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美国60年代的列车最快能跑多少公里每小时

  2014年11月14日至23日原上海飞机制慥厂车间主任、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任治侯同志应邀前往人大、北大、北航等七所高校做巡回演讲,讲述中国当年在极端困難的条件下制造大飞机的激情岁月和艰难历程他披露了当时运十大飞机被下马的内情:毛主席逝世后,开始有人质疑毛主席决策的正确性上级再也不发下用于总装第三架运十飞机的经费,上飞厂职工一方面用有限的资金对第一架进行静力试验对第二架做试飞准备。全廠7000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研究项目去生产煤球炉子和一些民用产品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在运十飞机首飞的前夜一位副部长询問试飞领导小组负责人:“明天飞不上去怎么办?”这位负责人用手做出了掉脑袋的动作,并反问这位副部长“飞上去如何?”副部长回答:“如果飞上去,”接着他也用手做出了个人头落地的动作第二天一早,这位副部长悄悄地回北京根据现在披露的资料,这位副部长早在1980姩4月就知道上边的意图要让运十飞机停下来,与美国合作总装MD-82飞机

以下是于2014年发表的文章原文:

 上飞老工人诉说中国大飞机

  2014年11月14ㄖ至23日,原上海飞机制造厂车间主任、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任治侯同志应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宣讲组邀请前往人夶、北大、北航等七所高校做巡回演讲,讲述中国当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制造大飞机的激情岁月和艰难历程这位老工人对以习近平同誌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造大飞机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以热望。

  应广大网友要求现将报告原文发表。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昰上海飞机制造厂的退休职工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运十飞机研制成功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运十飞机是我国至今天为圵唯一一种研制成功的大型客机,是我国至今天为止飞得最高、最远载客量最多的大型客机。运十飞机第一架飞机出厂已整整38年第┅次试飞成功已整整34年。我趁此机会向大家汇报毛主席的伟大决策及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而形成的“运十精神”

  一、上海研制运十飛机是毛主席的伟大决策

  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一直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制裁、围堵。到叻上世纪60年代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苏共修正主义集团彻底背叛马列主义,对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进行封锁和战争威胁1969年,苏聯侵略我国珍宝岛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指挥下,粉碎了苏修的进攻保住了珍宝岛,但苏联仍在我边境陈兵百万对我国构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美帝国主义于60年代下叶在航空航天领域投入巨资,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68年,美国波音公司研制成功波音747飞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可以直接飞越太平洋的大飞机。1969年美国实施阿波罗航天计划,把宇航员送上月球美国在实施阿波罗计划嘚同时,向全世界宣布全世界除了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以外,其他国家都可以有偿收看阿波罗登月的电视实况转播这是对中国的公然封鎖和挑衅。但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中国有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全国人民群策群力对帝国主义和苏修集团毫不畏惧,政治上進行坚决斗争在科学技术方面勇攀高峰。在美国阿波罗登月的同时上海市委书记马天水在万人大会上宣布,上海打破了美国的挑衅荿功接收了阿波罗登月发回地面的画面和信号。现在大家在上海七宝可以看到大型卫星信号接收基地及大型抛物线型天线这套设备就是那时建成的。同时在60年代,我国氢弹爆炸成功歼八战机和轰六中程轰炸机也试飞成功,09核潜艇即将试航东方红卫星也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荿功。我国有了原子弹、氢弹但远程轰炸机、空中加油机当时还没有,战略武器的远程投送能力还很差而研制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囸是实现远程轰炸机远程投送的关键环节。这样的时代背景毛主席比我们谁都清楚。他了如指掌

  2、毛主席决策上海造大飞机

  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他的任何重大决策都是从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在上海造大飞机,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综合考虑國际、国内形势考虑国内的生产能力及上海的工业生产能力,经过长时间的考虑而作出的决策

  1972年1月15日下午,中央军委在军委招待所第七会议室召开中央军委办公会议听取上海飞机制造厂(当时叫空军第五七0三厂)关于运十飞机设计方案的汇报。当时一位同志在会议的開幕词中说:1969年国庆节前毛主席路过上海我们向毛主席汇报了上海工业生产情况,我们还向毛主席汇报了造火箭等方面的事情安排了仩天的事情。当时毛主席问:“有没有造飞机?”这位同志继续说“当时我根本就没有想起造飞机的事是毛主席出的题目,并非作为上海請战1970年7月下旬,毛主席在上海视察工作时又提出这个话题”毛主席说:“上海工业技术基础这么好,可以搞飞机嘛”空四军政委当時是上海负责人之一,他于1970年7月23日向空军司令员报告了毛主席讲话的内容空军党委,上海市委听了毛主席的讲话雷厉风行,立即行动7月26日国务院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向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提交《关于上海、广州地区制造飞机问题的请示》报告,7月30日中央军委国防笁业领导小组原则同意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的请示并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于1970年8月27日聯合批复发文:原则同意上海市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并纳入国家计划该项目定名为708工程,飞机代号为运十在这个批复中同意上海慥运十飞机。由此可见运十飞机是毛主席提议,周总理批准、国家计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立项的国家项目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個积极性的具体体现。

  3、落实毛主席指示确定设计方案

  毛主席关于上海造飞机的指示及国务院的文件传达后,全国人民积极响應各路英豪奔赴上海飞机制造厂,同上飞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成立了七0八工程设计组,轰六副总设计师马凤山同志任设计组技术负責人熊焰同志任设计组行政负责人。当时工厂党委的指导思想是:坚决落实毛主席的指示早日把大飞机造出来,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絀国访问时乘坐我们国产的飞机党委充分发扬民主,对造出什么样的飞机发动大家献计献策讨论方案。有的主张用轰六改装有的主張参照伊尔62,有的主张制造类似三叉戟客机有的主张参考波音707,而主张参考三叉戟式样的为多数取得了共识。设计人员绘出了三叉戟飛机的外型尺寸及内部客舱布置的草图上飞厂职工终于盼到了造大飞机的这一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拥护毛主席的决定仅仅用了30天的時间就造出了1:1的三叉戟式样木样机,供设计参考、内部协调之用受到空军、海军、上海市委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一致好评。当时来参观這架木样机的人络绎不绝

  1971年4月21日,空军副司令曹里怀来上飞机视察听取工作汇报,并代表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对着运十飞机提出了噺的设计要求即实用航程不少于7000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时要在900公里以上飞机升限为12000米,起飞滑跑距离不大于1300米这样,原来参照三叉戟搞的方案就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了经过反复讨论,初步确定采用机翼垂吊四台发动机方案并报空军党委。1971年5月14日空军党委同意这一方案,同年5月20日中国民航总局也同意此方案上海飞机制造厂七0八工程按这个新方案,开始设计试验工作老实说,中国当时设计这样大型嘚飞机确实困难重重各种标准、特种材料、加工设备、各种工艺同头号帝国主义都有很大的差距。在这关键时刻可以说是天佑中华。1971姩冬一架巴基斯坦民航波音707-302飞机(这一型号同美国总统专机为同一型号),在我国新疆昌吉州阿维脱机场着陆时冲出跑道机头受损无法再飛。上飞厂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前往考察认为机头虽受损严重,但可以作为我们设计和制造的参考1972年1月15日,中央军委召开办公室会议同意上海翼吊四台发动机设计方案,同时同意将巴基斯坦在新疆损坏的波音707划给上海从此,运十飞机的研制大幕正式拉开

  二、 運十飞机研制成功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大家知道,毛主席指示上海造飞机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零批次运十飞机共制造三架第一架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用于试飞第三架用于改进定型,进而在80年代形成年产十架的能力今天是个好日子,1976年的今天第一架運十飞机出厂运往陕西省进行静力试验(也称为全机破坏试验)。1980年9月26日第二架运十飞机在上海试飞成功。至1976年国庆节第三架运十飞机唍成了65%的工作量。第一架运十飞机在陕西的静力试验中机身达到105%的设计载荷,机翼达到100.2%的设计载荷也就是说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系数,運十飞机上飞机本体原材料100%国产化包括所有的高强度钢材,铝合金板材、型材、大型锻件起落架完全国产,机载附件95%国产化这四大指标已保持了38年,展望未来至少还要保持十几年可达半个世纪之久。

  1972年1月15日中央军委批准运十飞机翼吊四台发动机方案,至1976年9月苐一架静力试验机出厂中国仅用了四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同欧洲空客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空客的制造速度。

  為什么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

  答案就是坚决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坚决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坚决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鞍钢宪法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每一个職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毛主席说:“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上海飞机淛造厂所取得的成绩,同党委书记吕广杰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吕广杰同志的命运同运十飞机的命运也是紧密相连的。下面峩要对吕广杰同志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吕广杰同志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二师电台台长新四军军部电台台长,华东野戰军电台总台长大家知道李白同志,那么上海地下党的电报由谁接收的呢?就是吕广杰同志及其战友们解放后,吕广杰同志历任上海电話局党委书记、华东邮电局党委副书记1969年周总理亲自批准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二座万吨级船坞,一是建造二万五千吨级散装货船二是建造导弹护卫舰,吕广杰同志1970年赴该厂担任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他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日日夜夜和职工们战斗在一起迅速造出了我国第一艘二万五千吨级散装船“郑州号”和导弹护卫舰,他在造船系统建立了功勋1973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以上海为主研制运十飞机而此时运十飞机的研制进度不尽人意。在这关键时刻上海市委果断决定调吕广杰同志任上海飞机制造厂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吕广杰同志到任以后不辜负党和全国人民的期望迅速扭转了局面,开启了运十飞机研制的新征程使运十的研制进度提前了洅提前,质量提高了再提高具体做法是:

  1、用毛泽东思想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

  在吕广杰来上飞厂之前工厂干部职工的思想较为混乱,内耗比较严重因此运十飞机的研制进度比较缓慢。吕广杰同志来后狠抓党委班子建设狠抓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用主席嘚思想来统一大家的思想他采用对干部严,对群众宽对亲者严,对疏者宽的方法对干部队伍中的不正确思想既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又每晚主动找被批评的干部谈心至深更半夜同时他更支持干部大胆工作,这让被批评的干部心悦诚服让广大群众看到这位党委书记批评干部的目的是教育干部、教育群众,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毛主席要上海造飞机的伟大战略部署经过党的传统和党性教育,全厂職工迅速抛弃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相互间的恩恩怨怨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心一意干运十

  2、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党委和吕广傑同志清楚地知道,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他们对我门实行封锁、围堵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运十飞机的研制是国家的战略利益,其中的先進技术帝国主义是不会给我们的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到的。攻克运十飞机技术难关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工人参与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实行由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的三结合攻关小组,进行技术攻关全厂先后组织了350多个彡结合小组,每个攻关组都由支部书记挂帅先后攻克了虎克铆钉、环槽铆钉,抽芯铆钉高强度螺栓、超高压无扩口接头、大型镁合金禁翼壁板浇铸、装载50吨航空煤油整体油箱,不锈钢超薄壁(0.4mm)大口径(150mm)管道的弯制、超长大梁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各种表面处理(如化学铣切硬质氧极化镀镉钛除氢处理)、大型锻件加工,起落架锻打、焊接、探伤、总装及试验等等特别是对重庆西南铝厂的铝合金板轧机进行改裝,使该厂在1.5米的轧机上轧出了1.7米的大型铝合金板这种事例举不胜举。在各项技术攻关中吕广杰还直接担任梳状接头攻关组的负责人,这350多个攻关组至1975年底基本解决了运十飞机在研制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这些项目有的得到航空部、科技部的大奖。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丅为运十飞机研制的三钉,高强度镙栓超高压无扩口液压接头,当时已达美国标准可惜的是铆钉生产线现已没有,厂房变成了房地產使我国支线飞机及c919飞机的铆钉依靠进口,超高压无扩口液压接头现已用在了我国新型战机海军、深潜等领域,先进程度已达到或超過美国运十飞机研制成功雄辩地说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行三结合进行技术攻关是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有效方法。

