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国画大师排名榜为什么大都是南方人?北方写意画大师有谁?

山水、花鸟、人物,大家觉得什么最难画?【国画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1,660贴子:
山水、花鸟、人物,大家觉得什么最难画?
我觉得花鸟最难,山水次之,人物最易;理由,花鸟画是白刃战,与书法差不多,画的好不好基本上全靠笔墨了,笔墨表现的不好,花鸟画和书法一样就全完了;山水、人物如果笔墨表现不好,尚有可观之处,你花鸟画不好笔墨,还有什么看头?当然,山水、人物也要力求把笔墨表现好,但相对而言,笔墨在花鸟画中的重要性更大,可说占到百分之九十的比例;以上所述仅指写意画,我一般不把工笔画当艺术看。
曾经有人诋毁写意画,说什么‘写意,文人墨客自命清高’云云;历代国画大师,有几个不是画写意的?又有几个画工笔画的大师?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吴昌硕,有哪一个是靠了工笔画成为大师的?又有人诋毁减笔画,以为减笔画太容易;外行了吧?拿梁楷的六组砍竹图和撕经图来,你给画画试试,看容易不?那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来,你给画画试试,看容易不?谁都知道,用几千几万块砖盖一座房子,只是工夫上的问题;而在头顶上竖一根筷子,筷子上再顶一块砖,那才叫功夫!
工笔不一定不是艺术吧,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花鸟画最难之处就在于画出它内在的品格,例如梅兰竹菊四君子,在解决了技法上的问题之后,还要提升自己笔下的内涵,我老师常给我们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要想经得住看,你的画中要容纳人生的哲理,这点是注重造型的人物画所不具备的,人物画的地位是在新中国建立后被提升的,当时认为花鸟,山水是资产阶级的产物,提倡画工农兵,导致美术类院校人物课能占到很大的比例。但是个人觉得人物画的难度只在于技法和造型上的,没有那么多格调上的要求。山水接触的比较少,就不做过多评价了。
那些匠气十足的工笔画确实是没有多少艺术价值,但像顾恺之 吴道子 宋徽宗 李公麟 赵孟頫 刘继卣等大师的工笔画其艺术价值应该不低于那些写意画大师吧?
花鸟难在情趣,山水难在意境,人物难在传神。应该是人物最难,写意画中,笔墨是灵魂没错,技法是辅助。在人物画中,线成了主体,墨色辅助,单单人物画的勾线,就可能折磨死人。山水花鸟画坏了都可以修改,人物只能重画。
国画拍卖会 古董鉴定,古董价格评估,古董拍卖服务,古董私下交易,
虽然我和范增的徒弟殷沧海一个村,人家在天津美院,我却在家务农
我一直以来都不喜欢工笔画,感觉工笔线条太僵硬,没写意的有意境。
说的貌似有道理
我觉得知了最难画。有一次,俺几个在一朋友家玩。朋友拿出一幅画让俺们评头论足。结果俺都歪批了一大通。这个不好了,那个不像了,什么话都有。可俺那朋友不生气,他笑咪咪的把画收了起来,说:不愧是一堆外行!俺们都不服气,说有甚好的?你不外行,你说说看。俺那朋友又把画打开,指着画的一个部位说:你们看看这是什么?我们一看,是一个活灵活现的知了,简直绝了。我们第一次怎么就没看见呢!从那我就学画知了,怎么也画不好,直到现在都不敢画那东西了,因为实在画不好。
个人感觉山水画难画, 别管我,我新人。。   ✎                   ﹏﹏﹏.₯㎕*﹏﹏﹏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来自高大上版贴吧客户端
兰竹难其它都简单。
山水和人物最难
谁说工笔无笔无墨的??
