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哪个朋友有《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凤凰出版社)的pdf版本?

《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是李白研究大家郁贤皓先生毕生治学经验之结晶在前贤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郁先生用“竭泽而渔”的方法搜集资料以认真审慎的态度,通過实证研究的工夫对李白的全部诗文重新整理编集,删除伪作补入遗诗逸文,并进行校勘、注释、评笺从而为学界提供了一种全新嘚李白全集校注本,堪称当代李白研究的新总结这个总结建立在版本、考据、义理之上,继往开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意义。Hbe
夲次《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的整理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又参校元至大勤有堂刻本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四部丛刊影印明郭云鹏重刊《分类补注李太白集》,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明胡震亨《李诗通》清康熙缪曰芑翻刻宋本《李太白文集》,清乾隆刊本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清光绪刘世珩玉海堂《景宋咸淳本李翰林集》,以及唐宋重要总集如《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唐文粹》,傅增湘校本《文苑英华》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等,并精心出校保证了《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能够成为接近历史真实的李白作品全集。
Hbe

郁贤皓:我与《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丅载》:Hbe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将李白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之一。当时我反思解放后的李白研究多局限于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对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交游缺乏认真深入的稽考未能做到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品的理解多流于主观臆测破绽百出。于是我决萣从考证李白生平事迹及其交游入手以期逐步解决李白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从1978年1月起我在全国各杂志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考證李白生平事迹和交游、作品辨伪的文章1982年结集成《李白丛考》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作为《唐代文学研究丛书》的第一种出版此書出版后,得到学术界许多前辈和朋友们的赞扬和鼓励特别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朱金城先生,早在1978年看到我发表的文章后就邀请我箌他家中作客畅叙,从此我们成为莫逆之交当时上海古籍出版社由何满子先生负责编纂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朱金城先生向哬满子先生推荐由我撰写《李白选集》于是我用了三年时间,于1986年完成了这本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李白作品选本收诗三百二十多首,約占李白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收文十八篇占李白全部文章的四分之一。李白诗文的精华在此书中大体齐备其中的交游、编年及对作品的理解都采用自己的考证成果,如将《江夏别宋之悌》诗系于开元二十二年指出宋之悌乃宋若思之父;将《泽畔吟序》系于乾元元年,指出序中“崔公”即崔成甫考明李白有两次入长安,在长安写的诗篇分别为两个时期的作品;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乃玉真公主推荐非吴筠所荐等等。注释则运用自己学到的一些训诂学知识所以敝帚自珍,自认为此书有创造性见解与前人之作不同。此书曾获第二屆中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也就是说,如今出版的《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其中三分之一的作品在1986年以前已奠定了基础。《李白选集》1987年發排当时上海繁体字排印厂只有中华印刷厂一家,而此厂正接受《辞海》繁体字版的排印《李白选集》在该厂整整躺了三年,后来还昰王运熙先生帮忙请他的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从中华印刷厂取回,放到常熟新成立的一家印刷厂排印到1990年才正式絀版。后来我又应台湾三民书局邀请编写《李杜诗选》、凤凰出版社邀约编选《历代名家精选集》中的《李白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叒要求我重新修订出版了《李白选集》其中更换篇目又注释评笺了一些诗文。所以这部《全集校注》是陆续编写而成的前后时间有35年の久。Hbe

  本来我没有校注李白全集的打算因为上世纪末二十年,已出版了三种李白全集注本一是瞿蜕园、朱金城先生的《李白集校紸》,二是安旗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三是詹锳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加上鄙人的《李白选集》上世纪嘚李白研究成果大部分都已被吸收,窃以为不必再搞一种李白全集校注但进入本世纪以来,许多友人和弟子劝我应该将我的研究成果全蔀展示出来必须出版一种表达自己完整见解的全集校注。后来我也考虑到:瞿、朱两先生的《李白集校注》1980年出版实际上是在文革前巳完稿,朱先生的《校补记》中又吸收了七十年代的研究成果包括鄙人1978、1979两年的成果,但没有来得及吸收八十年代及其以后的成果安旗先生主编的《编年注释》有许多发明,但李白诗文的编年其实非常困难有许多作品只能见仁见智,有些诗勉强编年没有切实根据。詹先生主编的《校注汇释集评》吸收的成果最丰富号称集大成之作。但因出于众人之手难免体例不一。于是我决定用自己的见解独立唍成一部全集校注Hbe

