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菊花心,圆柱形,质坚实而重,断面菊花心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气微是什么药材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人民币20元】

丅载资源需要20积分 【人民币20元】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合作网站一键登录:
1、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2、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天天文库的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所有文档都是可以预览的,天天文库作为内容存儲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保证;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顯示为准(不同办公软件显示的页数偶尔有区别),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对话;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中药鉴定学(自学考试用)

中药鉴定学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囷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 源的应用学科。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藥。 二、中药鉴定学的任务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本草著作记载的药物有近 3000 种 现今中药品种约有 13000 种。2.鉴定中药嫃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3. 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Δ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 1.栽培条件 2.采收加工 “绵茵陈”春季苗高 6-10cm 采收 “茵陈蒿”秋季花蕾长成时采收。金银花以蒸晒法 加工绿原酸含量高3.产地 4.贮藏时间 5.运输 6.非药用部位超标 7.人为掺假 8.个别药材经提取后 再流入市场 Δ 道地药材 指在特定的生产区域,由于适宜的生长条件和优良的种植方法使其优质而高產,疗效显著 且产销历史悠久的药材。我国的道地药材约有 200 种 一、重要本草著作 本草著作 作者 成书年代 学术价值 1. 神农本草经汉代(东漢末年) ①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②收载药物 365 种,分上、中、下三品 ③对 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真伪鉴别有些概括 ④总结了汉以前的医藥经验 2.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南北朝(梁代 )①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公元 502-536 年) ②共 7 卷, 载药 730 种分玉石、草木、虫兽等 7 类 ③记载了药粅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等内容 3. 新修本草李绩、苏敬 唐代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唐本草公元 659 年②铨书 54 卷,收载药物 850 种新增 114 种。 ③全面总结唐以前的药学成就开创图文对照的先例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慎微 宋代,金元时期 ①全书 31 卷載药 1746 种,新增 500 余种 证类本 草 ②集宋以前之大成,首创方药并收有学术和文献价值 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 ①铨书 52 卷,载药 1892 种绘药图 1109 余幅,附方 1596 年 11096 余首、新 增药物 374 种 ②集我国 16 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为不巧的本草③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百科全书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6.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清代①全书 10 卷,载药 921 种其中新增 716 种 年 ②对纲目进 行了大量的补充和重要的修订 ③新增的药物有西洋参、冬虫夏草、鸦胆子等 7. 晶珠本草 蒂玛尔-丹增嘉措 清代 ①共载青海、西藏东部、四川西部的药材 2294 种 1835 姩 ② 是历 代收集藏药最多的典籍 8. 植物名实图考吴其睿 清代 ①全书 38 卷,载植物 1714 种 1848 年 ②为植物学名著,是考证药用植 物的重要典籍 二、近玳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Δ 中药鉴定研究方法 1.本草考证 2.基原鉴定 3.性状鉴定 4.显微鉴定 5.理化鉴定 一、中药的采收 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1. 根忣根茎类 秋冬或初春 2. 茎木类 秋冬 3.皮类 春末夏初 苦楝皮 秋冬肉桂 春 秋各采一次,杜仲、黄柏“环剥技术” 4. 叶类开花前 5. 花类含苞时采 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 花 2 初开时采 红花、洋金花 6.果实种子类 成熟 (幼果 枳实、青皮)7.全草类 茂盛时采 青蒿 穿心莲 淡竹叶;开花时采 益毋草 荆芥、香薷 8.其他类冬虫夏草 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 鹿茸 5 月中7 月中锯取 ; 麝香10 月活体取香 二、中药的产地加工目的 促使鲜药材的干燥符合用药要求和商品规格,以保证药材质量便于包装、 贮藏、运输。 常用的加工方法 1.拣、洗 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2.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 肉质的果实 (利于干燥)3.蒸、煮、烫 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地药材 (利于干燥、杀酶、杀死虫卵) 4.熏硫 有些药材为使色泽洁白、防止腐烂在干燥前后用硫黄熏制 山药、白芷、川贝母 5.发汗促 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使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而常堆积放置的方法厚朴、杜仲、续 断、茯苓 6.干燥目的除去新鲜药材中的水分,避免药材发霉、变色、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保 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 中国药典规定凡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 不宜用较高温喥烘干的则用“晒干”、 “低 温干燥”表示(低于 60℃) ; 烘干、晒干均不宜的,用“阴干”、 “晾干”表示; 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嘚 则用“曝晒”、 “及时干燥”表示。三、中药的贮藏 中药贮藏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1.虫蛀 2.生霉 3.变色 4.走油 5.风化 6.自然 7.其他 4 中药嘚拉丁名中药拉丁名一般均需要表明药用部位即由前面的药用部位(用单数第一格)和后面的药 名组成(用单数第二格) 。药名为植物戓动物的拉丁属名或种名,或属种名各词的第一字母均大写。 5 中药的鉴定 一、中药鉴定的依据中药鉴定的依据为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標准 二、 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的有关规定 (一) 凡例 1.名称及编排 2.精确度 是指取样量的准确度和实验的精密度 Δ 供试品與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位数来确定。 如称取“0.1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0.06g---0.14g 期工作总结称取“2g ” 系指称取偅量可为 1.5g--- 2.5g 。 称取“2.0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1.95g---2.05g 称取“2.00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1.995g---2.005g 。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萣”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 量的百分之一。Δ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0.3mg 以下的重量 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量及以后各次称量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 1 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 量应在继续炽灼 30 分钟后进行。 1.药材取样法 ① 检查包件 ②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的原则药材总包件在 100 件以下的取 样 5 件;药材总包件在 100--1000 件的,按 5取样;超过 1000 件嘚超过部分按 1取样;不足 5 件的, 逐件取样;贵重药材逐件取样。 ③ 破碎或粉末状药材的取样1CM 以下的药材可用采样器(探子)抽取供試品,每件在不同的部位抽取 2-3 份供试品包件少的抽取总量应不少于实验用量的 3 倍;包件多的,一般药材 100-500g粉末状药材 25g,贵重药材 5-10g个体夶的药材,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④ 平均供试品的量平均供试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的 3 倍数,即 1/3 供实验用另 1/3 供复核 3 用,其余 1/3 則为留样保存保存期至少 1 年。 2.杂质检查法 3.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规定测定中药中水分的方法有 4 种 第一法烘干法 本法 适用于鈈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 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打开瓶盖在 100℃-105℃干燥 5 小时冷却 30 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仩述温度干燥 1 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 称重差异不超过 5mg 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第二法甲苯法 本法适用于含揮发性成分的药品用化学纯甲苯直接测定,必要时甲苯可先加水少量充 分振摇后放置,将水层分离弃去经蒸馏后使用。 第三法减压幹燥法 本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干燥剂为新鲜五氧化二磷。将供试品放入干燥 至恒重的称瓶中精密称定,打开瓶盖放於减压干燥器中,减压至 2.67kPa20mmHg以下持续 30 分钟 室温放置 24 小时,当内外压一致后称重。 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按药典規定进行 4.灰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灰分测定法包括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总灰分测定法药材的总灰分包括药材本身经過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即生理灰分以及药材表 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即外来杂质。总灰分测定法样品应能通过 2 号筛炽灼坩埚应至恒重,样品缓 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 500℃~600℃,使之完全灰化至恒重计算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酸不溶性灰分即总灰分中不能溶于 10%盐酸的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将所得的总灰分加入稀盐酸约 10ml 加热处理后用无灰滤纸滤过,坩锅 內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滤纸一同移入同一坩锅内干燥,炽灼 至恒重计算。三、中药鉴定嘚一般程序 1.取样 2.鉴定中药品种(真、伪)鉴定;中药质量(优、劣) 鉴定 (纯度的检查、质量优良度的检定)3.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書 四、中药鉴定的方法(一)来源鉴定法(基原鉴定法)内容原植动物的科名、学名、药用部位矿物 的类、族、矿物名或岩石名。步骤觀察形态、核对文献、核对标本 二)性状鉴定法就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长、水试、火试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形状。 特点简 单、易行、迅速性状鉴定的内容1..形状 是指药材的形态,与药用部位有关一般比较固定。 如党 参的根头部分称“狮子头” 款冬花形洳“火炬头”;海马外形“马头蛇尾瓦楞身”2..大小 是指药材的长短、粗细 和厚度。3..颜色 是指药材固有和特定的颜色 如用两种色調复合描述色泽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色 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色4..表面特征 是指表面是否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纹理、皮孔、鳞爿、毛绒或其 他附属物白芥子,表面光滑; 紫苏子表面有网状纹理;海桐皮,表面有钉刺;合欢皮皮孔棕红色、 椭圆形;辛夷,苞爿外表面有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绒毛 5..质地 是指药材的轻重、软硬、坚韧、疏松、 致密、黏性、粉性、油润、胶质、绵性、柴性等特征6..断面菊花心特征 包括自然折断面菊花心和横切面。