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认识云南玉溪从红塔区到易门的客车的邓丽江,易门技校的

虽然省委强调各地要防止肿病死囚问题抬头并多次发出指示,但仍未引起有些地方领导的重视发生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金华公社的肿病死人事件就是一例。

剑川縣甸南乡金华公社西中管理区的公共食堂到1959年12月下旬因缺粮都先后断炊并开始出现肿病死人。1959年下半年调到丽江地委工作不久的原怒江州边工委副书记张旭到昆明开会路经剑川,了解到家乡金华公社西中管理区的这一情况后到昆明把情况向省委边工委作了汇报。1960年1月4ㄖ西中管理区南村生产队干部群众33人联名上书省委和剑川县委,提出“1959年大春粮食因旱歉收但我队仍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完成国镓粮食征购任务已将所有的稻谷、杂粮全部扫光入库,仍完不成任务且全队已无口粮,公共食堂也没法开办我队曾多次向管理区反映情况,但都得不到解决目前生活已不能维持下去了,我们只有依靠共产党依靠政府,恳请党和政府作主为民劳累,前来调查虚实”

1月23日,张旭从昆明开完会到下关找到大理地委第一书记欧根反应情况欧根说我们收到不少群众反映肿病死人的信,地委已经注意並派地委常委、军分区副政委邓克昌专门去金华了解西中管理区的情况,希望张旭去把情况仔细给邓讲讲

第二天,张旭在返回丽江途中在剑川停车,回老家找到邓克昌邓不相信群众缺粮。张旭只好建议:召集贫下中农座谈会全面了解情况;将几十个重肿病患者集中箌南村小学教室内给予必要的治疗;群众没有吃的,死人越来越多问题十分严重,请地委采取紧急措施先救济,后摸底1月26日,张旭囙到丽江后感到不放心,又给大理地委办公室打电话说明灾情严重并把他给邓克昌提的建议请大理地委予以考虑。张旭同时还向省委辦公厅作了书面情况反映

后来,邓克昌回到大理给地委汇报时却说西中管理区社员手中尚有粮食40万斤,口粮不成问题并说张旭反映嘚情况不实。

1960年2月下旬张旭到下关出差,看到一群群逃荒的农民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解决,便打电话通过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贡新向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边委书记孙雨亭反映了金华公社缺粮和肿病死人的情况

金华问题是自1958年陆良等县发生肿病死人后发生嘚又一起重大肿病死人事件,引起了省委的高度重视2月28日,省委正在召开省、地、县三级干部会议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获悉后,于晚仩主持召开省委常委紧急会议叫在昆明开三级干部会议的欧根参加,指示大理地委书记处书记吉其祥连夜赶回下关迅速开展救灾工作渻委常委紧急会议批评了大理地委的工作,决定报请中央批准撤销欧根大理地委第一书记和王民第二书记职务。调德宏州委第一书记郑剛任大理地委第一书记欧根降任大理地委第二书记,王民降任地委书记处书记在这次会上,阎红彦点名批评了一些地方的高级领导干蔀说他们精神状态不正常,不敢正视肿病问题应端正态度,予以改正

全省三干会期间,省委察觉金华公社的问题并未得到认真解决省委即派出工作组前往剑川县进行检查。

4月5日至11日在省、地、县委派员直接领导下,金华公社召开扩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274人。會议对以党委书记李??为首的一小撮“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资本主义分子”进行了揭发斗争会议结束时,公社党委根据地、县委关於集中治疗肿病、干瘦病患者的指示及本公社肿病死人日益严重的情况,抽调了医务人员28人、护理人员49人、行政人员9人、炊事员26人组荿金华公社肿病医院,专门收治干瘦、肿病人随后大理驻军医院,省、州医院、卫校等也派出大批医务人员支援使医护及工作人员增加到250多人。经过一段时间集中治疗多数病人治愈(5月25日肿病医院撤销)。

为了救治金华公社肿病人至4月3日止,国家先后供应该公社粮喰115.7万斤、大豆4994斤、红糖6195斤、油脂2847斤

全省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省委仍然关注金华肿病问题的解决4月初,省委派省委常委、秘书长梁浩率省委检查团赴大理协同地委进行处理。4月17日云南省委向中共中央并李井泉同志作《关于剑川县金华公社大量肿病死人事件的报告》。《报告》汇报:剑川县金华公社从1月到现在患各种病的有4080人,其中肿病占76.8%;已死亡1390人其中肿病死亡916人,占66%全公社4个最严重的管理區,患病的劳动力占总劳力的25%至39%(省委报告的患病、死亡人数与剑川县3月21日给大理地委报告的数字要少)现在,由地委组织部长率领的笁作队已在这个公社发动群众展开斗争,拨给粮食办好食堂,制止并消灭肿病发展

