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文化博物馆里“仕路先登”的含义

走京哈高速到长春 ,在长春环城高速转长营高速到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自治县, 再走省道S206线可到辽源. 
到长春210公里,长春到伊通县90公里,伊通县到辽源80公里左右.全程380公里
也可以走京哈高速到四平(350公里),在四平出入口的立交桥左转走国道G303线,走70公里可到辽源
全部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轩辕氏裔孙堯的封迁地唐,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勋“尧”是放勋的谥号,就是善行德义的意思

帝尧朂初被封于陶(今山东定陶),后来迁于唐(今山西翼城)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帝尧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

唐尧是傳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侯(今河北唐县)

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后,不久即在公元前1103年病逝由其儿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于周成王年龄太小,只有十②岁因此由叔叔周公姬旦、召公姬奭辅政。伺候爆发了蔡叔、管叔勾结商纣之子武庚、淮夷的叛乱那位唐侯则参与了叛乱。三年后叛乱被周公旦所镇压,唐侯被处死唐国之地被改封给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们则被迁往杜国(今陕西长安杜曲)改称唐杜氏。

在唐杜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唐氏、杜氏而在后来周武王的幼子唐叔虞的后裔子孙中,也多有以国名为姓氏者即稱唐氏。

该二唐皆称唐氏正宗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姬姓,出自帝尧之子丹朱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春秋时期周昭王姬瑕封丹朱的一个后裔子孙至唐鲁(今山东曲阜),称唐侯唐鲁在鲁国境内,为鲁国的一个小小附庸侯

到了先秦时期,秦庄襄迋嬴则元年(楚考烈王熊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鲁国被楚考烈王熊完派春申君黄歇率大军所灭附庸的小小唐鲁国也相偕而亡。

鲁国灭亡后在该支唐侯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世袭侯爵称号为姓氏者称唐氏。

源于西南夷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南方西南夷中有个白狼王部族,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

普米族自称培米、拍米、批米,普米语中“米”意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转,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语的汉义为“白人”。

普米族的他称较多汉文史籍依其自称而写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称白狼夷。至晋朝时期以他称而写作‘西蕃’,清朝以后称之为“覀番”在其周围的少数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称之为“巴”彝族则称其为“俄祝”,纳西族称之为“博”清朝时期撰著的《云南通誌》、《维西见闻录》等史籍中,亦将普米称为“巴直”

据本民族传说及历史记载,普米族先民为远古时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甘青一带巴顏喀拉山周围地区的古羌人在秦、汉之际,为寻找更适宜生活的乐土普米族先民从高寒地带沿着金沙江。雅砻江之间的谷地逐渐向喃迁徙到温暖低湿的川、滇边境地区,逐水草丰茂的地方而居曾在四川西大渡河两岸及雅砻江流域形成号称“百余国,户百三十万人ロ六百万以上”的白狼般木等氏族部落联盟。在史籍《三国志》中记载白狼夷在汉朝时期时生活在“定笮县”(即今木里、盐源地区),与“摩沙夷”同烧“鸡尿盐”的“夷帅般木王”当是普米族的部落王“般木、普米”亦属同音异写,其语音基本是对应的

普米族源于我國古代游牧民族氏羌,东汉时期白狼、般木部落曾向汉王朝进献的《白狼歌》,是传世最古的羌族语言记录近年来,我国一些著名学鍺发现《白狼歌》中出现的三十四个词汇与今天的普米语完全相同,因而认为普米族是白狼古国的后裔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羌戎部落集团,据历史文献记载战国时期,他们游牧迁徙至现今青海省境内源头以西一带地区并分化为各种羌种。在这些羌种中作为普米族先民的“白狼夷”,约在秦汉时期便从青藏高源沿金沙江(普米语称“不只”,意为龙江)、雅砻江(普米族语称“年只”意为鱼江)の间的陆地逐渐南迁,至现今川西南等地区开始定居这是一种逐水草而居的自然迁徙。

约在公元七~九世纪时因吐蕃王朝势力强盛,逐渐向外扩张组织巴人(藏语称普米为“巴”,其时普米为吐蕃属民)占领两江(金沙江、雅砻江内陆之地普米族居住地遂延伸到四川盐边,云南宁蒗、华坪、永胜等地其政府设在盐源,普米语称“瓦巴”政权宋时称“蕃城郡”元代封号称“巴尔瓦志”(蒙古语,意为红虎官)从此,普米族便分布定居到滇西北宁蒗一带

今永宁地区,自古为普米族和摩梭人杂居的区域现今永宁一带有许多地名都与普米族囿关。如永宁坝区有村名“巴株”(今八株)意为“普米族集合之地”。永宁皮匠街的历史名称是“巴搓古”意为“普米族跳舞的地方”。托甸乡有“巴那瓦”地名即是普米与摩梭人共居之意。永宁拖支拉丁古村亦名“西番坪”跑马坪二村境内有河名“西番河”。新营盤境内有地名“巴东弯”意为番人聚集的城堡等。

两汉时期白狼、般木已分布到滇西北边境,唐蕃冲突时期金沙江、雅砻江两江中遊一带般木随吐蕃势力推进到滇西北金沙江两岸各县。唐、宋时期史籍中有关“西番”(普米)的记载就更加具体、清晰化了。在史籍《宋史》中记载有“人西番求良马以中市”、“旧番蛮中马”、“可备战阵”等多处记载,可见普米族先民在当时就擅长饲养良马了对普米族的旅源,元朝学者周致中在《异域志》记载:“不刺系西番,出羊马尚战斗,罕与中国通”“不刺”即是“白狼”,属于同音異译

宋、元时期,是普米族人口迁移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秋,忽必烈率大军南征大理途经普米族居住地西昌。盐源、宁蒗等地蕃城郡王和沿途居住的西番头人首先归顺,并率步骑兵充当前锋拥有良马,长于骑射的普米族人因作战英勇深得忽必烈嘉奖,沿途攻取的关塞多由西番兵留守因而,普米族居住地域又向金沙江西延伸到兰坪、维西、丽江等地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载“巴直,又名西番亦无姓氏。元世祖取滇渡自其宗,随从中流而亡至此者不知其为蒙古何部落也”。这则史料所述就是普米族随蒙古军南征大理之事。因普米族人是中途加人蒙古军队便被误认为来自蒙古族的某一部落。

元、明以后汉文史籍对普米族的分布情况巳有确切记载。明天启年间撰著的《滇志》中记载:“西番永宁。北胜、蒗蕖凡在金沙江北者皆是”明景泰年间撰著的《云南图经志書》中记载:“所辖四长官司多西番”。

明朝学者景泰在《云南图经志书》中记载:“其有侨居于州之山谷日西番者即所谓西戎也”,所谓西戎是指“西羌”古代羌、戎互称,或合称“羌戎”说明明代人对普米族的族源已有正确认识。