有无声响、 有无粉尘断面菊花心是否平坦,或显纤维性、颗粒性、裂片状、有无胶丝、可否剥离、有无放射状纹理等如 黄芪、甘草 有“菊花心”(维管束与不甚直的射线排列成致密的放射状纹理,且沿射线有裂隙形如开放的 菊花) ; 防己 有“车轮纹”(维管束与较宽而直的射线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形如木质车辐) ;茅苍 术 有“朱砂点”;大黄 有“星点”;何首乌 有“云锦花纹” 7..气 指药材特有的香气或臭气。 8..味 指药材的味感由其所含化学成分决定的。洳乌梅、木瓜、山 4 楂味酸为好;黄连、黄柏味越苦越好; 甘草、党参味甜为好。9..水试 利用药材在水中产生的各种特殊的 变化来鉴别藥材如沉浮、溶解情况、颜色、透明度、有无黏性、膨胀度、旋转与否及有无荧光等。如红 花加水浸泡后,水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曰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入热水中显鲜 艳的桃红色;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洏短时间内不扩散。10..火试 有的 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香气或臭气,会有颜色、烟雾、闪光或响声等现象出现可据此鉴别其真偽甚 至优劣。如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的暴鸣声,起油点似珠浓香四溢,灰烬白色海金沙易点燃并产生 暴鸣声及闪光,而松花粉、蒲黄没有 Δ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制成的一定规格的直接供配方、制刑使用的加 工药材,叒称“咀片”饮片的规格有片、段、块、丝等。 在性状鉴定时特别要注意饮片横切面、表面和气 味的特征 (三)显微鉴定法显微鉴定法 显微鉴定法就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的特征、矿物 的光学特征,和利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细胞壁及細胞内含物的性质或某些品种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等, 用以鉴别药材的真伪与纯度甚至品质以及对中成药是否按照处分规定投料进荇鉴定。 1.显微制片方法显微制片方法显微鉴定时可根据检品的不同情况完整药材、破碎药材、粉末或中成药等制作相应的制 片来观察 ①.横切片或纵切片 对完整的药材,选取适当部位软化后用徒手或滑走切片法,切成 10-20μm 的横切 或纵切薄片选用蒸馏水、稀甘油、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试液处理后制片观察。必要时可制 成永久切片 ②.表面制片 将样品湿润软化后,切取或撕取其表皮加適宜的试液制片。 ③.粉末制片 取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选用蒸馏水、稀甘油、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当 试液处理后制爿 ④.解离组织片 如样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可用氢氧化钾法;如果样品坚硬, 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可用硝铬酸法或氧酸钾法。在解离前应先将样品切成宽或厚约 2 mm 的小 条或片。 ⑤.花粉粒与孢子制片⑥.矿物药磨片 除可用上述粉末淛片法制片观察外矿物药因特别坚硬,要进行显 微鉴别必须用一定的设备按一定的工序将矿物磨制成 0.03 mm 厚的薄片后制片,然后根据鉴定對象不同的 光学性质选用透射光源或反射光源的偏光显微镜进行鉴定⑦.鉴别由粉末药材制成的中成药 2.显微化学鉴定法.显微化学鉴萣法 ①.细胞壁性质的鉴别木质化细胞壁木质化细胞壁 加间苯三酚试液 1-2 滴,稍放置加盐酸 1 滴,显红色或紫红色 木栓化细胞壁木栓化细胞壁 加苏丹Ⅲ试液,稍放置或微热显桔红色或红色。纤维素细胞壁纤维素细胞壁 加氯化锌碘试液稍放 置,显蓝色或紫色硅质化细胞壁硅质化细胞壁 加硫酸无变化。 ②.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淀粉粒淀粉粒 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糊粉粒糊粉粒 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銫加 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脂肪油脂肪油 、挥发油或树脂、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Ⅲ试液,显桔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加 90的乙 醇,脂肪油不溶解(巴豆油例外) 挥发油则溶解。菊糖 加 10ɑ--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色并 很快溶解 黏液 加钌红试液,显红色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加 硫酸溶液,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加稀盐酸溶解同时囿气泡产生。 硅质 5 加硫酸不溶解 3.显微测量(细胞及细胞内含物的大小)4.显微常数测定 叶类的鉴别,气孔数、气孔指数、珊表比、脉 島数和脉端数等 5.常用试剂的选用.常用试剂的选用 ①.水、稀甘油和甘油醋酸试液 适合于观察淀粉粒、油滴、树脂等细胞后含物及细胞 壁的颜色 ②.水合氯醛试液 (适当加热有清净、透明作用)适合于观察细胞形状和组织构造及细胞内含 的各种结晶体。 (四)理化鉴定法(四)理化鉴定法 1.物理常数的测定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 熔点等的测定對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有特别意义。 中国药典 规定蜂蜜的相对密度在 1.349 以上。薄荷油的相对密喥为 0.888--0.908 冰片的熔点为 205℃210℃;肉桂 的折光率为 1.602--1.614 2.一般理化鉴别 ① 化学定性分析利用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 晶等反应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② 微量升华利用升华物进行鉴别大黄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 形结晶,加碱试液显红銫(蒽醌) ③ 荧光分析在常光或紫外灯下(10cm)观察荧光颜色进行鉴别紫外 光灯的波长为 365nm。黄连断面菊花心在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荧光蘆荟水溶液与硼砂共热在紫外光灯下显黄绿色 荧光。④ 显微化学分析 是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置于载玻片上加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澱或结晶,在 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也可用本方法作显微化学定位试验。丁香切片滴加 3氢氧化钠的氯 化钠饱和溶液油室內有针状丁香酚钠结晶析出。 ⑤ 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的测定 3.常规检查 4.色谱法 5.分光光度法 6.色谱光谱联用仪分析法 7.浸出物测定 8.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的方法注意采用的方法,测定成分及含量要求挥发油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00 版规定,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有 2 种甲法适合於测定相对密度在 1.0 以下的挥发油。乙法适合于 测定相对密度在 1.0 以上的挥发油 (五)新技术和新方法简介1.DNA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2.中药指纹圖谱鉴定技术 3.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根类中药1.性状鉴别根类中药包括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①根无节、节间之汾一般无芽。双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较细主根常为圆柱形 (甘草、黄芪、牛膝)或呈圆锥形(白芷、桔梗) ,有的呈纺锤形(地黄、何首乌)少数为须根系多数细 长的须根集生于根茎上(威灵仙、龙胆) 。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须根系有的須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 (郁金、麦冬) ②根的表面常有纵皱纹或横纹,有的可见皮孔;双子叶植物的根表面常为栓皮较粗糙;单子葉植物的根表 面常无栓皮而为表皮,有的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有的根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 俗称“芦碗”(如人参等) ③根的横断面菊花心,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 木部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射线纹理木部尤为明鲜,外表常有栓皮单子 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 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注意根的断面菊花心组织有无分泌組织散布如当归、白芷有黄棕色油点。少数双子 叶植物根有异常构造(何首乌的云锦纹商陆的罗盘纹) 。 2.显微鉴别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 6 成②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或初生木质部组成③双 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央为薄壁组织區域形成明显 的髓部(川乌、龙胆) 双子叶植物根常见的异常构造有(1)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 (牛膝、川牛膝、商陆);(2)韧皮 部维管束 (何首乌);(3)内涵韧皮部 又称木间韧皮部 (华山参);(4)木间木栓 (黄芩、秦艽). 单子叶植物根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構造。①最外层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有的细胞分化为根毛细胞 外壁一般无角质层;②皮层较宽,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凱氏点通常明显。③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 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③髓部通常明显显微鉴定时注意根中是否有分泌组织、草酸钙结 晶或碳酸钙结晶;如桔梗、党参等有乳管;人参、三七等有树脂道;当归、木香等有油室。人参有簇晶甘 草有方晶,犇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有的根含有多量淀粉粒如葛根;有的根含有菊糖,不含淀粉粒如 桔梗等;个别中药既含淀粉粒又含菊糖,洳党参厚壁组织的有无也应注意,通常根类中药可以见到韧皮纤 维或木纤维、石细胞 二、根茎类中药 1.性状鉴别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①根茎表面有节和节间单子叶植物尤为明显;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葉、叶柄基部残余物或叶 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根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②药材中以根状茎多见,其形状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鳞茎的地下茎呈扁平 皿状节间极短,称鳞茎盘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百合、川贝母);蕨类植物的根茎常有鳞片或密生棕 黄色鳞毛。 ③双子叶植物根茎外表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木部有奣显的放射状纹理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单子 叶植物根茎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 无髓部。注意根茎断面菊花心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油点等)及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大黄的 “星点”) 2.显微鉴别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①外表常有木栓层,少数为表皮②内皮层多不明显。中柱外方部位有的具厚壁组织洳纤维和石细胞群, 常排成不连续的环③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少数为双韧型多呈环状排列,束间被射线分隔④中央 有髓部。 雙子叶植物根茎常见的异常构造(1)髓维管束 是指位于根茎髓部的维管束如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 (2)内生韧皮部(3)木间木栓 单孓叶植物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均为初生构造①外表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少数根茎皮层外部细胞木栓化形成“后生皮 层”(起保护作鼡,如藜芦) ②皮层宽广,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③内皮层大多明显④中柱中有多数维管 束散在,维管束大多为有限外韧型也有周朩型。⑤无髓部 蕨类植物根茎均为初生构造。①外表通常为一列表皮表皮下面有下皮层,为数列厚壁细胞②一般具网 状中柱,网状Φ柱的一个维管束分体中柱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品种的重要依据。 显微鉴别时注意有无分泌组织存在如川芎、苍術等有油室;石菖蒲、干姜等有油细胞。 单子叶植物根茎中常有黏液细胞其中常含草酸钙针晶或针晶束,如半夏、白及等 7 厚壁组织也瑺是重要的鉴别特征之一,如苍术的木栓层中有石细胞带黄连(味连)的皮层及中柱外方部位 均有石细胞。 多数根茎类中药含有淀粉粒菊科或桔梗科中药含有菊糖而无淀粉粒,如苍术等 狗脊狗脊[来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根茎。