那是纯粹不懂什么叫工笔,难道仅仅是双勾 叫工笔么? 刘奎龄的工笔就是用水墨小写意画的,有笔有墨,技法多变,富有独特的神韵。
很多工笔山水,也是用小写意画的,皴擦 点 染 勾画的。 说 工笔不能传情达意的纯属扯淡,很多工笔画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宋人花鸟是何等的高度。
中国画都是讲意境的 根据作者的性格和喜好不同,有人喜欢偏工,有人喜欢偏放。 工笔对应的是粗笔,都是用来发挥个人情感的,都是具有写意性本质在内的。
日前,有评论家指出:在全国性美术展览或大赛中,获得金奖的国画往往是工笔作品;而在近年来火热的艺术品市场中,当代工笔画也受到大家的追捧,往往能卖出较高的价格。那么,工笔画当今大行其道是实至名归,还是当代中国画之不幸?且听业界专家的说法。正方艺术评论家 朱其——职业艺术家重点不该画工笔工笔在国画系统中,地位向来是比较低的,现在之所以吃香,主要在于整个社会的艺术素养太低,大多数人一看到工笔画画得很细腻、很像,就以为挺了不起。这跟人们热衷写实油画是一个道理;另一方面,这两年也有资金在炒作工笔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今天的写意作品整体质量不高,多数只达到基本功水平,也是原因之一。大写意的门槛虽低,但从专业角度讲是最难的,像八大山人、徐渭的作品,没有艺术规则可循,要达到他们的高度,非常难。就像流行音乐,入门很容易,但真正能唱到动人心弦的极少。而工笔画只是异曲同工的技术活,要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几乎不可能。就像素描一样,只是一种技术,最高段位不过就是把物体画得准确,跟艺术性无关。现在,也有画家在工笔创作中采用一些西画的方法,将素描、水彩融入其中,讲究立体透视和写实效果,并美其名曰“新工笔”,在我看来,这只能叫“伪工笔”。这种画法其实在民国年间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对工笔的历史、语言模式和风格的发展历程不太了解,才会觉得新鲜。而从作品的艺术效果看,有的作品像20世纪初的日本画,装饰性比较强;有的作品像超现实主义图像概念,跟西方的现代艺术又相混杂,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尤其是在当代,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不重要,工笔画还这么走俏,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艺术在今天应该是一种非常开放的语言形式,传统的技术练得太好,反而会束缚一个艺术家的思想。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在技术上花的时间太多,在思想、精神追求上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作为艺术爱好者,当然可以练工笔,就像有人仍然热爱唱昆曲一样,但作为职业艺术家,重点就不该在于此了。能更受欢迎,如此而已。正方国画家 庄小尖——多数工笔画停留在制作层面为什么现在工笔画这么流行?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术大展特别看重大制作,画面要大,工期要长,一张画磨上几个月,才叫下了工夫;二是工笔比较容易画,画家的学问素养再低,借助现代摄影技术也能够把形做足。但就中国传统而言,艺术最紧要的是耐人寻味,一张画画三个月就耐看吗?未必!我们看多几张国家级大展的作品,常常会觉得很累,为何?就是每张画作都很大,罗列了很多人物或场景,虽然确实下了工夫,但缺乏一种真性情的流露,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所谓的“新工笔”作品,也不过是借用外来的色彩关系对比,在画面构成上下了点力气,革新的仍然是表面的东西,跟“道”无关。艺术的玄妙之处在于:有本事的画家,能够从很丰富、很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的符号,而那些有阅读能力的观众,从中又能感知到无限的丰富性。就说八大山人吧,两根线拉出来,就能让后人看上几百年、上千年,百看不厌,这样的东西才有永恒性和穿透力。初看很养眼、细看只是白开水的作品,就没什么劲了。当然,我也不否认有个别工笔画家做得还不错,不仅画得像,而且有高古气息,有的还能直追宋人。这样的作品不会一览无遗,而是有氤氤氲氲、说不清道不明的意绪萦绕其中。可惜,如此佳作并不多。而写意画是可以“载道”的。像八大山人、齐白石、陈老莲,他们有学问、有胸襟、有气度,也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有瞬间挥洒的冲动和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他们的写意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修养、功底,写意画一露笔就露馅——拉一根线出来,没有看头,形又不具备,那还剩什么呢?齐白石的弟子们都在拼命向老师学习,但他们少了齐白石的学养,只是看到那几笔,画下那几笔,也就形神俱失了。所以,现在敢画写意的人很少,全国美展难得见几张写意作品,即便有,能达到起码的写意精神、线条质量较高的,也是少之又少;美术学院学生的毕业创作中,也几乎看不到一张写意之作,很多学生连签名都写不好,还怎么画写意呢?可以说,写意画今天已走到了黄昏,人们又只看重画面上的工夫,工笔画被热捧,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其实很值得人们深思。
