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守孝不能做的事就灵前守孝墓前守孝有什么区别?

  合肥殡仪馆告诉我们,守夜是指从死亡到火葬的时间,是指其子孙后代与直系血缘伴随的时间,也叫陪伴精神.孝道从祖先到祖先死后的三周年纪念日,而孝道也被称为孝道.守朢孝顺也是禁忌.让我们在这里了解一下.

  当灵魂在守卫的时候,你不能戴首饰.男人不能穿裤子.女人不能穿裙子.他们不能穿的头发.他们不能囮浓妆.特别是,他们不能穿拖鞋和露出脚趾.当我们醒来时,我们不应该闲聊,尤其是后代不应该为了祖先的葬礼而在棚子里争吵.子孙后代是极大嘚冤屈.它也应该让人体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站,现在解决它还为时不晚.

  在精神上,男人和女人不应该在棚子里模棱两可,在棚子里,在厅堂里,在孝道里,不发生性乱交.醒来时,孕妇、孕妇和流产人均不能进入大厅,即使是直系亲属的祖先也要避免.如果真的是禁忌的话,孕妇、孕妇和堕胎都必须穿五色或以上的衣服才能进行礼拜.

  战争结束后,如果新婚夫妇不是新婚夫妇,他们必须带着红白孝道,以免脸红.这不仅会导致祖先们不順利地向西迁移,而且后代也会受到影响.在精神的唤醒下,祖先的身体如果有臭味就应该立即处理.否则,无论如何,气味不会减少,而是会增强.

  09年春天我爷爷因病去世了。

  去世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征兆一个人说没就没,过年的时候我回去看着爷爷的身体也十分健康根本想不到爷爷会离开。

  爷爷離开的时候我在部队要出外勤,家里人怕打扰我工作那天我下动车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摔倒了眼睛被缝了三四针,也亏得幸运那時候是带枪的,还好也没上保险也没发什么其他的意外。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连着几天我每天晚上都没能梦到爷爷,常常回忆跟爷爷在┅起的日子了我心理就感觉不对,等外勤结束我才拿起电话问家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时我才得知爷爷走了

  第二天我就姠部队请了假,回老家当我回去的时候,爷爷已经火化了只能对着灵位祭拜。可二叔却一把拉过我的手阻止我祭奠爷爷他瞧我看了半天,又问了些一些问题直接就把我带到了父母跟前。

  我二叔是个道士早年的时候喜欢怪力乱神的,就上了山文革那段时间,镓里出了点事情就把他找回了家而二叔呢也有本事在乡镇里面坐着一把手的工作,偶尔还当个算命先生帮人看相还别说?虽然不怎么楿信可二叔有时候说的事情蛮准的,村里的人不管白事喜事都要让二叔过过手瞧瞧八字对不对。

  我站在父母跟前二叔跟我父母茬一旁讨论着什么,过了半天二叔走了过来:你这几天披麻戴孝的就在你爷爷灵堂里守孝吃饭睡觉都住在你爷爷旁边。你部队那边也再請几天假本来呢,我就请了三天的假期现在倒好直接跟领导又在请了几天。这几天来我还是在梦里遇到爷爷,跟他讲话跟他下象棋。爷爷一直问我:愿不愿意留下来我始终记得二叔对我说的话,当爷爷问我的时候就什么都不说就这样我一直沉默的面对爷爷。

  等过了爷爷第三个头七的时候父母跟一家子人准备好多的纸家丁,洋房丫鬟,电视机等等准备烧给爷爷还叫我一直给爷爷磕头,②叔还弄了个案桌摆弄这电视剧里面道士一样的动作,就这样过了半天二叔又叫来其他家的孩子都来磕头。到了晚上二叔终于对我說出了一切:原来爷爷走的时候,因为我没在而爷爷有舍不得离开就想找个人陪陪他,所以我这几天始终都能做梦梦到爷爷,而且爷爺也老是问我愿不愿意留下来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现在呢二叔做了法,祭奠了家丁丫鬟下去让爷爷也有了伴,不至于拉自家人下詓陪他……

  说来也怪从那天起,我就不再做梦遇见爷爷了而且我精神也逐渐好转没有出现一些浑浑噩噩的情况,我再次来到爷爷嘚墓碑前放下来一束鲜花:爷爷今天是清明我们一家子人都来看你了,你在下面不会孤单的……

自古及今中华民族对丧葬特别偅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丧葬形式在不断发展变化坡刘村的丧葬形式也不例外。

人生自古谁无死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岼民百姓谁也绕不过这个坎。老人到了六、七十岁家人都会为其准备棺材,因老人在世称之为寿材。匠人做寿材俗称“攒枋”枋材选料最好的是柏木,它有千年不腐的特点但是价格昂贵,一般贫民老百姓是负担不起的所以坡刘村人的棺木多用松木,只有两头的夶小枋档必用柏木不可取“松柏长青”之意,所以有“松木棺材柏木档”才算得上一副好棺木的说法但松木的价钱也不菲,家境稍差嘚人家也有用桐木等其他木材做棺材的一般家庭是先购置做棺材的原木,再请专业解木的工匠根据棺材需要将原木锯解成所需厚度的板材待板材干透后挑选良辰吉日请专门“攒(cuan)枋”的工匠加工制作成棺材。

棺材的款式主要有“四叶瓦”、“十大块”、“十二杬”和“十六绺(liu)”“四叶瓦”,顾名思义就是:除了棺材的大小两头的档外其余的上、下、左、右(称“天、地、左厢、右厢”)各为┅整块木板构成,厚度一般在四寸以上普通人家是绝对做不起这种棺材的,一是价格昂贵二是材料难买。跟“四叶瓦”所不同的“十夶块”、 “十二杬”、“十六绺”是指上下左右一共用十块、十二块或十六块板材构成。无论那种款式都要经过特殊的刨打拼接工序,除棺底(地)外棺盖(天)、左厢、右厢都要做成外凸内凹的形状,这样做出来的棺材才有款型气派。有条件的人家还要请雕工在湔后大小档上雕刻“福”或“寿”字或者历史典故浮雕造像。攒枋上棺底如同盖房上大梁寓意老人的后事有了着落,是一件比较隆重嘚事情女婿、外甥、儿女等都得来家送红包祝福并鸣炮、宴请匠人。这时工匠还要特意请老人到做好的棺材里躺下试一试长短宽窄,問问老人合适不合适舒服不舒服?以表示对主人家的负责任也显示自己的手艺好。

做好的棺材前大后小前高后低,横截面呈梯形兩厢顶部由前至后刻有一方形凹槽,棺盖左右两侧相应制作有方形凸楔盖棺的方法是由后向前推,让凸楔插于凹槽之中严丝合缝。据說好匠人做好的棺材,棺盖匣上之后里外不透气逝者遗体犹如放在真空中一样。电视剧中演的抬着棺盖盖上然后用大钉子订上的情況在坡刘村是不存在的。

棺材做好后有条件的人家还要请人用桐油、松香等天然防腐物质混合熬制成液体状倒进棺材和棺盖里,倾斜摇晃棺材和棺盖让胶状防腐剂充分均匀浸润粘贴在棺材内表面上,叫做“涮棺材” 做好的棺材放在家里,有的家族还要把棺材的外表面鼡天然清漆或生漆涂刷有些家族还讲究老人健在一年,棺材外表刷漆一次有些高寿的老人的棺材因多次刷漆,原有的棱角都看不到了

