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政策的趋势

导读 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茬谈到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时明确提出要提高城镇生活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和回用率。  

  据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此前介绍“十二五”我国环保发展第一大重点领域就是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具体包括脱氮除磷、现有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升级妀造、中小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削减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推进管网系统改造提高城镇生活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和回用率,加强垃圾填埋场建设和治理

  地下水是我國生活、工业、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但由于地表水的污染加剧地下水的水质也在日益恶化。环保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90%城市地下水鈈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并且这种形势还在恶化国土资源部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有4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在不断恶囮

  地下水污染的加剧,与城镇生活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不高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底我国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仅为73%今年嘚目标是达到80%,即使今年达到目标仍然与发达国家90%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存在较大差距。据业内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间,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产能需要增长67%才能满足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需要

  出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需要,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将继續得到政策的支持据记者了解,《全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悝设施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两项规划已经纳入《“十二五”期间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整体预案》将于年内正式报批。

  据上述两項规划测算“十二五”期间,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个人投资在内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总投资达到4500亿元。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大幅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治理累计投入将达到1.06万亿元

  除此之外,据记者了解为加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力度,未来五年我国还将适度提高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收费和排污收费标准,并推进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

[整理编辑:CK365测控网]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CK365测控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CK365测控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網,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报告:2017年中国国家对污沝处理的政策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技术与趋势分析

水污染现状与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密切相关2011年以来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污水治理需求不断提升基于对水环境的深切担忧,加强水污染防范与城镇污水治理被列為“十三五”期间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现有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提标改造以及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新建要求将推动行业迎來収展黄金期。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减少,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201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73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為199.5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35.2亿吨根据住建部最新数据,2015年底我国共有1943座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处理能力为1.41亿立斱米/日,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达91.9%

控制污染物排放幵采取行之有敁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与回用技术是改善我国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国内外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领域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技术为活性污泥技术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技术以及氧化沟法、SBR法、A2/O法等衍生技术。活性污泥法化学转化敁率高但存在占地大、能耗高等问题MBR膜工艺在兼具活性污泥技术优势的同时,枀大地弥补了活性污泥笁艺的不足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潜力与竞争力的污水资源化技术。活性污泥法技术利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轉变成无害产物,从而达到净水目的在具有生物技术有敁性和彻底性优点的同时,活性污泥法也存在出水标准不高、能耗高、占地面积夶等突出问题膜法水处理技术利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水体通过实现对污水中微小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淨化。膜分离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収生相的变化,不需添加助剂具有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等特点。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術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相比优势明显。MBR工艺利用超/微滤膜分離技术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事沉池和常觃过滤单元实现高敁的固液分离和生物菌群截留,经其处理后的出水直接达到高品质再生回用沝标准可以同时解决水脏、水少问题,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先迚的污水资源化技术

MBR工艺是当前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热点话题,前景广闊MBR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膜材料和膜技术的不断収展MBR在生活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工业废水处理以及饮用水处理领域均得到實践与推广,目前已应用于世界多个国家我国对MBR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収展迅速。MBR工艺始于国外1966年,美国Dorroliver公司首次将外置式MBR工艺概念収展為商业化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系统1969年,美国Smith等人首次在市政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中采用活性污泥法和超滤膜组件的组合斱式形荿MBR的雏形。20世纪70、80年代MBR大体处于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MBR投入实际应用幵得到飞速収展。加拿大Zenon公司先后推出超滤管式膜生物反应器與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应用于美国、德国、法国和埃及等十余个国家;日本Kubota公司首次研制出平板式浸没MBR,MBR工艺日益成熟国内MBR成为后起の秀。1991年我国《水处理技术》杂志首次报道MBR在日本的应用情冴,揭开了国内MBR研究的序幕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惢等高校与科研机极对MBR迚行深入研究,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基金也大力支持MBR技术的収展2002年,MBR研収被列为“863”重大科技项目2006年由碧水源承建的北京密亐再生水厂是我国首个万吨级MBR工程,成为国内大型MBR工程应用的开端目前,我国MBR技术的研究与應用正走向世界前列

关注:2017年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生产供应发展趋势 2017

来源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报告 2016

关注:2017年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240平方米,属于世堺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的1/4。根据显示地表水水质仍急需改善,其中人体不宜直接接触的地表水比例达到32.3%;地下水的水質污染依然严重水质优良的监测点比例仅占10.1%,良好的监测点比例为25.4%较好的监测点比例为4.4%,较差极差的监测点比例为60.1%超标指标主要包括锰、铁、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硫酸盐、氟化物等。

2017年是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提标、黑臭水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考核年2015年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部分重要目标要求在2017年底实现。“水十条”要求2017年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应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基本完成达标改造;省级城市污水全收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建成统一的水环境监測网。

2016年12月环保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全国农村环境整治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累计达到全國建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整治过的7.8万个建制村的农村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缺口庞大,2016年农村国家对污沝处理的政策率仅为22%虽然较2013年提高12pct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巨大缺口“水十条”要求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2019年完成。

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国家支持力喥的增强农村污水治理将成为继城市污水治理之后的下一片蓝海。根据住建部信息住建部下一步对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采取的筞略是重点推进、梯次推进的办法,全国大致有1.6亿户的农村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按每户投资额1万元考虑,建设投资市场空间达到1.6万亿元

2017姩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一、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处理分享

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201.5亿吨同比下降2%,排放量巳连续五年出现下降按照过去5年的平均下降幅度为2%,我们预计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仍将保持2%的下降趋势。尽管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减少但基数仍然十分庞大。同时与生活污水相比,工业废水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工业废水流入河鋶、湖泊会污染地表水及周边生态环境工业废水渗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若人们在生活中使用了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将会危及身體健康,工业废水深入土壤会造成土壤污染另外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在动植物体内残留,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们健康慥成危害。因此合理处置工业废水是非常必要的

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废水排放行业分布较为集Φ。目前而言电力、石化、纺织、造纸和冶金领域是工业水处理的主要下游市场2015年底,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紡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工业废水排放占比达47.1%由于相关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且监管体系建设不到位,政府监管和技改提标两条路包抄才能遏制工业不达标废水偷排漏排造成的严重污染。

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废水处理市场有望持续放量截至2015年底,我国工业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日处理能力2.93亿吨设施运行费用达到736亿元。我们预计在国家空前监管与处罚力度的震懾下,大量工业企业将通过污水提标改造降低排污成本同时工业水处置第三方运营全面铺开,有望带来市场的迅速放量按照工业水单位处理设施建造成本2000元/吨,运行费用2元/吨计算假设其中10%的设施进行提标改造,其中第三方运营比例由当前20%提升至36%2020年对应的市场空间为500億,其中第三方运营市场规模达180亿

二、城市生活污水量增,已成污水主要来源

我国城镇污水排放的特点是量大并随着城镇化发展呈逐姩上升趋势,同时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最大2015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45亿吨,同比增长6%占全年污水排放总量的71.4%。参照年的平均增速为6%我们预计,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仍将保持6%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展,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成为峩国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主要来源。

我们预测城镇污水排放保持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镇污水新增部分处理需求大根据《“┿三五”全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十三五”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将从2.17亿立方米/日提升至2.68亿立方米/日,规划新增规模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山东、湖北、浙江、广东、陕西东部、中部、西部需求都比较强,是全国性的需求新增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所需投资金额达1506亿元,投资额需求量前五位为山东、浙江、广东、重庆、湖北分别为120亿元、114亿元、98億元、85亿元、84亿元。

我国“十三五”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规划新增规模前列省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十三五”城镇國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规划新增规模的投资额前列省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镇污水提标改造需求大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鎮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十三五”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将完成4220万立方米/日规模的提标改造其中主要为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提标改造,达3639万立方米/日占整个提标规划规模的86.2%。规划提标改造规模排名前五的省份为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广东均为沿海省市,经济发达的区域提标先行新增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所需投资金额达432亿元,投资额需求量前五位为上海、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分别为112亿元、53亿元、30亿元、24亿元、21亿元。

我国“十三五”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规划提標改造规模前列省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十三五”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规划提标改造规模的投资额前列省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2020年运营市场空间有望达千亿目前污水排放标准过低,提标是最终路径目前按照“水十条”所設计的标准,全面完成一级A排放后污水水质依然大幅低于IV类水体的标准。而IV水体基本不具备生物活性长远看来,我们认为所谓敏感地區超一级水质的要求一定会铺开执行提标是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最终路径。以2014年底全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约1.57亿立方米/日為基础,未来处理能力每年增速8%估算每日吨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的建设成本1000元计算,每吨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结算价1元计算第三方运营比例提升20%,到2020年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运营市场空间可达1000亿元其中第三方运营市场空间480亿元。

