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的人工耳蜗哪个牌子的好品牌有哪些

人工耳蜗都有哪些品牌_百度知道
人工耳蜗都有哪些品牌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人工耳蜗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品牌,有国外的,也有国产的,具体的可以到官网里查询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道行大夫本人发表
选择什么牌子和型号的人工耳蜗
状态:就诊前
如果经济上没有问题,当然奥地利的SONATA最好,植入体小,电极软,损失小。
状态:就诊前
张大夫您好:我们的经济承受力大约在20万以内,奥地利的销售商曾建议我们用SONATA的植入体,用C40+的语言处理器,然后澳大利亚的销售商建议我们用科利耳第三代的植入体和第四代Freedom的语言处理器,而且这个是不伤害原来的残余听力和原来的耳蜗的,价钱差不多,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既能经济上承受,同时又让孩子能够听得好一些,知道这样的要求有点高,但是没有办法,麻烦张大夫给点建议,谢谢
植入体当然要用好,因为要手术不能随便更换,但是处理器可以更换呀。奥地利的建议是合理的。澳大利亚的要做也要做FREEDOM的植入体,处理器可以用三代的。
状态:就诊前
张主任您好,前段时间咨询过您,孩子左耳听力检查一直没有反应,右耳多频稳态110,现在孩子右耳带助听器可以听到,敲门什么的都有反应,如果做耳蜗应该做哪个耳朵呢?左耳还是右耳?我们现在正在跟耳蜗公司联系,很有可能会请您来做手术,不知到时候您方不方便。有人建议像我孩子这种情况应该用长电极的奥地利的植入体,现在我们还没有决定到底选什么牌子的,20万承受力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呢?
还有孩子脑白质也有问题,但检查不是脑白质病,是先天的,智商及活动现在都挺好,以后会有什么影响吗?舌系带有点短,需要做个小手术,可不可以在做耳蜗的时候同是做,非常期待您的回复,万分感谢。
在网上看到那么多人对您的赞扬感觉孩子有了希望。
你要面对现实,相信科学,110分贝的听力,助听器只能听力微弱的声音,根本不能使孩子学会语言,所以在这侧做耳蜗效果相对好。
因为植入体需要手术,不能随意更换,而处理器可以随时升级。所以你给孩子做最好的植入体SONATA,处理器用TEMPO+。加上现在有优惠18万多就可以了。
如果脑白质是稳定的,一般没有影响。舌系带现在不着急做,以后再看是否需要,也许就不需要做。
疾病名称:耳膜穿孔&&
希望得到的帮助:提高听力,最好能修复
病情描述:时间有几年了,耳朵听不清楚,去医院检查时耳膜穿孔,
疾病名称:急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孩子8岁,几天前才发现左耳听不见,孩子没说过耳朵听不见,是无意中在一起用耳机听音乐发现的,当时我俩一人一个耳机,他说左面听不见,我当时就傻眼了,领着孩子先在哈尔滨看的,又来北京看的,...
疾病名称:左耳突发性耳聋,右耳中耳炎耳膜穿孔20年&&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咨询现在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改进,巴曲酶不能用的话,有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另外...
病情描述:病情描述:左耳:2月16日晚,因着急,突然伴有风声,十分钟后听力全部丧失;右耳:20年前中耳炎导致耳膜穿孔,听力全无,还伴有流脓。左耳失聪后伴有头晕恶心,输液期间血压升高(130/90),其它...
疾病名称:耳聋的治疗&&两耳听力下降,耳鸣,伴有眩晕(半年一次)&&颈双侧静脉球高位会耳聋耳鸣吗?能治疗吗?&&
希望得到的帮助:梅尼埃病会引起双耳聋吗?我不想聋啊!
病情描述:2011年2月右耳突然耳鸣,到市中医院检查,经听力测试听力50分贝,诊断为突聋。第二天在襄阳市一医院住院,经做脑干诱发电位测试双耳听力均为20db,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鸣,住院一周无果出院,无眩...