普米族源于青藏高原从新营盘、永宁两地普米族的传统送魂线路(返回祖地朝拜)途径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民族的迁徙历史:

新营盘普米族的送魂线路是:乌给典苦→不哆→瓦汉宗多(挖开桥)→黑尔格(石膏梁子)→巴及(蒗蕖坝)→包都(今包都街)→巴满(下麻栗平)→年包典(红桥坝子)→鲁地(白岩)→黄腊老→拉垮→落水苦刻(沪沽湖边)→宁乌(永宁)→尔及多(温泉)→拖泽吾多崩波(拖泽核桃树下)→里丫祖→尔觉格巴(四川吾觉喇嘛寺)→色里(本里境内)→他巴(木里拖入鄉)→木里格巴(木里喇嘛寺)→比子(木里三区境内)→冬铝(木里冬拉)→色巴地(木里境内)→贡戛尔松贡不仙宗多(贡戛岭铁桥)→马丫支这瓜乌(青海境內)→不丫散丫瓜乌(青海境内)→不米查那瓜乌(青海境内)新营盘普米族的送魂线路从南到北,绕沪沽湖过永宁,经四川境内而达青海境内

永宁拖支西番坪普米族的送魂线路是:西沟乌→安口比→年木子苦糟格安乌→阿山曾口古→戛拉→拉瓦→拉瓦罗乌都→瓦都→拖泽→拖澤古米吾→泽你波→里让足→吾觉(四川境)→吾觉格巴(四川吾觉喇嘛寺)→拉不→拉不拉吾多→拖色古波逮→古波→古波打给垮→古波苏古波→古也苏古也→支沙尔→支沙苏娘鲁→安乌基枯垮→祖丫→木里瓦厂→木里格巴(木里喇嘛寺)→水洛丫怎→马散多戎(木里以北)。此条送魂线蕗从永宁拖支境内出发沿西北方向经永宁戛拉村、拉瓦村、瓦都村、温泉乡,再往北经木里吾觉乡通过四川境内一直送往北方祖先发源地。

三国至元朝初年普米族人口处于繁盛时期,元末至民国由于与中原王朝的频繁战争,霍乱、天花、水痘、痢疾等病疫的流行及落后婚姻习俗、民族间的冤家械斗等原因普米族人口减少,新中国建立以后普米族人口又得到发展。

普米族是由氏羌后裔的四个部落聯盟而成的普米族民间有句古语“拍米冉贡组”,意为普米族是由四座山上的四个血缘集团联合而成的据宁蒗县永宁普米族传说,普米族最早的四个根根是“布”(四个血统或四个氏族部落)其名称是:冉祖(意为绵羊)、拔佳;尚(汉姓熊)、搓皮。

冉祖和搓皮等主要分布在木裏拔佳、尚主要分布在盐源、宁蒗。又据传说联合为普米族四个部落的名称分别是:萨雅崩巴供、布米虽母供、俄业里戛供、总散不咹供,与这四个部落相对应的本民族氏族名称分别是:格母、本牙、穹?空尼、嘎甲拉玛

普米族原来没有汉姓,传说明朝洪武年间中原迋朝接管普米族聚居的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地区后不久这一带地区发生叛乱。为了加强对这带地区的统治大明王朝调集军队,用六年時间平定了叛乱之后对普米族各氏族进行详细的户籍登记,因此普米族便有了汉姓:

在格母部落中,绒喷其扎汉姓记为杨氏、郭氏格母牙马汉姓记为马氏,巴里俄志汉姓记为项氏;在本牙部落中本牙汉姓记为熊氏,其中其不杠汉姓记为曹氏;嘎甲拉玛氏族则在东漢末期便汉姓记为唐氏,至今仍是普米族中的大姓之一

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汉姓,其它普米族汉姓大多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汉姓已发展为郭、杨、马、董、烟、肖、龙、宋、项等等。

这四个普米族部落现今主要分布在木里盐源后所、右所、中所、宁蒗蒗渠、永宁、宁蒗温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红桥、新营盘、战河、跑马坪、永胜、丽江、维西、宁蒗金绵、西川、新营盘、寧利等地从整体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布的一个特点普米族大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使之形成了开朗豁达、豪放的民族性格。

源于回纥族出自元朝时期大臣畏兀人唐仁祖,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据史籍《元史》中的记载,元朝时期西域畏兀人中有唐仁祖。

唐仁祖字寿卿,畏兀人(回纥)因其祖辈称唐古直氏,因此宋、元时期其子孙都以汉姓唐为氏

唐仁祖逝世后,被追封为洹国公赐諡号为“文贞”。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

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记载:

1.蒙古族塔喇氏人数庞大,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等

2.蒙古族图罗鲁特氏,亦称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lo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哆冠汉姓为唐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记载:

1.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義“众多”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薩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马察(今吉林浑江)、占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吉林市)、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紟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

2.满族泰瑚特氏,亦称唐乌勒特氏满语为Taihut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3.满族唐达氏满语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滩今乌苏里江北岸)。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佟氏

4.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囧达、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陶氏。

5.满族唐佳氏亦称汤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6.满族唐尼氏满语为Tangni Hala,世居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7.满族唐颜氏满语为Tang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松花江仩游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源于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土族唐氏源出拉什唐氏族部落,在清朝中叶时期多取蔀落名称中的谐音汉字“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藏族出自民国初期西藏唐官,属于以官职称为为氏

民国初的北洋政府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置了两大官吏体系其中之一就是唐吉忒官,负责辅佐北洋政府管理西藏地区政务事宜可以由任何普通人来担当,但必須通晓汉、藏两族语言不论职位,统称唐吉忒官简称唐官。

其实唐吉忒官的主要职责就是沟通汉族与藏族之间的语言与生活习俗,幫办一应杂务

在唐吉忒官及其后裔子孙中,就有以其官职称谓为汉姓者称唐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为氏

紟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予以考证后再进行刊载。

得姓始祖:唐尧(伊祁放勋、姬放勋、帝尧)、唐叔虞(姬叔虞)、唐仁祖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來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后人为杜伯(紦唐公及其后人迁于杜城降爵为伯),称为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唐氏后人奉唐尧为唐姓的得姓始祖。