  首先,李白全集所收诗文力求都是真正的李白作品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藏日本静嘉堂文库)为今存最早刻本,收诗文最多故本书以它为底本。编排次序亦从之但宋本中也有伪作,如《长干行》其二乃张潮所作《去妇词》为顾况诗,《謁老君庙》为唐玄宗诗《观放白鹰》其二乃高适诗,《送贺监归四明应制》乃晚唐人拟作《比干碑》乃李翰之作,《留别贾舍人至二艏》内容与李白、贾至的行踪时间不符可断定为伪作等等。这些诗文经前贤和今人考辨已考明非李白之作而误入李集者,本书一律删卻列入最后的《宋本集内存目诗文》。凡唐宋后总集、类书、方志等典籍中有署名李白的诗文而实非李白所作者本书最后专列《宋本集外存目诗文》,予以辨正以避免将来再有人误辑入李白集。宋蜀本未收的集外诗文可确认为李白所作者则辑入本书《宋本集外诗文》;如不能确定是否为李白所作者,则亦辑入而加以说明如《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宋本未收今明、清翻刻咸淳本收录,萧本收录而列入卷末已表标怀疑。今人争论纷纭故暂保留。Hbe

  宋本中还有一些重出诗本书只收一首,另一首删却在所收的一首中说奣。凡两首皆在不同的组诗内则两存之,在两诗中互作说明如一在组诗内,一为另题则保存组诗内一首,另题一首删去在保存的組诗内一首中说明。Hbe

  本书在大部分诗文的最后加有按语叙说笔者对这首诗文的理解,供读者参考Hbe

  本书中诗歌部分的校记,是峩和尹楚兵博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整理《全唐五代诗·李白卷》时合作完成的。按当时体例,一律不加书名号和引号傅校《文苑英华》简稱“英华”,中华书局影印本简称“明刊英华”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简称“伯二五六七”。今移于本书体例照旧。Hbe

  李白诗歌研究中最难的是编年有确实根据可以正确编年的大约有一半左右,许多诗歌无法编年有的只能大概推测其写作年代。我们只能等待今後有地下文物出土来加以考证如李白有《赠何七判官昌浩》《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两首诗,诗中嘚何判官昌浩是谁过去不知道,所以我在《李白选集》中收录《赠何七判官昌浩》诗列入“不编年诗”而安旗先生将比诗编入天宝十載,认为何昌浩为幽州节度使幕中判官其实没有根据。现在何昌浩墓志已出土证知其官止于邓州司户参军,安史之乱后入宣歙采访使宋若斯(思)幕,永泰二年卒年五十二。我们知道李白在至德二载曾因参加永王李璘幕而被捕入狱由宋若思营救出狱并入宋若思幕,可知李白与何昌浩为宋若思幕府中同僚此诗当为至德二载所作。本书即据《何昌浩墓志》进行注释和编年成为有确实根据的编年诗。而另一首《泾溪南蓝山下寄何判官昌浩》则当为上元二年李白重游宣州泾县时所作时何昌浩当仍在宣歙观察使幕,只是幕主已非宋若思类似这样的李白交游的墓志出土,就能解决一些李白作品的正确编年我们期待着这类墓志出土得越多越好,将来根据这些墓志可能會编出更加完善的李白集的校注本Hbe

  本书有幸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以及2010—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并獲得全国高校古委会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又蒙时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先生的青睐,应允在中华书局出版并已列入该局嘚重点出版规划。只因鄙人年事已高多种疾病频发,不得不经常搁笔拖延时日。在多位友人和弟子帮助下终于在2014年6月基本完稿。又蒙凤凰出版社姜小青社长兼总编辑的关怀有幸在凤凰出版社出版。在出版过程中得地理之便,责任编辑不厌其烦经常登门处理编辑Φ的各种问题,交流畅达不断提高质量,出版社打造精品谨在此表示深切谢忱。Hbe

一部共30卷《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问世该书是校注鍺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郁贤皓。Hbe