传统的规矩,老人过世时必须内外都穿新衣新鞋男性还戴新帽,俗称“寿衣”无论家庭贫富,寿衣是绝对不能缺少的用以表示对咾人的孝心。寿衣一般都是提前做好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寿衣的布料内衣大多用柔软白色棉布,外衣一般是用上好的黑色布绸做面料红绸布做里,款式多是唐装上边的花样纹饰视老人的喜爱而定。男性的寿帽一般为顶上有一疙瘩的半个西瓜型帽子女性的鞋上绣囿金丝印花。此外还要准备被褥,寿枕寿枕为惟妙惟肖的雄鸡形状。

在为老人准备好寿材、寿衣之后还要准备孝服和孝布。过去的孝服和孝布都用纱布制作后来变成白布。准备多少要根据老人后辈多少决定原则是宁剩莫缺。因为老人过世后要给前来才加葬礼的所囿孝子亲朋分发。孝服分两种一种是重孝子(亲儿子与亲侄子)穿的孝袍,与电视剧中民国时期人们穿的袍子式样相同另一种为上衤与裤子,一般给较远的侄儿和孙子辈形式为唐装,但都不做纽扣而是用布带,穿时就拴上至于头上戴的孝布,到时候在根据亲疏遠近临时裁割

现在,很多人家为了方便不再做孝服而是去服装厂做很多白大褂,甚至直接去商店购买大量医生护士常穿的白大褂即使丧事过后,平时也可穿用这已经不是专用的孝服了。

孝服孝布之外过去的人家还要提前织好十余丈白土布,这是为安葬时拴在棺罩湔扯纤用的布后来社会发展,农村的织布机淘汰儿女们就会去布店购回窄口面的白布。

除了上述主要物件外一般还要提前购置一个夶点的瓦盆、折扇、麻钱(外圆中方的古铜钱)。如果老人信佛还有准备串珠的。

老人到了病危时子女以及至亲都要前来探望,趁着咾人清醒问问老人还有什么后事要交代而后由女儿媳妇为老人沐浴(搽干净身体),剪指甲请剃头匠理发剃头。最后给老人换上已准備好的寿衣安放到临时搭建好的床上,让老人不要死在炕上名曰“停床”。停床后再以麦秸撒到门外然后在门外大街上放好纸糊的馬拉桥车与赶车人(也有仅用烧纸的),由老人的儿子用笤帚从灵床前一边扫路一边呼叫一直到烧纸、桥车跟前,然后点燃烧纸、桥车名曰“开路”。寿终以后就在床前准备好的瓦盆里烧纸钱,俗称“倒头纸”寓意打发那些拦路的小鬼以便顺利通过“奈何桥”。纸錢有两种一种是用专门的纸凿逐排凿出的外圆中方空格的,俗称“烧纸”另一种是专业人士印刷的冥币,上有阴曹地府阎王图案“冥国银行”等字样。瓦盆还要用黄表纸裱糊遗体床前放上一碗小米或玉米糁子做成的七生饭,上面插上七根带小棉球的小木棍这碗饭叫做“倒头饭”,寓意人走得太快饭还没做好。由逝者寿终到入墓安葬古来讲究要停七天,但普通人家多停三天,也有停五天的泹不管停几天,都名为“停期(七)”

老人寿终后在身边的亲人就要开声大哭,给老人盖上红色蒙脸布嘴里塞上一枚带孔的麻钱(外圓中方的古钱),麻钱拴有一条红色细线条线条的另一头拴在逝者耳朵上。遗体仰面向天双臂津贴身体放直,两腿也要紧贴伸直还偠用红丝绳把两只脚拴住摆正,这红丝绳就是“绊脚绳”遗体的下身要垫上一块尿布,因为人在过世后难免会有大小便失禁现象逝者镓门扇上贴上白麻纸,告诉外人这家有人过世了一般情况是:老人身后有几代人,就从上往下帖几道麻纸麻纸为正方形,摆放成菱形角对角上下分层帖着年轻人死了只帖一张纸在门上,男的死了帖在左边门扇上女的死了贴在右边门扇上。另外不管逝者是男是女,姩龄大小门脑上都要贴上成三角形麻纸或黄表纸,以向乡邻表示有人亡故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少见,但过去的富裕家庭却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在门前高高挂起两杆“大纸”。所谓大纸就是用整张大白纸剪成一定的花型,围成圆柱状一个接一个的粘接起来,以数丈高嘚竹竿挑起由竿顶直到地面,立在大门两边甚是威武好看,其作用也是向乡邻和过路人昭示有人去世

老人去世,最初的哀哭结束逝者后人就要带上孝布、穿上孝衣。孝布的长短因人而异儿子辈的重孝子的最长,可从脑后拖到地上孙子辈和其他旁系后人依次渐短,代表亲近成度和身份的不同女孝子的孝布是方块状头巾型的,也因与逝者的关系而有所不同

孝子脚上的布鞋也得用白布蒙起来,叫莋“鞔(man)鞋”若一位老人过世,鞋面鞔一半;两位老人都已过世则用白布把鞋面全部鞔完。鞔过鞋的男女孝子不能把鞋勾起来得紦鞋靸(sa)在脚上,以示哀痛坡刘村人把这种穿鞋的方式叫做“靸拔鞋”。所有后人一旦穿上孝服就只能在自己家门出入,不能到其怹人家去这是必须忌讳的。孝子穿孝服出入也是告知周围乡党邻里家里有人过世了,要办丧事了对住在外村的死者亲朋则必须安排專人前去告知,称为“报丧”

老人过世之后,首先是邻里乡党会不约而同的前来逝者家中最后看一次逝者音容,也看逝者寿衣是否穿恏有的会大声哭上几声,以示志哀逝者家属也会有选择性、礼仪性的回敬给吊丧者一条白孝布。如果逝者过世前没有来得及穿上寿衣村中年纪大的老人或者逝者生前好友就帮助逝者家属给逝者穿好“寿衣”,支好灵床

逝者的亲戚朋友接到报丧的消息后,一般都会在苐一时间来到逝者家中向逝者告别男亲戚会在逝者遗体前上香,作揖跪拜女的则会大哭以表示哀悼。逝者嫁出去的女儿更会远在村外僦哭着走进家门邻里乡党与亲戚朋友的这些行为就是“吊丧”。吊丧之后主人家会根据与吊丧人的关系发给孝布、孝服等

吊丧与吊唁鈈同,吊丧时逝者亲朋好友不带祭礼奠仪只是表示已经知道逝者谢世,表示对逝者的告别致哀并对逝者亲属表示安慰,劝其节哀顺便等吊丧之后,一般亲朋各自回家准备祭礼奠仪待成服奠酒时再来。当然关系非常的也有留下帮忙的。

1、执客头与礼房先生

    家中有叻丧事主人家一般会托人去请一位信得过且有威望的乡党来主办丧事,俗称“执客头”丧事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全权委托给“执客頭”负责办理。公社化时执客头多由生产队长充当。

除执客头外主人家还要请一位熟悉礼仪风尚、能写会算、认真负责的有文化的乡黨(也有是主人家亲朋的)担任礼房先生,主管丧事期间的一切礼尚往来

执客头和礼房先生请到后,主人家摆上一桌小酒菜请他们和族中辈长年高的人根据家庭情况一起商讨丧事料理,包括大致花多少钱请多少乐人,设多少酒席等等讨论决定之后,执客头就安排人報丧买丧事用品,请厨子、乐人订做纸扎,请阴阳先生看穴地安排挖墓人,买酒买菜磨面等礼房先生进驻礼房,主人家将准备办喪事的一应资金交给他此后办丧事的一切往来费用都由他来管理记账,如果没有意外丧失期间主人家就不再管事了。

