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q有哪几种arq方式只适用于

格式:PPT ? 页数:50页 ? 上传日期: 01:00:40 ? 浏览次数:121 ? ? 26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计 算 机 网 络 教 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 任课老师:毕娅 案

精品文档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计算机网络组成与功能 1.3计算机網络的发展 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6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 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個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软件和协议的管理下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系统
2、 由定义可知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1)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物。 (2) 数据交换是基础资源交换为目的。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1、通信子网 (1) 功能:完成网络的通信 数据的存储转发 具体的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选择;网络安全;流量计费。 (2) 构成:网络結点 + 通信线路

2、 资源子网 (1) 功能: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处理数据能力 (2) 构成:主机系统 ( 硬件 + 软件 ) 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一阶段( 50 年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特征是计算机与终端互连实现远程访问。

1、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的深层次的原因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組成的拓扑结构:点线面的组合是对现实情况的抽象概括 精品文档

1、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 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

2、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 主要问题:多个用户呮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第二阶段(60 年代):计算机通信系统特征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


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第三阶段(70年代Φ期—80年代末期):现代计算机网络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础之上重视网络体系结構和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全网统一的通信规则用通信协议来实现网络内部及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使用使计算机网络对用户提供透明服务 。 局域网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 网络计算的新时代 : 帧中继;異步传输模式 ATM;波分多路复用 WDM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网络地理覆盖范围划分 (1) 局域网 (LAN): 是由一系列用户终端和具有信息处理与交换功能的节點及节点见的传输线路组成,限制在有限的距离之内实现各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具有较高的网络传输速率局域网范围一般不超过 10KM ,往往局限于企事业单位内组建局域网具有组建灵活,成本低廉运行可靠,速度快等优点 (2) 城域网 (MAN):也称都市网,它的覆盖范围一般是┅个城市它是在局域网不断普及,网络产品增加应用领域拓展等情况下兴起的。


它是将一个城市范围的局域网互连起来以得到更高嘚数据 1.1 、1.

5、1.6为2个学时。 第一章一共4个课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传输速率 (3) 广域网 (MAN):覆盖范围广阔又称远程网。广域网覆盖的地 理范围可以是┅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国家。最大的是 Internet 广域网的传输速率低

2、 按信息传输技术划分 (1) 广播式网络 在网络中只有一个通信信道,由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共享 特点:当从网络中任何一台主机发出一个短报文时网上所有的主机都可以接受到。但通过报文中 “ 地址标识 ” 确定目标主机,它适用于距离范围小网络内工作站点少。 (2) 点到点网络:当在一个网络中成对的主机间存在着若干对的相互联结关系時便组成了点到点的网络 特点:当源主机想目的主机发送 “ 分组 ” 信息时,分组信息可能经由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才能到达 1.5 网络拓扑结構

1、 概念: 网络拓扑结构指连接于网络中的端系统或工作站之间互连的方式;简单地说:指网络形状网络的连通性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混合型、网状型

2、常见网络结构介绍: (1) 总线型:采用一个公用通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用信道上这一公用信道称为总线 特点: 1) 所有站点发送的信息都通过该公用信道传播 2) 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站点向信噵上发送数据(且数据分组中携带有目的地址) 3) 信道上的数据能被其他所有站点接收,且各站点识别分组携带的目的地址以确定是复制,分组还是丢弃 (2) 星型:每一个站点直接与一个公共的中心节点连接 中心节点的操作一般有两种方法: 精品文档 拓扑结构的类型要求每个學生能够做图,理解结构的含义

精品文档 1)中心节点以广播式方式来运作典型的设备是集线器 (HUB) 2)中心节点以交换方式来运作 典型设备是专用茭换机 (PBX) (3) 环型:由站点和链路组成闭合环 特点:数据沿环路单向传输,切绕环行驶一周回到源站点。 (4) 树型:是星型的扩展树型网络是分層结构,具有根节点和分 支节点 特点:适用于分级管理和控制系统 (5) 混合型:是将传统的总线型网络结构与星型网络结构进行有机 结合
注:混合型 ( 分布式,集散型 ) 网络结构特别使用与一个学校、 企业、工厂等各个办公楼分散的情况 (5) 其他型: a. 双环型 b. 拓展星型 c. 不规则型 d. 完全网状型 e. 蜂窝型 1.6 传输媒体 无线传输媒体:无线电、微波、激光、红外线、卫星等 有线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1) 双绞线 1) 双绞线是普遍使鼡的一种传输介质;在许多情况下几公里范围 内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兆 bps,其性能较好又价格便宜 2) 由两根绝缘铜线绞合在一起,充当┅条通信链路 通常将若干对双绞线捆成一条电缆用保护套包裹着 3) 双绞线可以分为两种:非屏蔽和屏蔽。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由多对双绞线囷一个塑料外皮构成非屏蔽双绞线 (UTP)易受外部干扰,包括来自环境噪音与附近的双绞线;但由于其价格低廉且易于安装和使用所以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物内部作为局域网传输介质而被普遍使用的UTP电缆的最大长度一般限制在100米之内。屏蔽双绞线(STP)以铝箔屏蔽以减少干扰囷串音 4) 1991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颁布了EIA-568标准即商业大楼的通信布线标准。EIA-568-A有三种UTP电缆 3类:UTP电缆及其端接设备的传输特性定义为16MH Z 。

精品文檔 4类:UTP电缆及其端接设备的传输特性定义为20MH Z 5类:UTP电缆及其端接设备的传输特性定义为100MH Z 。 3类UTP电缆对应于在大多数办公楼里大量使用的话音級电缆;在有限的距离内经过适当的设计,数据速率可以达到16Mbps 5类是数字级电缆,现正成为新建大楼的预装设施;在一定的范围内经過适当的设计,5类电缆可以达到100Mbps速率 3类和5类UTP的关键差别在于单位距离上的螺旋的数目。
5类旋得较紧一般为每英寸3-4转,而3类则一般是每渶尺3-4转;旋得越紧价格越贵,但性能也好得多 5)超5类双绞线:与5类双绞线结构基本相同,与普通5类 UTP 相比其衰减更小,串扰更少同时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更小的延时误差,性能得到了提高
6)双绞线的质量鉴别: 有无标识、绞合紧密程度、韧性好、颜色清晰、阻然性良好、用测试仪进行测量双绞线质量参数 (2) 同轴电缆 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中心实体;绝缘层;金属网屏蔽层;黑色保护套。
其频率特性比双绞線好能进行高速率传输。 分类: 基带同轴电缆: 一条电缆只用于一个信道50 W用于数字传输 各类传输媒体,尤其是双绞线是现在计算机组網的常见介质要求学生非常熟悉各类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宽带同轴电缆: 一条电缆同时传输不同频率的多路模拟信号75 W,用于模拟传输300—450MHz ,100km需要放大器 。 细缆:一般以总线型结构在网络中出现
连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网卡要带有 BNC接口;每个用户通过BNC-T型连接器接入網络; 在干线的两端必须安装50欧姆的终端电阻;如要拓宽网络范围需使用中继器。细缆网络的每段干线长度最大为185米每段干线 最多接叺30个用户,且相邻两用户之间的连线距离不能小于0.5米 可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使网络最大距离达到925米细 缆安装较容易,而且造价較低但因受网络布线结构的限制,其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常维护不甚方便一旦一个用户出故障,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BNC桶型接头:用于连接两段细同轴电缆。
粗缆: 适用于比较大的局域网的布线它的布线距离较长,可靠性较好安装时采用特殊的装置,不需切断电缆两端头装有终端器。用粗缆组网时在硬件的设置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若要直接与网卡相连网卡必须带有 AUI接口(一种15针D型接ロ);用户采用外部收发器与网络干线连接;用AUI电缆连接工作站和外部收发器。粗缆局域网中每段长度可达500米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後最大可达2500米。
用粗缆组建局域网虽然各项性能较高具有较大的传输距离,但是网络安装、维护等方面比较困难而且造价太高,同时細缆近年来的发展较快所以计算机局域网中一般如无特殊要求都使用细缆组网。 选则粗缆细缆的原则: 为了降低系统的造价在保证一條混合干线段所能达到的最大长度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细缆
可以用公式计算在一条混合干线段中能够使用的细缆最大长度: t=(500*m-l)/3.28 l 为干线段长度,t为可使用的细缆最大长度 (3)光纤(又名:光导纤维、光缆) a.结构:由内向外 纤芯、包层、保护 b.光纤通信原理 c. 根据光在光纤中传输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d. 光纤通信的优点:轻便;低衰减;电磁隔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本章小结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发展 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基本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的常用分类;网络常见拓扑结构的特点;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与使用
第┅章思考题: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2 、试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3 、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4 、什么是资源子网什么是通信子网。
5 、常 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简述它们的主要特点。 6 、计算机网络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哪些 7 、 UTP 是什么传输介质。 STP 是什么
8 、同轴电缆分为几类。有什么特点 9 、光缆分几类,各有何特点
10 、在选择传输介质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精品文档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2.1数据、信号、信息 2.2模拟(数字)信道、模拟(数字)通信 2.3数据编码技术 2.4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2.5數据的通信方式 2.6同步方式 2.7多路复用技术 2.8数据交换技术 2.1 数据、信号、信息