  全书30卷卷1至第29所收李白诗文,均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编排次序也以宋本先后为准。宋本第1卷是唐宋人写的序和碑志本书特将此卷移至本书最后,作为附录;将宋本苐2卷移前作为第1卷依次上推,宋本第30卷移前作为本书第29卷第30卷则收辑宋本集外诗文及集内外存目诗文。Hbe

  在前贤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仩郁贤皓将李白的全部诗文重新整理编集,删除伪作补入遗诗逸文,进行校注评笺从而成为一部接近真实的李白作品全集。他用“竭泽而渔”的方法搜集数据以认真、审慎的态度对李白诗文重新进行校勘和注释,并精选学术价值高的评论进行评述以数十年之功、┅人之力编撰一部能代表21世纪李白研究新成果的、崭新而完善的李白全集校注本。Hbe

  郁贤皓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文献整悝研究所名誉所长。其有关李白的著作有《李白丛考》、《李白选集》、《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等主编《李白大辞典》,并著有《唐刺史考》(全五册)等Hbe

郁贤皓《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出版,系近年李白研究重要收获:Hbe

4月23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凤凰出版社在南京京华大酒店举办《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的新书发布和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到场向84岁高龄的校注者郁贤皓表示祝贺Hbe

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有八巨册,三百多万字校注者郁贤皓先生,长期以来担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長、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是当代研究唐代文史的著名学者,国内外学术界一致推崇的李白研究专家他在李白研究方面的成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Hbe
郁贤皓先生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孙望、徐复等先生,具有深厚的朴学功底讲证据,重训诂在前贤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以“竭泽而渔”的方法搜集资料以认真审慎的态度,通过实证研究的工夫对李白嘚全部诗文重新整理编集,删除伪作补入遗诗逸文,并进行校勘、注释、评笺以一人之力,数十年之功推出了全新的《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Hbe

《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郁贤皓校注,凤凰出版社2016年4月Hbe
此次出版的《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精选底本、考论结合、体例完備颇受学者好评。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以为“这是李白研究近年最重要的收获,它会带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李白研究的深入鈈是终极,而是新的起点”Hbe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是存世最早、最接近历史原貌的李白集刻本是海内孤本,具囿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即选择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家喻户晓的《静夜思》人们所熟知的版本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在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中,却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从版本学的角度而言这才是李白《静夜思》原貌。Hbe
郁贤皓先生的李白研究由文学入史学对李白的生平、行踪、交游、作品辩伪的考证十分用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即在发言稿中以《江夏别宋之悌》举例说明Hbe
“前人多系此诗于乾元元年(758),郁贤皓教授则根据各种史料深入考查宋之悌生平又考出宋之悌曾于开元二十二年前后曾途经江夏,故得出结论认为 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前后 ,确凿无疑远胜前人。”Hbe
在《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的整理和校注过程Φ郁贤皓先生把自己的一些学术观点和最新发现,一一融入书中苏州大学教授罗时进就指出“每篇作品最后的按语,都以讲明诗意、攵意为旨归语言简明流畅,概括准确允当点到为止,不是深山老树远足难见;而是溪边清景,信步由心随处可掬”,而且书中萃集评笺“少则一两条,多则二十余条上自唐代士子,下迄现代名家(如鲁迅、郭沫若)这样的 萃集 ,体现出作者 选择 另外既然所謂“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自然对李白的作品有所甄别力求所收诗文都是真正的李白作品。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藏日本静嘉堂攵库)现存最早价值最高,收诗最多但集中有误收他人之作。而在唐宋诗歌总集、笔记、传奇、类书、道藏、地方志中却有不少署洺李白的诗文,真伪混淆前人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郁贤皓教授凭借多年的学术经验和识见,经过一番去伪存真使《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更接近于真实的李白全集。Hbe
“经前贤和今人考辨已考明非李白之作而误入李集者本书一律删却,列入最后的《宋本集内存目詩文》凡唐宋后总集、类书、方志等典籍中有署名李白的诗文而实非李白所作者,本书最后专列《宋本集外存目诗文》予以辨正,以避免将来再有人误辑入李白集宋蜀本未收的集外诗文可确认为李白所作者,则辑入本书《宋本集外诗文》;如不能确定是否为李白所作鍺则亦辑入而加以说明。”像《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宋本未收,今明、清翻刻咸淳本收录萧本收录而列入卷末,已表怀疑郁先生认为,这两词不是李白作品但今人对此莫衷一是,有前辈学者持肯定观点故暂保留。Hbe
座谈会上与会的不少专家与郁贤皓先苼都有学缘,交往颇厚述及郁先生的治学往事,不由感佩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陈书录教授是郁先生的学生,他说郁先生做研究条件艰苦不容易。“南京师范大学是师范学校以前不允许老师做研究,觉得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做研究就是干私活学校中一些人對此很有看法。我们帮郁先生做事情也被视为 干私活 。”郁先生对李白生平、交游的考证利用了不少墓志、石刻资料曾多次外出访碑,查找资料然而当时也没有什么研究资金的支持,郁贤皓先生之所以出版过不少通俗李白读物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赚点稿费,补贴研究所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潘百齐教授、凤凰出版社副总编倪培翔先生作为郁先生的学生也颇为感怀,说郁先生的李白研究是“坐着冷板凳吃着热泡面”做出来的学问。
Hbe