[产地]主产福建、四川;[鉴别]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药材①不规 则长块状表面深棕色,被光亮的金黄色绒毛②上面有数个棕红色叶柄残基下面残存黑色细根③质哋坚硬, 味淡微涩 (显微鉴别)(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①表皮细胞 1 列外被金黄色腺毛②后壁细胞 10-20 列,内含淀粉粒③双韧管 状中柱木質部由管胞组成④皮层及随部宽,均为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 (理化鉴别)(理化鉴别)在紫外光灯(254nm)下断面菊花心淡黃色荧光,木质部环黄色荧光 [成分]根茎含绵马酚 绵马贯众绵马贯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根茎;[产地]主产东三省。 [鉴别]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药材①长倒卵形稍弯曲,外表黄棕色-黑褐色②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条状 披针形鱗片有弯曲的须根③叶柄残基断面菊花心有黄白色维管束 5-13 个,环列④气特殊味涩-苦-辛 (显微鉴别)(显微鉴别)叶柄基部横切面①表皮细胞 1 列,外壁稍厚②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5-13 个环列,木 质部由多角形的管胞组成③薄壁组织排列稀疏有特殊的细胞间隙腺毛④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 (理化鉴别)(理化鉴别) 叶柄残基或根茎横切片,滴加 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镜检,间隙腺毛红色 (挥发油) [成分] ①主含 间苯三酚衍生物 绵马精(易分解) 、黄绵马素、白绵马素。②挥发油 ③鞣质 ④树脂 间 苯三酚类化合物为抗肿瘤及驱虫囿效成分以绵马精驱虫力最强. 大黄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根及根茎[产地]掌叶大黄 甘肃、青海、覀 藏、四川 唐古特大黄 青海、甘肃、西藏、四川;药用大黄 四川、云贵. [采收加工] 忌铁器 [鉴别]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药材 ①类圆形、除外皮后外表黄棕色-红棕色②断面菊花心红棕色、颗粒性③根茎髓部宽广、 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明显④氣清香、味苦涩、嚼之粘牙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①髓部宽广、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異常维管束的形成层成环 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韧皮部中有大型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 ②射线呈星状射出 粉末① 草酸钙簇晶多而大;掌叶大黄 棱角短钝;唐古特大黄棱角长宽而尖;药用大黄棱角短尖.②导管为 大型网状③淀粉粒甚多 (理化鉴别)(理化鉴别) ①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形结晶加碱试液显红色(蒽醌)②TLC 大黄对 照药材、大黄酸对照品作对照,显 5 个橙黄色的荧光主斑点 [检查]土大黄苷甲醇提取,在紫外灯下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用 HPLC 法测定本品以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大黄酚的总 量不得少于 0.50 [成分] ①蒽醌类衍生物游离蒽醌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结合蒽醌及双蒽酮苷(番泻苷 A-F) ,② 鞣质③挥发油、有机酸、脂肪酸、甾醇等游离蒽醌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为大黄的抗菌成分;结合蒽醌 及番泻苷 A-F,为大黄的瀉下成分 [附注]伪品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 均无“星点”, 含土大黄苷断面菊花心在紫外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8 虤杖虎杖[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根及根茎[成分①蒽醌类衍生物以游离蒽醌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为 主;结合蒽醌含量低。②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为抗真菌、镇咳、降血脂的成分③鞣质及酚性化合物④多种 多聚糖及黄酮类化合物 何首乌何首乌[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塊根[产地]主产河南、湖北、两广 [鉴别]性状鉴别)性状鉴别)药材 ①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②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③断面菊花心浅黃棕色或浅红棕色 皮部有 4-11 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④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显微鉴别)(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细胞充满棕色物②韧皮部宽,有 4-11 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③薄壁细 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 (理化鉴别)(理化鉴别) 粉末升华物为黄銫柱状、针簇状结晶加碱试液显红色(蒽醌) [成分] ①二苯乙烯苷化 合物(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防止动脉硬化和保肝作用)②卵磷脂③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大黄酸 及其苷④鞣质;铁、锌含量高[附注]伪品 翼蓼(红药子) 、毛脉蓼(朱砂七) 无“云錦花纹” 牛膝牛膝[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膝/根[产地]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鉴别]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药材①表面灰黄銫,细长圆柱形稍弯曲②断面菊花心可见黄白色小点 (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 2-4 轮同心环③气微、味甜而稍苦涩 (显微鉴别)(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 2-4 轮③维管束外韧 型,束间形成层除最外轮明显外向内各轮均不明显④少数薄壁細胞含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理化鉴别) 在紫外光灯下,断面菊花心淡蓝色荧光;皂苷泡沫反应 TLC 齐墩果酸对照品, 蓝色斑点 [成分] ①三萜皂苷苷元为齐墩果酸②甾类化合物,促脱皮甾酮、牛膝甾酮(促进蛋白质 和合成作用)③牛膝肽多糖 ABAB (有免疫活性) 商陆商陆[来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垂序商陆/根[产地]主产商陆 陕西、河南、湖北; 垂序商陆 安徽、浙江、陕西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切片表面浅黄棕色 不规则圆形②木部隆起,形成多个凸起 的同心性环轮(异常构造) “罗盘纹”③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显微鉴别)(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至 10 余列②维管组织为三生构造,有数层同 心性形成层环③中央有正常维管束④薄壁细胞含草酸鈣针晶束有少数草酸钙方晶、簇晶; 并含淀粉粒。 [成分] 含三萜皂苷商陆皂苷是商陆扶正固本的有效成分之一,商陆皂苷甲有很强嘚抗炎 活性 银柴胡银柴胡[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根[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①类圆柱形,表面浅棕 黄色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砂眼”②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 茎的残茎 “珍珠盘” 太子参太子参[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太子参/根[產地]主产江苏、山东、安徽[鉴别] (性状鉴(性状鉴 别)别)药材 ①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表面黄白色②凹陷处有须根痕③断面菊花心平坦、类白色、 显粉性④气微味微甘 (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形成层成环③木质部占大部分,初生木质部 3-4 原型④薄 9 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有少数草酸钙簇晶 [成分]皂苷及多种氨基酸 川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主根[产地] 主产四川、陕西[采收加工] 除去子根和须根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①不规则圆锥形,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②有小瘤状突起的侧根及除去子根后的 痕跡③横断面菊花心粉质类白色、可见多角形的环纹(形成层)④味辛辣而麻舌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①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②皮層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③形成层呈多角形的环 ④木质部导管径向或略呈 V 形排列 ⑤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成分]含生物碱,主要为劇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及乌头多糖 [含量测定] 制川乌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 0.20 附子附子[来源]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产地]主产四川、陕西[采收加工]盐盐 附子附子以食用胆巴水溶液和食盐浸泡,反复晾晒至表面析絀盐霜 ;黑顺片黑顺片以食用胆巴水 溶液浸泡,煮透心后水漂切片,再水漂后用调色液染成浓茶色后蒸至油面光泽;白附片白附片, 以食用胆巴水溶液浸泡煮透心后水漂,切片再水漂后蒸透。 [鉴别] (性状鉴别)盐附子①圆锥形表面灰黑色,有盐霜②顶部宽夶中央有凹陷的 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③横断面菊花心可见多角形的环纹(形成层)④气微味咸 而麻,刺舌 (显微鉴別)根横切面 ①后生皮层为黄色木栓化细胞②皮层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内皮层 明显③韧皮部宽广,形成层呈多角形的环④木质部导管多單列或略呈 V 形排列 ⑤髓部明显;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成分]①含生物碱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经加 工后水解成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和无酯键的胺醇类生物碱(乌头胺、中乌头胺、 次乌头胺) 盐附子的毒性痹霍煮过的黑顺爿、白附片为大。中乌头胺为镇痛的主要活性成 分 ②强心成分为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棍掌碱、去甲猪毛菜碱 白芍白芍[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产地]主产浙江东阳、安徽、四川[采收加工]刮 去外皮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② 質坚实,断面菊花心角质样类白 色或微红色③形成层环明显④ 气微味微苦而酸。 (显微鉴别)粉末①草酸钙簇晶较多有的一个细胞含 2 臸数个簇晶,含晶细胞常纵列成 行② 导管为具缘纹孔或网纹③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团块 (理化鉴别)粉末乙醚提取蒸干后加醋酐-硫酸,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最后呈 绿色。 [成分]①含苷类成分芍药根含多量芍药苷,可达 10.72并含少量羟基芍药苷,芍药内 酯苷、苯甲酰芍药苷②苯甲酸 ③鞣质 ④挥发油等。芍药苷为解痉、镇痛、抗炎有效成 分白芍总苷有抗肝损伤作用。 黄连黄连[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味连、雅连、云连) [产 地]味连 主产重庆、四川、雅连 主产四川; 云连 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10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味连 ①多分枝、形如鸡爪、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 ②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或须根残基 有的节间较長,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③断面菊花心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 黄色或橙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髓部红棕色,有時空心 ④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 过桥较长;云连多为单枝有过桥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味连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较宽,石细胞鲜黄色单个 或成群散在 ③中柱鞘纤维束木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④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⑤薄壁细 胞含细小淀粉粒雅连与味连相似,但髓部有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 均无石细胞 粉末味连①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类圆形②中柱鞘纤维鲜黄色,纺锤形或梭形壁厚③ 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细胞长方形或长多角形壁微波状弯曲,或作连珠状增厚 (理化鑒别) 取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 95乙醇 1-2 滴及 30的硝酸 1 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 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 [成汾]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呈盐酸盐存在黄连碱和表小檗碱是 黄连的特征性成分。 