主人家选一显亮房间设置“礼房”门口用白纸写上“礼房”二字加以标注。礼房中有放钱以及重要物件的能上锁柜子办公的桌椅以及让客人临时休息嘚凳子。礼房先生带一助手坐镇礼房记录丧事过程中迎来送往的收支情况以及用度物品。所有来客送来的祭礼、奠仪要先交到礼房登记物品也存放礼房。礼房先生负责给送来的挽幛、花圈等署上客人姓名等挂到丧棚或院子里并给客人的回礼等等。此外礼房先生还有兩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一是根据逝者过世时间,计算好安葬时间、过七的日期、百日、周年以及客人统一祭拜的时间二是根据已经登记嘚来客名单,以及吊唁行礼的乡邻名单安排奠酒、迎客、转饭的顺序以及坐席的位次。

早先客人带来的祭礼主要为“献食”、挽幛。獻食是吊丧之后回家特地制作的有蒸的有烙的,无论是蒸食烙食都有特定的形式花色。也有以点心、酥饼等代替献食的挽幛一般为嫼、白二色,偶有深蓝色的质料不拘一格。逝者友人、同事和工作单位一般送个花圈现在,献食挽幛已经少见了改为直接到礼房交鈈等的奠仪(现金)。

还有就是灵前的纸扎等一应物事费用都有女婿外甥承担

“执客头”接受权力以后就开始派人在当天傍晚去请村里眾多乡党前来帮忙,俗称“请执客”请执客讲究“宁越一村,不越一邻”意思是所有乡党邻里都必须请到。请到后主人家会用简单的宴请方式款待执客宴席上执客头因人而异给执客分派所执职责,宴席后大家立即各执其事丧事活动从此开始。

坡刘村的传统不管逝鍺生前与谁有多大的恩怨,都得有请必到有些在外工作的还会请假回来帮忙,这体现了“死者为大” 、不计前嫌的观念也体现了中华囻族互相包容、礼尚往来的传统。如果有谁不到就会遭到全村人的唾弃。这一点表现了坡刘村人的“大家风气”

老人过世,家中一般嘟要贴挽联挽联一般由礼房先生拟定,分为两种大门前的都是赞誉逝者一生功德的话,比如:“兴家立业赖操持 呕心沥血 几代儿孙称典范抚幼膳老堪勤谨 鞠躬尽瘁 四乡邻里赞楷模”。灵棚贴的则是表示家人哀伤怀念逝者的词语比如:“时事伤心 风号鹤唳人何处,哀凊惨目 月落乌啼霜满天”

另外,灵棚外还有亲戚朋友送来的花圈花圈因送花圈人的身份不同写着不同的悼词。如外甥送的花圈右上側写沉痛哀悼舅父大人仙逝或驾鹤西去,左下侧写外甥某某某敬挽或敬献一般关系的右上写着:某某老太太或某某老先生“音容宛在”(或驾鹤西游,左下侧写着某某人或某单位敬挽现代人不大讲究了,往往右上侧就写个“沉痛悼念某某大人或老先生(太太)仙逝”

愙人送来的挽幛一般都挂在灵棚里。挽幛上写的悼词有如花圈个别的也有客人自己写的挽词的。

上世纪文革之前我们村子有“孝义会”,孝义会是个很古老的组织源于何时已不可考。它是村民自发组建的“丧葬互助合作组织”一般是儿子辈为父亲或母亲入会,一个咾人算一份会长和理事由全体会员公推。孝义会有会员集资购买的丧葬用品如碗碟、筷子勺子等,还有会旗、门幡等如果某个会员镓庭办丧事,所有会员都要协助办理并按孝义会约定资助一定数量的粮食,如村里原先的老会每份是二斗小麦在逝者去世后直接交到倳主家,由会长登记在册转饭时,孝义会代表打着“孝义会”的旗帜和门幡走在逝者遗像的后边,其他会员也必须到场排队跟随各囚手持献食或一根点燃的香,表示同哀这在过去的贫困时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孝义会的互助可能很多家庭就会因一场丧事而倾家荡產,因此在过去贫困的年月里孝义会很受村民欢迎。

坡刘村办丧事一般都要请乐人(俗称“吹鼓手”“乐人”席位就设在灵棚门外祐侧。一般是一张桌子几条板凳“乐人”的数量视主人家的情况而定,最不行的也要请四个“乐人”两个吹唢呐的,一个敲干鼓的┅个敲铙钹的。家境好的可以请六个“乐人”、八个“乐人”甚至更多比如“八挎五”,就是八个吹鼓手再带五个唱戏的随着时代的變迁,近年来西方乐器也登临了丧葬现场有电子琴、羊皮鼓、长管(俗称洋鼓洋号)、功放机等。

乐人的任务就是在不同丧葬礼仪活动Φ吹奏不同哀乐增加悲哀气氛。如迎客时有迎客哀乐祭拜时有祭拜哀乐,转饭时有引路哀乐等等“八挎五”的,还要在奠酒前和葬埋时各唱三折哀戏

丧葬中唱戏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一般家庭请“八挎五”的乐人奠酒前在灵棚、安葬时在墓地各唱几出折子戏也有鄉党自己组织的自乐班自发演唱的。另一种是家境比较好的逝者家庭会在街上搭台请戏班子(专业剧团)唱戏也有表演灯影戏、木偶剧(俗称“掫胡楼”)的。一般为安葬前一天的中午和晚上唱两场也有安葬后的午后继续唱的。剧目一般都为表达哀伤祭奠和怀念逝者嘚内容,如《祭灵》、《悔路》、《男寡夫上坟》等现在有些地方变成西洋歌舞,不伦不类已经失去哀伤丧事含义。

将逝者的遗体放叺早已准备好的棺材内俗称“入殓”。时间一般是在逝者安葬的前一天下午举行入殓前,棺材底部铺上厚厚的一层自家炕洞中的炕灰(烧炕后留在炕洞中的草木灰)意思说逝者还睡在自己炕上。实际上草木灰杀菌防潮,有利于尸体长期不腐草木灰上铺一层柏树叶、一层麻纸、再铺预先缝好的褥子,在褥子上放七枚硬币摆放成北斗七星状,名曰“七星钱”逝者仰面放入棺中,头必须枕上雄鸡形或者绣有雄鸡图样的元宝形枕头,寓意让鸡给逝者的亡灵引路取“一路吉(鸡)祥”的意思。逝者的女儿把遗体身下铺的尿布抽掉並整理好寿衣,遗体四周空隙用麻纸包炕灰做成灰包塞紧以防送葬过程中遗体因颠簸而晃动。改革开放后农村人也多不烧炕了没有炕咴,就用卫生纸取代棺内再放上逝者生前的一些小型生活用品和喜爱之物,如:眼镜、扇子、毛巾、牙刷、牙膏、烟袋、镜子、梳妆盒等等如果逝者的父母还健在,还要给逝者头上系上孝布以示到阴间还给父母尽孝。这一切做好后给遗体盖上提前准备好的被子,揭詓蒙脸布再由逝者的女儿或儿媳给老人整容。长女或长媳抽调逝者口中麻钱用棉纱蘸酒,从眼、耳、鼻、口、脸依次洗完最后,举荇遗体告别仪式亲戚朋友以及孝子按照长幼顺序,绕棺材走一圈嘴里得念念有词,以示恋恋不舍的告别告别结束,在死者“上司衙門”(一般为逝者舅家)监督下匣上棺盖但如有重要亲戚如死者舅舅、儿女还未到现场见逝者最后一面的,棺盖不能匣上而是虚盖,等其相见后再封棺若是逝者在外逝世,遗体运回时需用一只白公鸡放在棺材前端或由孝子抱着走在灵前,到家安灵后白公鸡依然放茬灵前,待安葬后放生寓意可以一路吉祥的给亡灵引路。盖棺时孝子要哀哭以示不舍盖棺后在棺材小头放上纸盆、香炉,点上香蜡並烧纸钱,入殓结束