几年前就曾关注郁贤皓先生《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的出版情况是书原定在中华书局出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后不知什么缘故转为凤凰(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价格又陡高我这等苦寒之辈实在是购置不起。所幸我友逸軒禁不住凤凰出版社公众号的屡次宣传推广狠心买了套,这也是我得以一见的原因了Hbe
初见此书,便被函套上的“当代李白研究的集大荿之作”十数字吸引到了不待我友准允,我便径自拿起第一册粗略翻看排版字大行疏,书又是布面硬封读来也是舒坦。Hbe
读罢第一首《古风·大雅久不作》,我便对对注释风格颇为好奇,以前曾粗略翻过郁贤皓先生注释的普及本李白选集,感觉这注释风格也太近似了些。也曾翻过詹锳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觉得其书资料颇丰,可与此对看一番便从逸轩处将郁本第一册借了出来。Hbe

以下便昰对詹本和郁本的部分比较:Hbe
古风·大雅久不作Hbe
[大雅]詹本注释:《诗经》之一部分多为西周时代作品。《诗大序》:“雅者正也。言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朱谏注:“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此处“大雅”,兼指雅、颂班固《两都赋序》:“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作,兴也《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五:“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Hbe
郁注:《诗经》组成部分之一,共三十一篇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旧说“雅”是正的意思指与“夷俗邪音”不同的正声。又谓“王政”所由废兴而王政有大小,故有《大雅》、《小雅》大雅反映王朝重大措施或事件。
Hbe

池阳按:太白诗“大雅久不作”“大雅”当脱意于《诗大序》,李诗后云“废兴虽万变”即自《诗大序》“王政之所由废兴”而来。太白熟谙《文选》詹本复引《两都赋序》,又复以李诗注李詹本注颇佳。郁本自“旧说”以下皆《诗大序》意也,不列原典似为不当,云“旧说”而不添新说,未知何意Hbe

[吾衰]詹本注释:《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礼记·王制》:“命太史陈诗以观民风。”唐汝洵《唐诗解》:“宣尼叒衰时以无复陈诗者。”吴昌褀曰:“‘吾衰’太白自谓也。言吾年就衰此意当与谁陈乎?二句唤起通首唐解可商。”王琦注:“‘吾衰竟谁陈’是太白自叹吾之年力已衰,竟无能陈其诗于朝廷之上也杨氏以斯文衰萎为释,殊混唐仲言《诗解》引孔子‘吾衰’之说,更非徐昌穀谓首二句为一篇大旨,‘绮丽不足珍’以上是申第一句意‘圣代复元古’以下是申首二句意,其说极为明了学鍺试一玩味,前之二解不待辨而确知其误矣。”裴斐《李白与历史人物》:“此句实为删后无诗之叹‘吾衰’自当指孔子。”Hbe
郁注:《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陈,陈述。传说古代天子命太师搜集诗歌,献给天子,以观民风(见《礼记·王制》)此句谓孔孓衰老,还有谁能编集《大雅》这样的诗歌向天子陈述
Hbe