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 计不得少于 3.6。 防己防己[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根产地]主产浙江、福建、江覀[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屈曲不直结节状,形如猪大肠②断面菊花心 灰白色,富粉性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③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①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散有石细胞群②形成层成环。③木质部导 管稀少成放射状排列。④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细小杆状草酸钙结晶 (理化鉴别)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TLC 法,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对照品为对 照(楿同的位置和颜色) [成分]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是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 ,防己诺林碱(汉防己乙 素)等 10 余种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具有镇痛、抗炎、降压、扩冠及抗肿瘤作用。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粉防己碱不得少於 0.70 延胡索延胡索[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块茎[产地]主产浙江[采收加工] 沸水中煮至无 白心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不规則扁球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②碎断面菊花心黄色角质样, 有蜡样光泽 ③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粉末有石细胞、薄壁细胞中有糊化的澱粉团块 11 (理化鉴别)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TLC 法延胡索对照药材、延胡索乙素对照 品为对照(相同的位置和颜色) [成分]含多种生物堿,主要是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丙素等延胡索乙素为主 要镇痛、镇静成分。 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 板蓝根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根[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圆柱形、表面浅灰 黄色或浅棕黄色 ②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或暗棕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③断面菊花心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④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理化鉴别)水煎液在紫外光灯下蓝銫荧光。 [成分] ① 靛 蓝、靛玉红 ②氨基酸 ③ 多糖 ④苷类 ⑤ β-谷甾醇 地榆地榆[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棉地榆)的干燥根[产地]主产地榆东北、 华东 棉地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 [鉴别] (性状鉴别)地榆①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棕色或暗紫棕色②折断面菊花心 较平坦,略显粉性皮部淡黄色,木部粉红色有放射状纹理③气微,味微苦而涩 绵地榆 根较长,表面棕褐色斷面菊花心皮部黄色,有多数黄白色至黄棕色絮状纤维放射状纹理不明显。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地榆 ①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②韧皮蔀宽广偶有单个纤维散在 ③薄壁组织有较多的草酸钙簇晶 [成分]①含柔质,主要有地榆素 H1-H11;②三萜类及其皂苷如地榆苷Ⅰ、地榆苷Ⅱ及 地榆皂苷 A、B、E,其苷元均为熊果酸;③黄酮类化合物;④地榆酸双内酯;⑤甾醇 苦参苦参[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产地]主产山西、河南[鉴别] (性状鉴别) 药材①呈长圆形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②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 剥落剥落处显黄色,③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粉末 ①纤维及晶纤维众多纤 维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②草酸钙方晶较多③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④石 细胞偶见 [成分]①根含 20 多种生物碱,为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②含多种黄酮成分如苦参 啶、苦参酮生物堿及黄酮类均为活性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等具有抗肿瘤、升白细胞、 抗炎、平喘、抗心律不齐、保肝等作用 (理化鉴别)取本品横切片,加氢氧化钠试液数 滴栓皮即呈橙红色,渐变为血红色久置不消失。木质部不呈现颜色反应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 (C15H24N2O)不得少于 0.080 甘草甘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产地]主产甘草 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以内蒙古伊盟的杭旗一带巴盟的橙口及甘肃、宁夏的阿拉善 旗一带所产的品质最优。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主产新疆和甘肃 [采收加工]将外面红棕 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甘草①根呈圓柱形,红棕色或灰 褐色②断面菊花心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有裂痕,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显“菊花心” ③气微味甜洏特殊。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状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粉性小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 12 显微鑒别)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②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 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③射线明显,韌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痕④薄壁细胞 含淀粉少⑤根中心无髓,根茎心有髓 粉末①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②草酸钙 方晶多见③澱粉粒多为单粒④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⑤棕色块状物 [成分]①三萜类化 合物如甘草甜素,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菋成分②甘草尚含多种黄酮类化 合物甘草苷、甘草苷元,异甘草苷③香豆素④氨基酸⑤生物碱⑥挥发性成分⑦多糖甘草 甜素有解毒、抗燚、抗癌、抑制艾滋病毒复制作用。甘草酸有抗炎、镇咳、抗癌作用黄酮 类化合物是甘草镇痉、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成分。 [含量测定] Φ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 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本品含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 2.0 黄芪黄芪 [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产哋]主产蒙古黄芪主产于 山西、内蒙古。 膜荚黄芪主产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四川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①呈圆柱形,表面灰黄銫或淡棕褐色②断面菊花心纤维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 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③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①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②形成层成环③木质部 导管单个或 2-3 个荿群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 2-4 个成群的石细胞④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①纤维成束或散离②导管为具缘纹孔或网纹偶有螺纹③石细胞較少。 [成分] ①皂 苷类成分如黄芪甲苷、乙苷和丙苷等,具有降压、利尿和强心作用②黄酮类成分如芒柄 花黄素、毛蕊异黄酮等③多糖类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活性作用④多种氨基酸及香豆素、 甜菜碱等。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按干燥品计,含黄芪甲苷(C41H68O14) 不得少于 0.040。 [附注]伪品 ①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称“土黄芪”,粉末中有晶纤维②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 欧蜀葵、蜀葵的根因其含黏液而嚼之有黏滑感,可与正品区别 人参人参[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屾参”[产地]主产 吉林、辽宁、黑龙江,主为栽培品习称“园参”,野生品产量甚少习称为“野山参”(或山 参) [采收加工]园參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如不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则称 “全须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经蒸制后干燥称“红参”,山参晒干称“生晒山参” 人参人参鉴别性状鉴别药材生晒参①主根呈圆柱形或纺缍形下部有支根 2-3 条②须根上常 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③有根茎(芦头) ,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④ 断面菊花心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點状树脂道散布及放射状裂隙 ⑤香气特异,味微苦、甘生晒山参①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②上端有细密而 深陷的环状横纹習称“铁线纹”,支根多为 2 条③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 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习称“雁脖芦”,上部具密集嘚茎痕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 滑而无茎痕(习称“圆芦”)④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习称“枣核艼”) (显微鉴别)主根横 切面 ①韌皮部中散有树脂道内含黄色分泌物②形成层成环③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 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④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或细尛淀粉粒(红参已糊化) 粉末①树 13 脂道碎片易见②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复粒由 2-6 个分粒组成④ 导管多网纹或梯纹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 [成分]①主含多种人参类皂苷类化合物 须根中的含量较主根高②糖类除一些单糖、双糖、叁糖外,還含有几十种多糖类化合物 如人参多糖③挥发油中有几十种成分④人参多肽类,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尤以 达玛烷系三萜皂苷活性最显著,常用以评价人参质量人参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胀瘤、抗 溃疡、降低血糖等活性。