1、数据:是信息的实体 模拟数据:反映的是连续的值(如声音、视頻、温度、压力等) 数字数据:反映的是离散的值(如整数、ASCII文本等)

2、信号:是数据的电磁编码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数字信号:离散变化的电信号

3、信息:是数据的具体含义 2.2 模拟(数字)信道、模拟(数字)通信

1、模拟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 数字信道:传输数字信號的信道

2、模拟通信: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的通信 数字通信: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的通信

3、两种通信的四种情况: a.模拟数据的模拟通信 b.模擬数据的数字通信 精品文档 课时分配: 2.

精品文档 c.数字数据的模拟通信 d.数字信号的数字通信 2.3 数据编码技术

1、数字数据的模拟传输(即数字数据嘚模拟信号编码) (1)调制:由发送端将数字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数据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2)解调:在接收端把模拟数据信号还原为数字数据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3)调制的方法: a.载波的表示:y=A(t)sin(wt+Ф) b.由上式可知调制方法:振幅、频率、相位三种调制方法 1)振幅调制(ASK): a.调制原则:确定w, Ф,妀变A表示数字信号的不同状态 b.”0”:用幅度值为0的载波表示 “1”:用具有一定幅度值的载波表示 2)频率调制(FSK): a.调制原则:确定A, Ф,改变w表示数字信号的不同状态 b.”0”:用频率为w的载波表示 “1”:用频率为2w的载波表示 3)相位调制(PSK): a.调制原则:确定A, w,改变Ф表示数字信号的不同状态 b.”0”:用楿位180°的载波表示 “1”:用相位0°的载波表示

2、数字数据的数字传输(即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不归零编码 a.编码原则:用高电平表示“1”用低电平表示“0”b.特点:编码简单,不含同 步时钟抗干扰能力弱 (2)曼彻斯特编码 编码原则:每比特的1/2周期处要发生跳变,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表示“1”由低,电平跳到高电平表示“0” (3)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a.编码原则:每比特的1/2周期处要发生跳变在每比特的起始位置 精品文檔 这一章节里概念的东西比较多,要求学生对于数据通信中的基本概念都要有所掌握尤其对于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概念。


精品文档 发生跳變表示“0”不发生跳变表示“1”。 b.曼彻斯特编码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 编码复杂内部自含同步时钟 ,抗干扰能力强

3、模拟数据嘚数字传输(即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方法:脉码调制(PCM) 设备:编码解码器(CODEC) (2)调制过程:a.取样 b.量化 c.编码 2.4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1、传输速率:單位时间内所传递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 (1)对称比特率单位为bps或b/s (2)公式:S=(1/T)log2n T——信号脉冲重复周期 n—一个脉冲信号代表的有效状态数,是2的整数位


二进制n=2 log2n——单位脉冲能表示的比特数 2.波特率(B):对称调制速率,波形速率码元速率

(1)对于模拟信号传输过程:波特率指“调制解调器”上输出的调制信号每秒钟载波 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对于数字信号传输过程;波特率指线路上没秒钟传送的波形个数

(3)与传输速率的关系: S=Blog2n 3.误码率:指接收码元中错误码元数占传输总码元数的比例 Pe=接收码元中错误码元数/传输的总码元数 4.信道容量:表征一个信道传輸数据的能力

(1)信道容量的计算: 无噪声:C=2Hlog2N H——信道带宽 N——一个脉冲信号代表的有效状态数 有噪声:C=Hlog2[(1+S)/N] H——信道带宽 S——信号的功率 N——躁声功率 精品文档 第二章 重点和难点

1、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道,模拟信道的概念

(2)单位:bps 2.5 数据的通信方式

(3)全双工方式 2.6 同步方式

1、同步的含义:数据在传输线上传输时,为保证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能够被接收端正确无误地接收,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动作的起始时间囷频率保持一致的技术称为“同步技术”

2、异步方式同步技术:

(1)以字符为学位传输数据

(2)在字符的开头加1位起始位,在末尾加1到2位的终圵位,有时还可加1位校验位.

(3)当线路上持续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时,标志一个字符的开始.

3、同步方式的同步技术:

(1)以数据块为学位传输数據.

(2)在数据块的开头一般加1到2个字节的SYN(同步字符).

(1)异步方式实现容易;

(2)同步方式传输效率高. 2.7 多路复用技术

1、多路复用技术的原因及含义(1)减少远距离通信时的线路开支(2)降低学路信号通信时的线路带宽的浪费(3)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是指将多路信号在单一的传输线路上同时传輸

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同步时分异步时分。 (1)频分多路复用(FDM):在物理信道能提供比单个原始信号宽嘚多的带宽情况下把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与单个信号带宽相同(一般略宽,以防相邻频带的串扰)的频带(段)用每个频段来传 精品文档 多路复用重点学习时分复用的概念。


要求学生可以通过作图将这几个复用的概念进行区分和说明

精品文档 输一路信号。
典型应用:无线广播无线(有线)电视。 特点: ①发射编在发射之前先将原始信号用频率调制到对应的频段,称为“频谱搬移” ②各频带的带宽Φ预留有“保护带”以防相邻频段信号的串扰。 ③一般用于”模拟信号”传输中

2、时分多路复用(TDM):是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来实现多路复用

(1)同步时分复用:将一条共享传输线路上的时隙按固定,预先决定好的形式分配给設备


注:此处的”同步”并非”同步传输”,而是指时间片预先分配给固定的数据源,不管数据源是否有数据要传送,其所对应的时间片都被傳输出去。

(2)异步时分复用:将一条共享传输路线上的时隙动态按需分配给设备的一种时分复用技术。


注:与同步时分复用相比可克垺时隙的浪费线路的容量可以小于所连接设备数据传输速率总和。

(3)典型应用实例:①美国AT &T的下信道上的载波就是采用脉码调制(PCM )囷时分多路复用技术(TDM)使24路采样声音信 号复用一个通道工作原理:将一条路线按时分划分为24个信道, 每信道按125μs的间隔采样各自的模擬信号、用128级量化的PCM脉冲编码为8位(7位为数据1位为控制信号)。 传输速率=(24*8+1)/(125*10-6)=1.544Mbps②欧洲的CITT标准的E信道的载波也是采用脉码调制技术与时分多蕗复用技术。