疾病名称:GJB2基因的235del c是杂合突变&&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孩子58天,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报告单显示GJB2基因的235del c是杂合突变型,其它八项正常。孩子在北医三院出生第四天时做的听力筛查通过,...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张道行大夫的信息
各种类型耳聋的治疗、尤其擅长人工耳蜗手术、耳外科及听力学,头颈部肿瘤的诊治、嗓音言语
张道行,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
官方和专业评估网站“国内耳科及人工耳蜗临床大咖排名”第一名...
耳鼻喉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武汉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科
北京同仁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耳聋知识介绍
耳鼻喉科好评科室
耳鼻喉科分类问答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一方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高端医疗器械,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市场的“高端地位”,另一方面,不甘寂寞的中国本土企业,也在经过十多年时间卧薪尝胆之后,试图在高端市场上“分一杯羹”。记者深入采访时发现,这场“无声的竞争”正在人工耳蜗领域开展,而中国每年新增的三万多听力障碍儿童和2780万的听力障碍人士能否分享“竞争红利”,仍需要拭目以待。
  人工耳蜗市场潜力巨大
  早在1995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最近几年时间迎来了爆发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全社会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整个中国社会正在逐步建立的医疗保障体系,无疑是这块市场发展最具潜力的空间。  澳大利亚科利耳大中华区总经理梅森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最近五年时间里,澳大利亚科利耳人工耳蜗在中国重症耳聋患者中的累积植入数量,已经从五年前的2300人,增加到2010年的8500人,增长了将近三倍。  事实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还不止于此。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听障人士2780万,其中0岁至6岁听障儿童13.7万,重度以上听障儿童为84%。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常务理事、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唐安洲教授告诉记者,我国每年还将新产生听力损失儿童三万余名。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听力障碍会影响到他们的语言发展。“所以,听力损失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轻度听力损伤,可使用助听器进行干预治疗;中、重度听力损伤,则需要选择人工耳蜗等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  唐安洲说:“从统计数据上看,广西74.8%%以上的听力损失儿童属于重度损失,按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临床标准,这部分人群都有可能通过植入人工耳蜗的方式,重返有声世界。”  常年从事医疗市场开发的新加坡仁心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志武告诉记者,按照这一方式进行估算,每年新增的三万听力损失儿童中,有两万人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来恢复听力,而此前我国已经有2780万听力损失人群的基数,其中,740万人适合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恢复听力,蕴藏的市场潜力同样非常巨大。  梁志武说:“2780万人听力损失人群,740万人的植入人工耳蜗人群,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无论生产高端助听器的企业,还是具有市场相对垄断地位的人工耳蜗生产企业,其中的市场潜力都极其庞大。”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的澳科利耳人工耳蜗,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5%,从1981年开始运营以来,公司的产品在100多个国家拥有23万消费者,占植入式耳蜗市场份额的75%。
  巨额利润国外企业垄断
  常年从事医疗器械研发和市场营销工作的台湾光强医疗服务公司业务员司马强告诉记者,作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垄断型企业,利润之大让很多人难以想象。他说:“人工耳蜗产品全世界只有澳大利亚Cochlear(最早研制生产人工耳蜗)、美国AdvancedBionics和奥地利MED-EL这3家公司的产品所占有,我们很难评估这一技术从研发、设计、生产、消费、服务等整条生产链上,最终能够获取的利润,但我们非常清楚,利润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唐安洲告诉记者,1975年奥地利研制出世界第一个人工耳蜗之时,中国几乎是同时引进了这个技术。20世纪80年代,全国做了大约1000例进口的单道人工耳蜗手术,但术后发现,患者虽然能听到声音,却无法理解它的意思。这个原因致使国内医生对于人工耳蜗这种治疗方法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但是,这一误解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我国所做的人工耳蜗手术只是“单道”的,所谓的单道人工耳蜗是指传递给听神经刺激的通道只有一个。而语言的信息是非常复杂的,只通过一个通道所得出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植入者感觉出来的只有聒噪的噪音,而不是真正的语言。  中科院声学所医用声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肖灵说:“我们几乎是和国外同时意识到人工耳蜗的问题的,但就在他们一代一代研发更新自己产品的时候,我们的医生、科研人员还在徘徊,在这方面至少落后了10年。”
