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logo是一个小鸡羽毛形状6的,就是正常的羽毛,不是什么抽象的那种,应该是个外国牌子,哪位大神知道

请问各位羽毛球的爱好者们,logo是 X 的羽毛球鞋是什么牌子啊(不是特步),x很对称_百度知道
请问各位羽毛球的爱好者们,logo是 X 的羽毛球鞋是什么牌子啊(不是特步),x很对称
后来找到了,这个牌子叫“极限”,x-trm,是台湾的牌子,深圳那里比较多,只有网上可以买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以我多年的打球经验,我好像没看过这个品牌啊。要不就是不知名的杂牌。
特步的标志是X,但是特步并不以主营羽毛球拍,我用过感觉球拍手感没有我现在使用得德国优畅的羽毛球拍好,而且价格又贵
x-trm 极限
好像没这个牌子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羽毛球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两个像羽毛那样的翅膀左右展翅,就是图片中这个帽子的标志,是什么品牌_百度知道
两个像羽毛那样的翅膀左右展翅,就是图片中这个帽子的标志,是什么品牌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dean,一个美国的电吉他品牌。图中的帽子应该是这个牌子的周边产品。
采纳率:100%
兄弟找到了吗
是?像吧。胜利。又称维克多
谢谢,我刚才看了一下你说的这个品牌,标志和我这个还不是一样的
好吧。对不起,没能帮你。
这个图片里的是我偶像,有很多健身的人都用这个牌子的,我也很喜欢,质量很好!
ASRV,,,,,美学革命
Asrv美学革命,美国的健身服饰品牌,那么多人不懂装懂的瞎说,也是醉了
4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美是什么?——与专家学者和朋友探讨美本质_好不奇怪2015_新浪博客
美是什么?——与专家学者和朋友探讨美本质
我不是什么美学家,却突发奇想,想来和大家家谈谈我对美学意义上的“美”的看法。主要的动因来自于一位美术老师,她想把几张我认为不美的图片作为“美”的典型教材介绍给学生,面对我提出的异议,她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懂得什么是美?”
当时,我无言以对,只能沉默认输,为了回答她这个问题,为了避免她走入美学教学误区,耽误了整整一代的孩子,我不得不有所为。于是,借着这个暑假大把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了四本有关美学的专著,那就是王杰主编的《美学》(2008.3版);邢建昌,姜文振共同主编的《美学》(2004.10版);朱立元主编的《美学》(修订版2006.7)和蒋孔阳主编的《美学新论》(2007.4)。衷心地感谢这几位老师对我的帮助!首先,他们编写的书为我打开一扇通往精神世界最高境界的大门,为我这篇阐述解答“什么是美”的个人观点,提供了大量理论研究的材料和信息。我在这里将会引用他们的许多章节和观点,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我想指出的是:我觉得几位老师的美学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美学所陷入的困境。我从这些书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们对后现代派对传统美学颠覆的无奈。所以,我忍不住要出手相助。不过,我既不是死心塌地的保皇党,也不是无所顾忌的彻底否定派,我只是一个想帮助美学正常发展的粗人,以往的日子,我常常好心帮倒忙,希望这回的江湖义气不要又用错了地方。
当我知道“美是什么?”的这一议题,连专家学者都难以给出确切肯定的回答时,我有些后悔了。要是我当时谦虚一点儿,向那位美术老师求教,反问一句:“美是什么?”岂不是也能让她哑口无言吗?但这不是说服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专家学者能给我指正,让我用这篇文章来说服她,也许,效果会更好些。
二,“美是什么?”的各种历史观点和认识
我先把四本书里所有关于“美是什么”的各种理论研究摘录一下:
王杰主编的《美学》
1,&从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美就在于客观事物的
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
亚里士多德折衷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西塞罗认为美“独立地和自然而然令我们愉悦”。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托马斯·阿奎那:“事物不应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英国经验派代表人物柏克的美学专著中,列举了许多有关事物的性质,但不外乎一些通过感官能给人带来快感的形式。例如:光滑、娇小、色彩鲜艳等……
受实证主义影响,费希纳的实验美学提倡重视实验“自下而上”的美学。
2,&从精神世界探求美
柏拉图的“理式说”
黑格尔把美看成是理式、神性、理念的感性显现。
3,&从主观心意状态中寻找美
伊壁鸠鲁派:美就是愉快
康德、费肖尔、桑塔耶纳: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理。
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狄德罗:美在关系
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在他把美学从注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注重客观的方向,这个“客观”已经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所说的“客观”,而是指由人类的实践的感性活动所创造和形成起来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样,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就既不是客观物质世界,更不是主观心意状态,而是“社会化了的人类审美实践活动”
柏拉图:美是难的
约翰·杜威:美是一个最不可分析的字眼
分析美学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美”“善”本身并没有意义,这些词的意义在于上下文的“语境”中。
托马斯门罗:美学不仅具有了国际性,而且涉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邢建昌,姜文振主编的《美学》:中国古代“美”的观念实际是和世俗“吃”联系在一起,“大羊则美”,古代美学演化出许多与吃有关用词:耐人寻味,韵味,(品味,体味,别有滋味,趣味,余味)等等。
《国语》记载“伍聚论美”: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发端可以追溯到老子美学,老子提出了“道”、“气”、“象”“有”、“舞”、“序”、“实”、“味”、“妙”等范畴,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形态和体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下面这段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不仅将美和善划分成两个范畴,还将其存在与其对立面相比较才能显示的特性加以确认。这有助于后人深刻认识美的规定性。
孔子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智者乐水(变化),仁者乐山(不变化)”的观点。
墨子:“先质而后文”
《易传》:立像以尽意
《管子》:“虚一而静”
庄子:“心斋”“坐忘”
都从某个单一方面表述了古典美学思想,应该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两汉后,王充的《论衡》,刘安编著的《淮南子》,刘勰的《文心雕龙》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荆浩的《笔法记》,孙过庭的《书谱》,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郭熙的《林泉高致》,严羽的《沧浪诗话》,李渔的《闲情偶记》,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叶燮的《原诗》,石涛的《画语录》,刘熙载的《艺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然不是纯理论上的美学专著,却闪耀着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的光辉。
接下来古代西方美学发展史与王杰老师的大同小异,不赘述。
西方美学的现代发展
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美学
费希纳的实验美学
里普斯、伏隆里的移情说
德国哲学家古鲁斯:“内模仿”说
瑞士心理学家布罗:“距离”产生美
艾伦、居约的快乐说
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美学
桑塔耶纳的自然主义美学
狄泰尔、博格森的直觉主义美学
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
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美学
维特根斯坦、韦兹、肯尼克、麦克唐纳的分析美学
胡塞尔、英加登、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美学
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
罗曼·雅各布逊、莫卡洛夫斯基的布拉格派美学
马利坦、吉尔松的新托马斯主义美学
科尔西、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
杜威、刘易斯的实用主义美学
门罗的新自然主义美学
阿恩海姆、迈耶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鲁卡契、法兰克福的前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列维·斯特劳斯、戈德曼、托多罗夫的结构主义美学
罗兰·巴特的结构——解构主义美学
伽达默尔、赫什、科科尔的解释主义美学
尧斯、伊瑟尔的接受美学
巴赫金的复调、对话理论美学
德里达和耶鲁学派的结构主义美学
阿多诺、马尔库塞、詹姆逊、伊格尔顿的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老天爷!要想全部完整地记下这些学派的名称,就够我受的了,再想搞清楚它们各自的特色和主张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只好看看几位老师对这些林林总总不同观点的综合结论:
西方美学现代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对峙、冲突和交融、渗透。西方美学以反叛柏拉图、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美学,张扬非理性、还以美的本质的存在性,认为这是一个虚幻的问题不值得追究。西方美学的每一个学派都有一个可靠的哲学基础,或者说是哲学理论推演。如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和现象还原;分析美学建立在“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结构思想就是结构主义美学的基础;存在就是合理的,是存在主义理论基础……,美学与哲学的亲密关系,在西方美学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西方美学都与艺术和艺术史保持密切的关注。大多还以艺术研究入手。(等于是对美学的迂回包抄)。
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
五四以后的功利主义美学占了主导地位,
进入新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在几个维度上展开
生存主义美学:认为审美本质上是人的超越现实合理性的自由生存方式。
生命美学:主张美学的重建应该从美学局限性入手,从实践活动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差异性入手以超越实践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为逻辑起点,在人类生命活动的地基上开始历史性重建。
存在论美学:主张借西方美学的成果,走向语言为中心的存在论美学。
修辞论美学:旨在综合认识论美学的内容,分析和理解感性论美学对个体经验的崇尚,对语言中心立场的强调和模型化的主张,从话语与历史语境的关系中建立起修辞学美学。其特点是关注人生,抗拒异化,以可能存在的方式为人架构起超越的坐标。
朱立元主编的《美学》对各派的美学归纳为三个阶段,每阶段都有分析、概括和评价
本体论阶段的西方美学:焦点是探索超越于人与万物、给人与万物存在的根据的本体,解决世界是什么的根本问题,并且以概念的逻辑推理建立起一套关于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纯粹原理。主要代表有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吉努斯、普洛汀、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认识论阶段的西方美学:开始从本体转移到真理获得的可能性,转移到认识能力;思想。范式由“本体论范式”转移到“认识论范式”或者称为“人性论范式”
不仅关注取得真理的能力,而且始终关注完善的人性,较之本体论更具有明显伦理、人性的倾向。主要有英国经验主义、大陆兴性主义、法国启蒙主义、德国古典哲学。
语言学阶段(生存论阶段)的西方美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先的西方传统思想中处于从属地位的语言迅速崛起取代了理性地位,占据了哲学王座。这里的语言指的是广义的,包括显示人和世界存在的意义。不再关心永恒的美本身。包括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学派。
具体的学派分析与前两部书大同小异,不再复述。