文艺理论家陈传席——艺术精髓是写意当前,全国性的美术大展,通常考察的是画家有没有严肃认真地创作,有没有在画面上下真功夫,并不怎么注重画家的功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工笔画本身也是一个很优秀的画种,画家下了多少工夫又很容易看出来,不会有欺世盗名之嫌,所以比较容易得到评委的青睐。而写意画会给人草率的感觉,现在也难得见到有力度的作品,因此比较难获奖。行内人都知道,画好大写意,不但要下功夫,还要有文化。功力是技术的深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问,否则很难出彩。现在为什么基本见不到黄宾虹、齐白石级别的作品,就是这个道理——多数画家没那个素养和成长土壤。当然,现在的评委,眼光和评判能力有限,即使有这样的画家和作品,恐怕也很难进评委的法眼,在省一级的展览中就被淘汰出局了。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区别在于,西画以目视之美为美,中国画则以感受到的美为美,所以西方人喜欢玫瑰,而中国人爱画梅、兰、竹、菊,看重的是这“四君子”的精神品格,也爱画山石,看重的是其不倚不靠、冷热无动于衷的特性。而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髓的是写意画。儒家讲“游于艺”,道家讲“逍遥游”,其实,儒、道思想都促进了写意画的发展,画家在笔墨的悠游当中展现个人修养。传统文人画,寥寥几笔,意蕴无穷,这才是中国绘画的精神高地。
我感觉都不容易,自己画画也30年了,还在艰苦的奋斗着,累坏身子,白了头发。唉!”
追溯一句,我画写意
如果说当代工笔发展是悲哀,那么写意更是悲哀。看问题还是要客观点好,1分为2的好,任何艺术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工笔和写意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就好比中国画和油画 分不出高下而以。
中国绘画强调“外师造化”、“意在笔先”、“简而意是”等观点,在写意画中确是所追求的境界,但工笔画的最高境界同样注重这些。唐吴道子在画工笔佛像等题材的作品也是“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人曰“吴带当分”,除指其笔势雄健,也有“意在笔先、迂想妙得”之意,有些人高人画工笔,作画之前常常也是指略作勾勒,然后直接描画,不是只图省事,确是感觉边画边想,随机而作之画往往神完气足、血脉连贯。工笔画与写意画其实在精神实质的追求上已经完全融合到一起了,“简而意是”、“以意写之”、“不在迹象”同样适用于工笔画的意境营造。
工笔画当中的十八描如:兰叶描、钉头鼠尾描、铁线描以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等等都是一种意象,概括后的“以意写之”、“迁想妙得”之作。工笔和写意不能说哪种更好,选择工笔或写意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与性格及情感倾向有极大的关系。我最恨的就是相互诋毁,说工笔好,线条流畅、行云流水等;讲工笔坏,几根死线、小家子气等;说写意好,挥洒自如、大气淋漓;讲写意坏,一团死墨,线都画不直等等。要知道无论是工笔或写意,要想出好作品都不容易,好作品是建立在艺术家的绘画功底,艺术修养以及文化底蕴之上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欣赏
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欣赏
学习啦【花鸟画】 春娜
  中国是通过创造气韵生动的画面,来展现作者内心世界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师花鸟画作品,欢迎欣赏学习。
  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欣赏
  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1
  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2
  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3
  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4