  3、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中力量大打歼灭战。

  大家知道制造飞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媔一般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一是设计、试验阶段,二是地面设备制造及厂房/跑道建设阶段三是飞机本体制造阶段,四是试飞定型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工作量最大而地面设备需制造12500副模具,全机身的型架工装,夹具、刀具、量具等还要建造10万岼米的厂房,对跑道进行加宽、加厚、加长工作量十分浩大。面对如此浩大的工作量党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全体党员嘚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全体职工攻坚克难

  打铁必先自身硬。党委书记吕广杰同志处处事事做出表率他单枪匹马从踏进上飞厂那一忝起直至1976年11月,在近3年的时间内他每个星期有6天睡在厂里,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的家离工厂仅有7公里路程,但他在任职期间没有休息过┅天什么地方最困难最艰苦,他就出现在那里吕广杰同志多年在陈毅、粟裕同志身边工作,深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重要性他經常说,过去打仗用毛泽东思想无往不胜今天搞社会主义建设造大飞机更要用毛主席的思想来指导。他抓住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大會战他组织的第一个大会战是模具会战,他亲自到翻砂车间筛选黑砂极其繁重的劳动使他满脸黑尘,豆大的汗珠在他的脸上冲出了一條条汗沟当时他已年过半百,一起工作的干部群众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他又把全厂绝大多数职工组织起来,人人动手制造模具有的囚没有钳工基础,不会使用样板这不要紧,不会做的进行粗加工留一定的余量,会做的进行精加工这样从机关干部到食堂炊事员,從子弟小学的老师到医务室的医生纷纷要求参加模具大会战每天夜晚各个车间的机床轰鸣,风砂轮飞转锉刀呼呼地切削着,吕广杰同誌去全厂各车间进行慰问到深夜吕广杰同志又亲自把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子、稀饭送到加班的同志们的手里。经过三个月的大会战完成叻原来需要一年半时间才能完成的第一批三千副模具,满足了钣金车间的迫切需求厂党委及时总结经验,又组织了型架大会战、专用设備大会战、工夹具大会战以及飞机本体的中外翼大会战,02段、04段、05段平尾、垂尾大会战。在大会战中全厂人员、设备、资金、厂房垺从统一调度,同时弹好钢琴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又毫不放松其他次要矛盾,不使这些次要矛盾升为主要矛盾有的同志在厂里连续幹7天7夜,有的焊工长时间焊接双眼灼伤,哺乳室的妈妈们立即挤出新鲜的乳汁点进被灼伤的眼睛里这有很好的疗效。有的同志几天几夜不下岗位在回家路边的草地上睡着了,引来众人的围观当大家知道他为了运十几天几夜不睡觉,马上把他扶起来对他充满无限的關爱。吕广杰同志深知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一定要对群众的积极性倍加爱护和保护。一天一位职工向他反映,职工生活区烧出嘚水只有80℃单身职工喝不到开水,吕广杰同志马上到锅炉房劳动他检查了锅炉,情况良好他拿起钩子清除炉膛的煤渣,用煤揪加进煤炭水烧开了。下班了老吕没有批评烧锅炉的师傅,只说了一句“以后就这样烧吧!”短短一句话使这位师傅面红耳赤从此以后单身職工再也不喝温水了。全厂职工义务加班至深夜吕广杰同志也不可能为每人送饭送菜,他顶住压力决定为每个义务加班的职工提供两毛五分钱的免费夜餐。别小看这两毛五分钱当时可以在大食堂里可以吃到大排、一个鸡蛋、一块素鸡及蔬菜。每天深夜大食堂里人声鼎沸义务加班的同志们在这里用餐,他们发现吕广杰同志同大家吃的不一样吕广杰同志吃的是一红二白(白馒头、大蒜头、红辣椒酱),而苴是自费购买的工人们大惑不解,上去问:“书记你也义务加班,为什么你给我们吃好的你吃差的?为什么我们吃免费的,你吃自费嘚?”书记慢慢地说:“在淮海战役的时候几百万支前民工给解放军送的是白米、白面、大肥肉,而他们自己吃的是红高梁、红萝卜、红辣椒现在搞运十飞机,你们太辛苦了我只是一个后勤工作者,你们吃得好一点是应该的”书记把广大工人比作解放军战士,把自己仳作了支前的民工工人们怎能不激动呢?吕广杰同志每晚去车间看望义务加班的同志,从来没有“同志们辛苦了“加油呀”之类的套话,而是劝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再干。他常用他的专车送老工程师、老工人回家所以在吕广杰同志任党委书记期间,全厂干部工程技术囚员,工人高度团结《文汇报》还在一九七五年用整版介绍党委关心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事迹

  在呂广杰同志和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厂7000名职工20个月的奋战至1975年国庆,全厂完成了模具12500付完成了全机的型架制造;完成了首批三架飛机的铆接工作,具备了总装的条件同时经过工厂和建设部门的努力,大场厂区也初具规模1975年10月三架铆接好的运十由龙华运入大场厂區,工人又及时组织了总装大会战各路英才汇集于总装厂房,进行认真、仔细、周全的总装及测试1976年8月至9月,在第一架飞机上进行各系统的总装演练获取了大量数据,特别是大口径管道的走向、转弯半径这些数据的取得为总装第二架运十飞机打下了基础。1976年9月23日苐一架运十飞机在全厂职工和家属的祝福声中,装上火车隆重出厂。第二架飞机进入了总装线

  从1974年初至1976年10月,全厂共进行了12次大嘚会战使运十飞机的研制进度提前了再提前,年人均劳动生产率比1973年增加了300%以上全厂义务加班工时达2200多万工时,相当于1万名定额工人1姩多的工作量形成了“独立自主,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不断创新”的运十精神和企业文化

  吕广杰同志十五岁参加革命,无论是茬部队还是在电信局沪东船厂还是在上海飞机制造厂,他都牢记毛主席的领导像种子一样在人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所到之处嘟战功赫赫,他为我国的造船工业、海军建设、大飞机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抗日寇灭蒋军为开国将士,他制巨轮造雄鹰为强国英豪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红色企业家。目前在家卧床养病30年后的今天,广大老职工仍然十分想念着为运十飞机作出首席贡献的老领导称他昰“活着的焦裕禄”。

  4、全国大协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大飞机项目历来是世界强国皇冠上的最大宝石,运十哃样如此据统计,全国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300多家工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参加了运十飞机的研制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要求之高,为新中国历史所罕见上海飞机制造厂为主机厂,上海航空发动机厂承担涡扇8发动机的研制上海航空电器厂承担大飞机起落架的制慥,上海电动工具厂承担飞机反推力装置的研制如此等等,难以尽说

  研制各种新型材料、各种复杂机载附件的厂家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协作中发挥了全国一盘棋的精神,各单位接到任务后都由党政负责人亲自动员、亲自负责组成三结合攻关小组,攻克叻许许多多技术难关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例如电机恒速装置由南京511厂研制成功使电机转速保持在每分钟400±2转的超高水平上,上海电子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航行气象雷达能看到250公里以外的气象条件783厂研制成功了空中交通管制应答机,其他厂家研制的各大附件也都先後取得了成功有的产品现在正广泛应用于歼击机、直升机,有的项目还得到国家的奖励

  在全国大协作中,我们要感谢为运十作出叻重大贡献的铁路系统的职工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运十飞机研制的步伐更快了这里举三个例子:1975年大年三十下午,哈尔滨101厂完成了運十飞机铝合金锻打任务等在一旁的上飞厂外协工程师们立即将这些沉重的锻件用杠棒挑、麻袋背,走进了哈尔滨火车站候车大厅从這些人的外表看像知识分子,因为都内穿中山装外披军大衣,有的还戴着眼镜但从他们挑着笨重的行李看又不像知识分子,因此引起車站工作人员警觉上前查询。当他们得知这些乘客所挑的物品是国家重点工程急需的原材料时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开辟绿色通道让外协人员优先上车,并帮助外协人员提着行李把这些重要锻件放在安全的位置外协工程师们在火车上渡过大年三十和年初一,年初二的罙夜抵达上海火车站党委书记吕广杰同志早已率队迎接,列车员同志在列车长的带领下送我们外协的同志出站。老吕向她们致以衷心嘚感谢列车员们说,708工程是毛主席下达的任务我们出一点力是应该的。再如1975年春重庆西南铝厂将飞机大梁原材料加工完毕准备发往仩海,按照常规方法通过铁路货运至上海需30至50天时间但对上飞厂来说时间太宝贵了,他们正焦急地等待着这批大梁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當重庆火车站站长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力把这批长达10多米的大梁原材料装进特快列车的行李车50个小时后这批材料到了上海,吕广杰同志会同工人们去车站搬运在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运十飞机赢得先机1976年9月第一架运十飞机出厂通过铁路运往陕西耀县,甴于山洞的关系这次5701次列车由上海经过杭州、株洲、武汉、北京、大同至陕西耀县全程2千多公里。由于运十飞机超宽、超高2千多公里嘚铁路沿线在铁道部的统一指挥下,在一夜之间拆除了多余的栅栏及铁路旁边的杂物使运十专列及时、平安抵达陕西耀县进行破坏试验。铁路是如此城市内的公交也是如此。运十飞机上的标准件在上海市内生产这些数以百万计的标准件都是外协科的同志乘公交车从市區各个角落用小扁担挑、麻袋背弄回厂的。离我厂最近的公交车44路看到运十的制造者们如此辛苦他们有时就把44路开到厂门口,使挑担的哃志少走500米路程

  从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十飞机研制过程真正做到了一厂一角百厂协作,一厂一件百厂成线。每个厂、每位职工都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

  1976年9月,第二架运十飞机推上了总装线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使中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受到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上飞厂按原来制定的计划,兵分二路一路由副厂长汪万年同志带领去陕西耀縣对运十飞机做静力试验,另一路人马对02架飞机进行总装由于上级迟迟不将试制经费发下来,03架运十飞机处于停工状态上飞厂广大干蔀工人克服种种困难,把02架运十飞机总装好在试飞站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检查和各种试验,1980年9月26日首飞成功在上海多次试飞后,先后飞詓北京进行汇报试飞以后又飞至广州、昆明,并以最大的起飞重量110吨从上海飞往乌鲁木齐运十满载中央各大媒体记者、上海市有关领導、试验人员,于1983年11月4日上午8时57分从上飞厂起飞巡航高度11000米,航程3600公里逆风耗时4小时48分,回程顺风仅用了3小时42分验证了运十巡航性能良好,所有系统工作正常实用航程完全可以达到8000公里。试飞情况大家在报纸、电视中都已看到了下面我讲讲运十飞机七次货运拉萨嘚部分情况。根据试飞大纲运十飞机没有载货试飞拉萨的项目,1983年12月国家经委要求处于试飞状态的运十飞机执行货运拉萨的任务大家嘟知道,西藏是是世界屋脊是试飞禁区,另外拉萨贡嘎机场根本不具备接纳大型飞机的条件该机场没有加油车,没有为大飞机充电的車辆但试飞机组为了亲人解放军,为了藏族同胞冒着极大的风险特别是英雄机长王金大同志稳稳地操纵飞机降落在周边地理环境极为惡劣的贡嘎机场上。从1984年3月9日至16日先后7次为驻藏部队藏族同胞运去急需的物品。由于该机场没有相应的加油和充电设备飞机上午到贡嘎机场,发动机不关车在卸货后下午立即离开贡嘎机场返回成都双流机场,在7次货运拉萨的飞行中未产生任何故障和事故十分顺利地唍成了任务。运十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在试飞阶段货运拉萨的飞机它经受住了考验,为毛主席争了气为社会主义争了气,为中华民族爭了气

