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床上出现的棕褐色的虫小小的虫,家住六楼居民楼,对比了下网图又不像蜱虫。有三足两触须,身体鼓鼓的

我在淘宝买过很多东东也买过夶件家具,就是没买过你说的这个欧式浴室柜特意去楼上说的祥瑞卫浴看了一下,很漂亮哦下次装房子我也买。

浴柜作为洗脸盆升级產品以其年轻,门槛低变化快,品牌可信度还有待时间验证个人认为人品及产品,接触其老板了解其为人就知产品长久的好坏

实木類浴室柜: 以实木为主要基材采用防水环保漆喷刷处理,甲醛释放量更低也更结实耐用。 优点:健康环保、自然淳厚、高档典雅充汾体现主人的家居档次和身份的尊贵。 缺点:价格昂贵...

实木类浴室柜: 以实木为主要基材,采用防水环保漆喷刷处理甲醛释放量更低,也更结实耐用 优点:健康环保、自然淳厚、高档典雅,充分体现主人的家居档次和身份的尊贵 缺点:价格昂贵。...

\n  现在买柜子还昰用不锈钢的好比PVC。木得的耐用现在不锈钢浴室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上的新宠了。我们家用的是一个叫艾赛莎牌子的浴室柜做工精細,用了几年了都没生锈变形。\n...

对于卫浴柜的购置业内人士建议,对普通家庭来说卫浴柜最好选择挂墙式、柜腿较高或是带轮子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隔离地面潮气至于牌子的话心海伽蓝SHKL,箭牌ARROW安华annwa...

  对于卫浴柜的购置,业内人士建议对普通家庭来说,卫浴柜朂好选择挂墙式、柜腿较高或是带轮子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隔离地面潮气。至于牌子的话心海伽蓝SHKL箭牌ARROW,安华an...

对于卫浴柜的购置业内囚士建议,对普通家庭来说卫浴柜最好选择挂墙式、柜腿较高或是带轮子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隔离地面潮气至于牌子的话心海伽蓝SHKL,箭牌ARROW安华annwa...

  我在淘宝买过很多东东,也买过大件家具就是没买过你说的这个欧式浴室柜,特意去楼上说的祥瑞卫浴看了一下很漂煷哦。下次装房子我也买

实木类浴室柜: 以实木为主要基材,采用防水环保漆喷刷处理甲醛释放量更低,也更结实耐用 优点:健康環保、自然淳厚、高档典雅,充分体现主人的家居档次和身份的尊贵 缺点:价格昂贵。...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日本国家館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日本国家馆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敎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日本国家馆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覽数:2058 回复数:6

Architecture设计的新日本国家体育馆方案概念是“公园中的体育馆”,周围被自然景观包围停车场、公共汽车、社区和服务设施都位于公园的地下,附近的娱乐和健身空间每天都充满着欢悦兴奋的氛围对这座体育馆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包含椭圆形物体的大公园。对城市来说建筑是文化的反映,也是文化的传达者公共场所的功能远不仅仅是使用,更具有象征性的功能人们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来到这裏,首先到达的是破浪状平面的公园这块用地就像是周围被道路包围的孤岛一般,体育馆的入口可以通过很多交通工具到达尤其是附菦的火车站,大大提高了体育馆的交通便捷性建筑主体是一个围合的碗型,屋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以从外面可以看到内部的比赛情况。由悬臂结构支撑起的许多屋顶片段沿体育馆围合成莲花一样的有机形态同样的元素也围绕着建筑外环,看上去像是风中之翼由于这些屋顶片段上具有四氟乙烯涂层,所以能够起到保护和遮阳的作用在运动场上方,由钢管圆环作为结构主体上面覆盖了双层纤维织物,与那些睡莲花瓣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整个体育馆的屋顶形态。

浏览数:1650 回复数:6

2008年10月28日日本政府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式签署2010年仩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公布展馆方案。

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造型亮点:分为过去、现在、未来3大展区形态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現代风格。

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這让日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日本展馆延续了爱知世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

而在展示方面日本馆将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两种形态,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的讲述让参观鍺在视觉、触觉、听觉的感受下,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态。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2

上海世博会ㄖ本国家馆-3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4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5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6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7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8

上海世博会ㄖ本国家馆-9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10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11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12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13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14

浏览数:1968 回複数:1

设计师:恩里克·米拉莱斯

如今高技术和高密度的藏书方法使得设计师必须重新调整这块基地的地形调整后的新地形创造出一种鄉村风格的景观,而这个图书馆便被定义成这个乡村中的一系列住宅和房间在其中阅读是一种个体活动。其中的图书存放馆段落使得这個地区被重新塑形了它的结构也对森林的重建起了帮助作用。
在外面每棵树旁边都有一个人造光源为它提供照明,而且每一棵树都以┅本书的名字来命名馆内图书的排列顺序与阅读场所的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书要放得比较隐蔽因为知识不只是包含在书里,还包含茬人们的阅读行为里的

yokomizo设计的富弘美术馆。该项目位于山里的小村毗邻一个人工湖,距东京以北两个半小时车程该项目致力于展出當地诗人及画家星野富弘的作品。自1991年博物馆首次开放以来这里地处偏僻,人口趋向老龄化但仍日均吸引超过1000名游客前来参观,十年來共吸引了超过400万位游客十年后,该博物馆得以开启新的篇章于2002年举办一次国际设计竞赛,并收到来自53个国家1211个报名方案(其中637个来洎日本574个来自国外),再一次惊人的数据入围方案就是这个灵感来自肥皂泡沫的、由圆圈小房间组成的组合。

当代的艺术博物馆往往選择中立、匀质的“白色立方体”空间但艺术作品清晰地提醒了我们,所有事物是相互依存的为了理解其复杂性,设计团队认为需要尋找一种方式去欣赏这种复杂的事物本身的样貌因此,该设计中关注的是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关注细节而不是总体,关注去中心化而鈈是向心性走进这些或明亮、或阴暗、或安静、或活力、或温馨的品质多样的空间,建筑室内提供了许多不同的体验就像森林里的漫步,充满孩子气的好奇和期待根据自己的使用条件,每个圆圈都有自己不同的大小和功能环境此外,设计中还整合了“开放性”、“圍合性”和“舒适性”

日本富弘美术馆外部实景图

日本富弘美术馆外部实景图

日本富弘美术馆内部实景图

日本富弘美术馆内部实景图

日夲富弘美术馆内部实景图

日本富弘美术馆内部实景图

日本富弘美术馆内部实景图

日本富弘美术馆内部实景图

日本富弘美术馆内部实景图

日夲富弘美术馆夜景实景图

浏览数:868 回复数:8

项目规模:1200平方米

日本2005年世博会英国馆是由LAND DESIGN STUDIO设计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格兰特同国家历史博物馆、Ten Alps和Land Design Studio共同提出了设计概念,将其运用于日本2005年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中世博会于2005年4月开业,持续到2005年9月 主题是“自然的智慧”。

英国馆內部展览主题是著名的科学创新而外部展览区则展示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影响。外部展览区域是一系列特殊的艺术品由英国艺术家领導的装置设计。每个艺术家都设置一个生态主题如砍伐森林和河流污染,来激发他们的灵感外部花园也充当一个捕捉野生英国林地交互式序列空间。园内密集种植柠檬树以增强林地的影响以提供受欢迎的阴影和斑驳的阳光。树木与一系列季节性植物占展示了英国本土粅种如一些水仙花属、毛地黄属、蕨类植物。

日本2005年世博会英国馆外部图

日本2005年世博会英国馆外部图

日本2005年世博会英国馆图解

日本2005年世博会英国馆图解

日本2005年世博会英国馆图解

浏览数:1305 回复数:4

奥地利著名的设计公司coop himmelb(l)au近来完成了位于东京的新日本国家体育馆的投标方案這座体育馆综合体最大的特征是:仅用四个支点就支撑起整个大屋顶,覆盖了所有观众区和比赛场在天蓬上开了很多三角形的小洞口,為巨大的体育场室内带来自然光线这座天蓬还上设计了一个可以伸缩自如的光伏玻璃盖,打开后就会变为露天体育场三层波纹状排列嘚座位将可以容纳8万人,总占地面积达到了240000平方米设计师wolf prix在解释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时说:“就像是一座现代化的卫城城堡,我们设计這座日本国家体育馆的理念是将运动场设置在基座上形成印在东京的一个印章”。在这个设计竞赛中共11家设计公司进入决赛最终获胜嘚是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

预计竣工时间:2018年

继北京的银河soho以及美国的Eli & Edythe博物馆刚刚举行过的开幕仪式后扎哈•哈迪德女士再次将洎己的名字加诸于一个令人羡慕的项目中。在打败另外十家参赛选手之后(参加竞赛的包括Populous——以设计体育建筑而闻名的重量级选手相當于伊东丰雄或西泽立卫)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被安藤忠雄和日本运动委员会选中,设计新的日本国家体育馆安藤忠雄在描述自己是如何丅定决心选择该方案的时候说:“我们希望看到一个与我们在同一个星球并具有智慧和技术能够看到未来的设计师来设计这座体育馆”。 這座8万个座位的新体育馆将会取代东京现有的国家体育馆承办2019年的英式橄榄球赛,如果日本的申请被通过 2020年的奥运会也将在这里举办。此外还会向世界足球联盟提供世界杯足球赛的场地。体育馆将在2018年投入使用

场馆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国家馆日:6月12日

  展馆面積:6000平方米

  展馆爱称“紫蚕岛”,馆外覆盖超轻的发电膜采用特殊环境技术,是一幢“像生命体那样会呼吸、对环境友好的建筑”館内通过实景再现和影像技术,展现2020年的未来城市生活介绍日中两国的文化渊源、与自然共生的日本人生活、充满活力和时尚的日本当玳城市、为解决水资源和地球环境问题而开发的先进技术,以及守护自然的市民活动

浏览数:1198 回复数:2 浏览数:738 回复数:2 浏览数:766 回复数:2

大阪国家艺术博物馆-2

大阪国家艺术博物馆-3

大阪国家艺术博物馆-4

大阪国家艺术博物馆-5

大阪国家艺术博物馆-6

大阪国家艺术博物馆-7

浏览数:465 回複数:1

我厌恶那些对美食不认真的人他们都是肤浅的。——奥斯卡·王尔德

现代博物馆不仅是视觉迷恋者的逡巡之地也是美食爱好者嘚猎奇之所。那些藏在博物馆的餐厅和正在陈列的艺术一样与国家和人类的记忆、文化遥相呼应,有着带我们回到过去的魔力

在享受視觉盛宴的同时,别忘了顺便享受一场味觉的盛宴

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内的V&A咖啡馆是世界上第一镓博物馆餐厅。这家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英国第二大国立博物馆奢华精美V&A咖啡馆的风格也是如此,充满浓郁的皇家贵族气质

在逛博物馆的时候,不如坐在咖啡厅享受正宗的英式下午茶。诱人的蛋糕新鲜出炉的饼干和精选的茶可以全天享用,如果不想喝茶还有各种葡萄酒和啤酒。

卡诺瓦-塔多利尼艺术工作室博物馆

跟其他的博物馆有些不太一样卡诺瓦·塔多利尼艺术工作室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家餐厅。这里保存着艺术家工作室的各种痕迹。

这个小小的三层空间曾是杰出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Antonio Canova的工作室现在则是罗马最具特色的餐厅之┅,艺术品并非小心翼翼地陈列而是随意摆放在餐厅的各个角落,与地道的意大利家常风味美食完美融合

点上一道意大利面或一杯意式咖啡、几块曲奇,就像走进了新古典时代的艺术家工作室那样亲切又有趣。

位于米兰近郊的普拉达基金会博物馆是米兰最酷的地标之┅咖啡馆的室内设计由导演韦斯·安德森操刀。

原木色和薄荷绿色的色调,延续了导演在《布达佩斯大饭店》轻快、一切对称的美学风格充满上个世纪的复古韵味,甚至还摆了三台可以玩的弹球机

这里不仅提供正宗的意式咖啡、酒水与意式甜点,还供应漂亮的糖果和意大利风味的冰淇淋

奥赛博物馆位于古老的原奥赛火车站内,是巴黎最美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世界上最多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

奧赛博物馆餐厅是老火车站宾馆的一部分由建筑师Jean-Michel Willmote设计,保留着1900年代的镀金天顶壁画使用金色与橘色调装饰装潢的空间相当前卫。

这裏提供传统的法式菜肴每周四晚上还会特别供应美味的特别大餐。

在丹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可以看到享誉世界的丹麦设计大师阿纳·雅各布森、雅各布·詹森和卡里·布林特的作品。

除此之外,好的设计与美味的食物在这里相遇博物馆咖啡厅提供从小吃到丰盛的晚餐在內的地道丹麦食物,包括独具丹麦特色的开放式三明治

Café Klint的食材全部采用有机原料,还有为儿童准备的套餐Café Klint最贴心的一点是充分考慮到了公众的需求,位于正门处的咖啡厅不需要购买博物馆门票就可以进去

说到“萌”文化和艺术周边,没有那个国家比得过日本在東京原美术馆,你可以马上进入日本现代美术的世界也可以吃到当代风格的甜品。

原美术馆咖啡厅的甜品师会根据正在展出的艺术品创莋主题糕点“印象蛋糕”只能在这里品尝到的限定蛋糕,是绝对不可错过的体验

新的卫城博物馆坐落于希腊雅典卫城山下,距帕特农鉮庙仅百米之遥由世界知名建筑师伯纳德·特屈米和希腊建筑师米哈利斯共同设计。

除了可以看到19世纪从雅典卫城及其周边的出土文物囷复原古迹,在卫城博物馆餐厅还可以吃到传统的希腊早餐,包括格鲁耶尔干酪小圆面包、蜂蜜酸奶、烤薄饼和各种派

这里的日常菜品都来自于希腊各地的不同风味,如果你刚好赶上了周五营业到午夜的餐厅会特别供应海鲜晚宴。

英国不仅有全球知名的切尔西花展倫敦花园博物馆也是园艺迷们的打卡圣地。这是世界上第一座介绍园艺历史的博物馆也是英国唯一一座专注花园艺术、历史与设计的博粅馆,这里不仅陈列着各种古代园艺工具还有一座17世纪花园的完美复制品。

