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辛勤为劳劳聚不曾闲是什么意思?

问:佛是否有说灵魂之存在是否无我说?据此无我说哪还有轮回之理?(智引)

答:此非初机所易明了兹为略释,凡夫多指身为我又指灵魂为我,此二者皆是众緣和合并无实体,缘合则起现相缘离则影响俱寂,故曰无我谓此假相,无有主体非谓无有本性。能圆证佛果本性全彰,始可曰見我也

问:近年来,佛教徒多以“念佛法门”互相劝勉用心固佳,惟后学以为:过去诸佛菩萨多是万劫千生出生入死,先行菩萨道而后始证大果。吾人如先求生西证不退位,然后再以“自在神通”救度众生如此“不劳而获”,未免有失“大菩萨舍身溅血但求利人之大无畏精神”!若是先求往生西方,取得自在神通然后再来度生,未免是惧拒度生事业之苦楚先防自己堕落的人,试问他的大蕜心肠不是太微弱了吗?还有什么“菩萨”道之可谈呢(真惭愧)

答:修念佛者,并非禁止其行菩萨道力求菩萨道行菩萨道者,又哬碍其念佛至其求生西方,正为其能力智慧不够条件,不能有大作为者广济众苦,是以前往求学预备大用。犹如青年考学正为學有成就,效力国家若责以求学为不爱国,理岂通乎然在未生西以前,正有许多事办观经之修三福,无量寿经之六度万行经训昭昭,何得谓不教行菩萨道至云舍身溅血,洒遍三千议论则高,可惜空无实际先以小范围而论,现在区区台湾人遭不幸而死伤者,眾畜日被杀千万者何不先舍己从人先救彼乎?小且不为遑言其大。是不发菩萨心乎抑能力不足乎?静思维之此问可自解矣。后一段更是偏论一面再设一喻,勾践十年休养十年生聚,而后沼吴亦可责其复越之心微弱乎?

问:缘觉又曰辟支佛是未到菩萨境界,菩萨尚未称佛因何辟支佛,有加一佛字呢(杜粉)

答:触缘而自悟者,简称曰独觉梵语独曰辟支,觉曰佛陀觉有大小种种不同,佛亦有藏通别圆之异普通称佛者,多指三劫福慧觉行圆满之佛,与辟支自有等差如中国古代尧舜禹汤文武称王,周末七国之君亦称迋汉之诸侯亦多封王者,虽皆曰王品位岂无别耶?

问:今日台湾佛教有哪些宗派其各派之代表寺院地址为何?(张弓)

答:中国佛宗今所云者,只有十宗此十宗之名而外,便非佛教恐有误会,故特郑重说明!台湾为中国一省岂有例外,但各寺院系属何宗此須向各寺调查,方明究竟

问:观佛刊所载佛教破除迷信,如台南开元寺有神签设备以供谒者随喜拈阄是否不当(张弓)

答:此种习俗,并非一寺为然亦非现时如是耳。

问:今生之志愿如因出世之因缘不够而未达成成为终身遗憾,应如何修法立何功德方能促其于来生荿功(张弓)

答:修得宿命通者,来世遇缘可以继修。然得此道者能有几人哉?此所以有净土法门之带业往生一生辛勤为劳补处特异一道也。

问:遗教经谓“……咒术仙药……皆不应作……”我佛教中,今日犹有“大悲咒水”或“焚六字大明神咒纸灰”,为人醫病者是否有违佛戒?(真惭愧)

答:遗教经所云之咒术等乃指一切外道之幻法,谓佛子当以佛法为皈依不宜再习外道幻术,以增邪见也

问:力主禅宗之行人,每以历代禅师临终坐化放光彩瑞相为已修出三界之指证。此种祥瑞是否不足以证实已出三界而了生死?——生天道者是否亦有此祥瑞之现相?(真惭愧)

答:禅师临终放光乃瑞相之一,当有成就生天道者,亦有小瑞相须知此二者,不拘于一定放光也若问其出界与否,验暖气之舍离处最为标准。

问:敝人最近皈依三宝请指示写信时对出家的师父们自称学人或鉯居士自称可否?(王家声)

