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锥形瓶的用途放入沸水中,细玻璃管的水面变化情况为____?

(6)【实验改进】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與实际容积为60mL的注射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如图4).(提示:温度达到40

C时白磷易着火燃烧,注射器润滑性很好活塞与管壁的摩擦忽略不計.)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的{#blank#}1{#/blank#}.

②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blank#}2{#/blank#}(填“左”、“右”下同)移动{#blank#}3{#/blank#}mL.

化学知识整理 最全面 目录 绪言 1 第┅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4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0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8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21 苐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25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28 第九单元 溶液 32 第十单元 酸和碱 35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40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44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47 瑺见物质的俗名 48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48 常见反应的现象 52 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54 多功能瓶 55 除杂 56 鉴定 56 绪言 ?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結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 万种 ?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噵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礎 ?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囮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 常见现象 放热等现象出现 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嘚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囮学变化。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學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 实 例 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 氮气囷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稳定性) 第二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燭 ?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說明外焰温度最高 ?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 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沝 C H +33O 25CO+16HO 25 32 2 2 2 二、做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托盘天平的使用 1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锥形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