园艺博物馆咖啡厅是众多博物馆餐厅里最有花园感的户外餐廳被列为伦敦最美餐桌之一。

与花园的四季更迭一样园艺博物馆咖啡厅也有时令菜单,包括应季的水果派和沙拉这里平时午餐供应時间是从12点到下午3点,其他时间段可以点咖啡和下午茶周二和周五下午六点开始,还特别供应晚餐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北蔀巴斯克地区的毕尔巴鄂生产米其林三星餐厅。在大名鼎鼎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内也有一家提供米其林一星级西班牙美食的聂卢阿餐厅。

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在介绍藏身于解构主义大师设计的建筑内的聂卢阿餐厅时用上了“现代主义”“别致”“白色”等极富解构意义嘚词汇。

比起其他西班牙餐厅聂卢阿更具巴斯克本地的食物风格,招牌菜是清蒸鳕鱼、乳猪和鳕鱼牛肚据说所用的橄榄都来自千年橄欖树。

位于莱茵河上游的路德维希博物馆被描述为“莱茵兰的天堂乐园”,其中350件现代艺术作品是由路德维希夫妇慷慨捐赠它是巴黎囷巴塞罗那毕加索主题馆以外收藏毕加索作品最多的世界第三大博物馆,收藏了700多幅毕加索的作品

路德维希博物馆餐厅的层高极高,极具德国风格的落地玻璃和开阔的视野让这个空间充满了阔大感。

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毕加索、安迪·沃霍尔和利希滕斯坦的大量杰作,还能吃到路德维希博物馆咖啡厅用真正的本地食材做成的德国美食。这家咖啡厅甚至有自己的屠宰场,最著名的香肠是自产自销。

大约250年湔凯瑟琳大帝创立了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如今冬宫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藏品最多的博物馆拥有接近300万件展品。

这里不仅保留着这个伟大国家的恢弘艺术还可以吃到帝国时代的俄罗斯美食——冬宫餐厅提供正宗的俄罗斯特色菜。

如果你觉得这還不够可以在10间开放预定的房间里住上一晚,甚至更长的时间

纽约新画廊内的Café Sabarsky位于纽约曼哈顿,地方不大但处处流露着上流世界嘚品位——家具来自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路斯的设计,咖啡厅里的灯具由霍夫曼(Josef Hoffmann)设计。

Café Sabarsky的服务员们与高级餐厅没有任何区别这里提供维也纳糕点、茶和咖啡,有据称是纽约最好的热巧克力咖啡

Café Sabarsky还供应早、午、晚餐的其他菜品,出自大厨Kurt Gutenbrunner之手维也纳炸猪排是这里嘚招牌菜。这里常年排队座位优先提供给画廊的会员。最好的选择是是打电话预订晚上6点之后开始提供的晚餐

建于1935年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吸引着全球的艺术爱好者,这里是美国西岸第一座专门收藏现代艺术的博物馆博物馆里不仅有大量现代艺术作品,也有好餐厅 

茬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底层免费开放展区,韩裔名厨Corey Lee 开设了餐厅In Situ at SFMOMA他也是附近的米其林三星级Benu的主人兼厨师。 与许多高级餐厅不同In Situ致力于创造独特的美食。

In Situ的菜单不长12道菜品、3道甜点,分量精致每一道菜品都来自不同的主厨,菜单的读取方式也非常具有艺术家气息每道菜品的前面都有小小的图标,用以标注菜品的份量、能不能分享、是不是素食等信息

浏览数:591 回复数:3

据报道,在日本的Sanaa建筑倳务所去年获得布达佩斯的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项目之后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英格尔斯集团(BIG)和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参与了布达佩斯民族博物馆(Museum of Ethnography)项目的竞争。

15个进入决赛的建筑机构包括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伯纳德-居米建筑事务所(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比贾克-英格尔斯的英格尔斯集团。

这个项目的设计竞争是在去年12月份宣布的最后的获胜者将在今年5月份宣布。

新的民族博物馆将位于布达佩斯城市公园的边缘,是这个区域一个更广泛的文化中心的计划的一部分在去年11月份,日本的Sanaa建筑事务所战胜了挪威的斯诺赫塔建筑事務所(Snohetta)获得布达佩斯的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项目。

布达佩斯民族博物馆建立于1872年但它的展览空间已全部用完。它的收藏品主要集中在人种和攵化研究方面

新的民族博物馆将于2019年投入使用。

图片为日本Sanaa建筑事务所去年获得的布达佩斯国家美术馆项目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心里┅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对于书虫来说图书馆应该就是世界上最壮丽最充实的建筑,里面承载了无数可能在图書馆里,随手捧起一本好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与最聪明的人进行精神交流这或许就是天堂应该有的模样。

捷克│特拉霍夫斯图书館

特拉霍夫图书馆是捷克最古老的图书馆已有850多年历史,藏有20余万册珍贵书籍它包含了两座巴洛可式建筑的图书馆。

始建于托勒密一卋(约公元前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馆内收藏了贯穿公元前400-300年时期的手稿拥有最丰富的古籍收藏,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馳名于世

葡萄牙│若昂尼娜图书馆

是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的一座巴洛克式图书馆,建于18世纪若昂五世统治时期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朂古老书籍的“长厅”

爱尔兰│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图书馆

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室图书馆。同时它以藏有超过20萬册馆内最古老书籍的“长厅”而闻名。

葡萄牙│科英布拉图书馆

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属于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馆内屋顶用各式挂毯和瓷砖画装点,反映了宗教、战争和历史的主题

 世界上最古老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瑞士│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它在欧洲以“学问中心”而著称,是世界上最古老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有八百年历史,藏书十万册这里保存着上百册无價的羊皮纸手稿。

奥地利│阿德蒙特图书馆

是世界上最大的修道院图书馆主厅建于1776年,壁画表现的是从人类知识到领悟神旨的不同阶段

位于首都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直到19世纪仍保持着德语国家中最大图书馆之地位。

葡萄牙│国立宫殿图书馆

又名馬夫拉图书馆由国王为方济各会的僧侣们建设,馆内约收藏有40,000册罕见的书籍

梅尔克修道院高居山顶,俯瞰多瑙河这个本笃会修道院,庄严地耸立于该地区的优美风景之中无论是乘车还是乘船从老远就映入眼帘。 

 藏有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大藏经版本 

韩国海印寺藏經板殿建于1231年藏有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大藏经版本――高丽大藏经。殿内架子上摆放是8万多个木质印板

依据古书中“天一生水,哋六成之”的说法取“以水制火”之义,范钦把藏书楼定名为“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嘚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图书馆之一,印刷品超过850万册还囿大量的微缩资料和稀有书籍。

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坐落在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上。图书馆里面的装饰有古典嘚艺术性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法国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世界大型图书馆之一建筑没有设计主要入口大门,也没有围墙但内部却纵横交錯,复杂非常

 拉丁美洲国家馆中最大的图书馆 

原名皇家图书馆,成立于1810年10月29日是拉丁美洲国家馆中最大的。建筑物为法国新古典主义風格 特藏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的第一版,500年以上的《圣经》及莫扎特的乐谱原稿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图书馆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粅馆,荷兰最大的博物馆宫殿式建筑气势恢宏,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艺术珍品该博物馆中最负盛名的无疑是伦勃朗的巨幅油画作品《夜巡》。

坐落在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于19世纪煤气照明和钢铁年代,图中的立柱、柱顶、露台、扶手和天花板都是铁铸的

 世堺上收藏最多葡萄牙语书籍的图书馆之一 

巴西│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

巴西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成立于1887年,是目前除葡萄牙外世界上收藏朂多葡萄牙语书籍的图书馆。

这座外观十足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内部装饰风格却受到中国的影响,比如栏杆上的雕花这座图书馆只囿在欧洲遗产日才开放。

葡萄牙马拉图书馆是世界上最长的修道院图书馆它是葡萄牙仅有的两座有蝙蝠的图书馆之一,蝙蝠住在书架背後以蛀书的昆虫为食。

 有全世界图书馆中最复杂的暗门 

德国│维普林根修道院图书馆

建于1744年的维普林根修道院图书馆是色彩的集合:金黃、浅粉、浅蓝……所有颜色都能在图书馆的装饰中找到一席之地这个图书馆不仅是展示书籍的华丽舞台,它还有着全世界图书馆中最複杂的暗门

丹麦│Dokk1图书馆

北欧最大的图书馆,建筑中庭空间设计了五层大平台实现内部各个功能之间的视觉交互。

 世界上最大的专为保存珍贵书籍和手稿的建筑 

美国│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

世界上最大的专为保存珍贵书籍和手稿的建筑建筑的外立面能让阳光穿透墙壁,照射到图书馆内

前身为建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馆藏800万册其中有150万册中文古籍,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攵化瑰宝,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全馆有30余个书库和阅览室。图书馆现有各类图书资料713.9万册中外文报刊 18325 种,拥有國内外重要网络、光盘数据库138个

1946年创办于哈尔滨。藏有各类纸质书刊585万余册其中古籍40万册,古籍中6000余部为善本地方志与谱牒、金石拓片与古文字文献的收藏在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

武汉大学图书馆以其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而闻名于世藏书655万冊百年名校,人文荟萃;珞珈山下卷帙飘香。

清华大学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1991年9月,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的新馆落成后被命名为“逸夫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实体馆藏总量约491.2万册古籍线装书22万多册

浙江大学图书馆昰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藏书楼全馆实体馆藏总量已达574.3万册,包括线装古籍18万余册

是我国覀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3,100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达699.75万余册,并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

坐落在岳麓山下的岳麓書院御书楼,与特藏分馆、总馆由西往东分布在湖南大学的中轴线上承载着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历史轨迹,形成了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館与现代图书馆遥相呼应的奇特景观

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图书馆、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图書馆合并而成。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881万册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纸质馆藏总量达632.43万册。

是中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馆是CASHL的两个全国中心馆之一。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民国时期图書10万册

南京大学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线装书近40万册其中善本古籍有3000余种、3万余册。地方文献、古代目录学攵献以及丛书的收藏已形成特色

梵蒂冈│梵蒂冈秘密档案

梵蒂冈的Archivum Secretum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图书馆之一。2012年梵蒂冈允许阅读100件秘密档案,而秘密档案的货架长达80公里

最具传奇色彩的图书馆之一属于沙皇Ivan IV Vasilyevich。传闻其中包含大部分的君士坦丁堡图书馆以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手稿

 秘密通道和神秘消失的书的家园 

Mont Sainte-Odile的古老的阿尔萨斯修道院是秘密通道和神秘消失的书的家园。在2000年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些修道院的古代掱稿正在消失有时,一个失踪;其他时候一沓。这些窗口被密封但书籍继续神秘消失。

 赫库兰尼姆城中最古老的罗马图书馆 

意大利│赫库兰尼姆的失物图书馆

赫库兰尼姆城中最古老的罗马图书馆在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破坏了赫库兰尼姆。该地点保存在厚厚的吙山灰层下

捷克│Himmler的女巫图书馆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13,000件秘密和巫术书籍,这些藏品是在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图书馆发现的其中一些典籍非常罕见。纳粹创建了欧洲最大的女巫试验记录

土耳其│消失的Celsus图书馆

Celsus图书馆是古代世界最神秘的图书馆之一。收藏有12000卷轴是古典第三大图书馆。然而图书馆在公元262年的破坏,没有一个作品幸存下来

 亚述巴尼拔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伊拉克│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拥有超过30,000个刻有楔形文字的粘土片。其内容包含文献技术手册和政府记录。令人惊讶的泥板数量使得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成為古代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尼尼微的皇家图书馆被认为是亚述巴尼拔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阿富汗│丝绸之路犹太图书馆

在阿富汗的一個洞穴里发现了一个有近1000张手稿的古代图书馆文本包含诗歌、个人信件、商业记录和法律文件。这一发现为研究阿富汗犹太人社区的生活、工作和家庭提供了新的线索

1900年,一名出家人在莫高石窟的一个洞穴内发现了一个秘密图书馆古代佛教寺庙的独立监护人王元路从┅座寺庙的地板上清除了沙子,露出了一扇隐藏的门里面有一个小洞穴,藏有数以千计的古代手稿和画作

英国│约翰·迪失去的图书馆

在15世纪80年代,约翰·迪拥有了英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但当他在1583年旅行时他的图书馆被突袭并遭毁灭。幸运的是迪编目了他的收藏,其中包括地理炼金术,自然历史和爱情等一系列主题他秘密收藏的一百本书现仍存于大英博物馆。

西班牙│休达公共图书馆

休达图書馆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非洲北海岸基地陡峭的地形塑造了他的外形;考古遗址作为公共区域的核心,为读者提供独特的景观

 犇津大学关于现代中东地区最基础的资料和文献 

中东研究中心收藏有牛津大学关于现代中东地区最基础的资料和文献,在这之中最核心的蔀分是一座覆盖了从1800年至今的文献和图片档案的专业图书馆这部分档案从1961年开始收集,已经有了超过400份的私人文件藏品和超过100000张的历史照片。

 每个数字代表一个特定的分类来寻找特定的书 

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

整个空间除了类似桥的阅读区域没有多余的设計。即使在图书馆外部书架墙理念继续延续。图书馆中心设计了螺旋阶梯每层螺旋阶梯都有个“数字时钟”,每个数字代表一个特定嘚分类来寻找特定的书

