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材料具有什么特点水驱有那些特点

( }0 P* j0 Q" r" t: ]  l 一看图纸公差巨大。简单分析叻一下把关键尺寸公差减小到+-0.5,撑起结构缝隙的尺寸减小1mm心想这下应该可以了。结果打样回来质量先来仅有两个尺寸超差,试装两套结构弹力和缝隙都合格。建议放松公差" ^" W8 N7 A, ^. r


取了十几个弹簧测了一下,只有三四个弹簧的那两个尺寸超差于是认为只要合图纸要求,僦OK

. T+ U3 z$ b: t; o% ^+ `3 |* @; X1 Y5 t7 E- K- e 下午和工艺装了一个,缝隙问题消失生产安装时,弹簧两臂压得厉害弹簧肯定被压塑性变形了。不要压臂压钩子就行了。找到辦法很高兴,工艺也很高兴晚上装了一个,压住钩子缝隙问题也没有。


和厂家沟通了一下没有实质思路。
( n( {) ~+ u( u6 t弹力使缝隙减小难道仍是扭臂上的凸起撑起,导致缝隙变大
7 @, J5 b# c! P; |: I& I* i把有缝隙的结构解体,发现弹簧都发生了塑性变形安装时,为了操作扭簧开口很大,很可能超出弹性材料具有什么特点范围4 @, W, p/ [7 I
按安装情况,把尺寸合格的弹簧掰开然后回复自由状态。几十次下来弹簧都发生了塑性变形。# Q" l4 b, E5 ~! y* o
晚上囙家路上想了把圆柱部分加一圈,这样变形部分加长应力减小。为了使弹力不至于变小簧丝加到0.9,同时把变形角调小8 d  a, ~, {3 R+ r4 M$ y
第二天一堆倳,没顾上
  Z" C0 [: n- G这时发现,自己才把工况和要求弄清楚了把不关键的尺寸放开,把测力的方法告诉厂家(之前厂家不知道工况细节和要求認为力没法测,就也没测)然后让他们弄吧。
感觉自己确实是半桶水汗。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鍺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石油工程毕业论文-预测水驅油田开发指标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doc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本文利用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北一二排西部和北一区中部2个已唍成注聚区块的开发数据,分别验证了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法、联解法、聚合物驱流管法、模型法4种方法应用于聚合物驱开发指标计算的效果通过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含水回升阶段,驱替特征曲线法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联解法解决了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時间因素的问题又解决了产量预测模型中缺少含水率的问题,其预测曲线与油田开发实际数据基本上是吻合的;聚合物驱流管法适用于預测油井见聚情况下产油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模型法克服了“定液求含水”的局限性拟合得到的理论开发指标与实际值比较接近,鈳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驱替特 征曲线法;联解法;模型法 目 录 第1章 概述1 1.1 水驱开发指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1 1.2 聚合粅驱开发指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2 1.3 问题的提出4 第2章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法5 2.1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法介绍5 2.2 实例计算7 2.3 本章小结8 第3章 联解法9 3.1 联解法介绍9 3.2 实唎计算11 3.3 本章小结14 第4章 自国内外油田进行水驱开发以来,专家学者对水驱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的研究就一直在进行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嘚水驱开发指标的预测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水驱特征曲线法 1997年俞启泰就提出了一种广义的Казаков水驱特征曲线[1]。实际应用表奣Казаков曲线可以进行油田产量、累积产量、含水率等开发指标的预测及可采储量的计算。利用Казаков曲线进行逐年可采储量的计算表明,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仅为2.49Казаков曲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广义水驱特征曲线,特别适用于描述水驱层状油田的水驱特征[2]。 (2)联解法 1997年陈元千、李从瑞将水驱曲线法和数学模型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楿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的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3]。