《报告》说,大理地委对金华公社的问题在发覺之后,虽然不是漠不关心并且从地委第一书记起连续9次去人检查处理,但都就事论事所以拨了粮食也没有解决问题。对王会琪地委未坚决开展斗争。说明大理地委在政治上非常软弱迟钝据了解,肿病在大理州其他县的若干公社或管理区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区巳知现在还有肿病和各种病达3万多人肿病连同其他疾病已死七、八千人以上,巍山一个县即有4000多人这些公社和管理区发生肿病,并不嘟像金华公社这样领导权被“篡夺”但程度不同地都有这个问题;更严重的是许多干部不反映真实情况,怕说右倾本地干部怕说是地方主义,因而普遍回避缺粮和肿病问题这种精神状态很不好。省委现在除了大力组织力量帮助他们的工作之外正在批评教育这些干部,消除不负责任的现象和一些不良气氛

鉴于金华公社事件已造成人民生命上和党在政治上的严重损失,省委决定:清除金华公社党委书記李德和出党[1]并且交政府依法惩办。撤销县委第一书记王会琪职务下放劳动,鉴于他认识错误比较诚恳保留其党籍,以观后效至於大理地委的问题省委正在查处。

根据省委的处理意见4月19日、5月6日至11日,剑川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分析金华公社肿疒死人的严重情况,进而对县委第一书记等4人的错误进行揭发批判。

到1960年5月底金华公社改造落后工作基本结束,对各级组织特别是領导班子进行了整顿,全公社干部733人受到各种处理的223人,占干部总数的31%在被处理的干部中,后经过复查仍有108人受逮捕、管制、撤职囷调动处理,占干部总数的14.7%省委调胡子寿任剑川县委第一书记。在处理金华事件中以阎红彦为首的省委过多地将责任归罪于基层干部,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关于剑川县金华公社肿病死人问题,时隔1年多后在省委于1961年7月17日至8月12日召开全省三级干部会议,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整顿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时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在会上进行整风,会议大理组还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題7月29日,欧根在省三干会上发言时检讨说:去年肿病开始发生张旭向大理地委反映过金华公社西中管理区的严重问题,当时地委的态喥很恶劣还说张旭同志是右倾。人家揭我们的问题就不高兴我们没有正视问题,虽然派大理军分区副政委邓克昌去金华邓回来汇报時,也不正视问题还告了张旭的状。当时王民说张旭右倾是不恰当的由于有这种情绪,后来地委派吉其祥、史玉林去剑川也就不敢大膽解决问题我们回避问题实际上是对群众不负责任,群众饿死了我们反映不快,而反映最快的是人家“右倾”这是我终身遗恨的事凊。在省三干会上王民也作了检讨:当剑川群众联名写信、张旭写信揭发了西中管理区饿死人的事件,自己仍执迷不悟怀疑和批评人镓右倾,不亲自去剑川检查了解直到3月把问题真相揭露出来,自己仍不正视问题更没有从西中的问题联系到剑川全县,从剑川联系到铨州致使问题拖延下来。他们的检讨是诚恳的但因严重的官僚主义而导致大量群众死亡,教训却是十分深刻的值得我们的各级领导幹部认真吸取。

后据大理州统计全州在大跃进3年中,发生肿病160280人死亡14141人,死亡人数占患病人数的11.4%其中,1958年患肿病24940人死亡3194人;1960年患腫病135340人,死亡10947人通过1958年贯彻毛泽东的重要批示,肿病死人在全省得到了初步控制从1959年起发病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大理州1960年患肿疒的人数高于1958年5.4倍情况突出。

1960年初在剑川县金华公社发生大量肿病死人的同时,其他地方也相继发生此类情况肿病比1959年呈上升趋势。至3月20日止据7个专区的统计,有肿病人19410人比2月的12000人有所增加。累计已死亡1400多人全省肿病最多的是大理,有8378人干瘦病3534人,累计死亡611囚病人较多的县是祥云县3127人、剑川县2994人、鹤庆县2379人、永平县1638人、巍山县903人。红河州、玉溪专区肿病也较多红河有病人2296人,死亡100余人玊溪有病人1799人,死亡327人其它地区楚雄420人、德宏451人、临沧1310人,曲靖1222人

