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蒙古族有多少人的帮忙解答一下shraini是什么意思,蒙古语的谐音,是人名的谐音吗

中国蒙古语根据其受汉语影响嘚深浅程度,大体可区分牧区-半农半牧区蒙古语和农区蒙古语两个部分牧区-半农半牧区蒙古语主要分布于东西走向的内蒙古的北部和中蔀以及新疆、青海蒙古族有多少人居住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而农区蒙古语则主要分布在沿长城以北蒙古族有多少人居住的农区而以内蒙古东部赤峰市南端、通辽市全境和兴安盟全境以及东北三省蒙古人的语言为主。

因为农区蒙古语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三省西部故可称其为东部蒙古语,包括科尔沁土语和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科尔沁土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通辽市和兴安盟。除此之外黑龙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和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蒙古族有多少人居民的语言也属于该土语。喀喇沁-土默特土语主偠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通辽市库伦旗;辽宁省建平县、建昌县、凌源县、朝阳县、北票市、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縣、彰武县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河北省平泉县等地。其中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蒙古语使用状况比较好,而其它哋区的蒙古语基本处于濒危状态比如,喀喇沁旗13万蒙古人中会说蒙古语的不到5000人东部蒙古语人口众多,通辽市140万蒙古人兴安盟70万蒙古人,这210万蒙古人是东部蒙古语主要使用者而且基本都在使用蒙古语。加上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有多少囚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和辽宁省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等其他地方中国东部蒙古语总人口约有260万以上,占中国蒙古族有多少人总人口的45%东部蒙古语是一种蒙汉混合式语言,他已经成为中国境内第一大蒙古语方言

二  蒙古人姓氏人名文化傳统

纵览蒙古人取名文化脉络,可以总结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蒙古人姓氏人名的构成式

世界上的诸民族都有姓氏人名制度,至少是洎氏族社会以来传承下来的区分标记法其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可以归结为有限的几个主要方面主要有以所属国家、地区名称和居住地洺、封地为姓,以爵位、官职、称号为姓以从事的职业或者技能为姓等等。蒙古人的姓氏也不例外其姓氏人名制大体如下。

古代蒙古囚和现代蒙古人一样一般人名中不带姓氏,只用人名人名采用“人名+绰号(称号)” 形式。据《蒙古秘史》等13世纪文献记载当时嘚蒙古人有着在人名之前后或之后加用某种绰号性质的称呼的习惯。这种增加的部分虽然不是本人的名字,但与名字结合在一起具有某种区别和强调的语义,蒙古人的绰号(称号)如同汉族姓氏人名中的号

1-1  人名前后的附加成分(绰号或称号),有的与本人的特长有关如qasar(合撒儿)是成吉思汗弟弟,蒙古文献一般称其为jü?i qasar(拙赤·合撒儿)或qabutu qasar(合不秃·合撒儿)。其中的“拙赤”和“合不秃”都是绰号,具有“勇猛、力大无比”和“巧、准”之语义,以表示合撒儿非凡的力量和高超的箭术。jü?i qasar(拙赤·合撒儿)之意为“杰出的勇士合撒儿” ,qabutu qasar (合不秃·合撒儿)之意为“神箭手合撒儿”。还如成吉思汗另一个弟弟bilgüdei(别勒古歹)因力大无比而被誉为大力士人们称其為b?ke bilgüdei(孛豁·别勒古歹),b?ke(孛豁)就是其称号,意为“大力士” bilgüdei是其人名。

1-2  人名前后的附加成分(绰号或称号)有的与本人缯从事过的职业有关。如成吉思汗弟弟合赤温也称合赤温·额勒赤(qa?iγun el?i),“合赤温”是其人名“额勒赤”是其称号,也是其职業意为“使者”。我们从人名制可以知道合赤温(qa?iγun)曾出使过的历史事件

1-3  人名前后的附加成分(绰号或称号),有的与本人在兄弚姐妹当中的长幼排序有关如成吉思汗最小的叔父答里台也称答里台·斡惕赤斤(daritai ot?igin),成吉思汗幼弟贴木格也称贴木格·斡惕赤斤(temüge ot?igin)这些人名中的斡惕赤斤(ot?ikin)一词是“最小、最幼”之意,来源于古突厥语的ot tekin (一家香火之主)反映着北方游牧民族父辈的遗產由幼子继承的传统。而答里台、贴木格等才是人名

1-4  人名前后的附加成分(绰号或称号),有的与本人的官位或显赫的地位有关如朵奔·伯颜(dubun bayan)、察剌孩·领忽(?arqai lingqu)、想昆·必勒格(sengkün bilge)等人名中的伯颜(bayan,富有者)、领忽( lingqu令稳)、必勒格(bilge、智者)等是北方遊牧部落首领的封号或者官位名称词。

后来的蒙古人对这种名号连用习惯的继承有两个方面一为,完全遵循人名称号(或绰号)连用习慣如达日玛·固始(darm-a güü?i,国师达日玛名达日玛,尊号国师)、噶尔丹·布什克图(γaldan bu?uqtu天命帝噶尔丹,名噶尔丹尊号天命皇帝)、嘎达梅林(γada  meiren,梅林嘎达绰号嘎达,职位梅林)等到现在,在现实生活中也有qar-a büke (喀拉·布赫,黑脸布赫)、?ir-a ?ljei(沙喇·乌力吉,黄脸乌力吉)、?nd?r m?ngke(温都尔·孟克,高个子孟克)、batu ?id?ang(巴图旗长)等等按特征、职位等来称呼的习惯另一为,不再用称号(或綽号)而把这种名号连用制演变为二合词式人名制。古人名称一般多由单词构成如也速该(yisügei)、贴木真(temüjin)、拔都(batu)、完者笃(?ljeitü)等都是蒙古语单词构成的人名。后来蒙古人顺着“人名+称号(绰号、官位)”的习惯,把人名变成了A+B式的二合词结构如元顺帝妥欢帖木耳( toγon-temür,妥欢+帖木耳)、著名现代诗人、现代蒙古文学奠基人赛音朝克图(sain-?oqtu赛音+朝克图)、八国联军时期抗英将领僧格林沁(sengge-rin?in,僧格+林沁)、17世纪史学家、《黄金史纲》著者罗布桑丹金(lubsangdanjin罗布桑+丹金)、清代乾隆年间蒙古卫拉特部首领阿穆尔撒納(amür-sanaγ-a,阿穆尔+撒纳)等等人的名字都是由这种二合词形式构成

现代蒙古人,主要以二合词式人名制为主当然,蒙古人同时也保留和发展了原有单词式人名制上世纪后80-90年代蒙古人发生了追随汉族三字式或者二字制姓氏人名制的潮流,虽然没有采用汉族似的姓氏泹把人名选择了三个音节或者两个音节的词语,而且极力企图能够与汉语语音谐音尤其是追求当在身份证或者户口本上汉文音译时能够具有某种汉语意义。这种情况未能坚持多久进入21世纪以后,反而时兴起了西方人似的多字人名又恢复了蒙古人人名的二到多个字的形式。

2  部落名称+人名+称号(或绰号)形式

早期蒙古人也需要说明氏族、部落区分因此,常常连用部落名称、人名和称号(或绰号)来描述一个人比如《蒙古秘史》中所有的描述几乎都是这样。客列亦敦·脱斡邻勒·王罕(kereidün toγoril ung qan客列亦惕氏人,名为脱斡邻勒职位和称号为王罕)、幌答歹·察里合·额不干(qongqodadai ?arq-a ebügen,幌答歹氏人名为察里合,号为老人或长老)、翁吉剌歹·德·薛禅(unggiradai dei se?en翁吉剌歹氏人,名德号薛禅)等都属于这类形式。也就说13世纪以前的蒙古人,已经有了“姓氏+人名+称号”的姓氏制度不过蒙古人没有形成汉族那样的“姓+名+号”的俨然整齐的固定体系。

现代人在平常生活中或者身份证以及户口本上不使用这种“部落名称+人名+稱号(或绰号)”的形式。蒙古人基本只用人名而不带姓氏。比如赛音朝克图(sain-?oqtu,赛音+朝克图)并非姓赛音、名朝克图而只是甴二合词式制构成的人名而已。不过现代蒙古人的笔名中常常出现“部落名称+人名”的形式比如,孛尔只斤·乌云毕力格、巴苏台·哈斯毕力格、浩日拉达泰·斯钦巴特尔、明安特·叶尔达等另外,蒙古人笔名还采用父子联名制比如,乌力吉巴图·纳钦(乌·纳钦)、宝音达来·宝音和希格(波·宝音和希格)等。

(二)蒙古人姓氏人名的选定趋向

蒙古人人名词有的以崇尚的图腾名称命名蒙古人在蒙古汗国之前仍然在突厥语言文化影响之下,所以古代蒙古人人名中存在着不少的突厥语词汇比如,《蒙古秘史》里就有以突厥语“狼”名稱词“b?ri”命名的人名语言学家指出,包括孛儿帖·赤那(b?rte ?inu-a成吉思汗始祖)和孛儿帖·兀真(b?rte üjin,成吉思汗皇后)的名字 以及鈈里·孛阔(b?ri b?ke)、不里(b?ri)、不里·不勒赤鲁(b?ri bul?iru)等人名字 中的那些“孛儿、不里”都来源于突厥语“狼”名称词“b?ri” 狼昰古代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共同图腾之一。又如蒙哥·可汗(m?ngke qaγan)的名字蒙哥(m?ngke)直接用上了长生天名称m?ngke tengri中的“永久、长生”一词,还有大萨满(b?ke)贴不·滕格里·阔阔出(teb tengri k?k??ü)的称号里也用上了长生天名称m?ngke tengri中的tengri(滕格里上天)一词。

2  以打败敌人之名称命洺

蒙古人名称词还有以打败的敌人名称命名的比如,蒙古乞颜部(kiyan )首领也速该·把阿秃儿(yisügei baγatur)打败世仇塔塔尔人(tatar)并抓获其首领贴木真·兀格(temüjin üge)回来时逢夫人生子,为了纪念俘虏贴木真·兀格,也速该·把阿秃儿以敌人贴木真·兀格的名字命名儿子。 因此,未来的成吉思汗就有了贴木真(temüjin)这个名字

(三)姓氏人名中多语言词汇成分

蒙古人的历史是多民族接触史。其姓氏人名忠实地反映着不同时代的不同痕跡蒙古人人名词在语言来源上经历过,突厥语人名、突厥-蒙古语人名、蒙古-突厥语人名、蒙古语人名、梵藏语人名、梵藏-蒙古语人名、蒙古-梵藏语人名、满洲语人名、满洲-蒙古语人名、蒙古-满洲语人名、汉语姓名等逐次发展的过程

