)清河口至稻地段疏浚工程 1955 年 4 月 11 日开工,1955 年 5 月 30 日竣工。由鄢陵、 临颍、西华 3 县民工 22300 人参加施工。治理河段长 20 公里, 其中裁弯取直 8 公里。设计洪水流量 320 立方米/秒。完成土方 242.1 万立方米,建桥 15 座,完成投资 162.33 万元。 (2)稻地经许昌市区至许昌县石寨京广铁路桥段工程 1957 年 3 月 6 日开工,由原许昌专区治淮指挥部改为河南 省第三河道施工总队后组织施工,由许昌、鄢陵、长葛、扶沟 4 县民工 40000 人参加施工。全长 47.2 公里,设计洪水流量 258 立方米/秒。5 月 1 日竣工,开挖土方 433.4 万立方米,完成投资 323.53 万元。 这段河道施工,裁弯取直较多,在许昌县境内(含市区段)基 本上是开挖新河,在临颍、鄢陵县境内基本上是利用老河段,将 流经市郊,能自流灌溉的高底河并入本干。三里桥村即距城三里 高底河上一桥而得名,该桥昔日为通往鄢陵必经之桥。 3.汾河、枯河疏浚工程(区划调整资料缺) 枯河源自河南省郾城县东部, 在商水县雷坡村西一公里处汇 入汾河。1953 年 8 月 16 日,沙河柴湾决口不久,我便受命到商 水县枯河上设立水位站。按照地形图上所标位置,我在商水县谭 庄东漯、 周公路北侧, 找到了枯河岸边的赵庄。 枯河水面宽 20-25 米,水深 1 米左右。上下游河段都还顺直,可就在这不到 500 米 的河段内竟有 18 个弯。群众称这是娘娘“九回首” ,又叫“九扭 十八弯” 。这既不是“L”弯,也不是“S”弯,而是“W”形弯, 一个弯接一个弯。根据地形,我把水位站设在赵庄附近“18 弯” 的最上端。 1955 年 3 月初,我随枯河疏浚工程测量队再次来到枯河沿 岸,测量经过“示意图”中所标我亲手设置的赵庄水位站,一直 测到枯河尽头汾河岸边。当最后一镜测完,就要收工时,一位白 发长者向我搭话了: “您说枯河的枯是哪个枯字?”我指着脚下 的公里桩(枯 0+000)说: “木古枯。 ”老汉摇摇头说: “不对,是哭 笑的‘哭’”我问: 。 “为什么?”老汉接着讲起了有关枯河的故 事。 某朝某代苏娘娘,受西宫陷害,被迫怀着身孕逃离宫廷,在 某一庙里生一男婴。没过多久,听说有追兵赶来,娘娘抱起孩子 便逃。实在走不动时,就把孩子扔到路边的一条沟里。后来娘娘 又想, 不如把孩子放在路边, 好心人会救他个活命。 娘娘又回来, 抱起孩子放在一个小河的石桥上。娘娘哭了一阵便顺河东去。哭 着走着, 走着哭着, 走走扭过身来看看孩子, 小河便随着转个弯; 走走再扭过身来看看孩子,小河就又随着拐了个弯。娘娘九次扭 过身来看孩子,小河就拐了十八个弯,这就是当地自古流传至今 的“九扭十八弯”的来历。娘娘哭着走着,顺河而行。当走到小 河尽头入大河时,娘娘不哭了。在大河里洗下脸上的脂粉,上路 东行,汾河也就因此而得名。 最后老汉说: “我说这话您不信,您可以亲自去看看。娘娘 扔孩子的地方,就是那里现在赵庄西边的‘弃儿沟’ ,又叫‘龙 躺沟’ 。枯河石桥上放小孩留下的身印,现在已埋在水下,以前 还能看见。 ‘九扭十八弯’ 、汾河、枯河,就是这样的来历。 ” 从老汉讲述的这个神话故事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古老 的淮河流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四)河道岁修工程 许昌地区地处伏牛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西高东低。大 部分河流源自西部山岗地区,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加上堤防线 长,年久失修,经常溃堤决口,淹没农田。 1950 年春,对沙河沿岸 23 处险工险段,分别进行了砌石护 岸、桩柳护岸、培堤加固等工程,共完成土石方 42 万立方米。 1954 年 3 月 12 日,沙、汝河襄城至周口段险工、险段整修 工程开工。沿岸 24.8 万人参加施工,7 月 10 日竣工。整修险段 32 公里,完成土石方 193 万立方米。 襄城县霍堰险工,是沙、汝河上重要险工之一。汝河在这里 拐了个直角,水急弯陡、容易决口,常会淹及临颍、鄢陵和扶沟。 1954 年 3 月,我参加了霍堰石护岸工程施工。