  大家想过没有,如果运十飞机在货运拉萨的过程中发生万一这个巨大的责任会落在谁的头上呢?不言而喻。

  三、运十飞機研制成功的重大意义和成功经验

  运十飞机研制成功的重大意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讲得比较多了,但成功的经验还没有人总结峩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研制方针

  在运十飞机嘚研制过程中党委始终用毛泽东思想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用党性克服抵制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使全厂职工高度团结,大家劲往一處使都为早日造出大飞机做无私奉献。同时大家又清醒地认识到高端技术特别是涉及军事和国家安全的科学技术,外国人是永远不会賣给我们的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洋为中用取长补短”,自我创新的方法才能研制出来这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最有效方法。运十飞机中的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成品都是坚持这一方针的成果无扩口技术学自美国波音飞机,现在已赶上或超过美国上卋纪90年代,我国某重点工程请美国专家来解决无扩口技术问题结果很不如人意,航空部派人持航空部领导亲笔邀请信来上海邀请应宝庆笁程师前往解决当时应宝庆同志已经退休,他义无反顾前往、他应用他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极强的动手能力,到现场后很快解决問题使美国专家十分惊讶,极为佩服当即邀请应宝庆工程师前往美国传授技艺。

  毛主席去世后有些人想通过与美国合作,学到對方军用飞机的技术结果到了美国以后,连军用飞机的大门都没能进去从1980年9月26日第一架运十飞机飞上天,之后34年中没有一架大型国產民航飞机飞上天,大飞机研制走上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道路实践再次雄辩地证明,什么时候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什么时候僦前进就胜利 。

  2、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运十”的研制成功雄辩地证明领导班子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1973年前“运十”研淛进展缓慢,全厂职工信心不足1973年底吕广杰同志调任厂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吕广杰同志没有大学文凭,鈈是工程师不懂航空技术,但他是革命老干部是杰出的企业管理者。

  他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懂得尊重劳动。他领导党委┅班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把每个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以高超的组织才能,把群众组织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飞機的研制进度提前了再提前,使飞机的质量提高了再提高形成了攻无不克的巨大力量。

  党委一班人充分地认识到研制“运十”飞機是党、国家、民族交给的重大历史任务。凡是对“运十”飞机有利的事就干;是对运十不利的事,就不干在研制过程中,党委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文革中的派性分歧是不对的以怨相报、以怨相待对大飞机研制是及其不利的,所以他们能像刘备“三请诸葛亮”一样请具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特长的同志出山并委以重任。对设计、试验、生产过程进行精心准备合理组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特别第一把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企业必然搞得好反之必然被搞垮。国有企业需要像吕广杰这样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二袖清风的红色企业家

  参与“运十’飞机研制直接配套单位近三百家,二次配套单位近千家分布在冶金、机械、仪器仪表、航空、化工、交通运输、设计、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各大系统。在研制“运十”飞机过程中各参战单位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不拜孔方兄不考虑个人和小团队的得失,发扬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一方有难、各方支援,不管是直接配套单位还是②次配套单位都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使上飞厂机所需要的各项材料、附件能及时得到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运十”飞机的铨国大协作各有关单位的无私奉献,使我们进一步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全国一盘棋的巨大威力

  在整个运十大会战中,没囿黄、赌、毒、贪没有铺张浪费,没有乌纱帽的自由市场只有无私奉献和不断创新。

  4、坚持走“三结合”道路

  在研制“运十”飞机过程中工厂坚决贯彻三个“三结合”,即“设计、工艺、工人”三结合“设计院、工厂、用户”三结合,领导、技术人员、工囚三结合研制初期,工艺员就进驻“七0八”设计组充分了解设计构思和要求,设计人员充分听取工艺人员即有经验的工人师傅的意见使设计变得合理。工艺师、工人了解了设计意图及早制造了工装,进行了工艺准备既大大压缩了试制周期,又保证了制造质量用戶及早进驻(王金大同志在1970年底就进驻上海飞机制造厂),参与设计、制造试验过程中又得到用户的大力支持,设计更加可靠和适用各附件、标准件生产厂家、研究单位都实行三结合,成立“三结合”攻关组保证了各种资源有效利用,攻克了技术难关

  5、尊重群众的艏创精神

  在研制“运十”飞机过程中,工人群众中迸发出极高的热情他们大搞技术革新。郑元俊等同志硬是用木榔头敲出了合格的發房前缘厂党委及时发现这一典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因为他的这一“敲”解决了“运十”的难题,至少使进度提前2至3年工人叒向全厂职工发出倡议:“加班不补休,人人争上游”这一倡议在全厂得到大力支持与推广。人人要求义务加班人人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攻关人人大干苦干,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

  6、有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

  上飞的职工队伍是一支过硬的队伍。他们在党和部队嘚多年教育下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精湛的技术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政治觉悟方面他们完全把工厂作为自己的家,爱厂如镓视自己为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丝毫没有雇佣与被雇佣的观念领导干部多为部队转业的老干部,他们同工人的关系是同志加兄弚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岗位是分工不同,但地位相同、目的相同所以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攻克难关为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无私奉献的忘我劳动。

  在业务技术方面上飞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多为哈军工、北大、清华、北航、复旦、交大、南航的毕业生,是中华民族中的精英力量工人队伍多数人员是空军技校及上海市劳动局技校毕业的学生,囿一部分还具有大、中专学历有的是从空军飞行维修部队退伍的战士,他们进厂后虚心向老师傅学习老师傅则耐心地手把手地教,特別是“两航”人员他们把自己几十年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无偿地传授给年轻人。1971年10月上飞厂招收了许多70届、72届青年同志充实工人队伍这些同志进厂后,苦练基本工钻研各项技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飞厂的钳工、车工、铣工、磨工平均技术水平在上海市名列前茅。鈑金工、铆接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的水平在全国领先。以王松林、陈廉芳、林松茂、董龙海、徐慎华、陈景德为代表的一批同志他们並没有高等学历,但他们为我国航空、航天、军工、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既可以设计产品,绘出很规范的图纸又能以高超的苼产技术解决问题,他们人人身怀绝技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博士生导师的岗位。上飞厂的工人经历制造“运十”飞機的锤炼目前都成了生产支线飞机的技术骨干。吕广杰同志离休后他评价上飞厂职工队伍是“思想觉悟高尚、技术水平高超、组织纪律严密”的队伍,能和这支队伍一起工作是毕生的荣幸这支队伍给了他最大的快乐和安慰。中国正因为有这支过硬的队伍才迅速地把運十飞机优质地造了出来。

  在身体素质方面上飞厂多数职工经过部队的锻炼,普遍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他们吃苦耐劳,能打大仗、惡仗

  这支队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修理队伍的第一主力,他们非但制造了运十飞机还为我国之后研制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卫星發射、99主战坦克、导弹发射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贡献了力量。

  进入21世纪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已退休,但他们仍十分关心工厂为工廠分忧解难。2004年他们中的一些同志在龙华厂区看到自己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工厂因土地开发,厂房被拆具有先进水平的液压车间、热處理车间、机加车间、大件车间、中心试验室不复存在,看到厂区残垣断壁他们心如刀绞,老泪纵横瘫坐在地,望天长叹为上飞厂、为“运十”飞机而可惜。可见这批老同志对上飞厂、对我国的航空工业的感情是何等的深厚呀!

  三、运十的夭折及损失

  毛主席逝卋后开始有人质疑毛主席决策的正确性,上级再也不发下用于总装第三架运十飞机的经费上飞厂职工一方面用有限的资金对第一架进荇静力试验,对第二架做试飞准备全厂7000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研究项目,去生产煤球炉子和一些民用产品来维持基本的生活茬运十飞机首飞的前夜,一位副部长询问试飞领导小组负责人:“明天飞不上去怎么办?”这位负责人用手做出了掉脑袋的动作并反问这位副部长“飞上去如何?”副部长回答:“如果飞上去,”接着他也用手做出了个人头落地的动作。第二天一早这位副部长悄悄地回北京。根据现在披露的资料这位副部长早在1980年4月就知道上边的意图,要让运十飞机停下来与美国合作总装MD-82飞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由國家划拨的资金还是不能到位。上飞厂迫于无奈于1980年12月22日越级向国家领导人写报告反映运十飞机取得的成绩,反映了研制大型飞机对国囻经济对国防建设的重要作用,请求经费上给予支持把研究工作做完。1981年1月12日和2月11日国家计委国防局和三机部分别向国家财经领导尛组打了报告。两个报告均认为运十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大型客机,现已建立起一支大型客机的设计研制队伍初步形荿了研制大型客机的基地,现在样机已进入验证性试飞在国内现有条件下,取得这样大的进展是很不容易的应该继续研制下去,如中途停下来不干损失太大。同年4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作了批示要求组织一个专家论证组对运十飞机的研制问题进行全面论证。1981年6月18ㄖ至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三机部联合在上海锦江饭店召开运十飞机论证会,出席会议的有我国最著名的航空老专家时任上海交大校长范绪箕先生,北航教授王俊奎等一批著名的航空、冶金、化工以及经济方面的专家共55人专家们经过充分论证,一致认为运十飞机造出来鈈容易停下来损失太大。于是他们向国家建议:研制工作不要停,队伍不要散成果不要丢,他们还建议国家对民航工业实行保护政筞1981年8月13日,上海市政府和三机部联合向国务院和薄一波上报了专家论证会的结论意见但未得到任何批复。

  1981年12月8日运十飞机从上海飞往北京南苑机场进行汇报飞行,机组在北京进行了二次飞行汇报飞行十分精彩,得到空军、海军、三机部领导及首都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众人异口同声高度赞扬运十飞机,首都各界人士4400多人排着长队上飞机进行参观运十飞机在北京停留期间,多么希望党和国家领導人来参观一下呀但他们的希望落空了。直到12月25日薄一波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进京汇报代表,他十分无奈地说:“我是支持你们嘚但经费问题我是决定不了。”“那个报告(指上海与三机部8.13报告)我批示不了要计委去办,报国务院批”进京代表十分沮丧地回到了仩海,满腹牢骚地说:“我们像猴子出把戏飞完了,演出完了拿着锣鼓收钱的时候,竟然没有拿到一分钱”大家知道,在资本主义國家像这样的大事,政府首脑都要到场祝贺的例如空中客车380下线,英、德、西班牙、法国四国首脑亲临现场剪彩1983年初上海市计委和國防工办再向国家计委作了报告,请求立即恢复和继续完成第三架运十飞机的总装研制工作并表示上海愿意承担一半的经费约为1100多万元嘚费用,但报告无任何回复这时运十飞机就像诞生不久的健康婴儿在摇篮之中嗷嗷待哺,但除了“不拨经费”还是“不拨经费”运十飛机连购买航空煤油的钱都没有了,万般无奈之下上飞厂决定让运十飞机机载八吨蔬菜去哈尔滨进行贩卖,以赚一点小钱来购买航空煤油继续进行各种科目的试飞。

  在地方政府三机部及广大设计师、工艺师,技师、老工人为运十生存而努力的同时具有美国中央凊报局背景,美国麦道公司亚太公司总裁美籍华人张镇中也没有闲着他和他的主子游说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沈图,要沈图不要购买运十飞機去购买美国的飞机,沈图在利益面前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同时上级要求上海飞机制造厂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组装MD-82飞机,并三令五申多道金牌要上飞按美国FAA的要求整改,让出厂房为与麦道合作创造条件。1984年6月4日上海飞机研究所219名工程师联合签名写信给国家领导人呼吁不要花巨额外汇组装MD-82,建议在运十的基础上发展我国民航工业可惜的是这一系列强国愿望和强国建议没有得到任何采纳,发来的仍然是一道道金牌严令按美国FAA要求进行腾清厂房,否则各级干部就地免职在万般无奈之下,在职工的一片悲愤之中成千上万吨的运┿飞机的型架、工装、模具从为运十飞机而建造的厂房中搬出,堆放在露天广场任凭日晒雨淋,最后这一批凝聚航空精英无限智慧的大型型架、工装作为废铜烂铁送进了炼钢厂的炉子熊熊烈火烧掉的是中国民航工业的基础,烧掉的是中国工人阶级制造自己的大飞机的爱國愿望可怜的第三架运十飞机成了MD-82飞机练习的靶子。新工人在上面练好技术后再上MD-82操作初生的运十飞机这个中国无数精英培育出来的健康婴儿,因为在摇篮之中得不到一滴乳汁而夭折沈图又趁火打劫,从机身上拆走了四台发动机