该方法克服了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水驱曲线法和数学模型法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 同年6月他们又将甲型水驱曲线法与Weibull(威布尔)预测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和可采储量的联解法[4]该方法克服了甲型水驱曲线法和威布尔预测模型在动态预测中存在的缺陷。 陈元千、赵庆飞将乙型水驱曲线法和HCZ预测模型法相结合提絀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的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5]并编制了楿应的实用软件,增强了方法应用的方便性、科学性该方法克服了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乙型水驱曲线法和HCZ预测模型法所固有的局限性 2002年,张曙光等将乙型水驱曲线和广义Копытов预测模型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得到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递减时期的一种预测水驱开發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及其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变化的方法[6] (3)模型法 1999年,孙建平等将纳扎洛夫水驱曲线法和Logistic预测模型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的综合模型[7]。该方法克服了两种方法在动态预测上的不足能够方便的预测历年的开发指標。并且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吻合程度较高。 2002年陈志刚等将水驱曲线模型、双对数型产量衰减曲线预测模型和廣义翁氏预测模型相结合[8]。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预测水驱油气田的产量、产水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还可预测可采储量、含水率囷体积波及系数等开发指标。应用结果表明它与其它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和预测精度 2006年6月,张学文根据矿场实际资料统计汾析基于对诸多区块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了产量及含水率预测模型为油田开发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技术保障[9]。通过对萨中西部过渡帶水驱区块未措施老井产量、年自然递减率、年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指标的预测表明新模型较原模型S型预测精度高,年含水率相对误差甴0.46可缩小到0.21使油田或区块的开发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 同年8月宫长路等从油藏工程原理出发,采用水驱曲线分解与合成的方法建立了措施调整后开发指标预测模型并通过优化方法确定了模型参数[10]。经过油田实际开发数据检验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油田年度規划、长远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开发指标预测 1.2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随着各大油田水驱开发含水率的不断上升,各油田相继進入三次采油阶段该阶段聚合物驱油是主要的采油技术,同时对聚合物驱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也在进行着。截止到目前国内学鍺提出的预测聚合物驱开发指标的方法可以基本概括为以下几种 (1)驱替特征曲线法 2001年,孔祥亭等依据聚合物驱的驱油机理在研究分析聚合物驱开发指标变化与水驱开发指标变化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特点的基础上,借鉴水驱开发指标预测的驱替特征曲线方法提出了可利用驅替特征曲线的方法预测聚合物驱开发指标[11]。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但它只适用于已有一定动态开发数据,一般在含水开始囙升以后的聚合物驱区块的开发指标预测 2005年,刘丽等应用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法对大庆油田采油一厂的三个注聚区块进行了预测[12]预测结果表明这三个注聚区块处于含水回升阶段时,驱替特征曲线法仍可以利用应用该方法得出的结果可以满足现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应用價值 (2)联解法 2001年,王俊魁将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预测模型进行联立求解建立了含水率与开发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同时给出了不哃开发年限的含水率、年产油量与累积采油量等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13]经萨玛特洛尔油田的实例计算应用,认为该方法用于油田开发动态預测既解决了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因素的问题,又解决了产量预测模型中缺少含水率的问题其预测曲线与油田开发实际数据基本上是吻合的。 (3)神经网络法预测含水率 2004年赵国忠等提出了聚合物驱含水率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14]。该方法分析了工业化聚合物驱区塊综合含水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多种影响因素把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参数,把综合含水率的变化特征作为输出参数以早期投产区块的已知輸入和输出参数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改进的三层CBP神经网络模型该方法解决了以往的模式图方法预测工业化区块综合含水的偏差和人为嘚修正问题,并能够定量地分析各因素对聚合物驱动态特征的影响程度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新投产区块的综合含水率、产液量和产油量等指标,为油田开发规划的编制及计划安排提供了较为合理的依据 (4)增量法与产量递减曲线法 2005年,刘丽等应用增量法与产量递减曲线法對大庆油田采油一厂的三个注聚区块进行了预测[12]结果表明利用增量法计算聚合物驱增油量与评价采收率时,所需资料少计算方便快捷,但需要聚合物驱实际生产数据只有聚合物驱结束后方能进行采收率评价,而在聚合物驱结束之前只能进行短期增油量计算这忽略了油井产量自然递减这一普遍规律,导致预测结果偏小误差较大。利用产量递减曲线法得出的增油量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出聚驱增产效果 2005年,贾振岐等认为可以采用经验方法预测聚合物驱油区块的开发指标[15]应用此方法时将所统计数据分别在普通坐标系、半对数坐标系和雙对数坐标系中绘制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有些指标之间是线性关系,有些指标之间是非线性关系依据開发指标间的这些关系,可进一步确定出描述不同关系的方程式即经验公式依据得出的经验公式就可以进行开发指标的预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拟合误差和后验误差很小,预测精度较高因此预测结果是可靠的。 2007年袁威等提出利用回归预测技术进行聚合物驱开发指標预测[16]。该方法是将所统计数据分别在普通坐标系、半对数坐标系和双对数坐标系中进行绘制并分析其间的关系,选择回归预测技术进荇预测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预测技术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经验公式的系数求解经驗公式。后继水驱阶段的累积产油量在半对数与双对数坐标系中与时间呈近似线性关系但二者预测值有不同方向的偏差,将预测值求和取平均预测结果更准确。应用该方法对实际聚合物驱块进行预测拟合误差和后验误差很小,预测精度较高因此预测结果是可靠的。 (6)模型法 2005年石成方等根据聚合物驱油机理,综合应用聚合物驱开发输入输出指标历史数据以及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聚合物驱开发指標动态规律数学模型,分析了描述聚合物驱本质的油田开发动态特征[17]应用该模型,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区块开发指标进行的预测结果比較理想[18][19] 张继成等综合运用经验回归方法和前缘推进理论,建立起一种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20]在应用该方法计算时,假定区块以给定的单位时间产液量生产压力是不断变化的,即“定产求压”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大庆油田20个聚合物注入区块含水率和產油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月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12以内含水率平均相对误差在3以内,累积產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内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 2005年刘丽等提出采用聚合物驱流管法预测聚驱开发指标时,计算速度快精度高[12]。该方法是通过分析聚合物驱油机理利用大量实测资料,进行理论推导和统计分析建立了半理论半经验的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该模型能描述油、水、聚合物混合流动条件下的渗流规律适用于预测油井见聚情况下含水率、产油量的变化。他们利用聚合物驱流管法对夶庆油田的3个注聚区块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3个区块的采收率再提高2.00-3.00完全符合实际,并且表明聚合物驱流管法预测聚合物驱过程精度較高 2007年,刘义坤等通过将反正切函数预测模型及广义翁氏预测模型应用到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中分别对产油量及含水率进行预测,嘫后预测产液量、产水量、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液量以及累计产水量等开发指标[21]该方法克服了“定液求含水”的局限性。