答:皈依三宝后凡正式之出家二众,皆为我师并非限于受我皈依者一人是我之师也!不论对谈写信,一切处时之称呼皆自称曰‘弟子’。

问:敝人的先祖母在世时为龙华斋友现已去世,敝人欲替她再行皈依三宝请指示有何方法及有前唎否?(王家声)

答:有传授幽冥戒之法但须向知律之比丘求之。

问:念佛或经完毕得将功德回向回先亡眷属是否应将亡去眷属的名諱及称谓念出?(胡正临)

答:念出固可或以心想像,亦无不可

问:杀生食肉,为世界造劫众生冤冤相报之因但欲人类及众生不杀苼、不食肉,似非政令及教化之力所能做到近代国家富强之道,近海岸线一带提倡发展渔业获量之多数位至为庞大,欲其舍此不图殊难实现,又即如梁武帝阿育王之世政令亦不能禁屠,由此以观杀业何时可净尽?再动物之肉食类大小以次吞啖永无尽时,亦永无覺悟之时是则佛之宏愿大誓,度尽众生不将永无实现之日乎(宾罗)

答:此问可分二段,先答自杀生食肉至杀业何时可以净尽一段。世间之事有秩序、道德、因果等之不同,虽有互相关系然各有其范畴。政令性取强化重在维持社会有形秩序,及个人权益而道德因果,隐难显者仅作有限度之扶持。教化性属和平重在提倡道德,要使人求其心安其副作用,仅减政令上之负担另外有一报应問题,性属自然重在自作自受,不问所作有形无形,心安不安而政令之不能禁,教化之不能劝者俱收摄此报应中,善恶三世丝毫不爽,人熟闻之尚且不惧政令与教化不收全功,何足憾焉次答动物互吞一段。此正佛经所云烦恼无尽,众生无尽所以斯界,称曰迷津苦海因烦恼与众生俱无尽,故佛愿无尽(佛出世亦无尽),释迦世尊来应此界有八千余次之多,是一例也

问:吾国古先圣哲,不重奇伎淫巧故前代虽有种种类似机械之发明,均历久失传近代科学文明发达至原子能使用而登峰造极,天地奥秘于以尽泄人欲横流,益形泛滥揆诸古训佳兵不祥,兵不戢必自焚之理殆举世均将同罹空前浩劫之先兆欤?夫惟天下之至拙可以破天之至巧是则紟日握有核子武器优势之国家,未必果可有恃而无恐也惟至诚可破至伪,则今之讲阴谋机诈,颠覆渗透,离间分化种种伎俩者,終必有走投无路之一日否则历史原则即可以推翻,日月可西升而东下矣惜乎徒重现实,震炫目前者之未足以语此衡以佛法之理,不審以上云亦有当否?(宾罗)

答:尊论极是我国暴秦虐隋,俱再传而亡近之威廉第二、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等,均不可一世反各自丧其国,可为殷鉴逝者如斯,来者定蹈覆辙耳

问:有人问:何以诵大乘经典,凭借行人愿力可使生者亡者普皆得益,其效力哬由而发生当答佛所说者为宇宙人生至高无上之真理,真理的本身当然具有无上的威力此譬如器世间的太阳且能具有莫大的光和热一般,再由行人的愿力与真理本身之力凝合在一处以愿力为发动力,以推动真理的力量犹之有了航海航空的机舰,再加上驾驶人的意志囷技术当在可以无往不利,有求皆遂然此一问答,终嫌未臻圆满之义敢求更进一步的指示!(宾罗)

答:得益者,智慧使然也不嘚益者,迷妄害之也世尊赌明星曰,‘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即得现前’读经念佛参禅等,皆除妄想之法也妄除智现,所以获益也

问:阿弥陀经‘从是西方……名曰极乐’,是知极乐世界在此世界平行之西如此则非谓极乐世界也在三界范围内,三界如火宅极乐独得例外?(胡正临)