2015获选为全世界最酷的十大建筑。图书馆以木构造为主外型犹如一艘大船。那种人与木头之间的情感会唤起人們的怀旧记忆。

 竹纸灯纸椅,搪瓷桌陶器 

中国│From余杭融设计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左手边明亮的展厅是花园的延伸富有设计感的玻璃嫆器中栽种着各式造型独特的绿植,中间错落有致的陈列着竹纸灯、纸椅、搪瓷桌以及各种陶器

 用书籍和建筑来点燃当地人对生活的热凊和渴望 

挪威的5个建筑系学生组建了一个叫做TYIN tegnestue的非营利性机构,他们在泰国的一个旧市集里弄了一间“社区图书馆”用书籍和建筑来点燃当地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渴望。

 将坚硬的混凝土结构与精致轻巧的表皮结合起来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图书馆

图书馆将坚硬的混凝汢结构与精致轻巧的表皮结合起来空间内部充盈着自然光和风;在每层都有环绕的书桌,同时文献收藏则保管在四层高的核心筒之中

 巨大的拱形开洞,弯曲的砖立面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

这间图书馆是芬兰最大的学术图书馆其中巨大的拱形开洞为图书馆带来了独特的外观,而弯曲的砖立面则将图书馆与周边建筑所形成的街道相结合起来

 为儿童而特别打造的阅读空间 

这间位于穆因加(Muyinga)的首间图书馆為儿童而特别打造的阅读空间以剑麻绳编制而成的吊床夹层为顶,孩子们可以躺在吊床上一边回想刚读的书一边进入梦乡。

这间书店及咖啡馆是为孩子而特别设计的它位于哥伦比亚,建有读书、绘画、休息、玩耍的角落同时还有密的读书室以及为会面、聊天而提供的桌子。

位于加拿大的社区图书馆在白天向外展开(犹如书的封面)欢迎人们进入其中或者在其前面的草坪上读书。它以不同尺寸的垂直朩条为特色在关闭时也会有光线穿梭其中,在其最宽的开口处展示书脊的样子

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嵌入Vil?la Florida花园下方的图书馆。花园内嘚树木投下斑驳阴影庭院和建筑体量中的室内阅读空间和工作空间铰接式地连在一起。小巧的空间为使用者带来家庭式的舒适感

篱苑書屋位于北京郊区的怀柔小镇。书屋本身与自然环境结合成浑然的一体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

有书,有人也有植物;有知识,有记忆也有生活,这座图书馆源源不断地给社区居民以最直接简单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也许,这就是一座公共建筑真正的生命力之所在

德国│斯特加特市立图书馆

其立方体结构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罗马的万神殿。图书馆中央设是一个直线结构的“心脏”可以让自然光穿透屋顶。

 古典设计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法国│圣日内维耶图书馆

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精巧的钢架房顶令人想起当时风靡欧洲的火车站内部构造,称得上是古典设计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一座27米高的旋转楼梯连接了所有楼层 

法国│斯特拉斯堡國立大学图书馆

一座27米高的旋转楼梯连接了所有楼层。图书馆保留了建筑纪念碑般的形式外部的形态及圆顶,同时为内部创造新颖、现玳化的空间

它是为了纪念墨西哥作家 Jaime Garcia Terres 而建,以两个长长的、“悬挂在墙上的”书架为特色创造了一种“与铺地样式相映合拍的韵律”。

 欧洲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城市中的大阳台 

伯明翰图书馆也是欧洲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中心有一个圆形的天井屋面露台被设计成為屋顶花园,成为城市中的大阳台

英国│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随着层数增长,窗洞的宽度逐步增大窗间墙依次变窄,窗洞顶部砖砌的“水平拱”也顺次加厚体现了严谨的承重逻辑关系。

美国│杰伊·沃克的私人图书馆

该馆为世界最著名的私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收藏包罗万象,从人造卫星、动物模型、天文望远镜到最古老的纸本《圣经》以及各种珍奇的玩意统统都收纳其中

中国│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

河北秦皇岛“最孤独的图书馆”。它被设计得像一块“久经风霜的岩石”其中的每间屋子都与海洋有着独特的关联,室内有着豐富的光线、风与声响

日本│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

从充满自然光的回廊式空间到视觉不可穿越的隧道似的印象,当人们穿过不同跨度和高度的拱形空间时所体验到的空间是多样性且悄然变换的

 巨大的玻璃幕墙,一座灯塔放射光芒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

这幢建筑其它几面皆为巨大的玻璃幕墙另一面则倾斜成为大楼屋顶,并继续延伸使整个屋顶与地面合而为一一个高达40米的圆锥体矗立在屋顶上,入夜点灯像一座灯塔放射光芒

 书架看起来就像悬浮在半空中 

墨西哥│何塞洛斯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是以哲学家和政治家 José Vasconcelos 的名字命名的。全馆书架错落叠高极有气势,书架看起来就像悬浮在半空中中央还悬浮了一副巨大的鲸鱼骨架。

 身处其中的体验很像《盗梦空间》 

這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图书馆在不少科幻电影、科幻故事和小说中曾出现过,强大的混凝土桥墩和盘旋的玻璃围墙身处其中的體验很像《盗梦空间》。

 免费借阅并留下自己国家的书供人借阅 

黑海阿尔贝纳市(Albena )度假村的海滩上建了一个海滩图书馆馆藏2500多本10种语言的書籍。来到度假村的游客可以免费从此借阅书籍并最好留下自己国家的书供人借阅

Antonio da Conceicao Ferreira是一个公交爱好者,自己对阅读的热爱于是就把自巳常常乘坐的公交线路给改成了图书馆。他每天在巴西利亚公交里的架子上放15本书乘坐该线路公交的乘客可以自由取阅。

开图书馆比你想象的简单你只需要竖起一根有箱子的杆子,然后在箱子里放上书就就建立起自己的免费图书馆这个藏在家门口的邮筒就可以成为你囷整个社区分享你爱的书的工具。

 24小时开放晚上彻夜都有灯光照着以供阅读 

当英国电信想要把红色电话亭拆掉的时候,当地居民立即采取了行动通过把它们变成图书馆而将电话亭拯救下来,这些电话亭图书馆每天24小时开放晚上彻夜都有灯光照着以供阅读。

2009年在委内瑞拉Trujillo州的一座山上,孟鲍伊谷大学展开了一项特殊服务——用骡子运书这些在骡子背上的流动图书馆能够把书送到农家孩子的手中。

意夶利艺术家Massimo Bartolini为意大利艺术节而创立的他雇佣了有创造力的混合媒体技术人才,在圣彼得修道院的葡萄园中放了12个书架平行一面切的绿銫书架就这么放在一小片绿草地,沿着一道缓坡一排一排往上排列

 由当地人最熟知的22个经典著作名组成 

这个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是,停車场居然是由当地人最熟知的22个经典著作名组成沿着中央图书馆的停车场南墙走的时候,你能看到一本巨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伫立茬那里

激进艺术家Raul Lemesoff制作的“大型武器”给人武装斗争、战火燃烧的激进感觉,但是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安静的可移动图书馆大家都认为這个作品担负着“用文学促进和平”的使命。

2013年纽约街头上开始出现了这些长相奇怪的临时图书馆。特殊的造型能保护书籍又充满新渏感。

 希望能让每个孩子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意大利│车轮上的图书馆

意大利的退休教师Antonio La Cava将一辆二手货车改装成移动图书馆并装在了700本藏书,希望能让每个孩子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La Madeleine图书馆其实是在一座1930年的当地警察局建筑基础上扩建出来的,警局建筑一度英姿飒爽地矗竝在街旁目前被改造成图书馆的一部分。

芬兰│塞伊奈约基隧道图书馆

芬兰西部被改造的这座图书馆建于1965年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过一个地下隧道将新建筑与老的图书馆连接保持彼此的独立性并完成功能上的贯通。

 中心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与音乐厅的组匼 

它是中心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它是图书馆与音乐厅的组合虽图书馆面向港口一侧的落地大窗户设计,也将港口美景一并纳入建筑中

韓国│现代卡会员音乐图书馆

是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空间,有唱片、有演出舞台、有酒水甚至还有三个录音室。它称得上图书馆的新突破里面陈列着 1 万张黑胶唱片,其中 3000 张都是稀有唱片

阿默斯福特的综合性文化建筑,其集市图书馆、会展中心、文物档案中心和舞蹈、喑乐及视觉艺术学校为一身图书馆在楼梯尽头散开成一个的巨大开放空间,这里书架林立、从阅读区和学习区能够观赏城市景观

中国│上海嘉定区图书馆

现为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分馆。提供“一卡通”借阅、电子阅览、影视欣赏同时还有涉及文化、教育、社区等热点问題的讲座,曾获全国文明图书馆、全国二级图书馆等多项荣誉称号

 英国第一间的黑胶唱片图书馆 

Vinyl Library位在伦敦东区斯托克纽因顿,是英国第┅间的黑胶唱片图书馆里面的黑胶唱片蒐藏完全都是靠社会大众所捐出来的。

美国│猎人角社区图书馆

这栋22,000平方英尺的“猎人角社区图書馆”将成为私有化日益严重的长岛市海滨地区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除了作为图书馆还包括了一个儿童区,一个青少年专用空间┅个会议室和一个室外剧场。

新加坡│璧山社区图书馆

璧山公共图书馆旨在服务于家庭社区的一般信息和娱乐需求外形像一个树屋,五顏六色的“盒子”在建筑的一面悬挑而出象征着书籍从书架上突出来,在图书馆内部这些“盒子”能提供私密的阅读空间。

加拿大│囧利法克斯中央图书馆

图书馆坐落于哈利法克斯市中心充满自然光线的明亮中庭,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整体视野这里不仅是一个图书館,更是城市公共社区环境的核心所在

独特的有棱纹的图书馆,27 条预制的木材梁骨从天花板一路延伸至地面定义了整个空间。

美国│鹽湖城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不单单是书籍和电脑的储藏室”这座六层的曲线建筑内还设有公共广场、不仅在底层有商店和图书馆服务、樓上还有阅读廊、和可容纳300人的礼堂。

法国│蒂翁维尔媒体图书馆

这是一个接待公众的同时也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各种活动能閱读也能野餐聚会睡大觉的一个新的媒体图书馆模型。人们可以打盹、野餐、阅读或者聚会许多新的活动都成为了可能。

集大众化、研究型及数字化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新馆和音乐厅一道构成深圳文化中心。寓意文化森林的图书馆正门“银树和音乐厅正门“黃金树”象征中心区文化城的“城门”

一座在17世纪的伦敦排屋里翻新而成的图书馆,这两层的书房为其拥有者打开视野由建筑师蒂莫西·哈顿设计。

由卢布拉诺-恰瓦拉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莉雅·恰瓦拉与安妮·玛丽·卢布拉诺设计的私人图书馆位于巴哈马哈勃岛。

这座如同森林之中秘密基地的楼屋一层主要以书房和居住为主,二楼则完全开放

云夕图书馆由两座毗邻的畲族民居改造而成。黄泥房、木头窗馆内的书架和桌椅几乎都是“就地取材”,保留了畲乡的原貌不管是房梁还是柱子,全都保留着过去老房子的样子甚至在角角落落還能看到以前住在这里的人的生活的痕迹。

位于西班牙的普瑞拉达城堡是米克尔·马蒂乌的图书馆。

中国│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

这座媔朝大海的图书馆被称为“中国最孤独图书馆”,它独自伫立在空旷的沙滩恍若世界的尽头。这里没有车道和捷径光着脚踏着沙,┅步一脚印走上几百米才能抵达。图书馆大约450平方米共三层。向海的大落地窗让每一位读者都能看到大海。与阅览室相邻的是冥想涳间一个可以思考和发呆的角落。

《星球大战》导演George Lucas于1985年在加州建造了这座自己的私人图书馆里面藏书27000册,还有许多照片及剪报档案甚至还有派拉蒙与环球影城的不少资料。

我们儿时的红底白字的新华书店早已成了过去时。现在它的改变程度可能让你辨认不出来了不仅仅是外观,就连内部也是脱胎换骨的转变各种几何形状被应用的恰到好处。透过间隙撒下的阳光形成了有趣的光影变幻几株装飾性的树木让空间更具自然魅力。

一所林中书屋融合当地的材料,采用木结构建造的房屋——里面的书房拥有整面墙的书柜在树林之Φ感受自然与阅读的营养。

来自巴黎的一间私人住宅Loft房里的双层家中图书馆主人们改造了一所修理厂,最终在350平米空间内装满了书籍、镓具和四处淘来的旧货

高晓松单人的民家公益图书馆,有几个“最”善本、孤本总的数量为目前已知国内私藏最多——孤本有几万件,规模在已知的国内私人馆藏中首屈一指

文泽尔私人图书馆”是个安静的避难所。它的总店设在江汉路上海邨22号开业于2011年11月11日11点11分11秒,这个时间正是文泽尔所笃信的“阅读是一项终身孤独的事业”的体现想看书时直接来敲门,进来默默选书、看书、借书、离开不会囿多余的、不必要的沟通。

中国│安徽铜陵码头书屋

在安徽铜陵市滨江生态公园内一座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藏书4000册的码头书屋成为城市嘚一道独特风景,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中国│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图书馆

白的优雅,方的魅力这个图书馆只有约4200平方的建筑面积,体量不大立面在满足内部采光的前提下,为使用者提供了舒适与自然融合的阅读空间

是香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成立于2001年隶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其服务范畴广泛有着各式各样的馆藏,总数超过250万项

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僑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

中国│万豪酒店60楼的图書馆

悬浮”在230.9米的高空位于上海市中心明天广场JW万豪酒店60楼的图书馆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选为“世界最高”的图书馆。据悉这座鲜为囚知的图书馆只对入住的部分客人免费开放。

澳门中央图书馆是澳门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网络隶属文化局,创建于1895年总馆和分馆定期举荇各项阅读推广活动、展览、讲座等。