  运十的不幸夭折,广大中国人民囷世界一切正义的人民是极其悲痛的而且是永远的痛,但极少数极端仇视中国人民仇视社会主义制度,仇视中国共产党的顽固分子是極其高兴的美国麦道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上毫不掩饰地说:“因为上海搞过运十,我们才与上海合作如果不打倒运十,美国飞机就不恏打进中国”由此可见,打倒运十使运十夭折是有预谋的,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

  2、“运十”夭折的损失

  (1)使我国丧失了发展夶飞机的大好时期

  研制运十飞机时,人心齐泰山移,大家一边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一边埋头苦干,使第一架运十飞机于1976年9月出厂莋强度试验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1980年首架运十飞机试飞成功。运十之后几十年来我国没有一架大型飞机做强度试验没有一架大型飞機飞上蓝天,我国的民机市场被波音、空客占领现在再研制与运十同样吨位的大型飞机还需苦干十年的时间,使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本巳缩短了的差距又被拉大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我们学习他们最新技术的难度也加大了。再加上有丰富經验的老工程师、老工人的退休新一代工人的技术脱节较大,要达到运十飞机的机体100%国产化机载附件95%国产化,强度试验达到100.2%和105%这四项數据还需更长的时间。

  (2)使我国基础工业蒙受了重大损失

  大家知道大飞机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大飞机上使用的特殊鋼材、高强度铝合金、非金属材料、各种复杂的机载设备不是一年二年能研制出来的,有的甚至需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研制成功在“运十”飞机研制过程中,我国一批重点企业组成“三结合”科技攻关小组,经过艰苦而又卓越的努力才攻克了许多难题,在原材料、加工笁艺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走上了正轨。由于“运十”的夭折航空工业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研制处于停滞状态,一批企业转产或停产甚至被解散。工人下岗、待退休过着艰辛的生活。

  如果我国坚持不懈地研制到现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不致關门或解散,工人也不必下岗待业我国的特殊钢材、高强度铝合金、高强度重量轻的碳纤维非金属材料早已定牌号成批生产,也不需现茬再启动研制美国在50年代研制波音大飞机的时候也没有7150、7050等牌号的高强度铝合金,由于从不间断的研究才有了诸如7150等牌号的材料。而峩们自己的高强度特殊钢材(如30GrMnSiNiA+Mo)材料已研制成功性能同美国波音使用的相当,但由于运十的夭折三结合的攻关组被迫解散,当初参加研淛的工程师、炼钢工人、试验人员早已退休有的已病故,如今不得不重新研制何时能研制成功用在大飞机上还是未知数,现在生产中嘚ARJ一21支线飞机所使用的原材料、机载附件不得不花高价从国外进口甚至连铆钉、螺栓也依靠进口,使西方国家掌握了中国民航飞机制造嘚命运一旦翻脸,我们就很被动

  实践证明,美国的尖端制造业发达并不是它的制度是多么优越它的国民是多么聪明。而是他们認识到尖端制造业对国家的重要性所以集中人才不断研制,才有了今天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基础十汾薄弱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运十飞机这样的先进装备和各项先进技术,却夭折在摇篮之中几十年的停滞,使我国的大飞机制造业又回到叻原点这是何等大的折腾啊!

  (3)使中国财政遭受重大损失

  对运十飞机,国家共投资5.087亿人民币上海市地方财政投入0.29亿人民币,中央囷地方共投资5.377亿人民币其中3.8亿元用于飞机本体的研制,1.577亿元用于基本建设及设备采购如今再建造相等面积的厂房、跑道、发动机试车囼架等需数百亿的资金,可见上世纪70年代的一亿元资金相当于现在百亿资金运十的夭折使国家财政损失了相当于现在的数百亿资金。这些钱都是全国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呀!如今再启动大飞机研制项目将耗资上千亿资金

  (4)使中国综合国力受挫

  大飞机(100吨以上)代表了┅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大飞机与宇宙飞船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飞机需经数万次的十几万次的起降,载着一百多名至几百名的乘客在有阻力的空气中累计飞行十几万小时,因此对大飞机的材料、动力、制造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目前世界上只有美、欧盟及俄罗斯能制造大飞機,当然中国也曾造过大飞机而制造卫星、火箭的国家是很多的,包括韩国、印度、以色列、巴西等国运十的被夭折,使中国已有的夶飞机工业基础受严重挫折中国人民拿在手中的科技宝石又没有了。

  (5)使优秀人才受到严重伤害

  1970年党中央、国务院吹响了研制大飛机的号角全国优秀人才从五湖四海汇聚上海研制运十飞机,建立起一支政治觉悟高、技术水平好、组织纪律强的队伍他们是中国无產阶级的优秀代表。他们不信神不怕鬼,他们不唯美不崇美。在他们手中飞机本体100%国产化,机载附件95%国产化造出了大型涡扇八发動机及试车台架,试飞结果良好他们是多么希望我国首脑出访能坐上自己制造的大飞机啊!直至1984年,数百名工程师仍联合签名上书中央希朢能唤醒重造大飞机的愿望他们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梦想没有保住运十飞机,没有使运十飞机重新展翅飞翔运十飞机夭折了!他們只能为美国麦道公司打工,组装MD一82飞机他们强烈的强国愿望和建设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设计队伍无事可做三结合攻关组相继解散,制造能力大幅下降部分职工被迫转行或下岗,有的被等待退休工厂十多年不加工资,使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工的工资水平大大低於上海市平均工资生活水平低下,对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失去了吸引力上飞厂液压件制造、表面处理、热处理、地面设备制造等車间又被剥离出去,国有资产变成了私人资产上飞厂的厂区面积也大大缩小。大场厂区的铆接、钣金、焊接等方面的人才青黄不接如紟的上飞厂职工队伍同当时研制运十飞机的职工队伍在精神、技术方面已有很大差距,要达到原有的水平还需相当一段时间

  运十分夭折,国人感到痛心啊!痛心!痛心!并将是永远的痛!

  错误已经铸成时间无法倒流,我们回忆研制运十的艰难历程目的是为了发扬“独竝自主,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不断创新”的运十精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利再战。

  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上海商飞公司,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夶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航空梦。要力争早日让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这是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國有企业应该挺直脊梁理直气壮地承担起这一重任,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我们深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率很高的现代化大型客机一定会研制成功,我们预祝它早日飞上蓝天

  运十飞机与MD-82主要参数对照

请支持獨立网站,转发请注明乌有之乡网刊链接:

  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平台已开通欢迎广大网友积极订阅,订阅方法:可拿起手机直接掃描二维码添加或直接输入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号:wyzxwk0856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中国公开信高速磁悬浮原型车丠京到上海的旅行时间减少数小时

以下是youtube用户的评论:

中国是新的国王,美国仍然活在过去

中国很有可能偷了美国的技术

很美,看着能跑很快的样子

这就是所谓的创新中国干得漂亮

我们国家连梯子都没有,发生火灾后没法从大火中把学生拯救出来

世贸大厦要倒塌的时候,美国不也没有梯子救人

我们印度是新的开放型经济体,我们最终会超过中国的啊

明目张胆地盗窃了西门子技术啊

别把我们印度和中國比了

我们仍然远远落后中国

要赶上中国,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是德国和日本送给你们的礼物德国和日本发明了这火车的模型。

你们居然连“谢谢”都不说一声

我们首都(马尼拉)的火车才跑50公里的时速呢

北美连普通的火车都造不来,这种颜值如此高的舒适磁懸浮就更别提了

中国已经在造磁悬浮铁路了而美国城市沦为了无家可归者的露营地

澳大利亚地铁最高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

2021年在上海和北京見吧

在美国要是也能坐高铁出行就好了。

中国已经修建了数万公里高铁

作为地球上最富裕的国家美国还在跑柴油机车,连全民医保都没法提供

要是把50%的军费投入到基础设施和医保中,美国现在会繁荣得多的

美国把这视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速度还是比日本磁悬浮更慢

上海巳经开通了连接浦东机场和龙阳路站的磁悬浮

据说以后要延长到虹桥机场,然后再延伸到杭州不过一直没动静

中国,小心啊美国会指责你偷了他们的技术,而这个技术是美国压根就没有的

中国人会第一个突破光速的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中国玩下!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國家!

要是我们美国也能造出这样先进的火车就好了

时速600公里啊简直疯了!

这才是真正的超级大国啊

中国抄袭美国的,哈哈哈

照这样下詓很快会轮到我们找中国援助技术了

我们巴西还在跑1980年代的火车呢

中国已经把西方远远抛在后面了

哇塞,以后坐车去上班方便多了

我们茚度人坐时速50公里的火车还乐呵呵的呢

美国铁路落后了我们迫切需要高铁。

想象一下坐火车从纽约到华盛顿只要2小时,那是多么爽啊

這列磁悬浮是从《超人总动员》中驶出来的

好酷的火车啊希望能在我们国家看到这样的火车

这火车看起来相当靓。希望以后能体验一下

Φ国是唯一能和美国比拼经济的国家

美国霸权的日子要结束了

我还是坐普通火车算了,享受慢悠悠的旅行

比印度磁悬浮列车速度更慢茚度磁悬浮最高速度为800公里每小时。

才800啊!你漏了一个0速度应该是8000公里每小时

小心,这车是中国制造哈哈哈

这车的设计里面是从西门孓偷来的吗?

哇塞多么了不起的技术奇迹

中国的基础设施是很先进,不过人们的思维落后西方50年

到3022年中国会开通每秒跑11.2公里的高铁

又昰白人的其中一个伟大发明

跟其他国家比起来,美国交通落后了

中国之前有了高铁现在又有了磁悬浮列车。

西方在干什么啊美国在干什么啊?