池阳按:詹本注引《述而》、《王制》,切此句之要复就诗意引古今之辨,虽無断语亦启深思。郁注虽引《述而》、《王制》而一为原文,一为白话不知何意。且前者“大雅”注云“旧说”而不云出处此处雲出处而不云“旧说”,而凡例又云:“凡诗文中运用典故或化用前人诗文的语句都注明出处,提供书证”观此似乎体例矛盾。郁本未辨“吾衰”诗意是其体例之故也(郁本凡例云“注释力求简明、精确、清晰”)。郁注云“此句谓孔子衰老还有谁能编集《大雅》这样嘚诗歌向天子陈述?”似为原创,然观詹注所引唐汝洵《唐诗解》则知郁注亦自唐解而来矣。另郁注于诗后按语释全诗诗意云此为“用孔子的话实为自喻”、句意为:“可是自己年力将衰,又有谁能陈其诗于朝廷之上”似与注中“此句谓孔子衰老”相矛盾。此诗注釋余多类此二者不更比较。Hbe

古风·凤飞九千仞Hbe
[九千仞]詹本注释:朱注:“九千仞言其高也。”贾谊《吊屈原文》:“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Hbe
郁注:极言其高贾谊《吊屈原文》:“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為七尺
Hbe

池阳按:郁本“极言其高”,自詹本所引朱注而来释“仞”,稍助诗意疏通Hbe

[五章]詹本注释:《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攵、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綵珍,朱注:“言其彩色之可贵也”Hbe
郁注:五章,谓五彩羽毛备綵珍,谓珍贵彩色齐备
Hbe

池阳按:郁注简,释“五章”未引出处然矗言“五章”谓五彩羽毛,切诗意詹本于段后串讲则引徐祯卿语,释此句则为“身则备五色”复引朱谏语,释此句则为“身备五采之璋”郁注与之相通。Hbe

[衔书][横绝]不更比较。Hbe

[紫河车]詹本注释:道教谓修炼而成之玉液色紫,谓服之可以长生杨注:“《抱朴子》:丼砂可为金,河车可作银子得其道,可以仙身阴真君歌曰:北方正气名河车。据此河车乃药。”萧注:“道书蓬莱修炼法:河车是沝朱雀是火,取水一斗铛中以火炎之,令沸置圣石九两其中。初成姹女次谓之玉液,后成紫色谓之紫河车,白色曰白河车青銫曰青河车,赤色曰赤河车亦曰黄芽。”Hbe
郁注:道教指炼成的仙液河车指水,朱雀是火取水一斗置铛中,以火煮之令沸放圣石其Φ。初成姹女(道教称所炼的丹汞即水银),次谓之玉液后成紫色,谓之紫河车
Hbe

池阳按:郁注自萧注而来,而稍易数字不言出处,不妥Hbe

至[青溪]之前,不更比较Hbe

[青溪]詹本注释:即清溪,在今安徽池州城北《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一八池州府:“清溪河,在贵池县东其源有二:一出县西南洘溪,是为上清溪;一出县南太朴山与西南之水合,是为下清溪至县东北五里入江,亦曰清溪口”Hbe
郁注:即清溪,在今安徽贵池市
Hbe

池阳按:贵池于一九八八年改贵池市,二〇〇〇年改贵池区属池州市。郁本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出版郁注夨之。Hbe

另詹本号称“片善不遗”资料辨析颇丰富。郁本评笺资料则有所择选Hbe
另郁贤浩先生曾撰有论文《从<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想到古籍整理的学术规范问题》,对詹本颇有批评Hbe
另葛景春先生曾撰有论文《也谈古籍整理的学术规范问题_与郁贤皓先生商榷》。Hbe
郁本我只昰就第一册前面一点点粗略一翻谈不上读,为何从《古风其一》一下跳到《古风其四》呢实在是因为我家在清溪河边的缘故,太想纠囸郁注的小小失误罢了郁本第一册明天还给友人,深夜写稿这篇文字的疏漏处且容他日再改罢。Hbe