我们住在村上一 个两层楼的民房里,远远可以望见汝河上的行船。当时汝河上的 木帆船,上可以直达襄城县南关码头,甚至还可以上行到郏县孔 湾, 下可以进入长江, 把襄县烟叶运抵上海。 许昌烟叶驰名中外,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烟公司就落户许昌,在今湖滨桥原 烟棉麻公司处。许昌烟叶主要产地在襄县,襄县素有“金襄县” 、 “烟叶王国”之称。襄县烟叶品质最好的产地在襄郏两县分界山 峰两侧,山峰东侧的称山东烟,山峰西侧的称山西烟。襄县北关 东拐街和西拐街一街两行大都是收购烟叶的烟行, 收烟季节西拐 街的烟市曾延伸到汝河岸边。 幼年时我曾随祖父从郏县张店翻山 来襄县卖烟,离城好远烟行小伙计就迎上了,一问是山西过来卖 烟的,赶忙接过担子一直挑到烟行里。那时在襄县收购的烟叶, 就是通过汝河这条黄金水道运往上海和江浙一带。 在霍堰险工施工的两个月, 是我治淮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之 一。白天在工地上可以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木帆船,听纤工拉 纤的号子声。晚饭后来到河边,驾起渡河小舟,荡漾在宽阔的河 面上,在月光下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吹笛、唱歌,富有诗意, 赛过仙境。但是,治淮工作常年是和土石方打交道,和民工打交 道,远离城市,很多大龄青年婚姻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人就说: “治淮三年,见母猪如貂婵。 ”话虽属戏言,但在一定程度上折 射出一些治淮大龄青年企盼异性的心情。 技术员厉家贤回上海探 家, 母亲问他: “儿啦, 你在那里干啥?” 他说: “我在河南治淮。 ” 母亲说: “啥是治淮?”他说: “治淮就是挖河、挖淤泥。 ”母亲 说: “与其在那里挖泥,还不如回上海来挖泥(意指给城市下水 道清污泥)”那时间在治淮干部中曾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一党、 。 二政、……七劳改、八治准。 ”把治淮排在社会各阶层的最后一 位。纵然如此,我却在治淮中找到了乐趣,体验到了快乐。 1954 年 7 月,许昌专区治淮指挥部在漯河设立修防科,专 门负责沙河的堤防管理、培堤护岸、险工险段岁修和防汛工作。 黄泛区见闻 1953 年春节过后,我参加颍河疏浚施工,随施工测量队走 进黄泛过后的西华县,来到曾长期深埋在黄河河床下的颍河岸 边,这里的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里村庄稀少,而且黄泛过后每个村上缺家断口的比比皆 是,有的村庄已经消失不存,大面积土地无人种植,一片荒芜。 1950 年 2 月,中央成立“黄泛区复兴委员会” 。同年 3 月 21 日, 在河南省会开封设立办事机构――黄泛区复兴局, 省政府主席吴 芝圃任局长。27 日,复兴局机关移驻西华县城黉学庙。为尽快 恢复生产,国家规定返乡农民开荒种地三年不交公粮。1951 年 1 月正式成立黄泛区农场,直属农业部农垦局。1951 年麦季,黄 泛区农场首次使用机械化收割, 曾吸引了方圆几十里乃至上百里 的农民前来观看。农场耕地多用捷克单缸拖拉机,因其噪音大群 众称之为“嗵嗵嗵” 。1953 年颍河疏浚施工时,泛区农场归中南 军政委员会农林部。 农场对沙河以北, 西至郾城县境, 东至淮阳, 北至扶沟广大地区内无人耕种的土地施行统一耕种, 种植面积达 139000 余亩。 到我们前去施工时,在西华县颍河岸边各个村上看到的房 子,全是简易草房,有的还住在返乡时搭起的半地下式草棚内。 村上仅有的几所砖瓦房,墙身全埋在淤泥里,只能看到房檐以上 部分。坟地的墓碑,只露一点碑帽。村上所有的树,几乎清一色 都是灾民返乡后才种植的柳树,间或有几棵洋槐树,树干都是只 有 15 厘米左右。洪水过后生存下来的树,全是柳树,而且树干 全在地下,地上只露出树杈以上部分。 黄泛期间,这里黄沙弥漫,杂草丛生,有的地方蒲草黄蒿深 可没人,人烟稀少,荒芜了的土地一望无际。曾长期在农场体验 生活的上海作家白危,在其《沧海桑田》一文中写道: “踏进黄 泛区,举目望见漫无边际的荒沙和蓬蒿,就不禁使人联想到唐代 散文家李华《吊古战场文》开头两句脍炙人口的话: ‘浩浩呼平 沙无垠,覆患恕 。