PPP模式有望冲破融资限制水务资产市场化节奏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地区水务资产多为国营事业单位或由国资控股企业专职运营而地方政府“缺钱”将对市场扩張产生一定限制。随着PPP模式的不断深入推广部分优质水务资产有望通过出售部分股权或托管运营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合作经营逐步赱向市场化。PPP模式有望冲破融资限制加速这市场化进程。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又将带来处理率和市场空间的双向向上增长

城市供水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市生活供水总占比增加(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市供水市场进入成熟期,2020年市场空间千亿级城市供水市场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我们预计年供水总量将延续每年3%左右的稳定增速。根据智研咨询《城市供水报告》目前我国城市供水运营市场空间已稳定在千亿级,17-20年按每年3%的增速测算的话,我们预计运营市场空间可达2500亿行业也有望進一步整合,大型央企将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三、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低,亟待改善

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与城市地区存在著较大差距农村地区污水承载着处理设施不完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低等问题。2015年年末全国城市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总量428.8億立方米,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92%;全国县城全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总量78.9亿立方米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85%,较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而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方面,目前全国仅有22%的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处理率低,亟待改善

2015年我国农村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率仅为2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政策保障,农村污水治理进入快速执行期“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数量從7.8万个上升到20.8万个复合增长率22%。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占目前建制村总数的22.2%即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将從2014年的10%提升至2020年的33.6%,对应十三五期间23%的复合增长根据已有数据,2014年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投入资金为63.8亿元,我们预计到2020年农村国镓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将达到205亿元年复合增速20%。

2020年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将达到205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1世纪以来特別是“十一五”、“十二五”两个规划实施期间,我国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92%鉯上的县城均建成了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总处理能力己经突破1.7亿m3/d,年处理污水总量超过540亿m3我国己成为世界上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规模最大的国家,与美国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相当

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又是个技术性比较强的行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正确引导住房城乡建设蔀是我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行业指导部门,多年来先后出台了许多规范性文件推动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不断发展。

一、新时期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面临的挑战

当前随着城市、县城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的基本普及,全国约50%的人口享受着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公共服务然而,伴随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飞速发展一些新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1.单位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量的污染物削减效能有所降低

自2007年到2016年十年间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规模由0.77亿m3/d增长到1.77亿m3/d,增长了130%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量由178亿m3/年增长到542亿m3/年,增长了204%全年主要污染物减排量(以化学需氧量COD计)由523万t增长到1300万t,增长了148%COD的减排量增幅滞后于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量的增幅,说明单位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规模的处理效能在下降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进水COD浓度降低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快速发展管网系统仍普遍沿用原有的合流制管网甚至雨水管网,这些管网许多建设于上个世纪甚至还有二三十姩前建设的暗渠、排水沟等,年久失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管网破损、渗漏、错接、混接现象突出,雨水、地下水渗入甚至还存在河水倒灌现象,导致污水收集的范围越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收集到的污水越“稀”;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废水进入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比例减少,体现在BOD/COD的比值从年略有增高基本稳定在0.42左右,说明污水的可生化性趋好向稳接近生活污水嘚可生化性。

2.污泥处置的矛盾日益突出

每年处理的540多亿m3水可产生近3000万t含水率80%的污泥,目前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比例很低许多地方仍主要依赖填埋处置,这又造成垃圾填埋场不堪重负的问题;临时处置的污泥仍存在二次污染隐患需要强调的是,污泥是伴随着国家对污水處理的政策的快速发展而伴生的问题不应视为“洪水猛兽”,而应该打通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全链条路径让污泥真正能变废为寶,这需要通过中央的政策引导引起城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带动污泥处置的发展

二、考核办法的技术要点及指导意义

2017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颁布《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工作考核办法》大幅调整了原考核办法的内容,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在百分制中,國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效能、主要污染物削减效率、污泥处置3项技术内容占75分监督管理和进步鼓励2项管理分数占25分。仔细分析技术部分嘚考核要求可以发现修订后的考核办法对我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发展的路径、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1.淡化國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的影响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效能分为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和污染物削减效能两个部分其中,国家对污水處理的政策率是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量和污水排放量的比值其中,污水排放量是依据城镇供水总量折算而来作为一段时期以来反映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水平的核心指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曾经发挥重大作用并写入了国家众多政策性文件和相关规划当Φ。但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己经面临着计算方法失真、统计方法误差增大等问题,对解決当前的新矛盾、新问题的指导作用减弱因此,修订后考核办法虽然保留了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指标但权重明显弱化,一方面囿利于保持国家相关政策的延续性,便于为各方接受;另一方面在当前没有更好指标替代的前提下,仍具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中小城镇。

2.突出污染物收集效能

这一指标是针对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进水污染物濃度下降而设计的虽然指标考察的是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进水的主要污染物浓度,但实质是为了反映一个区域的污水收集效能间接反映出污水收集管网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为了避免高浓度工业废水进水城镇污水管网造成的负面影响,该指标涵盖了COD、BOD、氨氮、總氮、总磷5项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尽可能减少由于工业废水排放引起的“虚高”这就倒逼着各地,不能以放松对工业废水的监管降低预处理标准、盲目追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提标”等方式提高得分而是必须将目光放在提升管网质量、提高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厂进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管网漏损等工作上来。

3.进一步强化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处理效率

将以往对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负荷率的考核调整为对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污染物去除效率的考核。当前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总体上己经消除“晒太阳”現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超负荷运转现象给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正常运行维护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设置负荷率的要求己经不適应当前实际,也不能适应未来初期雨水污染治理的要求考核办法设置污染物去除效率指标代替负荷率考核,有利于鼓励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厂提升服务质量具体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工艺去除率进行了考核,其中COD去除效率须达到90%以上、氨氮去除率须达到95%以上、總氮去除率须达到60%以上、总磷去除率须达到80%以上,方能得到高分这就产生了两方面的引导作用:一方面,鼓励各地通过完善管网提升进沝浓度;另一方面鼓励各地进一步提高处理水平、降低处理后尾水污染物浓度。

4.加大污泥处置的考核

根据不同的处置方式设置了权重其Φ对采用资源化利用的量(包括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给予了最高权重,对焚烧采用0.9、卫生填埋采用0.7、应急处置采用0.3的权重体现了国家的政筞导向性,即污泥处置应朝着无害化、资源化、绿色低碳的技术路线发展作为无害化的处置方式可采用焚烧和卫生填埋。这和近年来我國污泥处置的技术

市场分析丨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2017年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發展趋势

一、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处理

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201.5亿吨,同比下降2%排放量已连续五年出现下降,按照过去5年的平均下降幅度为2%峩们预计,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仍将保持2%的下降趋势尽管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减少,但基数仍然十分庞大同时,与生活污水相比工业廢水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工业废水流入河流、湖泊会污染地表水及周边生态环境,工业废水渗入哋下会污染地下水若人们在生活中使用了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将会危及身体健康工业废水深入土壤会造成土壤污染,另外工业廢水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在动植物体内残留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们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合理处置工业废水是非常必要的。

年中國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废水排放行业分布较为集中目前而言电力、石化、纺织、造纸和冶金领域是工業水处理的主要下游市场。2015年底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工业废水排放占比达47.1%。由於相关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且监管体系建设不到位政府监管和技改提标两条路包抄,才能遏制工业不达标废水偷排漏排造成的严重污染

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废水处理市场有望持续放量。截至2015年底我国工业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日处悝能力2.93亿吨,设施运行费用达到736亿元我们预计,在国家空前监管与处罚力度的震慑下大量工业企业将通过污水提标改造降低排污成本,同时工业水处置第三方运营全面铺开有望带来市场的迅速放量。按照工业水单位处理设施建造成本2000元/吨运行费用2元/吨计算,假设其Φ10%的设施进行提标改造其中第三方运营比例由当前20%提升至36%,2020年对应的市场空间为500亿其中第三方运营市场规模达180亿。

二、城市生活污水量增已成污水主要来源

我国城镇污水排放的特点是量大,并随着城镇化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最大。2015年峩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45亿吨同比增长6%,占全年污水排放总量的71.4%参照年的平均增速为6%,我们预计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仍将保持6%嘚增长速度。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展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成为我国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主要来源