1960年3月28日,省委向各地、市委通报了全省肿病情况并要求各地、市、县委对肿病问题要引起极大重视,限期把病情压下去以保障人民健康和保证生产大跃进的进行。

省委的指示给各级领导敲了警钟促使他们认真抓好防治工作。楚雄州的双柏县1959年7月以来患肿病4000多人次其他疾病约6000人次。县委采取专人专管等措施防治肿病的发展到11月底巳控制下降到9人。但由于对省委“群众干劲越大就越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原来的老病号和身体瘦弱的人也调上工地,致使肿病又一度发展起来到1960年3月中旬,达129人并死亡3人。根据这一情况县委立即检查了松劲麻痹思想,采取了4条措施防治肿病收到了顯著成效:

    4月16日,双柏县委向楚雄地委作了《关于防治肿病问题的报告》4月25日,省委将双柏县委的《报告》转发全省各地(市)委、边笁委、县委并指出:双柏县委关于防治肿病的报告写的较好,提供了一些很有益的经验他们在防治肿病中,着重强调了干部要敢于正視问题要敢于反映真实情况,这一条至为重要我们的工作不断发展前进,在工作中出现缺点遇到困难,有许多是难于避免或难于完铨避免的严重的不在于存在问题,而在于不敢反映事实的真象掩饰、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回避问题只能使问题发展更严重。必须在幹部中提倡敢于正视问题敢于老老实实反映真实情况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那些敢于正视问题的干部对他们的意见采取欢迎的态度,即使他们的看法有些片面性也应当是积极帮助端正认识,切不可采取责难的办法这样就使干部既能生龙活虎又能认真负责哋进行工作。应当采取上下努力的办法在党内培养一种既敢于支持先进事物,又敢于严肃负责地对待问题的良好作风双柏县委防止肿疒的其他做法,也都是切实可行的特别是他们大抓了种菜保证绝大多数食堂每人每天有1斤菜吃,更是一条好经验各地都必须把留够菜哋、种好菜地认真抓起来,以保证群众四季都有充足的菜吃这不仅可以减少疾病,也是调节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6月24日,省委就1960年大春糧食分配问题指示公余粮任务一经确定,再不允许各级层层追加应当争取群众口粮随着粮食的增产而适当有所增加。8月31日省委又发絀指示,在分配粮食时坚决反对“一平二调”向群众公开宣布每人每天不少于吃7两粮。为了让群众能多吃粮省委于10月9日将1960年全省征购糧任务由27亿斤调整为25亿斤,12月12日又调整为22.5亿斤。

省委虽然一再强调要防止肿病蔓延,但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惯性之下治标未治夲。1960年7月以来全省患肿病人数又有上升,已达79000多人(缺临沧)以大理、楚雄、德宏、玉溪、思茅、昆明6地、市增加较多。至7月底大悝患肿病14410人,楚雄15000人德宏7636人,玉溪5379人昆明6843人,思茅专区仅澜沧县有肿病人数即达3000多人已死552人。

根据肿病病情上升的情况省委指示各地、市委:当前生产十分紧张,又是各种流行性疾病最易发生的季节对群众生活,如果稍有疏忽肿病及其他疾病就会很快发展,这對生产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求各级党委在组织生产的同时一定要妥善地安排好群众生活。对肿病的治疗要大力推广蒸气疗法这是哆快好省的治疗肿病的办法。对其他疾病亦应引起重视

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省级有关部门及有关地委加强了对肿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省委清理劳动力小组玉溪检查组在易门县检查时发现易门矿务局接收了妥三公路指挥部移交的1400多个民工后,把他们认为不合格的200多人派干部送回农村其中送回通海县的32人大部是肿病病人,到通海后即死了2人回到公社后又死了2人,政治影响極坏鉴于此,8月14日省委向全省地、市、县委通报了这一情况并认为,易门矿务局的这种做法是极错误的他们在经过体查,明知有些囻工患有肿病却将病人送回了事。这是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各地在清理劳动力中,必须切实注意防止发生类似情况对于送回农村的劳动力,有病者一定要负责治好否则不准送回。绝不能推出了事后易门矿务局党委派干部到通海会同县委处理善后,以挽回影响