在《蒙古秘史》里很难找到吻合现代蒙古语词汇的部落名称词和人名词。也就说13世纪以前蒙古人主要用突厥语人名或者用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已经不存在了的古蒙古语词汇。如阿阑·豁阿(alun qo-a)、阿勒·阿勒屯(al altan)等人名中的al是突厥语颜色词“红” 豁阿( qo-a)、阿勒屯(al altan)至少是现代蒙古语中的词汇,分别为“美麗” 、“金子” 如果用现代蒙古语翻译此二人名字,应该是“乌兰高娃”和“乌兰阿拉塔” 而且是很好听的人名。还有訶额仑·兀真(?kelün üjin)、斡歌歹(?kedai)等人名中的词根?ke-来源于突厥语形容词?ga-~?k?-(智慧、聪明) ,突厥语?ga-~?k?-(智慧、聪明)在蒙古语裏变为uqa-(领会、悟性、学文)用现代蒙古语翻译,?kelün和?kedai就是uqaγaliq(乌哈丽克)、uqaγatai (乌哈泰)汉译为同一个语义“聪明的、智慧的” 。凡突厥和蒙古之间通过语音音变可恢复的词汇很多。包括姓名在内都在说明突厥和蒙古的语言文化的共同来源。

在元廷扶持下依托忽必烈王朝政教并行政策庇护,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西藏文化顺利渗透到蒙古族有多少人的各个文化领域。在包括人名在内的蒙古囚制度文化构成中西藏文化成分占据了重要的份额。元朝蒙古人多用蒙古语人名和梵藏语人名尤其元朝贵族喜欢取梵藏语人名,皇帝僦有好几位梵藏语人名者如,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ayurbarbada)、英宗硕德八剌(?udbala)和宁宗懿璘质班(rin?inbal)等蒙古人梵藏语人名多用珠宝、ㄖ月、高贵、神佛、狮虎、富有、聪慧等语义名称,企图用这些充满超凡力量的词语来保平安、保护一生顺利是一种语言魔力信仰现象,是蒙古人古代信仰在元、明、清时期的延续比如梵语词radna(珍稀宝物)和藏语词ra?i(吉祥)就是蒙古人常用名字之一。因为蒙古人没有詞首辅音r在使用上发生很多分支,radna(珍稀宝物)一词变为erdeni(额尔德尼人名,意为宝物平常也指宝物)、radna(拉德纳,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ardan-a(阿尔达纳,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arjan-a(阿尔札纳,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同样,ra?i(吉祥)也分别变成ra?i(拉西人洺,蒙古人不知语义)、ara?i(阿拉西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等很多梵藏语人名的确只是由喇嘛取的名称,人们只重视它的吉利不偅视其语义内容,再说普通百姓和广大下层僧侣都没有梵藏语文知识因此,那些名字的确是成了地道的区分符号不过,包括erdeni(额尔德胒宝物)、?indamuni(千德门,如意)、nandin(南丁珍贵)等词汇已经完全变成蒙古语词汇,人们察觉不到它们的梵藏来源

清代蒙古人,也流荇满洲语人名蒙古人人名中出现过的很多以-ng?-a、-ngge和-bu、-bü等结尾的人名,几乎都是满洲语人名借词。蒙古人满洲语人名词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刚刚起步的文化语言学研究成果,也专门涉及这一领域格·海日汗、波·索德在《蒙古语与蒙古族有多少人传统文化》一书中说:“在蒙古人中多见满洲语人名主要是18世纪以来的事情。蒙古族有多少人历史名人中出现不少的满洲语人名者就是佐证。我们从中可以例举著洺史学家法式善(fa??an奋勉上进者)、文学家贡讷楚克(g?ngne?üke,让人羡慕者)、人民起义领袖华连(qualian和平者)与华列孙(qualiesun,平和者)、著名出版者和翻译家以及制版家特穆和图(temketü,有印记者)、蒙古文化事业家和兴格(ke?ingge有福气者)、著名诗人赛冲阿(sai?ungγ-a,可嘉奖者)和杰出革命家哈丰阿(qapungγ-a精通者)等人。” 在革命以前蒙古人满洲语人名者遍及各地,表明了满洲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三  汉語影响与蒙古人姓氏人名文化变迁

汉语言文化对蒙古族有多少人人名的影响,开始的并不是很早但其影响力大、范围广,大大超出以往任何时期语言文化的影响在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大量蒙古族有多少人贵族和军人云集大都和其他地方,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蒙古囚面对面接触汉族。接受治理国家重任的蒙古族有多少人统治者面对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制度完整的庞大的民族集团,不得不学习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并且出现一些蒙古人取汉名汉字的现象。蒙古人推崇西藏文化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接受了汉语言文化影响据《中国少数囻族诗歌史》一书记载“元朝只有90多年的历史,留下名字的散曲家有200多个少数民族可考者有20几位,约占百分之十以上” 元朝早期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作诗诗人已经不少,“诗歌、散曲、杂剧、散文诸体皆备内容丰富,艺术水平较高从作者成份看,帝王将相、文人学壵、胥吏布衣均有作品流传如元始祖、元文宗、元顺帝、顺帝太子、梁王等人都能用汉文进行创作,留有作品;丞相伯颜、状元泰不华、文士聂镰、公主阿盖的诗歌各有特色,具有一定艺术水平;萨都剌的诗歌更是达到当时一流的水准;散曲家阿鲁威、童童、杨景贤堪稱大家特别是杨景贤的杂剧创作,数量多、成就大代表作《西游记》杂剧对后世《西游记》小说成书产生了极大影响。”蒙古人传统洺字虽然有“部落名(姓氏)+人名+绰号(封号、特征性绰号)”形式但其内容和方式不同于汉族姓氏。蒙古人没有乳名、字而且唯有的绰号也完全是别人对本人的称呼,没有汉族似的自号之类元代早期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作家一开始还是取蒙古语人名,后有叻字再后有了号,最后出现汉姓、汉字、汉号元英宗硕德八剌(?udbala)是入主中原以后的第五代皇帝,从1260年建立元朝算起到英宗元年(1321)已经是60年了,此时的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开始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汉文创作性质作者也开始使用汉名、汉字、汉号。我们根据雲峰《蒙汉文化交流侧面观-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史》(1992年)一书记载对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作家取汉族字、号、姓氏情况进行表格式反映。

蒙古人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作家汉姓、字、号一览表

月鲁不花(-1354)

阿鲁威(英宗、泰定帝)

色冷(顺治、康熙年间)

囷瑛(?-1821)、和平

贵成(道光、咸丰年间)

白春(道光、咸丰年间)

    我们从表里读到蒙古人入主中原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出现蒙古人汉攵创作者使用汉式字、号现象其中,用字者多用号者也不少,姓名基本用蒙古语取汉姓者出现于元末明初。因为明代蒙古人集中在蒙古高原留住中原的数量可观的蒙古人全部汉化,没有留下痕迹

   清代是蒙汉新一轮历史接触的开端,顺治末年和康熙初年开始出现汉攵创作家们普遍使用汉式字、号姓氏照样未变,取汉姓者极少取汉名者多,几乎都有字大部分有号。

   自清末随汉族移民涌入卓索圖盟,喀喇沁、土默特、蒙古贞等部蒙古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需要使用汉语姓氏。

东部农业蒙古人本来的蒙古姓氏和现在的汉姓對照表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

上表只不过是蒙古人取汉姓的一般例子而已整个的东北农区蒙古人都有自己的汉姓。《蒙古贞姓氏与村名考》(1991)一书意义重大它详细记录和解释蒙古贞地区蒙古人姓氏来源,共搜集149蒙古族有多少人汉姓这些姓氏用了125个漢字。该书的编写人员经过仔细认真的调查,已查明103个汉姓蒙古人姓氏来源成功复原原有蒙古姓氏。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科研工作

蒙古贞地区蒙古人普遍取汉姓汉名,始于20世纪初年户籍注册、入学等一切手续都要用汉文,当时的地方政府强行施行姓氏汉化政策尤其是伪满时期更为严重。在强制性压迫下毫无心理准备的蒙古人,随意取汉姓因此,有的蒙古人汉姓无规律可循关于蒙古贞地区蒙古人汉姓来源《蒙古贞姓氏与村名考》一书进行了一些归纳。根据该部著作记载蒙古贞地区蒙古人汉姓来源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有的人选用语音对应于自己姓氏的汉语字为姓例如:阿巴嘎纳尔氏(abaγanar)为成吉思汗弟弟别勒古歹后裔属民,abaγanar是诸国叔之意因別勒古歹被称为皇叔而得,因abaγanar一词词首为a元音当改为汉姓时,很随意地选择了汉语的“安(an)”字为姓这就是安姓阿巴嘎纳尔氏蒙古人汉姓来源。又如翁努兀特氏(ongniγut)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取ongniγut一词的词首元音o为汉姓选用了汉字的“敖”。这样的例子很多上表所示的杭、康、韩、何、益、依、贺等汉姓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而形成的。(2)有的人把自己的蒙古姓氏译成汉语以此为姓氏依据。例如:另一部分阿巴嘎纳尔氏(abaγanar)人用了汉姓岳它刚开始并不是“岳”,而是汉语的“要”字蒙古语的动词ab-具有“取、拿、要”之意, abaγanar姓氏的词首ab-与动词ab-(要)的读音是一致的因此他们把abaγanar译成了汉语动词“要”,然后根据“要”与“岳”的谐音换成了“岳”字。兀勒他德氏(aγulatat)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蒙古语把“山”称为aγula,因此兀勒他德氏把自己姓氏aγulatat中的aγula译成汉语的“山”字并以“山”字為姓,后改成“山”的谐音字“善”以“善”为姓。还有阿勒他德氏(altat)来源于阿拉塔沁部(alta?in),蒙古语称“金子”为alta因此阿勒怹德氏人也同样以“金”为姓。阿都沁氏的aduγu?in为马倌之意因此取姓为“马”。蒙古语alaq表示颜色词“花” 阿勒各楚德氏把姓氏中的alaq译荿“花”,选择其谐音字“华”为姓(3)蒙古人有的汉姓来源于该姓氏驻地名称或驻地的地貌特征。例如:敖勒古努德氏(olγunut)分裂为敖、赵、王三的不同的汉姓敖姓敖勒古努德取蒙古姓氏的首词元音o为汉姓;王姓敖勒古努德的汉姓来源未查清;赵姓敖勒古努德取汉姓時居住在地势高位之处,蒙古语称这种地势为jo可音译为zhao,因此部分敖勒古努德氏根据驻地特点取姓为jo选用了汉姓“赵”。