最后读到蒋孔阳老师《美学新论》才发现费尔巴哈摒弃黑格尔的唯心论创立“对象化”美学学说,确立了马克思的美学基础。
“理性的对象就是对象化的理性,感情的对象就是对象化的感情。……因此,感情的对象只能是感情。”费尔巴哈的这段话,虽然,难以解释审美关系中审美对象的物质存在的客观性和审美过程中的必要性。却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找到了出路。
马克思在否定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各自片面的观点,提出了人的本质体现的美学思想。而我觉得,这是美学发展到至今,离“美”的本质最近的观点,所以,我不得不大段地摘录蒋孔阳先生的对马克思这一观点的论述:人的本性既不是抽象的精神属性,也不是抽象的物质属性。人应当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样的人,既有精神意识的属性,又有物质的自然属性。我们应当把它统一起来,在人的感性活动中来理解人。所谓感性活动,就是人在实践中的种种活动。在实践中,人作为活动的主体,他首先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作为自然存在的、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的,任意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这些力量是作为禀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的存在;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情欲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这是表现和证实他的本质力量所必要的、重要对象”。那就是说,人作为存在物,它的本质力量,首先是他的自然力和生命力,它的自然禀赋和能力,他的情欲和需求。为了表现和证实这些本质力量,必须有存在于他以外的外在对象,也就是制约和限制他的自然。因此,无论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来说,人都离不开物质性的自然。他本身也是物质自然的,他又生活在物质自然之中。“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制造”。因此,自然的物质属性,自然的禀赋和能力,自然的情欲和需要,以及我们来自于自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应当是人的本质力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感性基础。此文下面有关人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段落虽然重要,但是,因为还要在以后的论述提到,这里就不再复述。花这么大力气摘录蒋先生的这段论述,就是想强调审美主体不仅仅是精神的,是社会的,他(她)同时也是物质和自然的存在物。具有不可否定的物质存在性。
三,四部著作对美的结论和我个人的看法
在感知的意义上,可以把“美”界定为令人愉悦的形象,这不是要把音乐排除其外吗?因为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既不是形,也不是“象”,是人们用听觉器官——耳朵去感觉到的空气振动罢了。那么,我们给这个结论再加上“音乐”的表达来试试,我们用令人愉悦的形象和物质运动状态,行不行呢?这恐怕还是有问题,因为欣赏小说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文字符号,既没有形象,也无运动。所以,加法还得继续下去。即使加上了使我们愉悦的符号,还是有问题,如果,有些形象、运动、符号只能让一些人,甚至个别人愉悦,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到愉悦,那是“美”,还是不美呢?我感觉,在这里,王杰老师掉进了一个由他自己设置的,很难自拔的泥沼里;在学理上,可以把“美”界定为以情感为中介的意识形态属性价值,美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超越性三个特点。这个结论忘记了审美对象这一审美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避开审美对象,忘记了美的来源,情感本身就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再拿它做中介,来表达它自己本身,有必要吗?美实际上存在于客观对象之中。离开了审美对象,审美活动无法进行,可见美本身,不是彻底纯粹反映意识形态属性的价值。所以,我觉得王杰、张玉能、周均平、郑元者老师对美的定义是有缺陷的,甚至是不成立的。虽然他们用了两元分述法,但是,没有把两元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把它们有机地反映出来。
朱立元主编的《美学》是这样表述“美”的:
美是当然存在的,但美不以任何现实的实体的形式存在。境界与意义又只能在人的生存实践的实际性机遇中才得以发生。因此,应当从人生在世的生存实践着眼,用生成论而不是先成论来思考美。朱立元老师对哲学深有研究,在这里给我们设了一个悖论套,想用这个套来帮我们套住“美”。出发点虽然好,却不可能达到效果。他等于在这样说,美是存在的,现在不存在,等人生在世的实践活动完成了,美就出来了。往上推一步,审美活动不存在,因为,美要等审美活动完成才能存在,没有美我们什么也不能审,审美活动不存在,美没法出来。不过,美,确实存在,要等我们审美活动完成以后。这个论断等于否定了所有的艺术活动和艺术美。艺术活动不算创造美的实践,人只许在生存实践中,靠幸运的机会降临来发现美。画家应该放下画笔;去扛木头,音乐家应该离开钢琴,去卖大饼;&歌唱家应该离开麦克风,去扫大街。这样的人生在世,恐怕耐心地等到重新投胎的来世,都难找到美。
人生在世的生存实践生成了审美活动、审美关系(这里没有用“建立”恐怕是想回避主客体的客观存在性)。美与美感同时发生,同步发展。这里的“美”指的是广义的美,甚至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它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美感的审美对象(客体)及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的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美感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客体)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存在的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咱们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就把朱立元老师的这个理论前提也拿来一起分析。
很长时间以来,美学界常采用主——客体二分模式来解释审美关系。这种解释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失误,那就是把审美关系加以实体化和现成化。按照主体——客体二分模式讲,审美关系产生之前,早就有一个既定的、先在的、实体化审美主体存在,这个审美主体拥有特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早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化的审美客体存在,这个审美客体拥有普遍的美的形式、结构、属性和规律。审美关系就是由这样的审美主体和客体搭建起来的人事关系。它起自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反映、感知和认识。这里,朱立元老师对二分模式意见很大,奇怪的是,为什么审美主体一定要是特定的拥有一定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而不能普遍地客观地存在呢?反过来,审美客体(对象)为什么非要拥有普遍的美的形式、结构、属性和规律,它就不能特殊地个性化地存在了吗?主客体二分模式,明明讲的是:主体和客体都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是稳定与变化的统一,也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如果审美主体始终普遍存在,审美客体始终特殊存在,换句话说,没有了普遍性的主体,和没有了特殊性的客体,这样的主客体都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它们确实永远发生不了关系。朱立元老师的理论就能因此被证实了。而事实上,审美主体有着千变万化的特殊性,也有着相同甚至相通的感觉、感情和思维能力的统一性。同时,审美客体(对象),除了具有普遍的美的形式、结构、属性、规律等,一定还蕴藏着它们自己的个性、特殊性等本质特征。否则的话,审美客体就应该被所有的审美主体所接受,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由此我们应该断定,审美客体存在特殊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唯心美学才会得出:美是在人的意识活动以后才能产生,从而否认了审美主客体的客观物质存在性。我们不否认黑格尔的伟大,他的辩证法为真理打开了整整半扇大门。但是,当另外半扇大门正在逐步打开的时候,要再回到他的哲学时代已经是不可能了。
回到上段:美与美感同时发生,同步发展。这里的“美”指的是广义的美,甚至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它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美感的审美对象(客体)及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的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美感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客体)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存在的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这段话,给我的感觉,是在用佛教理念超度我这个俗体凡胎的灵魂。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谢过啦!这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理想境界的美。除了吃斋念佛,我恐怕要修行一生啦。就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审美活动?再看看,朱立元老师的其他论述。
我们不同意主客体两分的认识论模式而主张按照人——世界一体的存在论的模式来解释审美关系。人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人,比马克思还高明,连对自然“人化”都不需要了,倒也干脆。我们和世界都成一体了,当然可以省略人化过程,我认为什么是美,什么就是美;你认为什么是美,什么就是美;他认为什么是美,什么就是美。那还要美学干什么!大家都是自然的,大家都说自己一体化了,大家都美了吗?那么,什么是丑,什么是不美?就是指不能一体化的东西吗?和我们没有关系,不能一体化的东西有吗?根本没有!而否定丑存在等于否定美。
审美关系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体验关系。体验活动可是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准备,没有体验作前提,认识活动无法进行。而认识活动是更深的体验。也是体验活动一定会达到的结果。我们不通过认识活动,来确定客体符合不符合我们的条件,该不该建立审美关系,没有这个认识过程,就产生不了审美意识,建立不了审美关系,审美活动怎么进行?既然朱老师坚持美只能体验,不能认识,那么,朱立元老师对美的理论,是认识上的结论,还是仅仅从体验中得出的感觉?
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先建立关系,后存在,这个逻辑难道不好笑?即便是纯意识与纯意识相互建立关系,也要先存在啊!更何况是意识和物质形态建立关系,怎么都得先有一方吧。还是,又得用佛教理念说明问题?“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色”就是“空”,“空”就是“色”?“美”就是“丑”,“丑”就是“美”?我彻底被朱立元老师所下的这个哲学套子给套晕乎了。怎么也找不着北了!
审美关系本身是在人生在世的意义关系中,在人的具体生存实践中,在人的生活实践的实际性境遇中当下生成。突然冒出来的主客体随机建立起关系。随机产生了美。看来今生今世我与美无缘了。等下辈子吧!别忘了,真正的“人生在世说”,最大缺陷是没有强调美的确实客观存在性,更忽略了我们人的本能就是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找客观存在的“美”,而不是坐享其成,让“美”自己来找我们的,给我们美感的“机会美学”。
审美关系具有多层次流变性。关系的层次只分松、紧或牢固,流变?不会是解体吧?建立了(按朱立元老师的话,只能说生成),又解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果流变,是指关系性质的改变,譬如,审美关系变成生产关系?生活关系?社会关系?这就更令人费解,审美实践层次比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都高,这种逆向流变的可能几乎等于零。一个流变,让人不知所云。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既然是自由的,又是随机性的,这个关系的建立(噢,忘了,应该说生成),是由人决定,还是由世界决定,还是都有决定权,都没决定权?究竟哪一种,是朱立元老师所说的“自由”。
归结起来,所谓审美关系,就是植根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情感关系。这话说得也有点好笑,似乎客体一定也是有情感的,审美关系=情感交流关系嘛??像这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情感关系能建立得起来吗?哦,忘了,朱老师反对二元关系说的。但是,这句话明明是在分析二元关系啊?