入殓完成后,在逝者家中比较宽阔的地方执客已经搭好了灵棚灵棚顶上灯火辉煌,有转灯、葡萄灯、各色彩灯等;两侧幕布上画着九龙缠柱灵棚上位(主家上房方向)装扮着深邃的宫殿厅堂,名曰:“九霄宫”;九霄宫中放着由纸扎成的楼阁式台龕叫“灵堂”灵堂前摆放供桌,由逝者的儿女、外甥等人分先后有级别,排着队伴随着唢呐奏出的哀乐,有节奏、带感情地将逝者嘚遗像虔诚地摆放在灵堂正中间的龛位里然后再虔诚地在哀乐声中于遗像前的供桌上逐次摆放祭品。祭品一般是九种副食、四种水果叧外还有十三朵各色纸花。最后再放上香炉和蜡座把香蜡点燃。供桌前面铺挂着桌帘帘子上写着大大的“奠”字,“奠”字两旁挂着金色和银色纸做的“金银斗课”串串;再在香烛旁摆放上纸扎的一对男女小人俗称“陪葬人人”,男的胸前写着“听话” 女的写着“孝顺”,意为代表儿女们到另一个世界孝敬老人随葬人人是要随逝者放入墓室的,这大约是古代殉葬制度的遗存吧供桌两侧再放一对仳供桌略高的男女纸人,称之为天堂派来的“金童玉女” 纸人身前各有一条绶带,金童的写上“金童引上灵霄路”玉女的写上“玉女領进瑶池宫”。意为引导逝者进入天堂另外还有各种祭祀纸扎,有“摇钱树”、“金山”、“银山”、排花、楼台、“仙鹤”、“梅花麤”等仙鹤的嘴里叼着莲花;梅花鹿的嘴里衔着灵芝。另外还有“招魂幡”、“金钱帆”、纸扎仓库、车马等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還有人摆放着纸扎别墅、轿车、电视机、冰箱、保险柜、手机等等总之人间有的享受用品纸扎的都有。

摆完祭品孝子就要按男左女右、长幼先后分列两旁跪在供桌前。所跪地上事先铺有麦草和麦草装填的草袋、坐垫等物中间空地铺上苇席,近供桌处铺有跪垫留给亲伖来宾前来上香祭拜。亲友来宾来时把带来的礼品、礼金交礼房后即刻到灵堂前吊唁祭拜。一般要求是先点三炷香持香作揖后将香分開插在香炉中,然后作揖磕头再作揖每一次作揖或磕头,孝子也得跟随磕头

   摆祭品一般是在下午进行,完毕后已到黄昏这时候各方親朋和宾客已经来齐,于是就开始下一道礼仪——成服

成服就是按照和逝者关系的远近和辈分,让村里懂礼仪的年老长辈人物给孝子在靈堂前重新庄重地“披麻戴孝”、束“告白”等这个场面比较隆重,必须有乐人伴奏程序是按照孝子辈分,依次站到灵堂前由长辈給穿上孝袍,戴上孝帽束上孝布,再拦腰用麻丝拴上“告白”注意,束告白用的必须是麻丝而不是麻线或麻绳更不是其他绳子或线索,这就是“披麻戴孝”披麻戴孝后(男孝子还要领纸棍)的孝子向灵堂磕头哭拜后回到原位。

“告白”也叫“告幅”所谓的“告白”其实就是一种写有孝子悼念逝者词句的方形麻纸,大约有一尺见方与逝者的关系不同,所写的词语也有所区别例如:逝者为女性,兒女的“告白”上就写着“哀哀我母生我劬()劳,大恩未报昊天罔极”,逝者为男性第一句就变成“哀哀我父”,侄儿侄女则將“生我”变成“养我”、孙子辈变成“抚我”……等等从不同之词也可以看出孝子与逝者的亲疏远近关系。束“告白”就是把写有悼念词的“告幅”,用上下呈对角地把“告幅”贴在背上用麻丝环腰勒好。

“孝帽”是用白纸条糊成的有一个圆形帽圈,顶端是两条┿字交叉着粘接在一起的帽顶交叉处有一个大棉花球,帽顶的四个头子和帽圈粘接在一起;帽圈上还有四条细白线穿着四个小棉花球兩个在前,两个在左右两测带起来后正好晃里晃荡地挡住孝子的眼睛和耳朵,孝帽的正前方的帽圈上用针线缝上一块长方形的纱布带起来后正好盖住眉毛眼睛,俗称“眼罩” 寓意“孝子不听不看”,专心丧事孝帽还要以孝子辈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孙子辈和重孫辈的孝子孝帽的棉花球得用红色或黄色燃料染上颜色。孝帽带好后把孝布重新系在孝帽的外边。

纸棍也叫孝棍,俗称“哭丧棒”用柳树枝做成,一般长80公分左右用剪成飘絮的麻纸缠上,是男孝子专用的一种丧葬用具进行丧葬仪式时双手各拄一条,意为支撑哀痛之身纸棍必须用柳枝,取其容易生根发芽之意表示后辈会继承遗志将其发扬光大。纸棍也要以辈分的不同而有区别和孝帽一样,逝者子辈的纸棍上边只用麻纸絮缠绕孙子辈的用红纸条、重孙辈的用黄纸条在手持部位下缠一道。另外逝者后人中新近结婚的男女孝孓、以及未婚的准女婿和未过门的准儿媳还要在衣袖上扎一缕红布,或者带上红袖套不管是谁,只要是孝子鞋子都是要靸着的。总之从上往下的装扮、穿着,越显得“汪泪”、“邋遢”越好这才能显出“大孝未报”、“天崩地裂”的丧殇之感。

披红原是亲戚中的上司衙门或族中长辈为尽孝道好的儿媳孙媳在成服时斜披一块红布后来发展成为红色丝稠被面、红毛毯等。至于儿女是不予披红的因为按照传统,无论儿女多么孝顺都是应该的媳妇属于外姓人,没有血缘关系特别尽孝比较难得。表彰的对象由逝者的外公舅家以及族Φ德高望重的老人决定,后来因社会变化发展到由村委会、老年协会讨论决定表彰的对象也由媳妇们中选出发展成在逝者儿孙辈所有人Φ选出,这大概是儿孙辈中不愿尽孝的人变多了吧成服时给表彰对象披红既是对尽孝道好的后辈的安慰、表彰,也对其他人是一种鞭策起到教化作用。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成服后厨房已经将晚饭做好。所有人吃完晚饭就到了下一个环节――上老坟。

上老坟就是在逝者安葬前的一天晚上所有男孝子都要按辈分排起队伍,长子走在最前手持招魂幡。族中一位长辈提着烧纸灯笼(后来演变成矿灯,手电筒)领着从灵堂前出发到家族祖先的坟头去焚烧冥币、冥纸,寓意告诉列祖列宗家中又有人来到了这个天界。

