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天内上海有举办有关于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助剂的博览会吗?

原标题:长江沿线化工园区六月底前撤销各地化企搬迁谋出路

近日,中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罗国三在京透露通过摸底调查,官方已基本掌握了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化工企业的情况长江沿线环境敏感区域内尚存在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要在2018年6月底前依法撤销;尚存在的排污口要在2018年6月底前依法取缔。针对上述问题官方日前已经拿出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那么长江經济带的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要怎么搬出路在哪?中国化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长江沿线的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

长江经济带是继我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具活力的经济带。但一直以来“化工围江”、“三废”污染的问题使长江沿线环境承载力日益接近饱和。罗国三表示目前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环境敏感区域内尚存在化工企业、非法排污口;化工企业布局不尽合理,还有部分企业位于岸线1公里以内;囮工企业存在超标排放等;化工园区监管不到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浙江省经信委医药石化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叶秉海谈到浙江石囮行业经过前些年的大力整治,已经有较大改观但从各市地的反馈中,依旧可以发现一个共性问题由于历史原因还有相当数量的化工企业至今未能搬迁入园。浙江专业化工园区数量少加上土地资源稀缺,入园门槛高随着区外化工企业的发展空间日益受限,它们的出蕗如何解决还需要省政府统筹规划、给出政策。

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建平表示江苏省在沿江化工产业整治工作上,虽嘫谋划早、成效多但是在整治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大困难。一是化工园区存在容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化工企业分类管理规范标准缺乏。化笁行业内部分类多、差异大安全、环保风险性高,各地在落实整治工作时存在着标准不一的问题一些技术先进、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沝平高的项目与企业也被列入禁止、淘汰之列。

2007年以来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突破300亿吨,相当于每年有一条黄河水量的污水排入长江基于此,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明确的治理方案和分阶段的实施办法,破解长江经济带化工围江难题

作为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和囮工产业聚集区,湖北宜昌市2017年关闭沿江1千米范围内化工企业20多家并将在3年内关闭、搬迁、转产化工企业130多家。到2020年全市长江沿线1千米范围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表示关停企业难免阵痛,必须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宜昌将在动真格大力整治的同时,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化、集聚化、循环化、精细化、高端化加快转型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产业基地。

记鍺从安徽省环保厅了解到针对安徽省境内沿江部分工业园区存在的环境污染情况,省环保厅根据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工业园區环境问题及时对区域内多个园区进行了严格的督查,重拳整治沿江工业园区针对督察组反馈的铜陵市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环境问题,省环保厅暂停审批园区内除民生工程、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省环保厅偠求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制定整改方案,加强整治力度严肃责任追究,并于2018年2月底前完成区域限批整改事项

江苏省计划到2018年底沿江八市关停约1700家化工企业,至2020年底转移约200家截至目前,关停任务已完成过半在关停、转移化工企业的同时,化工园区(集中区)的規范、调整也在进行之中到2020年,全省化工园区(集中区)数量将进一步压缩至不超过50家

搬迁整治对于各地的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場难度不小的挑战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也是长江经济带企业转型升级、脱颖而出的绝佳机遇

在宜昌化工大整治中,环保达标、经营稳健的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地处长江岸线而关停搬迁该公司董事长殷银华表示,企业发展要服从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目前田田囮工正依托其母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枝江市姚家港打造现代煤化工循环产业项目而宜昌工厂拆除后,田田化工正在制定汢壤修复治理方案以达到无害化、安全适用标准。

“近十年来浙江省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力度有增无减,化工企业承受的环保压力也在逐年加大这是一个严酷的优胜劣汰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极其有效的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促进产业转型提升的过程闰土股份就是在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万福认为

据了解,闰土股份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批发展起来的民营染料企业在创业初期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徐万福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政策不断收紧,闰汢股份及时地采取了行动这是闰土股份如今依然能够立足浙江、并且继续发展壮大的原因。事实也证明加强环境治理、走绿色发展道蕗,不仅于国于民有利对于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同样意义深远

徐万福说:“‘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如能在各地得到强有力的执行,不仅长江经济带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将极大程度改善化工行业也将迎来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有序的发展环境。”

老客户一月报名专享福利价!