从总体上来看,朱立元老师的整个美学理论建筑在唯心论的“发生存在”论上。他的失误就在于看不到审美主客体的客观存在性和审美客体(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反作用。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火柴,只有和火柴盒上涂了摩擦层那面才能擦着火,如果没有火柴盒,单独一根火柴,是难点着火的,但也不是没有其它办法,我们可以到其它火种上去点燃,也可以到其它火柴盒上划着。可我们不能因为用其他方法也能点燃火柴,之后,火柴可以离开火柴盒,自己燃绕,实现价值,就否认了这个火柴盒的存在和作用,甚至把它看成无。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火柴和火柴盒是一起买来的,它们的关系早就存在了,就把它看成一体,看成是,只有划火的一瞬间才互相存在,互相建立关系。那可是康德和黑格尔坚持的唯心论。更不能因为用错了地方,没用涂有摩擦层的一面去擦火柴,或者拿火柴屁股去擦火,火柴点不着,我们就说火柴盒和火柴没有用,“没有意义”,根本不存在。突然想起佛学里的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缘何惹尘埃”。朱立元老师的辩说,会不会是从这里悟出来的?本来没有美,为何寻美哉?这是玩笑话,朱老师别当真生气啊!
邢建昌和姜文振老师的《美学》对美的结论基本上和蒋孔阳老师一样。
最后那句:美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我后面会提到,这里就不说了。只是,在前面他们还有一句:美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这句话开始让我难以理解,我如果倾听树上一只鸟鸣,观看一根孔雀羽毛,闻到一股花香,这和人类的社会历史怎么联系起来呢?&你能因为我是社会的人,我有历史,那只鸟,那根羽毛,那股花香也就有了我的历史?还是我的欣赏活动算不上审美活动?还是,我的美感根本就是错误的?就因为它们和我个人的社会历史根本就搭不上?可是后来,我发现其中很有的道理,寻找美,不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半途开始,从我这里或是从人类发展的某一阶段开始。而是要从历史的起点开始,从我们还没有进化成人的时候,也就是还没有社会历史的时候,没有审美活动的时候开始。用哲学的话说,就是寻找美,应该从“无美”开始,才能找到“有美”。请大家注意!这是找到美的重要线索!
蒋先生最后的结论:美是人的本质力的对象化。也就是马克思说:“人化的自然”,或者“自然人化”。这不是说自然化成了人,或者人化成了自然、而只是说,自然与人发生了关系,自然打上了人的烙印,涂上了人的色彩,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因此,从主体方面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说,美不美,在于对象(自然)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同意,赞成,拥护!自然——客体,被“人(主体)化(审美活动=美化活动)”;反过来,人(主体)本质力量(美感内容)对象(审美客体)化(审美活动=美化活动)。这里,把人在自然中找美、造美,总结概括出来了,岂能不美?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那些通过劳动创作出来形式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体现。一语中的,道出了社会美的本质。看来也是个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家。只可惜呀,马克思的美学理论,唯一的缺憾就是难以解释:面对自然,我们心中突然感到的美(来不及进行“人化”的自然)还是不是美?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段。
好了,终于把四本美学著作中关于美的各种理论罗列出来,其中还有我的胡猜乱想,胡说八道,胡批乱评。请让我喘口气,累死我了!接着,我们来慢慢地分析各种理论所说的道理。
四,我研究美本质的方法、具体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打算采用蒋孔阳老师提倡的,王元化前辈提出来的综合分析法,把各种美学思想综合起来进行比较,其次,我认为,我们应该从王杰老师提倡的,蒋孔阳先生主张的办法入手,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切入点,这个方法简直太英明了。因为美学当中的一切问题,只有放在审美关系中进行综合分析考察才能把主客体之间的一切特征、一切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才不会顾此失彼,更不会拣芝麻丢西瓜,才可能使美学问题得到完美而全面地解释。早在狄德罗提出“美在关系”以后,美学界就应该把审美关系作为研究“美”的起点来切入。如果坚持这样,到如今,我们在破解“美”的问题上,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说不定已经找到无可争议的答案。蒋孔阳先生关于“美”的论述,之所以离“美”最近,就是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用审美关系作切入点。我们再把他的话拿来分析。
美是人的本质力的对象化。也就是马克思说:“人化的自然”,或者“自然人化”。这不是说自然化成了人,或者人化成了自然、而只是说,自然与人发生了关系,自然打上了人的烙印,涂上了人的色彩,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因此,从主体方面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说,美不美,在于对象(自然)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这句话最精彩的就是: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整句话的唯一瑕疵就是,审美对象的作用被弱化了,几乎成了,除非是“人化”的东西,否则就没有美了。用这个论断解释社会美不会有错,因为审美对象确实事先打上了“人的烙印”,涂上了“人的色彩”此时的审美客体,只是现成的审美工具——人类感情精神和本质力量的“镜子”。但是,对于偶然特殊审美关系的建立,也就是那些一触即发建立起来的审美关系,就很难解释的。首先,“打烙印”、“涂色彩”来得及吗?这个工作与建立审美关系,谁先谁后呢?。因为偶然建立的审美关系,是审美客体突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打烙印、涂色彩,是在引起注意之前呢?还是引起注意之后?按照逻辑推理,打烙印、涂上色彩,应该在引起注意之后,建立审美关系之前,也就是说,可能在这两者之间?再不,就是在引起注意,建立审美关系之后?如果说,“人化”是在引起注意和建立审美关系之前?这只有先知先觉的神仙才做得到;正如杜林的先验论一样:我心里先有棵树,那儿才会有棵树。这可是被恩格斯批得的体无完肤的唯心论。如果,是在引起注意和先建立审美关系之间,那么引起注意的东西很多,是什么原因让我决定“打烙印,涂色彩”,和它建立审美关系呢?因为,它还不是审美客体(对象)有没有必要打上人的烙印,具备不具备美的性质,都还是未知数,怎么会突然心血来潮,又打烙印,又涂色彩,又建立审美关系呢?再说了,为什么非要在这一客体(对象)上打烙印、涂色彩呢?如果,打烙印是在建立审美关系之后?我们建立审美关系的依据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不是“人化”的自然,不符合我们所说的美的条件啊!我们也可以先建立审美关系,然后,再把它“人化”如果这个推论成立,就等于说,所有不美的东西,只要被“人化”就一定是美的。那么牛粪,为什么不会像鲜花一样,和我建立一触即发的偶然审美关系呢?这,总得有个理由吧?大家看,是不是?只有从审美关系的建立这一切入点,我们才能发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点儿尴尬。
我发现,尽管美学著作都对审美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视,但是,没有人对审美关系的建立作更深一步的研究。审美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般的美学只强调了两个,审美客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审美实践活动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往往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审美条件(审美环境)。只有审美活动中的这三个条件全都具备,审美活动才能进行,并且实现价值。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能拿来做审美客体(对象),首先,它必须是具体的物质存在,必须是能够感知的形象或者形式(运动状态),最重要的,它必须是美的。就因为没有人能说出什么是美,所以至今没有人敢肯定“美具有客观存在性”,认为美,只能存在于主观意识和情感中,客体只是主观情绪的一面镜子,岂不知,镜子的功能只能照出物,而照不出思想情绪来。所以,“照”不是光学意义上的(反射),而是思维在客观事物上实现的价值的一种解释。关于“美”的客观存在性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用心来细说一下。现在,我希望大家暂且承认,审美关系的建立必须靠审美对象是美的这个大前提(或者说假设)。其实,大量的审美实践可以证实,一样东西如果不美,谁也不会去欣赏。不欣赏的理由,就是它不美,尽管我们说不清什么是美,但是没有这个说不清的东西,审美关系就建立不起来。审美主体必须具有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绪。也就是能够发现审美对象中所存在的美,并在审美活动中实现它的价值的必要保证。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审美条件(审美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审美活动在时间、空间以及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整个审美活动中的相对稳定和有序进行并完成的保证。审美对象美的持续和稳定性以及审美主体审美注意、情趣、意境的保持性,也是审美活动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倒是朱立元老师的理论的印证,因为离开了此情此景,审美活动无法进行,“美就不存在了”(也就是即使有“美”也显现不出来)。中国古代的琴师,在抚琴前都要沐浴更衣,燃香,调弦,先闭目静坐半个时辰,养精蓄锐,然后才正式奏曲。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重视审美环境对审美活动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展览馆里突然失火,你还能欣赏画作吗?图书馆和音乐厅禁止喧哗,不就是保证审美活动不受干扰,能正常进行吗?不能因为它和寻找美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我们就总把它搁在一边,有时候,它,也会帮我们的忙,美在距离说就看到了它的重要,我们必须和狮子保持在安全的距离才能欣赏它,这就是审美环境的另一种说法。
