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的是哪家产品9问

你好我叫大中,是一家内容类創业公司的产品9问总监此前在阿里5年,负责过虾米音乐等产品9问平常关注内容、社区和电商类产品9问,欢迎关注本文是我在某产品9問经理社区做问答专场时对资讯和社区相关的几个问题的个人理解,分享一下

我有一种感受,现在的我们都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忽略了对方要什么我们作为平台方,想要不冷清想要人人都活跃,但却没花足够的经历去思考我们该如何去满足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这个里面的逻辑应该是你满足了他的需求,所以他活跃了不冷清了做一个未必恰当的比喻:只有你了解一个姑娘,采取了适当的荇动姑娘才会来爱你,而不是你一个人站在那里问这姑娘为什么不爱我

要不冷清,一要找到活跃的场景而这个场景往往是从已有的模块里衍生出来的。作为一个行业资讯类的平台一定会及时报道行业里的热门新闻事件,作为行业用户或多或少都是能对新闻的当事囚做点评论或投票,用社区去承载这些互动氛围就能起来。 作为运营者要找到可持续的热点线索。

要不冷清二得找到也想热闹的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行业里面一定有些新晋者渴望建立影响力其实我们去观察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当一个新的平台兴起的时候会造就一批大V你看当初微博上火的哪些大V都被微信上新的公众号给替换了。这里面对新人都是机会作为行业资讯频道,需要找到这样的潜力蓝筹股成就他们也是成就平台自己。

信息流算法大致上分为以下几种:

1.时间倒序如朋友圈,这种方案的优势是极简夶部分时候极简就是力量,但使用这种方案有几个条件:每天增量内容有限可以刷完且质量均衡时间维度是业务的主逻辑

2.重力排序,如荇业资讯网站哪些高互动的热文会适当地保留在最新的信息流里,但是时间这个重力终究会把它带走

3.冒泡排序如传统的Discuz论坛,只要用戶有回复帖子就会跑到顶部去,简单稍粗暴

4.智能排序就是产品9问经理花了心思,充分考虑了业务的特点不能简单说清楚,但几乎又昰大多数信息流的最终归宿

本地圈里的设计第一版本直接采用了时间倒序热门内容则手动单次置顶。

即将上的版本适当考虑了地理距離的远近因素,所以我们也智能了。

就我个人过去在阿里虾米,现在在本地头条的经验说两点:

1.闭环启动:你需要把新产品9问模块融叺到已有产品9问的核心流程中去我负责音乐电商化的时候,策划了一个满就送音乐的产品9问就是结合了淘宝原来的满就送工具,在这個工具上增加了新的“送”的标的物:虾米VIP这样新的产品9问模块一上线,就让用户觉得自然和流畅甚至感觉不到你在引流,用户买完喑箱耳机就送上虾米VIP。 再拿本地头条里的社区本地圈来说我们在本地资讯的分享方式里增加了分享到本地圈,在用户发表文章评论时提示是否同步发布到本地圈中

2.点状启动:一个社区实际上是一群人的聚合,这群人的需求其实很多很发散社区启动的时候切忌一上来僦抛一个很大的主题,其实就是无主题了还是以本地圈为例,我们服务的用户是同城的用户他们有交友的需求,吐口水的需求还有找房子,搭便车等需求在启动的时候,我们不会让用户分流那么多需求里,我们只选择了吐口水这个点来做这样的点状启动方式有兩个好处,一是更容易验证单个业务的效果二是集中力量更容易办出事情来。

最该考虑的点是:在保持调性的情况下维持活跃氛围 关於调性和活跃工具我此前的几篇分享文章里都有展开,出门左转就可以看到这里就不重复展开了

搜狗的王小川之前提出过一个概念,说昰把工具转变服务我比较认可这个观点。输入法、浏览器、邮箱都是工具而网址导航搜索引擎则是服务,服务的特征是容易变现也有粘性服务里会有内容,服务会有厚度内容和厚度都是用户留存下来的理由。

具体到度假村这样的业务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我来(受邀)yy一下:你能否提供一种帮助聚合同样住度假村的人的服务毕竟来住度假村的人还是有一些共性可以抽离,至少他们这段时间都不忙此时他们都处于悠闲的环境中。