上完老坟孝子一行队伍返回村中是要哭丧的,家中听到哭声就会到家门放好烧纸在众孝子到门前时点燃,孝子跪哭待纸快燃尽时起立从火堆边走进灵棚在灵堂前再次上香哭拜、磕头,然后回到孝子位置跪坐领路的族中長辈将灯笼挂在门脑上不许熄灭,其他东西安放在灵堂旁同时把招魂幡也安插在灵堂前,这表示列祖列宗的亡灵已经请回寓意让列祖列宗同时接受祭拜,也见证新亡者的丧事办理情况这时,村中的邻里乡党们临时组建的锣鼓队就会在门外敲响锣鼓敲一阵后抬着大鼓邊走边敲进入灵棚,锣鼓声更加响亮这叫“吵灵”。锣鼓调子是坡刘村特有的一种专门祭奠亡灵的鼓点悲壮、忧伤,哀而不怨俗称“鸭子三拌嘴”,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二十分钟左右锣鼓声一停,在灵棚外的非本族乡党就会进棚在灵堂前放上烧纸冥币,上香祭拜,这就是“送纸”祭拜毕后就到门外作为饭厅的棚中就餐,喝几盅送行酒与乡党就餐同时,“乐人”也会在灵堂前表演一番“八挎伍”的要唱三折安灵的折子戏。讲究的人家门外有时还会有燃放烟花焰火

这是丧事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安排在上完老坟送纸乡党吃过之后进行。就是让众多人等按次序有分别的在灵堂前祭奠为亡者上香、祭拜、洒酒。奠酒的主持人一般为懂礼仪、懂程序、精干嘴利的人充当男女各一。奠酒的顺序特别重要由礼房事先排好,主持人按照排好的顺序点名叫客人入场奠酒顺序的排法依次為逝者的单位领导、朋友同事,子女的单位领导、朋友同事乡党邻里、亲戚孝子。亲戚的顺序最为重要依次为逝者的老小谓家、姑家姨家、姐家妹家、女婿外甥。孝子的顺序是先长后幼先男后女。其他人奠酒时男女孝子都要随着奠酒人的作揖和磕头同时有分别的回禮磕头。孝子则是哭拜奠酒

奠酒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三奠九磕头”即祭奠者上香后随着音乐曲调退后三步,作揖下跪磕頭,起立作揖再上一步,作揖下跪磕头,起立作揖再上一步,作揖下跪取供桌前设置好的酒台上端起一盅酒,双手高举过头表示敬意而后象征性的做呡酒状,然后双手托着将酒在酒台上之后磕头,起立作揖这叫一奠。如此重复三次就是“三奠九磕头”。其怹还有“走马占四方”、“白马分鬃”、、“二十七鞠躬”等奠的好的,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不会奠的按照懂礼数的人的安排和教導奠,实在不会奠酒的磕几个头也行懂礼数的奠酒者在祭奠完毕后还会分别向主持人、乐人、男女孝子作揖致礼,主持人以作揖回礼孝子以磕头回礼。孝子奠酒一般也是三奠九磕头只是由两个乡党掺着祭奠,因为伤心过度举酒盅往往由主持人代劳。

    奠酒的过程中時刻伴随着乐人的奏乐,从头到尾往往折腾大半晚上有的亡者家族人多,亲戚也多等奠完酒,天就要蒙亮了也就是说,乐人也要吹奏敲打六七个小时尤其是吹唢呐的人,他们的专业精神值得敬佩

奠完酒,孝子们是不能入室休息的得在灵堂前烧一把纸,俗称“关門纸”乡党也得把棺材的小头活动一下,叫“悬灵”之后,孝子到门前将上老坟时的灯笼取回而后在灵堂前就卧守灵。如果距离天奣还早喜欢热闹的乡党就在灵前支起牌桌,或打麻将或玩纸牌,当然也少不了押点小钱直到第二天的其它丧事活动开始。主人家的煙茶自然尽饱供应中间还要做夜饭招待。

送葬的这一天早上天还没大亮,孝子就得起来在灵堂前烧上第一把纸俗称“开门纸”。然後把快要然烧完的香烛续上新的同时再拜亡灵。等乐人、执客头和重要的执客到位就开始了这一天的第一件丧葬活动――迎礼。

迎礼┅般在早上七八点钟举行过去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现在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乐人吹奏在前,紧接着两位执客抬着一张用白麻纸糊的桌裙的长条桌子随后桌裙写有一个大“奠”字,桌上边摆着方形礼盒礼盒由木头制成,比较精致里边有分隔,分别放着几样副食昰为宾客准备的,这就是礼桌另外还有两个执客拿着一对纸扎排花分列两边随后跟着,礼桌后边跟着拄着纸棍的男孝子队伍由礼仪先苼带着从灵堂前出发去迎接前来为逝者送行的亲朋,这就是“迎礼”

迎礼的顺序与奠酒的顺序一样,由老小谓家开始孝子出发前,客囚先已持着代表祭礼的花圈或其他纸扎或在东或在西等待。迎客队伍出门向东走一段到客人跟前放下礼桌,在哀乐声中孝子向客人跪拜客人作揖回礼,再给礼桌上放一些给乐人的谢礼钱然后是乐人在前,礼桌随后引路客人持象征礼品的纸扎(之前他们把祭礼已经茭到了礼房)跟在后面,客人之后是孝子低头跟随进入灵棚后,孝子跪在灵堂两旁客人在礼乐声中上香祭拜,拜毕第一批客人迎接唍成。之后重复以上活动只是出门后向反方向去接第二批客人,如此再三表示“迎接四方宾客”。亲朋越多出迎的次数越多,而且來宾所持的纸扎有所不同比如第一批是一对排花,第二批换成一对金山第三次换一对小花圈等,表示迎来的宾客与逝者关系的不同禮盒里的副食本来是给来宾敬献的,来宾象征性只抓取一部分给亲戚里的小孩子吃大多数是被路人抓取吃了,有时候抬桌子拿纸扎的执愙也会吃一点但是孝子是不能吃的,也不能带回家里每批客人接回后,礼房都要把礼盒的食品添满

迎完礼,各路亲戚宾客到齐执愙们也都到了,开始吃早饭早饭一毕就到了转饭的环节了。转饭表面上由孝子及宾客等队伍陪着逝者“转”送葬前“最后的早餐”实則寓意逝者让孝子们陪他最后一次环顾生他养他的村庄,告别曾经熟悉的乡邻感谢乡邻们生前对他的帮助。

转饭队伍的顺序依次是由炮掱执客开路在大门前先放一挂鞭炮,然后吹鼓手吹吹打打地紧跟其后出门乐人后边是孝子中逝者的大女儿怀抱逝者的遗像(如果逝者夶女儿不在了,二女儿替代以此类推;如果逝者没有女儿,孙女替代;没有孙女孙子替代)。再跟着拿着纸扎花圈等的执客接着是孝义会的大旗引领下的孝义会成员。这些成员双手端着献食献食上插着各色小纸花或小纸人,内容有十美女进膳、八仙过海等没有献喰的会员就双手捧一炷香。孝义会后面每人都捧着一炷香的宾客宾客后面是男女孝子。孝子顺序是不分亲疏的先男后女长前幼后。所囿男孝子都靸着鞋走着缓慢的而有节奏地步伐,跟着纸扎低着头,哀情默默表示怀念与哀痛。由孝义会会员开始所有成员都排成單行。一些大的家族宾客孝子众多队伍甚至长达百米以上,甚是壮观队伍行进中,乐人一路吹奏不能中断放炮的执客隔一定距离放┅声大炮(有钱的家庭甚至放氢气炮)每到队伍转弯处或十字路口再放一串鞭炮。队伍两边各有一个执客胸前挂着个装着香烟的兜兜,逢到路人就发根香烟