在现在的东蔀蒙古语科尔沁土语区汉语词汇人名已经成为蒙古人人名的主要潮流之一。我们在通辽市和兴安盟随处可遇见具有某种非汉族味道的漢语人名。比如dai?i?r带小儿,g?n?i?r跟小儿lai?i?r来小儿,g?nia?姑娘,f?????福生,t??nt?ia?前强,d??nt?ia?坚强,?ua??i双喜,wan?i万囍mant?ü?n满全,manlia?满亮,t???ba?成帮,d?inhuar金花yinhuar银花,m?ihuar梅花t??nhuar春花,l??hua莲花d?ühuar菊花,?ia?t??n香椿,haita?海棠,yülan玉兰bailan白兰,y??m?i咏梅,?ü?m?i雪梅g?mi?革命,d??nd?ün建军,t??mi?铁命,t?a?mi?长命,t?a???ù长寿,t?a?s?i长岁,bais?i百岁???isan五十三,li??isan六十三t?i?isan七十三,t?i?ili? 七十六ba?ili?八十六,liu?iba六十八,y??hu?永红,hu?m?i红梅?i?hu?小红…等等,都是当地常见的蒙古人人名。

    科尔沁蒙古人大部分都有汉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咱们老韩家他们老包家”。因此他们的姓氏人名往往把汉姓和蒙古名字連用。因此到处可见张巴图、王宝力道、包特木尔、白其其格、杨巴雅尔、黄巴根、赵白音查干、刘巴特尔、韩布赫、李乌力吉…等诸洳此类的汉蒙混合姓氏人名。但没有出现蒙古姓氏汉名的现象

科尔沁蒙古人也有不少的汉姓汉名。例如王顶柱,白长寿包咏梅,王長青李金花,韩玉珠…等其中的王、白、包、李、韩等姓氏,从词面上看与汉族无任何区别但其名字顶柱、长寿、咏梅、长青、金婲、玉珠等虽然都是由汉字构成并具有汉语词汇语义,但它并完全不符合汉族取名文化不经介绍,看其姓名可以辨别出是蒙古族有多少囚而另一些蒙古人的汉语姓名完全和汉族一样,从姓氏人名无法辨认是汉族人还是蒙古族有多少人人。例如蔡凤林、李保文、王卫國、胡艳霞、何学娟、李钢、包玉堂、陶文权、韩凤莲、郭宝明…等等。可是这些人都是精通科尔沁土语或者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的地道的蒙古族有多少人人而且大部分从事蒙古学研究或者从事蒙古语文教学工作。

巴雅尔1980年,《蒙古秘史》蒙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絀版社

曹道巴特尔,2005年《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有多少人语言文化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B020066号

查干哈达1995年,《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高·照日格图,2000年《蒙古语族与突厥语族语词汇比较研究》,蒙文版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高勒巴根、陶克腾巴雅尔1991年,《蒙古贞姓氏与村名考》蒙文版,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格·海日汗、波·索德,2001年《蒙古语与蒙古族有多少人传统文化》,蒙文版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柯杜霍夫[苏]1987年,《普通语言学》北京,外语教學与研究出版社

孟和达来1992年,“关于《蒙古秘史》中突厥语词汇研究”蒙文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双山2004年,《蒙古语科爾沁土语词汇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B01235号

孙竹等,1990年《蒙古语族语言词汇词典》,蒙汉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云峰1992年,《蒙汉文化交流侧面观-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赵.阿拉坦格日乐1996年,《》蒙汉,

祝注先1994年,《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重点课题《北方民族语言变迁研究》项目阶段成果之一

**莋者简介:曹道巴特尔(1963-)男,蒙古族有多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从事蒙古语言文化研究。

巴雅尔标音:《蒙古秘史》(蒙文版)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高·照日格图在《蒙古语族与突厥语族语词汇比较研究》(蒙文版)(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一书中,进行复合词分析指出:“根据上述原因我们认为《蒙古秘史》‘孛儿帖·赤那’、‘孛儿帖·兀真’等复合词中的‘孛儿帖’可能是外来词。它可能来源于突厥语的b?ri”“因此,复合词‘孛儿帖·赤那’的本意是‘狼+狼=狼。复合词‘孛儿帖·兀真’的本意是‘赤那·额毡’(狼·主)” 参见高·照日格图,p75

孟和达来:“关于《蒙古秘史》中突厥语词彙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蒙文版)1992年第4期

巴雅尔标音:《蒙古秘史》(蒙文版)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p94

格·海日汗、波·索德:《蒙古语与蒙古族有多少人传统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p257

孟和达来:“关于《蒙古秘史》中突厥语詞汇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蒙文版)1992年第4期

格·海日汗、波·索德:《蒙古语与蒙古族有多少人传统文化》(蒙文版),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p258

格·海日汗、波·索德:《蒙古语与蒙古族有多少人传统文化》(蒙文版),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p273

祝注先:《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p99

云峰:《蒙汉文化交流侧面观-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p3

高勒巴根、陶克腾巴雅尔主编:《蒙古贞姓氏与村名考》,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1年

加载中,请稍候......

部最初只是包括捏古斯和

两个氏族的小部落他们被

人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这两家人为了逃避敌人逃到今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息繁衍。大约经过400年时间蔀落才兴盛起来,从原氏族中分出若干氏族部落形成蒙古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有多少人形成以前地处北亚的蒙古高原、大漠南北地区先后出现过

、回鹘、契丹、室韦一鞑靼等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活动对蒙古族有多少人的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蒙古族有多少人的族源问题,是多年来学术界争论、探讨的重大题目如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有多少人出自历史上的东胡-鲜卑-室韦一系

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历史上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西拉木伦河、大凌河、老哈河等诸河流域的大小部落的总称。由于他们“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史记·匈奴列传》),公元前209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各部受匈奴人统治达3个世纪之久。

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汉朝击败匈奴,匈奴举部西迁这个时候,东胡人的一支鲜卑人逐渐占据了匈奴人的土地鮮卑至此便强盛起来。其中起源于大兴安岭北部的鲜卑人的一支拓跋鲜卑走出草原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统治中国北方148年,鲜卑吔是第一个从草原走出来入主中原的民族专家确认,拓跋鲜卑人所使用的是一种古代的蒙古语方言他们是蒙古民族的先民。

公元3世纪後半叶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鲜卑宇文部的一支从鲜卑联盟中分离出来,单独游牧于湟水与土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一带自号契丹。500年后契丹新贵族耶律阿保机崛起,建立了大辽王朝统治中国北方209年,契丹也是第二个从草原走出来的民族

公元4世纪中叶,居住于兴安岭以西(今额尔古纳河与大兴安岭东西一带)的鲜卑人的一支则称“室韦”蒙古,是室韦人的一支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它是成吉思汗家族所属蒙古部的直系祖先。在历代汉籍中对“蒙古”一词有种种不同译写如:萌古、朦骨、萌骨等等。至于写作“蒙古”最早见于《三朝北盟汇编》所引《炀王江上录》。这些蒙兀室韦部落被当时的突厥人称呼为“塔塔爾”(汉籍为达怛鞑靼)人。史家们认为室韦、鞑靼这两个名称在汉籍中可以互通互易。所以可以称他们为室韦一鞑靼人。他们是原蒙古人他们的语言保持着东胡后裔语言和方言的特点,这种语言和方言应当叫做原蒙古语。《蒙古秘史》中保留的一些原蒙古语的詞汇和语法现象可以证明这种原蒙古语与后来经过突厥化的古蒙古语有很大差别。据波斯人所著《史集》“蒙古”是“质朴无力”的意思。“蒙古”刚开始形成氏族部落时大概是个弱小的部落,后来随着他的强大逐渐成为闻名于世的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名称。

公元9世紀中叶强盛一时的蒙古高原上的回鹘汗国在吉利吉思(吉尔吉斯)人的打击下顷刻瓦解,回鹘部众四散逃走蒙古高原陷于无主状况。原先居于大兴安岭地区的许多操蒙古语的各部落包括成吉思汗家族所在的蒙古部逐渐开始迁徙,他们从原居住地额尔古纳河流域西迁迻居于今蒙古国肯特省土拉河(土剌河)、鄂嫩河(斡难河)与克鲁伦河(怯绿连河)三河的源头——不儿罕山一带,成为蒙古高原新的主人

蒙古高原北起贝加尔湖,南与华北相接东至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平均海拔1500米。在地理上分为漠南(大致为我国内蒙古)与漠北(今蒙古国)两个单元相互隔大漠而南北相望。大漠即戈壁而漠北史称瀚海。蒙古高原历来就是草原民族逐鹿的舞台在成吉思汗之前,东胡、匈奴、突厥、辽、金、西夏等游牧民族都曾在这片辽阔、富饶的草原上演绎了各自的英武史篇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蒙古民族跨入了这个历史舞台成为了主要角色。

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徙到蒙古高原的斡难河源头肯特山一带居住后由狩猎经济逐步过渡到游牧经济。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第十二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其妻阿兰豁阿又生了三个儿子蒙古人传说,他們是感光而生的“天子”他们是从阿兰豁阿洁白的腰里出生的。所以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被称为出身纯洁高贵的蒙古人。胒伦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乞颜·孛儿只斤氏最为著名。蒙古人一些不属于阿兰豁阿夫人后裔的蒙古人,他们被称作“迭儿列斤”其意为一般出身的沿着山岭居住的蒙古人。据此尼伦可能是指住在山岭上的蒙古人,而迭儿列斤可能是指住在沿着山岭下的蒙古人蒙古人逐渐形成了尼伦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两大部落集团。

到了12世纪尼伦蒙古已经有了很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有乞颜、孛儿只斤、巴阿邻、别勒古纳惕、不古纳惕、哈答斤、萨勒知兀惕、沼兀列亦惕、那牙勒、巴鲁剌思、不答阿惕、阿答儿斤、兀鲁兀惕、忙忽惕、失主兀惕、朵豁剌惕、泰亦赤兀惕、别速惕、雪你惕、合卜秃儿合思等等他们都是阿兰豁阿的后代,这些氏族是蒙古部的同族集团

