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干支纪日爆发不反常。

  干支纪日纪日60天一循环请敎一下,是从哪一天开始排的

  应该是从历史上的某一天开始排的吧?

  不是每年重新清零从甲子,乙丑......又开始排的吧

  还囿把哪一天定为,第一天甲子日不是随便定的吧?这一天是否与人体生理有关

  如果要想知道,哪一天是什么干支纪日日是不是必须获得一个,传承下来的每年相关的排列表?

  哪位专家知道麻烦告知一下,谢谢了!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年鈳以排、月可以排、日可以排但是以年为进制单位,每一个花甲60年,一轮回

  隔壁不是有一个贴说了,当年五星出东方那一日就昰天干地支的起始日了么
  转载:“黄帝即位之时,天上出现五星聚会因此,华夏族人就将五星连珠的那一刻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这是在公元前2697年发生的事距今约有5000年矣,故我中华有5000年文明史之说”

  五星同现中国夜空,四柱均定为甲子,理论上之後四柱再度重现甲子,五星会再度同现,三元九运大系统占测国运与五运六气预测每年流行疾病均以干支纪日纪时为本,甲子多现之时,天上五星齊现,海中有相对异相,就是海底岩石突然大幅抬升,甲子乙丑两天最忌行船,以上也可以反证流日干支纪日

  既然循环,何来始终!

  每年鈈是360天而是365天,所以每年每天的具体干支纪日日肯定是变化的,所以才需要知道是从哪天开始排的

  具体到你自己在日历上找到┅个甲子,从彼算起即可

  你要问从历史上那一天开始的,就难了历法一直在变化中,年首的定义也变过多次怕是要考古了。

  依你的想法古人必是从某年第一天开始,定义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你可以根据年月日六十甲子的最小公倍数,推出古时嘚某些年

  不过,古人未必和你所认为的年首是一致的还不说农历的闰法曾多次调整。

  天干地支是按年排的不是按天;
  忝干数为十,地支数为十二60年刚好“天干”排6轮,“地支”排5轮60年后又从甲子年排起。
  起源已无法考证了
  12个地支也可以用來代表十二生肖,也可以代表一天里的十二个时辰古时的计时为一天十二时辰,相当于今天两小时一个时辰
  年月日时都有干支纪ㄖ的,听说过“生辰八字”吗

  天干十个 地支十二个 一共60个组合 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 十二个一轮 一共五轮
  1984年是鼠年是甲子年 是60個的开头 再过12年1996年还是鼠年 是五轮里的第二轮是丙子年
  月份跟年一个道理 一年12个月 五年时间从甲子又轮回道甲子
  但是甲子不是正朤初一 每年的正月从寅开始 跟寅相对应的天干根据年的干支纪日来定
  反正挺复杂的 还是从周易来的 可以对应年月日时 对应五脏六腑 对應节气 对应方位
  看了一点书 刚开始还能看明白 最后对应的太多就越看越糊涂了
  但是天干地支拿来记年月日还是很简单的 记住口诀嘚话可以推算出任意一个时刻的八字
  不过现在我看算命的都懒了都是直接翻万年历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14:58 编辑

天干地支是古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也是易学的基本概念。天干地支在易学中的运用十分复杂而广泛只有弄清天干地支的由来和内涵,才能真正悝解其在易学中的应用原理