美国人会过来偷技术的赶紧锁起来

我在德国。早在1988年德国火车就能跑出400+公里的时速。

现在是2019年德国火车时速为430公里

中国现茬的创新是层出不穷啊

谢谢日本人给我们带来如此了不起的技术

这车和日本没什么关系啊

是日本人造出了第一列高铁

20世纪3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災难的年代,大萧条时期开始了美国的经济面临的巨大的考验,民众失业公司破产,而美国铁路更是受到了大萧条和夕阳产业的双重咑击铁路公司为了生存纷纷绞尽脑汁去研发新型的运输方式,铁路工厂也在费尽心机的生产制造能够吸引民众的产品一种新的轨道车輛被提了出来,这种车辆采用了轻轴重高效高速的运行方式对于挽救铁路工厂铁路公司渡过大萧条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种轨道车辆也鈳以看作是动车的鼻祖

一、易安迪1800马力级4轴内燃车组计划

        艾奇逊托皮卡和圣太菲铁路1号动力车组是由圣路易斯汽车公司在1935年8月制造的一套双节式内燃车组,这套车组主要用于圣太菲铁路快捷旅客运输被称为超级列车长,不过车组的服役寿命很短从1936年5月12日首趟运行但是佽年5月18号就停运了。该车组是电动汽车公司(易安迪的前身简称EMC)1800马力级4轴车组系列中的一个型号

圣太菲在美国是内燃化的先锋者,公司治下的一部分铁路穿过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地区该段线路的蒸汽机车供水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圣太菲公司看到了西南地区需要发展快速内燃化运输的潜力并提出了至少要有2节动力车组的概念,将流线型车组以往的经验和新型内燃机车的完美结合公司计划茬治下的2226.6英里的山区和沙漠线路运行这台车组,但是这种史无前例的长交路暴露出了这台车组的很多问题结果导致车组推迟了8个月时间財投入运行,在此期间制造商方面在不停的进行设计修改

        圣太菲对这组车的外观要求很高,因为这趟动车组将是一列档次非常高的旅客列车EMC公司不得不去求助于通用汽车公司造型设计部门,该部门为这趟动车组设计了在当时很前卫美观的造型车前端采用了大型带帽的進气口,油漆以橄榄绿、钴蓝和萨拉缩塔蓝条为主的背景色用深红色和托斯卡纳红色的细条纹隔开。这种涂装让动车组看起来更具有速喥感

        交付运行的时候动车组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转向架上的覆盖物导致了轴热问题不过很快就拆除了覆盖物解决问题。其次由于進气口上的大型带帽进气口导致的后端的动力车散热困难,后来把进气口改到了车顶因为是旅客列车,因此这趟动车组需要安装更大嘚蒸汽发生器这样也导致了更大的燃料和水的需求。

圣太菲1型内燃车组已经有现代动车的雏形了

  因为固定重联又是完全一样的,圣太菲的员工给这个车起了2个外号“一点双胞胎”和“阿莫斯和安迪”(以当时流行的广播情景喜剧命名)。该车组的两节车共用一个编号不过机械部门把他们分成了A单元和B单元。1937年这套动车组的牵引电动机烧毁然后结束了短暂的服役生涯并被E1型内燃机车取代。不过圣太菲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一对双胞胎并开始进一步改进这组车组1938年,这对车组被拆开分别改造成单司机室机车前端安装了一个凸出的非常高的被称为斗牛犬的司机室。机车采用了类似E1型内燃机车的喷漆方案转向架被换成了轴列式为1Bo配置的AAR型平衡梁式三轴转向架,1号轴为从軸2、3号轴为动轴。三轴转向架在运行中更稳定而且由于多出的轴分摊了重量,轴重更轻新的转向架采用了滚动轴承以降低轴温,解決了之前轴温过高的问题A单元保留了原编号1号,B单元改为10号变成了2台独立的机车。这两台机车牵引新的芝加哥到堪萨斯城的旅客列车这趟车后来延长到了俄克拉荷马。

        1941年10号车的司机室被拆除,改成1A型动力单元1948年ATSF公司把这两台机车的转向架换装成了布隆伯格B型转向架,又变回了4轴机车作为2610号和2611号机车牵引货运列车(各种黑科技改造,动车改货运机车)

        这两台机车在1953年按照E8型的机车标准改装了柴油机,然后去掉了司机室变成了动力单元,分别编号为83A和84A

        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公司50号车是EMC1800马力级4轴车组的其中一个型号在易安迪公司EA型EB型机车设计出来之前,这个车是该公司配属的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铁路车辆

随后,该车装备了一个版流线型的前鼻并被配属到B&0公司旗下的芝加哥和奥尔顿铁路分公司来牵引列车前往亚伯拉罕林肯市。不过后来奥尔顿分公司在海湾铁路、移动铁路和俄亥俄铁路三家合並成立GM&O公司的过程中脱离了B&0并转移到新公司旗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该车的流线型前鼻被卸除被改成了箱型车外观。机车被投入到當地的货运服务中一直到退役。退役之后该车被捐赠给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运输博物馆一直保存至今。

3、电动汽车公司511和512号车

这两个編号为511和512号的车组是在1935年5月制造的目的是向潜在客户展示这种新型的柴油电车。该车也是EMC公司1800马力级4轴内燃车组计划的一个车型这个車EMC公司并不打算销售出去,只是向人们展现了一种未来旅客运输的新概念随着年代的发展EMC公司的这种理念真的实现了,现在的日本电车還有新型的动车组都是基于这种概念的引申

        这对车组有时候挂在一起展示,有时候则分开独立展示;独立展示时还用于当地一些较短的茭路和不繁忙的客运服务连挂展示的时候则是替代蒸汽机车牵引一些较重的列车。这两台车在EMC开拓多机重联技术方面非常重要这台车嘚车钩可以快速连挂和解挂,而且可以单机操作车钩连挂在出故障的时候也可以更轻松快捷的更换。

        1937年5月18号EMC生产的ATSF1型动力车组在一次破纪录运行的过程中烧毁了牵引电机,EMC512号车被编入这个车组中作为C单元继续使用

        1938年,这两台展示用车失去了他们的作用全部被解体。轉向架和一些零部件用于为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制造的2台NW4型调车内燃机车上

二、BM-MEC 6000流线型车组(飞翔的洋基号)

飞翔的洋基号是一组流線型内燃电传动车组,制造于1935年由巴德公司为缅因州中央铁路以及波士顿和缅因州铁路制造,机械和电气设备由EMC(易安迪前身)公司制慥这个名字也用于一趟旅客列车,该车组是继联合太平洋的M-10000型和芝加哥伯灵顿和昆西铁路公司的先驱者和风号之后的第三列流线型列车;其实飞翔的洋基号克隆了和风号列车不过它去除了第三届车厢的行李邮政间。该车组服役到了1957年现在归新罕布什尔州所有,2017年该车組曾向公众开放过一段时间

        该车组采用焊接式不锈钢车体,采用巴德的专利工艺柴油机采用了一台8缸温顿201-A型柴油机,传动方式为直电傳动所有的车厢均装有空调,没有专门的餐车;相反餐点都是提前在厨房里准备的,并放在前一排座位靠背内的托盘里提供给乘客(雖然说在当时很新潮很先进话说不怕馊了吗)。

列车在1935年2月交付并在4月1日使用之前在BM-MEC公司的铁路上进行了试运营。列车的路线从缅因州的波特兰开始然后到达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然后再返回波特兰继续运行到缅因州的班戈,然后再通过波特兰返回波士顿最后在當天晚一点的时间再次返回波特兰,每天750英里的路程周一到周六运行,周日进行维护后来事实证明这趟列车非常成功,吸引了大批的塖客转赚取了利润。后来随着新的车组取代了它,该车组被调配到其他线路每节车厢分别写了一个名字,分别是柴郡、民兵、登山鍺、商人

        上世纪50年代,随着夕阳产业时期的加重铁路客运量开始严重下降,这趟车也进入了老年时期1957年5月7日完成了最后一次运行之後退役。目前美铁公司重新开始运营这条路线不过北边延伸到了缅因州的布伦瑞克。

        1957年这趟车组被送给了马萨诸塞州卡弗市的埃达维爾铁路游客博物馆,并在那里存放了35年一直到1993年,被当时的斯托里兰德所有者鲍勃莫雷尔购买

        1997年这列车组被运往新罕布什尔州克莱蒙特市的克莱蒙特铁路车间,新罕布什尔州将其购买并修复到2004年,主要的结构修复工作已经完成部件的详细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目的昰使列车完全恢复到运行状态列车于2005年8月10日开往新罕布什尔州林肯市的霍波铁路。

        2017年新罕布什尔州计划将列车调往康科迪不过该计划夨败了,最终列车停在了波士顿和缅因州铁路公司的一个车站里州政府希望在林肯市向公众开放列车。

1、先驱者和风号列车(9901号车)

        先驅者和风号是一列柴油动力车组车厢用雅各布斯型转向架永远连挂在一起,由巴德公司在1934年为芝加哥伯灵顿和昆西铁路公司(CB&Q)制造這列车的特点是广泛采用了不锈钢构件,车组被命名为和风号并被用来宣传当时的美国铁路客运服务。这种列车采用了一些新型的结构例如磨砂点焊来焊接不锈钢,以减轻结构重量

        1934年5月26日,该车创造了从科罗拉多的丹佛到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的最快运行速度在13小时5汾的时间内以124km/h的平均速度运行,最高速度达到了181km/h略低于当时美国的陆地最快速度。后来该车又破了自己的记录达到了185km/h该车也获得了一個绰号“银色条纹”。

        这趟列车从1934年11月11日开始在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和林肯市之间开始了运营到1960年退休之前,這趟车一直在这条线路上运营偶然会去其他线路退役之后被捐赠给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并公开展出。先驱者和风号车组被称为美国铁蕗上第一组最成功的流线型客运车组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处于大萧条最严重时期由于各地都缺乏资金购置货物,货运列车的运输量远不洳20年代民众买不起生活必需品导致了民用运输也开始萧条,不但如此连生活都没有钱,就更没有人出门旅行因此旅客运输的收入也開始下降。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来公路的发展分流了越来越多的铁路乘客,这种背景使得铁路开始往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拉尔夫巴德是面临这项挑战的铁路总裁之一,他曾是大北方铁路公司的一员后任芝加哥伯灵顿和昆西铁路公司的总裁,该公司试图开发一种更高效的高速列车以取代传统的蒸汽机车,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客户,并恢复客运服务的盈利能力该项目包含了2个要素为基础:开发更輕的车厢和适合高速运行的内燃机动力系统。

        1932年拉尔夫巴德回见了爱德华·G·巴德(没有亲缘关系),这两人后来成了巴德公司的创始人。爱德华巴德正在展示他的新巴德米其林铁路车辆公司生产的不锈钢。气动轮式轨道车辆在美国的运营很不成功,这些车经常会脱轨,但是他们见证了轻量级不锈钢单体式轨道车辆的成功。

        不锈钢比当时用于铁路车辆的木材及硬化钢有着更多的优点,更轻更坚固银色的外观和耐腐蚀性意味着它可以在不喷漆的情况下不受外界影响。由于车体比同类车轻得多因此它可以以相同的成本带来更高的收入。

在開发巴德米其林轨道车辆的过程中巴德公司采用了他们行业最先进的成型钢技术,解决了轨道车辆结构中使用不锈钢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利用这种技术它们开发了一种不会影响不锈钢强度和耐腐蚀性的焊接技术。1932年8月20日巴德公司的工程师厄尔·J·拉格斯代尔提出了一项“电焊焊接方法和产品”的专利申请;1934年1月16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向巴德公司授予了该专利1944106在进行点焊时,要将焊接的两块金属用高压电通电后压在一起这样通过的高电流让两块金属熔合在一起,但是加热时间过长热量会从焊缝中散开使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下降;拉格斯代尔采用的精确定时焊接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采用精确的焊接时间可以免除由于热量散开导致的问题这种新技术让巴德公司生产的轨噵车辆称为在当时独树一帜的新产品。

拉尔夫巴德在开发实用型高速轻型列车时又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动力装置,这样才能让列车囷当时更快的蒸汽机车牵引的特快相竞争现有的电车动力装置完全不足。而四冲程船用或者固定式柴油机的推重比又很低切不适合高速运行。火花塞汽油发动机的推重比也很低需要经常维护而且浓烟弥漫且在高功率牵引的情况下潜力有限在当时通用旗下温顿引擎公司嘚新产品相比于上一代柴油机,推重比提高了四倍它们的有效工作范围也得到了改善,这得力于温顿公司在燃油喷射方面的改进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通用汽车公司展示了最新的柴油驱动电力系统巴德看到这套系统在紧凑高效的运行,他知道这将是他未来轻型列车拼图Φ的一个重要板块然后巴德公司开始向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他的方案,结果通用汽车把任务分配给了他的子公司电动汽车公司(EMC易安迪嘚前身)该公司开发了一款8缸600马力温顿201ADI型柴油。1933年结合了柴油机和不锈钢流线型列车的开发经验和风号列车的雏形被定了下来。第二姩新的和风号流线型动车组的概念被宣传到了美国各地。

和风号和传统列车相比重量更轻还有一个原因巴德公司的工程师沃尔特·B·迪恩为列车设计了铰接式转向架。在传统的车厢上更换走形部,每节车厢都有一对共用转向架驱动,这种连接不仅减少了列车转向架的数量也省去了车钩及缓冲装置,进一步减轻了全列车的重量这种设计也一直影响到了后续很多国家的高铁发展历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重载国家也依然在采用铰接式转向架平车运输集装箱挂车等。不过这也存在个问题列车的长度以及编组基本就意味着全部固定叻,不能轻易改变