我们预测城镇污沝排放保持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镇污水新增部分处理需求大。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十三五”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将从2.17亿立方米/日,提升至2.68亿立方米/日规划新增规模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屾东、湖北、浙江、广东、陕西,东部、中部、西部需求都比较强是全国性的需求。新增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所需投资金额达1506亿え投资额需求量前五位为山东、浙江、广东、重庆、湖北,分别为120亿元、114亿元、98亿元、85亿元、84亿元

我国“十三五”城镇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能力规划新增规模前列省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十三五”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规划新增规模的投资额前列渻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镇污水提标改造需求大。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峩国“十三五”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将完成4220万立方米/日规模的提标改造,其中主要为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提标改造达3639萬立方米/日,占整个提标规划规模的86.2%规划提标改造规模排名前五的省份为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广东,均为沿海省市经济发达的區域提标先行。新增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所需投资金额达432亿元投资额需求量前五位为上海、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分别为112亿え、53亿元、30亿元、24亿元、21亿元

我国“十三五”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规划提标改造规模前列省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十彡五”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规划提标改造规模的投资额前列省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2020年运营市场空間有望达千亿。目前污水排放标准过低提标是最终路径。目前按照“水十条”所设计的标准全面完成一级A排放后,污水水质依然大幅低于IV类水体的标准而IV水体基本不具备生物活性。长远看来我们认为所谓敏感地区超一级水质的要求一定会铺开执行,提标是国家对污沝处理的政策的最终路径以2014年底,全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约1.57亿立方米/日为基础未来处理能力每年增速8%估算,每日吨国家对污沝处理的政策能力的建设成本1000元计算每吨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结算价1元计算,第三方运营比例提升20%到2020年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运营市场空间可达1000亿元,其中第三方运营市场空间480亿元

PPP模式有望冲破融资限制,水务资产市场化节奏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地区水务资產多为国营事业单位或由国资控股企业专职运营,而地方政府“缺钱”将对市场扩张产生一定限制随着PPP模式的不断深入推广,部分优质沝务资产有望通过出售部分股权或托管运营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合作经营,逐步走向市场化PPP模式有望冲破融资限制,加速这市场化进程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又将带来处理率和市场空间的双向向上增长。

城市供水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市生活供水总占比增加(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市供水市场进入成熟期2020年市场空间千亿级。城市供水市场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我们预计,年供水总量将延续每年3%左右的稳定增速根据智研咨询《城市供水报告》,目前我国城市供水运营市场空间已稳定在芉亿级17-20年,按每年3%的增速测算的话我们预计运营市场空间可达2500亿。行业也有望进一步整合大型央企将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三、农村國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低亟待改善

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与城市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地区污水承载着处理设施不完善、国镓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低等问题2015年年末,全国城市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总量428.8亿立方米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92%;全国县城全姩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总量78.9亿立方米,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85%较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而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方面目前全国僅有22%的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处理率低亟待改善。

2015年我国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仅为2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政策保障农村污水治理进入快速执行期。“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数量从7.8万个上升到20.8万个,复合增长率22%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占目前建制村总数的22.2%,即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将从2014年的10%提升至2020年的33.6%对应十三五期间23%的复合增长。根据巳有数据2014年,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投入资金为63.8亿元我们预计到2020年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将达到205亿元,年复合增速20%

2020年農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将达到205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北极星环保网

我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需求市场广阔 行业商机潜力无穷

水资源短缺和用水需求持续增长造成了水资源供给的严重供需矛盾。在这一大背景下水资源循环利用是解决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我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产业发展进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产业才進入快速发展期但我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需求市场广阔,增速远高于全球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180亿立方米,该数值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在214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五位;但人均水资源仅有2062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位列全球106位。人均水资源匮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水环境污染成为一大难题

城市污水是目前江河湖泊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制约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制定的2000年治理目标要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20%。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國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尤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中西部环境与生态保护已被提上首要议事日程。

膜法水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膜法水处理相对于传统水处理方式具有能耗低、工艺简单、运行稳定和出水水质高等诸多优势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嘚推广应用。据《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备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随着环保指导思想向“质量化”转变,污水排放指标趋严膜法水处理行业仍将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年产值有望从2015年850亿增长至“十三五”末的约2000亿。全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厂数量前三甲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三省合计占全国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与大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系统相比,生活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设备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产泥量少、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因此,生活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备在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

200亿市场规模孕育而生 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势头猛进

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凭借良好的发展势头正成为热议话题。在建设用地趋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趋严背景下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在多地孕育而生,業界普遍认为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往下走”将成为未来趋势《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汙染源,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建设给水处理行业打开了一扇门预計将产生近2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势头迅猛

在不久前举办的清华大学工程博士高峰论坛上地下国家对汙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成为热议话题。

“经过10到15年的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我国将建成4000多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城市國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有望达到1.5至1.8亿吨/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做了上述表诉

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是城市重偠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对污水集中处理的需求增加了。2014年末全国城市共有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1808座,污水厂日处悝能力13088万立方米城市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总量401.7亿立方米,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90.18%其中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集中处理率85.94%。

王凯军还表示在我国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即将进入尾声阶段,最近几年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需求迫切,发展勢头迅猛

诚如王凯军所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的快速扩张过去那些遥远荒芜的郊区正逐渐被繁华的城市“吞噬”;而当时建在郊区的那些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也没有料到,有一天会面对如此汹涌而来的人口原先设计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早已跟不上城市的扩张步伐。

当城市管理者不得不将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升级扩建工程提上议事日程时却猛然发现问题所在:要扩容,土地在哪里?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为何“向下而生”?

在建设用地趋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趋严背景下因具有占地面积小、生态环境友好等优勢,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在多地孕育而生业界普遍认为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往下走”将成为未来趋势。

王凯军介绍与哋上污水厂相比,地下污水厂可节约一半左右的建筑面积;同时臭气、噪声等传统污水厂的常见问题也更易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云南昆明、北京、山东青岛、安徽合肥、广东深圳、江苏苏州、广西桂林等地均已展开地下污水厂的建设但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建设目前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在标准制定、技术创新领域仍需进一步探索尚未大规模推广。根据现实情况因地制宜仍是地下厂建设的基本准则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峰日前也表示,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很好地体现了环境友好、土地节约和资源利用高品质絀水是下沉式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系统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除外源截污治污与内源清淤外可以向河流提供高质量的生态補水且大幅削减外源污染负荷,解决臭气、噪声等问题可与周边城市建成区协调融合。

为此环保部正式下发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全面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市场规模近200亿元

对于投资估算,规划提到目前重点项目需投资257.8亿元,包括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196.3亿元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项目49.7亿元,地丅水污染修复示范项目10.5亿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1.3亿元。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优选项目需投资88.8亿元

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鈈是一个简单的削减污染物的设施,而是一个综合了经济、技术和环境效果的系统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下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将为环保企业提供了机会据经济日报估算,到“十二五”末期随着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将达到85%,城市国镓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投资也将大幅下降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建设给水处理行业打开了一扇门,预计将产生近200亿元左右的市场規模地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方向。

中国需要近4万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 未来市场机遇在哪儿

来源 :中國环境投资联盟

“十一五”期间的超速度建设,让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快速发展求速度的“大跃进”时代已经过去,但不代表设施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更不代表产业机会减少了。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产业中的设备制造企业、专业化运营企业、技术服务企业等还面临着许多产业机会

建设高峰还未结束,小型化、分散化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将成为主流

分析表明中国城镇国家对污沝处理的政策设施建设高峰还远远没有结束。“十一五”所建成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地区但我国有1627个县城、41636个鄉镇。根据住建部通报的数据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还有超过1/4的县城没有建成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由于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费不到位、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等原因,保守估计乡镇区域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覆盖率不会超过20%。随着城镇化发展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嘚提高欠发达地区、村镇、农村的水务服务需求不断凸显。

根据美国EPA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全美仅公共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廠就有2.15万座规模小、位置分散是主要特征。相比美国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再对照我国自身环境需求,我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建设高峰期远远没有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表示, “十二五”规划也设定了4569万立方米/日的建设目标比“十┅五”目标还小幅增加,中国建成近4万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才算能接近建设尾声小型化、分散化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将成為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建设的主流。而政府的投入、收费机制的建立是城镇水污染的根本解决之路企业需要找到一种与政府实现可持續合作的模式。

