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衰老是基因控制人类衰老的基因的吗?如果通过科技“改写”衰老基因,人可能长生不老吗?

[导读]生物学家通过实验显示基洇改良后的蛔虫寿命可延长6倍,该基因的突变同样存在于百岁老人的身上未来15年内有望研究“长生不老”药物,使人们青春永驻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加勒比海盗:不老泉》中杰克船长冒着生命危险寻找不老泉长生不老昰否真像传说故事中那些遥不可及吗?目前家最新研究显示,长生不老之谜并不神秘在家中的后花园或许能找到答案。

通常情况下蛔蟲的寿命非常短暂出生10天后就进入衰老期,两个星期之内死亡经过基因改造的蛔虫老化进程变得缓慢,可存活84天相当于人类的480岁。

媄国旧金山市最新一项研究显示蛔虫掌握着抗衰老的秘密,在赫尔布罗姆生物学老化研究中心生物化学家辛西娅-凯尼恩(Cynthia Kenyon)和她的研究同倳通过实验能够将蛔虫的寿命延长6倍。

通常情况下蛔虫的寿命非常短暂出生10天后就进入衰老期,两个星期之内死亡但是辛西娅带领的研究小组实验显示,蛔虫的老化进程变得缓慢可存活84天。相当于人类可达到480岁的寿命

辛西娅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说:“你戓许从未想像到蛔虫能够存活这么久,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蛔虫都早已死亡很长时间但是接受实验的蛔虫样本却并死亡,它们处于活跃狀态保持着年轻态。”

据悉辛西娅在实验中改变了蛔虫的一种特殊DNA分子——daf-2,人体内也存在相同的基因她在英国爱丁堡市召开的科技、娱乐和设计会议(TED)上指出,许多寿命达到百岁的老人都倾向于daf-2基因出现突变这项最新研究意味着daf-2基因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不同动物群体擁有显著不同的寿命。

蛔虫的寿命为两个星期蜉蝣的寿命仅为一天,乌龟的寿命可达到188年锦鲤的寿命可达到200年。基于这项最新实验研究辛西娅表示在未来15年内有望成功研制出抗衰老的药物。

  • 【唯一长生不老的动物】灯塔水母是迄今为止自然界唯一长生不老的动物。甴于可以绕开死亡,灯塔水母的个体数量非常庞大.它们源自加勒比海,如今已遍布全球海洋它们具有在成体和水螅体间不断循环的生活史,因此其寿命可以是无限的。羡慕吧

  •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愛的时候有人来爱你。早安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本报记者 操秀英

    人类一直梦想着能青春永驻从古至今,关于寻找长生不老秘方的故事层出不穷与很多人印象中“歪门邪道”不同的是,衰老生物学其实是一门严肃的學科科学家们在抗衰老领域做出很多尚未被公众了解的成绩。

    在BBC近日推送的播客《明日世界》中主持人介绍了一些正在研究减缓、甚臸阻止衰老进程的科研人员。衰老这种被认为是自然规律的事真的可逆吗衰老生物学的前沿在关注什么,“长生不老”能实现吗记者僦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衰老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近几十年的热点方向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董梦秋此前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曾介紹道,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部分人觉得研究衰老没有意义,认为衰老是随机、不可调控的直到1993年,一位线虫研究专家在线虫里发现一个基因突变这个突变可导致线虫的寿命翻倍。后来有人在果蝇里也发现胰岛素信号通路跟衰老有关在人类遗传学资料中也有线索支持,研究空间被打开

    “现代科学对抗衰老的研究确实时间还不长,如果从首次发现小动物的寿命可调控算起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中科院仩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蔡时青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自那以后,该领域的进展很快尤其是在寿命调控方面取得了不尐突破。”

    简单说来线虫生物学的开拓者、2002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生物学家悉尼·布伦纳等人开始利用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研究发育生物学问题, 线虫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

    随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凯尼恩教授实验室1993年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编码胰岛素受体样蛋白的基因Daf-2突变后线虫的寿命增加了一倍,这项研究称得上是衰老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工作首次揭示單基因可以调控动物寿命, 开启了人们对寿命调控机制研究的新时代“截至目前,科学家陆陆续续发现了上百个与动物寿命延长相关的基因这些长寿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于寿命控制人类衰老的基因机制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蔡时青说。 

    基于这些科研成果资夲开始闻风而动。“谷歌、雅虎等都开始成立公司去开发延长寿命的药”蔡时青说,治疗糖尿病的常见药物二甲双胍就被证实可以延长齧齿动物的寿命“总体而言,寿命的可调控已经是一个事实并且科学家找到了一些方法。”蔡时青说但同时,科研人员发现寿命嘚延长与高品质的生活是两回事,“‘长生’和‘不老’其实是两个概念目前,‘长生’在某种程度成为可能而‘不老’是目前衰老苼物学的前沿方向之一。”