黄水过后,这里成为浩瀚辽阔,平旷无际 的沙漠,荒原辽远,杳无人迹。 ” 1946 年花园口开始堵口, 年灾民陆续返乡。返 乡后家乡是黄泥一片,平地淤积 2-3 米深。房倒了,树死了,一 切皆无,一片沼泽,到处长满了芦苇和荒草。返乡时灾民每个人 只发一把“洋锹” ,一袋“洋面” ,割点草搭个窝棚住了下来。种 麦季节到了,就把麦种撒在龟裂的淤泥地上,用树枝把麦种扫到 裂缝中,第二年竟是一个好收成。可好景不长,由于河道淤积, 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碱化,第三年产量就大大下降。 当说起逃难的经历时,灾民们个个都是感慨万千,都有一段 辛酸的逃难史。黄水来了,死的死,逃的逃,妻离子散。有的逃 往豫西鲁、宝、襄、郏及洛阳一带,有的走西安,下兰州。至今 还有很多人下落不明,不知是当时被洪水冲走,还是逃难时死在 异地他乡。返乡后的灾民在一望无际的淤泥滩上,竟能准确地找 出自家的宅地和土地田产,开始新的生活。 找石磙:黄泛期间,农民生产、生活用的石磙、石磨全被埋 在了地下。灾民返乡后都要找出自家当年用的石磙、石磨。这时 泛区就应运而生了一个职业――“找石磙” 。他们大都三两人结 伴,扛着洛阳铲走村串乡“找石磙” ,当有人能指出自家石磙、 石磨所在的大致位置时,他们便一铲一铲地往下探,当找到并挖 出来后再付钱。 篝火驱蚊:黄水过后,这里沼泽遍地,芦苇丛生,蚊虫肆虐。 初返乡的灾民,既无蚊香更无蚊帐。蚊子叮咬无奈时,大家就摸 索出一个有效的驱蚊方法――篝火驱蚊, 点燃随处可寻的柴草驱 蚊, 虽然炎热的夏季睡在火旁并不好受, 但可免受蚊虫叮咬之苦。 顺口溜:当时社会上流传的顺口溜至今使我记忆犹新: “淹 三年, 旱三年, 蚂蚱过来又三年, 捉住蚂蚱换洋面。 说的是 1938 ” 年国民党炸开黄河大堤,洪水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淹没了大批 地亩和田产。1942 年又遭特大旱灾,灾荒持续三年。据当地志 书记载: “春季田旱歉收,秋禾枯焦,民食草根树皮,麦收二成 弱,秋收一成弱。 ”周口“年降水量 410 公厘” ,洪水、干旱过后 给蝗虫提供了滋生的环境,中原大地蝗灾三年。蝗虫飞来遮天盖 地,唼唼唼……,响声一片,所到之处禾苗一扫而光。为鼓励灭 蝗,灾民捉了蚂蚱可以换回洋面。笔者祖居豫西郏县,曾亲历过
年的蝗虫灾难,当时就传蝗祸源自黄泛。另一个顺 口溜是“鄢陵、扶沟、蛤蟆泥鳅,犁那一遭地,拾了一箩头” , 这些顺口溜就是对黄泛区灾情的真实写照。 紫花棉:在有十数万人参加,长达数十公里的治淮施工河段 上,西华、扶沟两县民工最为显眼。因为他们大部分穿的都是用 自家种的紫色棉花自织的土布衣裳(土黄色) 。顺着河段走去, 一看穿紫花棉布的民工便知这不是扶沟就是西华工段。 这种有色 纯天然棉,早已绝迹不见。 今日的颍河沿岸, 处处生机盎然, 昔日的黄泛痕迹早已不见。 只有老人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会提及这些陈年往事。 而这段 历史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只有真正了解过去的苦难往事,才会倍 加珍惜新中国治淮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更加努力建设美 好的明天。 写在后面的话 许昌治淮,自 1950 年 3 月 10 日颍河第一期疏浚工程开始, 至 1957 年 12 月 30 日治淮机构撤销,历时 8 年,至今已经过去 半个多世纪了。再次回顾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我们可以从中总 结经验教训。 (一)治淮决策与工程部署 建国后各项建设事业都需要进行, 党和国家深知沿淮地区人 民长期处于水患灾害中的苦难生活, 所以建国伊始基本建设优先 安排的就是治淮工程。政务院于 1950 年就发布了《关于治理淮 河的决定》 ,迅速在豫、皖、苏、鲁四省沿淮地区掀起了治理淮 河的热潮。河南省根据政务院“蓄泄兼筹,以达根治目的”的治 淮方针,优先在长期被黄河水淹没、灾害最重的许昌专区颍河开 始。