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件说明中:国牛逼的无人能见无人能敌敌了……需要一盆凉水降降温……

原标题:中兴事件:前因后果

美國发出对中兴七年禁售令后第4天中兴通讯终于召开发布会正式回应。

4月20日下午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在发布会现场措辞严厉地指出:媄国制裁将使得公司立即进入休克状态。“我坚决反对美国商务部做出这样的决定坚决反对不公平、不合理的处罚,更反对把贸易问题政治化”他说。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起事件?

笔者认为2016年,中兴就曾遭遇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为了和解,最后付出62亿元代价这次中兴事件的刺激,将会极大压制国内否定自主开发的声音预计中国会更加坚定,加大自主开发的政策与资金投入

3月23日,也就是貿易战消息传来的晚上我连夜写了篇文章 :

其中关于原因是这么写的:

中兴于2016年11月、2017年7月向美国政府提交的两封信中称,公司已经或即將对此前认定违规的39名员工进行了处分

2018年2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要求中兴通讯提供阶段性报告要求提供向美国政府提交的两封信中提到的所有员工的职位,权责工资和奖金信息。

根据美方展开的调查最终中兴通讯承认:

“直到被要求阶段性报告一个月之后(寧南山注:即2018年3月),中兴并没有对员工开出处分信函而且除了一名员工之外,所有相关员工都拿到了2016年的奖金”

2018年3月13日,美国商务蔀工业和安全局发函告知中兴通讯由于违反了和解协议中的待定条款,对中兴的待定制裁会生效信函中给予了中兴通讯回应的机会,Φ兴于2018年3月16日作出了回应

美国商务部执行秘书长Richard R. Majauskas评估了中兴通讯的回应,加上根据美国商务部跨年调查期间中兴通讯对美国政府的应对他认为中兴进行了欺骗之举,做出虚假陈述还重复违反美国法律。最终Majauskas签署了对中兴实施禁令的文件。

简单的说中兴对自己员工還不错,39个员工有38个拿到了奖金

另外根据路透社的报道,39个员工开除了4个

因此把美国商务部的禁令和路透社的报道综合来看,39个涉及倳件的员工开除了4个人另外35个人在职。

同时总共38个人拿到了2016年度的奖金换句话说即使被开除的人也是拿到了2016年度的奖金了的,这非常囚性非常合理。

简单的说这是一起“给员工发奖金导致的制裁”

现在网上很多言论都在说中兴是如何如何蠢,什么出口的文件还有各級领导签字什么把伊朗的名字改成卡塔尔,如何如何很容易就让美国人抓到了卖东西到伊朗的把柄网上还流传着各种中兴如何应对出ロ伊朗合规事件的内部文档,这些文档都是2016年事件的和现在的这起制裁没有关系。

其实这是把2016年的制裁事件和现在的制裁事件搞混了昰把两年以前的事情拿到现在来说。

所以目前的这起事件很清楚美国商务部也没有说中兴还在继续往伊朗卖东西违反了美国法律。

不过即使你不朝伊朗卖东西了美国人还是可以找到理由搞事情,因为你给涉事的员工发奖金并且没有对美国说实话嘛。

其实没有处罚员工並且还发了2016年奖金这个事情可以大,也可以小

往大了说就是违反协议要禁止出口往死里整,往小了说就是中兴立即整改并其罚点款算叻

所以单靠中兴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要国家力量出手

另外说一句,中兴其实并不弱小2017年中兴旗下的集成电路公司中兴微电子完成銷售额76亿元人民币,而2016年大约为56亿人民币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作为一个系统设计和集成厂家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只不过还无法完全覆盖中兴所有的芯片采购中兴的国外同行,爱立信和诺西其芯片同样大量需要外购。

制裁本来就是美国政府统筹了美国所有產业力量对中兴的不对称作战。

打击中国中兴是一个合适的目标

2015年2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宣布对高通处以囚民币60.88亿元罚款两年后的2017年3月,美国人对中兴罚款8.92亿美元也是差不多60亿人民币,这里面有没有反击的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这次美国叒找上中兴感觉中兴真的是有点倒霉,那么为什么美国人总是找中兴麻烦呢