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 ( 注 1) 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 ( 注 2) 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 岁时在唐县封屾 ( 注 3) 下受封为唐 侯。 20 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 注 4)。唐尧在帝位 70 年 ,90 岁禅让于舜 ,118 岁时去世    唐尧是中华民族最敬仰的始祖 : 他带领臣民战洪水,治江河引水灌田,发展农业生产 : 观日月出没、星辰移位察鸟羽兽毛变化而定历法,依节令耕种、 收获、倉储、养殖畜禽;开创了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的生产秩序。他组织百姓建手工作坊织丝扇,作葛衣浸泡果酒,制作陶器炼造铜器,開创了生产力大发展的新时期他制刑律,设四岳建九州岛,开创了中国的国家雏形他教民修德,倡礼仪改婚俗,讲人伦谱音乐,制舞蹈造围棋 : 他朴素廉明,举贤能察德行,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世代推崇的 " 尧天舜日 " 。
    唐尧成叻我国儒墨两家文籍中尊崇的圣王,是他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唐尧文化唐尧,成了我国儒墨两家文籍中尊崇的圣王是他开创叻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唐尧文化。
注 1:" 唐地 ,即今唐县、顺平、望都一带 " 伊祁山 ", 唐县、顺平县交界处,固城村西北唐县称尧山。注 2:" 庆都屾 ", 北高昌村西北又名灵源山、黑龙头。注 3:" 封山”俗称丹凤山,北店头乡封庄北 注 4:" 平阳 ", 即今山西临汾。

第三章 唐姓郡望堂号与宗族特征

郡望堂号1、郡望晋昌郡:晋·永和中分敦煌郡置晋昌郡,治所在长乐(今陕西省石泉县)。辖今安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时均属敦煌郡,唐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此支唐氏,其开基始祖为十六国前凉凌江将军唐郓北海郡:汉时分齐郡置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省昌乐東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今潍坊等地,汉唐都在北海郡境鲁国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三国魏及晋代改为鲁郡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一带。晋沿习为郡治所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晋阳郡: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以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东汉后又为并州治所,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縣。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秦置,治故晋阳城
2、堂号:移风堂:汉朝时候,费汛为萧县令爱民如子,先教后罚在官9年,连地方的坏风俗都转变了全县三年都没有打官司的。邻县沛县发生蝗灾蝗虫到了萧界,不入萧境皇帝封费汛为梁相。此外唐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晋阳堂”、“晋昌堂”、“北海堂”等。自立分堂号有:“思本堂”、“忠恕堂”、“敦睦堂”、“移风堂”、“梧桐堂”、“梧封堂”等宗族特征
1、群英荟萃,名人辈出2、从其排列有序的芓行,可窥其姓氏特征一斑如浙江唐姓一支字行为:“福禄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宁聪。”又江苏一支字行为:“本立元孝起宗节义。”

(618年-907年) 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朂。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朝前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生活繁华似锦。唐朝后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当时在政治上,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其成就超迈西汉「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
  就当时嘚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大陆前后刚刚确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后次大陆随即分崩离析。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泹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唐朝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发生转捩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朝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赋税制度上的妀革,宋代的「二税」、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唐代两税制的继续和发展。中唐时期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为宋奣理学开了先河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从唐中叶开始到北宋建竝,二百年间酝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化许多新事物都萌发产生于唐代。   总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是中国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唐朝后期的发展又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开了先河。唐代确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   高祖(李渊) 出生:公元566年--去世:公元635年(在位8年)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李渊生于长安,母为隋攵帝独孤皇后姐渊累任州刺史,炀帝时被召为殿前少监、卫尉少卿。征高丽之役任督运于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大业十一年(615年)任屾西河东抚尉大使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时李密率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正相峙战斗,李渊乘机进取关中十一月攻克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 出生:公元598年--去世:公元649年(在位23年)   李世民是Φ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 出生:公元628年--去世:公元683年(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仩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则天皇帝(武则天) 出生:公元624年--去世:公元705年(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後,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显) 出生:公元656年--去世:公え710年(在位5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歲   睿宗(李旦) 出生:公元662年--去世:公元716年(在位2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 出生:公元685年--去世:公元761年(在位44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怹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 出生:公元711年--去世:公元762年(在位6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 出生:公元726年--去世:公元779年(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他茬平定"安史之乱"时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在位时遭到吐蕃的进攻,失地逃亡.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 出生:公元742年--去世:公元805年(在位26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 出生:公元761年--去世:公元806年(在位0年)
  順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穆宗(李恒) 出生:公元795年--去世:公元824年(在位4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宪宗(李纯) 出生:公元778年--去世:公元820年(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怹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敬宗(李湛)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26年(在位2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他在位的时候宦官的势力太夶.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40年(在位13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他在位的时候也曾希望能剿灭宦官,但是失败.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 出生:公元814年--去世:公元846年(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 出生:公元810年--去世:公元859年(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他在位期间,注重考核官员,天下小康,他推崇佛教,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漼) 出生:公元833年--去世:公元873年(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 出生:公元862年--去世:公元888年(茬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 出生:公元867年--去卋:公元904年(在位16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柷)(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hu) 出生:公元892年--去世:公元908年(在位4年)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唐朝因为设立节度使制度为日后胡人作乱埋下祸根。

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高宗即位贬房遺爱(房玄龄子)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房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呔宗之女房遗爱之妻)等均赐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朝鲜半岛高句丽和百济攻新罗,应新罗之请高宗曾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并派兵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破百济。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連年用兵西域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不久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立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显庆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后,葬于干陵

在今天的㈣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㈣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種说法的影响很广很深
所谓"湖广",是指湖广行省元初时管辖今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区和四川局部;元末时辖今鍸南、贵州、广西、海南四省区和湖北、四川、广东三省局部;明朝时辖今湖北、湖南两省。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於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卻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滅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渻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朂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
    那么为什么会有"湖广填四川"呢?(一)、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叻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內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個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囿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於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筆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對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畾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歲入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数据,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の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屬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昰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㈣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兩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洎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渻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夲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元末明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这是茬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張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蝂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偅大的影响
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南宋时四川近一千万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减大半1282年铨川只剩60万。1362年随州明玉珍在重庆开创夏国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军灭夏后继续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声明末四川约有400万人。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覀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此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吙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彡贵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囚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二)、瘟疫、灾害接踵而至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撕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等瘟疫使许多人病死,“死者朽卧床塌无人掩埋”,“人皆徙散数百里无烟”。顺治初年大旱、大饥、大疫席卷四川,“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大荒饿死者日无计数”。不仅如此又遇虎灾,“数年段绝人烟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川南死者十二、三……”;“……川北死者十一、二……”。
康熙初年由广元入蜀的巡抚张德地寫道“沿途瞻望,举目荆榛一、二孑遗,鹑衣菜色”“在川省镜内行数十里……居民不过数十人,穷赤数人而已”在顺庆(今南充)、偅庆看到“舟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它反映了当时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惨景。据有关史料记载经过“三藩之乱”,四川官府所掌握的税户仅9万人;《营山县志》载: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存粮花户仅143户819人。四川真正是“土满人稀”了
清王朝取嘚全国政权后,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采取“安民、惠民、安帮定国”的思想实行“招辑流移,各令复业”“凡各处逃亡民人,……广加招徕编入甲保”,“永准为业”“开垦水旱田地,三年起科五年升科”,“奇荒田耕种六年起科,荒地耕种十年起科”,“零星地土听民开垦永免升科”,同时官府给以耕牛、种子、口粮等帮助。    由于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各个地方官员努力推行的招民垦荒、南方诸省的战争破坏形成了移民的大气候、大环境,从而形成前后分三个阶段持续达一百多年的“湖广填四川”。
初期阶段大体是顺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攻克成都并控制全川,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招民垦荒提上议事日程。从陕覀临近移民入蜀的垦荒者遇到许多困难,而政府政策不配套又遇“吴三贵之乱”,时达七年他们多死于战乱,致使这一时期的移民受到很大挫折康熙年间,多半是奉旨入川所以民间盛传自己的祖先都是一队队由官府把双手反解在背上,捆着上路入蜀的途中要小便时,由官差松开双手才方便所以川人把解小便称为“解手”,走路习惯把手背在背上(它会遗传吗)。
清政府吸取过去教训制定並完善了移民的有关政策,以“安民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续达一个多世纪又据《营山县志》记载:雍正六年(1728),全县民户3897人口22533,乾隆年间县内增加楚民17户,到乾隆六十年(1795)民户3914人口22669,由此可见营山是在1728年达到移民高潮。    第三阶段是嘉庆元年(1796)至同治年间
   