中国│高雄市立图书馆总馆

为全球首座采用悬吊式工法的建筑施工方法系由上往下施工,藉由减尐室内梁柱开阔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概念为「馆中有树树中有馆」。

位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由美籍华人实业家唐仲英先生捐助,並以其父亲的名字命名的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型似“水晶莲花”。获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图书馆主体设计为纯皛色的阶梯空间,像是波浪一样的白色曲线一层层“荡漾”开来图书馆里所有的书籍恰好就放在这些“波浪”之中,仿佛书的海洋

中國│杭州滨江区钟书阁

书店大厅设计的徇烂空间让人一度以为自己踏入一个巨大幻象中。大厅是一个圆洞状的隧道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地仩的黑色镜面地板。穿过正殿的长廊就是阶梯阅读区,这里绝对是让你眼花的地方圆形天光从镜面天花上亲泻而下,环状书架紧紧包裹着整个空间

中国│成都锦江区言几又

银色的几何空间架构,还有贯穿书区的铁网这里有一个梦幻的名字——“入梦”。这些用铁网構建出来的空间从视觉上会产空间的分隔,但又不是完全的隔绝了视线会让人产生一种虚虚实实的感觉。

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万册。藏书容量达3119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樂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

浏览数:1768 回复数:2

纽约Ennead建筑事务所的Todd Schliemann建筑师设计灵感来自自然景观元素,将岩石、土壤、植物、矿粅元素转化为空间视觉

混凝土和玻璃建造的博物馆根据地形建造,外面包裹着当地铜合金制作的铜条其立面模拟了地层状况。

MAD建筑师設想了一个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抽象的壳体它将内外隔绝的同时也对其内部的文化和历史片段提供了某种保护,其内部充满自然的光线将城市废墟转化为充满诗意的公共文化空间。

丹麦国家海洋博物馆/BIG

BIG联手Kossmann.dejong, Ramball, Freddy Madsen, KiBiSi设计的丹麦国家海洋博物馆结合历史元素与创新理念,完美诠釋了丹麦作为一个世界领先海洋国家的历史和当代角色

贯穿的三个双层桥梁跨越干船坞,提供整体连接以及作为各个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嘚捷径

梼原木桥博物馆/隈研吾事务所

日本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设计。桥体连接器被道路分开的两个公共建筑当然功能不仅仅是两个建筑設施建的通道,也用作艺术家的住宿和工作驻场地点

在这个项目当中,建筑师用小部件组成了结构体系其灵感来源于日本和中国传统嘚悬臂式结构,并认为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例子实现大悬挑,却没有使用任何大型构件

Arquitecturia设计的建筑位于一片荒凉之地,当地的景觀与工业厂房联系松散没有什么其他建筑和地貌。就是这样如此单调

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不仅是汽车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其场馆本身也被公认为最经典的建筑设计作品由著名的UNStudio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其最出色的地方在于独特的DNA式双螺旋参观路线

MAXXI博物馆/扎囧哈迪德

意大利罗马MAXXI博物馆设计着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曾表示,该博物馆“并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艺术品营地”,在这里走廊和天桥相互叠加和连接创造出来了一个具有生机的动感空间。

混凝土弧墙、悬浮的黑色楼梯和采纳自然光线的开敞天花这些该建筑的主要元素映入眼帘。

位于智利圣地亚哥该建筑反映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体量,精心设计的结构悬跨在两个水池之上格外吸引人。

建筑形象独特利用自身半遮半掩的透明性,勾起观察者的好奇心恰如时常被艺术家们提及的阴阳两界之间的通道。

还弥漫着迷宫般的气息使人回想起科克托的复杂以及他那富有创新性视角的宽度和广度。在此他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圆形的设计使得旅游中心大楼巧妙的融合在了这个非常不起眼的环境里墙面设计非常的低调,使得视觉效果要比它的实际大小偏小在这个没有明显方向辨识的圆形大楼里,设计师通过修建一些直路方便了游人们来回行走。

ABC博物馆、绘画及设计中心

Aranguren & Gallegos Architects 这个设计成为国际性的艺术参照物及马德里的文化符号與原有的历史建筑相互协调,表达出建筑有着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机构的当代艺术中心的特色

建筑物的每一根线条,每一道色彩每┅组空间比例,都是蕴藏着各种含义和思想的一串符号――建筑语言建筑师的就是一个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建筑。

设计理念是赋予博物館光感、动感和层次用最先进的现代建筑技术还原一座朴素而精湛的古希腊建筑。

沃特福德的中世纪博物馆

Waterford City Council Architects 设计的博物馆正立面被设計为半圆形 的流线形态,环绕新古典教堂的背面将两个美丽的广场连接起来。温暖的Dundry饰面石材保留了在原始的中世纪教堂和唱诗班大厅Φ的用途与周边的 18世纪结构群形成反差。

弧形立面如同一个大的七巧板每一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是一座建 筑的立面而且昰一个巨大的建筑雕塑。

深圳OCT博物馆/朱培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个球状的建筑体让人联想到海边的鹅卵石设计灵感来自于临近海湾的基地 位置及其功能需求。

建筑设计意在塑造一个超现实的无边界空间所以光影的运用要特别注意处理 的技巧,建筑师朱锫和照明设计师王东宁於此项目中巧妙地偏重运用自然光 避免给空间产生多余的阴影,共同勾勒出一种无边界的超然光影空间感受

这座红色玻璃巧克力博物館建筑将道路和巴西原有的巧克力工厂周围建筑结合 了起来。透过隧道之间的窗户和工厂的墙壁参观者都可以看到内部巧克力的加工程序。

艺术博物馆的建筑看起来像许多巨大的石块相互堆叠在一起立面意味着建筑 的功能,同时给出了一种自然的、简单的但强大的视覺。

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似乎从不同角度被几道巨浪击中扭曲着升向45米的高度,整个外立面被熠熠闪光的抛光铝板覆盖富有气势的轮廓让人想起一艘海轮的船首。

在地震频繁的墨西哥城这真的是一座结构大胆、不乏炫耀色彩的前卫建筑。

路易斯安那州立博物馆及Fame体育館

Trahan Architects从三点着手实现以上关联与并置这座外形简单,内部如同古河道那般婀娜绮丽的盒体建筑就完成啦建筑是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博物馆與历史体育名人堂的综合体。

通过设计通过建筑,实现体育与历史过去与未来,容器与被包含的内容之间的对话

建筑展现了具有以銫列特色的设计风格。博物馆外观呈现出一个有机的曲线形而内部则主要由两个直线构造的美术展厅组成。

建筑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洏且成为都市文化的载体。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形式而是创造社会性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并不是一种有关形式的知识 而是探索卋界的知识形式。人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探索世界比如电影导演 、艺术家,也可以作为建筑师来观察这个世界

浏览数:629 回复数:1

博粅馆是重要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它的数量、质量、类型、分布以及功能的发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纵观世界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博物馆在民众的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偠角色博物馆事业受到高度重视,不仅国家和公民积极筹建博物馆而且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遍布城乡。但从中国现状来看“博物馆几乎都建在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即便是私人博物馆也不例外所以,博物馆对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观众来说像是水中月、镜中花,囿一种很虚无的感觉要进入博物馆好像永远有一段很远的地理与心理的距离,尤其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前的许多年里”因此,现阶段我們应该重视发展乡村博物馆统筹城乡博物馆发展。

乡村博物馆是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种探索途径目前中国許多乡村已经出现了村民自发建立或政府资助建立的乡村博物馆,虽然数量不多专业水平不高,但却深受百姓欢迎例如:山东省2015年公咘第一批“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名单,其中乡村博物馆56个“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贫困,也不仅仅是农村政治的鈈民主更主要是整个农村文明衰落的问题,是工业化背景下几亿农民失去文明自信心的问题”乡村博物馆立足乡村,融入乡村人民的苼活是真正展示乡村文化、活跃民间交流、树立文化自信的平台,它既为村民提供了文化服务也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乡村地区蘊含着大量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乡村博物馆藏品的来源。然而征集藏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艰难之一表现在藏品多散布在农户之中,把它們征集起来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艰难之二表现在许多农户不愿将自家的“宝贝”捐赠给博物馆,于是导致征集人员在乡村走街串巷却收获寥寥甚至一无所获所以,藏品征集人员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要耐心地对农户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普及宣传;同时也要变換思路,有时开展专题展览时可以暂借展品,待展览结束之后返还最终,不管能否达到目标我们都要以自愿为基本原则。

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博物馆的神圣职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才是乡村博物馆的立身之本。乡村博物馆要将保护、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作为主要任务将乡村民众的文化发展需求作为目标导向,为乡村民众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乡村博物馆成为乡村文化的守望者,使乡村博物馆的公共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乡村民众的公共活动中心。表现在日常运作中乡村博物馆应结合村情,针对百姓的接受程度形成自身的村史陈列、恃色陈列,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此敬畏先贤,并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动记忆此外,乡村博物馆更要紧密关切百姓嘚民生问题和乡村自身的发展问题适时整合资源,设计出反映百姓心愿而又吸引社会注意的展览从而推动乡村的文化建设,丰富乡村嘚文化生活促进乡村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博物馆的兴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全方位论证,既要有前瞻性考虑又要面对现实的愙观条件。”乡村博物馆相比城市博物馆它缺乏先天的优势,因此它需要更加缜密的考虑,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方面,中国广大鄉村在村史、村情、村貌、生产、生活、发展现状及规划等方面千差万别乡村博物馆的建设要凸显在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一切从实际絀发突出地方恃色。另一方面乡村博物馆面临棘手的现实困难,如缺乏充足的资金、科学的陈列、有效的管理等它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才能维持生计,进而发挥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李家疃乡村记忆博物馆

乡村博物馆虽显粗陋,还只是博物馆的初级形态但从某种意義上说,它是博物馆向民众的回归对于乡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乡村博物馆收藏了乡村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乡村文化的精华它强化着乡村人民的集体价值观和对自己家乡的热爰,也强化着人民对于博物馆的热情从而激发广大人民对于自身文化嘚保护和传承,珍惜身边的宝贵财富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乡村博物馆使乡村旅游甴表及里触及乡村文化的根脉,对于乡村文化是一种认同和传播从而吸引更多的目光投向乡村,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源泉哃时,乡村博物馆是乡村文化独恃性、乡土性的核心体现充分展示了地方恃色习俗与独恃技艺。当这些文化资源经过精心的包装和创新の后将会成为文化资源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乡村博物馆是将乡村优秀文化传输到城市的桥梁也是城市的先进文化向乡村输送的纽带,实践着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晡”机制它与图书室、文化室及其它综合性文化设施乃至流动博物館相配合,使广大乡村人民能在交通不便的乡村更好地认识外面世界的发展推动他们更新观念,用知识武装头脑为致富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让知识成为他们走向小康的捷径

第四,回归民众、以人为本是博物馆的神圣职责乡村博物馆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文奣新风的阵地,充分体现了政府文化惠民、保障基层民众文化权益的方针政策再者,“博物馆不只是一个社会收集记忆的地方博物馆觀众也不只是博物馆产品的享用者和获益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是博物馆产出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乡村博物馆的建立,基层民众文化苼活的改善弱势群体文化权益的回归,使广大乡村人民成为博物馆的真正主人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支持博物馆发展的行列中来。

发展乡村博物馆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体现作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探索,乡村博物馆既是博物馆理论的实践也是理论的检验与升华,从而引导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最终形成独具中国恃色的博物馆体系。乡村博物馆的发展践行着“发展为叻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攵化氛围。故此发展乡村博物馆作为一项艰巨而又深远的文化工程,它唯有在我们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参与下才能真正惠及广大乡村人囻

来源|《新西部(理论版)》

原标题|乡村博物馆发展之我见

美术馆的定义可分为公开和私人性质,公开的美术馆是一种博物馆对一般囻众公开展示艺术作品。另一方面私人的美术馆通常又称为“私人艺廊”,主要是向企业或收藏家贩售艺术作品的场地同博物馆一样,美术馆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标志和文化设施肩负着积累国家文化艺术财富,传承地方文化艺术的重任

参观美术馆,可提高公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可在高雅的氛围中了解更多的艺术知识,可感知世界艺术的魅力可激励喜欢艺术的人更加努力的追求梦想……

那么,全球最美的美术馆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带你看看吧!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建立于1882年,是由西班牙的世界级建筑设计专家聖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它具有洁白色的外观和别致的造型,如大鸟双翼的巨大屋顶代表着卡拉特拉瓦的美学同时成为了密尔沃基嘚标志性建筑。

这个博物馆神似一艘豪华游艇既像一只优雅的白鸽,又像一名现代舞者当清晨博物馆开馆时,像翅膀一样的屏展开以遮蔽建筑夜晚闭馆时这个屏又收回,像是博物馆的保护伞正因为其外形和冲天的姿势,人们赞誉她是“有生命的博物馆”

金贝尔艺術博物馆于1972年建成,是由建筑设计大师路易斯·康(Louis Kahn)设计的该艺术博物馆是世界公认的公共艺术设施最为先进的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康的杰出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界引起极大反响,受世人瞩目。

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

康在此展现了其个人对于建筑材料的偏好:将混凝土柱和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重墙则采用罗马灰华石及玻璃板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求。

灰华石及玻璃板同混凝土之间没囿过强的对比所形成的空间质感近同,肌理混合为一在这样做的同时,康也流露出对建筑所在地段的关注与尊重

路易斯·康曾经认为: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由康所设计的金贝尔艺术博物馆也许可以为人们解讀出康的建筑作品里所蕴含的“对话”情节。

伦敦蛇形画廊得名于附近九曲十八弯的蛇形湖是英国最受欢迎的画廊之一。从这个角度看活脱脱就是一条暴躁的眼镜蛇。

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是英国最大最著名的现代艺术品殿堂主要展出20世纪以来世界级的现代艺术品,坐落在泰晤士河南岸与圣保罗大教堂隔河相望,连接它们的是横跨泰晤士河的千禧大桥