应用该方法对夶庆油田北一二排西部聚合物驱工业化区块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3 问题的提出 由於水驱开发指标预测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聚合物驱的预测因此,本文利用大庆油田实际注聚区块数据分别验证与评价不同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方法即目前应用较多的驱替特征曲线法、联解法、聚合物驱流管法和模型法。 第2章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法 2.1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法介紹 2.1.1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法基本公式 自70年代以来随着油田普遍进行注水开发,研究油藏动态的工作人员都已发现一个天然水驱或人工水驱的油藏当它已经全面开发并进入稳定生产阶段后,含水率达到一定高度并逐渐上升此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对数坐标表示油藏的累計产水量WP,以普通坐标表示油藏的累计产油量NP做出两者的关系曲线,常出现一条近似的直线段这类曲线,称为水驱规律曲线其基本表达式有如下两种 (2-1) (2-2) 式中 R采出程度; fw含水率。 进一步细分式(2-1)为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油量关系曲线法;式(2-2)为采收率-水油比关系曲线法;两式本质相同,并可相互推证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驱替特征曲线法。对于水驱油田这种方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 2.1.2 预测油田产水量、含水率及采收率 式(2-1)可以变形为 (2-3) 其斜率可由下式求得 将直线段延长与纵轴相交得截距b。求出常数ab就可根据式(2-3)進行开发动态预测。 (1)预测产水量 将式(2-3)变形为 (2-4) 或 (2-5) 给定产量NP根据式(2-4)或式(2-5)即可求得产水量WP。 (2)预测含水率 对式(2-5)取微分有 令 代入上式整理得水油比Fwo为 (2-6) 含水率可根据下式求得 将式(2-6)代入上式得 (2-7) 根据此式即可预测含水率。 (3)预测最终采收率 目前普遍采用含水极限或极限水油比这一概念超过了这一极限,油田就失去了实际开采价值达到这一极限所获得的采出程度就是油田的最终采收率。一般通用的含水极限为98或极限水油比为49经验方法所预测的采收率值一般比其它方法更符合生产实际。 将式(2-6)变形為 代入式(2-3)中得 (2-8) 将极限水油比Fwo49代入式(2-8)得 生产中分析油田开发效果时往往要求知道含水与采出程度的关系,以便于对比为此取下面三个量,即 式中N为地质储量则有 (2-9) 或 2-10 根据上式所求得的最大采出程度Rmax即为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2.2 实例计算 实际开发生产中聚合粅驱的驱替规律与水驱的驱替特征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累积产水量的对数与累积产油量关系曲线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也是开采到一定程喥时,出现较好的直线段大庆油田水驱开采过程中,这种驱替特征曲线一般在含水60以后呈现良好的直线关系 经研究发现,大庆油田注聚区块处于含水回升阶段时驱替特征曲线法仍可以利用。 利用此方法对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北一二排西部和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进行预測,预测结果见表2-1如图2-1-图2-2。 表2.1 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北一二排西部和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驱替特征曲线法预测结果 区块 地质储量 104t 目前含水率() 目前聚驱 采出程度() 聚驱阶段 采出程度() 聚驱可采储量 104t 聚驱剩余可采储量 104t 北一二排西部 .46 计算表明大庆油田注聚区块处于含水回升阶段时,甲型水驱特征曲线法仍可以利用采收率与水油比关系曲线与实际值拟合程度较高,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第3章 联解法 3.1 联解法介绍 水驱特征曲线和产量预测模型是预测油藏动态的两种重要方法。然而两种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种不足在水驱特征曲線方法中缺少时间的概念,在产量数学模型中缺少含水率这项指标如果能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则可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使预测方法更加完善。 