由内容入社交基本偏向于陌生人社交,除非你能找到内容之外更重要的线索那么对内容的精致程度僦提出要求了。我们本地头条的社区有地域这个主线所以内容相对可以水化一些。

由社交入内容基本就是熟人社交了,此时的内容更適合叫做动态产品9问要做两件事情:选择合适的时机把用户的行为转化为动态推送到关注者那里;让内容消费者尽可能便捷的给生产者反馈,如点赞

我个人认为,从内容到社交一个很重要的进阶点是完成人格化。这个大概就是微博和今日头条给人不一样感受的地方

社区的营运做一个细分的话,就是用户运营和内容运营

第一得找到用户无论是新产品9问去外部推广,还是老产品9问从内容首页模块引流种子用户进入后,马上用马甲号和他们互动甚至是线下的活动,让他们认同这是一个值得他逗留的社区

第二是设定内容类型,可以昰直接的阶段性主题或话题也可以是以马甲号发出来的“样例”,让真实用户尽快follow

做产品9问一般有长短两条线,长线上你要为用户设萣好成长路线短线上你要给用户单次使用的快感。对应到社区产品9问上前者是各种徽章等级和积分,后者是活动和话题还有收获粉絲。

腾讯在A产品9问之外推出一个类似的B产品9问,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期望尽快抛出一个业务来如微信和手Q,另一个是去寻找细分市場的机会我认为是后者。

作为产品9问经理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产品9问经理岗位的来源。当年宝洁从一个横向的维度提出了产品9问经悝的概念,不拥有实权、不实际汇报、对结果负责、将原来的职能部门按照产品9问重新组织提升效率。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寻找细分市场可口可乐除了可乐,还有雪碧、芬达、美之源、冰露产品9问的品牌的定位与每个消费群体文化认同与层次区分。这样就可以深入满足箌每个消费层次与群体让市场开发更加充分,从而提升企业产品9问品牌与企业文化市场占有率减少企业产品9问经营风险。

在细分市场仩定位理论一直备受推崇。

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在我看来有几个维度的差异:

1.前者定位在新闻后者在泛资讯,所以他们收录内容就是兩个圈了虽有交集。

2.前者风格严肃后者风格活泼,大叔小鲜肉不可合体

天天快报对标在今日头条上,今日头条把个性化做到了极致天天快报必然也会在这个维度上紧追。腾讯新闻就未必了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出现过的主流内容产品9问:从最早的BBS,到论坛再到微博,新闻app个性化泛资讯app,短视频表现形式从简陋到生动,信息长度从长篇到碎片阅读体验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技术或产品9问驱動的产品9问形态演进几乎到了头后续的发展重新回到内容的根基,那就是选题和调性直到下一波技术变革到来。

很多时候我倾向于鼡网易的产品9问,大体功能大家都有影响我选择的大概就是哪个差评更符合个人的调性和品位了。

五年前我曾去过北京参加过一届互聯网大会,那个时候有一个社区变现的案例很打动我:铁血网这让我看到社区变现的自然路径。

社区是一个特别能让用户产生信赖的地方任何变现行为要对得起用户的信赖。问一个问题撇开品类,你更信任京东还是淘宝我相信大家的选择是一样的。为什么更信赖前鍺以为前者在深度介入,而不只是介绍深度介入意味着控制,而控制意味着质量的保证社区在变现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这样的深度介入的方式,事实上铁血网在变现业务启动阶段也是这样做的如果你面对的选择是卖一个单品还是开一个商城,我优先建议你卖一个单品

本地头条在尝试变现业务时的创新做法是:给活动冠名。冠名这种形式优势有两点:1.它对用户的传播影响度不比挂一条banner差, 2.它对用戶阅读内容的干扰度却好不少

一强是说:强化突出优质内容产品9问形式上可表现为长期置顶或单次置顶,更多地把好的内容推送到用户嘚面前就是降低了劣质内容的出现概率

一弱是说:下沉或折叠劣质内容。产品9问上可以让运营同学来人工干预也可以由产品9问自动根據规则把低阅读量,低互动的内容折叠起来 我个人觉得36kr的next产品9问设计的很好,按天提供内容当天优质的内容展开在外面,普通的内容被折叠了起来你可以点击查看当日剩余这样的方式来查看。这种设计既提升了绝大部分用户感受到的内容的高质量也给深度留出了遍曆全部的口子。

本地圈后续版本里也规划了类似的机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9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