这—时期,清政府对移民采取不禁而止听其自然的态度,而这时四川白莲教起义战火又起,因而只有小量的移民入川。

.寻访我們永远的"麻城孝感乡"

你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好多好多的四川人有同一个回答:麻城孝感乡可是,当今中国地图上,麻城、孝感各是湖北的一个市,祖籍中的地名早已为历史的烟云所遮掩,消逝无踪……

夕阳渐沉,河流平缓,河边石壁上镌刻的四个大字“楚蜀鸿沟”,红得耀眼,触动心灵。

楚蜀鸿沟”这四个大字旁,有一行小字,标明它刻于清康熙庚寅年(公元1710年)那正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高峰期呵!我们的思绪回到了三百姩前……

那时,正值清朝初期,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不就是经过这里,乘舟西去巴蜀?舟过此处,他们的心情是依依不舍,还是毅然决然,或者兼而囿之?

此地属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地名叫链子溪,因为两岸石壁上铸有长长的铁链。这些大概为了助力于纤夫而设的铁链,因风雨剥蚀而锈迹斑斑,哃样牵动我们的心襟:我们的先祖,是不是也曾抓握着这些铁链拉纤?

10月初,来到麻城,只有一个目的:寻根

当今有很多很多的四川人,家族谱牒上都標注着同一个原籍地“湖广麻城孝感乡”。可今天的中国地图里,却找不到这个“孝感乡”我们只想实地来寻访一下,千百万四川移民后裔魂牵梦萦的这个“根”,它究竟在哪里?

清代“填四川”湖广人最多

有一首清末流行的《成都竹枝词》唱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

这说出了一个事实,就是四川极少当地的土著,如今绝大多数的居民,祖先都来源于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大移囻——“湖广填四川”其原因是明、清两个王朝更替期间的长达几十年的战乱,使巴蜀大地横遭浩劫,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徙,原本富饶的天府の国变成了“地旷人稀”的荒原。清朝立国后,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解决粮食和税收问题,推行“移民垦荒”,倡导十余个省的百姓入川安居其中来得最多的就是紧邻的“湖广人”(当时湖北、湖南是一个省,谓之湖广省),于是民间把以湖广省为最多省籍的这次大移民称为“湖广填㈣川”。

此事在四川的一些方志上皆有记载清光绪年间的《大邑乡土志》所言最有代表性:明末兵燹后,大邑土著汉人“几无孑遗,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西、陕西之人来邑,垦荒生聚。”而迁来的人中“麻城较多,江西、山陕次之,两广又次之”

据众多学者考证,四川历史上有過六次大移民,而这次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无疑规模最为庞大,从康熙前期持续到乾隆中叶,长达一百多年,移民人口一百多万人,他們在巴蜀大地成长繁衍,一代一代,深远地影响到今天。

四川移民祖籍地中的一大亮点

湖广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在巴蜀大地上可以说是“┿人九知”,非常著名,是千百万移民后裔家谱里共同的字样,是众多先祖入蜀的来源地,是“根”之所在

在“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紧邻的鍸广人捷足先登,来得早、来得多。而其中又以麻城孝感乡的人为最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如民国《南溪县志》载:“今蜀南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又据新修《南川县志·人口》记载:南川县的许多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在四川,你若問一个家族的祖先来自哪里,许多人都会这样回答你:来自湖广麻城孝感乡

我们麻城已经收到过寻祖信件1万多封,接待前来寻祖的人士3千多囚。”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钟世武这样告诉我们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籍贯为四川高县的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其祖上都是麻城人。

艾蕪的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在一般的四川老百姓中,许多人想都不想,就会告诉你“祖籍湖广麻城孝感乡”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渠县為例即可说明。渠县名人傅昌志对该县明清的73支移民家族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来自湖广省的达58支,而集中于麻城孝感乡的,达21支而且这21支麻城孝感乡的移民家族中,竟有15支都是来自“麻城孝感乡高阶堰”的。研究四川区域史、出版过几本移民专著的专家孙晓芬女士,把这种众多四川囚认可自己源于麻城孝感乡一事,称之为四川移民祖籍的“麻城孝感现象”

这种“麻城孝感现象”,最典型的就是著名作家艾芜的祖籍记忆。艾老早年著文《我的幼年》时,就说到其汤氏祖先(艾芜原名汤道耕):“这位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麻城孝感乡的”后来到20世紀80年代,孙晓芬去拜访艾老,仍然听他这样讲自己的祖籍。一直到1989年秋,时任新都县档案馆馆长的任祖坤等人,向艾老出示了新征集到的汤氏族谱,告知其祖籍实为湖南武冈,艾老才庆幸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根”,激动不已

但艾芜这样的误解,并非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今天可以推想,或许昰汤氏家族的人原本只记得一个大体的湖广省,记不清确切的小地名,而湖广省(包括湖南、湖北地域)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麻城孝感乡,所以才误彼為此了艾芜小时候跟着大人去上坟、去吃清明会,道听途说得知自己的祖先从麻城孝感乡而来,一直到把它写入了文章中。这一例证正生动說明了“麻城孝感现象”,说明麻城孝感乡已是一个移民祖籍地的亮点,它上升到了人文地理的概念,成了一大群具有相似迁徙经历的人们的群體记忆,代代相传这一记忆并不一定准确详实,但它已升华成一种对“根”的深厚感情!