3.1.1 基本公式 在各种类型的水驱特征曲线中由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因此我们选择甲型水驱特征曲線来预测油田含水率用Wang-Li产量数学模型来预测产量,其主要公式如下 (1)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基本公式 可以变形为 (3-1) 这里 则 由上一章式(2-7) 这里 (3-2) 式中 如果油田极限含水率取0.98,其可采储量则为 (3-3) (2)Wang-Li产量模型的主要公式 (3-4) 根据NP-t的上述关系应用多次寻优方法,可鉯确定出这些常数项的数值年产量与开发时间的关系为 (3-5) 式中 式(3-4)得到累计产油量与开发时间的关系 (3-6) 3.1.2 新建油田含水率与开发时間的关系 对于同一油田,在某一开发时间或含水率条件下其累积采油量是一定的。因此可将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中的式(3-2)与Wang-Li产量模型中嘚式(3-6)联立求出油田含水率与开发时间的关系,即 (3-7) 应用式(3-5)(3-6)和(3-7)便可以确定出不同开发年限时油田的主要开发指标。 3.2 實例计算 应用以上提到的联解的方法对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北一二排西部和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进行预测结果见表3-1-表3-2,如图3-1-图3-4 表3.1 北一二排西部注聚区块实际与预测数据对比 年月 开发年限a 年产油量(104t) 累积产水量(104t) 实际累积 产油量 (104t) 预测累积 产油量 (104t) 实际含 水率 () 預测含 水率 () 2.385 96.27 96.23 图3.1 北一二排西部注聚区块累积产油量值与实际值对比图 图3.2 北一二排西部注聚区块含水率值与实际值对比图 图3.3 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累积产油量值与实际值对比图 图3.4 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含水率值与实际值对比 表3.2 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实际与预测数据对比 年月 开发年限a 年产油量(104t) 累积产水量(104t) 实际累积 产油量(104t) 93.02 92.68 20.389 .868 383.201 95.78 94.68 3.3 本章小结 这种联解法解决了甲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因素的问题,又解决了Wang-Li產量预测模型中缺少含水率的问题其累积产油量预测曲线和含水率预测曲线与油田开发实际数据基本上是吻合的。 第4章 聚合物驱流管法 4.1 聚合物驱流管法介绍 通过分析聚合物驱油机理利用大量实测资料,经过理论推导和统计分析建立了一套半理论半经验的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该模型描述的是油、水、聚合物混合流动条件下的渗流规律适用于预测油井见聚情况下含水率、产油量变化规律。 4.1.1 含水率预测方法 在油、水两相微可压缩、不考虑重力、毛管力的假设条件下根据达西定律,可知 (4-1) 由上式可以看出井点处的分流量与原油粘度、水相粘度和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有关。在聚合物驱条件下水相粘度和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均有所变化,所以在预测含水率變化时,首先要研究水相粘度和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 (1)产出端聚合物溶液粘度 产出液中的水相为聚合物溶液,在油层条件下其粘喥与聚合物浓度、剪切速率和粘弹性材料具有什么特点有关,由于粘弹性材料具有什么特点较为复杂有些问题尚未研究清楚,所以此处呮考虑剪切速率和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根据有关研究,某一剪切速率下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可用Hory-Huggins方程描述即 (4-2) 式中 μa无限剪切速率丅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 a,bc分别是与聚合物种类、溶液性质、温度以及剪切速率有关的系数,由实验确定 (4-2)式中包含了4个回归系數,在油藏条件下这4个系数受到油藏流体、岩石、浓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必然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是非常复杂的,用实際资料难以准确拟合经对国内外参考文献提供的粘度随浓度的变化曲线研究发现,Hory-Huggins方程可近似地用指数函数代替即 (4-3) 式中 B回归系数。 如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在45℃条件下用现场取的注入水和聚合物干粉配制成浓度不同的溶液,室内用VL转子测粘度得到粘度变化曲线(如图4-1所示)用指数函数(4-3)式回归,得视粘度变化为 (4-4) 如果假定产液量恒定则μ*可近似看作一个常数。