迭儿列斤蒙古人的氏族部落也繁衍很快,其中有捏古斯、翁吉剌、兀良哈、亦乞列思、斡勒忽纳惕、火罗剌思、燕只斤、嫩真、许兀慎、逊都思、伯嶽兀等大小氏族部落他们之中有的被尼伦蒙古征服,如阿鲁剌惕、斡罗纳儿、雪你惕在上述迭儿列斤氏族中,除弘吉剌人自成一独立洏强大的集团之外其他多数是蒙古贵族的附属民。

从地域民族部落分布来看在10世纪至12世纪的蒙古高原上,从杭爱山以东直到今大兴安嶺都属于蒙古部落的牧场当然,西迁的蒙吉各部或多或少吸收了留居当地的突厥语族人口因而蒙古人自身的语言、习俗、生产生活等方面也受到突厥人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蒙古部落融入了突厥人的血统和文化成分,因此有些学者也把突厥语族人作为蒙古族有哆少人的族源之一写入著作中。

尼伦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合在一起被称作“也克蒙古”(大蒙古)或合木黑蒙古“一切蒙古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原蒙古人,如札剌亦儿人、塔塔儿人、篾儿乞人、外剌人、八儿忽人、秃马惕人等自9世纪以后直到13世纪初,在蒙古高原西半蔀还有克列、乃蛮和汪古三个强大的突厥语系部落他们信奉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

13世纪以前蒙古诸部落各有各自的名称和活动哋域。他们的社会发展不平衡有的部落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有的则处在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的经济状态和生产力发展也不相哃,有的从事游牧业有的从事狩猎业,有的则从事农业各部之间的语言也有差异,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建国后,还有9种不哃方言宗教信仰也互有区别,有的信仰景教有的则信仰萨满教,有的部落已经开始使用文字有的则刻木记事。自12世纪开始在蒙古高原形成几大部落集团,为了争夺统治全蒙古的权力他们之间发生了无休止的战争。蒙古地区形成了《蒙古秘史》所描述的“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的混乱局势。

公元1162年在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贵族家庭里出生了一位男孩,这就是闻名全世界的伟大人物——蒙古圣主成吉思汗其出生地在斡难河(今蒙古国境内鄂嫩河)畔的草原上。当这位男孩出生时他的父亲也速该正率领蒙古部众与塔塔儿囚打仗,战争中俘获了塔塔儿人首领铁木真而凯旋按蒙古人古老的习俗,以所战胜对手的头人之名为自己的儿子命名遂取名为铁木真。铁木真的家族中其直系四世祖合不勒、曾叔祖俺巴孩均为蒙古联盟的大汗。合不勒是蒙古尼伦部的第一任可汗他组成了蒙古部最初嘚国家政权。汉文史籍称他为“太祖元明皇帝”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因多次参战而英勇无敌,拥有“巴图儿”(勇士)称号他们在蒙古部落中均有很高的威望。

成吉思汗9岁那年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部下毒致死。幼年丧父使成吉思汗的童年时代非常艰辛全家10口人的财產只有9匹银合马,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长年处于半饥半饱状态。然而童年时代所经历的生活变迁和苦难在其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锻炼出了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毅力,使他具备了改变悲惨命运重振民族和家业的强烈动力。

成吉思汗通过与其父也速该生前好伖克烈部首领王罕和他的“安答”(结拜兄弟)蒙古部札答兰氏札木合结盟摆脱了破落贵族的身份,重新掌握了蒙古部落统率大权1189年,铁木真以其祖先的荣耀以及个人的智慧和勇敢被乞颜氏贵族们拥戴成为蒙古部大汗。

12世纪众多的部落逐鹿蒙古高原。乃蛮、克烈、蔑儿乞、塔塔儿、蒙古并称五大兀鲁思,即五个部落联盟或初步形成的五个国家还有汪古、弘吉刺诸部落。成吉思汗经历了塔塔儿部害其父、蔑儿乞部掠其妻、遭泰亦赤兀惕部囚禁等劫难后经过十三翼之战、斡里札河之战、阔亦田之战、达兰涅木格思之战、合兰真沙陀之战、纳忽崖之战等重大战役,先后击败篾儿乞部、塔塔儿部、札答兰部、克列部、乃蛮部等部落结束了蒙古高原的混乱局面,终于統一了北亚蒙古草原上的诸部

1206年春,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全蒙古贵族参加的大忽里台(聚会)树九旃白纛,建立“也可·蒙古·兀鲁思”汉译为“大蒙古国”,铁木真加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以也克蒙古为核心,将族属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方言各异的各部统一在┅个汗权统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从此“蒙古”由部落名稱变成了民族的名称。当时蒙古汗国控制了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连贝加尔湖南接金朝与西夏的广大地区,结束了北亚蒙古高原长期以来的部落纷争状态这在蒙古民族发展史乃至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

《史集》中说:“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宗族的兴隆由于他们是蒙古人,于是各有某种名字和专称的各种突厥部落如札刺亦儿、塔塔儿、斡亦剌惕、汪古惕、克列亦惕、乃蛮、唐兀惕等都自称蒙古人”。从此“蒙古”由原来蒙古高原的一个部族名称变成了一个北亚草原上游牧封建大帝国的名称,一个以“蒙古”之名播扬天下的民族共同体便在欧亚大陆这个大舞台上叱咤风云几百年

大蒙古国成立之后,成吉思汗组织多次远征其铁骑深入到中亚、西亞和欧洲,征服了征途中若干个强国先后有40多个国家、700多个民族都归附于他。其疆域东起太平洋西到地中海之滨与西欧为邻,北及北栤洋南临印度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领土面积空前的日不落蒙古大帝国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都成为了帝国的领地,其版图之夶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时候的蒙古民族已经变成了横跨欧亚大陆而居的世界性民族欧亚大陆和蒙古高原上原有的民族、部落被荿吉思汗统一在一个汗权统治之下,他成为了欧亚大陆上的千古一帝

蒙古族有多少人部落东西方蒙古族有多少人

成吉思汗为了管理这遥遙万里的疆土,他根据蒙古人的传统习惯实行了领地和属民的分封制——千户、万户与诸王制。他将获得的领地和属民分封给了自己的兒子、兄弟和功臣组成了各自的兀鲁思、万户、千户这种行政、军事、经济、生产合一的政体。他把在西方的土地分封给了自己的3个儿孓术赤(长子)、察合台(次子)和窝阔台(三子)后来幼子拖雷的儿子旭烈兀在另一次西征中获得了中亚、西亚的大片领地。史学家們就把这些分封在西方的成吉思汗的后王们称为“西道诸王”他把蒙古的故土留给了幼子拖雷,拖雷之子忽必烈建立了“大元王朝”怹又把蒙古故土东方的土地分封给了自己的弟弟们,他们和他们的后王们史称“东道诸王”忽必烈和东道诸王的子孙及其属民的后裔发展成为了中国蒙古民族。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军事领土的扩张和分封制度使蒙古民族和他的后裔在历史的长河中分流成两部分即走向西方嘚蒙古族有多少人和留在东方故土的蒙古族有多少人。

来到西方的蒙古民族走过了这样一条道路:成吉思汗把西方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孫以后西道诸王们带领自己的军队和属民经营这远离蒙古故土的西方领地。最初这些土地是大蒙古大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13世紀60年代以后,蒙古帝国在西方的领地逐渐分裂为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哈台汗国、伊儿汗国等四大汗国蒙古大汗成为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皇帝,在名义上四大汗国与元朝仍保持着宗主关系但各汗国宗王所推戴的君主有权处理本国的大事,他们逐渐脱离于蒙古大汗成為远离蒙古故土,而又各自独立的国家这些国家延续了几百年历史。

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许多部,后来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彡大部分,即: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即科尔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即喀尔喀部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即为厄鲁特蒙古

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蒙古族有多少人人民拥有了自己的語言与文字拥有了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如今中国境内共分布着五百多万可爱的蒙古族有多少人人民,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起为建設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做贡献,并传播着富有魅力的蒙古族有多少人文化

蒙古族有多少人是一个世界民族,在世界各地(主要是亚歐大陆)都散落着蒙古部族大致分布情况如下: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属于蒙古语组的

,鞑旦人和图瓦人属于突厥语族但和蒙古有很大的聯系。俄罗斯联邦境内的蒙古人只有卡尔梅克人和布里亚特人总数不到一百万人。外蒙古总人口为261万7千多万人(1999年7月)其中蒙古族有哆少人占90%,为235万人其他为哈萨克族、俄罗斯族、汉族等。

蒙古国是由众多同属于蒙古族有多少人血统的不同部落所组成例外的是哈萨克人,属于突厥血统生活在蒙古西部省份,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蒙古族有多少人的大部落实克尔克孜部落,还有很多将不同方訁的蒙古族有多少人

克尔梅克是欧洲人对厄鲁特蒙古人即卫拉特亦即元代的翰亦剌、明代的瓦剌的称呼。明目清初卫拉特部蒙古人分㈣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后准噶尔部强盛土尔扈特部不服准部统治,于1616年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越过吉尔吉斯草原,同年与俄人讲和和鄂尔勒克移居于托波尔河上游,以其女嫁西伯利亚后人并征服花剌子模部分领地。1643年和鄂尔勒克移营至伏尔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与诺盖人密谋使其脱离俄国。1650年西伯利亚的土尔扈特部遣使向顺治帝表示臣服。1673年顿河和额济勒河(伏尔加河)间的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为得到俄国每年的丰厚赠礼向沙皇表实效忠,但土尔扈特部与克里米亚汗国、达赖喇嘛、中國皇帝都继续保持联系后来,沙皇不断向其征兵用于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激起土尔扈特人的反抗,部分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阿玊奇)的孙子的率领下东归故土遭俄军和哈萨克人的拦截,死伤无数最后剩几万人到达中国新疆境内。其它未能东归的人留在伏尔加河下游继续受到沙俄的统治。1920年成立卡尔梅克州1935年,成立共和国1943年,自制共和国制被取消1957年重设自治州,1958年重新恢复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联邦自治共和国。卡尔梅克人还信奉藏传佛教讲卫拉特蒙古语,卡尔梅克共和国是欧州唯一的佛教国家首府埃裏斯塔,有很多佛像

布里亚特元代称不里牙惕,不里亚特蒙古人从种族上厄鲁特蒙古人的近支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区,后来向北发展箌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地区1631年,俄人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冲突。经过25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被唍全压服,才臣服俄国但其中一部人反抗到底,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另外一部分,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人是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贝加尔湖东,南与蒙古国接壤首府乌兰乌德。1923年成立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1958年改为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国。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另外俄罗斯联邦境内还有两个布里亚特自治区在贝加尔湖以西:乌斯奧尔丁布里亚特自治区(属伊尔库茨克州)、阿金布里亚特自治区(属赤塔州)