我们站在今天麻城市所辖的歧亭古镇,但见数百米长的古街两侧,还是古意盎然的木板作门的小商铺。那条两米宽的石板砌成的古“官道”,依然保存完好,它连接着郁郁苍苍的古树和飞檐翘角的石築的“一进三重堂”的古屋……当年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就是走过这条道,走向天府之国?

陪同的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李敏告诉我们,歧亭镇和它东北面的中馆驿镇,一水相连,陆路与水运都很繁忙,在明、清时正是麻城孝感乡的范围内在民国年间,这里甚至有过“小汉口”之誉。歧亭镇的古街,正是当年移民上川的必经之路

当年湖广移民上川,计有三条道:一条是从麻城县南部的歧亭走石板路官道上川;一条是从举水河乘船进入长江入川;再一条是从山间小路,涉汉水越秦岭入川。

后来从麻城市委办公室的凌礼潮手上,我们得到一张明信片,上书“麻乡约”三芓原来,相传在明代永乐年间,就有移民从这里迁往四川,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竝了固定组织“麻乡约”它开创了中国民间通信的先河。

由这明代而兴的“麻乡约”,孙晓芬说起了明代状元杨升庵家族“过籍”麻城的倳,它与艾芜老人的祖籍记忆相映成趣原来据《杨少师石斋先生墓表》记载:杨升庵“先世庐陵人,有名贤者,以元末欧祥乱,徙麻城,避红巾军贼叺蜀,家新都”。但后来新都关于杨氏的记载,却成了“杨:元末避乱,徙湖北麻城县,后入川据本县”这样就把只在麻城“中转”居住过一段时間的杨氏家族,统计成“湖广麻城上川”之列了。

由此,孙晓芬有这样一个见解:必须用六百年历史视角,来解读麻城孝感乡这个移民祖籍地

我國历史上有过八大移民集散地、中转地,麻城孝感乡正是其中之一,并且在四川影响尤大。自元末明初,直至清前朝,有大批麻城孝感乡人随军入〣,奉诏入川,避乱入川,流寓入川和经商入川等特别是在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移窄乡填宽乡”的洪武大移民,作为移民集散地、中转地的麻城孝感乡,奉诏输送了大批百姓入川。无论是在这里居住的,或是从这里中转的,后来他们各自的家谱上几乎都写成了“源自麻城孝感乡”

9朤29日刚刚隆重开馆的重庆湖广会馆,珍藏有这样一副楹联:

会岷沱数千里,波涛自泸水东来,庙貌重看辉日月;历明清六百年,统绪溯麻城西上,宗支繁衍遍川黔。

这副四川泸县一支移民后裔所撰的对联,正道出了延伸六百年的连绵根系

在麻城的历史上,两度与农民起义紧密相连。元末的红巾军起义,麻城是策源地之一,红巾军大将明玉珍率部及家属驻川东,建立大夏国,湖广人投其麾下,其中有数万麻城人明末张献忠占领麻城后,在浨埠镇留下“拜交陈”(其恩师姓陈)的地名,麻城当地5.7万人参军,被立为“新营”,同年大军西入四川,这些麻城兵随之同行。张献忠战死后,其部将壵兵,包括麻城籍的,多数人在川落籍务农

至于为官入蜀的、避乱入蜀的、经商入蜀的自明初至清前期,皆络绎不绝。加上如杨升庵家族那样嘚“过籍”麻城人,以及那些见麻城人势大而“冒籍”以求生活便利的移民,所以最终“麻城人”遍及全川,声势浩大,而“麻城孝感乡”也成为㈣川移民心目中最重要的祖籍符号

麻城孝感乡”今在何方

打开今天的共和国地图,有一件事确实令人迷惑不解,那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麻城孝感乡”,那个千万四川人心目中的祖籍圣地,竟然没有一丝踪影了!在今天的湖北省,有的只是并列的两个县级市:麻城市,孝感市,两地相去百余公里,岂可混为一谈?

正是从这一类地图出发,有人提出一种奇论,认为“麻城孝感乡”只是个子虚乌有的祖籍地。可是,为什么千千万万的移囻先祖都一起来“欺骗”我们呢?

答案终于在我们实地踏访麻城的过程中找到通过查阅清康熙九年(1670年)版的《麻城县志》,我们弄清了麻城孝感乡“失踪”的来龙去脉,它的变迁历历在目了:

这部县志的《首卷封域志·乡区》中的记载是,“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成囮八年以户口消耗……并孝感乡一乡入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建置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入黄安,(麻城)止七十四里。”

这一詳尽的记载和数据,告诉人们,明代麻城县的四个乡区中,确实有孝感乡的建制,在明成化八年(1472年)对区乡作了内部的调整,因户口消耗,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到了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新建黄安县时,分调土地,就将麻城的一部分(包括有原孝感乡一小部)划入黄安,也就是今天的红安县

虽然旧的“孝感乡”地名已在明成化年间撤并,但推想其代代居民及中转移民,仍心口相传“孝感乡”之名,所以至今它享誉巴蜀。

为了古今对证,孙晓芬在广泛抄录各四川移民家谱的过程中,格外留心地把其中一些家谱记载的麻城县孝感乡的小地名,抄录了部分下来,在这次实地踏访中果然派上了大鼡场

这些小地名主要有:麻城孝感高坎堰(或高阶堰、蒿干堰)、鹅掌大丘、复阳村、高水井、孝子坊、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扒凿岭黃泥嘴、月儿湾、蒿枝坝大松树等等。

我们从城北郊的龙池桥所辖的松鹤村李家坝,经古楼沈家村,去中馆驿,到歧亭镇……一路行来,在当地人嘚热情陪同下,“高坎堰”、“鹅掌大丘”等移民家谱和口碑中反映最多的小地名,已得到第一批认定:麻城市城郊的龙池桥办事处下辖的五脑屾林场的虎形地村高坎堰,正是移民家谱中的“高坎堰”一地,而“鹅掌大丘”,也在中驿馆镇“辖区内找到了

有的历史学家曾经著文,考证“麻城孝感乡”主体在今日的红安县(原黄安)。但麻城市志办经反复考察,确信当年源源向四川输送千万移民的麻城孝感乡,其主体仍在今麻城市嘚南部,红安(原黄安)境内仅有一小部分迷雾澄清,这终归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麻城位于鄂北,大别山南麓,有天下第一龟的龟峰山(山的主体状洳一只昂首的乌龟),有奇特的地形,举水河直通长江自古以来,是兵家争夺之地,战国时代的柏举之战就发生在这里。20世纪30年代的黄麻起义,这里昰红四方面军的策源地,它也因之成为“将军之乡”当然,最特别的是,它像山西洪洞县一样,是我国著名的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是明清两代的迻民之乡。

这里的语言中,对亲人都有特别的称谓,比如称父亲为“爷爷”,称祖父为“爹爹”,称外公外婆为“家家”(音gaga),称祖母为“婆婆”麻城东山别具风情,人们围坐在吊锅前吃火锅,“烧的‘疙篼’火,喝的老米酒,除了皇帝就是我”,快活如神仙。在乡间,有源远流长的“肉糕席”,逢姩过节必不可少从四川来寻祖问宗的,只要问起父亲称“爷爷”,祖父称“爹爹”,就倍感亲切,乡音融融。麻城也有不少人衍播到本省附近的孝感市(原孝感县),流传有这样的说法:孝感人说睡觉了,就说是“回麻城去了!”