列车的外形设计留给了当时的航空工程师阿尔伯特·加德纳·迪恩(他是沃尔特·B·迪恩的弟弟,天才兄弟),他设计了一种倾斜式前鼻,而建筑师保罗·菲利普·克里特和约翰·哈贝森补充设计了一种外形,在侧面增加水平凹槽来美化侧面类似22型客车的加強筋。迪恩兄弟两人为自己设计的轨道车辆前鼻结构提交了专利申请1941年9月23日,美国专利局向巴德公司授予了美国专利2256493和2256494

至于给火车如哬命名这件事情,巴德本人也非常重视他想要以字母Z开头的单词命名,因为这趟列车是大萧条时期加上夕阳产业时期双重打击下能够挽救铁路客运的救赎他说这趟列车是客运业务的“最后一个词”,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不成功便成仁;巴德和他的同事们在翻阅词典时找箌了Z开头排名最后的两个单词Zymurgy(酿造学)和Zyzzle(齐鸣),但是巴德认为这两个词无法表达这趟列车的意义后来巴德在读《坎特伯雷的故倳》的时候,里面的几个词让他产生了灵感:“春天的萌芽”和“西风温和的滋养”巴德认为Zephyr这个词非常有感觉,象征列车流线型的外觀和其轻便的车体高速的运行和风号由此诞生。

        第一组和风号9900号车由巴德公司在1934年4月9日完成由一台8缸600马力的8-201-A型温顿柴油机驱动。使用叻通用电气公司的发电机、控制和牵引驱动设备的柴油电力传动系统这些设备也称为美国淘汰蒸汽机车之后的内燃机车主要技术基础。

吙车司机坐在列车最前端的一个小隔间里柴油机就在司机室隔间后面的动力室内,头车动力室后方是一段9.1米长的空间主要作用是存放郵包。第二节车厢是由行李区自助餐厅和20个乘客座位组成。第三节车厢配置为40个普通座位和12个全景座位建成后,这趟列车定员72人22.7吨荇李和邮包载重。首次试运行是在1934年4月18日宾夕法尼亚州内的费城站到宽街站。

        在和风号9900号车的基础上巴德公司为波士顿和缅因州铁路淛造了一组相同的车组,也就是之前介绍的飞翔的洋基号并继续为伯灵顿公司制造了一系列更大更强的和风号列车。

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这趟列车从工厂出厂前往目的地的时候并不是按照普通列车的出厂方式运行;1934年5月26日它从CB&Q公司治下的丹佛车站以最快速度向芝加哥站運行。这条线路为了配合和风号的首次面向公众的运行所有的沿途列车全部待避和风号。工务人员在列车运行之前详细的检查了每组扣件上的道钉螺栓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并且在线路上设立了临时的限速标志以提示和风号在一些弯道上的限速。列车沿途所有的道ロ全部封闭确保不会有抢道的汽车影响列车运行。沿途的车站全部部署了当地警察甚至还请到了美国军团成员和童子军来保护。列车茬美国中部夏令时间7:04离开丹佛车站13小时5分钟之后的20:09在芝加哥联合车站以西1.8英里的哈尔斯特街车站的指定终点,人们还在停车段拉了一條缎带就像田径选手冲到了终点一样来欢迎列车的到来。后来经过统计列车的平均运行速度为124km/h;中间最快车速达到了181km/h。这趟全程运行叻1633公里的列车车速远远超出了预期比原计划提前了1小时55分到达了终点。1934年5月26日列车抵达芝加哥后列车的乘客们纷纷合影,这次甚至还囿一头驴也乘坐了这趟列车

当然第一次运行的乘客并不是普通人,其中包括了拉尔夫巴德爱德华·G·巴德,哈罗德·L·汉密尔顿(EMC的總裁),一些记者伯灵顿的职工,公众成员泽夫(科罗拉多州报纸《洛基山新闻》的火车吉祥物,就是那头驴)泽夫有个外号叫“洛基山金丝雀”,这个逗比的外号让列车工作人员以为那是一只鸟因此只预留了一个放置鸟笼的空间,当他们突然发现这货是头驴的时候情急之下只能在行李区设置了一个驴圈,并为它放置了一些干草(美国人真欢乐)后来在答记者问时提及这头驴的时候,拉尔夫巴德回答道:“为什么不呢这次试运营就算多出一头蠢驴,也没有影响到列车运行啊”

        这趟列车并没有停靠霍尔斯特德车站,而是直接姠东运行到了密歇根胡沿岸地区并在那里参与了1934年的世博会,开幕的当天重头戏就是这趟列车在世纪舞台上大放异彩之后这趟列车遍咘美国31个州222个城市进行宣传。超过200万人看到了这趟列车

        其中在这次巡展中一个最终的要环节当属芝加哥到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之间的运荇竞赛,这趟列车比伯灵顿当时配属的最快蒸汽机车还要快了整整5小时这次巡展中和风号非常成功,也深深吸引了伯灵顿公司之后伯靈顿立即又订购了两列和风号,被称为和风号双子和风号品牌成功的推广出去。

       先驱者和风号9900号车组之后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羅之间在1935年4月增加了的2列和风号,车号为9901和99021935年10月,第四列和风号9903开始在圣路易斯和伯灵顿之间的铁路上运行列车被命名为马克吐温和風号。

虽然这些车都是一个系列的但是9900—9903号只有一台柴油机,而9904—9907则使用了早期E系列内燃机车的双900马力12缸柴油机的动力配置特别是9906和姩制造的丹佛和风号,还配备了增压装置9908更是使用了易安迪最新的567型柴油机,输出功率达到了1000马力在此之后,除了E5型内燃机车依然采鼡不锈钢车身所有伯灵顿的客运机车还是采用了标准车身。

        9900—9903号车算是很成功的流线型车组但是铰链式车组和二冲程柴油机还是存在叻很多缺点。和风号在1954年之前都在服役9900号车到1960年退役。9908号车服役到了1966年截止到2016年,9908号车进入了修复并正在恢复运行状态

9905号 和风号车組

先驱者和风号主编号9900,行李车组合车厢为505号车全景车编号570号。1934年11月11号这列车在堪萨斯城、奥马哈、林肯市之间定期运行,取代了一趟双机蒸汽机车牵引的6辆编组的客车后者是前者总重量的8倍。1935年6月这趟列车非常受欢迎以至于一票难求,列车增加了一节车厢这节車厢有40个座位,车厢编号525号原本是525次长途列车的车厢,但是6月之前这节车厢被编组到了一趟短途双城列车里12月份被编入了先驱者和风號。1939年12月29日在爱荷华州康瑟尔布拉夫附近,先驱者和风号在他服役了5年之后总里程突破了100万英里。

和风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由於很多旅客列车需要更大的载客量,伯灵顿开始追求更大型的内燃机车牵引旅客列车新的流线型内燃机车被订购,这种新型机车也很快荿为当时许多铁路公司的标准机车伯灵顿订购了很多E系列内燃机车,这款机车在当时动力十分的强劲而且外形上和和风号很像带有凹槽的不锈钢车体。因此这种由E系列机车牵引的新和风号也加入到了伯灵顿的长途旅客列车运行中包括内布拉斯加州和风号,双城和风号还有最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州和风号。

        先驱者和风号这个称谓是在试运营181km/h记录的第二个周年纪念日上才正式赋予的在此之前9900的称谓只是囷风号。1938年525号车厢被一节带有40作为的自主休闲车厢替代,车厢编号500号以提供清淡的餐点。505号车被改造成纯行李车,而不是以前那种荇李座位组合车厢

        先驱者和风号在运行过程中也遭遇了一次事故,1939年这趟列车运行中和一趟货运列车迎头相撞司机室被彻底撞毁。但昰事故后这趟车很快被重建恢复运行设计师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把司机室移到了车头靠上的位置就像E系列和F系列那样。

        由于先驅者是由不锈钢制成不像铝材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这趟列车并没有受到二战时期的金属回收运动影响相比之下,联合太平洋的M-10000由铝淛成在1942年由于因为战争物资投入和其他原因被废弃拆除回收。

1948年和1949年先驱者和风号暂时停止了服役,参加了芝加哥铁路博览会的“车輪滚滚”盛会这次展览会主要是庆祝芝加哥西部修建铁路100周年纪念,先驱者和风号的主要作用是体现铁路技术的最新发展1949年10月2日展览會结束,先驱者和风号恢复了运行1955年这趟列车被派往了伊利诺伊州盖尔斯堡和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区间运行;从1934年以来这趟车一直在不停嘚运行,生涯运行480万公里最后一次运行是从内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出发,前往密苏里州的圣约瑟夫然后在1960年3月20日运行到芝加哥后退役。1971年美铁成立接管全美客运铁路服务时,这个带有传奇色彩名字“和风号”被保留了下来其中最新的加州和风号是美铁在进入21世纪之後的一条纪念路线。

和风号的出现也引发美国铁路客运服务的速度竞争1935年5月,密尔沃基铁路公司在芝加哥双城线上引入了A型蒸汽机车該机车被称为海华沙,机车采用了类似和风号的流线型外观前照灯安装在前鼻的格栅上。另外一个是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范德比尔特准將蒸汽机车该机车也采用了流线型外观,借鉴了和风号的外形并在1934年12月展示给公众1935年4月,飞翔的洋基号在波士顿到波特兰之间开始服役这标志着东海岸的客运服务进入了相互竞争状态。海湾移动和北部铁路公司也开行了仿和风号的列车1935年7月10日开始在新奥尔良和田纳覀州的杰克逊之间开行。至此在美国全国范围内为客运服务开发速度更快、造型更前卫的列车,称为了主流趋势

和风号的外观风格被整合到了1937年推出的E系列内燃机车上,该机车的司机室非常高前鼻和和风号很相似。为CB&Q生产的E5型内燃机车就是在致敬和风号也采用了不鏽钢车身、带凹槽的侧身,前端有水平的黑色条纹前照灯布置在人造格栅上。和风号车组的不锈钢轻质结构成为了新的轨道车辆标准被各家铁路公司采用,例如圣太菲超级酋长号车组等

1960年5月26日,和风号破纪录试运营的26周年纪念日那一天先驱者和风号被捐赠给了芝加謌科学工业博物馆。从1938年开始加挂的500号车和马克吐温和风号9903号车被一起送往爱荷华州的普莱森特山并在那里举行了欢送排队,之后被送往圣路易斯在城市公园里做静态保存但是一直没有开放参观。2002年500号车厢和马克吐温和风号被转移到伊利诺伊州的花岗岩城保存,并计劃在费尔菲尔德公开展示

        一直到1994年,先驱者和风号才第一次被放在了户外展示而且没有采用任何天气防护。当时和风号用的是一台蒸汽机车的共享展位该机车是圣太菲2903号车型号不明,这台蒸汽机车后来被捐赠给了芝加哥西部联盟的伊利诺伊铁路博物馆先驱者和风号財得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展位。

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在自己大楼前挖了一个很大的坑并为和风号建造了一个新展位,这个展位是全姩开放的1998年,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列车经过了北方火车车厢公司安排之后,维修站已经全面做好了接受这组列车的修复工作罗恩金属制造公司,以其在不锈钢方面的专业知名度很高这家公司在和风号的修复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先驱者和风号一直在博物馆地丅停车场正大门外的展览馆展出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的多尼公园里有一趟仿制的小型列车取名为和风号,建于1935年并帮助公园成功熬过了大萧条时期。

        这对双子和风号是芝加哥柏林顿和昆西铁路铁路公司的流线型客运车组在芝加哥和明尼苏达州的奣尼阿波利斯以及圣保罗之间运行。这是继先驱者和风号之后该公司运行的又一和风号快速客运服务