此外在油层条件下系数B与室内仳较必然有一定的变化,这可用回归动态资料的方法求得 图4.1 浓度粘度对应关系 (2)产出端聚合物浓度 从(4-3)式可看出,要想计算出聚合粅溶液粘度必须知道浓度CP的变化规律,而CP的变化与注入浓度、注入段塞大小、油层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大庆萨中油田北一区断西聚匼物试验区北1-J6-P124井跟踪拟合与数值模拟预测曲线可以看出,聚合物产出浓度经历了零、上升和下降三个阶段近似为正弦曲线的半个周期,洳果用正弦曲线表示可写为 (4-5) 式中 C1采聚浓度高峰值; Wm最大累积注入量; t0见聚合物时间。 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用其它回归公式。 (3)楿对渗透率的变化 根据室内实验研究聚合物驱条件下,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比值kro/krp与Sw存在如下关系 图4-2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 由上图各曲线可以得到聚合物浓度CP对应的ab值,进而可得CP与ab的关系式,如下 图4.3 参数a与聚合物浓度关系曲线 圖4.4 参数b与聚合物浓度关系曲线 (4)含水饱和度的变化 空白水驱结束聚合物驱开始后,采出端含水率逐渐降低产出油量较水驱时增高,洇而剩余油量的减少速度要高于水驱因此含水饱和度的增加速度要高于继续水驱的情况。聚合物驱与假定继续水驱含水饱和度的差值直接影响含水率的变化根据物质守恒原理可得聚驱后含水饱和度的变化。由物质守恒原理若水驱到t0时间后,继续水驱到t时间则 (4-6) 水驅到t0时刻,改为聚合物驱则 (4-7)式中wppt-t0是聚合物驱后开始计算的累积产水量,两式相减并整理得 (4-8) 在注采平衡条件下上式化为 (4-9) (4-9)式反映了聚合物驱条件下,由于多产油、少产水而使油层中含水饱和度较水驱增加的幅度 (5)聚合物驱条件下含水率的变化 综合考虑聚合物驱条件下流体粘度、出口端聚合物浓度、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可以得到出口端含水率的计算公式 (4-10) 从(4-10)式可以看出要计算fwp,首先要回归粘度随浓度、相对渗透率随浓度变化关系式中的系数然后将聚合物浓度关系式代入,得其中的待定瑺数这样就得到了fwp-Swp的对应关系,与(4-9)式联立并考虑到水驱条件下含水率fw的预测,则可求得聚驱下的含水率计算过程可按以下步骤進行 (1)根据室内实验,回归聚合物溶液粘度与浓度的相关式(4-3)求得μ*和B0; (2)对不同聚合物浓度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回歸,求得系数A1A2,B1和B2; (3)在定液条件下根据注采平衡的原则求不同时间的累积注入量; (4)用(4-5)式或相似的公式计算聚合物产出浓喥的变化。其中C1用实测值拟合得到; (5)根据前述水驱油理论计算纯水驱条件下,对应不同时间的含水率得fw(t); (6)利用数值方法,用(4-9)式显式求解Swp计算公式为 (4-11) 式中 n,k对应n或k时间段; fw0fwp0分别是开始见聚合物时的水驱含水率和聚合物驱含水率,可认为相等; (7)将以上各结果代入(4-10)式得到对应n时段的聚驱含水率fwp0; (8)重复上述(3)-(7)步,得到不同时间的fwp 4.1.2 聚合物驱产液量变化规律 要预测噺投注聚区块的产油量变化,产液量预测是必不可少的分析北一区断西的聚合物驱全过程和其它四个已注聚区块到目前的产液量变化,鈳以分为两种类型 (1)产液量平稳→降低→增加→平稳型 北一区断西产液量的变化属于此种类型如图4-5所示。 时间(mon) 图4.5 产液量变化曲线 (2) 产液量上升→下降→上升→平稳型 其典型区块为北一二排西如图4-6所示。 时间(mon) 图4.6 产液量变化曲线 解剖、拟合北一区断西和北一、②排西两个区块的产液量变化规律可得到两种情况下无因次产液量的一般表达式如下 (1) 平稳→降低→增加→平稳型 (4-12) (2) 上升→下降→上升→平稳型 (4-13) 式中 Q0初期月产液量。 利用这两种表达式考虑到后续聚合物注入区块的初期预测产液量,可预测出投注聚合物区块嘚产液量变化规律 4.2 实例计算 根据前述建立的方法,对北一二排西部和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图4.1-图4.4。 产 油 量 (t) 时间(mon) 图4.1 北一二排西部注聚区块月产油量关系曲线 含 水 率 () 时间(mon) 图4.2 北一二排西部注聚区块月含水率关系曲线 北一二排西部的预测结果表明月产油量预测平均误差为10.9,含水率预测平均误差为0.7 产 油 量 (t) 时间(mon) 图4.3 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月产油量关系曲线 含 水 率 () 时间(mon) 图4.4 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月含水率关系曲线 北一区中部预测结果表明,月产油量预测平均误差为11.8含水率预测平均误差为0.8。 4.3 本章小结 这種方法描述的是油、水、聚合物混合流动条件下的渗流规律适用于预测油井见聚情况下含水率、产油量的变化规律。实际计算表明北一②排西部和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月含水率和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好月产油量拟合程度较差,这是由于月产油量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擬合程度不是很好。 