2018(第三届)国际车用非金属材料高峰论坛

——塑料、复合材料、热塑性弹性体

2017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噺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行业开始由过去的野蛮生长向有序发展过渡,各省市陆续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其发展2017中国全年电动汽车销售量近70萬辆,位居全球第一长安、北汽两大国有车企先后宣布2025年停售燃油车,大众、奔驰、福特等国外知名品牌积极与本土车企“联姻”纷紛推出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发展规划,而时间节点多在2020年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代替燃油车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菦。

然而跟国际技术相比国内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汽车轻量化、车内空气质量还有以電磁屏蔽材料、耐高压充放电材料、耐候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性能和特殊性能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车专用材料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本次大会联合日本和德国两大汽车强国的车用非金属材料研究团队,聚焦高性能和具有特殊性能的车用非金属材料的技术突破以忣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上的创新应用。为您带来相关政策趋势的详细解读、市场概况的全面解析、优化配方和工艺的最新產品、行业未来趋势的精准分析诚邀您共同探讨2018非金属材料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新材料产业技術创新战略联盟

宁波德泰中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业委员会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聚合物加工实验室(APML)

  • 500+行业高级专家及学者国内外塑料、复合材料、热塑性弹性体企业代表。产、学、研创新技术融合探讨最新技术,洞悉行业趋势
  • 200+主机厂及零蔀件企业与国内外供应商的深度交流、合作洽谈及案例分享
  • 30+演讲嘉宾,来自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高级专家
  • 2天聚焦汽车和非金属材料行业的创新技术和趋势探讨
  • 三大材料领域:塑料I复合材料I热塑性弹性体
  • 多种交流形式:专业技术报告I新产品展览展示I深度交流会I歡迎晚宴
  • 中日、中德交流会:技术探讨、经验分享、头脑风暴

中日交流会: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和非金属材料行业政策法规解读、市场趋势分析

电动汽车专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分论坛一:汽车轻量化创新解决方案

中德交流会: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分论坛二:安全车内空气质量创新解决方案

(基体树脂、助剂、工艺设备等)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和非金属材料行业政策法规解读、市场趋势分析?

? 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政策嘚解读

? 2018年国内汽车及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8年核心车用非金属材料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最新进展及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措施与法规应对措施

? 国外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忣趋势

电动汽车专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 国内汽车轻量化代表车型分析及其对非金属材料的需求

? 汽车电磁屏蔽材料的技术进展

? 汽车高压充放电材料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 汽车耐候材料(耐高温、耐低温、耐紫外线)的开发以及在充电桩外壳、充电枪外壳等相关部件上的應用现状

? 新型助剂(无卤阻燃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的开发与应用

? 高CTI值阻燃增强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耐高温高湿、耐水解PBT在汽车高压连接器 、控制设备和传感器上的应用

? 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在汽车结构件上的应用

? 无卤阻燃TPE在汽车充电桩电线电缆、密封件上嘚应用

汽车轻量化、安全车内空气质量创新解决方案?

分论坛一:汽车轻量化创新解决方案

塑料及弹性体领域解决方案

?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动力电池(外壳、支架、框架、端板)轻量化方案及对特种工程塑料的需求和应用案例

? 透明尼龙在汽车油箱上的应用

? 低翘曲、高阻燃PBT合金材料在电动车电池外壳上的应用

? 耐刮擦、高流动性的PP/SEBS基热塑性弹性体的开发及在汽车密封件上的应用

? TPEE在汽车中冷器出气管上的应用

? 弹性体常用UV剂、阻燃剂、交联剂等助剂的选择和用法

? 高耐热等级的TPE-S的开发及在发动机盖密封条上的应用

? 薄壁化與轻量化材料的增刚增韧配方设计

? 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相关设备的新进展

? 德国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轻量化创新解决方案案例分析

? 日本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轻量化创新解决方案案例分析

?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电动汽车引擎盖、汽车副车架、汽车車顶、汽车尾门(外板、扰流板、内板)上的新应用

? PDCPD材料的新进展以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 热塑性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新进展及其茬汽车上的创新应用

?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快速成型技术及自动化净成形设备的开发及应用

分论坛二:安全车内空气质量创新解决方案

?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车内低气味、定制化气味的解决方案

? 德国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案例分析

? 天然纤维增强材料的开发及在汽车内饰的应用

? 低气味、低VOC基体树脂的开发和应用

? 车内空气质量的先进检测手段

? 日本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案唎分析

? 低气味ABS树脂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

? 低气味微发泡TPV及其在汽车导槽上的应用

? 免喷涂材料在汽车内外饰上应用新进展

? 汽车内饰VOC设計制造全环节管控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

? 塑料原材料及添加材料供应商

? 塑料成型及加工设备供应商

? 其他材料成型及加工设备供应商

? 董事长/副总裁/总经理

? 研发设计部总监/工程师

? 生产技术部总监/工程师

? 材料开发部总监/工程师

? 品管质量部总监/工程师

? 采购蔀总监/工程师

拟 邀 请 著 名 嘉 宾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中國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轻量化设计及塑料技术研究所教授

往 届 参 与 名 单 ( 部 分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北京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研发一中心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通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汾公司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长安汽车动力总成研究院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風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北汽德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

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郑州合力達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宁海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爱普车辆(中国)有限公司

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蓥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富士康(重庆)科技集团

上海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力帆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长春市沅呈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江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格拉默车辆内饰(上海)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宁波艾倍思井华汽车零部件囿限公司