在上游开工修建白沙水库;在下游从周口开始,自下而上, 分期、分段疏浚颍河河道;对无条件疏浚治理的沙河,在上游尚 无修建控制性工程之前,为保证沿河人民群众的安全,在舞阳县 泥河洼修建滞洪工程; 对灾害较重的河流河段均进行了一次比较 系统的疏浚治理,在洪河上游修建石漫滩水库,在中游修建老王 坡滞洪工程。经过 8 年治理,基本上解除了洪涝灾害对沿淮地区 人民的威胁。历史已经证明,治淮决策是英明的,治淮工程部署 是正确的,治淮施工管理是科学的。建成的所有治淮工程,除石 漫滩水库因“75?8”特大洪水垮坝重建外,其他所建治淮工程 都巍然屹立在中原大地上,年复一年发挥着防洪、排涝、灌溉等 作用,世世代代在为沿河人民造福。 (二)治淮组织与管理 一次要调动十数万人参加的大型治淮工程, 施工组织与管理 工作是成败的关键。 1.治淮组织管理 专区成立治淮指挥部,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直接参与。许昌时 任地委常委、专员马秀山,副书记马金铭和地委书记齐文俭、纪 登奎、赵天锡等主要领导曾分别担任过治淮指挥部主任、政委。 在治淮施工期间,施工队伍实行军事管理,以县为总队,以区为 大队,以乡为连队,均有县、区、乡长带队施工。工地建立临时 党团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 组织指挥系统,以保证治淮施工顺利完成。 2.治淮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施工程序和设计图纸,掌握标 准质量,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设计所要求的工程任务。管理的 核心是工程质量。工地上提得最响亮的口号是“百年大计,质量 第一” 。在大量的修堤、筑坝等土方工程中,碾压夯实是重中之 重。当时的压土工具,除水库工地配备有少量碾压机械外,其他 工地所用均为石夯、木夯、石磙夯。每层填土厚度不能超过 30 厘米,每层夯实后都需要施工员检查土壤干么重,即单位干土重 量(吨/立方米)。修堤干么重达不到 1.58 吨/立方米,筑坝达不 到 1.65 吨/立方米,均为不合格,需继续夯实加工,直到合格 为止。由于在各个施工环节上都注重质量管理,治淮 8 年,无一 处“豆腐渣工程” 。舞阳石漫滩水库,虽然在人类无法抗拒的特 大自然灾害下垮掉了,但在垮坝的过程中,也验证了大坝的工程 是良好的,质量是过硬的。 我 1969 年 9 月离开许昌水利部门,由颍桥学习班去支援三 线建设,从焦枝铁路转战平舞工程。在舞钢 12 年间,亲历了舞 钢“75?8”特大洪水全过程,也耳闻目睹了许多人的过水经历。 大水过后, 石漫滩水库职工张法乾向我讲述了他亲眼见证水库垮 坝的全过程。 1975 年 8 月 4 日夜里开始下雨, 雨越下越大, 日、 5 6 日、7 日三天大雨如注,下个不停,石漫滩水库水位在不停上 涨。7 日下午 2 点左右,石漫滩水库职工张法乾问水库工程师王 文蓬: “大坝怎么样?”王文蓬说: “按现有的水文资料推算,夜 里 2 点要漫坝。 ”随着水库水位上涨,舞阳工区工委、政府意识 到石漫滩水库的险情,立即通知水库下游转移群众。这时电话线 路大部已经中断,便派大批干部冒雨下乡组织群众转移。此时澧 河普遍漫堤,洪水经枣林由西而东,更增加了转移群众的难度。 大雨越下越猛,把洗脸盆伸出门外,再缩回来就是一满盆水。石 漫滩水库的水位在不停上涨着,先是到达保证水位,进而到达警 戒水位,最后接近坝顶。防汛人员迅速撤离。张法乾是最后留守 大坝南端的 3 名水库职工之一。他也是在洪水越过大坝坝顶后, 离开坝顶的最后一个人,他目睹了石漫滩水库溃坝的全过程。他 离开坝顶后,站在大坝南端的山坡上,借着不停的雷电闪光,清 楚地看着洪水在不停地上涨。坝顶上有一道厚 0.8 米,高 1.2 米 的防浪墙。洪水越过坝顶后又越过 1.2 米高的防浪墙,水库大坝 安然无恙,这足以证明了大坝的质量。大水越过防浪墙后,形成 一个几百米长的瀑布。 这个过程至少持续了 2-3 分钟。 突然 “轰” 的一声,防浪墙全线倒下,洪水形成几米高的水头,顺坝而下, 直冲坝坡,大约 5-6 分钟时间大坝倾倒。将近半个小时,水库大 坝才全部垮掉,时间大约是 1975 年 8 月 8 日凌晨 2 点钟。几乎 是在同一个时间,驻马店地区泌阳县板桥水库随之垮坝。