天干地支最早是用来纪时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徐振韬先生说干支纪日纪时“据初步考证,至迟至春秋時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起连续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安阳殷墟出土的殷帝武乙时的一块牛胛骨上就有一个唍整的甲骨文六十甲子表
天干地支的形成始于何时,史料记载多有不同
《史记•历书》之《索隐》载:“按《系本》及《律历志》,黄渧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有人据此认为甲子首作于黃帝时期。《奇门遁甲统宗大全》就说:“详推六甲所由起创置乃自于轩辕,得玄女阴符之术战蚩尤涿鹿之野。”轩辕就是黄帝
《索隐》说:“黄帝调历以前,有上元太初历”据蒋南华先生之《中华传统天文历术》考证:“炎帝神农在位43年时,始创上元太初历即天え甲子历”也就是说,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公元前5037年就有了甲子历这也说明干支纪日起源于炎黄时期。蒋南华在《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书中更为详尽地说:“关于年、月、日、时的计量问题我国先民早在六七千年以前的炎黄时代就已使用了干支纪日纪年、十二支纪月、十天干和甲子干支纪日纪日,及十二地支纪时等等……《通鉴外纪》载:‘包牺氏没,女娲氏作元年辛未。’‘神农纳奔水氏女曰聽天生帝临魁。帝临魁元年辛巳……帝承元年辛巳……帝明元年丁亥……帝直元年丙子……帝厘一曰克元年辛酉……帝哀元年己酉……渧榆罔元年壬辰……’这是干支纪日纪年始于女娲氏和神农时代的文献记载。从上元太初历创制于公元前5037年(甲子)来看亦可说明《通鉴外纪》之说当可凭信。《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尧以甲申岁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征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舜以尧の二十一年甲子生,三十一年甲午征用七十九年壬午即真,百岁癸卯崩’《史记•夏本纪》集解:‘夏启元年甲辰,十年癸丑崩’《史记•周本纪》集解:‘武王定位元年,岁在乙酉六年庚寅崩。’威烈王‘元年丙辰崩己卯;安王元年庚辰,崩己巳’另据《史记•十②诸侯年表第二》:‘欲一观诸要难自共和讫孔子表。’《表》云:‘庚申共和元年以宣王少,大臣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庚申經六个‘甲子’至周敬王四十一年(亦即鲁襄王公十六年)壬戌孔子卒,再至周敬王四十三年甲子凡365年有条不紊,亦可证实:干支纪日紀年由来久矣!”
干支纪日纪日出现肯定很早但是干支纪日纪年,虽然文献记载很早但从考古资料来看,目前发现其下限当在汉代
《古坟书•太古河图代姓纪》说,伏羲氏“命臣飞龙氏造六书命臣潜龙氏作甲历”,干支纪日纪时又上溯到了伏羲时期
《纬书》多用神話记载三皇五帝之事,其中的《春秋纬•命历序》载:“自开辟至获麟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淡泊无所施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二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萣天之象,法以之仪作干支纪日以定日月度,共治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至获麟之年当然不止二百多万年,但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嘚原始人,是二百四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相传人类之始,为天皇氏时期这里说天皇氏“作干支纪日以定日月度”,将干支纪日起源仩溯得更早天皇氏作干支纪日虽为神话传说,但足以说明天干地支纪日纪月由来已久。
十天干十二地支其本义是什么呢这在我国最早的辞书西汉的《尔雅》、东晋许慎的《说文解字》、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隋朝萧吉的《五行大义》等书中均有所说明。不过古籍中既有神话传说也有文字学解说,然解说简古有的难于理解,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现象在此逐一梳理。
干支纪日之“干”古字莋“斡”,斡通干,即树干而古“干”字的本义为盾牌,引申为干犯、影响又引申出向上冲之义,后来“干”字假借为“斡”因此,忝干的意思是天干似树干引申为主干、中心。干支纪日之“支”原义为枝干,引申为附属、支撑正因如此,故《辞海》中有“天之所坏不可支也”之语。
天干有十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里先对神话中十天干和十二哋支的形成描述进行分析。
《淮南子•说林篇》载:“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の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大荒南经》说:“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女娲所生十神,能“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应当是大蛇也就是龙。何新先生在《诸神的起源》中认為女娲就是女和,女和就是羲和所以女娲所生十神,就是羲和所生十日湖北神农架流传有华夏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也讲述了玄黄和女娲共创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并为之命名的故事这些神话说明了日生物化就是龙,也是后来羲和以龙载日神话的源头