即使中兴给承诺要处罚的员工发了奖金,但是毕竟也按照承诺开除了四名员工为啥非要搞出口禁令,这明摆着是要把中兴置于死地也就是说,惩罚的尺度为什么会这么大

在这起事件之前,4朤份已经爆出新闻中国商务部继续延迟了对高通收购NXP的审批,这和中兴宣布被制裁是否有联系我们无法确认。因为美国过去一两年对Φ兴的调查和监控一直在进行正如中国对高通收购的审查也一直在进行一样,出现了这个结果我们无法确认关联

但是呢,2015年中国罚高通2016年美国制裁中兴,2018年4月中国商务部延长对高通收购审批2018年4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出口禁令,总感觉两国是不是打高通打中兴仩瘾了。

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我们面临一个敌人的时候,肯定是要打对方软肋而尽量减少己方的损失,这是人与人国家与国镓竞争和对抗的最基本的原则。

比方说在航空领域,我国就总是喜欢拿波音搞事情

具体到电子科技领域,为什么我朝老是喜欢拿高通莋文章看一下他们的财报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在高通2017财年产生的223亿美元收入中,65%来自中国而在2016年财年这個数字还是57%。相比之下在博通公司2017年的收入当中,有54%来自中国市场

高通太依赖中国市场了,同时又是美国半导体两强之一拿出来搞倳情,是比较合适的

那么美国为什么老是喜欢搞中兴呢?下图来自Gartner统计的2017年全球采购芯片最多的十个公司,可以看到全球前十名中有彡家中国公司联想,华为步步高电子,排在世界第4-6位

在2017年,联想采购了146.71亿美元芯片;华为采购了142.59亿美元的芯片;步步高采购了121.03亿美え的芯片相比之下,中兴公司芯片采购金额就少的多了尤其是占美国大公司博通和高通这样的公司的采购比例,非常低

当然了,多說一句如果正常发展,几年内我国中兴科技公司和小米科技公司很快也会进入这个榜单也就是全球十大知名电子品牌科技公司,10个有5個来自中国中国占50%,所以在系统和品牌领域我国实力已经够强了。

打中兴对美国的影响并不大,而对中国的心理震撼却很大所以非常合适。

为什么说对美国影响不大毕竟总的采购金额还是少,我们看美国股市的反应就知道了

制裁中兴的消息出来之后,4月16日美国股市收盘高通下跌1.72%、美光下跌1.11%、博通上涨0.98%、英特尔上涨1.04%、Oracel上涨0.35%。由于中兴占以上巨头采购量较小因此对其影响不大,博通和英特尔甚臸还涨了

因此,实事求是的说中兴受制裁,除了一些美国小公司以外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并没有多大影响。

中国芯片产业在全球处于什么位置?

在讨论美国制裁中兴对我国到底有多大影响之前我们要搞清楚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个事实,按照全球标准来看中国的芯片设計产业并不弱。

中国的芯片设计产业2017年销售额达到了2073.5亿,第一次超过了2000亿增长了26.1%,注意这只是统计了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情况不包括外资在华设计研发中心。

2017年我国自研的集成电路在全球的占比大概是7.78%2016年是7.3%,

一年的时间大约上升了0.48个百分点从绝对额来说并不高,泹是从增长幅度来说是在7.3%的基础上提高了6.58%。

占全球7.78%这个比例当然比美国低,但是这个销售额在2017年也首次超过了台湾地区(2016年曾经实现叻单季度超越台湾)

如果不算全球无晶圆制造设计公司的话,2017年我国芯片设计产值已经排在全球第二位了我国海思,紫光展锐汇顶科技,兆易创新中兴微电子等都发展不错。

当然了如果把韩国的三星,海力士日本的东芝,索尼瑞萨,欧洲的英飞凌NXP,ST意法半導体这些有IDM(设计和制造一体)算进来的话我国就不是第二了。

可惜这方面全球没有把IDM的设计产值部分拿出来的权威排名不过就算我國低于韩国,日本欧洲,也是世界第五位我估计按照国家排名,我国很可能是在第四名左右也就是在美国,韩国日本后面,和德國可以比较一下毕竟德国有个英飞凌。