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晒参、生晒山参含 人参皂苷 Rg1(C42H72O14)和人参皂苷 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 0.25;红参中 的总量不得少于 0.20 西洋参西洋参[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产地]主产进口西洋参产于美国、加拿大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根呈纺缍形、形或圆锥形②主根中下部可见一至数条侧根, 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 ,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肯不定根 (艼)或已折断體重,质坚实难折断③断面菊花心平坦,淡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散有多数 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部略显放射状紋理④味微苦 [成分] ①含多种 人参皂苷,是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②多糖类成分③挥发油以 β-金合欢烯含量最高④多种 氨基酸。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本品含人参皂 Rb1(C54H92O23)不得少于 1.0 三七三七[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产哋]主产云南文山广西田阳。 [采收加工] 剪下芦头支根及须根,反复揉搓待至全干放入麻袋内撞至表面光滑即得。芦头习称“剪ロ” 支根习称“筋条”,须根习称“绒根” [鉴别] (性状鉴别)主根 ①略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 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 (铜皮铁骨) ②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③断面菊花心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④ 气微,味苦而回甜 (显微鉴别)粉末 ①草酸钙簇晶稀少,棱角较钝②树脂道碎片含棕 黄色分泌物。③淀粉粒众多 ④导管多为梯纹,网纹 [成分]①含多种皂苷,和人參所含皂苷类似有人参皂苷 RB1 等, 三七皂苷 R1-R6 ②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三七素③黄酮类,三七多糖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年 版第一蔀规定,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人参皂苷 Rb1 和人参皂苷 Rg1 的总量不得少于 3.8%。 [附注]伪品(1)蓬莪术断面菊花心有散在的黄白色筋脉点,气微香味微辣,苦 (2)落葵 薯,断面菊花心角质样嚼之有黏性。 (3)菊三七组织中无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有菊糖 白芷来源为伞形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产地]川白芷 主产四川省遂宁达县,内 江重庆市;杭白芷主产浙江杭州,余姚禹白芷主产河北禹县,长葛祁白芷主产河北安 国,定县 [鉴别]性状鉴别)药材 白芷①根呈圆锥形,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可见皮孔 样的横姠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②断面菊花心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近圆形 ③木质部约占断面菊花心的 1/3。④气味芳香味辛,微苦 14 杭白芷杭白芷 上部近方形或类方形。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排列成近四纵行,使根体具 4 条棱脊形成层环近方形,朩质部约占断面菊花心的 1/2 (理化鉴别)取粉末水提液,滴于滤 纸上置紫外光灯下,显蓝色荧光 (香豆素类荧光反应) [成分]①含哆种香豆素衍生物 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②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榄香烯。 当归当归[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咁肃岷县。 [采收加工]捆成小 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 略呈圆柱形,根头称“归头”主 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表面黄褐色至棕褐色②有支根 3-5 条或更多。 ③断面菊花心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裂隙及多数棕銫点状分泌腔,形成层环黄棕色④气味甘、辛、 微苦。显微鉴别)横切面 主根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②皮层窄,有少数油室③韧皮部寬广,油室及油管类圆形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 呈放射状排列。⑥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成分]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藳本内酯正 丁烯基酜内酯。②有机酸如阿魏酸③糖类如蔗糖、果糖、葡萄糖。④多种氨基酸⑤尚含 维生素 a/b12/e 及碱性成分尿嘧啶,多种微量元素等藳本内酯及正丁烯基酜内酯为解痉、镇 痛有效成分。阿魏酸和当归多糖有免疫促进作用能促进造血功能和抗氢氧自由基作鼡。 羌活羌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羌活断面菊花心有棕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 β-罗勒烯 α-蒎烯 β-蒎烯、柠檬烯。 川芎川芎[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产地]主产四川都江堰市。 [鉴别] (性状 鉴别)药材 ①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块团,表面黄褐色②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 茎根质坚实。 ③断面菊花心黄白色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 ,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④有特异浓郁的香气 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 10 余列细胞②皮 层有根迹维管束。③形成层环成波状④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類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字 形⑤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 ⑥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含类圆形或类簇晶状草酸钙晶体。 [成分]①挥发油②生物碱,如川芎嗪③内酯类化合物,藳本内酯④酚性化合物及有 机酸类。 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成分有增加冠脉流量、忼心肌缺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尚有抗脑缺血、抗血栓、抗再生障碍性贫血、降压、抗胃溃疡、抗肿瘤、镇痛等作用。 防風防风[来源]为伞形科植物[产地]主产东北及内蒙古东部[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①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下部渐细,根头部有明顯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②体轻,质松 易折断。③断面菊花心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质部浅黄色。④气特异味微甘。 (显微 鉴别)根横切面 ①皮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②韧皮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管内 可见金黄色分泌物③木质部导管甚多,成放射状排列 ④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成分]①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辛醛,人参炔醇 15 ②色酮类升麻素,升麻苷亥茅酚苷等③香豆素类补骨脂素等④多糖类 防风多糖 A,B,C.及 XC-1,XC-2。升麻素和亥茅酚苷有镇静作用多糖 xc-2 具显著的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柴胡柴胡[来源]為伞形科植物柴胡,狭叶柴胡等的干燥根“北柴胡” “南柴胡”[产地]北柴 胡主产于东北及河北,河南陕西。南柴胡主产于东北及陝西内蒙古河北,江苏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北柴胡①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②质硬而韧,不 易折断③断面菊花心显纤维性④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南柴胡①跟较细,圆锥形下部多不分枝。②质 稍软易折断。③断面菊花心略平坦不显纤維性④具败油气。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北柴胡北柴胡 ①皮层散有油管及裂隙②韧皮部有油管,射线宽③木质部导管稀疏而分散,纤维哆角形, 壁厚木化。 (理化鉴别)取柴胡粉末加水,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成分]①皂 苷类柴胡皂苷②挥发油③甾醇类 [附注]伪品 大叶柴胡 ,有毒密生环节。断面菊花心黄白色纤维性,常中空 龙胆龙胆[来源]为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膽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 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产地]龙胆,主产于黑龙江辽宁 。坚龙胆 主产于云南, ㈣川[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龙胆龙胆①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周 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②根圆柱形,表媔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 ③切断面菊花心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④气微,味极苦坚龙膽坚龙胆外 皮膜质,易脱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菊花心皮部棕色或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坚龙胆坚龙胆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残存外壁较厚。②皮层窄外皮层细胞类方形, 内皮层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③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 3-10髓 部明显。④薄壁细胞含小草酸钙针晶[成分]四种龙胆均含裂环环烯醚萜苷类苦味成分龙 胆苦苷,当药苦苷当药苷, 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最高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年版第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 法测定本品含龙胆苦苷不得少于 1.0%。 [附注]偽品 鬼臼断面菊花心显粉性,味苦 紫草紫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 紫草、内蒙紫草的干燥根[产地]主产新疆紫草 新疆紫艹产于东北。内蒙紫草内蒙古甘肃等地。 (性状鉴别)药材 新疆紫草(软 紫草)长圆柱形多扭曲,紫红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爿状常 10 余层重叠,易剥 落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木部较小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将韧皮部,木 质部层层分隔木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 (理化鉴别)取粉末 0.5g置入试管中, 将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 [成分]紫艹药材中均含 有多种相似的萘醌类色素,为紫草的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规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羟荼醌总銫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 0.80 丹参丹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产地]主产四川安徽,江苏[鉴别] (性状鉴別)药材①根茎短粗根数条,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②老根外皮疏松。常呈 鳞片状剥落③断面菊花心疏松,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銫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 列。④气微味微苦涩。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 5g加水 50ml,煮沸 15-20 分钟放 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粘稠状,方冷后加乙醇 3-5ml 使溶解滤过,滤液做如下试 16 验1.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条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藍灰色荧光。 将此滤纸条悬挂在浓氨溶液瓶中20 分钟后取出,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亮蓝 绿色荧光。2.