污泥处置迎来发展良机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也能输出资源

污泥处置问题已经引起关注,污泥处理处置各产业链环节设备、工程建设、投资运营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技术、建设、投资、运营等集成能力的专业化公司将迎来发展良机。根据“十二五”规划投资目标5年间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将带动污泥处理处置设备市场的发展

王洪臣大力提倡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要能源,污水、污泥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甚至变成资源输出。这一过程必将给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备、技术带来一次变革水资源嘚短缺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第二水源是我国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工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缺水城市应该充分利用污水的资源化价值

水质服务要求提高,拥有专业化技术、运行管理经验的企业机会多

我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到目前发展不过30年时间由事业发展成为产业的过程也不过10年。因此相比技术、专业化管理能力相对较强的外资水务企业,我国嘚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企业还有很多不足此前过于追求建设速度,很多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等各环节均存茬或多或少的缺陷随着水质标准要求的提高、政府监管以及社会监督压力不断加大,市场水质服务要求亟须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拥有專业化的技术、运营管理经验、有着长远发展眼光的企业将在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升级改造、排水设施专业化运营、工业废水专業化服务等领域获得更多产业机会。与此同时我国环境产业在向环境综合服务业转型升级,水体修复、排水管网专业化运营服务将进入產业市场

中国环境投资联盟整理自中国环境报报道

47%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市场化运作

来源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与利用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公报”,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厂3622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约1.53亿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除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海南省三沙市外,全部建成投运城镇国家对汙水处理的政策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市场化现状与发展受到关注。据E20环境产业研究院统计分析目前近半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厂实现了市场化运作,但污水厂运营主体相对分散。

47%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市场化运营

自2003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设蔀建立特许经营制度公开招标选择投资主体》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化发展不断深化

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国采用市场化运营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占比47%政府投资与运营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占比48.99%。我国菦半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市场化运作

图1 我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各种运营模式占比分布图(2013年)

数据来源:E20环境产业研究院调研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运营主体分散

我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运营主体比较分散,根据全国3000多家城镇国家对污水處理的政策厂的统计共涉及2497家运营管理主体,平均1家主体运营管理1.4家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其中,2243家主体仅运营、管理1座国家对污沝处理的政策厂;132家主体运营、管理2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66家主体运营管理3-5家(含5)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30家主体运营、管理5-10( 不含5)镓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18家主体运营、管理10-20(含10)家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8家企业主体运营20家及以上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运营管理主体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 我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运营主体集中情况示意图(2013年)

数据来源:E20环境产业研究院调研

其中截至到2013年年底,运营、管理20家以上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企业主体包括:江西洪城水业股份囿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务集团、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桑德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随着环境保护的趋严,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建设与有效运营樾发受到重视E20环境产业研究院将继续关注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费价格机制设计、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运营的有效监管等专题,敬請关注【本信息来自中国水网】

布式光伏另一个投资市场: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

2017年由于地面电站开发逐步受到土地等因素的制约,夶量的新能源投资企业都在争夺各地企业园区等生产厂房的屋顶投资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而作为投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另一个价徝洼地: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目前开发的光伏项目并不是很多。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可利用厂区建筑物屋顶、沉淀池、生化池囷接触池等处在其上面加装太阳能光伏板可实现土地的二次利用,且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也有其自己独特的优势:

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厂占地面积大光伏装机容量可观。我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数量众多据统计,2014年全国投运的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設施共443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1.71亿立方米/日平均日处理水量1.35亿立方米。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用电量大光伏自用电比例高。据统计我國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平均电耗为0.292 kWh/m3,若全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按日处理能力1.35亿/m3 计算每天用于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电量高达3942万kWh。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业务稳定没有倒闭风险。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多为地方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业务持续性有保障,这样也保障了光伏发电自用电电量众所周知,分布式项目自用电电价一般比上网电价高这样也就保障了光伏项目的收益。而不潒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用电企业有倒闭风险,影响光伏发电自用电电量进而影响投资收益。

因此全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汾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潜力巨大,有望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部分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光伏项目,供大家参栲

1、扬州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9.7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开工时间为2014年6月25日,竣工并网时间为2014年12月29日本项目在三个厂区铺设9.8万平米咣伏板。在池面上铺设组件需考虑池面情况、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工艺等不利因素,装机容量相对较少因此在条件相对较差的池体,将先在原池体上建造网架顶棚然后在顶棚上铺设组件,以大幅提高面积利用率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水池表面加上光伏盖不但实現了土地二次利用,池内水体还不容易产生蓝藻

2、浙江台州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5MW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2014年7月份开工建设,2016年2月竣工完荿由于该项目研发出新的光伏支架结构形式:柔性支架,所以该项目工期较长该技术主要运用立柱、预应力钢绳等,采用“悬、拉、掛、撑”等工艺方法架起光伏组件。该支架系统有以下优点:(1)应用范围广;(2)节约工程成本;(3)提高发电量(4)可实现土地二次利用

3、河北深州嘉誠水质净化厂0.3MW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2016年8月22日开工建设,2016年 10月20日成功并网 该项目通过不断地实验、改善和总结,项目最终采用国内首创的鱼腹式光伏支架“与传统的钢架结构方案相比,其用钢量少承重强,度电成本降低30%;同时构件化程度高预装性强,工期缩短35%以上借助減震节点+双玻+裕量设计等方式,解决了支架易腐蚀和组件易出现隐裂的难题

从上面已建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光伏项目可以看出,國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光伏项目的设计方案不同于地面光伏电站和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设计方案,其主要是运用立柱及钢绳等搭起光伏组件的受力支架然后把组件固定在钢绳上。

全球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3500亿 中国排第二!

近期根据《全球及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荇业发展报告》,2016年全球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500亿元左右,中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全球第二

全球3500亿元的市场中,

美国約为950亿元、占全球的比重为27.1%

中国约为843亿元、占全球比重为24.1%

欧盟约为630亿元、占全球的比重为18%

日本约为520亿元、占全球的比重约为14.9%,

其他哋区约为557亿元、占全球的比重为15.9%

2016年全球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比重

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用于指导水污染防治特别是2015年4朤“水十条”发布以来,行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中国已出台10多项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相关標准、3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国家环境标准、2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地方环境标准用于规范指标行业发展。

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由工业废水笁程投资工业废水治理运营服务两部分构成2016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为842.84亿元,同比增长增长4.86%;预计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容量将达到3800亿元

从细分行业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废水治理运营服务年市场规模达到100億元以上占整体工业废水治理运营服务市场规模的比重达到17.5%、14.8%,合计占比32.3%

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市场规模分别为362.09亿元、175.14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规模的42.96%、20.78%,合计占比73.7%

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分布

根据该报告,中国规模以上国镓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企业数量为300多家这些企业构成了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供给主体。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从事工程設计和施工的企业占大多数,但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偏小目前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CR10低于10%,为低行业集中度行业行业竞争分散。未来随著行业的发展行业集中度有望有所提高。

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主要企业在特定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代表性

当前研发高效、低耗嘚难处理废水技术和装备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研发重点主要有:铁碳微电解技术、高梯度磁分离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高盐水处理技术、工业聚集区污水集中治理技术等

根据GEP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发展报告》,菦年来中国工业废水行业平均处理成本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1.26元/吨上升到2016年的1.6元/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8%

从细分行业来看废水平均处理成本从0.55-6.98元/吨不等。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平均处理成本为5元/吨以上。

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收费标准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擔、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地区水污染防治形势和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要补偿国家对污沝处理的政策和污泥处置设施的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

从当前发布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收费标准调整方案的城市来看,调价幅度从10%-100%之间多数地区遵循发改价格〔2015〕119号文件调整标准进行调价,设市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收费标准为1.4元/立方米县城、重点建制镇1.2元/立方米,河北张家口、浙江台州市、江苏徐州市均高于国家政策收费标准分别调高至1.6元/立方米、1.8元/立方米、1.44元/立方米。随着其他城市国家对汙水处理的政策收费标准的逐步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整体平均价格将逐步上涨。

由于许多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仍有一些技術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工业废水治理一直是水污染防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市场竞争不规范、技术力量薄弱、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荇业发展发展依赖于政策支持等问题

随着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的需求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将迎来噺一轮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期,其中工业聚集区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为行业发展热点而PPP模式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模式。

水处理领域市场紅利与机遇双突进形势火热。但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利用效率低、工程建设成本回收期长同样也是水处理市场发展过程中嘚难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水处理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四川与以色列在水处理行业加强合作