坝垮后 雨过天晴,张法乾站在坝头山坡上对同伴说: “这果真验证了工 程师的预测和推算。 ”3 个多小时以后,水库的水大部分已经排 出。 我当时在舞阳工区生产指挥部基建办公室任技术员, 住在哑 口山上 8 号楼。平时站在窗前,石漫滩水库尽收眼底。8 日早晨 窗前一望,我说: “坏了,水库没水了。 ”立即往办公室赶,下楼 后,大量灾民扶老携幼,拥到哑口山上,大家都在讲述着自己如 何脱险的经历。 1975 年 8 月初, “7503”号台风直插大陆腹地,移到河南省 桐柏、 伏牛山区减弱为低气压, 在贝加尔湖东侧阻塞高压作用下, 低压中心位置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少动, 使淮河上游驻马店、 许昌、 南阳三地区接壤地带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因暴雨发生在 1975 年 8 月,故称“75?8”暴雨。暴雨中心分别集中在汝河上游板 桥水库附近的林庄、澧河上游的郭林、洪河石漫滩水库上游的油 房山和尚店等地。据有关资料记载:林庄 3 日总雨量 1631 毫米, 24 小时雨量是 1063 毫米,6 小时雨量是 830 毫米。这个雨量, 超过了世界实测最大纪录。油房山 3 日总雨量 1411 毫米,24 小 时雨量是 698 毫米。尚店 3 日雨量是 1301.6 毫米,24 小时雨量 是 547.1 毫米。其暴雨强度之大,笼罩面积之广,为国内外罕见。 石漫滩水库是按 500 年一遇的标准设计,2000 年一遇的标准校 核的,设计泄洪闸流量为 500 立方米/秒。 “75?8”洪河石漫滩 上游最大来水量为 5000 立方米/秒,是水库泄洪能力的 10 倍。 垮坝后最大过水流量为 3 万立方米/秒, 个小时内向下游倾泻洪 5 水 1.67 亿立方米,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溃决。把水坑赵村外一个 20 立方米的砖砌蓄水池,推移 200 多米。据垮坝后乘直升飞机 飞抵舞钢的中央领导和专家调查后,专家说: “这简直是人类无 法抗拒的天灾。 当初设计石漫滩水库时, 如果有人提出这样(75? 8 型)的雨型,人家一定会说你是疯子。 ”石漫滩水库容量不足 1 亿 立方米,垮坝后瞬间流量较大,其下游田岗中型水库随之垮坝, 和澧河洪水相遇后水流回旋,水势迅速减缓。 板桥水库蓄水 11 亿立方米,在午夜垮坝后,沿着 20 多公里 宽的水面顺流东下。 水深流急, 洪水把京广铁路钢轨拧成 “麻花” , 把铁路上 3 个 60 吨重的油罐车一直冲到 20 多公里以外的宿鸭湖 水库里。京广铁路冲毁 102 公里,运输中断 48 天。这次大水损 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 路要走。 3.治淮资金管理 治淮资金是由国家计委安排计划,财政部拨付,由中国人民 建设银行全程监督管理使用的。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只负责管理 基本建设领域的投资计划和资金,但不管理现金。现金业务统由 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办理。人称建设银行是财政部的大出纳, 事实也是如此。1952 年初交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前身) 在许昌设立办事处,专门管理治淮资金。办事处主任李盛三,职 员 4 人,驻许昌市西大街路北(原许昌市图书馆)。其职责有二: 一是管理基本建设资金,当时许昌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治淮 水利建设投资和少量的煤矿投资,别无其他建设投资任务;二是 清理官僚资产阶级资产,主要任务在省级行。 1954 年 10 月 1 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郭沫若为“中 国人民建设银行” 题写行名。 交通银行许昌办事处同时更名为 “中 国人民建设银行许昌专区支行” ,行长姬中富。1955 年许昌建行 新建办公楼落成,搬入西城门内 100 米路南,今西湖公园南门对 面办公。 