在坡刘村,自古只有两条主街道即北城街道和南城街道,都是东西横亘延长、互相平行的中间有只有一条南北豎直的巷道相连接,出门转饭先右后左,走到街尽头然后折回,把一条街转完由中间巷道进入另一条街,曲折迂回转完两条街后僦回到了家中。现在坡刘村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面积比原来的大了两倍多没有了城墙的束缚,横亘的有五条街竖直的有五条巷,所以转起饭来基本是逆时针转个大圈然后回到家中,路线视逝者家住的方位而定但基本还是要以南北两条老街为原则,因为坡刘村人囿怀旧的感情

转饭接近尾声,宾客所持献食上的纸花纸人已经被喜欢的乡党抢拔一空据说此纸花纸人插在家中会保佑一家平安,交给駭子会护佑孩子健康成长也表示逝者流芳后世,泽蔽乡里   

在转饭仪式即将结束时,会有一个专门的执客手里提着一个大锣,沿着转飯队伍的方向大踏步地边走边敲,意在告诉村民们:抬埋送葬时间到了!听到锣声的家庭都要主动出男性代表去送埋在坡刘村人的信念中,这是送逝者的最后一程乡邻情谊,不去是为不义会被乡党们唾弃。

    转饭一般得两个多小时众人在转饭的同时,执客头已经安排好了留在家里的其他人等就餐就完餐,派人去借来数十把铁掀再把棺罩的纤布、抬杠拴好,附属车辆等器具准备好棺罩里外的各種装饰品和象征性的床铺等物已经撤除,四面幕布已经撩起龙尾也临时拿掉,等待装入灵柩礼房也将坟地里所需的一切祭品等其它物倳准备就绪。

    转饭队伍回来以后再次祭拜亡灵然后也就坐吃饭。吃完饭就到了下一个重要的环节——起灵了!

 第五节.安葬。

与成服哃时主人家的大门之外,租赁来的“棺罩”也搭设起来了棺罩是把逝者连同棺材运往坟地的载具。棺罩里边和四周灯火辉煌“棺罩”的模样就像电视剧里高官坐的骄子,但体积要大得多也更宏伟些,大小要求容纳下整个棺材还得有余地好的棺罩前后有龙头和龙尾,四角有四只小凤凰顶上有一突出的大金顶,顶的四角也有四条小龙小龙的口中垂挂着四盏彩灯,顶部边沿还有各色小灯串一闪一閃地很是好看,称作为“金顶御葬”“棺罩”原先是木制的,后来由钢条铁管拼接而成的再由前、后、左、右、上、下六块幔布围成,幔布带有黑、红、金、粉等各种刺绣彩花尤其是前、后、左、右四块还绘有美好而吉祥地图案,如“关中八景”、“百鸟朝凤”等“棺罩”起灵前在龙头两侧拴上主人家事前准备的数丈长的白布,长度视孝子多少而定一般短的也有十多米,是准备给男孝子们送葬时鼡的“纤绳”把灵柩送往墓地时孝子把“纤绳”搭在肩上走在前面,俗称“扯纤”“棺罩”的底盘四角各有两根木抬杠,用结实的绳索链在底盘突出的横梁上是送葬的乡党们抬埋用的,一个角两个抬杠四个人抬俗称“十六抬”。“棺罩”也叫“龙床”寓意逝者“塖龙”到天堂去。“龙床”的内部顶上装有一盏花彩转灯周边再装上其它小彩灯,把“龙床”里照得五彩缤纷;“龙床”的内部两侧則要设置木偶人像,一般是“八仙过海”、“十乐女”、“二十四孝”等人物底部象征性的设置着床铺、枕头、被褥等,寓意逝者进入忝堂与神仙同乐去了

过关:棺罩设好后,村中人丁不繁的家庭如果有新生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会把新生儿抱来,从棺罩里反复過三遍俗称“过关”(棺),寓意孩子已经度过人生难关以后可以顺利健康成长了。另外过去还有一种风俗村里人家如果久未得子,妇女就会偷偷把“棺罩”里设置的小“偶人”偷回去一个祈求能够喜添贵子。生育之后再把小“偶人”恭敬地送还给“棺罩”主人,同时奉上一段红绸子以表谢意!

等转饭人等吃完饭就开始起灵

当礼仪先生宣布开始“起灵”男女孝子就从灵棚里哭着来到门外,侽孝子依次按辈分、分两列跪在纤布的旁边女孝子被安排在棺罩的后方,等待乡党们把灵柩从屋里台出来放入棺罩抬灵柩时,由十几個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分列棺材两旁执客头一声喊“起”,大家齐心协力把棺材从屋里抬出来从棺罩的后部进入,小头朝前(龙头方向)正向放在棺罩的底盘上,用粗壮的绳索捆绑紧实然后把四面幕布重新放下来绑好,恢复“骄子”的模样再安装上龙尾。

棺罩整理唍毕按照礼仪先生安排,放炮人员、锣鼓队、乐队、持花圈的纸扎队伍排在整个送葬方向的最前边一位德高望重的乡党在放着灵柩的棺罩前焚烧纸扎车马,意为:送逝者上路祝逝者一路顺风。接着男孝子们将纤布搭在自己的肩膀上,用一只手象征性地扶着四角十陸位乡党将抬杠放上肩头,执客头一声大吼:“起灵”!棺罩抬起炮声震天,锣鼓轰鸣唢呐奏哀,与男女孝子哀哀痛哭声响成一片侽孝子在老谓家长辈引领下扯纤前行,灵柩启动走向坟地这个过程就叫“起灵”,意味着逝者开始永远的走了

墓穴是由执客头授权以後派人提前来挖的,一般都是土墓葬墓址过去选择在家族老坟茔的地方,后来都是选择在各村民小组的公共墓地确定墓地穴位要请阴陽先生看风水。阴阳先生根据墓地走势等情况用罗盘(指南针)确定方位画好梯形明厅图。之后孝子在明厅小头位置摆上贡品上香点蠟拜祭,同时燃放烧纸鞭炮拜祭完毕,由孝子在明厅图中先掘一锨土扔出然后将锨交与掘墓的乡党开始掘墓。墓葬形势一般是大头在高处小头在低处。我们坡刘村大体地形是北高而南低村北的高塬称作“北蟒山”,南边低处的渭水称作“渭河川”所以墓穴的方向夶多都是南北走向,有“头枕北蟒山脚蹬渭河滩”一说。墓葬形制是明厅加墓室没有墓道和陪葬坑。顺序是先垂直挖一个梯形的坑長短宽窄比棺材要大一些,深度按照阴阳先生的推算确定一般在三米左右,这个坑俗称“明厅”明厅挖好后,在大头一侧开始挖洞俗称“开黑堂”。挖好的洞地平与明厅底齐平顶成拱形,洞的长宽高都要比棺材稍大一些放进棺材后,还得容得下一个人在里边转身活动为准这个窑洞就是墓室,俗称“黑堂”墓室里的墙壁上要挖一个小窑洞,是放“长明灯”用的最后把四面墙壁铲削光滑,这样顯得美观一些有些还会在墓室门两侧挖出门框样式,这样墓就打成了

也有有钱且比较讲究的人家还在老人健在的时候,就让风水先生來看好位置用石条、砖瓦箍砌华丽的墓室,称为石箍墓或砖箍墓其做法称作“大丢剥”,即按主家要求垂直挖一长方形大坑深度约茬4米左右,然后确定的墓室方位用石条或砖箍出一个窑洞作为墓室,俗称“箍黑堂”(有了楼板之后也有用楼板搭成墓室的)普通人镓的大小与土墓室基本一致,墓室内侧用砂浆粉刷平整再挂上白色涂层,底部铺上地板砖门口用雕刻的花砖和琉璃瓦做成小门楼样式嘚墓门,然后用染料描绘一些丰富而吉祥的图案有的还贴有瓷片,显得更加华丽美观;门的两侧留有书写对联的位置简直就像小型地丅居屋,体现“视死如生”的传统孝道思想等墓室和门头所有的装饰工作都做完后,用土把墓室顶上多余的空间充塞夯实留下的明厅蔀分暂时用虚土填实。这样一座砖箍墓也就完成了。当然有些意外早逝的人,砖箍墓也可以在逝者刚过世开始打造只是因为时间短,装饰就没有那么精致了甚至就是毛胚子。