审美关系的建立,不是拼图游戏。光有这三个要素,把它们硬拼凑在一起是不行的。审美关系的建立,是有机的组成,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偶然形式和必然形式。
偶然审美关系的建立,靠的是审美对象的“吸引力”,我是把这种吸引力称为“美”。我在山径攀援,无意间发现山崖石缝里有一棵山茶花树,它所处的位置和它的美吸引了我,于是,我静静地欣赏了好一会儿,最后感叹地,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可以说,因为这朵山茶花有吸引我的美,所以,我和山茶花建立了审美关系。像这样建立审美关系例子举不胜举。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靠的不是我主观上想找一面思想意识的“镜子”。也不是山茶花被我“人化”了,靠的是山茶花自然的物质性的存在的“美”。(见下图)
&&&&&&&&&&&&&&&&&&&&
还有一种偶然审美关系的建立,对象是已经“人化”了的艺术品。比如,我在路上突然看到一个路人,他(她)身上穿着一款我特别喜欢服饰,于是,我为了欣赏服饰,跟着他(她)走了一段路。这个审美现象就好解释了。虽然,是偶然遇上的,但是,服装是人设计出来的,已经打上了人的烙印,涂上了人的色彩,所以,符合了马克主义的美学理论所说的美的标准。这样建立的审美关系比我们上面说的那偶然审美关系机会更多。
与偶然审美关系不同,必然的审美关系的建立,靠的审美主体要刻意满足自己的精神的需求。我买了,或是领取了艺术展览的门票。这时候,我才真正是寻找我精神与感情的“镜子”。因为我是慕名而去,人家的审美经验告诉我,那些审美对象能寄托和反映我的思想感情。那里是专门从事审美活动的公共场所,那里有我需要的精神食粮。我们大家买票去,就是为了审美活动。所以到那儿去,必然要建立审美关系。
根据我上面的表述,大家也能归纳,偶然性审美关系,一般建立都是因为特殊的原因或者在特殊的情况下建立的,但是,审美客体一定具有普遍意义的“美”,才能建立审美关系。我平常就喜爱花,正好又经过这里,发现了这朵花,建立了审美关系。它有个别巧遇的特殊性。但是,这个特殊性,一定要建立在普遍性的基础上,也就是花的美丽是大家都喜爱的,我和大家一样具有喜爱花的嗜好和审美能力。所以,偶然特殊审美关系一定是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具有强烈的、普遍的吸引力才能建立起来的。这里,最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点,就是客观事物对我们主观意识的强烈刺激作用。否认这个事实,就永远找不到真正的“美”。必然审美关系,因为比偶然审美关系多的多,所以,具有普遍性。画展里的画都很美,大家都爱看画展,所以大家都去看画展;电影院的电影很好看,大家都爱看电影,所以,都去看电影。我爱看《美学》所以我特意借了《美学》书回家看。其他人也爱看,也会去买、去借。否则写这本书的老师就要失业,饿肚子了。因此说,必然的审美关系,就成为大家必然会建立的普遍审美关系,有人把它称为普通审美关系,这也没错。而我刚才举的第二个例子,除了偶然巧遇之外,其它都和必然审美关系相同,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必然性也大于第一种。我喜欢服装,喜欢逛商店,欣赏各种服饰,如果这次没遇上这位路人,下次说不定,我在服装店同样能看到。这比我们说的第一个例子,出现的概率要高多了。但是,其偶然特殊性的定义,还在于这个穿着打扮的模特的特殊性,他(她)的姿态和气质的特殊性,使得这套服装更具观赏性。因此,服饰可以划归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美的范畴。但是,个人的风采和气质却是特殊的偶然关系。所以我还是把它划在了偶然审美关系中。必然性普遍审美关系,由于是人主动自觉建立的,这种关系比较密切,比较稳固,一般总是时间比较长,审美主体的感情发生比较多、比较复杂,起伏比较大。同时,这样的关系中审美客体(对象)和审美主体总都是具有普遍适应性,就是,审美客体受到大家的欢迎,审美主体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都很高。是的,大家也能看到了,所谓必然普遍审美关系,大多属于社会美的范畴,因为所有的审美客体(对象)都是社会的产物。是人化了的自然。但是,对于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关系,它们又都是特殊的。我在画展里,看到了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我欣赏它的时间比其他人都长,而另一个人认为,这幅画是他最不喜欢的,他只走马观花地看了一眼,就离开了。这就是说,每个必然普遍审美关系又都具有它各自的特殊性。
我花这么多的时间来叙述审美关系的建立,是为分析各种美学思想做准备,当我发现,综合分析方法是有效的,从审美关系入手是必须的,于是我照着这样的途径去寻找答案,发现了这样的结果。整个审美活动,因为三个要素的不同变化,不论是审美主体,还是审美客体,它们都各自处在一个多层次,多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性的复杂体系中。它们不能处在一个固定的,不变的,让你对它们进行静止地剖析的状态,今天,我与某个客体建立审美关系,明天不一定愿意建立,昨天我还认为某样东西不美,今天却觉得它特别美。这其中除了主体的变化,客体的变化外,甚至审美条件的变化都会是其原因。因此,要想把美从它们之中轻易地剥离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不仅是它们,就是美也在它们当中不停地转换,不停地运动,就像电子的位置那样,不可测定。所以把审美关系的建立,和审美要素,也就是审美主客体,审美条件,固定化和简单化都会使我们步入歧途。我想,这也是柏拉图感叹“美是难的”真正原因。
我们先从毕达哥拉斯派入手,他们只强调了审美客体的物质性的一面,罗列了大量对审美主体具有吸引力的物质特征。忽视了审美主体主观选择,可以解释偶然性特殊审美关系,解释不了必然的审美关系。这就等于说:“什么是美的”而没有说出“美”是什么。他们的出发点是对的,目标却找错了。
再来分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式”“理念”的学说,试想一下,一个普遍存在的“理式”或“理念”如果它存在于世界万物中,就应该随时随地随便哪个东西都能随便和哪个人建立审美关系。这怎么解释得了那些不能和每个人建立审美关系的事物,和不能与每样东西建立审美关系的人?如果它确实存在,就能解释必然普遍审美关系,也能解释偶然特殊审美关系了。但是,它不可能存在,因为如果它存在就解释不了建立不起来审美关系和审美差异,更加解释不了那些,今天能建立,而明天不能建立;或者今天不能建立,而明天又能建立的审美关系。
康德、黑格尔,唯心论美学,强调了审美主体的精神性,强调了审美活动中主体的主导和决定作用,但是,它忽略了审美客体是审美活动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缺少了审美客体,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再强,审美水平再高,没有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建立不起来。建立不了审美关系,审美活动无法进行,即使存在美,也无法感受。他否认审美客体(对象)的存在,认为审美活动不用建立关系,全凭人自己内心形成美,所以,它本来就否认审美关系,这等于否认了物质世界上存在美,美,只存在于人的内心。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美”的美学思想,离美的本质最近。我们把他们的理论拿到社会美学中,就能畅通无阻。原因是,他们既看到了审美客体的客观存在性,也看到了审美主体主观能动性。这和马克思长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他科学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不开的。他的理论能解释所有的必然的普遍审美关系。唯一的缺憾是他解释不了发生在自然与人之间的偶然性特殊审美关系。
至于非传统性美学,现代美学,后现代美学和一些边缘美学,他们都只抓住了审美关系中的一个要素,一个特征,或是一个方式,这种肢解式的研究虽然对具体的特殊的问题的解释颇有成果,却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的结果:似乎我们只能把“美”化整为零,捡拾一些美学领域的“残花败柳”,永远也找不到“完整意义的美”的负面效应。不过,他们的这种迂回包抄的战术行动,对整个美学界的贡献确实不可小瞧,至少,给我们寻找“美”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信息。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下面是用审美关系对这些“美海拾贝”总动员的剖析。
愉悦和快乐说,只看到了建立审美关系的结果,看不到建立这种关系的原因。
距离说,只看到了审美环境(审美条件)的作用,看不到主客体之间各自内在的有机联系。
意志说,只强调了主体的主导性和决定性,忽视了客体的客观存在性。
模仿说,重视了主客体外在联系,忽略了主客体内在动因和不断变化的相对性。
无意识说,只强调了主体的本能作用,忽视了主体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在审美活动中的有机作用。
符号学,只是对扩大了的审美客体(对象)、审美活动中分支部分的研究。
经验主义说,只重视审美活动的过程,看不到建立审美关系是审美活动的必要前提。
移情说,描述了审美关系的建立和实践活动过程主体意识能动性的变化。忽略了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
存在主义:强调了主客体的客观存在性,轻视了审美关系建立的有机生动性。
实证主义:强调了审美活动本身,忽视了总结和归纳工作。
结构主义:只研究了审美关系建立的某一特殊原因和形式。忽视了审美关系的普遍性。
语境主义:用种族、文化差别对审美主体分类,进行逐一研究。这种方法缺少总体把握。
总之,不管什么主义的美学,把审美关系作为一个个独立分开的个别来进行研究,其结果得出的,只能是片面和单一的认识,不能拿到整个美学领域来全面验证。也经不起其他学派的质问,所以,也就得不到整个美学界的全面认可。