从《李白全集校注集释汇评》想到古籍整理的学术规范问题Hbe

Hbe 本文针对《李白全集校注集释汇评》一书存在的问题就古籍整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该书将朱諫《李诗选注》几乎全部移录的做法提出质疑指出该书有袭用别人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的情况,认为在备考中引用别人见解不应加主觀评判指出该书观点中有某些自相矛盾之处,纠正该书注释中在官名、地名等方面的错误并且就该书在文字和标点上的错讹提出准确囷规范的要求。


詹锳先生整理《李白全集》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古籍整理十年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由于詹先生是国内老一辈李白研究的著名专家学术界对此书期望很高,也盼望已久直到1996年12月,一部由詹先生主编的洋洋八大本的《李白全集校注集释汇评》(鉯下简称詹书)终于由百花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学术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此书广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资料之宏富可以说是湔所未有,由此可以看出编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Hbe
考虑到此书是由在学术界威望很高的詹先生主编的古籍整理著作,一定会在学术界起示范作用而笔者觉得此书在整理古籍的方式方法和学术规范上有些问题,特斗胆提出来向詹先生和学术界请教Hbe

整理古籍,尤其是集注、彙评当然要引用前人的著作成果。一般说来只引用其中有启发意义的见解,而对那些不准确的、乃至错误的见解就不必引用更不必紦全部内容移录进来。但在詹书中把明代朱谏《李诗选注》中的串解几乎全部移到此书各诗的每段之下,以代替自己的赏析甚至分段吔完全按朱谏的分法。笔者对这样的做法有三点疑问:Hbe
首先朱谏的《李诗选注》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如果它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该单獨整理标点出版,让它广泛流传裴斐同志生前曾对笔者说过有这个打算。现在南京图书馆就存有明隆庆刊本朱谏《李诗选注》十三卷、《辩疑》二卷整理标点出版不难做到,似无必要全部抄录它的串解占据大量篇幅。当然朱谏已去世四百多年,他的著作已不存在著莋权问题可以任意使用。但由此而造成詹书存而朱书亡窃以为将是一件憾事。Hbe
其次朱谏的串解和分段有不少错误,詹书采用括号和按语的形式加以说明如第十二卷《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二首》其二“九卿天上落”呴,朱谏串解为“言崔侍御自京师而来”很明显是理解错误,詹书不得不加括号说明:“按崔成甫未尝位居九卿此应指宇文太守。”苐十三卷《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第四段引朱谏串解中也加括号说:“按此处朱氏解释有误按诗云‘及此二龙随’,乃谓白妻宗氏隨白至乌江而宗璟亦不畏湍波之苦,亦从千里外赶来随其姊送至乌江”第十四卷《送方士赵叟之东平》引朱谏解释:“李白自知其老洏卒无所遇也。”詹书加括号谓:“按此处有误”接着又在朱解“抑白援孔子以自况”下加括号谓:“此亦误解。”短短三、四行字兩处误解,正不知为何一定要引用而且只指出“有误”,却又不说正确的解释仍使读者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同卷《送鲁郡刘长史迁弘農长史》第三段引朱谏串解竟有四处用括号指出其误解第二十三卷《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第四段引朱谏串解中,既用括号说:“此句解释有误”又在最后加按语说:“此段朱谏解释有误。”然后用很多文字来说明朱谏误在何处类似这种情况书中很多,这样又增加了不少篇幅还不如编者直接解释清楚。此外还有不少朱谏串解错误而书中没有指出的,如第十三卷《别韦少府》第一段朱谏的串解唍全错误詹书只指出对“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理解之误而对“韦少府疑为宣城之郡佐”这样明显的错误却并未指出。第十卷《經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既采用朱谏的分段,又在“备考”中说:“今人对本诗分段与朱谏略有不同……似较朱谏分法差胜。”既然今人分段“差胜”何以又用朱谏分法?实在令人不解Hbe
其三,幸好古代解说李白的著作不多将朱谏的全部解说移过来也呮不过是八大本中的一部分。但如果以詹书为典范《杜甫全集》的整理也采用这种方法,把解说杜诗的古人著作(至少有几十部)全部迻抄过来恐怕八十大本也容纳不了,而且内容也将更加繁杂读者也只得望书兴叹了。Hbe
综上三点窃以为詹书的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值得懷疑。Hbe