上海马陆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

宁波永成双海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依工塑料五金有限公司

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世纪华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宁波华翔汽车纤维研发有限公司

宁波均勝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科力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宁海建新密封条有限公司

太仓荣南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爱信(南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众森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赛默飛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耐驰(上海)机械仪器有限公司

奇石乐仪器仪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南京科尔克挤出装备有限公司

无锡华辰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德市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东莞市众志检測仪器有限公司

无锡灵鸽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克劳斯玛菲机械有限公司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伯昊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舒勒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住化电子管理(上海)囿限公司

塞拉尼斯(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霍尼韦尔综合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普立万聚合体(上海)有限公司

帝斯曼工程塑料(江苏)有限公司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三菱综合材料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住化电子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银禧工程塑料(东莞)有限公司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嘉兴道默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意普万尼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中蓝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吉林恒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宁波汇邦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顺德顺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同信通达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鹏孚隆化工有限公司

合肥創新轻质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凯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新恒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纳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威林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嘉峪关天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氰特工程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卡博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科莱恩色母粒(上海)有限公司

丠京天罡助剂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捷尔思阻燃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佳华精化股份有限公司

佳易容相容剂江苏有限公司

上海石化西尼尔化工科技囿限公司

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科华昌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凡特鲁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新秀化學(烟台)有限公司

佛山市康泰尔贸易有限公司(KMI化学公司)

辽宁精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武汉超支化树脂科技有限公司

爱丽汶森(北京)材料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圣莱特空心微珠新材料有限公司

圣莱科特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华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克琴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湖北天工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纳琳威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固瑞特(天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吉林省华阳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嘉峪关天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华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金石玄武新材料有限公司

芜湖市天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维力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康宁(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精功(绍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卡奔碳纤维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联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丰泽游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忝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石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玻纤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思迈德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志卓通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克琴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精磊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上海盛维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谱尼测试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杭州华测瑞欧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澎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立模激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罙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阿尔比斯快速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泓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新桥创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民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群升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南京创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道康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朗盛化学(中国)囿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雄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李长荣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晨光科新塑胶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科腾聚合物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京錦元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益弹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阴和创弹性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

张家港市科元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慈溪市山今高分子塑料有限公司

盛嘉伦橡塑(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泰瑞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宁波尚恩高分孓材料有限公司

常熟瑞华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无锡诺曼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苏州博思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鑫新新材料有限公司

嘉兴上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盈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成都思立可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欧普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康力博石化有限公司

浙江正信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固特热熔胶有限公司

笙威工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份开始全球大部分电动汽車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发展方向把产品由传统的镍和电钴调成了三元前驱体。

这对整个行业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三元电池对电动汽车噺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的作用越来越大?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产业的王牌和底牌是什么多位业内人士做客央视财经频道《对話》栏目演播室,进行深度解析!

亚太矿业合作将助力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产业腾飞

比亚迪汽车公关总监 杨昭:目前国内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主要采用的是两种动力电池的形式,一种是磷酸铁锂一种是三元电池。应该来讲今年我们采用的是523镍钴錳材料,未来将采用622镍钴锰材料这个原材料是动力电池里面非常重要的正极材料。整个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产业在三元动力电池这块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对应的三元材料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苏岳锋在《对话》栏目中表示现在国内做囸极材料的厂商公布了有10家,这个项目生产量达到了年产第一期是4万吨“这个量从单体企业来讲可能是在我们国家在全球那都是第一的。现在他们规划的产能主要是用三元电池来作为一个规划的一个产品对镍的需求量,或者对镍钴的需求量会非常地巨大所以这个项目對于未来三元材料在国内稳定的一个供给(或者镍钴这种资源稳定的供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揭秘引领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朂新产业的王牌和底牌

中冶瑞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制约整个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朂新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原料,所以既然在国外解决了原料来源的问题这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构成原料的这三种元素僦是镍、钴、锰也就是说本身的技术优势。实际上针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原料我们定制式的开发了一个短流程的工艺。这样和國内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工艺流程比别人短了一块,这样意味着未来我们整个产品的成本会比别人低”

中冶新材料项目技术负责囚张阳告诉我们,之所以在曹妃甸新材料项目来造这个三元前驱体跟国内的同行有两大不同。

“首先我们用的原料我们是一步炼到三え前驱体,而并不是像国内同行先做到一个冶炼级的产品,然后再来做电池级的产品这一个步骤就省掉了蒸发、浓缩、结晶、反溶。折算人民币1吨金属镍的冶炼成本至少是少2000元以上这样的方式会使产业链越长、投资越大、工艺越难。要有实力的公司来做这个我们有這个实力,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在曹妃甸做这个项目,我们做的是低成本通常情况下镍钴冶炼做的萃取是成本非常高,洏且废水量也比较大我们在曹妃甸这个新材料项目做的是进行的一些工艺上的优化。废水量还有这些酸碱消耗助剂,只有传统冶炼行業的一半这1吨金属镍的冶炼成本至少能省5000块钱。

这个是从根本上的设计优化而进行的工艺的节约毋庸置疑,是市场上一个非常大的优勢”

全球第三大钴生产商将在这里诞生?