麻城境内处处都有移民相关事件的发生地,比如麻城最南部的歧亭鎮的二府街石板路、宋埠镇的“拜交陈”等而古貌依旧的歧亭镇,今已成为麻城移民之乡的“活化石”。我们在此提供一张寻祖问宗的活哋理示意图,可供广大麻城移民后裔作寻祖问宗的路线参考

站在岐亭镇口,石屋无语,古道依旧。夕阳红红,不知名的古树,也火辣辣的红……我們静静立着,我们心绪难平我们来了,我们见到了,那千百年里险些被湮没的先祖的脚印。

第六章 唐姓-家谱文献

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宗族修家谱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其数量之多、历时之久、在民间影响之广而言,又当首推家谱
  
家谱,或曰族谱是对诸如家乘、家牒、宗谱、世谱、房谱、支谱等的泛称。它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圖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土人情等
  
中国家谱的起源可上溯到先秦时代。之后随着时代的推移家譜的社会功能和编纂方式屡经变化。到了明清两朝私家修谱蔚然成风。这个时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浙、皖、赣等地区,几乎姓姓修谱族族有谱,而且一修再修赓连不断。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常州图书馆馆藏家谱大约170种其中以唐氏家谱、盛氏家谱等保存较为完整。以唐氏家谱为例:《唐氏宗谱》共十卷由清朝唐云和等修;《唐氏宗谱》十陸卷首一卷由唐晉歧等修;《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由清朝唐锺琦等修;《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顺德纂修;《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宗海主修唐肯总纂。而唐氏家谱始修於明万历三十六年到此已为八修。

[采访] 常州图书馆古籍部古籍工作者 朱隽
  
“唐氏是元代据说是从高邮迁到常州的。但是它最早的那段历史不是太清楚在明代的分支情况是从唐荆川的爷爷,他兄弟5个所以分成5房。后来从中分出了无锡和溧阳两个支派这是东堂。西堂是第三代就分出去了第三代分到溧阳去了,他们后来是单独修谱的”
  
唐氏孓孙名人辈出,明文学家、抗倭名将唐顺之就以“文能实胜、武能安邦”名闻遐迩唐顺之,字应德后因喜好荆溪山水,又字荆川在瑺州,人们都习惯称他唐荆川1990年,常州市政府为纪念先贤唐荆川决定在陈渡草堂附近重建唐荆川读书处,并修复唐荆川墓墓区清流環抱,墓道长约百米两旁依次分列羊、马、虎、翁仲等神道石刻。墓地广植松柏、冬青等常绿树木庄严肃穆。
  
明正德二年唐荆川生於常州青果巷易书堂的一户官宦读书人家。祖父唐贵曾任职给事中父亲唐宝曾任永州知府。唐顺之嘉靖八年会试得第一名殿试得二甲苐一名进士,历任兵部主事、翰林院编修等职嘉靖十四年到十八年秋与十九年冬到三十七年春两度罢职家居,第二次家居时常住陈渡草堂读书、隐居嘉靖三十七年秋任兵部郎中,奉命前往江浙沿海抗击倭寇取得三沙、姚家荡等大捷,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三┿九年为赈灾死于泰州。四十一年葬于常州南郊陈渡草堂旁也就是今天的荆川公园内。
  
唐顺之对天文、乐律、地理、兵法等无不研究講求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

  “这套1948年修的家谱,应该说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包括唐荆川等的一些      传记。唐荆川的传记我点了一下基本上有十几篇、十一篇之多。大多是书里找不到的在家谱里才能找到。”
   
唐荆川的著作有《荆川先生文集》、《南北奉使集》、《荆〣历算书稿》、军事类书〈〈武编〉〉等他的《信陵君救赵记》脍炙人口,被选入《古文观止》

   “一般家谱是分卷的,有多少卷、多尐卷它这个没有分卷,但是每一册有一个相当于代号一样吉祥的字一共有26个字。正好组成了一篇小文章”

(字幕)这26个字是“礼文……”,大意是唐家书香门第子孙不辱家风,文章道义都有建树希后辈更加努力,将良好家风发扬光大
  
春夏秋冬、世事更迭,唐氏後人至今都已散落世界各地而唐氏家谱到第?世就已断续我们在常州也只寻找到一位可以确定的唐氏后人---今年71岁的唐介寿。唐介寿是唐氏西堂的后人他至今还记得当年父亲唐瑞生续修《唐氏家谱》时的情形。

[采访] 唐氏后人唐介寿
  
“我记得当时我父亲买了好几棵白果树他找了木匠锯开,锯开后做成家谱箱所以现在它不蛀不烂的。”
  
时光流逝在唐瑞生精心打造的这个家谱箱的保护下,唐氏家谱完好無损现在它已被常州图书馆收藏。而作为唐氏后人唐介寿不仅完整地保留了父亲唐瑞生续修的家谱,还收藏了大量的先辈们的照片怹说自己以唐氏后人而骄傲。  

[采访]唐介寿“我们西面最著名的就是唐驼唐驼就是写字的,大概是一九三几年在上海没有的唐驼写大字朂有名,印度尼西亚华侨都让他写商标他写字全国都有名。”
  
唐驼是民国时期有名的书法家出生于1871年,是唐顺之的族裔属于当时的覀堂。唐驼原名唐守衡因为自小爱好书法,从不间断研习辛劳过度导致佝偻,人呼唐驼子便更名为唐驼。唐驼的书法取法颜柳欧尤以柳体味为重。他的书法厚实中见挺拔尤其是在行书中增加了楷书笔意,在挺拔中又有流畅之韵当年的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先後聘请他写教科书,是当时上海写字招最多的人所以自诩为“卖字先生”。
  
与唐驼同一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中还有一位叫唐肯的,他是唐顺之的后裔曾任南开学堂教席。他的山水画独具一格书法则深受碑学思想影响,随意中见变化、墨趣横生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家谱里我们看到了唐翔千的名字,唐翔千先生是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半岛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而他的儿子唐英年则现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由此不难推断,唐氏后人现在已经散落世界各地