1955 年人民币币制改革,1 万元旧币兑换 1 元新币。许昌市 区统由天平街中国人民银行许昌专区支行和支行下属 6 个储蓄 所,以及 10 个临时兑付点负责新旧币兑付工作。1955 年 3 月 1 日-3 月 31 日,新旧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4 月 1 日起旧币不再 在市场上流通,3 个月后 10 个临时兑付点撤销。时任大同街西 口火车站兑付点负责人的王银水风趣地说: “那是我参加工作后 第一次当‘头’ ,管两个兵。服务态度可好啦!多少不拒,早晚不 误。1 角钱也兑,每天都是兑完了才下班,接款的车辆是自行车, 直到当天兑完接款车才走。 ”1955 年底新旧币兑付工作结束,自 此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所拨付的基本建设资金均为新币。 在治淮施工中建设银行都派员深入施工现场, 会同工程技术 人员,坚持“四按”原则,即“按工程、按项目、按预算、按进 度”拨款。在拨款过程中,要详细审查设计和施工方案,发现问 题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经设计、施工部门采纳后,节约了大量 资金。使每笔治淮建设资金都能够做到拨付及时,使用合理,效 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许昌治淮 8 年,建设银行管理和拨付治 淮工程投资 8426.2 万元。每个治淮工地都曾留下建设银行职工 的身影,治淮 8 年,建设银行功不可抹。 当时的治淮资金除工程款外,还有固定资产购置和办公费 用。凡能重复使用的均列入固定资产管理,有计划,有审批。买 一台手摇计算机、自行车等均为固定资产,用完有交有接。众所 周知,工程建设领域是腐败的高发区。但由于治淮资金管理分工 明确,管理严格,干部遵纪守法,治淮 8 年无一人因经济职务犯 罪,无一处治淮工程是“腐败工程” 。 (三)治淮成果与收效 许昌治淮,已成历史。历史功过,任人评说。不过,要对历 时 8 年,有数百万人参与,长达数百公里河道水系治理,作出点 评价,实非易事。年代久远,区划调整,资料欠缺。再说,水利 建设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效益无法用利润来计算,更不会在 短期内显现,而是惠及子孙,世代受益。 水利工程的功能主要是防洪、排涝、灌溉、发电、航运等。 许昌治淮主要是以防洪、排涝为主。许昌地处中原腹地,西高东 低,处于伏牛山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大体上是以京广铁路为 界,以西多为山丘地区,以东多为平原洼地。以农业为主,靠天 吃饭。历史上由于雨量分配不均,东西部常常出现“跳跳板”现 象。贫水年东部有收,西部干旱,尤以禹县最为典型。丰水年, 东部遭灾, 西部丰产。 主要原因是东部涝不能排, 西部旱不能灌。 涝不能排是因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地势低洼, 河流弯曲, 水系紊乱。 再加上黄河水夺淮,黄泛 8 年,更加重了东部地区人民的灾难。 建国后,刚刚获得解放的许昌沿淮地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 治淮方针指引下,经过 8 年艰苦奋战,先后建成了石漫滩、白沙 两座大型水库,老王坡、泥河洼两处蓄洪工程;对危害较重的颍 河、清河、清流河、吴公河、汾河、枯河等河流主要河段计 281 公里进行了疏浚治理;对沙河、汝河、双洎河等河道主要险 工险段进行了整修加固;初步建成了白沙水库灌溉系统,修建了 大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全区基本形成了洪能蓄、涝能排, 上、中、下游联动的防洪排涝格局。