  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5
  花鸟画色彩发展
  从历代作品中,可以看出色彩运用的发展过程。盛唐时李思训父子以金碧名家,吴道子则擅水墨吴装。五代徐黄两家,由于环境和生活体验不同,各自形成一体,用色绝然不同,影响后世至深。两宋设立画院,以画取士,在继承前代用色的基础上,更有所提高和发展。勾填、勾染、淡彩之外,又兴起了没骨法,并与白描、水墨相结合,使运用色彩的领域更加宽广。 在绘画理论方面,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就提出&随类赋彩&作为评画标准。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及&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的技法讨论。唐宋以后画家,又提出了笔墨与色彩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很好地研究。
  画家对色彩的运用,是随着欣赏色彩表现的感情而来。色彩的寒暖不同,给予人的感觉也不同。对色彩的感受,又和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生活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画家在不同的思想基础、阶级感情和精神状态中,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喜爱和感受。 画家运用色彩是有主观性的。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同一色彩有时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思想精神状态下,由于感情不同,对色彩的感受也不同,故对色彩的运用也有显著的不同。用色既贵现实,又要逐步创造不同的表现方法。历代花鸟画家,表现在画面上的色彩和运用的方法,都是各具面貌的。徐熙用色淡逸,黄筌赋彩富艳;明人习惯用淡彩,清赵之谦喜用色浓丽;今齐白石在继承文人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民间的用色方法,以浓墨来对比重彩,用朴厚的笔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色彩的运用,首先要服从主题内容的需要,若单纯地以形式主义的手法来玩弄笔墨色彩,或泥法古人,甚至一成不变地去再现现实,都是错误的。创作一幅中国画,色彩也要求预先想好,成竹在胸,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来设计颜色。古人说的&意在赤黄黑白之外&、&意足不求颜色似&,也就是说画家要表现客观物象的精神本质,不要为固有的色彩所范囿。 一幅设色的花鸟画,要注意整体色彩的统一,注意主调的功用。要利用主色,在变化中协调画面众彩,以创造主调。
猜你喜欢:
[国画大师花鸟画作品欣赏]相关的文章
【花鸟画】图文推荐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起源/中国国画
& & 有关中国绘画的起源问题,象有关中国历史的起源一样,令人不可琢磨。究竟中国的绘画开始于何时?何地?是何人所创造?这一谜团千年以来一直萦绕在历代美术史研究者的思绪中。唐代的张彦远在他的开创性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中国绘画的起源追溯到传说时代,指出那时的象形文字便是书写与绘画的统一。而在他看来,图形与文字的脱离,才使得绘画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探讨绘画技巧的工作则晚至秦汉才开始,魏晋时名家的出现,才标志着绘画臻于成熟。这1000多年前提出的有关早期中国绘画发展的理论至今仍基本成立。所不同的是现代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史前和历史早期绘画形象的实物,不断增加着我们对早期绘画艺术的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在彩陶及绘画、陶塑和雕刻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
  我们习惯上把从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开始,经过商、西周直到到春秋、战国的这一时间段统称为先秦。由于铜器和铁器的相继发明和推广,加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各种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除了为礼教服务的青铜艺术、商周的玉石雕刻及战国的彩漆木雕以外,寓有兴废之诫的庙堂壁画及人物肖像画,受到了先秦统治者的普遍重视。但直到本世纪初,对于先秦绘画的研究还只是凭借着那些并不完全和丰富的记载进行的。近年在长沙等地出土的帛画与漆画,为探讨先秦绘画艺术的面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中国国画技法/中国国画