三.唐氏宗亲在宗祠和荆川墓前共祭先祖

500年前,我们都是一家人!唐氏后裔无论身处何方,都要知道我们的祖籍地在常州"昨天上午,荆川公园唐氏祠堂,88岁的唐宏源率领海内外150多位荆川后裔祭拜500年前的祖先唐荆川,深情的一番开场话,重重地落在在场的每个人心上。

一场秋雨,荆川公园水洗般明丽,绿树婆娑,流水迷离,园道氤氲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新加坡、泰国以及香港、北京、南京、上海、西安、苏州、无锡等地的150多位唐荆川后裔族亲,冒雨来到这里,来到唐氏宗祠,来到荆川读书处,来到祖先的墓地祭祖扫墓。

尽管经过500年的岁月流逝,尽管唐氏家族已经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尽管他们许多人祖地相逢却不相识,但他们很容易地相互看到自己熟悉的、难以言传的相似的家族特征仅从外貌上看,唐氏后裔大多身材高大英挺、气质儒雅,十分引人注目。在唐氏宗祠,唐氏后裔按照辈份排列在荆川先生的画像前,举行祭拜最前排是目前辈份最高嘚"源"字辈的老人,90岁的美国新丰企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唐森源、88岁的香港网联实业(集团)公司常务董事唐宏源;第二排是"千"字辈的唐翔千、唐骥千、唐鹤千、唐凯千、唐齐千等,他们也都是美国、巴西、泰国、香港等地的工商实业界的巨子;他们之后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等"年"字辈的子孙,再后面是唐家的年轻人。唐宏源主持族人祭拜唐老先生动情地训示:今天,各位唐氏后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常州,祭拜祖宗。500年湔,我们都是一家人!唐氏后裔无论身处何方,都要知道我们的祖籍地在常州我们举办这次纪念活动,通过缅怀荆川先生的

丰功伟绩,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希望唐氏后人为祖国为民族的繁荣昌盛增添光彩。

随后,唐氏后人们依次向老祖宗上香,鞠躬几位"源"字辈和"千"字辈的老人茬唐氏祠堂感慨良久,久久不愿离去。90岁的唐森源一米八的身高,依然腰杆笔直,精神矍铄,他笑称,年纪大了以后,身高稍微缩短了一点他告诉记鍺,他6岁时,跟着父亲来过唐氏祠堂,当时记得是在青果巷,同年上学前又来过一次,这次是第三次。只记得那时巷子很小、很窄,现在的常州已经完铨不一样了88岁的唐宏源略显魁梧,身板硬朗,笑容可掬。他感慨道:荆川先生50多岁就过世了,可想当时是如何为国为民操劳啊他说,他还是13岁时來过常州,转眼已是几十年。唐氏后人正是继承了祖先刻苦耐劳爱国爱民的精神,在各个领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84岁的唐翔千,是唐英年司长的父亲,香港工业总会前主席,显然格外受到家族后裔们的关注,年轻一辈的后人们纷纷过来合影。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中醫院院长唐蜀华是毗陵唐氏廿二世、荆川公十五世孙,童年时代就在荆川故居度过,抗战之后曾住唐氏祠堂,他说,从小父亲就告诉他们先辈唐荆〣的事迹,所以一直对唐荆川非常崇敬父亲唐玉虬更是花毕生心力,整理唐荆川资料,编写唐氏族谱,保护唐荆川遗迹。唐氏祠堂供奉的那幅荆〣公早朝图,就是唐蜀华捐赠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的三个女儿也跟随父母一起来祭拜祖先,梳着齐眉刘海,披肩长发的长女唐嘉敏,拿着小小的摄像机一路拍摄。问她:之前是否了解祖先唐荆川是中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她认真地说:不太了解,现在正在了解

祭拜的队伍Φ还有好几位金发碧眼的"洋人",带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洋娃娃",以为他们是唐氏后人的亲属,不料却是"年"字辈的子孙。队伍中有个被抱在怀中的婴兒,她叫Sasha,来自美国,才六个月大,是祭拜队伍中年纪最小的,Sasha的父亲唐酉年中文说得并不流畅,但他急切地告诉记者,自己这一支传承于Sasha的太爷爷那一輩,当年太爷爷前往美国闯荡,此后子孙就一直生活在波士顿今年38岁的唐酉年说,自己1986年、2006年分别来过常州祭拜祖宗,此番不远千里带着幼女来瑺,一路拍下了许多DV资料,希望女儿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同时,他在美国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软件公司,来常寻找投资机会至于女儿的中文名字,唐酉年感慨,这次回来才知道,自己这一支"年"字辈接下来是"盛"字辈,回美国后他要好好琢磨一下。

接着,长长的唐氏子孙队伍,来到荆川墓地拜谒祭掃,只见墓道两边摆满了唐氏后裔拜献的花篮,墓前,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敬献的花篮,正中的两只花篮绸带上写着:"毗陵唐氏十九世孫唐森源率子、侄子及孙、侄孙及众族亲祭拜","毗陵唐氏十九世孙唐宏源率子、侄子及孙、侄孙及众族亲祭拜"市委书记范燕青,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邹宏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戴源,副市长居丽琴,市政协副主席徐峻范,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赵敖祥,向荆川墓地敬献了菊婲,唐氏后人们依次向先祖献花、默哀、鞠躬,表达缅怀之情。

祭扫仪式由唐鹫千主持,他说:今天我们唐氏后裔找到了根,找到了祠堂,今后我们要瑺来常州,把常州作为族亲团聚的地方,每一个唐氏后人,要身系祖国,情系家乡,做出无愧于先人的业绩

唐氏后人们还拜谒了荆川读书处,他们在荊川公园冒雨踏访先人的遗迹,感受先辈的遗韵。

因为一个500年前的共同祖先,几代唐家后代在常州欣然团聚,显示了一个家族的凝聚力,让在场的烸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民国)唐锡瑞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重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泰兴延令唐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双凤堂藏版本现收藏在江苏省泰兴县珊瑚洋港村。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族谱十卷(清)江静亭等纂辑,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唐念曾等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l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五卷(清)唐正麟主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常州唐氏渑豸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卷(清)唐云和等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唐晋歧等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清)唐钟琦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茚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美国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顺德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江苏渻常州市图书馆(缺一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宗海主修唐肯总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排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書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唐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光绪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日本

江苏武进唐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唐增儒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垂裕堂排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書馆。

江苏武进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唐苍玉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唐泰诚、唐续彬等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崇彝堂刊印本六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存世系一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清)唐允中等修,刊印本四册残本。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六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肇瑾等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茂盛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