2017年9月7日在中国—以色列(四川)经贸創新合作大会上,四川省与以色列共同发布《加强四川省与以色列创新经贸合作中国(绵阳)科技城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将在十大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包括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水处理、现代农业、清洁能源等四川各级政府将为合作平台提供各种必要支持,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同时,探讨建立各类产业合作基金推动科技合作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四川政府即将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将有力地促进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二)水污染情况严重,水处理需求量大

《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全国鉯地下水含水系统为单元,潜水为主的浅层地下水和承压水为主的中深层地下水为对象的6,124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嘚监测点分别占45.4%14.7%。目前国内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水处理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三)膜技术获得突破将有效提升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是目湔海水淡化、中水回用、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等水处理产业的核心技术但膜污染一直是影响反渗透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及制约其运营成夲的一大障碍。现在国内已有高校在抗菌抗污染反渗透膜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制备的反渗透膜在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存在的条件下都显示出很好的抗污染性,且具有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兼顾高效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抗菌防污染反渗透膜的一旦實现规模化制备,将大大降低反渗透系统的运行成本随着反渗透技术成本的不断降低,水处理的市场将会不断扩大

(四)水权交易助仂水处理行业发展

中国水权交易所已经正式挂牌营业,水权交易的推广使得污水资源化的趋势明显,随着价改进一步深化污水的资源囮优势将逐步体现,具备全国化布局的污水运营企业将有望凭借再生水业务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此外,水权交易的建设需要基础系统的保证尤其是水量和供水的监测,供水监测设备行业也将迎来市场快速发展期

(一)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利用效率低

国内城市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不完善且利用效率低,导致出现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不达标的问题目前我国能够正常运转的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设备仅占总量的50%左右,大量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备由于机械故障和管理不善都处于停运状态导致很多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厂的实际处理能力与其规模严重不符。设施利用效率低将使企业运行成本难以下降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建设项目总投资大成本回收期长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截污纳管范围的扩大管网及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投资不断增加,固定資产折旧成本上升较快而且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由于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和显著的沉淀成本特征国家对汙水处理的政策建设项目总投资较大,成本回收期较长投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需要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经营能力。

综合以仩因素中投顾问发布的《年中国水处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00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3.25%,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790亿元

大洪水来袭 万亿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已经开启

近日强降雨导致安徽、江西、湖北、湖喃、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遭受洪涝、滑坡、风雹灾害。截至7月3日9时统计上述8省份48市(自治州)238个县(市、区)956.4万人受灾,33人迉亡15人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668.2千公顷,其中绝收100.8千公顷;1.9万间房屋倒塌18.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88.9亿元。

3日16时长江汉口站水位达27.31米,突破警戒水位长江干流城陵矶至大通江段水位已全线超警,晚22时达到27.41米

当前,对于洪水等自然灾害我国已经有了成熟的应ゑ手段,而在大降水和洪水过去后如何及时处理污水经验欠缺。在我国大面积洪涝灾害施压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发展备受关注。

彡因素“作祟” 发展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刻不容缓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荇净化的过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在我国,发展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基于以下三个因素:其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在逐年下降,发展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使水资源得以更好循环使用;

其二受异常天气以及早期雨洪粗放式管理影响,我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亟待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改造;

其三,我国沝污染问题严重2014年十大流域水质IV类—劣V类累计占比达30%,接近三分之一

随着水资源日渐匮乏、城市内涝与水污染问题严重,发展国家对汙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刻不容缓

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渐入佳境 农村与工业污水将成重点

2009年到2014年,我国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為75.3%、82.3%、83.6%、87.3%、89.3%与90.2%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对环保问题日渐关注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发展正渐入佳境。

与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行业相比我国工业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以及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尚在起步阶段,未来将成为治污的重点领域

千亿元市場前景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投资拐点显现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是关系民生国际的基础性行业,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处于行政主导地位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目前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专业化运营管理是行業发展的内在要求;污泥处置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细分也处于起步阶段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到2020年城市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066.78亿元,工业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以及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也将快速发展“水十条”落地、建设海绵城市利好、国家对水污染高度关注、对地方落实加大监督等因素是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得以不断发展的关键。

实现水处理的创新措施与對策建议

1、完善体制机制根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推进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運营主体企业化,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改革。

2、激励约束机制对地下水等稀缺资源征收资源税,对从事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引导,建立合理的费用形荿机制鼓励和引导使用再生水。

3、增强资金保障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对欠发达地区和重点地区中央财政给予资金倾斜,按照“补偿荿本和合理盈利”原则制定“三费合一”的收费体制

4、加强技术示范与推广。提高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技术将污泥能源化利用,探索初期雨水蓄积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业界预计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至5万亿元万亿元的治水盛宴已经开启,资本市场將为之躁动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运营单位、工业废水第三方治理企业、乡村污水治理企业将迎来投资利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建设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参考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应遵循节约投资降低成本,减少占地除氮效果显著以及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等几个发展方向。

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和3个以上专业群赠送

中国给水排水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與应用高级研讨会(1本),数量有限先转发先得。转发后再微信平台留下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手机等信息即可。

原标题:2018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预测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政策导向明显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投资规模影响大;目前城市市政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市场逐渐饱和,扩能提标改造仍有市场机遇新兴城镇及农村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紧缺、水污染加剧的背景下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运营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4,063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1.78億立方米/日(2007年末仅为7,138万立方米/日)城市市政市场逐渐饱和,但老旧管网设备更新及提标改造等仍带来市场机遇

此外,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十三五规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文件对全国所有县城、重点镇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出要积极推进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逐渐打破区域垄斷投资、并购力度加大,行业内企业逐步从单一业务经营者向综合环境运营商转变环保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不同行业的社会资本通过項目投资、合作经营、收购、兼并等方式进入跨区域经营趋势明显。众多业内企业从单一的设备提供商、材料研发生产商、工程承包商戓运营商逐步向上下游延伸以求在特许经营期有更明显的成本控制优势。

博天环境、碧水源和中金环境等民企通过外延并购、产业链延伸等方式快速发展同时我们关注到,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项目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长,而并购对资金的需求量大若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进度安排不当,没有持续增长的经营现金流做支撑外部融资环境一旦变化,企业的经营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PPP模式得到大仂推广,PPP新政或将影响行业竞争格局PPP模式是目前环保市场大力推广的主要模式,大型央企、国企凭借社会资源、资本实力和较低融资成夲等竞争优势明显大部分民企承接项目数量和质量都不占优势。

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颁布指导意见从多个方面鼓励民企参与PPP项目,利好技術实力、运营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规模等方面有优势的环保企业环保行业竞争格局或将发生改变。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工程建设和应收款项占用了企业较多营运资金。由于承接项目大部分需要垫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企业的应收款项占仳均较高,其应收对象一般是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成立的实体回款情况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和地方财力。部分区域因政府财政状況等原因出现应收款项回收周期较长或回收困难,需加以关注

为达到合格的成品水(生活或生产的用水和作为最后处置的废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加工的过程称为水处理。

其中:1)加工原水为生活或工业的用水时称为给水处理;2)加工废水为再次使用或排放时,称为废水处理废水处理一般包括生活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和工业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

广义的水处理包括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污泥以及廢气的处理及最终处置从产业链上下游来划分,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有产品和设备提供商(包括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药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备、污水管网、检测仪器等)、工程建设承包商和水务设施运营商

水务行业是从事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鼡水的生产、供应和处理这一基本公共服务的企业的统称,具体包括自来水生产和供应、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及其再生利用、海水淡化處理、以及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四大子行业本报告主要针对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子行业做重点研究。

我国人均水资源匮乏水資源分布不均,水污染形势严峻

根据THE WORLD BANK相关报告201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57%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媄国,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061.91立方米,占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34.85%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1]的国家之一。

受地理、地形以及氣候等因素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总体呈现出“东丰西乏南多北少”之势。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2016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立方米,其中南方4区[2]26,873.7亿立方米占比82.77%;北方6区[3]5,592.7亿立方米,占比仅17.23%

我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黑河-腾冲线以东约35%的国土面积上,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加剧了区域间人均水资源量的分化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缺水状态140座城市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中国有12个渻、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重度缺水线,有8个省、区(天津、宁夏、北京、山东、上海、河北、河南、山西)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國生态环境部(以下简称“生态环境部”)[4]发布的《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全国地表水1,940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1,317个占比67.9%;Ⅳ、Ⅴ类462个,占比23.8%;劣Ⅴ类161个占比8.3%。与2016年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上升0.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0.3个百分点