中国传统国画主要有构思、构图、用笔、用墨、设色、收拾等方面,其中用笔用墨为最基本的。构思——又叫立意,即作画之前的形象思维过程。构图——即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又叫置陈布势等。亦即画面各种物象的位置、比例、墨色等的安排。用笔——即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有线描、勾勒、皴、擦、点染,笔用中锋、逆锋、藏锋、露锋、拖笔、 破点等。用墨——经历代画家发展有:焦、浓、重、淡、清、退、埃、宿等各种墨色,运用时须各得其所。又有泼 墨、破墨(即浓淡相生)等具体技法。设色——白描:不设色,全用线条表现,或仅以淡墨、淡水色稍加渲染。重彩:一般指工笔重彩、勾勒填色、大青绿等。淡彩:以墨色为主调,敷以淡彩色。没骨:纯用色彩画,并不勾线。(纯用墨点染,不沟勒的亦叫没骨。)收拾——画成以后再作整体收拾,使全画最后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笔墨:中国画表现形象的基本手段。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石涛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我国历代画家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笔墨技法和创造技巧。设色:即六法中的“随类赋彩”。不同的色彩赋不同的感情,画家往往用色彩来表达他的感情。中国画常用的颜色有墨、藤黄、石黄、土黄、胭脂、洋红、朱砂、朱膘、赭石、花青、石青(可分头青、二青、三青等三种)、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等三种),白粉等。但基本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即洋红、藤黄和花青。把上面的颜色加以配合,可以调出许多种颜色来。墨彩:方人也国画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即对形象勾线或不勾线,完全用墨的浓淡来表现的叫墨彩。墨彩以淡雅为佳,因它用浓墨的面积不宜过大、过多,因为重墨多易使画面产生沉浊之感,但亦不能淡而失神,要使浓淡相宜,才具有清新神韵的效果。淡彩: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即先墨彩的方法把对象画到八九分,然后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的叫淡彩。淡彩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离色,既能融合一体,又能显示墨的韵味,才能产生一种淡雅、朴素的效果。粉彩: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在表现方法上多用于勾染和没骨。在颜色运用上以植物颜色和白粉为主,以水彩和淡薄的矿物质色为辅。粉彩勾线切忌用一色的浓墨,而要施淡墨为主。因为墨丝过浓和粉彩相并,则容易显得枯僵,缺乏妍丽。调粉的色彩不宜过厚,但也不能太淡薄,过淡则无神,要做到薄中见厚。粉彩用粉是重要关键。粉和色要用到晕化自然,不露粉痕,不显料气,干净滋润,才能发挥粉彩鲜明娇丽的特点。重彩:工笔花鸟画中配彩法的一种。重彩勾勒勾染的方法,并以服务态度和物质色为主,因用色比较厚重,所以色感较富丽带有装饰性称为重彩。重彩渲染要作到薄中见厚,厚中生津,染不露痕,深浅自然。切忌脏、花、斑、枯、火、腻等。这些毛病多出于顺序不对,用笔不轻顺,用色过厚或厚薄不匀。清王石谷自谓“学习青绿三十年,方得青绿之法”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其经验说明了渲染设色并非易事。中国国画 - 笔墨表现形式 有白描、工笔、写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白描——用细线勾画出物象轮廓及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方人也国画作品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写意——只写物象的大意,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不用色的写意画,又称“水墨画”。勾勒着色——亦称“单线平涂”。它用笔先勾出物象边线,中间用墨或用色平涂。粗细相间——亦称“兼工带写”。它比工笔要粗,比写意要工。粗中有细——如花草画得粗,但绕花飞动的小虫、蝴蝶、或蜻蜓等则画得很细。没骨法——一般不用墨线勾轮廓。泼墨法——是没骨法的扩展,用大块墨色,再运用自然形成的浓淡,加上较细的笔道,有的地方还露出飞白,这样才见精神。