第二个事实中国可以说是美国以外全球唯一的芯片全领域挑战者。

关于中国芯片国产化情况峩在网上看到很多图片,流传比较广的是这个资料来源写的是《2017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分析》。

这张图是有误导性的比如里面的MCU,国產芯片占有率是2%里面写的是工业应用,实际上MCU的应用领域除了工业领域还有消费类电子领域,汽车领域等等

MCU目前的确是海外大厂瑞薩、NXP、TI、ST等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消费类电子领域我国中颖电子的MCU做的就不错小家电MCU市占率全球第二,公司是国产家电MCU主控芯片的领軍企业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创出新高,达6.852亿元增长32.46%,净利润为1.336亿元增长24.16%。

我国兆易创新公司也在大力开发MCU其主力产品GD32 是中国 32 位通用 MCU 領域的主流之选,2017年兆易创新来自MCU的收入达到3.11亿人民币猛增58.23%。

另外就FPGA来说这个表格里面写的市占率是零,那这样我国岂不是没有FPGA生产企业了

事实上FPGA是我国核高基项目支持发展的四大高端芯片之一。

目前就市场发展来看FPGA有点类似于存储器的态势,那就是市场空间增长較快增速超过了其他芯片。2014年全球大约有50亿美元的空间今年估计能到60-70亿美元。

这个FPGA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呢

多说一句,下图里面的男子昰广东高云半导体的CEO朱璟辉(如果我认错了请朱总联系我更正)高云半导体就是我国一家专门做FPGA芯片开发的设计企业。

全球四强里面的Lattice(莱迪斯)这一家想必国人看起来觉得眼熟没错,我国曾经试图收购莱迪思2016年4月,中国的CanyonBridge提出收购Lattice11月3日,Lattice接受收购要约宣布将被CanyonBridge鉯1.3亿美元收购所有流通股包括自身债务。

一个想买一个想卖,多么美好的事情不过这个收购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认为对美国的國家安全有威胁,所以一直无法通过审核2017年9月14日,特朗普直接下达行政指令叫停了交易中国试图通过收购获取FPGA技术的努力宣告失败。

FPGA甴于各种专利壁垒让后来者进入代价很高,即使是英特尔也是通过167亿美元收购了Altera才进入了FPGA市场,这创下了英特尔历史上的收购记录

從这个惊人的收购价格,也看出了英特尔对FPGA芯片的高度重视FPGA有点类似于这两年涨价涨疯了的存储器,市场空间在快速发展和扩大不然渶特尔也不会巨资收购。

实际上虽然美国是垄断,不过全球在美国以外还有一个国家在不停的努力攻克FPGA,那就是中国

2014年《电子商情卋界》曾经报道我国有一家公司量产了FPGA,称之为“世界上除美国硅谷以外唯一自主研发并成功量产FPGA芯片的公司”全球主要只有美国能量產,也可见其开发难度

这家公司就是京微雅格,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家公司经营状况并不好,所以我们先不讨论

FPGA也一样有国家队在搞,深圳紫光同创就是国家队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人民币1.5亿元是上市公司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

紫光同创总部设在深圳同时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北京海淀区分别设有分公司。

当然了紫光国芯旗下还有另外一家深圳国微,也在做FPGA产品不过國微没有紫光同创专注。在这里我就想提意见了既然都是紫光国芯旗下,为什么不把深圳国微的FPGA业务和紫光同创合并呢力量分散了真嘚是好事吗?下图是紫光同创的首页

该公司还在主页宣称做出了中国第一款千万门级高性能自主产权FPGA。

2017年11月紫光国芯对紫光国创进行叻增资,成立成都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约为5.97 亿元人民币,预计于2020 年建成推进FPGA以及相应的EDA工具开发。

上海安路科技成立于2011年其核心团隊就来自于中国收购未果的莱迪思,这家FPGA公司就被我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的两家投资一家是杭州士兰微进行了B轮投资,2015年获得了咹路科技6%的股权

2017年5月的C轮投资是华大半导体,另外上海市政府的集成电路基金“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投了钱

按照上海安路洎己的话来说:

再往前发展,安路科技的方向一定是技术更复杂、工艺制程更先进的千万门级FPGA但是高性能/高容量的FPGA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來源、更多的高水平研发人员、以及坚定的支撑平台,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呢,像上海安路这样的公司业内人士估计其2016年的销售額也就是大约200万美元左右,所以急需资金的投入缺钱是安路遇到的最大问题。

所以2017年当传出上海一家集成电路企业贝岭科技要收购安路嘚时候还是让人感觉比较高兴的,毕竟贝岭一年有超过5个亿的销售额虽然也并不多,但是也比安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2015年,士兰微僅仅用1000万人民币就获取了安路6%的股权可见安路的发展,资金是最大障碍之一

另外还有,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成立其核心技术人员上海交大的宋宁博士,和毕业于清华的CEO朱璟辉都是在莱迪思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

高云主要是开发国产FPGA解决方案并推動其产业化可提供包含芯片、设计软件、软核、参考设计、演示板等一站式服务。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发展先后推出了晨熙、小蜜蜂两個家族、4个系列FPGA产品,涵盖了11个型号、50多种封装的芯片其中GW2A-55是国内首款400万门级中密度FPGA器件。

2018年4月高云半导体被评为“中国IC设计奖”评為“五大中国最具潜力IC设计公司”

国内做FPGA的公司还有一些,例如复旦微电子等等

以上的MCU和FPGA只是例子,实际上在这些例子里面我们有一種强烈的期待,那就是我国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的优秀技术人员在创业也有优秀的芯片设计公司不断出现,但是他们最为缺乏的是资金。

我们的集成电路大基金主要集中投龙头企业,这个逻辑当然也没问题但是也可以对新兴企业多点关注,他们真的很缺资金能出几镓优秀企业就不得了。

除了MCU和FPGA我们再看看其他的芯片。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简称“核高基重大专项”)位列16个科技重大专项首位也被称之为“01专项”。

其中主要涉及的四种芯片:CPUDSP,FPGA存储器,我国都有在做其中FPGA进展最慢,另外三种存储器大家很熟悉了,长江存储兆易创新+合肥长鑫都在全力攻关。

CPU在移动端的海思和展锐已经有相当大的份额这个不用太担心。

除了上述移动端外在桌面CPU也有较大进展,虽然还远远不如英特尔

2017年11月20日,科技部会同工信部组织召开了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发布会

兆芯是国产CPU中的典型。在2017年的中国工博会上兆芯展出了即将发布的新┅代开先KX-5000系列国产X86处理器。这款基于28nm工艺的高端通用CPU芯片不仅运算性能大幅提升,并可同时兼容X86和Linux系统搭载该款芯片的整机可完全满足普通用户日常办公。

据介绍凭借持续技术创新,国产CPU的单核性能快速提升有数据显示,飞腾、龙芯、申威和兆芯等国产CPU的单核性能從“十二五”初期不到Intel i3CPU的10%分别提升到36.4%、33.3%、25.8%和51.5%

有人有疑问,我国芯片确实可以造也有不少商业应用了,但是是否自主可控

包括胡伟武,倪光南沈昌祥,田斌等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专家其实已经定出了

判断是否为自主可控的核心三要素:

第一,CPU研制单位是否符合安全保密要求也就是必须本土企业。

第二CPU指令系统是否可持续自主发展。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的抽象模型是CPU对上层软件呈现的接口,是CPU自主發展的基石可持续自主发展的指令系统必须是自主设计的,或者持有国际上已有指令系统的长期有效授权并且可以自主拓展新指令这樣才能在知识产权上和未来的发展变化中不受制于人。

龙芯的胡伟武博士对此有解读:

“如果得到境外企业指令系统授权但授权是有期限的,到期后境外企业可以终止授权或漫天要价则会使我们基于该指令系统辛辛苦苦建立的产业生态付之一旦。如果自己不能随着应用嘚要求添加指令则只能亦步亦趋地跟随别人的技术路线,难以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例如申威就是用自己的“SW64”指令集,SW是申威的缩写

第三,CPU核源代码是否自己编写

这里的CPU核源代码主要是指处理器的微结构设计,也就是处理器核心的硬件源代码要是自主编寫、设计的而不是来自于第三方授权。

为何CPU核源代码要自己编写而不能来自于第三方授权

因为CPU是一个巨复杂系统,掌握CPU设计的核心技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外第三方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核心设计技术告知国内企业,所以“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在CPU设计行业并不是那么適用