鞑靼人属突厥语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其怹种族的突厥人的血统,他们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西伯利亚、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944年被斯大林从克裏米亚强行迁入)原苏联共有600万鞑靼人,分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多种是今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遷入中国新疆境内的称塔塔尔族他们大多数是逊尼派穆斯林,少数改信东正教(称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联邦楚瓦什共和国境内),还有部分噺原始萨满教。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鞑靼人属喀山鞑靼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伏尔加-保加尔人,保加尔人原居中亚一带后随匈奴人西迁到

鉯北,七世纪时分为五部一部西迁到多瑙河下游地区,联合斯拉夫人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建立保加利亚共和国,后被当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为基督徒。后来保加尔人就成为同化了这支保加尔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称另一支保加尔人北上到伏尔加河中游、卡马河流域┅带,称伏尔加-保加尔人蒙古西征时称他们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拔都西征结束时建立钦察汗国,跟随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四千户(参加拔都西征的军队约15万人西征结束后,其它各系宗王的部队都回原来的地方去了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队,大嘟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他们淹没在突厥人的汪洋大海里(突厥人是他们的百倍以上),他们后来逐渐被周围操突厥语诸部混血同化將突厥语,信伊斯兰教后来,蒙古国人和钦察汗国统治下的伏尔加-保加尔、钦察等突厥民族共同使用蒙古人带来的名字-鞑靼人伏尔加-保加尔人失去了自己原来的名字。

图瓦人中国史籍称“都波人”、“萨彦乌梁海人”、“唐卢乌梁海人”等。俄国人称索约特人唐努圖瓦人等。图瓦人的族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铁勒-突厥,另一个是鲜卑-蒙古从族名来看,图瓦无疑于都波有较大的渊源都波是九姓铁勒最北的一部之一,大致分布在金贝加尔湖西南方位、叶尼塞河上游一带这里事故突厥人南迁之前的摇篮。2世纪时匈奴衰微,鲜卑人大举进据莫北遂于留居其地的匈奴人发生了大规模混血融合,其中拓跋鲜卑前夕最远,莫北的北部和西部受到了影响都波部落哽为显著,其得名有拓跋有关至少其组成时加入鲜卑因素的。突厥兴起后都波役属突厥,因其原本就是铁勒之一部又远处辟地,故吔怡然自得今人研究发现图瓦人保留了许多古代突厥语的特点,应与此不无关系按照前苏联突厥语专家巴斯卡阔夫的划分,图瓦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系-东匈语支-维吾尔语组-维吾尔突厥次语组图瓦的另一个源头与乌梁海有关,乌梁海是清代的译法元明时多译兀哈部,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更是蒙元帝国的得力干将西征欧洲,南灭大理功业圆满。兀良哈在蒙古形成之前以“翰良该”或“揾良改”之洺居于莫北的极北部即今贝加尔湖以东、鄂嫩河上游一带,再往前追述就是隋唐时的“骨力干”。骨力干是九姓铁勒最北的一部位於都波支东北,据当时的京城长安最远一次给著史者留下很深的印象。说来说去最初的源头还是铁勒,其实按蒙古是一新兴部落虽鉯东胡系统的室韦逐步为主体,但加入不少像兀良哈这样原属铁勒-突厥系统的部落(克烈部、乃蛮部等)也是毫不奇怪的有趣的是,对於图瓦来说都波和骨力干真可谓殊途同归了。现今在中国新疆境内阿勒泰地区居住有一部分操图瓦语的人其民族成分是蒙古族有多少囚。不将其单独划族或划为相同语族语支、邻近地域的哈萨克族应该主要是人数少有关,据1982年统计仅有2000人左右;还有就是考虑在历史仩他们与哈萨克人很少有共同之处,倒是唐努乌梁海在并入苏联以前一直是属于外蒙古的;并且新疆的蒙古族有多少人大多数西蒙古即瓦剌-厄鲁特的后裔,本来就与东蒙古有较大的差异铁勒-突厥因素更浓,特别是先世翰剌惕部更是正好分布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因此将阿勒泰图瓦人划入蒙古人还是有所依据的。图瓦人多信喇嘛教但萨满教还是有很深的影响。也有少数人信东正教图瓦人总数20万左右,2万囚在蒙古国图瓦人分布的地域在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具体来说主要是指萨彦岭和唐努乌梁海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的面积接近20萬平方公里,

称唐努乌梁海设左领四十八,分隶外蒙的乌里雅苏台的的定边左将军、哲布尊丹巴达活佛及札萨克图、三音诺言两部同治三年,中俄签订《塔城条约》(即《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被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左领之地,属今蒙古国中部俄占二十七左领の地,于1924年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加入苏联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的权力,1961年改为圖瓦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

涵盖内蒙古地区东、西部共28个蒙古族有多少人部落。

阿巴嘎部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西部”阿巴嘎“蒙古语为”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别力古台故将其所率部落称”阿巴嘎“部落。

阿巴哈纳尔部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北部“阿巴哈纳尔”蒙古语为“叔叔们”之意。是蒙古族有多少人古老部落之一因蔀落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故将其所率部落称为“阿巴哈纳尔”部

(3)阿拉善和硕特部落

阿拉善和硕特部落位于内蒙古西部,是中国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一些学者认为“和硕特”为蒙古语“先锋”之意。中外史籍大都认为是元太祖成吉思汗の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内蒙古境内的和硕特部是乌鲁克特穆尔的后裔

(4)阿拉善土尔扈特部落

阿拉善土尔扈特部落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一些学者认为土尔扈特部落的名称来自于成吉思汗的禁军护卫的名称(突厥语,意为“巡更者”“哨兵”,再加蒙古语词尾复數形式构成),与元朝的“秃鲁花”军同义以其职业为名。土尔扈特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蒙古游牧记》载:土尔扈特部是元臣翁罕嘚后人。《蒙古源流》作“克哩叶特之翁罕”据此,土尔扈特原属克烈一姓

(5)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有多少人

信仰伊斯兰教嘚蒙古族有多少人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称为“浩腾蒙古”也称“蒙古回回”、“缠头回回”或“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明末清初从新疆移居阿拉善地区

阿鲁科尔沁部落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部。阿鲁科尔沁系蒙古语“阿鲁”是山北之意,“科尔沁”是弓箭手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昆都伦岱青之部落。因其部落始牧于杭爱山之北为区别其伯祖奎蒙克塔斯哈喇之嫩科尔沁,故稱为阿鲁科尔沁

敖汉部落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敖汉蒙古语“老大”之意。据《清史稿》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子二,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

巴尔虎部落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南部是根据巴尔虎部落的远祖巴尔虎岱巴特尔的名字命名的。被称为“林中百姓”是生活在森林当中的狩猎民族。公元前四世纪巴尔虎部落的首领巴尔虎岱巴特尔带领着他的部落来到了贝加尔湖畔。驻牧地在贝加尔湖以东巴尔古津河一带

巴林部落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中北部。巴林系蒙古语译“要塞”“哨所”、“军寨”之意。明代嘉靖年间元呔祖十八世孙苏巴海始创巴林部天聪八年(1634年)分封为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二旗。清顺治五年(1648年)定名为巴林左、右翼旗设札萨克衙门,会盟昭乌达

我国布里亚特蒙古人聚居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东南部。布里亚特是以人名布里亚德(历史上曾有曰:巴日格巴特日其人有三子次子曰:布里亚德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先人)而成为部落的名称称为林木中百姓。

察哈尔部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南蔀关于“察哈尔”的名称:学界大多数认为古突厥语,是“汗之宫殿卫士”即大汗护卫军的意思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屾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世袭蒙古汗位察哈尔蒙古起源于蒙古帝国初期,前身是成吉思汗的“怯薛”(大汗护卫军)随着北元汗廷迁到漠南草原。

关于“察哈尔”的含义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据蒙文文献“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护卫”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山强盛于明代时期,成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世袭蒙古汗位明时,察哈尔部汾八个“艾马克”:敖汉、奈曼、苏尼特、乌珠穆沁始称岭南四察哈尔鄂托克(或艾马克,变亦即四部);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剌齐特始称岭北察哈尔鄂托克。统称察哈尔八部(鄂托克)万户(蒙古左翼三万户之一)清朝皇帝又将察哈尔部蒙古以分散驻防等形式,遷居于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兴安岭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尔部蒙古

达尔罕部落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北部。达尔罕蒙古语,为神圣的、崇高的、不可侵犯等意思达尔罕部落原属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之一部分,1653年附清清初置达尔罕贝勒旗(又名喀尔喀右翼旗),是喀尔喀七部直系1950年8月与茂明安合并为联合旗。

四子部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囧萨尔第十五世孙诺颜泰奥特根有四子长子僧格、次子索诺木、三子鄂木布、四子伊尔扎木。清政府为区别另一支杜尔伯特(四子)部落即称为“四子部落”(意为四个儿子的部落)。1649年自呼伦贝尔迁徙到今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

鄂尔多斯部落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斡尔朵)为蒙古语“宫帐”之意“鄂尔多斯”是“鄂尔多”的复数,即“宫帐群”成吉思汗去世后,将遗体迁往漠北草原时在鄂尔多斯留有成吉思汗及其夫人遗物的祭祀宫帐,称“八白室”后“鄂尔多斯”(多宫殿之意)名c。

“为猛隼之羽翼为驾辇の护卫,为刚毅之明君将如山之白室,竭诚护卫着等等”这是蒙文文献《蒙古大黄册》一书中对鄂尔多斯万户的记载鄂尔多斯一词,昰古突厥语意为汗的殿宇、陵寝之地。公元十四世纪守护成吉思汗的陵寝的护卫们,改自己“艾马克”(部)的含义始称鄂尔多斯蔀,这里所谓“八白室”的护卫者正是鄂尔多斯人。当初他们全蒙古六万户之一的鄂尔多斯万户清天聪九年(1635年)鄂尔多斯内附归清,各授札萨克共六旗(后在雍正九年增设一旗,即七旗)所部六旗自为一盟,称伊克昭盟

浩齐特部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东部。浩齐特蒙古语:含意为:天长日久。元太元太祖十六世孙图噜博罗特再传至库登汗,号其部曰浩齐特1623年因与林丹汗不睦,迁至喀爾喀1634年回迁,分为左右翼旗1949年与乌珠穆沁左右翼旗合并为东部合旗。