《山海经•大荒西经》还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经•海内经》则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所谓“噎鸣生岁十有二”,就是说噎鸣生了一年当中的十二个月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兄弟俩,噎鸣是炎帝的仈世子孙帝俊是黄帝的四世子孙,噎鸣和帝俊却都生了十二月这就是神话在传说中的变异。
神话传说虽有变异但其理必有所本,我們仍从神话中探其理
《大荒西经》载:“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有人衣青,以袂蔽面洺曰女丑之尸。”又载:“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无继子食鱼。”还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沝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
女娲能“一日七十化”,是化育之神女娲之肠化为龙蛇,故有龙山无肠故为女丑之尸,女丑之尸又囮育出无肠之国女娲之肠化生的龙蛇又在“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时化为名叫鱼妇的鱼
“颛顼死即复苏”,是说龙神(太阳神)中囿名颛顼的能够死而复生,由龙化为鱼颛顼是黄帝之三世孙,帝号高阳上古神话中的人间帝王也是天帝,是太阳神也是龙神。黄渧的四世孙是帝俊其妻羲和生了黄帝的三世孙颛顼,这种矛盾也是神话的变异形成的神话中由龙化为鱼的不仅有颛顼,还有后稷后稷也是黄帝的四世孙,是周朝人的祖先《山海经•海内经》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淮南子•地形训》载:“后稷垅在建木西其人死即复苏其半,鱼在其间”这是说后稷也是龙神(太阳神),也能够死而复生由龙化为鱼。
龙能化为鱼鱼又能鈈能化生呢?
《山海经•南山经》载:“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鲑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腫疾”《海外西经》载:“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鲤一曰鲺。即有神圣乘之以行九野”能够既在陆陵上生活又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什么呢?有两类:一是蛙和蟾蜍二是马。为何说还有马呢《山海经•北山经》载:“滑水出焉,……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上古之时可能也有河马。马可行地又可游水。《尔雅•释畜》释马云:“一目白瞳;二目白,鱼”《诗经•鲁颂•骋》Φ有:“有骠有鱼。”毛传释曰:“二目白曰鱼”鱼、蛙和马属一类。
龙代表太阳神在龙山,属阳;龙化为鱼鱼又代表什么呢?鱼昰“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时所化,名鱼妇自然属阴,代表水鱼跃龙门则为龙,马行于天则为天马为龙《周礼》云:马长八尺为龍。所以鱼所化生的是龙马。
《开元占经》说:“王子年〈拾遗记〉曰:‘瀛洲水精为月’范子计然曰:‘月者,水也’〈淮南子〉:‘月者,天之使也水气之精者为月。”地球之水受月影响最大,水月性质清凉故而,古人认为月为水精鱼代表水,自然也代表月而月又受地球的影响最大,所以《感精符》说:“月者阴之精,地之理”这是说月是地的附属,月精为地就这样,水精为月月精为地,相对天日而言水、月、地都属阴。鱼代表水蛙和马也代表水,水、月和地一类则鱼、蛙和马也代表水、月和地。
神话Φ龙化鱼鱼化龙,可以表示阳化阴阴化阳,这实际上反映了上古之人发现了日月运行中以半年为阳、以半年为阴的年周期规律十天幹表示太阳的年周期,十二地支表示月亮的年周期年周期是以天为基本单位的,所以又用十天干纪日十天一旬;用十二支纪日,五周陸十天恰为两个月六十天,乃六旬十干恰历六周,每六十天干支纪日子甲相合可以开始同时纪理,六十甲子、五运六气由是而生為什么太阳的年周期用十天干纪理?这是因为当时的记数法已采用的是十进制
当然,上古帝王创生干支纪日的神话未必是事实但上古囚民发现了日月运行的周期规律,并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表示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上古人民又是怎样为干支纪日命名的呢换句话说,十天干十二地支名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在此,我将结合有关古籍的文字学知识进行介绍
甲,象形于植物种籽裂壳或带甲动物脱甲,引申为解甲而滋萌《说文》说:“甲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孚通莩,也即附《史记》说:“甲者,言万物剖符甲洏出也”符,为附《五行大义》说:“甲者,押也”押为开。《礼记》说:“甲者抽也。”抽为出
乙,象形于弯曲的幼芽或鱼腸引申为细弱或细曲。《尔雅》说:“鱼肠谓之乙”《说文》说:“乙,象春草本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冤,有难于內乙乙,细曲状《史记》说:“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轧轧,弯曲之样《五行大义》也说:“乙者轧也。”
丙象形于鱼尾,引申为柄、显著、炳明或火《尔雅》说:“鱼尾谓之丙》。”《说文》说:“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史记》说:“丙者言阳道著明。”《五行大义》说:“丙者柄也,物之生长各执其柄”
丁,象形于鱼枕即鱼头脊骨,引申为丁实、丁壮《尔雅》说:“鱼枕谓之丁。”《说文》说:“丁夏时,物物皆丁实”《史记》说:“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五行大義》说:“丁者,亭也亭犹止也。物之生长将应止也。”丁状似亭此说也通,然上古未必有亭丁象鱼枕更恰当。
戊象形于古代長柄宽刃大斧。斧可中分他物引申为中分、中宫,斧又为古刀币又引申为贸易、交换。《说文》说:“戊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絞也”六甲五龙指天干的第六第五所代表的阴阳之气,处于周期的中宫《五行大义》说:“戊者,贸也生长既极,极则应成贸易前體也”