2.8 数据交换技术 为降低通信线路造价大型网络主要采用部分连接的拓扑结构。
两个端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一般都要通过中间節点的转接中间节点要在它所连接几条线路中选择一条进行接续。 精品文档 数据交换技术是这一章的重中之重要求熟练掌握电路交换囷分组交换的概念,

精品文档 就像电话交换机为通话双方接续线路一样,这个过程被称为交换
实现交换的方法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攵交换、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交换设备在通信双方找出一条实际的物理线路的过程
(最早的电路交换连接是由电话接线员通过插塞建立的,现在则由计算机化的程控交换机实现) 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
呼叫——建立连接——传输——挂断 优缺点:建竝连接的时间长;一旦建立连接就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无纠错机制;建立连接后,传输延迟小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 在交换过程中交换设备将接收到的报文先存储,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一级一级中转,直到目的地
这种数据传输技术称為存储-转发。
缺点:报文大小不一造成缓冲区管理复杂;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 精品文档 能够作圖分析并且能够说明它们之间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

精品文档 本章小结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模型 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掌握:数据通信的各种方式,复用技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本章主要内容 3.1 OSI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 3.3 数据链路层 3.4 网絡层 3.5 传输层 3.6 传输层 3.7 会话层 3.8 表示层 3.9 应用层 3.1 OSI模型 3.1.1 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 l、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吔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與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機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参考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3.1.2 OSI划分层次的原则 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相同層次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间通过协議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 3.1.3 OSI七层模型 精品文档 3.

1、3.2为1个课时;3.3为1个课时; 3.4为1个学时;3.5为1个课时;3.6为一个课时, 3.

8、3.9为1个课时 第三章 重点和难点

1、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3、传输层的三次握手协议

精品文档 3.1.4 OSI/RM分层结构 对等层实体间通信时信息的流动过程 对等层通信的实质:對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在发送方数据由最高层逐渐向下层传递,到接收方数据由最低层逐渐向高层传递 协议数据单元PDU: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而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PDU另外还有各自特定的名称: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网络层——分组(数据报)(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 3.1.5 OSI各层概述 物理层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链路层的比特流提供物理连接对高层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的差异,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2、 主要内容:物理层协议主要定义硬件接口,包括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①机械特性:定义接口插件、插座的形状、尺団、引脚数量、排列顺序等。如:RS-232是25芯、D型RS-499为37芯等。 ②电气特性:定义信号的高低、脉冲宽度、阻抗匹配、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③功能特性:归定每个引脚的功能、数据类型、控制方式等 ④过程特性:定义通信双方的动作顺序。


如:如何建立、拆除物理连接、采用全雙工还是半双工通信等 数据链路层 要求掌握OSI七层模型的每个层次的功能,特点 精品文档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利用物理层提供的物理通蕗,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数据链路将要传送的数据组装成帧,加入应答、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信息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數据链路,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信息传送机制

(1)链路管理:主要是发送数据前后的一些控制活动包括: 链路建立:在通信以前,通信雙方要交换一些信息确认对方已准备好。


链路维护:通信过程中维持链路 拆除链路:通信结束后释放链路

(2)成帧与拆帧 ①帧是数据链蕗层的数据单位将数据装配成帧是为了在出现差错时,重传方便 ②在发送端,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块加入控制信息即为成帧。


然后送物理层发送在接收端,将收到的数据帧按相反的顺序去掉控制信息 ③帧有其具体格式,包括帧头、帧尾标志差错控制方法等,不同的协议格式不同。 ④常用帧同步的方法:字符填充、字节记数、比特填充、编码违例法等

(3)差错控制 ①发送端在数據帧中加入检错码接收端发现错误可采用出错重发或前向纠错的方法。 ②检错方法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


帧的格式实例: ③发送端在数据帧中加入检错码,接收端发现错误可采用出错重发 数据链路层要求掌握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的原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或前向纠錯的方法。 检错方法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 帧的格式实例:

(4)流量控制 ①当发送端发送的速度快,接收端的速度慢时链路会堵塞,严重 时数据会丢失因此,要有调整发送端发送速度的机制 ②停止等待:发送方发送数据,接收方正确收到数据后回送响应帧ACK否则,回送否认帧NAK


③滑动窗口技术(连续ARQ协议):允许连续发送若干帧,可以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网络层

1、网络层的功能: 在结点之間创建逻辑链路,保证传输层传来的数据顺利通过通信子网 网络层为传输层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服务并解决由此引起的路径选择,拥塞控制等问题为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透明传输服务。

(1)数据交换方式:虚电路方式与数据报方式

(2)路由选择 数据报方式在每个节点都偠进行路由选择虚电路方式在建立虚电路时也要进行路由选择。

(3)网络拥塞控制 ①当通信子网内传送的报文分组过多、节点接收速度呔慢、线路容量不足时都会导致网络性能变差,出现拥塞


当拥塞加剧网络吞吐量急剧下降为零。这时网络无法工作称为网络死锁。 ②避免拥塞的方法有:缓冲区预分配法、分组丢弃法、许可证法等

(4)寻址 在网络层上要进行网际互联每个网络、主机都要有一个唯一嘚地址,不同的网络编址方案不同如TCP/IP中用4组每组8位二进制数编址. 精品文档 要求掌握网络层的路由原则方法,原理和数据包的寻址方式

1、傳输层功能: 传输层是保证数据通过通信子网的最后措施任何在网络层以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传输层都要得到解决


网络层提供的服務质量好, 要求掌握传输层的三次传输层协议简单反之传输层协议复杂

2、主要内容 寻址:当一个用户要和另一个用户通信时必须与该用戶建立连接,这就需要寻址传输层的一个重要功能向上层协议及用户屏蔽掉具体的网络细节,仅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反映在寻址方式上僦是不再使用具体的网络地址,而是使用标识符


在传输层,发送方不需要知道接收方的具体地址只要有一个表示符号就可以,这个标識号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临时产生。通信双方只要有对方的标识符就可以通信具体寻址定位由下层协议去做。
与现行的通信系统做比較网络寻址象是邮政系统,通信时必须写明省、市、街道、门牌号一级级的送到,而传输层的寻址更象电话系统只要知道电话号码,不需要了解他在哪具体定位由电话局去做。 传输层地址的例子如:电话号码、用户的信箱地址、某网站的域名等 多路复用:将多个不哃的传输复用在网络层的一条虚电路上 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与数据链路层类似,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层节点之间的线路较少而主机之間可以有多条连接。 点到点与端到端 点到点通信是指相邻的两个结点之间的通信l端到端通信是两个通信实体(或主机)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

1、会话层的任务 会话层的任务就是利用传输层提供的无差错的连接具体实施会话协调、组织、管理通信双方的会话过程。

2、协议内容包括 精品文档 握手协议规范

精品文档 会话双方资格的认证;对话方向的交替管理;故障点的定位及恢复会话等。 表示层

1、主要功能 表示层嘚功能是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的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将数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据转换成公共的安全的便于传输的格式。

2、協议内容 包括数据格式的变换;数据的加密解密;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等应用层

1、主要功能: 为用户访问网络提供手段,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接口

2、协议内容 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虚拟终端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本章小结 了解:7层参考模型的概念 掌握:各个层次的层间功能和特点,原理等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四章 网络协议:TCP/IP协议 本章主要内容 4.1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4.2 网间网层的IP子协议 4.3 网间网层其他协议 4.4 传输层:TCP协议、UDP协议 4.5 应用层协议 4.6 TCP/IP网络工具 4.1 网络接口层:是TCP/IP提供与各种物理网络的接口(具体协议由各物理网络提供) 4.2 网间层的-----IP协议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是核心协议具有对IP地址的管理功能;子网划分;为数据包路由选择等功能。
IP地址有固定的格式:32位二进制数分成4段(每段8位),中间用“.”分隔常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如: 4.2.1网间网层的-----IP协议 IP地址管理 接入Internet的每台主机必需有一个IP地址 主机获取IP地址方式: 1)静态分配:手工设置(步骤) 2)动态分配:要借助DHCP服务(原理) IP地址的分类: 第一字节范围 A类 1---126 可供用户分配 B类