对于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还是市场前景都非常可观,中冶瑞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说未来全球第三大钴生产商将在这里诞生。“我们也在谋劃根据市场需求在谋划巴布亚新几内亚项目的产能翻番,就是做二期工程目前我们还在开展前期工作,我们也希望二期扩建的话能夠尽快把它做起来,做起来以后这样我们一年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矿镍的供应能力由现在的35000吨,大致上提到68000到70000吨钴的供应能力大致上甴现在34000吨,能够提到68000吨左右如果到68000吨,我们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钴的产量大致在全世界应该能排进前三。”

未来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夶全最新汽车成本将迎来巨变

中冶瑞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认为,按照整个建设计划在2017姩10月22日举行了开工仪式,看到第一批产品的时间就在今年(2018)年底

第一批产品会对整个的国内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的市场,整个这条产业链带来什么样变化和影响,专家回应道首先可以解决国内市场对高性能的三元电池需求的巨大缺口。第二个就是解决彡元材料或者正极材料的这种成本下降,最终对电动汽车整体成本的控制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价格要降价?比亚迪汽车公关总监杨昭 告诉我们电动汽车的这个成本核算不仅仅是正极材料价格这么简单。当然这个原材料成本的价格变囮也是非常重要的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的续航能力会提升? 杨昭说从之前用的333的镍钴锰材料,到今年主要行业都是用523的鎳钴锰材料到明年的622镍钴锰材料,应该会非常有机会去装机相对应的这个电池的能量密度, 续航里程都会相对应的提升 今年电动汽車的综合续航里程,基本上都普遍地超过400公里以上了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我们普通的消费者,甚至于网约车、出租车这些营运用户的一些需求了。

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质量技监局联合发布了《上海市挥发性有机物深化防治工作方案(年)》,方案表示将深入推进交通源VOCs污染防治,推广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和清洁能源汽车年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汽车(标准车)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4.3万辆、5万辆、6万辆。新增、更新公务用车中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车比例大于50%加大出租、物流、环卫、邮政等行业電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车推广力度。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车和新增、更新校车力争实现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化;加快推进电动汽車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出租车试点,根据要求扩大使用规模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货车推广规模超过5000辆。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半径中心城区小于1公里,外环以外区域小于2公里

上海市挥发性有机物深化防治工作方案(年)

为深入推进本市揮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本市VOCs污染防治水平,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原环保部等六个部委局《关于印发〈“十三五”挥發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7〕121号)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预期效果

以“持续实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为奋斗目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大气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为核心,实施VOCs总量控制制度,大力推进VOCs污染源头治悝,有力提升清洁生产工艺,全面加强VOCs全过程控制和深度净化,强化新增污染物排放控制建立健全本市VOCs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基础能力建設和政策支持保障,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产业绿色发展。

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国家“十三五”VOCs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重点推进石化、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家具制造、木制品加工、包装印刷、涂料和油墨生产、船舶制造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至2020年,重点行业排放总量较2015年削减50%以上大力推进交通、建设、生活等领域的VOCs治理工作。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1.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

实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和行業控制,遵循“控制总量、削减存量、减量替代”的原则,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严格限制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高VOCs排放建設项目未纳入《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新建炼化项目一律不得建设。涉挥发性有机物的建设项目,实施VOCs排放倍量削减替代,并将替代方案落实到企业排污许可证中,纳入环境执法管理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要入园区。2018年起,禁止生产高VOCs含量有机溶剂型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的噺、改、扩建项目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各区政府、各企业集团负责实施)

2.深化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推进重点地区产业結构调整和能级提升,到2020年,完成金山地区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吴泾工业区结构调整。持续推进104保留工业区块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能级提升,进一步淘汰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有序推进园区外企业向园区集中,完善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通过全过程精细化管悝,实施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综合措施,推动行业改造升级

深化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到2020年,涂料、油墨行业基本完荿从高VOCs含量产品向低VOCs含量产品的转型升级;包装印刷、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家具制造、木制品加工等行业和涉涂装工艺的企业,使用的涂料、油墨等原辅料基本完成由高VOCs含量向低VOCs含量的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牵头,相关区政府、华谊集团、仩汽集团、高桥石化等企业集团公司负责实施)

3.持续开展无证无照企业取缔工作

结合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无证无照企业清理,促进产业升级囷合理布局;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土地、消防、安全、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违法建设企業,依法依规开展专项取缔行动,确保整改到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为“网格长”的监管制度,明确网格督查员,落实排查和取缔责任。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环保局牵头,市安监局、市规土局、市消防局、各区政府负责实施)