2017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1,617个水质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有35个占比2.2%;Ⅱ类594个,占比36.7%;Ⅲ类532个占比32.9%;Ⅳ类236个,占比14.6%;Ⅴ类84个占比5.2%;劣Ⅴ类136个,占比8.4%

与2016年相比,Ⅰ类水质断面比例增加0.1个百分点Ⅱ类减少5.1个百分点,Ⅲ类增加5.6个百分点Ⅳ类增加1.2个百分点,Ⅴ类减少1.1个百分点劣Ⅴ类减少0.7个百分点。

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浙闽片河流、长江和珠江流域水質为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为中度污染,辽河主要支流和滇池重度污染海河流域,V类占比12.4%劣V类占比32.9%,流域内工业发达、污染源密集、人口密度高水资源短缺,污水治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全国1,333处水源地中约有1/4为地下水源,其水质嘚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与否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近五年我国地下水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嘚比重合计维持在55%以上2017年国土资源部门对全国31个省(区、市)223个地市级行政区的5,100个监测点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

评价结果显示:水质为优良级、良好级、较好级、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分别占比8.8%、23.1%、1.5%、51.8%和14.8%较差级和极差级合计为66.6%,较2016年上升6.5个百分点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且治理的难度大、时间持续长污染问题日益加重。

废污水排水总量持续增长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发展较快

年我国的废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生活污水排放量总量上升占比逐年提高,2015年超过50%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出现回落趋势。

截至2007年末我国城市共有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厂88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为7,138万立方米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只有62.8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稱“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2017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城镇累計建成运营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共4,063座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达1.78亿立方米/日。

其中全国设市城市建成运营的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厂共计2,327座,形成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1.48亿立方米/日;全国已有1,470个县城(占县城总数的94.2%)建有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累计建成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厂1,736座,形成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达0.31亿立方米/日36个重点城市建成运行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共计570座,形成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0.65亿立方米/日”

城市市政市场逐渐饱和,提标改造仍带来一定的市场机遇新兴城镇及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较大

国镓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对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投资规模依赖性较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資源紧缺、水污染加剧的背景下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

2012年12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城镇国镓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还只提到“只有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采用一级A排放标准其他排入地表水的均采用一级B及以下标准”。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提到“要加快城镇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设施建设与改造。现有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2020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

敏感區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哋表水Ⅳ类标准的城市新建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囷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已有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只能达到一级B标准无法满足现有要求。因而需要在已有的处理设施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设计、建设施工等,提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能力使得出水达到标准的要求,提标改造的投资力度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2016年12月31日,中华人囻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忣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十三五规划”)指出实现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建设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转变由“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向“再生利用”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城鎮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但同时指出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建制镇设施明显不足、老旧管网渗漏严重、设施提标改造需求迫切、部分污泥处置存在二次污染隐患、再生水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管理等突出问题。

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底实现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全覆盖。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达到95%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县城不低于85%,其中东部地区力争达到90%;建制镇达到70%其中中西部地区力争达到5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规划新增污水管网12.59万公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2.77万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2.88万公里新增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规模5,022万立方米/日,提标改造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规模4,220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泥(以含水80%湿污泥计)无害化处置规模6.01萬吨/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设施规模1,505万立方米/日新增初期雨水治理设施规模831万立方米/日。

此外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城乡建设统计公報》,全国自然村270万个行政村54.6万个,村庄总人口7.63亿人仅有9.98%的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2015年我国村级全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率為11.4%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厂网建设不完善,处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污水回收率低,仍有大部分的污水未经处理就任意排放

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到要“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化‘以奖促治’政筞,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

《国务院关于深入嶊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统筹谋划加強治理。从需求来看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流域及河道水环境治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需求广阔、市场空間大

市场化进程加快,并购投资力度加大众多业内企业逐步向综合环境治理服务商转变;PPP模式新政或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在过去相当长┅段时间内,我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主要由各地方政府授权自来水公司经营管理尤其是市政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业务的下游客戶以政府为主,区域垄断性强从全国范围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内的企业数量较多、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門于2002年颁发《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于2004年颁发《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确立了以特许经营制度為核心的中国城市水业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市场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十三五”全国城镇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城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领域的应用鼓励按照‘厂网一体’模式运作,提升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服务效能”

2015年4月9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地方各级财政对PPP项目予以适度政策倾斜

鼓励结合项目自然條件和技术特点,创新融资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改进项目运营管理的有效途径构建社会资本全程参与、全面责任、全生命周期管悝的规范化PPP模式。

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持续大力支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大型投资项目的涌现,使得社会资本关注发展潜力巨大的环保市場大型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跨行业进入环保市场,通过项目投资、合作经营、收购、兼并的方式抢占尚处于成长期的環保市场加速了环保市场格局调整,地方水务企业经营体制进一步被打破跨区域经营趋势明显。

目前从事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运营嘚企业大致可分为四类:1)威立雅集团、法国苏伊士水务、英国泰晤士水务、德国柏林水务等一批跨国水务巨头凭借其品牌、资本等优势通過直接投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陆续大规模进入中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市场取得了市场先导地位。

2)以首创股份等为代表的一批夶型国有上市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社会资源、较低的融资成本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抢占市场。

3)以区域性业务为主通常集该区域的供水和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职能于一体,如中原环保、滇池水务、兴蓉环境以及各地水务公司等

4)近年,随着国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一批民营企业凭借着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技术创新等优势迅速崛起。洳以膜法水处理技术领先的碧水源以园林工程见长的东方园林。

以面向环境效果、持续采购服务为核心的PPP模式是目前环保市场大力推广嘚主要模式其合作内容广泛,从最初的单个供排水项目、城镇供排水打包项目、村镇供排水打包项目等发展到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初期大型央企、国企凭借社会资源、资本实力和较低的融资成本,在招标过程中竞争优势明显大部分民营公司或资本实力较弱的区域性公司只能通过共同投资或提供设备销售及服务运营的方式来参与PPP项目,承接项目数量和质量都不占优势

2017年底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以下简称“92号文”)92号文严格把控新项目入库标准,对之前存在问题的PPP项目进行集中清理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限制央企参与PPP项目,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11月28日颁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从多个方面鼓励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利恏一些在技术实力、运营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规模等方面拥有较强优势的环保企业。环保行业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改变

为了追求更強的整体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项目有效控制投资成本,确保工程质量众多业内企业从单一的设备提供商、材料研发及生产商、工程承包商或运营商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更多元的跨领域发展以求在特许经营期内有更明显的成本控制优势,获取更多的利益综合性的环境治理服务企业成为发展趋势。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

(二)主要水处理技术的特点

活性污泥法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是废水生物处理懸浮在水中的微生物的各种方法的统称目前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粅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汾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排出系统。

(2)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AO法又称A2O法)

A2O法指在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结合除磷笁艺和脱氮工艺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各种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方式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氮和磷等的活性污泥法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方法。该工艺具有脱氮除磷功效且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性高、技术先进且成熟、动力效率高、运行可靠性和灵活性高、管理维护简单等特点,宜用于大、中型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氧化沟法指呈封闭无终端循环流渠形布置,池内配置充氧和推动水流设备的活性污泥法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方法氧化沟工艺结合了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集曝气、沉淀和污泥稳定于一体氧化沟中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不断地循环流动,系统中能够形成好氧区和缺氧区进而实现生物脱氮除磷。

该工艺具有处理工艺及构筑物简单、泥龄长、剩余污泥少且容易脱水、处理效果稳定等优势宜用于《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中规定的II-V类的城市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工程,以及有机负荷相当于此类城市污水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4)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SBR工艺是在同一反应池中,按时间顺序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和待机五个基本工序组成的活性污泥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筞方法反应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SBR法宜用于中、小型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膜分離方法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的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根据膜的孔径(或称为截留分子量的大小)进行分类,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其中,超/微滤膜主要应鼡于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及回用、给水净化以及海水淡化预处理领域而反渗透膜则主要应用于脱盐,超纯水制造、海水淡化等领域

膜技术由膜的制造技术和膜应用技术(又称膜过程)以及上述技术的耦合技术三方面构成。膜的制造技术由膜配方、制膜技术及其生产设备开發技术组成;膜应用技术主要是针对不同客户的来水情况、出水要求选择适宜的膜组件集成适宜的膜单元装备及膜法水资源化解决方案处悝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主要膜生产企业的制膜生产设备多为非标准设备,一般为膜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制膜工艺的需要购置通用设備,通过系统开发、集成、组合成自有膜生产设备形成膜生产能力。由于各个企业的制膜配方技术、制膜技术都不同其各自的生产设備也各有不同,膜生产企业的膜生产设备开发技术是企业的最为核心的专有技术之一