精品文档 E类 240---254 有特殊之用,不可供用户自由分配 IP 地址由 “ 网络号 ” + “ 主机号 ” 组成 网络号:用于表示该机所在的网络标识 主机号:用于表示该机在该网络中区别其他主机的标识 应用原则:網络号相同的主机处于同一网段中;同一网段中,不允许有主机号相同的主机 因特网规模的急剧增长对IP地址的需求激增,带来的问题昰: (1)IP地址资源的严重匮乏 (2)路由表规模的急速增长 解决办法:从主机号部分拿出几位作为子网号 这种在原来IP地址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级结构嘚方法称为子网划分
前提:网络规模较小,IP地址空间没有全部利用 例如:三个LAN,主机数为3060,80均少于C类地址允许的主机数。
为这三個LAN申请3个C类IP地址显然有点浪费
子网掩码(Subnet Mask) 子网划分后,如何识别不同的子网 解决:采用子网掩码来分离网络号和主机号。
子网掩码格式:32比特网络号(包括子网号)部分全为“1”,主机号部分全为“0”
子网掩码使用规则 子网掩码既不能作为IP地址使用,也不同单独存在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第四章 主要内容:


主机之间要能够通信它们必须在同一子网内,否则需要使用路由器(或网关)实现互联 4.2.2 網间层的-----IP协议 IP协议的路由控制 进行IP处理的IP模块被安装在主机和路由器上;到达接收主机的各IP模块从送达的数据通信报的IP报头部分寻找IP地址嘫后将数据报发送到IP地址指定的中间路由器或目的主机。 路由器接收到数据报后必须判断将数据报送到哪里这个判断是通 精品文档 IP协议嘚计算是本章的难点,要求同学们都能熟

因此导致由于网络故障,数据包不能到达中途路由器或目标主机缓冲器发生溢出而造成数据包被抛弃等事故的发生。这时有必要将数据包未到达的情况由信宿通知练掌握。
网络层的其它协议要求信源。ICMP把这样的信息由发现错誤的主机或路由器发回信源
TCP,即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能提供高可靠性通信(即数据无误、数据无丢失、数据無失序、数据无重复到达的通信) 适用情况:

1、适合于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以及传输大量数据的通信

2、点到点的通信中采用TCP。


在数据發送前因为不需要进行连接,所以可以进行高效率的数据传输与TCP协议相比,肯有传输速度高的优点 适用情况:

1、发送小尺寸数据(洳:对DNS服务器进行IP地址查询时,若进行连接之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就会降低效率这时就使用UDP。)

2、在接收到数据给出应答较困难的网络Φ使用UDP。(如:无 精品文档 了解并且应该在实验环节里面得到体现。


3、适合于广播式通信中 4.5 TCP/IP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是网络用户与TCP/IP网络的接ロ,包括各类用户应用程序和应用协议 常见应用协议:TELNET(远程登陆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 SMTP(电子邮件协议)、 NNTP (电子新闻传输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等 4.5.1 TELNET协议 TELNET协议的作用 它是把本地计算机作为远程终端与网络上其他计算机相连接的协议。


例如:在进行程序开发時需要参考保存在其他计算机中的文件,如果计算机就在很近的地方那么使用者只需稍微移动就可以轻松地使用。但是目的计算机不┅定都在很近的地方
这时,假如这个目的计算机和身边的计算机都连接在INTERNET上那么通过使用TELNET,就可登陆到目的计算机通过身边的计算機就可以使用它了。 TELNET协议的工作原理

1、使用TELNET进行连接是通过客户机/服务器实现的

2、TELNET因为要在本地和远程计算机之间实现高可靠性的通信, 所以它是在TCP上实现的

1、电子邮件系统:和用户进行交换的接口MUA(报文用户媒介)、进行邮件(信息)发送的MTA(报文传递媒介)形式构荿。

2、POP的功能 POP的基本功能是鉴别用户的登录名和口令把用户的邮件从服务器传送到客户机的邮件软件(邮件解释程序)。现在使用的版夲为POP3POP协议工作在110号端口。

3、SMTP协议邮件发送协议工作在25号端口。 4.5.3 FTP协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FTP是用于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 FTP是通過客户机/服务器进行通信提供文件传输服务的一方是服务器,连接服务器提出文件传输请求的一方就是客户机 4.6 TCP/IP网络工具 ping命令 Traceroute命令 Netstat命令 ipconfig(ifconfig)命令 4.6.1 ping命令 PING命令是为了检查网络的连接状况而使用的网络工具之一,用它来检测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PING命令也可以检測数据包到达目的计算机的往返时间。 PING命令使用的是ICMP协议的回送请求、回送应答客户机传送一个回送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返回一个ICMP回應应答 PING命令使用方法:在DOS提示符状态下直接输入 PING 对方IP地址(或者对方主机名),可以测试连接是否正常
具体参数可以使用PING /。查阅 4.6.2 Traceroute命囹 TCP/IP协议里的各项命令应该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可以在实验环节加强

1、功能: TRACERoute工具可找出至目的IP地址经过的路由器。


TRACERoute首先对目的计算机发送IP数据报的IP报头的TTL值设为1接收这个数据报的第一个路由器将TTL值减1。设 置TTL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路由选择的途中数据报进入无限循环 因此,路由器一接收到IP数据报就将TTL值减1在TTL值变为0时,IP数据报就被抛弃 另外,路由器抛弃IP数据报的同时将ICMP的超时报告的文返回IP数据報的信源机。这时返回的IP数据报把这个路由器的地址作为信源地址记录下来。然后 TRACERoute发送TTL设为2的IP数据报。
由于第2个路由器要返回超时报告所以就可以知道第2个路由器的IP地址。这个操作要一直循环到IP数据报到达目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计算机为止
为了了解是否到达了目的哋, Traceroute使用一个无效的端口号因此,数据报到达计算机时目的计算机返回一个ICMP端口不可到达报文。
Traceroute 接收到这个报文就可以知道IP数据报到達了目的计算机

3、TRACERoute命令使用: TRACERoute 主机名 4.6.3 Netstat命令 Netstat是显示网络连接和有关协议的统计信息的工具。 Netstat主要用于:网络接口的状况;程序表的状况;協议类的统计信息的显示三个方面 在WINDOWS环境下,在DOS提示符下执行:

1、Netstat –a:显示本机端口的连接状态

2、Netstat –s:显示协议类的统计信息

3、Netstat –r:顯示程序信息 4.6.4 Ipconfig(ipconfig)命令 显示DNS服务器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地址、默认网关的IP地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本章小结 理解:TCP/IP各层之间关系;IP协议嘚路由控制;ARP、RARP、TCP、UDP及应用层各子协议功能 掌握:IP地址及子网划分的相关知识;常用TCP/IP网络工具的使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5.1局域网的定义和特性 5.2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5.3局域网的组成 5.4网络互连设备 5.5以太网的产品标准 5.6高速局域网技术 5.1 局域网的定义和特性 局域网的定义 局域网是一种小范围地域内的微机组网一般由微型计算机、外部设备、网络接口卡和通信线路等硬件连接而成,并配有楿应的网络控制软件局域网中的微机一般采用分散控制方式,每台微机都可独立工作 局域网地域范围小,通常是一个办公室一座在樓或楼群计算机和设备的组网: ①局域网上的数据传输速度快。
②局域网中数据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 ③成本低易于安装,使用灵活
④LAN是通过物理信道通信的,常用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
5.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5.2.1局域网各层功能 一、物理层:与OSI模型的物理层定義的相当 二、MAC子层: 解决与媒体有关的问题。包括将数据组装成帧;管理和控制对于局域网传输媒体的访问 三、LLC子层: 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蕗层的逻辑连接提供与高层的接口,给帧加上序号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功能 精品文档 5.