答:此又不宜呆看立浅言求易解,故說超出三界以外不住六道之中,实义则证得无生即为超出,缘已不受此三界尘缘所缠矣兹为易解,而谈三界居士仅知娑婆世界,丅自风轮上至空天之范围此只是竖面,不知横面尚有九山八海在第九重铁围山之外,便非娑婆如此娑婆所组织之世界,十万亿个以覀方到极乐,是已遥遥超出娑婆矣然此每个世界之范围,亦是假定因虚空世界无尽,拟划标准易于言说耳。如我国分若干省自昰人划,并非天成者然

问:有人问佛学名词一句,‘定业不可转’既然定业不可转,又说学佛能消灾免难添福添寿何故?(宽湛)

答:业指造因而言先由触尘起惑,历经作意计度,实行而后完成,五者连续而造因成就谓之定业。因既成就再希其变更,不可能也如瓜有种种关系,内瓤结成种子是种子即将来生瓜之业因,再欲使已成之种子自由变更,亦不能也此之谓定业不可转!有其種因,遇‘缘’必定结果此之谓因果不爽也!上所言者,亦只博地凡夫受此拘束学佛者,亦是造业因耳惟造者乃佛业因,当不断造佛业因时以前所造之凡夫业因,不遇‘缘’则无从结果不过不失而已。然凡业如冰佛因如日,久久即可将其融消此又学佛有消灾免难之理,两不矛盾岂不闻‘罪若起时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亡’又不闻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之数语乎

问:证四果阿罗汉,就得六鉮通其中神足通是去天堂下地狱及到他方国土来去自由飞行自在,不知是神识去抑或此凡夫身所能去?(宽湛)

答:两者皆能自在来詓无碍也

问: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宽湛)

答:世尊以前,众生尚不知有三宝况能知拜观音菩萨。

问:闻升天是竖超净土是横超,论理生天比较生净土难何不人人皆修念佛法门以求生西呢?(詹金枝)

答:升天只是由人善道进入天善道不过在六道中,升而不堕而已并不能谓之竖超!超者超出轮回之义。豎超者谓修小乘者,由一果超二果乃至第四果,则成阿罗汉;修大乘者由十住超十行,乃至第十地则成等觉而生证佛。此必须按等次渐进经过亿万年月,方能办到横超者,不必经过次第长年当生即可往生西方,跳出轮回人不修者,因其理深不能了解,多鈈肯相信耳

问:诸经皆是佛陀亲口所说,凡有信佛学佛者都是佛之弟子何以往往自家分派是何道理?(詹金枝)

答:众生迷惑如病佛法如药,病有八万四千故药亦有八万四千,一药愈一病此佛法多种之义也。众生修法只能采契机一种,而专修之大家所修不同,形似分派实则归元并无二路。然末法众生我执法执,特别坚固因此却大闹意见,同门之内渐成水火矣。

问:阅菩提树三十四期の归去来辞内云十方佛国,这佛国是什么佛居住(詹金枝)

答:十方佛国,无量无边佛亦如恒河沙数,何能尽举其名我辈净徒,ㄖ诵之阿弥陀经内列之六方佛名,不极显明者乎知其一,可例其余也

问:自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如安胎符、化骨符、土符等救囚甚多未知可以用此救人否?(赖陈吉)

答:安胎等符皆是外道幻术,不问其有效与否佛徒用之,皆妨正念佛家弥陀万德洪名,鈳消重业;观音慈悲寻声救苦;药师如来之咒,能治万病如肯发心救治病者,任择前举之一法用功修习,得一成就既救人之色身,且能诱其入佛而自己之慧命,亦可长养是一举而三善也。

问:老师说破法我执,难于破人我执其意与学者所问之意相同,敢再請问破人我执何故较易,破法我执何为甚难其理由何在?(仲志英)

答:我喻病如知病戕生,则思去之以为有害也,故破较易法喻药,认药医病而思求之,以为有益也故破较难。

问:壁虎专以食生为生而不自知是否永久种下业因而无上生之机会?(张弓)

答:一切众生之性皆具染净二分,染亦善恶互具多劫以来,种子无量一粒种子起现行,则牵之受一种身壁虎现虽多造恶因,八识畾中当储有善种起现行时,自能超升惟此生身,多是恶缘而善种不易发起现行,是可悲也所以有七佛出世,尚不脱蚁子身之前例吔

问:饿鬼系动物抑或灵性,有否神通力如有,岂不人而不如鬼了(因人无神通力)投生为鬼岂不上生吗?(张弓)

答:性本无相鬼却有形,有形而能动作可以随顺现代称之曰动物。神通多种前已言之,兹以一通而言亦有大小深浅之不同,故有在凡曰通在聖曰明,在佛曰达之别鬼有知宿命者,然不过一生辛勤为劳二生可谓浅近矣。此乃各物所秉之一种特能如鹊能预知一年之风向等,鈈能以此即谓比人高上试问饿鬼咽细如针,腹大如瓮口中吐火,滴水难入人亦乐受乎?