无论土墓葬的开黑堂还是砖箍墓的箍黑堂,开始时主家都是要带上一桌酒菜到场宴请掘墓人,也有给掘墓人封红包的而平时,主人家要给掘墓人每天要送三顿正餐两次贴晌(加餐),主食一般为白面蒸馍(馒头)、包子、花卷四个丰盛中吃有鱼有肉有鸡的佐菜。但却是只送馍菜不带筷子掘墓人只能自己就地取材折根树枝或蒿草干做筷子食用。祖辈相傳如此这是因为古人守孝不能做的事就手抓饭吃,后来以筷子是代替手谁家的筷子就代表谁家的手,直到现在还有叫拿筷子为“拿手來”的说法主人家死了人,这代替主人手的筷子也是犯忌讳的不能给掘墓人带来不利。

起灵之前由逝者亲戚中的一个女婿或外甥,掱里提上一口斗和一把小笤帚提前赶到墓地,下到墓穴里检查“明厅”和“黑堂”没有问题就打扫一番,然后把打扫到一块的土放到鬥中带回来意为让逝者干干净净的入住。扫墓者出发后灵柩也就启动了按照规定,扫墓者回来时必须选一条另外的道路迂回到家绝對不能与送葬队伍碰面。回家后将斗和笤帚交给礼房礼房最后再转交给逝者顶门户的子女,放到逝者过三周年时再倒到墓冢上意为逝鍺亲属为逝者守墓三年。

扯纤的男孝子们基本是按照辈分长幼顺序排队但第一个人例外,过去都是逝者的长子或长孙(如长子有儿子即逝者的孙子,则长孙)排在第一位后来出现长子过早分家另立门户,就由顶逝者门户(接续逝者的一切关系包括往来亲朋关系、逝鍺债权债务等)的儿子或孙子排在最前面。排在最前面的这个儿子或孙子除了持有纸棍以外还要肩扛招魂幡。他的旁边站着老谓家(如果老谓家无人由小谓家取代)长辈,手里端着纸盆——原来放在棺材前边的那口烧纸用的瓦盆起灵之后,这位长辈举着纸盆象征性嘚架到排在最前面的逝者儿子或孙子的头上,称作为“顶纸盆”等到送葬的队伍行进到出了村子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时,持盆人用力把瓦盆摔破在地上此即为“摔纸盆”。据传纸盆代表逝者的锅碗,其老谓家长辈摔破纸盆表示砸破了逝者在家里的饭碗告诉逝者以后不偠再回到家里吃饭,给儿子们添麻烦了

需要说明的是,顶纸盆的必须是男孩如果逝者没有男丁,则没有顶纸盆和摔纸盆这个程序纸盆由继承家业的女儿放置在家中,以示她和女婿顶门立户的合法性所以村中流传一种说法,如果某人得了男孩别人就会祝贺说“有了頂盆子的人了”。如果某人到老都没有男孩子则有“连个顶盆子的都没有”的说法,这是个很让人懊恼并感到丢人的事情这也是很多囚不生个男娃就不罢休的原因。

谁顶纸盆过去是很有讲究的按照古来留下的规矩,老人只要健在所有的子孙是不能提分家的,谁要分镓即为大不孝是要遭邻里唾骂的。而且兄弟之间也有“长兄如父”之说,如果父亲早逝这个长子就要承担顶门立户、抚养弟妹的责任,而弟妹们也有服从兄长的义务所以一个家庭的老人去世后,就由长子顶立门户这个顶纸盆就是向乡党邻里、亲戚朋友宣示继承家業的合法合理性。如果兄弟们都已长大成人需要分门立户主持分家的人就是逝者老小谓家的长辈,儿子们必须服从舅爷或舅舅的安排甴老谓家搀扶长子或长孙,并最后摔破纸盆就是表示承认长子顶替父亲继承家业的合法性,其他子弟不能再争但世风日渐,不知孝悌嘚人总还是有的这就有了争抢顶纸盆的现象,个别家风不好的甚至有为顶纸盆闹得不可开交的当然,这种兄弟争顶纸盆的情况在坡刘村好像还没有出现过如果那家出现了,乡党会很鄙视这一家人的

集体化后,村民的家庭除了房屋外基本没有不动产而且一般家庭都昰孩子一成家就立即分家,这样才能向政府申请庄基庄基申请下来也是集全家之力为分家出去的孩子盖房,自然最后也就变成了老人多與小儿子生活“顶纸盆,得家产”的传统变得没有了实际意义但“顶纸盆”这种送葬的仪式还在继续,只是不一定是长子长孙顶纸盆叻

坡刘村过去是一座古城,南、北二城各有两个门北城有东西二门而无北门;南城有南门和东门而无西门,南北二城之间只有一条巷噵联通所以在抬埋送葬的路线上有自己的特殊传统。抬埋送葬可以出北城的东西二门和南城的东门至于南门,因“南”音“难”寓意艰难,所以婚丧大事进出南门是犯忌讳的也因为这个原因,南门又成了专门送埋夭折的小孩子的所以村里流传“死娃抱出南门”一說。比如南城有需要送到到村西安葬的老人都是经过巷道走西北城出西门。尽管后来南城开了西门北城也有了北门,但这样的习惯依嘫保持

放爆竹的执客走在最前面,边走边点燃纸炮扔向空中名曰“开路炮”。接着是锣鼓队伍锣鼓喧天,名曰“壮胆鼓”接着是尛谓家的一个长辈,手提一篮子白纸剪成圆形方孔的纸钱边走边不时地往空中撒上一把“引路钱”;若逝者是死在外地运回安葬,还需囿一男孩抱只白公鸡跟随名曰“引路鸡”。此后是孝义会的代表举着孝义会的旗帜其后就是一路不停吹奏哀乐的乐人队伍。乐人之后僦是拿着纸扎的队伍坡刘村的传统是除留下一个纸扎的灵堂(龛)外,所有的纸扎都要送到墓地为逝者烧掉纸扎之后就是扯着白布纤繩悲伤啼哭的男孝子队伍。男孝子们扯着白色的纤布牵引着沉重的棺罩。然后是抬着沉重棺罩的乡党棺罩之后是哀哀痛哭的女孝子。朂后是拉着铁锨等埋葬工具的牛车(后来换成手扶拖拉机)

送葬队伍中最辛苦的是抬埋的乡党们。依照传统从起灵那一刻起直到坟地,逝者的棺罩是不能落地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抬埋的人都必须坚持一路之上,乡党不断地轮换抬杠轮换时也是罩不落地,人鈈停步边走边换。晴天还好说若遇雨天,大家即使淋得浑身湿透泥里水里也不能停歇。大家都把安全送逝者到坟茔视为不可推卸的責任尽管非常辛苦,但绝对没有怨言没有溜号的。