界画——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主要表现庄严雄韦的建筑物,如宫殿、庙宇、楼阁、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齐精致的家具陈设等。线描:中国民族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构成中国画民族风格的一个要素。线描是运用线的轻重、浓淡、粗细、方圆、转折、顿挫、虚实、长短、干湿、刚柔、疾徐等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物象的体积、形态、质感、量感和运动感的一种方法。它不着颜色,有时可有一些淡墨来略加渲染,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造型规律,并富有韵味。用线的变化,要与造型的形式美紧密相连。其线或刚健、或婀娜、或轻灵、或凝重,由于用笔多变遂产生极为丰富的感觉。中国画用线造型的历史悠久,通过历代画家的长期实践和不断地创造,积累了大量的极为丰富的线描技法经验,仅画人物衣褶的描法就有“十八描”。用线描来造型的特点是清晰、简练、富有装饰性,可以完美地刻划各种现象,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各种物象的新的生命。白描: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称“白描”。白描有单勾和复勾两种。用线一次成的单勾。单勾有用一色墨勾成的,也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的,例如花用淡墨勾,叶用浓墨勾。复勾是先用淡墨全部勾好,然后根据表面具体情况决定复勾一部分或全部。复勾的线不能依原路的线刻板地重叠地勾一道。复勾的目的,是加重质感和浓淡的变化,使物象显得更有神彩。复勾的线必须流畅自然,更防止受原线路的约束,否则复勾的线很易呆板。物象的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关系就靠线条来表现,从某咱意义上说来,它比别的画法更不易掌握。白描要特别注意“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在构图上的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要偏重于对比较强烈的安排,层次要分明,在线的处理上要带有装饰性、旋律性,防止碎乱、呆板、松散等毛病。没骨: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就是不勾轮廓线,而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的叫没骨。没骨画法有渲染、点染两种。没骨渲染:对形象不用线勾轮廓,用层染或混染,以墨或色把形象渲染而成的叫没骨渲染。渲染时要注意清洁和用水的分量,在前后形体重叠处的明暗,不要模糊不清,可以空出一丝水路,没骨渲染重鲜嫩,画幅宜小。没骨点染:先在笔上调好墨或色的浓淡,然后以一笔或几笔点出形象的各个局部而完成之。没骨点染有粗细之分,细致的在工笔花鸟中常用来表现草虫、小花、小草和枝梗等。较粗的则是兼工带与的主要表现方法。明吕纪常和工笔翎毛结合运用,造型生动。齐白石常用点染和工笔草虫结合表现,也虽开生面。皴法:国画表现技法之一。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以线条勾勒轮廓,然后敷色。随着绘画的发展,为了表现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和(凸凹),因地质的结构不同,表现在山岳的外形上也各不相同。皴法的种类很多,一般有(1)披麻皴、(2)乱麻皴、(3)芝麻皴、)雨点皴(雨雪皴)、(8)弹涡皴、(9)荷叶皴、(10)矾头皴、(11)骷髅皴、(12)鬼皮皴、(13)解索皴、(14)、乱柴皴、(15)牛毛皴、(16)马牙皴、(17)斫 皴、(18)点错皴;(19)豆瓣皴、(20)刺梨皴(豆瓣皴之变)、(21)破网皴、(22)折带皴、(23)泥里拨钉皴、(24)拖泥带水皴、(25)金碧皴、(26)没骨皴、(27)直擦皴、(28)横擦皴等。墨法:古人说“墨即是色”,浓淡水墨可代替各种色彩。用墨要有浓淡干湿,只干不湿太瘠枯,只湿不干太臃肿,浓淡干湿结合起来,变化多,生动而有气韵。用墨之法:一般有焦墨、积墨、破墨、擂墨等。焦墨是一种磨得极浓的墨,用焦墨的旁边须有浓淡墨为之晕浑,否则焦墨孤立,难见笔意。积墨:用浓墨和淡墨连敷几次,有一种深厚的味道。破墨:先用淡墨上纸,趁湿用湿墨加上,化出奇纱的韵味。拧在纸上捺转,略似鱼鳞,由浓渐淡,参差不齐,谓之擂墨。所以用墨和用笔不分不开的。用笔六要国画表现技法之一。一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滞。二要变化而有联系,要将粗、细、浓、淡、长、短、横、直、干、湿、轻、重根据物象参差需用,既有变化,还要互相联系。三要苍老而滋润,苍老就显出含蓄的笔力,用笔光滑就显得雅嫩,过于苍老亦易枯燥,故须在苍老中滋润,也就是干湿并用。四要松灵而凝炼,松灵比自然更进一步,要活泼轻松有生趣,切忌油滑、轻浮,轻松之中要有重厚,凝练是一笔画去到尽端有回锋。五要刚柔相济,即在轻柔中有骨力。所谓“线棉裹铁”才能稳厚,刚健的锋中要参以巧运,“扛鼎中有妩媚。”故一笔中要能刚健婀娜兼有之。六要巧拙互用,用笔朴质显得老实,故要在巧笔中夹几笔拙,在拙笔中夹几笔巧,应巧拙互用,方为得法。中国抽象绘画中国抽象绘画综述:中国抽象艺术