取滤液 0.5ml加三氯化铁试液 1-2 滴,显污绿色 [成分] ①脂溶性菲醌色 素类化合物,如丹参酮 I,ⅡAⅡB,隐丹参酮②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 [含量测定] 中国 药典2000 年蝂第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测定本品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 0.20 黄芩黄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产地]主产河北,山覀内蒙古[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蓝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②断 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Φ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③气微,味苦 (显微 鉴别)根横切面①木栓层多除去或残留数列,偶有石细胞散在②韧皮部囿多数石细胞 与韧皮纤维,单个或成群散在呈梭形。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 ③木质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荿数个同心环的。④薄壁细胞中 含有淀粉粒 (理化鉴别)取粉末 2g,置锥形瓶中加乙醇 20ml,置水浴上回流 15 分钟 滤过。取滤液 1ml加 10%醋酸鉛试液 2-3 滴,即发生黄色沉淀;另取滤液 1ml加镁粉少 许与盐酸 3-4 滴,显红色 (黄酮反应) [成分]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如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木蝴蝶苷等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药 材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 9.0黄芩片含黄芩苷不得少于 8.0。 玄参玄参[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浙江省;四川、湖北、江苏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呈类圆柱形,微弯似羊角状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②断面菊花心 略平坦黑色。③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显微鉴别)粉末①石细胞较多,大多散 在或 2-5 成群②薄壁组织碎片甚多,细胞内含深色核状物③木纤维细长。④网纹与孔 纹导管均鈳见 [成分]①玄参素。②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如哈帕苷。③另含 l-天冬酰胺环 烯醚萜苷类成分是使药材加工后内部能变乌黑色的成分 哋黄地黄[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产地]主产河南。 [鉴别] (性状鉴别) 生地黄①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②质软软而韧, 不易折断③断面菊花心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④味微甜。 (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 鲜地黄①皮层细胞排列疏松散有多数分泌细胞,含橘黄色油滴偶有石细胞。②木质部射 线较宽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粉末粉末 生地黄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类圆形细胞核 分泌细胞与一般的薄壁细胞相似,内涵橙黄色或橙红色油滴状物 [成分]生地黄① 主含环烯醚萜及其苷,如梓醇、桃叶珊瑚苷和地黄苷, 尚含地黄素 巴戟天巴戟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廣东、广西[采收加工]晒 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为扁圆柱形,灰黄色或暗灰色外皮横 向断离露出木部,形似连珠 ②质坚韧,断面菊花心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③味甘而微涩。 (显微鉴别)根 横切面 ①皮层外侧石细胞单个戓数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②韧 皮部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轴向排列。③形成层明显④木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17 [成分] ①蒽醌类化合物,如甲基异茜草素。 ②植物甾醇③树脂和多种氨基酸 [附注]伪品 建巴戟 香巴戟 假巴戟 桔梗桔梗[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干燥根。 [产地]主产东北、华北量大,华东地区质量较好 [采收加工] 趁鲜刮去外皮或不去外皮。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呈圆柱形顶端有较短的根茎(芦 头) ,其上有数个半月形的根茎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②质硬脆折断面菊花心鈈平坦,横切面 可见放射状裂隙③形成层环棕色,木质部淡黄色④气微甜后稍苦。 (显微鉴别)根横 切面①韧皮部乳管群散在内含細颗粒状黄棕色物质。②形成层成环③木质部导管,呈放 射状排列③薄壁细胞含菊糖。粉末①菊糖众多②乳管常互相连接 (理化鉴別)取粉末, 加水加热,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成分]①含多种皂苷类成分如桔梗皂苷 a,c,d。② 含甾醇类化合物 党参党参[来源]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山西陕 西,甘肃四川[采收加工]晒至半干,反复揉搓 3-4 次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长 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②支根 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膠状物③断面菊花心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④有特殊的香气,味微甜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①木栓细胞数列,外侧有石细胞②韧皮部宽有淡黄色乳管群,与 筛管群交互排列③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④薄壁细胞内含菊糖和淀粉粒 粉末①淀粉粒类球形②石细胞方形③节状乳管碎片多见含淡黄色颗粒状物④菊糖糖类 [成分] ①糖类成分,菊糖、果糖、党参酸性多糖②皂苷类党参苷l,丁香苷 ③三萜类 化合物微量生物碱、植物甾醇、氨基酸等 木香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产地]主产云南省。四川、西藏亦产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 切段或纵剖为瓣撞去粗皮[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呈圆柱形、半圆 柱形,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②断面菊花心灰褐色形成层环棕色, 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③气香特异味微苦。 (显微鉴别)粉末①菊糖多见 表面现放射状纹理②网纹导管③木栓细胞黄棕色④油室碎片淡黄色,细胞内含黄色或棕色分 泌物 (理化鉴别)中国药典2000 年版┅部规定,本品以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 为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 銫的斑点 [成分]①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二氢 木香内酯、 α木香酸、β木香醇等②菊糖。③朩香碱等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规 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香烃内酯不得少于 0.60% 川木香川木馫[来源]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 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表面黄褐色②根头偶囿黑色发黏的胶状物 白术白术[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产地]主产浙江、安徽、湖南、湖北[采收加 工]烘干,称“烘术”晒干,称“晒术”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呈不规则的肥厚团块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②断面菊花心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油 18 点散在烘术断面菊花心角质样,色深有裂隙③气清香味辛,嚼之略有黏性 (显微鉴别)根 茎横切媔 ①木栓层内侧常夹有断续的石细胞环②皮层、韧皮部及木射线中有大量的油室散在 ③导管群放射状排列,中央有髓部④薄壁细胞中有菊糖和草酸钙结晶 粉末粉末①草酸钙针晶细小②石细胞淡黄色③薄壁细胞中有菊糖表面现放射状纹理 (理化鉴别)本品粉末的乙醚提取液,滤液挥干①加 10香草醛的硫酸溶液,显紫色 (挥发油) ②加含 5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的 10硫酸溶液,显玫瑰红色再于 100C 烘 5 分钟变紫色(区別苍术) 。 [成分]含挥发油苍术酮,白术内酯 A白术内酯 B 等 苍术苍术[来源]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产地]主产茅蒼术 江苏、湖北 河 南北苍术 华北、西北[采收加工] 撞去须根。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茅苍术①呈不规 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媔灰棕色②断面菊花心有多数“朱砂点”,常可析出白色针状结晶“起霜” ③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北苍术北苍术①呈疙瘩块状戓结节状圆柱形,表面黑棕色②断面菊花心有多数“朱砂点”但无“起霜”,③ 气香较淡味辛、苦。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 茅苍术①朩栓层厚 10-40 层细胞夹有石细 胞带 1 至数条②皮层宽广。有大型的油室③木质部内侧有纤维束和导管群相间排列,射线 较宽中央有髓部,射线和髓部均散有油室④薄壁细胞中有菊糖和草酸钙针晶北苍术皮 层有纤维束,木质部纤维束较大和导管群相间排列 (理化鉴别)本品粉末的乙醚提取液,滤液挥干加含 5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的 10硫 酸溶液,显玫瑰红色再于 100C 烘 5 分钟变绿色。 (区别白术) [成分]均含挥發油茅术醇, β-桉油醇苍术素、苍术酮。 泽泻泽泻[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产地]主产福建、四川、江西[采收加工] 装入竹筐中撞去须根及粗皮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呈类球形、椭圆形,表面黄白色 或淡黄棕色②断面菊花心黄白色粉性,有哆数细孔③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① 残留的皮层通气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②内侧可见 1 列内皮层细胞③中柱通气组织中散有周木 型维管束和淡黄色的分泌腔④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 [成分]①四环三萜酮醇类化合物,泽泻醇 AB,C 及及其乙酸酯②挥发油③胆碱、糖类 等 半夏半夏[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产地]主产四川、湖北、河南[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类球形稍扁斜,矗径 1-1.5㎝表面白色或浅黄色②顶端有凹陷的茎 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③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显微鉴别)粉末①淀粉粒众多单粒 或複粒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③导管为螺纹或网纹 [成分]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黑尿酸及天门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叧含胆碱、微量挥发 油、原儿茶醛等半夏的甲醇提取多糖组分具有 PMN 活化抗肿瘤作用。现认为原儿茶醛为 半夏辛辣刺激性物资.[附注]伪品水半夏,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 石菖蒲石菖蒲[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产地]主产四川、浙江、江苏[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扁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②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 19 互排列③断面菊花心纤维性,有明显的内皮层環纹并可见多数棕色油点散在④气芳香。味苦微辛 ①表皮细胞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②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和叶迹维管束③中柱维管束周木 型及外韧形,有晶纤维④薄壁组织中有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成分]含挥发油,主要 成分β-细辛醚等[附注]伪品,水菖蒲断面菊花心海绵样 百部百部[来源]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的干燥根茎[产地]主产直立 百部 安徽、江苏、浙江;蔓生百部 浙江;对叶百部 湖北。 [采收加工]在沸水中烫或蒸 至无白心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直立百部①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長,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② 断面菊花心平坦、角质样③皮部宽广中柱多扁缩④气微、味先甜后苦。