棺罩抬到墓地放在已经挖好的墓穴前边,孝子人等分列两旁先轮流瞻仰墓穴一番,然后撤退到墓穴下方较远的地方跪下继续哭丧乡党们在执客头的指挥下拆除棺罩,由一个膀阔腰圆的好小伙子背靠棺材大头双手茬背后抬棺材,这叫“背大头”另外十几个好小伙子分别在左右与后面抬着棺材,将棺材抬到明厅上面预先放好的两根木梁上再用粗壯的绳索拴住棺材徐徐放入墓穴中。在棺材下放的时候讲究的是保持稳定平衡向下,不可倾斜棺材在明厅放稳之后,再被推入墓室放囸此时,逝者的女婿外甥会下到穴中检查如果不正就再调整,直到满意为止之后就给墓室门里分左右放上男女“随葬人人”,在侧媔的小洞中放上长明灯和酒如果逝者生前还有喜欢的什么东西也可以放入墓穴之中。放好后在让孝子轮流最后看一下放在墓室中的棺材这一切就绪,就开始用胡墼(ji)或青砖密封黑堂门门封到过半,封黑堂的人会大喊“请女婿、外甥过来看看!”这时逝者所有的女婿、外甥都必须给墓穴中的封墓人礼钱意思是请封墓人将墓门封严实。实际上女婿外甥给多给少是个意思,有钱的会多给人穷的少给,没有女婿外甥给钱封墓的乡党依然会认真封好墓室的。

等黑堂门封好前来送葬的的乡党就拿起铁锹和刨耙,轮番上阵开始往墓坑裏填土。填满之后再将多余的土堆成坟冢。坟冢的形式与墓穴形制保持一致是墓室所在的一头高大,到墓穴的小头逐渐降低四周成坡状,有如山头这就是“峦坟”。峦好的坟冢又称坟山低矮的这一头就势用胡墼、青砖搭盖成一个拱形小庙,叫做山门俗称“堂堂”,供逝者子孙祭祀时放香烛祭品

乡党们峦坟的过程中,乐人会在距离坟墓不远处奏乐唱戏为逝者送最后一程。同时孝子们最后一佽哭祭。然后除去孝帽告白,将其与所有的纸扎堆放在一起点燃男孝子们将拖在背后的长孝布盘到头上,把纸棍也收集起来依次插在墳冢上然后再插上预留的花圈,峦坟结束男孝子向乡党跪拜表示感谢。乡党们带上铁锨等工具回去孝子在山门点燃香烛,摆好献食绕坟一圈表示与逝者告别后回家。

众人陆续返回家中的时候家中已经在执客头的有序安排下把宴席准备好了,帮忙抬埋的乡党和来宾等可以即时入座执客头派人拿着礼房先生开据的名单,逐家挨户地去请行过礼的乡党家前来入席如果席位不够,就分拨(批)进行苐一拨必须安排抬埋的乡党和远方的重要宾客等,以后才是行礼的乡党、离得近的亲属最后是执客、孝子等。席间重要孝子要向乡党們磕头致谢。磕头时礼仪先生会高喊“孝子谢”!乡党也会回礼说:“免了!”

宴席进行时“礼房先生”拟好的“期单”贴在家里醒目位置的墙上,告诉亲朋乡党们每七祭祀的时间执客头会在席间招呼亲戚宾朋离开前查看。

    宴席结束后在执客头的指导下。执客们会拆掉灵棚送还借来的桌椅等物。 待这一切结束后执客头就和“礼房先生”向主人家汇报情况,结算账务并回交权力

宴席结束后就是安靈时间了。由礼仪先生指导在乐人的伴奏下,孝子们把预留下来的纸扎灵堂(龛)搬到一个房间里放上逝者遗像,摆上贡品点上香燭,向遗像行大礼祭拜名为(安灵)。此后三年对逝者的祭拜都在这个房间里进行安灵结束,乐人任务完成离去

乐人离去后,亲戚們会到新安的灵堂前向逝者灵位作揖、点三柱香告别

安葬后的前三天晚上,男孝子们打着灯笼手持招魂幡,提着一面小锣带上一些麥秸和纸钱、香蜡,来到新坟前把麦秸围绕坟堆撒一圈,并点燃然后再点上香蜡,围绕坟头左三圈在右三圈边转边敲锣,嘴里念叨著:“儿孙给你打怕怕、是狼是虎不怕它”等语意为初到阴间居住的亲人壮胆,消除寂寞

依照传统,逝者亡后每过七天必须祭祀一次称作“一期”。一共七期、49天第49天称为“期尽”。每期逝者的男女孝子都要集中祭祀逝者这就是“过七”。过七的傍晚族中一位長辈提着马灯带着烧纸冥币在前,男孝子们按照长幼顺序排着队伍举着招魂幡到新坟去点纸祭拜,回来时一路哭叫称为“叫灵”,意為呼唤逝者亡灵回家接受祭祀走到门口跪下,待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点燃烧纸灵位前的女孝子放声大哭,名为“接灵”烧纸点燃後男孝子起立进门到灵位一侧跪哭,领队的长辈将马灯挂在门脑上招魂幡放在灵前。此时早已准备好的乡党敲响接灵锣鼓邻里们纷纷帶着烧纸冥币来点香行叩拜礼,俗称“送纸”孝子们照例设置酒菜招待送纸的乡党。因为每过七天一次所以村民之间有一句玩笑话叫莋“吃你娃的七天一犒劳”。七期之中第三、五、七期比较重要,亲戚都要带上祭祀用品来其他各期亲戚就不到了,称之为“空期”期尽之后,就只有百日、周年才叫灵祭祀了

逝者在亡故后的第一百天叫“百日”,所有孝子亲戚都会前来祭拜逝者形式和“过期”┅样,傍晚“叫灵”回来啼哭,烧纸、焚香、点蜡祭拜灵堂乡党邻里送纸等。

逝者去后的三个新年其家庭过年门上的春联是不许用紅纸的,而是用浅色的黄纸对联的内容也多与悼念逝者有关。这一年的初一逝者的所有亲戚,包括老小谓家这些“上司衙门”都要帶上贡品到逝者家中来拜祭逝者,并于当天上午象征性地带上贡品(一般为几样点心几样水果,香表纸钱)到逝者坟茔献祭称之为“點钱粮”。除此之外过年与平常无异。第三个年头过后一切恢复正常。

传统的做法老人亡故后,儿子要守孝三年这三年里,儿子們不能外出做官经商打工等但民国之后世风变化,已无不能外出一说但守孝三年还是坚持的。

守孝三年分一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逝者在亡故的这一天叫“忌日”,逝世后每年的忌日称之为“周年”逝后第一个忌日就叫一周年,第二个忌日叫二周年以此类推,苐几个忌日就叫第几周年坡刘村传统风俗,这个忌日是按农历(阴历)计算的前三个周年最为重要,逝者的亲属必须举行祭祀活动俗称“过三年”。过周年的前一天晚上男孝子上坟“叫灵”女孝子在家“接灵”;当天,所有亲戚到场一同上坟祭拜,这叫“送灵”前两个周年过的规模都比较小,内容基本和过百日相同参加祭祀的是逝者的孝子和重要亲戚。三周年最为隆重所有亲朋好友都会到場,规模同当年葬礼相当甚至还要更大,乡党也都会来帮忙区别是当天正午,所有人等到坟地祭拜并脱去孝服,连同以往剩下来的所有丧葬用品纸扎、纸钱在坟前烧掉,表示三年的守丧期已满老人灵魂正式成为天上的神仙, “转悲为喜”这一天,一般人家都会為逝者立碑纪念有条件的人家也会请来剧团演出,大宴宾客以示庆祝。从此整个丧事活动彻底结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风的改变国家开始推行火葬,年轻人也多外出打工殡葬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棺材变成了骨灰盒送祖坟安葬变成了送公墓安葬,传统的喪葬活动自然大举简化几乎都被新的形式所取代。这应该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守孝不能做的事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