还有一些艺术流派,譬如:荒诞派,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野兽派,那都属于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范畴。不属于美学本质理论研究的对象。
当我们拿起了审美关系建立的整个过程,从各个方位,对各个要素进行动态、整体、全面地分析研究,我们才能发现,我们不能忽视任何要素,放过任何细节,才能找到蕴藏在世界中的“美”。
审美关系一旦建立,审美各个要素就成了生动活泼的有机统一体,此刻要想把它们分开来讨论,而又能找到预期的答案,恐怕谁也做不到。所以,我们在讨论客体的同时,不能完全离开主体和审美条件,同样,在分析主体时,也不能忽视客体和条件对主体的反作用。
不过,这一点可以肯定,客体和条件的变化发展只能随着主体变化发展来进行。换一句话说,主体决定着客体和条件的发展变化。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
人的本质首先是自然属性的,也就是动物性的,这一点必须强调,因为这和人本质力量的显现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虽然,这一属性属是人的最低层次本质力量的来源,但是,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基础,是人的其他层次本质力量的起点。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把美的本质架空,从另一层意义上说,这一本质所决定的本质力量,又是人类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对象)的唯一联系通道,离开了人的动物性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人如果失去了,视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人就无法和客观物体建立审美关系,无法进行任何审美活动。如果咱们从中国古典美学中对“美”的概念的具体定义出发,就会发现美的初源就是从人的这第一本质力量得来的。上面我们提到过邢建昌,姜文振主编的《美学》:对中国古代“美”的观念实际是和世俗“吃”联系在一起,“大羊则美”,古代美学演化出许多与吃有关用词:耐人寻味,韵味,(和现代美学欣赏中常用的词汇:品味,体味,别有滋味,趣味,余味)等等。这里我们应该看到所谓的美味佳肴,美食家中所提到的“美”的概念仅仅都是味觉上的一种愉悦,和我们今天所说心理、情绪上的愉悦这样“美”的概念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是,以上所举和美学欣赏相关的种种词汇,都是和人的“味觉”也就是动物性感觉相“通”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最初“美感”肯定是动物性的感觉。
如果,有人拿海伦·凯勒来反驳我,除了这是一个特例外,我还想说的是,离开了她的老师——沙利文,或者沙利文老师和她一样,又聋又瞎,那她永远也找不美,更写不出什么美丽的诗句。沙利文老师的动物性本质力量(感觉和发现事物的能力),是海伦·凯勒美感的初源。因此,我从海伦写的诗句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的是沙利文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本质力量的美。
海伦·凯勒例子,突然提醒了我,还有个一个问题应该提一下,就是器官功能的互补原理。举个简单的例子,瞎子,听觉、嗅觉特别灵敏,为的是弥补视觉缺损,(手指特别灵活,触觉也很敏感,为了读盲文);哑巴和聋子,视觉特别好,手指也特别灵活,触觉也很敏感(为了打手语和感觉声音振动);断了腿的,手和胳膊发达;失去胳膊的,脚特别灵活。看过一个名叫《典子》的电影,里面的女主角是自己演自己,她失去了胳膊,结果,她的脚就像手一样灵活,吃饭、穿衣、写字、甚至能穿针引线,样样行。我还看到过这样一个表演,在一个全盲人的面前3&0公分处,先后放上,木板、毛巾、棍子,他只要向前吹口气,立刻就能分辨出来面前放的是什么。而且,能分辨前面的棍子是横放,还是竖放。我曾经有意识地试了一下,连有没有东西都难分辨,要想知道是什么,根本就不可能。在自然中,我们的眼力不如老鹰;我们的嗅觉不如狗;我们的耳朵不如蝙蝠;我们的动作不如猴子;我们的奔跑不如豹子,我们的跳跃不如袋鼠。但是,我们有一样器官弥补了所有这些不足,那就是大脑。虽然,我们的大脑发育,是弥补其它器官的不足而开始的,但是,正是这种“弥补的开始”,却使人逐步强大起来,成了最高级的动物。造就出人的第二属性——精神意识。正是这个弥补,就使我们的动物性质的感觉,与动物的实际感觉有了很大的不同。同样是“看见”,动物一般只能作两个层次的三个判断,无关和有关(第一层次);有利(食品或猎物)和不利(危险和威胁)的,(第二层次);最后是具体行动的判断,即对发现对象,不予理睬,或是捕捉,或是逃避。最好的证明就是蝙蝠,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射出的超声波,来完成这三个判断。和它保持很远距离的肯定与它无关,向它靠近的大型物体肯定是危险,满天乱飞的小东西肯定是食物。因为完成这三个判断,它根本用不着眼睛就能做出,所以眼睛也就逐步退化了。人有了大脑和思考,会对所见物做出多种判断,无关的,暂时无关的,可以吃的,可以穿的,可以用的,可以玩的,我喜欢的,我不喜欢的,危险的,不能碰的,必须躲避的。这些迅速的判断,说明即使我们看到的东西和动物看到的一模一样,却因为大脑的功能丰富了我们看到的内容,其收获却是完全不一样的。“美感”就是“功能弥补”赠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之一。
人的第二个属性,就是有感情、有意识、有思维的,说得通俗点就是精神思想。人的第二层次的本质力量就是由这个属性决定的,因此,人有着发现、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虽然不能证明动物没有意识,但是,至少这一点是个事实,我们的自我意识,思想感情和思维能力,要比动物强大得多。就是大脑的这个功能,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超过了所有的动物。所以,我们成了地球生命最杰出的代表。
人的第三属性就是社会性,这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它是人能改变世界,创造未来的保证。上小学时,就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在临终前,把他的十个儿子叫去,给他们一人一支箭,让他们折断,然后,再把这十支箭都合在一起,让他们折,结果谁也折不断。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一个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的力量是社会力量的组成,就是这样的组成,才使他具有了创造力。不仅仅是社会给了他(她)衣食无忧的条件,给了他(她)该受的各种教育,还给了他(她)创造力发挥的环境。所以说,人能造飞机,人能上天,说的不是自然个体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只要人形成社会总体合力,就能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
人的本质在变化发展着,所以人的本质力量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它是多元、多层次、多维,多方向、立体开放的有机体系。同时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变化,审美对象和审美条件也会发生变化。
随着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多、加强,审美对象不仅会增多,而且会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同时,其对主体的美感作用也会加强。由于人的本质力是多层次,多方向,多变化的,于是决定了,审美客体(对象)也是多层次,多方向,多变化的。只有审美条件(环境)这个审美要素与本质力量的发展成反比关系。因为人的本质力量越强,通过技术手段的弥补,人为自己创造了审美环境。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的本质力量越强,审美环境(条件)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会越来越不重要。以至于我们许多美学家将其忽略不计。因为处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已经创造了很好的审美条件,我们到动物园欣赏狮子、老虎,绝对不会冒着被他们伤害的危险;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到网上欣赏“蒙娜丽莎”既用不着多花钱,也用不着赶到博物馆和美术馆。所以,如今社会的审美实践活动,环境对审美的影响越来越小。
人的审美关系的最初建立,首先来自于人的最低层次的本质力量,刚才我已经说过,来自于最低层次的动物性感官。更确切地说就是人的本能力量。所谓本能,即我们天生就有的能力。就人的本质力量来说它是低层次的一个构成,但是,就人类审美活动来说,它是审美活动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发现审美对象。
而这个发现,既是审美关系建立的前提,也是本质力量的体现,所以,发现审美对象,例如,我发现我经过的山崖的石缝里,开着一朵艳丽的山茶花,并把这朵花儿当作审美对象,与它建立了审美关系。这个第一步,这个发现,我没有用“看到”这个词,因为,这次的“看到”和动物的看到是不一样的。它已经完成了判断,即这朵山茶花是一种花,它对我没有威胁,对我没有物质上的利用价值,我在精神和感情上喜欢它,愿意与它建立审美关系。所以,这个发现已经呈现了我的本质力量,这就已经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这是最低级的,最初的审美活动。可是,它却是整个审美活动重要的开始。
黑格尔,曾经用一个孩子向水里扔石头,并欣赏由此溅出的圈圈涟漪来研究审美现象。这里的审美价值,比我刚才说的多了一个。同样是发现,我发现的是自然界的一个自然物,那孩子发现的可是他自己的行为对自然造成的一种结果,里面有他自己能力的体现,所以,美的成分就增加了。还有一个不一样,我最初发现的是客观事物的外观形态,他发现的不仅仅是外观,还有水波动的规律。而发现规律比发现外形的层次更高,因而愉悦感也会更强。
审美的第二步,通过对花的审美过程,联想到了春天的来临,联想了生命的可贵,这回,我动用自己的第二层次的本质力量,思想情感的精神力量,达到了审美的第二层次。由于,这是依靠思想意识进行的活动,所以,这个精神活动产生的愉悦,要比前面的愉悦感来得更强烈。
最后,第三层次,我突然因为这朵山茶花,开在山崖石缝里,开在春风徐徐、红霞映天的清晨,经过仔细的欣赏和观察,突然,产生了创作欲望,于是,随口吟出一首诗来:
高高崖缝冒山茶,
硬硬寒岩怎安家?
