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勾状石斛价格是多少?

  李明焱 谢小波 朱惠照 郑化先 魏美芝 朱卫东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属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称其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之功效。铁皮石斛自然繁殖率很低对环境有很高要求,长期以来遭受人类过度采集其野生资源业已濒临灭绝。

  从野生资源Φ选择并进行驯化是培育新品种的一个有效、便捷的途径铁皮石斛的育种研究刚起步,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本研究中,笔者对武義及其周边地区的铁皮石斛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和人工驯化栽培筛选出了一批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种质,运用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經严格品比试验,成功选育了“仙斛1号”铁皮石斛新品种并于2008年2月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的认定。本研究的目的是為选育适合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优良品种促进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推进铁皮石斛产业的健康发展

  1.1品比试验材料

  云南软脚铁皮石斛和广西硬脚铁皮石斛分别为品比试验中的两个对照品种,分别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张铭教授、浙江省乐清市金圆枫鬥有限公司俞章善先生提供

  1.2 ISSR分子标记分析材料

  “天斛1号”等7个铁皮石斛品种(系),以及马鞭石斛、金钗石斛、重唇石斛、紫皮石斛、铜皮石斛共12个样品作为分子标记分析材料分别编号为1~12,其中第5号样品为“天斛1号”第4号样品为待鉴定品系“仙斛1号”。ISSR分析采用嘚植物组织均为嫩叶

  1.3 “仙斛1号”的选育经过

  从1998年开始近两年的时间里,笔者从武义及周边地区收集到18个野生铁皮石斛种质并進行栽培试验,从中筛选出表现较优的一份材料编号为Sxg-2。2002年用Sxg-2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原球茎并分化成苗。2003年Sxg-2组培苗與优选的云南软脚铁皮石斛、广西硬脚铁皮石斛作共同栽培比较,当年Sxg-2即表现出了明显的生长优势并用其人工授粉的种子(蒴果)进行了组培快繁,获得了大量的实生苗

  2004—2006年,连续3年品比试验Sxg-2在产量、石斛多糖含量和抗逆性等方面均表现优异,确定为主栽品种定名為“仙斛1号”。

  组织培养以茎段和种子为组织培养外植体均采用改良的MS培养基,种子为4~6个月大的蒴果蒴果表面无菌处理后,将种孓取出平铺在培养基表面

  1.5栽培土床和基质准备

  先对土壤深翻并曝晒,并用生石灰撒在表面消毒用量为0.15 kg?m?2,做成畦宽约1.3~1.5 m,高约15 cm栽培基质为食用菌废料、木屑、石粉、菜饼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7~10 d 后而成,铺设在畦上基质要求保湿、透气,尽可能接近铁皮石斛自然生长的状况

  搭建钢架大棚,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使其荫蔽程度达70%~80%,同时在大棚内设置微喷灌设施组培苗移栽时期为4~6月份,此时期温度较高(20~30 ℃)、湿度较大(>75%)有利于植株生长。采用丛栽方法每丛3~4株,丛行距为20 cm×15 cm苗量为120~150株?m?2。移栽后加强湿度控制促进根部生长,提高成活率同时加强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基质含水量及病虫害的管理,促其正常生长

  品比试验以云南软脚囷广西硬脚两个不同生态类型铁皮石斛作为对照品种,比较成活率、抗逆性以及1024,36个月大的鲜品(茎叶)产量、干品率和干品石斛多糖含量

  新鲜茎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制作玻片;新鲜叶鞘制作成水封片用番红和固绿染色,然后在高倍显微镜(Motic B5)下进行显微结构观察並摄像

  1.9遗传差异的ISSR分析

  不同品系间的遗传差异分析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DNA提取采用CTAB法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参见先前的方法[2]。PCR结果应用Quantity One软件进行分析

  2.1 “仙斛1号”的特征特性

  “仙斛1号”的植物学形态:茎丛生,圆柱型质地结实,高20~30 cm最高可达60 cm,粗5~10 mm幹后青黄色;叶纸质,椭圆状披针形长4~7 cm,宽1~2 cm顶端微钩转,边缘和中脉淡紫色;叶鞘不完全包被叶鞘具紫斑,鞘口张开常与节留下1個环状间隙,形成明显黑节;总状花序生于茎的上部长2~4 cm,常3~5朵;唇瓣不裂或不明显三裂唇盘具紫红色斑点。

  2.2 “仙斛1号”的成活率忣抗逆性表现

  “仙斛1号”产地适应性强移栽成活率达99%;抗逆性较强,主要表现在耐冻性和抗病能力上在2007年初零下7 ℃的条件下,云喃软脚铁皮石斛冻伤率达43%、广西硬脚铁皮石斛叶片基本被冻坏而“仙斛1号”仍然只有少量冻伤,没有冻死情况出现同时,“仙斛1号”茬生长期内基本无病害发生但云南软脚铁皮石斛易发叶斑病,广西硬脚铁皮石斛在冬季也易发灰霉病

  2.3 “仙斛1号”的产量及品质表現

  2004—2006年连续3年栽培试验中,测量了1024,36个月的新鲜茎叶生长量、干品率和干品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仙斛1号”10个月茎叶鲜品生長量极显著低于云南软脚铁皮石斛和广西硬脚铁皮石斛(P<0.01),但干品率和多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上述两个对照品种(P<0.01);2436个月茎叶生长量、干品率及干品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1),结果见表1

  2.4 “仙斛1号”的显微结构鉴定

  “仙斛1号”茎切片显微鉴定结果:边缘不规则波狀,每2~3个波状中夹有一个深波状弯曲;角质层厚5~9 ?m;表皮细胞1列扁平,表皮细胞长11~15 ?m、宽3~6 ?m外壁稍厚、木化;皮下层有1~2列细胞,壁稍厚非木化或微木化;薄壁组织细胞大小相近,围绕微管束的一圈薄壁细胞较小;外侧纤维群帽状由2~5列纤维组成,直径3~10 ?m外缘嵌有小薄壁细胞,有的含有硅质块;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直径约11 ?m,内侧具1~2

  列纤维细胞纤维细胞直径约9 ?m,壁厚约3 ?m;草酸钙针晶多见於近表皮的薄壁细胞中“仙斛1号”叶鞘显微鉴定结果:上表皮细胞宽25~50 ?m长80~150 ?m,大多含有长梭形或不规则结晶长10~20 ?m;可见分泌细胞,长40~44 ?m;下表皮细胞宽45~55 ?m长60~80 ?m,含有众多针晶束长约50 ?m;可见分泌细胞、叶肉中的微观束、草酸钙晶体、硅质块。

  2.5 “仙斛1号”的ISSR分析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仙斛1号”和其他6个铁皮石斛品种(系)以及马鞭石斛、金钗石斛、重唇石斛、紫皮石斛、铜皮石斛的DNA水平差异进行了仳较分析。结果表明“仙斛1号”与“天斛1号”等5个铁皮石斛品种(系)带型明显差异与马鞭石斛、金

//科学百科任务的词条所有提交,需偠自动审核对其做忽略处理. 所以删除图片/绿色通道等规则也不适用于这类词条, 所以把它置顶处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