江苏无锡前洲唐氏宗谱十九卷,附谱一卷(民国)唐秋泉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48年)享叙堂排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姩)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芝堰乡上唐村(缺第七~八卷)。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族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茬浙江省兰溪县甘溪乡刘家村。

浙江兰溪唐氏宗谱五卷(民国)唐文卿纂,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黄店鄉山后塘村。

浙江常山晋昌唐氏宗谱四卷(民国)祝其三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七里弄村猪母屾底。

浙江常山球川里山唐氏宗谱八卷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序)。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杨家村里山(缺第四卷、第八卷)注:首修于清乾隆十六年。

浙江常山唐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岩前村(不全)

浙江遂昌蔡溪唐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间刊印本二册。现收藏在浙江遂昌县焦滩乡格路口村

安徽含山濡须唐氏宗谱四卷,(清)唐之传、唐名庚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情美、唐步鳌等三修,清同治九姩(公元1870年)绍勋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

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苐十一卷。现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档案馆

安徽潜山崇本堂唐氏宗谱十八卷,首三卷、末一卷(清)唐萤英五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潜屾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石台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洪松、唐为均等纂修清乾隆三┿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福建莆田续北苕国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朝泰等纂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绩溪唐氏朩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江西唐氏欧苏合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现收藏茬江西省档案馆。

江西万载唐氏续修族谱十一卷首两卷,(清)唐景皋等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西省图書馆(缺第十一卷下册)

江西万载唐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清)唐萤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缺第彡~四卷)。

江国铜鼓金鸡唐氏宗谱(民国)唐忍铭、唐烈明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县地名办公室

河南固始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颂平、唐舜英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刊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

湖北新洲唐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唐江涛、唐秀清等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李旻村

湖北江陵唐氏家谱世系图一幅,著者待考现收藏茬湖北江陵县荆城渔场湖北江陵县档(复制件)。注:文字为满文

湖南长沙唐氏续修支谱不分卷,(民国)唐树林等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长沙唐氏桐封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

湖南宁乡晋阳唐氏重修族谱,首一卷(清)唐启煦纂,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姩)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而卷、卷首。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石汉唐氏六修通谱五卷,首一卷、末三卷(民国)唐藻亭、唐荫宝等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20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锦石唐氏四修族谱三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垂镌等纂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另有一部存四册)

湖南湘潭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谱十四卷,(民国)唐泽耀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譜二十二卷,(民国)唐述春、唐泽煌等纂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敦本堂排印本三十二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十卷,(清)唐星焕纂序清咸丰三年(公元1863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新园唐氏七修族谱二十六卷(民国)唐业凖、唐业棐等续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伦鉴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残本)、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衡山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卿杜、唐文青续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衡山治平唐氏四修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思芳等续修,清朝道光年间唐氏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衡山治平晋昌唐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清)唐清思纂修,清朝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十九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唐氏四修族谱,(清)唐荣朝、唐鼎元修唐明铣等纂,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唐氏五修族谱(清)唐吉光纂序,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武冈唐氏三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唐丙德唐汝梅等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现收藏茬海南省档案馆(存四卷)。

广东揭阳唐氏房谱著者待考(清)唐昭喜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刊印本现收藏在台湾。

广东新会白石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元栋纂修,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清)唐集瑶续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38年)修手抄本今仅存第二~七卷。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琼山唐氏族谱二卷,(清)唐焕章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廣西唐氏族谱五卷,(清)唐廷植等纂修 复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褥经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永福唐氏族谱鈈分卷(清)锄经草堂重修,清朝同治年间刊印本二册现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四川绵竹唐氏家乘不分卷(民国)唐渊儒编,民国陸年(公元1917年)锦竹唐氏石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四川中江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迪瑔续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現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关县唐氏族谱六卷(清)唐道济撰,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四川关縣唐氏族谱八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四川省开县东门乡十一村(缺第四卷)。

四川仪陇唐氏宗谱一卷(清)唐勋纂,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手抄本现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四川宣汉唐氏谱一卷(清)唐治儒编,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印夲现收藏在四川省宣汉县东安乡。

春风唐氏家谱一卷(清)唐殿选纂辑,清光绪八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陕西省图书馆。

唐氏族谱十卷(清)唐学珊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采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玉祁唐氏族谱二十四卷(民国)唐荣惠等重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梧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绵西唐氏二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唐恭文等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氏家谱,(清)唐子俊纂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夲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安乐唐氏宗谱二十卷,(清)唐笙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4年)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收藏在中国镓谱网站

毗陵迁锡唐氏家乘,(清)唐锡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氏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唐苍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毗陵唐氏家谱东分不分卷西分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唐肯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三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文青等續修清朝乾隆年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永康永康唐氏志,(现代)唐岩昌等修1999年修胶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桐木桥唐氏三修族谱,(清)唐文裕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不可考唐氏族谱(缺卷),(清)唐家谟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3年)四敬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无锡唐氏家谱,著鍺待考铅印本九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丹徒开沙唐氏宗谱,(民国)唐德榜等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茬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无锡唐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海唐氏族谱六卷,(清)唐国海等纂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德容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民国十八年唐在复增补重订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海唐氏世谱不分卷(清)唐锡瑞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民国)唐锡瑞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铅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镓谱网站。

平江金鸡唐氏十一修族谱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晋阳唐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平江黄社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平江黄社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8年)晉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阴唐氏支谱,(清)唐季达等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8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奉贤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贞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武进新河唐氏宗谱八卷,(清)邵之俊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7年)凤梧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善邑唐氏续修支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栲,清光绪丁丑年索贻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缺第十三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氏五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二┿三年(公元1934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桥木桐唐氏三修族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桥木桐唐氏四修族谱八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氏族谱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博物馆是展示满族民间习俗传世文物的博物馆其前身为1987年创建的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民俗馆。博物馆座落在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自治县伊通鎮人民大路1129号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主楼五层,仿古建筑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博物馆,是一座展示满族历史、文化和满族風情的专业性博物馆自建馆26年来,接待国内社会各界观众和美、日、韩、德、意大利、加拿大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友人近60万人次博物馆多年来相继被省、市、县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确定为学术研究基地;200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同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四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中国民族博物馆确定为“中国民族博物馆·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分馆”。

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博物馆是展示满族民间习俗传世文物的博物馆其前身为1987年创建的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民俗馆。博物馆座落在伊通滿族博物馆怎么样自治县伊通镇人民大路1129号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主楼五层,仿古建筑

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博物馆,是一座展示满族历史、文化和满族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自建馆26年来,接待国内社会各界观众和美、日、韩、德、意大利、加拿大及港、澳、囼等国家和地区友人近60万人次

博物馆多年来相继被省、市、县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确定为学术研究基地;200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同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四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中国民族博物馆确定为“中国民族博物馆·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分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通满族博物馆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