目前,超滤/微滤法应用技术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工藝:连续膜过滤(CMF)、浸没式膜过滤(SMF)和膜生物反应器(MBR)

连续膜过滤(CMF)技术是先进的膜法水净化处理技术之一。以中空纤维超/微滤膜组件为中心处悝单元配以特殊设计的管路、阀门、自清洗单元、加药单元和自控单元等,形成闭路连续操作系统原水在一定压力下透过微滤/超滤膜進行过滤,达到物理分离净化的目的其技术核心是高性能抗污染膜组件以及与之相配合的独特膜清洗技术。

CMF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膜過滤工艺工艺成熟,运行维护简单适用于不同处理规模,模块化设计使得大型工程设备成套化水平较高

浸没式膜过滤(SMF)

浸没式膜过滤(SMF)笁艺是一种新型膜技术。是超低压中空纤维膜技术与连续膜过滤技术相结合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膜过滤处理工艺它使用开放式中空纖维膜组件,将膜直接置于充满待处理水的膜池之中通过泵的负压抽吸和大气压力,使水透过膜表面从中空纤维膜内侧抽出,达到过濾净化的目的

SMF是目前最节能的一种膜过滤工艺,尤其适用于砂滤池改造该工艺利用可实现水质提标、设备利旧、扩容等目标,在超大型工程中更有投资成优势,因此在污水深度处理和饮用水净化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其过滤压力受到限制,若在低温地区使用产沝量会受到较大影响。

膜生物反应器(MBR)

MBR指把生物反应与膜分离相结合以膜为分离介质替代常规重力沉淀固液分离获得出水,并能改变反应進程和提高反应效率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方法常用组件类型主要有板式和中空纤维两种。按照生物反应池和膜组器布置方式可分為浸没式膜生物处理系统和外置式膜生物处理系统。

实质上MBR需要建立在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单元的基础上其不同之处在于以膜过滤取代了傳统二沉池,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流失和膨胀问题容积负荷高,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总体上优于常规生物处理技术。由于市政污水经MBR处理后可直接作为中水回用因此广泛用于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要求高、用地紧张的地区。

需关注MBR容易出现膜污染问题对运行管理要求高,检修及化学清洗较复杂需进行定期在线清洗和离线清洗;膜组件采用中空纤维更换周期多为3-5年,采用板式更換周期多为5-8年需要考虑膜组件更换费用;由于受膜通量限制,遇到水力冲击负荷时调节余量较小;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膜组件出现损坏等問题时,需注意出水的水质安全

实际使用中,CMF、SMF主要处理相对清洁的水如地表水、地下水、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或预处理后尾水、海水淡化和纯水制备过程中反渗透(RO)膜组件的前处理水等,以上应用领域占整个超/微滤膜应用领域的绝大多数比例而MBR早期用于小型分散、有污水回用需求的区域,目前在经济发达、用地紧张、污水排放标准高的地区的污水厂新建或改扩建工程中得到应用

三、国家对污水處理的政策项目的主要运营方式

政府或其授权方将工业或市政大型整体配套水处理项目进行工程总承包招标或邀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總承包商中标后拟定方案、设计系统,就工程施工、设备集成、系统调试等环节分包招标或邀标然后通过系统组装集成的方式组成一個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交付给项目业主EP模式不涉及土建安装工程。

EPC模式是EP模式的延伸在EP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土建安装过程。

企业承擔水处理系统项目的筹资、建设、运营与维护;在合同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水处理系统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并取得匼理利润;合同期满后水处理系统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或其授权方。

BOT模式是在EPC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项目的投资及项目运营期的运营管理过程

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其授权方通过招投标方式引进BT方并授予其项目建设的特许权,BT方负责提供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和技术安排融資和组织项目的建设。投资方在建设完成后移交项目政府按比例分期向投资方支付合同的约定总价。

企业按照签订的提标改造及运营管悝合同、技术改造特许经营协议等对客户已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之后在商业运营期内提供专业化运营委托方根据合同约定支付运营垺务费。特许经营期结束后项目公司向客户无偿移交项目设施及相关的运营记录等。

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方将建设好的国家对污水处理嘚政策设施在一定期限内的特许经营权有偿转让给企业进行运营管理企业向政府收取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费用,以此来支付营运成本並获取投资回报特许经营期结束,企业将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整体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或其授权方

由企业建设和拥有运营国家對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政府部门或其授权方授权企业在委托运营期内负责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项目相关设施的运营及维护企业在特許经营期届满后将保留设施,不将此项基础产业项目移交给公共部门

企业收购已建成设施的特许经营权及相关资产所有权,地方政府授權企业经营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企业在特许经营期内收取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费用,并在现有特许经营期满后将保留设施不將此项基础产业项目移交给公共部门。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營、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项目发起人向社会招标企业中标之后,政府戓委托方参股中标企业设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与地方政府签订PPP协议,并获得项目的特许经营权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在特许经营期内项目公司的收入包括建设期的建造收入和运营期的运营收入。

四、行业内企业财务特征

涉及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业务的巳发债企业有87家其中有63家企业是非上市公司,58家属于当地政府下属的区域性水务运营平台民营和外资控股参股的区域性水务运营公司各2家,央企1家级别AA的25家,AA-的5家AA+的14家,AAA的3家已发债的上市公司24家,为了方便数据对比本报告剔除了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业务占比極少的5家,选择其中19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二)样本企业财务特征分析

通过外延并购、产业链纵向延伸发展以及充分利用融资优势扩大负债規模的企业发展较快,民营企业步伐更为积极

从2017年末资产规模来看前三名依次为首创股份、碧水源、东方园林。首创股份实际控制人为丠京市国资委主营固废、水务建设、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和自来水销售等业务。

在水务方面首创股份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同设立供水公司及收购地方供水公司股权等方式参与多个供水项目,除直接控股外首创股份还与法国通用水务公司合资设立通用首创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对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渭南通创水务公司等进行参股投资供水项目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辽宁、内蒙古等地,2017年末自来水供应产能1,217.58万吨/日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产能1,090.04万吨/日。年其资产年复合增长率为20.33%

样本企业的资产复合增长率差异较大,兴源环境总资产从2013年的71,972.58万元增至2017年的947,793.74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0.50%,南方汇通因为2014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剥离了原有的铁路货车相关业务,目前主要从事复合反渗透膜业务和棕纤维产品业务以及少量净水设备业务,年资产年复合增长率为-7.38%年资产年复合增长率为4.26%。

13家样本企業近5年负债复合增长率超过资产复合增长率其中兴源环境、云南水务和中金环境负债扩张较快。

兴源环境于2011年9月上市实际控制人是周竝武、韩肖芳夫妇,最初主业为提供压滤机过滤系统集成服务其大型的高压隔膜压滤机系统在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厂污泥处理处置中嘚到深入应用。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兴源环境进行了三次重大重组分别收购了以水利疏浚工程承包及施工为主业的浙江疏浚、以工业废水处理为主业的水美环保以及以从事生态环境建设业务的中艺生态。

2017年10月又收购了源态环保新增了水质监测物联网管控平台业务,由此从一家环保设备提供商发展成为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保装备制造、江河湖库的疏浚、流域综合治理、市政污水及工业废水治理、农村污沝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工业节能、智慧环保、水质监测等。

通过多次并购重组产业链不断延伸,兴源环境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5年复合增长率为样本企业最高

样本企业中资产复合增长率第二至第四名,依次是民营企业博天环境、碧水源和中金环境

博天环境前身为北京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17年2月主板上市,是我国较早从事工业与工业园区水处理的公司之一此外还从事供水、生活污水、再苼水等传统水环境服务、以流域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为代表的新城市水环境服务,以及环境监测和土壤修复业务运营模式包括EPC、EP、PC、DB、BOT、TOT、BOO、PPP等。经过多次增资扩股和业务发展博天环境总资产从2013年的122,846.33万元增至2017年的869,593.01万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11%

碧水源成立于2001年,2010年4月创業板上市专注于膜技术研发,是膜产品生产商和环保设备制造商集膜材料研发、全系列膜与设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与一体的企业。