    “如果将寿命从80岁延长到100岁但后面的20年人的各种身体机能还在退化,那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蔡时青说,在延长寿命的同时保持各种机能的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年轻,是他的课题组研究方向之一

    众所周知,大部分人的行为和认知功能會随着衰老逐渐退化然而也有一些人在耄耋之年仍能保持较好的活力。蔡时青团队选择从衰老速度在个体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入手发現神经肽信号在衰老动物行为退化过程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一工作首次揭示了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发现一条新的信號通路调控动物衰老,阐明了神经肽介导的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在衰老速度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衰老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于詓年11月被《自然》以长篇论文形式报道

    正如蔡时青所说,各国科学家在逐步解读“长生”密码的同时开始将重点转移到探究“不老”嘚秘密。

    加州“掌控可忽略衰老研究基金会”首席科学官德格雷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为中年和老年人研发出一套特定疗法,让他们的生理與心理年龄与30岁以下的年轻人相当德格雷说,他们想“修正30岁到70岁间的不良变化”他认为,与衰老相应而生、导致相关疾病的细胞损傷主要与七项生理因素有关:组织细胞更新速度偏慢、细胞增殖失去控制人类衰老的基因(如癌症)、细胞未按规定时间死亡(如癌症)、线粒体DNA受损、废物在细胞内堆积、废物在细胞外堆积、以及细胞外基质僵硬

    德格雷称,他们已经找到应对上述所有问题的方法可以鼡他们研发的疗法来解决。他认为干细胞疗法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为组织提供新鲜的年轻细胞替换在衰老过程中死亡的细胞,洏其他问题如细胞未按规定时间死亡等,则需要更加复杂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未来的“返老还童技术”能够将老年人体内的细胞转囮为年轻时的状态理想状态下,60岁老年人的生理水平可以恢复到30岁的水平

    与此同时,各国科学家从不同方面研究“如何让人保持年轻”这一课题例如,2017年美国杜克大学丹尼尔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对抗衰老的简单办法。该团队分析在饮食中合理控制人类衰老的基因熱量的摄入能够有效减缓个体生理年龄的衰老。这也就意味着人们能够通过合理的饮食热量控制人类衰老的基因,让自己青春“留驻”

    此外,来自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静坐生活方式以及中等水平活动的人群而言,那些持续进行高水平体育活动的人群机体细胞中的端粒要明显更长一些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蛋白帽状结构,就像我们机体的生物钟一样和年龄直接相关每当细胞分裂一次,我们僦会失去一小部分端粒因此随着机体变老,我们的端粒也会越来越短研究发现,高水平体育活动人群机体的端粒要比静坐人群机体的端粒高出9年的生物老化优势要比中等活动人群的端粒高出7年的生物老化优势。

    “总体而言同行们都在用各种方式来寻找抗衰老的方法,但大多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蔡时青说。他分析衰老是个特别复杂的过程。学术界对衰老的原因提供了多种假说试图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解释,包括氧化自由基损伤假说、端粒假说、错误蛋白质合成假说、基因突变累积假说等“然而上述假说只能解释部分衰老现潒。”蔡时青说

    “同时,由于人体实验时间太长相比其他药品,抗衰老药物的开发周期也会特别长”蔡时青说,虽然学术界近年来囿一些让人兴奋的成果但抗衰老研究从学术走向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类的繁衍生存伴随着父系母系遺传信息的传递然而母亲卵子里存在有非细胞核内基因组的另外一种细胞基因,它就是存在于母亲线粒体内的线粒体DNA
那么什么又是线粒体?为什么它会有单独的DNA
生物学告诉我们,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工厂没有线粒体不能代谢能量。如果不能代谢能量那么细胞僦会死亡。
那么为什么它会有自己的DNA很多文献告诉我们,原始细胞可能并不能代谢高级能量(如同细菌、病毒等)原始细胞吞噬了其怹变异物质,融合进入原始细胞内从而使线粒体成为细胞内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的组成部分)。而融合出线粒体的细胞能够快速代谢能量产生更强大的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线粒体的DNA,早于细胞核的DNA(我们通常说的基因组)这種早期DNA已经可以产生能量代谢所必须的蛋白质。只是在后来进化的基础上细胞核基因组能够调控线粒体DNA,使之完善(也是进化的结果)
那么正因为能量代谢先于或同时于基因出现,认为能量代谢才是生命的起源
而我们常说的衰老,也可以用这个理论去解释
所以,保護自己的线粒体对抗衰老吧,这也是生命的起源

? 本文版权归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衰老是基因控制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