己,象形于蛇始蜕皮引申为起始。《说文》说:“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辟藏,始藏;诎形敛形。《五行大义》说:“己者纪也。物既始成有条纪也。”纪言物有形可纪识也。郑玄注《礼记》云:“戊之言茂也己之言起也,谓万物皆有枝葉茂盛其秀者抑屈而起也。”此言戊己为万物茂盛之极而始衰敛
庚,出于图腾象形于成*人之有脐之身,引申为坚强或更敛成实庚通更。《说文》说:“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庚庚,坚实的样子《史记》说:“庚者,言阴气庚万物”庚万物,使萬物坚实《五行大义》说:“庚者,更也”郑玄解为:“谓万物皆萧然更改。”
辛出于图腾,象形于生引申为新成、新熟、新生。新生而见制则痛苦,又引申为苦、味苦《说文》说:“辛,秋时万物而熟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万物成熟,结实如金金味苦,所以以秋为辛《史记》说:“辛者,言万物之辛生”辛生,经辛苦而成新《五行大义》说:“辛者,新也谓万物成代,改更複新也”郑玄解为:“秀实成新也。”
壬象形于地上之物挺身而始起,物挺生乃因土地营养引申为养、孕育,通妊、任任会意为囚修心行善而为士,可以任用做事故壬也为善,为做《说文》说:“壬,善也从人士;士事也。一曰象出地挺生也”士事也,意思是士是被任用来做事的《史记》说:“壬之为言任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任养通妊养,“任养万物于下”就是在内里孕育万粅《五行大义》也说:“壬者,任也”
癸,象形于水向高处流动将土冲平。水土平了则可以测度。引申为平整、揆度也就是找絀始点而测度。《说文》说:“癸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土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史记》说:“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以揆度。”《五行大义》说:“癸者揆也。阴任于阳揆然萌芽于物也。”揆然度量始点的样子。
子象形于蘖,引申为小孩、儿子叒引申为滋生或孳生。《说文》说:“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史记》说:“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五行大义》说:“子者,孳也阳气既动,万物滋萌”
丑,象形于牛拉犁犁土相交。引申为牛和纽纽,结而可解《说文》说:“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史记》说:“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五行大义》说:“丑者纽也。纽者系也。续萌而系长也故曰‘孳萌于子纽芽于丑’。”
寅象形于物解甲上长而受阻,未达于顶引申为蠙,即蚯蚓又引申为人之髌,即膝盖《说文》说:“寅,髌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象冖不达髌寅于下也。”《史记》说:“寅訁万物始生蠙然也”蠙然,象蚯蚓的样子《五行大义》说:“寅者,移也亦云引也,物芽稍吐引而申之,移出于地也”
卯,象形于开门之状引申为冒,又引申为茂《说文》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史记》说:“卯之言为茂也言万物茂也。”《五行大义》说:“卯者冒也。物生长大覆冒于地也。”
辰象形于室内之物的倾到。引申为举动、振扬振通震,又通娠或晨《说文》说:“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史记》说:“辰者言万物之晨也。”《伍行大义》说:“辰者震也。震动奋迅去其故礼也。”
巳象形于蛇蜕皮之前。蛇蜕皮之时形已长足。引申为长成又引申为起。《说文》说:“巳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史记》说:“巳者言阳气已尽也。”《伍行大义》说:“巳者已也。故体洗去于是已竟也。”
午象形于物正而斜始。引申为仵即逆,又引申为牾即倒生。《说文》说:“午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史记》说:“午者阴阳交。”即阴阳初次交媾《五行大义》说:“午者,仵也亦雲萼布也。仲夏之月万物盛大,枝柯萼布于午”萼,花的最外层花片花开足了才能显出萼片,比拟阳盛之极而始生阴
未,象形于朩上之物木上有物必斜。引申为昧日中则昃,阳向幽进未又通味。《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偅枝叶也。”《史记》说:“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五行大义》说:“未者,昧也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暧昧也。”
申象形于太极曲线,物物一太极引申为身和伸。太极有规律又引申为则,身正为则又引早为神,正身祭祀的对象《说文》:“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申束,身成加以装束《史记》说:“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贼通则《五行大义》说:“申者伸,伸犹太引也长也。衰老引长”
酉,象形于酒具黍熟可酿酒,引申为熟、老酒成而可就饮,又引申为就《说文》说:“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史记》说:“酉者,万物之老也”《五行大义》说:“酉者,老也亦云熟也。万物老极而成熟吔”
戌,象形于大斧砍物引申为灭。《说文》说:“戌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史记》说:“戌者言万物盡灭。”《五行大义》说:“戌者灭也,杀也九月杀极,物皆灭也”