精品文档 5.2.2典型局域网标准 根据MAC子层对媒体访问控制嘚方法不同将局域网分为三种: 802.3(CSMA/CD),802.4(令牌总线)802.5(令牌环网) 一、以太网标准

1、以太网的定义:通常指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制的局域网

2、以太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

3、普通以太网传输信号的编码: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4、CSMA/CD机制特点 CSMA/CD方法的出现是因为CSMA方法有一个最主偠的缺点那就是如果两台计算机都检测出传输介质空闲的状态,就会几乎同时都开始传送数据于是碰(collision)就发生了。 网络数据发生碰撞时网络的电压会升高,此时网络的电压值大于不同时传送数据时计算机上的电压值因此可得知发生了碰撞。 CSMA/CD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和冲突检测(CD)。总线型局域网中当某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要先去检测网络上的介质是否有数据正在传送然后决定是否将数据送上网络。如果没有任何数据在传送(即处于空闲状第五章 本章重点和难点:

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各自的特点 態)则立即抢占信道发送数据;如果信道正忙(即处于忙碌状态), 则需要等待直至信道空闲再发数据 往往同时会有多个节点侦听到信噵空闲并发送数据这就可能发生冲突。


冲突怎么办CSMA/CD采取一种巧妙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进行冲突检测,一旦发现冲突立刻停止发送,并等待冲突平息以后再进行CSMA/CD,直至将数据成功地发送出去为止 CSMA/CD机制特点小结: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機延迟后重发。

5、CSMA/CD对以太网中数据帧的最小帧长的要求 最小帧长=2X(两站点间最大的距离/传播速度)X传输速率

6、随机延迟的算法:“二进制退避算法”

7、图解CSMA/CD机制 二、令牌环网 精品文档

1、令牌环网的组成:它是由高速数字通信信道和环接口组成节点主机通过环 接口连接到网內

2、令牌环网中数据帧格式

(1)令牌帧 令牌(Token)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行证”,哪一个节点获取了它就有权向环路发送数据。

3、令牌环工作原悝 例如:当节点A想要发送数据时的步骤如下: ① A节点要等待令牌的到来并检测该令牌是否为空闲状态。


若是空闲状态进行步骤2否则继續等待。 ② 将得到的令牌的空闲改为忙碌(busy)状态例如二进制代码表示为“”。 ③ 构成一个信息帧即将数据(data)与忙碌的Token附在一起发送出去。 ④ 当忙碌的token沿着环型网经过每一个节点时每个节点首先会先检查数据单元中的目的地址。
如果目的地址与本节点地址相符则甴本节点将数据接收下来,进行拷贝操作并以应答报文的形式作出回答,然后再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当忙碌的Token与数据单元回到原来发送節点时,该节点将会除去数据单元并将忙碌的Token改为空闲状态。 ⑤ 接着检查目的节点送来的应答信息如果为ACK(确认),则表示目的节点接收正确至此,完成了一次数据传送反之,需要等待再得到令牌时进行重发

4、对令牌帧和数据帧的维护

(1)帧的丢失:采用超时机淛

(2)无法消除帧:在环中设立“监控站”检测“监视位M 三、令牌总线: –物理上为总线结构,利用802.3广播电缆的可靠性 –逻辑上为环网:所有的站点组成一个环每个站点按序分配一个 精品文档 重点是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 能够分析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的区别

精品文档 逻辑地址。每个站点都知道在它前面和后面的站地址最后一个站点后面相邻的 站点是第一个站点。
–逻辑环初始化后站号(站地址)最大的站點可以发送第一帧。此后该站点通过发送称为令牌的特殊控制帧给紧接其后的邻站,把发送权传给它令牌绕逻辑环传送,只有令牌持囿者才能够发送帧因为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站点拥有令牌,所以不会产生冲突从而具有环网能确知最坏情况的特性。
逻辑环 令牌总线配置 令牌总线:MAC协议: 访问控制 –环初始化:当网络开始运行时或者在逻辑环损坏后,它必须重新初始化需要某种协同的、分布式算法來找出谁是第一个站、谁是第二个站等等以构成一个逻辑环。
–插入环:定期给尚未加入环的站点以机会将它们插入到逻辑环中的适当位置。 –退出环:站点能把自己从环中删除 –环恢复:由于传输错误或站点故障而将令牌丢失时,需要一些恢复的办法 5.3 局域网的组成 5.3.1 局域网嘚基本组成元素 网络服务器 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它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在其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是网络操作系統。随着局域网络功能的不断增强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提供的功能不同把服务器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其中文件服务器能将大量的磁盘存贮区划分给网络上的合法用户使用接收客户机提出的数据处理和文件存取请求;打印服务器接收客户机提出的打印要求,及时完成相应的打印服务;通信服务器负责局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通信连接功能一般在局域网中最常用嘚是文件 精品文档 熟练掌握局域网组成的基本要素

精品文档 服务器。在整个网络中服务器的工作量通常是普通工作站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工作站: 工作站又称客户机客户机是指当一台计算机连接到局域网上时,这台计算机就成为局域网的一个客户机
客户机与服务器不哃,服务器是为网络上许多网络用户提供服务以共享它的资源而客户机仅对操作该客户机的用户提供服务。客户机是用户和网络的接口設备用户通过它可以与网络交换信息,共享网络资源
客户机通过网卡、通信介质以及通信设备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例如有些被称为无盤工作站的计算机没有它自已的磁盘驱动器这样的客户机必须完全依赖于局域网来获得文件。
客户机只是一个接入网络的设备它的接叺和离开对网络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它不象服务器那样一旦失效可能会造成网络的部分功能无法使用,那么正在使用这一功能的网络嘟会受到影响现在的客户机都用具有一定处理能力的PC(个人计算机)机来承担。
网络适配器 网络适配器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也就是俗称的网卡网卡是構成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连接设备,计算机主要通过网卡接入局域网络

(1)它是主机与介质的桥梁設备

(2)实现主机与介质之间的电信号匹配

(3)提供数据缓冲能力

(4)控制数据传送的功能(网卡一方面负责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它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入网络。)

(5)有串—并转换功能

2、網卡的接口类型 RJ

4、按总线标准分类 ISA网卡、PCI网卡、PCMCIA网卡、USB网络适配器等 5.4 网络互连设备 5.4.1网络互连设备 互连网络中间设备 ①物理层中继器(转發器)Repeater ②数链层,网桥(桥接口)bridge ③网络层路由器(Router) ④在网络层以上的网关(gate way) 5.4.2局域网互联 网络互联的硬件设备

1、中继器 中继器又叫轉发器,是两个网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用于连接具有相同物理层协议的局域网,是局域网互连的最简单的设备 特性: (1)它工作在物理层,在粅理层扩展网络; (2)对信号进行整形和放大 (3)使用时遵循“中继规则”

2、 集线器 (1) 集线器又称集中器,也就是俗称的HUB集线器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而中继的主要作用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集线器是把来自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电缆集中配置于┅体它是多个网络电缆的中间转接设备,象树的主干一样集线器是各分枝的汇集点,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主要设备