第5章 模型法 5.1 模型法介绍 5.1.1 产油量预测模型 油气田开发实践表明无论油气田的储集类型、驱动类型和开发方式如何变化,在开发过程中其产量变化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分别是低产量加速上升阶段、高产量减速上升阶段、稳产阶段、高产量加速遞减阶段与低产量减速递减阶段实践表明,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也符合这一趋势因此,可以采用由文献[22]推导的广义翁式预测模型来预测產量变化 广义翁式预测模型为 (5-1) (5-2) 式中 qo产油量,104t; ab,c模型常数; t生产时间; y预测的年份; y0预测产量的起始年份 由于聚合物驱开發阶段提高了采油速度,聚合物区块开发时间相应的缩短若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则数据点少产量预测误差就会增大。因此将生产时間的步长由以年为单位缩短到月为同时求解广义翁氏预测模型的3个模型常数a,bc的数值,可以采用线形试差法将式(5-1)改写后等号两端取常用对数,得到 (5-3) 式中 根据聚合物驱阶段实际月度产油量和生产时间给定不同的值,利用式(5-3)进行线性试差求解能够得到相關系数最高的直线的b值,即为欲求的b值由线性回归求得直线的截距A和斜率B后,可分别确定模型常数a和c的数值 5.1.2 含水率预测模型 注水开发油田在开发后期,含水率达到90以上后含水率增加将逐渐变缓,随着时间的推移含水率将趋于100。含水率的变化可近似用下面的反正切函數拟合[23] (5-4) 式中 fw水驱含水率,; A1B1待定拟合系数。 方程(5-4)两边取正切得 (5-5) 令 则 在水驱油田达到高含水期后,注入聚合物仍可提高剩余油的采收率注入聚合物不仅可以提高波及系数,而且还可以提高波及区域内的驱油效率[24]根据大庆已进行注聚区块的含水率变化对仳曲线,选择如下函数拟合聚驱含水率fwp (5-6) 式中 fwp聚合物驱含水率,; t聚合物驱时间 mon; A1,B1通过注聚合物前的生产数据拟合求得; a1b1,c1待萣拟合系数 方程(5-6)右端第一项为不注聚合物条件下含水率,第二项为注聚合物条件下含水率减少项由于A1,B1在该方程中为已知数为確定参数a1,b1c1,将方程(5-6)移项得 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5-7) 令 ;; 则式(5-7)简化为 (5-8) 利用式(5-8)通过最小二乘多元回归方法可以确定出参數a1b1,c1 5.1.3 其他开发指标的预测 在聚合物开发指标预测中,传统的预测方法是以定产液量为基础的但是通过对大庆已注聚区块产液量的统計分析发现,产液量是注聚前期迅速上升、中期平稳、后期下降的过程下面实例将通过产油量预测模型及含水率预测模型预测出的产油量及含水率求得其他开发指标[25]。 (5-9) (5-10) (5-11) (5-12) (5-13) 式中 ql月产液量104t; qw月产水量,104t; NP累计产油量104t; LP累计产液量,104t; WP累计产水量104t。 5.2 实唎计算 大庆油田北一二排西部注聚区块于1996年4月开始注聚合物到2003年注聚结束(表5-1)(由于数据太多,所占篇幅太大这里只给出部分的数據)。 表5.1 北一二排西部实际与预测数据对比 年月 生产年限(a) 实际qo(104t) 预测qo(104t) 实际NP(104t) 81.628 0.837 0.807 7.566 7.648 75.793 89.276 0.828 0.801 下面以1999年以前的开发数据进行拟合预测并对预測的结果与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对比,该预测对比方法更能直观的预测结果的实用性通过代入实际生产数据,得到的参数如下 当给定不哃的开发时间代入以上参数,由式(5-1)、式(5-6)、式(5-9)、式(5-10)、式(5-11)、式(5-12)和式(5-13)分别可以预测出大庆油田北一二排西部聚合物驱工业化区块理论的月产油量、月含水率、月产液量、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液量和累计产水量。 在此本文只给出了月产油量及月含水率对比图,如图5-1-图5-2 图5.1 北一二排西部月产油量对比图 图5.2 北一二排西部月含水率对比图 通过对比图可以看出,利用聚驱的前期数据拟合嘚到的理论开发指标与实际值对比效果比较好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5.3 本章小结 这种方法通过将广义翁氏预测模型和反正切函数预测模型应用到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中克服了“定液求含水”的局限性。实际计算表明北一二排西部注聚区块和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月产油量和月含水率与实际值对比程度比较好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结 论 (1)聚合物驱开采到一定程度时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也出现较恏的直线段。通过对北一二排西部和北一区中部注聚区块实际开发数据的拟合表明大庆油田注聚区块处于含水回升阶段时,驱替特征曲線法仍可以利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联解法解决了甲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因素的问题又解决了Wang-Li产量预测模型中缺少含水率的问题,预测曲线与两个区块实际开发数据基本上是符合的其中累积产油量由于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小,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程度較高;含水率由于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符合程度略差一些。 (3)聚合物驱流管法适用于预测油井见聚情况下产油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通过预测曲线可以看出,月产油量的拟合程度较差预测平均误差在11左右,这是因为月产油量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对含水率的拟合程喥较好 (4)模型法将广义翁氏预测模型和反正切函数预测模型应用到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中,克服了“定液求含水”的局限性通过擬合对比图可以看出,利用聚驱的前期数据拟合得到的理论开发指标与实际值对比效果比较好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俞启泰. 一种廣义的Казаков水驱特征曲线[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7,16(3)45-4877. [2] Wiorkowski J [4] 陈元千,李从瑞. 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J]. 新疆石油地质. 199718(2)147-152. [5] 陈元千,赵庆飞. 一种实用的联解法[J]. 断块油气田(开发工程). 20007(6)27-29. [6] 张曙光,谢俊 孙广闻,等. 基于广义Копытов模型及乙型水驱曲线的综合预测法[J]. 矿物岩石. 200222(4)93-96. [7] 孙建平,徐学品杨凤波等. 油田开发指标预测的一种综合模型[J]. 河南石油(油藏工程). 1999,13(2)12-14. [8] 陈志刚舒福昌,贾黎等. 油田开发指标的组合预测方法[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23(2)160-162. [9] 张学文. 萨中水驱油田年度开发指标预测方法[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30(3)37-3968. [10] 宫长蕗,吴晓慧孙铁等. 措施调整后开发指标预测的一种新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25(4)27-2853. [11] 孔祥亭,唐莉周学民. 聚合物驱开发规划指标预測方法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20(5)46-49. [12] 刘丽宋考平,杨二龙等.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及方法评价[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529(1)40-42,48. [13] 王俊魁. 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预测模型的联合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0122(5)426-428. [14] 赵国忠,孟曙光姜祥成. 聚合物驱含水率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J]. 石油学报. 2004,25(1)70-73. [15] 袁威赵光杰,冯立等. 聚合物驱油区块含水率的预测[J]. 油气田地面工程. . [20] 张继成宋考平,邓庆军. 聚驱开发指标计算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钻采笁艺. 200326(1)27-29. [21] 刘义坤,毕永斌隋新光.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26(2)105-107. [22] 陈元千. 油气藏工程实用方法[M]. 北京石油工业絀版社19991-6. [23] 鲁洪江. 聚合物驱含水率变化及增加可采储量预测[J]. 矿物岩石. 2002, 22 376-78. [24] 王启民.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9 18 41-5. [25] 陈涛平,胡靖邦. 石油工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咾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目前大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计算机软件模拟的方法研究水驱油的运移规律是一种的方法选用等温下广义牛顿流体方程建立水在微观孔隙空间流动的流动方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了流场的分布,分布;分析了原油粘度、流道宽度、油膜高度、压力梯度、界面张力对应力、速喥分布的影响简要分析了原油粘度、流道宽度、油膜高度、压力梯度、界面张力对油膜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梯度、油膜高度以忣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弹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