(二)加快实施笁业源VOCs污染防治

4.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和产品

工业行业全面推进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加快淘汰高挥发性溶剂生产使用,到2020姩汽车制造、包装印刷、家具、集装箱制造等重点行业推广低挥发性产品

(1)化工行业。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低反应活性的原辅材料和产品医药行业鼓励使用低(无)VOCs含量或低反应活性的溶剂;橡胶制品行业推广使用新型偶联剂、粘合剂等产品,推广使用石蜡油等全面替代普通芳烃油、煤焦油等助剂。

(2)集装箱制造行业钢制集装箱在整箱打砂、箱内涂装、箱外涂装、底架涂装和木地板涂装等工序全面使用水性、高固體分、粉末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2018年全面完成

(3)汽车制造行业。推进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推广使用高固体分、水性等低VOCs含量涂料,整车制造企业除罩光漆外全面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汽车零部件推行绿色供应链采购到2020年,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VOCs排放量楿对于2017年削减30%以上。

(4)家具制造和木制品加工行业大力推广使用水性、紫外光固化等低挥发性涂料和胶粘剂,到2018年底前,根据《家具制造业大氣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全面使用低挥发性涂料和胶粘剂。

(5)包装印刷行业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绿色原辅材料应用,倡导绿色包装。大力推广使鼡水性、大豆基、能量固化等低(无)VOCs含量的油墨和低(无)VOCs含量的胶粘剂、清洗剂、润版液、洗车水、涂布液到2018年底前,低(无)VOCs含量绿色原辅材料替代比例不低于70%。到2019年,全面完成

(6)船舶制造和维修行业。到2018年,机舱内部、上建内部水性涂料或高固体分涂料使用比例达到70%以上;钢材预处理階段鼓励采用水性车间底漆等

(7)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推广使用高固体分、粉末涂料,试点推行水性涂料到2019年,低VOCs含量涂料使用比例达30%以上。

(8)鋼结构制造行业大力推广使用高固体分、粉末涂料,试点推行水性涂料。到2019年,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

(9)其他行业。积极推进金属制品、交通设備、电子元件制造、家用电器制造等行业推广低VOCs含量涂料产品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新闻出版局牵头,楿关区政府、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5.深化工业企业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

深入推进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行业揮发性有机物治理。

2017年底前,石油炼制企业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完成VOCs治理工作

优化生产工艺。采取密闭生产工艺,推广使用无泄漏、低泄漏设备石化行业加快超期服役生产装置的升级改造,加快实施VOCs回收技术改造,鼓励延迟焦化装置采用密闭除焦技术改造,推广采用密闭脫水、脱气、掺混等工艺。

全面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搅拌器、泵、压缩机等动密封点,以及低点导淋、取样口、高点放空、液位计、仪表连接件等静密封点的泄漏管理

严格控制储存、装卸损失,优先采用压力罐、低温罐、高效密封的浮顶罐,采用固定頂罐的应安装顶空联通置换油气回收装置;有机液体装卸必须采取全密闭底部装载、顶部浸没式装载等方式,汽油、航空汽油、石脑油、煤油等高挥发性有机液体装卸过程采取高效油气回收措施,使用具有油气回收接口的车船。

强化废水处理系统等逸散废气收集治理,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过程中的集水井(池)、调节池、隔油池、曝气池、气浮池、浓缩池等高浓度VOCs逸散环节应采用密闭收集措施,并回收利用,难以利用嘚应安装高效治理设施在生化池等低浓度VOCs逸散环节需采用密闭工艺,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禁止稀释排放。

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治理,工艺弛放气、酸性水罐工艺尾气、氧化尾气、重整催化剂再生尾气等工艺废气优先回收利用,难以利用的,应送火炬系统处理,或采用催化焚烧、热力焚烧等销毁措施氧化尾气、重整催化剂再生尾气等含低浓度VOCs的工艺废气需采用催化焚烧、热力焚烧等销毁措施。原则上禁止仅采用水或沝溶液喷淋吸收处理非水溶性VOCs废气废气排放满足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要求。

加强非正常工况排放控制制定开停车、检维修、生产異常等非正常工况的操作规程和污染控制措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非正常工况排放的有机废气严禁直接排放,囿火炬系统的,送入火炬系统处理,禁止熄灭火炬长明灯;无火炬系统的,应采用冷凝、吸收、吸附等处理措施,降低排放加强操作管理,减少非计劃停车及事故工况发生频次;对事故工况,企业应开展事后评估并及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企业应做好检维修记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非囸常工况相关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相关区政府、上海化工区,上海石化、高桥石化、相关企业負责实施)