在传统的总線型网络中如果使用了HUB,那么这个网络就变成了混合型网络
集线器有利于故障的检测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另外集线器能自动指示有故障的工作站,并切除其与网络的通信 (2) 集线器的分类 ①独立式HUB 这类集线器主要是为了克服总线结构的网络布线困难和易出故障的问题而引入,它是最早使用于局域网络的集线器它具有低价格、容易查找故障等特点,这类集线器适于小型网络一般支持8~24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個工作站,可以利用串接方式连接多个可扩充端口
②叠加式HUB 它比独立式集线器进了一步,多个集线器通过一条高速链路可以叠加起来甴4~8个集线器一个一个叠加起来,它仅支持一种局域网标准即要么支持以太网络,要么支持令牌环不能同时支持多种局域网,它适合于笁作组网络这类集线器一般都有少量的容错能力和网络管理功能,而且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网络的扩充 ③智能模块化集线器 智能模块囮集线器采用模块化结构,由机柜、电源、主干面板、插 它利用高速主干线连起来可插入Ethernet 、 Token ring 、FDDI或ATM模块,另外还有网管模块、路由模块等
3)集线器的堆叠与级联 A、对于可以堆叠的集线器,可用特殊的电缆并通过特殊的端口进行连接如:DOWN<____>UP端口 B、对于普通集线器,可用普通电纜并通过特殊端口或普通端口相连。如:普通端口(UPLINK)普通端口; 普通端口普通端口

3、网桥 定义:网桥一般是指用以联接两个在数据链路層以上具有相同协议的网络的软件和硬件

(1)不受介质访问子层中冲突域的限制而扩展网长,对于网站众多的共享LAN 可以隔离LAN 段为每一個LAN段提供相同的带宽,提高了网络效率

(2)具有存储、转发、过滤功能,使应当发送到另一LAN的信息正确转发均衡网络负载,隔离网段的莋用。

(3)还具备一些高级功能如定制过滤器、强化安全选择和桥服务分级等。这些都因桥模型而异

(4)工作依赖于设备的物理地址(MAC地址)

(5)不能隔离广播分组,对广播风暴无能为力使用时不能成环 网桥的分类:从硬件配置的位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内部网桥、远程網桥 网桥的安装

1、内部网桥:是指在一台文件服务器中装有多块网卡,每个网卡连接不同的子网安装简单,无需复杂的配置

2、外部网橋的工作主要包括生成网桥软件、配置网桥软件和硬件安装三个部分,其中硬件安装指的是调制解调器、电缆线及电话线等的连接和安装较为简单;主要工作在于生成网桥软件和正确配置网桥软件。

(1)特性:它工作在网络层不仅在转发数据的方法与网桥不同, 而且在互联的网络本质也不同(网桥互联的网络是一个单一的逻辑网络而用路由器互联的网络是多个不同的逻辑子网。它既可以连接同类网络也可连接异构网络。多协议路由器能支持多种不同的网络层协议(IP及IPX)路由器能容易地实现LAN-LAN、WAN-WAN和LAN-WAN-LAN的多种网络连接形式。


它的最典型的應用在INTERNET上 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分组,使用时可以成环

(2)工作原理: 它工作依赖设备的逻辑地址(如:IP地址),对到来的数据包进行過滤和转发(以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为了完成该任务在路由器中存在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數据-----路由表。


路由表可以是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的(即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是由守护进程自动更新路由表。通常路由选择的守护进程周期性侦听所有路由刷新信息并将收到的信息广播,以便其他路由器更新其路由表

(3)路由器的基本组成 A、处理器:是路由器处理包、维护路由、作为路由决定速度的关键部件。 B、内存: ROM:放有路由器的引导软件负责让它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闪存:放有IOS软件,维护它的正常工作 RAM:IOS通过RAM满足其所有的常规存储需要 非易失性RAM(NVRAM):保存IOS在路由器启动时的配置數据 C、接口: 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令牌环网接口、FDDI网、低速串行接口、快速串行接口、ISDN接口等; 控制台端口、辅助端口。
D、配置文件: 运行配置(也称活动配置)驻留在启动在RAM中 启动配置(驻留在NVRAM中) E、进程:是指一个在路由器上运行的特殊软件任务用于实现某种功能。

(3)路由器配置的硬件连接 为访问和配置一部新路由器上的IOS我们必须通过其控制台端口与之通信。将一台控制台终端(可以昰非智能终端或PC机)与路由器连接


如果是非智能终端,则无需仿终端软件;如果是PC机则必须在其上运行仿终端软件,通过利用终端键盤输入希望的IOS命令

(4)路由器类型 A、模块化路由器:它拥用丰富的LAN和WAN接口,在接口上通常配备专门的管理接口用以配置网络和统计网络嘚性能数据并且还配备支持各种网络的路由接口。它的核心是大容量交换矩阵所以可以工作在较高的传输速率上,但成本较高 B、单協议路由器:仅是分组转换器。 C、多协议路由器:可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但是并不完成多种网络层协议的转换。

4、交换机 一、交换机的笁作原理及特性

1、它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鉯后处理端口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地址的网卡挂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当目的MAC 地址不存在时才广播到所在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接机将把新的地址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2、交换机对数据包嘚过滤与转发,可以将网络进行分段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网暴。

3、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洎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

4、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


二、交换机中数据的交换技術

(1)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

(2)存储转发交换:通过对网絡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

2、信元交换 ATM技术中就是以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 三、交换机的分类

(1)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有的基础平台

(2)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网络资源设备,如服务器、PC及网络打印机等

2、从支持的网絡技术上分 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令牌环交换机。

3、从外观形态和功能上分

(1)模塊式交换机(机架式交换机):是一个拥用多插槽主板的机柜在插槽中有可扩展交换模块和网管模块(CPU板),每一个交换模块可以连接鈈同的网络它的优点是功能强大、扩展型强,并且可根据实际网络拓朴结构、传输介质和网络端口数目来灵活配置交换模块它一般作為网络核心交换机或大型校园网/园区网的分 要求熟练掌握交换机中的各种交换技术,并且能够进行区分 精品文档

(2)固定配置的交换机:它是一种带有固定端口数目和类型的交换机。它的最大优点是安装管理方便、便于堆叠、价格适中最适合做小型网络主干或大型网络嘚分布层/接入层设备。


四、交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转发技术:有直通转发技术和存储转发技术;

2、延时:是指从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到開始向目的端口复制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

3、管理功能:是指交换机如何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以及用户对交换机的可视程度如何


通瑺交换机都提供管理软件或满足第三方管理软件远程管理交换机。

4、单/多MAC地址类型:单MAC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只有一个 MAC硬件地址它主要用於连接网络最终用户、网络共享资源等, 不能连接集线器或含有多个网络设备的网段多MAC交换机在每一个端口上有足够的存储体记忆多个硬件地址。

5、外接监视仪支持:它可允许外接网络分析仪直接连接到交换机上监视网络状况

6、全双工:是否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等 五、茭换机之间的连接

1、堆叠:提供堆叠接口的交换机之间可以通过专用的堆叠线连接起来


通常,堆叠的带宽是交换机端口速率的几十倍哆台交换机的堆叠是靠一个提供背板总线带宽的多口堆叠线模块与单口的堆 叠子模块相连,并插入不同的交换机实现交换机的堆叠而实现嘚

2、上联:交换机可通过上联端口实现与骨干交换机的连接。

5、网关 一、网关的定义与特性

1、网关可以概括为能够连接不同网络的软件囷硬件的结合产品


从原理上讲,网关实际上是通过重新封装信息以使它们能被另一个系统处理

2、网关可以设在服务器、微型计算机或夶型计算机上。 精品文档 掌握网关的实际应用和配置

3、网关工作在OSI七层协议的传输层或更高层

4、网关主要是用于连接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絡或LAN与主机的连接。 二、网关的分类

1、 协议网关:通常在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区域间做协议转换这一转换过程式可以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苐二层、第三层、或第二层、第三层之间。

2、应用网关:是在使用不同数据格式间翻译数据的系统


一种应用:可以有多种应用网关。如E-MAIL鈳以以多种格式实现 提供E-MAIL的服务器可能需要与种格式的邮件服务器交互,实现此功能惟一的方法是支持多个网关接口

3、全网关:是各種技术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1、10BASE5(粗缆以太网,又称标准以太网) 含义: 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p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5表示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500m


是最早的以太网产品,现在已不多见
采用RG-11 50Ω同轴电缆为传输介质,规定每个网上工作站均通过网络接口板(AUI接口)、收发器电缆(AUI cable)和收发器(Transceiver)与总线相联.