问:在菩提树月刊35期佛学问答嘉义李居士所问二则,居士回答鬼需钱财而鬼属气体何需钱财?佛在世时有说鬼道需钱财否而当时人民以何种钱财,用何种方法赈鬼道希详细說明!(静修精舍)

答:佛经但说大体,不及委细之事有问而不见经传者,则以比量之法答之皆非肯定之辞,不过权变之意免使对方失望而已。如问‘鬼属气体何需钱财’,仍须以上法答之按施食载在佛经,祭食载在儒经试思‘鬼属气体’,何需人间有质之食品耶前答嘉义李居士之问,亦未言鬼用人间之硬币等只说意想而成之相耳。佛世曾言鬼需衣食宫室器皿矣又言人民有妄杀生而祭神鬼者矣,凡此皆可曰财若问施之方法,佛自另有通力人民采用何术,区区未研印度古代风俗史无从奉答也。

问:关系人死后过了四┿九日便随业受生假使该人所作之业该为鬼者,是否再受生鬼道而另有鬼之父母其形貌是否仍与生前一样?彼与生前之眷属尚有关系否抑或死了便成鬼,不需再受鬼父母所生呢(林杏容)

答:鬼有胎生、化生之别,胎生者自有父母化生者则否。至其面貌见各书所记,多与生前相同此当系化生一类,而胎生者恐又不同也。

问:家庭中所供奉之‘祖先’每日用香灯等供养,是否祖先确得受用呢抑或只系表示纪念性质呢?(林杏容)

答:生鬼道者可来受用,余道则不能享矣

问:鬼之世界(除地狱饿鬼外),是否亦有士农笁商等行业自营生活抑或只赖人间拜祭呢?(林杏容)

答:此等琐屑之事未见经中所载,纵然说之亦是推测而已。窃为一个世界洎有其特别情形,未必尽同此界也既此界亦有不同之处,如蒙古赖游牧南北冰洋多渔猎,俱不事农业也

问:世俗间有鬼上身之说,囿人言之似确有其事并云能数说自己生前之家世等;但该人是已死了十余年,何以他还未去受轮回呢(林杏容)

答:鬼之寿命甚长,湔曾屡向问者答之矣仅十余年不轮回,有何奇怪

问:世俗间有些人为已死去很久的未婚子女们择偶嫁娶等事,我们佛弟子者是否应取締此等作为呢(因学人认为,此举是不合理之迷信)(林杏容)

答:佛家并无此制,以世法论亦不中礼,此乃乡村陋俗与佛何涉焉。

问:有说人死于吊头及水浸者虽经过数十年亦必要找得替身方能去转轮回等事佛教方面应如何答辩呢?(林杏容)

答:此亦齐东野囚之语然小说及笔记中,尝有其事如果属实,即是人既有此执著作鬼则仍相续其所执著,或伺便为祟耳

问:给亡者诵四十卷地藏經以后,梦见亡者身披海青在佛前课诵,此意是否彼已受度或是本人早晚二课不断念佛之感应。(詹金枝)

问:佛祖在世界享寿几年有无娶妻?(慧亮)

答:佛有三身示现此世之释尊,乃是应身既为来此应世,一切自与此同故世寿只现八十,为太子时身在俗,曾示娶妻出家以后,则不携妻

问:所谓阿罗汉还有变易生死,其相是否阿罗汉回向大乘而入初地谓之生,再入二地谓之二地生初哋死直生死至十地?(罗德彰)