  20世纪初,抽象艺术开始于西欧萌芽,从康定斯基的点、线、面开始,到蒙得里安新造型主义的出现,抽象艺术逐渐发展得相当成熟。而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抽象表现主义热潮,让抽象艺术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多样化。
  当代的中国抽象绘画,应该包括:继承传统中国画和现代中国画,进化为内生性的朱明中国流艺术抽象国画(始于朱明奠基创导“中国流艺术运动”下的“中国草书书法入抽象国画”)和外生性的中国抽象油画(始于西方的“抽象油画”)两大类。当代中国抽象艺术
  当代中国现代抽象艺术与当代中国抽象国画的发展,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内生性的“后国画”的中国流抽象艺术
  主要是内生性的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主张“书画同源”与“书法入画”的特别是中国草书入画的中国“后国画”艺术中最前沿艺术的当代“中国流艺术”,也即是中国大陆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中国流艺术运动”创导者上海崇明籍朱明首创的新绘画理论思想的系统提出和定义的中国抽象国画艺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以“中国抽象国画之父”、中国流艺术第一人&朱明为标志性创始人的中国流艺术家(中国流书画艺术家的简称)代表以及&赵春翔、吴冠中等为典型代表。一种是外生性的“中西融合”的当代抽象艺术
  主要是外生性的参考西方当代艺术体系的中国化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以“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等为主要代表,以及&王衍成、丁乙等为新代表。当代中国抽象画派  中国抽象派:
  (内生性——抽象国画)朱明&赵春翔&等。
  (外生性——抽象油画)栗宪庭王衍成等。
名作鉴赏/中国国画
《游春图》《五牛图》唐代画家韩滉 作。画五牛于一长横幅上。五牛的体态神情,无一雷同,各牛的姿势真切生动,笔墨简劲,色调自然,画出一种朴实的田家风味。《唐朝名画录》评他“能画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 《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昉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游春图》中国国画&&
中国画派/中国国画
绘画艺术大师,就是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的,且其作品有艺术的&高度和难度,以创新为己任,为丰富艺术表现语言耗费毕生精力而最终获得成功,引领潮流,并对当时社会及后世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家。世界绘画思想家:达·芬奇(意大利)、朱明(中国)等。
北方山水画派:荆浩&关仝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吴派: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浙派:戴进&吴伟
松江派:董其昌
四王画派:王时敏&王原祁&王翚王鉴
四僧画派:石涛朱耷&髡残&弘仁
扬州画派:扬州八怪(郑燮&金农&李方膺&罗聘等)
近、现代与当代
海上画派:任伯年&虚谷吴昌硕蒲华赵之谦
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京津画派:金城&陈师曾齐白石
新金陵画派:傅抱石钱松岩宋文治亚明
巴蜀画派:张大千&张善子&&陈子庄朱宣咸&赵蕴玉&朱佩君&肖建初
长安画派:黄胄石鲁赵望云袁振西
大千画派:创始人张大千&张善子昆仲
相对画派:创始人薛宣林
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朱明(朱哲)
中国龙形山水画派:创始人赵伟
中国抽象派:
(内生性)朱明(朱哲)&赵春翔吴冠中等
(外生性)栗宪庭王衍成丁乙等
楚汉画派:马林
中国画家/中国国画
钟繇:&三国魏&151—230,&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
陆机:&晋&261—303,西晋时期吴郡(旧时江苏苏州,今上海市松江).