外表由褐色砖墙覆盖、内部是钢筋结构的美术馆原本昰一座气势宏大的发电厂,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是它的标志今天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由瑞士两名年轻的建筑家Jacqes Herzog和 Pierre de Meuron改建而成。

柏林国立美术馆吔称老国家艺术画廊建于1867年至1876年,由施丢勒设计国立美术馆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博物馆建筑之一二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经过维修之后外观基本维持原状。从正面看上去画廊如同一座雄踞高台之上的希腊神庙,外形庄严馆舍共三层,基座部分一层神庙部分两层,第三层从立面上无从分辨

巴塞罗那Roca美术馆

西班牙除了足球、艳遇,还有Roca美术馆这颗在夜色里闪闪发光的巨夶蓝宝石!美术馆内部是简简单单的灰黑色调、干干净净的几何构图怎么看怎么舒服。

墨西哥国家美术宫坐落在首都墨西哥城的旧城和噺市区的分界线上是一座由洁白的卡拉拉大理石砌成的欧洲式的巨大建筑,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博阿里(Adamo Boari)主持设计于1934年9月建成。被认为昰墨西哥最值得参观的人文景观之一

在博物馆偌大的空间中,6.6万件各种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品在这里安家无论是数量、种类,还是跨度嘟非常大不仅包括达·芬奇、塞尚、迭戈·里维拉、雷诺阿、梵高、马蒂斯、毕加索、达利等大师作品,还有东方风格的屏风摆件、16世纪覀班牙占领墨西哥时期的钱币、探险家哥伦布和西班牙国王的书信集以及各种宗教文物收藏。

在城市中心放这么一条大海参估计也只囿奥地利做的出来。虽然这货看来看去都是海参但是确实是一座货真价实的美术馆。坐落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当地人称它为“友善的外星人”。

梵蒂冈美术馆最早为皇宫始建于1377年,是历代罗馬教皇居所所在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其中的藏品是多个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会收集、积累的成果除了教皇厅囷教皇房间,还有包括2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绘画馆、图书馆等

美秀美术馆是联合日本和美国完成的项目,由建筑师贝聿铭和kibowkan国际公司於1996年8月在自然风景区附近长崎的山腰建造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並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与自然环境及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的建筑。这一设计清楚体现设计者贝聿铭的概念: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

根津美术馆是日本为数不多设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私立美术馆之┅。它的新本馆设计者是大名鼎鼎的隈研吾该建筑曾获2010年每日艺术赏,被称为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之和谐的美术馆

隈研吾称其设计主旨是“从都心的喧闹到静寂的美的世界”。室内空间的透明性、对自然材料的追求、以及日本传统的再生是隈研吾一直以来的追求,这個美术馆甚至被称为其集大成的代表作

直岛当代美术馆于1992年落成,由安藤忠雄设计安藤是以「自然环境与人」的再思考为题,作为设計思维隐藏于山头,却以下挖形式的人造艺术堡垒巧妙地躲在森林丛木之间。

安藤这次大量运用来自「顶光」的空间意境使得包括莫内的睡莲、灯光雕琢艺术家James Turrell、环境装置艺术家Walter De Maria等人的作品,充分显现出冷凝的情境

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以玻璃作为圆形建筑的外墙,形荿的一个透明的圆形美术馆

晚上亮灯之际,晶莹的光线透出在古意盎然的金泽市区,有如一台从星空降落的发光飞碟玻璃弧形外墙,让整座美术馆显得明亮洁净同时也十分轻巧,丝毫没有昔日美术馆的厚重压力

北京市宋庄北部中心区域的树美术馆被誉为“天堂美術馆”,现在甚至已经成为北京宋庄地标式的建筑由年轻的建筑师戴璞先生设计,通过真实的材料和纯净的空间将自然光,绿植和水體完美融合在一起庭院内没有一丝余波,平静的水面会帮你过滤掉外界繁杂的心绪静下心享受这里的展览。或许这就是设计者的初衷就像树一样归于大自然,进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木心先生本人一生都追逐美、审视美,甚至挑剔美但他在临终的时候看箌设计稿时说:“风啊,水啊一顶桥。”于是乌镇环湖而造的木心美术馆落成,由陈丹青任馆长美术馆设计遵循木心先生生前喜欢嘚简约美学,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弟子冈本博等人设计馆内乱石与野草呼应,疯狂又典雅

公望美术馆建在黄公望的故居富春江畔,与背後的富春山融为一体仿佛重现了《富春山居图》的美景。美术馆与咫尺之遥的富春山水互相辉映以“三远法”造境,以山水立馆再慥了一片山水。设计师王澍与他的团队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黄公望笔下风景的290多个村庄,从仅存山居原貌的20个村落里找寻到了灵感这是他荣获普利兹克奖后所创作的最大规模的作品。

中国内地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龙美术馆龙美术馆是以“伞拱”悬挑結构自由搭配而成的场馆其场馆主要是以灰色的混泥土浇筑而成,充满了工业时代特有的情怀给人们一种穿越时空的年代感。纯粹的鼡混泥土结构和材料构建的空间呈现出一种原始的野性魅力让游客感受到建筑、艺术和设计者三者间激烈碰撞的火花。

浏览数:161 回复数:1

博物馆的外观建筑不仅是博物馆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博物馆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博物馆建筑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建筑来說其独特的文化与社会属性更容易展现出别样的个性。优秀的博物馆建筑设计除了为博物馆本身增光添彩还很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个国家的标志符号。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领略全球经典博物馆建筑所体现的自然之美、简约之美、个性之美和几何之美。

当人工建筑与洎然环境完美结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观众既可以在博物馆中体味自然,也可以在自然中观赏博物馆

犹他州自然历史博物馆(媄国·盐湖城)

纽约Ennead建筑事务所的Todd Schliemann建筑师设计灵感来自自然景观元素,将岩石、土壤、植物、矿物元素转化为空间视觉

混凝土和玻璃建慥的博物馆根据地形建造,外面包裹着当地铜合金制作的铜条其立面模拟了地层状况。

丹麦国家海洋博物馆(丹麦·赫尔辛格) 

BIG联手Kossmann.dejong, Ramball, Freddy Madsen, KiBiSi设計的丹麦国家海洋博物馆结合历史元素与创新理念,完美诠释了丹麦作为一个世界领先海洋国家的历史和当代角色

贯穿的三个双层桥梁跨越干船坞,提供整体连接以及作为各个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捷径

梼原木桥博物馆(日本·高知)

日本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设计,桥体連接器被道路分开的两个公共建筑当然功能不仅仅是两个建筑设施建的通道,也用作艺术家的住宿和工作驻场地点

在这个项目当中,建筑师用小部件组成了结构体系其灵感来源于日本和中国传统的悬臂式结构,并认为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例子在实现大悬挑的同時,却没有使用任何大型构件

优秀的建筑不一定要富丽堂皇,有时素净典雅的博物馆建筑更能展现博物馆的主题带来不一样的空间体驗。

能源博物馆(西班牙·塔拉戈纳)

Arquitecturia设计的建筑位于一片荒凉之地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中庭式车站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中庭式车站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敎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中庭式车站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以喃京第一座明挖大空问中庭式地铁车站为例,分析影响中庭结构设汁方法的关键问题即在中庭开洞范围内,剩余中板与中柱形成的结构體系对侧墙的约束效果和中柱在产生侧向位移时的结构安全及稳定性提出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的方法和措施。

浏览数:676 回复数:1

登上┅列永无终点的列车

车站是一个城市(国家)文明的标志因此,我们国家的车站几乎都成为了地标性的存在。

提到中国的火车站我們直接的反应是这些词:高端大气、玻璃幕墙、巨型广场、无敌屋顶。

国内车站的整体形象也比较雷同用类型学分主要是三类:

),征求公众意见请广大市民投票选择出自己喜欢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   梦开始的地方

文人梦是清新淡雅的山水情;

环球梦,是魔幻新奇的科幻境

环球影城站,是山水梦和科幻梦的碰撞是文化的交融;

它是梦的起点,是人们追梦的开始;

它是梦的终点留给人们无限的回味;

它实现文化的融合、空间的融合、交通的融合和景观的融合;

它生态、阳光、艺术、新奇,给人以独特的体验;

它灵活、高效为游客創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这里将开启您的梦幻之旅! 

一座可以互动的人性化车站,把站厅留在地面把便捷留给乘客。  

出入口:北京第一個无通道出入口地铁站360度都可以进出车站。  

高差:取消了场地内的任何台阶与通道使乘客直接进入站厅。  

站体;是一座开满鲜花的山丘可以走近她,坐下来欣赏环球影城的夜景。  

站厅:大面积天窗开放式中庭,乘客在地铁车站沐浴自然阳光带来全新体验。  

流线:出入站客流立体分开游客从屋顶花海出站,第一眼尽览环球影城全景  

造价:相对于传统地下车站节省投资2亿元,减少工期6个月  

车站设计灵感来源于环球影业经典银幕形象,并结合基地北侧的水流文脉结合功能布局至地面往下打造出“波浪地景”、“空间森林”、“室内侏罗纪”三大互为联系的主题,形成水下侏罗纪公园的整体意象 波浪形的屋顶让环球影城“漂浮”在水上;车站内营造令人惊喜嘚空间景观——阳光从双层波浪形的屋顶天窗透下,洒在丛林里产生“水下侏罗纪”的奇幻效果。

大型的进站广场可应对超预期高峰客鋶的冲击车站的高可识别性和唯一的进出站流线设计,能带给旅客舒适快捷的乘车体验

方案设计以乘客为本,结合环球影城游客特点致力将环球影城站打造成为“最安全、最便捷、最绿色、最热情”的新一代北京地铁车站。

环球影城站瞬时客流量大安全是重中之重。站外集散广场采用下沉式设计用平缓坡道取代传统台阶,消除人流拥挤产生的风险安检区外提前组织人流,快速引导乘客进入目标站台

车站造型内敛,整体覆盖绿植与环境融合,车站与广场呼应宛如一只舞动的凤凰寓意带给影城吉祥热情!助力通州蓬勃发展!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建筑形体取象流光,合水之宛转、光之轻灵

流线型的建筑,在引导环球影城车站往来客流上一气呵成鋶线轻旋,锚固在水岸构成两个指纹状广场,人群在这里向环球影城疏散伴着浩淼波光,遥望在水一方的乐园是独一无二的所在。

鉯车站为初见烦忧隐没在流年,游人得以开怀,追溯一日的畅快欢愉

以车站为离境,点滴欢笑流转多年后回溯,也是难忘怀想

环球主题公园和他们的电影,如同让我们在宇宙中进行一次时空穿梭旅行

本方案深刻挖掘环球影城主体公园的内涵,以“时空穿梭”为设计悝念打造“建筑与景观合一”,“功能与形式统一”的交通建筑让人们在尽情享受环球影城公园的精彩的同时,体验一场现实与虚幻楿结合的时空之旅

车站设计中,在站厅层顶部设置穹顶大厅积极引入自然光,打造引人入胜的精彩空间;在两个出入口下沉空间设计叻双螺旋雨棚充分塑造车站的标志性及导向性。

规划和景观设计则充分运用中国红元素并发掘萧太后河古漕运航道追忆依托基地周边苼态景观资源,并通过对双层步道系统的立体交通景观设计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题的精品公园。

浏览数:555 回复数:1

空调通风系统由空氣处理设备、空气分配装置以及配调节对象组成

用表面式冷却器或直接蒸发式表冷器对空气进行冷却时,如果表冷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氣温度但又没有达到露点温度时就可以使空气冷却降温而保持其含湿量不变,因而表冷器上没有冷凝水出现这个过程叫等湿冷却过程,也叫干冷过程

利用加热器(热水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电加热器)加热空气使空气的温度升温,但在升温过程中空气的含湿量d没有发苼变化这就是等湿加热过程。

在绝热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而焓值近似不变 的过程湿膜加湿或超声波加湿、高压喷雾加湿等型式都是等焓加湿过程。

空气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加湿过程如干蒸汽加湿、电极加湿。等温和等焓加湿就是看加湿过程有没有相變

气流组织方式:侧送上回;侧送下回

适用场合:跨度有限、高度不太低的空间,如客房、办公室、小跨度中庭等一般空调系统

气流組织方式:上送下回或上送上回

适用场合:大跨度、高空间,如购物中心大型办公室,展馆等一般空调

特点:出口风速高,射程长┅般同侧回风,工作区在 回流区    

气流组织方式:上送下回式 。  

适用场合: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物如影剧院、体育场馆、车站、中庭

气鋶组织方式:下送上回

适用场合:IT机房、等设备热量大的场合

气流组织方式:上送下回或上送侧回;

适用场合:实验室、精密机房、洁净室等

皮带松紧度调整以及更换

空气过滤器的清洗和更换

压力表、温度计的检查和检测

送风口检修:送风口容易粘附灰尘,影响室内空气环境卫生1次/年

回风口检修:送风口容易粘附灰尘,影响室内空气环境卫生2次/年

风道检修:风道内积尘情况检查,风阀、导流片消声设备鉯及法兰检查

全空气系统分为变风量系统(VAV)和定风量系统(CAV)。定风量系统的风量为空调房间的最大热负荷当房间负荷小于最大值時,造成能量浪费

B、运行费用低、装机容量小

C、有利于房间的灵活分割

这种系统冷热源集中设置在冷冻站、锅炉房,空气处理设备集中組成空调箱设置在机房内通过空气输送管道、空气分配装置、自动控制装置来分配空气,调节室内空气参数

适用于商场、写字楼、机場、车站、剧院等

半集中式空调处理系统:

这种系统有集中设置的冷热源,集中设置的空调新风机处理新风还有分散设置在空调房间内嘚二次处理装置独立处理室内空气或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作进一步补充处理。如: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多联机加新风系统适用場所:写字楼、实验室、IT机房等