晶晶露滴谁人泪,
却映天边火云霞。
这样,,审美活动因为引入了最高层次的本质力量——社会创造力的参与,从而达到审美活动的高潮。于是,这朵花给人的愉悦感,从低到高,从弱到强,从简单到复杂,从感知、——认知——联想——感动——创造。最后实现了它的整个审美价值。分析这段审美关系从建立到结束,也是人的本质力量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单一能力到多重复杂的本质力量,从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不单单是审美客体——这朵山茶花,但是,审美客体也在不断起到了穿针引线、或者说是不断激发的作用。主客体两者合一,相互作用,充分呈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也就是审美价值实现的过程。难怪有的人就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就是美的本质。这个说法似乎有道理。于是,人们会怀疑审美客体(对象)好像作用不大,所以美不在花中,而在欣赏花的人的意识中。那么,我只要问一句,咱们把鲜花换成牛粪会怎么样?你最初看到的是牛粪,你会和它建立如上所说的审美关系,达到刚才陈述的效果吗?说明不能否定山茶花这一审美客体(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于是,我们的研究好像又钻进了死胡同,因为本质力量体现出来了,我们才有美感,而鲜花不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借助它来体现的。所以,它是“美”的载体,但不是“美”本身。要想找到根本的答案,我们还是要从整个审美活动入手,这一次,我们反过来,否则,我们找不到事情的起因。先从本质力量充分显现来看,因为本质力量的显现是审美活动的结果,是实现“美”的价值要达到的目的,不是起因,所以,它应该是获得美的结果,而不是“美”本身,严格意义上说,本质力量的显现应该是“美感”的本质,而不是“美”的本质。第二步,我们是通过认知和联想产生对鲜花的感情,得到的愉悦,同样,应该是美感,而这些联想的发起,源自于我对所面对的鲜花的了解和认知(这是我们的意识),如果没有这种认知和了解,审美在第一阶段就该结束了。可是,如果了解和认知就是美,那么,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知识就是美。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知识,根本就不用审美活动了。美学不就到此为止了吗?所以,我们还是得回到最初的一步,那就是,我们最初是通过感官,对鲜花的外在特征加以把握,才能发现鲜花,才能与它建立起审美关系,从而得到发现的快感,发现的快感也是美感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感的最初起因,也就是美,一定应该藏在鲜花中,同时,又对我们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起了关键的、不可缺少的作用。这些起作用的东西是什么呢?刚才已经分析过了,能使本质力量体现的最初是鲜花外形,接着是鲜花的内在特征和本质,然后,是鲜花的生长环境,表现形式和我们的种种关系,以及我们对鲜花的种种理解认知和情感。
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说,鲜花外形、内在特征和我们的联系就是美!因为,上面我们只是做了纵向的分析,我们还必须横向考察。如果我们把鲜花换成青竹呢,那青竹的青翠欲滴、挺拔直立的外形、宁折不弯、不开花求虚荣的特征,也能激起我们的美感呀!(见下图)
所有能与我们建立审美关系的审美客体,都有能使我们显现本质力量的东西。这是我们一再求证过的呀!我们不可能把它们一一列出来,说它们就是美。另外,刚才说的这些,只是在这里,对我而言,如果换了其他人,也就是换了审美主体来看,他不喜欢山茶花,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夏荷,再换一个,喜欢满城披挂黄金甲的秋菊,再换一个人来,喜欢“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的冬梅。(见下图)。
这还仅仅说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对象)的偏好。我们把审美主体换成对花没有好感的?有的人不了解鲜花,对鲜花有花粉过敏,她(他)只喜欢蘑菇,只欣赏蘑菇:(见下图)
缠缠绵绵俩蘑菇,窃窃私语正倾诉,恳请欣赏莫采撷,并非它俩都有毒。
还有的审美主体不一定重视鲜花是一个生命体,而且是开在山崖缝隙中,他们反而喜欢即将枯萎凋谢的花,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叹息“花开花落总有时,蓄芳待来年”;“无可奈何花落去,化作污泥再护花”;“瓣瓣飘零皆入土,惟有香如故”。
再回到第一层次,如果,有人偏偏不注意鲜花的鲜艳美丽的色彩,惹人喜爱的形象,她(他)当然没那么这么容易发现鲜花,并与它建立审美关系。这里,鲜花的颜色,鲜花的特征,只能通过主体能动的参与才能体现出了主体的本质力量,实现了自身特有的审美价值。这样一来,我们就看清楚了,我们不能撇开主体的能动作用,直接把鲜花的鲜艳、芳香、特色说成是美,也不能全盘否定鲜花的鲜艳、芳香和鲜花的特征对审美主体的反作用,直接把人的本质力量就当作是美。那样的话,鲜花、牛粪都不要了,我们只要整天去举杠铃,直接显示我们的力量不就是美的吗?
接下来,我们该做的工作,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就是把所有这些客观因素归纳起来,设置一个充分大,能适应多元、多维、多层次、多方向不断发展变化,又能囊括所有具体的、能引发人的本质力量充分显现的各种原因抽象的总集合。这个集合,说得更形象一点而,它就应该像个乾坤袋,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我们认为适合“美”的标准和条件的,我们就都往里装。等到用的时候,它又像个百宝囊,你们需要什么条件的“美”,它就都可以提供出来。所以,我们就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立这个集合的几个必备条件:第一它必须存在于客观事物形态和运动中,第二它必须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成对称关系,也就是说,它也必须和人的本质力量一样,是一个多元、多维、多层次、多方向、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体系,而且,它应该具有能跟着本质力量的所有变化而随之变化的能力。第三,它必须和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必须和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联系起来。最后,它必须是抽象的,能解释一切“美的”东西。这才能符合我们追求的“美”。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就找到美了。于是,我就可以大胆地发表我的观点,回答“美究竟是什么”这一难题了:
美就是存在于客观物质形态中的,能在审美活动中被感知,通过审美主体能动作用,激发人的本质力量充分显现的各种激素(原因、要素)。化简一下:所有能产生美感的激素(因素)的集合就是“美”。更简单地说:美在激素(因素)。
这样一来,“美”既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又与审美主体建立了有机互动的密切关系,还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体系,并且区别于其他实践活动(其他实践活动也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这个结论,还使我们意外地发现,用它来分析整个审美活动,好像从头到尾几乎就在描述美学历史。鲜花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可感知的鲜艳美丽的外形和芳香(外形、色彩,芳香这些激素(感知因素),这不就是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它开在春天的特征和开在山崖上的特殊形式(这些特殊形式,不就这是亚里士多德的“理式”论);我把露珠当眼泪(这是主观意识存在形式,这不就是康德、黑格尔的功劳吗?);我把它开在山崖当作人的顽强,露珠中映射着红霞看成是眼泪里燃烧着火一样的激情(这又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化自然)。从而完全激发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我们是在这个审美关系中,把鲜花的鲜艳夺目,开在崖缝,生机勃勃,上面的露珠,包括天边的红霞都成了激起我们本质力量显现的激素(要素),这些要素,就是美,是在这一审美关系中产生的美(这又是朱光潜前辈所坚持的,主客观的统一,蒋孔阳老师和狄德罗的美在关系主张的有机结合)。
如果,把这些“激素”,拿到其他审美关系中,这些激素不能被审美主体接受,激不起本质力量的显现,那它就不是美了,至少只能算是隐性的美。从另一角度来看,美的这个总集必须是自由开放的,“你来欢迎,你走不送”。同样,审美主体的自由和开放,不仅仅有审与不审的选择,还有审什么的选择,我不选花朵,只选衬托花朵的绿叶,我要歌颂它甘当陪衬的精神,歌颂它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无私精神,这难道不美?这一点,又证实了朱立元老师的观点中最可取的一面。他如果承认,这些要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承认审美关系建立是实现审美价值所必要的条件。那么他的“发生美学”也就有了根基,也不至于飘忽不定,成了玄而又玄的“玄学”。
我的这个假设的结论,还有一个意外,就是它又和审美过程重叠相映。
存在于客观物质形态中[审美客体(对象)客观]——(通过)审美活动中感知(建立审美关系——审美)的转化,——(通过)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人化,或者称美化)——激发人的本质力量充分显现(美感)的激素(客观)。
这个过程是:客观——主观——客观
也是:物质——精神——物质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学派,从这个假设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就是要找寻这个“激素”(要素、要因)这个词的来源以及它与人的本质力量的联系,来证实它应用在这里的恰当性。
说到激素,大家一定不陌生。我把有关它的最短的资料下载如下:
激素(英语
:Hormone)也音譯作荷尔蒙
,在希腊文原意为“興奋活动”。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化学物质,隨著血液輸送到全身,控制身體的生長、新陳代謝、神經傳導等。
]&對健康的影響
荷爾蒙在人體內的量雖然不多,但是對健康卻有很大的影響,缺乏或是過多引發各種疾病,例如:生長激素
分泌過多就會引起巨人症
;分泌過少就會造成侏儒症
。而甲狀腺分泌過多就會引發心悸、手汗等症狀;分泌過少就易導致肥胖、嗜睡等。胰島素
分泌不足就會導致糖尿病
。许多激素制剂
以及人工合成产物在医学
上及畜牧业
中有重要用途。
的内分泌腺器官
直接分泌到血液
中去的对身体有特殊效应的物质。消化道
器官及胎盘
也能分泌激素,例如促胰液分泌激素
、促胃液分泌激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以化学性质论,有些激素是酚类
,如肾上腺素
、甲状腺素
·&有些是多肽
(肽类激素
),如垂体激素释放因子
、垂体激素
、胰高血糖素
、甲状旁腺激素
·&有些是类固醇
(甾体激素
),如雌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还有前列腺素
大家可以看到,我拿它代替“要因、因素”这些词的用意了吧?