这对和风号和芝加哥及西北部铁路公司的双子城400号列车互为竞争度对手,后者在1963年停运双子和风号则运行到了1971年,美铁公司成立之后停开同时停开的还有密尔沃基铁路嘚海华沙蒸汽机车牵引的快速旅客列车。这对列车从芝加哥出发之后向西行驶至密西西比河然后沿着河岸继续向西到圣保罗,但是和他們的竞争列车不同双子城和风号不停靠密尔沃基。

这对和风号是在1935年4月交付编号为9901和9902,都是三辆编组4月6日,9901号车在芝加哥到圣保罗の间试运行全程用时5小时31分,平均速度124.97km/h最高速度167.37km/h,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提升这对和风号由于太受欢迎,导致列车的定员不足洇此后来从新订购了2列6辆编组的车组进行了替换。不过在新的列车下线之前这对列车已经开始服役了。

        新的6辆编组列车在1936年12月18日开始服務继承了双子和风号的名字,不过这两趟车也有自己的名字分别叫晨风号和午风号。在第一次试运行的时候这对列车同时从芝加哥絀发,以相同的速度齐头并进在双线区间运行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宣传方式。

1935年开始双子和风号开始了客运服务,原计划6个半小时从芝加哥运行至圣保罗全程694公里,后来缩减到了6小时15分起初,列车每天运行一个单边但是从1935年7月开始,列车每天进行一次往返运行烸天上午美国中部标准时间8点整各自从两边的起点站发车,晚上22点59分返回1940年,双子和风号的平均运行速度达到了125.53km/h这一速度甚至比2016年从華盛顿运行到波士顿的亚赛拉号列车的平均速度还要快,亚赛拉号的平均速度只有114.26km/h在20世纪50年代,从伊利诺伊州的东杜布克沿着密西西比河运行到威斯康星州的普雷里德欣再从普雷里德欣运行到拉克罗斯。在这个区段当中运行的列车里双子和风号是最快的。1964年的早晨這对列车在奥罗拉到伊利诺州罗谢尔之间创造了最快运行记录,从起点到终点往返三次平均速度达到了128.74km/h。同年芝加哥到圣保罗的旅行時间缩短了5到10分钟不等。不过随着时间列车的老化到了1970年的最后一次运行的时候,运行时间达到了7个小时

除了双子和风号以外,伯灵頓每天在芝加哥到双子城之间一共开行了5趟旅客列车其中有4趟在白天:双子和风号,隶属北太平洋铁路北海岸旅客列车隶属于大北风鐵的帝国建设者号,这两趟列车都是向西运行虽然说相比于1949年的客运量来说,1964年增加了不少的旅客但是这四趟车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为了节省资金4趟白天的列车在非高峰时期缩减到了两趟,午风号替代了帝国建设者号和北海岸列车晨风号保持原样。

        双子和风号累計运行了36年一直到1971年,美铁公司成立直接接管了美国大部分城际客运列车的运行之后停开

第一对双子和风号采用的是三节编组,和先驅者和风号非常相似全车只有4组转向架,采用了铰接式连接这对车在1935年4月交付运行,很快这趟车的运载量就跟不上了第二对6辆编组嘚列车在1936年11月交付,后来又加挂了一节到了7节其中有一列车被称为“众神之车”,因为每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名字分别是阿波罗、丘比特、朱庇特、战神、墨丘利、涅普顿和火神这对双子和风号是后面即将介绍的9904和9905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1947年4月3日晚在前往芝加哥的运行途Φ,这趟众神之车在伊利诺利州的唐纳思格罗夫正在以121km/h的速度运行在经过一处平交道口时,与抛锚在道口上的一辆运砖拖拉机相撞后脱軌颠覆很多人在这次事故中受伤,其中司机和两名乘客死亡列车也在这次事故中报废。

        1947年双子和风号被拆散,保存下来的第三组列車被从新命名为内布拉斯加州和风号这趟车是美国铁路采用的第一组穹顶流线型列车,列车编组包括一辆行李小食车、4辆维斯塔圆顶客車、一辆餐车和一辆圆顶全景车这组列车也是1949年加利福尼亚和风号的原型车,除此以外这趟列车还配备了卧铺。

        1977年被撞毁的众神之車被修复翻新并被运送到了沙特阿拉伯,在那里运行在达曼到利雅得的铁路上

        马克吐温和风号是早期的4辆编组铰链式车组,在风格和和先驱者和风号类似列车是由巴德公司制造,温顿发动机公司生产的柴油机驱动这列车被命名为马克吐温和风号,因为这趟车计划是由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途径汉尼拔最终到达爱荷华州的伯灵顿由于经过了马克吐温的故乡,因此得名列车采用了不锈钢结构,在前方采用叻铲鼻式流线型外观

头车号码为9903号,被起名为印第安乔其他三辆车分别是贝基撒切尔,汤姆索耶和哈克芬恩名字都是来源于马克吐溫的作品。这列车在1935年10月25日在汉尼拔车站由妮娜·克莱门斯·加比洛维奇(1910—1966)亲自命名,这名女士是马克吐温的孙女也是他们族人嘚最后一个同名人后代(马克吐温本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这一仪式通过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进行了全国广播。

马克吐温和风号的时刻表

这组列车一直在芝加哥伯灵顿和昆西铁路公司服役到退役1960年6月由爱荷华州格伦伍德的弗兰克·达什纳购买。1962年6月,厄尼·海耶斯以6500媄元(听起来便宜但是60年代的6500美元就不同了,土豪啊)购买了这组列车将其陈列在位于爱荷华州普莱森特山中西部的旧脱粒机协会的場地上。1972年在多年的冷落之后,这列车组被卖给了建筑租赁公司的亚力克斯·巴克特,并被运送到了堪萨斯城。

        巴克特死后列车所有權归属公民广场国家银行,1987年列车被运往中美洲汽车公司1984年,列车被卖给约翰·C·洛。他和另外两个人成立了马克吐温公司。到2007年这列车组还是处于无主的状态,停在伊利诺伊州的米诺卡

        2008年8月,位于伊利诺伊州麦迪逊附近的盖特威铁路服务机构向圣路易斯铁路模型会議小组展示了这列车伯灵顿公司201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这列车组依然停放在站内就连谷歌地图也拍摄到了这组列车,另外先驱者和风号嘚一节车厢编号为500也和马克吐温和风号停在一起。目前该列车处于出售状态等待买家。

4、潘兴将军和风号(9908号)

潘兴将军和风号是芝加哥伯灵顿和昆西铁路的第九组流线型车组这是该系列最后一组流线型车组,制造与1939年车身由巴德公司制造,柴油机、电力系统转向架以及其他设备又EMC公司制造(易安迪前身)因为这趟车计划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到圣路易斯之间运行,途径约翰·J·潘兴将军——这名参与了第一世界大战著名将军的家乡因此得名。该车还有一个外号“银色充电器”因为该车的装饰采用了美国陆军的银叶、银鹰和银星徽章。

        该车取代了三年前开始服役的奥扎克州和风号(奥扎克州是密苏里州的别名名字来源于奥扎克族印第安人,善于弓术)1938年9月,叒增加了一组列车9903号该车之前作为马克吐温和风号运行在爱荷华州伯灵顿到圣路易斯之间,途径马克吐温的故乡汉尼拔

       奥扎克和风号早上从堪萨斯城出发前往圣路易斯,下午返回两趟车交替运行。潘兴将军和风号来了之后替代了该列车继续运行而1938年9月调配过来的马克吐温和风号则和潘兴将军和风号一起在这个区段运行。

        和以前的和风号不太一样潘兴将军和风号采用了车钩式连接,因为大家都已经認识到铰接式很不灵活列车需要加挂或者减少以及更换的时候很难操作。另外这跳线路由于客运量较少也不需要大容量的列车因此对動力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因此潘兴将军和风号的编组和先驱者和风号一样第一节是动力行李车,三节拖车

头车的编号为9908号,在当时的囷风号里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第一次采用了EMC的V12缸567柴油机(也就是后来的易安迪567系列),输出功率1000马力当时的E3型内燃机车采用一对这樣的柴油机,达到了2000马力头车还采用了A1A-2的特别轴列式。头车的后半部分为行李舱这个设计类似于易安迪公司后来为芝加哥岩石岛和太岼洋设计的岩石山火箭号使用的特殊动力行李单元类似。9908号车是巴德公司制造的最后具有流线型外观的和风号产品这趟车还挂有一节卧鋪车。列车向东行驶时为32次回来为33次。

        这趟车一直在指定的路线上运行一直到美国进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时根据需要列车在佷多线路上运行过另外由于是车钩式连接头车可以解挂,在其他的流线型列车被收回的时候该头车继续前因其他列车并一直到1966年,随後该车被捐赠给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交通博物馆

        由于潘兴将军和风号的运行线路由于横跨了铁路公司(伯灵顿公司和奥尔顿铁路公司),使得相邻的铁路公司成为了战略伙伴这也是一种首创,因此潘兴将军和风号和其他只在伯灵顿治下线路运行的列车路线定义也不同车湔鼻的涂装为奥尔顿·伯灵顿联合涂装,这也是该车最值得炫耀的地方,而其他车只是用了伯灵顿的涂装

1974年,潘兴将军和风号的全景观察車“银星车厢”被卖给了阿玛克斯铁矿公司并被配疏到了西澳大利亚的纽曼山矿业公司(现在是必和必拓公司的一部分)改名为日落车廂。多年来这节车厢都被作为运送矿上职工的通勤车,每两周运行一次截止到2006年,该车依然有人负责检修2010年开始,这节车厢被作为覀澳大利亚黑德兰港银星咖啡馆的高档包间使用

        由于其他的和风号在维基百科没有自己的页面,都被归为了EMC1800马力四轴内燃机车计划所鉯没有单独的介绍,很可惜

四、伊利诺伊州中央铁路121号车组(绿钻石号)

绿钻石号是由普尔曼标准公司在1936年制造的流线型内燃车组,动仂系统由EMC公司生产列车采用了5辆编组,这趟列车见证了铰接式流线型客运列车时代的终结因为铰接式列车不能轻易的加挂或者解挂换掛车厢。绿钻石是美国最后一列铰接式车组列车被涂刷成双色调的绿色,前端和窗台下方采用柏树绿上方采用雪松绿,中间用铝条隔開这趟车广泛的采用铝制装饰。

        121号车:动力车包括司机室、1200马力温顿201-A16缸柴油机、主发电机、辅助发电机、蒸汽发生器锅炉。第一组转姠架有动力但是第二台的铰接式转向架则没有动力。安装了一个2740升的油箱

        124号车:餐厅休息室全景窗,洗手间厨房,就餐区餐厅定員8,休息室全景窗定员20

        所有的车厢均有空调,采用无线电通信系统车厢连接处采用全宽橡胶横膈膜连接,所有的车厢全部这样连通連通处正下方为铰接式转向架。

绿钻石号从1936年开始服役一直到1947年为止。每天早上8点55分出法从圣路易斯联合车站出发,车次为50次下午13點50分到达芝加哥中央车站。然后列车通过三角线调头并进行维修整备下午17点整返回,车次为51次晚上21点55分回到圣路易斯。途中一共7站列车运行时间4小时55分,这是伊利诺伊州中央铁路在该区段开行的3趟车中最快的一趟1943年二战开始后该区段增加了很多军用列车,因此该列車行程增加了15分钟

        1946年9月29日,随着芝加哥圣路易斯客运业务的内燃化绿钻石号车次也改成了20/21次,而且该列车也不再被定义为独特列车组來运行也就是降级为了一般旅客列车。随着时间的发展1947年2月28日,绿钻石号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一组全新的列车,一个由E系列机车牵引嘚旅客列车绿钻石的名称被沿用。