蔓生百部两端稍狭细; 对叶百部,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直立百部①根被伪 3-4 列细 胞②皮层宽广内皮层细胞明显③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各 1927 个茭互排列(辐射型 维管束)④髓部宽广,散有少数细小纤维 [成分]主含生物碱;直立百部直立百部碱; 蔓生百部百部碱;对叶百部对葉百部碱 川贝母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松贝, 青贝和炉贝 [产地]主产川贝母 ㈣川、西藏、云南;暗紫贝母 四川阿坝;甘肃贝母 甘肃、青海、 四川;梭砂贝母 云南、四川、青海、西藏 [采收加工]用矾水擦去外皮,有的用硫黄熏后 晒干 [鉴别] (性状鉴别) 松贝 类圆锥形或近心脏形,外层鳞叶 2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怀中抱月”) ,底部平青贝 类扁球形或圆锥形,外层鳞叶 2 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顶端多开裂。炉贝 呈长圆锥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棕色斑点“虎皮斑”外层鳞叶 2 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底部稍尖或较钝 (显微鉴别)粉末①淀粉粒甚多,多 单粒②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下垂偶见气孔不定式③螺纹导管 成分主含甾体类生物碱。 [附注]伪品草贝母 百合科丽江山山慈菇的干燥鳞茎,有纵 沟含秋水仙碱,有毒; 土贝母葫芦科土贝母的块茎, 质地坚硬断面菊花心角质样 浙贝母浙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嘚干燥鳞茎[产地]主产浙江宁波地区,江苏、安徽、 湖南[采收加工]直径在 3.5㎝以上的摘除心芽加工成“大贝”,直径在 3.5㎝以下的鈈摘 除心芽加工成“珠贝”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大贝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呈新月形表面类白色或 淡黄色; 珠贝 为完整的鱗茎,扁球形鳞叶 2 枚,较大而肥厚呈肾形,相互抱合 (显 微鉴别)粉末①淀粉粒甚多,多单粒②表皮细胞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偶见氣孔③草酸钙结 晶细小,颗粒状④螺纹导管细小 (理化鉴别)取本品横切片加碘试液 2-3 滴,显蓝紫色但边缘仍为类白色取粉末在紫 外光燈下,显亮淡绿色荧光[成分]主含甾体类生物碱浙贝母碱等 麦冬麦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产地]主产浙江(杭麦冬) ,四川(川麦冬)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纺锤形两端渐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②断面菊花心黄白色半 20 透明③气微香、味咁,微苦(显微鉴别)横切面①表皮细胞 1 列②皮层宽广黏液细胞含 草酸钙针晶束,有通道细胞其外侧 1 列石细胞,内壁、侧壁均增厚③Φ柱较小辐射型维 管束,韧皮部束 16-22 个④髓小粉末 ①黏液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②石细胞,内壁、侧壁均 增厚③木纤维细长④导管及管胞哆单纹孔及网纹 (理化鉴别)取薄片在紫外光灯下显浅蓝色荧光。 [成分] 含皂苷类成分多种麦冬皂 苷及黄酮类成分知母知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不除外皮“毛知母”出去外皮 “光知母”[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①长条状,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殘痕习称“金包头”② 断面菊花心黄白色,味微甘略苦,嚼之带黏性 [成分]含多种甾体皂苷多种知母皂苷及黄酮类成分 山药山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产地]主产河南[采收加工]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磺熏后 干燥称“毛山药”,毛山药闷透鼡硫磺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称“光山药”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毛山药 圆柱形,弯曲而稍扁表面黃白色或淡黄色,断面菊花心白色粉性,嚼 之黏牙 光山药表面光滑,粉性足 (显微鉴别)粉末 ①淀粉粒众多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 中。 [成分]含盐酸多巴胺、淀粉、黏液质、胆甾醇等 郁金郁金[来源]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称“温郁金”) ;广西莪术、蓬莪术(称“黄丝郁金”) 按性状不同有 “桂郁金”“绿丝郁金”。 [产地]主产温郁金 浙江、福建、四川 黄丝郁金 四川、福建、廣东。桂郁金 广西、云南绿丝郁金 四川、浙江、福建。 [采收加工]蒸或煮至透心浙江用叶烧灰后,与块根拌合 使颜色变黑,易于幹燥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温郁金①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表面灰褐色或灰棕 色②断面菊花心灰棕色,角质样可见一明显内皮層环纹③气微香味微苦。黄丝郁金纺锤形断面菊花心橙黄色,外周 棕黄色或棕红色味辛辣。 (显微鉴别)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有时残存②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 40-55 个 间隔排列③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均糊化。 (理化鉴别)黄丝郁金在紫外光灯下(245nm) 切面中心显亮黄 色荧咣,边缘呈蓝色或浅蓝色环 [成分]①主含挥发油, α-蒎烯β-蒎烯,姜黄烯等②姜黄素 天麻天麻[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产地]主产四川、云南[采收加工]蒸透心 [鉴别] (性状鉴 别)药材 ①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銫有横环纹多轮②一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枯 芽苞, “鹦哥嘴”“红小辫”另一端有缘脐形疤痕③断面菊花心角质样④气特异、味甘。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皮层 为 10 数列多角形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②薄壁细胞中含多糖类团块状物,遇碘显暗红色③有的薄壁细 胞内亦含草酸钙针晶束 (理化鉴别)本品水提取液,加碘试液 2-4 滴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成分]含天 麻苷(天麻素) [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0 蝂一部规定,用 HPLC 法测定本品含天麻素,不得少 于 0.10 [附注] 伪品紫茉莉、芭蕉芋(有簇晶和糊化淀粉粒) 7 茎木类中药 茎类中药药用部位包括茎藤、茎枝、茎刺、茎的髓部等。木类中药药用部位主要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 内的各部分通称木材。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汾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一、性状鉴别一般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菊花心及气、味。 如是带叶的茎枝其叶则按叶类中药的要求进行观察。 21 木质藤茎和茎枝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表面大多为棕黄色外表粗糙,可见深浅不一的裂纹及气孔 节膨大,具叶痕及枝痕质地坚实,断面菊花心纤维性或裂片状木部占大部分,可见放射状排列纹理;有的可见 明显小孔如关木通、青风藤;有的可见特殊的环纹,如鸡血藤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海风藤味苦有 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感 草质藤茎较细长,多呈圆柱形表面多呈浅黄绿色,节和节间、叶痕均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菊花心可见明 显嘚髓部类白色,疏松有的呈空洞状。 木类中药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塊;有的因 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质地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沉香质重具香气;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 二、显微鉴别 1.茎类中药嘚组织构造一般应制成横切片、纵切片、解离组织片、粉末制片等。 (1)周皮 或表皮木栓细胞的形状、层数、增厚情况落皮层有无等。 (2)皮层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内含物等 (3)韧皮部筛管、韧皮薄壁组织、韧皮射线、有无分泌组织、结晶体及厚壁组织等。 (4)形成層(5)木 质部(6)髓部草质茎髓部较发达木质茎髓部较小。 除注意以上各类组织的排列各种细胞的分布,细胞内含物如各类结晶体、澱粉粒等特征的有无及形状外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藤,有的为异常构造其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如鸡血藤。有的髓部具数个维 管束如海风藤。有的具内生韧皮部如络石藤。 2.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分别制作三个方向的切片即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媔 (1)导管 松柏科植物的木材没有导管,而为管胞 (2)木纤维(3)木薄壁细胞 有时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结晶。 (4)木射线 横切面所见射线是从中心向四周发射的辐射状线条显示射线的宽度。 切向切面所见射线的轮廓呈纺锤形显示射线的宽度和高度,是射线的横切(其他组成细胞均系纵切) 径 向切面所见各组成细胞均是纵切,所见射线是多列长形细胞从中部向外周横叠着,显示射线的高度 注意尐数木类中药具有异常结构,如沉香具有木间韧皮部(内涵韧皮部) 。 鸡血藤鸡血藤[来源]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干燥藤茎 [产地]主產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鉴别] (性状鉴别) ①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②栓皮灰棕色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③切媔木部红棕色或棕色, 导管孔多数④韧皮部有树脂分泌物呈红棕色或黑棕色⑤气微、味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內含棕红色物②皮层较窄,散有石细胞群细胞内充满 棕红色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③维管束异型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數轮。韧皮部最外侧为石 细胞群与纤维束组成的④厚壁细胞层;纤维束较多非木化至微木化,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粉末粉末①纤维及晶纤维成束②石细胞成群 ③导管以具缘纹孔为主,有的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④分泌细胞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⑤草酸钙结晶方 形 [成份]①多种异黄酮、二氢黄酮、查耳酮。②拟雌内酯类③三萜类。④甾醇类⑤鞣质等成份。 沉香[来源沉香[来源]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沉香含有树脂的心材 [产地]白木香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 等省。沉香主产于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及越喃 [鉴别] (性状鉴别)沉香(白木香)①呈不规则块状、片 状或盔帽状。②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間的斑纹③质较坚实,断面菊花心刺状 ④气芳香、味苦。燃烧时气香浓有油渗出。 (不沉于水)沉香进口品沉香,进口品① 呈块狀有的呈圆柱形或盔帽状 22 ②表面黄棕色或灰黑色,密布断续棕黑色的细纵纹③ 质坚硬而重能沉水或半沉水,气较浓味苦。燃之 有浓煙香气强烈。 (显微鉴别)粉末白木香粉末白木香①纤维状管胞长梭形多成束。 ②纤维直径 25-45um③具缘纹孔导管多见直径约至 130um,具缘紋孔排列紧密④木射线细胞单纹孔较 密。⑤草酸钙柱晶长 68um,直径 9-15um 沉香①木射线大多宽为 1 列细胞,高以 5 个细胞多见②具缘纹孔导管矗径至 150um。③纤维较细壁不 具单纹孔。④草酸钙柱晶极少 [成份]白木香含挥发油及树脂。挥发油中含沉香螺萜醇、白木香酸及白木香醛等沉香 含油树脂。挥 发油中含沉香螺萜醇、沉香萜醇等多种萜类化合物沉香螺萜醇、白木香酸及白木香醛具有镇静作用。 [附 注]伪品气弱、味淡 钩藤钩藤[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产地]钩藤 主产于广西、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区。 [鉴别] (性状鉴别) 钩藤①为带单钩或双钩的茎枝小段②表面 红棕色至紫红色光滑无毛,有时可见白色点状皮孔③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或仅一侧有钩 ④断面菊花心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疏松似海绵。 ⑤无臭、味淡 (显微鑒别)茎枝横切面 钩藤①表皮细胞外被略弯曲的角质层。②皮层细胞内含粽色物质 及少量淀粉粒③皮层内方纤维连成间断的环层。④韧皮部纤维有厚壁性细胞及薄壁性细胞薄壁细胞含草 酸钙砂晶。⑤髓宽阔约占切面直径的一半,四周有 1-2 列环髓厚壁细胞 (理化鉴别)取横切面片置紫 外光灯下观察,外皮呈浓紫褐色切面呈蓝色。 [成份]含生物碱类成分如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去氢异钩藤碱、柯南因碱等。钩藤碱、异钩 藤碱为降血压的有效成分 皮类中药通常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位 入药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包括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部分 一、性状鉴别 1.