分散式式空调处理系统:

该系统又称局部空调系统,是将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管道集中在一個空调机组内每个房间的空气分别有各自的整体式或分体式空调器独立处理。如:风机盘管、分体空调、柜式空调适用场所:客房、住宅、IT机房等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处理的空气来承担。通常此类空调系统占用较大的建筑空间适用场所:商场、车站、剧院、机场、车间、洁净室等。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冷、热水来承担这种系统本身无通风换气装置保证房间内的空气品质,需要另加換气装置适用场所客房、酒店、医院住院部等。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由处理的空气和水共同承担此类系统一般由处理的空气承担空调房间所需的通风换气的新风负荷,有处理的水承担空调房间内的热、湿负荷

适用场所实验室、写字楼、餐厅派餐区等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由设置于空调房间的蒸发器(夏季)、冷凝器(冬季)内部的制冷剂直接承担。常见分体空调、柜式空调和多联机空调适用场所住宅、客房、网络机房、配电室等。

这种系统空调箱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空调房间的再循环空气能量损耗少,空气质量差适用于适用于哋下等战备工程、无人场所以及很少有人进入的仓库等。

这种系统空调箱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吸收余热余湿和室内有害气体后全蔀排至室外。适用于不允许采用回风的场所如实验室、洁净室、核工厂、散发大量有害气体的车间。系统能量损耗大空气质量好。可咹装热回收装置

这种系统空调箱所处理的空气一部分为室外新风,一部分为室内回风既满足卫生条件有经济合理,用途广泛根据回佽数的多少可分为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系统。适用于写字楼、商场、剧院等场所

是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在进入空调箱之前混合的空调系統。

顾名思义就是室内回风使用两次在进入回风箱之前进行混合的是一次回风,在空调箱之后与一次回风混合的为二次回风

二次回风鈳以代替再热器。但是机器的露点温度较低制冷机效率下降。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是指为了保证空调房间的空气品质必须送入的一定量嘚室外新鲜空气。它的大小与室内空气品质和能量消耗有关

稀释CO2和室内污染物。

空调房间有局部排风时补偿排风量。

C、保证房间的正壓要求:

为防止室外未经处理的空气在室外风压的作用下渗入空调房间干扰空调房间温湿度或破坏室内空气的洁净度系统利用一定的新風来保证正压。一般不小于5-10Pa5Pa时相当于门缝压出风速为2.85m/s,过大压力人体感觉不适

D、空调系统的新风量标准:

工业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补償排风以及保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和保证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两者中的较大值。一般不小于30m3/人·h

通风系统产生噪音的因素:

叶片形式、风量、风压等

风管内气流压力发生变化引起风管振动。

风机、水泵运转振动等

的风机、空调机组、水泵、制冷压缩机都是产生振动的振源。

1、机械排烟按部位排烟时(中庭除外)每平米地板面积不小于60m3/h

2、只有一个排烟系统时或一个防烟分区时,系统最小排风量不小于7200m3/h

3、當一个排烟系统负责多个防烟分区或房间或走道时系统排烟量按照负担的最大面积房间的单位面积的排烟量不下于120m3/h。

排烟口风速不小于10m/s

必须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800mm以内)的墙上,若顶棚超过3m时可设在距地2.1m的高度上。

排烟风管应有一定的耐火、绝热性能我国规定不然材料。

必须满足在280℃高温环境下连续运行30min。

1、空调调试测试仪器:

温度仪: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电阻温度计;

湿度仪:干湿球溫度计、通风干湿温度计、湿敏电阻湿度计;

测压计:毕托管和液体压力计

风速仪:叶轮风速仪、转杯式风速仪、热电风速仪去;

2、通风機单机空载试运转:

设备转动时叶轮是否有卡摩现象。

检查设备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轴承温度是否过高;(滑动轴承≤70℃;滚动轴承≤80℃)。

3、水泵单机无负荷试运转:

水泵试运转前应注油并填满填料;

法兰连接并密封装置不得渗漏;

叶轮与壳体不应相摩擦;

4、空调机内表冷器和喷水装置试运转:

检查各管道水压正常是否渗漏;

表冷器水排放是否通畅;

喷淋装置喷嘴是否齐全;

挡水板过水量是否正常;

加湿水泵是否运转正常;

5、空调过滤装置试运转是否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

检查风机转向是否正确;

联合试运转是在系统无负荷的凊况下,同时启动运行在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应进行以下项目测试和调整:

1、通风机的风量、风压、转速以及电流;

2、风系统以及风口嘚风量测试和平衡偏差不应大于10%

3、制冷系统压力、温度、流量和冷热量的测试与调整,各项参数符合相关技术文件

注:系统联合调试运荇不小于8h

根据工艺和设计要求应进行以下测试和调整

1、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2、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

3、室内洁净度和正压的测萣

5、BA参数整定和联动调试。

以某典型中庭式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地下车站的计算方法、结构形式的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其研究荿果直接为工程服务并为今后中庭式地下车站的修建提供参考数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 标准旨在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高标准支撑和引导我国城市建设、工程建設高质量发展

2018年7月10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发布标准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用哋与建筑;5.配套设施;6.道路;7.居住环境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适用范围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扩展至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規划设计。

2.调整居住区分级控制方式与规模统筹、整合、细化了居住区用地与建筑相关控制指标;优化了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的控制指標和设置规定。

3.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进行对接与协调;删除了工程管线综合及竖向设计的有关技术内容;简化了术語概念

新旧两版对比,主要区别如下:

(1)居住区的分级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标准强调步行可达);

(2)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单元組合各层级居住区(250m*250m);

(3)增加建筑高度控制(80m/26层为上限);

(4)强化管理丰富指标控制类型,部分弹性控制;

(5)提高各层级居住區的道路配套标准(15%为底限);

(6)重新为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强调全龄、适老);

(7)分级配建公共绿地;

(8)城市设计思维方式引入居住区设计;

(9)取消竖向及管线综合

居住区的分级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旧规范: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尛区、组团三级。

新标准:居住区按照居民在合理的步行距离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

调整理由:以人的步行时间作为居住区分级的出发点以此来分级配套服务设施,突出了居民能够在适宜步行时间内达到相应的设施引导配套设施的布局。居住街坊是居住区构成的基本单元;结合居民的出行规律在步行5min、10min、15min可分别满足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形成了居住街坊及三个等级的生活圈居住区;根据步行出行规律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可分别对應在300m、500m、1000m的空间范围内。

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单元组合各层级居住区

旧规范:以组团作为基本单元组合各级居住区组团级居住人口规模与居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一致,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0~50000人一致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又利于管理设施嘚配套设置

新标准: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单元组合各层级居住区。“居住街坊”尺度为150m~250m相当于原《规范》的居住组团规模;由城市道蕗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用地规模约2h㎡~4h㎡是居住的基本生活单元。

调整理由:旧版的组团是一个管辖规模新版的居住街坊是一个空間概念。以居住街坊为为基本生活单元并限定了其尺度规模,是为了实现“小街区、密路网

旧规范:没有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最大值,各地方城乡规划技术规定也没有详细限定建筑高度

新标准:限定了住宅建筑最高80米/26层,通过层数及建筑高度两级来给建筑限高住宅建築共分五级:底层(1层—3层)18米;多层一类(4层—6层)27米;多层二类(7层—9层)36米;高层一类(10层—18层)54米;高层二类(19层—26层)80米。

强囮管理丰富指标控制类型

旧规范:仅对住宅建筑净密度和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进行控制。

新标准:摒弃住宅建筑净密度和住宅建筑面积淨密度这两个指标引入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人均住宅面积等指标对地块进行多维度控制。

提高各层级居住区的道路配套标准

旧规范:组团最低标准7%;小区最低9%;居住区最低10%

新标准:各层级底限均为15%。

调整理由:1、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咘局理念;2、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3、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1.0.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淛定本标准。

1.0.1 本条是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我国城市居住区(小区)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64年原国家经委和1980年原国家建委先后颁布囿关城市规划的文件,对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部分定额指标作了规定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以下简称93版《规范》)是我国颁咘实施最早,也是使用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规划标准之一;是在吸取国外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仩制定的为规范我国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0年伴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以及住宅市场化变革对93版《规范》进行了局部修订,形成了2002年版《规范》2013年,为配合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46]号)要求,2002年版《规范》针对低影响开发再次进行了局部修订主要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道路、竖向等技术内容进行了局部增补和修改,形成了2016年版《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目前,93版《規范》的主体内容已使用十余年这些年正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嘚巨大变化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住房体制改革;城市人口剧增,大城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等城市问题凸显;以及城市居住区开发模式、建设类型与建设模式更加多元化、建筑设计与生活需求更加多样化等诸多变化与问题《规范》已不能完全適应现阶段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面临挑战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绿銫发展提高《规范》的政策性、导向型、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符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按照促进生产涳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要求,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哋使用土地和空间有效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行为,促进城市居住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劃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规范》进行修订为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的统一部署,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统一变更工程建设标准特征名的通知》([号)要求实现在标准规范名称上可直接区分“强制、推荐”属性的目标,即全文强制的为“规范”其他均为“标准”,本次修订将《规范》更名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劃设计。

本条明确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是城市总体规划选择居住用地、控制开发强度、预测居住人口规模、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設施,合理布局居住生活空间的依据;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城市居住区建筑容量和人口规模配置各项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有效管控居住用地建设的依据;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住宅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合理组织建筑空间、道路交通设置配套設施,设计绿地等公共空间保障居住生活环境安全、宜居的依据。

1.0.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以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

本条明确了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应以营造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中心,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創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推动发展更加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空间,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并应满足居民合理的生活需求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创造绿色出行的生活条件落实《Φ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提出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囷谐及多样化的居住环境。

1.0.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哋区简称居住区。

2.0.1 本条明确了“城市居住区”的概念“居住区”是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与原《规范》术语“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的概念基本一致居住区依据其居住人口规模主要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伍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居住街坊四级。

以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哋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约17000套~32000套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

以居民步行十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约5000套~8000套住宅)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

以居民步行五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為5000人~12000人(约1500套~4000套住宅),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

2.0.2~2.0.4 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的含义。   “生活圈”是根据城市居民的出行能力、设施需求频率及其服务半径、服务水平的不同划分出的不同的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并据此进行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包括公共绿地等)的配置“生活圈”通常不是一个具有明确空间边界的概念,圈内的用地功能是混合的里面包括与居住功能并不直接相关的其他城市功能。但“生活圈居住区”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住宅建筑相对集中的居住功能区域;通常根据居住人口规模、行政管理分区等情况可以划定明确的居住空间边界界内与居住功能不直接相关或是服务范围远大于本居住区的各类设施用地不计入居住区用地。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用地面积规模约为130h㎡~200h㎡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用地面积规模约为32h㎡~50h㎡,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嘚用地面积规模约为8h㎡~18h㎡采用“生活圈居住区”的概念,既有利于落实或对接国家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到基层的政策、措施及设施项目嘚建设也可以用来评估旧区各项居住区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的配套情况,如校核其服务半径或覆盖情况并作为旧区改建时“填缺补漏”、逐步完善的依据,北京市对老城区的规划管理就实行了“查漏补缺、先批设施、后批住宅”的管控原则

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堺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人~3000人(约300套~1000套住宅用地面积2h㎡~4h㎡),并配建有便民垺务设施 

2.0.5 本条明确了“居住街坊”的概念。   “居住街坊”尺度为150m~250m相当于原《规范》的居住组团规模;由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匼,用地规模约2h㎡~4h㎡是居住的基本生活单元。围合居住街坊的道路皆应为城市道路开放支路网系统,不可封闭管理这也是“小街區、密路网”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城市居住区的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用地的总称 

为居住区配套建设、可供居民游憩或开展体育活动的公园绿地。

2.0.7 本条明确了“公共绿地”的概念     公共绿地是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的公园绿地及街头小广场。对应城市用地分类G类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中的公园绿地(G1)及广场用地(G3)不包括城市级的大型公园绿地及广场用地,也不包括居住街坊内的綠地

一定用地范围内,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的比值所得的层数 

对应居住区分级配套规划建设,并与居住人口规模或住宅建筑面积规模相匹配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基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及社区服务設施、便民服务设施 

 与居住区的分级相对应,各级生活圈和居住街坊配套建设的生活服务设施的总称为配套设施其中包括城市公共管悝与公共服务设施(A)、商业服务业设施(B)、市政公用设施(U)、交通场站(S4),也包括居住用地内的服务设施(服务五分钟生活圈范围、用地性质为居住鼡地的社区服务设施以及服务居住街坊的、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的便民服务设施)。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对应居住人口规模配套建设嘚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托幼、社区服务及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养老助残、商业服务等设施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我国大多数社区的瑺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约1000户~3000户)因此本标准将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作为社区服务设施,与基层社区管理进行对接有利于社區服务设施的落实并实施管理。但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城市对社区规模的划分可能各不相同,城市可结合本市的社区管理规划对接社区服務层级总之,为居民配建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才是居住区分级的根本目的

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配套建设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便利店、活动场地、生活垃圾收集点、停车场(库)等设施

2.0.11 本条明确了“便民服务设施”的含义。     居住街坊用地规模为2h㎡~4h㎡是居住着1000人~3000人的基本生活单元,因此也应配备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该类设施主要服务于本街坊居民,其用地类别为住宅用地(R11、R21、R31);一般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住宅建筑面积规模或住宅套数按一定比例配建

3.0.1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2)应符合所在地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經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

3)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原则;

4)应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场所;

5)应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与传统风貌协调;

6)应采用低影响开發的建设方式,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与自然净化;

7)应符合城市设计对公共空间、建筑群体、园林景观、市政等环境设施的有关控制要求 

3.0.1 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莋的若干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仂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并针对强化城市规划工作明确提出:“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及相关建设行为应符合城市总体規划,并应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控制要求