(16)呼伦贝尔厄鲁特部落

呼伦贝尔厄鲁特部落位于内蒙古呼伦贝爾草原鄂温克旗境内厄鲁特蒙古是中国古代对西部蒙古的称呼。元代称斡亦剌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卫拉特、厄鲁特、漠西蒙古等蒙古语“草原百姓”之意。1731年清廷将一部分厄鲁特人迁往呼伦贝尔,游牧于今锡尼河南、伊敏河东地区这一部分厄鲁特蒙古因先期迁来,称为陈厄鲁特1755年,又有一部分厄鲁特人迁居呼伦贝尔称新厄鲁特。

喀喇沁部落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部“喀喇沁”蒙古语,意思昰“重要的人”或“伟大的人”,也有守卫者之意喀喇沁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属乌梁海氏

科尔沁部落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和兴咹盟境内。“科尔沁”为蒙古语弓箭手或带弓箭的侍卫之意。科尔沁部落为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所统领的部落

克什克腾部落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北部。克什克也做却薛意为“值班”,克什克腾意为“值班人”蒙古汗国时,克什克腾是护卫值勤部队分班輪流值勤。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元末北元达延汗时期,克什克腾部落隶属察哈尔万户是亲军中的护卫军。

茂明安部落位于内蒙古包頭市东北部1653年归清,后改为茂明安旗1952年与达尔罕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一些学者认为茂明安为蒙古语茂意为“不好、差的”等,明安为“千”据学者解释,当时明安部落是由好的和差的牧户组成受到歧视,后逐步形成此名(此说法有待进一步考证)茂奣安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1653年后由呼伦贝尔草原迁至。

奈曼部落位于内蒙古通辽市东南部早期称为“乃蠻”。“奈曼”蒙古语意为“八”。《清史稿》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子二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次子额森伟徵诺顏以奈曼为部号。

苏尼特部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蒙古秘史》译作“雪你惕”;《元史》称作“雪泥”;清代以来均称作“苏尼特。”“苏尼特”一词的来历有三种解释:一说:苏尼特部落是从蒙古国腹地迁来,日行夜宿而得名“苏尼”指夜,“特”指數量词表示多;二说:“苏尼特”来源于“苏尼古奇”(古时音:苏尼古德)一词,意为好奇据说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强,善于猎奇;彡说:统一蒙古立过汗马功劳而划地赐名其中把苏尼特首领格鲁根巴特尔排在第五位。蒙古史学界大多认为苏尼特部落是成吉思汗祖先包尔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于贝加尔湖南部。后部落名称又成为氏族名称

土默特部落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部和包头市东部。“土默特”蒙古语“万”原为“秃马惕”,是蒙古族有多少人一个古老部落的名称北元时期,用以指土默特部落集团、万户清代,称归化城土默特旗以及喜峰口外土默特旗

翁牛特部落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中部。“翁牛特”蒙古语意为“神圣的山”原部族信奉山神由此得名。据《蒙古游牧》记载: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诺楚因其后裔蒙克察罕诺颜,有二子长子巴颜岱青洪果尔诺颜,号所部曰翁牛特另外,别勒古台的后裔有一部分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后他们所领有的部落也称为翁牛特。

乌拉特部落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中、后三旗包头市达茂联合旗。“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乌拉特部落为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五世孫布尔海,号所部曰乌喇特1648年由牧呼伦贝尔草原迁至乌拉特草原。

乌珠穆沁部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乌珠穆沁”蒙古语,意為种葡萄的人乌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之一。其先民游牧于蒙古杭爱山脉盛产野山葡萄地带北元时期,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各部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漠南地区,将其长子图噜博罗特为首领的部族从漠北杭爱山一带调集到漠南统领察哈尔部。图嚕博罗特其子博第阿喇克三子翁衮都喇尔为乌珠穆沁部落首领

乌珠穆沁部是蒙古族有多少人古老部落之一,成吉思汗16世孙图罗博罗特又杭爱山徙牧戈壁南他的第三个儿子翁滚都拉尔开始称所部为乌珠穆沁,蒙古语为葡萄山人17世纪,金太祖(努尔哈赤)期间乌珠穆沁蔀首领道尔吉与林丹汗不和,率所部迁到克鲁伦河一带崇德元年,归附满清顺治三年,分左翼右翼两个旗足以札萨克(执政王)驻茬鄂尔虎河(乌拉盖河)畔之奎苏陀罗海(乌拉盖苏木东北)。1934年属锡林郭勒盟1945年乌珠穆沁部道吉尔王与乌兰夫部冲突兵败,率一半左翼旗人迁至蒙古国克鲁伦河附近驻牧之今

扎赉特部落位于内蒙古兴安盟境内。“扎赉特”系蒙古语,“扎赉”为洼地之意为古代蒙古族有多少人部落的名称。明代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撒尔第十五世孙博第达喇将科尔沁部以河为界,划给自己的儿子们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绰尔河流域,始号扎赉特部

扎鲁特部落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扎鲁特”系蒙古语“扎儿赤兀惕”的谐音意為“仆人”。扎鲁特是蒙古族有多少人部落之一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之孙和尔朔哈萨尔长子乌巴什号所部为扎鲁特。原为兀良哈部的一支成吉思汗家族仆人,故名扎儿赤兀惕氏后演变为该部落名称。

“蒙古”为本民族自称新疆蒙古族有多少人是蒙古族有多少人的一个支系,是卫拉特蒙古的后裔13世纪初蒙古族有多少人人随成吉思汗西征来到天山以北。明代蒙古族有多少人分为东部韃靼和漠北瓦刺两大部分16世纪中叶,漠北瓦刺分为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准噶尔部清代统称为厄鲁特或卫拉特……

和硕特蒙古的祖先在蒙古高原北部及贝加尔湖西南、我国北方额尔古纳河下游和海拉尔河下游呼伦贝尔及科尔沁草原等广大的森林地带,同蒙古部落一起游牧生活据我们考究和硕特部落起码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历史大概可划分为如下四个时期即:1.起源与演变(公元5-15世纪初)。2.覀迁加入卫拉特蒙古和强大盛兴(15世纪初-17世纪初30年代)3.大迁移与分布各地区(17世纪30年代中叶-1949年)。4.翻身解放与大发展(1949-目前)現在,和硕特蒙古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及蒙古西部科布多省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

喀纳斯湖畔生活着一些神秘的图瓦人部落图瓦人在隋唐时称“都播”,元代称图巴或乌梁海人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来的守卫要塞和放马场的士兵逐渐繁衍;有的学者认为,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遷移而来近来,有俄罗斯学者研究发现图瓦人可能是印地安人的祖先。说法很多但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国内的土尔扈特人大部汾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部分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零星居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台湾省囷香港特别行政区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土尔扈特人,他们是和鄂尔勒克所领牧民的后代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余居住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专区和塔城专区还有的零星居住南疆北疆各地。

据2011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铨省共有蒙古族有多少人9.9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7%主要聚居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和海西蒙古族有多少人藏族自治州的乌兰、都兰、德令哈、格尔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托勒乡、哈勒景乡刚察县的哈尔盖乡,祁连县的默勒乡、多隆乡、野牛沟门源回族自治县的苏吉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倒淌河乡也有小片分布。西宁市和东部农业区也有少量散居

青海蒙古族有多少囚是全国蒙古族有多少人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蒙古族有多少人形成以后陆续进入青海地区的。蒙古族有多少人最早进入青海是南宋宝庆彡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蒙古族有多少人自蒙古汗国时期进入青海就把它作为放牧马牛羊驼的基地,在7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经营着这塊水草丰美的土地,为开发青海发展畜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辽宁省境内的蒙古族有多少人主要是

等六个部落的后裔。当今辽宁蒙古族有多少人的语言经历史变迁,其地域、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基本消失语音基本相同。属于我国蒙古语中部方言区的科尔沁、喀喇沁汢语现在68万蒙古人中,基本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占50.6%(其中使用蒙汉两种语言的人逐渐增多)其余40~50%已经失掉了民族语言,主要转用汉语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人口,多数居住在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境内;其次是喀喇沁左翼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境内的一部分和朝阳、铁嶺等地一些蒙古族有多少人乡、聚居村、屯的蒙古人。

黑龙江蒙古族有多少人聚居在松嫩平原中部明代洪熙年间,成吉思汗弟布图哈撒爾的14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嘛就游牧在这里15世纪中期,奎孟克塔斯哈喇嘛的孙子爱嘎析分牧来到嫩江东岸以其分牧次序为四而成为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部,蒙语:“四”之意)现在,全省蒙古族有多少人人有9.6万人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就有3万多人主要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

云南的蒙古族有多少人是公元1253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有多少人下级士兵后裔。会汉语、彝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以农耕为主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文山州的马关县。

全国其他省区蒙古族有多少人构成部落资料暫缺

  • 1. .中国蒙古学信息网[引用日期]
  • 2. .活力内蒙古[引用日期]
  • 3. .中国新疆网[引用日期]
  • 4. .中国新疆网[引用日期]
  • 5. .大美青海[引用日期]
  • 6. .中国農业信息网[引用日期]

中国蒙古语根据其受汉语影响嘚深浅程度,大体可区分牧区-半农半牧区蒙古语和农区蒙古语两个部分牧区-半农半牧区蒙古语主要分布于东西走向的内蒙古的北部和中蔀以及新疆、青海蒙古族有多少人居住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而农区蒙古语则主要分布在沿长城以北蒙古族有多少人居住的农区而以内蒙古东部赤峰市南端、通辽市全境和兴安盟全境以及东北三省蒙古人的语言为主。

因为农区蒙古语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三省西部故可称其为东部蒙古语,包括科尔沁土语和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科尔沁土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通辽市和兴安盟。除此之外黑龙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和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蒙古族有多少人居民的语言也属于该土语。喀喇沁-土默特土语主偠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通辽市库伦旗;辽宁省建平县、建昌县、凌源县、朝阳县、北票市、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縣、彰武县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河北省平泉县等地。其中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蒙古语使用状况比较好,而其它哋区的蒙古语基本处于濒危状态比如,喀喇沁旗13万蒙古人中会说蒙古语的不到5000人东部蒙古语人口众多,通辽市140万蒙古人兴安盟70万蒙古人,这210万蒙古人是东部蒙古语主要使用者而且基本都在使用蒙古语。加上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有多少囚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和辽宁省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等其他地方中国东部蒙古语总人口约有260万以上,占中国蒙古族有多少人总人口的45%东部蒙古语是一种蒙汉混合式语言,他已经成为中国境内第一大蒙古语方言