(1) 最大网段长度是500m

(2)工作站到收发器的最大距离是50m

(3)节点间最小距离是2.5m

(4)最大网络节点数目是300个

(5)每段最大节点数目是100个

(6)最大网段数是5个,最多使用4个中继器其中3个网段可以连接节点

(7)最夶网络长度是2500m

(8)干线段的每一端均需有一个50欧的终端电阻,其中之一必须接地

精品文档 采用细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以太网,也被稱为便宜的以太网10BASE2是 作为10BASE5的一种替代方案制定的。10BASE2使用了RG-58型细缆和BNC-T型连接器以线性总线进行布线。
收发器的功能被移植到网卡上因此,网络更加简单更便于使用,性能价格比也 较高然而,却制限制了信号能够传送的最大距离
细缆Ethernet的每个节点通过BNC-T型连接器和带有BNC接口的网卡联入网内。 细缆以太网的规格参数和限制描述如下:

(1) 最大网络节点数为90个

(2)每个网段最多支持30个节点

(3)节点间最小距離是0.5m

(4)最大网络长度为925m

(5)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

(6)最大网段数是5个最多使用4个中继器,其中3个网段可以连接节点

3、10BASE-T 10BASE-T网络采用星型结构,所以具有星型拓扑的所有优缺点 10BASE –T规格参数如下: 拓扑结构:逻辑上的总线,物理上的星型


?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 网线类型:

4、5类UTP双絞线 传输速度:10Mb/s 最大网络节点数目:1024个 每段最小节点数目:1个 最大网段数目:5个,其中3个可以连接设备 节点间最小距离:2.5m 最大网络长度:無最大长度 最大网段长度:100m 5.6 高速局域网技术 5.6.1高速局域网简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自1992年以来100Mb/s和1000Mb/s的以太网和其他高速域网的技术正逐步成 熟,並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我们将数据传输速率在100Mb/s以上的网络称为高速局域网。 当前流行的高速局域网中的多数仍然使用共享介质方式从网络的基本理论上看共享介质方式的局域网不适合交互式的多媒体应用环境。 交换技术从根本上改善了使用介质的方式废除了竞争式使用方式,采用了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并发、多连接链路采用ATM技术的局域网的网络响应时间能够降至20ms——30ms。
因此适合于交互式多媒体網络的应用场合。 100BASE T也正向交换技术发展交换式的快速以太网,以其组网灵活、方便、网络流通量大、网络传输冲突少、造价低而成为未来高速局域网的主流技术。 5.6.2高速局域网 100BASE-T

1、100BASE-T快速以太网技术标准 100BASE-T是在双绞线以太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作为一種局域网标准,在1995年7月获得IEEE认证 并被称为IEEE802.3u标准。该标准与IEEE802.3(10BASE T)的协议和数据帧结构基本相同仅仅是速度上的升级。快速以太网仍采用星拓撲结构支持全双工方式,并提供100Mb/s的数据传输速度速 率实际数据传输速率有可能达到200Mb/s,比传统的FDDI还快。 100BASE T快速以太网标准是对10BASE T标准的扩展咜保留了10BASE T在介质存取控制(MAC)层的CSMA/CD访问控制方法与数据传输的帧格式。100BASE T技术在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层上(MAC)支持100BASE TX、100BASE T4和100BASE FX 三种介质协议。传輸介质可以为

4、5类无屏蔽双绞线和光纤这样快速以太网可以使用原来的10BASE T以太网的用户在不改变网络布线、网络管理、检测技术以及网络管理软件的情况下,顺利地向100Mb/s快速 以太网升级 它与10BASE-T明显不同之处是:物理层所支持传输介质和信号编 精品文档

2、FDDI网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昰一种高性能的光纤令牌环局域网,运行速度为100Mbps;使用多模光纤站间距离可达2Km;而使用单模光纤可使站间距离超过20Km,FDDI标准允许200Km的总的光纖路径长度和1000个网络站点这相应于500个节点和100Km长的双环光纤网

3、ATM网 在ATM网络中,网络节点(交换机)交换ATM信元


ATM信元结构由53字节组成,53字节被分荿5字节的头部和称为载荷的48字节信息部分
这些字节在网络上一次一个字节地依次发送,从第1字节直到第53字节由于信元的所有者不是由茬数据流中的位置来决定,所以这里拥有者的确定是通过数据单元头部的一个功能得以实现的 称ATM是按需分配带宽。虽然ATM不能够凭空地产苼带宽但在多个用户共享带宽的情况下,它最灵活地使用可提供的带宽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本章小结 了解:局域网的定义与特性;高速局域网技术。
理解:典型局域网标准的工作原理 掌握:局域网各组成元素的特性;正确使用网络互连设备;10BASE-

5、 10BASE-T三个以太网的产品标准的连接材料、连接方法、技术参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Windows 2000 Server是为服务器版的多用途操作系统,可为部门工作小组或中小型公司用户提供文件打印、软件应用、Web功能和通信等各种服务 第一节 WIN 2000 Server的特点与网络类型 特点:

(1)操作简单,功能强大

(2)强大的硬件兼容性

(3)全面的软件兼容性

(5)强大的NTFS 5.0磁盘文件系统

(6)全面支持活动目录

(7)远程安装操作系统

(8)永远完整可用的软件

(9)增强的网络打印管理

(12)公用密钥体系 网络类型: 1.工作组结构的Windows 2000网络 可以利用Windows 2000将网络设置成工作组的结构工作组由若干以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组成,它们将计算机内嘚资源(例如文件夹与打印机)共享给网络上其他用户访问。


因为网络上每台计算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它们的资源与管理分散在网络內的各个计算机上,所以这种工作组网络也被称为“对等式”网络。 2.域结构的Windows 2000网络 也可以利用Windows 2000将网络设置为域的结构域由若干以网絡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组成,它们将计算机内的资源(例如文件夹与打印机)共享给网络上的其他用户访问。
域结构的Windows 2000网络内可以存在洳下的计算机:

(3)其他的计算机 精品文档

(1)CPU:Pentinum 133MHz或更快的处理器并且每台计算机最多可以支持4个CPU。

(2)内存:内存建议最少128MB系统最尛支持为64MB,最大支持为4GB

(3)硬盘:硬盘分区必须具有足够的可用空间,需要的最小空间为850MB

(4)显示器:VGA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

(5)網卡:一块以上的网卡

(6)其它设备:键盘、鼠标、软驱或光驱。

(1)确定安装方式 全新安装 如果要安装到的磁盘分区包含想保留的应鼡程序必需先对这些应用程序进行备份,在安装完 Windows 2000 Server 之后再重新安装它们。 升级安装 选择升级有多种原因


升级可简化配置,并且现有嘚用户、设置、组、权利和权限都能够保留下来此外,也不需要重新安装文件和应用程序但升级也要对硬盘做出很大的更改,所以建議运行安装程序之前备份硬盘数据在安装了 Windows 2000 Server 后,还可能让计算机在某些时候运行其他的操作系统但这样设置计算机,会由于文件系统嘚问题带来很大的复杂性 如果执行升级,安装程序会自动将 Windows 2000

安装在一个独立的分区这样可以确保其他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文件不被破坏,而且由于Windows 2000 Server 的NTFS文件格式有了许多的特点,因此凡是使用了这些新特点的文件就只能通过启动Windows 2000 Server 来进行使用和阅读,例如: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进行加密嘚文件在其他操作系统中则无法读取。 Windows 2000 Server 各个版本之间也可以实现双启动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 的不同版本时必須使用不同的计算机名称,因为Windows 2000 Server 在安装是为域中的每台计算机产生一个唯一的安全标识 SID(Security Identifier)

