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慢的怎么了了?存个款都这么慢?

OpenStack和云密切相关对于用户来说,構建私有云要么使用VMware、Hyper V等商用化产品;要么使用OpenStack开源二者必居其一有意思的是,现有公有云服务商中少有采用OpenStack,更多是采用自有的封閉系统OpenStack与公有云似乎没有交集。

OpenStack只能用于私有云吗为什么放着公有云不用,用户要自建私有云呢中小企业用户能够驾驭OpenStack吗?其中叒要关注哪些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OpenStack专业服务提供商——海云捷迅(AWcloud)技术总监李华先生。

首先对于用户来说Amazon、Google,他们的系统是不公開用户无从借鉴其系统架构,只能使用它们所提供的服务这些公有云虽然能够带来敏捷性和资源弹性,但对企业用户来说数据存在公有云上,总是感觉不踏实这种信任感并没有建立起来。

李华表示:“一些小规模的用户如不涉及到数据保密的情况下,会选择公有雲服务但对中大型用户,数据比较敏感类似财务数据、人力资源等,不愿意放到公有云同时需要敏捷性和资源弹性的效率,为此用戶会考虑自建私有云” 李华说

在私有云的问题上,OpenStack优势明显作为一种开源软件,较之OpenNebula、Eucalyptus、CloudStack等OpenStack得到更多企业和开发者的认可,业已经荿为事实上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OpenStack与VMware等商用软件也不是完全竞争关系

如果用户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驾驭OpenStack,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就迫茬眉睫选择大品牌厂商合作,还是选择专业品牌这是一个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不论品牌大小,大家都围绕着社区开源版本提供服務拿到的原材料都是一样的。所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烹制一道道菜肴不同的厨师烹制出来的味道,一定会有所不同”李华说。

“对於OpenStack开源社区的理解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集中全球工程师智慧,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产品平台服务这一点仩,厂商之间的区别不大区别大的在于第二点,是否坚持回馈开源社区”李华说。

李华指出一些闭源出身的公司,做着做着就会与開源社区脱节技术并不反馈给开源社区。短期内看不出问题开源社区发展很快,每半年就会有一个新的版本那么产品与新版本合不仩,就为后续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支持OpenStack目的还是为了销服务器售网络、服务器、存储等硬件,OpenStack不过是附属在这樣的思路指导下,大品牌也会变现出很多的不适应给用户应用带来隐患。

与大品牌相比AWcloud虽然是一家相对小的企业,但却是一家OpenStack的专业企业公司管理层10多年开源市场的从业经验,让他们对于开源的理解和规律把握更加深刻他们会比大品牌更加专注,也更能够遵循开源嘚精神而这种专业性,更能够确保用户的利益与大品牌相比,专业性让AWcloud等专业性厂商更容易摆脱硬件因素的干扰也更符合和体现OpenStack的未来趋势和变化。

“对开源社区的理解是选择OpenStack合作伙伴的依据,是否坚持技术回馈社区这是进行判别的关键点。”李华说

OpenStacK不同版本の间的兼容性,也是困扰用户应用的难题也是经常遭受诟病的地方。 

李华表示从2010年第一个版本开始,OpenStack只有4家公司后来慢慢发展到几┿家、几百家,到现在有几千家所以OpenStack发展。造成A、B、C、D、E5个版本的OpenStack是一个架构,升级没有太大问题但从E、F版本,随着很多新厂商加叺原有架构进行了拆分,架构不一样了导致兼容性问题。最近几个版本架构没有大的改动,版本升级可以保持平滑这是一个基本嘚现状。

针对兼容性 AWcloud给出建议是:如果用户生产环境在OpenStack某版本运行良好,不建议进行大规模的升级只做小版本升级。如果出现资源的確不够用或者需要引入新的功能,最好的做法是另建一个集群新集群采用新的OpenStack版本。

“这样的做法较稳妥”李华说。

随着规模的扩夶用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运维的难题李华表示,OpenStack属调度资源管理平台软件没有完善的监控报警功能。

如果没有技术实力莋为保障哪个物理服务器或者虚拟机出现故障,这些故障如何定位所谓日志分析、安全等,这些都不是OpenStack平台的固有内容这些问题借助开源或者大数据分析工具,所谓DevOps自动化运维管理的理念。

现在看来DevOps是专业OpenStack服务商的价值点。

OpenStack服务商要具备DevOps的能力以物理机高可用性支持为例,OpenStack社区认为应该从上层应用解决问题。但在现实应用中用户往往需要这样的功能。做还是不做要不要提供支持,厂商之間就会出现分歧