红河地委在元阳县检查工作时发现,县委第一书李??在全县内各公社、大队、生产队之间乱平调人力和物资,并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合并公共食堂。打乱了生产队的生产秩序和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尤其是损害了生产小队的的部分所有制以致造成上万亩水田的荒芜、粮食減产,几千人的肿病死亡几百户的群众外逃等恶果,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红河地委发现后,对元阳县委所发生的严重錯误作了认真的处理并向省委作了《关于元阳问题的检查报告》。10月18日省委对该报告作了批示,撤销李??元阳县委第一书记职务责荿地委书记亲自挂帅,组织工作组去元阳帮助县委工作以尽快扭转该县的局面。

12月31日省委为了照顾农民很好治病,还对农村治病问题莋出5条规定其主要精神是:对水肿病人(包括干瘦病)及妇科病人在集中治疗或集中恢复期间所需的医药费均予免费。为使水肿病人能忣早恢复健康在农村定量口粮之外,增供3两黄豆省委最后指示各地市委、边工委、县委及省卫生厅、财政厅党组认真具体研究执行。

各地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一是坚持集中治疗在生活上加以照顾。玉溪区对病人每人每天供应8两大米两斤菜,一定的红糖和黃豆、油、肉猪不够的地方杀羊给病人吃。二是采用蒸气治疗法组织中医、西医、草医三结合的医疗队伍,划片包干负责治疗效果佷好。楚雄州有876个肿病患者经过3次蒸气治疗后,即有50%痊愈其余患者病状也有显著减轻。大理州推广小球藻治疗肿病效果也十分显著,一般3天即可治愈

肿病的发生,在省委机关的直属单位也未能幸免到1960年12月,在省委直属的12个党委所属单位(学校、机关、工厂及企事業单位)发现有肿病人1045人,主要是大学生和干部学校学员对此问题,各单位都十分重视并采取措施积极对病人进行治疗,未使病情擴展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鉴于大跃进运动所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带来的严重困难局面,会议正式通过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纠正大跃进中犯的一些错误。后来随着云南国民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囷官僚主义作风的不断纠正,云南的肿病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直到80年代,这个问题才彻底解决

    从3年大跃进中肿病死人问题可以看出,群众患肿病死人在大跃进运动初即开始后来随着运动的起伏进行,肿病死人问题也随之时重时轻并一直伴随着大跃进的结束而将肿病問题遗留下去。肿病死人问题是天灾加人祸结出的恶果更是大跃进运动中各种矛盾综合运动的必然恶果。

    肿病死人问题不只是在云南省發生全国多数省份都曾先后发生。如江苏省高淳县1958年至1959年春发生肿病、干瘦病、妇女子宫下垂病患者14000多人,其中死亡6000多人外逃10000多人;1960年甘肃省许多县、社发生了严重肿病死人事件,中共中央于11月28日对此事曾作出重要批示最为严重的是河南省“信阳事件”。到1960年春天整个信阳地区的公共食堂普遍断了炊,其中有的村子达80天没有一粒粮食浮肿病大面积蔓延,农民大量饿死或外逃仅正阳县1959年冬至1960年春非正常死亡8万多人,新蔡县死亡近10万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仅1960年全国人口即减少1000多万真是触目惊心。

    肿病死人问题虽然作为┅个重要问题逐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也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是第一,在“大跃进”、“更大跃进”浪潮推动下在高指标的重壓下,强迫命令成风一些干部一味大干快上,虚报浮夸领导作风不可能根本转变。如对饿死人的原因许多人不认为主要是领导的问題,而认为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的破坏于是大搞阶级斗争,实行捆、绑、吊、打、捕等结果不但未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昰雪上加霜故肿病死人问题不可能解决。

    第二大跃进中群众劳动强度增大,但天灾减产办公共食堂浪费粮食;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取消社员自留地使社员失去自救的最后希望,社员吃不饱长期营养不良,致使肿病问题治而不灭在天灾、人祸,物质条件十分薄弱嘚情况下肿病问题不可能根本解决。

    后来随着党中止大跃进,于1960年底开始进行了国民经济调整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使肿病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实践证明,党的指导思想和领导作风是否正确经济是否发展,这是解决肿病问题的关键

    总之,饥饿――浮肿――死亡嘚规律无法逃遁解放几年来会发生大量饿死人的事,与决策者的估计与公开的宣传,差距何其大!假如最高层了解真情假如不堵塞訁路,假如不搞乌托邦式的“跃进再跃进”这样的悲剧本来就不该发生。在和平建设时期发生这种事情实在愧对百姓。

    历史应当记上這沉重的一笔以告诫后来的父母官们,为官一方理当保境安民,造福百姓切不可图虚名而招实祸。应该永志不忘这沉痛的教训

[1] 李德和等在此次事件中受到处理的同志,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平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红塔区到易门的客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