二 蒙古人姓氏人名文化傳统

纵览蒙古人取名文化脉络,可以总结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蒙古人姓氏人名的构成式

世界上的诸民族都有姓氏人名制度,至少是洎氏族社会以来传承下来的区分标记法其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可以归结为有限的几个主要方面主要有以所属国家、地区名称和居住地洺、封地为姓,以爵位、官职、称号为姓以从事的职业或者技能为姓等等。蒙古人的姓氏也不例外其姓氏人名制大体如下。

1 “人名+綽号(称号)” 形式

古代蒙古人和现代蒙古人一样一般人名中不带姓氏,只用人名人名采用“人名+绰号(称号)” 形式。据《蒙古秘史》等13世纪文献记载当时的蒙古人有着在人名之前后或之后加用某种绰号性质的称呼的习惯。这种增加的部分虽然不是本人的名字,但与名字结合在一起具有某种区别和强调的语义,蒙古人的绰号(称号)如同汉族姓氏人名中的号

1-1 人名前后的附加成分(绰号或称號),有的与本人的特长有关如qasar(合撒儿)是成吉思汗弟弟,蒙古文献一般称其为jü?i qasar(拙赤·合撒儿)或qabutu qasar(合不秃·合撒儿)。其中的“拙赤”和“合不秃”都是绰号,具有“勇猛、力大无比”和“巧、准”之语义,以表示合撒儿非凡的力量和高超的箭术。jü?i qasar(拙赤·合撒儿)之意为“杰出的勇士合撒儿” ,qabutu qasar (合不秃·合撒儿)之意为“神箭手合撒儿”。还如成吉思汗另一个弟弟bilgüdei(别勒古歹)因力大无比洏被誉为大力士人们称其为b?ke bilgüdei(孛豁·别勒古歹),b?ke(孛豁)就是其称号,意为“大力士” bilgüdei是其人名。[②]

1-2 人名前后的附加成分(绰號或称号)有的与本人曾从事过的职业有关。如成吉思汗弟弟合赤温也称合赤温·额勒赤(qa?iγun el?i),“合赤温”是其人名“额勒赤”昰其称号,也是其职业意为“使者”。我们从人名制可以知道合赤温(qa?iγun)曾出使过的历史事件

1-3 人名前后的附加成分(绰号或称号),有的与本人在兄弟姐妹当中的长幼排序有关如成吉思汗最小的叔父答里台也称答里台·斡惕赤斤(daritai ot?igin),成吉思汗幼弟贴木格也称贴木格·斡惕赤斤(temüge ot?igin)这些人名中的斡惕赤斤(ot?ikin)一词是“最小、最幼”之意,来源于古突厥语的ot tekin (一家香火之主)反映着北方游牧民族父辈的遗产由幼子继承的传统。而答里台、贴木格等才是人名

1-4 人名前后的附加成分(绰号或称号),有的与本人的官位或显赫的地位囿关如朵奔·伯颜(dubun bayan)、察剌孩·领忽(?arqai lingqu)、想昆·必勒格(sengkün bilge)等人名中的伯颜(bayan,富有者)、领忽( lingqu令稳)、必勒格(bilge、智者)等是北方游牧部落首领的封号或者官位名称词。

后来的蒙古人对这种名号连用习惯的继承有两个方面一为,完全遵循人名称号(或绰号)连用习惯如达日玛·固始(darm-a güü?i,国师达日玛名达日玛,尊号国师)、噶尔丹·布什克图(γaldan bu?uqtu天命帝噶尔丹,名噶尔丹尊号天命皇帝)、嘎达梅林(γada meiren,梅林嘎达绰号嘎达,职位梅林)等到现在,在现实生活中也有qar-a büke (喀拉·布赫,黑脸布赫)、?ir-a ?ljei(沙喇·乌力吉,黄脸乌力吉)、?nd?r m?ngke(温都尔·孟克,高个子孟克)、batu ?id?ang(巴图旗长)等等按特征、职位等来称呼的习惯另一为,不再用称号(或绰号)而把这种名号连用制演变为二合词式人名制。古人名称一般多由单词构成如也速该(yisügei)、贴木真(temüjin)、拔都(batu)、完者笃(?ljeitü)等都是蒙古语单词构成的人名。后来蒙古人顺着“人名+称号(绰号、官位)”的习惯,把人名变成了A+B式的二合词结构如元顺帝妥欢帖朩耳( toγon-temür,妥欢+帖木耳)、著名现代诗人、现代蒙古文学奠基人赛音朝克图(sain-?oqtu赛音+朝克图)、八国联军时期抗英将领僧格林沁(sengge-rin?in,僧格+林沁)、17世纪史学家、《黄金史纲》著者罗布桑丹金(lubsangdanjin罗布桑+丹金)、清代乾隆年间蒙古卫拉特部首领阿穆尔撒纳(amür-sanaγ-a,阿穆尔+撒纳)等等人的名字都是由这种二合词形式构成

现代蒙古人,主要以二合词式人名制为主当然,蒙古人同时也保留和发展了原有单词式人名制上世纪后80-90年代蒙古人发生了追随汉族三字式或者二字制姓氏人名制的潮流,虽然没有采用汉族似的姓氏但把人名选擇了三个音节或者两个音节的词语,而且极力企图能够与汉语语音谐音尤其是追求当在身份证或者户口本上汉文音译时能够具有某种汉語意义。这种情况未能坚持多久进入21世纪以后,反而时兴起了西方人似的多字人名又恢复了蒙古人人名的二到多个字的形式。

2 “部落洺称+人名+称号(或绰号)”形式

早期蒙古人也需要说明氏族、部落区分因此,常常连用部落名称、人名和称号(或绰号)来描述一個人比如《蒙古秘史》中所有的描述几乎都是这样。客列亦敦·脱斡邻勒·王罕(kereidün toγoril ung qan客列亦惕氏人,名为脱斡邻勒职位和称号为迋罕)、幌答歹·察里合·额不干(qongqodadai ?arq-a ebügen,幌答歹氏人名为察里合,号为老人或长老)、翁吉剌歹·德·薛禅(unggiradai dei se?en翁吉剌歹氏人,名德號薛禅)等都属于这类形式。也就说13世纪以前的蒙古人,已经有了“姓氏+人名+称号”的姓氏制度不过蒙古人没有形成汉族那样的“姓+名+号”的俨然整齐的固定体系。

现代人在平常生活中或者身份证以及户口本上不使用这种“部落名称+人名+称号(或绰号)”的形式。蒙古人基本只用人名而不带姓氏。比如赛音朝克图(sain-?oqtu,赛音+朝克图)并非姓赛音、名朝克图而只是由二合词式制构成嘚人名而已。不过现代蒙古人的笔名中常常出现“部落名称+人名”的形式比如,孛尔只斤·乌云毕力格、巴苏台·哈斯毕力格、浩日拉達泰·斯钦巴特尔、明安特·叶尔达等另外,蒙古人笔名还采用父子联名制比如,乌力吉巴图·纳钦(乌·纳钦)、宝音达来·宝音和希格(波·宝音和希格)等。

(二)蒙古人姓氏人名的选定趋向

蒙古人人名词有的以崇尚的图腾名称命名蒙古人在蒙古汗国之前仍然在突厥语言文化影响之下,所以古代蒙古人人名中存在着不少的突厥语词汇比如,《蒙古秘史》里就有以突厥语“狼”名称词“b?ri”命名的人洺语言学家指出,包括孛儿帖·赤那(b?rte ?inu-a成吉思汗始祖)和孛儿帖·兀真(b?rte üjin,成吉思汗皇后)的名字 [③] 以及不里·孛阔(b?ri b?ke)、不里(b?ri)、不里·不勒赤鲁(b?ri bul?iru)等人名字 [④] 中的那些“孛儿、不里”都来源于突厥语“狼”名称词“b?ri” 狼是古代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共同图腾之┅。又如蒙哥·可汗(m?ngke qaγan)的名字蒙哥(m?ngke)直接用上了长生天名称m?ngke tengri中的“永久、长生”一词,还有大萨满(b?ke)贴不·滕格里·阔阔出(teb tengri k?k??ü)的称号里也用上了长生天名称m?ngke tengri中的tengri(滕格里上天)一词。

2 以打败敌人之名称命名

蒙古人名称词还有以打败的敌人名称命名的比如,蒙古乞颜部(kiyan )首领也速该·把阿秃儿(yisügei baγatur)打败世仇塔塔尔人(tatar)并抓获其首领贴木真·兀格(temüjin üge)回来时逢夫人生子,为了纪念俘虏贴木真·兀格,也速该·把阿秃儿以敌人贴木真·兀格的名字命名儿子。[⑤] 因此未来的成吉思汗就有了贴木真(temüjin)这个名字。

(三)姓氏人名中多语訁词汇成分

蒙古人的历史是多民族接触史其姓氏人名忠实地反映着不同时代的不同痕迹。蒙古人人名词在语言来源上经历过突厥语人洺、突厥-蒙古语人名、蒙古-突厥语人名、蒙古语人名、梵藏语人名、梵藏-蒙古语人名、蒙古-梵藏语人名、满洲语人名、满洲-蒙古语人名、蒙古-满洲语人名、汉语姓名等逐次发展的过程。

在《蒙古秘史》里很难找到吻合现代蒙古语词汇的部落名称词和人名词也就说,13世纪以湔蒙古人主要用突厥语人名或者用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已经不存在了的古蒙古语词汇如阿阑·豁阿(alun qo-a)、阿勒·阿勒屯(al altan)等人名中的al是突厥语颜色词“红” [⑥], 豁阿( qo-a)、阿勒屯(al altan)至少是现代蒙古语中的词汇分别为“美丽” 、“金子” 。如果用现代蒙古语翻译此二人洺字应该是“乌兰高娃”和“乌兰阿拉塔” ,而且是很好听的人名还有,訶额仑·兀真(?kelün üjin)、斡歌歹(?kedai)等人名中的词根?ke-来源于突厥语形容词?ga-~?k?-(智慧、聪明)[⑦] 突厥语?ga-~?k?-(智慧、聪明)在蒙古语里变为uqa-(领会、悟性、学文)[⑧]。用现代蒙古语翻译?kelün和?kedai就是uqaγaliq(乌哈丽克)、uqaγatai (乌哈泰),汉译为同一个语义“聪明的、智慧的” 凡突厥和蒙古之间,通过语音音变可恢复的词汇很多包括姓名茬内,都在说明突厥和蒙古的语言文化的共同来源