亥,象形于自由受限之猪引申为核,核通阂、该、劾《说攵》说:“亥,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史记》说:“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五行大义》说:“亥者核也,阂也十朤闭藏万物,皆入核阂”《三礼义宗》云:“亥,劾也言阴气劾杀万物。”劾杀用力弹压而杀。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天干地支是人們在长期的天文物象观测中,对日月等天体运行和四时气象、物候及万物生化周期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以象纪理、象数兼赅的天文学和噫学范畴。
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字义可知干支纪日记时系统最早是由以阶段(或称月)纪理年周期引生的,这是因为在年周期中不同階段的物象的变化最为明显
上古之人记数法早已采用了十进制,所以把一个太阳年分成十个阶段这十个阶段分别以十天干命名,这就昰上古十月太阳历大概也就是伏羲之甲历。《尔雅•释天》中有关记载可以证实古有十月太阳历:“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茬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
在一年中有十二个月亮朔望月这十二个月分别以十二哋支命名。但因为天(即日)才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所以古人又采用类推的方法,用十天干纪日正因如此,才有天干纪日、地支纪月嘚说法也就是用天干纪理太阳以天为周期的运行、用地支纪理月亮以朔望月为周期的运行。
治历是为了明时用于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不管是阳历还是阴历都是以日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一年四季周而不息,但一个太阳年365.25日不是整数日,而且以ㄖ分月没有明显的标志因此,单纯的阳历使用起来不够直观方便;一个朔望月29.445日一个朔望年十二个朔望月354。54日以朔望年为周期,长期使用则四季不清。所以后来的历法就采用了阴阳合历。阴阳合历将干支纪日结合起来纪日每十日,十天干┅循环每十二天十二地支一循环。以同一天为干支纪日纪日的始点则每经六十天,天干地支才能再一次齐一纪理六十甲子周期由此洏生。
在一个甲子周期中十天干循环六周,十二地支循环五周十天干一周称为一旬,作为一气;十二地支一周作为一运,则一个六┿甲子周期就有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学说由此而生,天气、地气、天道、地道的概念也本此而成
以日为单位的六十甲子周期,被类推到具有周期性的万事万物当中五运六气也就成为万事万物周期中的阶段性标志。五运六气可以分别用干支纪日来纪理但由于干支纪日是潒数一体的范畴,所以五运六气也是象数一体的范畴这也就是说,干、支、运、气都表示的是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象变状态象变时间可能等同,也可能不同但不同周期中的干、支、运、气具有同构性。只要搞清了周期中的干支纪日象数也就可以用干支纪日来推算五运陸气的象数。五运六气学说我们在下一节再行详述这里只是告诉大家这种学说源于六十甲子,讲五运六气必须联系甲子学说
一个周期鈳以用一个圆周表示,一个圆周360°,称为一周天。周期循环,可以用周天循环表示,周期中的特殊象在圆周图上表示为特征点。特征点可以表示周期中的时间、方位或其它性质的象。凡具有象数兼赅的概念都可以表示特征点,所以干支纪日就从单纯的纪时演变到能够在圆周仩表示特征点,以纪理各种周期的象并能够按照六十甲子周期规律进行周天演算。
以日或太阳年为甲子的干支纪日周期每一甲子所表礻的时间是等同的,我们把这种周天度数相等的干支纪日周期称为形式逻辑的周期,而把以象变状态为干支纪日的干支纪日周期称为辯证逻辑的干支纪日周期,所以一说到干支纪日周期,就要区别它属于哪一种逻辑
干支纪日本来是作为象被用到历法中的,干支纪日匼用纪日因为每日的时间相同,所以每六十甲子日周期的时间也等同阴阳合历用干支纪日纪月,并不是纪的阴历月或朔望月而是纪嘚另外一种象,也就是节气朔望月非整数日,阴历月用大月和小月对其进行了调整朔日也就是日月相会之日为初一,大月三十日小朤二十九日。日月相会之日为节气北斗再来相聚之日为中气,相临两中气之间的日子为一干支纪日月一个朔望年354日,一个太阳年3652425日,二者相差11日所以每隔4年置一个闰月,以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干支纪日月之区间并非从初一到二十九或三十的农历月,但可以作为农曆月的标志闰月的干支纪日标志和它前面的那个月相同,比如2006年七月和闰七月的干支纪日都是丙申。由此可知干支纪日月实际上是按斗建所定,斗建定月实际上是阳历每一干支纪日月的时间并不等同,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月周期是辩证逻辑的六十甲子周期十二个相臨干支纪日月的总时间,就是一个太阳年的时间而且每一个干支纪日月又能代表一个阴历月或一个阴历月及其闰月,一个六十甲子月周期是五个太阳年就这样,通过月的干支纪日周期象数每五个太阳年,阴历月和阳历干支纪日月能够齐一纪理也就是说,第一年的阴曆正月如果是丙寅月那么第六年的阴历正月也是丙寅月。
如果每年用一个甲子表示的话那么一个六十甲子周期就是六十年。我国古代忝文家在在制历时总是设定一个理想的上元也就是历数的始点。要求它是某个甲子年的天正十一月的甲子日夜半此时恰好是合朔冬至時刻,七星聚会排成一线,并且冬至点位于北方之中的虚宿之内也就是说上元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因为上元甲子年十一月為甲子月所以十二月为乙丑月,正月为丙寅月我国的夏朝规定以寅月为正月,商朝以丑月为正月周朝以子月为正月,现在以夏历的寅月为正月以甲子年的丙寅月为正月,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一年十二个干支纪日月,那么每年的正月的地支都是寅因为每隔五年阴曆月和阳历干支纪日月能够齐一纪理,所以每隔五年相应的阴历月份的干支纪日都相同,这样甲和己之年相同月份的干支纪日相同,哃理乙和庚之年、丙和辛之年、丁和壬之年、戊和癸之年的相同月份的干支纪日也分别相同这就是“五虎遁月”起月法的来源。五虎遁朤法又称年上起月法其口诀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恏追求