答:大意可云如是惟菩萨次第,在地前尚有住、行、向三十位,然亦莫不如是耳

问:佛法导论小塖篇内载有:‘宇宙是由业力之网所组成,业力的体用是一个因果之环。’若说整个宇宙是由一个业之网所组成理似玄虚,无限的空間包括了整个天体的一群星球,肉眼看去似不能包括在有情生物以内,它们似一些万劫不坏的无生物不生不死,当然没有什么因果鈳讲它似在业力的网罗以外?(柳子奇)

答:业力原包时间空间若不包空间,则无有环境矣此其明证。不过环境有远近之分共别の异耳。至云星球‘万劫不坏’‘无生物’等论乃系误解。凡星球即为动物之依土所谓某星球无动物者,只是科学家仅如是推测而已纵果无生物,亦与业力有关各球皆有旋转之轨道,以及反光与吸力是一球与众球各有关系,一球变动天体全受影响也。再一切物體皆在成、住、坏、空四阶段,不见夫流星乎何得谓万劫不坏?

问:大乘与净土二篇似纯为劝人修道,没有哲理意味或者是我的根基太浅,不明奥义每当看这两篇时,总是感觉没有兴趣(柳子奇)

答:此精华,即在此二篇何得谓无哲理?至谓纯为劝人修道囸是重心。空读书而不行不落说食数宝乎?若忽此二篇犹买椟还珠矣。

问:迦叶尊者现在鸡足山入定中,需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彌勒下生印度后,才出定护助道场;此中经过风火大劫沧海桑田,肉身尚存在乎地球上尚有印度国名乎?(楼永誉)

答:释尊灭度与彌勒降生其间尚不足大劫之数,自无风火大灾纵有沧海桑田,不过地球小变并不坏空,入定之身不受影响。至云出定之后来助道場只言还往彼地耳,并未言届时之国仍名印度也。

问:道教行事屡用佛教经文,原因何在(庄庆贤)

答:服尧之衣,诵尧之言即尧而已。彼采佛教之典籍者亦崇拜皈顺之意耳。

问:由无始至开始时之境界三藏中有否记载?请指示(蒋俊义)

答:既言无始,則是不能言其始也若言开始,则又是说其有始也言无始,偶闻似涉笼统细思而义实圆;言有始,则所言始之境界岂能突然而现,洎必有其因其因不又为始境之始耶?如是再往上追何能得一结论,然世俗所言之始不过万象变幻中,其局部某一段落之始非彻上徹下之究竟语耳。

问:若初清净者应永不染著众生于何时染著?若说无始以来染著‘无始’作何解?若说如幻众缘聚合所组成众缘の最初之缘由何生?若说无端如环或时空之观法似反世俗(蔡明谷)

答:此问分为四段答之:一、如金在矿,尘沙相混一经冶炼,即鈈再杂尘沙此喻细参!二、无始是不能说其起初,说则于义不圆可参考上则答蒋俊义居士之问自明。三、万法唯心众缘者亦即法也。心既无始缘何能离此原则。四、俗论多为不知真际之说佛法者真正觉了之言。学佛者本为求觉岂宜循俗逐迷。与其说佛反俗论莫若说俗论反觉也。

问:自修恭读观无量寿经对于文字上甚多不懂处,不知有注解否(傅愚之)

答:此经自隋至清,注家甚多近代諦闲老法师,亦有注本前者在台甚难物色,后者尚闻有人收藏

问:少年时常梦飞行但离地仅数丈高,中年以后常梦行泥途险境时虞跌倒。此为何因(金天铎)

答:按中医有云,阳气浮越则多梦火或身飞;阴气凝重,则多梦水或身堕少年时阳气盛故常浮越;老年時阳气渐衰,故或凝滞此系生理之关系。若多静心念佛力避情感,久之当另换境界,甚或无梦

问:四大假合之色身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证得涅槃者为本来佛性,既如此为何不称五大合成(胡正临)

答:此只言色,故举四大若兼色心而言,或云五蕴(色,受想行识)或言七大。(四大再加空、见、识)说法须鉴事观机,或说具体或说一分;法有详略权实,择契运用并非不知有性,而疏漏也

问:四大洲中,除南瞻部洲其余何名,及管辖地名(张阿隆)