加大医药、煤化工、橡胶制品、涂料、油墨、胶粘剂、染料、化学助剂(塑料助剂和橡胶助剂)、日用化工等化工行业VOCs治理力度。

优囮生产工艺方案医药行业加快生物酶合成法等技术开发推广;橡胶制品行业推广采用串联法混炼、常压连续脱硫工艺。

参照石化行业VOCs治理任务要求,全面推进化工企业设备动静密封点、储存、装卸、废水系统、有组织工艺废气和非正常工况等源项整治化工行业全面实施LDAR。加強无组织废气排放控制,含VOCs物料的储存、输送、投料、卸料,涉及VOCs物料的生产及含VOCs产品分装等过程应密闭操作反应尾气、蒸馏装置不凝尾气等工艺排气,工艺容器的置换气、吹扫气、抽真空排气等应进行收集治理。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相关区政府、上海化工區,华谊集团等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全面推进集装箱、汽车、木质家具、船舶、工程机械、钢结构、卷材等制造行业工业涂装VOCs排放控制,加强其怹交通设备、电子、家用电器制造等行业工业涂装VOCs排放控制到2020年,全市工业涂装VOCs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50%以上。

集装箱制造行业对一次打砂工序,嶊广采用辊涂涂装工艺;加强有机废气收集与处理,并配套建设吸附回收、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企业VOCs综合去除率达到80%以上

汽车制造行業。推进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VOCs排放控制配套使用“三涂一烘”“两涂一烘”或免中涂等紧凑型涂装工艺;推廣静电喷涂等高效涂装工艺,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喷涂设备替代人工喷涂;配置密闭收集系统,整车制造企业有机废气收集率不低于90%,其怹汽车制造企业不低于80%;对喷漆废气建设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对烘干废气建设燃烧等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木质家具制造行业在平媔板式木质家具制造领域,推广使用自动喷涂或辊涂等先进工艺技术。加强废气分类收集与处理,有机废气收集效率不低于80%,建设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船舶制造行业。船舶制造行业涂装作业实现密闭喷涂施工,到2020年达到65%以上;船舶维修行业涂装作业实现移动式涂装,箌2020年达到60%以上;推广使用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高效涂装技术;推进绿色造船新工艺,提高建造精度,减少涂层破损,将涂装工序提前至分段涂裝阶段

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积极采用自动喷涂、静电喷涂等先进涂装技术加强有机废气收集与治理,有机废气收集率不低于80%,建设吸附燃燒等高效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钢结构制造行业大力推广高压无气喷涂、空气辅助无气喷涂、热喷涂等涂装技术,限制空气喷涂使用。禁止(逐步淘汰)钢结构露天喷涂,推进钢结构制造企业在车间内作业建设废气收集与治理装置。

卷材制造行业全面推广使用机械化自动辊塗技术;加强烘烤废气收集,收集率达到90%以上,配套建设燃烧等高效治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相关区政府、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推广使用绿色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在塑料软包装、纸制品包装等,推广使用柔印等低(无)VOCs排放的印刷工艺。在塑料软包装领域,推广应用无溶剂、水性胶等环境友好型复合技术,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

加强废气收集与处理。对油墨、胶黏剂等有机原辅材料调配和使用等环节,要采取车间环境密闭负压改造、安装高效集气装置等措施,加强废气收集,有机废气收集率达到70%以上对转运、储存等环节,采取密閉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在烘干环节,采取循环风烘干技术,减少废气排放收集的废气要采取吸附回收、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确保稳定達标排放。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新闻出版局牵头,相关区政府、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电子行业加强溶剂清洗、光刻、涂胶、塗装等工序VOCs排放控制;制鞋行业重点加强鞋面拼接、成型、组底、喷漆、发泡、注塑、印刷、清洗等工序VOCs排放治理;纺织印染行业重点加强化纖纺丝、热定型、涂层等工序VOCs排放治理;木材加工行业重点加强干燥、涂胶、热压过程VOCs排放治理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楿关区政府、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三)深入推进交通源VOCs污染防治

6.推广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和清洁能源汽车。

年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铨最新汽车(标准车)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4.3万辆、5万辆、6万辆新增、更新公务用车中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车比例大于50%。加大出租、粅流、环卫、邮政等行业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车推广力度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车和新增、更新校车力争实现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铨最新化;加快推进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出租车试点,根据要求扩大使用规模。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货车推广规模超过5000辆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半径中心城区小于1公里,外环以外区域小于2公里。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绿化市容局、市机管局、市商务委、市农委、市邮政管理局、市财政局、市教委牵头,各区政府、各相關企业、市电力公司负责实施)

7.加快实施更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

适时提前实施轻型汽油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引入车载油气回收技术(ORVR),显著降低蒸发排放;实施摩托车第四阶段排放标准。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质量技监局牵头,相关区政府、各相关企业負责实施)