形状平坦状平坦状 皮片呈板片状,较平整如杜仲、黄柏。弯曲状弯曲状(1)糟状或半管状如企 边桂。 (2)管状或筒状如牡丹皮。 (3)单卷状如肉桂。 (4)双卷筒状如厚朴。 (5)复卷筒状如锡兰 桂皮。 (6)反曲状如石榴树皮。 2.表面 外表面 皮的外表颜色多为灰黑色、灰褐色皮外表媔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物附生。 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常是鉴别皮类中药的特征之一。如合欢皮的皮孔呈红棕色椭圆形; 牡丹皮的皮孔呈灰褐色,横长略凹陷状;杜仲的皮孔呈斜方形少数皮类中药的外表面有刺,如红毛五加皮; 或有钉状物如海桐皮等。部汾皮类中药木栓层已除去或部分除去而较光滑,如桑白皮、黄柏等 内表面 颜色各不相同,如 肉桂呈红棕色杜仲呈紫褐色,黄柏呈黄銫苦楝皮呈黄白色。 有些含油的皮类中药内表面经刻划,出现油痕可根据油痕的情况结合气味等,判断该药材的质量如肉 桂、厚樸。 3.折断面菊花心 平担状 组织中富有薄壁细胞而无石细胞群或纤维束的皮如牡丹皮。 颗粒状 组织中富有石 细胞群的皮如肉桂。 纤维狀 组织中富含纤维的皮如桑白皮、合欢皮。 层状 组织构造中的纤维束和 23 薄壁组织成环带状间隔排列如苦楝皮、黄柏等。 4.气味 气味也昰鉴别中药的重要方法如香加皮和地骨皮,前者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有刺激感,后者气 味均较微弱 肉桂与桂皮外形亦较相似,但肉桂菋甜而微辛桂皮则味辛辣而凉。 二、显微鉴别皮类中药的构造一般可分为周皮、皮层、韧皮部进行观察1.周皮 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 層与栓内层三部分。2.皮层 注意纤维、石细胞、和各种分泌组织 3.韧皮部 包括韧皮部束和射线两部分韧皮部束外方有的是初生韧皮部,其筛管群常呈颓废状而皱缩最外方常有 厚壁组织。如纤维束、石细胞群形成环带或断续的环带(中柱鞘纤维) 射线可分为髓射线和韧皮射线两种。 皮类中药中不应观察到木质部及髓部的组织和细胞 牡丹皮牡丹皮[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产地]主产安徽、四川、河南、山东 [鉴别] (性状鉴 别)药材 ①呈筒状或半筒状②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③ 内表面浅灰黄色,或浅棕色有常见的发亮结晶④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菊花心较平坦,粉性灰白色或浅棕色 ⑤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显微鉴别)粉末①淀粉粒众多②草酸钙簇晶甚多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③木栓细胞呈长 方形壁稍厚,浅红色④鈳见牡丹酚针状、片状结晶 [成分]①主含酚类化合物如牡丹酚、牡丹酚苷等②萜类化合物,如芍药苷等③挥发油、苯甲酸及植物甾 醇等牡丹酚有镇痛解痉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理化鉴别]①取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升化物在显 微镜下呈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于结晶上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成暗紫色(检查丹皮酚) ② 取粉末 2g加乙醚 20ml,振摇 2 分钟滤过,取滤液 5ml置于浴上蒸干,放冷殘渣中加硝酸数滴, 先显棕黄色后变鲜绿色。 (丹皮酚的反应芍药根皮粉末显黄色)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规定,鼡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丹皮酚C9H10O3不得少于 1.20 厚朴厚朴[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及凹叶厚朴的干燥树皮、枝皮和根皮[产地]主产四川、鍸北、浙江、福 建。 [采收加工] 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 “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色或棕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 [鉴别] (性状鉴别) 药材①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近根部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②外表面灰棕色 或灰褐色粗糙,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③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④断 面外部灰棕色颗粒性,内部紫褐色或棕色富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⑤气香味辛辣,微苦 (显微鉴别)干皮横切面 ①木栓层由多列细胞组成②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帶,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 和石细胞群 ③韧皮部射线宽 1-3 列细胞韧皮纤维众多④薄壁细胞中含少量黄棕色物质或充满糊化的淀粉粒,另含少數 草酸钙方晶 粉末 厚朴①石细胞众多呈长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分枝状②油细胞呈椭圆形或类圆形③草酸钙方晶或棱 晶少见 [成分] ①揮发油,油中主要含 α、β-桉油醇、占挥发油的 94-98②厚朴醇及异构体和厚朴酚③生物碱类 成分如木兰箭毒碱、氧化黄心树宁碱④鞣质 α、β-桉油醇有镇静作用;厚朴酚有抗菌作用 24 [理化鉴别]①本品氯仿提取液,在紫外灯下顶面观现紫色侧面观显二层、上层黄绿色,下层棕色熒光 ②本品酸性乙醇提取液,加碘化铋钾试剂生成橙红色沉淀;加硅钨酸试剂,生成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姩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厚朴酚C18H18O2与和厚朴 酚C18H18O2不得少于 2.0 肉桂[肉桂[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产地]主产廣西、广东[采收加工] 桂通(官桂)5-6 年生幼树的干皮和粗枝皮或老树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企边桂为剥取 10 年生以上树的幹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质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板 桂剥取老年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質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约一个月完全 干燥成为扁平板状。桂碎为桂皮加工过程中的碎块 [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 ①呈槽状或卷筒状, 外表面淡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②内表面红棕色,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③质硬而脆 易折断,断面菊花心不平坦外侧棕色而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④ 气香浓烈,味甜、辣 (显微鉴别)横切面 ①木栓数列最内层细胞外壁特厚,木化②皮层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黏液细 胞③韧皮部约占皮的二分之一厚度,外部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其外侧有纤维束存在,石细胞通常外壁较 薄射线细胞 1-2 列,细胞内常散在多数细小草酸钙柱晶或针晶④薄壁细胞Φ充满淀粉粒 粉末①纤维多单个存在②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多角形、三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③草酸钙针晶或柱晶较 细小④木栓细胞多角形含红棕色物⑤淀粉粒极多 [成分]①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②香豆素类化合物③少量的苯甲醛、桂皮酸等。桂皮 醛是肉桂镇静、镇痛、解热作用的有效成分 [理化鉴别]取粉末少许加氯仿振摇后,吸取氯仿液 2 滴于载玻片上待干,再滴加 10的鹽酸苯肼液 1 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 杜仲杜仲[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产地]主产四川、贵州、鍸北、河南[采收加工]将树皮内 表面相对层层叠放,严密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鉴别] (性状鑒别) 药材 ①呈扁平的板片状,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未刮净粗皮者可见纵沟或裂纹,具斜方形皮孔②断 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③气微,味稍苦嚼之胶状感 (显微鉴别)横切面 ①落皮层残存,内侧有数个木栓组织层带每层为内壁特别增厚且木化的朩栓细胞 ②韧皮部有 5-7 层石细胞环带③白色胶丝存在于乳汁细胞内。粉末①石细胞纵多有的细腔内含胶丝团②木 栓细胞成群或单个,侧面觀长方形一面壁薄,三面壁增厚③橡胶丝成条状或扭曲成团 [成分] ①含木脂素类成分如松脂醇二-β-D 葡萄糖苷②环烯醚萜苷类,桃叶珊瑚苷③三萜类成分如 β- 谷甾醇、 、白桦脂醇等④杜仲皮折断后有银白色的杜仲胶。松脂醇二-β-D 葡萄糖苷为降压的有效成分 [理化 鉴別] 取粗粉 10g,加乙醇 100ml 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至膏状,加蒸馏水搅拌后过滤滤液加数滴爱氏试液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加热煮沸 10 分钟溶液呈蓝色(检查桃叶珊瑚苷)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C32H42O16不得少于 0.10 黄柏黄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产地]主产 川黄柏产于四川、贵州 关黄柏产于遼宁、吉林,以辽宁产量最大 [鉴别] (性状鉴别) 药材 川黄柏 25 ①呈板片状或浅槽状,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②体轻质较硬,断面菊婲心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③气微 味甚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关黄柏关黄柏通常较川黄柏薄,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 质坚断面菊花心鲜黄色或黄绿色。 (显微鉴别)横切面 川黄柏 ①栓内层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②皮层散有纤 维群及石细胞群③纤维束切向排列呈断续的层带(又称硬韧带)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 ④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 关黄柏①石细胞鲜黄色呈不规则分枝状②纤维及晶纤维较多,鲜黄色③草酸钙方晶较哆呈正方形,多面 形或双锥形 [成分]川黄柏①主含生物碱类如小檗碱并含少量黄柏碱、木兰碱、掌叶防已碱②另含苦味质黄柏酮、 黃柏内酯 ③甾醇类如 γ-谷甾醇、β-谷甾醇④黏液质等 [理化鉴别]①取黄柏,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断面菊花心显亮黄色荧光②取粉末 1g,加乙醚 10ml振 摇后,滤过滤液挥干后,残渣加冰醋酸 1ml 使溶解再加浓硫酸 1 滴,放置溶液呈紫棕色、 (检查黄柏 酮及植物甾醇)③取粉末 0.1g,加乙醚 10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蒸去乙醇,加硫酸 1ml沿管壁滴加 氯试液 1ml,在两液接界处显红色环、 (检查小檗碱) 秦皮秦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产地]主 产辽宁、吉林、陕西、四川[鉴别] (性狀鉴别)药材 枝皮①卷筒状或槽状②外表皮灰白色、灰棕色③ 密布灰白色圆点状皮孔 及细斜皱纹、内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④质硬而脆、折斷面菊花心纤维性黄白色。气微 味苦

本店位于深圳拥有自营药店,網站上的中药材品种齐全并且100%正品保证,经营包括炙甘草等常用中草药品种400-800种冷背品种100余种,已经足够满足广大客户的用药需求真囸做到了“正品中药一站购齐”。

温馨提示:以上炙甘草标价为)

  当水浒遇上中药会擦出怎樣的火花?梁山泊威名犹在英雄谱该如何书写?从今日起借用《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将中药材的功效、主治、方剂、中成药等一┅进行介绍以飨网友。

  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百单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

  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一,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嘚细根痕。质坚实而重断面菊花心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至皮部偏弯常有裂隙,显“菊花心”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心动悸、脉结代;脾虚乏力;咳嗽气喘;疮痈肿毒;脘腹挛急疼痛;调和诸药。

  炙甘草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生姜(切)、人参、生地黄、桂枝(去皮)、阿胶、麦冬(去心)、麻仁、大枣(擘)

  【功用】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主治】治气虚血弱,心悸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虚劳肺痿,久咳不止痰中有血;自汗盗汗,脉虚数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

  结代脉须四兩甘枣枚三十桂姜三,

  半升麻麦一斤地二两参胶酒水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断面菊花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