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对沿河 人民的威胁和危害,为以后的水利建设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完成上述骨干工程中,据不完全统计(商水县汾河一、二、 三期和枯河疏浚等工程资料缺):全区先后动员民工 390 万人次 参加治淮施工,共完成劳动工日 42900 万个,完成土石方工程 7011 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 36095.44 立方米,完 成投资 8426.2 万元,以工代赈开支工程粮小麦 955.39 万公斤。 建国初期,沿淮地区人民尚未摆脱贫困,而刚刚返乡的黄泛 区人民生活就更加困难。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春季,很多人都是依 靠政府救济来维持生计。这样,政府就利用农闲季节组织灾民去 挖河施工,改救济粮为工程粮,以粮代资,以工代赈,深受群众 欢迎。参加施工的灾民不仅仅自己吃饱肚子,还可带些节余的粮 食接济家庭。1950 年和 1951 年颍河一、二期疏浚工程,1950 年 双洎河险工险段整修工程都是以工代赈,用工程粮赈灾完成的。 今日的许昌,涝能排、旱能灌,农业连年丰产。这除了老天 的“恩赐”之外,更有 8 年治淮作出的重要贡献。在众多治淮工 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泥河洼滞洪工程。它规模不大,只能蓄 洪 2.3 亿立方米。但在沙河防汛中,它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 的应急作用。沙河是淮河主要支流之一,流经许昌全境,在漯河 和澧河相汇,穿过京广铁路后,河床高,险工多,大部靠堤防排 洪。虽然沙河上游修建了白龟山、昭平台水库,澧河上游修建了 孤石滩水库,总库容达到 15.2 亿立方米。但是这些都不能确保 沙河干流对漯河市, 对京广铁路, 乃至漯河以下沿河人民的安全。 再加上汝河上游还有 6080 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尚无控制性工程, 而关键时刻能及时有效地削减洪峰,真正起到救急作用的,全赖 漯河附近的泥河洼临时滞洪工程。泥河洼自 1955 年建成至 1983 年,沙河马湾进水闸分洪 21 次,澧河罗湾进水闸分洪 15 次, 进洪总量达 15 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分洪 1.3 次。特别是 1957 年 7 月,全区大雨,成灾面积 580 万亩。泥河洼滞洪区一个月内, 沙河分洪 5 次,澧河分洪 3 次。泥河洼滞洪工程不仅运用频繁, 而且在不同类型洪水下,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治淮工程年复一年地在为许昌人民做 出贡献。 治淮 8 年, 是许昌水利史上完成有效劳动量最多的 8 年, 是完成有效工程量最大的 8 年,是投资效果最好的 8 年。在这 8 年所完成的数十项治淮工程中,无一项工程是“腐败”工程,无 一项工程是“豆腐渣”工程。可以说,治淮 8 年是许昌地区水利 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本文在成文过程中,曾参阅了《许昌市水利志》《中国水文 、 年鉴(1975 年版) 》等有关资料,走访了周光斌、张同尧等水利 部门的专家,得到了帮助指导,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张向阳,男,河南郏县人,生于 1934 年 2 月。1952 年 12 月参加治淮,任施工员、技术员。1969 年 9 月参加焦枝铁路、 平舞工程会战。1982 年任许昌市建设银行办公室主任,高级经 济师。1994 年退休。 文中插图
赞助商链接
参加修建焦枝铁路的前前后后张向阳上世纪 60 年代,国际形势紧张,大有战争一触...1958 年许昌治淮机构整建制并入水利局后,我受命和信阳专区张永山同志 一起,...平舞工程建设亲历记张向阳 今日舞钢,是一个资产万亿...一、从焦枝到平舞 我是许昌水利战线上的一名治淮...“ 1990 年在舞钢建市大会上,张树芝司令员在回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繁城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