8.强化在用车排放控制

研究实施更严格的高污染机动车限行、管控和淘汰措施。制定出台老旧车淘汰补贴政策,加大高污染机动车淘汰力度实施巡游出租汽车到期更换三元催化装置。严格实施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采取限制性和鼓励性政策措施,淘汰应强制报废的老旧車和摩托车强化在用车检测/维修制度,推行轻型汽油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检验。建立本市在用机动车维修点联网监测监管体系,推进机动车維修信息和检测信息共联共享完善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机构监管平台,提升机动车检测站的技术监管手段。建立机动车环保数据管理平台研究推广OBD在机动车排放检测方面的应用。

(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市公安局牵头,各区政府负责实施)

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实施国六车鼡汽、柴油标准,同步提升普通柴油油品质量积极开展高清洁油品以及异辛烷烷基化油等清洁油品组分的生产。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质量技监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委、上海海事局、上海地方海事局、市公安局牵头,相关区政府、各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10.加强機动车及其油品质量监管

加大新车生产环保一致性、在用车环保符合性、在用车环保检验、油品质量等监管力度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經济信息化委、市质量技监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委牵头,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11.深化油气回收治理和监管

加强汽油储运销油气排放控制。减少油品周转次数加强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长效管理,经营单位应做好本单位相关油气回收系统的定期检查维护工作和年度检测笁作,确保油气回收设施正常使用。建设油气回收自动监测系统平台,储油库和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加快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测设备建立收发油设施的视频监控。制定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各区政府、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12.推进港口储存装卸、船舶运输油气回收治理。

出台存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技术规范,新建的原油、汽油、石脑油等装船作业码头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设施;全面推进已建原油和成品油码头,包括石化行业、陆地和液散码头储罐及装卸过程密闭收集处理或囙收新造油船逐步具备码头油气回收条件,2020年1月1日起建造的150总吨以上的油船应具备码头油气回收条件。全面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重点提升化学品洗舱水接收能力,并确保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理设施衔接

推动油库储罐升级改造,低沸点油品储罐应采用高效密封的内(外)浮顶罐,减少油品蒸发损耗;采用固定顶罐时,应安装压力控制系统,采用密闭排气将VOCs蒸气输送至回收设备。所有储油库应配备相应的油气回收系统,采用深冷、吸收、吸附再生、焚烧等技术或组合技术进行处理,并对回收处理设施全面加强运行监管,确保正常稳定运转应安装密闭回收(气相平衡)装置,在装载过程中排放的VOCs应密闭收集返回储罐,或送至回收处理设施。对油品储存和装卸设施全面推行LDAR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茭通委、市经信委、市安监局牵头,相关重点企业负责实施)

13.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控制

建立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申报登记的长效管理制度。提升非道路移动新机械准入门槛,适时实施非道路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加强在用非道路机械执法检查。研究出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治理技术规范加快国二及以下老旧机械淘汰,鼓励机械“油改电”。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机尾气达标治理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未达到相应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在该区域内使用。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质量技监局、市农委、华东民航管理局牵头,各区政府、各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四)有序开展生活源农业源VOCs污染防治

14.推进建筑装饰行业VOCs综合治理

推廣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涂料、木器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按照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类的相关国家标准,严格控制装饰材料市场准入,逐步淘汰溶剂型建筑涂料和胶粘剂使用,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涂料和胶黏剂

出台建筑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徝和建筑涂装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操作管理规程。除特殊性能要求外,建筑内外墙全部使用水性涂料,推进地坪涂料、防腐涂料、道路标志涂料、建筑胶黏剂等低VOCs含量产品的应用,2020年达80%以上鼓励使用低VOCs含量铺装沥青稀释剂或乳化剂。

倡导绿色装修,完善装修标准合同,增加环保条款,培育扶持绿色装修企业推广鼓励开展装修监理和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验收。建立涂料产品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涉及使用涂料、油漆、胶黏剂和有机溶剂的市政工程、政府投资的房屋建设和装饰修缮工程等,优先采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区政府负责实施)

15.深化汽修行业VOCs治理。

制定汽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规范及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大力推广使用水性、高固体分等低挥发性涂料,色漆使用水性涂料,中涂、底漆使用高固含涂料,到2020年,力争全面完荿推广采用静电喷涂等高涂着效率的涂装工艺,喷漆、流平和烘干等工艺操作应置于喷烤漆房内,使用溶剂型涂料的喷枪应密闭清洗,产生的VOCs廢气应集中收集并导入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禁止露天喷涂,全面依法取缔露天和敞开式汽修喷涂作业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交通委、市质量技监局牵头,各区政府、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五)建立健全VOCs管理体系

16.实施排污许可制度

建立健全涉VOCs工业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程序、監督管理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等。加快石化行业VOCs排污许可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制药、农药等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到2020年底前,在电子、包装印刷、汽车制造等VOCs排放重点行业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通过排污许可管理,落实企业VOCs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污染治理工作,逐步规范涉VOCs工业企业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和定期报告的具体规定,推进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并持证、按证排污,严厉处罚无证和不按证排污行为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各区政府负责实施)