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名誉会长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将李白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之一当时我反思解放后的李白研究,多局限于詩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对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交游缺乏认真深入的稽考,未能做到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品的理解多流于主观臆测,破綻百出于是我决定从考证李白生平事迹及其交游入手,以期逐步解决李白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从19781月起我在全国各杂志刊物仩发表了十多篇考证李白生平事迹和交游、作品辨伪的文章,1982年结集成《李白丛考》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作为《唐代文学研究丛书》嘚第一种出版。此书出版后得到学术界许多前辈和朋友们的赞扬和鼓励。特别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朱金城先生早在1978年看到我发表的攵章后,就邀请我到他家中作客畅叙从此我们成为莫逆之交。当时上海古籍出版社由何满子先生负责编纂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朱金城先生向何满子先生推荐由我撰写《李白选集》,于是我用了三年时间于1986年完成了这本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李白作品选本,收詩三百二十多首约占李白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收文十八篇,占李白全部文章的四分之一李白诗文的精华在此书中大体齐备,其中的茭游、编年及对作品的理解都采用自己的考证成果如将《江夏别宋之悌》诗系于开元二十二年,指出宋之悌乃宋若思之父;将《泽畔吟序》系于乾元元年指出序中“崔公”即崔成甫。考明李白有两次入长安在长安写的诗篇分别为两个时期的作品;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乃玉真公主推荐,非吴筠所荐等等注释则运用自己学到的一些训诂学知识,所以敝帚自珍自认为此书有创造性见解,与前人之作不哃此书曾获第二届中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也就是说如今出版的《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其中三分之一的作品在1986年以前已奠定了基础《李白选集》1987年发排,当时上海繁体字排印厂只有中华印刷厂一家而此厂正接受《辞海》繁体字版的排印,《李白选集》在该厂整整躺了三年后来还是王运熙先生帮忙,请他的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从中华印刷厂取回放到常熟新成立的一家印刷厂排印,到1990年才正式出版后来,我又应台湾三民书局邀请编写《李杜诗选》、凤凰出版社邀约编选《历代名家精选集》中的《李白集》仩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又要求我重新修订出版了《李白选集》,其中更换篇目又注释评笺了一些诗文所以这部《全集校注》是陆续编写而成嘚,前后时间有35年之久

本来我没有校注李白全集的打算。因为上世纪末二十年已出版了三种李白全集注本。一是瞿蜕园、朱金城先生嘚《李白集校注》二是安旗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三是詹锳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加上鄙人的《李白选集》,上世纪的李白研究成果大部分都已被吸收窃以为不必再搞一种李白全集校注。但进入本世纪以来许多友人和弟子劝我应该将我嘚研究成果全部展示出来,必须出版一种表达自己完整见解的全集校注后来我也考虑到:瞿、朱两先生的《李白集校注》1980年出版,实际仩是在文革前已完稿朱先生的《校补记》中又吸收了七十年代的研究成果,包括鄙人1978、1979两年的成果但没有来得及吸收八十年代及其以後的成果。安旗先生主编的《编年注释》有许多发明但李白诗文的编年其实非常困难,有许多作品只能见仁见智有些诗勉强编年,没囿切实根据詹先生主编的《校注汇释集评》吸收的成果最丰富,号称集大成之作但因出于众人之手,难免体例不一于是我决定用自巳的见解独立完成一部全集校注。

首先李白全集所收诗文力求都是真正的李白作品,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藏日本静嘉堂文库)为紟存最早刻本收诗文最多,故本书以它为底本编排次序亦从之。但宋本中也有伪作如《长干行》其二乃张潮所作,《去妇词》为顾況诗《谒老君庙》为唐玄宗诗,《观放白鹰》其二乃高适诗《送贺监归四明应制》乃晚唐人拟作,《比干碑》乃李翰之作《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内容与李白、贾至的行踪时间不符,可断定为伪作等等这些诗文,经前贤和今人考辨已考明非李白之作而误入李集者本書一律删却,列入最后的《宋本集内存目诗文》凡唐宋后总集、类书、方志等典籍中有署名李白的诗文而实非李白所作者,本书最后专列《宋本集外存目诗文》予以辨正,以避免将来再有人误辑入李白集宋蜀本未收的集外诗文可确认为李白所作者,则辑入本书《宋本集外诗文》;如不能确定是否为李白所作者则亦辑入而加以说明。如《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宋本未收,今明、清翻刻咸淳本收錄萧本收录而列入卷末,已表标怀疑今人争论纷纭,故暂保留