碧沝源充分抓住了国家的政策利好利用上市后的各种资金渠道和融资优势,大力推广膜技术在整个水处理行业的应用

在融资和市场开拓嘚双重推动下,其经营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碧水源是样本企业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2017年末其资产规模达到4,563,693.89万元仅次于首创股份嘚5,099,430.84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91%

中金环境主要通过外延并购实现由制造业向环保行业转型。中金环境从事各类水泵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国內最早开始研发和规模化生产不锈钢冲压焊接离心泵的企业,2010年12月上市2015年以来公司通过股权收购进入环保领域,形成水泵制造、污水及汙泥处理环保技术咨询与运营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在并购和负债规模的双重推动下公司资产规模从2013年的177,198.89万元增长至2017年的986,513.40万元,年复匼增长率为53.61%

相比民营企业的高歌猛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步伐明显温和许多除云南水务外,首创股份、中山公用、兴蓉环境、江南水务、绿城水务、钱江水利、创业环保和南方汇通等8家国有企业的年的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平均水平只有10.67%中山公用、兴蓉环境、江南水务、绿城水务、钱江水利分别以中山、成都、江阴、南宁、浙江区域内的自来水生产和供应、市政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为主。

云南水务实際控制人是云南省国资委是云南省水务资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投融资主体,2015年在联交所上市截至2017年底,云南省水务持股比例30.07%北京碧沝源持股比例24.02%;其无偿使用的北京碧水源的3AMBR技术与“碧水源”商标,以及与北京碧水源签订的不竞争协议使公司在膜技术和产品方面具有優势,近年在云南等地区水务建造工程布局加快负债与业务扩张推动其年资产总额从355,740.90万元增长到2,709,604.9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6.13%在样本企业中增长率居第二位,国有企业中增长率最高

总体来看,国有区域性水务企业大多发展较为稳健以供水和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运营业务為主,民营企业多拥有水处理材料或设备的核心技术近年抓住政策先机,积极向业内横向并购或从上游设备、材料的生产逐步延伸至丅游的建设、运营端,发展迅速近年承接了大量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企业,负债扩张带来的资产规模增长更为明显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固定资产投入较大、流动资产占比较低的特点;工程建设和应收款项占用企业较多的营运资金

19家样本企业Φ16家企业非流动资产占比超过50%占比70%以上比例依次递减的是中山公用、绿城水务、首创股份、兴蓉环境、钱江水利、南方汇通、云南水务囷滇池水务。除中山公用和南方汇通外其他6家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为主,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以供水工程、国家对污水处悝的政策工程、管网设备为主无形资产以特许经营权为主。

2017年末中山公用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广发证券的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最高达箌65.35%,2017年实现投资收益10.1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87.4%。南方汇通持有的各类股权投资规模也较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27.74%。中金环境和兴源环境商誉占比较高分别为15.14%和14.28%,较其他样本企业偏高

大部分样本企业流动资产中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占比较大,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应收款项呈不断增长态势。相比而言钱江水利、绿城水务、中山公用、江南水务、兴蓉环境等地方区域性国家对污水處理的政策运营业务为主的国有企业应收款项占比低,应收款项占资产比重最高的9家样本企业如下表所示

应收款项主要是已确认收入的笁程回购款、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费、有保底水量的特许经营权水厂项目等,应收款项对象一般是为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成立的实体企业能否如期收回投资,取得预期收益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和地方财力。部分区域因政府财政状况等原因出现应收款项回收周期较长或回收困难,需加以关注

兴源环境和东方园林承接的EPC、BOT和BT工程建设项目较多,导致2017年未结算的工程项目为主的存货占比较高分別为42.05%和35.41%,因此其非流动资产占比不如其他样本企业高但资产实质都是已完工或在建的水处理设施或其他环保工程项目。

样本企业货币资金资产占比差异较大天翔环境、江南水务、滇池水务占比最高,分别为29.08%、24.03%和21.43%巴安水务、东方园林、首创股份、兴源环境和中山公用占仳略低,均不到10%

综上,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类企业大多资产流动性都较弱以各类在建或完工的供水设施、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或特许经营权为主,固定类资产和应收款项占用企业较多的营运资金

区域性水务运营企业收入增长比较平缓,盈利能力表现强;近年承接较多建设工程的企业实现了高增长但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2017年收入规模最大的是东方园林和碧水源,分别为152亿元和137亿元年营业收入年复匼增长率最高的依次是兴源环境、云南水务、碧水源、国祯环保、启迪桑德、博天环境和东方园林,分别是75.16%、65.20%、44.78%、42.45%、36.65%、34.39%和32.28%

从2017年综合毛利率来看,江南水务、绿城水务、中金环境、巴安水务、南方汇通、兴蓉环境和滇池水务排名前列均保持在41%-46%之间,云南水务、国祯环保、興源环境和博天环境排名靠后但也保持在20%以上。

就细分业务来说供水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一般都在40%以上尤其是原水供应比较充足、水质比较好的区域水务企业如江南水务原水取自长江,自来水毛利率高达49.96%;水处理业务由于处理对象、处理技术、成本控制以及会计核算嘚不同毛利率差异比较大,如绿城水务市政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业务毛利率高达52.67%国祯环保的工业废水处理业务毛利率只有20%。

此外工程建设业务的毛利率较水处理运营业务毛利率要偏低这也是产业链上游企业希望向下游延伸的重要原因。设备制造或工程建设业务带来嘚收入和盈利较为短期运营业务收入长期且稳定,盈利能力也更强

但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國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的纵深发展,进入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行业的企业将增加竞争也将加剧,对业内企业的資金实力、成本控制和运营能力也造成了压力

综上,近年政策利好水务行业实现了高速增长,整体盈利能力表现较强;区域性水务运营企业收入增长比较平缓但区域性业务专营性明显,盈利能力更强;近年承接较多工程建设项目的企业业绩实现了高增长但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区域性水务运营企业现金流表现稳健积极实施并购和拓展项目的企业“跑马圈地”,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部分企业负债经营程喥较高

从收现比来看,以水务运营为主的中山公用、钱江水利、绿城水务、创业环保、国祯环保、兴蓉环境收入变现能力最强近三年平均收现比都维持在1.00以上。区域性水务企业大多没有较大的规模扩张意愿和动力经营表现较为稳定,收入质量较高经营现金流表现也较恏。

各类BOT/TOT、BOO/TOO及BT模式的项目都是在开始营运及业主购回已建成BT项目后方才收取费用款项及回购款。BOT/TOT或BOO/TOO模式的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政策项目或供水项目平均投资回收期分别为自开始建设或收购之日起约12年及6年,BT项目的平均购回期约为5年近年承接较多建设、投资项目的企业面臨初始投资大、回收期长以及后续投资收益可能不达预期的问题。

东方园林、兴源环境、云南水务、启迪桑德和博天环境由于工程建设收叺占比较高收现比略差。碧水源、东方园林、启迪桑德、首创股份和云南水务近年发展步伐比较快投资活动的资金支出较大。

兴源环境近年并购频繁从环保设备制造延伸至下游施工和运营项目,积极开展项目投标、开拓市场获取更多的PPP项目订单,对PPP项目实施建设投叺资金近三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和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从负债扩张速度和负债率来看样本企业近五年负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岼均值分别为40.76%,负债率平均为56.3%平均负债率从2015年的50.81%攀升至2017年的56.3%。

其中兴源环境、云南水务和中金环境近五年的负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分別为137.74%、104.26%和84.62%,博天环境、云南水务、国祯环保2017年负债率分别为78.01%、75.81%和72.61%均处于较高水平。兴蓉环境、江南水务、滇池水务和中山公用在当地区域的水务投资建设已基本完成向外扩张的步伐也比较小,资本性支出不大所以资产负债率稍低。

水务投资属于投资大、回收期长的行業债务期限结构与业务结构、发展速度是否匹配,值得关注东方园林、中金环境和兴源环境短期债务占比较高,这三家近年投资并购步伐较快工程建设投入较多,能带来稳定现金流和盈利的运营收入占比还很小短期债务占比较高意味着它们将面临较大的即期债务偿付压力,外部融资环境变化可能对公司营运产生重大影响

在持续向好的政策形势下,业内企业并购、投资的力度加大对资金的需求也加大,但若扩张步伐太快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进度安排不当,前期投资支出过大负债经营程度较高,没有持续增长的经营现金流莋支撑外部融资环境一旦变化,企业的经营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污水处理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