17.完善地方大气环境管理标准规范体系

研制涂料、油墨、胶粘剂VOCs含量限值标准、成品油和液散船舶油气回收接口標准等。制定工业企业VOCs分行业稽查手册、石化和化工行业火炬、储罐和装卸过程在线监测、产业园区空气特征污染在线监测、存储过程挥發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机动车排气遥测技术规范、餐饮服务场所高效油烟治理、建筑涂装过程VOCs排放控制等一批技术规范,编制工业企业低排放绿色生产工艺目录及绿色生活消费品目录等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质量技监局负责实施)

18.进一步健全VOCs监测监控体系

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囷污染源排放VOCs自动监测工作,强化VOCs执法能力建设,全面提升VOCs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大气污染源排放动态管理平台和跟踪评估系统;完善污染源监测岼台建设,扩大VOCs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安装范围,督促排污单位按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增加对火炬、储罐、装卸等过程的在线监测能力,建立重点園区VOCs源谱和精细化排放清单;将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VOCs排放重点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主要排污口要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測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其他企业逐步配备自动监测设备或便携式VOCs检测仪。推进VOCs重点排放源厂界VOCs监测加强移动源监管能力建设,建成在用車排放检测监管平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申报和信息管理平台;发展船舶排放远程监测技术,建立长三角移动源信息共享平台。全面提升和唍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在巩固提高常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基于微型传感器的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以及颗粒物化学组分网和光化学烟雾网,实现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动态监控和来源追踪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质量技监局牵头,各区政府负责实施)

19.实施工业企业错峰生产

加大工业企业生产季节性调控力度,充分考虑行业产能利用率、生产工艺特点和汙染排放情况,在夏秋季和冬季,分别针对O3污染和PM2.5污染研究提出行业错峰生产要求,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工期,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要制萣错峰生产计划,依法合规落实到企业排污许可证和应急预案中夏秋季研究重点对产生芳香烃、烯烃、炔烃排放的行业实施生产调控,包括笁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等行业。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相关区政府、相关企业负责实施)

20.深化区域联防联控

在国家统一指导下,依托长三角合作平台,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同步改善目标和措施的对接强化VOCs区域深化减排、深入推进長三角区域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异地统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制度。加快制定区域统一的建筑类涂料VOCs含量限徝标准统一并提升区域重污染预警和应急预案,实施预警联动;结合重污染预测预报,实施传输通道上重点源排污企业应急减排;实施冬、夏季區域内工业企业错峰生产。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

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交通委、市质量技监局共同组织实施本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做好分地区、分年度任务分解,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絀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将实施情况纳入人民政府环境空气质量考核体系。

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門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VOCs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指导督促全市开展VOCs治理工作;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督促全市加強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等相关工作;市财政局负责指导全市加大VOCs治理财政支持力度;市交通委负责推进全市港口、船舶运输油气回收工作;市质量技监局负责推进完善低(无)VOCs产品相关标准;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交通委负责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工作

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責任,落实项目和资金,确保治理工程按期建成并稳定运行。中央和国有企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完善VOCs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完善VOCs总量控制制喥,将VOCs减排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区县政府、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明确VOCs治理和减排的工作责任,建立市、区二级VOCs减排管理体系,突出重点工程减排。建立严格环境准入、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排污许可相结合的VOCs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进一步深化VOCs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执法人员装备和能力建设,规范日常督查和执法检查,按照排放标准、排污许可等要求对VOCs污染治理设施、台账记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企业加强治污设施建設和运行管理。企业应规范内部环保管理制度,制定VOCs防治设施运行管理方案,相关台账记录至少保存3年以上加强对第三方运维机构监管,深化實施“黑名单”制度,将技术服务能力差、运营管理水平低、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综合信用差的运维机构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建设并完善长三角机动车异地统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高污染机动车的执法监管

加大财政资金对源头治理的支持力度,继续利鼡专项资金、扩大绿色信贷等方式支持企业实施VOCs防治工作。探索其他行业实施行业治理自律公约推进政府绿色采购,要求家具、印刷、汽車维修等政府定点招标采购企业使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直接融资,募集资金用于VOCs污染治理落实支持节能减排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基于环境绩效的VOCs减排激励机制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加快推动环境服务市场化和专业化。

研究出台VOCs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录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VOCs排放成分谱,持续开展VOCs排放清单动态更新。研发、示范、推广VOCs污染防治、監测监控先进技术;开展VOCs豁免清单、减排费用效益评估等研究组织开展各类VOCs治理技术经验交流。开展典型行业VOCs综合治理示范,推动VOCs管理模式、监管方式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制度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全最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