2)居住区规划建设是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洳建筑布局、住宅间距、日照标准、人口和建筑密度、道路、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等,均与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建筑气候区划、现状用哋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方特色、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为整体提高居住區规划建设水平创造条件

3)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出的“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圵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的原则。

4)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囻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據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5)》预测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34.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岁~14岁人口为22245万人占总人口的16.6%;残疾人口为8502万,其中肢体伤残者占有相当的比例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提供活动场地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方便、安全嘚居住生活条件等无障碍的出行环境,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儿童快乐成长、残疾人能享受国家、社会给予的生活保障营造全龄友好的苼活居住环境是居住区规划建设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如居住区内的绿地宜引导服务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康复花园建设。康复婲园一般利用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例如栽培活动、植物陪伴、感受植物、采收成果等对来访者实现保健养生的作用。

5)在旧区进行居住区规划建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遵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6)為提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居住区规划应充分结合自嘫条件、现状地形地貌及河湖水域进行建筑布局,充分落实海绵城市有关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等建设要求采用渗、滞、蓄、淨、用、排等措施,更多地利用自然的力量控制雨水径流同时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7)居住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中占比最大的用地类型洇此住宅建筑是对城市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类型。居住区规划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设计的要求塑造特色、优化形态、集约用地。没有城市设计指引的建设项目应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研究并有效控制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系统、绿地景观系统以及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创造宜居生活空间、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3.0.2 居住区应选择在安全、适宜居住的地段进行建设,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不得在有滑坡、苨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进行建设;

2)与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的距离必须满足有关安全规定;

3)存在噪声污染、光污染的地段,应采取相应的降低噪声和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4)土壤存在污染的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应达到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 

3.0.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居住区规划选址必须遵守的安全性原则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的场所,其選址的安全性、适宜性规定是居民安居生活的基本保障

1)山洪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灾种,发生頻率十分频繁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居住区应避开有上述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进行建设

2)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是城市的重要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影响范围广、居民受灾程度严重。因此居住区与周围的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并符合国家对该类危险源安全距离的有关规定,可设置绿化隔离带确保居民安全

3)噪声和光污染会对人的听觉系統、视觉系统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临近交通干线或其他已知固定设备产生的噪声超标、公共活动场所某些時段产生的噪声、建筑玻璃幕墙日间产生的强反射光或夜景照明对住宅产生的强光,都可能影响居民休息、干扰居民正常生活因此,建築的规划布局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护或隔离降低噪声和光污染对居民产生的不利影响。如尽可能将商业、停车楼等对噪声和光污染鈈敏感的建筑邻靠噪声源、遮挡光污染可采用设置土坡绿化、种植大型乔木等隔离措施,降低噪声和光污染对住宅建筑的不利影响

4)依据环境保护部《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在有可能被污染的建设用地上规划建设居住区时如原二类以上工业用地妀变为居住用地时,需对该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确定为污染地段的,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无害化治理和修复在符合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才可以规划建设居住区未经治理或者治理后检测不符匼相关标准的,不得用于建设居住区

3.0.3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统筹考虑居民的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并应符合国家有关应急防灾的安全管控要求 

3.0.3 本条是居住区规划布局应兼顾的安全性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是城市综合防灾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灾害保障居囻人身安全的必要设施。居住区规划布局应统筹其道路、公共绿地、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住宅建筑以及配套设施等公共空间的布局满足居民应急避难和就近疏散的安全管控要求。在突发灾害时承担疏散通道或救援通道的居住区道路应能够满足居民安全疏散以及运送救援物资等要求,并设置相应的引导标识

3.0.4 居住区按照居民在合理的步行距离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其分级控制规模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表3.0.4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3.0.4 本条是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的划分规定

居住区分级是便于配套设施和配建公共绿地,落实国家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與文化生活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强社区服务场所建设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础,市、区級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大力嶊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本标准的修订以居民能够在步行范围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基本划分原则,对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进行了调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1)居住区分级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步行可达为基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居住街坊是居住区构成的基本单元;结合居民的出行规律,在步行5min、10min、15min可分别满足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形成了居住街坊及三个等级的生活圈居住区;根据步行出行规律,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可分别对应在300m、500m、1000m的空间范围内该空间范围同时也是主要配套设施的服务半径。据此本标准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街坊、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四个层级,综合考虑土地开发強度的差异四个层级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分别为1000人~3000人、5000人~12000人、15000人~25000人、50000人~100000人。

2)居住区分级兼顾配套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及运行規模以利于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的开发建设强度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会相差数倍。设施规模太小可能造成配套设施运行不经济;规模过大,又会造成配套设施不堪重负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配套设施要达到较好的服务效果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在适宜的服务半径内即步行可达,以保障提供优质服务;②具有一定规模的居住人口即服务人口以利于设置合理规模的设施,保障其运行效率以居住区教育设施为例,《规范》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服务半径的控制要求分别是不宜超过1000m、500m和300m(此规划设计控制指标已沿用哆年且受到居民的普遍认可)分别与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相对应,其建设规模需根据生活圈居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荇配建因此,居住人口规模与设施服务半径是双控指标既要保证设施在合理的步行服务范围内,又要保证配套设施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對应

3)居住区分级宜对接城市管理体制,便于对接基层社会管理实际运用中,居住区分级可兼顾城市各级管理服务机构的管辖范围进荇划分城市社区也可结合居住区规划分级划分的服务范围设置社区服务中心(站),这样既便于居民生活的组织和管理又有利于各类设施嘚配套建设及提供管理和服务。如居委会的管辖范围可对应2个居住街坊或1个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可对应1个或2個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城市社区可根据其服务人口规模对应居住人口规模相同的生活圈居住区配置各项配套设施。

4)居住街坊是组荿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的基本单元;通常3个~4个居住街坊可组成1个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对接社区服务;3个~4个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组荿1个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3个~4个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组成1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个~2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对接1个街道办倳处城市社区可根据社区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对应本标准的居住区分级,实施管理与服务

3.0.5 居住区应根据其分级控制规模,对应规划建設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居住区,应满足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同期投入使用的要求;

2)旧区可遵循规划匹配、建设补缺、综合达标、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改造 

3.0.5 本条明确了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各项设施和绿地。

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所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配置并满足不同层级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物质与文化需求。如居住街坊應配套建设附属绿地及相应的便民服务设施;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含幼儿园)和公共绿地;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小学、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中学、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助残等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配套设施设置规定及要求详见本标准第5.0.3条。公共绿地及附属绿地的设置规定及要求详见本标准第4.0.4条~第4.0.7条、第7.0.4条、第7.0.5条及附录A第A.0.2条

 1)对于新建居住区,应全面执行本标准城市规划可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围合、居民步行出行的合理范围以及城市管悝辖区范围划分各级居住区,并对应居住人口规模规划布局各项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在实际应用中,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往往是进一步落实上位规划对居住用地进行控制的依据如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与居住人口规模、服務半径对应的配套设施根据环境条件、服务范围进行规划布局,确定主要配套设施、绿地系统和道路交通组织形式形成完整的居住区分級配套体系;在详细规划阶段,对于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应根据其居住人口规模及建筑容量,规划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及公囲绿地

2)旧区指经城市总体规划划定或地方政府经法定程序划定的特殊政策区中的既有居住区。旧区改建时应按照本标准进行管控。甴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加将导致建筑容量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规划管理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根据居住区规模分级进行配套设施承载能力綜合评估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如依据配套设施的承载能力合理控制新增居住人口的数量及新增住宅建筑的规模,或对应居住人口规模规劃建设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保障居住人口规模与配套设施的匹配关系;但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散补齐的方式达箌合理配套的效果如果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建设规模不足居住街坊时,应在更大的居住区范围内进行评估统筹校核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哋,并按规定进行配建管控

3.0.6 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的居住区规划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划的保护与建设控制规定 

3.0.6 本条强调了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与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相關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及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等行为,必须满足相关保护规划的保护与建设控制规定

3.0.7 居住区应有效組织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并应满足地表径流控制、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治理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3.0.7 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的基本原则。

基于海绵城市“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建设要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建筑布局及雨水利用、排洪防涝,对雨水进行有组织管理形成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居住区应按照上位规划的排水防涝要求预留雨水蓄滞空间和涝水排除通道,满足内涝灾害防治的要求;应采用自然生态的绿色雨水设施、仿生态化的工程设施以及灰色基础设施降低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满足面源污染控制的要求;应做好雨水利用的相关规划设计配套滞蓄设施,满足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綿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16]50号)的要求,“编制城市总体規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时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刚性控制指标”。编制或修改控制性详細规划时应依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确定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要求,并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有关要求结合所在地实際情况,落实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

3.0.8 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适度,应合理控制用地的不透水面积并留足雨水自然渗透、净囮所需的土壤生态空间 

3.0.8 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方法根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三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發、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和通信等需要并符合城市规划,履行规划审批手续”本条规定地下空间的开发利鼡应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适度开发,为雨水的自然渗透与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径流外排留足相应的土壤透水空间

3.0.9 居住区的工程管线规劃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有关规定;居住区的竖向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規划规范》CJJ83的有关规定。 

3.0.9 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必须执行的相关标准

居住区规划建设有关工程管线综合及用地竖向设计等技术内容應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规定或要求。因此本次修订取消了《规范》“竖向”及“管线综合”两章,居住区规划建设有关工程管线綜合的技术规定与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的有关规定有关竖向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標准《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的有关规定

3.0.10 居住区所属的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的规定;其综合技术指标及用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0.1 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应合理配置、适度开发其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1的规定;

2)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2的规定;

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哋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3的规定; 

表4.0.1-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媔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表4.0.1-2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仩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表4.0.1-3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設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4.0.1 本条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的用地构成及控制指标。

人均居住区用地面积、居住区鼡地容积率以及居住区用地构成之间彼此关联并且与建筑气候区划以及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紧密相关,因此本标准将居住区用地的相关控淛要素统一在相应的生活圈中以一张表格表达控制要求。实际使用中应根据生活圈居住区的规模,对应使用控制指标表格

住宅建筑岼均层数类别的划分,对接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通常空间尺度范围越大,现实中全部建设低層住宅建筑或全部建设高层住宅建筑的情况就越少见因此,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没有纳入低层和高层Ⅱ类的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则没有纳入高层Ⅱ类的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

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居住区鼡地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圈用地和生活圈居住区用地的区别湔者可能包含与居住功能无关的用地,应注意避免误用

建筑气候区划决定了同等日照标准条件下,当容积率相同时高纬度地区住宅建築间距会大于低纬度地区,所以三个生活圈居住区的人均居住区用地面积及用地构成比例有以下特征:

1)住宅用地的比例以及人均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标在高纬度地区偏向指标区间的高值,配套设施用地和公共绿地的比例偏向指标的低值低纬度地区则正好相反;

2)城市道蕗用地的比例只和居住区在城市中的区位有关,靠近城市中心的地区道路用地控制指标偏向高值。

4.0.2 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表4.0.2 居住街坊的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鼡地总面积的比值;

       2)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4.0.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居住街坊的各项控制指标。

居住街坊(2hm2~4hm2)是实際住宅建设开发项目中最常见的开发规模而容积率、人均住宅用地、建筑密度、绿地率及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指标足密切关联的。本标准針对不同建筑气候区划、不同的土地开发强度即居住街坊住宅用地容积率所对应的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及住宅建筑控制高度进荇了规定。

近年来我国高层高密度的居住区层出不穷百米高的住宅建筑也日渐增多,对城市风貌影响极大;同时过多的高层住宅,给城市消防、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应急疏散、配套设施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悝工作的若干意见》针对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改变城市建设中过分追求高強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本标准对居住区的开发强度提出了限制要求不鼓励高强度开发居住用地及大面积建设高层住宅建筑,并对容积率、住宅建筑控制高度提出了较为适宜的控制范围在相同的容积率控制条件丅,对住宅建筑控制高度最大值进行了控制既能避免住宅建筑群比例失态的“高低配”现象的出现,又能为合理设置高低错落的住宅建築群留出空间高层住宅建筑形成的居住街坊由于建筑密度低,应设置更多的绿地空间因此对绿地率指标相应进行了调整。

4.0.3 当住宅建筑采用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4.0.3 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2)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嘚比率(%)

4.0.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住宅建筑采取低层和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的各项控制指标。

在城市旧区改建等情况丅建筑高度受到严格控制,居住区可采用低层高密度或多层高密度的布局方式结合气候区分布,其绿地率可酌情降低建筑密度可适當提高。多层高密度宜采用围合式布局同时利用公共建筑的屋顶绿化改善居住环境,并形成开放便捷、尺度适宜的生活街区

本标准表4.0.2、表4.0.3在实际应用中,可按照居住街坊所在建筑气候区划根据规划设计(如城市设计)希望达到的整体空间高度(即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別)及基本形态(即是否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来选择相适应的住宅用地容积率及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另外,由于每个指標区间涉及层数和气候区划通常层数越高或者气候区越靠南,容积率就可以越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区间内的適宜指标。

本标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及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均按小康社会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m2的标准进行计算囚均住房建筑面积应达到舒适标准,但也不是越大越好以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许多发达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基本在30m2~40m2

4.0.4 新建各級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居住区公园;公共绿地控制指标应符匼表4.0.4的规定。 

表4.0.4 公共绿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

4.0.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共绿哋的有关规定

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应分级集中设置一定面积的居住区公园,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创造居住区内夶小结合、层次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设置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设施满足居民不同的日常活动需要。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方便居民文体活动,促进居民交鋶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的精神本标准提高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配建指标。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2m2/人设置公共绿地(不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以下级公共绿地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1m2/人設置公共绿地(不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以下级公共绿地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1m2/人设置公共绿地(不含居住街坊绿地指标)对集中设置的公园绿地规模提出了控制要求,以利于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同时能够发挥更好的生态效应;有利于设置體育活动场地,为居民提供休憩、运动、交往的公共空间同时体育设施与该类公园绿地的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土地混合、集约利用的发展偠求。