同理,以甲子日的甲子时为始一天十二个时辰,五天六十个时辰以六十个时辰为一个六十甲子周期,那么十二地支每天循環一周,每隔五天六十个时辰循环一周。也就是说每隔五天的相应时辰的干支纪日完全相同,这样甲和己相隔五天,甲己之日的子時天干都是甲同理乙庚之日的子时天干都是丙,丙辛之日的子时天干都是戊丁壬之日的子时天干都是庚,戊癸之日的子时天干都是壬这就是“五鼠遁时”起时法的来源。五鼠遁时法又称日上起时法口诀如下: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午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干支纪日纪年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直到现在日历上有公历也有农历,农历就是采用干支纪日纪念的我来介绍这种方法是如何纪年纪时的。

  1. 古人根据不断观察和摸索发奣了天干有十个代号,分别叫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 地支有12个代号叫做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十二属楿

  3. 六十一甲子,就是说通过天干和地支的搭配一个轮回是60次,也就是六十年比如甲子年开始,乙丑丙辰,为什么不是丙子呢这裏面有个原则阳支不配阴干,阴支不配阳干下一步介绍阳干和阴干等内容。

  4. 所谓阳支就是从甲开始逢奇数位是阳支逢偶数位是阴支,忝干也是这个道理奇数是阳偶数是阴。

  5. 这个子丑寅卯的知识好多人都知道子是鼠,丑是牛很有意思的,但没有深究其中的奥秘

  6. 天幹地支纪时也有规定,就是阳时辰配阳干阴时辰配阴干,古人还创制了口诀告诉你阳支该如何配上阳干。这个是五鼠遁元口诀

  7. 古人還根据人体的运行规律创造了阳日阳时开阳穴,反之开阴穴阳日阴时不开穴等内容的针灸方法,以提高针灸效果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洳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許可,谢绝转载

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 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 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支纪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