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人后事女儿要出钱吗,什么事都干!

刘盛兰老人生前与受资助学生通电话

    2016年1月16日5时30分,“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刘盛兰老人因高龄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招远市人民医院安然离世,享年93岁。

    褴褛的衣衫,遮不住人性的光辉,他没有豪言壮语,甚至都很少说话,但大爱无言,他让我们看到人性深处那个大大的“善”字。

    老人走了,但老人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几年,用那微弱的烛光照亮的,不仅仅是100多个孩子的前程。他成为一座人性灯塔,沉默地矗立在那里,盯着我们,书写好各自的人生答卷。

    昨天清晨5时许,招远市人民医院十楼外科病房,正在值班的护士李媛突然听到护士站隔壁病房传来一阵呼喊声,“老人不行了!”

    当李媛赶到病房时,老人已经停止了呼吸,虽然进行了胸外心脏按压抢救,但老人再也没有睁开眼,时间定格在5时30分。

    得知刘盛兰老人离世,YMG记者第一时间来到招远市人民医院,走廊里围满了招远市民政局、蚕庄镇政府、柳杭村两委工作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病房外,金都365社会志愿者一中队队长岳辉正忙着跑前跑后,给老人办理各种相关手续。

    在位于十楼的一个房间内,刘盛兰老人静静地躺在床上,面容安详,病床边,老人的亲属正忙着给他穿衣服。老人的脚趾从被子里露了出来,一床干净的被子下面,露出了老人瘦骨嶙峋的躯体,老人的腿只有一般人胳膊粗。

    来自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得知刘盛兰离世的消息后,也赶来跟老人告别。他们走到老人的遗体前鞠躬致敬,一位志愿者脸上挂满了泪水,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也是几度哽咽。

    志愿者岳辉说道:“刘盛兰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却始终感召着每一个人,我们要把他的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承下去,继续老人未完的事业。”

    8点40分,医护人员和老人的家属在简单告别后,刘盛兰的遗体被送往殡仪馆,走廊上寂静了下来。

    毕竟已是风烛残年,毕竟已是久病在身。对于刘盛兰老人自己来讲,在93岁高龄安然离开,未尝不是从疾病的苦痛中解脱。

    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招远轮胎西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刘盛兰在这里住了两年。来到位于照料中心三楼老人的房间时,护工马大姐正在整理老人的床位,几件简单的行李整齐地叠放在床头的一角,这就是老人的全部家当,那件红色的唐装是陪伴老人出镜率最高的一件衣服,此时也静静地躺在角落里,而他的主人已离他而去。

    说起刘盛兰老人,护工马大姐不禁流下泪水,她说:“我照顾刘盛兰已有半年的时间,他在这里很少给人添麻烦,很客气,就是有点倔脾气。”

    照料中心负责人杨贤娟介绍:刘盛兰自2013年12月住进这里,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回忆起刘盛兰居住在这里的那段日子,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居住在老年照料中心的日子里,刘盛兰由于腿脚不便,下不了床,但他的爱心始终未曾间断,一个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的老人,每当看到报纸上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老人的爱心又被打动了。

    一般人都很难理解刘盛兰的所作所为,但老人有自己的一套人生观和活法,虽然过得很苦,但他自己活得安心。

    刘盛兰说不出什么大道理,现在仍然在重复他小时候父亲教给他的话:“多做好事,莫问前程”“不是血汗钱不要,碗外的饭不能吃”“够吃的,够穿的,别求人,有那些钱,多资助别人”,刘盛兰在给资助学生的信里,也经常提到这些话。

    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刘盛兰的侄子刘建喜,他说:“老人走了,对于他自己的后事,他早有交代,一切从简,死后火化埋到老家的山上,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1月18日,老人的葬礼将在招远殡仪馆举行。刘建喜说:“乔垒、王立平等几位曾受资助的学生得知刘盛兰去世的消息后,表示要赶回来送老人一程。”

    20年如一日的“裸捐”生活充满艰辛,更有无尽的欢乐。他是贫穷的,更是富有的,他是吝啬的,更是慷慨的,他舍弃了很多,但追求的更多……追寻着这些矛盾和纠结,让我们走进这位平凡至伟老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草根之爱,弱者之善。

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医院送老人最后一程

    1996年,已经73岁的刘盛兰在城里一家企业当门卫。那年的5月1日,刘盛兰无意中从一张废旧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邹城市王村乡东洪洋村13岁的中学生吕亚洲,因家境突生变故,家中只剩下他和瘫痪在床的85岁的曾祖母和60岁的奶奶,面临着辍学危险。

    这一晚,刘盛兰一夜没合眼。儿时的经历浮现在眼前,辍学的痛苦历历在目,这一切,都让他无法平静。第二天,他就跑到邮局,给吕亚洲写了一封信,鼓励他安心上学,并随信寄去了50元钱。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刘盛兰一时冲动,因为当时的他正在为今后的生活发愁———答应给刘盛兰工作的老总得胃癌去世,刘盛兰无儿无女,如何养老是一个大问题。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老人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又令人感慨的捐助善举。哪怕自己吃不上饭,只要在报纸上看到困难学子,刘盛兰就想方设法给孩子捐钱。

    刘盛兰膝下没有子女,所有积蓄捐出去后,可以说他没有了任何的生活保障,原本就非常节俭的他开始从市场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叶、烂土豆等蔬菜以供一日三餐。

    十块、二十块、三十块……老人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看到报纸上有上不起学的孩子,老人都会给他们捐钱。那么,钱从哪里来?拾荒!

    多年来,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

原标题:长沙102岁老人主动要求身后事从简:不要做道场

  “我身后不要土葬,火化就行了,不要铺张浪费搞丧事。”说这话的不是时尚前卫、思想开放的年轻人,而是一名102岁的老奶奶。日前,雨花区洞井街道的肖利君老人当着记者的面郑重地向自己的儿女、孙辈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

  “我今年102岁了!” 肖奶奶身形瘦小但精神矍铄,说起话来条理清晰。“万一哪天我走了,不要做道场,也不要搭棚唱戏,简简单单就好。”在火化和土葬的选择题中,老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火化。她说:“这是国家提倡的,领导干部都这样做,我也喜欢简单的。”

  老人有5个女儿,她说已多次给他们交代了自己的想法,晚辈也支持。当问到老人长寿的秘诀时,女儿、女婿们七嘴八舌地介绍起来,粗茶淡饭、性格好、想得开、爱劳动是老人的特点,而老人看淡身后事、支持殡葬改革就是老人胸怀宽广的最好证明。 (记者 朱华)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同步: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后事女儿要出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