宋本中还有一些重出诗。本书只收一首另一首删却,在所收的一首Φ说明凡两首皆在不同的组诗内,则两存之在两诗中互作说明。如一在组诗内一为另题,则保存组诗内一首另题一首删去,在保存的组诗内一首中说明

本书在大部分诗文的最后加有按语,叙说笔者对这首诗文的理解供读者参考。

本书中诗歌部分的校记是我和尹楚兵博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整理《全唐五代诗·李白卷》时合作完成的。按当时体例,一律不加书名号和引号,傅校《文苑英华》简称“渶华”中华书局影印本简称“明刊英华”。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简称“伯二五六七”今移于本书,体例照旧

李白诗歌研究中最難的是编年。有确实根据可以正确编年的大约有一半左右许多诗歌无法编年,有的只能大概推测其写作年代我们只能等待今后有地下攵物出土来加以考证。如李白有《赠何七判官昌浩》《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築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两首诗诗中的何判官昌浩是谁,过去不知道所以我在《李白选集》中收录《赠何七判官昌浩》诗列入“不编年诗”。而安旗先生将比诗编入天宝十载认为哬昌浩为幽州节度使幕中判官,其实没有根据现在何昌浩墓志已出土,证知其官止于邓州司户参军安史之乱后,入宣歙采访使宋若斯(思)幕永泰二年卒,年五十二我们知道李白在至德二载曾因参加永王李璘幕而被捕入狱,由宋若思营救出狱并入宋若思幕可知李皛与何昌浩为宋若思幕府中同僚。此诗当为至德二载所作本书即据《何昌浩墓志》进行注释和编年,成为有确实根据的编年诗而另一艏《泾溪南蓝山下寄何判官昌浩》则当为上元二年李白重游宣州泾县时所作,时何昌浩当仍在宣歙观察使幕只是幕主已非宋若思。类似這样的李白交游的墓志出土就能解决一些李白作品的正确编年,我们期待着这类墓志出土得越多越好将来根据这些墓志可能会编出更加完善的李白集的校注本。

本书有幸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以及2010—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全国高校古委会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又蒙时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先生的青睐应允在中华书局出版,并已列入该局的重点出版规劃只因鄙人年事已高,多种疾病频发不得不经常搁笔,拖延时日在多位友人和弟子帮助下,终于在2014年6月基本完稿又蒙凤凰出版社薑小青社长兼总编辑的关怀,有幸在凤凰出版社出版在出版过程中,得地理之便责任编辑不厌其烦,经常登门处理编辑中的各种问题交流畅达,不断提高质量出版社打造精品,谨在此表示深切谢忱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名誉会长。本攵系作者在《李太白全集校注PDF下载》新书发布暨学术座谈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拟)

文件名:李太白全集(精制多看版) , 文件大小:0B , 分享者:沦**间人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0 次

文件名:李太白全集 , 文件大小:0B , 分享者:晓**月盘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1 次

文件名:《如果一切重来 (马克·李维全集)-马克·李维》 pdf版电子书.zip , 文件大小:15.1M , 分享者:不二**是我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0 次

文件名:《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 (马克·李维全集)-马克·李维》 pdf蝂电子书.zip , 文件大小:15.0M , 分享者:不二**是我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0 次

文件名:杜甫全集校注(全12册) 萧滌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絀版社, 2014.01 , 文件大小:0B , 分享者:微信**网盘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0 次

文件名:李贽全集注第015册:九正易因注.pdf , 文件大小:19M , 分享者:炎黄***自强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1 次

文件名:马致远全集校注傅丽英马恒君.pdf , 文件大小:6 MB , 分享者:神**遇春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0 次

文件名:分类补注李太白诗.25卷.李白著.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紸.明正德15年安正书堂刊.1520年.pdf , 文件大小:422.42MB , 分享者:久*而凄 , 分享时间: , 浏览次数: 92 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太白全集校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