  本土企业上演“绝地反击”
  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高端占有率”,使得国内的本土企业开始日益意识到这一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中国的本土企业经过10多年时间的卧薪尝胆,也希望能够分一杯羹。  不久前,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耳蜗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海南海药副董事长许力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力声特所生产的人工耳蜗更加适用于“汉语系”,而海外进口的人造耳蜗仍是在英语的基础上研发生产的。  不过,作为全球首个人工耳蜗的诞生地澳大利亚,其科学家告诫中国的创造者:人工耳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疗器械,除了医学理论的支撑,它还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材料和精加工全方位的技术,需要人体工程学、仿生学、材料学等几十门学科的融会贯通。“作为植入人体的耳蜗,如果不能做到与人体融为一体,就很可能遭受排斥效应,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于:作为后发展国家“跟进式”的技术研发,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很可能是遵循着“先驱者”的技术路线,而这一技术路线已经做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如果不能突破这一技术路线,另辟蹊径,则完全有可能遭遇强大的“知识产权诉讼”。  常年研究知识产权诉讼问题的律师吉昆峰表示,知识产权问题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团队研发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一方面,类似人工耳蜗的研发,需要大量的前期数据,另一方面,这一数据在研究领域的转化利用,需要煞费苦心地规避已经申请专利的“澳大利亚模式”“奥地利模式”,以确保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授人以柄。  上海眼耳喉鼻科医院教授王正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人工耳蜗完全具备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在系统工程攻关和技术路线设计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如何避免出现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了。  目前,已经获得人工耳蜗器械证书的上市公司海南海药,正在以此为契机,尝试增发新股。业内人士认为,增发后海南海药将占有力声特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完成增发不仅可以使其人工耳蜗项目顺利投产和销售,更可以使公司在制药领域尤其是高端抗生素领域获得大发展。预计力声特人工耳蜗(成人治疗)在2011年下半年投产销售,经过3年的市场培育,至2014年其年销售可能达到一万套左右,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左右和利润一亿元左右。
  形成“竞争效应”仍需努力
  不过,记者在深入采访时发现,要真正意义上能够在被外国企业彻底垄断的人工耳蜗市场形成“竞争效应”,仍需要漫长的努力。  梁志武向记者深入剖析了国产品牌人工耳蜗即使进入市场,也会面临的难题:  一是缺乏品牌认知度,澳科利耳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彻底表明了这一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军作用”,在人工耳蜗业界,包括医疗界和医疗器械领域,“进口品牌”的口碑和市场力量都非常庞大,要真正打入市场,还需要花大量的努力。  二是缺乏“团队影响力”,澳科利耳公司在国内和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不仅仅是靠单一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而是凭借着强有力的“整体团队”力量进行推广,从前期的筛查、佩戴助听器,到植入前的定做、植入后的语言恢复训练等,有一整套非常完善的组成部分来实现。  梁志武说:“按照业内的预计,一套进口人工耳蜗植入的前后价格,高达17万至20万元人民币,如果国产人工耳蜗,则只需要6万元左右,价格只有进口人工耳蜗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按照国内市场的多年惯例,如果国产人工耳蜗能够走向市场并获得市场认同,‘鲢鱼效应’肯定会刺激进口人工耳蜗价格下降。”  不过,梁志武也明确表示,对于国产人工耳蜗而言,“低价”不能成为其唯一的竞争优势,也不应该成为主要的竞争优势“‘低价竞争’有可能在一段时间赢得客户的关注度。但是,医疗服务行业与其它各类消费品行业所不同之处在于,医疗服务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医疗技术’。”  他说“只有我们所具备的技术完全能与这些国外品牌相抗衡,国产品牌才具备了在国内市场上的生存空间。而不能是在技术领域远远落后于全球领先品牌,却希冀通过低廉的价格来赢得患者的认同。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能够真正意义上自购的听力重症损失人士,除了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外,植入人工耳蜗之后,能够享受到的听觉效果,才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 联系我们 |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4被浏览88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耳蜗哪个品牌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