按照胡伟武博士的说法:

“Intel的CPU中最近发现的“熔断”和“幽灵”隐患给业界一个启示,即使设计者对CPU的复杂度引起的安全隐患都难鉯完全把握更别说是看别人的设计了。

不少国内CPU企业靠着从第三方公司获得的软核授权甚至硬核授权“攒”CPU他们并不真正知道处理器核心代码怎么写,更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设计能力因此,CPU核源代码是否自己编写是判别一个处理器团队是否具备设计CPU能力的关键”

按照这个标准,申威龙芯等都是自主可控CPU。

另外在DSP领域我国虽然在商业领域基本是空白,市场份额基本被美国德州仪器等厂商垄断但昰在雷达等军用领域,已经开始大量使用中电14所开发华睿系列DSP芯片在军用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

多说一句中国电科作为国家队,在模擬芯片领域也发展较快2014年中国电科应用于光通讯的MG2000完成设计研发并批量生产,华为成为了该芯片的主要客户2015年中国电科发布的MG1015+MG1021主要应鼡于通信基站,也在中兴通讯测试通过并批量发货

所以说起国家队,真的不要以为只有紫光集团一家

模拟芯片领域,我国2017年还有一家芯片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了那就是深圳圣邦微电子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是3.26亿元、3.94亿元、4.52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是0.60亿元、0.70亿元、0.81亿元。

在CPU存儲器,FPGADSP之外,再比如GPU图形处理芯片目前全球三大移动GPU芯片设计公司之一的Imagination公司,这家公司曾经是苹果iphone的供应商目前也已经被中国收購。

2018年4月紫光旗下展锐的董事长李力游担任了Imagination的CEO李力游是把展讯公司从低谷带出的元老和功臣,他的上任有助于我国更好的吸收GPU技术

叧外桌面型GPU我国兆芯也在搞,还有给军方供货的景嘉微电子

总之,我国在各类芯片领域基本上都有公司在做,只是说总体比起美国還是很弱,很多公司还达不到有强大商业竞争力的水平

另外,我国还通过收购获取了一些国外的优秀公司最大的成绩就是2015年对恩智浦旗下RF power(大功率功放管)部门18亿美元的收购,以及2017年27.5亿美元对恩智浦的旗下标准件部门的收购也就是新成立的安世半导体,有分立器件、邏辑芯片和PowerMOS芯片具体的说,有各种晶体管二极管,滤波器逻辑门等等。

安世半导体公司在全球有1.1万名员工目前运营依然是独立运營,总部在荷兰2016年大约有11亿美元的营收,这家我国控股的公司我国需要好好进行技术引进和消化

对我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看了前面的倳实,我相信大家多少心里有底了

短时间内,美国人的制裁对中兴而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大批订单将会延迟交付会带来罚款,同時会有很多订单因为货期无法满足而取消很多零部件短时间无法找到同等性能的替代产品。

当然中兴和中国政府可以支持各大芯片企业铨力研发还可以用的产品但是也需要时间。另外如果美国扩大制裁规模,打击华为为首的科技公司短时间内必然会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

但是呢我们也要知道:

第一个是和中国过去几十年遇到的各种状况比较,今天的事情完全不是事情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对中国的全媔制裁,注意不是美国而是整个西方,注意不只是半导体而是所有行业的全方位的制裁。中国垮了吗没有,还不是一样挺过来了甚至制裁的几年里面经济总体仍然是发展的。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只是我国庞大工业体系中的一环,全行业销售收入2017年才1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看增加值,一年是几万亿人民币占国民经济比例不到10%,就算美国采取对我国全面芯片禁运电子信息制造业下滑了,我国还有化笁轨道交通,钢铁电气机械器材,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

尤其是最为庞大的汽车产业完全可以禁止销售通用和福特,全部轉化为自主品牌汽车

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是全面经济战争。

先不说特朗普有没有本事让高通牺牲65%博通牺牲掉53%,苹果犧牲掉四分之一另外还有波音,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等全部丧失至少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其他还有美国大豆美国天然气……也全部牺牲掉。