第一,&它是人体自身分泌物,它和人体本身的成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它是根据人体需要,由人体内自有的有机体,将摄取的食物加工提炼后的生命物质。而美也是这样,它既是审美主体需要的,又是审美主体根据需要主动从客体中努力索取得来的。客体和审美主体这种有机联系,和激素与我们自身的联系极其相似。
第三,&它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甚至副作用,就像美对不同的审美主体的反应的区别一样。
&&&&为了使美的表达也能有机地、可变地“活”起来,所以我特意用了“激素”这个词。&&&&&&&&
对于立了头功的要素,山茶花的鲜艳夺目,是整个审美活动的起因,是审美关系建立的依据。没有山茶花的艳丽夺目,整个审美活动根本就开展不起来。所以,我们必须求证一下,色彩、芳香作为山茶花的特征的这一激素(要因、要素)与我们本质力量显现的有机联系。花儿用各种艳丽的色彩和怡人的芳香招蜂引蝶,我们则利用花儿的各种色彩和芳香来寻找和辨别花儿,就凭这一点,说明花儿本来就和我们的老祖宗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大家都熟悉《末代皇帝》这个电影吧,其中郭布罗.婉容皇后,流着眼泪,吞吃丁香花的镜头令人难忘,她这悲伤失意后无意识的行为,证明人对花儿,本来就有潜在意识的喜爱和嗜好。搜寻我们现在的生活,桂花糕,菊花茶,茉莉花茶,红花油,雪莲花,等等……都说明花儿曾经是我们祖先的重要食物或药物。因而,通过花儿的鲜丽,花儿的芳香,寻找和发现花儿是我们从祖先那儿先天得到的生存能力,当然应该属于人的本质力量。当人类的生产力提高,生产发展了,人类的食物充足后,鲜花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使它们脱颖而出,我估计,鲜花也许是最先进入我们审美视线的尤物之一。因而发现山茶花的美,就是人的发现能力的体现,虽然是原始的,是低层次的本质力量,却为整个审美活动立了头功。而发现(感知)是所有实践活动(包括生存活动、生产活动、和审美活动)的开始。这就是我所说的,整个审美坐标体系第一象限0度角中所隐藏的“美”的秘密。发现的快感——体现动物性本质力量的快感。又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开始,所以,我们最容易把它从审美实践中排除。而这样的排除,就使我们漏掉了一切与“开始”有关的坐标。(即美生成的开始、形成美的开始,审美活动的开始、本质力量的开始、美感的开始)。于是,我们就很难从无“美”的开始,找到了真正的美。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在具体求证之前,我还想回过头来,先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结论距离各种美学理论那么近,那些整天研究美的人却发现不了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因为过于理性了,一定要,列出完整的公式,求出一个通用的结果,他们只要把“理式”“理念”换成“因素”,把固定式换成可变代数不等式,那就好了。康德、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和角度,只看到自己的精神和内心的强大,看到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强大作用,看不到客观事物对主观认识的反作用,他们漏掉了查看整个一个象限(第三象限:客体和审美条件的反作用),因而找不到存在于这个象限内的所有坐标。马克思主义学派,包括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还有,蒋孔阳老师,他们是所有美学界中,离“美”最近的人,关键是他们研究的美学主要限定在对社会美的研究的主攻项目上。在这个项目上他们战果辉煌,不知是因为时间、精力的不允许,还是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不屑于开辟战场,攻克最后的堡垒。他们只不过漏了一个无穷小的概念——0度角也是角;一切归零的原点,也是坐标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坐标,漏掉了它们,就会与广义的“美”擦肩而过。其他的各学各派有的是为了捍卫已占领的据点,扩大自己的领地,有的被那些大专家、大学者的失败吓坏了,放弃了寻找,总之,上帝特别眷顾我,让我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捡了个“皮夹子”。好了,不再与老师们开玩笑了。没有你们的大量基础工作,没有你们辛辛苦苦的架桥铺路,我这个什么也不是人,别说是找到“美”,就连美学的边都摸不着。再说,十分艰巨的求证工作还在等着我。咱们可来不及偷着乐。要不,我忙了半天,也只是竹篮打水,难以应付美学家的各种质问。
五,对我的结论典型举例分析和具体求证
第一个准备工作,当然是把人的本质力量,和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加以逻辑界定。在界定之前,我先把王杰老师必须建立开放体系的论述摘要如下:从以往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途径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形而上学观念。有的把美看成是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属性,如对称、和谐、;有的把美看成是客观的精神属性,如理式、理念、神性等;有的则把美看成是由某种单纯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很显然,这种在美的问题上的形而上学的观念,必须使美的问题的探讨陷入封闭的境地,而这封闭性求解的方式,恰恰与人生现实中的审美关系和美的复杂性极不相称。就拿审美活动中物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来说,人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与物品打交道,为它的应用性而操劳。为了鉴别物品的质地、等级、种类,人们还会动用各种技术性手段。这时物品犹如静默的自然,以它的物性投合人的生存需要。可是,一旦物品作为审美对象与人品有了关联,它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光亮的世界,以其灼灼灵光,激起人的反响,以至于成了人性化的审美现象。
是的,生活实践(生存实践和生产实践的总和),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才能从事审美实践。首先,你得不愁温饱,其次,你得获得充分的业余休息时间,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审美实践与生活实践的关系。生活实践不仅仅是审美实践的保障,更是审美实践的主要内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活就是美。表达的就是,美源自于生活。因此我们寻找美,不能停留在某个层次或某个阶段,必须全面、发展和开放地去寻找美。
人的本质力量应该是整个人类社会力量的总和,它是个多元、多维、多样、多层次、多方向、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的体系。审美主体作为一个人,他(她)的本质力量也是多元、多维、多样、多层次、多方向、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的体系。当然,不用我求证,大家都会肯定,虽然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也可以是无限的,但是相对于人类总体本质力量来说,它永远是有限的。前后两个体系根本不可能全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只能是属于人类本质力量的一部分,是几十亿子集中的一个子集。有多少个审美主体,就有多少个子集,所有的子集中都有容易重叠(相交)和不容易重叠(相交)的子子集,容易重叠(相交)的子子集所应对,也就是建立审美关系时,所应对的审美客体(对象)。一定会激发带有普遍意义共性的本质力量的集合,而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的本质力量应该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一旦不稳定了,变化了,就会由普遍变为特殊,划到不容易重叠相交的子子集里。不容易重叠(相交)的子子集,就是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个性本质力量集合。而美的千变万化,就是由不重叠(相交)子子集,体现出来的。
我这样界定是有原因的,因为美的多样性,还取决于它,有时,反应、呈现的是人类总体本质力量。就这个问题,我特别要插一段话,我们在欣赏迈克尔·乔丹的大灌篮球表演时,其呈现的是迈克尔·乔丹的本质力量,实际代表了人的总体本质力量。但是,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观赏比赛的球迷的本质力量,肯定和他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有距离,再怎么努力,今生今世恐怕都难以做到,如果,仅仅用内模仿来解释这种差距,硬把人类总体本质力量和审美主体本质力量的联系起来,划上相似甚至等号,都是很勉强的。其实,更多的因素是,麦克尔·乔丹此时代表了人类总体本质力量,以最强、最出色的一面呈现出来了。审美主体(球迷)把自己看作人类的组成,把迈克尔·乔丹的成功,看成是代表自己总体出战获得胜利的表演,就像支持某一篮球队里所有的成员,包括领队、教练、拉拉队,球迷,都会为迈克尔·乔丹打进关键一球欣喜若狂一样,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审美活动具有它的特殊性。所反映的不可能总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全部,也不可能总是反映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有时,它反映呈现的是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当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有时,反映、呈现的是过去的原始的和历史的本质力量(出土文物);有时,反映呈现的是虚拟未来的本质力量(科学幻想);有时,这些全都一起显现(想象穿越时空的作品)。总之,多样的显现也是美的多样性、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暂时就不展开了。
做个小实验,让刚满周岁的孩子面对维纳斯雕像、大卫的雕像和彩色的大气球,他(她)会选择什么?正常的情况下他(她)们都立刻选择彩色气球。这些孩子代表了人类最初最原始的本质力量(本能力量),也就代表了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发现和选择气球,是由人的生存本能完成的,所以它也是审美活动,只不过是审美活动的低级阶段,是一切审美活动发展的开始。
&&&&&&&&&&&&&
由此,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的本质力量应该处在比较低级、低层次、还没有发展变化或有待发展变化的状态,那就是人的动物性的本质力量。这种力量的体现,因为是天生的,本能的,隐性的,同时,又是短暂的,所以,容易被现象所迷惑,误以为这和显现本质力量无关。还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最初所指的就是,每个人都会注意自己的仪表,以讨得他人,特别是异性的欢心,这个行为一开始和人类传种接代有关,是延续优势后代的一种行为,属于动物性本能,一开始,是低级的。虽然,每个人对美的认识不同,但是,五官端正,体型健美的审美取向,却是相近的,容易重叠(相交)的,因而也是普遍的。弗洛伊德博士忙了半天,也就是帮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性意识处于低级状态,因为是本能的,所以,是所有成人都有的潜意识。这,就是普遍同一现象。但是,到后来,随着人类生产分工,社会交往的扩大,所有的人都必须同与性取向无关的人们接触,为相互之间取悦对方搞好关系,为自己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最后,除了外在美,内在美也成了人人对融入社会的一种追求。于是,刻意地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自己以外,还对自己修身养性内在气质的培养就形成了每个人的特殊性。也就是说,简单的,低级层次的本质力量是一定会不断向高级复杂层次发展的。这也就是子集里更多的是不重叠(相交)的子子集,因为每个人年龄、性别、特长、成长条件、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种族、信仰、国家,健康状况,爱好,习惯都不同,这些构成他们自己本质力量的要素,决定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审美取向、审美情趣、审美态度和审美效果的不同。同样做上面的小实验,如果在成人之中进行,男的一般会选维纳斯;女的多数会选大卫;农村来的可能仍旧选气球;宗教界人士也许会放弃选择,聪明的人也许全抱走,艺术家也许看了(享受了欣赏价值以后)好半天,然后一走了之。这只是我一般的猜测,至于具体情况是否真这样,暂时和我们现在讨论的主题无关,所以就在这里打住。这还不仅仅是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审美主体本质力量,而且必须说,有多少个审美关系就有多少审美主体本质力量,这也就决定了,有多少个审美关系就有多少审美差别。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就揭示了审美客体会随着审美本质力量的增强而增加其审美价值。今天和昨天,同样的审美主体和同样的审美客体,建立起来的一定是不同的审美关系。由此推导,世界上的美不仅比天上的星星多得多,而且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复杂。
第二个工作,审美客体的性质。审美客体是以物质的形态,或者物质的运动形式,再不就是以特殊符号形式客观存在着,它必须能被主体感知。当然,世界的万物都是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研究的是,它还要具备哪些特殊条件,才更容易被主体接受,成为审美客体。
首先,它必须和人有各种更密切的关系,例如和人生存关系特别密切的色彩,声音,形状,植物,动物,水,太阳,月亮,星星,……;和人的生产关系密切联系的劳动号子、耕牛、工具、……;和人类的社会交往密切联系的钱币、交际舞、文字……。总之,人类活动离不开的种种物质和运动形态。
其次,它又必须和人对它的认知、感情、意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再者,人们可以剥离功利,自由地感知它。
最重要的就是它应该具有美,也就是审美价值。而我上面说了,它的审美价值就是必须包含那些能激起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的各种激素(因素、要素)。
那么这些激素(因素、要素)的特点是什么呢?