王羲之:晋&330—361,一作321—379,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王献之:&晋&334—386,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
王珣:晋&350—401,琅琊临沂(山东临沂).
虞世南:&唐&558—638,&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市).
张旭:&唐&公元7世纪—8世纪中,&吴(江苏苏州).
智永:隋&公元6世纪,&山阴(今浙江绍兴).
钟绍京:&唐&公元7世纪—8世纪初,虔州赣县(今江西赣州市).
展子虔:(约550-604),隋代杰出画家。渤海(今河北河间县).
欧阳询:&唐&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褚遂良:唐&595—658&,钱塘(今浙江杭州).
阎立本:(601-673),唐代雍州万年&.
吴道玄:唐代杰出画家,字道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
关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与李成,范宽齐名,在北宋号“三家山水”.
孙过庭:&唐&约648—703&,吴郡(今江苏苏州)或一作河南开封人或作浙江富阳.
李思训:(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健,成纪(今甘肃秦安).
张萱:唐代杰出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
李白:唐&701—762,&陇西成纪&.
颜真卿:&唐&709—785&,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怀素:&唐&725—785,&湖南长沙.
柳公权:&唐&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
杜牧:&唐&803—85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杨凝式:唐&873—945&,华阴(今陕西华阴).
李煜:&五代南唐&937—978,&徐州(今江苏徐州).
米芾:(),&中国宋代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太原(今属山西).
张择端:(1085年---1145年),中国北宋著名画家,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
赵孟頫:(),中国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湖州(今浙江湖州市).
黄公望:&(),&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
唐寅:&又名:唐伯虎(1470年--1523年),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徐渭:&(),中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文学家和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
董其昌:&明&,&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
八大山人:(约1626年--1705年),名: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
任伯年:(),中国,浙江山阴航坞山,中国人物侍女画大师。
吴昌硕:(),中国,浙江安吉。
李铁夫:(),中国,广东鹤山。
齐白石:(),&中国,湖南湘潭,中国花鸟画大师。
于右任:(~日)中国,陕西省三原县,中国现代草圣。
潘天寿:(1),中国,浙江宁海县.
黄宾虹:(),中国,浙江金华.
徐悲鸿:(1895年7月~1953年),中国,江苏宜兴,中国画马大师,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与刘海粟创立“现代中国画流派”。被民间思想家朱明誉为“古今画界伯乐之魁首”。
刘海粟:&(1896年~1994年)&,中国,祖籍安徽凤阳,生于中国江苏常州,与徐悲鸿创立“现代中国画流派”。
丰子恺:(5),中国,浙江崇德(今桐乡),中国漫画大师。
张大千:(3),中国,四川内江,中国山水画大师,有“南张北齐”之称,与张善子昆仲创立了“大风堂画派”(“大千画派”)。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林凤眠:(),中国,广东梅县。
蒋兆和:(),中国,祖籍湖北麻城,生于四川泸州,被誉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
陈逸飞:(&&~&&),中国,上海,生于宁波,浙江镇海。
朱明:(&~&),中国,上海,生于崇明岛,中国民间思想家,中国书法和抽象绘画里程碑式艺术人物。有“上海书画三杰”之称,为中国流艺术第一人。誉为“中国抽象绘画之父”、“世界经济哲学之父”。被英籍华裔杨希雪誉为“现代版伯乐”。&
相关链接/中国国画
以上文图参考源自【中国画院画家网_画家张伟明编文于泰山】参见:1.中国画院画家网 http://www.cnart.biz2.中国百家画院 http://www.cnartorg.com3.泰山画家张伟明的泰山画 http://www.mt007.cn
显示方式: |
艺术分类树
共有40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云南社会科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6次
参与编辑人数:20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09:12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主席都是南方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