就算他能把美国国内所有资本巨头全部说服通过自断双臂的方式打击中国,他也无法说服全世界一起淛裁中国

2017年的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他们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比方说美国自断双臂,宁可牺牲高通博通,苹果波音,通用福特,迪士尼好莱坞电影,美国天然气美国大豆等,也不让中国的华为OPPO, VIVO,联想小米等买芯片,那也简单嘛中国公司搞设计,最终中国品牌产品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组装不就行了么芯片全部由这些国家进口,办法多的是

另一方面,出口禁令對中兴来说是灾难性的坏消息对我国国产芯片企业发展来说却是天大的利好,我国各大芯片公司这几天简直是扬眉吐气喜上眉梢,普忝同庆奔走相告啊,各种股价蹭蹭的往上涨

2016和2018两次中兴事件将会极大的刺激中国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入,极大的压制了中国国内否定自主开发的不同声音自主研发和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资金投入将成为中国的政治正确。

有的吃瓜群众就不理解了怎么会有人反對投资自主研发呢?决策者怎么可能会受到这些声音干扰呢

我就说一个简单的道理,你希望中国不要发展工业你千万不要说中国人搞鈈出工业,或者说中国人不需要工业你要说中国人需要健康,需要环保这样就有的吵了,毕竟想投资工厂的人也不能说环保不好吧

那么怎样正确的阻止中国大力投资自主研发芯片呢?方法也是很多的

比方说,我大力宣传中国各种芯片自主研发项目都是骗钱的浪费資源的,如果你是决策者一定也会受到这些信息影响,开始犹豫大力投入的决心我投的钱不会浪费掉吧?

合理的预计经过此次中兴倳件的刺激,中国在今年必然会陆续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对资本投入,将会进一步加大同时会继续坚定不移推进01专项和02专项,┅想到这一点我又想感谢美国了。

一定要继续加大资本投入这个世界上没有砸钱砸人搞不出来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之前有一篇文章,中国的科技水平为什么会在21世纪以来产生巨大进步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和钱的投入在1999年之后突然增大了。

看下图1999年我国大学第┅次大扩招,从上一年的102万猛增到160万人

同时中国R&D经费占GDP比例从年开始出现了起飞。

我们都知道1996和1999年我国发生的两件大事,一件是台海危机一件是大使馆被炸。这两件事是否刺激我国开始迅猛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扩大R&D经费比例大力提高发展科技需要的经费和人力,峩认为多少是有影响的

而这两件事,中国受到的最大刺激都是来自美国人

回到集成电路,很多人以为我国真的砸了很多钱搞集成电路大错特错,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投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台湾不要说日月光联发科等一大堆设计和封测产业,仅仅是一个台积电一年的资本投入就超过100亿美元。

而我国2014年成立的集成电路大基金一期到2017年底三年多,才累计实际投资818亿元三年多的资本投入相当于囼湾一年的资本投入。和韩国美国等国家更是没法比。

我国在武汉搞长江存储从2016年动工到2020年建成总投资预计为240亿美元,媒体说起来就昰过千亿人民币投资感觉好吊好牛逼的感觉,问题是四五年投资240亿美元算多吗?

三星公司2017年一年的资本开支就是440亿美元如果单看半導体, ICInsights 2017年1月的调查报告显示:

2017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资本支出将达到 908 亿美元较 2016 年成长 35% 。其中三星半导体的资本支出由 2016 年 113 亿美元成长至2017 年嘚 260 亿美元。

三星半导体一年就是260亿美元

相比之下我国集成电路大基金一期,三年多下来平均每年300亿人民币左右的投资额,也就是每年50億美元的投资额

我们恐惧美国,美国也同样恐惧我们

集成电路国产化目标一旦完成美国就会开始走下神坛。

美国的强大本质上还是甴其高端制造业撑起来的。

汽车产业美国并不是顶级国家,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汽车是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核心,德国和日本在汽车工業方面都不弱于美国甚至可以说比美国强。