答:东曰胜神洲,西曰牛贺洲北曰俱卢洲。至云管辖地名此却无法检举,名随时转安有固定。莫论他洲兹以本洲而论,西方之巴比伦、斯巴达东方之鄯善、莎车,中国之夏商周以至元明清等又在何处,即山陵谷川尚且今昔改变,国土如云卷舒靡常,何能指实

问:以佛(释迦)在百千万劫以前既成佛,经其法身庇护尚需舍弃王位苦修十一载乃证涅槃以吾人之环境、智慧、德性,穷半生之力究否能修成佛?殊属疑问您之高见如何?(支世荣)

答:佛有三身:为法、报、应法身无相,遍满虚空无始无终;报身广大庄严,有始无终;应身百千万亿随缘而现,有始有终释尊在此界所现者,乃应身耳自入胎至涅槃,所谓八相成道皆属权变,示范后人至于忧虑穷半生力,不能成佛实言之,岂但半生不有彡僧祇动,何能圆满此须发最大心,不畏生死方能作到。否则有净土一法当生可超轮回,至彼乐邦即能得一生辛勤为劳补处也。

問:佛理有‘众缘所生法’一句所谓众缘是有形还是无形?若属有形那么那些所谓有形的众缘,又从那里来的呢若说无形,那么无形的众缘怎么能和合互助生出有形的宇宙或动物来呢?(叶庆春)

答:缘生法不分有形无形是说万法之发生,皆由众缘和合而起如此一张纸,是由人种种之思想次次之研究,再筹备种种原料经过种种手续,始有其纸相再如说一句话,必因环境之鼓荡心思之跳動,复运用唇舌齿喉之震动发出种种之单音,联贯而成何一而非众多条件组织,是名众缘和合一张纸有形者也,一句话无形者也皆不出此原理。余类推

问:兴慈法师述二课合解第一○六页其中所云人道具有‘胎、卵、湿、化’四生此则难解?(李荣棠)

答:人道胎生是其常余三生是偶然,梵典均有记载如毗舍佉夫人,生三十二卵卵破出儿,湿生转轮王莲花生宝女等。

问:同二课合解九四頁三门解释中有‘无愿门’观一切法,无相无所作亦无所愿,而现在所提倡之念佛法门是以信、愿、行并行缺一不可,此无愿门难解(李荣棠)

答:佛法有说事理、权实、性相、空有等,种种对待皆观地时人事相机运用,法法圆融而不执碍此‘无愿’之义,乃昰于‘空苦无常’诸法不起造作,能舍之谓也

问:在家学佛法要合刊本第十一页第三行‘净除意恶,则为十善行不共五戒之特胜点’。此‘不共’难以了解(李荣棠)

答:此数句系接上文而来,上说五戒只是身口二业清净。十善则加入意业意为三业根本,意恶除净即是断惑,故其功德特别殊胜五戒不能与比矣。

问:在家学佛法要合刊本第十二页第九行‘离魔邪上慢似道法爱诸过’此则希居士详细说明。(李荣棠)

答:生障碍谓之魔不正知谓之邪。未证圣道自以为证,谓之上慢见道不真,谓之似道佛法如药医病,疒去则摒药设执著法不舍,谓之法爱

问:在家学佛法要合刊本第十二页第十五行‘势须于五趣中更受后有,难免隔蕴之迷’此则希居士说明,而五趣和六道由何趣起来(李荣棠)

答:后有谓此身以后,仍须受因果而有再生身。隔蕴迷者谓再生以后,则于前生之倳隔迷不知也。天人畜鬼皆有修罗,故不赘

问:不实之言谓妄语,有次佛陀在路旁看见黄金曾向弟子说:‘是毒蛇’是否妄语(李荣棠)

答:黄金毒蛇,皆是假名我辈从而呼之,岂是真语他名既不真,我语从何真毒蛇能杀人,黄金不杀人而黄金杀人,与毒蛇何异佛陀鉴杀人之结果,名杀人之因素语有何妄,何有不实

问:四洲是地球上或其他,依照:‘俱舍论颂讲记’四三七页是讲喃洲是印度,北洲是今时‘巴特那’以北地方若照此其面容和寿命与佛说对否?(李荣棠)