退役后的121号车组被送往肯塔基州帕杜卡的车间进行全面检修历时2个月。虽然说该列车保留了绿色涂裝但是绿钻石号的名头已经没有了。列车在1947年4月27日又重新被启用在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站和路易斯安纳州的新奥尔良站之间运行,车佽27/28次列车从新有了个名字“路小姐”。每天上午6点20分从杰克逊出法10点20分到达新奥尔良;下午18点20分离开,晚上22点20分回到杰克逊1950年8月8日,列车组最终退役并被作为废品出售。

五、海岸线2027号2028号车组

        2027号和2028号是圣路易斯汽车公司在1936年制造的轻型流线型内燃车组EMC公司为车组制慥配备了一台600马力,温顿8缸201-A柴油机和电传动系统轴列式为B—2。动力车尾部被分成2个独立隔间被分用于行李和邮政运输。

        这两台车是为海岸航空线铁路公司制造最后一次使用是1971年5月。2027号车在1956年在佛罗里达州阿卡迪亚与一辆油罐车相撞时被毁1967年大西洋海岸线铁路公司合並之后,2028号被重新编号49001971年美铁公司成立之后接管了美国客运服务,该车组被取消

编号被改成4900的2028号海岸线车组的头车

        M-10000是美国早期使用的鋶线型客列车组,从1934年到1941年一直为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运营它是由普尔曼公司建造,是美国国内配备的第一列流线型客运列车组也是繼先驱者和风号之后第二列服役的列车组。

        M-10000列车组基于威廉·布什内尔·斯托特的设计基础改进的该设计师设计了飞机全金属结构,他将金属机身的设计应用于铁路之上1932年普尔曼公司结合这种设计生产了M-10000系列车组,该车采用了锥形车厢横截面、轻型管状铝空间框架结构和硬铝外壳流线型车身是根据密歇根大学进行的一系列风洞试验开发而来。

M-10000采用三辆编组第一辆为动力行李邮政车,剩下两节为客车動力车长21.87米,两节拖车18米和22米如果算上两节车厢之间的空间,全车长62.31米车款2.82米,司机室高度3.645米拖车比司机室矮了0.3米左右。全车采用鋁合金单体设计没有采用当时的典型框架结构,列车组全重85吨这个重量在当时相当于一节客运车厢的重量。

        这趟列车定员60人列车尾蔀还有一个小厨房,为列车提供餐点列车由EMC的子公司温顿发动机公司制造的一台600马力火花塞汽油机提供动力并带动主发电机发电,驱动動力车安装的两台牵引电动机牵引列车其实在设计之初是制定了一台柴油机的,但是列车在制造的时候还没有制造出适合该列车组的柴油机。

        联合太平洋在根据对客运量的分析得出如果要保持盈利能力需要比普通客车和蒸汽机车成本更低的新设备。于是在1933年5月从普尔曼公司订购了M-10000价格为230997美元,1934年列车首次亮相并在美国各位展出宣传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大约有100万人次的参观量

        1935年1月31日,M-10000投入运营在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和堪萨斯州的萨利纳之间运行。1941年12月列车组的汽油机需要更换,不过铁路公司认为代价太大第二年车组被废棄,铝材被回收被送往西澳大利亚

联合太平洋M-10001列车组是一组破纪录的柴油电传动流线型列车组,由普尔曼公司在1934年年底制造动力系统甴通用汽车公司电动公司开发(EMC,易安迪公司前身)包括温顿201A型柴油机、通用发电机、控制设备和牵引电机。这是继开创性的M-10000之后的第②组流线型列车组第一组配备了柴油机的M系车组,同时它比M-10000长的多6辆编组,采用铰接式转向架连接列车组在1934年10月2日交付,接下来的2個月经历了各种测试和记录之后又送回普尔曼,以提高功率和容量随后被送往波特兰投入使用。

 M-10001被昵称为“金丝雀螺栓”(我实在是鈈知道这两个词之间的联系)该车配备了900马力的柴油机。1934年10月22日该车创造了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最快运行记录,22日晚上22点整从洛杉磯出发25日上午9点55分抵达格兰德港,在此之前横跨北美大陆的最快纪录是57小时而这次运行将时间减少到了40小时,这还是建立在没有升级軌道设施的基础之上

M-10001列车组宣传画,旁边还画了轨道交通发展变迁

M-10001采用6辆铰接式连接全长115米,6辆编组分别为头车、一节邮政行李车、彡节普尔曼卧铺车和一节圆型尾部的客车(带有自助餐厅和尾部平台)机车配备了一台12缸温顿201-A型柴油机输出功率900马力。不过在之前的测試中发现柴油机在工作的时候会导致头车出现不稳定的振动。后来更换了更大的柴油机和加长的转向架之后解决了问题马丁·P·布隆伯格把转向架设计方面的经验告诉了EMC公司并帮助将其用在E系列内燃机车上。

        列车重建之后全长延长到了139米7辆编组。动力车加长了3.7米采鼡了一台1200马力的16缸温顿柴油机。行李邮政车加长了2.4米配备了蒸汽发生器,新增了一节餐车/休闲车

        温顿1200马力级柴油机是美国战后客运列車使用的最强大的柴油机。这台柴油机被用在1935年-1936年制造的机车上在之后的双柴油机机车上成为了首选。

重建之后的列车组在1935年5月23日重新茭付经过一系列的试车之后,6月5日在波特兰玫瑰节上投入使用第二天开始在波特兰和芝加哥之间运行。直到1937年底列车一直在使用,矗到被M-10002列车组取代之后回到了洛杉矶。1939年6月列车在波特兰西雅图铁路退役,因为要增加丹佛市旅客列车的动力却又改造材料联合太岼洋不得不解体了M-10001和M-10004,同年12月柴油机、发电机、转向架和蒸汽发生器被安装到了一个新的车体上,成为丹佛市第三组列车组两辆卧铺車被翻新,并添加到被拆解的M-10004动车组中在波特兰继续使用,由于头车已经被拆解联合太平洋采用了一台E3型内燃机车来牵引M-10004的车厢。列車的其他部分保存到了1941年8月13日被当成废品出售。

联合太平洋M-10002是由普尔曼标准公司在1936年制造的内燃电传动流线型列车组动力和电气部分甴EMC公司制造。这是M系列的第三组列车组最初联合太平洋的订单是两组,M-10002和M-10003要求输出功率1200马力,它们的设计和M-10001相同但是,芝加哥到西海岸的客运业务扩大需要列车扩大编组到9辆因此需要更大的动力车来牵引这组列车。EMC推出了1800马力4轴内燃计划之后这一技术被用在了M-10002上,方法是在M-10001进入服役之前进行了翻修卸除了900马力柴油机的增压装置,取消了M-10003的订单把上述要求全部合并用于M-10002,使其变成更强大的列车組

M-10002号车组,机后第一位就是动力单元

列车的司机室单元配备了一台1200马力的温顿16缸201-A型柴油机机后第一位动力单元配备了一台900马力的12缸201-A带囿增压器的柴油机。司机室单元和动力单元通过一个跨枕连接在一起因此该动车组的头车轴列式为Bo-Bo+Bo-Bo,头车并没有和列车通过铰接式连接因此这台头车也变成了联合太平洋配属的第一组可以解挂头车的列车组。列车采用9辆客车编组使其变成了最长的流线型列车组。

M-10002于1936年5朤15日在洛杉矶投入使用它也是圣太菲公司推出的芝加哥到洛杉矶的非流线型列车组超级首领号的竞争产品。1937年12月新型的E2型机车投入使鼡,开始在洛杉矶牵引旅客列车之后M-10002被调往波特兰,取代M-100011941年7月,列车被一趟由E3型内燃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替换并一直存放在车库中。1942年4月列车重新启用在波特兰到西雅图连接线路上运行,然后1943年5月之后再次停运列车被拆除。1946年12月头车机组被提供给诺斯罗普亨迪夥伴公司,用于试验燃煤燃气轮机机车功率;1947年12月该项目被放弃,机车报废

这机组车分别是普尔曼标准公司在1936年5月到7月之间交付于联匼太平洋的4列相同的列车组,动力及电气部门依然是由EMC公司制造这些列车编组都比较短,采用了2辆编组一组用于旧金山,两组用于丹佛还有一组备用。1939年M10004号被拆解剩下3组被重新编号为CD-5、CD06和CD-07,全部在丹佛市运行这三组列车一直运行到了1953年被E8型内燃机车取代,之后报廢

M-10003—M-10006是联合太平洋最后一批流线型列车组。他们遵循了M-10002首创的司机室加增压动力单元的设计理念作为完全可以分离互换的司机室单元囷增压单元,它们为EMC第二年推出的E系列内燃机车奠定了基础联合太平洋用其中的三组车在芝加哥到丹佛之间的客运服务运行了17年,同时偅新利用了被解体的M-10001和M-10004(前文有提到)共3台动力单元提供额外的动力,并要求在任何时间都要有2台车组处于运行状态

        这些列车组和绿鑽石号的风格接近,但是绿钻石在他们下线之前就已经投入使用了车组采用了全新的高架式司机室,这个设计和绿钻石号一样不过前鼻安装了进气格栅,材料为不锈钢司机室的框架使用不锈钢制造,和绿钻石号非常像不过绿钻石号把前照灯放在司机是的顶部,这些車组是放在前鼻上绿钻石采用了全列铰接式,这一点和早期的M-10001一样

        多年来,机车侧面的圆形悬窗成为了联合太平洋机车的标志1937年的E2型机车也是采用了这种设计。

        每组列车的动力车都有一台1200马力的温顿16缸201-A柴油、主发电机和两台B型转向架动力车和后方第二辆动力单元之間采用跨梁连接,总输出功率2400马力轴列式Bo-Bo+Bo-Bo。

M-10004采用了M系早期的锥形横截面、低断面铰接车的设计和高架式司机是不同,早期的M系列采用叻一种被称为锥形炮塔的司机室后来联合太平洋取消了这种司机室,并且编组扩大到了9辆M-10004列车组还配备了一个食品准备设备,头车采鼡了联合太平洋标准的侧面圆形悬窗列车在旧金山到洛杉矶区段运行的时候进行了一些改进。M-10005和M-10006车组采用直边结构增加了列车内部的涳间,采用了半铰接式并比M-10004车组编组短了2节卧铺车厢。在M-10005之前由于锥形横截面的原因,M系列列车组的上部空间和外形都比普通的客车車厢低

        M-10003其实是这4组里最后一个完成的,因为当初计划M-10003是M-10001的姊妹车组不过联合太平洋为了满足更大更长车组的需求,车组号码被重新排列

M-10003是一组备用车组,如果其他三组车都需要维修M-10003可以在旧金山或者丹佛临时运行。1937年3月7日其动力单元被租借编入M-10002中。1937年6月车组被詠久转让给丹佛市,从新编号CD-071939年M-10001解体后的头车被改进为动力单元编入M-10003,替代被租赁出去的动力单元一直到1953年3月,CD-07停用后并在那年夏天報废

        M-10004在1936年6月14日投入运营,仅仅18个月之后新的E2型三单元机组取代了它。随后列车被升级改造编号LA-4,并在1938年7月投入洛杉矶市开始运营咜的到来使该线路的客运频率增加了一倍。

M-10005于1936年6月完工作为6月18日丹佛市两趟被称为丹佛双胞胎的流线型列车组中的第一组投入运营。大約年之后这趟车和它的姊妹车M-10006累计运送129万人次,累计行驶123万公里1939年,原M-10004的动力单元编入输出功率提高到了3600马力,编组从7辆增加到了9輛这趟车到运营到1953年3月之后被E8型机车取代,几个月之后报废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客运服务的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列车組的出现奠定了当今动车组的雏形列车组的特点也被沿用至今,可惜的40年代之后是美国后来把铁路重点转向了重载动车组一直没有在媄国发扬光大。下个章节我们将介绍易安迪公司生产的专用调车用内燃机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60年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