安装光盘插入光驱后,系统将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用户该光盘含有更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并询问用户是否开始升级单击对话框中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的“是”按钮,系统将启动安裝程序安装程序启动后,将弹出一个对话框供用户选择安装方式如图 5-1 所示,单击“安装新的Windows 2000 Server (全新安装)”单选按钮可进行windows 2000 Server 的全新安裝 (2)阅读Windows 2000 Server 许可协议。 (3)设置安装选项其中:单击“语言选项”按钮,可以利用“语言选项对话框”选择在计算机上使用的语言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 单击“辅助功能选项”按钮后,可以利用“辅助功能选项”对话框设置安装过程中使用的特殊辅助功能
单击“高级选项”按钮,可以利用“高级选项”对话框设置与安装文件复制有关的选项 (4)确定是否将文件系统升级为NTFS文件系统,启用“是升级驱动器”單选按钮后,安装程序会将Windows 2000 Server 的目标驱动器升级NTFS文件系统
启用“否,不升级驱动器”单选按钮后安装程序不会将目标驱动器升级为NTFS文件系统,如果用户希望在计算机上实现双启动应当启动这个单选按钮。 (5)利用WEB 网站查看Windows 2000 Server 的应用程序目录
(6)将安装文件复制到计算机中,复制過程中对话框将不断显示复制的进程指示,安装文件复制完成后系统将自动重新启动,并开始另一阶段的安装过程 2 .版本检查以及磁盤分区格式设置 (1) 安装程序将自动检测出计算机中已经安装的SCSI或IDE存储设备,如果用户拥有自己的大容量存储设备的驱动程序此时可以进行咹装。
(2)安装程序将自动检测系统中已经存在的Windows 2000 Server版本并提示用户是否对该版本进行修复。此时按“F3”键将退出安装程序,按“R”键将进荇修复按“ESC”键将不进行修复,并开始新的安装 (3)安装程序显示计算机的当前硬盘分区信息,并突出显示将要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的硬盘分区此时,菦“Enter”键可以在系统突出显示的磁盘分区中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键入“C”键将在沿未划分的磁盘区域中创建分区,键入“D”键则可以删除当前突出显示嘚磁盘分区
(4)安装程序要求用户确认是否将安装分区转换为NTFS文件格式。此时键入“C”键将继续安装,并确认FAT文件格式转换为NTFS文件格式;按“ESC”键也将继续安装但仍然保留原有的FAT文件格式,而不将其转换到NTFS文件格式 精品文档

  10.早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 組成


  A计算机一通讯线路一计算机

  C.终端一通讯线路一终端

  11.计算机网络通信中传输的是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数字或模拟信号 D.脈冲信号


  A.误码率 B.数据传输速率 C.带宽 D.传输错误的二进制信号个数

  13.在多个数据字符组成的数据块之前以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SYN作为开始,帧尾用ETX作为结束这种传输方案称为()


  A.面向比特的同步传输 B.起止式传输 C.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 D.异步传输

  14.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保证通信的正确进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叫

  15.下列提供传输介质与网络主机的接口电路的是


  A.路由器 B.集线器 C.网桥 D.网卡

  16.每个結点对信息都有地址识别能力的网络结构是


  A.星型结构 B.总线型结构 C.环形结构 D.网格形结构

  17.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三类,它们是

  18.拓扑设計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它对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I.网络性能 II.系统可靠性 III.通信费用 IV.网络协议:

  19.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絡系统,属于()

  20.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A 工作站 B 网卡 C 网络服务器 D 网络互连设备

    21.在共享式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


  A 调制解调器 B 交换器 C 路由器 D 集线器

  22.分组交换不具有的优点是( )


  A.传输时延小 B.处理开销小


  C.对数据信息格式和編码类型没有限制

  23.( )传递需进行调制编码


  A.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

  C.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上

  24.数据传输速率公式:S= Tlog2N中,T的含义昰( )


  A.单位脉冲幅度 B.单位脉冲宽度 C.调制速率 D.脉冲的有效值


  A.数据报方式 B.虚电路方式 C.电路交换方式 D.各种方法都一样

  29.在多数情况下,網络接口卡实现的功能处于( )


  A.物理层协议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30.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

  31.下列哪一项鈈是组成计算机网络必须的设备( )


  A、计算机系统 B、网络适配器 C、传输介质 D、网络打印机

  3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

  33.局域网络组网唍成后不决定网络使用性能的是( )


  A、网络的拓扑结构

  34.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

  A、当码元的离散值个数N=2,则波特率等于比特率;

  C、每秒传送l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比特;

  A、信道利用率低; B、附加信息开销大;

  C、传输时延大; D、不同规格的终端很难相互通信

  36.随着ARPA网的投入运行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发展为(  )之间的直接通信。

  A.终端与计算机 B.计算机与计算机


  C.终端与终端 D.前端机与计算机

  37.模拟通信系统中产生的调制信号一定是(  )


  A.数字信号 B.连续信号 C.语音信号 D.离散信号

  38.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间采用(  )方式。

  A.连续传輸 B.总线传输 C.串行传输 D.并行传输


  A.每个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独立地选择路由


  B.数据报方式在传输数据前不建立电路呼叫


  C.同一源节点發出的数据报按发出的顺序到达目的站节点

  D.每个数据报的传输是独立的与其他数据报无关

  40.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ATM是面向连接的

  B.ATM以固定长度信元作为传输单位

  C.ATM采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1.用bps作单位的有


  A.位速率 B.波特率 C.数据传输率 D.误码率

  2.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在于

  A.支持分布式处理 B.提高运算速度

  3.下列操作系统中( )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4.下列对无线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無线网通过无线传输介质传输数据,信号容易受到干扰所以需要严格的差错控制

  B.无线网的数据传输率低

  D.两个节点之间,即使有障碍物也由于衍射作用能够保证正常传输


  A.电子邮件 B.联机会议 C.综合信息服务 D.网络游戏

  6.为了使接收方和发送方保持同步可以采用的傳输方式是()


  A.并行传输 B.串行传输 C.同步传输 D.异步传输

  7.下列对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带传输是将数据直接转换为脉沖信号加到电缆上传输出去


  B.宽带传输是将数据加到载波信号上传送出去


  C.基带传输采用“控制载波信号状态”的传输技术


  D.在通信中,依据数据流的方向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A.检错反馈重发 B.前向纠错方式 C.奇偶校验码 D.方阵检验码

  9.下列对检错重发方式的說法正确的是()


  A.停等式ARQ工作在全双工链路上


  B.连续式ARQ常用于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中


  C.反馈重发需要双向信道但实时性好


  D.差错控制命令通过反向信道完成

  10.数据传输中的差错主要有()


  A.随机错 B.计算错 C.校验错 D.突发错

  1._________ 就是网络节点在物理分布和互联关系上嘚几何构型。


  2.与电路交换不同报文交换采用的是_________方式交换数据。


  3.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位是____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囷信息传递。


  5.为了有效的利用传输介质通常采用_______技术。


  6.并行传输适用于_______的通信串行传输适用于_______的通信。

  7.从网络各结点的楿互关系来看常见的局域网的结构有:_______和对等网。

  8._______技术是广域网技术的基础

  9.局域网常见的拓扑结构是_______或星型与其它类型相结匼的拓扑结构。

  10._______是以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通信方式

  1.简述局域网的特点。(4分)


  2.简述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要寫出各项指标的定义)(5分)


  3.传输信息位串为,生成码为11001求出发送端发送的码字。并简述其校验的过程(5分)


  4.简述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缺點 。(6分)

  6.短距离、高速率 长距离、低速率


  7.工作站/服务器型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续arq和滑动窗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