1,它必须能感知地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并且是客观事物天生或事先(审美之前)所具有的。
2,又是审美主体特殊本质力量能发现和愿意接受的。
3,它一定和人类的生活实践、和审美主体的生活实践早有联系。
4,它有着唤醒,呈现、映射、反映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特殊功能。
这个分析大家也看到了,美的因素,除了能激起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呈现,其它都和审美客体一样。也就是说,审美客体中,凡是和我们生活有联系的因素都是美的,关键只在于能不能激起本质力量呈现。而这个“能”,也是在随着人类实践,随着审美主体,随着人类本质力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的。所以,只要符合上面三个条件“能”激发人的本质力量显现的,就是显性的,暂时“不能”激发人的本质力量显现的,就是隐性的,所谓隐性的“不能”,是暂时的“不能”;对这个审美主体的“不能”或者在这个环境里的“不能”。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审美主体,它又“能”了。也许这就成了朱立元老师“发生美学”的依据。但是,这也揭示了朱立元老师最要命的软肋就是没有看到“隐性美”的存在。
为了证明这一点,先给大家看些图片:
&&&&&&&&&&
1&&&&&&&&&&&&&&&&2&&&&&&&&&&&&&&3&&&&&&&&&&&&&&4
&&&&&&5&&&&&&&&&&&&&&6&&&&&&&&&&&&&&7&&&&&&&&&&&&&&&8
&&&&这些美丽的图片,可不是我们平常肉眼所能看到的东西。第一张照片,谁会想到它是显微镜下的病毒?!第二和第三张,是科学家给我们演示出来的DNA双螺旋结构。第四第五张,是哈勃(射电)望远镜拍摄下来的天体现象。后面三张,是显微镜下的雪花晶体照片。这些美丽的审美对象,是人类高科技的成果。当我告诉你以上的秘密,你是不是会觉得它们更美了?这既证明了,随着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的审美对象也在跟着拓展,同时告诉了我们,科学技术这一人类总体本质力量的发展和参与,既为审美对象增添了数量(不能被感知的感知了),又为审美对象增添了无以伦比的美(激发人本质力量显现的激素增加了)!这正应证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在创造美。
所以,我们在分析这些审美客体(对象)时,不能把主体搁置一边,必须不断把主体的本质力量,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分析。
还有一种审美客体,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挑剔它,会找出许多毛病。如果我们知道它是我们祖先的杰作,是在没有尺寸概念,没有先进的工具,仅仅凭着一双粗糙的手捏制出来的,你难道会觉得不美吗?(见下图)
&&&&&&&&&&&1&&&&&&&&&&&&&&&&&&&&&&&&2&&&&&&&&&&&&&&&&&&&&3
我们用肉眼就能判断,这些文物图案不工整,形状并不完全对称,器皿口沿边明显歪斜。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并不一定是美。但是,我把它们出土的年代告诉你,你就会为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就能充分体验到它的审美价值。
第一件是: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出土文物
谢端琚先生则直接以测定年代数据定在公元前2183——1630年之间,并按照不同地区分别划分出早晚或早中晚期。我们认为根据后来更多的测年数据,典型齐家文化的绝对年代大约应该在公元前年之间,最盛期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
 第二件文物是:中华第一村,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南2.5公里处,距阜新市25公里。是一距今有八千年的古代先民生息繁衍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件文物是:据昌都地区文化局局长格巴介绍,昌都卡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四千五百年。
&&审美客体也是不断变化不断增加着,大家也看到了,过去的审美客体(对象)仍在我们的展馆供大家欣赏,而新的技术又为我们开发了更多的审美客体(对象)。
由此,大家都必须承认,就连物品生成的时间都会是“美感的一个激素(因素)”,也就是美的其中一个构成。
所以,我们在分析这些审美客观(对象)时,不能把主体搁置一边,必须不断把主体的本质力量,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审美客体能动性有机地联系起来分析。
还有存在于客体中的“美”(因素),是人类按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种种艺术品。在这些艺术品中,有些“美”是需要强调的一下。下面我就将两个艺术创作的小故事拿来说明观点。
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一个巨大的雕像,在落成典礼上,花钱雇请他雕像的那位贵族硬说他的雕像的鼻子显得太高了。米开朗基罗没有争辩,随手拿起工具,又悄悄抓起了一把碎屑,爬上了雕像,在那雕像的鼻子上忙了一会儿,只见从鼻子上掉下一些碎屑,其实雕像什么都没改变。但是,那位贵族却大加赞赏。由此可见,审美心理也是美感的一个构成(美的一个因素)。
罗丹创作了巴尔扎克的最初雕像,欣赏的人无不赞赏那精美的双手。为此,罗丹毫不吝惜地砍去了雕像的双手。于是,一位精神翟烁,具有透视社会敏锐目光,并饱含睿智神态的老人尽现眼前。通过这件事,我们又看到,集中审美注意力也成了美感的一个构成(美的一个因素)。
由此,我们还能得出有许多“美”的构成(因素)必须包括对审美主体审美情趣、审美注意力、审美心绪影响的因素。米开朗基罗如果不是照着贵族的吩咐,假装爬上去,修改了雕像的鼻子,罗丹如果不砍去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都会影响审美主体对艺术品的审美效果。
马克思的美学理论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解释,简单的自然客观,例如:红颜色为什么是美的。因为红颜色和人本质力量的联系是隐性的,用马克思的理论来推导,审美主体无法在审美之前就给它打上烙印,按照马克思美学观点,没有烙印的物质形态,就不能显现人的本质力量,审美关系建立不起来,审美活动无法进行,所以,就推论出的结果是:红颜色是不美的。要想让它美,请先打烙印。要想更好地驳倒这个论断,必须先求证红颜色在建立审美关系之前,它的本身就有激发人本质力量的因素,甚至在建立审美关系的同时,已经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这又要从人的本质力量的组成,人的动物性本质开始说起。
人是动物,这句话让人听了很不舒服,但却是事实。如果非要在前面加上修饰词的话,最恰当的恐怕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别的智能动物。仅此而已。其他的分界已经被动物在事实上纷纷打破了。
人是会用工具的动物?水獭会用一块石头垫底,用另一块石头敲开牡蛎;猩猩会找到合适的树枝,并折下来,除去树叶,探进白蚁洞,作为引诱白蚁出来,捕捉后,食用的工具;大象用鼻子卷起树干,在自己的背上挠痒。这些会用工具的动物算不算人呢?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一只狗,不吃不喝,守在主人的坟墓旁整整九天,直到死去。这是不是感情?狗的这个行为,绝对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类存在吧”?
人是语言的动物?鲸鱼在水里发出的亚声波,是在和其他鲸鱼进行交流,鸟儿用叫声的差别和同类交流,这算不算语言?
人是社会的人?所有的群居动物,蚂蚁、蜜蜂、牛、羊、马、大象、鬣狗、狮子、等等……都是群居动物。都有分工合作,都有老幼尊卑的区别,那些算不算社会?群居动物算不算人?
不错,美学是“人学”,审美活动是高级活动,但是,我们不从人的动物性本质入手,一切研究无从着手。这里我一定要先强调人的“自然动物性”,就从人的最初,最低级的审美活动入手。否则,跳过这一阶段,仅仅在高层次研究美学,我们永远找不到“美”的真谛。所以研究美,要从人还没有“美感”的那个时候开始。
达尔文用大量的事实试图证明某些动物对于一定的声音、形状、色彩动作有审美感觉。他说,一只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它色相俱美的羽毛而唯恐有所遗漏,而同时,在不具备这些色相其他鸟类便不会进行这一表演,我实在无法怀疑,这里雌鸟对雄鸟的美好是有所心领神会的。我们必须承认,动物的色彩,以及表演都是为了它们的类存在。鸳鸯鸟雌雄外表的巨大差异,有着它们类存在的重大意义。雄鸳鸯越美丽,越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雌鸳鸯,越“难看”(在雄鸳鸯眼里可不是这样的)就越不容易暴露它的藏身之地。当危险来临的时候,雄鸳鸯的美丽使它容易暴露和牺牲自己,而肩负养育后代重任的雌鸳鸯也能因此得以幸免。但是,如果认为动物的类存在与我们没有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正是这种捕捉雄鸳鸯的本领,使我们对鲜艳色彩的喜爱传承了下来。正因为捕捉了雄鸳鸯,忽略了雌鸳鸯,我们才知道,鸳鸯对“爱情”的忠贞,才有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并蒂莲”的诗句(后面一句是题外话,后面也许用得上)。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足够多的次数(好像是50次),用正负两极不断电击蚯蚓的两端,蚯蚓会产生振颤,然后,用没有通电的小木棒,再触碰试验的蚯蚓的两端,蚯蚓仍然发生像触电一样振颤。用小木棒触碰没做过实验的蚯蚓,则没有这样的反映,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样小木棒一碰,曾经触过电的蚯蚓,就会振颤的现象竟然会在蚯蚓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甚至第四代身上出现。这个实验足以证明:生物的许多行为特征是遗传的结果,也证明了,喜欢鲜明的色彩和美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形状的符号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