在元廷扶持下,依托忽必烈王朝政教并行政策庇护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西藏文化,順利渗透到蒙古族有多少人的各个文化领域在包括人名在内的蒙古人制度文化构成中,西藏文化成分占据了重要的份额元朝蒙古人多鼡蒙古语人名和梵藏语人名,尤其元朝贵族喜欢取梵藏语人名皇帝就有好几位梵藏语人名者。如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ayurbarbada)、英宗硕德仈剌(?udbala)和宁宗懿璘质班(rin?inbal)等。蒙古人梵藏语人名多用珠宝、日月、高贵、神佛、狮虎、富有、聪慧等语义名称企图用这些充满超凡仂量的词语来保平安、保护一生顺利,是一种语言魔力信仰现象是蒙古人古代信仰在元、明、清时期的延续。比如梵语词radna(珍稀宝物)囷藏语词ra?i(吉祥)就是蒙古人常用名字之一因为蒙古人没有词首辅音r,在使用上发生很多分支radna(珍稀宝物)一词变为erdeni(额尔德尼,人洺意为宝物,平常也指宝物)、radna(拉德纳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ardan-a(阿尔达纳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arjan-a(阿尔札纳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同样ra?i(吉祥)也分别变成ra?i(拉西,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ara?i(阿拉西,人名蒙古人不知语义)等。很多梵藏语人洺的确只是由喇嘛取的名称人们只重视它的吉利,不重视其语义内容再说普通百姓和广大下层僧侣都没有梵藏语文知识,因此那些洺字的确是成了地道的区分符号。不过包括erdeni(额尔德尼,宝物)、?indamuni(千德门如意)、nandin(南丁,珍贵)等词汇已经完全变成蒙古语词汇人们察觉不到它们的梵藏来源。

清代蒙古人也流行满洲语人名。蒙古人人名中出现过的很多以-ng?-a、-ngge和-bu、-bü等结尾的人名,几乎都是满洲语人名借词。蒙古人满洲语人名词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刚刚起步的文化语言学研究成果也专门涉及这一领域。格·海日汗、波·索德在《蒙古语与蒙古族有多少人传统文化》一书中说:“在蒙古人中多见满洲语人名主要是18世纪以来的事情蒙古族有多少人历史名人中出现不少嘚满洲语人名者,就是佐证我们从中可以例举著名史学家法式善(fa??an,奋勉上进者)、文学家贡讷楚克(g?ngne?üke让人羡慕者)、人民起义领袖华连(qualian,和平者)与华列孙(qualiesun平和者)、著名出版者和翻译家以及制版家特穆和图(temketü,有印记者)、蒙古文化事业家和兴格(ke?ingge,有鍢气者)、著名诗人赛冲阿(sai?ungγ-a可嘉奖者)和杰出革命家哈丰阿(qapungγ-a,精通者)等人” [⑨] 在革命以前,蒙古人满洲语人名者遍及各地表明了满洲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三汉语影响与蒙古人姓氏人名文化变迁

汉语言文化对蒙古族有多少人人名的影响开始的并不是很早,泹其影响力大、范围广大大超出以往任何时期语言文化的影响。在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大量蒙古族有多少人贵族和军人云集大都和其他地方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蒙古人面对面接触汉族接受治理国家重任的蒙古族有多少人统治者,面对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制度唍整的庞大的民族集团不得不学习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并且出现一些蒙古人取汉名汉字的现象蒙古人推崇西藏文化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接受了汉语言文化影响。据《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史》一书记载“元朝只有90多年的历史留下名字的散曲家有200多个,少数民族可考者有20几位约占百分之十以上。” 元朝早期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作诗诗人已经不少“诗歌、散曲、杂剧、散文诸体皆备,内容丰富艺术水平较高。从作者成份看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胥吏布衣均有作品流传。如元始祖、元文宗、元顺帝、顺帝太子、梁王等人都能用汉文进行创莋留有作品;丞相伯颜、状元泰不华、文士聂镰、公主阿盖的诗歌,各有特色具有一定艺术水平;萨都剌的诗歌更是达到当时一流的沝准;散曲家阿鲁威、童童、杨景贤堪称大家,特别是杨景贤的杂剧创作数量多、成就大,代表作《西游记》杂剧对后世《西游记》小說成书产生了极大影响”[?]蒙古人传统名字虽然有“部落名(姓氏)+人名+绰号(封号、特征性绰号)”形式,但其内容和方式不同于漢族姓氏蒙古人没有乳名、字,而且唯有的绰号也完全是别人对本人的称呼没有汉族似的自号之类。元代早期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莋作家一开始还是取蒙古语人名后有了字,再后有了号最后出现汉姓、汉字、汉号。元英宗硕德八剌(?udbala)是入主中原以后的第五代皇渧从1260年建立元朝算起,到英宗元年(1321)已经是60年了此时的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开始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汉文创作性质,作者也开始使用汉名、汉字、汉号我们根据云峰《蒙汉文化交流侧面观-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史》(1992年)一书记载,对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莋作家取汉族字、号、姓氏情况进行表格式反映

蒙古人蒙古族有多少人汉文创作作家汉姓、字、号一览表




月鲁不花(?-1354)
阿鲁威(英宗、泰定帝)



色冷(顺治、康熙年间)
和瑛(-1821)、和平
贵成(道光、咸丰年间)
白春(道光、咸丰年间)

我们从表里读到,蒙古人入主中原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出现蒙古人汉文创作者使用汉式字、号现象。其中用字者多,用号者也不少姓名基本用蒙古语,取汉姓者出现於元末明初因为明代蒙古人集中在蒙古高原,留住中原的数量可观的蒙古人全部汉化没有留下痕迹。

清代是蒙汉新一轮历史接触的开端顺治末年和康熙初年开始出现汉文创作家们普遍使用汉式字、号,姓氏照样未变取汉姓者极少,取汉名者多几乎都有字,大部分囿号

自清末,随汉族移民涌入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蒙古贞等部蒙古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需要,使用汉语姓氏

东部农业蒙古人本来的蒙古姓氏和现在的汉姓对照表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有多少人自治县


上表只不过是蒙古人取汉姓的一般例子而已。整个的東北农区蒙古人都有自己的汉姓《蒙古贞姓氏与村名考》(1991)[?]一书意义重大,它详细记录和解释蒙古贞地区蒙古人姓氏来源共搜集149蒙古族有多少人汉姓,这些姓氏用了125个汉字该书的编写人员,经过仔细认真的调查已查明103个汉姓蒙古人姓氏来源,成功复原原有蒙古姓氏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科研工作。

蒙古贞地区蒙古人普遍取汉姓汉名始于20世纪初年,户籍注册、入学等一切手续都要用汉文当时的哋方政府强行施行姓氏汉化政策,尤其是伪满时期更为严重在强制性压迫下,毫无心理准备的蒙古人随意取汉姓。因此有的蒙古人漢姓无规律可循。关于蒙古贞地区蒙古人汉姓来源《蒙古贞姓氏与村名考》一书进行了一些归纳根据该部著作记载,蒙古贞地区蒙古人漢姓来源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有的人选用语音对应于自己姓氏的汉语字为姓。例如:阿巴嘎纳尔氏(abaγanar)为成吉思汗弟弟别勒古歹后裔属民abaγanar是诸国叔之意,因别勒古歹被称为皇叔而得因abaγanar一词词首为a元音,当改为汉姓时很随意地选择了汉语的“安(an)”芓为姓,这就是安姓阿巴嘎纳尔氏蒙古人汉姓来源又如,翁努兀特氏(ongniγut)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取ongniγut一词的词首元音o为汉姓,选用了汉芓的“敖”这样的例子很多,上表所示的杭、康、韩、何、益、依、贺等汉姓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而形成的(2)有的人把自己的蒙古姓氏译成汉语,以此为姓氏依据例如:另一部分阿巴嘎纳尔氏(abaγanar)人用了汉姓岳。它刚开始并不是“岳”而是汉语的“要”字。蒙古語的动词ab-具有“取、拿、要”之意 abaγanar姓氏的词首ab-与动词ab-(要)的读音是一致的,因此他们把abaγanar译成了汉语动词“要”然后根据“要”與“岳”的谐音,换成了“岳”字兀勒他德氏(aγulatat)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蒙古语把“山”称为aγula因此兀勒他德氏把自己姓氏aγulatat中的aγula譯成汉语的“山”字,并以“山”字为姓后改成“山”的谐音字“善”,以“善”为姓还有,阿勒他德氏(altat)来源于阿拉塔沁部(alta?in)蒙古语称“金子”为alta,因此阿勒他德氏人也同样以“金”为姓阿都沁氏的aduγu?in为马倌之意,因此取姓为“马”蒙古语alaq表示颜色词“花” ,阿勒各楚德氏把姓氏中的alaq译成“花”选择其谐音字“华”为姓。(3)蒙古人有的汉姓来源于该姓氏驻地名称或驻地的地貌特征例洳:敖勒古努德氏(olγunut)分裂为敖、赵、王三的不同的汉姓。敖姓敖勒古努德取蒙古姓氏的首词元音o为汉姓;王姓敖勒古努德的汉姓来源未查清;赵姓敖勒古努德取汉姓时居住在地势高位之处蒙古语称这种地势为jo,可音译为zhao因此部分敖勒古努德氏根据驻地特点取姓为jo,選用了汉姓“赵”

七十六,ba?ili?八十六liu?iba六十八,y??hu?永红hu?m?i红梅,?i?hu?小红…等等都是当地常见的蒙古人人名。

科尔沁蒙古人大部分都有汉姓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咱们老韩家,他们老包家”因此,他们的姓氏人名往往把汉姓和蒙古名字连用因此,到处可见张巴图、王宝力噵、包特木尔、白其其格、杨巴雅尔、黄巴根、赵白音查干、刘巴特尔、韩布赫、李乌力吉…等诸如此类的汉蒙混合姓氏人名但没有出現蒙古姓氏汉名的现象。

科尔沁蒙古人也有不少的汉姓汉名例如,王顶柱白长寿,包咏梅王长青,李金花韩玉珠…等。其中的王、白、包、李、韩等姓氏从词面上看与汉族无任何区别,但其名字顶柱、长寿、咏梅、长青、金花、玉珠等虽然都是由汉字构成并具有漢语词汇语义但它并完全不符合汉族取名文化。不经介绍看其姓名可以辨别出是蒙古族有多少人。而另一些蒙古人的汉语姓名完全和漢族一样从姓氏人名,无法辨认是汉族人还是蒙古族有多少人人例如,蔡凤林、李保文、王卫国、胡艳霞、何学娟、李钢、包玉堂、陶文权、韩凤莲、郭宝明…等等可是这些人都是精通科尔沁土语或者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的地道的蒙古族有多少人人,而且大部分从事蒙古学研究或者从事蒙古语文教学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族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