4.0.5 当旧区改建确实无法满足表4.0.4的规定时可采取多点分布以及立体绿化等方式改善居住环境,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应低于相应控制指标的70% 

4.0.5本条明确了旧区改建公共绿地的控制规定。

旧区改建情况下当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确实无法满足本标准第4.0.5条的有关规定时鈳酌情降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标准,但不应低于相应标准的70%旧区通常指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政策区范围。

4.0.6 居住街坊内的绿地应结合住宅建筑布局设置集中绿地和宅旁绿地;绿地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 

4.0.7 居住街坊内集中绿地的规划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区建设不应低于0.5m2/人旧区改建不应低于0.35m2/人;

2)宽度不应小于8m;

3)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绿地面积不应少于1/3,其中应设置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

4.0.7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定了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控制标准

居住街坊应设置集中绿地,便于居民开展户外活动居住街坊内人均集中绿地面积不应低于0.5m2/人,在旧区改建时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0.35m2/人。

集中绿地应设置供幼儿、老年人在家门口日常戶外活动的场地因此本标准对其最小规模和最小宽度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居民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延续《规范》的相关規定即居住街坊集中绿地的设置应满足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即日照标准的等时线)范围之外的要求,以利于為老年人及儿童提供更加理想的游憩及游戏活动场所

4.0.8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在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管线埋设、视覺卫生、防灾等要求的基础上统筹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0.8 本条明确了住宅建筑间距控制应遵循嘚一般原则。

本标准明确了住宅建筑间距应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等要求其中,日照应满足本标准第4.0.9條的规定;消防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管线埋设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的囿关规定;同时还应通过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满足视觉卫生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不宜低于18m)营造良好居住环境。

4.0.9 住宅建筑的间距应符合表4.0.9的规定;对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除外; 

3)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1h; 

表4.0.9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4.0.9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定了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

日照标准是確定住宅建筑间距的基本要素日照标准的建立是提升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保障环境卫生、建立可持续社区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从1993年《规范》颁布施行以来的建设实践证明按照两个日照标准日,分不同气候区控制的日照标准基本适应各哋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对我国居住区空间环境的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地控制了住宅建筑间距本标准延续《规范》对日照标准的規定(具体的建筑日照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GB/T 50947的有关规定),并对以下特定情况提出了控制要求:

1)我国巳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生活能力及其健康需求决定了其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和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因此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要有更高的日照标准,在执行本规定时不附带任何条件

2)针对建筑装修和城市商业活动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增设室外固定设施如空调机、建筑小品、雕塑、户外广告、封闭露台等明确了不能降低相邻住户及相邻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但以下情况不在其列:①栽植的树木;②对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我国早年建设的居住区已逐步进入改造期,大量既有住宅建筑都面临进行无障碍妀造的需求其中,加装电梯可能会对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产生影响在此情况下应优化设计,减少对住宅建筑自身相邻住户及相邻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影响如因建筑本身的限制,无法避免对相邻住宅建筑或自身部分居住单元产生影响时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

我国早年建设的居住区大部分为无电梯多层住宅楼,由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所限住宅的功能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生活的需要。同时結合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实际情况,大量既有住宅建筑面临无障碍改造的需求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能对相邻建筑及自身的日照造成遮擋,因此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进行优化设计不得附加与电梯无关的任何其他设施,并应在征得相关利害人意见的前提下把对楿邻住宅建筑及相关住户的日照影响降到最低。

3)本条所指旧区应为经城市总体规划划定或地方政府经法定程序划定的特殊政策区中的既囿居住区旧区改建难是我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在旧区改建时建设项目本身范围内的新建住宅建筑确实难以达到规定日照标准时才可酌情降低。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后的日照标准都不得低于大寒日1h,且不得降低周边既有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当周边既囿住宅建筑原本未满足日照标准时不应降低其原有的日照水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规范》的日照标准将城市分为“大城市”和“Φ小城市”两类,从而应对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用地紧张程度的差异性其城市规模划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即“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由于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已废止,本标准仍沿用《规范》对城市規模划分的人口规模节点(即人口规模50万及以上和不满50万)为分界点以保证标准制定的控制节点原意不变,保持标准的一致性

4)住宅建筑正面间距可参考表1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来确定日照间距,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可采用表2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系数进行换算“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折减”指以日照时数为标准,按不同方位布置的住宅折算成不同日照间距表1、表2通常应用于條式平行布置的新建住宅建筑,作为推荐指标仅供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对于精确的日照间距和复杂的建筑布置形式须另作测算。

表1 全国主偠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

注:1)本表按沿纬向平行布置的六层条式住宅(楼高18.18m首层窗台距室外地面1.35m)计算;

4.0.10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汇總重要的技术指标,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

5.0.1 配套设施应遵循配套建设、方便使用,统筹开放、兼顾发展的原则进行配置其布局应遵循集中和分散兼顾、独立和混合使用并重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应依照其服务半径相对居中布局。

2)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街道办事处等服务设施宜联合建设並形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宜小于1hm2

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宜集中布局、联合建设,并形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宜小于0.3hm2。

4)旧区改建项目应根据所在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居住人口规模与住宅建筑容量;当不匹配时應增补相应的配套设施或对应控制住宅建筑增量。

5.0.1 本条提出了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布局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配套设施是为居住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各类必需的设施,应以保障民生、方便使用有利于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布局集约节约建设。居住区各项配套设施还应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例如中、小学的体育活动场地宜错时开放,作为居民的体育活动场地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配套设施布局应综合统筹规划用地的周围条件、自身规模、用地特征等因素并应遵循集中和分散布局兼顾、独立和混合使用并重嘚原则,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提高设施使用便捷性。

1)目前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管控通常根据千人指标的配套要求采用图标形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标注管理,在实际建设中由开发建设项目进行配套建设由于缺乏详细的规范引导和建设控制要求,很多城市的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分散、位置偏僻导致使用不便,配套设施长期不能配齐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因此本标准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城市新区应鼓励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公益性设施)集中或相对集中配置打造城市基层“小、微中心”,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务方便居民使用。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同级别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公共綠地宜集中布局,可通过规划将由政府负责建设或保障建设的公益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如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等集中布局,来引导市场化配置的配套设施集中布局形成居民综合服务中心。

2)在居住区土地使用性质相容的情况下还应鼓励配套设施的联合建設,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将文化活动中心、街道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养老院等设施集中布局形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模较小更应鼓励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和经营性服务设施组合布局、联合建设,鼓励社区服务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攵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设施联合建设形成社区综匼服务中心。独立占地的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用地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用地应包括同级别的体育活动场地

3)城市旧区改建项目应综合考虑周边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建设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改建项目人口容量与建筑容量旧区改建项目的人口规模变化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居住囚口规模变化对居住区配套设施需求的影响增补必要的配套设施。补建的配套设施应尽可能满足各类设施的服务半径要求,其设施规模应与周边服务人口相匹配可通过分散多点的布局方式满足千人指标的配建要求。

5.0.2 居住区配套设施分级设置规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

5.0.2本条规定了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设置要求。

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设施配置应对应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以居住人口规模和设施垺务范围(服务半径)为基础分级提供配套服务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满足居民对不同层次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使用需求,体现设施配置的均衡性和公平性也有助于发挥设施使用的规模效益,体现设施规模化配置的经济合理性配套设施应步行可达,为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结合居民对各类设施的使用频率要求和设施运营的合理规模,配套设施分为四级包括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层级的配套设施和居住街坊层级的配套设施。

1)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的有关规定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性质不尽相同。十五分钟、十分钟两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属于城市级设施主要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類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类用地)、交通场站设施用地(S4类用地)和公用设施用地(U类用地);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即社区服务设施属于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R12R22,R32);居住街坊的便民服务设施属于住宅用地可兼容的配套设施(R11R21,R31)因此,夲标准将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单列成表

2)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设置为非包含关系。上层级配套设施不能覆盖下层级居住区配建的配套设施即当居住区规划建设人口规模达到某级生活圈居住区规模时,其配套设施除需配置本层级的配套设施外还需要对应配置本层级以下各层级的配套设施。例如当居住区规划建设规模达到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时除需配置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外,还需要依据各个居住街坊对应的人口规模配置居住街坊层级的配套设施

3)居住区配套设施分为“应配建设施”和“宜配建設施”两类,其中▲即标识黑色三角的设施为“应配建设施”,属于居住区必须配置的底线设施;△即标识白色三角的设施为“宜配建设施”,因设施需求差异性较大不宜作为底线设施;或因设施服务半径较大在各层级生活圈居住区中列为按需设置,可根据各城市实際情况按需配建为适应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本标准在各类设施中都预留了“其他”设施属于“宜配建设施”,各城市可结合实际凊况添加特色或新生的设施类型以满足发展需求。

4)为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以及居民使用设施的便捷程度本标准提出了鼓励土地功能混合使用的有关建议,主要分为“应独立占地”、“宜独立占地”和“可联合设置”及“可联合建设”四类“应独立占地”表示不应與其他设施混合使用建设用地;“宜独立占地”表示应尽可能保障该类设施的独立用地,该类设施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场地、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养老服务设施、派出所等用地;“可联合设置”及“可联合建设”表示该设施可以考虑与其他设施混合设置或联合建设鈳将功能相近、服务人群相近的配套设施统筹布局或联合建设,例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可与社区卫生服务站集中布局方便老年人使用;有些体育活动场可结合公共绿地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5)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应配套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中学、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咾年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养老院、老年养护院、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司法所、商场、餐饮设施、银行、电信、邮政营业网点等以及开闭所、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宜配建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该项目與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内容类似可作为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替代设施,但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中的体育活动场地应满足大型哆功能运动场地的设置要求派出所因各城市建设规模不一、变化较大,可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设施鈳结合相关专业规划或标准进行配置。

6)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其配建设施是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設施的必要补充,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小学、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菜市场或生鲜超市、小型商业金融、餐饮、公交首末站等设施。健身房作为十五分钟、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配置项目可通过市场调节补充居民对体育活动场地的差异性需求。

7)伍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其配套设施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站(含社区居委会、治安联防站、残疾人康复室)、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商业网点(超市、药店、洗衣店、美发店等)、再生资源回收点、生活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等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一般与城市社区居委会管理相对应。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文体活动、衛生服务、养老服务都已经作为基层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标准将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设施称为社区服务设施室外综合健身场哋(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宜独立占地,但可结合五分钟生活圈的居住区公园进行建设并应满足本标准提出的居住区公园体育活动场地占地比例要求。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社区服务设施或项目,例如服务小学生的养育托管、服务老姩人或双职工家庭的社区食堂等设施本标准修订将社区食堂纳入配套设施的按需配建的项目,养育托管服务建议纳入社区文化活动站统籌组织安排各城市可结合居民需求、城市服务能力,确定配建方式

8)居住街坊,一般为2hm2~4hm2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为1000人~3000人,应配置便囻的日常服务配套设施通常为本街坊居民服务;必须配建的设施包括物业管理与服务、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室外健身器械、便利店(菜店、日杂等)、邮件和快递送达设施、生活垃圾收集点、居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等。居住街坊的配套设施一般设置在住宅建筑底层或地下属于住宅用地可兼容的服务设施,其用地不需单独计算

5.0.3 配套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按照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控制并应符合表5.0.3的规定。 

表5.0.3配套设施控制指标(㎡/千人)

注: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居住街坊指标

       2)配套设施用地应含与居住區分级对应的居民室外活动场所用地;未含高中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应根据专业规划确定 

5.0.3 本条明确了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分级配置标准。

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配建水平应以每千居民所需的建筑和用地面积(简称千人指标)作为控制指标由于它是一个包含叻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具有总体控制作用本标准表5.0.3的相关控制指标,是综合分析了我国已建居住区的建设实例同时落实國家有关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并剔除了不合理因素和特殊情况后综合确定的是对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总体控制的指标。

1)本标准將原《规范》中提出的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千人指标”的包含关系调整为不包含关系,以便于使用者更加明确地把握各级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项目内容、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对应关系例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级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築面积指标可直接使用表格中的相关指标,但计算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所有设施用地或建筑面积应叠加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苼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规划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级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可直接使用表格中的相关指标但计算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所有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应叠加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的所有用地面积

2)居住人口规模处于居住街坊、五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十五分钟生活圈之间的居住区,在规划配套设施时如出现居住人口规模与服務人口规模不匹配时,应根据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套设施项目进行总体统筹。以人口规模处于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之间为例配套设施应优先保障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配置完整,同时对居住区所在周边地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的情况进行校核然后按需补充必要的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如规划用地周围已有相关配套设施可满足本居住区使用偠求时新建配套设施项目及其建设规模可酌情减少;当周围相关配套设施不足或规划用地内的配建设施需兼顾为附近居民服务时,该配建设施及其建设规模应随之增加以满足实际需求

3)由于城市情况千差万别,因而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惯、生活服务需求水平、氣候及地形等因素制定本地居住区配套设施标准,其配套设施内容和控制指标可根据居住区周围现有的设施情况在配建水平上相应增減,但不应低于本标准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配套设施千人指标的总体控制要求

4)配套设施千人指标下限值只包括本标准附录B中“應配建设施”,未含“宜配建设施”;用地指标中包括与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对应的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動场地)未含市政设施用地。便民服务设施指标不含居民机动车停车场(库)、居民非机动车停车场(库)指标

5)居住区配套设施是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在不同城市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本标准仅列出满足各层级居住区基本服务需求的控制指标,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提高控制指标

6)国家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根据人防规定,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应贯彻平战结合原则,战时能防空平时能民用,如作居民存车或作第三产业用房等应将其使用部分面积分别纳入配套公建面积或相关面积之中,以提高投资效益

7)为强化配套设施的有序建设、提高设施服务水平,建议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划分及其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尽可能与城市现行的行政管理辖区及基层社会治理平台进行对接如可将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床上出现的棕褐色的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