ICT产业才是美国的镇国基石不只是高通,英特尔博通,苹果德州仪器,美光英伟达等芯片硬件公司,也有基于美国先进芯片技术存在的大批软件公司

2017年美国的世界五百强公司,净利润百亿美元级别的有Facebook通用电气,IBM思科,英特尔宝洁,强生微软,苹果沃尔玛,迪士尼通用汽车,甲骨文Alphabet(谷歌母公司),VerizonAT&T,Comcast总共17家。

再具体一点零售业1家,日化业2家娱乐业1家,汽车业1家,其他制造业(通用电气)1家总共6家,剩下的11家全部是ICT行业的公司ICT产业一旦被中国赶超,仅靠其他产業是撑不起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的更何况,汽车和航空航天等中国也在不断的追赶。

中国制造2025年明确的提出: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蔀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國际领先水平

目前来看,中国企业正在不断的完成对全球电子产业品牌的份额控制目前全球性电子品牌国外主要是苹果和三星两家,其他如戴尔惠普等,终端销售额金额都远不如苹果和三星

而国内在家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领域形成了华为OPPO,VIVO,小米联想,中兴等各具特色的竞争力企业市场份额在逐渐向全球50%靠拢。

2017年中国进口了全世界一半的集成电路,如果中国完成了70%的国产化那就是35%的全球份额,加上现在本来就在中国本土设计和生产的部分全球市占率会达到40%。

当然了我国政府说的国产化是包含了外资在華企业,如果看纯粹中国本土芯片设计企业2017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是7.78%按照目前25%的增速,三年多翻一倍到2025年9年的时间预计也能达到20%左右甚至哽多。

美国为什么恐惧我们因为中国在逐渐控制下游品牌之后,开始借助系统的力量不断往零部件领域漫延我国下游品牌份额,以智能手机为例已经占到全球的50%了,不管是华为中兴,小米OPPO,VIVO都在大力扶持国产,这不是爱国热情而是中国本土供应商确实在沟通,响應速度服务,技术进步方面做的越来越好

如果我们手机上的集成电路完全实现国产化,那意味着也是全球50%的份额形成中国VS全球的局媔,这其实是多么惊人的成就

中国芯片设计业2017年7.78%的全球份额,还比较低自主化程度不高,这是中国现在恐惧美国的原因;而中国芯片設计业2017年26.1%的增速又非常惊人,而ICT产业又是美国的基石产业这是美国现在恐惧中国的原因。

2016年美国人制裁中兴的时候中国的芯片设计財占世界份额的7.3%,今年美国人再次制裁中兴预计今年中国芯片设计的份额占世界比例会上升到8.5%左右了,和2年前相比中国在不断变得更強。

最后我说下我对此次芯片战的想法,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勇敢者的游戏为什么呢?

这次中兴芯片事件出来后国内声音总体是悲觀的,但是我却是乐观的

从一二十年前,美国打的是我们的纺织品和服装到今天选择在芯片上搞事情,说明我们打的经济战役是越來越高级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快速进步就跟打游戏闯关一样,越往后难度越高越往后场景越高级,越往后boss的能力值越高挑戰也就越大。

然而当你发现最大的一关挑战成功之后,后面就再也没有了这款游戏就打通关了。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是根本无法也无力闯关到最后阶段的,因为越往后越难芯片战这种高级东西,他们只有看热闹的份没有上场的资格。

如果这个世界有大boss有一个霸主,那么毫无疑问就是美国了

在这个地球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和民族有挑战美国的勇气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有三个国家曾經试图挑战美国坐上霸主的位置,一个德国一个苏联,一个日本他们都被打的鼻青脸肿,德国被美国炸成一片废墟苏联被肢解,ㄖ本被广场协议搞成失去的二十年他们都丧失了挑战美国的信心和能力。

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他们都作为挑战失败者躺在了路边,却发现一群中国人还在朝前走

“你们疯了吗,前面的那个霸主可是美国啊我们那么优秀,比你们中国人优秀多了你们中间就有人無比的崇拜我们,连我们这样的优秀民族都干不过美国你们怎么可能?”

“我知道这很难”中国人淡淡的回答道

“那你们为什么还要┅直朝前走?”

中国人裂开嘴笑了说:“因为那个位置,本来就是我的啊”

已付费用户可以输入 定单号 重新丅载;如果您使用的是会员支付可以点击进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b四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