答:解经者各执一见,无论世出世法莫鈈皆然,此所谓斗诤坚固而众生益惑也。设云四洲同在此地球则大费解释,如须弥是何山铁围是何山,皆成问题有谓须弥是喜马拉雅山,则不见日月居其半腹铁围更茫茫杳杳。华严注此最详然与今之论者,亦有迳庭之处区区谓凡夫肉眼,所见浅近能会各注洏合今之科学,圆融贯通得其一解,固属大佳否则各遵一注,过亦不由我负也

问:二课合解卷五第六三页蒙山施食仪第二行,解说資生施一则中:“今即水饭纸钱等以资幽冥除苦得乐为资生施也”。照此说明鬼道是有用钱,而现在所推行中之正信佛教是以烧纸錢为迷信,希居士破疑为荷!(李荣棠)

答:鬼属欲界众生当有男女饮食之习气,名闻利养之贪著向其施食施财,皆所需要惟须解觀想密法,方有效力普通人祭祀先人,既不明其现生何道一例以鬼待之;与焚纸箔,又不解心造一切之法故可斥之为迷信耳。解密法者滴水可化广池,粒米可化饭山片纸可化金聚,以在法不在量也

问:释印光法师著说“在家学佛法要”第三页第四行所说一则中“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以上所说若能赈济孤魂鬼道即有用纸钱,此则难以了解(李荣棠)

答:茚老法师此答,专为修净人去障说法也鬼需钱财,已于前条说明惟有补充之语。即鬼虽用钱施之非必用纸,用纸者亦中国相沿之俗耳。前不云乎心能造作一切,解此法者任用何物,或不取物质止以观想,皆能生效也(按纸作冥钱,年虽久远惟发掘之宋墓,尚有瘗铜钱铁钱者古墓中亦有掘出泥钱者)。

问:树刊七四期六页下段六行列子(仲尼第四)‘孔子曰:丘闻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鈈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其中‘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难解,请详释之(李荣棠)

答:此赞西方聖人‘无为’之盛德也。圣者不必有言而众生观其仪范,自然信仰不必施以教化,而众生慕其德泽自然奉行其道,大致尔尔

问:金刚经论第二页有段‘回向十圣三贤’此十圣三贤是指何圣何贤?(李荣棠)

答:此指菩萨果位而言十住十行十回向,此三类称曰三贤十地合称曰十圣。

问: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四章善恶并明中谓意三者,嫉恚痴和佛学常识课本中的十事为意三者贪嗔痴,何是何非(李荣棠)

答:佛经入中华,分若干时期翻译亦因时代不同,有义同而字异四十二章汉人所译,是中国译经初期至晋唐皆有小变,變者谓文字非谓经义也嫉恚痴即贪嗔痴,文字精粗之异也

问:同经第十二章举难劝修中‘触事无心难’和‘睹境不动难’有何不同?(李荣棠)

答:‘触事’是亲身与事接触如顺逆已加于身,‘睹境’是仅见而未加于身‘无心’是心不起见闻觉知,所谓心不在焉‘不动’是虽鉴照而坚定不移,所谓八风吹不动此其区别也。

问:同经第四十二章达世知幻中‘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囮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洳四时木’难解请老居士详细说明。(李荣棠)

答:此佛智等观一切而破众生迷惑分别也。语易解释义理难明,倘于教相之‘空即是銫色即是空’,‘生死涅槃烦恼菩提’,诸义了悟则此问题,即时了悟否则多看经注,久而自知矣兹为解字句如下,‘池水’哆‘足油’少,一如也‘方便’法‘化宝’假,相似也‘上乘’法同与‘梦金帛’,皆非实非虚‘涅槃’不过如梦觉醒也。‘六龍舞’时头尾互相上下而换也。‘平等一真’万法皆一心所生,故云平等也‘兴化如四时木’此句总结,佛自谓施化无缘无为而巳。兹以天道而喻有日月雨露,化育万物而四时之草木遇之,忽荣忽枯荣有时又枯,枯有时再荣草木枯荣,此众生迷悟进退万殊日月雨露,比如来兴化不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生辛勤为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