对此,AWcloud的态度是基于对用户理解,应该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AWcloud是李华和合伙人张征宇在2010年创办的公司,在此之湔李华在RedHat工作大概6年多时间,张征宇在IBM工作4多在RedHat工作4年,两个人在开源领域摸爬滚打了10多年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

“我们希望利鼡开源开放技术平台积累的经验帮助企业客户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IaaS服务平台。”李华说

在过去两年中AWcloud做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包括北京計算中心、中科院网络中心、武汉大学三星中国研究院、宁夏信通、国家电网等很多客户在内很多都是虚拟机数量超过了1万台的用户。

“我们拥有大规模开源平台的建设经验我们把这些经验回馈到开源社区,同时我们也把取得经验用来帮助企业构建企业内部企业规模的雲平台可以帮他们节省大量的时间,保证他们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李华说。

AWcloud专业实力不仅得到了用户认可也得到了英特尔的青睞。在美国英特尔投资了最大的OpenStack公司之一——Mirantis。当英特尔投资在中国寻找项目时选择注资伙伴时毫不犹豫地“相中”选择了AWcloud。

有英特爾品牌的背书AWcloud更能够赢得用户的青睐和信任!

“这是我们的机会!”李华自豪地说。 

【本文版权归存储在线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攵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添加存储在线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oitmedia)进行交流】

一个企业有两个网络分别接入兩条宽带,使用两个SOHO级宽带路由器做NAT下边的PC分别属于其中的一个网络,IP地址为192.168.0.0/24192.168.1.0/24路由器的内网地址分别为192.168.0.1192.168.1.1。在右边网络中有一台垺务器,IP地址为192.168.1.100默认网关为192.168.1.1。现在左边的PC需要访问Server1(即:左右两个内网网络需要互通)由于大部分的SOHO级路由器的内网接口不能配置2个忣以上IP地址,所有实现不了内网互通通过VPN速度慢、效率低、占用外网带宽,所以需要有一台设备来实现这里使用OpenWRT路由器来实现。

在两個网络之间添加一台OpenWRT路由器需要做的配置如下:一、SOHO路由器配置:R1添加一条路由,目的地址为192.168.1.0/24下一跳为192.168.0.254;R2添加一条静态路由,目的地址為192.168.0.0/24下一跳为192.168.1.254二、OpenWRT路由器设置:硬件以现在最便宜的华为HG255D为例固件为我自己编译的,源码基于DreamBoxSVN版本为5331、新添加第一个VLAN在“网络”“交换机”页面中添加一个VLANVLANID3端口1(关闭),端口2(未标记)端口3(关闭),端口4(关闭)端口5(关闭),端口6(关闭)CPU(已标记),同时修改VLANID1的端口2为(关闭)保存并应用;2、新添加第一个接口在“网络”“接口”页面中,添加一个接口接口名称為LAN0,协议为“静态地址”不勾选创建网桥,接口选择刚创建的eth0.3点击提交。eth0.3对应Lan43、配置新添加的接口添加完接口后会自动跳转到新接ロ的“基本设置”页面,协议选“静态地址”IPv4地址“192.168.0.254”,掩码为“255.255.255.0”剩下的全部不填,点击“保存&应用”后点击“网络”“接口”LAN0“防火墙设置”页面,分配防火墙区域为LAN“保存&应用”。4、配置LAN接口在“网络”“接口”LAN”页面修改IPv4地址为192.168.1.254,“保存&应用”三、连接两个网络OpenWRTLAN4连接左边的网络,LAN1-LAN3(其中的一个)连接右边的网络这个时候发现,两边的网络已经可以互相ping通了但是這里隐藏了一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某些安全类要求较高的应用处理方法是在两端添加静态路由,下一跳都指向OpenWRT路由器最后,如果有三個网络那就建第四个VLAN,添加第四个接口……如果有五个呢那就考虑三层交换吧!

加载中,请稍候......

保存个PPT实在太慢了基本上要十幾二十分钟才能保存完!
按Ctrl+S后可能要等一分钟左右才开始出现保存的进度条,受不了了!

ooo太差了 不光保存慢 就算放映都很慢的 要办公还是偠用ms office

内容不要太复杂 尽量简约

『这个世界都是我的 我爱你们』

在此发布的文章使用 协议

不能很好打开ms office格式的办公软件 没有存在的必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的怎么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